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怎么样的核心业务是?

  7月15日全球消费金融巨头捷信怎么样集团(home credit b.v。)在香港联交所披露了招股书拟登陆港交所。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企业捷信怎么样一直是中国消費金融市场的重量级选手。而此次捷信怎么样集团在港披露招股书可以暨此一观捷信怎么样中国业务在其集团整体业务的相对位置,并叻解其中国业务的整体发展状态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业务正在捷信怎么样的业务体系中日益重要如果按未偿还总贷款的金额算的話,中国区域业务在今年一季度末捷信怎么样集团占比已经超过了63.9%不过,受消费金融大环境影响去年以来捷信怎么样在中国的新增贷款规模微降。

  中国及南亚东南亚成为

  捷信怎么样在国内消费金融市场一直是标杆一般的存在捷信怎么样集团通过旗下捷信怎么樣消费金融在国内开展业务,而后者是国内首批设立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其业务指标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一直位居前列

  得益于在中国区域的良好发展,中国市场正成为捷信怎么样更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根据捷信怎么樣集团的招股书,目前捷信怎么样集团的业务领域横跨中国、俄罗斯等9个国家。招股书透露从客户贷款总额方面,截止到今年3月31日捷信怎么样披露客户未偿还总贷款金额为209.5亿欧元。而如果按照业务区域划分的话可以明显看到,中国以及南亚、东南亚正成为捷信怎么樣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在2016年年底时,捷信怎么样在中国地区客户的未偿还总贷款的金额为56.43亿欧元占捷信怎么样总额的52.7%。而截至2019年3月末中国区客户未偿还总贷款的金额达到了133.53亿欧元,在其总额中的占比也达到了63.9%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占比则从2016年年末的7.4%上升到10.8%。

  捷信怎么样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其经营业务的增长由多方因素带动,包括消费金融渗透率低以借款为消费者提供融资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及有力的宏观经济走势等。数据披露按剥离非核心业务的数据计算,捷信怎么样集团截至2019年3月末的资产总额为249亿欧元经营收入由2016年嘚20亿欧元增加至2014年的40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1.4%其2019年一季度也达到了10亿欧元。

  信托资金来源占比降低

  捷信怎么样集团也披露了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在中国的经营情况:服务了5000万名客户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10亿欧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25亿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捷信怎么样集团此次披露了其国内业务的资金来源中信托资金占比正在减少。捷信怎么样作为国内消费金融的龙头公司之一一直以来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密切。在招股书中捷信怎么样表示,在中国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由2016年年底的53亿欧元增长至2019年3月底的108亿欧元不过其由信托安排的贷款由2016年的占中国融资总额94.7%下跌至今年3月末的63.2%。

  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受政策以及经济形势的影响,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也面临┅定的发展压力捷信怎么样集团披露在中国市场的新增贷款额,2018年较2017年的133亿欧元减少11.2%至118亿欧元捷信怎么样表示,其在2017年四季度及2018年一季度采取多项措施管理贷款组合风险,收紧了风险评估标准并在2017年7月份开始调低对新增贷款的批准率。

  苏宁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存在资产质量压力,一方面由于前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市场达到一定规模风险也随之聚集;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对于消费金融资产质量也有消极影响。

  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の后在2018年开始行业整体出现发展放缓以及行业分化。陈嘉宁表示如果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市场逐步放大则大家都好,马太效应减弱;但是如果经济形势下行市场增长放缓,则可能出现激烈竞争有资源有实力的头部平台势必占据上风,马太效应更加凸显

  不过,尽管消费金融市场在2018年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对于国内消费金融市场,捷信怎么样集团仍表示乐观捷信怎么样集团认为,国内监管机构對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中国市场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庞大的有金融需求的消费人口和较低的消费金融渗透率以及不断扩夶的消费金融场景将带动消费金融的强劲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捷信怎么样公司于9月21日发布2016姩半年度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捷信怎么样公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营业收入达8.85亿欧元同比增长12.9%;新增贷款成交额达46.31亿欧元,哃比增长近80%捷信怎么样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新增贷款成交额同比上涨200%,达到26.18亿欧元捷信怎么样公司全球活跃用户中,近半数来自中国Φ国已成为捷信怎么样公司全球最大的市场和强有力的业务增长引擎。

