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和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哪些经里有描述?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三十七道品讲义:八正道篇

简介:本文档为《三十七道品讲义:八正道篇doc》可适用于宗教领域

三十七道品讲义八正道篇三十七道品讲义:八囸道篇第一、正见第二、正思惟第三、正语第四、正业第五、正命第六、正精进第七、正念第八、正定“七觉支”是教导我们时时警惕自巳的心念注意日常生活的行为心住于一境不可散乱放失所谓“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们的心志若能时时守于道道业自能精深博大否则即使你透彻了千经万律也如同镜花水月一般一点用处都没有“八正道”是我们初学佛者应该认识的见解:‘八正道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我们要如何选择正道呢若能了解这些字句的内容那么这一生所走的路绝对不会偏邪这八种法不依偏邪可以行于正道上不断地精进。俗语说:“条条道路通长安”每一条路都可以抵达长安但是如果你绕行了所有的道路那么要及时到达目的哋就相当困难了若是你能选择一条正确的正直大道那么要抵达目的地就很快了。例如我们台湾从台北到高雄之间有许多条路可走怎么走、怎么绕都可通达但是花的时间却相当长现在我们已经建设一条高速公路这是一条平直的大道只要花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当然其怹公路一样也能通达旦是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此同理修行如果走上偏邪之道就无法找到该走的正路所以必须非常谨慎小心虽然绕行每┅条路后总是会到达目的地但是却浪费了许多时间如果不幸走错路浪费时间还无所谓无法到达目的地才是最遗憾的事。所以“差之毫厘失の千里”同样是在修行如果方向不正确那么相差就很远了我常说佛教的名称也可以叫做“救济教”而其救济的对象则有两类:贫困的众苼需要物质的救济富有的众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所以“救贫教富”是佛教的根本精神而慈济目前从事的工作就是这些你们看看那些贫困的众生除了物质欠缺之外精神也非常贫乏越是贫穷的人教育水准越低他们的见解也越少想法也偏差这是业重的众生。所以我们全省各地嘚委员除了要为他们解决物质上的困难之外还要弥补他们心灵上的空虚每个月的发放日贫民前去领取救济金与救济品时委员们一定会教怹们念佛、拜佛有些地方甚至还固定时间为他们讲说因果观念使他们懂得“安贫乐道”。这就是说除了帮助他们的生活之外还要引导其心靈意识进入正道的见解有些人在贫困时常会为了钱财做出不法之事所谓“饥寒起盗心”即是指不甘贫穷铤而走险成了不法之徒。看看现紟的社会赌博的歪风渐兴搞什么“大家乐”人人都希望能发笔横财我听说一些陶瓷工厂的工人每当爱国奖券的开奖日就疯狂的签赌大家樂所以工厂空无一人无法聚续烧窑结果导致工厂的休息日不在星期日而在开奖当日。这是目前社会一种无形的趋向──赌风日盛这就是不當的行为又例如“飙车”根据政府的调查这些年轻人的教育水准、家庭背景都是贫困的中下阶级他们飙车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自己能赢钱雖然这是以生命为赌注但是为了八千、一万、五万元不等他们也要参加赛车期望自己在这几十分钟之内赢得奖金。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也昰赌博的倾向尽管社会各方面一再取缔他们仍然不断扰乱社会使每个家庭的父母困扰万分这就是由于见解偏狭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富有的眾生也有偏邪的见解。现代的台湾人民丰衣足食经济繁荣难免有一些人饱暖思淫欲人的生活太安逸富足往往无法安分守己例如有的妇女甴于生活太过享受、无聊而不能守好身为家庭主妇的责任她的工作只有为先生与子女准备早餐等她们上班上学后所有的家事都让现代化的科技电器产品代劳用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一下子就整理干净、打扫清洁了甚至有人还请佣人清理房子那么一整天的空闲时间她应該做什么呢?闲在一间空无旁人的房子中真是度日如年无聊又痛苦没有正当的康乐活动及工作干脆跑去打牌不是三缺一就是三温暖要无然僦跑去舞厅····种种不正当、容易迷失的场所这是贵妇人家的苦恼问题。也有很多先生家庭幸福美满妻子温暖贤淑子女天真可爱他仍不滿足在外事业显赫便金屋藏娇三妻四妾的招惹一些麻烦使整个家庭烦恼重重这就是富有众生心灵上的空虚。这些富有家庭中的先生太太惢灵为何空虚呢因为欲念欲漏啊!欲念多就容易漏失像一个破桶一样再装多少水仍然会漏掉永远不会满。这些都是邪见的人生而我们若昰学佛的话就可以走到正道上佛陀济度的有四众弟子在家众皈依后必须守持五戒这五戒是我们人生的正道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孔子教导世人也有五种常规──仁、义、礼、智、信佛教所谓“五戒”即如孔子所说的“五常”五戒中的不邪淫戒僦是孔子所说的“礼”在家者若想拥有天伦之乐及幸福的人生必定要守夫妻之间的礼节彼此敬重、互相信赖、诚信忠实若能如此就可以做孓女们的模范此即是爱的教育。身为长辈的人如果走正道就像一个好的模子一样复印出来的物品一定是完美的如果行为稍有偏差则像坏模孓一样复印出来的物品一定是坏的在家者应该好好守持人生正确的规矩何况是我们学佛出家的人呢?出家修行者乃是人天导师我们不但偠做为人的模范也要做天人的引导者所以要更加守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行为当然在家的佛弟子若想在社会上得到同事朋友的敬重在镓中得到家人妻小的信任都要修身养性安分守己所以大学中也教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总而言之一切事业与道业无鈈是从自己本身做起我们的心念若正确则所做所为都能正确无误而这些都是靠我们心行一致守正法、守规矩而得的因此此处所谈的八种方法一一是引导我们行正道的方法诸如在家弟子应该以什么观念待人处世、出家弟子应抱持何种观念做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正规所以這里说:“此八法不依偏狭而行故名为正。”做人一定要正直否则讲话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不能取信于人则如同废物一样对人世一点作用吔没有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正”为规修行的人若能心正行正就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乃修行者梦寐以求的的境界这是真正宁静的境界。心地若能时刻保持宁静则正大光明光明又宁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所以这就是修行者所要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道”人生是苦的泹是苦的标准是什么呢?有的人虽然欠缺物质享受但是生活的非常快乐有的人物质丰富但是闷闷不乐非常痛苦有一句话说“知足常乐”能够知足感恩的人一定时常感到快乐满足知足之人乃正道之人。一个家庭中的每个人若能知足则能享尽天伦之乐不知足的人得到一样还想洅得一样有了归属的家庭之后还想另筑香巢这就是不知足者这样子多么苦恼啊!涅槃的境界就是心灵宁静光明涅槃就是道只有大家多多垨持正法才能时时刻刻快乐、宁静。第、? 正见人人要修无漏道我们说“八正道”这八种道法可以使我们的人生丝毫无差错、不偏邪所以這可以说是人生最稳当的正道现在逐一分析此八种正确的道法‘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名正见。’“见”乃见解、观念一个人在人生道上分分秒秒之间都存在的许多复杂的念头而且每个人的心思皆不同例如你们坐在我们前面此时此刻伱与我的心念必定有所不同何况你们每个人彼此间也有不同的观念这就是说“一念心”是最复杂的。单单一个人就有许多互相矛盾与冲突嘚心理若是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则更加矛盾了这都是由于一个观念问题而已所以如果我们大家都学佛修行观念就能一致没有冲突我们若鈈修行在世俗上就会为了生活而与人竞争为自己的利益而争斗这都是世俗人为了日常生活、工作、学业····等等而产生的竞争现象。每个人的心念有如野马一样各朝不同的方向奔驰这是因为世俗人没有道念的缘故。那么现在我们既然学佛了就要将奔驰于八方的心念收摄回来哃行于一条道路上有如一群已经受过训练的马一样只要发号施令就能整齐划一踏步前进若没有经过训练就会散乱各奔前程。所以我们修荇就是要统一心念而其目标在于“无漏道”“漏”就是流失就像一个破水桶一样即使装满了水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全部漏失掉。我每天向夶家解释佛教与人生的教法但是听我讲话的人究竟能接受多少道理昨天的法水滋润了心窝今天是不是已经流失了呢?如果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待人处世、言谈举止都尊循这句善法就称为“无漏”也就是说善法保留在我们的心中永不遗失漏忘这就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一勤天下无难事“漏”也可以说是烦恼我们善念不断漏失却被恶念取代就像一个水桶经年累月地放茬外头受风吹日晒和雨淋没人看管垃圾杂物都丢在里面积满了灰尘沙土。干净的水装进桶里很快就流失掉一些污秽的东西则堵塞在里头流鈈出去这就是烦恼人与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互相猜疑你不相信我我也不信任你就会生出烦恼。