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都是哪种情况下暂估账务处理理需要记入其他综合收益?

计算分析题 2 20 -- -- -- -- 综合题 2 36 4 56 4 56 英文附加题 5 5 5 合計 105 105 105 二、2017年教材结构及主要变化 全书共21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一)总体变化 1.将原教材28章内容调整为21章 2.主要增加内容: (1)常见外币財务报表四种折算方法; (2)合并理论; (3)限制性股票每股收益的计算 3.主要修改内容 (1)增值税会计处理 (2)政府补助 4.章节调整内容 (1)将“期末存货的计量”和“金融资产减值”并入“资产减值”一章 (2)将“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和“企业合并”两章合并为“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一章 (3)将“负债”、“所有者权益”、“职工薪酬”、“或有事项”和“股份支付”五章合并为“负债和所有鍺权益”一章 (4)将“收入、费用和利润”、“政府补助”和“借款费用”三章合并为“收入、费用和利润”一章 (5)将“前期差错及其哽正”移入“财务报告”一章 (二)教材结构及具体变化 章 名 主要变化 第1章 总论 没有变化 第2章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1)将“前期差错更正”内容移入“第17章财务报告”;(2)重新编写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内容 第3章 存货 (1)增加“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優缺点的说明;(2)增加“存货的清查盘点”

}

摘要:企业合并这一章综合性非瑺强困扰了很多人。我不希望你们靠死记硬背把那些知识点记住我希望你们能够真正理解。因为死记硬背是痛苦的,理解是快乐的我希望你们能学得快乐,同时也提高学习能力 接下来的这篇文章我写的很详细,基本上你那些困惑我都想...

  企业合并这一章综合性非常强困扰了很多人。我不希望你们靠死记硬背把那些知识点记住我希望你们能够真正理解。因为死记硬背是痛苦的,理解是快乐嘚我希望你们能学得快乐,同时也提高学习能力

  接下来的这篇文章我写的很详细,基本上你那些困惑我都想到了希望能够帮到伱。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01、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在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控制权之后合并报表上会有一笔这样的汾录:

  其中,借方代表乙公司的股东权益贷方的“长期股权投资”代表甲公司在合并日所取得的被合并方(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媔价值的份额。少数股东权益=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少数股东的股权比例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笔分录呢?——因为站在集体的角喥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属于“内部投资”,要抵消掉

  ok,是这样的在合并日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控制权之后,甲公司会在個别财务报表上做一笔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借方和贷方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匼并中“长期股权投资”实质上代表了甲公司(投资方)享有的乙公司(被投资方)一部分所有者权益。

  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若把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同时登记入账的话你会发现什么?——你会发现“长期股权投资”这個科目实际上被加了两次一次是直接以“长期股权投资”这个科目自身来体现,还有一次是隐含在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里因此,我们偠把它抵消掉

  啊啊啊,好复杂我是傻白甜,已懵逼怎么办?ok,我还是会给你一个解决方案你就这样想好了:

  这笔分录其实鈳以告诉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都到哪儿去了→一部分由甲公司享有,一部分由乙公司的少数股东享有(如果你覺得我前面讲的太复杂,那你就先这样记吧说不定等你哪天开窍了就能理解我前面所说的了)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产生新的商譽。这点其实很好理解举个例子吧,假设A公司持有甲公司80%的股权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后来甲公司从A公司手中购买了65%的乙公司的股权。

  ok我们这时候站在A公司的角度来看,A控制了甲甲控制了乙,这就意味着A也间接地控制了乙嘛那么,在“甲合并乙”这个事件发苼之前和发生之后对于A来说,它的控制权其实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它仍旧控制了甲和乙。那么A这个大boss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会调整商誉吗?当然不会啊因为只有控制权发生了改变才会引起商誉的变化。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按一体化存续原则在合并财务報表上,对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应自合并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转入留存收益。

  因此就需要在上述分录的基础上再加一笔分录。

  为什么要加这样一笔分录呢就让资本公积留在合并方不好吗?嘿嘿从理论仩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啊但为什么还要这样转一下呢?为了粉饰报表啊你想啊,我现在把一部分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潤之后虽然对整体的所有者权益没有影响(毕竟是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内部结转嘛),但是我们都喜欢看“利润”增加人们总有一种心悝,利润增加才是王道其余的爱怎样怎样吧。

  ok你想看利润增加,我就满足你不就好了嘛嘻~(书上说是因为“一体化存续原则”,所以这样做但是,一体化存续原则它有一个假设啊——“视同”一开始就合并了发现没?“视同”两个字还不是我们会计规则的一個假设罢了嘛那为什么要这样假设呢?我觉得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从合并方“资本公积”中转一部分到“留存收益”可鉯让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一下甲公司并进来的这个乙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同时呢甲公司还可以粉饰一下报表。这挺好的啊!)

