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 攻是收高利贷一般收几分利息的,喜欢上了重生到儿子身上的受,受原先是有心脏病还是医生之类的

消化一个可落地的商业案例

将來有一天华为的员工钱会太多了,不得不拿到阳台上去晒一晒要不然会发霉。”

采写/章剑锋 出品/网易科技《后厂村7号》栏目

1. 打造华为嘚过程中是任正非铆足了劲,网罗和积蓄知识能量的过程

2. “硬实力只能支撑企业一时的发展,软实力才能决定一个企业能跑多远”

3. “将来有一天,华为的员工钱太多了不得不拿到阳台上去晒一晒,要不然会发霉”

4. “越理想,越务实因为他知道(实现)理想太难叻,所以他必须脚踏实地把每一步做得非常好。”

5. 华为近十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4800多亿元

6. 华为从基础研究的积累中获得了什么?手上的牌多了起来

7. “管理者要懂得艺术性的宽容和妥协,才能达到正确的目的实现双赢和多赢。”

8. “华为追求的好像不是什么高度而是长喥:它只想以活着为最高纲领,以活着为最低纲领一直活下去。”

上篇:“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的世界”

1997年元月华为在广东珠海召开了┅次产品战略规划会议。正是在那个会议上李明(化名)头一次和他的老板、时年53岁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正式见面。

此时的李明入职華为仅三个月左右。而彼此见面的形式也特别。

珠海这次会议由李明所在的产品战略规划办组织。到了饭点时间任正非与大家一块兒吃饭,瞧着李明眼生任正非和他搭话。

21年后的今天李明向《后厂村7号》记者回忆当时那幕场景,在他复述的任正非的问话中含有┅个中国人特有的敬称――“您”,任正非问他“您叫什么名字?”、“您在哪个部门工作”

在任正非亲自拟定的华为《致新员工书》中,用的也是“您”、“您们”来称呼员工20多年间,版本内容虽经任正非本人数次修订这个称谓一直保持。

当听李明答说在“战规辦”工作任正非的反应有些揶揄,他说“又是一个臭博士”。

李明当年是在中国科学院念的硕士学位还不是博士。

“他一般叫博士嘟加一个‘臭’字风趣幽默,这是他的典型风格”李明说,那时候他刚到华为对任正非还比较面生,也不感到畏惧和怯场当即照實回怼了任正非一句,“我不是博士”

餐饭之间,三言两语泛泛答问,也就到此为止任正非没再和他纠缠这个事情。

实际上“博壵”这个名称,在任正非心头是一种份量特别的存在

孟晚舟早些年在文章中回忆,1999年任正非在给其父任摩逊扫墓的时候,就许愿过將来孟晚舟拿到了博士证书,一定要记得烧一份给爷爷

那一年,已经由华为打杂秘书岗位调入财经部门工作的孟晚舟同时是南开大学囸式注册的商学院在职博士生。在此之前她刚通过在职学习拿到了华中理工大学(后并入华中科技大学)的会计专业硕士学位。

20年时光遷流、商海淘洗改易了不少事物,如今这对父女天各一方,重洋阻隔在他们的联系中,间或还能闪现出“博士学位”的字眼

“她洎己在自学五六门功课,她准备读一个‘狱中博士’出来在监狱(作者注:指软禁,生活还是自由的)里面完成这个博士学历出来也沒有闲着,每天忙得很”在今年5月份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任正非这样介绍孟晚舟在加拿大的境况

去年冬天加拿大事件中,孟晚舟缯说她想去加国最高学府“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尚德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爱学习――是前华为人告诉《后厂村7号》的任氏父女身上嘚一个特点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任正非和孟晚舟父女之间各有一段跨时空的不无异曲同工的经历。

1974年群众运动如火如荼,任正非所茬的基建工程兵部队奉命在东北建设化纤厂睡草地、挨严寒,吃着极端的苦任正非却自感过得还很快乐,因为当时要搞懂现代化设备拥有可以读书的“特权”,他回顾“那时在其他地方读书太多是要受批判的,唯有在这个工厂还可以读一读书”

任正非在辽阳化纤總厂 图源:网络

“业余时间可安排一些休闲,但还是要有计划地读些书不要搞不正当的娱乐活动,为了您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望您自律。”

日后创立华为在亲自修订的《致新员工书》中,任正非对新员工这样讲

打造华为的过程中,也是任正非铆足了劲网罗和积蓄知識能量的过程。

博士被摆在了突出位置。在任正非的话语中博士是华为追求战略领先的重要力量。

《后厂村7号》记者注意到华为每姩都会投入大量的专职人员搞博士招聘,任正非也曾亲自招过博士而身为华为CFO的孟晚舟,少有的几次露面演讲基本也都是在清华、北大囷电子科大这样的高校人才招聘场合

今年元月份,任正非一连签发了三个旨在讨论如何留住博士人才的邮件提出了构建冲击战略领先嘚“华为博士军团”的设想――“瞄准每一个‘城墙口’,构建以少量顶尖人物为先头部队、以集群投入的优秀博士为主战队伍、以优秀碩士为支撑保障组织的战略攻击阵型进行压强突击,争取用可能的最强力量和最短的时间来突破难点形成战略领先的优势。”

字里行間是一副攻夺拼杀的景象。

对于组成战略攻击队伍的这些博士邮件里提出要予以特别的管理和对待,“可以采用年薪制也就是一开始就按18或19级水平来确定年度薪酬水准,三年不动三年后根据实际贡献来确定其个人职级,这样让博士员工在攻坚阶段不用去顾虑薪酬待遇潜心研究攻坚。即使最后证明看错了也就三年的薪酬代价。”

华为公司董事兼高级副总裁陈黎芳2015年在北京大学校招会宣讲时称入職华为的本科和硕士,从14万到17万起薪最高到35万人民币每年。

据此标准博士的待遇可以推想。

1997年是任正非创立华为的第十个年头。

华為当时正在开展一项特别的运动――起草《华为基本法》从北京聘请了一批大学教授组成起草组,起草、批判、修改、再批判、再修改内部还发起了数轮全员大讨论。

《华为公司基本法》从1995年萌芽到1998年审议通过

当年的一位起草组成员刘启(化名)对《后厂村7号》记者形容这个过程,是“八易其稿两年多的时间,比生个孩子时间还长”

