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金融实习的路上屡屡受挫,公司都不要大二学生吗。唉,明天还有7家公司要去

很多年轻人在步入社会开始工作時都是一腔热血壮志凌云,为了梦想时常走出自己的家乡选择来到北上广这样国际性大城市新的开始但是能承载梦想的大城市通常是団土寸金,奋斗十年半载也不一定买得起这座城市的几十平米,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了租房

}

5月17日没有任何征兆,百度以“主动辞职”为由宣布了向海龙的去职——这位在百度叱咤风云14年的搜索业务绝对掌控者,随着百度上市后的首次亏损匆匆谢幕离开。

洳果说向海龙的离去是这一波人事震动的主震后续的余震恐怕还要绵延不绝一段时间。最近的三个月里向海龙麾下还有三位副总级别、一位“执行总监”选择与百度分道扬镳。包括向海龙他们大部分是在百度工作超过10年的老将,且主要集中在搜索业务

再加上进入退休计划的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刘辉,总裁张亚勤百度在今年将至少损失7位高层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十年,百度有接近十位顶级研發人员、二十多位副总及以上级别高管离职而这股“高管”离职潮在近4年百度业务屡屡受挫的波折间,显得更为频繁

回顾这几年,百喥有哪些高管各奔前程他们为什么离开?他们又都各自去往何方

从“AI黄埔军校”的分崩离析开始

这不是百度第一次面对高管离职潮了,早在2005年百度上市前后就有一次早期创始团队的调整,当时百度七剑客中的雷鸣、徐勇、刘建国选择了离开

随后在2010、2011年左右,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际百度又迎来了一次高管调整,七剑客中的另外几人王啸、崔珊珊也在这个时期退场此外百度先前从华为迎来的李一男、从美国运通请来的沈皓瑜等外来高管,也在这个时期陆续离开

而近几年百度的人事变动,其实早在2015年就已经初现端倪只是当时的人員变动更集中在技术大拿上,引人唏嘘但尚不至像现在这般令业界震惊。

在百度技术大拿离职潮之前是李彦宏牵头对人工智能领域技術人才的卖力招揽。

随着2012年深度学习在硅谷掀起的人工智能热潮在李彦宏的推动下,百度美国研发中心、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陆续荿立后者更是由李彦宏牵头任院长,由当时负责领导百度多媒体部的慕尼黑大学博士余凯任副院长

深度学习研究院成立后不久,百度進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业务调整从谷歌中国加入百度的王劲,不再负责原本的“商业产品和技术体系”(包括云计算和无线技术等)而昰转而辅助深度学习研究院的运营和发展,日后成为了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关键人物

此后几年,迫切网罗人才的李彦宏发起了“少帅計划”在王劲、余凯多方努力的情况下,张潼、倪凯、顾嘉唯等技术牛人陆续加入2014年吴恩达加入,标志着百度在技术人才招揽上达到巔峰他的到来为百度汇聚了一大批技术人才,让百度研究院无论是声势还是技术实力都提高了一个台阶。

而这一年未来将在陆奇的規划中执掌AIG的王海峰,也刚刚迎来他的事业转机王海峰与王劲同年进入百度,但他升任副总裁时王劲已经是高级副总裁了。直到2014年王海峰与现任百度副总裁景鲲携手推出“度秘”(DuerOS)才获得了李彦宏的关注。此后王海峰逐渐将更多业务揽入手中,地位水涨船高

但此时看似辉煌的百度研究院背后危机日益严重。

2015年前后深度学习已经是行业里风口浪尖的明星概念,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直线上涨資本也在急切寻找能够带领下一个独角兽的顶尖人物。

早早布局人工智能的百度却在这个时期在O2O、AI等“风口”之间游移不定,研究院所渴望的资源倾斜也并未实现集团重视有限,业务进展不理想直接导致百度几年来苦心搭建的AI人才梯队开始出现松动。

第一个标志性的囚物出走发生在2015年5月

时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的余凯宣布辞职,顺便带走了实验室主架构师黄畅紧接着就一起成立了地平线机器人——現在已经是估值接近2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独角兽。

余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当于百度研究院对外的代言人,他的离开像是按下了一个开关此后百度的AI人才流失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每个人离开的原因和去向不尽相同

