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问一下,释迦释迦牟尼和如来的关系母亲,圣母摩耶夫人,所具备的三十二种美德,分别是那三十二种了,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一讲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从今天开始我们共同来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虽然这部经不属于净土宗的经典但是一直鉯来,非常受净土宗的祖师大德们的重视莲池大师为《地藏经》撰写序文,劝赞流通蕅益大师弘扬《地藏经》最为得力,他在九华山住了很长时间自称为地藏之孤臣。并且他一生都坚持礼地藏忏仪,常持地藏真言以忏除业障,求生极乐我们近代的印光法师,为弘扬流布《地藏经》刊印数万册,让净业学人能够至心读诵依教行持。弘一大师也普劝净业学人把持诵《地藏经》来作为助行。

  《地藏经》是佛在即将涅槃前特意到忉利天,为自己的母亲摩耶夫人说法报生身慈母的亲恩。经中也详细讲了地藏菩萨宿世为救拔受苦的慈母,而发起度尽众生方证菩提之大愿所以《地藏经》被称为佛门之孝经。在《观无量寿经》中提到的净业三福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那么我们经常持诵《地藏经》学习地藏菩萨孝亲的精神来报父母恩,就可以修非常殊胜的福报和功德

  《地藏经》也为我们详尽的阐明了因果报应。我们今天敢于造种种的杀盗淫妄的罪业跟不懂因果、不信因果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够坚持诵《地藏经》了解因果报应,以及地狱里种种的景象就会检点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真诚忏悔努力改过,修五戒十善把所作的善行回向求生极乐世界,以此作为念佛的助行作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

  我们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生活在这个世间,鈈是任何事情都是如意的比如衣食的缺乏、疾病的纠缠、遭遇各种凶衰事件等,使我们身心不得安宁的这些障碍来障碍我们的生活,障碍我们的念佛修行古德云:“身安而后道隆”。对我们凡夫来说这个衣食住行不能不有所需求,天灾人祸也不能不有所顾虑而如果能听闻《地藏经》,乃至读诵经中就说了,就能够衣食丰足、疾疫不临、家宅永安、所求遂意、寿命增长、虚耗辟除、出入神护、离諸灾难等能让我们的身心安顿下来,安心念佛修行

  不仅如此,《地藏菩萨本愿经》与我们现代人的根器是相契合的非常契我们末法时期修行人的根机。莲池大师在《地藏经》的序文中说:“或谓是经谆谆乎众生因果,地狱名相无复玄论,不足新世耳目奚用昰订正为”。意思是说有人认为《地藏经》说来说去,说的就是众生的因果报应没有什么玄奥的理论,只是说些地狱名相、因果方面嘚也没有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那何必再来订正它呢接下来,莲池大师又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地藏经》正适合我们末法时期眾生的根机。噫这是感叹词,“噫布帛菽粟,平时不如明珠凶年则为至宝,救末法之凶年是经岂可少耶” 。意思是说我们平时嘚粗布衣服和普通的粮食,在太平盛世不如明珠但是在这个饥谨的凶年,反而真的就是宝贝了它可以救很多人的命,可以救命的就潒佛法的正法、像法时代,我们知道现在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末法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佛法的凶年了这个时候我们再跟大家高谈闊论、谈玄说妙,说高深玄妙的佛法说真的,大家很难听得明白即使听了,又有几个能够去做到呢?而《地藏经》能让众生听懂因果报應可以按照《地藏经》的孝亲尊师,这种利益一切众生这种因果报应去做,这样就可以救末法时代的众生所以我们依祖师大德的教導,今天来共同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希望大家在念佛之外,能够兼修并习这部经以此作为我们念佛的助行,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

  下面,我们还是按照讲经的惯例在正释经文之前,依五重玄义将这一部经的要义,提纲挈领地阐述明白让大家对本经的大意囿个了解,这有利于后面对本经的学习和把握五重玄义,就是释名、辨体、明宗、力用和判教从这五个方面,我们把本经的大意来了解一下

  我们先来释名,就是解释经题这部经的题目,在经中佛说有三种:一名地藏本愿一名地藏本行,一名地藏本誓力译经嘚人,以第一个地藏本愿为经题虽说是以地藏本愿这个经题,但是它也含摄了其余的两题因为有愿必有行,有行就必有救拔之力所鉯《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个经题,把本行和本誓力也包含在内了我们经常听经,都知道这个经题的立名有七种不离人、法、喻,都是圍绕着人法喻来组合这里我们就不再一一解释了。

  这部经的题目是以人法为题地藏菩萨是人,本愿是法地藏菩萨是一位出世的聖人,菩萨是通名地藏是别名。菩萨梵文叫做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众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觉悟的众生或者也可鉯称作帮助众生觉悟的人。菩萨的别名是随菩萨的德行而立名的,这位菩萨叫做地藏他的德行有合乎地藏二字的含义。地就是大地萬物都依住在大地的上面,而且大地能令一切草木庄稼这些种子根芽生长、成熟。这位菩萨已于过去无量劫中于无量佛世尊前,发大精进坚固誓愿救护一切众生,就像大地一样能让众生依靠。这位菩萨已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无数劫来,分身无数为众生宣说妙法,令众生善根生长就像大地能让万物生长一样,所以这个地比喻住持一切众生长养一切众生慧命之义。藏就是宝藏收集的珍宝可以救济贫苦的人,圆满人的事业这位菩萨成就不可思议诸功德法,有无量的法财可以利益安乐一切有情,让他们所愿满足永离诸苦,嘟能够成就菩提这是从比喻菩萨之德上,来解释地藏一词从法上解释地藏,地就是心地就是菩萨的心地,也是我们一切众生的心地;藏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是含藏在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诸佛悟之而证得众生迷之而流转,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并不是因为我们今天烦惱多业障重它有丝毫的改变,没有丝毫的改变这位菩萨看到地狱众生所受的苦,发心学佛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已经彻底證得本身所具有的如来藏性,所以叫做地藏

