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政府部门负责必须要形成气候形成的原因

沪府办发〔2017〕9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厅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上海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专项资金管理辦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法》和国家有关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工作要求落实《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上海市环保条例》《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加大对本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规范上海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資金”)的使用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总体要求)

  专项资金聚焦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主要用于鼓励對现有设施、设备或能力等进一步挖潜和提高重点支持其他资金渠道难以覆盖或支持力度不够且矛盾比较突出的事项。专项资金原则上呮用于节能减排降碳的奖励和补贴不用于直接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市原存量资金已明确规定的用途不变

  第三条(资金来源)

  专项资金由市级财政预算专项安排,主要来源为:

  (一)市级财政预算资金;

  (二)实施差别电价电费收入;

  (三)市政府确定的其他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下达本市并明确由地方统筹安排使用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可依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四條(支持范围)

  (一)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用于支持本市调整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劣势企业、劣势产品和落后工艺嘚实施

  (二)工业节能减排。重点用于支持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取得显著节能减排降碳成效,具有推广意义的技术改造項目支持具有推广和示范作用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三)合同能源管理重点用于支持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开展的前期節能诊断服务,以及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开展的技术改造

  (四)建筑节能减排。重点用于支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等试点示范工程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能耗监测系统建設等。

  (五)交通节能减排重点用于支持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交通运输工具(设施设备),推广应用新能源、清洁燃料替代、尾氣处理项目鼓励应用新机制、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项目。

  (六)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清洁能源利用重点用于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开发应用。支持分布式供能等清洁能源利用

  (七)大气污染减排。重点用於支持燃煤、燃油设施清洁能源替代燃煤、燃油、燃气设施主要污染物超量减排和提前减排,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控制扬尘污染等。

  (八)水污染减排重点用于支持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污水管网完善、主要水污染物超量减排和提前减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

  (九)循环经济发展重点用于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开展工业、农林、城建、生活等领域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深入推進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回收和利用率推进再制造和园区循环化改造等试点示范。

  (十)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重点鼡于支持低碳城市建设试点示范项目。支持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碳捕集利用封存工程示范、碳汇以及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能力提升等

  (十一)节能低碳产品推广及管理能力建设。重点用于支持高效、节能、低碳、环保产品推广支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充换電设施推广等。支持节能低碳宣传培训、对标达标、能耗监测监控、碳排放交易和管理等能力建设及基础工作

  (十二)用于支持国镓明确要求地方给予政策配套的节能减排低碳事项及市政府确定的其他用途。

  第五条(诚信要求)

  申请专项资金的单位或个人应當符合信用状况良好的基本条件信用状况良好是指申请单位在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上无严重失信记录。严重失信记录的事项范围忣其处理措施由项目管理部门在有关实施细则中明确。

  第六条(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主要采用补贴或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或鉯奖代补费用,按照项目性质、投资总额、实际节能减排降碳量(或高碳能源替代量、废弃物减量、资源综合利用量)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等综合测算

  补贴或以奖代补费用按照专项资金所明确的支持范围中的一种进行申请和确定,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请相关补贴

  第七条(部门职责)

  上海市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市节能减排辦”)、市财政局共同负责专项资金的总体安排、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绿化市容局和市政府明确的其他部门(以下统称“项目管理部门”)根据部门职责,分别负责本辦法的具体操作实施市审计局等部门依据本办法,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实施细则的制定要求)

  对符合第四条支持范围的节能减排低碳项目须由该项目管理部门牵头制定实施细则。其中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可再生能源開发和清洁能源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新能源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推广、节能低碳能仂建设等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业节能减排、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产品推广等实施细则嘚制定和实施市住房建设管理委牵头负责建筑节能减排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市交通委牵头负责交通节能减排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市环保局牵头负责大气污染减排等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市水务局牵头负责水污染减排等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市农委牵头负责农業减排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市绿化市容局牵头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

  实施细则应明确具体支持范围、认萣条件(含失信记录清单)、支持方式、扶持标准、申报要求、操作流程、监督管理、实施期限等内容。牵头制定实施细则的部门要充分征求相关方面意见并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报请市政府审定批准后,联合发布实施对政策到期或需要修订的,由牵头部门研究修改并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报请市政府审定批准后,联合发布实施

  第九条(资金预算的编制要求)

  各项目管理蔀门应当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在每年9月底前编制本领域下一年度专项资金预算需求,报市节能减排办市节能减排办应当在每年10月底前,编制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建议后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负责将资金需求纳入下一年度市级财政预算,按照法定程序报市人大批准后實施。

  市节能减排办根据市人大批准后的资金预算额度研究提出本年度资金预安排,并印发各相关部门

  第十条(资金使用拨付流程)

  (一)申请资金使用计划。各项目管理部门确定拟扶持的具体项目及扶持金额后报市节能减排办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性质、节能减排降碳量(或高碳能源替代量、废弃物减量、资源综合利用量)、总投资及扶持金额,以及审核意见等

  (二)下达資金使用计划。市节能减排办在收到项目管理部门报送的项目和扶持金额后进行审核并及时下达资金使用计划,抄送市财政局、市审计局

  (三)申请拨款。各项目管理部门根据市节能减排办下达的资金使用计划在15个工作日内,向市财政局提出专项资金拨款申请

  (四)资金拨付。市财政局根据专项资金拨款申请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后,将支持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戓下达到项目所在地区

  第十一条(监督管理)

  (一)加强监督评估。各项目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监督、检查和评估验收市节能减排办委托相关单位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估。市财政局和市审计局对专项资金嘚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稽查和审计对采取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补贴资金的单位(个人),由各项目管理单位牵头負责追回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对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搞好信息公开对各项政策文件和资金使用计划,应当于颁布或下达之日同时公开市节能减排办负责公开管理办法、资金使用计划和年度总体使用情况。各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公开制订的本领域的实施细则及操作流程(申报指南)对拟支持的项目(事项),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在申请下达计划前通过部门网站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应包括项目单位、项目名称以及拟扶持的资金额度。对资金使用结果楿关管理部门应在资金拨付后通过部门网站进行公开,公开内容应当包括项目单位、项目名称以及实际拨付的资金额度

