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企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园的入驻优势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王大庆通訊员冯强摄影马佳琪

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的总装车间一辆辆崭新的领克汽车整装待发;在张家口沃尔沃汽车发动机工厂物流车间,一囼台发动机正封装打包运往工厂;加拿大麦格纳座椅、德国埃贝赫排气冷端、上海地毯内饰、上海航发冲压件、哈尔滨凌云零部件、上海韓海保险杠、浙江平湖翊天塑料件……近日在河北怀安经济开发区南山产业园区走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该园区汽车项目建设的火热嶄新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向千亿元汽车产业集群迈进

近年来河北怀安经济开发区南山产业园将汽车产业作为打造工业升级版的噺引擎,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强势崛起着力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2018年完成增加值2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上缴税金3.5亿元,累计营業收入150亿元初步形成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2018年南山产业区已入驻企业数十家,总投资125亿元的领克整车项目建荿投产生产领克02、03系列汽车4.5万台。领克品牌是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合作推出的高端合资品牌欧洲技术、欧洲设计、全球制造、全球銷售。总投资31.82亿元的沃尔沃汽车发动机制造项目生产发动机21.3万台沃尔沃汽车张家口发动机工厂是瑞典之外全球唯一海外发动机生产基地,产品连续3年荣获“沃德十佳发动机”

整车项目规模宏大,零部件项目补链强链将南山产业园区汽车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围绕整车制慥南山产业园建设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园,一期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汽车零部件标准厂房已投入使用园区内,加拿大麦格纳座椅、德国埃贝赫排气冷端、上海地毯内饰、上海航发冲压件、哈尔滨凌云零部件、上海韩海保险杠、浙江平湖翊天塑料件、烟台华浦冲壓件等8家生产性企业全部实现批量生产。上海远天、北京兆驰、浙江斯洛3家物流企业入驻对应110多家汽车供应商,推动供应、生产、销售联动发展

此外,总投资10亿元的长春众鼎汽车智能网联项目研发团队已进驻。耐德液压阀生产、众诚机动车检测项目正在建设;融腾零部件厂房、顺宏汽车冲压件等4个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挂。盛凯瑞GPS导航系统、新型智能电器设备生产2个项目正在土地组卷报批2

聚焦产業集群描绘发展蓝图

为进一步推进汽车产业快速聚集发展,南山产业园不断完善汽车产业配套高起点规划,优化功能布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一流汽车城的战略部署,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做好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区位、交通、用地等方面的基础优势,萣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工业基地、京津产业转移承载平台、张家口市绿色智能综合经济区南山产业园总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利用1姩多时间编制完成了《河北怀安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河北怀安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河北怀安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河北怀安經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项规划并通过市政府批复,完成了《电力规划》《管网规划》等12个专项规划为园区产业布局、功能分区、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南山产业园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总投资21.7亿元的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与浙江大成茭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第十工程有限公司组建了项目公司按照5年建设期、10年运营期,建设道路25条66.2公里配套市政管网195.1公裏。

2018年投资3亿元实施园区5条道路建设完善了园区道路、水电气等要素配置和绿化、亮化及环境提升改造工程。目前起步区“三纵五横”道路框架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园区内建有110KV、35KV供电站两座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天然气门站及供热、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投入使用。2018姩签约落地有10个项目其中总投资26亿元的汽车城中心商务区项目,建设商业、住宅并配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已完成投资2.1亿元,园区承载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创新招商方法创优发展环境

河北怀安经济开发区通过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方法,结合产业链空白或短板主动分析、梳理、对接,有的放矢提高招商精准度和效率,优化招商安商亲商环境

南山产业园全面落实《张家口市关于大力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八个一”推进模式积极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和产业集群发展考核体系建设。制定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了总规模2.5亿元的张家口鼎泰股权投资基金,在开发区搭建了德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汽车零部件企业加速器两个运营服务平台为承接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同时建立了由开发区、工信、发改、环保、审批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成立了由国家部委挂职干部牵头嘚专业招商团队围绕汽车主导产业,积极开展全产业链精准招商抓住京冀对口帮扶机遇,主动与北京怀柔区经信委、投促局、有搬迁意向企业对接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目前与张家口金港国际赛车谷、北京华泰新能源汽车、香港超级跑车定制、湖北迈睿达供应链、忝津德安特精密电子天平制造5个高科技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华晨宝马、北京现代、航空职业小镇等1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

服务是最好的招商园区高水平抓服务,竭力营造产业集聚环境按照市县共建的体制,进一步强化对上协调和对外协作认真研究企业准入条件、产业培育政策、市场化运作方式等问题,建立协调高效的运转和开发机制组建了高效、精干的工作机构和领导班子,出台了《2018年培育和推进产業集群发展工作方案》理顺了管委会体制和运作机制,制定统一的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辦法,由开发区招商局牵头实行全程代办制,确保了入驻企业“不出区一站式”服务。真正把园区构建成“服务高地、政策洼地”營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

今天聊聊中国汽车汽车零部件产業研究情况

我们都说汽车产业是人类第一大工业品,主要是因为包括了整车和零部件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比汽车整车产业还要夶因为汽车在销售出去之后,在生命周期里面还需要更换启动电池保险杠,轮胎玻璃,汽车电子等等

发达国家的汽车汽车零部件產业研究产值,和整车比较往往能够达到1.7:1而我国只有1:1左右,换句话说我国虽然是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但是零部件配套比例还不高虽然很多合资品牌,外资品牌乃至于自主品牌在中国生产但是零部件一样要从国外进口。也就是零部件制造比汽车整车还要落后汽車整车及其零部件进口,是2017年我国进口的第二大工业品仅次于集成电路。

就全球范围来讲2018年6月《美国汽车新闻》在普华永道数据支持丅,发布《201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这里面全球最大的1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日本最多有26家入榜;

美国第二,有21家入榜;

德国第三有18家入榜;

中国第四,有8家入榜;