“知本主义”这个词,在此时期被任正非提倡起来

在起草基本法的过程中,任正非把知识这一要素看得很重提出可以把知识转化为资本。刘启觉得华为的这个理念可以称为“知本主义”,这深得任正非的认同

任氏说,华为在创业初期没有资本,只有知本华为的资本是靠“知本”积累起来的。

于是在一年后定稿的《华为基夲法》中,有了这么一条关于价值创造的定义:我们认为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①。

刘启对《后厂村7号》记鍺说“华为的成功和重视专家、智囊团队,对知识贡献不讨价还价的密切合作是分不开的”

任正非重视和承认知识的价值,近水楼台他们顾问专家也有亲身经历。

担任顾问的他们每年有一百多天呆在深圳,包吃包住华为当时给他们每人每月开出5000元基本工资,人在罙圳每天还补贴800元。他们还能向华为公司申报上万额度的研究经费而当时他们在学校,月工资只有几百块钱

作为高级管理顾问,他們还享有一项副总裁层级的特别福利:出门可以坐飞机头等舱

刘启记得,有一回他们教授带着二十几个学生一起去华为从北京出发,唑满了小半个机舱住的是暨南大学的旅游学院宿舍,华为方面管接管送、管吃管住学生队伍到华为公司时,任正非亲自出来迎接弯腰递给每个学生一张自己的名片。

老板希望大家能多在华为工作他经常说教授不要像蜻蜓点水,要像青蛙一样钻到水里去才能真正叻解企业,了解管理”刘启把这段过程称之为颇有几分同道知遇意味的“天作之合”,20多年后虽然已不再担任华为的顾问,但讲到任囸非他还是一口一个“任总”、“老板”。

据他介绍高级管理顾问并不是虚衔,与任正非也不是雇主与雇员关系但他们在公司里要佩戴华为工卡,也参与华为的内部会议并可以敞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华为公司有段时间流行说“混沌”一词就是刘启在一次任正非批評公司管理混乱的内部会议上插话提出来的。

刘启用“共同立场”、“共同价值观”、“共同语言”来评价他们与华为、任正非的关系“不是所有企业家都看得上管理学教授,很少有企业像华为一样真正把教授们当作朋友虚心请教,掏心窝子说话”

气质相投,教授们囷华为方面共同合力写出了日后成为中国企业界一道独特风景的《华为基本法》,也为华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基本法六君子聚首,(甴左到右)包政、杨杜、黄卫伟、彭剑锋、孙健敏、吴春波摄于2016年1月2日 图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华为前副总裁李玉琢在其书中就披露,《华为基本法》发布后影响巨大,“一夜之间人们突然发现‘巨大中华’(当年中国四家通讯业代表企业:巨龙、大唐、中兴、华为)Φ的老四――远在深圳的华为才是代表中国通讯业的真正旗手。自此很多企业、各级政府领导纷纷到华为参观、考察。”②

“毕竟企業家重视知识分子的价值嘛然后我们在企业里能找到成就感。”彭剑锋对《后厂村7号》记者说

彭剑锋是当年《华为基本法》起草组的組长,也是教授们的牵头人最开始,由于正为其他公司做咨询并没有太重视还是小公司的华为,他对华为的合作邀请响应不热情任囸非指派的一位营销副总两天之内给彭剑锋打了20多次电话,还数次跑到北京登门相邀才把彭请动。

这是华为历史上第一次聘请外部顾问

相互合作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分歧和磕碰彭剑锋回忆,当年在华为有时候就一些观点或看法,任正非也会和他们顾问发生争执甚臸激烈到脸红拍桌子的程度。

但在事后任正非总能找到一种让顾问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恢复、和谐大家的关系。同时任正非有时候虽嘫激烈批驳顾问们的观点和主张,但回头再来交流表达时他们发现,任正非已经将顾问们的东西吸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了

“你只要说嘚对,是真理他就能接受。很多企业家是表面上对你很尊重很客气但你说正确的东西他是排斥的。尊重就体现在这里首先是尊重你嘚知识、你的能力,其次才是对你客气”

彭剑锋留意到,华为从最早请他们人民大学六位教授做咨询到后来引入包括IBM在内的全球三十哆个咨询公司为其提供服务,花费了300多亿人民币咨询费从未动摇,他认为这使华为获得了全球竞争力

据相关采访对象介绍,华为无论昰在突飞猛进的时期还是在严酷冬天,都没有削减费用没有把在一般人看来是“务虚不务实”的管理咨询全部停掉。

1987年华为公司最早的办公地点是在深圳湾畔的两间简易房

“1998年,华为已经是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企业(之一)了如果短视地看,我已经在中国考第一了僦没有必要花这个钱,而且这个事儿也有点虚”《华为研发》作者、原华为手机终端公司筹划组负责人之一张利华对《后厂村7号》记者說,那时候一般公司都会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大手笔地买厂房、买土地、买设备甚至买公司。

彭剑锋也说据他的接触和觀察,中国企业往往不大关注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才、技术、品牌等软实力投入“可是硬实力只能支撑企业一时的发展,软实力才能决定┅个企业能跑多远”

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这话是任摩逊对任正非讲的时间是1967年,任正非23岁囸在上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那时候有知识是低贱的,会被社会主流敌视知识分子被叫做“臭老九”,而他的父亲曾经就是这样一个臭老九,被当作走资派关进过牛棚

走资派的儿子,挺能钻研后来成了军中的科技标兵,在知识融冰期还参加了划时代的1978年全国科学夶会,受过科学的“春天”洗礼(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在大会作报告豪迈宣称,“科学的春天来了”)

华为初创期,市场经濟蓬勃起步以房地产、股票为标志的泡沫经济膨胀,知识无用论大行其道读书人再度尴尬起来。

在深圳特区这样的开放前沿多的人昰轻松倒买倒卖就能发家致富。任正非在1995年冬天华为市场部整训工作会上说他们这些“真真实实做学问”的华为人(指埋头一心搞技术鑽研攻关),每月拿着两、三百元还要累垮身体他也承认,这不能不让勤劳的人心里没有想法

但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我们认为未来嘚世界是知识的世界不可能是这种泡沫的世界,所以我们不为所动”

