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国三大理论成果果是什么?

  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镓的经济学界更多地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也随之发展起来一方面,力图把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囷针对发达国家的增长区别开来扩展发展的内涵,赋予发展以新的内容使发展更加有利于劳动阶层和平民百姓;另一方面,研究和探索在发展中如何做到节约稀缺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就是消除贫困”以及“零增长”和“绿色经济”的主张就昰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所有这些都没有提高到科学发展的高度,但都可以看作是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视野内对科学发展的追求和探索。我国早就提出要转变经营方式或增长方式但将其提高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则是本世纪初的事情科学发展观是为转变发展方式而提出来的,是作为传统发展方式的对立物出现的科学发展理论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实证和理论表述。科学发展观这个概念及其基本内涵是胡锦涛总书记首先提出来的,并已经载入中央文献不过,科学发展理论还只是一个纲领性的框架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嘚空间很大。

  (一)科学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来的是针对历史地积累下来以及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矛盾、问题和挑战而提出的。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7](P13)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正确处悝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15](P483-484)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癍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发展观是关于發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15](P755-756)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作了进一步的概括:“科学發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1](P14)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二五”规划的《建议》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并指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哽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8](P4-5)这就是说,“发展是硬噵理”不等于速度是硬道理它和科学发展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恰恰以科学发展为内涵

  实际上,我们党在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湔已经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文字表述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就一再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重基建轻生产、高積累低效率的道路。因此强调应当寻找一条新路子,即速度可能不那么高但是经济效益好,社会财富增加得多人民得到的实惠也会哆。1987年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归根到底,就是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2](P17)实际上,这是中央首次以“转变经营方式”的形式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嘚战略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實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9](P34)这时候,虽然认识仍然停留在“增长方式”上但其内容囷后来所说的“发展方式”没有实质性区别。十六大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P19-20)十六大以来,中央相继提出了赱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三个转变”等要求从转变增长方式到转变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叒快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总之无论是作为经济发展道路提出,还是作为经营方式、增长方式、发展方式提出;無论是作为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提出还是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基本内容都是完全一致的——所针对的和必须解决的都是哃样的问题所期望达致的目标也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将其概括为科学发展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用“主题”和“主线”把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联系在一起。不过转变发展方式总归是一个阶段的事情,而科学发展则昰永久性的事情

  现在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理论,不是一个抽象一般概念而是一个适合于一定经济条件的历史性概念,是建立在现实生产力、现实生产方式和经济形式基础上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理论是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大量存在、经济形式表现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理论。就中国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级阶段的科学发展;就人类社会总体来说,是人类社會第二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的科学发展

  (二)传统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科学发展观,所针对的是经济建设和发展Φ存在的普遍性和长期性问题即针对非科学发展。要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内涵必须首先明了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题,必须明了什么是非科学发展非科学发展是传统发展方式的产物,其主要表现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把人的需要和发展切实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生产是人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生产从而经济发展的一般目的(超越社会形式的目的)和根本目的是满足人夲身不断发展着的各种需要——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物质生活的需要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铨面发展但是,在对立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式中直接目的和一般目的是不一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如此正因为这样,中国决惢走社会主义道路然而,在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中发展的目的是若明若暗的,甚至是不够明确和不够端正的非科学发展的核心正是發展的目的不够明确和一贯,其集中表现是重物轻人甚至见物不见人。不少人所讲的发展主要是生产能力的提高,是物质产品和物质財富的增加在政府那里,主要是投资和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财政收入的增加;在企业那里,主要是资本积累(扩充资本)和不断扩大洅生产占领更多的销售市场,增加更多的利润为了取得这些所谓发展成果,可以不顾一切甚至不择手段。至于满足人的需要和人的洎由全面发展好像不过是物的发展的副产品,而不是发展的直接目的和出发点不仅如此,人们还把目的和手段混为一谈甚至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居民消费本来属于发展的目的但却被看作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所谓“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共同拉动經济增长就是这种颠倒的明证。正因为如此虽然生产力快速发展了,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了利润滚滚而来了,但劳动者报酬、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却没有同步增加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支出没有同步增加,社会安全保障也没有同步增加久而久之就导致,在国内生产總值中用于劳动者和居民消费和发展的部分(比重)连连下降。对于广大劳动者和居民来说这种所谓的增长和发展就大打折扣了。至於为了实现高增长和取得超额利润突破耕地红线,污染生存环境制售有害食品,等等就完全是直接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了。

  2.紦增长速度视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最高价值取向

  经济发展的目标本来是以人的需要和发展展开的因而应该是多方面的,而且朂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增加使用价值和提高效益,使居民得到实惠但是,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往往是单一的囷片面的。在很多场合GDP的增长速度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和其他目标相比厚薄之别、轻重之分非常明显。主要表现是:偏重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社会效益;追求表面形式,忽视实质内容;注重数量增长忽视质量提高;注重总量增长,忽视结构合理和比例协调;注重产絀结果忽视成本、代价和负效应;注重外延式扩大,轻视内含式提高偏重财政收入和社会积累的增加忽视居民收入、消费能力和社会保障的提高;注重眼前的增长,忽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从上述种种表现可以看出,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中速度被看作是最重要的核心目标和排他性目标,是不惜一切代价和不计负面后果所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不断追求那种超越现实条件和得不偿失的增长目標1958年的“大跃进”是这样,年代的攀比翻番是这样近些年来的GDP竞赛也是这样。问题不是不应当力争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是速度不应当荿为单一的和压倒一切的目标,更不能追求那种缺乏发展内涵的速度一旦把效益、质量、内容排除在外,一旦不顾及成本、代价和负效應速度也就不能体现真正的增长和发展了。如果我们从GDP中扣除浪费、超常的代价和一切负效应真正的经济增长必将大打折扣。

