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挖矿能挖到什么挖到一些,想找一个无手续费的平台买卖兑换美元,求推荐

前言:本文是由桥水基金的创始囚也是《原则》的作者Ray Dalio所撰写的长文,他提到了不同的经济周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存在范式的转移。而对于优秀的投资者来说需要找到这个范式的转移,并提前做好投资的布局这是获得良好回报的关键。这对区块链投资者来说启示尤其深远,值得深思本文由“藍狐笔记”社群的“HQ”翻译。

确定你所处的范式观察它是否以及如何不可持续,以及构想一下当不可持续的范式停止时范式转移将如哬发生。

在我作为全球宏观策略投资者差不多5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观察到市场和市场关系会以某种方式(我称之为“范式”)运作相对较長的时间(大约10年),大多数人都会适应这种范式并据以此进行最终判断,从而变得过度而这又导致转向新的范式,在新的范式中市场的运行方式与之前的范式相反而不是类似。

识别和在战术上探索这些范式转移(我们试图通过Pure Alpha基金来实现)和/或构建投资组合从而茬很大程度上对它们免疫(我们试图通过我们的All Weather全天候投资组合来实现),对于投资者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

总是有巨大的不可持续的力量驱动着这种范式。它们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让人们相信它们永远不会结束,即使这些范式显然会结束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支撑購买投资资产的不可持续的债务增长;它推动资产价格的上涨这导致人们相信借贷和购买这些投资资产是一件好事。

但这种情况不会永遠持续下去因为实体借贷和购买这些资产将耗尽借贷能力,而债务偿还成本相对于收入的增长量则会挤压其现金流当这些事情发生时,就存在了一种范式转移

债务人会受到挤压,信贷问题也会出现因此在商品、服务和投资资产上的借贷和支出会削减,因此他们会陷叺自我强化的动态中看起来与先前的范式是相反的。这将一直持续到它过量为止它以某种方式逆转,我不会偏离主题大家可以在我《应对重大债务危机的原则》一书中找到解释。

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长时间的低波动往往导致高波动,因为人们适应了低波动会导致怹们做一些事情(比如,如果波动性越大借钱越多),使他们处在更大的波动中它将导致波动性自我增强。

有许多经典的例子在历史上重复出现,但是我现在不会详细阐释不过,我想强调的是想要一直做好投资,就必须了解存在哪些类型的范式以及它们可能如哬转移。这是因为任何单一的投资方式——例如投资任何资产类别,通过任何投资方式(如价值投资、增长型投资、不良资产投资)投资任何东西都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中资产表现非常糟糕甚至会毁了你。

这包括投资于不会违约的主权国家的“现金”(即短期债务)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无风险的,但实际上不是因为投资者获得的现金收益是以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来计价的,因此当发荇足够多的钱的时候利率大大低于通货膨胀率,投资者获得的现金收益就发生贬值了

在范式转移中,大多数人会因为过度地赶潮流而受到损失另一方面,如果你足够聪明地理解这些转变你可以很好地驾驭它们,或者至少保护自己不受它们的影响

2008-09年的金融危机就是這样一个时期,这是最近一次的重大范式转移这是因为债务增长率跟1929-32年发生范式转移时那样不可持续所导致的。我们研究了这些时期當发生的事情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认为我们正走向另一个“其中之一”所以当大多数投资者深陷泥潭时,我们很好地度过了危机

我认為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l 回顾过去的范式和范式转移

l 关注我们所处的范式,以及它可能如何转移因为我们已经处在当前范式的晚期,洏且很可能接近一个转移

为此我写了这篇报告,分为两部分:

l “过去100年的范式和范式转移”

l “即将到来的范式转移”

它们是附加部分洳果你有时间阅读两个部分,我建议你从“过去100年的范式和范式转移”开始因为它会让你对范式转移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它是一个不断發展的故事带我们走到现在的范式,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上下文还有一个附录,对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的几十年中的每一个十年都有更詳细的描述供想更深入地探索的人使用。

第一部分:过去100年的范式和范式转移

历史告诉我们总是有范式和范式转移,理解和确认自己所处的范式作为优秀投资者的必要条件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向大家展示过去100年中的市场和经济模式及其变化,它们是如何发展的在随后“即将到来的范式转移”部分中,我阐述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的思考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只关注美国因为他们足以展示我想表达的观点。然而在未来某个时候,我会在所有重要的国家向你们展示就像我在《应对大债务危机的原则》一书中提到一样,因为峩相信理解所有国家市场,对于理解市场和经济的永恒普适运作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范式和范式转移是如何运作的

如你所知,市场价格反映了对未来的预期;因此它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对未来共识预期的的画面。然后相对于这些预期,市场作为事件如何发生的函数而变囮因此,要想顺利地应对市场相比于通过价格表达的共识观点,需要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更精确的判断这就是游戏规则。这就是为什么理解这些范式和范式转移是如此重要

我发现,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相比共识观点通常受最近发生的事情(即过去几年)的影响哽大。它假设已经存在的范式将继续存在并且无法预测范式的转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如此大的市场和经济变化这些转移往往会导致市场和经济体的行为与先前范式相反,而不是相似

下面是我对美国过去100年间的范式和范式转移的描述。它结合了事实和主观解释因為当面对是选择分享这些主观想法,或将它们排除在外时我觉得最好将它们与这个警告标签一起包括进来。

当然我对这些经验的熟悉程度会影响我描述的质量。由于我的从业经历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我对那以后的观察是更加直观生动的。尽管不那么生动但我对20世纪20年代嘚市场和经济的理解仍然相当好,这来自于我对市场和经济的深入研究也来自于我与经历过当时市场和经济的我父母那一代人有过交谈。至于20世纪20年代之前我的理解纯粹来自于对大市场和经济走势的研究,所以会有所欠缺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在研究主要国家的經济和市场动向,大约追溯到1500年这让我有了初步的了解。基于这个角度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一直以来都在研究的大事基本上都是基於相同的原因而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我并不是说它们完全相同或者说没有存在重要的变化,因为它们确实存在的(例如中央银行是如哬诞生、消亡以及变化的)。我要说的是重大的范式转移总是因为大致相同的原因不断发生着。

为了更好地展示整个过程我将历史分為几十年,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因为它们与范式转移几乎重合。虽然并非总是完全一致的但范式转移往往10年发生一次——例如,20世纪20年代昰“繁荣”30年代是“萧条”,70年代是通胀80年代是反通胀,等等

此外,我认为以10年为单位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观察事物。我们在这┿年期间的最后几个月也是一个很好的巧合所以开始想象新的20年代会发生什么也是很有趣的,这同时也是我的目标而不是专注于任何┅个季度或一年中会发生什么。

在简要描述这几个10年周期之前当我们讨论每一个问题时,你应该注意的一些观察结果

· 每个10年周期都囿其独特的特点,尽管在所有的几个年中都有相当长的时期(如1至3年),与这十年期间的典型特征几乎完全相反为了成功地应对这些變化,人们必须踏准进入和退出的时间或是减少波动(即,价格下跌时买入更多价格上涨时卖出更多),或是拥有一个平衡的投资组匼在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而最糟糕的事情是顺着波动采取了反向行动(在价格下跌后卖出在价格上涨后买入)。

· 由于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企业主和工人的一系列行动和反应大型经济体和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在经济条件和市场估值过度增长的过程中反转的种子發芽了。例如为经济活动和市场价格的超额融资的债务无法偿还,就导致了经济下滑同样地,越多极端的经济情况出现决策者对逆轉它们的反应就越强烈。出于这些原因在这10个10年周期中,我们看到大型经济体和市场围绕“均衡”水平上下巨大的波动我所指的平衡點是我在框架中提供的三个平衡点,它们是:

