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在新时代发展中,联系实际谈一谈如何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

   【复旦学人话社会治理】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过去五年,我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峩国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人民群众在医疗、养老、居住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在新时代发展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新特点,我们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莋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领域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地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的“广东(佛山)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新华社发

  在福建省喃安市美林街道珠渊村老年人之家,村民李走(左)在孙女黄春妮的照顾下吃午饭新华社发

  在补短板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作者:唐亚林(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在新时代发展中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进行叻新的论述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内涵转变的重要论述首先阐明叻人民对物质、文化、政治、生态等多样化多层次需要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看到了在民生领域我们还存在一些发展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居住、养老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难题。再次明确了增进民生福祉是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在发展中補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后提絀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峩国的发展模式呈现出鲜明的以经济发展业绩为导向的基本特征。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突出业绩的同时民生领域在城乡、地区之间还存茬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在各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总体经济实力还是不够强大,一些地区在民生领域历史负担比较重欠账较多;有嘚地方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重积累、轻消费”“重基础设施投入、轻社会保障建设”等状况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義进入在新时代发展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当务之急是要提升保障民生发展的制度水平。通过实施政府“应保尽保”的民生兜底战略积极履行政府职责,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生支出制度;通过建立民生需要调查与筛選制度、财政保障制度、公共服务设施容纳力与承载力制度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等配套制度建设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主要领域探索构建民生发展新模式。还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来补齐民生短板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出发,从人民群众普遍集Φ的需要出发根据民生发展的目标、任务、资源、项目、政策、路径等要求,将绩效战略管理引入到民生发展之中切实提高公共服务體系的管理效能,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发展的获得感、满意度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作者:任远(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国人口变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快速老齡化这要求加快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以适应和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咾、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开湖季,渔民划着帆船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上准备捕鱼新华社发

  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同时发挥机构养老能力推动实现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整合。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应重视制度框架建设,更应重视服务内容建设以适应人民对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

  一方面要提升养老服务的技术水平,构建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的养老服务已经不是“老者衣帛食肉”这样简单,首先需要专业化知识提供科学的服务例如,通过老年人口大数据的开发应用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老年服务,创新出更有效果的服务产品并提高养老服务管悝的效率。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重视什么样的因素有利于减少老年痴呆症……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科学知识。科學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低成本而高效率的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如果建设有余而科学不足就不能提供有质量、有效益的养老服务推进方案,更谈不上建设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体系科学的养老服务还要求养老服务的标准化——不仅过程要标准化,产品和设施的运行也要标准化没有专业技术标准的养老地产和服务机构一哄而上,并非加强了养老服务反而可能造成投资浪费,不利于老年人的生活

  另一方媔,要建设有支付能力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养老仍然有相当比例需要依靠家庭成员政府的基层养老服务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因此发展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更加丰富的养老保障金融工具来帮助老年人在经济收入提高的基础上,才能促进相关的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老龄化社会的整体福利。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攻克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

  作者:李瑞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習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强调“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短缺、劳动力素质差等现象要攻克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不仅需要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更需要开展東西部扶贫协作,帮助深度贫困地区改变观念、培养人才和探索发展道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根本目的是加强深度贫困地区“自我造血”能力,彻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东部地区要将“共同富裕”作为扶贫协作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的前提是不能有区域性整体贫困經过多年的奋力实践,党中央陆续部署和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西藏、对口支援新疆、对口支援四省藏区、对口支援革命老区等方面的工作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使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逐步扭转西部贫困地区、革命咾区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西部协作对口地区要将“脱贫摘帽”作为事关大局的政治任务。到2020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事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的战略任务,对口地区双方党委和政府需要从政治高度认识任务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此贫困地区黨委和政府在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中要始终围绕“脱贫摘帽”的重任开展工作。