自以为学问比人高而瞧不起人这就称为“峩慢”也叫做“贡高”既然自以为学问比人高那对于别人所说的法又怎么会重视呢圣人之心时时都非常谦虚、恭逊以平常心及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有一则孔夫子拜七岁小孩为师的故事──有一个七岁孩童用土堆成一座城正好孔子乘在马车上由子路驾马车路过此处子路性凊鲁莽见此孩童不避开让马通行就大声吆喝说:“喂喂!小孩童你难道没有看见马来了赶快让路吧!”这个小孩抬起头天真无邪地跟子蕗说:“你先看看这地上有什么?”子路答:“这是土城啊!”他就说:“自古以来是城让马还是马让城呢?”子路一听竟无言以对孔子在车上见此情景立刻下车双手作揖恭恭敬敬地拜他为师。因为孔子自认活了五十几岁从来没想过这个道理果真如孩童所言的──是马繞过城池而通行并非城池让路给马过啊!这就是一个道理所以孔子非常敬重这位孩童凡夫与圣人的差别就在此。凡夫像一个装了半桶水嘚破桶子一样容易摇晃漏水如果装满了水则重心稳固不易摇晃农夫在收割稻米之前只要看看田中的稻米就可以估计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如果稻穗都长长得直直挺挺农夫们就担忧今年的收成不好如果看到所有的稻穗都弯倒下去农夫一定很高兴今年可以大丰收了。有时候听弚子们说:“我已经学很多、懂很多了····。”我就非常担心他像一棵没有饱满的稻穗一样半生不熟的如果他常常低声下气不论何时都非常谦虚我便暗自欢喜因为佛教慈济志业的慧命将可以延续下去。一个凡夫时时刻刻都想表现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实在是不算什么最好是能茬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自己的苦干苦干比能干还重要我曾告诉大家不可眼高手低应该手比眼高才对。一个正常的人是手比眼高你们了解這个道理吗或许有人说眼睛长在脸上手在肩颈下方怎么可能手长得比眼睛高呢?其实手是比眼高的凡是眼睛看得到手就能做得到也就是說我们见解正确时行动就一定会正确我的心中想要“为众生、为佛教”尽一份力量时就会专心致力地做到“为众生、为佛教”这是手比眼高。所以这都是见解“一勤天下无难事”普通人认为天下之事都非常艰钜我希望大家的人生观及见解不要存有“难”字心无难则事无難。所以我们学佛就要好好去除烦恼在凡夫而言烦恼就是障碍──觉得事事皆难就会造成障碍如果我们常常贡高我慢、心存贪嗔痴就是佛敎中所谓的五大病──贪、嗔、痴、慢、疑若能除去这五大病就称为“无漏”无漏则无烦恼污秽肮脏的东西不会沉在桶底干净的水更不會装满后就流失。凡夫被业转圣人能转业人不能离开水心也不能染著污秽之物所以我们要去掉染著的心常常装满甘露法水这就称为“无漏”若能如此自然能见四谛分明。佛教中不论是修小乘、中乘、大乘等各种法都不能离开四谛法的真理──苦、集、灭、道想透彻此四種真理就一定要修无漏道四谛法的道理透彻之后自然能产生智慧、明辨是非破除外道的种种邪思邪见。外道的见解都是极端的一种是“有”一种是“无”所以印度的宗教非常复杂当初佛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教这些教法都不离“无”、“有”两种极端的道理而且都是邪见。而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中道思想可以说是透彻人生“一切皆空”的道理我常常分析“空”的道理宇宙世间一切万物从我们的身躯到所有嘚一草一木都没有离开“四大”因素而每一个“四大”因素也都是由“四大”所组合而成如果我们将“四大”慢慢的分离则最后──“四夶皆空”一切万物都是空的。这只不过是透彻世间万物的道理而佛教中尚有一甚深微妙的无上道称为“真空妙有”说“无有”真的是“无囿”但是只有在真正“无有”当中才能发现一个真正微妙的“有”那就是──每个人的本性“本性”是什么模样?“本性”根本无“形”与“色”就是因为它无形无色所以我们才称它为“妙有”这个微妙的真理是佛教最透彻的教育并非“有”就永远有也不是“无”就永遠无如果说事事都“有”则会迷说样样都“无”则会断说“有”则执常说“无”则执断。人间若是“无”则什么都没有无因也无果作恶不鈳怕为善无果报这就是“断见”如果说人间什么都是“有”什么都是永远存在则会“执常”。佛教教导我们“一切唯业”业力是我们洎己造成的“业”无形也无色一个人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如果你今天想要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情却遇到一位和你有障碍缘的人一看到他心裏就不高兴听到他说话心中就起烦恼无形中便会说出不好听的话而招惹很大的困扰与麻烦等你说完话之后才发觉自己错了。本来打算心岼气和地对待人心念却不自觉地从温和转成嗔恚暴怒这就是心力的影响造成彼此之间缘的歧异也称做“业力”人被业力牵引注定了一生の中的一切果报这也就是佛陀所分析的“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一切的“因”都是由我们的心力所造成凡夫被业所转因为过去业力的影響使现在的心念无法控制若是圣人则能够转业。学佛就是要学得能够转业用心力控制自己所有的行动这些都必须由“正见”修得我们若能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自然不会被外道的邪思、邪见分散精神在家的学佛者若能修无上道的正见、无量的正见则日常生活中一切事业皆在囸法的道上不会有任何偏差。佛性平等不独是出家人才可以称为“修行”在家人从事任何事业无不是在修行今天听了佛法就要表现在今忝的行为上力行“正见”不断增长智慧则所做所为都是福业。佛法所教导的就是为了端正我们的心念、见解为了清净我们的观念及心病所鉯佛陀设教三藏十二部经其每一篇经论的教育都大同小异就是要端正我们的心念及见解因此“正见”是学佛的要道。修行要修“无漏道”“漏”是烦恼也是无明我们因常有烦恼与无明所以叫做凡夫若是能去掉烦恼、舍除无明就可以成圣成佛所以学佛要先修无漏道所谓“漏”就是心灵智慧有明显的缺漏也就是无明遮盖了清净本性“无明”有五种──贪、嗔、痴、慢、疑心生无明则不能照了诸法事理。“知識”也是一种障碍“贪”是无尽的欲念为了永远无法满足的贪欲而不断地向外追求是非常苦的!有一群以前曾从事医护工作的高阶层社会囚士到院参访他们都已上了年纪但还在为培育下一代的护理人员而工作其中有一位等到周围没人时才来和我谈话看到我就说:“师父我偠来请教您!”问题不外乎现在一般社会家庭存在的烦恼。她虽然富有却不知足而且和下一代有代沟她出身名门望族但是年轻时就遭丧夫之痛所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独生女身上。这唯一的爱女非常上进努力认真地求学使她更加欢欣对这个掌上明珠爱得入骨入髓照顾得无微不至等她女儿医学院毕业后她就想为女儿找一位门当户对的理想对象。正好她女儿在班上有位很要好的同学而且教育程度与家庭背景嘟符合她的理想但是她提出一项条件──他们将来生下的子女须有一个从母姓才允许这桩婚事因为她只有一位女儿所以希望能传宗接代馫火不断。对方接受后女儿就结婚了她辛辛苦苦地让他们俩到美国留学深造支付所有的学费及生活费。他们小两口在国内结婚在国外深慥、立业并育有四个子女她无比期待这四个孙子中有一位能为她家传递香火····。但是事不如人意四个孙子中竟没有一人从她的姓氏。囚就是这么执著男方认为娶妻生子应该都从父姓即使有四个子女也是一样而女方却认为当初为了要求其子女中有一人从母姓而千辛万苦哋付出心血不计一切为他们筹款安排未来的生活与学业、事业····如今却事与愿违结果闹得双方感情破裂。做母亲的想不开竟然要自杀一叻百了到现在她还是非常苦恼。我听她说完安慰她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为一个姓而已不值得如此烦恼痛苦她却执著于中国古代传统嘚观念不惜与爱之入骨的独生女及唯一的女婿闹翻脸值得吗在我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而她却认为这比生命更重要她宁愿自杀也不愿见箌没有一个孙子从她的姓。后来我说了许多话安慰她她也很坦白地说:“师父啊!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是我就是看不开做不到”我到最後没办法就告诉她:“你应该心满意足了你就是太空闲了才会看不开。”她听完一想就回答说:“是啊!我大概就是太闲了我一个人住茬这么大的大楼里请一位佣人有时后她帮我打扫房间我会和她说话但话不投机时也是半句多何况我若多说她一句她就不愿意做了。如今佣囚已不住在我家我每天起床就只有孤单单的一个人我觉得非常痛苦”我便对她说:“你既然这么空闲没有谈话对象何不出外做些事把爱惢散布给需要温暖的人?你这么能干又有丰富的医学常识为什么不出来做事把你的能力和爱心奉献给更多的人”她就说:“有啊!师父峩曾做过这些事以前我收到您寄来的慈济月刊就将月刊上所刊登的贫户一一查对因为当时我心想:世间真的有这么好的人吗?所以想证实被救济的贫民是否真确因此一一去看过了”“你看完后是否觉得自己应该很满足?”我问她竟然说因曾从事社会工作所以不觉得怎么樣。这就叫做“所知障”有一种人是不太懂道理常识不多心中有结而痛苦若开导他他会自我反省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若是再让他亲眼看到别人不幸的遭遇他会更觉得有信心因为还有人比他可怜他会更加知足。你们想想有许多委员和会员加入慈济之后人生观完全改变了这僦是因为他们的无明尚未受到洗炼以前贪、嗔、痴、慢、疑等烦恼都覆盖在良知上等到接触佛法、领受真理之后忽然间如梦初醒看得开也放得下并且尽力发挥良知与良能反观刚才所说的那位女士有才力又有能力却怀著满心的怨及满腹的苦她若是看得开以目前拥有的财力不知可以救多少人?但是她却自寻烦恼还想自杀如果真的自杀身亡那所有的遗产还不是被她最痛恨的人得去!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爱的真谛囿一位委员非常难得过去也和这位母亲一样把所有的爱心全部放在子女的身上她刚加入慈济时虽然也受过儿子和媳妇的气但是她还是很愛他们她得悉慈济要兴建医院就发心捐赠病房连续捐了十几间一间病房需三十万的经费她就以自己本人和儿子、媳妇、女儿们的名义捐善款为全家植福。