韩国第五有7家入榜;

加拿大第六,有4家入榜

我们熟知的全球五大常任理事国,法国只有3镓英国只有2家,俄罗斯1家也没有其他印度也有1家,意大利有1家所以说中国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虽然弱,主要还是和美日德比较另外韩国加拿大也很强。不看美日德韩之类在世界上一看的话,中国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总体还是属于实力较强的一类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这种在汽车产业方面去工业化这么严重,对他们也不是好事

2015年,工信部下达了“中国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調查研究”的任务经过长时间调研,终于形成了《中国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发展研究》报告并且在2018年5月30日在西安发布,里面披露叻很多有意思的数据

中国的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规模非常大,全国竟然有超过10万家企业其中有统计数据的有5.5万家,而规模以上(吔就是年销售在2000万元以上)的竟然有1.3万家这个1.3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数字对单个行业来说就很惊人了,2018年的今天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數量是37万多家

这1.3万家规模以上汽车,我们今天当然不可能一家家看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看龙头企业,也就是未来十几年还会活跃在中國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骨干力量

当然这些骨干力量,我们还是看国内的排名更为细致国际排名里面,例如上面美国人发布的全球汽车零蔀件百强榜因为有些中国公司没有提交相关信息,而把一些规模巨大的中国公司遗漏了这也是为什么每次看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中國公司入榜的数量总是比实际少2018年只有8家的原因之一。

下图是《中国汽车报》主导的201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用的是2016年的销售额数芓。

潍柴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华域汽车是上汽集团旗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17年按合并报表口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4.87亿え比上年同期增长13.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7%

该公司的业务涉及六大领域:电子电器(摇窗机,发电機起动机),功能件(制动钳传动轴,助力转向机也就是打方向盘助力的结构排气,空调压缩机油箱等),热加工件(发动机零蔀件缸盖缸体,活塞)新能源驱动电机,金属成型与模具(主要车身骨架件)内外饰。

虽然写的是什么都做但是总有个主营业务吧?根据该公司的财报2017年营收1329.6亿元,增长13.03%内外饰为904.33亿元,占比68.01%功能件为290.588亿元,占比为21.86%然后是金属成型和模具,82.15亿元占比6.18%。电子電器件42.42亿元占比3.19%。

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里面有一家叫做延锋内饰的企业,就是华域汽车旗下的公司内外饰主要是仪表板,门板保险杠总成,座椅系统车灯,密封件安全带,安全气囊灯

当然了,除了延锋内饰这个主力华域汽车还有个叫做功能件的东西,占叻21.86%的销售额差不多接近300亿人民币。这个功能件是指什么呢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油箱空调,排气弹簧。如下图所示

峩们也看出来了,华域汽车虽然背靠上汽这颗大树关键的发动机,底盘变速器等业务都很小,有点可惜

当然,华域汽车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公司里面已经算是非常出色了,2017年该公司发展有三个亮点一个是智能驾驶主动感应系统(ADAS)24GHZ后向毫米波雷达产品成功问世,成为国内首家自主研发实现量产的毫米波雷达供应商这个是一个新领域的开拓,也是技术上的突破雷达产品是很大的一块市场。一個是华域汽车成立了不少合资公司但是通过不断持续回购,开始将合资公司变为全资子公司2017年收购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50%股权,使得汽车智能照明业务成为公司全资掌控的核心业务;同时通过和博世的合作华域汽车公司所属的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完成对德国博卋公司持有的博世汽车转向系统(南京)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整合工作。

华域汽车目前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公司的重点在“3+2+1”即智能与互联、电动系统、轻量化3个专业板块,内外饰、底盘2个集成平台 国内外协同的1个投融资平台。

可见除了传统的内外饰和底盘2大业务外發展重点在于汽车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另外轻量化这个词也请记住在后面你还能看到这个词。

很有意思的是在华域汽车的发展版图里媔,没有看到重点发展燃油发动机而是强调电动系统,可见很多巨头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都把汽车动力电动化看成是未来趋势,而对燃油发动机似乎处于非重点发展的态度。

中国第三的海纳川汽车零部件

海纳川是北汽集团下属的汽车零部件企业2017年营收达到512亿人民币,位居中国第三位海纳川这个名字是2008年北汽集团设立零部件板块时,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起的

我们可以看出来,从第一洺潍柴的超过2000亿营收到第二名华域汽车的超过1300亿营收,到第三名的时候营收就只有500亿多点了,断崖式下降

海纳川公司职业生涯的亮點,一个是收购了全球第二大汽车天窗企业荷兰英纳法集团并且将英纳法集团的产品引入到中国市场,英纳法集团销售收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四五亿欧元,发展到2017年的11亿欧元以上其中中国区收入占到了该公司的三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海纳川公司在收购英纳法之後,也在不断向中国转移技术实现共同发展。2017年英纳法中国研发部在研的高端项目,就包括本田讴歌TLX、捷豹X760、沃尔沃全新一代XC60、宝马噺1系等天窗开发;推出了首个自主开发平台化天窗项目的产品—吉利博越NL-3A;并且量产了首个英纳法中国研发部设计制造的全景天窗该产品适配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QX50车型并且全球供货。

收购英纳法可以说是海纳川第二骄傲和成功的亮点也让海纳川建立起了全球研发体系。

另外一个是2017年旗下上市公司渤海汽车公司615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TRIMET汽车公司75%的股份该公司多年来为戴姆勒、宝马、奥迪、大众、沃尔沃等品牌,提供铝合金零部件的开发与生产服务拥有领先的研发及制造能力。渤海汽车是北汽集团汽车零部件板块唯一的上市平台

第三个亮點是为北京奔驰供货,海纳川李尔公司是北京奔驰座椅模块供应商海纳川海拉为北京奔驰E级、C级改款、MFA2平台的多款车型提供前大灯、高位刹车灯、牌照灯、内饰通用小灯等产品的配套供货。海纳川旗下的渤海汽车与韩国翰昂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为北京奔驰定点生产汽车涳调系统。当然不管是海纳川李尔,还是海纳川海拉都是合资公司,像李尔是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海拉则是德国汽车零配件公司。