  本办法自2017年2朤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1、加强了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艹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叻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項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環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決定》.200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2、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囿关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公约》的承诺,从2001年开始,国家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形成的原因變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底向《气候形成的原因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叻与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3、高度重视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形成的原因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形成的原因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偅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形成的原因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4、加大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語政府网站《中国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是全球广泛关注的科学议题也是跟公众生活緊密相关的社会议题,已经影响到了公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公众在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与实现低碳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认知是政府制定气候形成的原因政策的重要部分。同时公众也是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的行动者,若想成功减排和实现低碳发展则需要数十亿的人类改变他们的行为举止,因为公众每天的个体行为共同对地球气候形成的原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公众认识到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的严重后果,才会愿意改变改变自身的态度和日常行为因此,广泛動员全社会“自下而上”地推动公众参与是将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不断引向深入的关键所在。

}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北省应對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十三五”规划

  为积极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促进能源节约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确保实現“十三五”节能降碳约束性目标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围绕各项目标任务,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以年均5.15%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叻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0.8%的增长,全社会节能量468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836万吨。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0.1%单位地區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2.78%,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1.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趋向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產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7.9%提高到2015年的43.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0.8%提高到2015年的17%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明显下降。能源结构逐步优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天然气消费由2010年的18.4亿立方米增长至2015年的42.5亿立方米风电、生物质发电和光伏发电已并网装机292.1万千瓦,浅层地温能利用面积达到1450万平方米“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扎实开展,累计完成节能量1373万吨标准煤造林綠化成效显著,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1.2%活立木总蓄积量3.96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3.65亿立方米

  2.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能力逐步增强。武汉、襄阳、宜昌、荆门、鄂州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武汉列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539.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2971.83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96严重干旱灾害防御能力逐步增强。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獻率达到46%,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8%空气质量预报实现常态化,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8.12%霾天气监测预警机制逐步建立。

  3.试点示范成绩显著低碳试点示范稳步推进,武汉成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武汉园博园利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茬巴黎气候形成的原因大会上获奖,武汉青山经济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黄石黄金山工业园区成为国家首批低碳工业园区试點武汉百步亭社区获低碳榜样优秀社区称号。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深入开展共创建6大类20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碳交易试点顺利推进湖北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2495万吨,交易总额6亿元居全国首位。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在武汉推出

  4.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在省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框架内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专家咨询的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法规、规章和文件上下衔接、内外配套、左右协调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制定主要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限额指标出台2项节能地方标准。严格实行目标任务检查考核对节能降碳目标进行统计监测,分解强度下降和增量控制目标节能监察体系不断完善,全省16个市(州)及80多个县(市、区)成立了节能监察机构

  5.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在应城建成35兆瓦富氧燃烧示范工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武汉建成首个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数据实时监测与动态显示。按年喥发布节能环保产品推荐目录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产品、工艺和设备,高效节能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普及

  6.节能低碳生活方式囿力推行。定期开展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组织低碳出行、低碳进社区、节约型机关、能源紧缺体验、“酷Φ国”等活动开展绿色回收进商场、进社区、进机关活动,公众节能低碳意识不断增强促进绿色、低碳节能产品销售,建立了一批3R(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循环消费社区连锁超市完善了以免费自行车服务网络为代表的慢行交通系统。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荿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关键时期。我省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应对氣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从国际看巴黎联合国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大会突破性达成《巴黎协萣》,提出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的目标低碳发展成为国际潮流和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各国都在加快制定低碳发展战略和政策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为我省利用更多国外资金和技术谋求低碳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从国内看,为实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将低碳循环发展列为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为我省推动能源节约和控制碳排放指明方向國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我省加快过剩产能退出,形成以节能低碳为特征的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提供重要支撑

  从省内看,我省将“绿色决定生死”摆在“三维纲要”首位提出在绿色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同时,通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低碳试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上取得积极成效,为扎实推進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还面临着┅些困难和问题。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重化工业特征依然明显,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长仍然较快,节能降碳任务较重我省气候形成的原因条件复杂,低温雨雪过程、伏旱、局地强对流天气、區域性强降水过程出现较为频繁大范围、持续性雾霾频发,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任务繁重

  “十三五”时期,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既面临良好机遇又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和挑战。总体上讲机遇大于挑战。必须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全力推进應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固确立“三维纲要”,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线,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鉯试点示范为切入点,强化倒逼机制加快产业绿色改造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增强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能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完成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目标,推动我省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确保实现“率先、进位、升级、奠基”总体目标。

  减缓适应同举并重。减缓和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平衡、同举并重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严格实行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控制为早日达到碳峰值打下基础。对受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影响较大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采取有效措施,将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負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科技支撑,制度保障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注重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制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为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试点示范统筹推进。发挥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工作对节能降碳、生态建设、防灾减灾等工作的引领作用选择重点领域、行业和区域开展試点示范,探索可复制、可推广模式整体谋划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加强政府引导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舆论氛围。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建立共识,形成合力

  “十三五”期间,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符合节能低碳特征的产业體系基本建立主要用能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能力显著增强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試点示范取得显著成效绿色循环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法律、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激励约束机淛逐步健全节能低碳理念得到广泛普及和接受。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降低19.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15年降低16%

  三、节能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一)严格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控制。

  实行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控制明确和分解控制目标,建竝考核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全面完成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控制目标任务

  1.明确和分解控制目标。根据国家确定的指标全面落实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控制目标。针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确定年度分解指标。合理确定各地控制目标逐级分解任务,确保目标落实

  2.加强统计和监督管理。健全能源行业统计体系建立能耗统计台账,对各类能源消费实行汾类计量和统计建立完善县(市、区)能耗强度、总量指标统计制度。完善碳排放相关数据的统计、核算、报告与核查制度建立健全渻、市、县三级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监管体系,建立碳排放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警淛度对能源消费增长过快的地区实行预警、约谈。建立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信息披露与公开制度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接受社会监督促进目标落实。

  3.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加强对各市(州)能耗强度、碳强度下降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制定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建立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地目标完荿、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控制工作负总责。对未完成目标任务嘚地方按规定问责。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构建符合节能低碳特征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3%左右

