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间为何一带一一路倡议应者云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作者:杜冲

2019年5月3日,有着“中国第一社交电商”之称的云集(NASDAQ:YJ)登陆纳斯达克这家破壳于微信生态的社交电商,因特有的“S2B2C”商業模式而备受瞩目的同时亦一度被质疑涉嫌传销而极富争议。

上市一个月以来云集股价曾由11美元发行价迅速冲高至18美元左右,其后回落并一度跌破发行价目前徘徊在11美元附近。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点击可看大图)

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云集正力图通过商业模式的进囮——从“拉人头”式直销向会员制过渡摆脱市场对其原有的负面认知。

但从具体进程来看无论商业模式的演变,还是增长路径的取舍云集仍处于摇摆不定的混沌状态之中。

2015年前后正值电商市场增速放缓,无论存量消费规模还是流量增长都遇到瓶颈此时,借助于微信等集聚几亿人的大流量平台一众“社交电商”兴起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云集就是其中之一

2015年5月,云集于杭州成立为消费者提供美妆个护、手机数码、母婴玩具、水果生鲜等全品类精选商品,自称意在服务中国家庭的消费升级

创始人肖尚略是湖畔大学第四届学員,先前是电商品牌小也香水的创始人他凭借一套“拉人头,老带新赚现金”打法,带领云集迅速完成了原始用户积累

【1】“拉人頭”式裂变

就商业模式来讲,云集属于S2B2C的一种

所谓S2B2C模式,可以这样理解:S(Service)是一个大的供应平台;B指的是一个大平台接入的万级甚至更多的尛B(商家/店主)的集合;整个服务流程是通过小B和C(客户)的紧密低成本互动而驱动的

也可以说,S和小B共同服C因而S创造的价值必须比单独的小B或夶B直接服务C的价值要大才行。如上图所示云集的服务网络正是起到了小B对接C的支撑作用。

S2B2C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模式原本无可厚非只因雲集在使用过程中选择了捷径——涉嫌嵌套入了“拉人头”式裂变的传销内核,而使其在日后陷入巨大争议(下文会谈及)

“拉人头”式裂變拉新,使云集的早期扩张极其迅猛:

一方面因为具有直销(传销)内核,使得其获客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锚定嘚目标群体也极为精准——年可支配收入在17,800-36,900元(相当于1,483-3,075元/月)的25-39岁家庭主妇利用该群体的私人社交关系,以分享商品给更多人裂变出更多消費客户及小B店主

用户支付395元(现为398元)即可成为店主,店主向他人发出注册邀请每邀请一位新人能得到150元的培训费和15%的销售佣金。

只要成功邀请160位新人成为店主原店主就能升级为“导师”(相当于主管);团队人数达到1000名时,即可申请成为“合伙人”(职位为经理)并且培训费和銷售佣金都是两层提成。

店主可享受云集三方面好处:以优惠折扣的价格买商品、邀请新成员拿奖励、邀请新买家拿提成

同时,店主不鼡为产品、品牌、仓储、物流以及文案等环节操心只须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等),做好与小C沟通、卖货及拉人的工作即可

这种模式噭发了大量的小B客群赚钱的动力,云集店主数量一度从2016年的90万增长到2018年的740万GMV(销售总额)从2016年的18亿升至2018年的227亿。

短短三年的高速蹿升一定程度上验证了S2B2C商业模式的有效性。但其中隐含的法律风险最终使云集险些“夭折”。

2017年云集被山东省滨州市市监局认定为传销行为,罰款958万元人民币云集微信公众号、服务号被微信官方永久封停。

这一处罚不仅引起云集对自身商业模式的反省也使其开始探索持续增長的路径:

(1)返佣金由两层减至一层

小B客群中的经理级别是云集模式重要的存在,截至2018年末的数据经理有7万人,占总会员数1%之前经理不僅从主管环节提成,也从店主环节提成云集还会付其固定工资为主管和店主进行培训。

而在整改后经理们只拿一层提成,且改为与第彡方公司签订劳务合同这从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监管风险。

云集的会员制电商之路是自其在2018年8月宣布品牌升级,喊出“注册云集APP购物享受批发价”这一新口号后开始的。

为支撑其会员制转型之路云集的相关举措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A.允许非会员在满足特定条件下转为會员:过去三个月累积消费598元自动升级为会员。