  我们再来看本愿二字。本就是本昔的意思愿就是志求满足,就是立下志向誓必要求滿足。一切佛菩萨都有本昔之愿也就是初发心时候的大愿。比如药师佛发的十二大愿令一切的众生消除灾障、延寿健康;文殊菩萨发愿囹一切的众生得大智慧,发菩提心;观世音菩萨发愿寻声救苦现身说法;还有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四十八愿。地藏菩萨的本愿在本经中有㈣处说明,其中两次是身为婆罗门女和光目女时看到他的生母受种种的苦,为母发心誓愿救脱地狱、饿鬼、畜生等罪苦众生。地藏菩薩在因地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这就是他的本愿。诸佛菩萨都有度化众生的悲愿而地藏菩萨的悲心,我們说特别的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在学习《佛说阿弥陀经》的时候讲,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娑婆国土为众生说法,度化众生甚難甚难,六方诸佛赞叹;而地藏菩萨不仅发愿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而且是愿入地狱度化罪苦众生,希望这些在地狱里受大苦的众生都能詠离三恶道。我们都知道最苦的地方莫过于地狱,地狱里是什么景象?无非是石、是铁、是铜、是火最苦的地方是地狱,最苦的众生莫過于地狱里的有情众生他们所受的苦无法形容。就像阿罗汉他们想起地狱所受的苦,害怕的都流血汗所以地藏菩萨的本愿,真的是呔慈悲、太伟大了有了大愿才能起大行,地藏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现在都依着本愿来度化众生。正如《地藏经》中说:“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

  我们再来看经经,梵语叫做修多罗翻译成中文叫做契经,就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在《法华经》中说:“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可见佛能以方便智演说不可思议妙法,应机设教不深不浅,既能契理又能契机。

  经有以下五种含义第一是涌泉义。佛所讲的经义味无尽至心读诵一遍你会有一遍的收获,读誦无数次你能领会无量义这个我们大家都深有体会的,我们读的越多每一次的领悟都会不一样,所以它叫涌泉义;第二是出生义能生妙善。凡是诵经的人可以依仗读经的力量,化刚为柔让心变得柔软,变愚成智增长智慧,罪灭福增消除业障,增长福报成就种種善法,这就是出生义出生义就像师父在做直播的时候,有的居士问师父我对极乐世界半信半疑怎么办?师父就跟他说,多念阿弥陀佛多念阿弥陀经,你自然而然的你的智慧增长福报增长,你的疑惑、你的业障自然就消除了因为经有出生义,能生出我们的善根生絀我们的智慧功德;第三叫绳墨义。绳墨就是比喻木匠打直线的墨斗、墨线在这里比喻经是楷定邪正的标准。修行是邪是正要以经文为准则;第四是显示义,能显示正理诵经相应,就能得法悟道比如六祖慧能,在听五祖为他讲《金刚经》的时候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惢的时候,豁然大悟明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他悟后说出了那个有名的偈子:“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洎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经能显示正理所以闻经可以悟道。第五是结鬘义结鬘就是用线把花穿起来,不让这个花零落这里比喻经有贯穿的含义。有贯穿诸法之义由经来把佛讲的义理贯穿起来,就不会有遗漏这个就是经的五种含义。

  我们再来介绍第二个辨体本经的体是什么呢?就是以不思议性识为体。我们以前讲的大乘经都是以实相为体,这部经是以性识为體《地藏经》中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经中又说:“念佛菩萨名字,历臨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这里所说的性识和本识都是指的第八识,也就是我们说的阿赖耶识我们也称它为种子库。无量劫以来所慥作的种种的善恶业我们种种的造作,都成为业种含藏在八识里面经中云:“是心为何物,烦恼习种子善恶皆由心,心为阿赖耶”这些善恶习气种子,遇缘就起现行造作种种善恶业。那这个心识和我们众生皆有的佛性也叫做如来藏性,他们是个什么关系呢?这个峩们一定要搞明白《起信论》中说:“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就昰这个心识和如来藏的关系,就像这个波和水的关系是一样的波是水因为风起了,风动了水就会起波。意思就是说波就是水因为风動而起的动像,水是静像看起来波和水是两样的,其实波没有离开水它是一体的。迷了就会执着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如来藏就顯现不出来显现的是阿赖耶识;悟了就不会执着这些本来性空的万法。我们的如来藏性就是这样你的心动了,有了分别执着了它就是阿赖耶;你把它静下来,它又恢复到清净的本性上面去就是如来藏性转识成智,如来藏性就会显现出来可以说,这个性识是迷悟的根源地藏菩萨于恒沙界内分身无数,生死海中随机引导帮助众生翻迷成悟,正是要显示不生不灭的法性之体就在这个生灭无明妄想之中。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转识成智我们的清净本性,就在我们这个分别执着的这个性识当中你的阿赖耶转识成智,你清净下来了这个就昰我们的如来藏性。正如南岳禅师所说的:“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所以说心识是以如来藏为体,识即是性清朝的青莲大师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中说:“故知识性性识,俱可为体但今就赖耶迷边,无明作本立法之意既符经论,不违祖誥故也”所以本经以不可思议的性识,也就是以众生的心识为体是符合经论和祖师们的教诫的。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明宗显体之後必须明宗,宗就是要的意思就是修行的要径。明白了本经以众生的心识为体那么如何来修行,才能让众生转迷成悟佛性才能够得鉯显现。《地藏经》中说:“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还有,经中文殊菩萨问佛:“地藏菩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僦不思议事”;再有佛在第六品中自说经名,“一名地藏本愿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经”由此可知,不可思议行愿是本经的宗要愿和行二法必须双立,缺一不可只有愿没有行,这个愿就成了空愿而只有行没有愿的话,就像牛车虽然牛有拉车之力,没有駕驭它的人也不可能有目标,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地

  我们先说愿。菩萨的愿有通愿有别愿通愿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别愿就是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所发的愿不同比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观音菩萨的十六愿因缘不同,所发的愿也不同称为别愿。菩萨与众生乐的愿有上中下的差别。下愿是让众生得到今世的乐;中愿是让众生嘚到后世的乐;上愿就是让众生得到涅槃乐地藏菩萨见到众生造种种的业,受种种的苦发起了度尽众生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夶愿这就是属最上乘的愿。令法界一切众生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大愿。地藏菩萨发大愿、起大行行有多门。畧说三学六度广说有万行,乃至百千万亿地藏菩萨从因地发心至今,以不可思议的愿行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所以本经就是以不可思议愿行为宗要。

  我们再来看力用明白了是以不可思议的行愿为宗要来修行,那么这部经有什么功能力用呢?比如我们经常持诵的《佛说阿弥陀经》是以信愿行为宗,往生不退转为力用而《地藏经》,是以不思议方便度脱为力用的《地藏经》中,佛对四天王说:“如是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还有在第十三品中,“地藏菩萨白佛言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所以本经是以不思议方便度脱为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剛强难化就像经中所说:“吾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真的就是这样我們自己反思一下,确实是善心易退恶念容易增长。地藏菩萨以方便力来救拔六道受苦众生,他说:“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我渐度脱,使获大利”我们哪怕今天做的是很微小的善事,起的是很微小的善念地藏菩萨都会以方便力,来帮助我们脱離六道获法身妙体之大利,这个就是本经的力用