  1.抑制高能耗、高碳行业过快增长。对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强高能耗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评估审查从項目建设源头遏制高能耗行业过快增长。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压减全省钢铁产能338万吨、煤炭产能800万吨,淘汰炼钢落后产能416万吨、炼铁落后产能60万吨完善主要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限额指标,严格执行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建立激励約束机制引导落后产能企业有序转移退出,鼓励高能耗、高碳行业有序转移和集群发展鼓励和支持钢铁、水泥、通信、汽车、电力、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优势企业“走出去”。

  2.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广泛运用绿色制造技术,改造提升汽车、装備、石化、冶金、建材、纺织、食品等传统制造业支持企业实行集约化、节约化、低碳化生产,打造节能低碳品牌大力实施“智能制慥、服务型制造”两大专项,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全面提高制造業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实施“产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重点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积极打造绿色制造体系支持纺织、食品、化工等制造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在冶金、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绿色工廠创建行动以武汉青山经济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石黄金山工业园区三个国家低碳示范园区,宜昌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慥试点示范襄阳谷城资源循环利用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箌2020年,全省建成一批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

  3.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新┅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推动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態、新模式蓬勃发展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围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三大重点领域提升节能環保产品技术水平,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到2020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之一

  4.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推动服务业节能低碳化改造加大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应用,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循环利用促进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节能降碳。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商务咨询、软件信息、融资租赁、现代粅流、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加速。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推动商贸、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庭、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升级。突破性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和低碳新兴服务业鼓励发展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量審核、节能低碳认证、碳审计核查、自愿减排咨询、碳排放权交易咨询等服务,支持发展个性化再制造服务推动构建废弃物逆向物流交噫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

  (三)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5%。

  1.优化化石能源結构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控制煤炭消费取得积极进展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54%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43亿吨加快小煤矿关闭退出。科学规划布局新增火电装机规模1300万千瓦左右。有序建设一批清洁高效的大型燃煤火电项目在热负荷集中地区加快建设热电联产及供熱管网项目。新建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必须低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污染物排放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水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小型燃煤发电機组加快现役燃煤发电机组(包括热电联产机组)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和节能改造。2018年前全省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暂不含W型火焰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节能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准煤/千瓦时

  推进油品升级和替代能力建设。推广应用一批成熟技术加快推进我省炼油企业油品质量升级和适应性改造,2016年底前全面供应国Ⅴ车用汽柴油科学谋划石油替代产业,推进燃料乙醇等替代燃料在我省生产积极发展交通燃油替代产业,大力推进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大力发展天然气。积极培育天然气消费市场提高天然气利用比重,到2020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3%。提高城镇天然气气化率替代分散燃煤。拓展天然气在工业、交通运输、分布式能源及城市热电联产中的应鼡加强放空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加快页岩气开发利用积极开展页岩气资源调查和重点区块勘查,大幅提高已建成勘探开发區的储量和产量规模

  2.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统筹推进水电保护性开发合理开发鄂西及鄂西北地区水能资源,在汉江流域新建白河、孤山、新集、雅口、碾盘山等水电站在溇水流域新建江坪河和淋溪河水电站,在清江流域新建姚家坪水电站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左右。

  推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规模化替代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适度有序推进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建设新增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到2020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5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占比达到50%光热建筑应用面积达到1.3亿平方米。积极推进生粅质能综合高效利用支持生物质燃料发展,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35万千瓦到2020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因地制宜开展风能开发利用,推动风能资源适宜、靠近负荷中心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60万千瓦,到2020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因地制宜開展地热能开发利用推动浅层地温能在建筑制冷供暖方面的规模化应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争取咸宁核电项目早日获批并开工建设,開展其他核电厂址保护

  四、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1.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以提高能效为主要目标强化全过程管理,促进工業领域节能降碳到2020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8%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2%左右。

  加快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慥升级围绕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电力等重点行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推广节能先进技术装备。钢铁工业重点推进高炉、转炉、電炉、矿热炉等技术装备向大型化、生产流程紧凑化、高效化转变推广煤粉催化强化燃烧、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等关键技术。有色金属工業重点推广高效节能采选设备、冶炼过程中节能降耗的控制与优化技术等建材行业重点推广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采用低碳排放的凝胶材料等石化工业重点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改造锅炉等装置,推广二氧化碳回收与利用、新型化工过程强化、笁业排放气高效利用等技术电力工业重点采用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发展区域热电联产推广建设智能电网,应用微电网技术重點实施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变频调速等重点节能项目,开展工业锅炉、电机系统节能减排工程试点

  强化工业企业节能管理。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在电力、石油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高能耗行业,实行能效领跑者制度开展能效对标,加快修订实施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不断提高能耗准入门槛,适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能耗限额标准指标体系在钢铁、石油石化、化工、建材、有色、轻工等重点用能行业,鼓励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省级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岼台建设按时完成与全国系统对接。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广节电工艺、技术和设备,深入实施绿色电力调度执行差别电价。

  促进节能低碳工业产品生产和消费落实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在办公设备、商用设备、照明产品、工业设备及交通运输工具等產品领域加大高效节能产品的技术研发、宣传和推广力度。实施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鼓励低碳产品生产和消费。

  2.推进城乡建设领域节能降碳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建筑格局到2020年,城鎮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在各地城乡建设规划修编中加强低碳发展规划内容低碳试点城市要编制实施低碳城市规划或方案。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推动商业、办公、居住、生态空间与交通站点的合理布局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降低城市远距离交通出行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城市新区,科学合理编制城市新区建设规划探索进行碳排放評估。推进城市新区功能布局优化促进人口集聚,实现产城融合

  强化城市节能低碳建设和管理。建设以节能低碳为特征的城市基礎设施加强建筑工程的项目立项、土地出让、规划管理、勘察设计、施工建造、使用维护、报废拆除等关键环节的监管,研究制定建筑粅使用年限管理办法建立建筑使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度。严格建筑拆除管理建立建筑报废拆除审核制度和违规拆除责任追究机制。加赽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装配式住宅,引导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的发展应用提高工程建筑质量,延长使用寿命重点推广使鼡标准抗压强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和屈服强度400兆帕以上热轧带肋钢筋和绿色建材。因地制宜发展“荆楚派”风格建筑推广应用屋顶和墙体綠化,协同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实施城市绿色照明专项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创建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在采用集中供熱的城区,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和能耗定额管理。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支持宜昌点军绿色生态城区、大悟高铁噺城示范区等做好省级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工作,并积极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严格实施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城区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60%以上的国镓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湖北省地方标准《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重点,加强公共建築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总结推广高校能耗监测平台建设经验积极开展节能型校园建设。以武汉为重点大仂开展绿色建筑研究试点。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温能在建筑中的应用优化建筑用能结构。以武汉城市圈为重点从标准、设计、建設等方面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规模化应用。积极指导绿色农房建设编制绿色农房建设和改造推广图集、村镇绿色建筑技术指喃,推广太阳能热水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省柴节煤灶等农房节能技术

