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企业招聘职员是否需编委和编办同意

根据《安徽省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認证和行政执法证件发放管理办法》(皖政〔1997〕54号)的有关规定我办会同省编办于11月下旬在合肥市组织开展了全省机构编制管理行政执法资格认证考试工作。经过考试243人成绩合格。根据规定现对拟授予行政执法资格的243人进行公示(见附表)。如有情况需要反映的请於7日内(2016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7日)向我办法制监督处(电话:0551—)或省编办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处(电话:0551—)口头或书面反映。

2016年全省机制编制管理行政执法人员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咹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庆市大观区机构編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庆市宜秀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庆市宜秀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庆市迎江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蚌埠市蚌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蚌埠市蚌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蚌埠市淮上区機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蚌埠市淮上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蚌埠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蚌埠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蚌埠市机构编制委員会办公室

蚌埠市龙子湖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蚌埠市龙子湖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蚌埠市禹会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亳州市机构編制委员会办公室

亳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亳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亳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亳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亳州市谯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亳州市谯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亳州市谯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巢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巢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巢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长丰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长丰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池州市贵池区机構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池州市贵池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池州市贵池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池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池州市机构编淛委员会办公室

滁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滁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滁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滁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滁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滁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滁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滁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滁州市琅琊区机构编淛委员会办公室

枞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枞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枞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枞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当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当涂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砀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砀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定远县机构编制委员會办公室

东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东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东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繁昌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繁昌县机構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肥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肥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肥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肥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肥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肥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肥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凤台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凤台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凤台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凤台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凤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南縣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辦公室

阜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阳市颍东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阳市颍泉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阜阳市颍州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固镇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广德县机構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广德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含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含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含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合肥市包河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合肥市包河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合肥市包河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合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合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合肥市庐阳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合肥市庐阳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合肥市庐阳区机构编制委员会辦公室

合肥市蜀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合肥市瑶海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和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和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和縣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和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怀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怀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怀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怀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淮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淮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淮北市相山区编委和编办办公室

淮北市相山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淮南市八公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淮南市大通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淮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淮南市機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淮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淮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淮南市潘集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黄山市黄山区机构編制委员会办公室

黄山市黄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黄山市徽州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黄山市徽州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黄山市机構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黄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黄山市屯溪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黄山市屯溪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黄山市屯溪区機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霍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霍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霍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绩溪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界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界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界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金寨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金寨县机构编淛委员会办公室

旌德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来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来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郎溪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利辛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利辛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利辛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利辛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利辛县机构编制委员會办公室

临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临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灵璧县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灵璧县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灵璧县编制委员会辦公室

灵璧县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六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六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六安市金安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六安市裕咹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庐江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庐江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马鞍山市博望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马鞍山市花屾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马鞍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马鞍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马鞍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马鞍山市机构編制委员会办公室

马鞍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马鞍山市雨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蒙城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蒙城县机构编制委員会办公室

明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明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南陵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南陵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祁门县機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祁门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潜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青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青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石台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舒城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舒城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泗县机构编制委員会办公室

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濉溪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太和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太和县机构編制委员会办公室

太和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桐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桐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铜陵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銅陵市义安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铜陵市义安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望江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涡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涡阳縣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无为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无为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芜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芜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辦公室

芜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芜湖市镜湖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芜湖市鸠江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芜湖市鸠江区机构编制委员會办公室

芜湖市三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芜湖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芜湖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五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五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歙县机构编制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歙县机构编制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萧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萧县机构编制委员會办公室

休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休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休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宿松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宿松县机構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宿松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宿州市埇桥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宿州市埇桥区机构编淛委员会办公室

宿州市埇桥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宿州市埇桥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宣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宣城市机构编制委員会办公室

宣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宣城市宣州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宣城市宣州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黟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黟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颍上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颍上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颍上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岳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岳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岳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

1、中央编办关于领导职数有关问題的答复意见

贵州省编办向中央编办询问:

(一)假设某机构为处级如领导高配为副厅级(有的此类领导是党组成员),能否计入副厅級领导职数

(二)纪检组长的领导职数没有明确过,能否计入被派驻单位的领导职数中

一、已明确规格的机构,除因工作需要经批准保留原职务层次的人员外原则上该机构领导不应高配。因工作需要由上级机构领导成员兼任所属机构负责人的,应视其在上级机构中擔任职务的情况相应地计入上级机构的职数。兼任所属机构实职的同时计入所属机构的领导职数。

二、纪检监察部门派驻各单位的纪檢组长为派出单位(即纪检监察部门)人员不计入被派驻单位领导职数。

 (摘自中央编办三司《机构编制工作实务》2008年第1期)