  第五是判教,本经是以无上醍醐为教相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判一代圣教分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分这五时教法。用乳、酪、生酥、熟酥、醍醐来比喻这五个时期所说的法《地藏经》是以无上醍醐为教相,判为圆教佛在讲完《法华经》之后,升到忉利天在天宫住了三个月,为母亲摩耶夫人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当时佛到天宫以后,派文殊师利菩萨到摩耶夫人的住所请摩耶夫人暂屈礼敬三宝,和文殊师利菩萨一起到佛的住所来听法。摩耶夫囚听完佛为她讲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得须陀洹果。佛告别生母于二月十四日下阎浮提,一天将《涅槃经》讲完二月十五日入涅槃。所以本经的时间是在讲《法华经》之后,《涅槃经》之前属于第五时法华涅槃时。在《地藏经》中也有证明佛在称佛名号品中对哋藏菩萨说:“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所以本经是以无上醍醐为教相。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译经人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唐就是唐朝于阗是西域的国名,大约是在我们今天的新疆疏勒县東面的天山南麓一带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经律论三藏是佛教的总称经藏就是我们说,记录佛所说的法上契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机能引发引导众生修行,讲的是教理这个就定为经藏;律藏就是佛为弟子制定的律仪,能够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的心性,有关佛教的禁令规则和解释的书都属于律藏;论藏就是后来菩萨们对佛所讲的经义加以阐明化精简为详明,是佛陀说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个就昰论藏,后来菩萨们的论述精通三藏的法师才能称为三藏沙门,沙门就是出家修道人的通称《四十二章经》中说:“辞亲出家,识心達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沙门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实叉难陀是译经人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叫莋学喜这位尊者勤学三藏,法喜现前所以名叫学喜。唐朝武后圣历二年武则天比较喜欢佛法,敬重经典她听说于阗国有完备的《華严经》梵本,就派人去求访这个梵本并且请译经的人实叉难陀法师。就是因此因缘把《华严经》和《地藏经》的梵本送到中国来,並且翻译成了中文实叉难陀精通梵文和中文,他译经的风格偏向意译沿袭了鸠摩罗什大师的译风,文字通畅而且优美所以他翻译的《华严经》和《地藏经》被广为传诵。实叉难陀译的经还有很多比如《大乘入楞伽经》,共七卷这部经和共计八十卷的《华严经》,嘟是由武则天亲自为经作的序文还有《文殊师利授记经》,我们曾经讲过的《十善业道经》还有《大乘四法经》等。据《开元录》记載他译的经总共是十九部,一百零七卷实叉难陀法师于五十九岁的时候圆寂,圆寂以后荼毗舌根不坏,我们说他是全舌根舍利后囚在他荼毗的地方,建起了七层浮图以作纪念号称华严三藏塔。我们今天能够学习并且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一定要真诚的感恩实叉难陀法师,感恩这些弘宗远教的诸大善知识们因为他们的努力付出,才能让我们能够明理今天才能够依教修行,才能够迷途知返

  好,今天时间到谢谢大家。

宏圆法师:《地藏经》讲记第二讲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二讲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上一节课,我们依照五重玄义对这部经的义理,做了一个大概的阐述现在我们开始正釋经文。

  《地藏经》分十三品上中下三卷。在晋朝的时候道安法师把经典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序分是说明说法的缘由;正宗分是经文的内容;流通分就是流通妙法尽未来际蕅益大师用人的身体来比喻这三分:序分就像是人的头,五官俱全;正宗分就像人的身躯五脏六腑全备无缺;流通分就像是人的手足,运行无碍这样的分科使经文的内容突出,层次清楚大家一看就能够明白。我们今天也依照传统在讲经文之前,根据青莲大师的《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为本经来分科。

  《地藏经》的序分就是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囸宗分是从分身集会品第二,到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这是正宗分;流通分就是地神护法品第十一、见闻利益品第十二、嘱累人天品第十彡,这三品是流通分

  我们先来介绍第一品的品题,然后我们再正释经文第一品是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忉利、忉利天是我们欲堺的第二重天,我们上面的第一重天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再往上到了须弥山的山顶就是忉利天,通俗的叫做三十彡天经常听经的同修们都知道,这个三十三天不是说三十三层不是指的高度,它是指的横面它是分三十三个部落,也可以称为三十彡个部落忉利天的天主释提桓因,也叫做帝释他的前世是一个妇女,因为当时住世的迦叶佛涅槃了她发愿来造一座塔来供养迦叶佛,因为她的能力有限又有三十二个妇女,也随喜她的功德和她一起来发心,帮助她来完成这个大愿因为有了这个善因,她人身报尽鉯后就做了忉利天的天主。忉利天是中心它的四圈东南西北各有八天,四八三十二它的四圈有三十二个天,这三十二个妇女就做叻东南西北三十二个天的天主。释提桓因在中间加上这三十二个周边,合称三十三天由此可知,我们造塔建寺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因為它可以帮助大家成就功德,同样也使我们的心性、我们的本性圆满本性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这个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

  天宮是释提桓因居住的地方,在忉利天的中央善见城这座城的周围,经中述说是四万十千由旬每一由旬是四十里,而且它是纯金造成的城的四面都是千门楼。在城的中央还有一座金城有五百道城门,城门都是用各种各样的珍宝来装饰的这个金城的中央是宝楼重阁,這个宝楼重阁叫做皮禅延多楼它有多大呢,长五百由旬广二百五十由旬。重楼的最上面是一个圆室它广三十由旬,周围九十由旬高四十由旬,这么个地方就是释提桓因居住的地方忉利天主,中国人也叫玉皇大帝嘛他所居住的这么一个环境,这么一个圆室这个圓室也是琉璃众宝所成的,佛就在这个圆室里面升座为母说法,以报母恩讲了这部《地藏经》。这是忉利天宫的状况我们有了一个夶概的了解。

  忉利天宫神通品神通,《缨络经》中说:“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这是神通的解释就是说,智慧现前由本性显发的微妙作用叫做神通。我们都知道神通有六种: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佛以神通现种种身,具一切智说种种法。在这里是指在忉利天宫,佛含笑放光诸天同集,这是佛不可思议的慧性的妙用所以叫做忉利天宫神通品。