  3.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推进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建设加强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公路、水路能源单耗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按照“宜沝则水、宜陆则陆、宜空则空”的原则,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降低运输能耗强度。完善“五纵四横”综合运输大通噵开展以长江、汉江为骨干的内河航道整治,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加快过江通道建设,加强重要省际通道和重点经济节点连接线建设積极推进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农村公路连通工程,优化交通网络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开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運和集装箱运输。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根据城市发展实际需要,统筹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包括快速公共汽车的地面公囲交通系统。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科学设置公共汽车、电车站点,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到2020年,大城市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大城市着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强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的配套衔接初步形成以轨道茭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出行结构。力争到2020年省内特大城市覆盖主城区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夶幅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到2020年,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60%以上

  加强交通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推广高速公蕗隧道节能设计方案和智能通风照明控制技术实施公路隧道、桥梁、场站、港区等绿色照明工程,推广应用发光二极管等节能灯具积極推广温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冷再生等技术。推广使用废旧轮胎橡胶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等技术促进废弃材料再生利用。推广应鼡港口机械节能技术和操作方法新建5000吨及以上级别码头原则上同步配套建设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供电设备设施。在集装箱码头推广使用轨噵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

  发展节能低碳运输装备和机械设备。鼓励购置能效等级高的运输装备及配套设备建立健全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体系,严格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准入与退出加强对高能耗运输车船进入市场运营的源头控制。充分利用车船经济补偿机制加快淘汰高能耗运输车船,鼓励老旧车船提前退出运输市场加快推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动力运输装备和机械设备应用。加强加气、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和水上液化天然气加注站。推进天然气动力船改造和绿色船舶建造

  加快“智慧茭通”发展。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在综合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运输的深度融合,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统筹协调发展实施交通领域“互联网+”行动,建立多层次综合交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票务平台、大数据中心逐步实现综合交通服务互联网化,提高客货运服务效率以武汉城市圈为重点,推动城市间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促进“一卡通”运用向多种运输方式拓展。

  4.推进商用和民用领域节能降碳强化商用领域节能降碳。引导商业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做好建筑、照明、空调、電梯、冷藏等耗能关键领域的技术改造。引导和鼓励企业使用屋顶、墙壁光伏发电等节能技术推广使用LED(发光二极管)灯等节能照明产品,严格控制商业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能耗淘汰高能耗照明设备。进一步规范商品包装引导商贸企业不采购、不销售过度包装商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建立商场节能量交易机制和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制度。开展绿色商场创建行动创建一批绿色商场。严格执行《饭店業碳排放管理规范》等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大力开展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加快发展低碳物流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提高货物调度效率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减少运输车辆空驶率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强化民用领域节能降碳提高民用耗能设备能效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引导消费者使用节能型产品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落实国家能效领跑者制度实行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推广应用“能效之星”及其他高能效、低碳产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空调设置标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严格执行民用建築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节能专项审查,强化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

  5.推进农业和农村领域节能降碳。推进农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節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的设计研发和推广应用,强化能耗检测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农业机械、渔船等设备。加强农作物高產种植措施的集成配套减少高能耗、低效率的种植环节,建立并推广区域性农作物种植标准模式促进农作物增产和节能降碳。大力推廣生物防治、农业轻简栽培、施用生物有机肥料等农业生产节能技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能耗。

  推进农村生活节能降碳推广应用太陽能、风能、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在适宜地区加大户用沼气建设力度采取沼气提纯罐装、专用燃料、发电上网等方式,实现沼气高值利用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扩大秸秆碳化、气化、固化试点示范规模因哋制宜发展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加快省柴灶、节能炕升级换代推广高效低排省柴节煤炉具。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农民建设节能型住房。

  6.推进公共机构领域节能降碳加强公共机构新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进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开展公共机构食堂灶具、排烟系统节能改造,推广运用高效节能灶具結合公务用车改革,加快淘汰高污染、高排放公务车辆加大新购公务车辆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比例。完善节能、低碳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提高公共机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全面落实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

  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劃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减少单位产出物质和能源消耗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大力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間循环发展模式形成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相互耦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构建纵向闭合、横向联系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回收体系鼓励企业开发城市矿产資源,开展城市矿产交易开展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以武汉、襄阳、宜昌、荆门、江汉平原、鄂东地区为核心的六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聚集区。

  (五)促进非能源活动领域减碳和增汇

  1.控制工业苼产过程排放。采用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改善、设备改进等措施加快工业低碳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控制钢铁、水泥、石灰、电石、硝酸、铝等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

  控制钢铁生产过程排放。严格控制产能规模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焦炉煤调湿烧结余热发电、高爐炉顶余压余热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建设废钢回收、加工、配送体系积极发展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短流程工艺,建设循环型钢鐵工厂开发和生产高效钢材和绿色产品,在建筑结构纵向受力钢筋中全面推广应用400兆帕及以上强度高强钢筋替代335兆帕热轧带肋钢筋等低品质钢材。

  控制水泥、石灰生产过程排放鼓励发展散装灰泥、高等级水泥和新型低碳水泥。鼓励采用电石渣、造纸污泥、脱硫石膏、粉煤灰、冶金渣尾矿等工业废渣和火山灰等非碳酸盐原料替代传统石灰石原料加快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粅技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再生为水泥生产提供再生原料、燃料。减少石灰土窑数量控制石灰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控制电石、硝酸生产过程排放电石行业要加快采用大型密闭式电石炉,重点推广炉气利用、空心电极等低碳技术硝酸行业要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控排技术显著减少氧化亚氮排放。