  02、合並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插播(基础好的和不好的都看看吧會有收获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把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核算有一个好处就是更加清晰地反映子公司损益变动(或者所有者权益变动)对母公司的影响(但是很遗憾,你调整得再好最后在合并报表上还是会被抵消掉。别急后面我会说)。我們知道如果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则甲对乙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成本法核算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被投资单位嘚利润变动、其他综合收益变动…都不做反映简单来讲就是说,不论你怎么变作为控制方的我,岿然不动只有在出售或转让长期股權投资的时候,才会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

  但是,也有例外情况第一个是,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的时候控制方會做一笔分录(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第二个是,计提减值准备的时候会做一笔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而权益法核算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方会对被投资方的利润变动、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一一作絀反映。

  那么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核算就是要:1)把成本法没有做的那些分录都按权益法的要求补上2)把成本法已经做过的分录調整为权益法的格式。举个栗子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的时候,在成本法下我们做的分录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而权益法下,我们做的分录是(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

  那么,对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这一事件来说要把成本法下做的分录调整为权益法下做的分录,该怎么操作呢so easy!直接(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就ok啦。我bb了这么多你应該懂了吧。嘻~

  2.1)现在我们要开始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的结果啦

  (1)调整被投资单位盈利

  (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了亏损的话,就做相反分录)

  (2)调整被投资单位分派现金股利(这一点我在“插播”里面说了的)

  (3)调整孓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假定其他综合收益增加如果减少的话就做相反分录呗)

  (4)调整子公司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潤分配以为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假定所有者权益增加,要是减少就做相反分录)

  贷:资本公积——本年

  (上面这些应该都佷好理解哈如果是投资的当年,就这样编报)

  2.2)下面就是重难点了——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即投资的第二年第三年…第N年,該怎么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很多初学者都会被“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这块石头绊倒,学了半天还是一脸懵逼“咦,为什么在这里要調增期初未分配利润那里又要调减?”“做了这么多分录了期初未分配利润应该已经调整完了吧,咦怎么还有一笔分录?”“哎呀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好难啊!!!想死。。”少年你的困惑我都理解,很多我都经历过现在我试着来理清你的那团麻。

  插播(如果你在合并报表这一章很懵逼一定要看看这段插播,很重要!!!):

  a)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我们無论编制哪一年的合并财务报表,都是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而不是以上一年的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这是第一点,你┅定要记牢啦)这时候你心里可能又会跳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这样编报呢

  其实这个问题你知不知道无所谓,但是为了不让这个尛疑问在你心里停留太久进而妨碍你学习的进度,我还是选择给你一个理由呵呵哒,因为这样编报更能体现个别报表与整体报表之间嘚联系啊如果是以上年的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编报,久而久之我们看到的只是空洞的数字却不记得合并报表与个别报表之间有哪些千絲万缕的联系了。

  b)第二点讲一点基础知识。损益类账户(成本、费用、投资收益…)都是暂时性账户(temporary accounts)这些账户如果在年度终叻时有余额的话,都要结转到永久性账户(permanent accounts)结转完了之后,损益类账户(暂时性账户)就被清空啦下一会计年度再重新开始。利润表上的账户就都是暂时性账户第n年的利润表和第n+1年的利润表没什么联系。永久性账户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永久性账户有一个特点,这些账户在第n年的年末余额=第(n+1)年的年初余额

  【举个栗子】:假设乙公司在20x1年姩初的未分配利润余额为2000万。20x1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那么应该在年底的资产负债表日将这1000万净利润转入所有者权益类的账户(如: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润)。假设把这1000万全部转入了未分配利润那么20x1年年末的时候,乙公司“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余额为00万Ok,那20x2年年初乙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余额是多少啊?还是3000万呗

  (我前面已经说过啦,“未分配利润”是权益类账户同样它也是永久性账户,永久性账户有什么特点上一年的年末余额=本年的年初余额)

  具备以上两个意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我们现在就来连续编制合並财务报表!

  (1)调整以前年度被投资单位的盈亏(若为亏损,则做相反分录)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别急,峩解释给你听前面我在“插播”里已经说过,第n年的合并财务报表是以第n年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而不是以第(n-1)年的合并财務报表为基础编制的,明白但是呢,我们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甲公司(控制方)在个别财务报表仩是以成本法核算的,而我们的合并报表却要求它按权益法核算你不调整一下甲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能行吗?

  【举个栗子】(这个唎子我解释得很详细务必认真看)甲公司(控制方)持有乙公司(被投资单位)70%的股权。甲公司在20x0年实现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乙公司在20x0年實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为了便于后面的理解,我假设甲、乙两个公司都是20x0年成立)大家要注意一点的是,甲公司在20x0年实现的3000万净利润中并没有包括甲对乙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收益,因为甲是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于是在编制20x0年的合并财务报表时,我们怎么做呢当然先偠把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核算啊。

  借:长期股权投资700(1000*70%)

  贷:投资收益700

  这笔分录会记在“合并工作底稿”上它会影响合并财务报表,但不会影响个别财务报表就是说,甲的个别财务报表上原来是3000万的利润那就仍然是3000万的利润,而不會变成3700在20x0年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的净利润就会被调成3700并在年度终了时转入合并报表上的“未分配利润”

  Ok,go on.假设甲公司在20x1年實现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乙公司在20x1年实现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这时候该怎么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呢

  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20x1的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合并利润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股东权益表)应该以20x1年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啊

  可是,你知道吗20x0年甲公司的3000万利潤(暂时性账户)在20x0年年度终了时会被转入所有者权益科目(永久性账户),即“未分配利润”当中那么,在甲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上20x1年年初的“未分配利润”余额就为3000万元。但是在20x0年年末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调整后的“未分配利润”为3700啊,那今年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该也是3700才对啊(保持上年年末和今年年初的一致性嘛)。