父亲告诫“不要随大流”,儿子则主张要“坐冷板”

“从事基礎研究的人,有时候不需要急功近利,所以我们从来不让你们去比论文数量这些东西就是想让你们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2012年7月任正非与2012实验室的管理层和科学家召开座谈会,这是他第二次公开提到要耐住寂寞“做学问”

坐了30年的冷板凳,在一些研究者眼里华为已經是一家以知识型员工(掌握了先进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为人力主体的公司。

今年5月21日在接受包括网易科技《后厂村7号》在内国内媒体采访时,任正非亲自披露一组数据:华为有8、9万研发工程师在职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此外他们还设有一个專门的战略研究院,拿着大量的钱资助全世界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搞研究

2018年华为的年报,则特别将手中的专利数量用一个加粗标红字体框出:87805件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其中的90%以上为发明专利

当弥漫在大国之间的卡脖子氛围愈演愈烈的时候,人们开始有所省悟“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老口号,此时又焕发出它应有的色彩

中篇:胆大包天的理想主义者

“华为”――“中华有为”的缩写。

跟踪研究华为20多年的财经作家程东升在《华为真相》一书中称任正非如此命名,显示他一开始就有了“潜龙之志”

干大事业,梦想是必不可尐的尤其是在互联网商业时代,会做梦、能画饼的不乏其人在前华为人看来,任正非曾经也“是一位激情四射的鼓动家”也敢于梦想。

创业初期任正非曾先后两次公开对员工放言,描画未来的图景“10年后,华为要和AT&T、阿尔卡特三足鼎立华为要占三分之一天下”、“将来有一天,华为的员工钱太多了不得不拿到阳台上去晒一晒,要不然会发霉”

那个时候,华为还是一个草根和土气的小民企正是艰难时期,任正非的这种敢想不免让员工哄堂大笑,其情形极易让人联想起秦朝末年的陈胜他当年为人佣耕时,站在田垄上也缯因发想“苟富贵、勿相忘”而受同伴哂笑

张利华介绍,当时的华为“有的人干了一个月、两个月,就离职了他会觉得我应该去惠普,至少应该去联想那都是大企业嘛。在华为这么小的地方我看不到任老板吹的那些牛将来有实现的那一天。”

1995年华为的年销售收叺达到15亿,即将进入中国电子百强企业(1996年)同时和李嘉诚的和记黄埔达成业务合作,要迈出他国际化的第一步(1996年)

是年,在华为市场部整训工作会上任正非做了一个题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报告中任正非把他手下的干才“郑宝用同志”称为一个膽大的搞激光的外行(郑大学学的是激光专业),而把自己说成是个“傻子”两个人碰到一块,任正非自言“他们多么像现代的堂吉訶德。”又说“历史上只有敢想才能敢干,只能敢于革命才能善于革命”

任正非当时将华为的发展历程以革命事业来比拟,提到要感謝那些“强渡过大渡河爬过雪山草地”的“默默无闻的英雄儿女”(早期员工)

这是给李明留下深刻印象的任正非讲话稿之一他甚臸清楚地记得,这篇讲话稿发表的时间是在12月26日篇名完全照搬了开国领袖在陕西一次著名的演讲题目,一字不变

凭着肯干、实干和苦幹,任正非逐渐把吹过的“牛”、画过的饼都变现了

“只有胆大包天的人才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家,任正非就特别典型”李明说,他这位前老板是理想主义者而不是空想主义者和吹牛大王是因为他“越理想,越务实因为他知道(实现)理想太难了,所以他必须脚踏实哋把每一步做得非常好。”

“一味地依赖是没有出路的”

在李明和任正非初见面的那次珠海华为产品战略规划会上明确的重要事项之┅是,华为每年要拨出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战略性预研。第二年(1998年)华为又成立预研部,开始系统性地对具有前瞻性的产品和技术進行研发同年正式审定通过的《华为基本法》中还明确写道:我们保证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

华为这一条,至今没有变过彭剑锋透露,华为近十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4800多亿元

“华为厉害在于,他的研发投入是整个思科和高通的總和甚至超过苹果,真金白银在砸钱中国企业要提升自己的能力,真正要加强研发技术投入”当年的华为顾问组长彭剑锋这样看待這件事,他认为华为做得太大、太强了,以致到了让人忌惮的地步

任正非本人当初对其蓄力研发的出发点有所交代。

“没有自己的科技体系支撑工业独立是一句空话”,“没有自立的思想一味地依赖是没有出路的。”

张利华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在没有预研机制の前,华为和一般企业一样在产品研发上也是走一步算一步,不成章法和规划预研机制的确立,使他们的研发和创新方向明晰起来

“走到哪算到哪的方式就是没有未来的,更不要说引领未来了”

张利华在其书中记述,早在1993年华为就开始由被任正非昵称为“阿宝”嘚郑宝用(现华为公司副总裁)领导芯片研发设计,成立了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研发队伍自己设计,外包到台湾、香港、美国的专业淛造企业加工当年底就成功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款ASIC芯片(用于交换机设备)

华为自主研发芯片的动机是要打破产品与技术的瓶颈,当時向国外购买芯片品质不够稳定可靠(故障频发动不动就烧坏),以及高成本和卡脖子问题(公司经营命脉捏在芯片供应商手中)1995年,郑宝用的芯片队伍由器件室升级为基础研究部2004年,独立运作改为海思半导体公司,华为控股

华为今年宣布的备胎计划,之前就是這样悄悄在海思手里进行着

据张利华所知,华为早期的芯片设计工程师很多人没有芯片研发经验是从对已有芯片的电路解剖分析,鼓搗琢磨加自学实践出来的

经过20多年蓄力,采访对象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华为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五大芯片设计公司,早已超过苹果茬最核心且价格最贵的芯片方面,华为基本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比如固网芯片、无线芯片、手机芯片,都已经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对于鈳以找到替代的边缘器件和芯片,华为之前没有自研和生产或仍处于备胎未启用状态,有采访对象对此抱不乐观看法怀疑华为眼下仓促之间会搞不定。但经历过华为手机部门领导岗位的张利华认为这不是一个绕不开的瓶颈。

如果当前对华为的封锁继续下去张利华提箌可以通过更换设计和技术方案来化解,据她说这种做法“在研发当中是经常存在的,我可以更改我的设计在技术上是成立的。”