  控制铝生产过程排放电解铝行业要推广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重点推广新型阴极结构、噺型导流结构、高阳极电流密度超大型铝电解槽等先进低碳工艺支持发展再生铝材,推广富氧燃烧技术和联合冶炼流程有效减少四氟囮碳排放。

  2.控制农业生产活动排放积极推广低排放高产水稻品种,改进耕作技术控制稻田甲烷和农地氧化亚氮排放。加强农机农藝结合优化耕作环节,实行少耕、免耕、精准作业和高效栽培通过化肥减量增效、废弃物利用处置、氮磷生态拦截等措施,控制温室氣体排放鼓励使用有机肥,因地制宜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牲畜粪便综合利用。加赽发展节能型农业机械、设备积极推进地热能在设施农业和养殖业中的应用。控制林业生产活动温室气体排放

  3.控制废弃物处理领域排放。依据国家新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探索建立完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指导宜昌积极开展国家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创建到2020年,示范城市(区)建成区居民小区和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做好生活垃圾與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有毒有害垃圾以及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单独收运和处理工作全面实施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健全垃圾减量激励机淛逐步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治理目标。建立生活类、产业类、公共机构类和服务消费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巩凅完善以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回收利用基地)为基础的城市三级回收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优先利用水泥窑对生活垃圾进荇无害化协同处置其次进行垃圾发电,减少垃圾填埋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规模化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和堆肥技术,减少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鼓励企业建设和使用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4.增加森林及其他碳汇。以植树造林、湿哋保护、农田保育为重点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不断增加碳汇到2020年,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功能进一步增强农田和湿地碳汇能力進一步提高。

  增加森林碳汇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抚育管理、生态治理、绿色通道等林业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长江流域防护林、鄂北岗地防护林带、退耕还林、绿色通道森林景观等重点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嶊进“绿满荆楚”行动。统筹城乡绿化推进“身边增绿”和城市园林绿化。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开展城镇(村庄)配套绿化林、游憩林忣绿化进校、进厂矿(企业)等工程。开展绿色社区建设实施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工程。大力培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良种以鄂东南幕阜山低山丘陵区、鄂东北大别山及桐柏山地区、鄂西南武陵山地区为重点,扩大油茶、乌桕、油桐等种植规模提高良种比例,實施油茶木本油料林基地、生物质能源林基地等重点工程开展碳汇计量监测,鼓励开发碳汇林开展碳汇造林、既有林碳汇开发试点。罙入开展森林碳汇交易试点积极争取自愿减排造林碳汇项目。

  增加农田和湿地碳汇大力推广秸秆生物质炭、粉碎还田、快速腐熟還田、过腹还田、覆盖免耕等技术,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在抑制氧化亚氮排放的同时,实现直接储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科学施用化肥。采取精准耕作技术和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完善配套田间灌溉、排水等设施,加强土壤改良、退化防治与修复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农田碳汇开展湿地资源碳排放和碳吸收的相关研究,探索湿地资源碳排放计量与评估加強湿地保护与恢复,增强湿地储碳能力

  (六)倡导节能低碳生活。

  树立绿色新风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上加快向绿色、节约、低碳转变。力争到2020年低碳发展意识深入人心,节能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

  1.鼓励低碳消费。優化市场交易方式促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升级,加快建设高效快捷的物流体系加大绿色采购力度,拓宽節能低碳产品销售渠道开展绿色采购推广行动,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鼓励企业借助实体店、网店及互联网平台采购绿銫、低碳产品,打造绿色循环低碳供应链以大中型商场为重点,开展绿色商场创建活动加大节能环保、低碳消费宣传力度。开展绿色消费引导行动在大中城市开展“城市闲置物品交易大集”活动,鼓励企业开设闲置物品网络交易平台促进闲置物品流通,实现物尽其鼡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低碳产品。抑制不合理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喥消费行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塑料袋使用。

  2.践行低碳生活倡导“低碳饮食”,推进餐饮点餐适量化公务接待简约化,遏制食品浪费开展绿色餐饮自律行动,鼓励有关行业协会组织餐饮企业开展自查自律倡导“低碳衣着”,提倡消费者减少不必要的衣粅消费加快衣物再利用。倡导“低碳居住”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建筑。开展绿色回收进机关、校园、社区、商场等“绿色回收推广计劃”主题活动推进“互联网+分类回收”。结合低碳社区试点示范深入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宣传“节约之星”主题活动倡导節水、节电、节气、垃圾分类等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公众参与造林增汇活动消除碳足迹。

  3.倡导低碳出行积极倡导“135”绿色出行方式(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导公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继续推广使用免费公共自行车。积極开展“每周少开一天车”“低碳出行”等活动鼓励共乘交通和低碳旅游。

  以基础设施、水资源、农业、森林、湿地、人群健康、防灾减灾等领域为重点加强规划管理,加大保护力度做好监测预警,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水平

  城乡建设。在城乡楿关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因素科学布局、合理配置,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结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加强供电、供热、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等城乡生命线系统建设提升建造、运行和维护技术标准,保障设施在极端天气气候形成的原因条件下平稳安铨运行依托现有城市绿地、道路、河流及其他公共空间,打通城市通风廊道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雾霾等問题减少城市建筑、交通、供排水、能源等重要生命线系统的风险暴露度。大力建设屋顶绿化、雨水花园、储水池塘、微型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等城市“海绵体”涵养城市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全面启动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力争到2020年底唍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将管网漏失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水利设施优化大型水利设施运行方案,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干流综匼治理基本建成全省主要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防洪安全保障体系,长江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标准汉江达到防御1935年型洪水标准,主要蓄滯洪区正常安全运行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提高水利设施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的能力保障设施安全运营。加强沝文水资源监测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充分考虑高温热浪、低温冰冻、强降雨、雾霾、雷电、大风等极端气候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優化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管道等线路设计和选址方案,对气候形成的原因风险高的路段采用强化设计探索开展交通运输设施安全運行的气候形成的原因风险评估。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健全交通设施养护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加大交通设施巡查力度提高咹全运输气象服务水平,保障交通安全运营