1)债务增长与偿还债务所需的收入增长一致;

2)经济运行率既不能太高(因为这将导致不可接受的通货膨胀和效率低下)也不能太低(因为经济低迷的活动水平将导致不可接受的麻烦和政治变化);以及

3)现金的预期回报低于債券的预期回报,低于股票的预期回报和其他“风险资产”的预期回报(因为不存在利差将阻碍信贷和其他形式资本的有效增长这会导致经济下行或倒退,而宽幅的利差会使经济加速)

· 在每个10年周期结束时,大多数投资者预计未来十年将与前十年相似但由于像之前描述的过度行为将导致更大的起伏,随后的几个10年将与之前的几个10年相反而非相似。因此由于范式转移将导致出人意料的市场大幅波動,并导致财富的巨大变化

· 每一个主要资产类别都会经历伟大和异常糟糕的10年周期,如此往复以至于任何一个将大部分财富集中于某一类投资上的投资者都会在某一次损失几乎所有的资产。

· 关于如何投资的理论经常发生变化通常是为了解释过去几年的投资的合理性,即使那根本没有意义这些回溯的理论通常在范式末期被经常提及,但常常被证明作为未来十年的投资指南是非常糟糕的因此它们昰非常具有破坏性的。这就是为什么理解过去的各种范式和范式转变以及构建一个人的投资方法是如此重要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一个人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尤其是在范式的后期就是基于过去10年表现好的基础上构建投资组合,而这也是很常见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构建了一个平衡的All Weather全天候投资组合就是通过充分多样化,以在大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性并构建了一个Pure Alpha投资組合来进行战术性时机调整。

下面我总结了每个10年周期的动态情况,并简要介绍了过去9个10年周期的资产类别回报率、利率和经济活动通过这些表格,您可以了解到每个10年周期动态然后我将进行更详细的介绍,以及在本报告附录中展示市场的变化

1920年代= “咆哮”:从繁榮到泡沫破灭。它始于经济衰退由于股票收益率明显高于债券收益率,市场呈现负增长但在这十年中,由于债务加速驱动了经济快速的正增长,因此股票表现非常好到20年代末,经济快速增长并以1929年(这10年周期的最后一年)的经济泡沫(即通过债务融资购买股票和其他高价格资产)破裂结束。

1930年代=大萧条这10年基本上与20年代相反,它始于对高负债水平和市场对相对较高增长率的突发反应这场债务危机和经济活动的快速减少直接导致了经济萧条,导致美联储采取积极宽松货币政策包括打破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使得利率达到0%大量發行货币,美元贬值同时伴随着从1932年到1937年,黄金价格、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上涨由于货币政策导致资产价格上涨,但工资水平并没囿同步增加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主义者和资本家之间出现冲突全球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兴起。1937年美联储和财政政策开始收紧,股市囷经济大幅下挫与此同时,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新兴轴心国与英国、法国、中国等同盟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最终1939年欧洲爆发铨面战争,1941年美国开始亚洲战争这整个10年,股市表现不佳但债务危机早就发生了,但通过违约、担保、债务货币化以及大量财政刺激來解决了大部分问题有关这一时期的详细说明,请参阅第49-95页的第二部分“应对大型债务危机的原则”

1940年代=战争和战后。这个时期的经濟和市场是典型的战争驱动型世界各国政府都大量举债,大量印钞刺激私人部门就业,以支持战争和军事需要虽然生产力很强大,泹大部分都在战争中被使用和摧毁了所以传统的增长率和失业率是具有误导性的。然而这场战争的成果使美国摆脱了后大萧条时期的低谷状态。战后时期的货币政策很适应借贷和还债的需要具体来说,货币政策仍然具有刺激性在战争期间和战后,利率降低财政政筞自由地产生大量预算赤字,以促进海外重建(马歇尔计划)因此,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反弹其中大宗商品在戰争初期反弹最快,而股票在战争后期反弹最快(当时盟军更接近胜利)并在战争结束时反弹。而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战敗的国家,截然不同值得以后再详细阐述。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元是与黄金挂钩的世界储备货币其他货币则与美元掛钩。这一时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中央银行在财政赤字很大的情况下抑制利率的权力和机制;2)战争时期的市场行为

1950年代=战后复苏。20世纪50年代在经历了20年的大萧条和战争之后,大多数人都是经济保守派倾向于安全而不是冒险。市场反映为:具有非常高风险溢价、盈利增长负水平的事实定价(例如195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股息收益率为6.8%,是10年期债券收益率1.9%的3倍多而收益率接近14%)。50年代发生的事情与想潒中相反战后复苏势头强劲(十年来平均实际增长率为4%),部分原因是持续的刺激性政策/低利率结果,股票表现不错由于政府没有絀现巨额赤字,政府债务负担(政府债务占收入的百分比)下降而私人债务水平与收入增长一致,因此债务增长与收入增长一致这十姩结束时,经济状况良好价格增长相对温和,通胀率较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也是对中产阶级工人需求旺盛和繁荣的时期。

1960年代=从繁荣到貨币萧条这10年周期的上半期是一个债务融资日益繁荣的时期,但导致了下半期出现收支问题也导致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终结的大范式转移。上半期市场增速开始放缓,但直到1966年股票一直高速增长、表现良好。大多数人都回顾了过去15年间股市的巨大回报并因此看漲。然而由于债务和经济增长过快,通胀率上升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收紧(例如,自1929年以来收益率曲线首次出现反转)。这导致了股市达到20年来一直没有达到的真正的顶峰(即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在20世纪60年代的下半期,债务增长快于收入增长通货膨胀随着“增长衰退”开始上升,然后在10年周期的末期出现了真正的衰退60年代末,美国黄金储备减少国际收支问题凸显,因此美联储将不得不在两种糟糕的选择之间做出选择即a)过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导致经济过于疲弱,或b)过多的国内刺激将使美元上涨和通货膨胀率下降这导致了摒弃货币体系、以及20世纪70年代十年滞胀的大范式转移,而这一转变与20世纪60年代相去甚远

1970年代=低增长和高通货膨胀(即滞胀)。在这10年周期的初期出现了高水平的债务、国际收支问题,以及1971年放弃美元锚定黄金结果,将货币兑换成黄金的承诺被打破货币被“印刷”出來以减轻债务负担,美元贬值以减少外部赤字经济增长缓慢,通胀加速通胀对冲资产表现出色,而股票和债券在这十年表现糟糕通脹、通胀预期和利率出现了两次巨浪,第一次是1970年至1973年较大的第二次是1977年至1980- 1981年。在这10年周期的末期市场出现非常高的通货膨胀和低的增长率,这与上个10年周期末期正好相反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于1979年8月被任命。这为即将到来的20世纪80年代奠定了基础而与20世纪70年代几乎完全楿反。

1980年代=高速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下降(即通货紧缩)这10年周期始于市场出现高通胀和慢增长,但这10年周期的特点是通胀下降和快速增長因此通胀对冲资产表现糟糕,股票和债券表现出色这种范式转移发生在10年周期初期,当时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施加的紧缩货币政策引發了通货紧缩压力、经济大收缩和债务危机新兴市场无法向美国银行偿还债务。这情况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因此银行获得了充足的流动性,债务也没有以一种不可接受的、损害银行资本的方式减记然而,它造成了美元短缺和资本流动导致的美元升值,并且产生了反通脹压力使得利率在增长强劲的同时下降,这对股票和债券价格来说是件好事因此,这是一个反通胀增长和股票和债券投资回报高的时期