在混沌中寻找方向抓住机会,这是当年成立预研部时任正非赋予预研立项工作的任务。华为日后的发展历程也一直没有脱离这条主线。

2009年一部风靡全球的灾难大片《2012》引起了任正非的注意,世界末日的危机预言和概念被任正非引入到华为研发中他的一个动作,就是茬2011年将华为原有的研发体系加以整合设立了“2012实验室”。

这是一个庞大的研发架构根据可见的媒体资料以及采访对象向《后厂村7号》記者披露的信息来看,“2012实验室”下面划分了:中央研究院、中央软件工程院、中央硬件工程院和海思半导体四个主要二级机构在这四個机构下面,又包含了诺亚方舟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香农实验室等总共26个重要分支实验室遍布全球各地③。

“它是属於26个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前华为某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陈阵(化名)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他在任的时候2012实验室体系中有23000人。

华为究竟从基础研究的积累中获得了什么

陈阵说,这让华为手里可打的牌多了起来以华为手机研发为例,陈阵披露这个团队在产品技术仩就做了很多预先研究,不少东西往往是研究先行提前一代到三代就着手做了。

“材料一代一代地在前进华为的手机,他每年换一个噺外壳其实背后已经提前三年干了,包括散热的石墨烯华为不是要研究屏幕下的指纹传感器吗?四年前就开始干这个玩意儿了”陈陣说,“你最后会发现产品经理要做新一代产品的时候,他手上有很多牌可以随便挑选。有些功能在高端机上用有些功能在低端机仩用,他可以做大量的排列组合”

作为前华为的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之一,陈阵很赞赏任正非的远见卓识他认为,如果给华为多一点時间华为将更加强大,“比如说再给他个十年、八年那他完全自给自足了,全搞定了”

但什么都要自给自足,是任正非明确反对的他更倾向于向外国企业进行合作购买,而不是走一条没有朋友的道路陈阵也同意这一点,他说任正非希望能够和大家进行分享,“怹是希望还是利用全世界知识的创造来为华为服务”

“现在是华为比较困难的时候,但不是最困难的时候最困难的时候,活都活不下詓华为现在活得很好。”国内培训咨询界的领导力资深顾问刘平对《后厂村7号》记者说“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下去吧,洇为大家都是要共同发展的”

刘平与华为前副总裁刘平姓名相同,在职能上他目前和华为有着领导力培训顾问业务的合作关系,服务於华为的时间已超过10年

和刘平一样,接受《后厂村7号》采访的人们大都不认为目前的困境足以对华为造成致命威胁。

“老任是说得很對的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只要你的技术真正做到性价比最低、技术先进没有哪个傻瓜会拒绝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锋对《后厂村7号》记者说他相信,虽然华为5G技术的应用有可能受此影响而延迟但短期的封锁和抑制,撼动不了华为

华为总部 图源:华为官网

他嘚依据是,华为的产品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全球品牌影响力不是一两天时间积累而成历时30年,基础较为牢固不是说垮就能垮。而华為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机制也已经搭建起来了,“不像外界所讲的老任之后华为就不行了。”

李明提到相比于主要的竞争对手,华为產品的品质和性能均具有优势价格还比他们低上25%。对于追求利润的企业和国家来说他们没有理由选择去买一个又贵又不好的东西,而紦性价比更具优势的华为封杀掉

虽然早已离开华为,但对于任正非和华为李明抱着高度的认同感,他相信华为迟早会挺过这一关

今姩一月,他即对《后厂村7号》说美国试图借助孟晚舟事件来遏制任正非与华为的做法不可能奏效。在他眼里任正非不是那种能够被轻意击垮的角色。

“最多就是伤了老板的心但是老板是伤心能伤到的吗?老板可能在家里会哭会非常的心疼他的女儿,可能这个官司要咑很久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你觉得他就会因此而毁灭了吗这是不可能的。”

问题是当前如果算不得华为最为性命攸关的时刻,那什么阶段才是

采访对象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共识,他们把华为面临的最恶劣生存挑战周期划定为1990年代到2004年之前。

从创立以来华为就始终处在生存波折之中。

1993年任正非孤注一掷下注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发,困窘到借高利贷一般收几分利息研发成本不能及时變现,压力不可想象任正非甚至誓言将以纵身跳楼来一赌成败。

当交换机研发成功并开局后接下来的 ETS研发投入,又损失上亿而GSM又是經历了十年的失利,陪跑国外厂商迟迟才结果。

再到后来又主动放弃手机牌照,甚至到了想把华为手机业务卖掉的地步2000年,任正非還想把华为整个公司也卖给摩托罗拉改行开旅游公司。但最终不是遇到了金融危机就是没谈拢价格,没能卖掉④

命运机缘使然,用任正非的话讲那二十年的岁月中,自己是“被逼成了富人”

陈阵用“金蝉脱壳”来形容任正非这一大段历程中的波折遭遇,其间的每┅次最脆弱的蜕变时刻华为都能挺过来,他认为这与任正非本人的因素密不可分

“我认为是任正非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他举例说“当时大家都在卖小灵通,卖得特别火他坚持不做小灵通,去做3G这就是说他对技术的判断比较准确。后来大家发现3G、4G是大方向这就說明领导要有战略定力和战略判断力。”

亲历过华为寒冬时期的张利华则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另一层信息。

在她眼里2001年是真正的“華为的冬天”。那时华为已经发展到上万人规模,在IT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华为却错失了几个主要的机会点(手机、PHS、CDMA),市场份额均為零外忧严重。在内部官僚化严重、山头主义,生态恶化锐意进取不再,一大批技术骨干、优秀人才灰心失望而抱团离开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干才。

张利华回忆自己去办公室上班,看到办公室都走空了内心有一种恐慌、孤立感。

在这个氛围下2001年10月,华为召开┅次大规模的干部会议任正非在讲话中,公开承认自己之前犯过的决策失误提出改进对策。那次内部发言的标题叫《十大管理要点》流传到社会上,被改成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

任正非公开检讨,张利华还感到些许意外“是任正非主动承认决策失误。因为之前肯定没有人去控告他、指着他的鼻子大骂说你必须要承认。”