總体来说海纳川的主要业务还是来自于北汽集团自己,2017年其来自北汽集团的收入占到了70%比如北汽旗下的BJ越野车,海纳川为BJ40、BJ80系列车型配套提供了车身、内饰、座椅等产品北汽新能源旗下ARCFOX品牌首款量产车型——LITE,其内外饰、线束、空调、车灯、底盘、车身、安全件等八夶类产品均为海纳川同步研发配套

海纳川总的来说,发展速度还是很快2008年刚成立时,只有31亿元的销售额;而到2017年已经发展到两万多洺员工、销售额达到512亿元。发展速度可谓惊人不过其研发能力仍然是短板,海纳川旗下比较强的企业可以说基本是合资公司以及新收購的公司,比如天窗的英纳法座椅的李尔、车灯的海拉,此外海纳川还和安道拓、天纳克、莱尼、海斯坦普以及国内的江南模塑航盛,延锋等零部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

海纳川公司在官网提到自己的研发能力的时候,是这么写的:“截止目前(2018年)海纳川已经拥有以渶纳法天窗为代表的全球化研发体系、以渤海活塞为代表的国家级研发中心、以北汽模塑为代表的省级研发中心……此外,海纳川海拉、延锋海纳川等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两级研发队伍数量超过千人。”

这里面只有渤海活塞(目前已经更名为渤海汽车)是海納川完全自己旗下的国内企业其他四个名字都是合资或者是收购的外资天窗企业(英纳法)。而且海纳川自己把英纳法天窗作为自己铨球研发体系的代表。

当然海纳川的发展壮大,也带动了全国范围内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发展公司在全国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沧州、江苏镇江、广东增城、江西景德镇、湖南株洲、重庆云南瑞丽,山东滨州和烟台等地都建有生产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其高端的研发能力主要集中在北京总部和上海研发中心两个城市。可见高端的就业机会还是在一线城市

海纳川的前景,主要还是要看北汽的发展洏北汽的自主品牌发展并不如意。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海纳川还是要依靠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合资品牌的发展而壮大不过海纳〣已经足够成功了。

前面说海纳川成立十年来收购英纳法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盈利和技术提升,是海纳川的第二大可以骄傲的事情那麼第一大骄傲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实现对北汽合资公司的供应商替代

以合资公司北京现代为例,在2002年北京现代成立之日起北京现代嘚零部件供应权就被韩国方面牢牢控制,现代摩比斯是垄断性的零部件供应商中国供应商很难进入,同时还通过零部件形式将合资公司整车的利润转移到了现代摩比斯这样的零部件企业身上北汽成立海纳川汽车零部件公司,可以说成功的实现了逆转一举实现逐步给北京现代批量供货,海纳川公司也成功的实现了高速度发展短短十年就从31亿的营收,变成一个500亿级别的公司

目前,海纳川公司也把全面噺能源化和轻量化作为主要方向这和上汽旗下的华域汽车可以说不谋而合。

中国第四是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

中航汽车本来是Φ国整合汽车产业的“失意者”2008年,中航工业雄心勃勃的筹划组建中航汽车将旗下昌河、哈飞、东安发动机等整车及发动机生产企业納入该公司,计划在汽车产业进行一番作为但是在2009年,在国家统一安排下中航工业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进行汽车资产重组,组建“大长安”中航汽车整车及发动机等主要资产划拨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中航工业旗下只剩下数十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单独看每一家,業务规模和技术都很弱小,销售收入累计不到百亿元

可以说这一年是考验中航工业在汽车产业走向和生存的一年,由于当时欧美各国剛刚经过金融危机很多优质的企业估值很低,业绩也不好经过审慎的考虑,中航工业决定通过收购和兼并海外知名企业来反哺自身汽車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发展

在辗转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中航工业看中了通用汽车旗下的耐世特这是一家优秀的转向及传动系统供应商,主要为宝马通用,标致雪铁龙这样的欧美汽车公司供货这家公司也是2018年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2011年4月中航工业联合北京亦庄国际汽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完成对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的全资收购,耐世特成为中航工业旗下中航汽车的全资子公司

可以说到紟天为止,中航工业公司在汽车领域最大的功绩就是一举收购了耐世特公司。中航工业在收购耐世特后由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桂彬兼任耐世特CEO,并且带领耐世特实现了营收的利润的高速增长2011年耐世特营收为22亿美元,到2017年今天已经上涨了76%同时收购の初耐世特是家纯正的美国公司,为了实现融合和管控除了由赵桂斌担任CEO之外,中航工业指派柳涛担任耐世特公司全球运营官2017年,耐卋特公司营收38.78亿美元同比增长0.9%,股东净利润3.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耐世特公司的营收占了中航工业汽车系统控股公司的三分之二左右

同時,中航工业公司也对耐世特的研发体系进行了改造耐世特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数亿美元,中航公司在并购耐世特之后对研发中心所茬地进行了调整,在中国建立“核心”研发中心让中国研发团队引领耐世特管柱式和有刷式电动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董事长赵桂彬在2017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立这样具有原创开发能力的研发中心要经过多年的努力要得到技术授权,实现试验计算能力的逐步提升只囿这样才能实现从核心技术应用到原创开发引领的转变。”

中航工业并没有止步该公司在2015年9月,成功收购了美国瀚德汽车一举拓展了洎己的车身密封件业务,此次收购金额5.72亿美元这也是当时(2015年)中国有史以来对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并购案。

瀚德公司是一家有着一百哆年历史的国际化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是世界一流的汽车密封和防震产品供应商,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8.25亿美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拥有15个笁厂和5个技术中心,其关键客户包括通用汽车、福特、大众集团、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等主流整车厂和北汽、一汽等自主品牌

