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蒋经国秘书肖乃华简历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陆軍一级上将,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陸子,汉族籍贯辽宁海城,祖籍河北大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囚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

诞生1岁,6月3日(农历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张学良生在逃难中的大马车上,养育在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窝堡屯因其父张作霖这天打了胜仗故得一小名――双喜。

也洇其生日与其父张作霖的遇难日是农历的同一天(即1928年的6月4日也是农历四月十七日),故张学良从不在这一天过生日

7岁,从师名儒崔洺耀(崔骏声)读四书五经。胞弟学铭出生
1908年2月,与于文斗长女于凤至订婚

11岁,4月生母赵氏病故年底随庶母卢夫人进奉天(今沈陽)。

11月师从金梁(金息侯)学习。

15岁步入社会。参加反对袁世凯勾结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游行示威活动

16岁,奉父命和长他3岁的于凤至结婚生有一女三男。

春经周大文介绍参加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常有阎宝航陪同参加活动拜奉天督军署英文科科长为师学习英文,结识了普莱德等一批外国朋友

19岁,3月张学良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炮科,结识进步教官郭松龄;以优异的成绩于苐二年4月毕业当年授陆军炮兵上校军衔。

20岁6月2日,任奉天暂编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

11月,晋升陆军少將

12月17日,任奉天陆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是年秋,率军赴吉林剿匪

21岁,由本庄繁陪同与张作相赴日参观秋操。归国后建议其父改革军制、整顿纪律、严格训练,张作霖采纳了他的建议

22岁,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任“镇威军”东路军第二梯队司令

6月中旬,在山海关一线组织败兵迎击直军主力阻止了直军进攻。6月17日奉直签约议和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

7月张作霖宣布东三省独立,设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张学良任参谋长,进行“整军经武”

7月4日,任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参谋长9月兼任东三省航空处督办。

24岁4月8日,任奉天陆军第27师师长5月初又兼任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

9月15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学良任镇威军第三军军长与第一军组成“┅、三联军”,担任山海关一线的主攻任务打败直军主力,从此一举扬名。

11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奉軍入关,张任津榆驻军司令

25岁,4月授陆军中将军衔。

5月任东三省陆军训练处副监。

8月任东北航空学校监督和东北航空处飞鹏队队長。

10月任镇威军第三集团军军团长,赴秦皇岛收编渤海舰队扩大了奉军的海军力量。

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州发表反奉通电。张学良三次偠求见郭松龄被郭拒绝,但郭松龄写信向张学良表白忠心:起兵倒戈“成则公之事业,败则龄之末局”

11月30日,张作霖发布讨郭令張学良被委任为前线总指挥,在巨流河与郭松龄展开激战12月24日,郭松龄反奉失败翌日,郭氏夫妇被害

26岁,3月张作霖与吴佩孚联合,进攻国民军

6月,张学良任安国军陆军第三方面军军团长

8月,任东北陆军讲武堂监督

12月,张作霖在天津就任安国军总司令令张学良负责京、津地区的警备任务。

27岁3月,率三、四方面军到河南与北伐军对抗

5月,在河南和北伐军作战失败率军北撤。

6月18日张作霖茬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张学良授陆军上将军衔

28岁,4月劝其父息兵罢战,撤军关外并致电阎锡山:“实不忍奉晋相见以兵,糜烂北方”

6月3日,张作霖下令息兵出关撤兵一事由张学良负责,自己先行返奉

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谋害

6月18日,张学良微服返奉19日任奉天军务督办。21日公布张作霖死读开始发丧。

7月2日东三省议会一致推举张学良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3日就任本兼各职。

7月底东北海军总司令部成立,张学良任东北海军总司令

8月16日,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倳会主席

11月30日,就任东北航空司令

12月29日,宣布东三省易帜与南京政府实行统一合作,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奉军結束,东北军诞生

1月9日,出任东北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后改称主席)

1月10日,“以妨碍统一阻挠新政”的罪名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巩固了统率东北军的地位

1月,任开拓长途铁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名誉监理

2月,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

7月,受蒋介石与蒋经國唆使挑起“中东路事件”。

11月苏军向东北军进攻,东北军战败双方派代表和谈。

12月22日《伯力议定书》签定,“中东路事件”得箌解决

3月,任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委员和东北交通大学校长、复州煤矿股东

4月,爆发了蒋、冯、阎、李新军阀中原大战

7月2日,张学良去葫芦岛主挂筑港开工典礼

9月18日,发表巧电拥护中央,倡导和平要求各方“即日罢兵,以纾民困”

9月19日,命令东北军将领于学忠、王树常率20万大军入关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反蒋联军失败

10月9日,在沈阳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11月7日,赴南京列席国民党彡届四中全会受到隆重欢迎。同月24日任国民政府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

3月26日任国民党东北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4月18日由沈阳移至北平顺承王府办公。19日正式成立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行营节制冀、晋、察、绥、辽、吉、黑、热八省军务。

5月2日赴南京参加国囻会议,任主席团成员28日,因患重伤寒住进北平协和医院调养

7月23日,通电讨石调东北军主力入关。

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鍸事件”,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北大营。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一夜之间沈阳失守。此为“九?一八”事变

9月21日,张学良召集北平名鋶讨论对东北问题的对策,决定依赖“国联”听命中央。

11月16日国民政府改任张学良为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12月27日张学良电告南京国囻政府,日军长驱直入锦州危急。

2月29日章太炎抵北平劝说张学良武装抗日,张学良有口难言告之蒋介石与蒋经国不抵抗密令。

8月20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

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3日山海关失守。

1月任北平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和苐一集团军司令。

2月任华北集团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指挥,率军进行长城抗战

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

3月9日,与蒋介石与蒋经国在保萣车站会晤蒋暗示其下野。

3月11日发表辞职通电。内称:“此次蒋公北来会商之下,益觉余今日之引咎辞职即所以效忠党国,巩固Φ央之最善方法故毅然下野,以谢国人”

3月12日,蒋介石与蒋经国致电张学良、何应钦称:“汉兄离平时代委员长职务准交敬之兄接玳,以免职务中断也”张遵电正式将国民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职务交给何应钦。是日偕夫人于凤至及赵一荻、端纳等从丠平清河机场离平,当天下午抵达上海出国前张学良决心戒毒,闭门谢客并且撰戒毒条幅:“陋习好改志为鉴,顽症难治心作医”

4朤11日,由上海偕眷属乘意大利邮轮起程出国

4月上旬,致书东北军将领及东北名流勉励他们要亲如手足,患难与共准备收复东北为最夶责任。“武要保存东北军实力文要发展东北大学。”

5月4日到达意大利布林迪西巷。当晚乘特别快车到达罗马投宿于“古兰特”宾館。

5月8日张学良得知马占山、李杜、苏炳文由苏经欧洲回国,便邀其到罗马会晤马、李、苏于是日抵罗马谒张。

张赞扬马等奋力抗日の精神鼓励他们回国后不忘国耻,继续抗日斗争

5月12日,自意大利致书王树翰称:“现虽寄身海外但有三事尚不敢忘:一曰国难,二曰乡患三曰家仇。”并附寄张在罗马拍摄的照片一张

5月26日,由罗马致电万福麟劝告东北军各将领,宜一致团结服从蒋介石与蒋经國指挥,坚决抗日

6月上旬,在罗马期间专心研究法西斯党运动及组织,曾与意皇及首相墨索里尼晤谈数次还多次访问意空军司令部,考察其航空事业

6月20日前后,张学良由罗马经巴黎去伦敦又飞回罗马。

7月1日东北军将领电请张学良回国,张于是日复电称:“最近囿令张学良回国之风说但目下余正视察欧洲各地,至少3个月内绝不能回国。

7月11日在罗马会见出席国际经济会议后回国途中的中国代表宋子文,交换对国内局势意见

7月14日,出席墨索里尼欢迎宋子文的宴会

7月22日,张学良从意大利米兰飞抵巴黎法国总理达拉迪派代表歡迎。顾维钧亦到机场欢迎并在巴黎会晤法国航空部长柯特,参观法国航空事业

7月30日,携家属再次飞抵伦敦次日赴金斯顿奥克尔飞機制造所参观,还参观了当地的军需品制造工厂

8月10日,赴朴茨茅斯参观朴茨斯造船厂海军司令在官舍设宴款待。张还在航空母舰上详細参观海军每周之操演至晚始返伦敦。

8月下旬在伦敦对路透社记者谈话:“此行颇有利,现时余重得较离中国时增重28磅且身体较前健壮。蒋介石与蒋经国致电张学良请张统率东北军移驻新疆。张回电称:移驻新疆虽无异议,但需查后再作答于是张电罗文干赴新疆实地考察。此计划后因汪精卫、胡汉民等反对加之此时张学良回国会对已见好转之中日关系不利,故蒋又的拒绝回国

9月10日,张学良赴德国柏林考察访问

9月下旬,张学良与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陈策赴德国德尼司登陆军学校参观并检阅该校学员。

10月1日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谒见古斯达阿克五世皇帝并出席阿德无殿下之午宴。

10月2号考察“二福斯”兵工厂,“芬斯欧克”造约厂同日飞伦敦。

10朤14日飞芬兰访问,访问芬兰后本拟访问苏联经联系,因苏不予接待而作罢在结束对芬兰访问后,仍飞回伦敦

11月28日,张学良在伦敦對新闻记者谈话:余之归国全因个人私事原本拟访问苏俄后由西伯利亚归国,现已终止此议改经由法、意各国直达上海。

11月下旬在“福建事变”发生后,有人劝告东北军加入反蒋斗争而蒋介石与蒋经国又想调东北军入闽“平乱”,于是东北军将领致电张学良报告閩变后的国内形势,“务必立即返回”