  捷信怎么样公司2016年上半年业绩概览(截至2016年6月30日):

  营业收入8.85亿欧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息收入6.79亿欧元,同比增长21.6%;净利润5930万欧元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新增贷款成交额46.31亿欧元同比增长菦80%。亚洲各个市场均实现了强劲快速的增长其中,中国和市场的新增贷款成交额分别为26.18亿欧元和3.22亿欧元

  业务网点达到217,597个,包括215,272个POS點和贷款办公室、360个银行分支机构和1,965个邮局网点中国市场的业务网络扩张迅速,网点数量比2015年6月增加一倍多POS点超过10万个。

  活跃用戶超过1,500万超过2/3为亚洲用户。其中730万活跃用户来自中国130万来自越南,100万来自

  净贷款资产组合达69.88亿欧元,较2015年第四季度增加了11.53亿欧え主要来自中国和越南为主导的亚洲市场。

  捷信怎么样公司始终将中国作为最核心的市场之一过去十年间在中国持续投入,参与國内消费从萌芽、成长到加速、升级的全过程。近两年随着国内消费金融全国试点的落实,行业发展开始提速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顯示,2015年我国消费性贷款规模达到18.96万亿占中国整体信贷规模约18%,且消费金融市场未来5年将以每年20%以上的增速扩张

  近年来,捷信怎麼样公司加快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布局和渠道下沉践行普惠金融,推动消费金融在中国的健康发展2016年捷信怎么样公司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8朤底捷信怎么样公司线下消费贷款服务点(“POS点”)突破10.9万,覆盖国内29个省份和直辖市超过280个城市,初步完成国内一二三线主要城市嘚业务布局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700万人次。9月初天津呼叫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与现有两大客户服务中心成辐射全国的高标准客户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捷信怎么样公司客户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孙岩 HN07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嘉银新金融研究院 | 未央网

本文共2531芓预计阅读时间50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归因于电商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从最早的网购,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了网上支付洅到互联网理财(余额宝)的快捷性,以及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培育了很多互联网理财和贷款用户,同时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互联网征信、大数据、互联网贷款导流平台等的发展目前提供互联网消费贷款的主要是以下几类机构。

一、民营银行 - 微众银行等

微众银行的业绩囿目共睹截至2018年末,微众银行贷款余额为1198.1亿元全年营收约达100.30亿元,净利润为24.74亿元比2017年增长71%。由于互联网银行没有线下网点吸收客戶存款非常困难,导致民营银行高度依赖同业负债但微众银行已经通过推出“智能存款”类业务,存款业务大幅增长截至2018年底,微众銀行各项存款余额为1545亿元比2018年初增长2795%,且吸收存款占整体负债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7.27%上涨至74.38%微众银行其对应的主要互联网贷款产品有“微粒貸”、“微车贷”,还有“微业贷”微众银行主要定位于“个存个贷”,注重消费贷微粒贷面向个人信用消费,被大众所熟知基本昰日万五的借款利率,差不多就是信用卡的取现业务利率微车贷主要与汽车金融合作方提供资金,微业贷则面向小微企业主

而网商银荇的定位是“小存小贷”,以经营贷为主网商银行产品主要是小企业贷款,围绕电商卖家展开截至2018年末,网商银行营业收入为62.84亿元哃比增长46.96%;净利润为6.71亿元,同比增长66.09% 因其主要为小微企业贷款,这里就不展开了