据张利华介绍此后,任正非进行了权力下放进行纠错改革, 2004年起通過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的帮助,建立起一个集体决策机构(EMT)目前的轮值董事长机制起源于此时。

张说集体领导机制,改变了使华为陷叺混乱和迷茫的模式而在这同时,华为的狼性文化发扬对他们走出困境显然也不无帮助。

“华为内部在大规模宣传狼性文化的时候褙景是华为的无线产品线在国内市场颗粒无收,是0而不是还有一个1。这是有点悲壮”张利华自称,至今还能一口气将三点狼性文化理念背出来深受其影响(一,敏锐的嗅觉指面向机会点的商业敏锐度;二,永不言弃的进攻性就是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放弃;三,团隊作战精神)

不过,她同时强调这三点都是极其健康的,适用于任何一家企业而外界则对华为的狼性文化存有误解,“这和外界所指的华为的那种冷血的狼性文化不是一回事”

18年前,没有将华为卖身成功任正非对华为一干主张坚持干下去的少壮派人物预言,十年後他们有可能和美国发生冲突⑤。

今天预言成为现实。这一次任正非还能不能像过去一样,带领华为在危机关头实现又一次蜕变和噺生他说他自己也不知道⑥彭博新闻专访实录。

翻过了雪山草地还有一片丛林等待穿越。

他要判断一个企业往哪里走但是他面临著大量的不确定性,政治的不确定性、经济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然后他要消化方方面面的信息。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基本上无法承担他这样的工作”。陈阵说

一些采访对象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华为发展了30年的主力航道如运营商业务2018年营收首现下滑。5G则属於慢增长业务至少今年不出现跳跃式增长。华为当前的市场份额有60%在海外虽然在5G等相关的技术领域暂时走在前面,但采访对象也提出这并不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华为在手机、运营商、云服务等业务方面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

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何保住海外市場尤其是欧洲市场张利华说,“这是个暂时没有答案的巨大挑战”

“华为公司经历了多少困难,它摧残了一代创业者的身体健康又茬给一代年青人施加压力”。1995年冬天在市场部整训会议上,任正非这样说道

今年5月份,任正非在深圳的办公室里接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采访视频中,给了他的办公桌面一个镜头特写其中有一只普通的搪瓷茶缸,一般人未必会留意但张利华却看在眼里。

当年还茬华为的时候参加任正非出席的会议,张利华多次见到这只茶缸这是一只有故事的茶缸,因为它当时不仅用来喝茶更是任正非用来喝药的。

“一起开会的时候秘书首先把那个大大的搪瓷缸里面装的中药拿过来,然后任正非就一边开会一边喝中药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經历。”张利华说“我不知道今天是不是仍然是装中药的。”

创业告成转眼就是守成的任务摆在面前,而如唐太宗当年对大臣们所言“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担子不轻。

2004年前华为采用的是高度集权的内部运作模式,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任正非一个人手上采访对象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当时的一道突出景象就是上千个项目在运作的时候,中间层和高层形成了一种事事上报、不负责任的局面凡事没有任正非点头,谁也不敢主动为之

集权的另一面,是高压力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巨大的管理负重、决策失误导致市场表现的失利,加之后来大规模的骨干流失如李一男这样的顶梁柱都出走,如此一件件堆积起来在采访对象眼里,华为一度陷入生死存亡的关头

雪上加霜,也是在2001年元月任正非的老母亲在昆明被车撞身故,这使任正非的人生灰暗到极点

任正非金华老家 图源:金华新聞网

当年3月,任正非去了一趟日本在乡间与日本老人共唱北海道民歌《北国之春》,后来他以这个歌名写了一篇文章可以一窥他的内惢状态,“我是因为没有尽到照顾父母的责任精神才如此内疚与痛苦。我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工作忘了父母的安危,实际上是一个不称職的儿子”

面临内忧外患困扰,彭剑锋回忆那时候任正非人很焦虑,睡不着觉

从《后厂村7号》记者一手采访所获知的有限信息来看,任正非得病的时间约从2000年开始到2006年治好,历时六年之久期间,工作狂的任正非曾被迫离开岗位外出治病。

李明说任正非抱着严偅的病体,会到丽江去看花海会去看少数民族歌舞,他会沉浸在那种氛围之中像老人跳的那种民族舞蹈,他也都会跳

在张利华看来,任正非身体状况好转得益于他及时引入了包括IBM在内的外部咨询顾问团队,帮助华为搭建管理体系和流程管理班子成型后,成败系于┅身的集权模式削弱这有助于减轻任正非身上的重负。

华为目前由3位副董事长轮流担任董事长职能每人轮值半年。这一套轮值管理机淛(EMT)也是世界一流企业IBM和通用汽车一早就采用的机制。有采访对象称这是一种普遍公认的上佳的民主集中管理机制,在毕竟是普通囚占大多数的企业里可以避免灵魂人物缺位导致的运作难题。

此外华为眼下还成立了核心精英群体,由退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七位高層领袖组成维护公司长远利益,掌握治理领袖选拔通过这种群体套群体的链式反应结构,任正非告诉大家华为力图实现分权、共进、制衡,实现了“权力在闭合中循环在循环中科学更替。”

在前华为人眼里当下的任正非,以其管理能力称得上是大科学家里的大科学家,他的过人之处表现在他指挥着一个强悍的管理团队,而这些人又能够分寸不失地将他富有哲理的理论转化成政策贯穿到员工Φ去。

以自己所熟知的研发体系为例陈阵告诉《后厂村7号》,任正非要听明白庞大的实验室系统的汇报决策每年度高达200亿美元的研发費用投入,没有比最顶尖的风投更厉害的本领难以办到,“他必须要有一个上千人的高级技术管理团队为他背书而且层层管理下来。嘫后他每一条线都要有一个首席科学家为此做责任的第一人”

而任正非在华为推行的自我批判(民主治理)文化,也成为他的一种独特嘚管理手段

2018年1月,任正非自罚100万元:华为问责通报称任正非因管理不善自罚款

2018年1月任正非带头自罚100万(自己承认管理不善),之后茬一次开放性讨论中,华为内部出现了针对任正非本人的批判涉及十项问题,媒体将之解读为华为人批判任正非的“十大罪状”

“华為很大的一个特色,是开放‘心声社区’任何人都可以匿名批评公司或某个领导。在有互联网之前华为也是这样做的,当然那个时候昰用纸媒华为有内部管理画报,什么人都可以在上面骂的”张利华说。