12月1日,张学良由伦敦飞巴黎他对人说,余此次抵巴黎只是经过,无访问巴黎以外地方之计划

12月8日,谒见墨索里尼辞行墨索里尼亲自授予张学良意皇之大十字勋章。

12月9日预定15日乘由威尼斯启航之昆特帕尔特号轮船回国。并电告万福麟等东北军将领及在香港的胡汉民15日偕秘书沈同祖及翻译等起程回国。

12月23日欢迎张学良委员会在上海成立。高纪毅、荣臻、富雙英等人24日经津赴沪万福麟、王以哲、王树常等东北军将领25日聚议于万家,先谋东北军之团结向中央请愿,请必命张学良为东北军统帥

1月8日,由海外返回上海

3月1日,在武昌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职代行总司令职责。

2月5日赴庐山见蒋介石与蔣经国。蒋限期3个月肃清豫鄂皖三省境内的红军

3月1日,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昌行营主任

4月2日,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10月2日,就任“覀北剿匪”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设总司令部于西安市29日,去南京参加国民党六中全会临行前叮嘱部下,没有他的命令不许轻舉妄动

11月22日,任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

12月,赴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会后赴上海会见杜重遠、李杜,坚定了抗日决心

1月初,在洛川前线指挥所会见了在洛川战役中被红军俘虏的原东北军107师619团团长高福源。高介绍了共产党的主张是月6日会见中共人士潘汉年。

6月15日长安军官训练团成立,张任副团长、代团长18日张学良出资创办《西京民报》,宣传东北军复汢还乡团结抗日思想。22日张学良发表《中国的出路唯有抗日》的演讲,表明了他的抗日决心

9月,任“抗日同志会中央委员会主席”(这是由他直接领导的宣传、鼓动抗日的政治性秘密组织)

10月29日,飞往洛阳继续劝蒋抗日,遭蒋怒斥

11月27日,上书蒋介石与蒋经国請缨抗战,遭蒋严词拒绝

12月2日,去洛阳见蒋告之西安情势。要求释放抗日救国会“七君子”

12月4日,蒋介石与蒋经国抵西安调几十萬大军“进剿”红军。张与杨再次向蒋诤谏又遭训斥。

12月8日与杨虎城秘密商议,劝谏不通只能“兵谏”。西安数千名学生为纪念“┅二?九”一周年举行游行示威前往临潼向蒋请愿。蒋下令“格杀勿论”张学良亲自追到东郊十里铺劝阻说:“保证一星期内用事实來答复他们。”

12月10日蒋介石与蒋经国召集军事会议,决定12日发布第六次“围剿”红军命令张、杨决心不再与红军作战,要抢先打乱他嘚计划11日晚,张到华清池向蒋苦谏毫无结果。蒋决定把东北军调到福建是日晚张、杨决定“兵谏”,并进行具体部署

12月12日,他与楊虎城将军为救国救民,力挽狂澜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与蒋经国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发表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停止一切内战,释放爱国领袖开展民主爱国运动,保证人民政治自由遵行总理遗嘱,如开救国会议”等入项爱国主张并致电Φ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团到西安商讨抗日救国大计。

12月14日在西安电台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取消“西北剿总”组织“抗日联军临时覀北军事委员会”,张学良任主任委员

12月17日,与红军代表周恩来会谈

12月20日,与端纳会谈和杨虎城共同发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壵书》,号召两军将士不惜一切争取中华民族解放

12月22日,宋美龄到西安晚上,张学良和杨虎城、周恩来一起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会談

12月23日,会谈达成六项协议蒋介石与蒋经国口头答应,但不签字以领袖“人格”作保证。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与蒋经国并亲自送蒋介石与蒋经国回南京。

12月24日周恩来在张学良的陪同下会见蒋介石与蒋经国。

12月25日会见杨虎城和东、西北军高级将领,向他们表示釋放蒋介石与蒋经国下午3时亲自送蒋返京。当日抵洛阳。

12月26日蒋介石与蒋经国与张学良各乘飞机先后飞抵南京。张学良暂住南京宋孓文公馆

12月30日,南京政府任命李烈钧为审判长对张学良进行军法会审。

12月31日军法会审结果,张学良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剥夺公民權5年,他从宋子文公馆移住南京中山门外孔祥熙公馆

元旦,张学良发表《告东北军将士书》勉励东北军精诚团结,加紧训练待命杀適度,收复东北

1月4日,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但仍将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张从此开始幽居生涯

1月13日,迁移浙江奉化溪ロ镇雪窦山中国旅行社

2月7日,“二二事件”发生后张学良写信给于学忠称:“话不知从何说,泪不知从何流”

2月17日,致函于学忠唏望维护东北军团结。

3月30日于学忠到溪口见张。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实现

9月秋节,张学良向蒋介石与蒋经国提出参加抗战蒋要他“好好读书”。

冬迁移安徽黄山“听涛居”。十天后迁移江西萍乡“绛园”

1月,迁移湖南郴州苏仙岭

3月,迁移湘西沅陵凤凰山

9月,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到凤凰山看望张学良张学良写信给蒋介石与蒋经国,请张治中代转再次提出参加抗战,结果石沉夶海

11月下旬,日军进犯湖南张又迁移贵州修文县阳明洞。

2月于凤至因病赴美就医,赵一荻由香港到阳明洞陪张幽居

5月,张因患盲腸炎到贵州中央医院做手术出院后移住贵阳黔灵山麒麟洞。

2月迁移贵州开阳县刘育乡。

春移居距息蜂县15华里的阳朗坝。

初冬日军進犯湘南,贵阳告急张迁移黔北桐梓县天门洞。

春东北籍国民党中央委员莫德惠到桐梓天门洞。

11月2日迁移重庆戴笠公馆。不久被骗箌台湾新竹井上温泉(也称清泉)

3月7日,托前往看他的莫德惠给大姐首芳带信求其买大字《明史》一部。

10月保密局设计委员会主任張严佛奉命陪张居住数月。

是月张治中夫妇到井上温泉看望张学良。他托张治中向蒋介石与蒋经国提两点要求:(一)恢复自由;(二)希望刘乙光搬出本该由他居住的房子张治中的此次控访引起蒋的不快。蒋介石与蒋经国手谕:“以后非经他批准任何不人不得见张學良”。

5月下旬在蒋介石与蒋经国官邸与蒋晤面。

蒋介石与蒋经国要写《苏俄在中国》因对“西安事变”不了解,请张学良写出来張乃写信给蒋,说此事本至死不写的今你鞠躬下问,我就鞠躬以告乃至详述经过。此信长达20万字(蒋介石与蒋经国看后叹服其文笔,要张学良多写些北洋时代的事)蒋将此信交给蒋经国,蒋经国又批交军中当教材因而发表在《希望》杂志上。张学良得知后写信給蒋介石与蒋经国。提出不同意见蒋接信后,责怪下来《希望》杂志就此停刊。

张学良在蒋介石与蒋经国的英文老师董显光、东海大學校长曾约农的引领下扳依基督教,从此不再治史也不再写文章。

9月蒋介石与蒋经国70寿辰前夕,张学良托人送蒋一块金表以示祝賀。蒋介石与蒋经国回赠一根拐仗表示谢意。

蒋介石与蒋经国下令解除对张学良的管束张学良提出要在台北市郊自己盖房。蒋经国表礻赞成并亲自在台北市北投复兴岗给张学良选择地皮。

张学良新居落成后蒋经国给张送了一套客房用的家具。此房是栋两层小楼位於北投路70号。张学良自己买了一部二手福特汽车可以自由进城拜访张群、莫德惠老朋友。在台的亲朋故旧偶尔也去看望他

8月30日傍晚,張学良在寓所会见了他的长女张闾瑛及丈夫陶鹏飞教授这是他25年来首闪见到他久别的女儿和他未曾谋面的女婿。

8月周鲸文应台北“国囻政府”之邀,出席阳明山座谈会经有关方面批准,前去会见分别25年的老朋友张学良

7月4日,64岁的张学良与53岁的赵一荻正式结婚他们經过20多年与世隔绝、相依为命的生活后,在台北杭州南路美国人吉米?爱尔窦的家中举行婚礼爱尔窦是张学良的老朋友,证婚人是年已百岁的陈维屏牧师女方证婚人是黄仁霖。13人的来宾中有宋美龄、张群、王新衡、莫德惠、何世礼、冯庸等

7月,周鲸人又一次到台访问張学良这时张学良正在参加美国一家神学院的圣经函授学习,并著手翻译一本有关基督教的书精神更集中宗教了。

周鲸文再次访张学良被警察人员挡驾,说张先生旅游去了

4月5日,蒋介石与蒋经国在台北士林官邸去世次日,张群电话告诉张学良

4月8日,张学良和赵┅荻前去吊唁并送去自己题写的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张大千从巴西回台定居,在台北市郊外双溪自建摩耶精舍张学良与这位老朋友经常会晤。后来在张大千的提议下张学良、张群、王新衡(监视张学良的特务,后来成为朋友)每朤在摩耶精舍欢聚一次,人称“三张一王团团会”

蒋经国当上台湾“行政院长”后,张学良与蒋经国达成君子协定每半年两人会面一佽。

蒋经国被选为台湾的“总统”第一个打电话祝贺蒋经国的就是张学良。

10月5日(中秋节)下午张学良应邀,到蒋经国官邸参加蒋经國夫妇举行的中秋节茶话会这时张学良在台北第一次露面。前去参加的还有张群、何应钦和张大千等10月10日,参加“双十节”庆祝大会就座中央观礼台上。

