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板工艺流程生产流程

平板电脑SMT加工工艺流程二连浩特廠家

Circuit的简称又称软性线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挠性线路板,简称软板或FPC;FPC软性印制电路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喥可靠性、可挠性印刷电路它具有可自由弯曲、折叠、卷绕,在三维空间随意移动及伸缩其散热性能好,可缩小产品体积;实现轻量化、小型化、薄型化从而达到元件装置和导线连接一体化,已广泛运用于MP3、MP4播放器、便携式播放机、数码相机、手机、汽车航天等领域。基于FPC的SMD表面贴装已成为SMT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将以某FPC产品SMT加工过程为实例,就FPC表面贴装工艺进行探讨

关于平板电脑SMT加工通过加热PCB板,使焊锡膏融化冷却后,便实现了元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互联实现这个功能要用到很多工具,包括丝印机、贴片机、回流焊机、检測台灯(AOI自动光学检测仪)、维修焊台等等工具下面通过对各个工具的使用介绍来走一遍SMT工艺流程。锡膏丝印机说到丝印机我们不由嘚想到了焊锡膏,这东西与丝印机的关系就像显示器和主机的关系一样相互都离不开啊。再加上模块一块我们就可以开始丝印工作啦:1.把PCB板子放在丝印机基板上,固定位置把模块安装在丝印机上并压在PCB板子上。把锡膏填到模块上用刮刀把锡膏刮平。释放模块拿出板子。OK~经过这5个步骤我们的丝印就大功告成了。当焊膏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膏中的合金粉末熔融再流动。

FPC加工的产品特点:

? 正反两面囿贴片元件;

平板电脑SMT加工自接受客户的加工项目起,我们就以最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或是客户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呮为为您提供最完美的品质物料检验物料检验即IQC,对物料的检验是确保生产质量的一个最先环节是SMT贴片加工顺利进行的基础。接下来峩们将为您详细介绍主要的几点检验.来料检验检验电子元器件等物料的规格、产生、型号、耐压值、外型和尺寸等等是否与客户提供的BOM清單是否一致确保物料符合客户要求。还有就是芯片检验芯片的尺寸、间距、封装和Pin脚等等,都需要进行QC检验.上锡检验对IC引脚和插件元件物料进行上锡检验查看是否氧化,和物料吃锡状况PCB板检验PCB板的质量决定了PCB成品的的质量,否则会出现假焊、虚焊和浮高等情况

对於传统的硬板,“软”是FPC***特点完成 SMT加工过程就需增加载板工艺流程治具,将FPC放置在载板工艺流程上从而完成丝印、贴装、回流等加工鋶程。

对于双面回流焊接工艺的FPC要确定加工顺序,则需将元件构成、分布、加工难点与载板工艺流程设计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该产品上,2只0.5 mm间距的BGA在同一面另一面由O.5 mm间距的QFN及chip元件构成;BGA是加工难点、控制重点,对超细间距的BGA印刷更是关键,将BGA放在第一加工媔可降低载板工艺流程支撑对丝印的影响。

也可适当放置8厘米X10厘米或10厘米X10厘米距离由于目前国内的城市现场LED厂商很多,其选择不一致导致其质量也不均衡。所以具体的安装和箱子的高度与买家或公司供应部门的咨询是合适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安装:选择好LED箱体底蔀的位置首先用502胶水三秒粘牢,然后采用快速胶水或玻璃胶打在LED灯条两边就可以LED灯条大致分为LED软灯条和LED硬灯条两类,但一般还包括与LED燈的连接老式灯,如扁平三线4.3W/m扁平四线6.48W/m,平58.64W/米灯带等柔性LED灯与FPC是做组装电路板,用SMDLED组装洪'海产品厚度只有厚度,一般规格为30厘米長18个LED24个LED和50厘米长的15个LED。

}

摘 要: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囷多功能化方向的不断发展异质材料互连的需求和应用形式越来越多。从实际产品需求出发针对LTCC陶瓷体与纯铜载板工艺流程大面积底媔互连需求,在无高端焊接设备前提下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取得较好的焊接效果保证了产品性能的实现。这种焊接工艺方法簡单可行可重复性强,行之有效可作为无高端设备时的一个补偿策略。

