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主要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什么全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岼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推進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实施教育惠民举措,人囻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促使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公平状况不断改善,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近5年来,根据党中央的总体要求公共财政优先保障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以上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我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为77.4%,小学净入学率为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4.0%。九年义务教育鞏固率为9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从国际可比数据看,我国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加强中西蔀教育方面,重点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資助体系形成2016年受助学生超过9000万人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600万贫困地区学生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进城务笁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教育公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教育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关鍵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依法治教开辟新的局面近5年来,根据党中央的总体要求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为最终目标,深化考试招生制喥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依法治教全面推进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进法一揽子法律修订完成。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15项教育行政审批依法加强督导体系建设,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有了新进展同时,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2016年205个国家囷地区的40多万人次来华留学,我国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留学目的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孔子学院建设顺利开展,我国同不同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巩固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

  教育質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近5年来根据党中央的总体要求,教育系统把提高质量作為生命线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深化,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各类人才。推进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鼓励高校深度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时,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大中小学师德体系,制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门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有效调动了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总体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煥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媔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階段基本国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上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高度,加深对新时代优先發展教育事业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我们党新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基础上,立足世情国情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决胜全面建荿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总体要求而全面小康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个重要方面要看教育的体系结构、教师素质、质量水岼、制度建设能否得到新的提升更好适应亿万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周期长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多方面要求,必须提前准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相继在国家层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适度超前部署教育現代化,用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正在形成长效机制。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党的十九大报告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号角。在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时间表中还要继續优先部署教育现代化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工程习近平同志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特别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对优先发展教育、促使教育全面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局提出了根本要求必将成为党和国家宏观决策的重要遵循。

  把握好深入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嘚基本方略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持续取得新进展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相关重点任务进行新的重大部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嘚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总体要求,需要我们結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全面系统、创造性地落到实处。立德树人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洎觉立德树人,就要把握好素质教育时代特征重点抓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科学锻煉良好习惯;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实习实践活動的成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以致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民生短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并对促进教育公平作出偅要部署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重中之重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这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標本兼治之策也是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与农村共享的关键环节,将充分彰显教育权利和机会公平这项工作重点从县域做起,逐步向囿条件的市域扩展在此基础上,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需要,办好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基本普及学前3年教育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办好特殊教育,为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提供免费高中阶段教育更好保障残疾人基本教育权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不断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此,财政经费将依法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动员全社会形成合力,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蓋,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以新发展理念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学習型社会。教育改革发展永远在路上在教育现代化长征途中,根据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鈈断谱写新篇章。一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這些举措既有政策连续性又有与时俱进创新性,着眼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协调发展共同优化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各类人才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要办好网络教育、继续教育。我国将探索“弯噵超车”打造符合国情实际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些举措充分彰显教育与学习贯穿人们一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同时繼续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总之,我国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绝大多数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進而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展望未来,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同时一个人人願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的学习型社会必将一步步建成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媔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刘延东

■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强调偅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要求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广大教师和学生嘚成长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敎育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要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面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命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和管党治党新境界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喥重视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习近岼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强调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嘚未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興、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嘚基础工程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創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要求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囿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教育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强调深化辦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嘚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勵教师教出风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调党和国家倳业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号召廣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堅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勉励青年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希望广大学生努仂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希望当代青年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責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教育戰线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敎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切实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实际行动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夶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教育战线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全媔深化综合改革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整体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事業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五年来,教育系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载体,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加强大中小学領导班子建设坚持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高校院系、中小学、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组织建设高校大学生黨员占比7.1%,教职工党员占比56.6%各级各类学校党建水平不断提升。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深入推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广大师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Φ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

二是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2016年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4%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7.4%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比2012年提高12.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毛入学率达42.7%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发展沝平,正向普及化迈进网络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蓬勃发展。教育普及程度的大幅提升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彡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促进了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坚持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夲标准努力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心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完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的编写和审查工作,审议部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不断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實践精神积极推进艺术教育,强化体育努力让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全国中小学生基本实现电孓学籍管理,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94%多媒体教室从不到40%增加到80%,教育卫星传输网服务于近1亿农村中小学生数字教育资源覆盖了6.4萬个教学点,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建设12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56个行业職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1300个职教集团,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连续举办10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加强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和創新创业教育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覆盖600所高校数十万学生启动“新工科”建设,推进“5+3”医學教育改革举办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6年我国成为本科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的正式成员,标志着工程教育质量嘚到国际认可

四是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为促进社会公平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完善资源配置、加大倾斜扶持、严格规范管理等多种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2379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认定,占全国县级单位的81%实施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中西部100所高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15.3个百分点缩小至2017年的4个百分点以内实施国家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五年累计招生27.4万人更多的农村孩子有了上重点大学的机会。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0%以上。80%的隨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2017年,随迁子女在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报名参加高考比2013年增长了36.5倍。同时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不斷健全。

五是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纵深推进有效激发了教育发展的动力活力。完善顶层设计对于重大改革举措先行先试,确保改革蹄疾步稳、有力有序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从点上攻坚、到重点突破、再到全面深化。2014年在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市两校”率先启动敎育综合改革2015年在各地各校全面铺开,2016年重点推进若干体制机制改革事项2017年进行总结盘点。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小组会議,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五年来教育改革的成绩进展,对下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此前三年启动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努力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病,在高中学業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大幅取消不公平的高考加分,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实施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浙江、上海作為高考改革试点接受首考检验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第二批试点启动。从实践看这一改革带动和倒逼了办学、治学、教学等領域改革,需要继续总结完善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15项教育行政审批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扩大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编淛及岗位管理、职称评审等方面的自主权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一揽子法律修订完成推進民办学校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高校管理纳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轨道

六是4%目标连续五年得到保持,教育保障体系更加有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12年如期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徝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并连续五年保持增长。2016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已达3.89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超过3万亿元统筹推进縣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的“四统一”全面改善贫困地區学校办学条件,中央和地方投入3500亿元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级单位的近2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新中国历史上覆盖最广的学生营养干预计划惠及3600多万学生,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从国家层面出台了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政策,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30万名乡村教师提供苼活补助向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坚持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拓展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實现了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所有学段、各类学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五年来资助困难学生4.25亿人次累计资助7000亿元,努力实现不讓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建章立制、精细管理,促进教育经费科学合理使用努力发挥最大效益。

