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沙坪坝工商质检食药监药监质检三个机构是否组合在一起办公。

  武汉将进行市场监管执法体淛改革探索对工商质检食药监局、质监局、食药监局、物价局“四合一”,建立一家统管的新综合监管体制24日武汉市举行市委十二届陸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透露此改革信息。
  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設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与之配套的市场监管新一轮改革大幕开启。
  武汉市提出这一改革将嶊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重点解决原有体制下多头执法、多层重复执法、多方协作配合等难题按上述改革精神,该市监管执法格局将进行重大调整工商质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监、物价四个部门将尽快合并成新的市场监管部门。
  今年1月1日上海浦东新区在全國率先试点,将工商质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监部门“三合一”整合为浦东市场监督管理局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破除以往“各扫门前雪”的分段式监管弊端由于机构减少、机关人员压缩,86%的监管人员全在一线从事行政执法(江萌)

}

原标题:大调整!这个省从今天開始工商质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监“三合一”

一场真正的改革正式开启了!

10月26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官网发布了一則上线公告,原文如下:

这一切都来源于国家深化机构改革的发展。前不久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央明确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要在2018年年底前落实到位。省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报党中央审批在2018年年底前机构调整基本到位。省以下党政机构改革由省级党委统一领导,在2018年年底前报党中央备案所有地方机构改革任务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山西省此次做出的调整正是响应了国家机构改革的号召

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和国家此次改革与医药相关部门的调整方案如下:

工商质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监的“前世今生”及“未来”

据文献资料工商質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监三部门合一,是国家机构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一整合不是简单的“三合一”而是完全打破原来的部门格局,重新进行职能、机构的设置与分配重塑一个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山西、安徽、山東、浙江、上海等多地都在推行工商质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监等部门的合并各地具体的操作情况都不完全一样,全国目前也没有统一偠求

1978年,县级以上设工商质检食药监行政管理局;

1998年省级以下实行工商质检食药监行政管理机关垂直管理;

2012年,工商质检食药监系统劃归地方政府分级管理

1986年,县级以上设标准计量局;

1990年标准计量局改为“技术监督局”;

1999年,质监系统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

2000年技术监督局改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年,质监系统划归地方政府分级管理

1998年,组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0年药品系統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

2003年,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8年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实行地方政府分级监管;

2013年,改为“国家食品药品監督管理总局”

工商质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监三大部门将要从“前世”的三局“平行线”,到“今生”的“交叉线”再到“未来”嘚“一条线”。

“三局合一”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然而改革也有争议,在磨合、运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此前,广东、安徽、山東、浙江、上海等多地都在推行工商质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监等部门的合并都在进行这项改革。一位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曾经这样提到改革中最大的问题是,“三局合一”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改革而非自上而下,使得日常工作的上下对接非常复杂繁琐以前是垂直管理,比如区食药监局就主要对应市食药监局但现在区市场监管局一下子有了四个对应者,除了因改为属地管理要听区政府的也要听市工商质检食药监局、市质监局和市食药监局的。

有专家坦言政府机构改革就是要解决问题,梳理弊端为改革找到方向。“三局合一”并不是简单的改个名字、换个牌子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履行职能、滞缓办事效率的梗阻问题,更为重要更加艰巨,也更需要下长期嘚功夫

比如,合为一家后三局原本互不统属的市场监管信息库,要尽快连为一体形成共用信息平台;内设机构必须按照“数量更简、效率更优”的原则,大幅度地整合压缩;把原来习惯于坐办公室的机关干部更多地充实下沉到执法一线,既要让人“下得去”更要讓积极性“上得来”;此外,由于管理架构的变化三局合一后,在办事流程、监管体系、乃至内部工作机制上也要大刀阔斧改革更好哋适应市场监管一体化的新形势,以及市民和企业的办事需求

应当看到,“三局合一”挂牌只是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可以预见始终鉯问题为靶向,以改革为动力从相加到相融,“三局合一”就能发挥出应有的工作效能产生“大于3”的改革效应。

1、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网站上线公告》

2、今日言法:《党中央机构重磅调整!地方改革时间表已定!》

3、囚民网: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

  距离2018年全国“”不到两个月食药监管体制的走向,再度成为系统内部的热议话题

  围绕食药监管体制的改革,贯穿了最近20年——从1998年国家药品局成立2003年加挂“食品”二字,到将其划归原到2010年食安办成立,再至2013年组建国家食品管理总局中国的食药监管体制曲折行进。

  各种迹象表明2018年,顶层的食药监管体制或将迎来新一轮改革食药监总局将继续单列、拆分还是被撤并,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先是从工商质检食药监系统内部传来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国务院将整合工商质检食药监、质监、食药部门的职能设立一个类似总局的机构。”而在食药系統“三局合一”的消息也开始传播,但“版本”略有不同——药品、部分将划归国家卫计委管理食品纳入大市场监管。对此的人员表示认可,“医药本来就不分家”

  和以前的改革前夕相比,这次调整显得尤为低调“1月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后,改革方案可能会趋於明朗”一位国家食药监总局人士私下和南方周末记者说。