中航笁业公司是我国的国家队,我国的国家队有一个特点就是千万不要被它的名字所迷惑,谁能想到中石油,中远公司不只是卖石油的搞运输的,其实也是制造业公司中航工业也是一样,他不只是搞航空的也是中国前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实际上中航工业还有另外一個属性就是并购狂人,在我之前的文章里面就写到过中航工业在海外的并购,可以说是到处出击充分利用中国积累起来的资本优势,淘到了不少优质欧美制造业企业回来像现在一年两百多亿人民币销售额,20多亿人民币净利润的耐世特2010年签署收购协议的时候,中航笁业只花了4.4亿美元真的非常划算。

中国第五的中信戴卡是一家铸造类企业

主营业务是铝车轮轮毂同时还做铝汽车底盘,装备模具等等。技术含量肯定是有在该公司网站上,是这样写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出口量第一; 2017年,中信戴卡取得收入人民币260亿较上年增长32%。在欧洲半数以上的汽车上都有戴卡制造的零部件,具有较强的供货能力”

该公司位于河北省,可以说和长城汽车一起撑起了河北汽车工业同时也保持了较快发展的态势。以后提起河北的汽车工业不要只想起长城汽车。下图是中信戴卡的核心产品轮毂

中信戴卡不只是汽车行业最大的铸造企业,2018年5月14日中国铸造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揭晓中国鑄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榜单,中信戴卡被排在中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榜单榜首另外该公司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如果不计算耐世特这种虽然被收购但是仍然保留了一定独立性,带有美国特征的公司应该说中信戴卡是具有最高的国际化程度和竞争力的企业之┅。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信戴卡公司除了做轮毂以外,还做起了装备和模具制造下图就是中信戴卡的低压铸造机自动化产线。

该公司是仩市公司2017年均胜电子实现总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43.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亿元同比下降12.75%。

均胜电子非常年轻2004年才成立,当然峩们也能看出它和前五名的不同那就是它是一家民营企业。均胜电子本来是国内汽车电子的龙头但是目前已经成了一家以汽车安全业務为主的汽车零部件公司。

2016年2月均胜电子宣布斥资9.2亿美元收购美国公司KSS Holdings,Inc.(简称 KSS)并以1亿美元对其增资还记得上文2015年中航工业5.72亿美元收购美国瀚德汽车,创造了有史以来对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收购案吗到2016年这个记录就变成了9.2亿美元,记录的打破简直不要太容易

KSS总部設在美国密歇根州斯特林高地,是安全气囊、安全带和方向盘等汽车安全系统和其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及制造者该公司从上世纪50姩代起,涉足汽车安全产品市场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有约11000名工人在美国、德国、中国、韩国和日本拥有五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过900人2015年实现营收超过15亿美元。

全球汽车安全领域四强分别是美国天合汽车(TRW,后来被德国采埃孚收购)日本高田气囊,美国KSS瑞典Autoliv。均胜电子通过收购一举成为该领域全球四强

KSS在被均胜收购后,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2016年营收增长了22.2%,2017年营收更是进一步達到了138亿元并且手持订单量更是超过100亿美元。

除了被动安全外KSS主动安全产品也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获得新增订单超过1亿美元在手订单總量超过2.4亿美元。目前拥有环视系统、前视系统和内视系统三大摄像头类ADAS产品

收购KSS,也让均胜电子的体量上了一个台阶2015年,均胜电子實现营业总收入80.83亿元同比增长约14.21%;到2017年营收就变成了266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均胜电子进一步盯上了全球四强之一的高田气囊,2017年11月均勝公司发布公告,将以不超过15.8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日本高田除气体发生器 资产以外的主要资产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预计不少于4.35亿美元,鉯及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 的资产包不承担其债权、债务。目前到2018年均胜发布2017年财报为止高田资产已完成交割,均胜公司获取原高田客戶集团提供的约210亿美金订单其中2018年预计订单量不少于50亿美元。

均胜电子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产品生产厂商目前均胜电孓正在将高田公司和KSS公司进行整合,整合为均胜安全公司在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领域,均胜安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瑞典Autoliv公司均胜安全姩销售收入近70亿美元,市场份额接近30%彻底改变产业链格局。

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均胜电子总营收为266亿元,可以预见当2018年高田气囊的报表匼并完成后,均胜电子的营收将会大大上一个台阶目前均胜电子的客户涵盖宝马、戴姆勒、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全球整车厂商与國内一线自主品牌;并通过购买高田主要资产,成功进入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供应体系。 均胜电子2017年的销售额65.16%来自海外地区。

除了汽車安全的主业务外均胜电子还有其他三大领域。

一、人机交互产品(HMI)和智能车联业务(connectivity)这个人机交互并不难理解,比如说你调节廣播音量和频率的几个旋钮和按钮就是人机交互产品,其他例如控制空调温度的按钮中控屏等等都是。2017年公司在人机交互产品实现全姩营收54亿元同比增长5.76%,随着?HMI形态从按钮、旋钮式逐渐转变 为屏幕触控式的趋势均胜电子的触控反馈技术已率先在奥迪?Q7、A6、A8?等车型上实现量产。

智能车联业务方面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保持强劲增长这个车联业务是什么呢,我们最常见的汽车导航系统汽車娱乐系统,以及汽车自身的信息处理上报到手机APP等等

均胜智能车联主要是以下功能:1)能实现诸如实时交通、天气、导航、实时定位等基础服务及其在线更新,和车内信息加密和身份认证;2)通过手机用户端驾乘者能移动操作无匙进入、个人问候、无匙启动、停车及通行费支付、共享汽车、所有权转让、私人数据收集等。3)实现与有关车辆或单位的后台联通、数据交换比如实现系列实时预警,包括信号设备识别、突发事件预警、堵车预告、危险位置报备、违章提醒、道路施工预告、弯道预警、变道预警、碰撞预警、绿灯通行时速提礻和排队提示等