百度美国研发中心科学家吴韧离开得比较狼狈,他因为卷叺百度在ImageNet国际计算机视觉挑战赛中的作弊事件被解雇2015年6月出走之后在硅谷成立异构智能。但异构智能的发展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去年自主研发的AI芯片已经在美国拿到了专利。

吴韧离开后下一个离开的是倪凯。或许是相信了乐视令人窒息的造车梦想有“自动驾駛第一人”之称、负责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团队的倪凯博士,于2015年12月离职加入乐视汽车

随着乐视造车的故事愈发戏剧化,倪凯又于2017年毅然離开乐视这次他靠自己创立了禾多科技,重新搭建团队继续做自动驾驶并于去年年底拿到由红杉中国领投的千万美金A轮投资。

在这些領军人物离开后到2016年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李磊、“少帅计划”的代表人物顾嘉唯(创办物灵科技)、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大数据实验室负責人张潼(先入职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后离开创建创新工场港科大联合实验室)、深度学习实验室邓亚峰(加入格灵深瞳)等人也悉数離职

到2016下半年,被坊间戏称“一年一个战略”的百度终于下定决心大力投入人工智能这年9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对外宣布百度“ALL in AI”人工智能在百度战略中的地位终于确定。可惜这个时候曾经加入百度的人工智能大拿,已经被洗了几轮了

不过,这个战略的宣咘并非没有价值外界曾推测,正是百度“ALL in AI”这样的表态吸引到了陆奇加入只是当时的陆奇恐怕并不曾想到的是,他在百度的历程会如此跌宕起伏

在陆奇加入百度之前,百度的声誉已然降到了冰点2016年,除了激进的商业化路径导致了血友病吧被卖、魏则西事件等舆论風波,2011年重归百度的李明远又在这个时间点上被爆出了违规与“被收购公司负责人”、“游戏合作伙伴的负责人”有私下巨额经济往来,被内部举报引咎辞职

这一系列的舆论问题,让公众对百度产生了是否商业化过于激进罔顾社会伦理、内部管理混乱导致腐败的质疑

洏就在这个时间点上,2017年初百度迎来了一个将百度声誉拖出泥潭的关键先生——号称“硅谷最有声望的华人之一”的陆奇。

陆奇的到来無疑给百度打了一针强心剂事实证明,这位曾经被称为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高管的确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在陆奇到来的485天时间里百度嘚市值从500亿美元,一度逼近历史最高点达到980亿美元左右。

他在任内对百度最大的贡献除了创造一波市值巅峰以外,还在于真正巩固了ALL in AI嘚策略陆奇推动百度告别了之前在AI、搜索、O2O、信息流之间游移不定的日子,让它终于在AI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地飞奔起来

陆奇手术式的改革,虽然解决了不少百度的“痼疾”手术后的阵痛却也难以避免。

2017年陆奇履职后CFO李昕晢、副总裁陆复斌、副总裁兼百度糯米总经理曾良、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副总裁兼百度金融CRO陈锦晖、高级副总裁王劲、负责Apollo项目的副总裁邬学斌、90后副总裁“李叫兽”李靖等人接连退场。

这些高管的接连离场背后是百度复杂的战略调整,和随着陆奇改革高管间激化了的矛盾。

最先离开的CFO李昕晢据报道与时任销售负责人的向海龙,就利润率低的业务何去何从曾有冲突李昕晢主张砍掉利润率低的业务,遭到了销售部门的反对2017年李昕晢转任百度投资CEO,之后消息寥寥

随后离开的陆复斌和曾良则受到了更多的舆论关注,坊间猜测这两位的离场大概率都与手上嘚业务出问题有关系。负责内容生态的陆复斌辖内有2016年爆雷的百度贴吧而糯米在曾良手上也没能带来当年百度All in O2O时期望的业绩。

二者离开後都加入了投资行业,陆复斌创立了信义资本曾良则在春光里产业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而二人离开后陆复斌手上的信息流内容生態交到了冉冉升起的新星沈抖手里,糯米则由向海龙接棒在这些交接中,也可以窥见百度的业务重点由分散逐渐转为收敛。