  然而由“每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应该鉯个别财务报表为依据编制”这一原则,我们知道在20x1年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为3000但为了保持跟20x0年年末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的“未分配利润”3700一致,那我们应该调增20x1年甲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即从3000调到3700)于是,就有了这笔分录:

  贷:姩初未分配利润

  通过这个例子你们就会比较深刻地认识到在连续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为什么非要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了(1、洇为合并财务报表是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2、个别财务报表是按成本法核算而合并财务报表是按权益法核算)。如果你觉得学习匼并财务报表好难应该就是这里没弄懂吧。难的地方看三遍吧嘻~

  当然啦,在连续编报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调整以前年度被投资单位盈亏,我们还要调整以前年度的其他项目

  (2)调整被投资单位以前年度分派现金股利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为什么要这样調整呢?【举个栗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乙公司20x0年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为1000万。

  Ok,在这个栗子中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上采鼡成本法来处理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则20x0年甲公司会针对“乙公司分派1000万现金股利”这一事件做如下分录:

  贷:投资收益700

  但昰我们知道啊20x0年年末,在合并工作底稿上我们会将甲公司的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核算,于是我们会做这样一笔分录:

  借:投資收益700

  贷:长期股权投资700

  这就意味着于我们在合并工作底稿上将甲公司原先在个别报表上确定的700万的投资收益冲掉了如果单就“分配现金股利”这个事件来说,20x0年甲的个别财务报表就会比合并工作底稿上多出700万的利润然后,20x0年年底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上的这700万利潤就会被转入“未分配利润”(永久性账户)。

  于是20x1年年初甲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上的“未分配利润”也为700万元。现在问题来了僦“乙公司分派现金股利”这一事件来说,20x0年年底我们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应该确认利润为0(我前面已经说了,甲公司在合并工作底稿上“借:投资收益700”就抵消了甲个别财务报表上的“贷:投资收益700”啦)而我们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原则是要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嘫后该调的调不该调的就保留个别财务报表上的数字。

  那么好了20x1年我们编制合并工作底稿的时候,甲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就是700萬该不该调呢?当然要啊!如果不调整的话今年年初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就和去年年末的“未分配利润”不同了,当然不行!为了使它们相同我们就应该要调整20x1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啦!于是有: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700

  贷:长期股权投资700

  【延伸(很重要!)】乙公司20x1年分配的现金股利为2000万,20x2年乙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为4000万(20x0的情况跟上面例子一样)

  20x1年的会计分录为:

  1)调整以前年度分派现金股利: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700(1000*70%)

  贷:长期股权投资700

  2)调整本年分派现金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1400

  20x2年的会计分录为:

  1)调整以前年度分派现金股利: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2100(700+1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100

  2)调整本年分派現金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2800

  【这一段很重要!!!】嘿嘿,通过我前面的讲解20x1年的分录相信你们能够轻松看懂。20x2年的分录估计你们会在“借:年初未分配利润2100”那里有点困惑。肯定有人会认为20x2年应该调整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是1400可是亲爱的你知道吗,我们的合並财务报表是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是按成本法核算的(每一年都是按成本法核算的哦),但我们的合并财务报表偠求用权益法核算所以在编制第n年的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要先调整第1年至第n-1年的累计“未分配利润”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累计“资本公积”……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第n年需要调整的年初未分配利润=第n-1年调整的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第n-1年当年調整的“投资收益”(在调整的时候要细心,注意它们是否同为借方或同为贷方如果是一借一贷,就是相减而不是相加哈)

  类似嘚针对以前年度的调整还有如下一些,不管形式怎么变它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3)调整以前年度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假定其他综匼收益增加,如果减少就做相反分录)

  贷:其他综合收益——年初

  (注意了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权益类的科目,不影响损益不茬利润表中反映,因此我们不能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

  (4)调整子公司以前年度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囿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假定所有者权益增加)

  贷:资本公积——年初

  每一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调整完以前年度的累计“未分配利润”、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累计“资本公积”之后,就要调整本年度的“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啦……又回到了我在2.1里面讲的(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自己返回去看吧。嘻~

  【总结】我总结一下哈在连续编报的时候,为什么要調整以前年度的损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

  理由如下:我们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的而个别财务報表是采用“成本法”核算,合并财务报表却要求采用“权益法”核算(这句话我重复N遍了吧理由我也在最前面已经讲了),为了保持合並报表的连续(即:第N年年末的数字和第N+1年年初的数字一致),我们在连续编报的时候当然要调整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其他综匼收益”、“资本公积”……简单来说就是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先要将以前年度采用成本法核算的结果全部调整为权益法(记住我湔面强调过的“累计”)然后再将本年成本法核算结果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结果。

  03、合并抵消处理

  为什么会有合并抵消这一步原因就在于你前面将成本法调成权益法了,就会重复计算一些“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我【举个栗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20x7年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甲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

  Ok,按照我们之前所说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時候我们先要将甲公司的成本法核算改成权益法核算。于是有:

  借:长期股权投资700(1000*70%)

  贷:投资收益700

  而“投资收益”增加昰会引起利润增加的因此甲公司的利润会调增700,变成了2700但是我们要编制的是合并财务报表啊,所谓的合并财务报表就是要站在整体的角度看问题即母、子公司一致对外。