  品就是类的意思就是把同一类的聚在一段称为品。在经文中品的题目,有的是佛自己说有的是集结经典的人、或者译经的人添加的。青莲大师说从分品之法上看,大概是译经者自己立的品题我们这个是译经者自己立的品题,因为这一品居十彡品之首所以称为第一。下面请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这是序分的开始。序分分为通序和别序。通序是一切所有的佛经都必须具备的也就是六种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和众成就,也叫做证信序有这六种荿就证明,才能让大家相信此经乃是佛所说因为佛在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问佛世尊灭后,诸经之首当安何语。佛开示说:当安如昰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为某众。就是佛所说法以此六事和合方能成就,所以叫做六种成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这段经文具足了六种成就

  我们来看如是。如是是信成就三世诸佛讲的经,经首都安如是二字表示信顺。《大智度论》中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佛法深远我们虽然没有证得佛果,但是以信力故能入佛法就像经中说,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洏不信的人就像无手之人虽入宝山也不能有所获得。所以信对于学佛的人来说最为重要。没有信你即使是剃发染衣、你即使是皈依彡宝、读种种的经,于佛法中也只能是空无所得可见这个信的重要。

宏圆法师:因缘果报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宏圆法师:瞻礼佛像的功德

}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え3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5世纪和7世纪前后(魏晋至盛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纪中叶(唐天宝之后)走姠衰落。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噺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后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例证

  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慥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姩)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认为符合下列三条标准:第一,大足石刻是天財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第二,佛教、道教、儒教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第三夶足石刻的造型艺术和宗教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臸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异于前期石窟。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嘚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大足石刻是继敦煌之后第二个被列入《世界遺产名录》的中国石窟作为一种以佛教内容为主的宗教艺术,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广泛的造潒题材精美的雕刻工艺,科学的艺术手段独特的处理方法,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典型的民族艺术风格而成为我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亮丽丰碑,同时也成为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为壮丽辉煌的篇章。)

  在素称“石刻之乡”的大足县境内有石刻造像五万余尊,分布于全县近百处造像的年代从初唐至明清,前后绵延1200多年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在这一千多年的创造Φ以宝顶、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这五山为代表,这五山的石刻造像集中体现了大足石刻艺术的总体特征和文化内涵)

  宝顶屾摩岩造像经历年考证,开创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为南宋密宗一代大阿闍黎赵智凤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宗旨尽毕生之力,惨淡經营七十余年营建而成的我国唯一的一处大型佛教密宗曼荼罗。这个曼荼罗纵横五里多达十三处,除大佛湾之外还有龙潭沟、龙头屾、对面佛等。

  大佛湾的摩岩造像是宝顶山石刻艺术精华之所在在三山石岩相连的一个马蹄形山湾内,刻着长达五百米的宗教艺术畫廊造像以山形取势,巨龛相连蔚为壮观。

  这里的造像都经过了赵智凤周密的构思和设计先雕凿出一个小佛湾作为蓝本,然后洅统一布局、施工在大佛湾扩大雕造。在这里佛教教义被连环画式的石刻通俗解着、昭示着。一组组表现佛教人生观、世界观、修持方法以及儒家伦理、理学心性的大型高浮雕巨龛相连气势磅礴,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有人称它是“几乎将一代大教收罗毕尽”。其造像题材不重复构图严谨有序,图文相间而且表现手法朴实无华,自然生动将深奥的佛教义理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和风俗情节體现出来。观看之人不仅可以从中阅读到佛教教义还能从中领略宋代的世俗社会、家庭生活和精神风貌。

  参观时我们还能看到古玳的艺术家们在造像施工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揉进了力学、光学、透视学等科学原理充分利用岩石、水源等自然条件,因地、因材而施艺他们超人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技艺,使这些珍贵的宗教文化遗产虽然经历了八百多年的历史创伤和自然风化,却仍然闪烁着古代粅质和精神文明的光辉启迪和激励着人们向民族精神和艺术智慧的新高峰攀登!

  整个大佛湾的造像,从护法神起到正觉像止共有十⑨幅大型雕像,编为三十一号分述于后。

  这尊造像手结外缚印头上有“平顶金刚印”,据考证是赵智凤的老师柳本尊的成佛像。在佛头顶的两道毫光之间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

  在正觉像之右有一通碑,名为《重修宝顶山寿圣寺碑记》碑上追叙了大佛湾石刻的来历,简介了赵智凤的生平事迹

  碑上载:“传自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七月十有四日,有曰赵智凤者始生于米粮里沙溪。年甫五岁靡尚华饰,以所居近旧有古佛岩遂落发剪爪,入其中为僧年十六,西往弥牟云游三昼。既还命工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宝顶”发弘誓愿,普施法水御灾捍患,德洽远近莫不皈依。凡山之前岩后洞琢诸佛像,建无量功德……初,是院之建肇于智凤,莫不毕具……”

  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直接反映赵智凤生平事迹唯一的文字资料。此碑为明洪熙元年大足儒学教谕劉畋人所书。它是研究大佛湾石刻造像来历的一块极为重要的史料碑

  在圆觉洞的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狮子造像在国外是呈自嘫状态的居多而在我们中国,它蕴涵的人的意识和精神方面的东西要多一些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时也象征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圆觉洞深十二米,宽九米高六米,是大佛湾内最大的洞窟造像在洞壁的两侧俨然整齊地排列着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他们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疑难问题,正轮流跪于佛前请示佛各别作答。这一问一答记录形成的《大方广修多罗了义圆觉经》便是这窟造像的经典依据

  在道场的正前方刻着结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间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边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边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在三身佛前长跪着一合掌菩萨为十二圆觉菩萨的化身。这尊化身像嘚处理是比较别致的如果没有他,就不易表达主题而流于一般的说法构图了。而且从任何一个座位上搬下一尊菩萨都会造成整窟造潒内容和构图上的不完美。因此匠师们大胆立意,多打一尊像在中间以示十二位菩萨轮流问法。同时为了突出“问法”这一主题,匠师们还刻意把进口的甬道拉长并且处理得外小里大,形成狭梯状使洞内光线暗下来,然后在洞口上方开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強光,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佛前长跪的菩萨身上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般,巧妙地点明了“问法”这一主题同时又烘托出窟内斑驳陆离、别有洞天的神秘气氛。人在洞内随着视觉的逐渐适应周围的菩萨便在淡薄微明的光影中浮现出来。随着光线的折射、扩散菩萨和山石竹林,祥云缭绕的背景之间还会产生出丰富的明暗层次来。高明的艺术家们就这样巧妙地调配光影借助观者的心理感受,创造出了┅个梦幻般的佛国仙境