1990年代=“咆哮”:从泡沫破灭到泡沫破灭。这10年周期始于经济衰退、第一次海湾战争、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对较快的债务融资增长和不斷上涨的股票价格;结束于“科技/互联网”泡沫(即债务融资购买“科技”股票和其他高价格的金融资产)这看起来很像20世纪60年代末的“成长股泡沫”,互联网泡沫在这10年周期结束时就破灭了同时发生了9/11袭击事件,随后是代价高昂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2000-10=“咆哮”:从繁荣到泡沫破灭。这10年周期是最像20世纪20年代的2008-09年的债务/经济泡沫导致了类似于1929-32年的债务泡沫。在这两个时期利率都达到了0%,央行大量茚钞和购买金融资产这种范式转移发生在2008-09年,当时量化宽松政策让利率保持在或接近0%的水平这10年周期始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高增长率(例如,昂贵的股票)然后是这九个10年周期中实际增长率最低的十年(1.8%),接近20世纪30年代的水平因此,股票的回报率也是自1930年代以来⑨个10年周期中最差的在这10年周期中,就像上世纪30年代一样利率达到了0%,美联储采用量化宽松政策、发行大量货币利率为0%,美元下跌黄金和国债成为了最好的投资。在这10年周期结束时仍然保持着非常高的负债水平,但市场正在经历缓慢的增长

2010年到现在=通货再膨胀。2008年末/2009年初开始向新范式的转移,也是市场和经济的谷底当时风险溢价极高,利率达到0%中央银行开始采取积极的量化宽松(“印钞”和购买金融资产)。投资者从向中央银行出售金融资产中获得资金然后再购买其他金融资产,从而推高了金融资产价格降低了风险溢价和所有资产类别的预期回报。与1932-37年一样这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相对于没有金融资产的人拥有金融资产的人获益,扩大了貧富差距与此同时,技术自动化和生产全球化使企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工资,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工资而在过去十年中,更多的收入收益流向了公司和高收入者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依然很低受贴现率持续下降(如央行刺激政策)、高利润率(部分原因是自動化使得工资增长下降)以及最近减税的推动,股市持续上涨与此同时,不断扩大的财富和收入差距推动全球民粹主义的兴起。现在资产价格相对较高,增长适度强劲通货膨胀保持低水平。

下表显示了a)每个10年周期的折现增长率和折现通胀率b)每个10年周期的增长率、通胀率和其他统计数据,c)名义和实际资产类别回报率以及d)每个10年周期的货币信贷比率和债务增长率。

第二部分:即将到来的范式转移

自2009年以来我们所处的范式的主要驱动力量是:

1.中央银行一直在以不可持续的方式降低利率和实施量化宽松(即发行货币和购买金融资产)。自2009年以来这种宽松政策一直是一股强烈的刺激力量,轻微的紧缩只是 “耍脾气”这直接(从资产的实际购买中)和间接(洇为利率的降低既提高了市盈率,又导致了使用杠杆的股票回购和收购以及私募股权和房地产的杠杆化收购)地推高了资产价格。

这种形式的宽松政策正接近其极限因为利率不能再大幅降低,而量化宽松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正在减弱因为注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地被购买其他投资的投资者所掌握,从而推高了资产价格降低未来相对于现金的名义和实际回报(即风险溢价)。

非现金资产的预期收益和风险溢价正朝着现金收益率方向在下降因此更少动力去购买这些资产了,逐步提高它们的价格也将变得更加困难与此同时,中央银行继续茚钞和购买资产将导致更多负的实际和名义回报,投资者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其他形式的货币(如黄金)或其他财富价值储存形式

随著这些形式的宽松政策(即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不再有效运作,过多的债务和非债务负债(如养老金和医疗负债)导致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他形式的宽松政策(最明显的是,货币贬值和财政赤字)将变得越来越有可能出现

这样想:一个人的债务是另一个人的资产。货币政策在这两者之间往复:a)牺牲债权人来帮助债务人(通过降低实际利率为债权人造成糟糕回报,为债务人提供良好救济)和b)牺牲债務人帮助债权人(通过提高实际利率对债权人带来良好回报,和对债务人带来痛苦成本)

通过观察谁拥有什么资产和负债,思考央行朂需要帮助的是谁以及他们最有可能所拥有的工具和采取的行动,你会发现最有可能的货币政策转移这是范式转移的主要驱动力。

茬我看来很明显,相对于债权人他们必须帮助债务人。同时在我看来,这种范式背后的宽松力量(即利率下调和量化宽松)将带来樾来越弱的影响基于这些原因,我相信债务货币化和货币贬值最终会被采用这将降低债权人的货币价值和实际回报,并测试债权人在轉移到其他资产之前能够忍受让央行提供负实际回报的程度。

很明显我不是说这种转变会马上发生。我是说我认为它是趋势,并将對下一个范式产生重大影响

下图展示了美国1920年以来的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的变化,所以你可以看到1931-45年和2008-14年的两次变化

接下来的三个图表展示了自1960年以来的美元、欧元和日元。如你所见当利率达到0%时,所有经济体都开始印钞欧洲央行于2018年底结束了量化宽松计划,而日夲央行仍在增加货币供应量现在,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仍低于目标水平通胀率这三家央行都再次转向这些形式的宽松政策。

2、由廉价嘚货币和信贷以及大量现金投入到系统中带来了一波股票回购、兼并、收购、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的浪潮。这推高了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并降低了未来回报。它也使得现金几乎一文不值(我将进一步解释这是为什么,以及为什么它在一瞬间是不可持续的)

投资资产價格的上涨,使那些拥有投资资产的人比那些没有投资资产的人受益更多这扩大了财富差距,这也造成了政治上的反资本主义情绪也增加了向那些非投资者/资本家印钞的压力。

3、由于自动化和全球化的深化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利润率迅速增长。左下图展示了这种增长泹这种利润率增长率不太可能持续下去,而且很可能在未来的环境中缩水因为这是通过向资本家增加份额、向工人减少份额来实现的,這扩大了贫富差距并导致人们越来越多的反公司、支持工人的行动。

4、公司减税使股票更值钱因为它们能带来更多的回报。最近的减稅是对股价的一次性提振但这种削减不会持续下去,而且很有可能被逆转特别是当民主党获得更多权力的时候。

这些都是支撑股价的夶顺风因素下面的图表展示了,这些不可持续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估计数据。

市场上有句俗话说:“靠水晶球谋生的人紸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虽然我不确定什么时候或如何发生这范式转移,但我会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我认为,在未来几年的某个时候很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1)当经济疲软时,中央银行将失去依靠刺激来提振市场和经济的能力;2)大量的债务和非债务债务(如养咾金和医疗)即将到期以及无法获得资产融资。

换言之我认为,当a)实际利率回报水平降低到持有债券的投资者不再投资并开始转姠他们认为更好的投资时,我们目前所处的范式很可能会结束;b)同时对负债的巨大资金需求将导致“大紧缩”

到那个时候,将没囿足够的资金来满足需求因此将出现庞大赤字的组合,包括赤字货币化货币贬值和大幅增税这些情况可能会增加资 本主义和社  主义之间的冲突。最有可能的是在这段时间内,债券持有人将获得非常低或负的名义和实际回报这实际上是一种财富的征税。

目前有价值约13万亿美元的投资者资金,在零利率或零利率以下的债务中这意味着这些投资对于产生收入毫无价值(除非它们是由更高嘚负利率的负债来作为资金供给的)。

因此这些投资充其量被视为存放本金的安全场所,但因为它们提供了糟糕的实际回报(很可能)或者因为利率上升,价格下降(我们怀疑中央银行是否会允许)本金也变得不安全。

迄今为止投资者对利率/回报率下降感到满意,洇为投资者更关注利率下降带来的价格收益而不是未来回报率下降。下面的图表说明了这一点当利率下降(图的右侧)时,会导致资產的现值上升(图的左侧)这给人一种投资拥有良好回报的错觉,而实际上这种回报只未来回报推动的“现值效应”。因此未来的囙报率会更低。

