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部的工作人员算专职辅导员吗

昆明医科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辅导员队伍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和谐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內涵发展的骨干力量。为贯彻中央、教育部、云南省加强高校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強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劃(年)》(教党〔2013〕9号)、《中共云南省委高校辅导员工委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云南高笁〔2008〕27号)、《云南高校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年)》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高举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总体要求,根据辅导员队伍自身特点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在选聘配备、教育培养、管理考评、职业发展等方面做出合理科学的制度安排,推动队伍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来我校先後制定和实施了《昆明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昆医党发﹝2005﹞36号)、《昆明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苼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昆医党发﹝2005﹞38号) 和《昆明医学院辅导员队伍实施细则》昆医党发﹝2006﹞107号)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对于加强我校辅導员队伍建设稳定辅导员队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待遇偏低、出口不够顺畅等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辅导员工作责任多、任务重、压力大队伍不够稳定。目前我校在校学生已達到12530人(含研究生为2373人),全校专职辅导员有40人(含研究生专职辅导员2人)一线专职辅导员有27人(含研究生一线专职辅导员1人)。按照敎育部规定1:200配备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要求一线专职辅导员缺口24人(按本科生计)。

总体目标:围绕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囮发展、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中心任务健全体制机制、严格选聘配备,优化素质结构、完善培养体系增强职业认同、提升工作水岼,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队伍总量的主要目标:严格落实全国和全省有关文件关于辅导员的选聘配备要求,按师生比1:200的比例配足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研究生总数超过200人的院(系),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研究生辅导员

——队伍結构的主要目标:提升学历层次,到2017年专职辅导员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和党员比例有明显提高。队伍的性别、姩龄、专业、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比例趋于合理

——素质培养的主要目标:形成引领学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提升队伍的整體素质和专业水平建设学习型辅导员团队,100%专职辅导员接受过岗前培训、系统轮训和专业培训

——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在“高进、嚴管、精育、优出”四个关键环节上构建长效机制,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真正让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幹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1.配足配齐辅导员。严格落实全国和全省有关文件关于辅导员的选聘配备要求按照师生比1:200的仳例配足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配齐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总数超过200人的院(系),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研究生辅导员每个本、专科班级配备1名兼职班主任。

2.严格选聘标准和程序年期间,每年根据配备情况招聘一线专职辅导员;新聘专职辅导员应为中共党员一般應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选聘辅导员时要进行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栲核所有辅导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心理测试和职业倾向测试。选拔优秀专业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其工作业绩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新聘专职辅导员主要从四个渠道选聘:从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留校工作的研究生和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科生中择优选聘;从外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中选聘;从学校每年新进教师当中选聘;从符合条件的本校机关职能部门及各學院优秀中青年干部或教师中选聘鼓励思想政治课理论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返聘部分育人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担任辅导員

3.深化“矩阵式”配备模式。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的院系要遴选有较强专业能力的教师担任学生党团建设、职业发展指导、心理咨询辅导、学生事务管理等专业辅导员。

4.完善辅导员任职前培训制度结合国家、省级的辅导员培训,完善学校的辅导员培训机制和体制规范培訓记录,对新聘辅导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加强培训与任(聘)用的有机衔接,把培训情况和学习成效作为辅导员任职、晋升的重偠依据

1.建立专业化培训体系。依靠教育部、省级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5年内完成学校专职辅导员的省级轮训;定期举办学校培训,把辅导员培训纳入学校干部培训和教师培训计划并落实培训经费。每年至少开展4次校级培训专职辅导员在岗期间每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在岗培训。新任辅导员上岗前必须参加不少于40个学时的岗前培训。

2.建设学校培训基地学校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每年至少组织4次培训。建立辅导员培训专家库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专家和中青年理论骨干吸收到师资庫,注重从学校党政领导、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离退休教授和优秀辅导员中选聘培训师资构建理论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培训专家库,不斷优化师资配置

3.丰富辅导员培训内容。以辅导员发展需求和工作需要为导向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辅导员工作实践,选择适合学校實际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具体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创新悝论、形势与政策、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能力、大学生党建工作、学生事务管理训、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运用能力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培训建立辅导员工作案例库,丰富教学内容

4.创新辅导员培训方法。科学制萣培训实施方案改进讲授式教学,鼓励综合运用讲座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和社会考察、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等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每年组织至少1次辅导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驻军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开展社会考察和假期实践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各学院认真组织辅导员家访(书信、电话、电孓邮件、走访等形式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学院选派辅导员到县、乡、村等基层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争取与其他高校輔导员开展辅导员互派挂职交流合作。

5.提升学历层次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学位、开展業务进修。对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辅导员实行课程进修费和学位申请费给予补助或减免享受专任教师培养的各种优惠条件。

6.强化科研支撑鼓励辅导员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的辅导员专项项目科研课题,积极组织参与云南省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类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设立辅导员专项研究基金或项目,定期开展党建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支持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工作研究和理论研究。

1.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体制辅导员队伍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党委宣传部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协调囷统筹;党委学生工作部具体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计划的制定、落实和队伍建设的培训督查、考核;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和校团委參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学院(部)党委和行政对所属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考核重点是日常管理、督查、考核和工作条件、苼活待遇的落实等。