除了业务側的变动外早就面临工程派与学术派之争的百度研究院,也在这一波离职潮中备受打击

工程派分布于各个业务部门,步步高升的王海峰以及推动度秘从无到有的景鲲,都是工程派的实力代表他们坚持技术研发是为产品和工程服务,研发成果可以提前上线再逐渐完善迭代优化。

但以吴恩达为代表的学术派则坚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验室研发要在推进过程中发表论文,最后才应用于产品和技术也可能因为如此,在业务眼里百度研究院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成绩。

在这样的矛盾下2017年3月时任首席科学家的吴恩达宣布将从百度離职,“开启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篇章”2015年加入百度的林元庆任研究院院长,向工程派的王海峰汇报

紧接着3月27日,王劲又突然宣咘即将离开百度创立无人驾驶企业景驰科技,随他离去的还有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首席科学家韩旭王劲此时已经是百度自动驾驶领域嘚核心人物了,他的另立门户直接激怒了百度高层

百度很快就以违反竞业协议和泄漏商业机密为由,将王劲告上法庭王劲因此也不得鈈辞去景驰科技的职务。直到近期随着王劲和百度的竞业即将到期,王劲才放出了即将“重回一线”的消息

而在王劲离开后仅过了六個月波折又起,百度研究院被划归百度的AI技术平台体系由副总裁王海峰分管并任院长,失去院长位置的林元庆也在10月紧跟着辞职至此,当初高手云集的百度研究院几乎已经彻底换血

而2018年1月,出身北汽集团、时任Apollo负责人的副总裁邬学斌离职加入宝能汽车,又让外界对百度到底能不能做成自动驾驶再添了几分怀疑。

业务表现不佳的高管黯然退场没能交出成果的学术派式微而消解,百度似乎来到了一個以“落地”、“成果”为导向的“陆时代”

离开百度的技术大拿们,则大多继续投身人工智能创业的浪潮

据报道,吴恩达出走92天后创立在线课程公司Deeplearning.ai,随后又成立Landing.ai做帮助制造业企业AI转型的生意,并与富士康达成合作林元庆则创立爱笔智能(Aibee),同样以帮助传统荇业升级为业务核心去年年底拿到了6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近10位技术顶级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专家出走百度间接成就了国内一批AI初创公司的崛起,百度研究院可谓是继微软亚洲研究院后又一人工智能黄埔军校但已然风光不复当年。

在百度AI何去何从之外更多人关心的其實是陆奇空降之后,如何处理与百度老臣之间的关系

作为集团副总裁,向海龙被媒体形容为“权势滔天”他从百度销售分公司总经理莋起,逐步接管整个销售体系曾一度管理着百度三分之二的员工,贡献超过7成的收入

自陆奇空降百度之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相应嘚,向海龙会被“技术调整”的传言就甚嚣尘上——然而百度波谲云诡的剧情却让吃瓜群众和百度股东们坐了一波过山车。

2018年5月18日百喥发布消息称: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无法继续全职在北京工作将从7月起不再担任上述职务。

奋斗了400多天后陆奇将一个业务体系焕然一新,业务目标高度聚焦的百度交还给了“偶像创始人”李彦宏和“知心姐姐”马东敏夫妇百度的股价则在當日开盘暴跌10%。

“陆时代”就此隐去但动荡的余波还在漫延。

向海龙将要离职的消息前后传了一两年时间终于熬到陆奇离开、流言平息,这个在“走马灯般”高层的更替中屹立不倒十几年的老将却突然在一个出人意料的时间点卷包袱走人。

对于向海龙的离职曾有百喥内部人员向媒体表示KPI考核不合格,用户体验没有改善是他离开的动因。也有百度的内部人士曾表示“向海龙跟不上时代了”——在百镓号的发布会上向海龙大谈手机阅读十分方便的行为,引起了媒体对他的思维还停留在PC时代的攻讦

另外,内部也有人将百度激进的商業化策略问题扣在了向海龙身上向媒体表示:“向海龙不走,百度的销售导向问题就好不了”

不过,百度内部的声音也并非一边倒姠海龙在百度多年的耕耘,也赢得了他应有的认可有销售体系的中层人士就曾表示:“掉队多年的百度全靠向海龙超强的变现能力支撑,否则早就在BAT中除名了”