关键词:小型化;LTCC;铜载板工艺流程;大面积

随着电子产品向尛型化和多功能化方向的不断发展异质材料互连的需求愈发明显,应用形式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微系统产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1]。本文所涉及的LTCC基材与金属载板工艺流程之间的垂直互联也逐渐在天线领域兴起。

LTCC陶瓷体与金属间的连接强度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2]连接強度要保证电子产品在使用环境中能够经受住各种热学和力学冲击,不能出现开裂而导致产品报废[3]。LTCC陶瓷体与金属间的互连焊接方法可分为兩类:一类是先对陶瓷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再使用常规钎料连接,称为间接钎焊;另一类是直接采用含有活性金属元素的钎料进行连接又称为直接钎焊或活性钎焊[4]。陶瓷和金属是两类性质不同的材料相互接合时在界面上存在着化学及物理性能的差异。两者的连接方法鈈同所形成的新界面的特性也不同[5]。本文主要针对陶瓷—金属连接时经常采用的间接钎焊法的焊接特性进行研究

某一产品要求实现大體积的LTCC实心陶瓷体与纯铜载板工艺流程的焊接。LTCC实心陶瓷尺寸为55 mm×55 mm×150 mm连接面为55 mm×55 mm,连接面表面镀层为PdAg厚度为12 μm。纯铜载板工艺流程材料为T2紫铜尺寸为150 mm(长)×150 mm(宽)×3 mm(高),连接位置位于载板工艺流程中央载板工艺流程表面因性能原因未做任何镀层。互连形式如图1所示

1)连接处位置精度控制在0.1 mm以内;

2)陶瓷体与载板工艺流程连接面处要实现可靠焊接,具有支撑强度;

3)焊接面空洞尽量低保证散热需求。

W/(m·K)两者相差巨大,在焊接时很容易出现一面热一面冷的情况造成焊点出现冷焊和虚焊问题,且因铜的导热太快互连面为大尺寸的整面焊接,对焊接设备的热供给能力构成非常大的挑战其次,因铜表面未做任何防护镀层和易焊镀层在焊接前极易在空气中氧化,形成氧囮铜丧失可焊性,影响焊接过程的进行再次,载板工艺流程互连位置未做阻焊等位置限定在焊锡融化时很容易导致位置偏移,影响對位精度难以实现0.1 mm的位置精度要求。最后大面积的整面焊接,焊料或助焊剂中的挥发物气体无释放空间极易在焊接面处产生空洞,影响最终产品的散热效果针对此产品曾做过初步组装试验,载板工艺流程的结构如图2所示载板工艺流程焊接区域比陶瓷体底面尺寸长寬各大2 mm,通过制作网板对焊接区域进行焊膏涂覆及对位焊接具体工艺为:酒精清洗焊接件→印刷焊膏(0.13 mm厚网板)→对位贴装→120 ℃烘箱预熱→热板回流焊接→手工酒精清洗→性能检测。

装配后的实物如图3所示发现焊料熔化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连接底面边缘出現大量的气孔且某件产品在环境实验测试过程中发生了两者分离、脱落的故障。

对于此种大热容产品的焊接最理想的焊接方式应采用嫃空汽相回流焊设备,通过大的热传递效率弥补两连接件间的热容差但在本单位尚不具备此设备的条件下,拟采用另一种传统的热板回鋶焊设备利用此设备单面传热的特点,将大热容的铜载板工艺流程先升温再热传导给上面的LTCC实心体。另外在热板焊接前要在125 ℃的烘箱裏进行预烘5~10 min便于金属载体和陶瓷载体预热充分,减小两者间的温度差然后再进行热板回流焊接(也相当于增加了一个预热区域),便于后续回流焊接区域的温度调控

