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工食品安全应该注意什么哪些

导读: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此次彡只松鼠再度来到IPO审核的前夜,斯时其坚持“走法律程序”的那宗500万“匿名谜案”似乎却一直未有动静这500余天来,三只松鼠的日子实际仩也并不好过连创始人章燎原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这可能是三只松鼠成立七年来最艰难的时刻

2019年5月16日,恰好距离一年多前的那个夜晚520個日夜

2017年12月12日,是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IPO首次上会的前夜在此之前,其号称自2012年成立后已经累计卖出160亿元的零食。作为一家知名的“网红”食品销售企业自其在2017年初刚一递交IPO申请之后,从“对赌倒逼IPO”、“食品安全”、“提前占位IPO”、“销售造假”等等围绕在其此次IPO身上的质疑与传闻便从未间断。

果不其然三只松鼠在斯时的表现也未让外界的揣测失望,2017年12月12日深夜其突然以“尚有相关事项需偠进一步核查”为由,直接取消了该次IPO审查

实际上,当年有着“最严发审委”之称的第十七届发审委治下之时在IPO发审会前夜临时取消審核的企业不在少数,然而似乎却没有一家企业如三只松鼠般,在其IPO取消审核后能成为了圈内之人一时的“谈资”。

甚至在此后的一姩多时间内在资本圈中依然有不少人意味深长地乐于分享着这个名利圈中的怪现状与传言:“某企业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上市发审会,給自己争取时间且不用撤材料,竟然自己举报自己称被敲诈。”

虽然好事者往往都会讳莫如深地表示“不便透露该企业的名字”但倳实上大多数人皆知道这家卷入敲诈案而被临时取消IPO上会审核的企业便是三只松鼠。

这一取消便是到了520日后了

如果不出意外,2019年5月16日彡只松鼠的有关高层与中介代表将走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33号富凯大厦楼上的那间小小的会议室,届时其IPO申请将正式过堂受审。

这500餘天的“缓冲”时间能为其换来IPO过会的空间吗答案即将揭晓。

直到今天一直以“缄默期”为由的三只松鼠并未公开回应过有关其在一姩多前IPO临门取消一事。

不过证券时报在当时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三只松鼠IPO之所以临时取消是因为其在2017年12月初,既其IPO审核前夕突然收到匿名邮件自称是自媒体团队,要求三只松鼠与其联系出资500万元与之“合作”,否则将对外公开“相关负面信息”而三只松鼠方媔拒绝其要求,于是选择通过法律维权

因或将临时陷入重大诉讼,故IPO存在不确定性由此,三只松鼠主动向证监会申请其IPO发审延后再审

“一般来说,自身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会主动让自己陷入诉讼从而影响到IPO进程的“”而且因一封匿名邮件,三只松鼠方面的反应是否過激”,“既然是自称自媒体团队要求合作其缘何又要以匿名的方式呢?500万元的巨额合作费用那么这个所谓的自媒体团队掌握的‘負面信息’是有多劲爆?”早在三只松鼠首次临时取消IPO之时多位资深投行人士便直指其中疑点重重。

于是市场中关于三只松鼠为拖延IPO审核时间不惜自己做“局”的传闻不胫而走。

支撑这一传闻的背后除了诡异的匿名敲诈信事件,还有三只松鼠斯时IPO审核基本面上正面临嘚种种硬伤

成立于2012年以电商为主经销渠道的三只松鼠,在成立之初的几年时间中借助互联网的红利一路急速狂奔,在账面上的确形成叻滚雪球般的增长

“电商有五年的机会,在五年之内你可以成就一个互联网的电商品牌,五年之后肯定也是消亡的开始”早在2012年,彡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在创立三只松鼠时曾在网上发布的一篇帖子中这样写道

而2017年正是三只松鼠五年红利期的终结一年。

“实际上在2017姩时,随着电商红利见底增量难寻,三只松鼠内部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包括管理、销售到品牌等等,最直接的反应便是销售额开始出現停止增长的趋势这些虽然都未在当时的招股书申报稿中呈现出来,但内部管理层是心知肚明的”一位接近于三只松鼠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对于采用线上电商模式为主的三只松鼠而言销售额在经过爆发增长后的突然停滞,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一旦增长停滞的趋势出现,反映在互联网上则带来的是断崖式的下滑后果

一个最为直接的标志性事件,成为了三只松鼠在2017年面临重大危机的佐证在2017年对于电商营销最重要的“双十一活动”中,其当天的销售额仅为5.22亿元只比2016年多了0.14亿元。

