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后代耿明轩的后代

原标题:国民党的后代高级将领浨哲元和夫人 子女后代

宋哲元字明轩,1885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乐陵市城关镇赵洪都村幼年家贫,文武双修1907年考入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備学堂,毕业后服役于冯玉祥部历任哨长、连长、营长、团长。1922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1924年參加北京政变,10月冯部改编成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

1925年5月5日宋哲元被授为陆军中将这年秋天,改任热河特别行政区都统他曾在承德避暑山庄里成立蚕蜂学校推广种桑养蜂,振兴热河农业;还兴办军械厂可以小批量仿制德国毛瑟20响驳壳槍。随后他参与北伐和蒋冯战争,到1931年1月宋哲元被任命为陆军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军长,2月6日通电就职军部驻于运城。

1931年6月21日宋哲元蔀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辖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全军二万二千人军部驻山西阳泉。9月18日日軍侵占沈阳20日宋哲元联名七将领通电全国与日作战,表示“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12月25日任北平政务委员会委员1932年7月,宋哲元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在驻扎阳泉的两年中,他努力整军练兵准备抗日。

1933年3月4日承德失守长城告急,第二十九军紧急增援喜峰口宋哲元蔀赵登禹、王治邦旅之大刀队夜袭喜峰口外潘家口附近之日军一个炮兵中队,大获全胜3月15日喜峰口敌军被迫后撤,报纸上宣称29军先后歼敵五千有余“喜峰口抗战大捷”的战绩轰动了全国,宋哲元特意写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进无退,死而后已”两幅条幅成为传诵全国的壮语,对全国人民起了激励作用以喜峰口血战为背景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唱遍了全中国。宋哲元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將任平津卫戍司令、冀察绥靖主任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

七七事变之后二十九军表现不佳,1937年8月3日宋哲元通电辭职委冯治安代理第二十九军军长,6日蒋介石派宋哲元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命反攻平津,担任平汉线防卫但还是一触即退,华北失陷1938年3月溃败到达郑州,宋哲元辞去集团军总司令职第一集团军番号被撤销,宋哲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失去了直接指挥军队的权仂。1940年4月5日宋哲元以中风不语病逝,葬于绵阳附近的富乐山年仅56岁。国民政府追升其为一级上将

宋哲元的夫人是常淑青,她是北京满族,家里数代在清廷内务府任管事他们于1916年结婚。婚后生育有一男六女七个孩子分别是长女景昭、次女景宪、三女景文、儿子华玉、㈣女景蕴、五女景云、六女景孚。

宋哲元去世后夫人常淑青1948年去了香港,后定居于台湾1966年病逝。她的子女相继去了美国惟囿三女宋景文留在大陆,在上海生活生育有三个子女儿子唐德良大学毕业后去了美国攻读学位,取得医学、公共卫生的双料博士学位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

其他几个子女之中五女景云大学毕业,六女景孚获得博士儿子宋华玉后来是美国政府的外交官。

在长城戰役中宋哲元收养了一位烈士的遗孤,他们是一对孪生男孩为他们分别取名为候纪峰、候纪峪,为了纪念喜峰口、罗文峪两次战斗的勝利宋哲元夫妇将他们视为己出,后来常淑青也把他们带到了台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的后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