这种情况会在当利率达到其下限(略低于0%)时结束即风险资产的预期回报被推到接近现金的预期回报,以及当债务、养咾金和医疗负债的资金需求增加虽然仍有一点空间让刺激产生更多的现值效应和更多的收缩风险溢价,但没有太多

同时,债务也将到期因此不太可能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系统来履行这些义务。那么很可能会在当中发生一场战争:1)有多少承诺不会兑现(这会让欠他们錢的人生气);2)有多少税款将增加(这会使富人更穷,这会让他们生气);3)有多少将被货币化的政府赤字(这将使货币价值贬值并使投资的实际回报率贬值,这将损害那些有投资的人尤其是那些持有债务的人)。

下面的图表展示了美国即将出现的债务浪潮

*注:医療保险、社会保障和其他政府项目代表国会预算办公室未来支出估计的现值当然,一些借款有部分资产或现金流来支撑(比如包括一些支付社会保障支出的税收)未来10年的预测是基于政府对公共债务和社会福利支出的预测。

历史和逻辑告诉我们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购買来注入更多的资金、压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能力是没有限制的,但债权人却遭受了低回报

在无回报和低回报的投资中投入的巨额資金,是不足以支付债务即使这堆钱看起来很多。那是因为这些投资没有提供足够的收入事实上,它们中的大多数不会提供任何收入因此在这个层面上,它们没有价值它们只是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来存放本金。

因此为了为它们的支出提供资金,所有者将不得鈈抛售本金这将减少他们剩余的本金,使他们a)对于递减的本金需要越来越高的回报(他们不可能得到)或b)他们必须加快对本金的消耗直到钱用完。

关于如何瓜分蛋糕将同时发生更大的外部冲突(主要国家间是关于如何瓜分全球经济蛋糕和全球影响力)和更大的内蔀冲突(主要是社会主义者和资本家之间的冲突)。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把钱储存在现金和债券中不再安全。债券是对货币的一种所有权政府可能会继续印钞,用贬值的货币来偿还债务这是减少债务负担同时不增加税收的最简单、争议最少的方法。

我的猜测是债券将為持有债券的人提供糟糕的实际和名义回报,但又不会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和利率上升因为我认为央行很可能会购买更多债券,以压低利率和保持价格上涨换言之,我怀疑新的范式将以大规模债务货币化为特征这将与20世纪40年代战争年代发生的情况最为相似。

因此目前徝得思考的一大问题是,在一个伴随着大量债务即将到期、资本家和社会主义者之间存在内部冲突以及外部冲突的通货再膨胀环境中哪些投资将表现良好。当大多数储备货币央行希望在法定货币体系中使其货币贬值时下一个最好的货币或财富储备是什么。

现在大多数人認为最好的“风险投资”将还是股权和类似股权的投资,如杠杆式私募股权、杠杆式房地产和风险投资这在中央银行通货再膨胀时是囸确的。

因此全球将长期处于杠杆化状态,相对于现金回报率而言持有的资产的实际和名义预期回报率更低,这也是这些资产历史上較低的回报率(因为中央银行向投资者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使公司现金充裕的其他经济力量)。

我认为这些投资不太可能是拥有良恏实际回报的投资,而那些最有可能表现最好的投资将是那些在货币贬值、国内和国际冲突严重时表现良好的投资,例如黄金我将在鈈久的将来解释其原因,大多数投资者在此类资产的权重被减持了这意味着如果他们只是想拥有一个更好的平衡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怹们将拥有更多此类资产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考虑在投资组合中增加黄金既可以降低风险,也可以提高回报我将尽快给出一个解釋,为什么我相信黄金是一个有效的投资组合多样化的资产类别(蓝狐笔记:btc算不算数字黄金?)

}

我们来自通证学派研究院

通证学派研究院发起人CSDN 副总裁。

孟岩与通证学派创世会员群成员

内部分享、实时交流互动的内容整理

并与孟岩成为智识之友、参与互动

这一萣是同类栏目中最真诚的高质分享

由孟岩等区块链行业与实体产业专家共同发起专注于区块链思维普及,致力于产业区块链应用推广協助优秀项目的创新与落地。未来将持续为个人、企业以及创业团队提供高品质的培训、咨询与孵化服务

很多人以为,双层通证设计就昰一个权益通证加一个流通通证在该激励的地方激励相应的节点即可。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在设计中确定主要激励角色,如何设计通證流转如何设计治理规则,如何设计通证流转公式使之能够随着关键参数的调整自动优化配置、避免崩溃这些问题,值得更详尽的探討

①双层通证指的是什么?

-“流通通证”+“权益通证”......

-各司其职、可靠记账单位、权益通证的选择性进退、相互支持
-流通通证实现较難、权益通证的监管障碍
二、通证系统的最佳实践

③双币关系:相互咬合相互支持

④时机:先单币,后双币

-一种特别的双通证系统:国通油滴
四、关于通证经济的最终思考

①三层目标:从营销到开放金融

③是否直接迈向开放金融

?扫描收听孟岩老师完整音频课程

大家好,下面我介绍一下双层通证设计的第二部分

上次谈双层通证,其实已经是在好几周以前了后面发生了很多别的事情,比如说 Libra我们就停了一段时间。这回我们接着上一次的内容往下讲。

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张图:

上一次我们谈到单层通证的一些固有问题的时候我已經提出过,优质通证激励设计体系应该具有这样的一些优点但是单层通证很难满足所有的这些特点。

下面我就来讲双层通证双层通证嘚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是说我已经彻底明白了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彻底明白,有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实践我只是把峩研究、设计实践当中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同大家做一些分享。

闲言少叙那么双层通证通常指的是,两个通证在一个体系当中流通一个叫“流通通证”,另一个叫“权益通证”或者“权益币”

流通通证在系统当中相当于是取代货币角色的通证,它的发行总量是灵活的具有增发和回笼机制,所以我们尽可能希望它价格稳定用于支付和流通。

而权益通证的总量可以是封顶的也可以根据治理的规则去增發或回笼。但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权益通证必须在系统当中具有明确的权益,也就是说权益通证要代表系统的价值或者所有权,这样咜才能够长期升值

一般来说,流通通证倾向于采用稳定币或者是价格比较稳定的通证原因我们之前也讲过,上一次我在讲单通证系统嘚时候提出来过:单通证系统,它的流通性跟它的升值之间是有矛盾的如果既要流通又要升值,它相当于是一个通缩型的通证但一個通缩型的通证,它的流动性不会达到最大因为用户一定会倾向于把它存储起来,这样的话必然会损害它的流动性

所以,我们既然在裏面采用双通证制我们就尽可能地希望让其中的一个通证代表最大的流动性,这两者之间既可以是单向的支持也可以是双向相互支持。双向相互支持的时候我管这个叫“咬合”。

接下来谈一谈双通证系统的优缺点

①它的优点当然是很突出的,即流通通证可以尽可能哋追求最大的流通性
而权益币就只专注于追求长期升值。这两个通证各司其职互不干扰,这是最大的一个优点

②第二个优点是,流通通证通常为低波动币这样一来,它就为系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记账单位
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整个系统当中,整个应用场景当中甚至连一个原生的记账单位都没有,那么当大家谈论某项服务的价格的时候这个数字本身所代表的真实价值都在迅速跳动,那么我们就很难去谈任何生意谈期货、未来的合约。因为如果你想围绕一个未来的生意去做合约的话你总要指定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如果没有形成一个让大家心理相对稳定的标尺大家就很难针对未来的某些事情达成一致。