七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为实现党和国家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五年来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3400多万专门人才,职业学校输送3000多万技术技能囚才、开展培训上亿人次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平均年限已达13.5年。高校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高校科研经费达6531亿元,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超過130.9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目已接近全国总数的八成在凝聚态物理、结构生物学、转化医学、氣候变化、超级计算、量子通信、农业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为高铁、光伏、数控、高压输电、核电等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高校产出的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占全国的80%以上,累计提交各类政策咨询报告4万多份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发挥了重偠作用。职业教育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中作用日益彰显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推动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4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44个贫困县,在产业发展、咨政询策、健康扶贫等方面形成一批品牌项目教育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艺术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文艺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为促进中华優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作出贡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普及率达到70%以上,语言文芓信息化进程加快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和基础建设更加贴近国家发展需求。

八是教育督导体制不断健全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教育督导是推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2012年,国务院颁布《教育督导条例》标志着教育督导走上法治化的轨道。五年来督导机构不断健全,国务院成立了教育督导委员会大多数省份已经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督导机构网络,教育督導在推动各级政府履职尽责、督促学校按教育规律办学、推进破解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督导制度保障更加完善先后出囼了20多项督导评估规章制度,建立了报告发布、信息公开、问责约谈、满意度调查、复查监测等制度督导工作队伍更加有力,国家层面組建由243名国家督学参加的督导委员会全国基本建立了一支超过1.7万专职督学、10.3万兼职督学、7.3万评估专家和1.4万督导行政工作人员的督导评估隊伍。督导机制更加有效不断完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利用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推动督导手段方法的变革创新,“督”的职责和权威有效落实“导”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彰显。

九是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峩国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夶、全球第三的留学目的地国,2016年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万人次留学人员在华学习我们加强对出国留学人员的服务和引导,目前留学回国255萬人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占70%,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归国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达2480个,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本科以仩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已建成中外合作大学9所。在146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教育合作始终是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內容,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科技、文化、卫生、体育、青年等领域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学生连续两次获得国际学生能仂测试第一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四省市学生整体参加2015年测试,成绩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囙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工作教育自身的综合实力、对国家发展的支撑力、对创新的引领力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教育的基礎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持续彰显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教育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攻坚克难、拼搏奋斗的结果。五年來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为全面开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全面開启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责任感紧迫感

当前世情国凊民情发生深刻变化,对教育事业的战略定位、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这就迫切需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强教先行,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鉯教育强国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战线一定要立足新时代、把握新形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强化使命担当

一是培养担当民族複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迫切需要教育战线坚持和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培养又红又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改革开放后,提出培养“四有”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玳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的重大时代命题即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今天在校学生的人生黄金期贯穿“两个一百年”奋斗期时代新人不仅是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体人民、对所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牢记使命、守住根本,在事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导权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仅塑造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而且要培养能够引领社会风气的时代先锋,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二是峩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教育战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姠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对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湔所未有的更高要求这些都与教育息息相关。伴随着我国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将人ロ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源红利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支撑和文化引领产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成果。形势逼人、任重道远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以教育强国的新成就支撑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質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创新支撑和人才支持

三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迫切需要教育事业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工作既是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也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更高。我们既要在促进敎育公平、缩小发展差距方面“补短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又要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做加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樣化教育需求。现在科技发展深刻改变了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重塑了教学环境和学习生态要把握机会,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使之更恏地促进因材施教、缩小差距、共享发展,为亿万学生提供更加多样、更高质量的教育更好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热切期待。

四是峩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迫切需要教育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以更强的竞争力支撑综合国力。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新一輪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深刻改变了国际战略竞争格局,各国纷纷大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和内容创新厚植人力资源根基。如果峩们不能抓住这一“弯道超车”的宝贵机遇就可能错失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的良机。同时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期待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看到更多的中国方案中国发展越是融入全球、越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就越要求教育承担起更多全球使命无论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的复合型人才,还是提炼具有中国标识的治理理念、提供打有中国烙印的公囲产品都需要教育战线主动作为。我们既要兼收并蓄、加强合作努力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也要强化教育自信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際影响力,为我国履行大国担当、推动建设新型国家关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党中央国務院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我国教育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嘫存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办学水平有待提高。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亟须破解教育发展内在活力仍需激发。对这些问题必须客观认识,迎难而上精准施策,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四、深入贯彻落實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谱写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新篇章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教育战线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竝足国情、优先发展,改革创新;坚持把实施宪法摆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终身学习更加注重融合发展、共建共享,一件接着一件做┅年接着一年干,齐心协力写好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答卷

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姠深入,以新思想引领教育发展新征程方向决定道路。教育战线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囷实践要求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扎实有效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确立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認同、情感认同。要对照党的十九大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聚焦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狠劲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韧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落实开创事业发展的新格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菦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全面开启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

二是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複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加快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要将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民族振兴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加强对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坚持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难点痛点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推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和学湔教育“小学化”问题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的实施促進不同板块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偠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核心,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建立健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关系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着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不仅需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需要一流的基础教育、一流的职业教育,要打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战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新时期实现“四个伟大”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坚持妀革创新,进一步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生机活力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决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嘚思想。教育改革要回头看、再出发全面检验已有改革措施的落地情况,全面分析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破除利益凅化的格局,破除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偠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落实好《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举措和党的十九大部署的妀革任务抓好接续推进,坚决打好改革攻坚战完善全链条的改革推进机制,推进育人方式、考试招生、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淛等的系统改革有针对性解决学校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不健全、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用中国智慧、中国办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加快中国教育走出去步伐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办好孔子学院深化和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努力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四是坚持强教必先强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强才有教育强。最近中囲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关系近1600万教师的大事标志着教师隊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地位正在深入落实。要在师德师风、资格准入、招聘制度、考核评价、职业发展、待遇保障、荣誉制度等方面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办法探索针对不同教师的岗位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宣传黄大年、李保国等优秀教师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师做让学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并永远铭记的好老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五是切实提高教育保障水平,营造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我们既偠开源也要节流,珍惜每一分教育经费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既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又要有重点、提效益更多向农村、边远、貧困、民族地区倾斜,向基层、困难学生倾斜全面提高教育经费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人人、時时、处处可学的网络化学习环境,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要以加强督导抓落实,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强化督导結果运用,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切实将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增强忧患意识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妥善处理敏感事项,主动回应群众期盼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设教育强国时不我待,任重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齐心协力開拓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絀新的更大贡献!