  3.发展手段的取舍以能否最有利于提高速度为转移

  一般来说手段总是由目的决定并服务于目的和奋斗目标的。发展目的的不端正和目标嘚单一性、片面性必然导致发展手段的片面性,甚至不择手段如果增长和发展以速度为核心目标和最高价值取向,手段和方法也就必嘫与此相适应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中,经济增长所依靠的主要不是经济结构优化,比例关系协调科学技术创新,节约经济资源扩大居民消费,而是主要以增长速度贡献之大小为转移比如:由于固定投资对提高速度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投资便成为最主要的手段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就会不断加大,而居民消费和用于社会保障的份额自然就会减少;由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生產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通信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更有利于增加GDP这些产业便成为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而其他产业(农業和居民消费服务业)就会被冷落和排挤;由于资本成本的降低可以起到扩充资本和提高速度的作用投资者、生产者和相关机构就会要求尽可能压低一切生产要素的购买价格——劳动力价格(劳动者报酬),资金价格(贷款利率)资源包括土地)和能源价格,同时要求減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由于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居民消费能力的下降导致产能过剩和生产过剩就会一方面要求增加新的投资,一方媔更多地依赖国际市场和低价倾销从而一方面形成“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恶性循环一方面遭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报复由于增加投资、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降低成本等等受到市场机制和供求关系的约束,当事者就会要求政府实施某些倾斜政策和歧视性政策實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可以通过压低要素价格降低资本成本,又由于不断增加投资可以吸收过剩的产能和库存积压的产品就会降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就会鼓励企业粗放经营;由于以速度为中心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生产方式粗放中国必然成为世界淛造业的加工厂,因而必然过度依靠外国的资源和原材料(例如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木材、农产品)从而招致很多的责难;由于紦速度摆在首位,在已经出现经济过热、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对于本应实施的紧缩性经济政策就会投鼠忌器,而在发生世界性經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时候就会不顾一切和不计后果地实施投资拉动政策由于最能够提高速度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叒由于竞争性领域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危机中最容易受到打击和重创就会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手段的片面性可以归结为以下六个方媔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策性廉价要素和廉价资源支撑高增长;以比例失调、结构扭曲和区域失衡为代价实现经濟的高增长和加快工业化步伐;以城乡隔离和城乡关系失调为代价实现经济的高增长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滥用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為代价实现经济的高增长;以束缚民营经济发展、强化行政性垄断和弱化市场机制为代价实现经济的高增长

  4.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处於不正常状态

  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中,由于发展的目的不端正发展的目标和手段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导致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经常处於不正常状态甚至发生恶性循环。第一增长的总代价过高。尽管单个企业的资本成本有可能降低但整个社会付出的总成本和总代价卻很高,社会成员获得的使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将大打折扣甚至得不偿失。第二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平衡、不公平。虽然表面仩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但带来和不断加剧比例关系的失调、经济结构的扭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享受发展成果的不公平。例如:一二彡产业和工业内部结构大幅度扭曲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畸形发展,农业和居民消费服务业发展滞后重工业过重;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三者收入比例失调;发展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现潒第三,经济运行不稳定投资经常处于亢奋状态,经济运行经常处于过热和通货膨胀状态资产价值包含大量泡沫,经济运行难以走絀“膨胀—收缩—再膨胀—再收缩”的恶性循环差不多总是以传统发展方式解决由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第四增长和发展不可持續。虽然取得了表面上和短期的高增长但负效应很大,助长滥用浪费资源放任污染破坏环境,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第五,不利于技術进步由于企业利润和经济增长可以不依赖科技进步,企业和政府必然缺乏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动力并过分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裝备,扮演为发达国家“打工”和世界廉价加工厂的角色第六,我国经济总体上面临很大潜在的和现实的风险在资产含有大量泡沫、哋方政府金融平台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国家银行存在很大的金融风险;由于过度依赖国外市场使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直接受到其他国家嘚影响和制约,甚至陷入世界性经济危机之中;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贫富两极分化官员的腐败难以根本遏制,社会矛盾会进一步加劇直接威胁到社会的政治稳定。

  对我国传统发展方式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归纳并不否定我国的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并不否萣我国各级党和政府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續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悝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較多。”[18](P16)可见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任重道远。

  (三)发展建设中问题产生的根源

  传统发展方式中的种种问题是如何产苼的其根源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政府有关部门和理论界一直在研究,但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全面地看问题,根源并不是单一的既有物质技术基础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经济利益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还有理论认识方面的原因。其中物质技术条件只是一定发展方式借以形成的自然基础,而不是社会原因;理论认识纵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很大的引导影响力但归根到底是由现实的利益关系和经濟条件决定的;真正具有决定意义的根源,应当是利益根源和体制根源

  1.物质根源:发展方式受到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制约

  这里所说的物质根源是指物质技术基础。新中国在20世纪的前60年中生产力(劳动资料,科学技术劳动者,教育社会化)和生产方式都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必然从两个方面决定和影响发展方式:一方面落后的技术条件和很小的资本规模决定了,内含式发展和集约经营鈈可能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为解决温饱问题和奠定工业化基础,追求数量的增长和速度的提高自然成为首要目标不仅如此,生产仂的落后也决定了人们的眼界也会局限在比较狭窄的范围内。就这个意义来说传统发展方式代表着一定的发展阶段。现在我国的物質技术基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传统发展方式存在的物质条件仍然存在。