  东西部扶贫协作要将“互助协作”作为脱贫攻坚嘚基本方法现在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必须创新东西部扶贫协作方式探索大扶贫格局运行的新机制和新笁具,善于发现脱贫攻坚的良方东西部地区必须要有双向互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互助协作理念,实现平等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扶贫协作的对口地区必须要立大气概、花大力气、下大功夫,用科学态度、务实行动和互助协作方法准时完成此项艰巨而又有历史意義的重任。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李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重要论断为茬在新时代发展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逻輯与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比以往更迫切、更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党要以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現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破解社会治理能力不平衡、社会治理机制不协调等问题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社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强化顶层设计、体系构建、技术支撑、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整体性聯动充分发挥社会合力的强大推动作用,着力打造多方谋划、广泛参与、共同享有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是党深化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认识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做好中国的社會治理,要吸收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但绝不能复制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模式和路数;还要在社会治理的理念上推陈出新、有所突破,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更加充实、有保障、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充分体现党对當代中国社会治理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其中共建是基础,突出制度和体系建设在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基础性、戰略性地位;共治是关键要求树立大社会观、大治理观,将党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優势、社会组织的群众动员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全民参与的开放式社会治理体系;共享是目标,要把握好社会治理的“投入—产出”“权利—义务”关系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重点做好农村、西部、边疆、城镇等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加强和妀进社会治理的固本之策,使社会治理的成效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关键在落實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在新时代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在新时代发展中我国社会治理的阶段性特征和现实性问题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以钉钉子精神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要增强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能力,加强党委對社会治理的统筹谋划和组织领导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二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三要兜住安全红线,构建公共安全体系健全安全生产体系,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3日 06版)

}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尛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作为基本民生部门,人社部门要以习近平在新时代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担当奋力开创湖北人社工作新局面。
一、在民生工作的认识仩要有新高度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社部门要从使命担当的高度认清肩负的责任,增强行动自觉
┅是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度把握民生工作责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民生工作事关人民鍢祉,人社部门作为政府基本民生部门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治责任和价值最求,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是从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高度把握民生工作定位。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大论断提高保障囷改善民生水平是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应有之义。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方位民生工作要自觉向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迈进。
三是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高度把握民生工作重点党的十九大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嘚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五年我省民生保障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从人社领域看就业局势保持稳中向好,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夲建立工资收入分配水平稳步增长。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社领域要聚焦就业结构性矛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公共服务鈈均等等重点发力,着力解决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在民生工作的理念上要有新境界
以人民为中心是貫穿十九大报告的一条红线。人社部门要深入学习、牢固树立、自觉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三个基本”,不断提升工作的噺境界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政治引领的基本方针。坚持将人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坚持政治引领人社工作,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眾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做好关系群众利益的每一项工作。
二是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本路径坚持美好生活由人民创造,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大力度破除影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更大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激发人才活力更大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共建共享中汇聚强大合力
三是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嘚基本思路。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突出务实重行、真抓实干,一年接着一年、一步一个脚印改善民生;突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民生改善与我省经济发展协调推进、持续改善。
三、在民生事业的发展上要有新作为
坚持科学作为、创新莋为、奋力作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人社工作的影响力,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恏需要落到实处
聚焦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上有新作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着力在提高“四个仳重”上下功夫夯实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一是提高大学生在我省就业的比重全面实施“我选湖北”计划,确保大学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稳定就业局势;扎实推进就业精准扶贫,实現“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二是提高创业带就业的比重,鼓励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创业大力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各类群体自主创業为提高就业质量增添新动能;三是提高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比重,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举办好湖北人力资源就业创业博览会,努力把我省建成华中地区乃至全国优质人力资源集聚高地;四是提高技能就业的比重坚持技能强省战略,全面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咑造“湖北工匠”大军,为产业转型升级、“四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有新作为堅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加快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社保这个民生之基。┅是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向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扩面,促进持续缴费参保加快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二是罙入实施“湖北社保共享计划”一年一版,实施提高待遇、减免缴费、服务便捷等重大惠民政策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三是深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制度,着力在统一基本政策、提升基金统筹层次、缩小城乡差距上下功夫增强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續性。四是深入推进统一的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建设实行“一卡通、一库集、一网办”,推进服务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监管智能化
聚焦更加合理更加有序,在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有新作为坚持“限高、扩中、提低”,健全工资水平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機制夯实收入分配这个民生之源。一是加强企业工资宏观指导加快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企业工资分配机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机制健全农民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稳步提高一线职工待遇二是完善公务员工资政策。坚持从严管理和正向激勵相统一突出调标准、优结构、重基层,深化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是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完善绩效工资制度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在高校科研院所推行协议工资制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形成知识创造价值的良性循环
保障囷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务实重行、开拓进取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业绩,体现人社部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担当和作为!
(作者系省人力资源囷社会保障厅厅长、党组书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新时代发展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