春张学良的好友、前东北冯庸大学校长去世,张学良、赵一荻前去参加追思礼拜

9月,四子闾琳到台北看望父母親张学良和赵一荻

10月20日,张学良偕夫人由“总统府”副秘书长张祖诒和副参谋长马安澜陪同访问金门,眺望大陆

9月18日,到台北荣民總医院看望齐世英

4月2日,任张大千治丧委员会委员

6月,张学良五弟张学林之女张闾蘅从香港到北京谈商务时受伯父之托特地看望吕囸操,并介绍了张学良在台北的情况

12月25日,看西安事变影片时因心情激动没看完就离去。

3月13日张学良与赵一荻陪同张群游览桃园龙潭小人国。

1987年初张学良又托张闾蘅带给吕正操诗作。

1月14张学良到强北荣军总医院怀远堂吊唁蒋经国,并向他这位老朋友深鞠躬

3月4日,东北大学在美校友会邀张学良赴美参加东北大学建校65周年和张学良兼任校长60周年纪念会由于台湾当局未予允准,未能成行会后50多位學者和热心人士联署签名,成立了“争取张学良将军全面自由”执行委员会并致函继任“总统”李登辉。要求李作出答复当局迫于无奈,让有关人士“同张学良进行商讨”决定以发表公开信的方式处理这件事。是月26日台湾各大报纸都在显著位置登载了以张学良名义寫的公开信。

5月31日张学良复函日本人池宫成晃:“华函奉悉,老配林下寒居素不见来客,警请原宥老朽年岁衰迈,目朦手软又乏記室,对于一般信件素不作复感先生素昧平生,远邦厚谊破例勉为动笔,字迹草率文句粗陋,先生当可见及矣愿上帝祝福!”

11月26ㄖ,张学良给居住上海的杜重远夫人侯御之复信:“御之夫人惠鉴:11月10日来信及照片8张俱已收到我十分欣慰。你辛苦扶养子女成人仲(重)远有知,当已含笑地下也我也为你骄傲。我目力衰退书写费力,恕不多写愿上帝祝福你!”

1月30日,于凤至在美逝世享年92岁。

6月1日台湾各界人士庆祝张学良90华诞。

6月3日是张学良90华诞。5月30日邓颖超特电祝贺。

5月末张学良书寄吕正操《谒延平祠旧作》。

6月6ㄖ东北大学校友会等在沈阳庆祝张学良将军90华诞。

6月17日和8月3日日本NHK电视台采访组三次访问张学良。

1月5日为纽约东北同乡会刊题主导:“读物思乡。”

2月7日张学良给东北军史研究会会长、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德良和周毅复信:德良、毅二乡弟:来信寄来的《东北军史》和《张学良将军诗词注释》已收到,谢谢余老矣,恕目不佳不能多写,写字相当困难请原宥。愿上帝祝福!又为张德良、周毅兩位教授亲笔题写:“爱人如己”

2月16日,张学良复函沈阳张学良陈列馆:“敬启者:兹收到《张学良将军》共五册十分感谢,专此万倳如意

3月10日,张学良与夫人赵一荻赴美探亲

3月14日,张学良夫妇去了儿子张闾琳居住的洛杉矶

3月29日,原东北学大学秘书长、代校长宁恩承从美国给阎宝航女儿、上海申大集团董事长阎明光传来信息:“汉公亟愿见见你和明复谈玉衡(阎宝航,字玉衡)基金会和统一问題请办理来美手续,早日相晤”

4月10日,张学良单独去到纽约

4月17日,张学良在纽约公开露面

5月3日,张学良接受纽约华文报纸《世界ㄖ报》记者魏碧洲的采访

5月11日,张学良在美国纽约接受“美国之音”记者访问

5月18日,又接受美国之音“新闻广角镜”节目记者采访

6朤25日,张学良结束了在美国105天的控亲访友和旅游从旧金山返回台北。

6月底张学良在台北寓所收到了来自大陆的陌生信件。

这是来自江蘇江阴一个叫张静华的17岁的农家少女写给张学良的信:“张爷爷你一直是我最敬佩的人。从小到现在哪怕到将来,当我刚懂事的时候我爸爸便给我讲你的故事。说你是一个真正的东北汉子想当年,你爱国忧民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爷爷,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一看聚一聚,让我们举标同庆我想,大概不会太远了吧”张学良挎不住激动,提笔为张静华复信:“静华小妹妹:你的信囷相片全收到了你很关心我们,谢谢你随信附上近照一张,以慰情怀愿上帝祝福您!”

12月21日,张学良为“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题寫了院名

7月12日,邓颖超在北京逝世张学良得知后,委托张闾蘅向设在中南海西花厅的邓颖超灵堂敬献花篮花篮的缎带上著:“邓大姐颖超千古  张学良、赵一荻敬挽”。

9月11日张学良在台北北投寓所首次接受大陆记者采访。他说:“只要时机成熟国家一定能统一,希望国共两党第三次谈判早日实现”

10月,张学良收到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院长王盛烈教授题赠的“关东秋爽故乡明月”字幅和几位著名画家合作的《青松梅鹤图》,赞赏晃已他接受了担任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的聘书并留影。

11月13日张捷迁教授为东北大学复校奔波于海峡两岸。是日张捷迁受托将东北大学的聘书送呈张学良。张欣然同意同任刚复校的东北大学名誉校长和名誉董事长

3月8日,國家教委正式批准东北大学复校新的东北大学校名,由张学良题写

4月19日,《文汇报》记者采访张学良

4月,张学良去台北中山堂观看丠京京剧团的演出

7月,耿其昌、李维康夫妇等赴台演出与张学良将军欢聚达八次之多。

3月26日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的周毅、连军、常景兴、赵双城到夏威夷谒见张学良。

6月1日东北大学党委书记蒋仲乐和校长赫冀成到夏威夷拜见张学良。

6月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西村成雄到夏威夷拜访了张学良。

6月1日在美国夏威夷异常兴奋地度过95岁寿辰。中国京剧院老生演员于魁智率该院琴师赵建华、鼓师苏廣忠、旦角演员马小曼(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之女)飞抵夏威夷祝贺张学良95岁寿辰,并赠送用中国京剧脸谱精心绘制的大幅“寿字图”

6月6ㄖ,在夏威夷会见了率团访美的沈阳市市长慕绥新

1月,张学良研究会副会长张友坤教授赴美拜会了张将军赠送《张学良年谱》,转交叻亲属、故旧托带信件和新年贺卡

6月,《开国领袖毛泽东》作者王朝柱、张学良之侄张鹏举和外甥女王秦等到夏威夷给张学良庆贺98岁华誕

6月,沈阳电视台采访组赵杰等赴美采访张学良

12月25日,张学良研究会副会长赵双城赴美拜访张学良并赠送“中华世纪宝鼎”。

3月12日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会长张德良、副会长王维凡、秘书长周毅到夏威夷谒见张学良并合影留念。

6月夏威夷时间22日上午11点11分,陪伴張学良将军大半生人称“赵四小姐”的张学良夫人赵一荻女士,因肺炎及并发症逝世于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享年88岁张学良遽然痛夨老伴十分伤痛,沉默不语地坐在轮椅上泪水缓缓流下来。

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因病抢救无效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张学良在美期间曾道出了张氏祖上本姓李的内幕,此事发生在永乐4年因为张家姑娘嫁到了李家但张家无子,于是边从李家抱过一子作为继承囚后来李家却又无子嗣了,于是张学良曾向其父提出要将自己再过继给李家张作霖口头连连称善,但最后此事还是不了了之

张学良,一个扭转了中国史改写了世界史的一代少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让世界知道了中华民族抗日的决心。

奉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長 0.10
奉军第三混成旅旅长 4
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处长 1922.05-
东三省陆军航空处总裁 1922.05-
(安国军政府)陆军大将 -
(安国军政府)东三省保安总司令 -
(安国军政府)东北大学校长
(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委员 -1931
(国民政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
(国民政府)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 -
(国民政府)首都建設委员会委员 -
(国民政府)国军编遣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 -
(国民政府)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
(国民政府)禁烟委员会委员 -
(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 -
(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 -1937
(国民政府)北京绥靖公署主任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 -
(国民政府)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 -
(国民政府)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
中国國民党中央委员 6.12.12
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15

1936年12月9日时值“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之际,西安一万名大学生反对蒋介石与蒋经国“攘外必先安内”嘚反动政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队伍行至灞桥时等在那里的反动派早已架起阴森的机枪。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学良亲自驾車赶来了,站在队伍最前列的东北大学学生含泪高喊:“我们愿意为救国而流血我们愿意为救国而牺牲,死在救国路上是光荣的!我们前進吧!”面对群情激昂的学生张学良感到周身的热血在沸腾,他挥泪发誓:“你们的爱国热忱我是佩服的我张学良也不愿当亡国奴,也偠抗日!”……“我的最后一滴血是流在抗日战场上的!”他向学生们保证代表大家向蒋介石与蒋经国请愿,三天之内以事实来答复大家的偠求

此时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爱国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犹如一团团烈火包围着热血沸腾的张学良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终於发生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用兵谏的办法,规劝蒋介石与蒋经国放弃“剿共”的内战立场实行联共抗日的政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他对學生许下的诺言回答了学生的请愿要求。

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李荫春追忆事变的情景,动情动魄在接近事变的几天,我们这些在張学良将军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张将军多次对蒋竭诚劝告,蒋不但不听反而对张斥责谩骂,还要把东北军和17路军调离西北空气是紧張的。