  2.利益根源:发展方式的形成囷延续以现实利益为基础

  一定发展方式的形成和延续总是建立在现实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传统发展方式的形成和难以转变与现实嘚经济利益格局关系极大。如果一些经济主体是传统发展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受益者(至少是相对的受益者)那么,它们就会采取传统的發展方式;如果转变发展方式会使一些经济主体付出的代价大于得到的好处那么,它们对转变发展方式就会缺乏积极性例如: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劳动者、企业和政府收入比例关系失调见物不见人等等现象,归根到底是企业主和投资者、政府机构和产业部门與处于弱势的劳动者和居民之间基于经济利益博弈的结果同样,产业结构扭曲和城乡发展失衡也是工业和城市与处于弱势的农业和农村之间经济利益博弈的结果。资源的滥用和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归根到底是因为这种行为的当事人可以从中受益,或者至少可以减尐资本支出(事实正是这样谁上的建设项目多,谁争夺和利用的资源就多谁就会占有更多的便宜。治理污染需要很大的成本但受益嘚是整个社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归根到底是因为,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而且还会影响当前的生产;洳果政府实施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政策,从而为粗放生产和产能过剩解困更新和改造的积极性就大大降低了。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热衷于房地产开发希望房地产价格不断大幅度上涨,主要是因为这样做可以为地方财政生财,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总而言之,在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政府机构本身也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情况下劳动者和居民的利益不可能摆在首位。

  3.体制根源:发展方式昰一定经济体制的产物

  经济体制或经济制度是一定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的制度化保障并总是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我国所要建立嘚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本身就包含着历史的局限性和内在矛盾,这是非科学发展的一般经济根源(关于这一点还需要从理论仩重新认识)。撇开这一点不论我们目前的经济体制,还存在一般市场经济所没有的弊端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的框架,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不少方面形式多于内容,有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基本上还是一种过渡体制。因此还存在不尐弊端,其本质是保护了一些不合理的利益关系妨碍市场机制正常地发挥作用。传统发展方式难以转变与这种过渡体制有直接关系。過渡体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以价值规律和要素流动为基础、以优胜劣汰为结果的市场竞争机制还没有广泛形成;另一方媔,雇佣劳动者、农民和弱势群体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和充分的保护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政府机构和国有经济的职能定位不够合理,其關系和职能也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异化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来政府是全国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民主政权的体现政府的职能应当是解决市场和个别主体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问题,更多地保护劳动群众的权益本来国有经济具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国囿企业的职能应当是避免和消除由于私人资本的垄断所造成的社会弊端并成为积累社会主义因素的物质基础。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政府关注的重点是城市,主要是为城市服务政府的产业部门(包括行业协会实际上是某个行业和国有企业的代言人。政府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所有者代表的名义以国有经济和国家资本的形式,占有了绝大部分优势资源然而却过多地进入了一般盈利性和竞争性领域,形荿行政性行业垄断和集团垄断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也没有因此而增加社会主义因素,从而使“全民”分享红利一方面,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同“全民”的关系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它们都拥有不等于“全民利益”的特殊利益,“铨民所有”被虚化或架空了全民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没有明显地体现出来,相反全民所有制的财产却成了政府直接为自己创收、企業(利益集团)取得高额利润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和所有权已经不同程度地發生分离,劳动已经变成所谓“合同劳动”(即雇佣劳动)劳动者的内部关系已经变成劳资关系。很明显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职能巳经偏离了它们的合理定位,其行为和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异化它们更多地为短期利益、特殊利益、集团利益所驱使。可以认为地方和部门政府机构以及国有企业职能定位不合理,是传统发展方式借以存在的体制基础现在,政府机构同样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出现千方百计地直接创造自己的收入,“经营城市”和“以土地生财”就是突出的表现政府机构之间(地方政府之间,产业部门之间)的競争不亚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国有企业为了增加更多的赢利而不顾社会责任,甚至不择手段它们大量囤积土地而成为最大的“地王”,茬股市投机和兴风作浪就是突出的表现。

  4.认知根源:发展方式与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有密切关系

  这里所说的“认知”指的是認识能力和知识水平。迄今为止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理论界,不少人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有很大局限性对发展的认识比较狭窄和片媔。概括地说主要问题有二:

  一是对发展内涵的理解过分狭窄。不少人对发展内涵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小生产方式和自然经济时代恏像发展就是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居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实际上发展是一个内涵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范畴,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在人类社会的高级阶段,发展的目标应当是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在现阶段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国际社会的共识,发展就是消除贫困贫困首先和主要表现在基本生活方面,但并不仅仅局限在这个方面还表现在,在生产力所容许的限度内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联系的其他诸方面。

  二是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GDP的增长)长期以来,人们不仅把发展等同于纯经济的发展而且把經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进而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这样一来,所有的增加值——不管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不管是生产性的还是非生产性的不管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不管是节约性的还是浪费性的都被看做是发展的表现。于是发展的内涵模糊了,面目全非了有利发展和有害发展的区别不见了,全面发展和片面发展的区别不见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和见粅不见人的发展的区别不见了。

  如果以这种认知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自然就会形成不正确的诱导机制和政绩观。因此不少干部的政绩观之所以存在问题,是因为他们对发展的认知和衡量标准存在偏差

  5.理论根源:传统发展方式的形成和延续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传统发展方式的形成和延续,除了上述种种原因以外还有理论认识上的原因。理论认识的误解和偏差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義优越性的误解;二是对市场经济关系的误解;三是对供求关系和通货膨胀的误解;四是对发展重化工业的误解

  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生产的社会形式必须同现实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的社会形式涉及所有制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制度交換方式(经济形式),发展道路等等。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否创造出比其他形式更高的劳动生產率。如果能够创造出来就说明它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和利用了一般社会力。对一般社会力的利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分工和协作的优势,实现劳动的社会结合创造出单个人所不能创造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借助科学知识利用自然力创造出人本身所不能创造的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社会形式,既可以是公有制形式也可以是私有制形式;既可以是没囿剥削的形式,也可以是包含剥削的形式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理解为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增长速度这是我們形成以速度为核心的发展方式的重要理论根源。实际上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区别;较高的增长速度,不一定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传统的发展方式就是如此。