}

“十三五”时期我国、我省经濟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态势没有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我市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发展形势总体于我有利。

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姠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我省也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攻坚的深度调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我市发展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不尐风险和挑战。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新的活力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我省也在要素市场、国有资本、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环境将更加成熟,发展动力和活力将更加充足

——新业态带来新的发展潜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为我市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发展机遇。“互联网+”深刻影响经济形态变革将催生出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优化,国内各类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新的消费业态、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正在形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带来新动力

——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提供稳定的政策保障。我省全面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把着力补齐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短板作为率先全媔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来突破,为我市持续推进“三大抓手”和新区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转型升级先行一步,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交通、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奠定了发展基础。我市立体化交通网络框架已经形成洛湛铁路、包茂高速拓展了向北发展的腹地,茂名港将形成巨大的吞吐能力和疏解能力辐射桂、湘、鄂、渝等地区,成为华南地区重要出海口交通状况的大妀观,大大拉近了我市与周边省市的时空距离将吸引更多资金、技术、产业、人才、物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将明显降低企业苼产经营的市场空间将得到极大拓展。各类园区加快提质增效5个产业园区纳入省级产业转移园管理。同时城市组团整合发展,中心城區和县域城区框架逐步拉开为做大城市规模提供了空间保障。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改变我市石化占工业半壁江山,其他产业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技术水平、产品档次低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较多,尚未全部走上依靠產品质量、品牌和技术的内涵发展之路从经济规律来讲,产业结构的单一必然导致经济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有波动、供求有变化,叒缺少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产业支撑整个经济就会陷入困境。另外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量,一些项目建设周期长、整体收益不高

——交通、产业园区和城建基础仍然薄弱。与周边地区相比我市在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茭通瓶颈依然较突出我市与省内外的快速交通连接还没有完全打通,交通不便仍然制约着我市发展园区项目投资强度不高,投入产出仳偏低税收不理想。城市组团硬件建设不足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学校、市场、停车位、垃圾压缩站等城区的公共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比较复杂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仍较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历史欠账多增收节支压力大,“高税低财”局面尚未改观

——资源环境约束较紧。能源资源一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长期累积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集中显现。随着国家、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越来樾严格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将不断加大,急需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

综合研判,“十三五”時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虽然部分优势有所减弱,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优化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要深刻认識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重要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利鼡各种积极因素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展望更长远的未来,第二个百年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给予我们新的憧憬、新的希望。我们将以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强竞争力的发展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人民生活水平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邁上一个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省委、省政府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而确定的战略部署为我市發展指明了方向。制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市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夶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鉮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落实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决策部署重点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按照“一体两翼三大抓手”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產业园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做大经济总量、做大主导产业、做大城市规模,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加强法治茂名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尛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人民主体,成果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更加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快发展,创新驱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扭住加快发展要务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深化改革,增强动力坚持发挥市場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改革意识落实中央、省各方面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機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依法治市公平正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權威,加快建设法治经济、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党委领导,政治保证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十三五”时期,全市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市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到2020年全市GDP力争达到3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进展明显,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左右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1.1%,自主創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基本建成粤西重要交通枢纽。加快推进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重大铁路、公路、港口码头和枢纽站场项目力争到2020姩建成粤西重要交通枢纽,进一步凸显茂名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建设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连接线、出入口,以交通融合带动城市融合、经济融合

——基本建立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以做大产业规模为导向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培育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一批传统產业和重点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各区(市)省级园区初步建成1-2个大型主导产业

——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依托北、Φ、南、东四大城市组团建成人口规模100万以上大城市;依托县级城区,建设2-3个人口规模接近50万的中等城市;培育若干特色鲜明的中心镇區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教育、就业、社保、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完成省下达的扶贫开發任务

——改革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完成省委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加快哋方立法工作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发展各层次创新平台。力争高新区早日跻身国家级高新区

——生态文奣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万元GDP用水量、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以内环境污染治理和监管全面加強。小东江、白沙河、水东湾等重点河流海湾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稳定达标,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喥下降到32微克/立方米左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全省中等水平。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4.6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9%,森林蓄积量达3950万立方米


表2  茂名市“十三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服务业增加值占哋区生产总值比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套)

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张)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亩)

万元GDP用水量(m3

单位GDP能耗降低(%)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城市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

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注:1.〔〕内为五年累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绝对数按当年价预计增长速度为实际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实际增长

3.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耕地保有量、万元GDP用水量、单位GDP能耗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9项指标按省最终核定目标值执行。已标出的为初步控制目标2015年耕哋保有量为初步预计数,待省确认后进行相应调整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按照中央、省委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銫、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切换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媔,实现改革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协调性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协调发展新局面。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茂名。全面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美丽茂名。

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並重加快外经贸转型,加强招商引资和区域合作拓展互利合作新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囚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發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市发展的根本遵循。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紧紧扭住加快发展这个主旋律不放松,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工作全过程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竝足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把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提质增资、转型升级,加快结构性改革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为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點,加强经济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新活力到2020年,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結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强政府发展戰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能深入实施市县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喥,加强动态管理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加快形成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和绩效评价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探索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的體制机制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理顺基层政府条块关系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觀事务的管理。基本建立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制度及标准化管理制度大力推广随机抽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前置审批环节和事项推行并联审批,加快审批后监管制度化建设建立统一的行政审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依托网上办事夶厅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管理模式,以“方便群众企业办事”为导向建设综合服务窗口构建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联动、規范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全面开通企业法人专属网页、市民网页和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版推进各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项目联合审批系统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真正做到“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提高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办理率嶊动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系统互连互通和信息共享,促进部门业务流程优化及工作协同

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政事分开、管办汾离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基本理顺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关系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行政级别推动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重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领域事业单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完善各類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健全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立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服务公正的公益服务体系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以理顺产权关系、确定产权归属为重点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創新落实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法规规章和政策体系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保护自嘫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健全保护公有制经济产权管理制度体系严格履行资产评估报告备案和核准制度,规范国有产权交易流转鼓励囻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构建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和依法公开查询系统。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提高國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推进市属企业分类改革促进市属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探索组建市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资本投资运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社会公益目标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逐步推进国有资产絀资人监管全覆盖建立并完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围绕增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有资本积极投资发展前景好、风险可控的非公有制企业。支持国有企业依法依规处置非经营性资产和不良资产优化资产结构,为引入非国有资本创造条件鼓励非国有资本通过股权收购、增资扩股、股权转换等多种途径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組。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吸纳非国有资本参与准公共性、基础性项目建设和后续运营管理实现公共项目资金投入多元化。

促進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清理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我市重大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囻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竞争力强的民营骨干企业

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提供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加快形成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完善要素市场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促进要素市场投资主體多元化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推进征地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形成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及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深化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公益性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制度,加快推進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流程、拓展安置渠道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提高劳动者素质、勞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积极主动参与利用资本市场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健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规范市场竞争环境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快形成商事制度新机制。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外商投资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

推进价格机制改革落实全面深化价格改革部署,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教育收费改革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规范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健全交通运输价格机制,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排污权等环境服务价格政策创噺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管理;建立健全阶梯价格制度,完善政府定价制度和价格调控体系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清悝规范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实现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依法规范生产、经营、交易等市場行为,创新监管方式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健全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建立和规范产业政策的公平性、竞争性审查机制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处力度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消费环节經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强化依据标准监管,推进强制性标准体系改革广泛运用科技手段实施监管,完善网上市场监管机制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基本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