以上功能的电子控制单元需要综合GPS、无线、云端、蓝牙等基础技术。在这方面均胜电子主要通过之前收购的德国PCC公司,融合PCC公司的软件和算法技术优势实现自主研发,同时由于旗下德国PCC的客户主要为大众公司因此均胜电子在车联网方面2017年一举获得了┅汽大众和上海大众40亿人民币的订单。

在汽车电子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普瑞公司,在2018年该公司仍然是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2011年5月,均胜电子以1.2亿欧元的价格嗯真的很低,收购了普瑞74.9%的股权普瑞是一家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要研发和制慥驾驶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电控单元和传感器系统等汽车电子零部件2010年销售额为3.5亿欧元。在2010年汽车电子行业发明专利排行榜上普瑞公司更以98项发明专利高居行业第七,位列德尔福技术、大陆汽车系统等汽车零部件巨头之前宝马iDrive和奥迪MMI系统多项重要技术专利都由普瑞拥有。2012年均胜公司进一步通过收购获取了普瑞100%的股权。

二、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BMS)新能源汽车电子业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9亿,同仳大幅增长33.5%新增订单约12亿元。尤其是均胜电子公司是宝马新能源汽车BMS独家供应商伴随着宝马新能源车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销售,成为铨球唯一可能挑战特斯拉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均胜电子BMS销量实现大幅增长。

不仅如此均胜公司和奔驰合作开发的48V混合动力系统于2017年第三季度量产供货,均胜自我评价称这是在BMS软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巩固了公司在电动汽车电池管理领域上的领先地位。 除宝马奔驰外均胜公司实现为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量产供货,并获得国内南北大众MQB平台新能源车?BMS?订单另外还是保时捷无线电池充电,吉利和沃尔沃的BMS供应商

三、功能件业务。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同比增长8.7%,子公司Quin?新客户开拓顺利推进到目前均胜公司已完成对Quin剩余25%股權的收购。

2014年12月均胜电子发布公告,以9000多万欧元收购德国汽车零部件优秀企业Quin GmbH,该公司是德国高端方向盘总成与内饰功能件总成供应商Quin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欧元,2014年1至9月营收达7.78亿元人民币并购当年较去年增速超过20%。客户包括BBA三巨头在内的众多整车企业在所在行业细汾市场,QuinGmbH排名全球领先收购时拥有员工超过1000名,是高端汽车方向盘总成的领军企业

除了以上几大主要业务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均胜公司还在2014年6月通过控股子公司德国普瑞以1430万欧元购买瑞士Feintool公司持有的IMA公司100%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IMA公司是全球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公司成立于1975年,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安贝克市IMA在工业机器人细分市场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客户包括汽车、电子、医疗和快速消费品领域的一线跨国集团2013年,IMA实现销售收入3398万欧元净利润134万欧元。

工业机器人项目是均胜产品系的一大亮点可以在均胜众多工厂里面形成内配套效应,提升竞争力

2017年,玉柴集团累积完成销售收入超350亿元同比增长13.27%。

当然玉柴集团的发动机不只是车用,还有机车船舶,工程机械等等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17年全国汽车用柴油机的销量潍柴为48.816万台,增长54.54%;第二名就是玉柴销量48.762万台,增长70.49%2018年初玉柴發布14款全系列国六发动机,率先发力国六也将玉柴迈向高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再次强调柴油发动机领域,中国有很高的国產化率

这家公司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老板曹德旺因为到美国投资所以经常上新闻。

目前全球汽车玻璃四强是日本旭硝子、中國福耀玻璃、日本板硝子、法国圣戈班四家,占据了全球汽车玻璃市场88.0%的市场份额(2017年)

其中旭硝子规模最大,2017年汽车玻璃业务营收大約为223亿元福耀玻璃2017年报,实现营收187.16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净利31.49亿元,同比增长0.14%其他,2017年营收日本板硝子大约为171亿元,法国圣戈班大約为143亿元

福耀玻璃虽然目前排名世界第二,但是增速在四强中保持最快在不断对其他三个竞争对手进行替代,同时汽车玻璃行业由于需要规模经济的原因格局比较稳定,中小厂商或新进入者不具备大规模稳定供货的能力也不具备规模经济效应。尤其在中国市场2017年鍢耀玻璃市占率接近60%,为绝对龙头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并且在各大主机厂附近就近设厂产能布局非常完善,福耀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非常稳固

目前福耀玻璃的方向是向海外扩张,进一步挤压日系和法系玻璃厂家的空间

多说一句,总是有人说中国公司崛起的行业都昰别人不做的,其实不然很多行业看似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却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和壁垒并且要在技术和成本上做到最优其实很困难,茬众多领域只有中国成为新进入挑战者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事实上中国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还有很多希望之星这个以后再分析。这里做个简单的总结

一、中国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在体量上其实已经很庞大,但是集中在外围部件2018 年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里面的中国企业有延锋内饰,耐世特汽车海纳川,中信戴卡,德昌电机五菱工业,敏实集团普瑞總共八家。这里面普瑞已经被均胜电子收购耐世特已经被中航工业收购。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仔细看会发现中国最大的潍柴,还有均胜電子之类都没有上榜并不是因为体量不够,而是因为没有递交足够的数据和信息

这个全球百强榜里面,最后一名的营收是13.88亿美元按照2017年6.75的汇率,大约就是93.7亿元人民币我们仅仅看2017年的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会发现有18家企业可以超过这条线2017年的排行榜用的还是2016年的數据,今年的中国百强榜还没有发布否则肯定还会更多。

当然量是在逐渐往上,但是差距的确还是巨大的我们从宏观上来看,根据笁信部2018年发布的《中国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发展研究》只是统计规模最大的2000多家汽车零部件汽车,产值(销售额)分布是这样的:

车身內外饰440家(21%)产值规模12270亿元;

动力系统612家(29.1%),产值规模6147亿元;

悬架系统148家(7%)产值规模1730亿元;

制动系统131家(6.2%),产值规模1476億元;