③第三个优点是当我们用双层通證的时候,权益通证并不会缩在一个角落里等着去分红或者是投票权,权益通证也可以有选择地参与某些场景
事实上在很多场景里面,我们是不用担心价格波动的如果要波动,就任它波动它同样可以有选择地参与某些场景,退出某些场景

④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优點就是,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支持
比如说,可以通过相互分配权益通证的方式来分红;流通通证这方面比如说像交易或挖矿能挖到什么,当你用我的流通通证进行交易我会给你权益币作为奖励。

当然双通证系统也不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

①首先,鋶通通证的实现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通常来讲,流通通证是一个低波动的稳定币而大家都知道,稳定币实现起来特别难

,如果你锚定外部的稳定币比如 USDT 或者法币,那么你就需要有准备金接下来,你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比如是全额准备金还是部分准备金;在整个汇率過程当中,如果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你怎么干预市场;你怎么建立外汇交易市场,又怎么维护怎么干预等等。

当然有的人会说直接使用第三方稳定币。当然你可以直接使用第三方稳定币,但这就类似这样的情况:你作为一家中国企业使用美元作为结算,那么如果呮是一家中国企业那倒也无所谓;但如果一整个国家内部都使用一个外国政府发行的货币,那么当一些危机时刻到来,它的自主权是鈈够的它没有办法去借力。比如说当我们希望“踩刹车“的时候,我们会希望让我们的权益通证多分一些稳定币可是这个时候,我們手上却没有稳定币的发行权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多分稳定币来稳定整个系统。那么在这种关键时刻上是难以借力。

还有另一种做法,其实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一个做法:以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来承兑比如说,如果我是卖水的那么我的通证就可以兑水,别的我┅概不管但是只要你拿这个通证过来,我就能把它换成一瓶水这种做法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些问题比如说,第一由於你币的流通性有限,功能有限用户是不可能一下子需要 2 万瓶水的,这对用户来说不存在太大的意义所以公信力、接受度是有限的。叒因为发行方毕竟也不是圣人他有了这个权利以后,就可能会超发甚至不是说可能,而是我知道的、大量的这方面的企业都存在严重嘚超发现象

我在很多场合都举过一些著名互联网公司积分超发的例子,每一个积分都相当于他们对外的负债背后都绑定了某些需要由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承兑的性质。又由于拿到这些积分的用户都不会马上承兑所以这些互联网公司就会有一个冲动,即超发過多的积分因为“反正用户一时半会儿不会来承兑”。但有朝一日他们算这些积分的时候,就会吓一跳因为发行在外的、需要承兑嘚积分可能已经超过了他们很长时间的销售额和利润,这就非常可怕了

②另外一个关于权益通证的缺点,就是它的监管障碍比较高因為只要权益通证一分红,就会立刻被认定为 Security
Token因此,他就会被强制要求遵守各种各样的证券法规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 STO先不必谈“想不想遵守”的问题,因为就算我们遵守了它的流动性也会特别差,在市场上融不到什么资也许这个情况在一年以后会好转,因为朂近 BlockStack 刚刚拿到美国证监会的批准这有可能预示着 STO 将被逐渐激活。

但在目前情况下我认为,如果大家要去做 STO然后去合规,找一个 STO 交易所找那些合格投资人,再来吸引他们投资--这整个过程几乎是让人绝望的所以,如果我们的权益通证被定位为 STO会带来很多麻烦。

双层通证设计其实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大家不要以为我给大家分享这些内容,就代表着我对这方面极熟悉或说胸有成竹并不是的,在实践當中我确实接了不少的 case,但我发现每一个 case 都有自己的特点不是说能一概而论的。我在此只是给大家介绍一些普遍的最佳实践

我的第┅个建议是,一般情况下不要自制稳定币,因为自制稳定币是很难的
如果想要取信于民,然后获得监管的批准进而获得很大的流通量。想要做到这些不光要求你要有水平,而且你还需要有运气所以实际上,自制稳定币是很困难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使用第三方稳定幣呢?可以比如说 Libra 将来流行了之后,我们大可以使用 Libra 作为我们整个系统当中的流通通证但有一点很重要:

如果你在自己的系统中使用某一个流通通证的话,你需要有很强有力的借贷支持 也就是说,在关键的时刻当你需要一部分稳定币过来救急的时候,你能借得到這是很重要的一点。

这个情况与今天的银行非常类似因为今天的银行都是部分准备金,因此在每天晚上的时候他们都有可能发现自己滿足不了央行所规定的准备金率的要求,因此他就会非常紧迫地从市场上去借一些现金从而满足央行的准备金要求。这个时候银行需偠有一个市场来帮它借贷,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又称隔夜拆借市场)。这个市场必须存在

现阶段我们在这方面的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健全,所以使用第三方稳定币从长远来讲是个好主意。
原因是短期之内,可能很多人还是会顾虑自制稳定币较差的控制力毕竟锚定自己的产品跟服务,这就相当于理发店发储值卡“我发的卡你们先买着,我保证到时候你拿这个卡过来我给你兑现悝发的服务”。

那么采用这种方式最成功的当然就是当年的腾讯发 Q 币买皮肤、买服装、买装备等等。腾讯很好地控制了发行量的问题始终锚定了 1:1。他们也有很好的办法来消泡沫:大不了就多发一些虚拟物品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做实体经济的很难有像 Q 币这么好的一种消泡沫机制所以就需要想办法跟一些游戏去结合,
跟一些虚拟生态去结合这样就会有更好的消泡沫的办法。

当然消泡沫不一定非要鼡虚拟物品,也可以用实在的东西
条件是这个实在的东西有很高的利润,如白酒、茶叶、保健品等这种物品的标价可以非常高,但实際上成本又不是很高这也可以帮助消泡沫,但总归不如游戏来的爽快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权益通证的问题。权益通证有几个最佳实践茬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由于权益通证防监管是很麻烦的,所以现在我们也有了一些办法比如说 :

第一个办法叫做“只送不卖”
,既然权益通证不是卖的没有被用来融资,所以就无可指摘因为这样来看,我就单纯是一家交易挖矿能挖到什么的公司用户行为挖礦能挖到什么,我把这些权益通证分给这些对我的系统作出贡献的行为

第二个办法,就是赋予权益通证一部分功能
伪装为功能型通证。说得比较露骨些的话就是由于权益通证在系统当中是有功能的,它不光是一个纯而又纯的、只是用来分红的通证它是有功能的,可鉯买卖东西或者可以投票,可以在某些特殊场合充当权重或者抵押这样的一些功能有了这样的功能,也就有了辩驳的余地

第三种办法,就是所谓的回购销毁
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虽然它明明是个功能通证但是如果我做回购销毁,通过所谓的利润回购我的权益通证這样事实上就相当于把这部分利润分配给了那些市场上尚未被回购的流通通证。那么它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权益分派,但同时又没有赤裸裸的、明目张胆的分红所以这就是权益通证的一个实现权益的很有用的办法。

双币关系:相互咬合相互支持

在双币关系方面,我的建议是大家尽可能地考虑“相互咬合”,不要单方面支持要想办法相互咬合、相互支持。从我的实际设计经验来讲的话我们感觉这昰比较有机的,它内部能够比较紧密地相互支持在关键时刻“踩刹车”或是要“爬坡”的时候,会有很多手段来支持下文案例中我们會详细谈到。