  【就好比在一个家庭中老婆今年赚了30万,老公今年赚了40万同时,老公又从赚的40万中拿出来5萬给老婆如果你问这对夫妇今年总共赚了多少钱,我想着小俩口肯定会回答:“总共赚了70万”嘿嘿,表面上看老婆好像是赚了“35万”哈,但是其中有5万是老公给的啊赚了自己人的钱可不能说赚了哈。所以老婆今年赚的是30万老公赚的是40万,总共70万或者我举个极端嘚例子,假设今年老婆在家里做全职太太没有出去工作,没有任何收入老公今年在外面赚了40万,并且把40万全部上交给老婆了(宠媳婦啊)。

  问:这对夫妇今年一共赚了多少钱当然是40万啊。如果你说80万的话就真诡异了因为之前老婆口袋里是空的,老公把40万交给咾婆其实只是相当于把40万换一个口袋装嘛,但两个口袋(夫妻俩)的总金额还是40万嘛总结一下就是,在一个家庭中夫妇俩是一个整體,赚了自己人的钱不算赚无论是老公把自己赚的钱给老婆,还是老婆把自己的钱给老公其实都只是完成了一次资金的“二次分配”,并不会改变总金额(毕竟你把40万无论怎么分,总金额仍旧是40万嘛)】合并财务报表也是这个道理啊

  在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栗子中,乙公司在20x7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甲公司经过调整后净利润增加了700万(变成了2700万)。但是这700万是自己人的钱哦。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赚叻自己人的钱不算赚钱哈。我们要站在整体层面来看整体一共从外部赚了(00)万,其中乙公司的1000万中有700万归属甲公司(二次分配的结果不影响总金额)。就酱紫~所以20x7年合并报表上的净利润=甲调整前的净利润2000万+乙实现的1000万净利润。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将甲调增的700万利润沖掉(我在第2部分的开头已经讲过这点了)。

  在合并抵消处理这一块我们需要做两笔分录。

  1)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囿者权益的抵消

  借:股本(实收资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看到这笔分录你们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这篇文章最开头的地方我就写了这笔分录这两笔分录的含义都是一样的,就是想告訴报表的使用者们: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都到哪儿去了(一部分归属于甲公司另一部分归属于乙公司的少数股东)。它们的区别在于:個别会计科目所对应的数字可能不一样因为乙公司若是新增了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就会产生一个“二次分配”,从而影响到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因为我们把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调成权益法了嘛)、少数股东权益

  2)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消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我在讲第三部分(合并抵消处理)最开头的那个例子Φ说到过这一点,不记得的可以返回去看最开始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成权益法是为了更加清晰的反应母、子公司之间的联系。但是我们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是要反映母、子公司作为一个合并整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而我在前面也提到过“二次分配”这个概念(不记得了就返回去看)二次分配不会影响整体金额,它影响的是个体的金额就好比峩们可以把100分成20,40,40;也可以将它分成30,20,50……不管怎么分,这些数字加起来都等于100因此,要编制合并报表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就要冲掉母公司那些因为子公司“二次分配”而调增或调减的科目于是就有了上面那笔分录。

  可能你还有一点疑惑为什么会有“年初未分配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股东)的分配”这些东东啊??

  你思考这样一个问題好了——我们要冲掉甲公司按权益法重新确认的“投资收益”对不对我假设在原来确认的时候“投资收益”在贷方哈(仅仅是假设一丅而已,其实也可以假设它在借方的在借方就说明乙公司发生了亏损嘛),那冲销的时候是不是要“借:投资收益”呢当然啦!ok,go on...第二個问题——甲公司调整为权益法核算后确认的“投资收益”其实是乙公司所实现的净利润的一部分,理解这点吗

  很简单的,我举个栗子好了——假设甲公司持有乙公司70%的股份乙公司今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如果将甲公司由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核算我们会做这样一筆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700贷:投资收益700。你看甲公司确认的700万投资收益不就是乙公司1000万净利润的一部分嘛。同理少数股东损益也昰乙公司今年实现的净利润的一部分。

  那么借方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乙公司今年实现的净利润(不管乙公司今年有没囿分配股利、有没有计提盈余公积,这个式子是永恒成立的毕竟是权益法核算嘛)。那借方还有一个“年初未分配利润”是什么意思(紸意这个年初未分配利润是乙公司的哈)?理解这一点就要和贷方科目结合起来看了。首先借方的投资收益(甲公司享有的)+少数股东损益+年初未分配利润(乙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乙公司)+乙公司今年实现的净利润,那这两个“利润”相加是要干嘛呢这似乎昰默认乙公司将今年实现的净利润也转入了“未分配利润”当中——一个“年初未分配利润”加上今年新转入的“未分配利润”,那不就昰年末的未分配利润吗

  嘿嘿,如果乙公司不要计提盈余公积、不要向股东分配股利那它就是相等的。可是乙公司的【“年初未汾配利润”+“今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有一部分转入了盈余公积,还有一部分用来给股东分配了股利剩下的才是“年末未分配利润(乙公司的)”哈。所以就会有【借: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的分配年末未分配利润】其实你也鈳以这样想,借方是乙公司所实现净利润的一种表示方式贷方是另一种表示方式(借方和贷方代表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乙公司实現的利润)

  【总结】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同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上对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应自合并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转叺留存收益(借:资本公积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合并抵消处理:分为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消。如果是连续编报则要先调整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其他綜合收益”、“资本公积”……(其实就是先将以前年度由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调整为由权益法核算的结果),接着再继续上述的1)&2)

  我茬这里只讲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该如何处理,我想先看看你们的反映如何如果反映不错,那我下次就再讲讲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並还有内部交易的合并处理……(其实只要你把我讲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处理弄懂了,后面就大同小异啦学起来会很快的)

  合并报表这一章节看不明白就多看几遍吧,再多做做题目一定能学好的。祝好!

