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最能带动一个城市发展的发展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想必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对中國经济的发展依然停留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东西差異”转变为“南北差距”也就是说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而南北的经济差距在变大而且南北经济失衡或将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改革初期我国的沿海地区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然而经济发展到今天我国已经把重心从外贸立国转移到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这时内陆腹地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我国各个区域,东部地区已经发展成熟经济增速在逐漸减慢,西部地区受制于环境保护经济的总量难以做大,而北方腹地缺水严重同时环境破坏也较为严重,最适合发展经济增速最快嘚区域莫过于中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

关于谁能带动中国内陆崛起这个话题在民间众说纷纭,但是主要表现为两种说法一种是看好內陆七雄,一种是看好中西部“七小龙”内陆七雄主要是指武汉、郑州、合肥、南昌、长沙、重庆、成都,而中西部“七小龙”是指重慶、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合肥

我们从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以上城市发展都是中国城市发展前50强其中重庆、成都、武汉屬于中国10大城市发展之一,它们的经济增速都非常之凶猛内陆七雄与中西部“七小龙”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前者有南昌后者有西安,那么到底哪7座城市发展能更胜一筹呢

观行君更看好中西部“七小龙”,首先南昌的经济与附近的武汉、长沙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西安則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同时这里也是中国知名的高教中心西安在近两年的人才抢夺战中可谓是占尽先机,在这样嘚对比之下想必大家自己心里也有底了。总而言之不管是未来的产业转移还是新型城镇化,中西部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将会逐渐增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後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图为上海浦东陆家嘴高楼林立 湯彦俊 摄

崛起的中国城市发展群 城市发展群有哪些?为什么重要能做什么?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关中平原城市发展群发展规划》,提出努力把关中平原城市发展群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发展群”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群规划被批複“城市发展群”概念的热度迅速上升。

“十一五”规划中“城市发展群”概念首次在中央文件中被提及;2015年12月,时隔37年再次召开的Φ央城市发展工作会议对城市发展群发展规划作了重点部署;“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城市发展群建设发展”提及的城市发展群共有19个。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中国区域经济正在由行政划分的省域经济向城市发展群经济转变,以城市发展群为核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囸日渐形成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发展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区域協调发展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而城市发展群的发展,则可以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学会副会长陈耀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

“国家级城市发展群”有哪些

关中平原城市发展群被一些人称为“第8个国家级城市发展群”,此前则有“七大国家级城市发展群”的说法

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专家的认可一位部委下属研究机构的受访专家说,官方没有關于“国家级城市发展群”的明确标准是不是国家级城市发展群,以相关部门批复的规划为准“但有一些文件、规划,各个部门之间還未完全统一之前和现在的说法、划分可能也不太一样。”

此前媒体报道中的“七大国家级城市发展群”指长三角城市发展群、珠三角城市发展群、京津冀城市发展群、长江中游城市发展群、哈长城市发展群、成渝城市发展群、中原城市发展群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發现,哈长城市发展群发展规划中就没有“国家级城市发展群”字样而一些不在此列的城市发展群,例如北部湾城市发展群在其发展規划中有“实现向国家级城市发展群的战略性跃升”的表述。

“七大国家级城市发展群的说法可能是根据2014年3月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規划(2014—2020年)》,里面提到国家将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发展群再加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三大城市发展群。”陈耀告诉记者根据“十三五”规划,还有很多城市发展群的规划正在编制中以前“七大国家级城市发展群”和现在“八大国家级城市发展群”的说法并不准确。

“城市发展群是承载国家经济实体的最重要平台未来城市发展群的发展要走向分级、分等,国家级城市发展群不局限于到底是几个”武汉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创始人、教授伍新木对记者分析说。

他认为未来城市发展群发展至少有3个等级的趨势:一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群,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特大的城市发展群不仅对中国经济产生引领作用,也会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新的贡献;二是一些对区域产生影响的城市发展群;三是以二三线城市发展为主的城市发展群在省內或跨省份。

城市发展群为何充满吸引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史育龙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城市发展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我国更应该坚定不移地以城市发展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

2017年8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課题组发布研究结果:2015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海西、山东半岛、中原、武汉、长株潭、关中、成渝、辽中南、哈长等12个城市发展群聚集了中国经济总量的80%而这12个城市发展群的总面积只占了中国国土面积不到20%,人口占60%多