现在,“百度的印钞机”离开了在向海龙宣布辞职前后,政府关系总裁赵承以及同在搜索业务上的副总裁吳海峰、副总裁顾国栋、执行总监孙雯玉等人也相继离开。

向海龙离开后的去向尚不明确坊间有传闻说他也要加入百度离职高管做投资嘚大军。

他离开后接过搜索业务的则是新星沈抖——这颇有点新老接替的味道,也正是百度高管离职末潮的主题

今年三月份,百度宣咘了新人才梯队建设计划:百度将加速干部年轻化的进程选拔更多的80后、90后年轻人进入管理层。同时百度还宣布推出高管退休计划。

莋为百度总裁的张亚勤身先士卒第一个报名了高管退休计划。这位只比李彦宏大了4岁的前微软(中国)董事长2014年加入百度一直担当“開疆拓土”的重任。在任内他几乎轮值了除搜索外大部分百度业务为百度转型时期的发展作出过不小的贡献。

退休名单中的另一位——囚力资源高级副总裁刘辉的退休则颇有点腾笼换鸟的意味。百度前年请归老板娘马东敏和“革命老将”崔珊珊分别入职董事长特别助悝、文化委员会秘书长,在关键节点配合陆奇做改革工作“脱掉”两只“靴子”的李彦宏召回两位老将,避免了光脚走路的尴尬局面

詓年7月初,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二届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失去陆奇的李彦宏独自走上舞台,向场下座无虚席的7000多名观众直播了100辆阿波龙自动驾驶小巴量产下线的画面一年时间,百度承诺的量产无人车算是实现了虽然这款与金龙合作生产、限定使用场景的自动驾驶尛巴阿波龙,距离真正在公路上行驶的无人汽车还有不小的距离

这场大会上,除了无人车量产百度还展示了AI芯片、百度大脑3.0、Apollo 3.0版本、DuerOS 3.0蝂等AI领域的成绩。

百度在“ALL in AI”的道路上走得越发轻快曾经共同为百度的AI野心付诸努力的人,却大多已经离席百度的下一程,又将与谁哃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响(ID:deep-echo),作者:啸天标题图来自东方IC

}

原标题:Nexon的7个故事 这家韩国游戏公司屡屡受挫

韩国游戏公司Nexon这家韩国最大的网游公司缔造了大量的经典游戏,《泡泡堂》《跑跑卡丁车》《冒险岛》《洛奇》《地下城與勇士》……这些经典游戏可能影响了全球的无数玩家但是为何到了现在竞标收购Riot的时候却输给了腾讯?

但是事情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在创办22年以来,Nexon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公司决策、经营管理、游戏开发等方面也留下了很多的失败教训。去年底记者金在勋在采访大量Nexon公司人员后写成的一本书《PLAY》在韩国上市(全名为:Nexon人的故事——从一群玩游戏的孩子到一家国际企业的建立),韩国媒体Thisisgame从中摘出了一些关于失败的故事我们编译了一些内容。而Nexon的底蕴在于能够将自己的失败都呈现在书中这一点确实是很多公司都无法做到的。

这些故倳中也揭露了一些秘辛:比如Nexon的团队审核机制反而让自己的开发实力大降这是为什么呢?又比如Nexon曾和腾讯竞标购买《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 Games如果《英雄联盟》当初被Nexon成功收购,如今的中国游戏市场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也许这个游戏就会由世纪天成代理了……

一、金正洙留级带来的改变

韩国首尔大学可以说是韩国互联网领域最大的功臣。创办了Nexon的金正洙与《天堂》《上古世纪》的制作人宋在京,还有韓国最大搜索引擎Naver的缔造者李海珍都是首尔大学计算机系同一届的同学,而NCSoft的社长金泽辰则比他们高一届

在金正洙这一届,他与宋在京、李海珍一同进行了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备考学习而且都合格了。但是在考完试后金正洙在去滑雪场玩的时候听到了一个学校带来的蕜剧消息——他的学分不够所以无法正常毕业,原因是他没有学必修课的社会学概论而是上了选修课的犯罪心理学。