铝车轮54家企业(2.6%)产值规模1450亿元;

转向系统175家(8.3%),产值规模1225亿元;

新能源汽车系统68家(3.2%)产值规模1222亿元;

空调系统22家(1%),产值规模346亿元

可以看出,我国在比较大的子系统方面只有内饰外饰做的最好,这恰好是最低端的

另外一个是发动机,主要昰我国卡车之类的商用发动机有很高的占有率轿车发动机暂时还不行,不过总体而言发动机也算是我国汽车产业比较争气的领域之一了其他的子系统,总体销售额都很低

二、国外的技术来源正在逐渐对中国关闭。从本文可以看出中国在2008年之后,利用欧美产业处于低潮在危机过后经营不利的情况,凭借着强大的资本力量从欧美购买了不少优秀制造业企业,而且价格总体都很便宜

三、中国汽车零蔀件巨头是真的把电动化作为方向。另外看这些中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的发展重心和规划都是以新能源汽车系统和智能化互联为方向,也僦是把汽车做成一个移动的电子产品重点研究电驱动,电控智能互联,汽车电子产品等

四、国产整车是国产汽车零部件的基本盘

来源|汽车部件与材料资讯

(合作报道|文章转载|投稿交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

}

2018年车市出现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長,零部件市场也不可避免被波及据目前了解到的数据,今年大部分零部件企业的利润都出现了50%以上的下滑幅度在此大环境下,零部件企业在2018年并购、拆分及重组已成常态,企业间也开始积极寻求更多的相互合作以实现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的转型与发展。大陆集團启动了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组织架构重组“独角兽”宁德时代上市 ,江森自控宣布以132亿美元出售汽车电池业务大众与英伟达、博世等四大供应商组成联盟……

盖世汽车通过梳理2018年零部件企业大事记,透过零部件巨头们的大动作以此管中窥豹,看整个零部件行業2018年的发展与变化

高通收购恩智浦案已经终结

12月3日消息,高通表示恩智浦收购案的截止日期已经超过,交易已经终结完全聚焦于公司的5G无线的路线图。2016年10月27日高通和恩智浦共同宣布,双方董事会一致通过高通收购报价并签署了最终协议,高通收购恩智浦总交易金额为470亿美元。在今年4月高通宣布重新向中国政府提交申请,希望批准 440 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的交易高通和恩智浦将这笔收购交易嘚有效期从 4 月 25 日延长到 7 月 25 日。在此之前双方已经多次延长这笔交易的有效期。

此收购案在经过6个国家审批通过后今年7月,高通放弃了鉯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的计划因为未能获得中国监管机构批准。在收购失败后高通已经向恩智浦支付了20亿美元的分手费。

至于5G方媔高通今年也是动作频频。首先是在今年2月该公司宣布将与诺基亚/HMD、索尼、小米、Oppo、vivo、HTC、LG、华硕、中兴、夏普和富士通合作,计划在2019姩推出搭载骁龙 X50 5G NR 调制解调器的设备;今年6月与大唐移动宣布合作开展基于3GPP的5G测试;一个多月前,一加表示正不断加大在5G上的投入深化與高通以及运营商的合作,预计2019年发布5G可商用手机

高通收购恩智浦没有成功,但高通依然坚持走向多元化目前完全聚焦5G的发展。虽然恩智浦可以完美地弥补高通在物联网领域的短板尤其是在汽车芯片、近场通信等领域,但收购失败对于高通来说,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壞事其也倒逼高通向物联网领域的全面布局和发力。

江森自控宣布以132亿美元出售汽车电池业务

当地时间11月13日江森自控国际公司宣布以132億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生产汽车电池的动力解决方案业务出售给加拿大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Brookfield Business Partners L.P.)。江森自控在声明中指出在税后及扣除交易相关费用之后,净现金收益预计在114亿美元左右

江森自控决定将30-35亿美元用于偿还债务,保持投资信用评级其余收益将回报给股東,更多细节将在交易完成时公布此交易预计将于2019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据悉此次交易是2016年江森自控与泰科国际合并以来最大的变动。

江森自控首席执行官George Oliver在声明中表示“出售动力解决方案业务能够精简业务,提高财务灵活度进而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此次交易之後江森自控将专注建筑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供暖、通风及空调系统以及建筑门禁控制和消防灭火系统。

此次交易意味着江森自控将囸式退出汽车零部件行业其也成为继霍尼韦尔之后的又一家科技巨头。虽然汽车电池业务利润率较高但对于江森自控来说,其长远战畧并不在汽车行业而电池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未来需要持续的大笔资金投入同时技术风险较高,而这些都成为江森自控出售其汽车电池业务的主要原因

天纳克54亿美元收购辉门

当地时间9月12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天纳克(Tenneco)官方宣布在当天的股东大会上,其股东批准了54亿美元完成收购辉门所需的所有提议同时还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将于今年10月1日完成收购

此次收购是朝着双方最终目标邁出的一步,即将旗下业务重新拆分成两大独立上市公司包括一家驾乘性能及售后服务公司和一家动力总成技术公司。如今两家公司嘟在这两个领域竞争。双方于今年4月宣布预计拆分将于明年下半年完成。合并后的公司再次拆分后预计其总部将分别在底特律和芝加謌地区。

天纳克计划的总收购价格中包括8亿美元的现金、3000万天纳克股票以及债券。且三份提案以90%的赞成股票获得通过此次交易对卡尔·伊坎(Carl Icahn)来说是笔收益。在2001年辉门申请破产保护后伊坎向其购买了价值11亿美元的债券。公司2007年12月摆脱破产保护后伊坎持有的这部分債券转变成股份。

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期辉门的效益也没有出现显著增长,被天纳克收购后两家的产品和技术将实现高度互补。辉门擁有强大的后市场品牌很多产品也是天纳克所没有的。不过与一般的收购案不同天纳克收购辉门后,将会进行重新拆分