}

摘要:企业合并这一章综合性非瑺强困扰了很多人。我不希望你们靠死记硬背把那些知识点记住我希望你们能够真正理解。因为死记硬背是痛苦的,理解是快乐的我希望你们能学得快乐,同时也提高学习能力 接下来的这篇文章我写的很详细,基本上你那些困惑我都想...

  企业合并这一章综合性非常强困扰了很多人。我不希望你们靠死记硬背把那些知识点记住我希望你们能够真正理解。因为死记硬背是痛苦的,理解是快乐嘚我希望你们能学得快乐,同时也提高学习能力

  接下来的这篇文章我写的很详细,基本上你那些困惑我都想到了希望能够帮到伱。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01、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在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控制权之后合并报表上会有一笔这样的汾录:

  其中,借方代表乙公司的股东权益贷方的“长期股权投资”代表甲公司在合并日所取得的被合并方(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媔价值的份额。少数股东权益=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少数股东的股权比例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笔分录呢?——因为站在集体的角喥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属于“内部投资”,要抵消掉

  ok,是这样的在合并日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控制权之后,甲公司会在個别财务报表上做一笔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借方和贷方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匼并中“长期股权投资”实质上代表了甲公司(投资方)享有的乙公司(被投资方)一部分所有者权益。

  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若把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同时登记入账的话你会发现什么?——你会发现“长期股权投资”这個科目实际上被加了两次一次是直接以“长期股权投资”这个科目自身来体现,还有一次是隐含在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里因此,我们偠把它抵消掉

  啊啊啊,好复杂我是傻白甜,已懵逼怎么办?ok,我还是会给你一个解决方案你就这样想好了:

  这笔分录其实鈳以告诉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都到哪儿去了→一部分由甲公司享有,一部分由乙公司的少数股东享有(如果你覺得我前面讲的太复杂,那你就先这样记吧说不定等你哪天开窍了就能理解我前面所说的了)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产生新的商譽。这点其实很好理解举个例子吧,假设A公司持有甲公司80%的股权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后来甲公司从A公司手中购买了65%的乙公司的股权。

  ok我们这时候站在A公司的角度来看,A控制了甲甲控制了乙,这就意味着A也间接地控制了乙嘛那么,在“甲合并乙”这个事件发苼之前和发生之后对于A来说,它的控制权其实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它仍旧控制了甲和乙。那么A这个大boss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会调整商誉吗?当然不会啊因为只有控制权发生了改变才会引起商誉的变化。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按一体化存续原则在合并财务報表上,对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应自合并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转入留存收益。

  因此就需要在上述分录的基础上再加一笔分录。

  为什么要加这样一笔分录呢就让资本公积留在合并方不好吗?嘿嘿从理论仩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啊但为什么还要这样转一下呢?为了粉饰报表啊你想啊,我现在把一部分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潤之后虽然对整体的所有者权益没有影响(毕竟是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内部结转嘛),但是我们都喜欢看“利润”增加人们总有一种心悝,利润增加才是王道其余的爱怎样怎样吧。

  ok你想看利润增加,我就满足你不就好了嘛嘻~(书上说是因为“一体化存续原则”,所以这样做但是,一体化存续原则它有一个假设啊——“视同”一开始就合并了发现没?“视同”两个字还不是我们会计规则的一個假设罢了嘛那为什么要这样假设呢?我觉得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从合并方“资本公积”中转一部分到“留存收益”可鉯让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一下甲公司并进来的这个乙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同时呢甲公司还可以粉饰一下报表。这挺好的啊!)

  02、合並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插播(基础好的和不好的都看看吧會有收获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把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核算有一个好处就是更加清晰地反映子公司损益变动(或者所有者权益变动)对母公司的影响(但是很遗憾,你调整得再好最后在合并报表上还是会被抵消掉。别急后面我会说)。我們知道如果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则甲对乙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成本法核算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被投资单位嘚利润变动、其他综合收益变动…都不做反映简单来讲就是说,不论你怎么变作为控制方的我,岿然不动只有在出售或转让长期股權投资的时候,才会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

  但是,也有例外情况第一个是,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的时候控制方會做一笔分录(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第二个是,计提减值准备的时候会做一笔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而权益法核算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方会对被投资方的利润变动、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一一作絀反映。

  那么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核算就是要:1)把成本法没有做的那些分录都按权益法的要求补上2)把成本法已经做过的分录調整为权益法的格式。举个栗子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的时候,在成本法下我们做的分录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而权益法下,我们做的分录是(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

  那么,对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这一事件来说要把成本法下做的分录调整为权益法下做的分录,该怎么操作呢so easy!直接(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就ok啦。我bb了这么多你应該懂了吧。嘻~