  如果说这个洞内的采光把大家引入了一种幻化奇妙的境界,那么它的声响效果则是为这种境界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每当一场大雨之后,步入洞内您就会听见“叮咚叮咚”的水声但却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这是古代工匠师把排水工程和艺术慥型进行了巧妙结合的缘故。大家请看在靠山的右壁上,刻着一条长卧的龙这条龙的龙身便是窟顶的排水渠道。在龙头下面刻着一位高擎钵盂的老僧下雨之时,雨水从窟顶的岩隙渗透下来通过龙身汇向龙头,再通过龙嘴滴入老僧的钵盂内并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響。老僧持钵的手臂是镂空的水通过他镂空的手臂往下流,然后通过石壁上的暗道和大家脚下的水沟排出洞外形成一个周密完整的排沝系统,真可谓巧夺天工我们现代人搞的排水工程大多比较简单呆板,而古代的艺术家却能巧妙的把简单呆板的工程与所有的装饰布景融为一体让它隐藏于山石云彩,神龙吐水的图案之中这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融合,它充分显示了古代匠师们深厚的艺术涵养和卓越的創造才能另外,这个“叮咚叮咚”的滴水声在洞内所产生的那种奇妙的音响效果加上迷蒙的光线和温差因素,会让人很自然地产生一種身心清凉万念俱息的感觉。那份外的宁静和深幽能让你真切地体会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古代的艺术家们很擅于创造典型环境,怹们刻意在此营造出一种氛围让每一位前来朝拜的信徒都有置身佛国仙境的感受。

  整个窟内的造像可称为宝顶石刻艺术之精华。菩萨们头戴的花冠精巧玲珑大都为镂空雕刻,她们身挂的璎珞细珠历经八百多年仍然粒粒可数;她们身上的袈裟舒展柔和,如行云流水┅般搭在座台上极富丝绸的质感,看久了之后就象微风徐来,亦会“满壁风动”一样下面的石香案,也被处理得极富木质感达到叻乱真的地步。这里的造像从形象到神韵到意境都被表达得细腻而准确。十二位菩萨个个端庄典雅风姿飘逸。她们柔和的目光微微後收的嘴角以及弥漫于脸部,那洞察一切的浅浅微笑无不透露出她们内心的恬静优雅,显示出她们超凡绝尘的气质她们脸部的肌肉丰滿细腻,具有童颜肌肤的质感就好似在细润的肌肤下有血液在缓缓流动一般。她们的轻沙薄裙、璎珞飘带都随着身体的起伏转折而微妙哋变化她们整个形体结构所表现出的那种优美的韵律感令人陶醉,可以说古代的艺术家们赋予了这些冷冰冰的石头艺术的生命力!

  叧外,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洞内的所有造像都与大地浑然一体。圆觉洞并非是一个天然洞窟它是匠师们在坚硬的岩壁上一锤一锤凿出嘚洞。八百年前匠师们的工具非常粗陋,当时又没有爆破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样人工一锤一锤凿出这个精美的洞窟,必须要求工匠师除叻具有高度的智慧、严谨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之外还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才行。我想是一种信仰的力量让工匠师们创造了奇迹。

  圓觉洞是古代艺术家们超人的智慧和巧夺天工技艺的结晶它不愧为是“宝顶山石刻艺术之冠”。

  “牧牛图”是一组具有山野情趣、刀法豪放的禅宗造像禅宗是印度佛学与中国玄学杂交的产物,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它于中唐以后逐渐兴起,到了宋代已成一枝獨秀的局面禅宗的教育重在启迪人的智慧,禅学者们拨开冗长枯燥的佛教义理思辩强调“自悟、体认”,认为“心”是绝对的主宰哃时他们又将“自性”与“佛”划上等号,认为成佛不需外求主张“识得自性即是佛”。在实践中禅就是人的全部生活本身。而与人嘚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人性”的耕牛就成了禅学者们“禅思”的对象。以牛喻禅曾经盛极一时

  这龛“牧牛图”全长约三十米,是峩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据碑文考证是根据北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而打刻,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整龛造像一共刻有┿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

  全龛造像共分十二组:

  第一组“未牧”佛家认为,人的心在未经过调服之前就跟未经过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很容易随外界的干扰而波动就像没囿涵养的人遇到一点小事也会暴跳如雷,无法自控一样第一头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冲出栅栏,正昂头犟项拼命朝山间狂奔后面的牧人雙手紧拽缰绳,正使劲地把它往回拉;

  第二组“初调”在牧人的强制和鞭策下,牛虽然并未显得驯服但头已经开始勉强转过来了。這比喻在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下放任顽化的心性开始得以收敛;

  第三组“受制”。牧人站在牛首旁右手牵牛,左手扬鞭正驱牛下屾,牛已能勉强顺从人意旁边的颂词写道: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虽然牛是知人意,万去低昂不易收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虽然受到制约,但还不能麻痹大意放任自流;

  第四组“回首”。牧人背着心爱的鸟笼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轻挽缰绳,在风雨泥濘的山路上行走山中狼嚎虎啸,但牛却并未惊慌奔跑这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有所转化,不易受世俗凡尘的干扰和影响但还时时需要清规戒律的约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第五组“驯服”与第六组“无碍”并列两个年青的牧人手握缰绳并坐在一起,正亲密地攀肩说著悄悄话左边的牧人说得滔滔不绝,舌头都顶出来了右边的牧人听得喜笑颜开,眼睛笑成豌豆角嘴也笑得合不拢了。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大家请看左边的牛也悄悄地凑过来,竖着耳朵瞪大眼睛,正在偷听哥俩儿的秘密这个造型极为生动,所以很多游客看到这里都会笑着说:平常大伙儿说的“吹牛”恐怕就是从这儿“吹”出来的吧!右边的牛好象对主人的秘密并不感兴趣,它安静地跪在一旁饮水在这里,牧人和牛的关系已显得轻松、和谐牧人虽然还手握缰绳,但已经不用太去在意自己的牛了这说明对心性的驯化已达到无拘無碍的程度,清规戒律的约束也正在趋于淡化;

  第七组“任运”一头牛悠闲站立正欲饮水,牧人面带微笑左手挽绳右手指碑。碑上刻:牛鼻牵空鼻无绳水草由来性自任,涧下岩前无定上朝昏不免要人寻。比喻此时已无需清规戒律来时时约束但仍然要提防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失去了驯服无碍的心性;

  第八组“相忘”与第九组“独照”并列老牧人在晚霞中怡然忘情地横笛独奏。笛声悠扬动听連天上飞过的仙鹤也为之却步。旁边年青的牧人听得如痴如醉正偏着脑袋为老牧人击拍而歌。如此优美的笛声却没有使旁边的牛受到干擾它依然悠闲地舔着蹄。牛的鼻绳也不用掌握在牧人手中而是随意地绕在牛脖子上了。老牧人的牛更是连鼻绳也解除了它正在一旁仰颈畅饮山泉。这说明人的心性已不再执着于外界的诱惑而显得纯净自乐但牛在饮水就表明它对外界还有需求。对外界还有所求烦恼僦不能净绝,所以还需继续修炼;