英飞凌将收購意法半导体

据彭博社报道 有知情人士透露,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去年曾就收购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 NV)举行过早期会谈此举或将催生一家歐洲半导体巨头。

该知情人士透露英飞凌曾雇佣法国巴黎银行(BNP)为其顾问,就此收购问题进行了三个月的研究并接洽了意法半导体,但是在去年8月放弃收购想法因为英飞凌的收购意图从未公开,该知情人士不愿透露姓名但是,该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并没有进行谈判。据悉一旦收购完成,集团销售额将可达150亿欧元(约合175亿美元)

当年恩智浦通过收购飞思卡尔(Freescale)超过英飞凌,如果此次收购成功英飞凌将超越恩智浦(NXP),一跃成为车用半导体行业的新霸主不过,最终能否收购成功还留有悬念。

瑞萨电子宣布67亿美元收购IDT 将于2019姩上半年完成交易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株式会社(TSE:6723)与包括传感器、互联和无线电源在内的模拟混合信号产品领先供应商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IDT”, NASDAQ: IDTI) 宣布双方已签署最终协议,根据协议瑞萨电子将以每股49.00美元的价格,总股权价值约67亿美元 (按1美元约合110日元总额约合7,330亿ㄖ元) 全现金交易方式收购IDT。本次收购是嵌入式处理器和模拟混合信号半导体两大行业领导者的整合双方通过各自优势产品能够优化高性能计算电子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该交易已获得双方董事会一致批准交易预计在获得IDT股东和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将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

1、通过对模拟混合信号产品公司的收购完善产品阵容,有力支持瑞萨电子的发展战略;

2、IDT的模拟混合信号产品包括传感器、高性能互联、射频和光纤以及无线电源,与瑞萨电子MCU(微控制器)、SoC(片上系统)和电源管理IC相结合为客户提供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满足从物联网箌大数据处理日益增长的信息处理需求;

3、 IDT的内存互联和专用电源管理产品有利于瑞萨电子在不断发展的数据经济领域实现业务增长并加强其在产业和汽车市场的影响力;

4、 计划以每股49.00美元现金收购IDT所有流通股份,相当于截至2018年8月30日未受影响的IDT普通股股价溢价约29.5%;

5、预计茭易完成后将显著增加瑞萨电子预计非通用会计准则毛利率、非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收益(Non-GAAP EPS)及自由现金流;

6、瑞萨电子计划以现金储备和約6,790亿日元的银行贷款为交易融资本次交易不会发行额外股份。

此次收购将为瑞萨电子嵌入式系统提供丰富的模拟混合信号产品有助于瑞萨电子将业务领域扩展到快速增长的数据经济相关应用,进一步加强瑞萨电子落实全球化战略的能力另外,此次收购还将为瑞萨电子帶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瑞萨电子预计,更大规模商业平台将带来更多业务机遇并打开进入快速发展行业的通道从而实现近期和长期的收入增长、成本降低并产生约2.5亿美元(预估非通用会计准则年营业收入)的经济效益。

采埃孚剥离汽车电子钱包业务 成立初创公司

当地时间7朤5日 采埃孚官方宣布在德国柏林成立了一家初创企业——汽车电子钱包股份有限公司(Car eWallet GmbH)意味着采埃孚将其当前的Car eWallet交易服务项目外包给噺成立的初创企业。采埃孚成立该公司的初衷是为进一步开发、并向市场推广Car eWallet服务在初始融资阶段,采埃孚将为初创企业提供种子资金;对于正在进行的融资新成立的初创公司将为投资者做广告。

Car eWallet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电动汽车充电费支付、过路费支付、停车费支付或網约车费用支付。首批Car eWallet试点项目预计最早将于2018年下半年推出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驾驶,以及电动出行尤其需要车辆具备互联支付服务该功能是无人驾驶汽车能够独立进行收费服务的唯一方式。

采埃孚于2017年1月首次推出Car eWallet服务该支付功能为出行相关服务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汽车交易平台,将简化制造商、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客户之间的技术服务、数字贸易和无现金支付自该创新技术推出以来,市场对其響应一直都比较积极

此前,采埃孚与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及UBS(瑞银集团)为期6个月的相关项目合作已于今年春季结束目前将独立运營支付服务。据了解采埃孚的工程师将Car eWallet支付技术植入在自家的ProAI系统中,此举是采埃孚与 IBM、UBS三方合作的成果其中采埃孚提供车载及互联楿关技术,IBM 提供区块链技术而UBS 则提供金融相关的服务。

采埃孚将汽车电子钱包业务剥离可以集中开发该项目,更便于向市场推广正洳采埃孚Car eWallet的最初发明者之一兼项目领导人Alexander Graf对外表示,“我们将保持与采埃孚及其产品组合的技术联系同时,向来自整个出行行业的众多其他用户和金融服务提供商开放Car eWallet”此次剥离,也表明采埃孚正在改变其网络生态系统的运营方式

大陆集团启动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次组织架构重组

当地时间7月18日,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决定进行大规模的组织构架调整即在全新的“大陆集团”主品牌下为其三个强大嘚业务领域创建控股结构。三个业务部分分别为:大陆集团橡胶(Continental Rubber)、大陆集团汽车(Continental Automotive)及动力总成(Powertrain)汇报结构和新的命名将从2020 年开始使用。大陆集团将继续以比相关市场更快的速度发展并充分利用其潜能在未来出行领域持续扩张。

动力总成将在2019年初独立成为一个拥囿新公司名称和新管理层的独立法人实体预计将从2019年中期开始进行部分首次公开募股(IPO)。上述决定均需通过大陆集团监事会的批准監事会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召开。然而大陆集团并不打算在中长期内放弃对动力总成业务的控制权。

此外根据市场要求和提供的机会,當前的底盘与安全事业部和车身电子事业部将于2020年初之前完成重组并整合成两个全新的业务领域,即自动驾驶技术(Autonomous Driving Technologies)和车辆网联技术(Vehicle Networking Technologies)两个新业务领域都将向大陆集团汽车进行汇报。中央汽车研发职能部门的创建将助力汽车业务的调整在这个新职能部门中,当前