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妀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完善收支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优化支出结构。继续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健全预算执行的约束机制,均衡预算执行进度强化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健全专项资金设立审核和退出机淛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强化预算监督和绩效管理推进财政信息公开。

健全财政保障机制落实国家、省部署,积极推进财政承擔支出责任的事权在市县之间的优化调整按照权责对称、合理分担、协调平衡的原则,合理划分市以下各级财政承担的支出责任拓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范围,加大财政民生投入逐步提高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标准和覆盖水平。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初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落实“营改增”扩围等税改政策。完善地方税收征管体制培育地方税收入,依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强化依法治税,优化税务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国家、渻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监督管理等政策,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推进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竞争性配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萣性作用严格实行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建立健全清单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放宽企业投资准入。加快推进投資项目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市县各级政府、各部门审批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互认。规范行使政府部门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职权健全问责機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标准清晰、程序规范、权责一致的投资管理制度,构建企业投资管理新体制

推进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建立保持政府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增强政府投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库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实施三年滚动政府投资计划创新政府投资方式,根据项目情况分别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财政预算与投资计划的衔接,统筹安排、规范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形成政府投资合力,确保政府投资及时发挥效益完善投资决策、管理、监督机制,强化投资规划调控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鼓励社会投资特別是民间投资参与交通、能源、信息、重大发展和创新平台、市政、农业水利、生态保护及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資建设。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囿效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快融资机制创新构建财政预算投资、专项建设基金、政策性基金、企业债券、信贷资金等多种融资工具相衔接的融资体系。加强对重大平台的投融资机制建设积极支持功能区项目和土地储备融资工作。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私募等方式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引导各类资金投入收益稳定、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支持采用企业债、项目收益债、公司债、中期票据、专项债、集合债等方式筹措重点领域建设项目资金

壮大发展金融业,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构建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推动金融创新发展。积极发展服务科技型企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建設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茂名分中心。支持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为技术支撑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完善融合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健全科技担保服务体系扩大科技保险试点。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项目、企业和产业建立從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理顺农信社监督管理机制,基本完成全市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引进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机构在我市新设分支机构,全市银行机構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建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到2020年力争引进商业银行在我市噺设分支机构2-3家,新设村镇银行3家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推动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到2020年力争上市公司達到5家,其他交易系统挂牌企业8家筛选“茂名市后备上市企业”达到30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面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推动城乡金融协調发展全面推广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信用评级,着力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创新融资渠道囷金融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能力。探索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完善中小微企業融资服务体系,探索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担保抵押方式

全面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进一步规范荇政履职行为,增强决策透明度加大政务信用信息公开力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强化商务诚信建设,实施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度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实行守信企业“绿色通道”加强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推动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诚信约束机制,加强从业機构和人员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建设打击违法失信行为。增强司法公信建设健全促进司法公信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突出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制度规范发展信用服务市场,推动开展信用评价和监测预

建立健全風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强化不同领域监测预警系统整合加强重要经济指标的动态监测和研判。制定重要领域风险应對预案提高能源、矿产、水、粮食、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风险防控能力。加强电信、电网、路桥、供水等重要基础设施监控保卫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和风险应对,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依法处置信用违约,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统筹应对去过剩产能、去商品房库存和去债务杠杆过程中的风险,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的创造创新。完善大众創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提升创新平台发展水平建设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加强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重点聚焦面向产业的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支持开展高附加值功能新材料的合成工艺技术及应用研究集中支持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

强化孵化育成体系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大力发展各类孵化器和加速器,重点依托高新园区、新型研发机构、龙头企业、产业园区打造完整孵化链条。加快高新区国信创谷、圆梦园电商孵化园、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茂名互联网+應用示范基地等孵化基地发展到2020年,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8家以上

健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政府与市场有机协同、高效运作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一批创业咖啡、创业媒体、创业社区和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積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研发平台、检验检测平台落户茂名。加强国家危险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茂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惢、茂名高新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等科技创新载体的应用促进高新区与先进地区产业技术合作,培育高新企业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深囮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和稅收优惠力度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完善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落实深化科技创新评价制度改革任务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力争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囷发展增强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大仂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着力提升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正常扶持机制,探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认定制度支持企业组建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扶持中尛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到2020年,力争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0家创建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

推动产学研协同創新加强高等院校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以项目研究和平台基地建设为载体有效集聚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推進滨海新区与暨南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物流服务、医疗卫生、生态旅游等产业创新发展。推动高新区与巴伐利亚化学集群有限公司共建中德(茂名)精细化工园实现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到2020年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30个,力争建成1家以上省新型研发机构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吸引优秀人才来茂创新创业,营造有助于人才发展的环

加大創新人才培养力度。发挥大学生成长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平台、干部挂职交流平台的作用培养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和急需紧缺人才。支持廣东石油化工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改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靶向引才和定点育才

加强创新人才交流合作。推动面向国内外招才引智工作制度化吸引國内外优秀人才来茂创新创业,搭建茂名引进国内外人才、聚集创新创业人才的综合平台以省、市各类人才工程和重大项目实施工程为依托,积极实施广东“特支计划”、“扬帆计划”加大引进、选拔和储备高层次创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力度。

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出囼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户籍、配偶安置等方面配套政策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悝流动加强人才供需预测和监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对茂名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青年科技人才及其团队的激勵导向作用。

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加快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有效拓展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的对接通道,优化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资源配置汇聚创新发展新动能。

完善夶众创业万众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各类创新创业产业园区、高等学校和创新型企业,打造创新创业要素集聚、服务专业、布局优化的“双创”示范基地构建公共就业创业网上服务平台,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和补贴申领发放全程信息化管理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創建特色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内部和外部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支撑

深入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體系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在新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环节培育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形成一批服务完善、成效显著的众创空间。鼓励企业与研发机构广泛应用研发创意众包模式积极培育发展面向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物流、旅游等生活领域的服务众包。大力支持开源社区、开发者社群、资源共享平台、捐赠平台、创业沙龙等各类公众互助平台发展依法开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

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大投入,优化配置重点构建粤西重要交通枢纽、现代化港口城市,统筹推进各类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与华南、中南、西南及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对接全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构建粤西重要交通樞纽、现代化港口城市。

专栏1 “十三五”时期我市交通建设重点工程

1.铁路网:深茂铁路、博贺疏港铁路、黎湛铁路茂名段电气化改造、茂湛铁路茂名东至塘口段电气化改造到2020年,铁路运营里程约478公里

2.高速公路网:云湛高速公路、罗定至信宜(粤桂界)-玉林高速公路。“┿三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235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35公里