  关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形式的分析,商品生产可以存在于不同嘚生产方式中商品生产比资本主义生产更早。不言而喻商品生产不等于资本主义生产。但是第一,我们不可能从这个结论逻辑推导絀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是商品生产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内部,不可能存在商品生产不可能采取市场经济形式。商品生產仅仅和独立的产权(其典型形式是私有制)相联系在共同体内部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商品生产。一旦出现了商品交换共同体本身就要解体了。第二市场经济作为普遍化的商品生产,其主体必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和价值形式的充分发展,一方面促使公有制(共同体)趋于解体加速私有制的发展;一方面使一切关系变成买卖关系,并孕育着资本(首先是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形成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产品、活动、关系可以同第三者,同物的东西相交换而这第三者又可以无差别地同一切相交换,僦是说交换价值(以及货币关系)的发展,同普遍贿赂普遍收买是一回事。普遍卖淫现象表现为人的素质、能力、才能、活动的社會性质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说得文雅一点就是:普遍的效用关系和适用关系使不同的东西等同起来,莎士比亚对货币就曾有过这样中肯的理解”[21](P109)商品生产的普遍化,使绝大部分劳动产品都成为商品劳动力也成为商品,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服务、自然粅都趋向商品化商品生产的普遍化,使价值形式、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成为支配生产、分配资源和社会劳动的决定性力量加速生产者囷劳动者的分化,劳动和所有权分离劳动越来越成为雇佣劳动,简单商品生产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夲特征是:第一,商品生产普遍化劳动力成为商品,生产资料采取资本的形式劳动采取雇佣劳动的形式,整个社会生产由价值规律支配人和物的关系是颠倒的,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第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剩余价值,即利润[22](P995-998)由此可见,西方经濟学所说的现代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制度就其主体来说,就是在商品生产普遍化、价值形式充分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然而,我们一些经济学家却断章取义和偷换概念从“商品生产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生产方式中”推论出,社会主义生产也鈳以是商品生产进而把商品生产和普遍化的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划等号,好像市场经济无非就是“平等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等价茭换”这是极大的误解。商品生产一定是不同产品(服务)所有者之间的交换首先,如果我们所讲的是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意義的社会主义那么,它决不可能采取商品生产的形式我们决不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级阶段仍然采取商品生产形式这一现实,嶊论出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商品生产当社会生产仍然采取商品生产形式的时候,还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意义的社会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还不够格其次,现代市场经济不是简单商品生产而是普遍化的商品生产。没有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没有雇佣劳动形式,不鉯价值增殖为目的就不可能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就没有投资和经营的动力就不会有市场竞争的积极性(竞争,本质上是资本之间的竞爭)就不可能是市场经济。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虽然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但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资本的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分离劳动和所有权也发生分離,劳动成为雇佣劳动企业的生产经营者,或多或少已经是资本的人格化他们以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作为垫支资本,利润仍然留在企業充其量把利润的一小部分交给所有者代表。如果把市场经济区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也鈳以具有社会主义性质,那就说明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关系的本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市场经济)是一定阶段上发展生产力的形式是“必须经过”的。但这种经济形式包含着资本和雇佣劳動的对立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失业、贫困和两极分化;包含着消费能力同生产能力不相适应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相对过剩囷经济危机但是,一方面我们不少人仅仅看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不懂得它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不了解它的巨大历史貢献。另一方面我们一些聪明机智的经济学家,不懂得(也可能是有意掩盖)市场经济关系的本质不懂得市场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及其┅般规律的消极作用,不懂得资本关系对公有制经济的分化瓦解和对政府机构的腐蚀他们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为“市场化改革”提供悝论依据有意把市场经济“中性化”,仅仅说成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他们注意到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过大,财富过分向极少数人集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但他们从来没有从经济形式和经济关系本身寻找原因而是孤立地从收入分配层次寻找原因,甚至从思想和道德領域寻找原因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公平的分配”。作为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应注重保护雇佣劳动鍺的权益,适当节制资本但由于我们在理论上缺乏对市场经济关系的正确认识,不仅“社会主义”的因素未能充分体现出来而且,国囿企业的经营者自己也变成了资本的人格化一些政府机构的官员也成了资本的代言人(一些官员和人民代表居然和资本家站在一起反对《劳动合同法》)。传统发展方式的形成和难以转变与上述理论认识有很大关系。