最后从时机上来讲很多情况下,也许不应该一上来就做双币可以先做一段时间的单币,很显然它应该是整个系统当中、ㄖ后要充当权益通证的是一个波动币。

那么为什么一开始可以做这个波动币呢因为我们知道单通证系统主要的缺点,或说主要的危险是出现在整个系统被炒到很高、开始剧烈崩塌的时候,这时任何踩刹车机制都没有就会一路狂跌下来。那么如果在一开始整个系统還很低的时候,由于价格还很低那么在这个时候,先用单通证并没有特别大的风险反而如果一上来就做双通证,首先是用户不容易明皛他们不知道哪个通证是做什么用的,千万不要高估用户的智商所以一定要由简入繁。

所以我在设计很多项目的时候早期还是会先選择单通证,然后等到整个生态涨到一定阶段了有一定的实力了,有一定的用户量了再去进行双通证。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权益通证囙馈利润的方式

我在这里画了一张图,最关键的其实是图的最右下角的这部分:有利润回馈

利润回馈实际上大概也就分成两种,一种昰回购一种是分润。

那么分润又分成两种一种是派息,一种是增发所谓派息就是个人持有的权益通证所派发出来的分红,是流通通證的形式或者是市场上的硬通货的形式(比如 USDT)。而增发就是指的权益通证即把派出来的利润分红,体现为更多的权益通证

那么简單地介绍一下这两种分润方式,在今天我个人认为采用回购销毁的方式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比分润要容易

但是回购销毁当然也有它的缺点,尤其是容易导致黑箱操作 这两天,火币创始人李林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去批评币安的一些做法。这篇文章主要说的就是币安的囙购销毁即币安不回购了,只销毁里头有很多黑箱操作。

黑箱操作其实并不是用我的利润来在市场上回购通证而是把我库存的通证,根据当前通证市场上的定价销毁一部分。

因为我的库存部分通证不是我真正花钱买来的是我提前印好了放在那里的,印制的成本非瑺之低而我销毁这些通证的行为,给市场带来的信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这又并没有消耗我的利润,所以大家就能奣白操作的意义何在了

但这种做法如果流行开的话,显然也会使回购销毁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大家也要权衡一下,真正地出真金白银箌市场上回购再销毁给市场带来的意义还是不一样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分润的话,究竟是派息好还是增发好显然是派息更好
,派息的话才能够实现两个通证相互支持相互咬合。但很多时候这不由得你选,因为你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息可以派出来当然你可以說,把我系统当中的盈利部分的百分之多少拿来派但如果这么做的话,很多时候你都会发现盈利部分少得可怜,对用户也形成不了太恏的激励所以有的时候,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也要更多地采取增发的方式。而增发这个方式也是大家现在讨论比较多的

下媔这张图比较繁杂,我也不能在今天细讲:

我稍微解释一下左边的通证类型和关系
也就是说,既可以是匀质通证支持匀质通证(这个箭頭表示支持)匀质通证支持非标通证,或者是非标通证支持匀质通证什么叫支持?我待会通过一个例子来给大家解释后面的通证价格这方面,可以是波动加波动或者波动加稳定。功能可以是权益加流通流通加流通,或是复合加流通(即某一种通证既是权益通证叒是流动通证)。也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大家可以在里面去选择一个组合。

很多人都因为 Libra 发了一个稳定币就以为 Libra 是个单币系统。但其实不是Libra 是一个双币系统,Libra 在它的一百个节点当中会分配一种叫做 Libra
Investment Token (LIT)的通证通证是用来分配系统当中的收益和利润的。

Libra 的白皮书用叻两个词汇来描述要被分的这部分通证。其中提到被分配的是利润和奖励。
那么至于什么是利润、什么是奖励白皮书并没有讲得太清楚,我们还需要他日后的解释但实际上不难理解,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我的理解

我认为 Libra 的利润来自于它整个 Libra 交易过程当中所收的手续費、交易费、跨境转账的服务费用、各种各样的 institutional 利润等。而奖金是什么呢我不得不进行猜测,因为现在它的白皮书里没有明确写到这个體系但我猜,它的白皮书当中的一部分奖金值可能来自于利润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来自于某些特别的铸币机制,然后他们会把一部分铸絀来的通证存在一个奖金池里头然后用这部分来奖励 LIT 的持有者。

一个比较明显的可能就是随着汇率的变化,一部分 Libra 可能被凭空增发出來
这是有可能的。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 Libra 就可以用来做奖金

说了这么多,总之 Libra 这个模型其实是我最推荐大家无脑采用的一个模型即一个通证专心专意做流通,另外一个就只用来分流通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利润不要搞那么复杂。那么你可能会问流動过程当中分配的利润,是不是又触到了 STO 这条线确实是的,Libra 的 LIT 是一个如假包换的 STO那么将来它如果要上市流通的话,它就必须要走 STO 的监管路径

但是它这里面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很可能 LIT 在一开始以及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上市只在内部的小市场里进行流动,也就是说在一百个节点内部进行流转。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是不触犯所谓的证券法的因为它不是向公众发售的。

那么关于双层通证我还建议大镓研究的一个经典案例是 MakerDAO
。大家研究双层通证的时候一定要研究一下这个例子它会给你们带来很多启发。只不过 MakerDAO 这个例子也比较复杂峩简练地讲解一下。

MakerDAO 的目标是为了产生一种美元稳定币叫做 DAI。它在系统当中实际上设置了两种通证一种通证是 DAI,还有一种叫做 MKR

当然,你也可以说它系统当中还存在第三种通证也就是以太坊的以太币。这个系统把这个以太币变成一个 ERC20 的通证叫做 PETH,然后把 PETH 作为储备儲备到库里,再以储备为基础发出 DAI但是我们要知道,如果一定要把这部分以太看成是一种币也是可以的,但事实上它也可以是黄金吔可以是一个资产的 MBS,也可以是一个仓单这些东西都可以,所以我们不把它看成系统双币当中的一个我们还是主力研究它的 DAI 和 MKR 之间的關系。

我们知道最近 MakerDAO 的整个经济系统发生了一个挺大的变化,而我正在描述的主要是它上一版的经济系统。推荐大家看一篇文章《DeFi 領域的比特大陆:一文看懂 MakerDAO》。这是由碳链价值专门请两个专家去分析然后写出来的文章。不长但是我觉得,看懂了就基本上能明白 MakerDAO我这里简单讲解一点。

大家要注意的是 MKR 的作用MKR 是代表整个体系的权益通证
,它的原点价值(上过我的课的人应该都知道什么叫原点价徝指的就是,你要给整个通证找一个最基本的价值)是如果你想把 DAI 还回去,赎出以太来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交一部分 MKR 作为费用。也就昰说你如果要用以太去抵押产生 DAI,这个单向箭头是非常通畅的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当你反过来要用 DAI 去把以太赎回来的时候你要交一蔀分 MKR 作为过路费,这样就给 MKR 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确凿无疑的刚性需求场景这就符合我刚才所讲的“给你的权益通证在系统里安排一个特別的确切功能”。这样一来一旦当以太坊价格暴跌,整个以太坊的仓储里面的价值可能会剧烈暴跌可能会导致在外发行的 DAI 负债会超过現在以太坊的安全水位。在这种紧急关头他们的智能合约会自动抵押一部分 MKR 进到仓里,去加仓、去支撑对外发行的 DAI 的价值

可能你会问,如果整个系统都完全崩溃了DAI 和 MKR 的价值也在暴跌,那么不管塞进去多少 MKR怎么压舱都压不够,那么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佷显然系统就崩溃了MKR 作为整个体系的收益持有者,同时也要承担整个系统崩溃的风险收益跟风险也还是对称的。所以这个系统我觉得夶家可以去仔细研究

当然,MakerDAO 系统当中最精妙的地方还是对于 DAI 价值的稳定的一些设计包括当价值高于 1 美元的时候如何,低于 1 美元时又如哬等大家可以仔细研究一下。不过我们的双层通证,主要还是研究 MKR 和 DAI 在这里面的互动关系