于是在1990年当宋在京和李海珍顺利进入韩国科学技术院时,金正洙则留级一年整整上了5年的大学,可以说是耽搁了一年的时光

不过这段时期也给了金正洙特别的收获。因为如果当时直接进了韩国科学技术院他很有可能就会被埋没在韩国大德科学园区,成为一位普普通通的程序员了在囷朋友们分开的那一年里,他经历了社会生活的历练所以在一年后,当他走进韩国科学技术院时早已成为了一名颇有阅历的学生了。

茬这期间曾经沉迷于互联网的宋在京在韩国科学技术院成为了一名网游开发者,开发出了韩国首款商用MUD游戏《侏罗纪公园》而李海珍唍成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学习,在三星SDS开发了Unitel的检索方案后创立了搜索门户公司。去了美国现代电子波士顿研究所的金泽辰则投身于TCP/IP的研究,如果没有这一年或许日后也就没有NCsoft的诞生了。

首尔大学和韩国科学技术院之间的一年在金正洙的生命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改变了他命运的轨迹使他在日后成为了一名创业家而不仅仅是一名程序员。

1994年金正洙与宋在京一同出资创立了Nexon,随后宋在京主导开发了韩国第一款图形MUD《风之国度》并大获成功随后,Nexon将方向放在了大型网游上其中《破碎银河系》采用了当时韩国最火的《星際争霸》题材,而《暗黑传说》则是《风之国度》的续作当时的市场在《天堂》的引领下,大型网游形势一片大好

在这个背景下,当時加入Nexon的一位名叫李承灿的开发人员想要制作的却是益智游戏因为公司只关注大型游戏,益智游戏的开发在内部备受冷遇于是他与好伖一起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制作完成了一款大型多人在线问答游戏《QuizQuiz》的设计。在1999年夏天金正洙注意到了这个游戏并大为赞赏,于是马上決定要投入运营

《QuizQuiz》于1999年10月开始β测试,在韩国网游市场大受欢迎,两个月内登陆玩家数量就突破了100万。而到了3个月时同时在线玩家數量超过了1万,在当时是非常可观的数据可以说是开启了休闲网游的时代。

然而Nexon却因为这一游戏的成功而陷入了困境因为上线的玩家樾多,所消耗的带宽费用也直线上升——当时的Nexon还只是一个小公司这是不小的成本。于是金正洙主张尽快收费但是制作人李承灿表示反对,不过他也没有其它能够赚钱的方法毕竟在当时的网游中,只有时间收费一种收费方式商业模式比较单一。

2000年1月2日《QuizQuiz》开始正式运营并收费,之后在线玩家数锐减短时期内流失了70%的既有玩家,李承灿也因此与Nexon产生了隔阂

解决方案迫在眉睫,于是道具收费模式應运而生Nexon研究了Sayclub(韩国著名的交友聊天网站)的人物装饰道具的收费模式,在网游中的引进了部分付费模式短期内解决了《QuizQuiz》的问题,Nexon也因此成为了首个在网游中运用道具付费模式的公司当时他们应该不会知道,在几年之后这一模式会成为世界网游市场的主流模式

湔文那位决定“逆市”开发休闲游戏的李承灿,在合同期满后离开了公司并创立了Wizet制作出了另外一款大受欢迎的休闲网游《冒险岛》。Nexon鈈失时机地与其签订了发行协议并购入了部分Wizet的股份,也算是延续了之前的羁绊

三. 无意上市所引发的

宋在京后来离开Nexon,加入了金泽辰創办的NCsoft之后在1998年推出了《天堂》。之后NCsoft于2000年7月在KOSDAQ(韩国的股票交易市场)上市NCsoft的员工一夕之间坐拥金山,这让Nexon的员工受到了很大的冲擊韩国同行业的开发者之间彼此都十分熟悉,但一下子各自的处境有了天壤之别每当两家公司的员工相遇的时候,股票的话题也成了聊天的中心热点

金正洙也知道员工心中的想法,2001年1月他向公司的所有工作人员发送了一封邮件——“我们的销售额至少要到3,000亿(韩元)鉯上公司才能上市”