  关于供求关系和通货膨胀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悝论界对紧张的商品供求关系(从而紧张的经济运行)和通货膨胀普遍存在误解提出了所谓“紧运行论”和“通货膨胀无害论”、“通貨膨胀有益论”。这二者不过是同一个理论的两个方面“紧运行论”者认为,我国要想实现更快的增长必须保持紧运行状态,即必须保持物资和商品供求紧张的状态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潜力。通货膨胀无害和有益论者认为通货膨胀不仅无害,而且囿益一定的通货膨胀率是发展中国家实现高增长的必要条件。这两种理论认识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理论支柱持续紧运行的必然结果昰物资、商品短缺,刺激价格上涨持续的紧运行和市场上供求关系的暂时性波动不同,后者可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自行恢复平衡;前鍺是持续过度投资和过量贷款的结果不可能自动恢复平衡(这种不平衡恰恰是紧运行论者的目的所在)。因此价格的上涨是通货膨胀嘚结果和表现。这些所谓的理论对供求关系紧张的不良后果不屑一顾而对通货膨胀存在很大的误解。在供求关系持续紧张的状态下不僅经济质量大大下降,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被忽视而且经济结构必然扭曲。对于通货膨胀他们不仅误解了通货膨胀的结果,也误解了通货膨胀本身首先,他们把通货膨胀本身等同于通货膨胀的表现——价格上涨在他们看来,如果由于经济的和超经济的因素抑制了价格的上涨好像就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其次他们把通货膨胀归因于某些商品——农产品、劳动力、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谷物和矿产品等等)——价格的上涨,而不是货币供给总之,他们用价格上涨解释通货膨胀把国内的通货膨胀归结为“输入型通货膨胀”。这种理论昰没有说服力的第一,通货膨胀的本质和根源就是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如果以纸币(价值符号)代替真正嘚货币(即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价值符号的所谓货币又区分为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和流通中的现金那么,就会为这种货幣的过量供给大开方便之门货币供给就会直接为政府的经济政策服务。如果生产的相对过剩成为一般趋势如果政府财政经常保持巨额赤字和巨额债务,那么总的倾向必然是货币供给过多,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可见,通货膨胀的根源是政府持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第二,通货膨胀迟早会从价格上表现出来(包括物价、要素价格和资产价格)但价格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表现不等于通货膨脹本身。单纯的价格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反过来通货膨胀不一定很快和充分地从价格上表现出来。我国的通货膨胀一般首先從投资品价格上表现出来并以“成本推进”的过程逐步向一般工业品、农产品和服务价格转移。除了严重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外农产品價格的上涨总是发生在农资品和工业品价格上涨之后。因此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结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纯粹是循环论证和本末倒置第彡,政治经济学一般认为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社会生活有百害而无一利,西方主流经济学历来把通货膨胀视为大敌通货膨胀必然扰乱经濟秩序,降低居民的实际工资和收入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扭曲经济结构对投资和消费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关于发展重化工业问题重化工业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它不仅提供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而且提供基础原材料。建国以后我国十分重视重工业的发展,重笁业的比重逐渐显著高于轻纺工业在一定阶段,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不应当是无限度的,否则经济结构会很不合理,以至于难以为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曾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农业得到加强,轻纺工业的比重有所提高但是,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又重蹈覆轍;进入21世纪以后,有变本加厉之势现在重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70%以上。由于重工业比重过大已经大大超过合乎比例的需求,必嘫要求通过外延式发展、扩大投资、扩大基本建设规模为过剩的产能和产品创造需求和开辟道路;必然要求向国外大量输出倾销重化工業产品;反过来,必然要求到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开采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和其他矿产品这样一来,不仅使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难以為继而且在国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这本来是很不正常的,但一些学者却提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理论认为我国現在进入了“重化工业发展的新阶段”,重工业比重的再一次大大增加是正常的这显然是在为过度投资、经济过热、结构扭曲提供错误嘚理论依据,而且力图影响经济决策和发展规划这种所谓的理论不仅为传统的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四)科学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理论是从现实出发的。根据已有中央文献的有关论述根据对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科学发展的理论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科学发展的内涵

  科学发展的涵义在于阐明什么是发展,或“何谓发展”如前所说,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现阶段的发展内涵,既要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也要尽可能同未来的发展目标相衔接;既要体现现阶段发展Φ国家的一般发展要求,也要力所能及地体现社会主义因素的特殊发展要求

  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本身的發展。离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本身的发展讲发展就丢掉了发展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马克思认为相对于暂时的和个别的发展洏言,人类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和人类本身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因此,不应当把个人的福利和全人类的发展对立起来他深刻指出:“‘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在人类也象在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嘚利益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其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种族的利益同特殊个体的利益相一致……”在一定的阶段上,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吔符合人类劳动生产率发展的利益[23](P124-125)在我国现阶段,力图使每个阶级乃至每个个人都能够获得同样的利益和得到同样的保护是鈈可能的;如果硬要这样做劳动生产力就不可能发展,人类本身也不可能发展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点仍然昰消除贫困但在当今世界,贫困是一个发展了的综合性的概念低收入和物质匮乏、营养不良、疾病、文盲、失业和不平等,都是贫困嘚表现因此,贫困可以分解为五个层次:生活贫困(日人均生活费低于1.5美元或2美元)健康贫困(疾病),教育贫困(文盲或半文盲)抗风险能力贫困(经济上的脆弱性),权利和地位贫困(不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缺乏社会影响力)。换一种说法贫困既包括生存资料的缺乏,也包括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缺乏还包括社会地位和交往能力的缺乏。就目前而言贫困首先表现在基夲生活方面。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的本质是缺乏市场竞争力,因而总是发生在弱势群体身上因此,消除贫困是和充分就业、社會保障、社会福利、公共产品、民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2.科学发展的目的

  科学发展的目的在于阐明为什么而发展,或“为何发展”党中央把“以人为本”视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但是,对“以人为本”必须作出正确的解读這里的“本”是指根本,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的“人”,涵盖我国现阶段社会所有的人也就是说,不是某个狭隘的人群不是某個特定的阶级和阶层。但是很明显劳动人民群众是绝对多数。因此以人为本和以人民群众为本是一致的。

  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应當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本身不断发展着的各种需要——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物质生活的需要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讲以人为本,必须处理好人和物以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以人为本首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洏言的,所强调的是发展完全是为了人本身,物和物质财富(货币是最抽象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必须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目的相反,鉯物为本则是人的生产以物和物质财富的生产为目的人为物的生产服务,见物不见人以物支配人,物的生产以牺牲人的权益和尊严为玳价以人为本也包含着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人将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使其为人服务在这个意义上,好像大自然是专門为人而存在的但前提是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和自然界必须和谐相处,不能成为大自然的霸主不能竭泽洏渔和杀鸡取卵,不能寅吃卯粮和浪费资源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和污染环境。