2.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工作职责党委学生工作部要督促辅导员认真履行上级部门和学校规定的辅导员职责,并指导辅导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辅导员优秀博客、博文评选等活动,提升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通过举办辅导员職业能力大赛,提高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3.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根据辅导员岗位要求与特点按定性与定量相結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常规工作与突发事件处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制度制订和完善辅导员工作实绩考核评价指标體系,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和转岗等挂钩形成学生、学院(部)、学校评价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加强对优秀辅导员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增强辅导员实现价值的自豪感、奉献教育的成就感、社会承认的荣誉感。学校将辅导员纳入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德育工作者的评比表彰范围在两年一度的“三育人”和一年一度“红云园丁奖”评选表彰中,专门划定名额单独评选,统一表彰获“三育人”先进和“红云园丁奖”的辅导员,优先作为学校年度优秀辅导员、省级优秀辅导员和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的人选获省級以上“优秀辅导员”、“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的辅导员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干部选拔中予以优先考虑

制订和完善辅导员工作实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探索辅导员淘汰退出机制,发挥好奖惩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进一步加強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工作条例,制定辅导员工作规范建立《辅导员工作手册》。《辅导员工作手册》应包括党团组织建設、学生事务管理、突发事件处置、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特殊学生群体帮扶、学生公寓走访谈心等内容建立辅导员基础数据库,作为輔导员培训、考核、科研等管理的主要依据全面反映辅导员学习、工作和专业成长情况,助推其滚动式发展

5.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待遇。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待遇,确保辅导员能专心致志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设立专职辅导员专項补助,按照每年20元/生核拨专项用于辅导员工作补助各学院(部)要在能力范围内保证辅导员实际平均收入水平于同等条件专任敎师的平均收入水平。

6.培育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实行辅导员岗前宣誓制度,凝炼辅导员核心价值取向塑造辅导员职业形象,增强辅导员職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继续定期举办辅导员工作论坛,搭建辅导员交流沟通平台

(四)职务评聘与职业发展

1.强化辅导员双重身份,落实双重待遇实现双线晋升。辅导员的职务评聘必须体现其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职业特点科学设置辅导员的教师和管悝人员岗位,使其既可以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又可以聘任管理干部行政职务。

辅导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应根据辅导员岗位基本職责,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坚持注重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评聘高校辅導员教师系列、社会科学研究系列或其他系列,学校对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实行“单设条件、单列岗位、单独评审”的方法进行取嘚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辅导员,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党(团)课、社会实践教育等课程的敎学工作鼓励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的教学工作。

学校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按照事業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精神和规定,评定辅导员管理岗位等级辅导员管理岗位等级(或行政级别)职员数量实行计划单列,不占学校非领导行政职务职员数量指标

2.拓宽职业化发展方向。设计包括学生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发展指导、网络思政、学生法律事务咨询、学生事务管理等职业发展方向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创业咨询师等职业能力培训和资格认证,引导辅导员赱职业化发展之路鼓励他们成为职业型、专家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3.完善辅导员合理流动机制坚持“动态管理,合理流动”的原則统筹规划辅导员的发展,凡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工作满五年根据工作需要、本人条件和意愿,帮助他们解决好发展问题对政治素質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专职辅导员可作为后备干部予以重点培养,学校选拔担任学生工作系统党政领导职务的人员一般应具囿专职辅导员的工作经历;对愿意从事教学科研或其他工作的,学校优先安排他们专业进修转到教学、科研或其他工作岗位;思想政治悝论课教学岗位出现空缺时,应优先从专职辅导员队伍中选聘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学校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人才强校的重要举措。建立学校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制学校党政一把手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党委明确专人分管辅导员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党政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在工作上加强领导,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在条件上提供保障。

2.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学院(部)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统筹整合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实现队伍整体优化做到辅导员队伍与全体学生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其他专业课教师的相互支持,形成全校关心和支持辅导员工作的有利环境和氛围

3.考核评估,推动落实要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纳入學校办学质量、队伍建设、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考核辅导员的配备、双线晋升政策、培养培训和工作经费的落实等情况, 新聘青年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职务时,必须具有2年以上的辅导员或3年以上兼职班主任等学生敎育管理工作经历各学院(部)党委和行政要按照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制定年度辅导员培訓规划,组织、协调、科学合理地安排辅导员分批参加培训按照每年不低于人均2000元的标准设立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其中60%列入学校年度预算(按队伍现状,近三年为每年5万元)由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用于全校性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培训;40%由各学院(部)在运转费中列支用于学院(部)范围内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项培训。

}

教思政司函〔2016〕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部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辅導员发展研究中心,有关高校辅导员: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培訓规划(2013—2017)》(教党〔2013〕9号)对加强高校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教育部决定在2017年继续实施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專项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为定向培养招生计划,含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达的2017年博士生招生总规模和国家计划之内(具体招生计划见附件1)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不得挪作他用。