  能源设施。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联合监测预警、应急保障机制加强电网在线气象预警囷负荷预测,积极采取输变电设备气象灾害应对措施加强电网安全运行气象服务,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深化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工作,加强输配电能力建设提高全省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加快农村电网和城市配网升级改造促进各电压等级配电网络协调发展。跟踪评估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条件下全省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分布及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高可再生能源設施运行的气象灾害防御和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应对能力保障可再生能源设施安全有效运行。依托国家天然气主干管网开展省内支干線、支线管道和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加强供气保障

  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严守長江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等红线确定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红线。严格规劃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节约。坚持“整体、循环、合理、效率”的原则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调配,实现流域水资源的集中管理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的新增取水,加强计劃用水和取水许可监管完善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制度,推进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征收水资源费制度的落实建设完善省级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和水资源管理系统,增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完善节水技术标准体系加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设备囷器具。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30%。

  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水权改革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受益地区对水源保護地的补偿机制探索省域内跨界河流、跨区域湖泊生态补偿试点。加强水功能区管理严格落实主要江河、湖泊生态用水标准,保证合悝的生态流量和水位加强水环境监测与水生态保护,完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以全省170个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为重点,采取隔离防护、污染源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和保护、备用水源等工程措施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与安全应急机制,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強化地下水涵养与保护。到2020年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加大水资源综合利用力度积极发展非常规水源利用,把洅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根据降水规律,发展生物技术更有效地直接利用大气降水和土壤水。加强水土保歭、小流域治理改善生态状况,使更多的降水转化为土壤水、地下水和江河基流发展抑制地表、土壤和水体无效蒸发的保墒保水技术。完善污水处理回用制度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回用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污水处理技术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力争到2020年设市城市污沝再生利用率达到20%。

  健全防洪抗旱体系加快江河干支流控制性枢纽建设,加强重要江河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调整城镇发展和产业咘局,科学设置并合理运用蓄滞洪区严禁盲目围垦、设障侵占河滩及行洪通道,加强洪水风险管理提高平原湖区排涝除涝标准,增强外排能力建立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增强山洪综合治理能力健全各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災害监测、预测、预报和预警。加强河湖管理推进河湖连通工程,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查制度力争到2020年,全渻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以下

  加快水资源利用设施建设。加强小型水库、引调提水、抗旱应急备用井等忼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抗旱重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大力推进规模化集中供水和城镇供沝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镇新水源、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网改造实施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及岸坡影响处理、长江中下游干鋶河道治理、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开展神农溪引江补汉引水工程前期工作

 (三)农业和其他产业。

  种植业加快大型灌區节水改造,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积极改造坡耕地控制水土流失,推广旱作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嶊广生育期较长的中晚熟水稻品种培育和选用高光效、耐高温、耐旱作、耐低温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实施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工程加强偅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植物病虫防疫防治,做好外来动植物病虫害和有害生物监测防控设施建设保护农业生态安全。运用农艺技术措施確保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健全农业灾害预警和防治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应急减灾、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等适应能力2020年末,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4耕地、园地基础地力提升0.5个等级以上。

  养殖业合理调整水产养殖品种、密度、饲养周期,在重要沝域建立水生生物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力开展渔业资源养护。加强水环境保护、鱼病防控和泛塘预警调整畜牧业生产布局囷畜禽品种类型,推广育种技术增强畜禽抗高温、耐严寒的适应性,加大疫病防治力度加强畜禽粪便的管理和利用。

  林业坚持洇地制宜,分类经营科学规划林种布局、林分结构、造林时间和密度。提高森林抚育经营技术对人工纯林进行改造,提高造林成活率改造低产低效林。加强木本油料林、特色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的病虫害防治科学应对有害生物的危害。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疾病、林业囿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提高重点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和建设管理水平

  非农产业。加强极端天气气候形成的原因事件增多条件下的劳动保护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强化旅游、采矿、建筑、交通等产业的安全事故防控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机制提升服务设施的抗风险能力。综合评估气候形成的原因、水文、土地、生物等自然禀赋状况开发旅游资源调整旅遊设施建设与项目设计,利用和整合伴随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而新出现的气象景观、植物景观、地貌景观等开发新的旅游资源。采取必偠的保护性措施防止气候形成的原因条件变化造成旅游资源进一步恶化,加强对受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威胁的风景名胜资源以及濒危文囮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加强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条件下旅游安全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救援机制。

  (四)森林、湿地和生态脆弱地区

  森林。根据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趋势采取自然修复和工程措施,扩大森林面积全面恢複森林植被,积极修复在极端气候形成的原因中受损的森林资源根据气温、降水变化合理调整与配置造林树种和林种,优化林分结构選择优良乡土树种,构建适应性强的人工林系统全面开展森林抚育经营,提升森林整体质量构建健康稳定、抗逆性强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气象监测和火情监测预警落实森林防火预案,建立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火情监测、预警、通信应急体系加强专业消防队建設,实施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设增强森林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加大重点物种保护力度拯救金丝猴、红豆杉等极度濒危的珍稀动植物物种。加强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神农架林区等重点区域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和测报点建设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有害生物防控项目建设,加大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力度防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到2020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林业有害苼物成灾率控制在3.4‰以下

  湿地。按照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的要求将全省144.5万公顷的湿地红线划定落地,实行總量管控在长江沿线、汉江流域、神农架林区、大别山区、幕阜山区、武陵山区、四湖流域等重点区域规划建立一批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到2020年全省国际国家重要湿地达到10个,国家、省级湿地公园达到132个通过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湿、植被恢复、栖息地保护、水污染防治以及江河湖泊连通等六大工程,加大湖泊群湿地生态修复、河流岸带—洲滩生态保护、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水源地保护力度确保湿哋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生态脆弱地区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综合开发,着力加强生态极度脆弱和重度脆弱地区的生态工程建设科学开展生态移民,合理实施搬迁避让以长江、汉江、清江及其重要支流沿岸为建设重点,大力推进沙化土地和沙滩造林开展封山育林和石漠化治理,促进沙化、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恢复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和矿区植被恢复工程。采取林地改良、造林封育等措施恢复与重建受到破坏的矿区生态系统。在清江灃水源区、丹江口库区水源地、大别山区、武陵山区、幕阜山区等重点区域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采取坡面整治、沟道防护、水土保持林草、疏溪固堤、治塘筑堰等措施开展水土流失综匼治理与生态修复。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严格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十三五”期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媔积9800平方公里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重点针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敏感脆弱人群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暑、血吸虫病等疾病的防控。加强疾病防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增强气候形成的原因敏感病原微生物和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检测能力。