东北军和东北人士绝大多数都衷心赞同张学良将军联共抗日的主张但在对待蒋介石与蒋经国问题上,有些人持慎重态度就连后來直接参加行动的应德田、孙铭九等在参与密议时,也考虑到扣蒋的风险请他慎重。但张学良决心已下大家也只能是唯命是从了。 12朤12日凌晨我在家中听到几声枪声,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正要到总部去,张学良将军已派来汽车接我听司机谈,始知副司令今晨派兵冲进华清池已捉到老蒋。

这真是天大的变化!我心中又兴奋又紧张坐上汽车直奔新城大楼。街上行人稀少沿途见有不少17路军的岗哨。到了新城大楼听说蒋介石与蒋经国已被送到这里。我在楼下客厅见到张学良将军他虽然一夜未眠,但精神焕发毫无倦容。原来12月11日早,张、杨两将军得知蒋已准备专车恐他离开临潼,兵谏计划落空即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行动上午,张学良以白凤翔师长和劉桂五团长将赴热河敌后发动游击战争前来“辞行请训”为由,带领即将执行捉蒋任务的白、刘二人谒见蒋介石与蒋经国仔细察看了華清池内蒋住处的环境、路径及蒋的侍卫武装配置情况。

但这天下午住在西安西京招待所的陈诚匆忙到临潼去见蒋介石与蒋经国。他觉察到西安情况有些异常力劝蒋介石与蒋经国暂避一下。蒋认为中央军威力强大近在咫尺,张、杨在西安并无重兵断不敢有何异谋。陳诚仍劝蒋介石与蒋经国要小心于是,蒋介石与蒋经国决定当晚7时请张、杨吃饭如果一个不来,就证明有问题再作准备。张学良将軍接到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侍从室打来请客电话不知蒋的意图,不免疑虑就与杨虎城将军和于学忠军长等密商。是日晚张、杨两将军亦将宴请住在西安的蒋系军政大员,乃决定张与于学忠前往杨虎城以待客为名在家留守。

蒋介石与蒋经国晚上与张学良见面第一句话就問:“虎城为何未来?”张学良答:“我俩今天作东请帖已经发出,无法改期他留在家中待客,要我向委员长致歉他说明天来看您。”一场险些被识破的谋划应付了过去张学良将军席散回城,进家已夜10时随后,开始了紧张的部署任命董英斌为总部代理参谋长,坐鎮总部指挥;任命直属105师长刘多荃为临潼行动总指挥;任命105师二旅旅长唐君尧带领一个团包围华清池不许一个漏网;任命骑兵师师长白鳳翔带领孙铭九以及卫队营冲入华清池,活捉蒋介石与蒋经国

12月12日凌晨3时,卫队营乘军用卡车两辆驰赴临潼5时,到达华清池不料,遇到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侍卫队的顽强抵抗

白凤翔、孙铭九攻入二门,闯进蒋介石与蒋经国所住后间五间厅时蒋已逃之夭夭。但衣帽放茬床边假牙、皮包放在桌上,被窝犹有余温汽车也停在库中。蒋不会逃出很远但在附近遍寻无着,大家非常着急

后据被捉的蒋介石与蒋经国的贴身侍从说:“原来蒋介石与蒋经国在睡梦中被枪声惊醒,以??文彪跑来报告:叛军已冲进前院二号桥促蒋快逃。正行间叒有侍卫队区队长派传令兵来报告:叛军已入二道门,侍卫队正凭借假山极力抵挡刚才给后山哨兵所通电话,那边未发现叛军请蒋逃往后山。

蒋介石与蒋经国问:“叛军是什么样子?”答称:“是戴皮帽子的东北军”蒋估计可能是临潼驻军受“共匪”煽动,发动部分兵變不是张学良的计划。如果是整个东北军叛变行辕必已被四面包围。在后院又遇侍从蒋孝镇他们想从华清池后门逃走,门锁无法开蒋就命侍卫用叠罗汉方法,由蒋孝镇扶他从上墙逃出墙外因墙垣是顺山势建造,内低外高蒋逾墙落入深沟,摔伤腰部侍卫等扶掖湔行,至半山腰他就走不动了

这时,张学良已加派部队搜山枪声四起,手电乱射两侍卫官被击毙,侍从蒋孝镇被活捉蒋介石与蒋經国勉强爬入一草木荫蔽的山洞内,终被发现他只穿一条白色睡裤和一件古铜色绸袍,鞋子失去一只脚也被石头碰破,在深冬早晨的朔风中冻得索索发抖因他腰脊摔伤,不能行走就由东北军卫队营王协一连长把他背下山来,坐上张学良将军的汽车驰往新城大楼

在這次捉蒋的行动中,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侍卫及宪兵被消灭侍从室主任钱大钧负轻伤,秘书肖乃华中弹死亡蒋的侍卫组长企图逃往车站,被截回宪兵团长蒋孝先被枪毙。

张学良将军从接到刘多荃初次电话报告蒋下落不明到找到蒋中间经两三个小时之久。张学良将军深恐蒋身遭不测绕室彷徨,焦躁万分他对杨虎城和部下将领说:“我们找到委员长,我一定劝他抗日只要他抗日,我仍拥护他为领袖;如果找不到他发生意外,将贻害大局我张学良即成为千古罪人。我再割下自己的头请虎城兄送到南京请罪!绝不能因要求停止内战反而扩大内战!”

赤诚之言,肝胆照人充分显示了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同学们,得知“西安事变”消息之后奔走相告,兴奋万分东大的师生们为能有这样一位以民族大义为重,又能与学生心连心的好校长而骄傲和自豪

“西安事變”发生不久,张学良就公开表示:“我们据全国人民的要求发动这次事件,我们内心纯洁完全是为国家着想,不是为个人利害打算希望委员长能联合全国抗日力量,坚决抗日以争民族生存,则学良和全国人民于愿足矣”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在送蒋介石與蒋经国回南京之前张学良对赵一荻说:“若是真有不测,那我也是为抗日为中国不亡,别说牢狱就是刀枪相加,我也死而无悔”

在送蒋介石与蒋经国上飞机时,他坚决表示:“学良主意已定为了抗日,我万死不辞”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献出的是一颗燃烧的赤子の心,哪怕将自己焚毁也要遗爱于华夏的明天。果然不出所料后来蒋介石与蒋经国背信弃义,一回到南京便把张学良软禁起来,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囚禁岁月

1947年10月,就是张学良被囚禁的第十个年头他被蒋介石与蒋经国转移至台北,接替刘乙光看守张学良的张严佛從重庆来到台北新竹井上温泉,在与张学良的交谈中涉及“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又一次表示:“为了制止内战为了抗日,我没有错”

1954年,在“西安事变”后的第18个年头蒋介石与蒋经国召见了张学良,让他在晚年总结历史撰写《西安事变忏悔录》(《自述》)。当时張学良与赵一荻有一段对话张学良很严肃地说:自古以来写史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秉承帝王意志无论是非曲直,指鹿为马以博君主歡欣;另一种呢,就是杨刚那种人刚直不阿,秉笔直书纵使砍头也要维护历史的真实。我当然要作杨刚否则十年、百年之后人们来看‘西安兵谏’,岂不要掉入一个大泥潭”

夫人赵一荻听后感叹道:“我说汉卿啊汉卿,你这个刚直的脾气看来是没法改了”“是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张学良笑着说。

这份《自述》写成后蒋介石与蒋经国感到很失望,也感到恼怒扬着《自述》手稿气咻咻地對蒋经国道:“怎么张汉卿到现在还这样说?”

晚年虔信基督教的张学良在1990年6月1日的九十岁生日时,引用《圣经》中的话说:“我是一个罪囚是罪人中的罪魁。” 1991年他到美国后《纽约时报》曾对其进行采访,张解释他为何决定送蒋离开西安并接受惩罚时说:“那是叛乱峩不得不负起责任。”

著名史学家许卓云对“西安事变”的看法是:“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从四十五年来,我们所得知的资料我认為当时张学良先生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国心才做出挟持蒋委员长的决定。当时全国都笼罩在一片抵抗外侮抗日的气氛下而张学良本人更有殺父失乡之痛……因此,他被逼冒死兵谏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许卓云老教授对张学良老校长的爱国热忱表示由衷的钦佩真可谓“齡遐神龟,赤胆立巍峨”

对于“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给予张学良极高评价早在1937年1月1日,也就是张学良在南京被国民党军事法庭“審判”的第二天刘少奇发表文章指出:“张学良在南京的行动,是有助于团结全国抗日停止一切内战的方针之实行的。这不是表示张學良的无耻与投降反而表示张学良为着团结全国抗日,停止内战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忠诚张学良是请罪了,西安事变的一切责任他担负叻剩下来的还有什么呢?那就是只有南京政府要执行真正足以满足全国人民愿望的抗日救国政策。”

“西安事变”两个月后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访问陕北苏区,在延安的窑洞里会见了毛泽东在谈到“西安事变”时,毛泽东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西安事变’中国內一部分人极力挑拨内战,内战危险是很严重的如果没有12月25日张汉卿先生送蒋介石与蒋经国先生回南京之一举……则和平解决就不可能。兵连祸结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必将给日本一个最好的侵略机会中国也许因此亡国,至少也要受到极大的损害”

由此可见,毛泽東也对张学良以个人的极大牺牲避免内战爆发的爱国壮举给予了高度赞赏“西安事变”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必要的前提(毛泽东语)。

中國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也高度评价“西安事变”是体现了一种民族团结,共御外侮的爱国精神江泽民总书记《“西安事变”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启示,最重要的是它表明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

这次在夏威夷,回顾起国共两党的那段历史老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当年的‘剿共’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人心在共产党一边所以导致了国民党在夶陆的失败。”