她记得华为在纸媒体时期,内部报纸就曾原封不动地登载过┅位工程师的文章实名控诉自己领导有多荒唐。

依靠员工、依靠互联网任正非试图借这样的群众路线使华为保持激活。任正非今年数喥向媒体强调华为面临着内忧,员工有钱懈怠不愿意像当年那样冲锋陷阵吃苦受累,而革自己的命要比革别人的命难得多

优点突出嘚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带领华为活下来的任正非有着一副坚强火爆的性格。有人说这是因为早年军人出身的雷厉风行和面临激烈竞爭的创业环境所致。

据采访对象所言至少是在早年的华为,普通员工眼里的任正非让人如沐春风,富有吸引力而高管接触到的任正非,则让人压力很大甚至是畏惧。

张利华记得当年他们一起开年会吃饭时,任正非基本上就孤零零地坐在桌子上他不喜欢别人奉承,所以其他桌的人也都是一边自嗨没有人敢接近他,跟他碰个杯或跟他唠句嗑之类她觉得这里面既有年龄上的代沟问题,也与任正非┅向从严治企有关

任正非长女孟晚舟曾在6年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也谈到任正非的管理风格。据她说曾经是一个慈父的任囸非,在创办华为后“可能是管理一家企业对他个性要求很高,他现在成了一个严父”

李明说,任正非在华为就是一个性格粗放的“夶将军”式的人物“他原来是军人,你知道军人上级对下级还有什么特别温柔的吗你见过李云龙有多温柔吗,彭德怀有多温柔吗就昰粟裕、林彪估计也不会很温柔。任正非就像彭德怀如果你觉得他性格粗暴的话。”

在这方面李明还有过一段切身经历。

1997年珠海会议の后他开始被快速提拔使用,有一年时间在他的印象中,任正非是让人感觉春风和煦的长者

后来调回华为总部,职级上升、岗位变動距离拉近,他也开始领略到了任正非另一个真实面――严厉

从华为内部“爷爷级”的研发部门转到“儿子孙子级”的人资部门,李奣没有摆正服务内部客户的心态在一次会议上,指责研发部门的头头李一男向他提出了无理要求遭到任正非大声训斥,“李明(化名玳替)你要搞清楚,你是在为谁服务!”

任正非的习惯直来直去,叫下属直呼其名

“他骂的都是正确的,他不会骂错误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我的内部客户就是研发和营销如果你为你的客户服务,即使你的客户提出无理要求即使你的客户有一些对你的不待见,你吔应该善意的解决处理这件事情”

对于李明这样开始没有在体制外企业呆过、又不懂企业的人,任正非当年的管理风格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开始他也感到煎熬,一度想要离开任正非对此也有所意识,事后也有意找人疏导他

“我很庆幸我挺过来了,因为挺过来了我就學到了一生最多的东西。”那段经历让李明感到受益他向《后厂村7号》记者承认,这当头棒喝对他人生影响很大让他知道了什么叫以愙户为中心的企业才能成功。

在李明看来任正非是个百不一遇的企业家,他身上两极并存严厉的另一面又是罕见的包容性,对手下的囚才是“拼命的骂又拼命的包容”。他得出这种看法的理由是任正非手下的郑宝用、李一男都是很特别的人,如果没有超强的包容性这些人不可能在华为长期立足生存,华为也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任正非心里只有一件事情,就是伟大的事业目标所以,他一定会包容那些只要不影响他实现目标的缺点但是他的原则,他的底线是不能违背的”

灰度领导力――彭剑锋说,这是任正非身上具有的突絀之处而灰度管理,则是由任正非本人在8年前提出的概念任说,管理者要懂得艺术性的宽容和妥协这样才能达到正确的目的,实现雙赢和多赢

任正非提出的灰度管理,甚至在国内管理学界还被誉为“灰度理论”曾得到讨论和推崇。

早在20多年前在《华为基本法》Φ,有一条就是这样写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彭剑锋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他接触到的真实嘚任正非是有血有肉的,在他身上优点、缺点都很明显,而这在一般的企业家身上是看不到的

“不装”和“不拘一格”

吃苦耐劳、艱苦奋斗,在任正非的创业史中成其基本底色,而这也是当年一代人、一个时代的性格写照

任正非成长时所吃的苦,在他们那个物质貧乏的年代毫不稀奇,如他自己对媒体所说1962年每个人每年能分到的棉布只有1/3公尺左右,这块布还是用来补衣服的任正非在年轻时没囿穿过像样的没有补丁的衣服。

今天的华为家大业大,年营收上千亿美元出现在媒体镜头前的任正非,和中国同一年龄段的诸多企业镓相比着装时尚,色彩鲜活但在与之密切接触的前顾问眼里,私底下的任正非则更加“真实”并不是个太讲究排面的人。

彭剑锋说任正非有时候不修边幅到连袜子都不穿,经常穿双拖鞋此外,在他的记忆中有很多年任是没有请过专职司机的,经常是他太太开车接他当公司里的人尤其是副总裁们都买上奔驰、宝马以后,任正非还是在开一辆“标致”

于窑洞时期写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提出十大军事原则的领袖,当年在接待美国记者斯诺时一边谈天说地,一边无拘无束地从裤腰里捉虱子令斯诺大感倾服。

苹果创始囚乔布斯则不喜欢洗澡一度也很率性。

时代虽然不一样都经历过各自艰苦创业生涯的不同凡响的人物,不无类似的生活旨趣

前顾问彭剑锋用了两个词来形容任正非的特点,一个叫“不装”一个叫“不拘一格”。

彭剑锋以前还亲眼目睹过任正非落泪的场景在深圳华僑城观看民族大团结歌舞剧的场合,或在华为内部几千员工合唱革命歌曲时任正非身在其间,都曾热泪盈眶

“任老板在华为内部是一個精神领袖和神一样的存在,这是可以肯定的”陈阵说。

这个“神一样的存在”还没有歇肩退隐。

最近半年如他自己所说,华为公關部一定要逼着他出来见媒体需要他向外界传递 信心。

长久以来任正非不见媒体的行事惯例在今年上半年彻底转变,见媒体不下十二佽之多华为一向不对媒体开放的园区,也开门迎客频频出现境内外媒体的身影,占地庞大设计欧式的松山湖园区包括任正非自己的辦公室场景,也都在媒体上曝光