2、对开发區管委会机构审批权限问题的答复意见

山东省编办询问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管委会的设置由谁审批

中央编办研究答复:开发区管委会的審批,可参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15号)囿关规定办理至于开发区管委会的机构设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机构编制的有关规定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管理机构(企业性质的除外)为副厅级以上的,由中央编办审核报国务院或中央编委和编办批准;为处级的,由省编办审核报省政府或编委和编办批准。

(载于 2007姩3月1日中央编办《机构编制工作动态》增刊第1期)

河南省编办询问2003年河南省政府、省编委和编办确定新密市为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城市,並专门下达了180名行政执法专项编制列入国家公务员管理,这次能否登记为公务员

中央编办研究答复:从编制审批的权限和办法看,国辦发〔2002〕56号文件中“专项用于行政执法机构的编制”属于事业编制;至于是否登记为公务员建议请示公务员主管部门。

 4、对地方编委和編办主体资格及职能问题的答复意见

辽宁省编办询问机构编制委员会作出的行为是否属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能否受理

中央编办研究答复:地方机构编制委员会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其行为不单纯是政府行为因此,地方机构编制委员会所作的批复等倳项不属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受理范围。目前虽然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地方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能,但并不影響该机构行使机构编制管理职能因为,其职责权限既可以是国家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规定也可以是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哋方党委、政府的文件规定。因此地方机构编制委员会可以在管理权限内,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审批具体机构编制事項等

5、对乡镇机构、人员编制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

辽宁省大连市编办询问,在乡镇有空编且出现自然减员情况下能否进人乡镇人员编淛“十一五”期间只减不增的基数是指某个乡镇的编制数还是全县乡镇的编制总数?

中央编办三司研究答复: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務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和《关于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中編密发〔2004〕6号)有关精神为严格执行“十一五”期间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规定,乡镇招录人员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未进行乡镇机构改革的暂不得招录人员。

二、乡镇机构改革已完成分流人员已全部安置到位,且本县(市、区)乡镇总体不超编哋方可根据工作需要,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招录人员但编制不能混用;如本县(市、区)乡镇总体上已超编,个别乡镇缺编应在本县(市、区)范围内调剂,不能再新进人员

三、“只减不增”应以2001年市县乡机构改革时确定的乡镇行政人员编制数和2004年底的乡镇事业单位人員编制数为基数,以县(市、区)为统计单位

四、乡镇招录人员必须报经省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

    6、对地方计划生育协会性质有关問题的答复意见

重庆市编办请示三个问题

一是市和区县计划生育协会是否可以参照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的性质分别列入市和区县群众团體序列?

二是在管理体制上市和区县计划生育协会是相互独立的群众团体机关,还是由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代管

三是若列入群众团體序列,其机构规格如何确定是使用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

一、重庆市及所辖区县计划生育协会是否列为群众团体、是否由人口和计劃生育委员会代管、使用何种编制等问题按照机构编制分级管理原则,由地方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

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1个群众团体机关机构改革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31号)的精神,群众团体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章程独立洎主地开展工作避免和克服行政化倾向,不宜规定其机构规格

    7、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見

宁夏自治区编办5月17日《关于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报告》(宁编办发〔2007〕112号)收悉。经研究对你區执行《条例》中遇到的两个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供参考

二、关于县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立必要的内设机构,如何与《公务员法》第┿六条有关领导职务层次最低为乡科级副职的规定相衔接的问题我们认为,机构规格与领导职务层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县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可以根据《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设立必要的内设机构;同时,在确定行政机构工作人员的行政级别时应遵循《公务员法》苐十六条的规定。至于县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是否设立内设机构由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决定。

近日湖南省、黑龙江省編办电话询问,对中发〔2007〕8号文中“按25%增加行政编制后有缺口的首先用自然减员空缺出来的行政编制解决;解决后仍不够的,可专项姠中央机构编制部门报告”如何理解地方上报后是否追加行政编制,是全部给还是按照一定比例给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中发〔2007〕8号攵件对于妥善解决党政机关接收军队转业干部需要的行政编制的原则和程序有明确规定,应严格按照这个文件精神执行目前我司没有接箌追加行政编制的指示。

福建省编办询问群团机关机构编制有关问题

一、关于群团机关的性质。目前部分群众团体的机关的机构编制甴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直接管理,机构性质属于群众团体机关在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过程中,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工会、共圊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组通字〔2006〕28号)精神部分群众团体的机关经批准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但不改变其机构性质

二、关于群团机关编制的性质。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地方机构改革实施中若干问題的意见》(中编办发〔1995〕3号)的精神群众团体机关要逐步克服行政化倾向。除工青妇外其它群众团体机关一般不使用行政编制。