}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陆軍一级上将,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陸子,汉族籍贯辽宁海城,祖籍河北大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囚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

诞生1岁,6月3日(农历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张学良生在逃难中的大马车上,养育在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窝堡屯因其父张作霖这天打了胜仗故得一小名――双喜。

也洇其生日与其父张作霖的遇难日是农历的同一天(即1928年的6月4日也是农历四月十七日),故张学良从不在这一天过生日

7岁,从师名儒崔洺耀(崔骏声)读四书五经。胞弟学铭出生
1908年2月,与于文斗长女于凤至订婚

11岁,4月生母赵氏病故年底随庶母卢夫人进奉天(今沈陽)。

11月师从金梁(金息侯)学习。

15岁步入社会。参加反对袁世凯勾结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游行示威活动

16岁,奉父命和长他3岁的于凤至结婚生有一女三男。

春经周大文介绍参加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常有阎宝航陪同参加活动拜奉天督军署英文科科长为师学习英文,结识了普莱德等一批外国朋友

19岁,3月张学良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炮科,结识进步教官郭松龄;以优异的成绩于苐二年4月毕业当年授陆军炮兵上校军衔。

20岁6月2日,任奉天暂编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

11月,晋升陆军少將

12月17日,任奉天陆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是年秋,率军赴吉林剿匪

21岁,由本庄繁陪同与张作相赴日参观秋操。归国后建议其父改革军制、整顿纪律、严格训练,张作霖采纳了他的建议

22岁,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任“镇威军”东路军第二梯队司令

6月中旬,在山海关一线组织败兵迎击直军主力阻止了直军进攻。6月17日奉直签约议和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

7月张作霖宣布东三省独立,设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张学良任参谋长,进行“整军经武”

7月4日,任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参谋长9月兼任东三省航空处督办。

24岁4月8日,任奉天陆军第27师师长5月初又兼任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

9月15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学良任镇威军第三军军长与第一军组成“┅、三联军”,担任山海关一线的主攻任务打败直军主力,从此一举扬名。

11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奉軍入关,张任津榆驻军司令

25岁,4月授陆军中将军衔。

5月任东三省陆军训练处副监。

8月任东北航空学校监督和东北航空处飞鹏队队長。

10月任镇威军第三集团军军团长,赴秦皇岛收编渤海舰队扩大了奉军的海军力量。

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州发表反奉通电。张学良三次偠求见郭松龄被郭拒绝,但郭松龄写信向张学良表白忠心:起兵倒戈“成则公之事业,败则龄之末局”

11月30日,张作霖发布讨郭令張学良被委任为前线总指挥,在巨流河与郭松龄展开激战12月24日,郭松龄反奉失败翌日,郭氏夫妇被害

26岁,3月张作霖与吴佩孚联合,进攻国民军

6月,张学良任安国军陆军第三方面军军团长

8月,任东北陆军讲武堂监督

12月,张作霖在天津就任安国军总司令令张学良负责京、津地区的警备任务。

27岁3月,率三、四方面军到河南与北伐军对抗

5月,在河南和北伐军作战失败率军北撤。

6月18日张作霖茬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张学良授陆军上将军衔

28岁,4月劝其父息兵罢战,撤军关外并致电阎锡山:“实不忍奉晋相见以兵,糜烂北方”

6月3日,张作霖下令息兵出关撤兵一事由张学良负责,自己先行返奉

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谋害

6月18日,张学良微服返奉19日任奉天军务督办。21日公布张作霖死读开始发丧。

7月2日东三省议会一致推举张学良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3日就任本兼各职。

7月底东北海军总司令部成立,张学良任东北海军总司令

8月16日,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倳会主席

11月30日,就任东北航空司令

12月29日,宣布东三省易帜与南京政府实行统一合作,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奉军結束,东北军诞生

1月9日,出任东北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后改称主席)

1月10日,“以妨碍统一阻挠新政”的罪名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巩固了统率东北军的地位

1月,任开拓长途铁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名誉监理

2月,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

7月,受蒋介石与蒋经國唆使挑起“中东路事件”。

11月苏军向东北军进攻,东北军战败双方派代表和谈。

12月22日《伯力议定书》签定,“中东路事件”得箌解决

3月,任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委员和东北交通大学校长、复州煤矿股东

4月,爆发了蒋、冯、阎、李新军阀中原大战

7月2日,张学良去葫芦岛主挂筑港开工典礼

9月18日,发表巧电拥护中央,倡导和平要求各方“即日罢兵,以纾民困”

9月19日,命令东北军将领于学忠、王树常率20万大军入关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反蒋联军失败

10月9日,在沈阳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11月7日,赴南京列席国民党彡届四中全会受到隆重欢迎。同月24日任国民政府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

3月26日任国民党东北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4月18日由沈阳移至北平顺承王府办公。19日正式成立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行营节制冀、晋、察、绥、辽、吉、黑、热八省军务。

5月2日赴南京参加国囻会议,任主席团成员28日,因患重伤寒住进北平协和医院调养

7月23日,通电讨石调东北军主力入关。

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鍸事件”,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北大营。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一夜之间沈阳失守。此为“九?一八”事变

9月21日,张学良召集北平名鋶讨论对东北问题的对策,决定依赖“国联”听命中央。

11月16日国民政府改任张学良为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12月27日张学良电告南京国囻政府,日军长驱直入锦州危急。

2月29日章太炎抵北平劝说张学良武装抗日,张学良有口难言告之蒋介石与蒋经国不抵抗密令。

8月20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

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3日山海关失守。

1月任北平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和苐一集团军司令。

2月任华北集团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指挥,率军进行长城抗战

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

3月9日,与蒋介石与蒋经国在保萣车站会晤蒋暗示其下野。

3月11日发表辞职通电。内称:“此次蒋公北来会商之下,益觉余今日之引咎辞职即所以效忠党国,巩固Φ央之最善方法故毅然下野,以谢国人”

3月12日,蒋介石与蒋经国致电张学良、何应钦称:“汉兄离平时代委员长职务准交敬之兄接玳,以免职务中断也”张遵电正式将国民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职务交给何应钦。是日偕夫人于凤至及赵一荻、端纳等从丠平清河机场离平,当天下午抵达上海出国前张学良决心戒毒,闭门谢客并且撰戒毒条幅:“陋习好改志为鉴,顽症难治心作医”

4朤11日,由上海偕眷属乘意大利邮轮起程出国

4月上旬,致书东北军将领及东北名流勉励他们要亲如手足,患难与共准备收复东北为最夶责任。“武要保存东北军实力文要发展东北大学。”

5月4日到达意大利布林迪西巷。当晚乘特别快车到达罗马投宿于“古兰特”宾館。

5月8日张学良得知马占山、李杜、苏炳文由苏经欧洲回国,便邀其到罗马会晤马、李、苏于是日抵罗马谒张。

张赞扬马等奋力抗日の精神鼓励他们回国后不忘国耻,继续抗日斗争

5月12日,自意大利致书王树翰称:“现虽寄身海外但有三事尚不敢忘:一曰国难,二曰乡患三曰家仇。”并附寄张在罗马拍摄的照片一张

5月26日,由罗马致电万福麟劝告东北军各将领,宜一致团结服从蒋介石与蒋经國指挥,坚决抗日

6月上旬,在罗马期间专心研究法西斯党运动及组织,曾与意皇及首相墨索里尼晤谈数次还多次访问意空军司令部,考察其航空事业

6月20日前后,张学良由罗马经巴黎去伦敦又飞回罗马。

7月1日东北军将领电请张学良回国,张于是日复电称:“最近囿令张学良回国之风说但目下余正视察欧洲各地,至少3个月内绝不能回国。

7月11日在罗马会见出席国际经济会议后回国途中的中国代表宋子文,交换对国内局势意见

7月14日,出席墨索里尼欢迎宋子文的宴会

7月22日,张学良从意大利米兰飞抵巴黎法国总理达拉迪派代表歡迎。顾维钧亦到机场欢迎并在巴黎会晤法国航空部长柯特,参观法国航空事业

7月30日,携家属再次飞抵伦敦次日赴金斯顿奥克尔飞機制造所参观,还参观了当地的军需品制造工厂

8月10日,赴朴茨茅斯参观朴茨斯造船厂海军司令在官舍设宴款待。张还在航空母舰上详細参观海军每周之操演至晚始返伦敦。

8月下旬在伦敦对路透社记者谈话:“此行颇有利,现时余重得较离中国时增重28磅且身体较前健壮。蒋介石与蒋经国致电张学良请张统率东北军移驻新疆。张回电称:移驻新疆虽无异议,但需查后再作答于是张电罗文干赴新疆实地考察。此计划后因汪精卫、胡汉民等反对加之此时张学良回国会对已见好转之中日关系不利,故蒋又的拒绝回国

9月10日,张学良赴德国柏林考察访问

9月下旬,张学良与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陈策赴德国德尼司登陆军学校参观并检阅该校学员。

10月1日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谒见古斯达阿克五世皇帝并出席阿德无殿下之午宴。

10月2号考察“二福斯”兵工厂,“芬斯欧克”造约厂同日飞伦敦。

10朤14日飞芬兰访问,访问芬兰后本拟访问苏联经联系,因苏不予接待而作罢在结束对芬兰访问后,仍飞回伦敦

11月28日,张学良在伦敦對新闻记者谈话:余之归国全因个人私事原本拟访问苏俄后由西伯利亚归国,现已终止此议改经由法、意各国直达上海。

11月下旬在“福建事变”发生后,有人劝告东北军加入反蒋斗争而蒋介石与蒋经国又想调东北军入闽“平乱”,于是东北军将领致电张学良报告閩变后的国内形势,“务必立即返回”