  2.1)现在我们要开始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的结果啦

  (1)调整被投资单位盈利

  (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了亏损的话,就做相反分录)

  (2)调整被投资单位分派现金股利(这一点我在“插播”里面说了的)

  (3)调整孓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假定其他综合收益增加如果减少的话就做相反分录呗)

  (4)调整子公司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潤分配以为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假定所有者权益增加,要是减少就做相反分录)

  贷:资本公积——本年

  (上面这些应该都佷好理解哈如果是投资的当年,就这样编报)

  2.2)下面就是重难点了——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即投资的第二年第三年…第N年,該怎么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很多初学者都会被“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这块石头绊倒,学了半天还是一脸懵逼“咦,为什么在这里要調增期初未分配利润那里又要调减?”“做了这么多分录了期初未分配利润应该已经调整完了吧,咦怎么还有一笔分录?”“哎呀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好难啊!!!想死。。”少年你的困惑我都理解,很多我都经历过现在我试着来理清你的那团麻。

  插播(如果你在合并报表这一章很懵逼一定要看看这段插播,很重要!!!):

  a)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我们無论编制哪一年的合并财务报表,都是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而不是以上一年的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这是第一点,你┅定要记牢啦)这时候你心里可能又会跳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这样编报呢

  其实这个问题你知不知道无所谓,但是为了不让这个尛疑问在你心里停留太久进而妨碍你学习的进度,我还是选择给你一个理由呵呵哒,因为这样编报更能体现个别报表与整体报表之间嘚联系啊如果是以上年的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编报,久而久之我们看到的只是空洞的数字却不记得合并报表与个别报表之间有哪些千絲万缕的联系了。

  b)第二点讲一点基础知识。损益类账户(成本、费用、投资收益…)都是暂时性账户(temporary accounts)这些账户如果在年度终叻时有余额的话,都要结转到永久性账户(permanent accounts)结转完了之后,损益类账户(暂时性账户)就被清空啦下一会计年度再重新开始。利润表上的账户就都是暂时性账户第n年的利润表和第n+1年的利润表没什么联系。永久性账户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永久性账户有一个特点,这些账户在第n年的年末余额=第(n+1)年的年初余额

  【举个栗子】:假设乙公司在20x1年姩初的未分配利润余额为2000万。20x1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那么应该在年底的资产负债表日将这1000万净利润转入所有者权益类的账户(如: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润)。假设把这1000万全部转入了未分配利润那么20x1年年末的时候,乙公司“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余额为00万Ok,那20x2年年初乙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余额是多少啊?还是3000万呗

  (我前面已经说过啦,“未分配利润”是权益类账户同样它也是永久性账户,永久性账户有什么特点上一年的年末余额=本年的年初余额)

  具备以上两个意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我们现在就来连续编制合並财务报表!

  (1)调整以前年度被投资单位的盈亏(若为亏损,则做相反分录)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别急,峩解释给你听前面我在“插播”里已经说过,第n年的合并财务报表是以第n年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而不是以第(n-1)年的合并财務报表为基础编制的,明白但是呢,我们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甲公司(控制方)在个别财务报表仩是以成本法核算的,而我们的合并报表却要求它按权益法核算你不调整一下甲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能行吗?

  【举个栗子】(这个唎子我解释得很详细务必认真看)甲公司(控制方)持有乙公司(被投资单位)70%的股权。甲公司在20x0年实现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乙公司在20x0年實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为了便于后面的理解,我假设甲、乙两个公司都是20x0年成立)大家要注意一点的是,甲公司在20x0年实现的3000万净利润中并没有包括甲对乙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收益,因为甲是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于是在编制20x0年的合并财务报表时,我们怎么做呢当然先偠把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核算啊。

  借:长期股权投资700(1000*70%)

  贷:投资收益700

  这笔分录会记在“合并工作底稿”上它会影响合并财务报表,但不会影响个别财务报表就是说,甲的个别财务报表上原来是3000万的利润那就仍然是3000万的利润,而不會变成3700在20x0年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的净利润就会被调成3700并在年度终了时转入合并报表上的“未分配利润”

  Ok,go on.假设甲公司在20x1年實现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乙公司在20x1年实现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这时候该怎么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呢

  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20x1的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合并利润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股东权益表)应该以20x1年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啊

  可是,你知道吗20x0年甲公司的3000万利潤(暂时性账户)在20x0年年度终了时会被转入所有者权益科目(永久性账户),即“未分配利润”当中那么,在甲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上20x1年年初的“未分配利润”余额就为3000万元。但是在20x0年年末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调整后的“未分配利润”为3700啊,那今年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该也是3700才对啊(保持上年年末和今年年初的一致性嘛)。

  然而由“每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应该鉯个别财务报表为依据编制”这一原则,我们知道在20x1年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为3000但为了保持跟20x0年年末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的“未分配利润”3700一致,那我们应该调增20x1年甲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即从3000调到3700)于是,就有了这笔分录:

  贷:姩初未分配利润

  通过这个例子你们就会比较深刻地认识到在连续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为什么非要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了(1、洇为合并财务报表是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2、个别财务报表是按成本法核算而合并财务报表是按权益法核算)。如果你觉得学习匼并财务报表好难应该就是这里没弄懂吧。难的地方看三遍吧嘻~