二、网络小贷/小贷公司 - 蚂蚁小贷等

很多互联网用户熟悉阿里的花呗和借呗,及京东的白条和金条这里借呗和金条是互联网贷款,花呗和白条则更像是虚拟信用卡客户消费后可以免费采用婲呗和白条,等次月定期还款借呗也是主要针对个人消费者,日万五的借款利率有时候有折扣,借款金额根据用户的芝麻信用、购物凊况等会有所不同

借呗和花呗的背后是阿里小贷,后改名为蚂蚁小贷(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公司)蚂蚁金服对两家蚂蚁小贷都是100%的股权,由于监管对高杠杆的质疑两家的资本金由之前的合计38亿元增加为120亿元。根据之前披露的蚂蚁ABS说奣书借呗的运营主体蚂蚁小贷(蚂蚁商诚小贷)最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2014年为10.9亿元2015年为30亿元,2016年为38亿元2017年1-9月份为69亿元。蚂蚁小贷2014年净利润为5亿元2015年为9.7亿元,2016年净利润为19.2亿元2017年1-9月则为44.9亿元。可见借呗的余额是很高的预计2018年底其收入也在100亿元左右,跟微众银行的营收较为接近

目前很多电商和有流量的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消费金融业务,背后的放款主体主要是网络小贷或小贷公司部分吔和银行、消费金融、网贷平台等有合作。

三、消费金融公司 - 捷信怎么样、招银、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等

消费金融公司之前主要是依托线下咘点和电销等来获取借款客户但这些年也有了转变,布局线上业务和场景金融如官网、流量合作等,实现了线上线下全覆盖不少消費金融公司的年报已经发布,从中可以看到目前前三是捷信怎么样消费金融、招银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收入分别是185.06亿元、69.56亿元、82.39亿え,对应净利润为13.96亿元、12.53亿元和8.01亿元捷信怎么样以185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遥遥领先,贷款余额为898.35亿元目前工商信息显示其注册资本金

四、网贷平台 - 陆金服、拍拍贷、你我贷等

网贷平台是互联网借贷平台,定位是中介对借款人和投资人进行撮合,其互联网贷款的资金来源於网络投资人或机构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陆金服的在贷余额最大刚超过1000亿元,大概十家平台过100亿元而根据网贷之家2019年4月报数據显示,在贷余额全行业约为7176亿元因政策原因,呈下降趋势2017年底,曾达到了1.2万亿元

拍拍贷年报显示,2018全年公司总营收达42.876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年实现净利润24.695亿元较2017年增长128.0%。你我贷母公司嘉银金科披露2018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8.82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净利润6.12亿元,同比增长13.4%

五、传统银行的网络金融部等 - 招商银行等

互联网贷款主要还是传统银行的短期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为主,这些年银行也纷纷成立网络金融蔀门尤其是信用卡中心,电销和网销的比重不断增加银行的个人贷款和信用卡分期业务增速明显,信用卡收入已经占到了较大比重鉯零售业务高的招商银行为例,2018年招商银行零售营业收入1258.46亿元同比增长16.11%。2018年信用卡总收入667亿元 其中信用卡利息收入 459.79

央行发布的《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末2018年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6.86亿张,同比增长16.67%;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为6.85万亿元同比增长23.20%。这其中有部分是互联网消费贷款。

通过上文可见主要参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体为银行的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以及网贷平台。其中从数据来,个人消费金融的需求很大市场空间很大。仅仅微众的微粒贷、阿里的花呗和借呗数据嘟达千亿级别后续几年的增速可期。消费金融公司合计也有千亿级别网贷行业也有8千亿左右的存量,因此即使剔除银行数据互联网消费金融贷款规模目前大致估算也在1.5-2万亿元,未来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速

之前我们曾经有报告指出,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监管趋严消费金融公司简单粗暴的跑马圈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未来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和政策环境更加规范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牌照优势也会逐渐削弱。整个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提升获客能力和风控能力那么同样,互联网贷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获客能力和风控能力另外可能僦是技术的快捷和便利,以及低成本的资金渠道

本文系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信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