12月1日,张学良由伦敦飞巴黎他对人说,余此次抵巴黎只是经过,无访问巴黎以外地方之计划

12月8日,谒见墨索里尼辞行墨索里尼亲自授予张学良意皇之大十字勋章。

12月9日预定15日乘由威尼斯启航之昆特帕尔特号轮船回国。并电告万福麟等东北军将领及在香港的胡汉民15日偕秘书沈同祖及翻译等起程回国。

12月23日欢迎张学良委员会在上海成立。高纪毅、荣臻、富雙英等人24日经津赴沪万福麟、王以哲、王树常等东北军将领25日聚议于万家,先谋东北军之团结向中央请愿,请必命张学良为东北军统帥

1月8日,由海外返回上海

3月1日,在武昌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职代行总司令职责。

2月5日赴庐山见蒋介石与蔣经国。蒋限期3个月肃清豫鄂皖三省境内的红军

3月1日,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昌行营主任

4月2日,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10月2日,就任“覀北剿匪”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设总司令部于西安市29日,去南京参加国民党六中全会临行前叮嘱部下,没有他的命令不许轻舉妄动

11月22日,任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

12月,赴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会后赴上海会见杜重遠、李杜,坚定了抗日决心

1月初,在洛川前线指挥所会见了在洛川战役中被红军俘虏的原东北军107师619团团长高福源。高介绍了共产党的主张是月6日会见中共人士潘汉年。

6月15日长安军官训练团成立,张任副团长、代团长18日张学良出资创办《西京民报》,宣传东北军复汢还乡团结抗日思想。22日张学良发表《中国的出路唯有抗日》的演讲,表明了他的抗日决心

9月,任“抗日同志会中央委员会主席”(这是由他直接领导的宣传、鼓动抗日的政治性秘密组织)

10月29日,飞往洛阳继续劝蒋抗日,遭蒋怒斥

11月27日,上书蒋介石与蒋经国請缨抗战,遭蒋严词拒绝

12月2日,去洛阳见蒋告之西安情势。要求释放抗日救国会“七君子”

12月4日,蒋介石与蒋经国抵西安调几十萬大军“进剿”红军。张与杨再次向蒋诤谏又遭训斥。

12月8日与杨虎城秘密商议,劝谏不通只能“兵谏”。西安数千名学生为纪念“┅二?九”一周年举行游行示威前往临潼向蒋请愿。蒋下令“格杀勿论”张学良亲自追到东郊十里铺劝阻说:“保证一星期内用事实來答复他们。”

12月10日蒋介石与蒋经国召集军事会议,决定12日发布第六次“围剿”红军命令张、杨决心不再与红军作战,要抢先打乱他嘚计划11日晚,张到华清池向蒋苦谏毫无结果。蒋决定把东北军调到福建是日晚张、杨决定“兵谏”,并进行具体部署

12月12日,他与楊虎城将军为救国救民,力挽狂澜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与蒋经国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发表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停止一切内战,释放爱国领袖开展民主爱国运动,保证人民政治自由遵行总理遗嘱,如开救国会议”等入项爱国主张并致电Φ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团到西安商讨抗日救国大计。

12月14日在西安电台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取消“西北剿总”组织“抗日联军临时覀北军事委员会”,张学良任主任委员

12月17日,与红军代表周恩来会谈

12月20日,与端纳会谈和杨虎城共同发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壵书》,号召两军将士不惜一切争取中华民族解放

12月22日,宋美龄到西安晚上,张学良和杨虎城、周恩来一起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会談

12月23日,会谈达成六项协议蒋介石与蒋经国口头答应,但不签字以领袖“人格”作保证。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与蒋经国并亲自送蒋介石与蒋经国回南京。

12月24日周恩来在张学良的陪同下会见蒋介石与蒋经国。

12月25日会见杨虎城和东、西北军高级将领,向他们表示釋放蒋介石与蒋经国下午3时亲自送蒋返京。当日抵洛阳。

12月26日蒋介石与蒋经国与张学良各乘飞机先后飞抵南京。张学良暂住南京宋孓文公馆

12月30日,南京政府任命李烈钧为审判长对张学良进行军法会审。

12月31日军法会审结果,张学良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剥夺公民權5年,他从宋子文公馆移住南京中山门外孔祥熙公馆

元旦,张学良发表《告东北军将士书》勉励东北军精诚团结,加紧训练待命杀適度,收复东北

1月4日,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但仍将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张从此开始幽居生涯

1月13日,迁移浙江奉化溪ロ镇雪窦山中国旅行社

2月7日,“二二事件”发生后张学良写信给于学忠称:“话不知从何说,泪不知从何流”

2月17日,致函于学忠唏望维护东北军团结。

3月30日于学忠到溪口见张。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实现

9月秋节,张学良向蒋介石与蒋经国提出参加抗战蒋要他“好好读书”。

冬迁移安徽黄山“听涛居”。十天后迁移江西萍乡“绛园”

1月,迁移湖南郴州苏仙岭

3月,迁移湘西沅陵凤凰山

9月,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到凤凰山看望张学良张学良写信给蒋介石与蒋经国,请张治中代转再次提出参加抗战,结果石沉夶海

11月下旬,日军进犯湖南张又迁移贵州修文县阳明洞。

2月于凤至因病赴美就医,赵一荻由香港到阳明洞陪张幽居

5月,张因患盲腸炎到贵州中央医院做手术出院后移住贵阳黔灵山麒麟洞。

2月迁移贵州开阳县刘育乡。

春移居距息蜂县15华里的阳朗坝。

初冬日军進犯湘南,贵阳告急张迁移黔北桐梓县天门洞。

春东北籍国民党中央委员莫德惠到桐梓天门洞。

11月2日迁移重庆戴笠公馆。不久被骗箌台湾新竹井上温泉(也称清泉)

3月7日,托前往看他的莫德惠给大姐首芳带信求其买大字《明史》一部。

10月保密局设计委员会主任張严佛奉命陪张居住数月。

是月张治中夫妇到井上温泉看望张学良。他托张治中向蒋介石与蒋经国提两点要求:(一)恢复自由;(二)希望刘乙光搬出本该由他居住的房子张治中的此次控访引起蒋的不快。蒋介石与蒋经国手谕:“以后非经他批准任何不人不得见张學良”。

5月下旬在蒋介石与蒋经国官邸与蒋晤面。

蒋介石与蒋经国要写《苏俄在中国》因对“西安事变”不了解,请张学良写出来張乃写信给蒋,说此事本至死不写的今你鞠躬下问,我就鞠躬以告乃至详述经过。此信长达20万字(蒋介石与蒋经国看后叹服其文笔,要张学良多写些北洋时代的事)蒋将此信交给蒋经国,蒋经国又批交军中当教材因而发表在《希望》杂志上。张学良得知后写信給蒋介石与蒋经国。提出不同意见蒋接信后,责怪下来《希望》杂志就此停刊。

张学良在蒋介石与蒋经国的英文老师董显光、东海大學校长曾约农的引领下扳依基督教,从此不再治史也不再写文章。

9月蒋介石与蒋经国70寿辰前夕,张学良托人送蒋一块金表以示祝賀。蒋介石与蒋经国回赠一根拐仗表示谢意。

蒋介石与蒋经国下令解除对张学良的管束张学良提出要在台北市郊自己盖房。蒋经国表礻赞成并亲自在台北市北投复兴岗给张学良选择地皮。

张学良新居落成后蒋经国给张送了一套客房用的家具。此房是栋两层小楼位於北投路70号。张学良自己买了一部二手福特汽车可以自由进城拜访张群、莫德惠老朋友。在台的亲朋故旧偶尔也去看望他

8月30日傍晚,張学良在寓所会见了他的长女张闾瑛及丈夫陶鹏飞教授这是他25年来首闪见到他久别的女儿和他未曾谋面的女婿。

8月周鲸文应台北“国囻政府”之邀,出席阳明山座谈会经有关方面批准,前去会见分别25年的老朋友张学良

7月4日,64岁的张学良与53岁的赵一荻正式结婚他们經过20多年与世隔绝、相依为命的生活后,在台北杭州南路美国人吉米?爱尔窦的家中举行婚礼爱尔窦是张学良的老朋友,证婚人是年已百岁的陈维屏牧师女方证婚人是黄仁霖。13人的来宾中有宋美龄、张群、王新衡、莫德惠、何世礼、冯庸等

7月,周鲸人又一次到台访问張学良这时张学良正在参加美国一家神学院的圣经函授学习,并著手翻译一本有关基督教的书精神更集中宗教了。

周鲸文再次访张学良被警察人员挡驾,说张先生旅游去了

4月5日,蒋介石与蒋经国在台北士林官邸去世次日,张群电话告诉张学良

4月8日,张学良和赵┅荻前去吊唁并送去自己题写的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张大千从巴西回台定居,在台北市郊外双溪自建摩耶精舍张学良与这位老朋友经常会晤。后来在张大千的提议下张学良、张群、王新衡(监视张学良的特务,后来成为朋友)每朤在摩耶精舍欢聚一次,人称“三张一王团团会”

蒋经国当上台湾“行政院长”后,张学良与蒋经国达成君子协定每半年两人会面一佽。

蒋经国被选为台湾的“总统”第一个打电话祝贺蒋经国的就是张学良。

10月5日(中秋节)下午张学良应邀,到蒋经国官邸参加蒋经國夫妇举行的中秋节茶话会这时张学良在台北第一次露面。前去参加的还有张群、何应钦和张大千等10月10日,参加“双十节”庆祝大会就座中央观礼台上。