“增长能解决一切问题也掩盖了一切问題,只要不增长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章燎原曾在与三只松鼠的投资方峰瑞资本对谈时表示

在2017年其IPO即将上会受审的前夕,不仅面临增長停滞的同时困扰三只松鼠的食品安全问题又再度爆发,并引起不小的热议

2017年8月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公布最新一期的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有3批次样品被检出不合格,其中便包括三只松鼠生产的开心果三只松鼠还因此被送上了微博热搜。

国家食药监局公告显示三呮松鼠于2017年1月22日生产的开心果(225g/袋)被检出霉菌不合格,其检出值为70 CFU/g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GB19300―2014)中规定,熟制坚果与籽類食品霉菌的最大限量值为25CFU/g这也意味着,三只松鼠涉事开心果被检出的霉菌不合格项目要比国家标准规定高出1.8倍之多。

显然此时内外交困的三只松鼠要是继续其IPO的审核,再加上当时负责审核的正是刚刚履新的以严厉著称的首届“大发审委”其过会的几率几乎为零。

囹人奇怪的是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此次三只松鼠再度来到IPO审核的前夜斯时其坚持“走法律程序”的“匿名谜案”似乎却一直未有动静。

日前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该案件的进联系到三只松鼠有关人士,该人士称:“因为在缄默期这个问题我确实不太方便回复”。

不過如果三只松鼠IPO若能成功过会上市,在其正式发行的招股说明书中按照信息披露的要求,外界或能窥得该案的踪迹届时,关于该敲詐案的真相或能被外界获知一二

2)两主要代工厂被罚,“搬运工”的空间有多大

对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三只松鼠首次IPO的临门取消或是幸运的。

连章燎原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过去的这一年半时间中,可能是三只松鼠成立七年来最艰难的时刻

正如章燎原所称,当一個互联网品牌增长出现停滞了,问题便暴露了

“这一年多来,三只松鼠为了改变困境进行了许多尝试,包括发展线下销售模式、建竝松鼠小镇介入地产文旅项目甚至还试图买服装,还曾试图发布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上述接近三只松鼠的知情人士坦言,从这些病急亂投医的行为就可以侧面看出三只松鼠这两年真实的发展状况

在辗转了多条所谓“创新”之路而付出代价之后,三只松鼠最终的突围策畧还是回归到了食品上

“在互联网红利逐渐逐渐消亡,跨界转型无望增长出现停滞的情况下,三只松鼠方面试图以增加产品的多样性來挽救增长的下滑”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自2018年7月三只松鼠决定以大量新品开发为突围点后,便开始把很大精力投向产品研发

章燎原洎己在2018年底也称,2018年和2019年最重要的事情是打造产品过去半年推出了很多新品,明年要继续打造独有商品甚至在2018年初还提出过要上500款产品的豪言。

虽然已经确定要以海量新品的销售来挽救日益下滑的增长但实际上,三只松鼠自己并不生产食品其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寻找代工厂加工而成。正如农夫山泉那句知名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一样,三只松鼠只是代工零食的“搬運工”、“包装者”

其“搬运工”的本质与代工厂模式下所含的隐忧,对于食品行业而言食品安全问题便尤为凸显。

章燎原自己曾总結了三只松鼠的几种死法时说最大的风险便是食品安全

三只松鼠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一直以来皆是困扰其发展的一大痛点

除了哆次被质监部门点名批评外,在新浪旗下的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到4月底,关于三只松鼠的各种质量投诉已经高达70余件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最主要的质量问题是三只松鼠的干果发生霉变其次,就是一些干果里竟然出现玻璃渣子、石子、塑料等异物还有一种问题就是售后服务的不作为。

在2019年3月12日三只松鼠被消费者在网络上曝光吃出虫子的事件,还一度发酵并引发网友热議

或许更让三只松鼠消费者感到心惊的是,在近期两家为三只松鼠提供代工的企业纷纷因食品安全和环保问题被有关部门处罚。

2018年12月10ㄖ一家名为杭州鸿远食品有限公司因为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松子,被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

根据天眼查显示,该企业被工商处罚多达7次包括生产假冒伪劣食品、水污染事故等,以及提供不真实统计数据涉嫌信用问题。

而这家名为杭州鸿远食品有限公司正是三只松鼠的主要代工工厂之一据三只松鼠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2014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其都是三只松鼠第二大供应商,2015年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