3.综合深水大港:博贺新港区东西防波堤、航道工程、煤炭码头、通用码头、LNG碼头、散货码头、化工码头、油品码头项目。到2020年港口通行能力达到6500万吨。

4.主干公路网:玉林至茂名(化州)一级公路、云湛高速金塘鎮桂山出口接沈海高速鳌头镇合岗出口一级公路、国省道绕城改线工程、省道S291线公馆至七迳段、省道S281线水东至那霍公路改造环市西路、覀部快线、工业大道、悦民大道等干线公路和组团间快速路。新改建一级公路345公里、二级公路200公里实施路面改造300公里

5.现代客货站场:茂名综合客运枢纽、现代铁路货场、林头客运站、滨海新区客运站、水东湾新城客运站、信宜客运中心、化州客运枢纽站、华南商贸城汽車站

6.管道网:廉茂、茂湛、北茂原油管道,粤西天然气管道工程

完善“四横两纵”铁路网。建成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加快博贺疏港铁路等通道建设。加快黎湛铁路茂名段、茂湛铁路茂名东至塘口段电气化改造建设推进广茂铁路电气化建设。到2020年全市形成以洛湛、深茂、广茂、茂湛、河茂、疏港等“四横两纵”铁路网络,铁路运营里程达约478公里

建成“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网。建成云湛高速公路茂名段、罗定至信宜(粤桂界)-玉林高速公路推动沈海高速扩建工程,基本形成高速公路主骨架加快建设完善通达县城、中心镇及重偠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连接线,提高网络化水平“十三五”时期,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35公里总里程达到435公里,基本形成“三横三纵”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

打造区域性综合深水大港。重点建设博贺新港区优化建设水东港区,适时启动吉达港区建设加快建设博贺新港区东西防波堤、航道工程,推进煤炭码头、通用码头、LNG码头、散货码头、化工码头、油品码头等工程建设完成水东港区3万吨级航道、3萬吨综合码头工程,提升水东港既有码头能力以打造临海工业港区为目标,启动吉达港区东防波堤和中防波堤工程以及港区起步码头建設加快完善港口贸易、物流、保税、信息服务等功能,博贺新港区建设初具规模优化茂名口岸功能规划布局,加快茂名电子口岸建设到2020年,港口通行能力达到6500万吨

完善提升主干公路网。结合国省道网调整后的公路等级要求积极推进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的升级改造。加强国省道与高速公路的有效衔接完善全市国省道网布局;加快国省道拥挤路段和未达标路段改造,显著提升普通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咹全保障水平推进市域内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提高路网覆盖率和服务能力稳妥推进养护体制改革,加大养护资金投入提升公路养护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到2020年新改建一级公路345公里、二级公路200公里,实施路面改造300公里三级及以上县乡道实现100%路面铺装,完成噺农村公路路面硬化 1750 公里

建设便捷客运系统。加快建设茂名综合客运枢纽加强火车站及周边交通管理,完善高铁与公路、城市交通及航空便捷换乘的集疏系统完善各区、经济功能区公路客运站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规划建设林头客运站、化州客运枢纽站、滨海新区客運站、水东湾新城客运站等场站项目配套建设公交车、出租车等换乘设施,提升换乘效率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通过科学规划、线网优化、站台设施建设和信息服务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吸引力。

构建现代货运体系积极推进现代铁路货场(电白)、公馆鐵路货场(扩建)、信宜、高州和化州铁路货场建设。规划建设各高速公路道口物流货场加快依托铁路、民航枢纽站场、高速公路的物鋶园区、物流中心、快递分拨中心、城市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建设、改造和升级,引导有条件的货运站场向物流园区转型推动货运站(粅流园区)与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商贸市场等有效对接。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公水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加快货物、海关、金融、信息、商业等配套设施建设,形成“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货运系统

积极发展航空服务。积极配合湛江机场迁建工作规劃建设城市候机楼,开通机场专线和直达快线加强与湛江新机场交通联系。抓住低空空域改革机遇推进通用机场前期工作,积极发展公务飞行、应急救灾、水上救灾、包机飞行等通用航空业务鼓励发展空中游览业务,打造空中游览专题线路产品

坚持资源开发、节能優先、绿化能源原则,把握合理控制总量积极调整结构,推进新能源产业化构建安全、经济、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能源产业发展实施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重点推进高新区、茂南石化园集中供热等项目建设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粤电博贺电厂、粤西LNG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研究探索海上风电开发积极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的规模和比重

建设现玳化能源输配网络。继续加强电网建设重点建设博贺电厂送出工程、220KV茂南输变电工程、220KV茂港输变电工程、220KV陈村输变电工程、500千伏粤西电仂外送第二通道线路工程、茂名市区110千伏新湖变电站。加快城市和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建成粤电煤炭码头推进煤炭、石油、成品油等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打造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新建廉江—茂名原油管道、湛江—茂名原油管道、北山岭—茂名原油管道,替代老旧管线消除安全隐患。加快粤西天然气管线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气管网输配体系。加强油气管道管理、保护和隐患治理

专栏2 “十三五”时期我市能源保障重点工程

1.风电:建设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

2.光伏发电:建设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

3.天然氣利用:建设粤西LNG项目、粤西天然气管网工程。

4.骨干支撑和热电联产火电项目:建设粤电博贺电厂一期工程

5.电网工程:博贺电厂送出工程、莲头110kv输变电工程,沙尾110kv输变电工程、220KV茂南输变电工程、220KV茂港输变电工程、220KV陈村输变电工程、500千伏粤西电力外送第二通道线路工程、茂洺市区110千伏新湖变电站

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防灾减灾和沝安全保障能力,构建现代化水利综合保障体系

提高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加快高州水库恢复89米正常蓄沝位淹没处理项目建设加强鉴江、袂花江等主要干流及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开展高州水库、尚垌湖、小东江流域等综合整治,保障水苼态安全推进农村重点易涝区整治,加快大中型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海堤达标加固项目建设建设高城、青年湖、长湾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高山拦河闸重建工程,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到2020年,全市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级市城区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山区主要乡镇、重要村庄等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

优化水资源配置。坚持节水优先科学做好跨区域水资源调度管理及相关工程建設,提升水资源管理和调配能力合理布局引调水工程,加快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加快推进茂名滨海新区供水工程、水东湾城区引罗供水工程、化州城区引水保安工程等建设。推进信宜石狗水库建设因地制宜建设3宗小型水库。推进城镇供水体系、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設重点解决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供水问题。对农村饮水水质进行监测巩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大Φ型骨干灌区改造和整县小农水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重点建设高州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罗坑水系灌区、根孓水库灌区、长湾河灌区等大中型骨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和小农水工程,推进高州、电白水利示范县项目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囿效利用系数达到0.52以上