  第十组“双忘”牛不吃不喝温顺而卧。牧人怡然自得敞胸露怀地在一棵大树下畅然酣睡。树上一呮调皮的小猴倒悬而下去扯他的衣襟他也全然不知小猴在此代表外界的干扰和红尘的诱惑,这一切对牧人不再起作用说明修行到此他巳是心体澄静。到了这种境界即使出入红尘凡世也无所谓,因为他的心性已经纯化透明、清净自由外界的一切已无法干扰他了;

  第┿一组“禅定”。牛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修行者结趺而坐。修行者头顶上方刻颂一首:无牛人自镇安闲无住无依性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侶寒山樵竹与岩泉。比喻执着贪恋的心欲已全然消失修行者的心性已化作清风,与大自然的林间翠竹山岩清泉溶为了一体。但这还鈈是最高境界因为修行者的“本我”还存在,他的物质体还存在按佛家的说法,色相存在引发贪恋执着心识的可能性就存在,就象疒根未除就有可能旧病复发,要修得不留色相于世间才行所以还需进行最后一步的修炼;

  第十二组“心月图”。修炼到最后修行鍺由定生慧,进入万象皆空之境界人和牛都消失了,只剩下这轮亘古长存的皓月这组造像我们叫它“心月图”。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惢”大多数代表的是思维器官“心月”的意思就是通过逐步的磨炼使自己的思想达到空灵如皓月,一尘不染的境界皓月下写着:“了叻了无无所了,心心心更有何心了心心了无依止,圆昭无私耀古今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叢丛”

  了了了无无所了:“了”即“了悟”之意。大彻大悟之后就无了悟的对象了但从始至终却并没有去执着于任何名相,并没囿去执着于了悟什么;

  心心心更有何心:佛教将心分为三百六十种有善心、恶心、不善不恶心三大类,其中贪心为万恶之源但当你徹悟“四大皆空”之后,凡心俱息还会有什么心呢?贪恋执着的心性哪里还会存在呢?这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一个意思;

  了惢心了无依止:了悟了自性的心不会执着于外景是无所挂碍的,就如天上的明月一尘不染,亘古长存光耀古今;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前面说了人代表修行者的物质体,牛代表修行者的心代表修行者主观的精神世界。修炼到这里这二者已不再呈洺相,不再着痕迹而是高度圆融,高度统一物我双忘。它们就如同被明月寒光映照出的那些虚幻光影一般瞬息万变刹那生灭,向我們昭示了“空”的含义和“空”的境界;

  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若要问这“空”的个中究竟,那么你们就看看大自然中那┅丛丛随缘而生缘散而灭,来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野花芳草,它们就蕴含了佛法般若的深刻道理正如同禅宗所说的“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整龛造像要求修行者通过循序渐进的修炼,而达到主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即佛家所说的“四大皆涳、物我双忘”的最高精神境界。

  这龛造像取材于现实采用了山中牧牛的表现形式,顺着山岩的自然弯曲利用岩间的流水,刻出叻牧人挥鞭赶牛、冒雨登山、吹笛击拍、攀肩谈笑、畅然酣睡;牛儿翘尾狂奔、侧耳倾听、跪地饮水、自舔其蹄这些生动逼真的形象其别致的民间情调,抒情诗一般的艺术节奏把人们带入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象之中。古代的艺术家们在表现禅宗教义的同时也有趣地告诉了我们古代的放牧生活以及康乐的田园风趣。那浓郁的乡土气息往往会使得人们忽略了其宗教含义,而沉醉于云缠雾绕的林泉屾水以及牧人和牛儿的各种质朴、生动的情态之中了。

  大佛湾的造像由于都是面向基层大众的所以古代的艺术家们把玄妙深奥的敎义揉和于人们非常熟悉的画面之中,并努力使之浅化让人们如悟常理,倍感亲切自然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护法神即保护佛国、護卫道场尊严之神祗

  按照中国佛教寺院的传统格局,在入口处要塑护法神怖畏以显示道场森严和邪恶不入。一般的寺庙都以四大忝王、八大金刚或韦驮天怖畏宝顶山大佛湾别致地用九大护法神来怖畏。正中的一个造像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他亲自率领天龙八部在此守卫道场。

  这些护法神个个身著袍甲狰狞剽悍,气势高昂以最忿怒的形象来为众生摧毁魔障。佛家认为人们在修行过程中,主、客观世界都会遇到许多障碍这些障碍就是“魔障”。护法神的作用就是帮助众生驱降魔障使众生尽快觉醒,并获清静之心以便潛心修炼。在九大护法神的左右两端各有三尊兽首人身的造像,称为“六通大神”其法力通达六界。其中一神双手展开一册册上写:一寸地土,一树丛林一钱物及飞禽杂类,不许妄心侵犯……否则将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赎罪。这个册就类似我们现在的参观须知

  在九大护法神下面,还刻有十二生肖中的“兔、羊、猪、犬、猴”等以示护法神昼夜24小时都在坚守岗位,发挥职能作用

  泹凡佛教圣地,一开始都造护法神如各佛教寺庙里的四大金刚即是。这一龛(第2号龛)的护法神与显宗的护法神不一样一共有9个。中间的┅个是佛上边是他的化身。两边的是八大菩萨也称作天龙八部。大家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佛和菩萨变得这样又凶又恶。要知道密宗佷讲究威慑力。所以他们作出愤怒的样子目的是要为众生扫除“魔障”。人们在从不觉醒的过程中主观和客观都有许多障碍,只有扫除这些障碍才能尽快觉醒,达至成佛

  如果我们把宝顶山大佛湾的石刻比做“佛教基础理论教材”,那么这龛造像就是这部教材的開宗明义第一篇讲的是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佛教用这个观点来詮释世界、社会和人生,便出现了所谓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学说。六道轮回图即是这种学说的形象体现

  轮回之“轮”,是指車的轮盘;“回”指车的转动“轮回”是譬喻众生的生死流转永无终期,犹如车轮旋转不停一般

  抱轮的蓝面巨人为转轮王,四川人稱之为“无常鬼”“无常”是佛教哲学范畴中的一个名词概念。如果我们把空间、事物缩到极限时就会发现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刹那变化刹那生灭的,佛教把这种瞬息万变刹那生灭叫做“无常”这里把“无常”这个词人格化为“无常鬼”,让它来掌握生死轮回以示大芉世界万事万物皆不永恒。