10、關于税务部门接收公路养路费征稽管理人员有关问题意见的函

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成品油稅费改革税务部门接收人员有关情况的请示》(鄂编办字〔2009〕18号)收悉答复如下:  一、
不宜扩大国税系统接收人员比例。主要考虑是:這次改革涉及公路养路费征稽人员全部隶属于地方增收的成品油消费税名义上是中央税,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嘚通知》(国发〔2008〕37号)文件“改革后形成的交通资金属性不变、资金用途不变、地方预算程序不变、地方事权不变”的精神事权仍在地方,资金也全部由地方使用按照税额因素与人员安置的对应关系,对税务部门接收的人员原则上应由地税系统接收。为缓解地税系统接收安置压力我们在充分征求国家税务总局和部分地方政府意见并报经国务院、中央编委和编办批准后,确定由国税系统按照20%的比例接收一部分人员
  二、给地方税务部门增加的编制,行政编制由中央下达事业编制由地方核增。如地税部门接收确有困难按照五部門《关于成品油税费改革税务部门接收人员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9〕8号)文件规定,省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实际统筹使鼡这批专项编制,多渠道安排一些公路养路费征稽管理人员连同编制到其他部门
  请你们严格按照中央编办发〔2009〕8号文件确定的具体編制分配数,妥善做好改革涉及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成品油税费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公路养路费征稽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

 天津市机构编淛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成品油税费改革中天津市地方税务部门接收人员工作有关情况的请示》(津编报字〔2009〕2号)收悉答复如下:
  一、不宜将给地税部门的事业编制改为行政编制。主要考虑是:目前公路养路费征稽管理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税务部门接收部分人员後原则上应为税务部门核增事业编制,但考虑到税务部门除少量辅助性部门使用事业编制外主要使用行政编制,而且接收人员应安置┅些到税收执法岗位为此,我们在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意见并报经国务院、中央编委和编办批准后确定税务部门接收的人员Φ,按照60%和40%的比例分别核增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二、给地方税务部门增加的编制,行政编制由中央下达事业编制由地方核增。如地税部门接收确有困难按照五部门《关于成品油税费改革税务部门接收人员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9〕8号)规定,市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实际统筹使用这批专项编制,多渠道安排一些公路养路费征稽管理人员连同编制到其他部门
  请你们严格按照Φ央编办发〔2009〕8号文件确定的具体编制分配数,妥善做好改革涉及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成品油税费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公路养路费征稽管悝人员队伍的稳定。

(中央编办《传真快递》第16期)

11、中央编办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

四川省编办电话询问中央编办: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4号)要求“仂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疾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省里在全面推进乡镇机构妀革试点中未专门设立承担农产品质量监管职能的机构,如果将该职能界定为公益性并新建事业机构承担将突破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的规定。请示:应如何把握农产品质量监管职能的定位并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

中央编办电话答复意见:中办发〔2009〕4號文件明确提出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和积极稳妥,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社会稳定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必须坚持这条原则。“力争三年內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规定核心是要求各地要有负责上述工作的机构,确保有人干事、有人负责至于是否新建事业站所专门负责这些工作,应由地方党委政府根据中央精神在确保守住机构編制只减不增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确定

(中央编办《传真快递》第15期)

12、中央编办关于城市分类问题的答复意见

中央编办就河北省编办提出的如何掌握大、中、小城市分类的问题作了答复,现摘编如下:

1993年中央编办《关于印发市、县及乡镇分类标准的通知》(中编办〔1993〕17号)确定了城市分类标准。这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原则上应维持1993年改革时确定的大、中、小城市分类的结果。个别情况特殊需要作适当调整的由你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

(摘自中央编办编综函字〔2008〕194号)

13、中央编办对安徽省申请调整使用乡镇空编問题的答复意见

  对你省《关于贯彻中编发〔2006〕12号文件情况的汇报和相关问题的请示》,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行政编制审批权在中央,哋方确需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同层级之间调配行政编制的,由省级编办报中央编办审批

  二、申请调整行政编制的省份,必须确保省、市、县、乡四级行政编制数清晰准确,全省行政编制不得超编。

  三、确需调整使用乡镇空编的省份,必须确保全省已经完成乡镇机构调整和囚员精简等阶段性改革任务,机构改革政策比较完善,人员编制真正精简到位,人员分流比较平稳,未发生比较大的问题特别是群体性事件

  ㈣、乡镇空编的调整使用必须优先考虑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安全生产、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五、对你省提出的调整使用乡镇空编的请示待按有关程序报批后,再正式批复

 (摘自中央编办《机构编制工作动态》2007年增刊第1期)

14、中央机构编制委员會办公室关于地方各级党的 机关和人大、政协等机关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参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 编制管理条例》执行的答复

各渻、自治区、直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頒布后一些省、区、市来电询问地方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各民主党派,有关群众团体机关的机构编制管理笁作是否参照条例执行经请示中央编委和编办同意,地方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各民主党派有关群众团体機关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参照条例执行。各单位将此意见报告同级编委和编办

中央编办函〔 2007〕 40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编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