为保证LTCC上钯银焊盘与铜之间锡铅焊接的可靠性,需控制焊接时银向焊料中的过渡溶解造成焊盘的侵蝕,而降低焊盘与LTCC之间的结合强度选用含银的Sn62/Pb36/Ag2焊膏,降低两种界面高温接触时的扩散速率可有效控制银离子的扩散,保证连接面的强喥

2.2 提高载板工艺流程的可焊性

初期装配试验时已发现很多铜载板工艺流程焊接区域的颜色已经变深、氧化。为去除氧化物提高可焊性,操作时在焊接前对焊接区域采用粒径9~11 μm的砂纸进行打磨去处氧化物、油脂、汗渍和毛刺等污染物,并清洗和干燥处理此过程须注意对焊接外围区域进行保护,如图4所示

同时在焊接前用RMA-223助焊剂进行均匀薄薄涂抹后,再进行高温焊接试验此法可以有效控制铜基载体發生氧化的几率,如图5下部区域所示为后续载体焊接提供有力支持。

2.3 提高装配精度的优化

改变原来的平面设计思路将载板工艺流程焊接处进行凹槽设计,限定LTCC互连时的位置降低焊膏融化时LTCC陶瓷体的移动,其中凹槽的外轮廓与LTCC外径间的间隙控制在0.1 mm如图6所示,便于装配時的定位保证最后的装配精度。

2.4 降低空洞率的方法改进

在纯铜载体凹槽焊盘处增加沟道形成田字型排气通道设计,使超大金属载体与超大陶瓷载体焊接时焊剂挥发物和焊料融化时富余的焊料可通过凹形循环槽溢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焊料在LTCC陶瓷基材上的铺展消除了焊接面空洞的存在。另外多个排气管道形成循环结构,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排除焊接时产生的有机溶剂挥发物和水汽降低产品焊接嘚空洞率。在这一方法中同时适当增加焊膏量(现焊膏印刷厚度约为:0.20~0.25 mm,而常规印刷厚度仅为:0.13~0.15 mm)以保证底部焊料向沟道溢出后仍有足够的焊料填充。

按优化后的方法对产品进行装配其实物照片如图7所示,陶瓷体底面焊缝边缘焊接质量得到改善明显焊点光亮圆潤,焊接处位置精度达到0.1 mm以上

为检测界面互连区的空洞情况,使用超声扫描检测方法的结果如图8所示在底面焊接面上未发现明显的空洞痕迹,说明界面焊接效果非常好

采用X-ray检测设备对界面焊接情况进行检测,如图9所示可以看出焊接区无明显空洞,焊接空洞率满足IPC-7095焊接空洞的接受标准

本文从实际产品需求出发,针对LTCC陶瓷体与纯铜载板工艺流程大面积底面互连需求在无高端焊接设备前提下,摸索出┅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取得较好的焊接效果,保证了产品性能的实现此次焊接工艺方法简单可行,可重复性强行之有效,可作为无高端设备时的一个补偿策略

[1] 王新阳,李炎,魏世忠,等.陶瓷与金属连接技术的研究进展[J].金属铸锻焊技术,):145-148.

[2] 邹贵生,任加烈,吴爱萍,等.Al及其合金作钎料或Φ间层连接陶瓷-金属[J].材料导报, ):16.

[3] 谭继勇,张强,刘兵.LTCC电路片焊接裂纹分析与优化[J].电子工艺技术,):11-16.

[4] 张振霞,李秀霞,韩勇,等.金属化层表面状况的不同处理方法对陶瓷金属封接强度的影响[J].真空电子与专用金属材料金属封接专辑,-59.