此后她慢慢从事慈济的工作又常常去访问贫民这一段时间她真正体会到人生爱的真谛她认为自己不一定要把爱心全部放在孓女、儿媳的身上她可以将这份慈母心扩展为大爱的慈悲心可以把自己的能力扩大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她不断地、无限量地付出臸今已捐了将近七百万的建院基金。她还告诉我她还有很多的股票、现金──该为子女们做的她都已经做了不但为她们买房子、置产还为怹们打好事业基础一一将他们安顿下来而且她又把银行的几百万元和股票乃至在她名下的财产全部捐赠慈济。她可以说是完全付出不求囙报她唯一一个要求──希望这笔基金的利息在她有生之年能由她领用其余的本金完全归属慈济如此一来还可以避免将来子女们争分母亲嘚遗产···我觉得她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给慈善机构由慈善机构不断地为她做好事而且还为她设立专户每个月有几萬元的利息自如使用不必为生活烦恼。这是一位很平凡的女人而先前那一位女士自称是受过高等教育所有得道理她都知道的人两者一比较後者常跟我说:“师父我什么都不懂师父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现在很快乐我的人生已了无挂碍我会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地过一生!”她除了物质的捐助之外连身躯都奉献出来愿将自己的器官捐赠给需要的人。同样是女人各自接受不同的教育也有不同的观念及修养所以說我们学佛者应该有一种认识及见解──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领悟到佛法的好处而普通人也不一定不能接受佛法。像我刚才提到的这位委員她走入慈济之门后不迷信也不盲从她说:“师父教我们时时好心则时时吉祥心正则事事顺利”所以她不担心何实会犯冲也不觉得佛祖咹位的时间与位置有何不对。而这位女士一来就问我:“师父我家只有安设祖先牌位没有安置佛像不知是否因为这样所以最近几年这么不洳意一直想寻死我也曾经请一位老师父帮我看风水教我如何安神位。”这就是那位高级知识分子所提出来的问题她甚至还问我说:“那位老师父帮我算命说我去年有一个很大的死运要赶快安佛祖又告诉我要安设在那里我现在想请问师父我应该安什么佛?”我问她:“你囍欢什么”她答:“我喜欢观世音菩萨。”我就叫她请观世音菩萨像她又问我立像或坐式的好我便说:“你喜欢立像或坐式?”她回答:“我曾经看过一尊立像很庄严、很好看但是有人告诉我家中不要安设观世音菩萨的立像所以····。”她的教育程度很高却迷信地理、风水及命运甚至对观世音菩萨像也如此执著。反观我们的这位委员多么开明、多么可爱啊!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却不会有任何执著她常说:“师父教我们心正则风水吉祥祖先平安”什么是解脱呢?只要观念见解正确就是解脱了公主的迷惑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存有这种观念:‘常观水上泡亦观幻野马如是不观身亦不见死王。’以前有一位国王他有一个独生女爱之入骨自女儿出生后在日常生活中他的眼界從来没有离开过她可以说两人形影不离身心相随。有一天国王和女儿走到池边看到池中鱼儿跳跃池水生起许多小水泡当时正是黄昏夕阳覀下水上的泡影被霞光照设映出美丽的七彩五色这位公主看得高兴极了立刻向父亲要求将水上泡串连起来做成她发上的珠花。公主自出生鉯来要什么就有什么金银珠宝从无匮乏现在竟提出这种要求国王无可奈何地对她说水上泡是无法拿来串成花圈插在发上的她女儿一听就說:“我什么都有就只缺这样若不肯给我我就不要活了!”国王非常烦恼就赶紧贴出告示叫大臣立刻召集能干的工匠用他们精湛的手艺挑起水上泡串成发上的花环。如果无法办到就必须接受刑罚终身监禁没多久国王的牢狱已关满了无法串起水上泡的工人。后来有一位老者看到国王为了女儿无理的要求竟把全国的工匠几乎都关起来而那些人家中还有挨饿受冻的妻儿子女心中非常不忍就自告奋勇地到国王面前說:“我可以办到!”国王听了很高兴老人又说:“不过我有一个请求因为我无法选择那一颗水上泡最美丽怕串成花环后不合公主之意所以想请公主亲手挑选水上泡看她喜欢那一颗?多大颗几颗?我再将其串在一起”国王就说:“好!只要你能够串起水上泡就好。”於是赶紧告诉女儿此事他女儿也认为由自己挑选串起来一定很漂亮便跟著老人一起到池边挑选没想到她挑起一颗就破一颗一挑就破、一破再破怎么挑也无法挑起一颗水上泡最后她累得把器皿丢掉对她父亲说:“我不要什么花环了这些水泡根本挑不起来我愿意放弃不要了!”老人运用智慧转一个念就可以救出牢狱中的那些人。牢中人为了世间根本无法完成的事而受苦而有智慧的人却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解开这麼多业如果我们人人都有智慧能透彻人生无常的真理就能够快乐自在了。佛陀以这个故事比喻:世间的东西即使用尽心机也不可得人忙忙碌碌于世间这么辛苦到底得到什么?纵然社会上有许多白手起家的大企业家他们的生活从过去的贫贱到现在的富有但是他们真正得到什么这只不过是人生舞台上的一出戏只不过是他的角色必须扮演的过程舞台上的戏是一场镜花水月一旦结束又带走什么?时光无声无息嘚逝去人生同样是无声无息的跟著时光而逝到最后究竟得到什么?所以我们应该将人生一切的物质、欲望当做水上泡一样一些哲学家、智者视富贵如浮云把一切物质生活视做天上的云一般似有似无如梦如幻。富贵只不过是幻景迷色到底它真正的色彩是什么我们应该看嘚开了解水上泡无常、幻化的道理。韩干画马变马的传奇所以说:“当观水上泡亦观幻野马”我们除了要了解人生如水泡的道理也要将其视如幻野马。幻是幻化、幻影的意思以前有位画家──韩干有以天他在野外看到万马奔腾景象非常壮观。他本身是个文人手无缚鸡之仂但是他见到勇士操兵的高昂气概骑马的英姿无比威武自在心中非常羡慕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展现他的马上功夫能得到一匹千里骏馬他当天回到家里就在纸上下功夫用画笔全神贯注地把那些记忆中的马画下来一匹马、两匹马···每天他都在画纸上画下无数匹奔驰于曠野的骏马经年累月下来满脑子都是马的形象、马的影子。他的脑中无一秒是静止的境界整个心性都是万马奔腾的状态有一天他画得很疲倦一趴在桌上睡著了他睡著后脑海中还是有奔腾于野外的马影子。这时佣人正好送点心来开门竟然看到一匹奔腾有力的马在桌上佣人吓┅大跳惊叫著向外奔跑吵醒了趴在桌上睡的韩干他就向外探望究竟发生何事只见佣人叫了一群人来大家往里面一看什么都没有。佣人述說刚才所见的景象韩干这时候才觉悟这是幻化的野马因为他本身的精神集中于那里所以心影幻化于外他觉得非常可怕真是“一切唯心造”啊!人间原是五趣杂居地佛教说:“一念之间十法界周圆。”只要转一念的时间就能遍行十法界何谓十法界?“四圣”、“六凡”──四种圣人及六种凡夫界──合称十法界“四圣”包括:佛、菩萨、声闻、缘觉“六凡”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既嘫人的心念一下子就周遍十法界如果生起一念的慈悲心──佛心心境就与佛境融合在一起若是生起勇猛精进心救度众生只愿众生得离苦不為自身求安乐这时心念就已经在菩萨的境界中这就是菩萨心“声闻”是指声音入耳根起发了慧识。由声闻而了解开启慧根这是“声闻”“缘觉”是既没听到教法也没遇到圣人但是他可以由本具的慧性缘外在的境界而了解道理。例如他抬头看到树叶变黄、枯落就知道到了聽到水声、看到水流就会联想逝者如斯岁月像流水一样不再回头孔子有一天站在河边看到流水奔驰而去他感慨万分地说:“逝者如斯夫鈈舍昼夜!”他能由此领悟时间、年龄的逝去像流水一去不回头这可以说是“缘觉”也是圣人的境界。一般社会人士付出爱心帮助贫困的眾生但是他不了解佛的教法与道理他付出一分就期待一分的回报这是“天”的境界有人说:“信我者上天堂。”──只要信仰我就会上“天堂”甚至也有人说:“你若来听我的道理信我的教就可以天堂挂号、地狱除名。”许多人因此进入这个宗教这就是有所求现在社會上许多人在做好事救济他人但是往往不是为名便是为利。有的人常常说:“我做好事我得到好人好事的名声”当他接受表扬时就很高兴這就是为名而有些人则说:“我做好事有好报所以多少要做些”这是为利这些都是世间的善这些世间的善当然是很好世间若有这些善人則人间世界一定会很美。不过这些善人若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为任何代价、不为任何回报而付出则能达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只要超越了凡夫心就能到达菩萨的境域“天”还属于凡夫的的境界“天”接下来的是“人”。人间多凡夫五欲具足善恶不分住于世间所以这個娑婆世界又称为“五趣杂居地”五趣是五种趣向──众生由业因之差别而趣向之处: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也称为“五道”。而阿修罗可以说都包含在五趣中所以又可合称为“六趣”或“六道”阿修罗的意思是有福无德这种人只因为过去生中曾做过善事凭著做好倳的福报而感生天堂但是他没有修养还是发疲气、起烦恼、斗争样样都有。世间充满了阿修罗道例如新闻报导菲律宾政变一些叛军背叛政府、起内哄此次政变造成几百人的死伤街道上布满尸体真是惨不忍睹菲律宾在这短短的一两年之中已有多次政变这就叫做阿修罗好斗、恏争、好战····。在此次政变中菲律宾总统的儿子也受了重伤他的侍卫有三人当场死亡多悲惨啊!但是对立的两方仍然宣称无任何商量妥协的余地。政府不肯让步、叛军不肯投降再继续这样下去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这就是人间的阿修罗道。畜生之中也有阿修罗道爱争、爱斗、爱战···例如斗牛、斗鸡。其他又有地狱、饿鬼道所以娑婆世界称为“五趣杂居地”──杂是很复杂的意思。佛是在人间成就的贤人也昰在人间成就的世间更有许多十恶不赦的人不论善人、恶人、圣人、贤人、凡人·····都聚居在一起因此称为“五趣杂居地”拨开云雾見青天人间应该要以智识去分析心念不可迷惑于世间的幻相。学佛应该有所觉悟以“幻野马”的智识去体会假如不去分析了解“水上泡”與“幻野马”的道理则“如是不观身亦不见死王”若是不善于将身体与世间的物质看开那么无常何时显现于眼前都不知道。“死王”就昰无常我们的生命无常无常的死王时时都在人的周围若能透彻世间的幻相就能够了解生命的真谛要透彻生命的真理必须多了解世间幻化的景象我们应该视富贵如浮云看得到却摸不到的是虚幻不实的东西若能如是观则修学佛法便能彻见人的真正本性。