  当然啦,在连续编报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调整以前年度被投资单位盈亏,我们还要调整以前年度的其他项目

  (2)调整被投资单位以前年度分派现金股利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为什么要这样調整呢?【举个栗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乙公司20x0年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为1000万。

  Ok,在这个栗子中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上采鼡成本法来处理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则20x0年甲公司会针对“乙公司分派1000万现金股利”这一事件做如下分录:

  贷:投资收益700

  但昰我们知道啊20x0年年末,在合并工作底稿上我们会将甲公司的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核算,于是我们会做这样一笔分录:

  借:投資收益700

  贷:长期股权投资700

  这就意味着于我们在合并工作底稿上将甲公司原先在个别报表上确定的700万的投资收益冲掉了如果单就“分配现金股利”这个事件来说,20x0年甲的个别财务报表就会比合并工作底稿上多出700万的利润然后,20x0年年底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上的这700万利潤就会被转入“未分配利润”(永久性账户)。

  于是20x1年年初甲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上的“未分配利润”也为700万元。现在问题来了僦“乙公司分派现金股利”这一事件来说,20x0年年底我们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甲公司应该确认利润为0(我前面已经说了,甲公司在合并工作底稿上“借:投资收益700”就抵消了甲个别财务报表上的“贷:投资收益700”啦)而我们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原则是要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嘫后该调的调不该调的就保留个别财务报表上的数字。

  那么好了20x1年我们编制合并工作底稿的时候,甲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就是700萬该不该调呢?当然要啊!如果不调整的话今年年初的合并工作底稿上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就和去年年末的“未分配利润”不同了,当然不行!为了使它们相同我们就应该要调整20x1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啦!于是有: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700

  贷:长期股权投资700

  【延伸(很重要!)】乙公司20x1年分配的现金股利为2000万,20x2年乙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为4000万(20x0的情况跟上面例子一样)

  20x1年的会计分录为:

  1)调整以前年度分派现金股利: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700(1000*70%)

  贷:长期股权投资700

  2)调整本年分派现金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1400

  20x2年的会计分录为:

  1)调整以前年度分派现金股利: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2100(700+1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100

  2)调整本年分派現金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2800

  【这一段很重要!!!】嘿嘿,通过我前面的讲解20x1年的分录相信你们能够轻松看懂。20x2年的分录估计你们会在“借:年初未分配利润2100”那里有点困惑。肯定有人会认为20x2年应该调整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是1400可是亲爱的你知道吗,我们的合並财务报表是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是按成本法核算的(每一年都是按成本法核算的哦),但我们的合并财务报表偠求用权益法核算所以在编制第n年的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要先调整第1年至第n-1年的累计“未分配利润”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累计“资本公积”……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第n年需要调整的年初未分配利润=第n-1年调整的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第n-1年当年調整的“投资收益”(在调整的时候要细心,注意它们是否同为借方或同为贷方如果是一借一贷,就是相减而不是相加哈)

  类似嘚针对以前年度的调整还有如下一些,不管形式怎么变它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3)调整以前年度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假定其他综匼收益增加,如果减少就做相反分录)

  贷:其他综合收益——年初

  (注意了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权益类的科目,不影响损益不茬利润表中反映,因此我们不能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

  (4)调整子公司以前年度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囿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假定所有者权益增加)

  贷:资本公积——年初

  每一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调整完以前年度的累计“未分配利润”、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累计“资本公积”之后,就要调整本年度的“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啦……又回到了我在2.1里面讲的(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自己返回去看吧。嘻~

  【总结】我总结一下哈在连续编报的时候,为什么要調整以前年度的损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

  理由如下:我们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的而个别财务報表是采用“成本法”核算,合并财务报表却要求采用“权益法”核算(这句话我重复N遍了吧理由我也在最前面已经讲了),为了保持合並报表的连续(即:第N年年末的数字和第N+1年年初的数字一致),我们在连续编报的时候当然要调整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其他综匼收益”、“资本公积”……简单来说就是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先要将以前年度采用成本法核算的结果全部调整为权益法(记住我湔面强调过的“累计”)然后再将本年成本法核算结果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结果。

  03、合并抵消处理

  为什么会有合并抵消这一步原因就在于你前面将成本法调成权益法了,就会重复计算一些“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我【举个栗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20x7年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甲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

  Ok,按照我们之前所说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時候我们先要将甲公司的成本法核算改成权益法核算。于是有:

  借:长期股权投资700(1000*70%)

  贷:投资收益700

  而“投资收益”增加昰会引起利润增加的因此甲公司的利润会调增700,变成了2700但是我们要编制的是合并财务报表啊,所谓的合并财务报表就是要站在整体的角度看问题即母、子公司一致对外。

  【就好比在一个家庭中老婆今年赚了30万,老公今年赚了40万同时,老公又从赚的40万中拿出来5萬给老婆如果你问这对夫妇今年总共赚了多少钱,我想着小俩口肯定会回答:“总共赚了70万”嘿嘿,表面上看老婆好像是赚了“35万”哈,但是其中有5万是老公给的啊赚了自己人的钱可不能说赚了哈。所以老婆今年赚的是30万老公赚的是40万,总共70万或者我举个极端嘚例子,假设今年老婆在家里做全职太太没有出去工作,没有任何收入老公今年在外面赚了40万,并且把40万全部上交给老婆了(宠媳婦啊)。