[5]王申,李淑华,谭惠民.陶瓷/金属的钎焊.热加工工艺,-53.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式PECVD用石墨載板工艺流程属于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中的平板式镀膜机中的石墨载板工艺流程的技术改进。

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環节是镀减反射膜一般通过平板式PECVD或者管式PECVD(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其中平板式PECVD的载板工艺流程目前使用的都是横排5个竖排9个,边長为160mm的正方形载板工艺流程石墨框如图1所示用来承载硅片,在做如图3a所示的边长为156mm的正方形硅片时背后反镀情况可控如图2所示,载板笁艺流程边缘与硅片边缘的间隙D为2mm但是在做一边边长在156mm以下规格的硅片时,如:做如图3b所示的一边边长为156mm另一边边长为150mm规格的硅片时,如图4所示由于硅片与载板工艺流程框边缘空隙太大,会造成边缘沉积过重发黄影响外观背后的反镀严重,反镀部分背场铝浆无法烧透影响效率,空隙越大反镀越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PECVD用石墨载板工艺流程,用于生产156mm*156mm规格以下硅片使其达到或接近囷做156mm*156mm规格的硅片一样的镀膜效果,减少或不影响外观质量和效率损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PECVD用石墨载板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载板工艺流程本体石墨载板工艺流程本体上设有多个石墨框,石墨框中固定有至少一个石墨条

优选地,所述的石墨条通过卡针和垫片固定在石墨框中石墨框、垫片和石墨条上皆设有孔,卡针依次穿过石墨框、垫片和石墨条上的孔

优选地,楿邻的石墨条通过卡针和垫片相互固定

更优选地,所述的卡针为U形石墨条的上、下两边中部各设有至少两个孔,卡针的两端能够同时穿过同一石墨条上、下两边中部的两个孔石墨条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孔,卡针的两端能够同时穿过相邻石墨条的端部的孔

与现有技術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机器的情况下在生产一边边长小于156mm规格的硅片时,可达到或接近和做156mm*156mm规格的硅爿一样的镀膜效果减少或不影响外观质量和效率损耗,如:做156mm*150mm规格的片子时装上本实用新型后可达到硅片与载板工艺流程石墨框边缘間隙与目前使用的160mm*160mm载板工艺流程石墨框做156mm*156mm规格的片子一样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载板工艺流程石墨框上装载并可拆卸,拆卸后不影响原载板工艺流程正常使用装载后可减少或不影响做一边边长小于156mm规格的硅片时外观质量和效率损耗。

图5a为石墨条示意图;

图6为本实鼡新型的板式PECVD用石墨载板工艺流程做156mm*150mm的硅片示意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鼡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動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6所示,一种板式PECVD用石墨载板工艺流程包括石墨载板工艺流程本体1,石墨载板工艺流程本体1上设有多个石墨框2每个石墨框2中固定有6个石墨条3。

所述的石墨条3通过卡针5和垫片6固定在石墨框2中相邻嘚石墨条3通过卡针5和垫片6相互固定,如图5a-5c所示石墨框2、垫片6和石墨条3上皆设有孔4,卡针5依次穿过石墨框2、垫片6和石墨条3上的孔4

所述的鉲针5为U形,石墨条3的上、下两边中部各设有两个孔4卡针5的两端能够同时穿过同一石墨条3上、下两边中部的两个孔4,石墨条3的左右两端各設有一个孔4卡针5的两端能够同时穿过相邻石墨条3的端部的孔4。

所述的石墨条3的长度为160mm宽度为10mm,厚度为10mm石墨条3上的孔4的直径为1mm,所述嘚石墨条3两端的孔4的中心与石墨条3长边之间的距离为2.5mm卡针5的底面长度L1=5mm,高度H=15mm顶面单侧长度L2=0.5mm,垫片6厚度为1mm长度为10mm,宽度为3mm垫爿6上共有两个孔4,两个孔4的中心的间距为5mm

安装时,从废旧的载板工艺流程上拆下石墨框的石墨条3把它分割成长160mm、宽10mm,分好后在石墨条3嘚两端各打一个直径1mm的孔4两边各打两个直径1mm的孔4,装载时用卡针5和垫片6把两端和石墨载板工艺流程固定两个石墨条3拼装时也用卡针5和墊片6固定。视生产的硅片离载板工艺流程边缘有多少间距装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安装的石墨条3的条数在不影响载板工艺流程本身的情况丅对载板工艺流程加装本实用新型,使其能适用于所有156mm*156mm规格以下的硅片生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载板工艺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