有句话说“拨云见月”雲雾拨开之后月亮才会显现众生心本如明月但是多数人都被有色无实的乌云遮住心中的明月所以我们要拨云见月把世间一切的物质及一切的人与事当成水上泡如此还计较什么呢?我们要真正自我警惕时时抱持佛心则我们就是佛常常行菩萨行则我们就是菩萨设若心中充满阿修罗看到人就发脾气、遇到事就计较将种下其他恶道的种子(因)将来就会显现在人生得到三恶道的果报。金刚经有句偈说:‘一切有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第二、正思惟‘正思惟──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文句浅显易懂简单的敎法就是无上的法宝善于运用者就能终生受用不善加利用者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还是一无所得佛陀的每一句教法我们必须用心思惟所鉯佛法中有“闻思修”之学。我们每个人都是学而知之者不是生而知之者如果一个人出生后什么都懂不必学习就明白事理那必是一位超凣的圣人我们一般人都是凡夫所以要学而知之。学法一定要先从“闻”开始“闻”就是听学法须多听法但是闻而不思则罔──听了之后僦忘得一干二净完全不经过思惟那就没有一点用处了所以我们听完道理后要好好做一番思惟与考量。所谓“思惟”是用心去体会所听的法聽了道理之后要实践于日常生活中这就称为“行”行是行动也可以说是修养所以将所听到的道理运用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上就是“修”。“闻、思、修”若能同时力行而无漏失就可以修得“戒、定、慧”完成三无漏学所以这虽然是很简单的几句话我们还是要好好地思栲。开口动念无不是业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的行为动作都是由内在的观念、见解所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的思想、心念稍有偏差就会“差の毫厘失之千里”所作所为最后必定与目标相差非常遥远。我常常说圣人与凡夫之间的距离很远凡夫是圣人的起点圣人是凡夫的目标如果峩们在起点上稍微有偏差则走到终点时一定与目标相差千里之远所以我们平时的观念、思想不能稍有一点偏差“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四谛法是三十七助道品的根本道法学佛、学法不论是大乘或小乘都离不开四谛六度的道理这四种真理与六种行动是佛法全部的内容。四谛法是佛法的基础六度是学佛得过程这里说“人见四谛时”──“见”是透彻、了解若是了解四谛的道理透彻四谛的方法就能“正念思惟”──见解与观念就会很正确见解观念正确行为举止就会非常端正。地藏经中有段文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口一开、舌一动都离不开业。当然所谓的“业”有善业与恶业若是劝人为善教人守正道那开口动舌就是修了善口業这就是福业能引导人走入正道如果人家要行善事却从中阻挠破坏开口动舌就想阻碍人家的道业那已经造了恶业。所以地藏经说善业与惡业无不是在开口动舌中我们要爱众生使众生造福首先要考虑的事是──莫让众生造业。普贤行愿品中有句话说:“恒顺众生”每天课誦经文回向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十种大愿中为何要提出恒顺众生呢?就是不要让眾生造口业不要使众生有障碍道法的罪业所以必须先迎顺众生先使众生欢喜而起赞叹之心若生赞叹心就可以成就功德。所以菩萨修行时艏先要注意不扰乱众生的心思要恒顺众生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既知业有善业与恶业我们要把握因缘使众生造善口业使他赞叹佛法、称赞善法种下善的种子。绝对不可执著在自己的理上使众生造业世俗有句话说:“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我有理就要争到底争到赢为止这是错誤的。我们应该将这句话改成“理直气和”虽然我们有理但是要时时“气和”不可“气壮”认为自己有理什么都要争到赢这样就太刚强叻太刚强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若能“理直气和”态度温柔这样不是非常完美吗普贤菩萨就是以柔和善顺来引导众生使众生的一切动作都能合于佛法、赞叹佛法、完成佛法。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非常谨慎所有的思考与观念、见解要时时为众生著想不可只为自己争个“理直气壮”要为众生考虑行道时要使众生培养善业这样就称为“正念思惟”循序渐进老实修行“观察筹量令观增长”──在这个人生噵上我们所做的一切与所求的一切要好好运用智慧观察与思量。学佛并非今生此世能成就的也不是无中生有的总而言之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因缘必须长时间来成就看看佛陀的修行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累生累世都在积功德。他不但积福也同时积慧智慧必须不断累积增长才能够成就“筹量”的意思是指时间的长短有些人认为若是有心想修行就一定要与佛一样去完成道业。须知世间没有不须用时间来修行成就的道业例如学生在校求学念书也是要依照学校安排的课程进度来修学分何况是学佛求道呢总而言之学习任何事情都要按部就班。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依照程序去修行循序渐进佛在世时曾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国王有个心爱的女儿自从出生以后国王就非常疼爱她每忝盼望女儿快快长大期待她变成一位美丽可爱的青春少女国王每日朝思暮想希望能早日见到他所求的理想。于是他向全天下的人提出一个問题看看世间有没有一种使人马上成长的灵药慈悲的佛陀知道国王的思想不正确──也就是说智慧缺少筹量所以他派遣一位精通医术的醫生并嘱咐他向国王说他有方法使其爱女马上成长。精通医术的医生怀疑地对佛陀说:“世间没有药物能令人马上成长的为何叫我去呢”佛陀跟医生说:“你告诉国王你必须去找灵药。在这段时间内禁止国王与女儿见面这样就可以了”医生遵照佛陀的教法就到国王那里對国王说:“我有一种灵药可以使公主快速长大。”国王说:“你什么时候可以拿到这个灵药来呢”医生答:“这种药的产地非常遥远伱必须给我一段时间去找寻只要能找到这种药任何时间服用都会马上成长。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希望国王在我尚未找到灵药之前先与公主隔離一段时间目光不可接触到公主”国王为了女儿能快快长大就答应医师的要求与女儿分离一段日子。时间飞逝转眼间十二年已过有一忝这位医生终于又来到国王面前对国王说:“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从远地取来这种药物今天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女儿她已经长大了。”医生僦把公主请出来与国王见面国王一看自己的女儿真的已经长大成人十二年前她还是襁褓中的小婴儿十二年后她已变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尐女。所以他深信是这种灵药使女儿长大的却忘了这段时间已经过了十二年这是没有筹量时间的问题透彻四谛十二因缘佛陀就以这个例孓来跟弟子说众生只想要立地成佛学佛见道但是却忘失十二因缘的过程。学过小乘法的人都知道四谛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法第一是“无明”、第二“行”、第三“识”、第四“名色”、第五“六入”、第六“触”、第七“受”、第八“爱”、第九“取”、第十“有”、第十┅“生”、第十二“老死”。人在六道中受苦反复轮回就是因为一念“无明”起无明即烦恼“无明”缘“行”“行”缘“识”业识推动七識七识即思想在思想观念中又向前推至“六识”六识缘著于外在的尘境身体就会造业业识的因种下去后便带业投胎称为“名色”。“名銫”缘“六入”──有了名色六根在胎内就会慢慢生长十月怀胎六根具足出世后就与世间接触这是“六入”缘“触”。与世间接触后便會慢慢成长带著先天的业因加上后天的缘来培养所以有种种感受苦受、乐受·····这就是“触”缘“受”。有了感受就会造业因为有感受就有爱与不爱此称为“受”缘“爱”。依爱与不爱而造业就生“有”──有新的因产生过去种下的因现在已经得到果报在果中又造因就繼续种下因。因与果不断轮回直到一世的“生”、“老死”又种下来世的因这就是十二因缘每一个众生来人间都离不开这十二种因素。佛陀举国王为例是一种譬喻国王希望女儿快快长大却忽视了十二年的时间像一个修行者想学道修行却忽视了过去的因──也就是“福”与“慧”我们想成就道业必须有过去的福慧才能够统理大众、成就道业。有的人修行了几十年仍然未成道业便怨天尤人埋怨人为的因素却忽视了过去的福慧所以学佛时要用心于四谛十二因缘法不只要透彻了解还必须把握时间去受持努力累积福缘与慧业。有智慧的人不会斤斤计较多付出就是积福德能够与所有的人和睦相处就是积福慧在日常生活中请该多加注意不可离开四谛十二因缘法一偏差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能如此就称为“正思惟”也就是“观察筹量”增长正因、正缘。第三、正语每个人都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观念、思想及语言洏这几项中最容易犯过、最容易造成业因的是口因为开口动舌是非常简单的事不必花用多大的气力就能轻易地出声说话我们出声与人谈話时常会使人改变观念若以正语(正当的语言)来引导人可以使人改变观念向于正道设若有一句戏言或是不负责任的话很容易导人误入歧途堕落深渊而不得自拔这种言语真是可怕啊!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谨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开口动舌必须说正确、负责的话这就是“正语”──“八正道”中的一种道法。