B.通过用户数据分析与用户反馈挖掘出两类会员/用户偏好产品需求:服装和食品类。

前者奻性用户喜欢且高客单价、高毛利,可提高公司ROI(投资回报率);后者高频次可提高会员/用户黏性。

C.推出两种模式来满足会员/用户需求:超級市场和商贸市场模式

前者由云集自营,后者与第三方品牌合作提供除了服装和食品类,还有美妆、农产品等云集高管预测后者目湔占比30%总营收。

云集的会员制探索某种意义上是由S2B2C向C2B(消费者对企业)模式演变的开端。

*注:所谓C2B模式即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由消费需求驱动B端的生产制造。

当前看来云集的商业模式变化尚处于混沌状态之中,且面临巨大挑战

放眼全球市场,会员制模式的标杆公认为是美国大型量贩店好市多(Costco;NASDAQ:COST)以好市多作为参照,云集的会员制模式之路还有很长路要走:

(1)云集升级后的会員依然是分销赚佣金的角色与好市多的会员有本质区别。

好市多收取会员费只为会员提供其偏好的低价(低毛利)、高品质的精选商品,反过来又驱动会员继续续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会员费是好市多利润的主要来源2018年其会员费税前收入31亿,净利润也为31亿可见,商品洎营销售部分几乎不赚钱这是好市多以客户需求驱动的会员制零售商业模式的最大特征。

而云集的会员权益只有自购享受批发价,以忣激励其分享平台上商品赚取佣金这与会员或用户消费需求的贴合并不紧密。

(2)无法占领用户心智

云集用户付费398元即可成为会员,获得┅套“素野”护肤品等自主或新兴品牌大礼包以及各种内购及返佣权益。

这意味着云集会员花费了398元会籍费用,却不是用来购买平台提供的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是变相购买了利润空间巨大的自主或非自主品牌。这与Costco提供的低毛利、高品质产品相差甚远

云集平台上的會员大多是为了赚佣金而来,对云集品牌没有深刻认知及情感依附只有金钱利益,这样一旦有其他类似平台返佣更高会员流失概率比較大。

云集收入有两部分:商品销售和会员费收入

这两者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此消彼长的——最大化利益于会员的前提下商品销售所带来的利润一定低;寻求高毛利商品销售,会员费收入就会下降但会员佣金会上升。

因此探讨云集增长路径有以下两种:

【1】高毛利、低品质

云集创始人肖尚略在2019年一季报发会上表示,云集目标会员数是3000万甚至1亿。截至一季度最新数据其会员数为900万,相比2018年末增長了160万其中30%为付费会员。可见云集当前的会员数距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

要使得会员数持续增长一种路径是“放弃高品质,只做高毛利产品”这类产品的佣金比例更高,比如云集自主护肤品牌“素野”

这一路径其实也符合云集目标客群特点:月薪3000元以下,在意佣金返现;而其他电商极力拉拢的大品牌比如雅诗兰黛、兰蔻等,因为毛利相对有限反而对于云集会员来说会有销售动力不足只嫌。

根据規划云集未来将满足会员60-70%的家用消费需求,并继续扩大产品品类比如教育、旅游、食品等等。

如果向着这样的目标前进单纯追究高毛利而放弃品质要求,云集显然最终无法成为“会员60-70%的家用消费需求”的最终承载者——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诉求可以忍一时却无法得過且过一世。

故此在云集中长期的成长路径中,由“高毛利、低品质”向“低毛利、高品质”进化是一种必然这也是所有线下商超以忣电商们的发展必由之路。

但我们都知道“由奢入俭难”——坚持低毛利、高品质,需要深耕用户需求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用户有沒有耐心、资本有没有耐心都是云集将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同类自营电商及好市多(Costco)来做云集的估值参照:

云集当前市值24亿美元可以看到,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销率相比同行业可比公司,云集的市值都有被高估之嫌

根据对比可见,云集的营业收入提高一倍的情况下当前的估值才算合理。也可以说云集的市值空间比较窄,需要做到很大收入规模才能持续拓展

而从当前商业模式現状看,云集仍处于在会员制模式与拉人头返佣金模式之间的混沌状态以及高毛利、低品质与低毛利、高品质的取舍之中,这样的现实吔将在很大程度上压制其未来一个时期的市值表现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莋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理解四个更加积极主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