而在2016年、2017年上半年皆位列三只松鼠第一大供应商的杭州临安新杭派公司,在2018年10月22日也因涉嫌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鼡的工业固体废物未建设贮存的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未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案而被杭州市临安环保局罚款

“食品企业的食品咹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一直以来在IPO审核中都是比较重点关注的要点。”北京一家老牌投行资深人士坦言在过去几年中,因食品安铨问题而受阻的IPO项目也屡见不鲜如2012年时,与三只松鼠颇为相似的食品企业来伊份首次IPO时便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否。

据说在2018年双十一中转型期间的三中松鼠的销售重回增长,达到了6.82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约5000万来自于新品

但同样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多的消费者投诉。

除了瑺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外更多的是关于三只松鼠“假促销真坑人”涉嫌欺诈销售行为。

实际上对于三只松鼠线上销售的有关数据真实性,监管层也曾提出疑问

在证监会对其此次IPO反馈意见中也提到其是否存在“通过自身或委托第三方对发行人线上销售平台进行寄发空包裹、虚构快递单号、利用真实快递单号等方式‘刷单’、虚构交易、提升信誉等行为”,“发货后4天确认收入是否与天猫商城等约定的7天无悝由退款矛盾”

}

  “市面上的荔枝都是用‘药沝’浸泡处理的吃后可能引发手足口病”,“草莓再也不能吃了因为有农药乙草胺”,“街头小贩卖的之所以香味那么浓郁是用玉米馫精煮的”……每当出现这些令人恐慌的食品安全传闻阮光锋就会第一时间写文章告诉公众,不要被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党”骗了喰品安全讲的是科学。

  从农大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研究生毕业到现在阮光锋一直站在大众科普的最前沿,最早在果壳现在进入一所民间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构,做科普从兴趣变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但热情依旧没变。

  他的科普写得通俗易懂属于媒体直接就能用嘚“漂亮”稿子。有人说他是专家但是他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他这么形容自己

  报考专业被认为是去“学做菜”

  阮光锋和经常上电视的营养专家范志红是校友,在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是正经的学院派当初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三聚氰胺事件還没发生食品安全不像现在这样被人关注,他只是觉得人人都得吃东西“食品安全”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就像有人吃饭厨子就永遠不会失业,搞“食品安全”未来就业应该也错不了。亲戚朋友听说他报了个如此高冷的专业觉得无从想象,只能凭经验猜测“可能昰去学做菜吧”做菜倒是真的学了一点,只不过和厨师不一样研究的不是怎么把菜做得好吃,而是在保证口味不会太差的前提下如何妀进烹饪工艺增加营养度。“专业课学的全是化学男女生比例1:3。”毕业后有的同学当了公务员,有的进了企业他进了果壳网,成叻剥开科学坚果的一只“松鼠”

  “写科普文章其实从做学生的时候就开始了”,阮光锋对那时写过的一篇文章记忆深刻“当时写叻一篇关于喝豆浆女性会不会得乳腺癌的文章,里面提到一句‘美国FDA批准将异黄酮作为膳食补充剂’被方舟子指出来了。这个事情也提礻阮光锋以后要对自己的文章更严谨“不了解的地方一定要查文献”,“每一篇都经得起推敲”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至今写了数┿篇科普文章几乎从没出过纰漏的自信来源。

  反应快、及时风险交流

  2014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院士發起成立了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在果壳做了一年科学编辑的阮光锋就来到了这里科信是一个民办非营利组织,“它有点像科學社团陈院士把一批业界专家聚集到这个平台上,希望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这方面做点事”

  陈君石是有名的争议专家,因为“挺轉”、“挺食品添加剂”这两年没少被“拍砖”看到这种态势,专家们大都不愿出来说话真专家的“沉默”换来的是各种伪专家满天飛。官方背景的专家不方便出来说话一批80后的科普作者就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科学正能量。

  阮光锋也是其中之一他一边在想方设法聚合这些官方背景的大专家,调动他们“发声”一边也在不断地写科普文。“药水泡荔枝”的新闻刚一出来他就迅速跟进了一篇“药沝浸泡是否安全?”“因为上学的时候正好做过鲜果保鲜的实验课程用的就是鲜采的荔枝,所以我了解用杀菌剂浸泡荔枝以便保鲜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工艺”

  美国蓝铃冰淇淋发生李斯特菌中毒事件,他也第一时间更新了一篇普及李斯特菌的文章因为具备专业背景,阮光锋总是能抓住热点然后迅速写出一篇理据齐全,让人心服口服的文章

  只要客观就不怕“被公关”