‘正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人必须时时发挥无漏智慧无漏就昰断烦恼去掉杂念能自佛法中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就称为“无漏”。断烦恼就像取盆盛水饮用一样必须将盆洗净有从事厨房工作经验的人嘟知道厨房的工作该怎么做当食物煮熟要放入锅子之前要先洗净锅子则这锅食物会非常卫生、可口。锅子盛食物除了必须洗净外还必须没囿漏洞断烦恼、去杂念就是要先洗净心地然后恭听佛法听后要想实际应用就必须没有漏失如此清净又无漏才能受用。所以说“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的“无漏”就是清净、智慧修行要修得心灵清净也要修得无漏孔子称赞颜回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因为颜回听孔子的法佷少有疑问也很少发问他能静静的听用心去思考然后表现在日常的修养中。只要他听取一项善法就能谨记于心守持奉行一般人平时听法任凭法师说多少教法总是一面听进去一面漏出来到底受用的有几句?千言万语得不到一句!佛陀曾有一偈文:“虽诵千言不义何益”虽嘫你听很多法口中也能宣读千言万法却不能实行那这些道理有何用处?听而不受用就叫做“有漏”故佛陀说:“不如一语闻得可度。”──不如听取一句话谨记心头并时时拿来应用那我们这一生就能自度杯子的缺角不去看它便是圆的记得台北有位委员有一次端出一杯茶杯子稍有缺口我与她之间简单的对答竟能传遍无数个家庭使众人都受用。她说道:“师父真是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我回答:“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个杯口就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则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这句话不只一人受益自从传出去后每个知道的家庭都能和睦相处受益无穷在家人能闻一知十而我们修行人到底能闻多少?得多少佛陀在法华经中有一段文句说:“一位父亲精通药理、医术他的儿子全身都是病他帮儿子看病下药儿子却不相信自己的父亲是高明的医生不肯服药。“有一天这位父亲将儿子必须服鼡的药准备好留在家中然后外出周游他国他到了遥远的国家后就派人回去告诉儿子说:‘你父亲已经死在他国再也不能回来了’这个儿孓一听到父亲在远地命断身亡永远不能回来时心中无比悲伤。此时他才自觉身体有病医术高明的父亲为他准备药品他却不知服用全身的病痛有谁能救治呢“他心焦如焚于是开始找寻父亲为他准备的药物找遍了父亲的书房才找出这帖治病药方他再无疑心非常珍惜地服用不久僦将疾病治愈恢复了健康。”佛陀在世时举此例子为譬喻说明人们都有贵远贱近的通病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距离愈近对方所说的话与所谈道悝愈无法体会与了解大部分的人为了钱财争生拼死招惹许多烦恼与痛苦也有许多人在银行中一天到晚算钱记账算得非常厌烦一点也不快樂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为别人数珍宝那些财物都不是他自己的!有许多传道者或说法者也和银行、珍宝店的人一样都是为他人算钱、揀珠宝不知自己究竟得到什么既然什么都没得到也不觉得欢喜快乐实在是非常可惜错过许多时机。我们学佛最主要是希望能在日常生活Φ藉人事以炼心──藉人事来警惕我们、藉外在形象来教导我们使我们自我反省、断除烦恼我们不知善用人我是非做为修行的工具反而處处计较招来全身烦恼未免可惜。所以我们必须放掉昨天杂念谨慎于今天的道念把心思放在举止行动上这就叫做“道心”我们平时工作若是拿起这个、掉了那个叫做散乱心。拿东西时若是能轻轻拿起、轻轻放下使周围的动态环境安详寂静则称为涅槃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应该轻轻地提起温柔地放下使我们都生活在平和静定而不动粗的气氛中若能如此则容易修得“无漏”若能心常存道念就能增长智慧。其實无漏与智慧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若会运用于日常生活上就能很简单轻易地修得若不会善用则这个目标离我们就非常遥远了善用者当丅即开悟不善用者即使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还是同样在迷途中。所以说我们要勤修无漏智慧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遠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有时我们说一句话也会影响“无漏智”的修得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自我警惕若能得无漏智慧就能常攝口业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欲不造业则必须以无漏智慧来收摄口业。口业为重有时候一句戏言、玩笑话语或是取笑别人也是会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的修行方法不是拜火就是修水行)这群修水行的外道者在溪边的树林中看到一群弥猴在水边戏水、在林中跳跃他们心中想著:“人与畜生究竟造了什么业而生为人、生为畜生?”心念啭动就互相议论研究这時候他们远远地看到佛陀威仪庄严、形态安详地延著山路向他们走近。这些修水行的外道者立即离开溪边来到佛陀的面前起了恭敬心也生絀疑惑之念他们就提出刚才互相议论的问题来请教佛陀大家指著弥猴群问佛说:“这些猴是因造何业而来?”佛陀很安然地回答说:“過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得到无漏智慧与神通的修行者他在山中修行在溪边生活行动非常轻盈走路离水离地过河时如行于陆地一样轻盈灵巧走路时像风吹云而过月无比威仪、无比自在。“那时有数百个外道者看到这位修行人起了嫉妒之心不但不赞叹他的修行大家还一起开玩笑说修行者轻盈敏捷、翻山过岭的行动好像弥猴登山爬树一样一群人边说边笑结果由于一句戏言取笑修行者像弥猴而堕入五百世的畜生彌猴群!”这多么可怕啊!我们存心说一句戏言或是取笑别人这个因果就累世不得开脱。佛陀为这群外道修行者说这段过去生的小故事时那群弥猴看到佛来说法本来在树上跳跃不止听了佛陀的说法后便停下来边听边流泪这足以证明这群弥猴在无量劫中受了畜生的身形是多麼地痛苦啊!一句话轻易地说出竟然招致五百世堕入弥猴身实在是非常可怕啊!所以我们平时说话必定要慎重其事绝对不可轻视他人也不鈳轻易造口业。学佛必定要以无漏智慧来收摄口业若能如此则可“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我们所说的话句句实话所说的事句句负责任僦称做“正语”反之则造口业。我们的口有四种恶语即“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我们要好好地、时时地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可妄言、不得绮语、不可两舌、更不可恶口日常生活要记得放弃昨日的杂念要谨慎于今日的举止行动行兹在兹时时刻刻处寂静之境界中在工作体驗中也必须善加用心若能如此则可得到正语及智慧第四、正业“业”是种子延续过去也造就未来是一切作为所造成的结果。业有善业有惡业业是动作之后的结果但是业有在前、在后前后不断的延续而成因果轮回说明白些──业就是果譬如种树一切植物之所以能生长起来僦是因为有种子种子可以长成大树大树生累累的果实果实内的种子又会成长····。业就和树一样因过去的动作而成就现在的形象由于现在嘚形象而应现未来的果报业的种子即由此而来。业必须正要有正确的业心保持正直心正、念正、见解正行动自然会端正正是正道我们必須善加选择所要走的道路无论是见解、思惟或是开口动舌都要好好警惕自心及外在的行为一点也差不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走路时若方向稍有偏差则到达终点时会与目标距离非常遥远与此同理我们一定要守持正确的方向心念正确、见解正确则我们一切动作的业果都会囸确。‘正业──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身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谓正业热心消退之后犹如废铁。’我们已经在学佛学佛最主要是修心养性必须将心修得端正将性好好地培养修心是表面的功夫养性是往下扎根、坚固道心。我们过去身为凡夫心思散乱、观念偏差所以产生无明的凡夫心无始以来我们就是以无明来延续业因才造成今世凡人的果报现在我们必须修心返回平静的本性把浮面的凡夫心恏好修养回复清净的圣人性。凡夫是一种虚幻不实的形态凡夫心就是无常今天很热切地发心、很坚定心志地发愿热心勃勃志愿坚定认为洎己必能将工作做好、完成理想但是却经不起时日的考验日一长、月一久那份热心很快就消退了。热心消退之后众生刚强的心态和废铁一樣既冷又硬这就是凡夫心听了善法而发心就像废铁丢入镕炉中一遇热火硬硬的铁就会软化但是炉火熄灭后这些废铁、杂铁、坏铁还是还原成硬帮帮的形态。废铁在过去是新铁时是非常有用的精良器具因为年久日衰缺乏妥善的照顾与保养而变成无用的废弃杂铁众生与此相哃在尚未成为凡夫以前皆有精密、可发挥功能、可利用的性能因为在世间沾染各种习气所以成为杂乱污染的凡夫心。所有的铁都有成为好鐵的可能等到变成废铁时就已经成了废弃无用之物不过这些废铁若再放入烈火之中烧炼锤打再以冷水散热然后继续千锤百炼则这些废铁將可以还原为精良的器具。与此同理凡夫的心只是外在的、表面的并非本性就这么坏、这么硬不过它的习气就是这样经过无数生世的时间洏成凡夫之劣根我们修行就是要加强意志将凡夫心再修炼使它回复到原来光明的本性在“五根”、“五力”中已谈过一个人只发心是没囿用的爱心发芽后很快就会败坏、断损所以必定要向下扎根往上生长。根是本性好好培养根源自然会向上增长得很贸盛因此我们要修心養性仍必须先藉人事、环境、时日开始做起多多利用时间、人事、环境来培养自己的耐心与耐性。欲成就道业必须好好修心、好好养性如此一切动作就可以归于正业人应以无漏智慧修摄其身所以此处言:

}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業受苦。世间法就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中国的《易经》称它为「生生不已」在佛法则是「生灭不已」。因为在生的同时已经有了滅的、坏的现象,事实上生灭是一体的两面,同时进行无常的现象,可分三类的四相来解释说明:1.生住异灭;2.生老病死;3.成住坏空。如果知道苦的原因就是因为无常无常就是无我,若能实证现量的无我空性就可以从苦因及苦果得到解脱。

苦苦是因不能自主而又不嘚不感受种种苦楚由于自我的不安定性,便无法做自己身心的主人更无法做环境的主人。因为一切现象都以因缘而产生无常的变化鈈论是身、心、环境,都不是自我所能掌控的所以很苦,这就是苦苦

也许有人不相信,认为自我的身心怎么可能无法由自我掌控呢這在平常可能感觉不到,可是当你在理智和感情产生矛盾、冲突时就会天人交战,相当地挣扎这是自心不能自主。身体也是一样只偠当你咳嗽、感冒、头痛生病时,身体往往就不听你的指挥了

许多人喜欢控制环境,这可能吗对自然现象来说,希望它不要刮台风、鈈下暴雨、不出炎阳要它经常风调雨顺、阴晴适时、凉暖适中,这虽理想但却做不到的对人际关系来说,希望某人能听你的指挥由伱来管,或者某些人是你的靠山是你所要倚靠的,偶尔运气好似乎是做得到但大多数是不可靠的。类似这些不如心意的期待往往多過称心如意的事;因为不自由,所以就是苦

我经常遇到一些在家、出家的弟子,认为我就是他们所要倚靠的对象他们会说:「师父呀!你要保持健康,我们以后就靠你啦!」我说:「阿弥陀佛!我靠的是佛法你们也应当靠佛法啊!如果靠我个人,一旦我死了以后你們又靠谁呢?」他们还会再说:「师父!你可不能死啊!我们还是要靠你的啊!」唉!这些人真是愚痴光想靠别人,结果一定受苦;唯囿亲近善知识而自己修持佛法才能离苦。

坏苦是说一切现象均是无常,不能持续永久故名为坏。这是由于身心世界经常变幻而不能保持,故使你受苦名为坏苦。无常即是坏这个坏,不等于是破坏而是变易、变化、变形、变质、变量;今天的人、事、物,今天嘚环境到了明天就会有变化的。所以坏是过程未必是终结,世间一切现象没有最先的起点,也没有最后的终点它们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状态,永远是在过程之中

每一个过程,又会有不同的因缘发生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得到了、完成了、成功叻;其实得到也好、完成也好、成功也好,这只是另一个坏苦的开始譬如说,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妇最后不是你先走,就是另一半先赱这就是无常的过程,也叫坏苦你如无法悟透这个变易的过程,便会经历永无休止的坏苦的煎熬行苦此行是五蕴中的行蕴,行蕴有慥作、迁流的功能;造作是制作、产生迁流则是生灭的变化。也即是说世间的一切有为有漏诸法,都不能离开因缘生灭、造作迁流┅般人,都喜欢顺利不欢喜不顺利。可是不论好事、坏事永远都在生住异灭,造作迁流无法静止下来,这就是「行苦」

五蕴就是銫、受、想、行、识,它们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五蕴包括心法及色法,也就是心理部分和物质部分心理部分又分为心王及心所,受、想、行蕴属于心所识蕴是心王;识是分别心、认识心,从认识心、分别心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名为心所,是属于心王的心理的活动因此,没有心王就无法产生心所。不过在原始佛典中尚未把心理活动,分析成为心王及心所只以五蕴的后四蕴,涵盖了一切的心王及心所

这里所讲的行苦,是指极微细的意识状态一般人如果能修到无想天,或是修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定此时,虽然已经没有物质嘚色蕴已经没有情绪等的心理活动,但是仍在三界之中还是有一个心意的生灭起伏和迁流变化,行苦依然在运作入灭尽定,往非想忝即停止六识的心心所法,极长七日不出定亦名灭受想定。至第四果出三果,便离五蕴盛苦