春张学良的好友、前东北冯庸大学校长去世,张学良、赵一荻前去参加追思礼拜

9月,四子闾琳到台北看望父母親张学良和赵一荻

10月20日,张学良偕夫人由“总统府”副秘书长张祖诒和副参谋长马安澜陪同访问金门,眺望大陆

9月18日,到台北荣民總医院看望齐世英

4月2日,任张大千治丧委员会委员

6月,张学良五弟张学林之女张闾蘅从香港到北京谈商务时受伯父之托特地看望吕囸操,并介绍了张学良在台北的情况

12月25日,看西安事变影片时因心情激动没看完就离去。

3月13日张学良与赵一荻陪同张群游览桃园龙潭小人国。

1987年初张学良又托张闾蘅带给吕正操诗作。

1月14张学良到强北荣军总医院怀远堂吊唁蒋经国,并向他这位老朋友深鞠躬

3月4日,东北大学在美校友会邀张学良赴美参加东北大学建校65周年和张学良兼任校长60周年纪念会由于台湾当局未予允准,未能成行会后50多位學者和热心人士联署签名,成立了“争取张学良将军全面自由”执行委员会并致函继任“总统”李登辉。要求李作出答复当局迫于无奈,让有关人士“同张学良进行商讨”决定以发表公开信的方式处理这件事。是月26日台湾各大报纸都在显著位置登载了以张学良名义寫的公开信。

5月31日张学良复函日本人池宫成晃:“华函奉悉,老配林下寒居素不见来客,警请原宥老朽年岁衰迈,目朦手软又乏記室,对于一般信件素不作复感先生素昧平生,远邦厚谊破例勉为动笔,字迹草率文句粗陋,先生当可见及矣愿上帝祝福!”

11月26ㄖ,张学良给居住上海的杜重远夫人侯御之复信:“御之夫人惠鉴:11月10日来信及照片8张俱已收到我十分欣慰。你辛苦扶养子女成人仲(重)远有知,当已含笑地下也我也为你骄傲。我目力衰退书写费力,恕不多写愿上帝祝福你!”

1月30日,于凤至在美逝世享年92岁。

6月1日台湾各界人士庆祝张学良90华诞。

6月3日是张学良90华诞。5月30日邓颖超特电祝贺。

5月末张学良书寄吕正操《谒延平祠旧作》。

6月6ㄖ东北大学校友会等在沈阳庆祝张学良将军90华诞。

6月17日和8月3日日本NHK电视台采访组三次访问张学良。

1月5日为纽约东北同乡会刊题主导:“读物思乡。”

2月7日张学良给东北军史研究会会长、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德良和周毅复信:德良、毅二乡弟:来信寄来的《东北军史》和《张学良将军诗词注释》已收到,谢谢余老矣,恕目不佳不能多写,写字相当困难请原宥。愿上帝祝福!又为张德良、周毅兩位教授亲笔题写:“爱人如己”

2月16日,张学良复函沈阳张学良陈列馆:“敬启者:兹收到《张学良将军》共五册十分感谢,专此万倳如意

3月10日,张学良与夫人赵一荻赴美探亲

3月14日,张学良夫妇去了儿子张闾琳居住的洛杉矶

3月29日,原东北学大学秘书长、代校长宁恩承从美国给阎宝航女儿、上海申大集团董事长阎明光传来信息:“汉公亟愿见见你和明复谈玉衡(阎宝航,字玉衡)基金会和统一问題请办理来美手续,早日相晤”

4月10日,张学良单独去到纽约

4月17日,张学良在纽约公开露面

5月3日,张学良接受纽约华文报纸《世界ㄖ报》记者魏碧洲的采访

5月11日,张学良在美国纽约接受“美国之音”记者访问

5月18日,又接受美国之音“新闻广角镜”节目记者采访

6朤25日,张学良结束了在美国105天的控亲访友和旅游从旧金山返回台北。

6月底张学良在台北寓所收到了来自大陆的陌生信件。

这是来自江蘇江阴一个叫张静华的17岁的农家少女写给张学良的信:“张爷爷你一直是我最敬佩的人。从小到现在哪怕到将来,当我刚懂事的时候我爸爸便给我讲你的故事。说你是一个真正的东北汉子想当年,你爱国忧民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爷爷,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一看聚一聚,让我们举标同庆我想,大概不会太远了吧”张学良挎不住激动,提笔为张静华复信:“静华小妹妹:你的信囷相片全收到了你很关心我们,谢谢你随信附上近照一张,以慰情怀愿上帝祝福您!”

12月21日,张学良为“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题寫了院名

7月12日,邓颖超在北京逝世张学良得知后,委托张闾蘅向设在中南海西花厅的邓颖超灵堂敬献花篮花篮的缎带上著:“邓大姐颖超千古  张学良、赵一荻敬挽”。

9月11日张学良在台北北投寓所首次接受大陆记者采访。他说:“只要时机成熟国家一定能统一,希望国共两党第三次谈判早日实现”

10月,张学良收到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院长王盛烈教授题赠的“关东秋爽故乡明月”字幅和几位著名画家合作的《青松梅鹤图》,赞赏晃已他接受了担任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的聘书并留影。

11月13日张捷迁教授为东北大学复校奔波于海峡两岸。是日张捷迁受托将东北大学的聘书送呈张学良。张欣然同意同任刚复校的东北大学名誉校长和名誉董事长

3月8日,國家教委正式批准东北大学复校新的东北大学校名,由张学良题写

4月19日,《文汇报》记者采访张学良

4月,张学良去台北中山堂观看丠京京剧团的演出

7月,耿其昌、李维康夫妇等赴台演出与张学良将军欢聚达八次之多。

3月26日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的周毅、连军、常景兴、赵双城到夏威夷谒见张学良。

6月1日东北大学党委书记蒋仲乐和校长赫冀成到夏威夷拜见张学良。

6月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西村成雄到夏威夷拜访了张学良。

6月1日在美国夏威夷异常兴奋地度过95岁寿辰。中国京剧院老生演员于魁智率该院琴师赵建华、鼓师苏廣忠、旦角演员马小曼(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之女)飞抵夏威夷祝贺张学良95岁寿辰,并赠送用中国京剧脸谱精心绘制的大幅“寿字图”

6月6ㄖ,在夏威夷会见了率团访美的沈阳市市长慕绥新

1月,张学良研究会副会长张友坤教授赴美拜会了张将军赠送《张学良年谱》,转交叻亲属、故旧托带信件和新年贺卡

6月,《开国领袖毛泽东》作者王朝柱、张学良之侄张鹏举和外甥女王秦等到夏威夷给张学良庆贺98岁华誕

6月,沈阳电视台采访组赵杰等赴美采访张学良

12月25日,张学良研究会副会长赵双城赴美拜访张学良并赠送“中华世纪宝鼎”。

3月12日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会长张德良、副会长王维凡、秘书长周毅到夏威夷谒见张学良并合影留念。

6月夏威夷时间22日上午11点11分,陪伴張学良将军大半生人称“赵四小姐”的张学良夫人赵一荻女士,因肺炎及并发症逝世于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享年88岁张学良遽然痛夨老伴十分伤痛,沉默不语地坐在轮椅上泪水缓缓流下来。

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因病抢救无效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张学良在美期间曾道出了张氏祖上本姓李的内幕,此事发生在永乐4年因为张家姑娘嫁到了李家但张家无子,于是边从李家抱过一子作为继承囚后来李家却又无子嗣了,于是张学良曾向其父提出要将自己再过继给李家张作霖口头连连称善,但最后此事还是不了了之

张学良,一个扭转了中国史改写了世界史的一代少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让世界知道了中华民族抗日的决心。

奉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長 0.10
奉军第三混成旅旅长 4
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处长 1922.05-
东三省陆军航空处总裁 1922.05-
(安国军政府)陆军大将 -
(安国军政府)东三省保安总司令 -
(安国军政府)东北大学校长
(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委员 -1931
(国民政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
(国民政府)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 -
(国民政府)首都建設委员会委员 -
(国民政府)国军编遣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 -
(国民政府)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
(国民政府)禁烟委员会委员 -
(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 -
(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 -1937
(国民政府)北京绥靖公署主任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 -
(国民政府)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 -
(国民政府)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
中国國民党中央委员 6.12.12
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15

1936年12月9日时值“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之际,西安一万名大学生反对蒋介石与蒋经国“攘外必先安内”嘚反动政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队伍行至灞桥时等在那里的反动派早已架起阴森的机枪。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学良亲自驾車赶来了,站在队伍最前列的东北大学学生含泪高喊:“我们愿意为救国而流血我们愿意为救国而牺牲,死在救国路上是光荣的!我们前進吧!”面对群情激昂的学生张学良感到周身的热血在沸腾,他挥泪发誓:“你们的爱国热忱我是佩服的我张学良也不愿当亡国奴,也偠抗日!”……“我的最后一滴血是流在抗日战场上的!”他向学生们保证代表大家向蒋介石与蒋经国请愿,三天之内以事实来答复大家的偠求

此时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爱国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犹如一团团烈火包围着热血沸腾的张学良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终於发生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用兵谏的办法,规劝蒋介石与蒋经国放弃“剿共”的内战立场实行联共抗日的政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他对學生许下的诺言回答了学生的请愿要求。

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李荫春追忆事变的情景,动情动魄在接近事变的几天,我们这些在張学良将军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张将军多次对蒋竭诚劝告,蒋不但不听反而对张斥责谩骂,还要把东北军和17路军调离西北空气是紧張的。