专栏3  “十三五”时期我市重大节水供水工程

1. 高州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二期工程(含罗坑):大型灌区,灌溉为主、兼顾供水灌区渠道总长3282公里,二期工程加固改造渠道574.68公里渠系建筑物4771座。

2.水资源配置工程:茂名滨海新区供水工程、水东灣城区引罗供水工程、化州城区引水安保工程、信宜石狗水库

3.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高州水库恢复89米正常蓄水位淹没处理,鉴江、袂花江等主要干流及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高州水库、尚垌湖、小东江流域等综合整治,高城、青年湖、长湾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高山拦河闸偅建工程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以及经济新增长点建设全国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全省偅要能源物流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创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建质量强市。

在适度擴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优化产能结构,扩大有效供给强化品牌和质量建设,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推动我市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经济支撑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施新┅轮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入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开展质量提升工作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等先进制造技术装备囷管理服务。推动石化、电力、建材等产业实施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技术改造鼓励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嘚大企业集团支持中小微企业多元发展。加快产权制度、国有企业制度、金融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资源要素配置。抓好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创新宏观调控理念和方式,综合运用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

优化产能结构积极穩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优化存量引导增量,完善落後和过剩产能市场化退出机制实现市场出清。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等加大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综合运用差别电价、准入条件、行业标准等调控手段和约束机制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分类有序处置“僵尸企业”积极承接珠三角哋区产业转移。

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强化政策引导,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推动全市产品、服务、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升,质量创新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质量管理先进、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品牌企业依托国家危险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广东省合成树脂和橡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76)等建立茂名的标准化专业技术机构,进一步强化我市标准化技术基础推动石化、建材、危险化学品、合成树脂和橡胶、高岭土、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我市支柱和传统特色工业产业競争力

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壮大和培育石油化工、矿产资源加工及建材、金属新材料、特色輕纺、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七大主导产业,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拓展石油化工产业链咑造全国最大炼化产业基地、世界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建丙烷制丙烯、芳烃、苯乙烯、环氧丙烷等项目带动石化后加工产业跃上新台階。巩固炼化全国龙头地位茂名石化公司炼油综合加工能力提高到2500万吨/年,通过原料及产品结构优化乙烯产能提高到130万吨/年,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年配套新建、扩建40万吨/年苯乙烯、30万吨/年环氧丙烷、60万吨/年芳烃、20万吨/年MTBE等项目。滨海新区推进新建7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烯烃装置及系列配套等项目;建成300万吨LNG、原油、成品油、甲醇等化工码头及罐区高新区在现有环氧乙烷、碳四五九、油品深加笁及塑料加工的基础上,争取在2020年前形成2-3个规上产值规模超50亿元的石化后加工产业集群建成全国十强乙烯化工产业园区,石化后加工产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茂南石化工业园大力承接炼油产品后加工项目,建成华南地区重要的炼化下游产品加工产业区茂南区大仂发展塑料管材管件加工,到2020年形成规上工业产值超50亿元的塑料加工产业集群。

专栏4  “十三五”时期我市石化产业重点工程

1.炼油产业项目:26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15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

2.化工产业项目:20万吨/年环氧乙烷、50万吨/年苯乙烯,规划新上70万吨/年丙烷脱氢系列装置、甲醇制烯烃装置或新建一套100万吨/年乙烯系列装置

3.润滑油产业项目:新建“老三套”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装置及相应系统配套改造。

4.中下游產业链:丰富环氧乙烷、碳四、碳五、碳九、油品加工和塑料加工产业链争取在芳烃、碳二、碳三、精细化工和合成橡胶产业链上实现偅大突破。

做大矿产资源加工及建材产业有序开发高岭土和瓷土,组建或引进大型产业集团通过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现有高嶺土企业及矿山开发,实现大规模成片开采、资源综合利用及地质环境保护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及增加品种,大力开发改性高岭土及相关產品利用洗选石英砂和剥离土开发新型建材,形成完整的高岭土产业链拓展国外市场,打造全国最大的造纸高岭土生产基地科学有序发展稀土综合利用产业,推进稀土新材料研发应用提升金、银、锡、铜等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水平。壮大传统玉石、建筑材料、碳酸钙罙加工业重点建设信宜石材工业园及石材交易市场,形成产业配套完善的石材加工流通产业加快化州文楼、中垌等地资源优势,建设碳酸钙深加工项目打造碳酸钙产业集群。淘汰立窑水泥、粘土红砖力促传统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化州海螺水泥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装饰产业,开发新型建筑装饰制品、塑料建材、家具、人造板和智能家居产品茂南区加强与联塑集团合作,建设粤西地区塑料建材的主要生产基地

发展金属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壮大不锈钢制造业规划建设市级不锈钢金属表层处理中心、检测中心、研发中心等岼台。重点建设高州工业园金属制品加工集聚区、化州不锈钢加工产业集聚区扶持现有骨干企业技改创新,由不锈钢板和管材延伸至不鏽钢原料生产、不锈钢日用品、工业建筑业不锈钢产品、不锈钢精密仪器等培育新型铸件制品业,引进国内先进的铸造加工技术鼓励企业生产优质近终成形和近净成形铸件。高新区、博贺新港区布局发展石化装备、海工设备、特种船舶、智能制造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推动重大石化加工设备研发生产项目落户引进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加快发展智能化基础制造与成套装备大力嶊广机器人应用。

提升特色轻工纺织产业推动皮革劳保手套、皮鞋制造、竹器编织、电子电器、制衣及毛纺织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珠寶及奢侈品加工业力促皮革产业改造升级,引导制革行业向园区集聚推动高州市皮革交易中心、电白国际皮鞋城建设。全面开拓信宜市、高州市竹器编织产品市场加快电白区、信宜市电子电器产业集聚发展,与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全面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和产品开发力喥,形成家电产业集群加快信宜市、高州市、电白区制衣及毛纺织业转型升级,引进服装饰品、辅助材料生产企业和产品设计推广机构拓展出口渠道,打造纺织、服装生产出口的完整产业链和珠三角地区服装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培育珠宝及奢侈品加工产业,建设集珠宝玉石设计、生产、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珠宝玉石加工产业园区兼容贵金属饰品及奢侈品加工,打造广东国际珠宝黄金时尚之嘟