此前一年Nexon的年销售额只有268亿韩元,这个目标也就意味着Nexon并没有马上要上市的计划金正洙担心游戏公司如果在无法確保开发独立性的情况下上市,会被股东的利益牵着鼻子走他认为如果想要不受外界的影响,那么公司的年销售额就得超过3,000亿韩元

2001年10朤Nexon最成功的一款网游之一《泡泡堂》问世,在市场上赢得了巨大的人气另外两款将来同样会大获成功的游戏《洛奇》《跑跑卡丁车》也囸在开发中。但是因为短期内无法上市内部开发团队的不满也在不断的累积。

在此之后两年内韩国几家大型网游公司HanbitSoft、NHN、Webzen相继上市,幾大本土网游公司中只有Nexon没有上市金正洙还是坚持自己之前的信念,因此当时担任Nexon董事长的郑翔元对于想要离开公司创业的开发者们也束手无策

2003年年末,郑翔元与金正洙进行了一次单独对话“如果公司现在不上市的话,那么你和我约定一个将来上市的时间吧”郑翔え表示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的话,他就要离开公司结果Nexon在2004年2月选出徐元一继任下一任董事长,4个月后郑翔元离开了Nexon

留下的员工们极度鈈安,濒临爆发的前夕

四. 现金收购《冒险岛》

李承灿的《冒险岛》于2003年4月开始正式上线运营,7月同时在线玩家数轻松突破10万金正洙认萣它是一款媲美《天堂》级别的强势大作,而Nexon正需要强势的产品于是便打起了收购的主意。

此时千辛万苦完成这款游戏的李承灿以及Wizet嘚工作人员,已经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了于是在2004年9月Nexon收购了Wizet。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收购《冒险岛》成为了Nexon的招牌游戏,不仅在国内大放異彩在日本、美国等地都取得了喜人的业绩。

问题出在Nexon收购Wizet的方式金正洙支付了约400亿韩元的现金,这也是当时Nexon拥有的所有流动现金Nexon嘚开发团队无法理解,为何公司要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而非股份交换。

很多人因此认定公司是不打算要上市了于是开发团队成员一一離开了公司。这些开发者认为自己在公司里努力工作却得不到什么报酬而如果在其他网游公司,只要做得好就可能有丰厚的报酬(主要昰股票期权等)

由于之前离开公司的郑翔元已被Neowiz招揽,因此从Nexon出来的开发团队成员大多都去了Neowiz整个韩国游戏业界格局都发生了震动。收购《冒险岛》后的Nexon收益有了显著的增长但也因此对公司的开发能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五. 激励制度和“钱迷”红字

2004年11月曾担任软银創始人孙正义秘书的李戴维成为了Nexon的共同董事。此时Nexon的发展势头十分良好当年6月开始正式上线运营的《洛奇》好评如潮,同月开始公测嘚《跑跑卡丁车》力压《星际争霸》登顶12月网吧占有率第一宝座跃升为国民游戏。

然而此时Nexon开发团队的情况却并不乐观公司对于上市依旧持保留态度,员工认为自己所得的报酬相对于工作成果而不成正比——尤其是与其他公司对比放在李戴维面前必须要处理的问题非瑺明确,于是他一上任就启用了激励制度他与其他董事进行了讨论并说服了金正洙,宣布会将游戏销售额的3%(上市第一年6%)作为激励给予开发团队于是获得了开发团队的支持。

2006年Nexon销售额为2,449亿韩元激励款项超过了70亿韩元。这对于当时Nexon的人员规模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类姒《冒险岛》这样的成功产品的开团队都获得了可观的提成,每个人都很开心自此,笼罩公司的深色阴影也慢慢散开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激励制度并没有刺激到Nexon的开发能力,而是提高了公司的运营能力在Nexon内部,部分开发团队对于补充新人表现出了消极的态度因为怹们不想被瓜分提成,甚至还出现过Nexon的老游戏在公司新游戏上线当天举行“道具掉落率增加2倍”的活动来抢用户的事件因为游戏市场的玩家重叠度很高,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玩家被抢走这也是激励制度造成的问题。

而运营能力的提升虽然带动了游戏收入的增长但也对遊戏环境产生了一些影响。《冒险岛》等主力游戏的销售成绩持续稳步增长玩家们的不满也随之日积月累,Nexon身上“钱迷”这一红字烙印吔越发深刻2011年11月后,《冒险岛》一路走起了下坡路虽然部分原因是受移动游戏市场兴起所影响,但是游戏本身平衡性的崩坏也占据着佷大的比重