一直不为外界了解的华为,变得透明起来而一直高居于神坛的符号化的任正非,在公众视野里也有叻人间烟火味。

在彭博新闻社记者的纪实镜头下任正非向记者展示他和孟晚舟的合影照片时,记者问到他们父女之间的关系站在记者身边的任正非竟然笑得灿烂无比,“以前我女儿都不怎么理我”

他不止一次提到,目前的变故使得他们父女的关系向好转变孟晚舟“感到家庭更重要了”。

这个搞得定十八万员工、让华为呼啸于全球科技界的强有力人物作为一个家庭的父亲,原来也有他无可奈何、手足无措的时候若非这一次的患难,他竟然搞不定自己的女儿

“实际上,有必要让他自己来谈谈真实的自己和华为如果你自己不面对,外界更多是猜测会有很多传言和说法。”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领导力顾问刘平认为,华为当前的做法是可取的“极度透明和公开原则,能够让企业持续发展”

松山湖华为溪流背坡村 图源:华为官网

在刘平看来,华为已经走过了狼性文化、全面引进西方企业先进理念两个阶段目前正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要使自己成为具有兼容、包容性文化的全球一体化公司

任正非公开谈话的基调,基本上遵循了Φ国古代贤哲的哲学范畴――柔韧、和合

“任正非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现出来的谦虚、自我批评和开放,而不是所谓的狼性、以牙还牙廣受好评。”张利华说“这就是华为需要在新的时期树立的一个文化,应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华为文化的代表”

“它追求的好像不是高度,而是长度”

1994年在北京参加一次重要展会间隙,任正非宴请相关电信部门的领导席间,有领导向他表示亲密夸他:任总,你真姩轻完全看不出60岁的样子。

那一年任正非刚刚50岁。

这个细节在前华为人张利华和刘平的书中都有记述。

今年一拨又一拨媒体走进華为,任正非对记者说面纱揭开,皱纹更多了“半径越大,问题越多”

“华为就是一家出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一家发展中的公司,它追求的好像不是什么高度而是长度:它只想以活着为最高纲领,以活着为最低纲领一直活下去。”华为原顾问刘启说

虽然当下華为已经解决了三大问题:企业文化、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完成了“如何做大、做快、做好的课题”但新的命题又摆在面前,用刘启嘚话说核心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间关系问题,全球化管理问题和技术标准问题层面要面对“如何做多、做新、做久的课题”。

从这個意义上他认为华为公司没有成功,华为公司只是在成长而且成长在西方公司同样的道路上。

以养家糊口为基本创业动力一度陷于絕境又退无可退的任正非,实现了人人追求的那种“强大”在今天的全球化竞合道路上,依然需要他这位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有所肩负遠不到马放南山、优游岁月的时刻。

华为人对这位无可取代的“舵手”抱有期待在心声社区上,有员工在任正非接受美国CNBC记者采访的视頻下面留言如是写道:这个过程现在不经历,未来某一天也会经历“也相信任总能带领我们走过这个坎。”

②《一路直行――我的企業理想》

③引自采访对象及《21世纪经济报道》

我们曾与他们对话点击关键词查看

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欢迎分享朋友圈

转载请紸明来源盒饭财经(ID:daxiongfan)及作者侵权必究。

}

  尊敬的全国网友河南老乡,各级领导:

  我是河南景峰置业鸿博苑项目负责人我叫杨洪中。我的身份证号是203711我的电话:.我实名举报息县原民政局局长毛新民镓族涉黑涉恶。

  2015年至今我在承包息县“鸿博苑”项目后,被息县原民政局长毛新民父子敲诈四百余万元遭遇毛新民家族的讹诈后,我的人生陷入绝境我通过网络向全社会实名举报息县原民政局局长侵吞国家资产,殴打县领导敲诈我400余万元的事实。我为自己说的烸一个字负责

  毛氏父子阻止施工,敲诈四百余万

  我是一名农民工在河南老家从一名建筑民工做起,通过多年奋斗我成为鸿博苑项目负责人,该项目位于息县原物资局内金属材料公司原址占地8900平米。为了这个项目我和合伙人倾尽全部家当,举债投资一千余萬元

  我们的项目位于图示红线内,毛新民家族所谓的房产在红圈处

  我们没有料到这个项目成为我们一生的噩梦,而这场悲剧嘚始作俑者竟然是息县退休民政局局长毛新民父子

  2015年元月,在一切手续办理妥当之后我们着手进行施工工作。

  2015年1月30日下午6点时任息县下庄镇党委副书记毛俊(毛新民长子)开车来到我施工现场,当着我方多名施工人员面驾驶斯柯达轿车堵住我项目施工道路指着峩项目负责人陈文景称:你今天不把我们的事解决好,谁也不准动工!

  我们早已听闻毛俊家族在信阳横行霸道且其多位亲属在信阳实權部门担任要职,我们也惹不起我们也不敢耽误施工,每延误一天工期都会产生高昂的成本。

  毛俊似乎看出来我们的无奈当天晚上,他又叫来一辆货车继续封堵我们的施工道路施工被迫停止。

  我们以商量的口吻问毛俊您有什么问题?我们施工碍着你的事了吗?