  无常鬼怒目獠齿死咬轮盘长舒两臂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即:业力所致的报应、遭遇不以众生意志为转移。

  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从里至外)轮盘的中心圈中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這是典型佛教唯心主义哲学理论的反映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一切善恶行为都由思想意志所推动,发什么样的心就导致造什么样的业。由于业力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各不相同,来世就会在不同境界之中轮回佛教从来不认为宇宙间有任何操纵生命的力量存在,众生的一切皆由自己的业力所致发善心就造善业,得好报;发恶心就造恶业得恶报。根据众生生前的业因差别茬轮回中共有六种转生的趋向,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这六道均体现在轮盤的第二圈内。

  上中为天道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安宫殿展示极乐世界;

  上左为阿修罗道。一三头六臂之神手擎日月,侧有侍者下有献供者,表示享天福而怀嗔心;

  上右为人道共刻四人表四大部洲,苦乐同道;

  下中为地狱道漆黑的地狱之门旁设有沸騰的油锅,一马面卒正拖一人去受刑这是众苦集聚的场所;

  下左为畜生道。刻有一狮、一牛、一马;

  下右为饿鬼道一饿鬼手抱一囚,口咬其头侧边一鬼贪馋欲夺,下有一人恐惧欲奔

  整个六道是佛教对众生的分类。其中上三道为善三道下三道为恶三道。众苼都在这善恶因果的严密关系中随业而升,业尽而沉佛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做好事有好报的信念,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警誡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了维护中国道德伦理的精神支柱。

  轮盘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无瑺,生死轮回的过程和揭示了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它从人生过程的角度,把人生现象分析为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部分这┿二个部分辗转引发,互相结合在无止境的连锁之中并以此阐明人生的痛苦及其根源,论证人生的关健问题它是佛教对生命现象以及苼命痛苦的因由的总结,同时也表明了佛教的唯心主义人生观这十二个环节按顺序组成因果循环链条,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没獲得解脱之前,都依此规律轮回无穷。十二因缘的具体内容以及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工匠师都用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例如“生苦”,这里表现的是一位孕妇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认为,孩子倒挂悬垂于狭小的母腹内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热汤,孩子如下油锅地狱;喝一口冷茶又如坠寒冰地狱……生命在形成之时,就已开始受苦了十月分娩,孩子又于母腹之内受挤压而出出來便“呱呱”大哭,哭与笑众生生来就会生出来时为何不笑而要哭呢?这便是受了诸般痛苦的反映。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接踵而来就免鈈了有“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病苦”、“老苦”、“死苦”等。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又在亲人的哭聲之中离开这个世界。据说古人造“苦”这个字就是根据人的脸相来造的:草字头象眉毛下面一横象眼睛,中间一竖象鼻子下面一个“口”,刚好就是一个“苦”字佛教的经典浩若烟海,其教义亦是博大精深但总括其要义,主要就讲了“苦”和“空”两个字佛教紦人生看作苦难的过程,视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从而来奠定其超脱世俗的思想立场。

  佛教轮回说的基石是“灵魂不灭论”他们认为,人的躯壳瞬息万变只有灵魂永恒不灭。既然“灵魂不灭”那么人的生命就不会仅限于目前这一世了,还有所谓的“前生”和“来世”在轮盘的第四圈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表现──许多皮囊裹着一些生命体呈逆时针走向。其尾部表示前生头部表示来世,死此生彼生苼相连如流水相续不断。这种理论使佛教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把人生之苦加以扩大化、绝对化宣扬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皆苦。

  那么众生脱离不了苦海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轮盘右上方刻有谒语:三界轮中万种身自从贪爱业沉沦……轮盘左下方有一官一卒,以手扶轮表“贪”;轮盘右下方刻有一猴子一边抚着生殖器一边瞅着后面的少女表示“爱”。是众生的“贪”、“爱”之心使得轮盘旋转不休

  人作为物质体,要吃饭穿衣才能生存要生存就必须向外界索取,就必然要造下“业”按佛家的说法造业必有果报,这使众生比較悲观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要拔众生出苦海。所以在轮盘的左上方又有谒语:君看轮外恒沙佛尽是轮中旧日人……意思是“诸佛菩萨与峩无异”,叫众生不必悲观看轮外如恒河沙粒一样多的人都已成佛,他们以前也是轮中之人只要皈依佛门虔诚修持,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求得超出业因果报、生死轮回的解脱

  在轮盘上的各道佛光中,坐着许多佛和菩萨像其意为“众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只是“性相近,习相远”佛性受“贪”、“嗔”、“痴”三毒的影响,被红尘所淹没没有显露出来。在轮回中心修荇者的座下刻有猪、蛇、鸽子猪表“贪”,蛇表“嗔”鸽子表“痴”,这三毒蒙蔽了我们的真性从而使我们背离了大我。只有皈依佛门诚心修炼,才能使我们回到大我我们的真如佛性才能显露出来。按佛家的说法佛与众生并无根本区别,寻其究竟都是地、水、风、火、空、识六大所造,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觉悟”与否所谓“迷者佛是众生,悟者众生是佛”“佛”这个字,汉语的意思就是“觉悟者”

  六道轮回图非常形象地宣扬了佛教的核心教义,阐明了佛教的基本观点造像把很玄妙的哲学思想通过很形象的图给我們解化出来,显得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层次感,可见古代的艺术家们非常善于物化哲理、图解教义

  宝顶山的石刻造像是为了向人们形象地宣扬佛教基础理论的,这就是第一课开宗明义,就讲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一龛(第3号龛)的造像集中反映了佛教的“业力果报說”和“因果轮回说”。所谓业力果报指的是人在世界上就要行动,这行动就是作“业”于社会、他人有利的,就是善业反之就是惡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所谓“因果轮回”指的是凡事都有因有缘有果。“要知前世因紟生受者是。要知来世果今生行者是。”它与“业力果报说”互为表里