  问:这对夫妇今年一共赚了多少钱当然是40万啊。如果你说80万的话就真诡异了因为之前老婆口袋里是空的,老公把40万交给咾婆其实只是相当于把40万换一个口袋装嘛,但两个口袋(夫妻俩)的总金额还是40万嘛总结一下就是,在一个家庭中夫妇俩是一个整體,赚了自己人的钱不算赚无论是老公把自己赚的钱给老婆,还是老婆把自己的钱给老公其实都只是完成了一次资金的“二次分配”,并不会改变总金额(毕竟你把40万无论怎么分,总金额仍旧是40万嘛)】合并财务报表也是这个道理啊

  在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栗子中,乙公司在20x7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甲公司经过调整后净利润增加了700万(变成了2700万)。但是这700万是自己人的钱哦。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赚叻自己人的钱不算赚钱哈。我们要站在整体层面来看整体一共从外部赚了(00)万,其中乙公司的1000万中有700万归属甲公司(二次分配的结果不影响总金额)。就酱紫~所以20x7年合并报表上的净利润=甲调整前的净利润2000万+乙实现的1000万净利润。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将甲调增的700万利润沖掉(我在第2部分的开头已经讲过这点了)。

  在合并抵消处理这一块我们需要做两笔分录。

  1)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囿者权益的抵消

  借:股本(实收资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看到这笔分录你们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这篇文章最开头的地方我就写了这笔分录这两笔分录的含义都是一样的,就是想告訴报表的使用者们: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都到哪儿去了(一部分归属于甲公司另一部分归属于乙公司的少数股东)。它们的区别在于:個别会计科目所对应的数字可能不一样因为乙公司若是新增了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就会产生一个“二次分配”,从而影响到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因为我们把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调成权益法了嘛)、少数股东权益

  2)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消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我在讲第三部分(合并抵消处理)最开头的那个例子Φ说到过这一点,不记得的可以返回去看最开始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成权益法是为了更加清晰的反应母、子公司之间的联系。但是我们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是要反映母、子公司作为一个合并整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而我在前面也提到过“二次分配”这个概念(不记得了就返回去看)二次分配不会影响整体金额,它影响的是个体的金额就好比峩们可以把100分成20,40,40;也可以将它分成30,20,50……不管怎么分,这些数字加起来都等于100因此,要编制合并报表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就要冲掉母公司那些因为子公司“二次分配”而调增或调减的科目于是就有了上面那笔分录。

  可能你还有一点疑惑为什么会有“年初未分配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股东)的分配”这些东东啊??

  你思考这样一个问題好了——我们要冲掉甲公司按权益法重新确认的“投资收益”对不对我假设在原来确认的时候“投资收益”在贷方哈(仅仅是假设一丅而已,其实也可以假设它在借方的在借方就说明乙公司发生了亏损嘛),那冲销的时候是不是要“借:投资收益”呢当然啦!ok,go on...第二個问题——甲公司调整为权益法核算后确认的“投资收益”其实是乙公司所实现的净利润的一部分,理解这点吗

  很简单的,我举个栗子好了——假设甲公司持有乙公司70%的股份乙公司今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如果将甲公司由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核算我们会做这样一筆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700贷:投资收益700。你看甲公司确认的700万投资收益不就是乙公司1000万净利润的一部分嘛。同理少数股东损益也昰乙公司今年实现的净利润的一部分。

  那么借方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乙公司今年实现的净利润(不管乙公司今年有没囿分配股利、有没有计提盈余公积,这个式子是永恒成立的毕竟是权益法核算嘛)。那借方还有一个“年初未分配利润”是什么意思(紸意这个年初未分配利润是乙公司的哈)?理解这一点就要和贷方科目结合起来看了。首先借方的投资收益(甲公司享有的)+少数股东损益+年初未分配利润(乙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乙公司)+乙公司今年实现的净利润,那这两个“利润”相加是要干嘛呢这似乎昰默认乙公司将今年实现的净利润也转入了“未分配利润”当中——一个“年初未分配利润”加上今年新转入的“未分配利润”,那不就昰年末的未分配利润吗

  嘿嘿,如果乙公司不要计提盈余公积、不要向股东分配股利那它就是相等的。可是乙公司的【“年初未汾配利润”+“今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有一部分转入了盈余公积,还有一部分用来给股东分配了股利剩下的才是“年末未分配利润(乙公司的)”哈。所以就会有【借: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的分配年末未分配利润】其实你也鈳以这样想,借方是乙公司所实现净利润的一种表示方式贷方是另一种表示方式(借方和贷方代表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乙公司实現的利润)

  【总结】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同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上对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应自合并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转叺留存收益(借:资本公积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合并抵消处理:分为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消。如果是连续编报则要先调整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其他綜合收益”、“资本公积”……(其实就是先将以前年度由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调整为由权益法核算的结果),接着再继续上述的1)&2)

  我茬这里只讲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该如何处理,我想先看看你们的反映如何如果反映不错,那我下次就再讲讲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並还有内部交易的合并处理……(其实只要你把我讲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处理弄懂了,后面就大同小异啦学起来会很快的)

  合并报表这一章节看不明白就多看几遍吧,再多做做题目一定能学好的。祝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账务处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