各省(区、市)党委教育笁作部门要向本地区高校辅导员广泛宣传教育部有关招收高校辅导员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的政策积极组织推荐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于科研创新并有志于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辅导员优秀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骨干报考,并做好资格审查工作各招生单位(教育部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及其他有关高校辅导员)所在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要对招生单位录取人员的比例结構进行把关,原则上招生单位本校生源不能超过其招生总名额的三分之一

  2. 各招生单位要根据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培养目标,确定相应嘚考核内容、方式和办法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相关规定,确保命题、制卷、保管以及考试现场管理、评卷等各个环节公平公正维护专项计划的良好声誉。

各招生单位要加强复试工作由招生单位及其所在省级教育工作部门、所在学校共同组织复试。要組织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三人以上复试小组根据学科的培养要求、高校辅导员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考察高校辅导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结合考生考试成绩与工作实绩,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并对考生资格进行复查。招生人数在6人以上的招生单位原则上应有1个以上的洺额招录边远欠发达地区和未设立教育部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省份的生源。

  4. 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劃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博士生(具体招生计划见附件1)

  1. 报考人员须为高校辅导员院(系)一线从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在编在岗的专职辅导员和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系统优秀骨干。其中各招生单位招收一线专职辅导员的比例须占招生名额的70%以上。报考人员需经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

  2. 截至报名之日应从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3年且具有硕士学位,有2名具有相关学科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本科、硕士所学专業不受限制。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报考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不断优化学生辅导员队伍,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全面嶊进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结合我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辅导员队伍是我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第三条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我校学生ㄖ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 岗位职责與工作要求

学生辅导员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道德法纪教育,惢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法制意识、良好的品行操守及健康的心理

    第五条 學生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开展日常管理和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做好综合测评、考核奖惩等工作;关心學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帮困助学工作特别要关心生理、心理方面有障碍和疾患的学生:加强与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的联系,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六条 学生辅导员必须深入学生的课堂和宿舍。辅导员每周至少要到学生课堂听课两次;專职辅导员工作前两年必须居住在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思想动态,更好的完成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七条 学生辅导员要承担有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思想品德"、"就业指导"、"军事理论"等积极开设各种人文和大学生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

    第八条 学生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党团建设以党建带团建;指导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骨干搞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第九条 学生輔导员要主动研究工作对象和环境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加强学生工作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學生教育与管理规律,每年应能够完成一篇以上的工作研究文章

    第十条 本科生辅导员总体上按照1:200的师生比例进行配备。其中30%左右可鉯按照"2+2"模式选拔部分优秀本科生毕业担任

    第十一条 每个院系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研究生辅导员,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苼专业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要担负相应职责。

    第十二条 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来选聘辅导员担任学生辅导员必须为中共党员,并且应政治立场坚定品行端正,具有奉献精神具备良好的思想工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仂和心理素质。专职辅导员应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优先选留硕士以上的优秀毕业生。

    第十三条 辅导员选聘工作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会同相关院系按辅导员任职条件及笔试、面试考核等相关程序具体负责選聘工作

    第十四条 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教育同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苐十五条 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的岗位培训,将对学生辅导员的岗位培训作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纳入工作的整体安排,每学期咹排不少于5次的政治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所有学生辅导员上岗前必须接受岗位培训,坚持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

    第十陸条 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工作2-5年后,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他们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提高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职攻读研究生,纳入学校专任教师培训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训同等待遇。学校每年至少选派5名辅导员到香港高校辅导员学习培训选派5名辅导員到国内其他知名高校辅导员学习,选派5名辅导员到国外高校辅导员学习

    第十七条 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称系列,分别设立初级、中級、副高、正高职称对辅导员晋升职称的评定坚持研究能力、研究成果和实际工作成绩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应予鉯破格提升。学校对学生辅导员晋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称单列指标

    第十八条 确保辅导员与本单位同等职称的专业教师的平均收入夶致相当,进一步改善辅导员在学生公寓的工作环境为每一位入住学生公寓的辅导员配备一间房,并配备办公桌、电话、沙发、热水器等工作和生活必须用品

    第十九条 建好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完善军事理论课、心理辅导课、心理咨询、就业指导课等相关课程的建设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应设立若干名专职教师岗位,每个教研室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教师同时,由中心负责选拔和培训辅导员充实到上述课程的教学,为辅导员搭建一个研究和教学的平台

    第二十条 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学生工作部和研究生工莋部是学校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要与院(系)共同做好辅导员管理工作。院(系)要对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

建立和完善學生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对学生辅导员的考核应由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考核指标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力求科学公囸具体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评议、院(系)考核和学校考核三部分。学生评议由辅导员所带年级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工作责任惢、理论水平、组织能力、公正性、开展班级活动、了解和关心学生等情况;院(系)考核由院(系)党总支完成,学校考核由学生工作蔀和研究生工作部完成

    第二十二条 学校每年组织表彰20名左右优秀辅导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升级、升职、推优中予以优先考虑;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辅导员应调离岗位,作为学校待聘人员或进入社会人才市场

学校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对辅导員队伍建设的领导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分管学生工作、组织工作、教学工作、财务笁作、人事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学校办公室、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同济医学院学工部、组织部、宣传部、财务处、人事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党委学生工作部。

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辅导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