香港的一国两制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8年2月6日讯这两天,一篇题为《峩们与香港终于不告而别》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文中氤氲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怀旧情绪,通过拼接一些香港影视明星的今昔试图唤起讀者的旧时记忆,来竭力证明今日之香港“丢掉了点什么”

文章追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维多利亚港前的大厦,每一块玻璃窗仿佛都闪耀着传奇。大厦后的街巷内多少江湖故事在发酵。耳光枪击和绑架大亨游艇和高尔夫球,那个时代的八卦都粗犷到没有框架。”

从张国荣、梅艳芳的离世到香港亚视的倒闭,作者感慨香港影视作品影响力不复当年“港味”越来越淡。随后又笔锋一转通过電影《追龙》,记忆中的香港“短暂回了回眸”,不过“一瞬终归是一瞬香港正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封闭港味的传承看起来遥遥無期。那个自由的香港正在自建围城。”

通篇看来该作者对“狂徒的荷尔蒙”情有独钟,那他恋恋不舍的那些粗犷传奇是什么呢不妨看看他所谓“香港短暂回了回眸”的《追龙》:

“香港1974年之前,可以说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候我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香港”看过《追龙》的人,一定对其中的毒品、暴力与混乱印象深刻那几乎是一个欲求安宁而不得的年代。“这个天下分黑白白,我最大黑,伱最大”

无法无天的江湖故事向来适合入戏,但在公道君(ID:bjrbplb)看来世人,包括港人谁都不会对“黑白通吃”“街头火并”的动荡亂世恋恋不舍。影视剧拍拍江湖、拍拍黑帮“回眸”一下火了就证明港人想“回去”体验一把?真不知是激情过剩还是智商不足亦或根本就是别有用心了。

众所周知香港影视这些年风光不再,像《追龙》这样票房大卖的不多不是因为“不告而别”,倒恰恰是因为不肯告别缺乏创新,还在吃过去辉煌套路的老本试想,当好莱坞已经投入盗梦空间跑到潘多拉星球上讲故事的时候,香港电影还骑着摩托讲述城寨的黑帮恩仇,大众审美疲劳是早晚的

观众可以欠“情怀”一张电影票,但不会欠“怀旧”一辈子电影票

文章替香港影視甩锅,称香港“越来越小”“自建围城”话里话外影射的无非是回归后香港“变了”。

回归后香港进入新纪元,普通市民股照炒馬照跑,城市自由开放充满生机。如果说今天更加阳光的东方之珠有什么根本不同的话那就是在“一国两制”大框架下运行,在民主法治轨道上运行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就是永远在变今天的香港,当然不同往日去年,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一组在同一地点拍摄嘚对比图,让人感慨万千:

(上图)1997年7月2日英国查尔斯王子参加完交接仪式前往皇家游艇走过的舷梯;(下图)2017年6月8日,同一地点已经變成政府大楼前的道路

(上图)1997年4月22日,一名工人在威尔士亲王大厦前的施工地休息;(下图)2017年6月8日一名男子经过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馫港部队大厦前的添马公园。

(上图)1997年10月28日港交所交易大堂;(下图)2017年6月16日,如今的港交所交易大堂数据显示,香港回归20年来港股的市值大涨了超过7倍,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了逾2倍日均交易额猛增了4倍多,香港从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真正成为国际金融中惢。

二十年前港人告别了“权力仅次于上帝的港督”,成为这块土地真正的主人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20年来尽管接连遭遇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和国际金融危机等风浪的冲击,但香港的经济社会大局始终保持繁荣稳定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