  除了热点的食品安全事件,阮光锋有时也会关注一些新出现的保健食品或概念对很多声称有各种健康功效的食品进行分析,写文章提出质疑或者直接否定其宣傳的保健功能这样难免会触及到某些食品企业或保健品企业的利益,甚至有的企业会找上门来“公关”

  遇到这种情况,阮光锋会佷有底气“因为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得起推敲的,我引述的理论都是科学、客观的没有任何出于个人利益的歪曲,所以企业也没法說‘我的文章是错的’或者‘有漏洞’”

  不久前,他写了一篇质疑草榨汁保健功效的文章指出广告宣传里关于小麦草的营养价值被夸大。这件事被媒体跟进后引起了做这则广告的小麦草保健品企业的关注他们找到阮光锋,可是又找不出文章中有什么问题只好作罷。

  不过这样的事目前倒不经常碰到。他说做科普只要客观,“就不用太担心‘被公关’”“我尽量做到每一篇文章都有科学依据,每一个说法都经得起推敲保证科学、靠谱的信息来源。”

  阮光锋身上有理科男典型的严谨、认真毕业几年,身上依然带着濃郁的学生气背一个很大的双肩背包,说话语速很快依稀还有学生时代意气风发的影子。

  他说同班同学里有的做了公务员,有嘚去了企业他从一毕业就很自然地走上科普传播这条路。现在的工作他觉得只要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价值,找到乐趣这份工作就值嘚做。

  从科学编辑再到一个民间非营利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者除了给杂志撰写科普专栏有些微薄的稿酬,阮光锋大多数时候是出于兴趣写科普文章经济利益对他来说并不特别看重,“否则这件事是坚持不下去的”他更愿意脚踏实地,在现有的平台上一点點看清自己还有哪些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遇到记者采访,只要自己能力范围所及他一般也会有求必应,有时甚至直接就交出一篇“漂亮”的科普文章对于有没有报酬并不计较。“从事科普工作以后我发现社会上对于食品安全有很大的误解,我做的事情可以帮助大镓更科学地认识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纠正一些认知上的偏差,也就找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阮光锋自诩知识没有那么专,不能算昰传统定义下的专家“你说我是科普作家也好,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士也好至少我算个知识的搬运工。”

  北京晨报:当初为什么會选择读高冷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

  阮光锋:当时觉得食品安全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大概会比较好就业后来看到一个调查報告说最难就业的几个专业里,食品安全与营养名列前茅不过就我自己来说,感觉还好

  北京晨报:你觉得这些年公众的食品科学知识是提高了还是在原地踏步?

  阮光锋:还是有上升现在的食品安全舆论环境越来越好了,虽然谣言依然很多但是,正面、科学愙观的声音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及时。

  北京晨报:那为什么微信、微博各种食品安全谣言还是满天飞

  阮光锋:主要是因为一些囚在相信、传播这些东西吧,很多人缺乏专业知识无法辨别真相。而且还有很多利益集团在专门制造谣言、谋取利益这就进一步加速叻谣言的传播。另一方面这也和我们多年的食品安全教育有关。比如父母从小就告诉孩子“这个食品里全是添加剂,对身体有害”長大后突然有另一种声音对他说“食品有添加剂是正常的”,你让他怎么能相信呢

  北京晨报:很多专家也在说食品添加剂有害。

  阮光锋:的确也有一些专家和科普作者会说添加剂有害。不过这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比如经常会有人提到添加劑摄入过多会导致儿童多动症。但是实际上,美国FDA、欧盟EFSA等机构评估后认为这个研究结果并不能直接推导到人身上所以这种说法并不荿立。但是很多人在讲这个的时候却没有将全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于是就经常有人拿它说事宣传添加剂是有害的,甚至很多科普作镓尤其是医生和一些非食品专业的人士。我觉得一些健康专家或医生他们所说的会对消费者造成更大的误解,因为这些人往往粉丝众哆影响也就更大。

  北京晨报:你认为食品安全和营养教育是否应该在小学或中学就开始普及

  阮光锋:我觉得应该从幼儿园就開始。美国现在就在幼儿园里推行“我的餐盘”计划从小就教育孩子如何健康地选择食物。美国最新研究发现食物是与健康最相关的,没有之一美国经历了肥胖、慢性病高发的历程,付出过沉重代价我们看起来是在走美国的老路。

  北京晨报记者 孔瑶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品安全应该注意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