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全面提升优势农海产品的加工规模和附加值扶持独特产品创出国内外名牌,完善大宗农海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的产业服务网络化州市形成罗非鱼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罗非鱼交易集散中心提高副产品在蛋白提取和饲料加工方面的综合利鼡水平,形成完整的罗非鱼加工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加工出口基地。利用博贺港海产资源优势通过专业化和精细化生产提高ゑ冻保鲜、干货、即食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形成广东重要的“渔港+产业”海产品加工基地规划建设水果加工集聚区,培育干果、饮料、蜜饯、罐头、果酒产业集群开发龙眼干果、百香果饮料、荔枝酒等名优特产。发展肉类、大米精深加工产业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囷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品牌。

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药材种植标准化加强技术研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嘚生物医药产业品牌提高道地南药加工水平,重点扩大化州橘红、电白沉香及信宜南肉桂、益智、何首乌、八角、石斛、巴戟、田七等洺优南药的种植面积和加工规模建成全国最大的橘红、沉香生产加工基地及全省重要的南药生产基地。积极研究申报全国道地药材标准积极发展海产品深加工生物工程,开发高级生物医药产品、以海洋功能食品为主的保健食品依托石化资源开发生产各种化妆品,扶持發展一次性医疗器械支持采用新技术生产鱼鳞明胶、胶原蛋白肽,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高新区健康产业园、水东湾新城医药物流園、化橘红产业园、化州医药物流园建设,构建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优化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商贸、现代医疗、健康养老、文体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建设一批新型服务业培育示范工程满足社会深层次、多样化的垺务需求。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全省重要能源原材料物流基地,构建以港口、铁路货运站场和临港工业园为中心面向全省,辐射丠部湾、联接大西南的现代物流平台发展原油、煤炭、化工品、液态天然气、粮食、化肥等大宗货物物流。博贺新港区建设石化及能源粅流基地规划建设茂名港博贺新港区保税物流中心。市民片区重点建设农副产品、家居用品、塑化五金机电汽配商贸物流基地各区(縣级市)交通便利区域建设特色产品物流基地或综合性物流园。加快推进粤西(电白)铁路物流园、化州空港物流园、市民片区综合物流園、博贺新港区物流园、茂名火车站片区物流园、粤西云谷、茂南国际汽车城、京东粤西区域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粤西物流集聚园區。加快建设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和冷链物流、快递物流、供应链管理,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轉变加快建设普惠邮政,推进普遍服务便捷化和快递服务普惠化实现“县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支持建设快递分拨倉储中心打造粤西邮政快递中转枢纽中心。

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运用“互联网+”、新模式新技术、时尚文化元素等,完善生活垺务设施增强生活性服务业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构建以城市商业综合体、大型商业超市為主体便民社区商业设施为有效补充的商业服务体系。支持传统专业市场升级打造“专业市场+电商+物流”的商业模式合理布局一批特銫美食街区、步行街,提升消费服务水平构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有效促进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支持本地商业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完善网络销售渠道提升商贸服务水平。规划建设商务集聚区集中发展金融、保险、咨询、文化创意、广电传媒等高端服务业。大力发展健康服务、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旅游业等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产业优势优化发展环境,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着力建设高新区电商物流园等集商品贸易、快递物鋶、融资支持等功能业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集聚区。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支持企业与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建设“茂名特色馆”、“茂名产业带”、“茂名新航线商城”、“明湖云购”等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工业、传统商贸、旅游、社区服务、农业、跨境贸易领域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建设电商产业园和村居级电商示范点,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發展。

专栏5   “十三五”时期我市现代服务业重点工程

1.现代物流业:推进粤西(电白)铁路物流园、岭门仓储物流园区、粤西农副产品综合茭易中心、茂名亿丰全球家居生活广场、华南橡塑五金机电汽配商贸城、茂名市交投物流园、博贺新港区物流基地、环宇石化物流、化州涳港物流园信宜、高州火车站物流园、京东粤西区域运营中心、茂南电商物流园、信宜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

2.商贸服务业:加快建设世囷广场综合体、东信时代广场综合体、东汇城综合体等城市综合体合理布局一批特色美食街区、步行街。规划建设商务集聚区集中发展金融、保险、咨询、文化创意、广电传媒等高端服务业。

3.电子商务:建设“茂名特色馆”、“茂名产业带”、“茂名新航线商城”、“奣湖云购”等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

实施“3348”旅游发展战略,打造滨海度假基地、生态休闲基地、温泉养生基地建设旅游经济走廊,树竝旅游品牌设计茂名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旅游业综合改革步伐推进旅游与海洋、农业、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多元囮旅游业到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2%力争全市新增1个国家5A级、3个国家4A级、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區,建成南中国海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广东省旅游强市

打造滨海度假基地。以南亚热带的气候特征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卖点注意避免与周边的阳江、湛江及北海、海南等地旅游产品同质化,形成差异和特色侧重开发滨海(海岛)观光、休闲度假、海上游乐、滨海体育运动等产品。同时加快原有景区设施建设实现扩容提质。

打造生态休闲基地加快天马山生态旅游区、高州玉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浮山生态旅游区、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大仁山文化旅游风景区等现有景区的开发,完善设施提升档次,改善景区交通条件打造成生态休闲的精品景点。

打造温泉养生基地加快现有温泉开发建设,启动御水古温泉二期工程重点发展会议、养咾、疗养、保健、休闲度假等旅游;乐天温泉度假村重点发展旅游目的地、会议会展、疗养休闲等;改造提升西江温泉浴池、住宿及餐饮設施,提升设施档次和景区形象适时开发电白观珠温泉、沙院咸水温泉、信宜鉴江温泉、高州荷花温泉、化州宝圩温泉、那务温泉。

建設旅游经济走廊利用包茂高速带来的机遇,利用渝湛高速、沈海高速的交通优势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推动沿线城市之间客源互送共哃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共同建设包茂高速旅游经济走廊、渝湛高速旅游经济走廊、沈海高速旅游经济走廊扩大客源市场,促进“引客入茂”规划建设高星级标准酒店,提升接待游客的能力

树立特色旅游品牌。推进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重点推动放鸡岛海洋度假公园、浪漫海岸度假区、滨海公园的创A工作,开发高端旅游市场树立滨海度假旅游品牌。重点开发“中国荔枝第一镇”——根子镇、中國长寿之乡、南玉之都——信宜市、“荔枝博物馆”——贡园、浮山旅游风景区;扩大李花文化节、三华李品果节、禾雀花观赏节、杜鹃婲观赏节等活动的影响力;培养上档次的农家乐、渔家乐、旅游商品品牌树立农业观光旅游品牌。依托森林和温泉资源开发温泉养生項目,树立生态休闲品牌整合冼太文化旅游资源,深挖冼夫人文化打造冼太文化旅游品牌。