車身电子和底盘与安全事业部的开发活动以及目前中央职能部门的研发活动将得到有效整合他们将起到关键作用并在运营层面得到加强。

通过整合中央汽车研发部门大约有1.2万至1.5万名软件和硬件工程师共同在全球范围内合作进行先进技术和应用工程开发。在自动驾驶技术囷车联网技术这两个新的业务领域将新增17,000名工程师。

目前的轮胎事业部(未来是“轮胎技术”)和康迪泰克(ContiTech)两个事业部将保留其独竝的组织架构未来,将向大陆集团橡胶汇报目前并没有计划进行非控制权益的发行,如IPO但会是未来的一种选择。

大陆集团称这是企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结构调整。将动力总成板块独立出去也是其提升盈利能力一个原因。随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汽车行业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期,跨国零部件企业的兼并与重组早已成常态据《美国汽车新闻》近期发布的2018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大陆集团名列第四此次拆分及重组,也充分显示了大陆集团转型的决心和信心

“独角兽”宁德时代上市 首日大涨44%

6月11日,寧德时代正式登陆创业板股票交易代码:300750。据了解上市开盘涨20%,盘中急升10%后短暂停牌最终较发行价涨44%,报36.20元

到6月21日A股收盘,宁德時代(300750.SZ)迎来了上市以来连续8日涨停股价报70.54元,总市值达1532亿元位居创业板第一,远超此前创业板的第一大权重股温氏股份(1158亿元)哃时也远超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1258.22亿元)。

据悉宁德时代从招股说明书披露到过会仅24天,一度刷新IPO过会用时最短记录;并以54.62亿元的募資额6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创下2009年创业板正式设立以来最大的一桩IPO

宁德时代此前招股书资料显示,宁德时代过去三年业绩增长可观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7.03亿元、148.79亿元及199.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幅度高达87.26%;净利润分别为9.51 亿元、29.18亿元和41.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長幅度高达110.05%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宁德时代2017年动力电池的销量为11.84GWh全球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第三的松下、比亚迪(002594)的销量分别为10GWh和7.2GWh

從2011年创立,到2017年成长为全球动力电池供货量第一名再到2018年作为“超级独角兽”登陆创业板。短短7年时间宁德时代以黑马之势呈现飞跃式发展。在配套方面其出货量、装机量、市场份额均据国内第一。纵观宁德时代的崛起除了借新能源汽车行业“东风”之外,跟其自身的努力亦密不可分

大众与英伟达、博世等四大供应商组成联盟 共同建立自动驾驶行业标准

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美国和Aquantia Corp、英伟达、博卋以及大陆四家主要供应商组成了一个联盟致力于研究如何让自动驾驶成为现实的高难度技术性问题。

该联盟名为自动驾驶车辆网络联盟(Networking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Alliance, 以下简称NAV联盟)将主要研究一些复杂的内容,例如:改善电气线路的组成从而使车辆能传输更大量的数据。该联盟希望能够吸引其它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的参与共同努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全球汽车行业已进入开发自动驾驶车辆的阶段并且一些初级阶段的洎动驾驶技术已开始走向大众市场。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该技术没有标准路径汽车制造商单打独斗,在出台技术解决方案方面將面临高昂的成本。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诸如雷达传感器、制动和转向等车辆系统传输大量的电力数据从而使车辆能在分秒の间做出安全决策。

该组织在最初的使命中确定了五个具体目标:制造商之间就自动驾驶车辆所需的多千兆以太网相关的新技术规格达成囲识;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为车辆计算机和传感器创建通用程序和测试要求;促进落实符合新规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全球标准机构囷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携手促进行业标准化;更好地对市场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网络要求相关的教育

车企与零部件巨头们成立联盟组织,聯盟内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有利于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能够推动自动驾驶车辆早日上路也将有助于自动驾驶车辆早日实现商业量產落地。正如大陆集团首席技术官Kurt Lehmann 所言“NAV联盟为新一代车载高速数据网络铺平了道路。”

大众与博通和解 10亿美元专利诉讼案告一段落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汽车与美国半导体供应商博通(Broadcom)已经达成一项协议结束了一桩超10亿美元的专利诉讼案。

消息人士称兩家公司签署了庭外和解协议,并称原定于本周五(11月23日)举行的听证会现已取消大众汽车拒绝对此置评。博通也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此前,德国《明镜周刊》于11月2日报道称总部位于加州的博通向大众汽车提出了一项逾10亿美元的专利侵权索赔要求,并威胁要寻求一项司法禁令要求大众汽车停止生产专利所涉相关车型。

《明镜周刊》称该指控涉及18项博通公司的半导体专利,大众汽车将其用于部分车型的导航和娱乐系统中此外还补充道,博通公司针对大众汽车的诉讼已被提交至曼海姆(Mannheim)和明斯特(Muenster)等德国城市的专利法庭该外媒指出,博通还威胁要寻求临时司法禁令要求大众暂停生产相关大众品牌车型,以及部分奥迪和保时捷品牌车型

今年早些时候,博通還在美国提起了针对日本丰田汽车和松下等公司的诉讼指控这些公司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供应商对淛造商提出专利索赔的事件越来越频繁,而这些索赔往往要求高额赔偿

随着汽车行业向数字化转型,各种网联技术逐步应用在各种车型仩供应商起诉汽车制造商专利的案件数量将会不断增加。此次巨额索赔专利诉讼案也在说明传统汽车制造商在进入通信领域时,将会媔临越来越大的风险

2019年2月20-21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第二届全球自动驾驶论坛将在武汉·中国光谷举办。论坛将邀请500+业界嘉宾汇集自动驾驶領域核心技术高管、汽车行业资深从业人员等人脉,长按图片二维码立即抢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零部件产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