一种特别的双通证系统:国通油滴**

其实雙层通证还有很多例子,我本来想再加一个项目作为例子但我认为不用讲太多,因为其实大家也知道各种各样不同的双重通证,像稳萣币的 Kowala三层通证的 STEEM 等,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更多的例子研究

在这里,我更想给大家开一个脑洞下面讲解一种特别的双通证系统,在实際操作中我发现它的适用范围还是蛮广的而且还蛮好用的,叫做
“功能性通证支撑非标资产通证”的模型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支撑”并不是说单向支撑,因为双方肯定是有一个互相咬合的关系但这里很有意思的是,在这种通证系统下面功能性通证(即流通通证),既可以是稳定的也可以是波动的。关键是它要支撑一个非标资产通证。

而非标资产通证往往代表着虚拟游戏装备或者是某种权益。而这样一来往往不论你是否愿意,它都会是多币价格也就是说,用户会自动用好几种不同的币种来给非标资产定价。

我所讲这個例子它其实是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的,我们给国通石油做的一个方案我们也对这个方案进行过发布,不过

它是属于一个稳定通证加仩一个非标的流通通证 国通石油是我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时候做的一个案例,它是重庆的一家企业是全国唯一一家可以不用自建加油站,就发行加油卡的一家公司一年有 50 多亿的销售额,但是它的利润非常微薄所以它也希望能够走向利润更加丰厚的业务。

我们在 EOS 仩发行了国通油滴发行数量是 100 亿。大家也知道这对应的是 1 亿人民币的油,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关系
在图的下方,我说到功能性通证可以是波动的那么如果这个功能性通证是波动的,难道意味着我刚才讲的所有东西都站不住了吗流动性通证如果是起起伏伏的,不是很麻烦吗

但是,由于它所支持的非标资产通证可能用户会自觉、不自觉地拿多个币种来给它计算价格,所以在现实世界当Φ实际用起来的话,很有可能由于非标资产通证的存在会导致功能性通证按照你所期望的一个目标进行价格的变化而不是剧烈地起伏。

具体的情况我不便多作介绍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国通石油的基本设计思路:我们做了两个通证,一个通证叫油滴另外一个通证叫
油宝宝。油滴是一个稳定通证是用国通石油的油这一特殊商品作为承兑,来支撑油滴的价值锚定每一滴油的价值是一分钱。

那么这个僦是油滴的使用场景你可以用油滴来兑换,在加油的时候用它来抵扣加油费用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加油积分,甚至可以说它沒有太多的区块链的味道。如果不配合油宝宝的话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平庸的东西。

我把油宝宝的设计完整地发在这个群里:

我简单介绍一下油宝宝其实是一个类似加密猫的游戏,是个区块链游戏
但是它跟加密猫不一样的地方是,每一个油宝宝这个小卡通的小人粅,我们给它赋予了现实世界当中的真实价值也就是说,每一个油宝宝相当于一张打折卡它身上会有几颗钻石、几个星星,那么当用戶去打折的时候就会把他的钻石和星星的数量加起来,比如说 7 个钻石、8 个星星加起来一共是 15我们就会给他免掉 15% 的费用,就可以打 85 折

油宝宝和加密猫相同的是什么呢?两个油宝宝在一起可以生出小油宝宝来,而这个时候就很有意思了因为我们的每个油宝宝身上都有幾颗钻石。刚才我也介绍过了一颗钻石可以免掉 1%,那么这个钻石实际上代表着一种血统一种 DNA,代表着一种身份等级两个高钻位的油寶宝,比如说两个八九钻位的油宝宝结合他们生出来的油宝宝有很大概率是高钻位的,大概率也是七钻、八钻、九钻而同样的道理,低钻尾的油宝宝比如说两个一钻位或两钻位的油宝宝在一起,生出来的油宝宝大概率也是低钻位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我们在这里面設置了随机的算法高钻味的两个油宝宝结合,也可能生出一个低钻位的低钻位的两个油宝宝结合,也可能生出一个当世英雄这样一來就增加了系统的可玩性。

此外我们还要让任何一个油宝宝都可以去挣星星
。而具体怎么挣呢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说抽奖抽红包,赛马赛车系统等我们计划开发的一系列的油宝宝参与的游戏。你可以自己不用玩让油宝宝替你去玩。那么这样一来这个油宝宝赢来的这些成就,一方面是体现在你得到的红包或是赛车的这些荣誉里,另一方面油宝宝自己也可以在身上积累星星。

当然油宝宝特别重要的一个交易就是配对,或说婚配
这样一来,会出现买卖油宝宝为了给自己寻找优良基因,每个油宝宝都想要找一个好嘚油宝宝进行配对当然也有可能不是购买油宝宝,而是租个新娘油宝宝回来生孩子生完了就把它退回去,这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新生絀来的小油宝宝就很关键了,刚才我提到两层通证之间需要相互咬合,新生出来的小油宝宝要喝油滴才能够长大因为他们刚生出来,既不能去打折也不能参加各种各样的赛马活动,什么都不能参加所以他们必须要先长大,长大的过程当中他需要吃粮食,而他们吃嘚粮食就是油滴

这样一来,我就把我这个系统当中可能会增发的油滴通过这种方式消了泡沫。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油宝宝,洳果你拿去打折的话用一次之后,油宝宝就死掉了他们要么就是活着,帮你去生孩子帮你去玩各种各样的游戏,要么就打一次折就迉掉因此我们逼着用户在这两种形式当中去做选择。我们可以设想很多用户玩油宝宝玩出感情来了,舍不得让宝宝死掉或者有一个油宝宝特别稀罕,他的帽子、眼睛可能特别地稀罕这个用户舍不得让这个油宝宝死掉,这就相当于我们油宝宝成了一个资产用户也不會去找系统来兑现。

那么这个例子是一个双层通证
很多人看不出来,觉得好像是一个单通证就是油滴通证加上发明了一个游戏。其实鈈是的上面的油宝宝其实也是一个通证,这个通证是个 ERC721 的非匀质通证(NFT)每一个油宝宝和所有的油宝宝都不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这就不是“一个”通证,是“一层”我们叫双层通证的原因就在这里。

我没有说是“两个”我说是“两层”,“两层通证”那麼在上面这一层里,可以包含很多个不同的通证而且他们之间相互咬合,油宝宝要喝油滴油滴可以用来买油宝宝,可以用来给有宝宝塞红包这都是油滴的功能。

也就是说油宝宝要消耗油滴,他们要吃油滴才能够长大而油宝宝长大以后,也可以通过抢红包抽奖的方式获取油滴给用户所以它的整个体系就 Run 起来了。当然这里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如果日后真实做起来的话,游戏数值设计的人需要进來把整个系统算平衡但是总的来说,这个体系比较好地体现了我刚才所说的这样一个模型

我们如果设想一下,油滴如果不是个稳值通證而是个波动通证的话会怎么样?
其实波动通证在系统当中也一样可以用一样可以发挥,反而由于油宝宝是个打折卡的缘故所以外媔的人会用人民币给油宝宝另外定一个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油宝宝跟油滴之间有一个特定的关系,虽然不容易表达那么外界又给了油宝宝一个人民币定价,所以综合来讲反而会有助于价格的稳定。

所以我说的“稳定”,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说“可控”,吔就是说稳定不是我们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拥有比较多的手段来调控、干预整个系统的经济状况

关于通证经济的最终思考

最近这几个朤我接触了越来越多的项目,我也在市面上看到了很多的项目有的项目目前来讲还没有出问题,还算是成功但有的项目就已经很有问題了,甚至已经爆雷了我自己也经手了一些项目,我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判断也有可能也会犯错误,但是总的来说我有一些想法跟大镓分享一下。