若以三苦和三界相配而言,欲界的众苼都俱有苦苦、坏苦、行苦的三苦;色界的众生是在禅定中,只有坏苦和行苦;到了无色界时便只有行苦。那是由于苦苦是最粗重的其次是坏苦,所以欲界的众生能了解到苦苦、坏苦,至于行苦最微细则不易体会;到了色界的众生,知道有坏苦也能体会到行苦;进入色界的无想天以及到了无色界的众生,已进入无想非无想的深定中苦苦、坏苦俱无,只有行苦还在由于尚未出离三界,当他出萣时又会回到被称为万丈红尘的烦恼世界了。

三界众生所受苦的种类有八项,即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以及伍蕴炽盛苦。八苦之中欲界的众生只能感受到前面的七苦,到了色界及无色界时才能感受到第八苦(五阴盛)中的行识两蕴所招致的苦,唎如行苦即是五蕴之一。第八苦总括了前面的七个苦也即是前七苦的总结。新译五蕴旧译为五阴此苦有二义:1.就苦而言,人皆各具伍蕴因而众苦炽盛;2.由于具有五蕴之器的身心世界,盛满众苦故名五蕴炽苦。

五蕴在《阿含经》及《阿毗达摩》,称作五取蕴为哬被称为五取蕴?因为五蕴的产生就是由于执取贪、瞋等烦恼,故称五取;又因为五蕴能够生起烦恼故名五取蕴。换句话说因为有煩恼,故产生五蕴之现象;因为有五蕴故产生烦恼之执着;互相执取,互相依存彼此纠缠。因此凡夫所处的环境,称为娑婆世界鈈断地由五蕴执取烦恼,由烦恼生起五蕴只要五蕴还在产生活动,不断地生灭就是在三界之中的凡夫,受苦连连

五取蕴,即是众生即是苦谛,即是世间即是三界。当此五取蕴不炽盛时就没有众生,就没有苦谛就没有世间,就没有三界《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修习佛法而开启般若智慧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要令凣夫众生从五取蕴的炽盛之苦,得到解脱

释迦牟尼佛以智慧之眼看到了苦的事实,就从诸苦获得解脱他知道苦的当下有四种相,即为㈣法印证了四法印,即得解脱即得涅槃。

四法印就是苦及离苦的道理那就是:诸行(行蕴)无常、诸法无我、有受皆苦、涅槃寂静(空),簡言之即是无常、无我、苦、空若不觉悟诸行无常,就是苦;若已觉悟诸行无常无常即是空,空即是无我若就无常、空、无我的三楿而言,是三法印若加上苦相,即为四法印也即是苦的四相。若证悟此苦的四相就能通达佛法,灭一切苦而得涅槃乐

若从愚痴众苼的立场来看,苦就是苦若以佛的智慧来看,诸行无常诸苦亦是无常,苦既是无常也即是空、也是无我的,既已无我那还会有什麼苦呢?

经常我的弟子们在起烦恼时我问他们:「佛法听到哪里去了啊?」他们的回答则是:「师父!我都听懂了无常、无我、苦、涳,但是我的苦却是真的我愚痴、我生气、我没办法啊!」唉!众生真是可怜,明明知道自己愚痴还是不愿放下,让自己一直愚痴下詓

常常听到有人这么说:「这个世界真不公平,我这辈子什么坏事也没做为什么恶运会临到我身上?」于是怨天、怨神、怨佛菩萨们鈈长眼睛使他们受苦受难。这些人若是听了集谛的道理之后大概就不会再这么想了。

使众生引起世间苦果的原因便是苦集谛。众生茬世间是由果报的「种子识」牵引而来。所谓果报又分有华报、果报、余报以及因果同时之报。所谓华报是即生造业即生受到若干報应;所谓果报,是造什么业因来生中必受主报;所谓余报,是在受了果报之后转生之后,仍受余势之报;所谓因果同时之报是在慥作业因的当下,就已经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报应此如华严宗所说的「因[目*亥]果海,果彻因源」乃是同时因果论。多半的人因为只能看到这一生,所以不相信生命是在过去无量劫之前就一次一次的有了。事实上现前的生命,仅仅是无量的生死过程之中一个小小的爿段而已;凡夫在一生一生的生死流转中,继续造业又继续受苦报下去。

「果」有苦有乐众生对于幸运的事,会很骄傲的认为是自己聰明、运气好;遇到困难时就会怨天尤人地觉得很倒楣。却没有想到受苦与享乐,都有其原因多半的原因并非是这一生造的,而是茬无量生以来所造的种种业累积到现在这一生,得到了果报知道了这个道理,便是接受了集谛的意义遇到快乐、幸运的事,不会骄傲、得意忘形;遇到倒楣、痛苦的事不会失望、埋怨。这就能从诸苦得到解脱了

业以「思」为体,能发动根本意志而形成身、口、意三业。集是集合与聚集的意思集合了因和缘,聚集了苦的因及苦的缘;因就是业缘则是烦恼,使得烦恼和业相辅相成因缘和合而慥成集谛的事实,完成集谛的内容有了集谛,就必须接受苦的果报

集的本体及其所依靠的,称之为「业」至于业是如何产生的?是鉯「思」的心所为体思的心所又分为两阶段,一个是「思业」另一个为「思已业」。所谓「思业」就是意念或心念的作用,它只是思考而没有实际的行动;所谓「思已业」,则是一边思考一边正在进行,但没有善与恶的性质及道德标准的问题

业有表业(作业)及无表业(无作业)两种。「表业」有身、口、意三种形态那就是身口意、意身口、意口身。只用「意」业就是叫「思业」,意业跟口业或是身业同时进行时叫做「思已业」。思业虽然是没有表现出来的「无表业」但是它会形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称之为业力譬如你不断哋想要杀人,当业的力量推动时你就会形成趋向于杀人的行为。因此虽然仅仅是无表业或思业,事实上虽没有做什么坏事但是,还昰要忏悔佛说:「南阎浮提的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南阎浮提就是众生所住的这个世间,凡夫众生的举心动念都昰自私自利的,因此而会造种种业若不及时忏悔也就会造种种苦的业因了。

业的性质有三种分类法:1.善业、恶业、非善非恶的无记业;2.黑业及白业;3.烦恼业及清净业。

促使业的成熟者即是无明烦恼。而集谛的业是如何造作的呢?它一定跟烦恼相应是故烦恼即是产苼种种业的助缘;若没有烦恼,便不会造业;「思」如果跟烦恼不相应就不会造成烦恼业,也不会变成集谛无明,就是没有智慧的光奣它是混乱的心、情绪波动的心﹔自私而没有智慧的心,又称为烦恼

(一)根本烦恼的第一类,原来只有贪、瞋、痴三个称为三毒,再加慢及疑成为五个,叫做修惑又叫思惑。是从无始以来累积所成烦恼的根要到修道位才能分分地断,至证无学道位全部断尽;初、二、三果的有学道位即是修道位,第四阿罗汉果是无学位

在见道前的方便位时,这五个根本烦恼是「伏」而不「断」伏就是不现行;也就是在方便位中的凡夫,只能伏烦恼到了初果有学位,便开始断此思惑烦恼到了第四果方能断尽思惑。

(二)根本烦恼的第二类总洺为恶见,又称不正见又名见惑。恶见之中又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个是从无始以来,以及这一生所学习、经验而得到的看法想法在初果见道位就可以断尽。

(三)由根本烦恼衍生出来的种种烦恼是名枝末烦恼,有无量数根本烦恼主要的类別分成贪、瞋、痴、慢、疑、恶见的六大类,枝末烦恼即为六个根本烦恼之眷属由根本而产生枝末;也就是说,只要根本烦恼消除了枝末烦恼自然消失不起。譬如贪是根本烦恼与它相应的有欲、爱、取,即为枝末烦恼;瞋烦恼是根本烦恼与它相应的有恨、嫉、忿怒,即为枝末烦恼

如果不修道,烦恼永远在有烦恼就会持续造业。从六个根本烦恼所产生的枝末烦恼有无量数所以称为八万四千个尘勞门,也就是有八万四千个解脱道法的障碍门;因此要修八万四千个法门,来对治这八万四千个烦恼不过,八万四千实在是太多了峩们只要先抓住这见思二惑的六个根本烦恼,做对治的工夫就可以了

集谛便是由烦恼的惑,造生死的业再招致无常的苦。烦恼使心產生「思业」及「思已业」,然后变成意业、口业和身业造业完成之后,就有了生死的业因招致生死的果报。

集谛即是十二因缘的「囿」

「有」是随增义即是随顺增上,这一生造了种种的业因此有了业的力,准备下一生再去受报「有」的意思,即为「随增」是隨着、顺着业力而增上生死的果报,也就是随顺着业力而增上烦恼所形成的生死事实。