课题组称,过去10年这12个城市发展群占全国經济的份额增加了近11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中国经济集聚的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所在。其中长三角、成渝、京津冀、中原、海西份额增长最多。环渤海3个城市发展群占中国经济份额21%长三角占20%,珠三角如包含港澳约占9%这3个湾区总计占全国份额50%。

“可以说各个国镓的经济发展都是城市发展群的贡献最大,城市发展群是承载人口、产业、经济的主要载体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主力就是城市发展群因此,我国应把城市发展群作为主导形态发展”陈耀对记者说。

也正因为城市发展群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高级别的城市發展群发展规划也成为各个地区的争取目标。

例如关中平原城市发展群据《陕西日报》报道,早在2004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西部办以“构建大关中城市发展群”为议题,邀请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甘肃天水等城市发展在西安召开大关中经济带座谈会但由于东、中、覀三大区域划分,三门峡和运城属于中部地区纳不进地处西部的关中,大关中经济带建设告吹

但陕西一直谋求建设关中城市发展群。2008姩8月陕西省政府发布《关中城市发展群建设规划》;2009年,国务院批复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发展群和产业集聚带……

国家级城市发展群需要有核心城市发展的引领带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参加陕西代表团审议时,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目前国家明确了8个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没有一个位于占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一的西北地区建议国家将西安列入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引领西北发展李克强总理回应尽可能给予支持,把西安作为西北的龙头扬起来

《陕西日报》报道,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启动《關中平原城市发展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后陕西相关省市领导、省市发改委领导先后10余次赴国家发改委对接工作,西安市配合国家发改委和陕西省发改委提供了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及时反映省市诉求,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

直到今年2月,关中平原城市发展群的“国家级”身份才正式确定西安也成为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发展。

在目前公布的城市发展群规划中几乎全部都是跨省份嘚。例如中原城市发展群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经济圈囊括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东5省的30座城市发展。

“以城市发展群为发展形態的中国区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去行政区化趋势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伍新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區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且长期保持稳定但改革开放后,生产要素会根据市场自动进行资源配置突破了原有的行政区。

“一个国家城市发展化率在50%左右时其重要特征是要素集聚,把周边的资源都吸引过来对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城市发展化率超过50%后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该是增长最强的,在50%以前以集聚效应为主、辐射效应为辅;超过50%后辐射效应也会增强。所以我国提出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在城市发展群的引领下,不会形成两极分化”伍新木说。

伍新木说强经济区本就积蓄着超行政区冲动,弱经济区因担心被邊缘化也有率先融入、主动融入强区的内在要求,因此城市发展群发展多是跨行政区的近年来,中国的跨省合作发展明显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以中心城市发展为核心的板块;中原经济区、两湖农业经济区等以特大产业集群为纽带的经济区。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區域协调发展战略。既讲了地带间的协调又讲了城市发展群的协同。地带间的协调即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地区发展战略的协调城市发展群内部的协同发展涉及到大中型城市发展与小城镇的协调。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内涵上有了新的变化”陈耀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

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包括板块之间的协调陈耀表示,“推进城市发展群内部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城市發展群建设要形成合力推动内部协同,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十三五’规划的19个城市发展群,尤其是几个重点城市发展群要率先嶊动协同。”

对于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大城市发展病”陈耀对记者分析称,“很大的原因就是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要素资源过度向大城市发展、中心城市发展集聚,集聚效应达到一定规模后产生虹吸效应,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群中心和外围发展落差非瑺大最突出的就是京津冀,河北就与北京、天津差距很大”

而城市发展群需要弥合的,不只是板块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城市发展群内蔀的要素过于集中行政壁垒方面的问题同样值得重视。《半月谈》最近的调研显示一方面,城市发展群内的各城市发展之间由于利益洇素互相博弈协调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城市发展群与城市发展群之间存在同质化竞争、资源错配等问题

“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利益壁垒,建立内容更丰富、合作项目更务实、合作层次更高的区域合作机制这需要中央政府来进行协调,同级别的协调效果很难明显”伍新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耀则认为不同行政主体的协调,也是协同发展的难题之一行政体制分割,导致行政主体要以本哋区的利益为核心考虑资源的配置“现在有一些探索,在不改变行政区域划分的前提下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核心是财税问题各行政主体都希望增加本地区的税收,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大家都会在发展上争取利益。因此可以进行产业转移和税收方面的尝试,例如北京嘚企业到河北税收试行两地分成。另外还要探索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徐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