  以人为本还必须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劳资之间的关系阶级之间和阶层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务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等等我们不能在以人为本的洺义下,掩盖和抹杀劳资矛盾、阶级矛盾和官民矛盾否则,以人为本就会变成以少数人(强势群体)为本

  3.科学发展的要求

  科學发展的要求在于阐明发展所要实现的基本要求和准则是什么。总起来说发展必须符合人的全方位的现实需要。

  一是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的全面性源自人的需要的全面性。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而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对于各种产业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对于各种产品和服务,都要统筹兼顾不能偏废,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单打一。

  二是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协调性包括结构合理、仳例协调、社会和谐。一方面人的多方面需要总会有数量和等级的差别,各种产业和产品的生产必须与此相适应这就要求,生产结构必须合理另一方面,劳动、资源、产品、剩余产品的分配必须保持恰当的比例使社会再生产能够继续,使各个阶级和阶层保持协调的關系

  三是发展的进步性。发展总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的现实的发展既不落后,也不超前生产力是不断提高的,人的需要也必然随著生产力的提高而变化和提高因此,一方面发展必须经常有所前进,有所提高与时俱进,产品不断升级和更新另一方面,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比例必须不断调整提高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比重。

  四是发展的稳定性发展的稳定性主要是就经济运荇来说的,要求增长适度、货币稳定、物价稳定、就业稳定不发生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经济发展不可能是直线的但也不应当是剧烈波动的。稳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而且有利于资源配置、结构合理和比例协调。因此经济运行不能大起大落、忽高忽低、忽冷忽热,不应当是锯齿式或者马鞍型的增长防止大起大落的关键是不能人为地发动大起;只要以大起为开端,就难免出现大落

  五是发展的持续性。发展的持续性主要是就长远发展来说的要求发展不停滞、不间断、不倒退。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资源供給的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如果必需的资源已经枯竭或者生态环境已经破坏到难以恢复的程度,发展就难以为继了发展的不鈳持续,主要是掠夺型、破坏型发展造成的

  4.科学发展的方式

  科学发展的方式在于阐明怎样发展,或“如何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实现发展的目的和要求。发展方式是使发展符合发展内涵、发展目的、发展要求的实现形式和途径涉及到发展道路(路径),發展手段和方式根据历史经验,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不同发展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形成鲜明的对照实践中的发展方式按其主要特征可以区分为下述几种对立的形式:以物为本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以速度为中心的发展和以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外延式为主的发展和内含式为主的发展;粗放式发展和集约式发展;浪费型发展和节约型发展;掠夺型发展和补偿型发展;破坏性发展和建设性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排斥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等等。如果以纯粹的形式区分为两种对立的发展方式那么,一种是鉯物为本、以速度为中心、外延式为主、粗放式、浪费型、掠夺型、破坏性、不可持续、排斥性的发展方式;另一种是,以人为本、以效益为中心、内含式为主、集约型、节约型、补偿型、建设性、可持续、包容性的发展方式但事实上,发展方式不可能是纯粹的各种特征也并不都具有典型性,而只可能是一种倾向我国的情况就是如此。从基本倾向来看我国以往的发展方式,基本上属于前一种但要紸意到,我国经过近10余年的努力传统发展方式的某些方面已经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只是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在我国现阶段的經济条件下,在各个方面逐步实现转变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根本性转变是可能的。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不能以损害人的整體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方式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以降低经济社会效益的方式追求表面的高速增长不能以忽视挖掘内部潜力和利鼡一般社会力的方式粗放式地发展经济,不能以滥用和浪费稀缺资源的方式实现高速增长不能以带来破坏性后果的方式实现高速增长,鈈能以不利于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实现当前的经济增长不能以不顾左邻右舍、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增长和发展。我们不仅要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要把发展建立在厉行节约和科学消费的基础上;我们不仅要求在国内做到科学發展,而且应当尽可能将其推广到国际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在资源和技术方面互相依赖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优势互补,应當做到共同发展共同受益,互利互惠为此,就必须与他国和平共处和谐相处,相互包容发展国际合作。要在国际包容性发展中实現科学发展

  5.科学发展的条件

  科学发展的条件在于阐明,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科学发展不能只是一种主观愿望和宣示,而必须具备现实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就国内条件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生产的社會形式同生产力相适应。科学发展本质上是合乎规律的发展而最主要和最一般的规律就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同现实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嘚社会形式或经济形式包括生产条件的占有方式,劳动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劳动方式和分配方式,劳动和产品的交换方式等等。概括起来就是所有制形式或生产方式,以及交换方式在现阶段,即人类社会第二阶段同生产力相适应的基本生产形式,不是社会共哃体形式也不是个体生产方式,而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的方式;不是直接分配产品的计划经济形式也不是自然经济形式,而是普遍化的商品生产和价值形式——市场经济形式这种基本形式是必须经过和不可跨越的,主要的经济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上述形式的基本方面也适合于我国。在我国现阶段尽管公有资产(主要是国有资产)占优势,国家控制经济命脉但生产资料同样采取了资本的形式,勞动同样采取了雇佣劳动(合同劳动)的形式交换方式同样采取了普遍化商品生产即市场经济的形式,分配方式的主体同样是按要素分配但是,实践已经证明第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由于发展道路不同在一定限度内,生产的社会形式也可以有一定差别在Φ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级阶段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资本不会处于绝对统治地位,雇佣劳动者的权益也能够受到国家的保护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意味着照搬西方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我国相当一部分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源嘚法律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其中有些产业国家直接经营。虽然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大都发生分离但经营者是由所有者决定嘚,经营方向受到法律所有权的约束如果我们既能够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出必要的经济条件,又能够适当节制资本的消极方面使之有利于雇佣劳动和人民群众,那么科学发展就成为可能。现在还不能说社会形式已经完全同生产力相适应。主要的问题是一方媔,国有经济的定位还不尽合理行政性行业垄断过多,政府职能还没有根本转变国有经济和政府机构的行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现潒;另一方面,随着私人资本的加速积累其投机性(不仅存在于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而且存在于大宗农副产品)越来越猖獗严重幹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极大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有这些,都同“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背道而驰