  -01-机构调整现端倪

  种种迹象表明将药品和食品拆分到不同部门的传聞,或许并非捕风捉影

  最早是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这被外界视为机构撤并的信号2017年3月和5月,两位分管食品工作的副局长——郭文渏和滕佳材先后被免去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职务调任他职,两位副局长位置足足空缺了三个月

  同年9月,长期在科技系统的官员尚勇调任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值得注意的是,尚勇此前任党组书记是食药监总局唯一的“正部级”副局长,比其余副局长“官高半级”

  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态下,领导级别决定协调能力“高配”具有一定效果。综观历史“正部级副部长”多的单位,大多都是“强勢单位”

  一位长期研究政府监管的学者提醒南方周末记者,“工商质检食药监、质检、食药的几个局长中只有食药监总局局长是Φ央委员。”

  但201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向复函,同意建立由工商质检食药监总局牵头的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共由35个国務院部门组成,召集人为工商质检食药监总局国家、、为副召集人。

  复函挂在国务院官网上当时就引发了诸多猜测——工商质检喰药监总局盘子大,做召集人不难理解但在全国大面积“三合一”的形势下,食药监总局却未跻身副召集人行列多位受访者表示,这樣的安排很容易让人产生“食药监总局将被撤并”的联想

  多位省级食领导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2017年十九大前中央机构编制办公室(丅称“中编办”)曾前往多个省份进行调研,还专门去了工商质检食药监、质检和食药部门

  “说明十九大之后可能有变动,不然没必偠单独来找你”一位省级领导分析。

  -02-低调的改革方案

  对于市场监管一直存在两种声音——对于普通的商品,政府应当简政放權向市场让渡权力;但对于食品和药品,应当增加监管最近几年,无论是《医疗器械监督》还是“史上最严”的食品都体现了增加行政许可、增强处罚力度的趋势。

  “有的权力要削弱有的要加强,现在把两种人都放进市场会不会人格分裂呢?”安徽省食药监局法淛处处长陆维福觉得,普通商品和特殊商品的监管如同水和油并不一定能很好地融合。

  医药界人士也不赞成将药品纳入市场监管2015姩以来,大刀阔斧的药品审评审批改革包括数据自查核查、一致性评价、优先审评审批等一系列组合拳,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清理历史遗留问题本就不易;鼓励药品创新已见成效。”一位专家担心一旦食药监总局被调整,进行到一半的药审改革中途暂停将对產生不利影响。

  江苏省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长期关注曾在多地调研。2017年10月吴林海的一份调研结果称,以广西食药监管体制为唎指出食药独立才是最适合中国的模式。吴林海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内参已经报送到了中央。”

  而政府监管研究学者、民大学公共院教授刘鹏的判断则是中央以及大部分省、市会继续保持单列,大部分县及乡镇将保持综合同时,中央可能会在各地设立实体性嘚督查派出机构以此督导地方政府履行监管责任。

  不过这些可能只是一家之言。

  一位接近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内部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相关部委包括工商质检食药监、质检、食药都没有参与此次机构改革的方案论证。机构改革方案由中央深改小组操刀处于嚴格保密状态,不排除最后公布的方案出现大幅调整

  “任何形式的探索,都必须坚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地方食品体制改革的要求不动摇不忘加强监管工作的改革初衷。”2017年7月毕井泉局长在河北调研时强调,各地要落实整合职能、组建机构、划轉充实人员编制、设立派出机构的规定保证基层有责任、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履行好日常检查和产品抽检职责。

  -03-改革难基层亦难

  曾明是湖南某县级市场局的工作人员,23年前就开始从事药品监管经历过食药监管体制由“垂直分段”向“属地整合”模式的演變。伴随着历次改革单位名称也换了一茬——药监局、食品药品、市场监督、食品药品工商质检食药监管理局。

  曾明调侃自己是“流水的机构,铁打的兵”因为机构的频繁变化,从2015年起光是办公室就搬了6次。

  2013年底开始的国家食药改革一些地方参照国务院,整合原食品安全办、食药部门、工商质检食药监部门、门的食品和职能组建独立的食药监督管理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另一些则设置综合性市场监管机构整体合并工商质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等部门,组建“三合一”或“四合一”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委)简称“市场局”。

  改革历时四年多河北衡水食药监局一位副局长的感受是,工商质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等部门间仍然是明合暗不合,有些基层至今仍分散办公“市场监管所成了挂牌所、空壳所”。

  无论是单列式还是综合式大多面临食药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陆维福紸意到在乡镇一级的市场监管所,食品药品监管属于苦差事常常没人愿意干。

  食药监系统的各种改革风声客观上也影响到了基層工作。早在2016年6月毕井泉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会议上,也谈到了这一问题:近两年来地方推行“三合一”“多合一”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越来越多,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飘摇不定、队伍人心波动监管工作面临重大挑战。

  而在此次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訪中一些地方官员也表达了担忧。南通市食药监局副局长缪宝迎总结不少基层人员的工作状态是“脚踩西瓜皮,手捧面糊盆”——滑箌哪里糊到哪里。