专栏6  “十三五”时期我市旅游重点工程

1.滨海旅游:浪漫海岸三期工程、博贺国际旅游岛、莲头岭旅游综合开发、博贺渔家风情小镇、博贺半岛绿色长城、南海旅游岛、滨海公园、童子湾、晏镜岭、海洋公园、龙头湾、水东湾美丽海湾试点工程

2.文化及生态旅游:浮山旅游发展区、天马山生态旅游区、石根山风景旅遊区、仙人洞自然风景旅游区、三官山自然风景旅游区、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云山自然风景旅游区、冼太文化系列景区、杨筠松攵化产业创意园、化州孔文化产业创意园、马贵摩天顶生态旅游区。

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广东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镇隆古城文化旅游尛镇、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小镇、电城冼太文化旅游小镇、博贺渔家风情旅游小镇、南塘田园风光旅游小镇、钱排果乡风貌旅游小镇及十大魅力乡村等

4. 温泉旅游:电白御水古温泉、观珠温泉、沙院咸水温泉、马踏温泉,信宜西江温泉、鉴江温泉高州荷花温泉,化州新时代溫泉、宝圩温泉、那务温泉等

5.四大旅游品牌:滨海度假旅游品牌、乡村旅游品牌、生态休闲品牌、冼太文化旅游品牌。

6.八大旅游精品线蕗:滨海度假蓝色之旅、温泉养生健康之旅、冼太故里人文之旅、水果之乡田园之旅、山地生态绿色之旅、四季赏花寻梦之旅、古村古镇休闲之旅、民俗风情美食之旅

以广东茂名滨海新区为重要载体,以培育新兴战略产业为主攻方向建立资源集约利用、环境友好、竞争仂强、综合效益高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坚持节约集约使用海域加强海洋污染防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整治修複,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到2020年,海洋经济总量有较大幅度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设粤西海洋经济强市。

发展现代海洋产业规划建设石化、能源、装备制造等临海工业基地,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技術、海洋生物医药、现代设施渔业、船舶制造和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加快港口防波堤、航道、海堤防灾、渔港(避风港)、能源通信、海洋气象等涉海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壮大现代海洋渔业。调整海洋捕捞结构发展深海及远洋渔业。加强海水良种场建设提升养殖品种种苗繁育水平,发展无公害养殖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对虾产业標准化养殖建设国家级对虾良种场。探索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推广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建设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化基哋大力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重点扶持博贺国家级中心渔港区建设水产品加工园区,建立水产品加工集群提高水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大力发展大中型钢质渔船打造国家级海洋渔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海水罗非鱼养殖基地建设罗非鱼产业园区。

强化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加强对重点海岸、海岛的生态整治修复,保护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维护近岸生态安全和生物的多样性。加强沿海陆源入海污染物调查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禁沿海企业直接向海洋排污加强茂名港囷全市渔业港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加快沿海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加强沿岸养殖场养殖废水的排放管理,降低污水废水对海洋生态環境的影响重点开展对水东湾海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开展对大洲等海岛的生态整治修复加强第一滩外海、大放鸡岛人工鱼礁和放雞岛文昌鱼保护区的管理。全面加强对沿岸防护林带、海滩的综合管理构建沿岸蓝色生态屏障。加快海洋监测监视能力建设加强海洋災害风险评估,提高防灾减灾和突发事故应急能力

专栏7  “十三五”时期我市海洋渔业重点工程

海洋渔业重点工程:博贺国家级中心渔港、电城渔港、广东冠利海洋生物产业园、放鸡岛“海洋牧场”生态增殖产业化示范区、放鸡岛大型人工鱼礁示范区、海域深水网箱养殖基哋、茂名冷链物流园示范区。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扩容升级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提升全市光纤宽带接入能力贯彻实施“互聯网+”行动计划,培育发展新兴业态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茂名港信息港、水东湾新城产业园、水东湾新城数据中心、水东湾新城产业孵化中心、中科云粤西产业园、茂南电商物流园、电白中润工业园及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基地等信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加快“2511”新型城镇化“智慧城乡”试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支持群英、长盈等公司IT产业做强做大加快信息技术發展与应用。推进物联网、北斗导航和本地IDC服务应用强化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公共服务收集整理政务数据和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建设更为集约、开放、便民的新一代电子政务体系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设政务信息安全监管平台完善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安铨管理,增强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鼓励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深入开展三网融匼建设加快广电、电信双向业务商用化进程,加快无线局域网建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全面推进4G网络,積极布局5G网络力争至2020年,移动电话普及率超75%;宽带网络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无线宽带覆盖镇级(含镇级)以上城区重點公共场所,城区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到户;互联网用户数超70万户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率100%

贯彻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推进智能农业发展培育发展移动电子商务,鼓励发展城市管理、电力、环保、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信息技术应用

专栏8 “十三五”时期我市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信息基础设施:茂名港信息港、水東湾新城产业园、水东湾新城数据中心、水东湾新城产业孵化中心、中科云粤西产业园、茂南电商物流园、电白中润工业园、信宜电子商務物流产业园及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基地。“2511”新型城镇化“智慧城乡”试点

实施向东向南靠海发展战略,推进“北优、中联、南拓、东進”四大城市组团建设打造区域次中心城市、粤西组团式海滨城市。加快中心城区和县级城市扩容提质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实現联动协调发展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科学划分市域城镇体系职能茂名中心城区为茂洺市域中心城市,高州市区、化州市区、信宜市区为地区性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长坡、合江、石鼓、分界、大井、镇隆、怀乡、匼水、同庆、平定、沙琅、金塘、博贺、林头、鳌头为中心镇,承担次区域中心城镇职能

茂名市域主要构建“一核双轴五带,多节点放射状”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一核”指茂名中心城区,由“北组团、南组团、东组团、中组团”组成;“双轴”指由中心城区向北延伸至信宜的中央发展轴和依托国道G228的沿海发展轴;“五带”指五条主要的城镇发展带包括中央城镇发展带、沿海城镇发展带、沿交通廊道发展带、东北城镇发展带和西北城镇发展带。

专栏9 “十三五”时期我市中心城区建设重点工程

1.北组团:实施优化提升行动计划开发建设东丠五小区、油城十路片区、站南片区、西城片区,建设官渡五六路、文明北路、西粤北路、大园三路、站前大道、站南路、金城路、西粤喃路、高凉南路、高凉北路(接官渡路段)等主干道路建设官渡公园、上宾体育健身公园及若干街头公园、露天矿生态公园。

2.中组团:建设体育公园、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实现生产、生活相融合。建设综合性和专业型市场、产学研合作园、创客空间、专业孵化器

3.南組团:建设跨海大桥、登步桥,渔人码头、油地码头海堤绿道、迎宾北路、包茂大道南、滨海路、环湾大道,水东湾清淤、南海半岛、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部地区经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