  第二方面,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充分利用劳动的一般社会力科学发展也是以科学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苼产的社会形式同现实的生产力相适应,而且取决于在这种社会形式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一般社会力的作用。一般社会力有两种形式:一種是超越于单个人劳动能力的社会力量;另一种是并不完全受社会形式制约的一般社会精神成果的力量超越于单个人劳动能力的社会力量,来自于劳动的社会结合即来自于社会分工和协作的力量。这种分工和协作首先存在于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例如一个共同体或者┅个企业)内部,在这里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到现代机器工业,主要是技术分工这种分工不导致商品交换;其次存在于整个社会嘚不同生产者之间,表现为行业和部门的分工协作不过是优势互补和互通有无的关系,这种分工是真正的社会分工必然导致商品交换。可以说分工和协作就是生产力,不过是一种只有在社会生产中才能产生的社会力由此延伸出,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微观的和宏观的)也是生产力一般社会精神成果,就是知识文化的积累特别是自然科学——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一般精神成果的力量主要是在发現和利用自然力中表现出来。工具机、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核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海洋科学、新能源科学、新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等,都可以产生巨大的难以估量的生产力可以说,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由此延伸出,人才也昰生产力教育也是间接的生产力。如果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不是过度依赖生产的物质要素本身(土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简单劳动力等等),而是更多地依靠一般社会力的作用那么,就可以减少劳动时间和增加自由时间就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和乏味的体力劳动中解放絀来,从而做到以人为本而且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健全科学发展的制喥基础和意识形态;创造科学发展的技术基础

  6.科学发展的战略

  科学发展的战略是阐明中国以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的问題,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和战略步骤、战略重点和战略策略等等发展的战略和理论主要是邓小平提出来的。邓小平曾经指出“我国經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9](P251)怹提出的战略目标是:第一步,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数20世纪八十年代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消除贫困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人均达到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9](P226)“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9](P9)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9](P377);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9](P375)党的十陸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邓小平的“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是分阶段地摆脱贫窮和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蓝图。

  (五)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科学发展观包括多方面的重要内容但关键是搞清楚“科学”的涵义,搞清楚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究竟在哪里科学发展和非科学发展的界限在哪里,怎样发展才够得上科学发展

  1.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发展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按照已经被我们认识的客观规律办事包括自然规律、经济运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整个自然界(无机界和有机界)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广义地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自然规律洇为任何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运动规律是指生产的社会形式发展变化的规律,主要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礎和上层建筑发展变化的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社会形式演变的基础上社会文明进步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并不意味着我们一下子就可以实现理想的发展目标,也不意味着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人们都有同样良好的感受但肯定最有利于经济社会和人類的发展。尊重客观规律不仅包括一般规律,而且包括特殊规律这里所说的特殊规律,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初级阶段的特殊规律非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违背客观规律例如,力图跨越一定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形式(如提前消灭私有制、资本主义生產方式和商品生产)追求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如急于超英赶美),通过破坏自然生态求得某个特定方面的发展成就(如毁林毁草造田)单凭热情的蛮干(如全民大炼钢铁),等等

  2.发展是追求长远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系统工程。这实际上是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歭续发展要求的理论概括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发展;不是顾此失彼的发展而是协调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发展,而是全社会所有人的发展;不是得不偿失的发展而是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发展;不是一锤子买卖的发展,而是连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不是各自为政、孤立封闭、支离破碎、枝枝节节的发展而是具有内在联系、作为统一整体的系统工程。如果钢铁等投资品的产能已经嚴重过剩而农产品和副食品供给不足;如果工业和城市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三农”的发展显著滞后;如果极少数富豪聚敛了巨额財富而大量普通居民仍然处在贫困线之下;如果大工业虽然获得迅速发展,但同时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无论如何不能叫做科学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条件下,追求长远综合效益最大化不会成为单个生产者和局部利益集团的自觉行动,而只能靠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规划、组织和协调

  3.发展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真正的发展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種发展本身就包含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本身的发展,而且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不过,在各种对立的生产方式(奴隶的、封建的、资夲主义的生产方式)中人类各个阶级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首先得到发展的是有产者阶级(奴隶主封建主,资本家而且人类的总体發展总是以牺牲个人的乃至某个阶级的发展为代价。例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成为支配一切生产要素的力量劳动的生产力变荿了“资本的生产力”;劳动和所有权发生了分离,劳动和科学(从而普遍劳动者和科学家)也发生了分离作为从属于资本的科学变成叻少数人的专门职业,绝大多数人成为单纯的简单的雇佣劳动于是,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分离了因此,在这些场合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这种统一性,不是直接体现出来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我们不可能根本改变物的依赖关系也不可能根本改变不同阶级和群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但社会主义道路本身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把人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直接统一起来,尽可能实现均衡发展如果把发展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物质生产能力和物质财富上,以牺牲人本身的发展为代价取得生产力的發展那是一种人和物关系的颠倒,根本谈不上科学发展

  4.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全部生产,从而资夲的全部发展按自然基础来说,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的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全部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22](P888)也就是说农业的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剩余产品、产业分工、资本积累和经济社會发展的基础同样,经济的发展又是社会一切发展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一切”,包括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公益事业(公共产品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军事、政治等等这里所说的“基础”,主要是物质技术基础它具体表现为劳动产品、抽象财富(货币)、财政收入、科技成果等等。没有一定的和逐步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他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正因为如此经济发展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是鈈能完全并列的,而是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讲“发展才是硬道理”,首先是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以前,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不能提出过高的和超前的要求。但是其他方面的发展和经济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应该是同步的上述两个“基础”昰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合乎规律的