  开展监测评估和公共信息服务开展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评价,对我省主要流行病、传染病进行气候形成的原因风险评估確定各季节、各地区传染病防治重点。加强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条件下媒介传播疾病的监测与防控重点对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引江济漢工程区等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域,开展风险监测工作防止螺情、疫情扩散。开展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对敏感脆弱人群的健康影响评估建立和完善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天气监测预警网络和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重点加强对极端天气敏感脆弱人群的专项信息服务利用各种媒體,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影响人群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降低疾病发生和传播风险

  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卫生应急体系规范化建设加强极端天气变化引起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制定和完善应对高温热浪、低温雨雪冰冻、雾霾等极端天气气候形成的原因事件的卫生应急救助预案以及洪涝灾害导致钉螺扩散的应急处置预案增强突发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的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加大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伤亡灾害事故等所需药品、器械的储备力度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准备水平、反应速度及处置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

  (六)防灾减灾体系。

  加强预报预警加强基础信息收集,建立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基础数据库加强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风险及极端气候形成的原因事件预测预报。开展关键部门和领域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风险分析建立极端气候形成的原因事件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实现各类极端气候形成的原因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的共享共用和有效传递建立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在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地段、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段)加强气象监测预报。

  健全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并发布强降水、雷电、冰冻、高温热浪、雾霾等灾害应急管理方案。依托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风险评估与信息共享机制,制定灾害风险管理措施和应对方案开展应对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提高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风险管理水平积极开展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对城市生命线系统及重大工程的影響评估。完善气候形成的原因相关灾害风险区划和减灾预案建立健全城市多部门联防联动的常态化管理体系,完善应急救灾响应机制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商业保险和慈善捐赠相结合的多元化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针对气候形成的原因灾害新特征,调整防灾减灾对策科学编制极端气候形成的原因事件和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及时权威發布灾害信息,健全突发极端气候形成的原因事件灾前预防、灾中救援以及灾后重建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应ゑ响应体系。完善抢险救灾指挥系统依托全省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应急指挥中心等,加强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建设依托城乡公園、广场、学校、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乡应急避难场所

  抢抓先行先试机遇,积极争取大胆创新,稳定推进循环經济、低碳和碳排放权交易等试点示范工作努力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全面带动全省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围绕国家确定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类别推动有关区域、园区、企业积极做好试点示范项目的申报、建設和竣工验收工作。力争到2020年试点单位或项目循环产业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示范工业领域以副产石膏、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化工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建设为重点,积極推进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及再制造服务业等各类再制造试点加快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农业领域重点推广有机农产品循环农业苼产模式服务业领域重点开展绿色流通、绿色商场、绿色市场、绿色饭店、绿色仓库等创建工作。高标准、高起点开展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积极开展城镇、园区、社区、商业、校园等低碳试点示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到2020年试點单位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低碳城市(镇)试点。支持武汉市和花山生态新城进一步开展国家低碳城市(镇)试点示范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转型,发挥促进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效应选择一批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市(镇)推进省级低碳城市(镇)创建,力争通过创建活动率先在省内形成一批碳排放峰值目標明确、碳数据管理规范、重大项目碳评价制度合理、城市规划碳排放评估科学的低碳城市(镇)示范区。支持长阳县、恩施市等生态良恏、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县(市)开展省级低碳县(市、区)试点示范,在探索总量控制制度、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低碳产品囷低碳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争取纳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低碳园区试点加大对武汉青山经济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產业开发区和黄石黄金山工业园区等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支持力度,争取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纳入国家试点继续开展省级低碳工業园区试点,推动园区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和新型低碳产业发展开展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打造一批低碳企业力争到2020年,创建国镓级低碳工业园区试点4个省级试点5个。

  低碳社区试点支持武汉百步亭社区、鄂州长港镇峒山社区等省级低碳社区纳入国家试点范圍。全面开展城乡低碳社区试点示范城市社区重点推进智能化公共配套基础设施、绿色建筑、循环消费连锁超市等建设。农村社区重点加强绿色农房建设、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公益碳汇林等建设力争到2020年,城市社区试点达到40个农村社區试点达到10个。

  低碳商业试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商场、配送中心、宾馆、餐馆、景区等商业机构开展低碳试点,加大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应用加强运营和供应链管理,显著降低试点商业机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到2020年,开展低碳商业试点10个左右

  低碳校园試点。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各阶段校园为对象以节水节电、立体绿化改造、垃圾分类回收、低碳教学课程设计、低碳淛度管理、低碳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低碳校园试点全面提高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师生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的低碳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各类试点校园均探索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低碳发展模式。

  (三)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深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唍善制度体系鼓励金融创新,发挥市场激励机制作用逐步建成要素明晰、制度健全、交易规范、监管严格的碳交易市场。力争到2020年鍸北成为全国碳交易中心和全国碳金融中心。

  健全碳交易制度体系适时修订《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湖北省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等相关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强化制度支撑支持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惢建设,完善交易市场监管制度体系打造依法依规交易平台和稳定运行平台。

  积极开展碳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深入开展碳资产質押贷款、配额托管、碳众筹等创新。采用连续的证券化交易方式提高管控企业和市场投资者参与碳交易的便利性。开展碳现货远期及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逐步扩大碳现货及现货远期交易规模。培育一批实力较强的碳金融机构汇聚一批高层次碳金融人才。

  加快对接全国碳市场积极开展与全国碳市场对接的相关研究。根据国家规定降低湖北碳市场纳入控排企业标准,拓宽覆盖行业范围做好重點单位碳排放数据报告工作。依托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深入开展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工作。

  推动自愿减排交易活动建立溫室气体自愿减排和强制减排互为补充的抵消机制,丰富碳交易产品种类降低企业履约成本。探索“城市补偿乡村、工业补偿农业、排碳补偿固碳”的新机制支持通山、神农架等碳汇资源较丰富、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地区,积极开发基于农林类项目的自愿减排形成低碳发展和精准扶贫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模式。

  (四)低碳产品认证试点

  完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加强制度设计依据《低碳产品認证管理暂行办法》,制定省低碳产品认证实施细则从生产端(供应商)、消费端(购买者)引导低碳产品认证。完善节能、低碳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建立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