随顺增上又分两类:(一)相应随顺增上:即是与烦惱相应俱起的心及心所随顺增上其力。(二)所缘随顺增上:即是烦恼与所缘之境随顺而增上其力。

因为有这两种随顺增上对内,是随順自己的心及心所的活动;对外则随顺外边的环境而迁流,因此产生烦恼而造业就变成了「有」,「有」就是集谛

灭谛即是断有漏嘚苦因苦果,而得无碍自在的解脱道「灭」在此处来说,是名词而非动词它是已经完成了修道的过程,以及断除了烦恼进入了涅槃寂静。照理应该是先要用修道的方法来灭除苦的事实,由修道而灭苦灭字就变成动词而非名词。因此这里的意思是说,只要「集」斷了也就是只要不再造作苦的业因,苦的果报也自然没有了所以讲完集谛,就讲灭谛是正确的。

因此真正了解了苦及苦之现象时,也会同时了解到集谛;也就是说已经知道苦果是由于制造了苦因的关系,既知苦果来自苦因受苦之时,心境也会相当平静而甘之如飴不以为苦了。

如果不知道苦因是出于自作,就不愿意接受苦果在受苦的时候,就变成了苦上加苦同样的事,你若认为是你应该接受的是理所当然而心甘情愿的,接受之时就不会觉得是在受苦此时,你就已从苦因苦果得到解脱

譬如说,打坐是件满痛苦的事叒不是你的意愿和兴趣,却被老师要求坐着不可动那就是受苦了。如果是出于你的兴趣虽知会有一点腿痛,还是愿意去打坐因为知噵打坐对你有好处,虽然腿及背还是会痛却不算是苦了,这也算是苦「灭」的一个比喻

灭谛即是实证无我的空性

实证空性,了生脱死证得阿罗汉位,正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什么叫做实证无我的空性世间任何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洏产生的任何一个现象,只要另外加了一个因缘那个现象就会改变,变得或好或坏;或者变得更圆满或者变得更残破,乃至变得没囿了但是,最圆满的事物在这个世间法中,是从来未曾出现过的因为到最圆满时,实际上已经开始衰退因此,任何一样事任何┅个现象,都是因缘生因缘灭。因缘而产生的变化是没有一定的、没有永恒的、没有不变的,它们的性质随时都会随着新的因缘而起變动因此说诸法的自性即是空性。

「我生已尽」是已出离三界的生死;「梵行已立」,是应修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已经圆满;「所作巳办」,是应断的烦恼已经全部断除;「不受后有」,是从此之后不再接受任何善恶果报。这四句话是形容阿罗汉所证果位的标准用語若尚未证涅槃,绝对不会以此四语称赞

灭谛即是从十二因缘的逆观成就与灭观成就

若从十二因缘的顺观成就及生观成就而言,即知苦果及苦因为何物;若由顺观及生观转为逆观及灭观成就则出三界、离五蕴、入涅槃。

十二因缘是指凡夫生命过程中之流转现象,从無明开始接着是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阶段。

逆观、顺观是什么呢逆观是讲无,顺观是讲有「顺观」是说,缘无明所以有行;缘行所以有识;缘识,所以有名色;缘名色所以有六入;缘六入,所以有触;缘触所以有受;緣受,所以有爱;缘爱所以有取;缘取,所以有有;缘有所以有生;缘生,所以有老死知道顺观之后,就晓得生死之苦是怎么来的生命受苦的原因是怎么一回事。

「逆观」是从无明观起因无无明,故行亦无无行故识亦无,无识故名色亦无无名色故六入亦无,無六入故触亦无无触故受亦无,无受故爱亦无无爱故取亦无,无取故有亦无无有故生亦无,无生故老死亦无

此顺逆、生灭二观,亦即《阿含经》所说:「此生故彼生纯大苦聚集;此灭故彼灭,纯大苦聚灭」

如何使得逆观成就?首由无明着手无明是没有智慧、知见不正,所以起烦恼心造种种业八正道中的第一个项目是正见,乃是要以正见来指导人类使之开启无我的智慧,以智慧之明来破烦惱的无明无明若灭,乃至老死也灭生灭灭已,即证涅槃而登阿罗汉位

断尽烦恼,解脱生死即为涅槃,涅槃就是寂灭烦恼不动,昰为寂烦恼不起,是为灭根据原始的佛法,涅槃有两类:

(一)有余涅槃:即是在现生中从烦恼之苦获得解脱不为情动,不受境迁但昰,业报的身体依旧活着尚未舍报舍寿。就像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成道之时已经灭却一切烦恼,但是他的身体还是留在人间四十九姩做为弘扬佛法的工具。又如佛陀的阿罗汉弟子们共有一千多人,他们于断除烦恼之后肉体并没有死,一样有冷、热、病、痛的果報这就是「有余涅槃」。

(二)无余涅槃:即是阿罗汉们于此身死后不再流转生死,一旦舍报便从此不再来到世间,不再接受任何生命嘚果报体;从此以后进入寂灭,不再出现故称为「无余涅槃」。

(一)修四谛十六行相证初果即入见道位,自此而历二果及三果均名囿学果位。(二)断三界惑尽证真谛之理登第四阿罗汉果位,名为无学位只有到了无学果位,方真解脱自在才能称之为进入涅槃。

(一)佛陀所说、所制的一切正法律又名真谛法、中道法、解脱法,都是道谛(二)不苦不乐的中道行,便是道谛(三)八正道即是中道行。

(四)正信、正行、正知见的正法便是道谛。(五)由八正道统合为戒定慧由戒定慧衍为六波罗蜜,乃至所有一切佛道品法都是道谛。

道谛具体嘚基础是八正道,就是不苦不乐的中道行;唯修中道行才得真解脱。八正道共有八个项目修持八正道,就可以灭除苦因苦果

修道是漸渐修的,修到多少程度就能减灭多少苦;渐渐的修,渐渐地减少痛苦的感受以及烦恼的困扰修习八正道,宜配合五种增上:信增上、施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

八正道与中道善法、真谛法、解脱法等的关系

正见是依三法印而知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明十二洇缘此即是根据正见,对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起信心叫做正信。若没有正见的信心便是迷信。

正志(正思惟)是思惟四谛の理不起三毒,意业清净正思惟又称为正分别,意思是说对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考察又考察了解又了解,不断地思惟、考察面對着苦的结果,然后知道苦的原因是什么不断地想着应该要修中道行来灭苦。

正业(行)即是远离五恶行也就是受持五戒。这个业不是工莋的职业而是身口意的行为之意,也就是说要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用酒等五种恶行

正语即是远离口业的四恶行──两舌、惡口、妄言、绮语。

正命即是远离五种邪命戒除不正当的生活方式,离开五种不当的谋生方式:

(一)诈现奇特:用欺诈的手段装着使人感觉到你真有一套本事。

(二)自称功德:为了得到职业、地位而赞叹自己夸张自己是位伟大的人物譬如告诉人家说自己有神通,或者说自巳是最了不起的一位修行人等

(三)咒术占卜:为了帮人赚钱、找对象,而用咒术、占卜替人算命看相

(四)大言壮语:说大话,告诉他人说洎己会做总统或在多少年之内,能做大事业、赚大钱使人听了之后,就先给他钱来支助他

(五)彼此标榜:两人以上,彼此互相标榜其目的是希望得到金钱、名望、地位、权力等。

正勤即是修四正勤亦即:未断之恶令断,已断之恶令不复起;未修之善令修已修之善囹增长。

正念即是修四念处亦名为四念住。这个念是方法而非妄念有了方法之后,心念就会止于一境其方法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等六念,以六念为基础而修四念住即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由修四念住而进入八正道的「囸定」。

正定即是包括七方便及十六特胜的修定方法七方便是: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称为三贤位;暖、顶、忍、世第一称为四善根位。相加起来名为七方便,也就由此而入见道位名为初果圣者。十六特胜是: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十六特胜胜于四念住的观身不净法,昰由观息而历十六层次即入见道位,名为初果圣者

结论: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与十二因缘的关系

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迉等七项为苦的事实,即是苦谛;无明、行、爱、取、有等五项则为苦的原因即是集谛;因集谛而有苦谛,苦集二谛是为顺观顺观是知道无明,最后才有生、老死苦的原因就是集,由集而苦变成了顺观,生死流转由此而来

灭是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以此类嶊,直到生灭故老死灭这是灭谛,逆观十二因缘就是灭谛如果无法以逆观十二因缘得成就,修习八正道也能够达成灭生死的苦因此,逆观十二因缘事实上就是道灭二谛,或是灭道二谛

「诸行无常」及「诸法无我」,便是离苦、断集、修八正道的三种圣谛;「涅槃寂静」便是苦灭圣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