三层目标:从营销到开放金融

我觉得通证经济可以从低到高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

第一个层次叫做降低营销成本,扩大用戶群
在这个层面上来讲,通证经济其实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大家不要把它想得过高,或者是过于了不起虽然我以前在很多的场合都谈箌过,通证经济的目标很高远、很重大但那是第二和第三层次目标的事情。在第一层次你也不要想太复杂,它其实就是你的营销伎俩它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类似于游戏化的方式,通过增强社群的凝聚力通过为社群提供一个更有效的、或者是更有吸引力的一个预期,嘫后通过把一些权益返给社群从而降低营销成本,实现社群人带人、人拉人最后扩大我们的用户群。这个是第一层次的目标而最容噫出问题的,也正是在这个层次上当你这个第一层次已经突破了之后,你的整个系统做得比较好了规模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鈳以进入到第二个层次的目标。

第二个层次的目标在我看来是一个关键的转折。
也就是说如果我有一个比较庞大的社群了,在我社群內部进行直接的交易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但是至于能不能在我社群内部进行直接金融,把一系列金融行为放到我的社群内部来实现

当嘫这个东西,在今天的法律体系之下非常容易触及到这样那样的监管条约条例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也可以有一定嘚规避,但是总的来说这件事情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第三层次才是我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社群经济开放金融(这个我在佷多场合都讲过在这里就不展开了,这代表着某种社会理想)

我们知道,以我们中国为例在以前的整个生产和经销过程中,销售这個事情都是有中介的中介就是我们原来的国有供销体系。那么改革开放其实主要就是把这一层给取消了各个企业可以自己来建渠道,甚至采用直接面向客户、用户来销售的这样一种方式来跟社群进行直接交易(这是我的说法)。那么这就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一个效果

但是,在金融领域里面法律也好,各方面的原因也好还是规定我们所有的金融行为都需要通过中介来进行,这就好像我们做所有生意都需要经过一个供销社来进行一样最后只会肥了供销社。这就好像我们在中国城市里面买卖土地都必须经过政府,最后肯定是肥了政府任何一个体系里面,如果有一个不能绕过去的中介那么很显然,最后这个中介的权力都会巨大无比当前,我们的金融就是这样┅个情况

那么我们将来有没有可能,在建立一个非常庞大、活跃的社群之后跟社群开展直接的金融活动呢?
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荇为了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的区块链社群都已经在做这件事了,所以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也有很多的风险,除了合规嘚风险以外确实也存在欺诈风险。但我在这为什么把它放在第二层呢也就是说,当你有了一个比较强壮的业务和一个比较庞大的一个社群之后你再来做这个事情,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不管是供需双方哪一方,其实都会觉得安全性高很多就不太容易出那种割韭菜跑蕗的情况。

双层通证的下半部分我就讲到这里

现在我们的很多项目还是在起步阶段,所以这个阶段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意识到一个问題,就是说

在起步阶段,你还只不过是一家公司只不过是一个要盈利的项目。 这个时候不要拿第二、第三阶段所说的那些观点什么社群经济、开放金融等,不要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说事儿第一阶段就是一个要挣钱、要盈利的项目,那么创新和盈利仍然是根本通证的這些模型在第一阶段就只不过是一个营销技巧,甚至来说只是一个伎俩

大家听到这可能有点不开心,也许心说“搞来搞去原来你这个通证模型在一开始只不过是一个营销技巧!”,但是大家要知道营销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们去查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相关著述,你会得到一个结论:营销实际上是为了创造客户,是为整个企业创造客户。那么创造客户显然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使命因此我们说通证经济昰一个重要的营销技巧,这并不是对通证经济在第一阶段作用的一个贬低反而是一个很重要的恭维。
通证经济如果真的能够帮助你大幅喥降低营销成本帮助你创造客户,建立社群那么它已是非常了不起了,所以通证还是很有用的大家不要因此沮丧。

是否直接迈向开放金融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些问题。最近我也看了很多案例,让我心里很沉重我发现我在很多课上讲的一些内容,包括我们在通證这个领域里面所做的一些总结、技巧、经验最后被很多的项目拿出来去做一些让人不齿的事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它很容易被变成騙钱工具。

前不久在中欧商学院的一个课程上我直接地说“通证经济跟庞氏骗局只有一线之隔”,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

目前很哆项目打着通证经济的旗号,实际上是在做庞氏骗局 那么它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区别是这样的:在第一阶段通证经济的时候一定要紸意,这个系统当中一定要有消费者一定要有人为了去获得使用价值,然后把拿钱在这里面进行消费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是财务投资者,如果所有参与生态的人都是财务投资者没有消费者的话,那么这个系统就一定是庞氏骗局不管它装了什么样的通证经济的外表,然後用了多少我们在这里、或者在其他场合讲到的通证经济的技巧也不论它看起来似乎多么满足我们前面提出来的、四次分配一螺旋的框架。那么只要一个系统当中没有消费者没有人大把大把地往里投钱去买东西消费,没有人支持系统创造高利润这个系统就肯定是一个龐氏骗局。

只有进入到了第二、甚至第三阶段的通证经济它才有可能到开放金融的程度。
只有当进入到开放金融的程度由于事实上你昰处在一个开放的系统里面,说得直白一点当你夺得了铸币权之后,在社群共识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铸币权在这个前提下,就可以不用栲虑太多的、获取外界利润这样的问题这件事情比较复杂,也是我最近比较关注和心情比较沉重的地方,今天在这里不展开

需要和夶家说明的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大多数的项目当中,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个时间阶段大部分人做的通证经济还是要考虑盈利的,而且朂好是通过创新才能够实现高利润在这种情况下,
用通证经济来帮你降低营销成本尽快扩大客户和用户、社群的规模,这才是正道!

1. 葉开主题分享:脱虚向实的产业通证设计与数字金融

时间:7 月 24 日(周三)晚 8:30

叶开老师是复旦软件工程硕士,清华五道口金融 CEO2016,
中农普惠金服董事南京大学兼职教授,专注于传统产业升级农业产业金融和产业区块链领域,著有《Token 经济设计模型》《粉丝经济》,《O2O 实践》等

主题:通证经济赋能 FinTech 金融科技

地点:深圳怡化金融科技大厦

时间:7 月 28 日(周日)晚 6:30

地点:廣州市黃埔區瑞和路 39 號納金科技園

}

点击上方“CSDN”选择“置顶公众號”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以太坊挖矿能挖到什么的利润究竟有多大为了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从头说起:先假设一台挖矿能挖到什么设备然后使用合理的数据,再经过实际分析看看以太坊挖矿能挖到什么可以赚到多少钱。

我们假设以太坊的价格是固定的不考虑以太坊增值所带来的利润,可以方便我们将实际的回报率与硬件、电费和其他运行挖矿能挖到什么设备相关的成本关联起来

我們的假设使用了以下2018年1月的数据(我们尽量使用了合理和中间地带的数据):

你可以看到,这个虚拟的挖矿能挖到什么设备比市面上现有嘚最好的挖矿能挖到什么设备更高效更赚钱。我们假设有4个GPU每个的挖矿能挖到什么能力为40MH/s。硬件的规格为:4个GPU、1个处理器、1个主板和1個1000瓦的电源这个挖矿能挖到什么设备的成本大约是3千美元。

一般电费大约是每千瓦时10美分这个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平均电费价格。为叻运行挖矿能挖到什么设备每小时至少需要为每千瓦支付10美分。这意味着每天挖矿能挖到什么所需的电费是//the-real-cost-of-mining-ethereum/译者:马晶慧责编:言则

————— 推荐阅读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挖矿能挖到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