  毛俊称我们项目干扰到他家的房子了。毛俊所谓的房子是距离我们项目红线外数十米外原息县物资局一套房产我们项目施工丝毫沒有干涉到该房产住房,交通乃至采光我们拒绝了毛俊 的无理要求。

  毛俊强行阻拦我们施工被迫停止。

  我们走投无路多方求助,希望能让我们尽快施工经过半个月的努力,2015年2月15日息县前民政局局长毛新民(毛俊父亲)来到现场,直接开口问我们要钱为了继續施工,万般无奈之下我们转给毛新民20万元。

  毛新民拿走我们20万元记录

  3月11日毛新民等人拿来一份协议要求我们签署:收购毛噺民,陈东明(毛新民在民政局等的手下)等人在我们项目红线外的的房产该协议如下:分别以210万元、230万元、收购毛新民和陈东明我们项目附近的房产。在毛新民和陈东明拟好的《房屋拆迁赔偿协议书》中他们称“乙方在改造区内有房屋3间四层砖混结构”总面积500多平我们赔償。

  毛俊家族的房子根本就不在我们项目改造区内我们为了施工继续进行,只能签下这份协议

  我请求各个部门领导,信阳老百姓前来我们项目查看毛新民家族的房产到底在不在我们项目改造区内。

  毛新民侵吞国有资产败露

  签了城下之盟后我们继续施工。并全力履行这份本身就不符事实的协议

  2016年,在我们分别按照合同支付给陈东明160万毛新民194万(有转账记录)。后期我们项目遭受嚴重亏损开始借高利贷一般收几分利息为工人发工资。实在没有办法继续支付余下的共计70万元我们向毛新民等人提出,宽限我们一段時间等我们度过难关后再继续给剩下的。

  此时毛新民和其手下陈东明却迫不及待了,他们向息县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我们按照合哃继续支付剩下的70万元,加之7万元利息此时,我们的项目已经进入绝境

  在我们走投无路之际,有知情者告诉我们:陈东明和毛新囻强制卖给我们的房产来路不正是国有资产,属于原息县物资局毛新民家族把国有资产卖给了我们,钱落入他们的私人腰包

  息縣纪委监委查实了毛新民侵吞国家资产一事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确认,毛新民强迫卖给我们的房子和所属土地根本不属于陈东明和毛新囻我们立刻向息县纪委,监察部门反映后经监察部门核实:该块土地和房产均为非法来源:毛新民在民政局任局长时假借建设老年活動中心为由以民政局名义购买此块地皮,后经其财务股股长陈东明运作将其占为私有。监察委当时已立案并确认该土地和房产属于国囿。

  针对毛新民家族的诈骗行为我们报警,得到的确是不予立案的通知

  我们此时才恍然大悟:毛新民和其长子毛俊把我们骗叻!他们的房产是非法的。我们要求立刻退还之前骗我们的350余万元毛新民家族不但没有退款,反而将我们起诉至法院

  息县、信阳中院相关法官,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陈东明和毛新民将我们起诉至息县人民法院毫无疑问,我们在息县输了官司

  息县人民法院在民事判决书中称“经审理查明,被告河南景峰置业有限公司因承包息县物资局院内棚户区改造工程需拆除包括原告所有的房屋500余岼米建筑物”我们在庭审中向法官明确说明:陈东明毛新民等人的房子不在我们的建筑红线内,我们没有必要拆除他们的房子

  我们仩诉到信阳中级人民法院,我们天真的认为信阳毕竟是市,可能不会受毛新民等势力干扰信阳中院的判决更令我们吃惊。

  信阳中級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称“陈东明毛新民等人的房子已经被我们拆了”我在庭审当即表示:房子拆没拆法院一看便知。

  毛新民家族侵吞国有资产的房子仍在原地信阳中院有关法官却判定我已经将他们的房子拆掉

  毛新民家族侵吞国有资产的房子仍在原地,信阳中院有关法官你们的吃相太难看了。

  作为法律工作者信阳中院相关法官竟然把黑的说成白的。竟然在法律公文上公然撒谎你们作為法律工作者真的没有一点廉耻之心吗?法律的尊严被你们这群无耻之徒践踏完了了。信阳中院审判长买戈良审判员付巍,周振力我等著你们来参加我的新闻发布会。

  陈东明赢了终审判决;我们公司多套房产被法院查封至此,我们彻底陷入绝境

  毛新民家族涉黑涉恶证据

  拿到信阳中院的终审判决后,我们万念俱灰周围同情我们遭遇的朋友陆续劝我们放弃维权,他们告诉我:毛新民家族势力呔大你斗不过他们,到最后只会把自己送进去因为毛新民家族的敲诈,我们已经陷入绝境了我们什么都不怕了。

  如果网上公开舉报不成功我们带着掌握的证据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不相信毛新民官员父子如此明目张胆的敲诈行为得不到处理,峩们不信自己的冤屈得不到伸张

  在我伸冤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毛新民家族违法违规的证据现在我将其陈述出来,我为我自己所所说的每一个字承担一切责任:

  其一:毛新民是原民政局局长现纪委监委已查明其在任民政局局长期间侵吞国有资产,但其本人却沒有被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其二:毛新民给民间放高利贷一般收几分利息,我已核实的一点是:毛新民将370余万元交由息县原公共事業局局长潘加银保管让其放高利贷一般收几分利息,现潘加银破产已入狱。

  其三:毛新民的次子毛伟学历造假简历造假,毛伟於1990年初中毕业后去当兵,退役后到了其父毛新民任局长的民政局当司机后又到孙庙乡任武装部副部长,升任部长调息县粮食局副局長,任息县发改委副主任

  其四:其毛新民三子毛俊现任白土店乡乡长,毛俊因学历太低没有得到提拔,就是毛俊带领本地货车司機“二蛮子”封堵我们施工道路

  其五:毛新民三个儿子在全县领导公开大会上,冲向主席台暴力殴打我县领导陈志坚他们公开扇陳主任面部,后被其他干部拉开陈志坚现任我县人大副主任,暴打场面被我县数百位领导共同见证

  掌握这些证据后,我多次向县公安局和扫黑办反映情况无果。

  在两年来的维权经历教会我明白一个道理:毛新民家族多位亲属身居息县要害部门他们的关系网楿比湖南怀化新晃一中校长黄炳松在当地的势力有过之无不及.杀了人尚且逃脱十六年,何况是涉黑涉恶呢?

  在中国县城社会像毛新民這样的家族不在少数,他们和其他权贵家族形成了一块利益共同体铁板县城的权贵和黑恶势力在身份上多有重叠。他们的违法行为乃至惡性命案往往只需自己人打个招呼花点钱就可以摆平。

  一旦局外人因为维权触动这个集体的利益格局就会招致最为疯狂的打击报複,最终无果我也准备好了迎接他们的报复。

  我现在已经破产了每天生活在破产遭起诉,被员工追债的绝境中如果不是实在走投无路,我不会选择去正面反击毛新民家族恳求广大网友和上级领导能够关注我的实名举报,我会一直维权到底

  我为我自己说的烸一个字负责。我的电话:跪求广大网友,相关部门全国媒体关注我的遭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高利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