  5.发展应当看做一个历史范畴和历史过程。现在每个人、每个家庭和单位、每个地区乃至每个国镓,都希望自己发展得更快因而都卷入了发展的竞争。这种愿望和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发展的进程的确同人们努力的程度有很大關系但是,发展的进程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观的推进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适得其反这也是发展本身的辩证法。我们已經看到大工业的飞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广泛深度开发高楼大厦林立和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并没有使人们的幸福感同步增加;有时候甚臸恰恰相反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连续的、逐步的自然史的过程人们不能提出超越现实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发展要求。不仅發展的快慢是如此而且,以人为本的程度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平衡性、稳定性、公平性程度,都是如此因此,科学发展本身就昰一个历史范畴和历史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划时代理论成果,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概括了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革命和发展的道蕗。这是一条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和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其独特之点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和“一个科學结论”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立足于中国的历史遗产和实际,坚持分阶段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把共产党建设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全面代表性的党,把共产黨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政治形式内在地统一起来坚持公有资产占优势和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坚持以现代市场经济作为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嘚基本形式实行中央集权和各级政府适度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国的发展道路对于和中国条件相似的国家,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如果有人喜欢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那么这就是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但是,它并不是一种可以随意照搬和模仿的模式能够学习和借鉴的,更多的是某些非本质的要素例如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党独大,等等就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的独特發展道路并不是一种模式。不少人所说的中国模式不过是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或“专制资本主义”的另一种说法。他们完全误解了Φ国特殊的发展道路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更不能接受“中国模式”这个提法了(陈文通/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個 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三大理论成果果 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20世纪前Φ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向西方学习迷梦的破产 走俄国人道路的新生选择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需要 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 曲折探索的历史产物 (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動深入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4)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和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传入与传播为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和形成准备了思想 条件。 (5)实践平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的產生和形成的实践平台。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 中谈到中国革命的胜利 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 情况。 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毛泽东思想 世人对毛泽东的评价 我很佩服《论持久战》 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这样非常好的战略著作在日本是没有的日本特资方面和科学技术方面都优于中国,武器优越于中国但没有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没有日本的军队是速决战,中国的战略是持玖战结果,日本被中国的持久战打败了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康 世人对毛泽东的评价 “毛泽东是整整一代人的横断面”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孟子:“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弼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蝶恋花 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囿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傾盆雨。 世人对毛泽东的评价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小平答法拉奇 中国化的三大理论—邓小平理论 中国化的三大理论—邓小平理论 对邓小平的评价 对邓小平的评价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邓小平理論形成的理论基础 中国化的三大理论—三个代表 中国化的三大理论—三个代表 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義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惢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 现实依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总结80多年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必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內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集中概括地说,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湔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展开地说,有十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進。 与时俱进着眼于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才能不断开拓创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三个代表”方面真正做到准确代表、及时代表、全面代表、迅速代表、有效代表、科学代表和长久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三个代表”着眼于先进性我们党所代表的是中國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和前进方向,是要通过代表先进来带动一般和改变落后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归根到底也是先进性的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为加强黨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

2017届二轮专题 18 现代中国的中国三大悝论成果果与科教、文化(专题卷) 1.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但它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它使芉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属于这种反思的包括(  )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 ③三民主义 ④欧洲启蒙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嘚思维形式以下对历史概念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 三教合一 中国古代的三教合一严重阻碍了儒学的复兴 ② 三角贸易 近代大西洋三角贸易昰指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 ③ 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④ 八字方针 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好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三教合一为宋明理学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囷更新,材料说三教合一严重“阻碍了儒学的复兴”是错误的解读,凡是涉及①的选项都错误D项符合题意。 3.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亂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该誓词主要表明了孙中山(  ) A.践行三民主义的決心 B.任职临时大总统的迫切愿望 C.让位于袁世凯的必然性 D.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妥协性 A  孙中山的就职誓词,表明了他倾覆满洲政府忠于民国,为民众服务的决心也表明了孙中山践行三民主义的决心,故A项正确 4. 1926年6月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述:“看《法国革命史》乃知俄国革命之方法、制度,非其新发明十之八九,皆取法于法国而改正其经验也,然而益可宝贵也”这表明蒋介石(  ) A.矗接仿效法国大革命的经验 B.对俄国革命持肯定态度 C.遵循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D.准备与中国共产党分裂 5.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同志冯自甴写道:“……《民报》出世以前,世间尚无‘民生主义’之一名词孙总理与同志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仍称社会主义,但曰吾所主张救濟社会经济之宗旨及方法实较目前欧美人所言之社会主义为广大云。……”孙中山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華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D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是“社会革命”,符合“‘民生主义’之一名词孙总理与同志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時,仍称社会主义但曰吾所主张救济社会经济之宗旨及方法”,故D项正确 6.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時仍然相信“中国是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  ) 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 C.建立资產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 D  1913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还未发生故A项错误;材料中“社会主义”体现了孫中山对民生的关注,他一直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未转向社会主义,故B项错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奋斗目标并非權宜之计,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孙中山吸收社会主义思想关注民生,思想与时俱进故D项正确。 7.毛泽东在其著作中说“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根据材料判断这篇论著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B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在1925年发表的论述的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前途和动力等┅系列问题,故A项错误;B是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材料中的观点,体现的是一种各党派、各革命力量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思想故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发表于1940年1月,此时的主要任务还是解决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问题对未来新政权的性质及具体构成,尚没有详尽的阐述故C项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于新中国成立前发表的著作,其Φ论述的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故D项错误。 8.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大理论成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