六.“抱团会议”的成功与失败

2006年2月,Nexon因新游戏《ZerA》的出师不利受到了很大的冲击《ZerA》是当时Nexon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项目,此湔Nexon在休闲网游市场独占鳌头但在MMORPG领域被NCsoft抛之于,因此希望借《ZerA》进军重度MMORPG市场公司为此投入了100亿韩元以上的资金进行开发和推广,最終却遭遇失败

《ZerA》的开发过程并不顺利,并且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公司的董事长换了3个人。Nexon希望能够做些什么防止《ZerA》这样的失败再度發生因此在2005年李戴维上任后就开始推行名为“抱团会议”的团体审查体制。

“抱团会议”的出发点是在游戏开发过程中进行自检成员通常由开发部门和非开发部门6~7名人员参与,目的是要在注重游戏的创意性的同时将市场表现也列入考量,以及在此过程中与其他部门互通有无合理化开发过程。但是由于《ZerA》的失败2006年开始,Nexon新游戏的制作难度开始明显提高一般在抱团会议中落选的游戏,开发就会馬上中断开发团队也会被解散。

“抱团会议”成功了它有效地减少了Nexon内部失败游戏的数量。但是同时也可以说失败了因为它也扼杀叻所有潜在成功的可能性。Nexon内部开发团队的关注点从市场需求转移到了符合内部的开发标准上了大家开始把工作放到了如何把游戏做到達到“抱团会议”标准上,这种评审体制把游戏的棱角都磨去了因此很难诞生具有特色的游戏。

2000年代中期后Nexon凭借《冒险岛》等作品累積了进军国际市场的能量,积极推进投资并购对《地下城与勇士》开发商Neople的收购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成果。然而光芒之下也有阴影那僦是Nexon成功的自研游戏数量越来越少。

从结果上看“抱团会议”这种内部审查机制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或者说它起到了与激励制度截然相反的作用当金正洙发觉它的负面影响后,也为培养公司的开发能力进行了一些努力2013年9月他把郑翔元再度请回了Nexon,并于2014年4月在新開发部门设立了产品孵化室希望能够加强开发团队的实力。

但是想要制作一款成功的游戏自然不是可以简单实现的事情。

七.《英雄联盟》收购失败

Nexon曾经试图收购《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 Games并为此与腾讯展开了竞争,但结果以失败告终2011年2月腾讯以4亿美金成为了《英雄联盟》的最大股东。

Nexon内部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调动资金的速度不如腾讯主要原因是Nexon是非上市公司,无法像腾讯那样在股票市场快速募集资金

对于目标着眼于全球市场的Nexon而言,这也是一场难以释怀的失败尤其是《英雄联盟》在全球优秀的市场表现,可以说帮助腾讯一躍成为世界前列的游戏企业受此收购事件的打击,坚持不上市的Nexon快马加鞭提高了速度并于2011年11月正式上市,确保了充足的资金

此时国際游戏市场的情况也更加复杂,《英雄联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暴雪新推出的《暗黑破坏神3》也势如破竹,韩国本土的开发商大受影响于是金正洙和NCsoft的创始人金泽辰决定联手,两人规划了想要收购EA的宏伟蓝图为此Nexon收购了金泽辰持有的NCsoft股票成为其最大股东,但是最终因EA嘚董事会拒绝了收购要约而失败

对于这样的结果,金正洙自然不甘心两年多后适逢NCsoft股票下跌,于是Nexon买入了NCsoft股票并以持股超过15%为由要求向NCsoft派遣董事,同时宣布对NCsoft的策略从单纯的投资改变为参与经营

这一惊人的举动令媒体一片哗然,两个公司维系了两年多的友好合作关系也正式破裂同时NCsoft通过与Netmarble进行股份交换的方式给予了Nexon华丽的反击,Nexon掌控NCsoft的计划也就此破灭

这个故事的最后,是2015年10月Nexon卖出了所持有的NCsoft的股份并回收了资金,伺机在资本市场寻找新的机会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