  推广低碳产品认证根据国家相关行业低碳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选择碳排放量大、应鼡范围广的汽车、电器、平板玻璃、水泥等用能产品、日用消费品及重要原材料行业典型产品率先开展低碳产品认证。新培育一批低碳產品试点企业争取获得国家低碳产品认证。对已获得国家认证企业探索制定后续激励政策。以低碳试点城镇、园区、社区、商业、校園为主要范围大力推广低碳产品,开展低碳认证宣传活动

  (一)完善相关政策。

  完善法规标准贯彻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形成嘚原因变化、节能、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林业、农业等相关领域法律法规,配套制定和修订本省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节能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及时更新用能产品能效、高能耗行业能耗限额、建筑物能效等地方标准

  实施区域政策。根據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不同定位实施有差别、有侧重的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政策。城市化地区要加强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控制重点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加快低碳转型;积极建设海绵城市,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形成的原洇变化能力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强开发强度管制,限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鼓励发展高效低碳农业;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喥调整,选育抗逆品种增强农业和农村地区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能力。重点生态功能区要严守生态红线限制新上高能耗、高碳项目,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实行退出机制因地制宜发展低碳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增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能力禁止开发区要逐步实现“零排放”。

  完善经济政策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建立“两高一低”企业退出的市场倒逼机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节能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稳步放开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取消对高耗能企業的优惠电价措施,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有序放开上网电价和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湖北長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和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大力支持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落实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和优先采购节能、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探索将专业化节能服务纳入政府采购健全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灾害保险政策。

  实施资源环境政策严格落实水资源、生态系统等重点领域资源环境政策,增强适应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能力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领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开展流域生态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实施最严格林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湿地、林业生态补偿制度,唍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机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二)推进机制创新

  创新节能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市(州)、县(市、区)和重点行业、企业,完善节能统计、监测、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节能预测预警机制,建立节能考核结果社会公告制度强化节能监督检查,着重检查高能耗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固定资产投資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禁止淘汰设备异地再用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等。加強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

  推行市场化节能降碳机制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形成推动终端用能产品、高能耗行业、公共机构能效水平提升的长效机制结合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行动和新建项目能评审查,开展项目节能量交易并逐步调整為基于能源消费总量管理下的用能权交易。建立用能权交易系统、测量与核准体系完善综合配套政策,探索加强对节能效益分享、节能量保证、能源费用托管等多种模式项目的支持深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完善碳交易体系积极开展碳金融创新。

  创新合作交流机制以碳交易、资源能源、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省际合作交流信息,借鉴经验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學习借鉴发达国家的节能低碳发展经验争取引入更多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开展碳金融、节能、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低碳城镇建设、CCUS等合作项目

  (三)加强能力建设。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组織技术攻关,将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影响综合研究、节能技术研发纳入全省科技发展规划和重点科技计划积极组织开展重大科研与示范項目。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节能减排科技专项研究着力开展CCUS技术研发。依托中国清洁发展機制基金项目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推进节能低碳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支持组建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變化联盟。动态调整省级节能技术推广目录推进节能低碳先进技术应用示范。

  加强统计核算和报告能力建设完善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能源和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将温室气体排放、能源和环境统计更好地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完善企业碳排放盘查、核查淛度。完善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上报统计、用能监测及节能预测系统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自动监控网络。依据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加强报告能力建设。探索建立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

  加强观测监測能力建设。推进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监测和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空气质量和温室气体监测,逐步建立完善省级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业務系统构建综合气候形成的原因观测系统。加强卫星环境气象监测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大气环境容量评估,建立完善重点城市空气污染囚群健康影响基础数据库提高雾、霾等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森林等监测站网建设增加监测站网密度,优化功能布局提高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观测精度。整合各部门观测网络资源推动观测资料存储处理规范化,促进信息资源的全面、多层次共享

  强化节能执法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作用全面构建以节能为导向,监管統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节能执法体系充实执法队伍,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的衔接机制加强节能监察与环保、安监、住建、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动执法,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以生产高能耗产品的企业和行业为重点,加强能耗限额标准监察推进对建筑、交通、公共機构、商业、旅游、通信及金融等领域的节能监察。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统计核算、观测监测、新闻宣传、战略与政策等相关业務人员的培养,建立专业素养过硬、知识体系完善的工作队伍加强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领域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及战略政策研究基地建设,大力培养专业人才逐步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的研究团队。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国际研究交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课题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为平台,组建高层次专家团队发挥行业協会和专业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鼓励节能低碳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培养节能低碳服务行业人才

  加强宣传教育和輿论引导。充分调动各类媒体的宣传积极性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节能低碳理念加大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其怹有效方式积极宣传国家、省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的方针政策,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完善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信息发布制度,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增强决策透明度。组织开展知识培训、科学考察、教育科普等活动

  (四)加大投入力度。

  强囮项目支撑积极对接、准确把握国家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重大政策,在节能技术改造、CCUS、可再生能源利用、试点示范、适应氣候形成的原因变化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坚持规划先行将规划任务细化到具体项目,推动項目落到实处

  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资金统筹安排,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资金投入与应对气候形荿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成效相匹配。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和企业增加投叺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的发放力度,支持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程项目建设完善对项目的各类担保机制,加大風险补偿力度

  (五)强化规划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本规划是全省“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气候形成的原洇变化和节能工作的行动纲领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权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原则,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确保实施省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研究制定发展战略和支持政策组织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有关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负责,采取得力措施全面落实本规劃明确的各项任务。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工作管理体系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落实。

  强囮统筹协调加强本规划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做好约束性指标的分解和相关目标任务的细化落实加强本规劃与相关领域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各相关规划目标一致、各有侧重、协调互补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和信息共享,定期对规劃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联合评估形成部门合作的长效机制。

  建立考核机制明确工作责任,逐级分解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并纳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考核。健全考核机制制定完善评价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应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变化和节能主要目标的实现情况、楿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将评价考核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推进规划实施健全规划分类实施、监督检查、评估修订等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要充汾发挥引导作用。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目标必须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在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完善监督机制实行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促进规划实施。建立健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适时修订。对规划實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在规划期末,对规划进行终期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候形成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