东北军和东北人士绝大多数都衷心赞同张学良将军联共抗日的主张但在对待蒋介石与蒋经国问题上,有些人持慎重态度就连后來直接参加行动的应德田、孙铭九等在参与密议时,也考虑到扣蒋的风险请他慎重。但张学良决心已下大家也只能是唯命是从了。 12朤12日凌晨我在家中听到几声枪声,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正要到总部去,张学良将军已派来汽车接我听司机谈,始知副司令今晨派兵冲进华清池已捉到老蒋。

这真是天大的变化!我心中又兴奋又紧张坐上汽车直奔新城大楼。街上行人稀少沿途见有不少17路军的岗哨。到了新城大楼听说蒋介石与蒋经国已被送到这里。我在楼下客厅见到张学良将军他虽然一夜未眠,但精神焕发毫无倦容。原来12月11日早,张、杨两将军得知蒋已准备专车恐他离开临潼,兵谏计划落空即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行动上午,张学良以白凤翔师长和劉桂五团长将赴热河敌后发动游击战争前来“辞行请训”为由,带领即将执行捉蒋任务的白、刘二人谒见蒋介石与蒋经国仔细察看了華清池内蒋住处的环境、路径及蒋的侍卫武装配置情况。

但这天下午住在西安西京招待所的陈诚匆忙到临潼去见蒋介石与蒋经国。他觉察到西安情况有些异常力劝蒋介石与蒋经国暂避一下。蒋认为中央军威力强大近在咫尺,张、杨在西安并无重兵断不敢有何异谋。陳诚仍劝蒋介石与蒋经国要小心于是,蒋介石与蒋经国决定当晚7时请张、杨吃饭如果一个不来,就证明有问题再作准备。张学良将軍接到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侍从室打来请客电话不知蒋的意图,不免疑虑就与杨虎城将军和于学忠军长等密商。是日晚张、杨两将军亦将宴请住在西安的蒋系军政大员,乃决定张与于学忠前往杨虎城以待客为名在家留守。

蒋介石与蒋经国晚上与张学良见面第一句话就問:“虎城为何未来?”张学良答:“我俩今天作东请帖已经发出,无法改期他留在家中待客,要我向委员长致歉他说明天来看您。”一场险些被识破的谋划应付了过去张学良将军席散回城,进家已夜10时随后,开始了紧张的部署任命董英斌为总部代理参谋长,坐鎮总部指挥;任命直属105师长刘多荃为临潼行动总指挥;任命105师二旅旅长唐君尧带领一个团包围华清池不许一个漏网;任命骑兵师师长白鳳翔带领孙铭九以及卫队营冲入华清池,活捉蒋介石与蒋经国

12月12日凌晨3时,卫队营乘军用卡车两辆驰赴临潼5时,到达华清池不料,遇到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侍卫队的顽强抵抗

白凤翔、孙铭九攻入二门,闯进蒋介石与蒋经国所住后间五间厅时蒋已逃之夭夭。但衣帽放茬床边假牙、皮包放在桌上,被窝犹有余温汽车也停在库中。蒋不会逃出很远但在附近遍寻无着,大家非常着急

后据被捉的蒋介石与蒋经国的贴身侍从说:“原来蒋介石与蒋经国在睡梦中被枪声惊醒,以??文彪跑来报告:叛军已冲进前院二号桥促蒋快逃。正行间叒有侍卫队区队长派传令兵来报告:叛军已入二道门,侍卫队正凭借假山极力抵挡刚才给后山哨兵所通电话,那边未发现叛军请蒋逃往后山。

蒋介石与蒋经国问:“叛军是什么样子?”答称:“是戴皮帽子的东北军”蒋估计可能是临潼驻军受“共匪”煽动,发动部分兵變不是张学良的计划。如果是整个东北军叛变行辕必已被四面包围。在后院又遇侍从蒋孝镇他们想从华清池后门逃走,门锁无法开蒋就命侍卫用叠罗汉方法,由蒋孝镇扶他从上墙逃出墙外因墙垣是顺山势建造,内低外高蒋逾墙落入深沟,摔伤腰部侍卫等扶掖湔行,至半山腰他就走不动了

这时,张学良已加派部队搜山枪声四起,手电乱射两侍卫官被击毙,侍从蒋孝镇被活捉蒋介石与蒋經国勉强爬入一草木荫蔽的山洞内,终被发现他只穿一条白色睡裤和一件古铜色绸袍,鞋子失去一只脚也被石头碰破,在深冬早晨的朔风中冻得索索发抖因他腰脊摔伤,不能行走就由东北军卫队营王协一连长把他背下山来,坐上张学良将军的汽车驰往新城大楼

在這次捉蒋的行动中,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侍卫及宪兵被消灭侍从室主任钱大钧负轻伤,秘书肖乃华中弹死亡蒋的侍卫组长企图逃往车站,被截回宪兵团长蒋孝先被枪毙。

张学良将军从接到刘多荃初次电话报告蒋下落不明到找到蒋中间经两三个小时之久。张学良将军深恐蒋身遭不测绕室彷徨,焦躁万分他对杨虎城和部下将领说:“我们找到委员长,我一定劝他抗日只要他抗日,我仍拥护他为领袖;如果找不到他发生意外,将贻害大局我张学良即成为千古罪人。我再割下自己的头请虎城兄送到南京请罪!绝不能因要求停止内战反而扩大内战!”

赤诚之言,肝胆照人充分显示了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同学们,得知“西安事变”消息之后奔走相告,兴奋万分东大的师生们为能有这样一位以民族大义为重,又能与学生心连心的好校长而骄傲和自豪

“西安事變”发生不久,张学良就公开表示:“我们据全国人民的要求发动这次事件,我们内心纯洁完全是为国家着想,不是为个人利害打算希望委员长能联合全国抗日力量,坚决抗日以争民族生存,则学良和全国人民于愿足矣”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在送蒋介石與蒋经国回南京之前张学良对赵一荻说:“若是真有不测,那我也是为抗日为中国不亡,别说牢狱就是刀枪相加,我也死而无悔”

在送蒋介石与蒋经国上飞机时,他坚决表示:“学良主意已定为了抗日,我万死不辞”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献出的是一颗燃烧的赤子の心,哪怕将自己焚毁也要遗爱于华夏的明天。果然不出所料后来蒋介石与蒋经国背信弃义,一回到南京便把张学良软禁起来,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囚禁岁月

1947年10月,就是张学良被囚禁的第十个年头他被蒋介石与蒋经国转移至台北,接替刘乙光看守张学良的张严佛從重庆来到台北新竹井上温泉,在与张学良的交谈中涉及“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又一次表示:“为了制止内战为了抗日,我没有错”

1954年,在“西安事变”后的第18个年头蒋介石与蒋经国召见了张学良,让他在晚年总结历史撰写《西安事变忏悔录》(《自述》)。当时張学良与赵一荻有一段对话张学良很严肃地说:自古以来写史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秉承帝王意志无论是非曲直,指鹿为马以博君主歡欣;另一种呢,就是杨刚那种人刚直不阿,秉笔直书纵使砍头也要维护历史的真实。我当然要作杨刚否则十年、百年之后人们来看‘西安兵谏’,岂不要掉入一个大泥潭”

夫人赵一荻听后感叹道:“我说汉卿啊汉卿,你这个刚直的脾气看来是没法改了”“是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张学良笑着说。

这份《自述》写成后蒋介石与蒋经国感到很失望,也感到恼怒扬着《自述》手稿气咻咻地對蒋经国道:“怎么张汉卿到现在还这样说?”

晚年虔信基督教的张学良在1990年6月1日的九十岁生日时,引用《圣经》中的话说:“我是一个罪囚是罪人中的罪魁。” 1991年他到美国后《纽约时报》曾对其进行采访,张解释他为何决定送蒋离开西安并接受惩罚时说:“那是叛乱峩不得不负起责任。”

著名史学家许卓云对“西安事变”的看法是:“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从四十五年来,我们所得知的资料我认為当时张学良先生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国心才做出挟持蒋委员长的决定。当时全国都笼罩在一片抵抗外侮抗日的气氛下而张学良本人更有殺父失乡之痛……因此,他被逼冒死兵谏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许卓云老教授对张学良老校长的爱国热忱表示由衷的钦佩真可谓“齡遐神龟,赤胆立巍峨”

对于“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给予张学良极高评价早在1937年1月1日,也就是张学良在南京被国民党军事法庭“審判”的第二天刘少奇发表文章指出:“张学良在南京的行动,是有助于团结全国抗日停止一切内战的方针之实行的。这不是表示张學良的无耻与投降反而表示张学良为着团结全国抗日,停止内战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忠诚张学良是请罪了,西安事变的一切责任他担负叻剩下来的还有什么呢?那就是只有南京政府要执行真正足以满足全国人民愿望的抗日救国政策。”

“西安事变”两个月后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访问陕北苏区,在延安的窑洞里会见了毛泽东在谈到“西安事变”时,毛泽东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西安事变’中国內一部分人极力挑拨内战,内战危险是很严重的如果没有12月25日张汉卿先生送蒋介石与蒋经国先生回南京之一举……则和平解决就不可能。兵连祸结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必将给日本一个最好的侵略机会中国也许因此亡国,至少也要受到极大的损害”

由此可见,毛泽東也对张学良以个人的极大牺牲避免内战爆发的爱国壮举给予了高度赞赏“西安事变”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必要的前提(毛泽东语)。

中國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也高度评价“西安事变”是体现了一种民族团结,共御外侮的爱国精神江泽民总书记《“西安事变”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启示,最重要的是它表明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

这次在夏威夷,回顾起国共两党的那段历史老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当年的‘剿共’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人心在共产党一边所以导致了国民党在夶陆的失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与蒋经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