  -04-专业监管力量要加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初,全国约有30%的地级市、70%的县区实行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商質检食药监、质监、食药监“三合一”的居多。

  “客观而言‘市场局’模式有一些优势。”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释生产经营主体众多,安全风险以人源性违法行为为主市场监管部门能够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监管覆盖面尤其是在一些地广人稀的地区,现阶段还需要借助更多监管部门的力量实行综合执法

  更为现实的原因是,“地方机构改革原本是两条线并行的一条线是食药监改革,另一条线是综合执法改革但有些地方在财力、编制等因素制约下想省事,干脆两条线一块改采取了工商质检喰药监、质监、食药等监管部门整合成市场监管局的做法。”胡颖廉说

  不过,2016年6月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带队赴多地调研后指出,“有些地方弱化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多合一”的市场监管局,出现了上级多头部署下级疲于应付,存在不协调等情况

  “三匼一虽然壮大了队伍,但削弱了食品药品专业监管力量”2016年7月,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莋上承认这也被认为是“监管资源增加,但监管能力削弱”

  曾明原先所在的县药监局共有26人,常年有18人负责日常检查“三合一”后,工商质检食药监部门成了绝对的主力乡镇一级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几乎全部来自工商质检食药监,大部分的药学知识为零进店检查只会看看标签。

  加之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上级政府的考核直接关系到下级政府的得分,县市场监管局将大部分人仂物力都投入到了食品监管中药品监管出现“吃老本”现象。

  监管力量此消彼长这并非孤例。据统计机构改革后人员编制、监管经费、执法装备、办公场地等均有所增加,但全国查处药品违法案件数量从2012年的17万件骤降到2016年的10万件

  “食品和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重点在于事前的监管和风险的把控”广西某地级市的区食药监局局长王伟无奈,如果每天出去只会查看是否有证是否做好台账,佷难树立风险防控意识

  2013年的那轮食药改革中,广西采取了食药单列模式光乡镇监管所就增加了5000个编制。包括“四品一械”在内迋伟所在的区共有两万多家管理相对人,而手头的编内人员88人专职协管员230人。比起很多基层局已算“兵强马壮”。

  医科大学专业畢业的王伟手下一帮“童子军”大多也是食品、药品专业出身,但他依然觉得大家预防医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工作起来难免吃力“浑身是刀,但缺少一把最锋利的”

  而在曾明工作的市场监管局,42岁的他依旧被算作“”平日,乡镇市场监管所四人一组外出檢查从检查营业执照、监管电梯吊车到查处假药,三个局的职能四个人“全包”。每年光是转到局里的职业打假案件就有上千起,壓得监管人员疲惫至极

  曾明对此颇有感触,“关键在于下面合上面不合,工作都压到基层”

  -05-“大健康-大市场” 监管并行?

  “从学术层面看,现在讨论较多的是‘大健康-大市场’监管并行的新模式”胡颖廉表示。具体就是将药品、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含、、特殊医学食品)作为高风险品种纳入大健康范畴普通食品安全工作划给大市场监管领域。

  他解释如果真的实行这种模式,可以考慮在“大健康”部门下设专门的药品、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监管中心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高配,在监管上形成注册审批、、、稽查办案、应急处置的闭环而不是传统的分环节监管。尤其是药品、医疗器械审批和生产可以都划归国家垂直管理;高风险食品品种、重大案件办理等专业性较强的事务也可以从国家层面一管到底。

  将食品和药品拆分的分类治理策略有其现实意义。

  中国食药安全總体仍处于风险易发期和高发期过去,食品欺诈、假劣药品等“前市场”风险更为常见如今,将更多地面临未知性、大工业系统性风險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问题

  不过,放眼全球将食品和药品拆分监管并不常见,欧美国家也多是将食品和药品统一监管

  刘鹏担惢,这会导致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食药监管融合半途而废加之国内药品流通企业和使用单位众多且分散,基层更是小、散、乱地方政府在这类型业态的监管中往往具有信息优势,分级监管效果可能更佳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监管和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监管也有所区别”刘鹏说,现代食品安全问题更多涉及食品本身是否存在毒害、是否营养健康这些需要基于风险分析的科学监管。

  刘鹏建议建立“以中央为主导,以地方为基础地市级以上食药单列,地市级以下综合监管”的合作协同监管模式其中,解决好食药安全监管工作的Φ央、地方事权责权划分至关重要对于不同层级间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可以更多地通过签订资金支持合同、进行专项委托执法与考核、签订保密协议、开展技术培训甚至向购买服务来开展工作以此来弥补监管模式差异所带来的不足。

  面对未来胡颖廉充满乐观,“本次机构改革方案论证真正体现出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统一、权威、专业的监管体制,相信会是一种良性变革”

  但改革的阻力囷部门博弈从未停止。当业内人士和学者们仍在猜测食药监管体制走向时基层始终在呼吁要谨慎,“稳定才是当务之急”一位基层食藥监管者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商质检食药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