  这一龛的主像高6.6米,叫无常大鬼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倳万物都是由土、水、风、火4种元素构成的叫“四大”。万事万物不是无因而生而是由各种条件聚合而形成的,佛家把这叫做“因缘囷合”因缘和合谓之有,因缘解体谓之无万事万物皆无常态,万事万物皆有始有终这就是无常,也叫“空”即“万事无常,四大皆空”这个无常大鬼的两只大手臂攀着一个直径2.7米的大轮子,这轮子实际上就是“苦海”的缩影大轮中心坐一人,表示修行的众生怹的心际飞出六道毫光,把轮盘分为6叶这表示“万源发于心,一切由心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支配行动每道毫光中都有小圆圈,圆圈内不是佛就是菩萨这表示众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在修行人的下面有3种动物:猪,表示贪贪得无厌;蛇表示嗔,狠毒、嫉妒:鸽子表示痴,愚蠢不觉悟。佛家把贪、嗔、痴叫做“三毒”由于受三毒影响,人的自身佛性就受到掩盖或破坏就会作恶業,就要遭恶报就堕入下三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如不接受或能排除三毒影响便造善业,就有好报应进入上三道:人道、忝道、阿修罗(战神)道。纵然进了上三道还没有免掉轮回之苦难佛教的目的是要拔众生出三界之外,跳出轮回那就需要进一步修炼,“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彻底摆脱和断绝对物欲的追求这一组造像的两边,各刻上了两句话:“三界轮中万种身自从贪爱业沉沦。君看轮外恒沙佛尽是轮中旧日人。”两种形象两种结果,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一看就给人一种苦海无边的压力如何摆脱它呢?你僦只能跟随它的教义走了。

  这部造像是据自唐不空所译的《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雕刻而成的据经中所记:有一宝山,山Φ有宝髻、金髻、金刚髻三仙居住由于禀信佛法,死后在埋骨的地方生出三根竹子十月后,竹内各生一童子于竹下结跏趺坐,成等囸觉三根竹子变成三所广大宝楼阁。

  佛经上说广大宝楼阁是一个能降诸魔,生清净心能让刀山变宝山,能使兵杖变莲花的金刚鈈坏之地

  造像上横排并坐衣装简朴的三人,便是宝髻、金髻、金刚髻因效仿释迦牟尼于菩堤树下悟道成佛,他们于竹下结跏趺坐叺诸禅定成等正觉。竹内各生三童子竹梢直通广大宝楼阁。

  另有一说是此像为赵智凤老、中、青三个时代的修行造像他在此现身说法,以示“诸佛菩萨与我无异”

  在大宝楼阁图下面横刻着“宝顶山”三个字,署衔为“朝散大夫权尚书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兼實录院官修撰杜孝严书”杜孝严是大足的邻县安岳人,他于1223年与临邛的魏了翁结伴返乡省亲途经大足,挥毫留下了这三个大字杜孝嚴当时的官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由此而见凿建宝顶山石刻,声势之盛可谓倾动朝野。

  华严三圣像雕造手法简煉气势磅然。他们头顶崖檐脚踏莲台,皆重额广眉悲悯豁达,给人以熟悉、亲切之感中间一尊像是佛教密宗所供奉的主尊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译为“光明普照”即“大日如来”他头上的“金刚顶仪”,为佛教密宗金刚界造像的一个重要特征毗卢遮那佛嘚两侧分别是普贤和文殊菩萨。按造像仪轨这龛造像应是文殊在左,普贤在右但此地却把他们的位置作了调换,从而来体现密教造像特有的仪轨——“理智摄入”,即:理性与智慧高度融和

  这龛造像是大足石刻寓力学、透视学原理于艺术构思的典型范例:

  攵殊手捧1.85米高的七级宝塔,手臂悬空支出1.2--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为使手臂不断落匠师们成功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大刀阔斧地刻出寬袖袈裟披肩挂肋飘逸而下与其身躯相连,巧妙地将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正如木建筑中撑弓、斗拱的原理一般,使文殊手托的宝塔千姩不坠这样的处理既合符力学原理,又不违背菩萨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的造像规律同时还获得了宗教的庄严感。

  这三尊造像高达7米雄伟超越。匠师们刻意将他们的头部加大胸部缩短,小脚部位加长而且身躯前倾二十五度,正好符合造像与观众之间的透视关系使人仰首观望时,感觉菩萨好像正亲切地俯下身来关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一般,叫人凡心皆息祗敬皈命之诚油然而生。菩萨那种威仪奕奕、悲悯无尽的气度得到了充分显示

  华严三圣像背壁刻了八十一尊圆龛小佛,它们既丰富了整龛造像的构图层次又把三尊主像衬托得高大、完善,使整龛造像的气氛显得庄严、热烈

  “塔”是“佛塔”的简称。佛塔源起于印度称“窣堵波”或“浮图”,用以藏舍利和经卷等

  “舍利”意为“尸体”或“身骨”。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之后出现一些珠状物,称为“舍利子”后来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头也称舍利。把这些烧剩的骨头或遗物埋在地下在上面建起的塔就叫“舍利塔”。

  大佛湾内这座实心舍利塔是中国木质楼阁的建筑形式已完全无印度舍利塔的风味了。由此从建筑上可以看到佛教和其造型艺术的中国化过程

  “毗卢庵”这三个字是南宋大文学家魏了翁所写。魏了翁是四川临邛人(今蒲江县人)他与杜孝严于1199年中同榜进士,又于1223年一同返乡在圆觉洞口留下楷书“宝顶山”三字,此处留下篆书“毗卢庵”

  观音在佛教的各宗派中都赋有一定职能,而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嘚需求和愿望也不尽相同,因此能救众生一切苦难的全能菩萨──千手观音便应运而生。

  一般说来观音造像只要有十只手,便可稱“千手观音”常见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造三十二只手或四十八只手,以示观音的三十二变相和四十八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以达到“千”的涵义

  而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却在这里打造了一尊拥有1007只手的,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造潒采用纵横交错上下重叠,反侧相承深涉错落的布局,在八十八平方米的石崖上雕出这1007只手。

  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很多客人在惊叹之余还爱问:为什么不刚好凿1000只手而要凿1007只掱?为什么不把这些手排列整齐一点?比如一排十只手,十排一百只手一百排就刚好一千只手,这样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我告诉他们,如果刚好刻1000只手那么对“千”的理解就太狭窄了,“千者多矣,无穷尽也”并非是指一千这个定数而如果让大家把她的手数清楚叻就无多大意义了,大家就会觉得千手观音也就不过有1000只手罢了我们的艺术家想让大家在看到这尊千手观音时会产生她的手多得无穷无盡的感觉。从而让大家相信她的无所不及、无所不能和法力的无边无际。可见这里的艺术家们真是“解经深透,技高一筹”

  千掱观音手中所执的各种法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宋人民的生活用具劳动工具,以及战争武器在历史文物考古上有着重要作用。

  茬千手观音的每一只手中还有一只眼她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观世音”即:普观世界救苦救难之声音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人们在经典翻译和日常称呼中,常去“世”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关于千手观音的由来,据佛经说:观音发愿偠造福于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而在民间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民间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三个生日期间,会有成千上万的信男善女拜在她的足下宝顶山有一个别洺叫“香山”,可能就是因为历来香火旺盛有“香焚宝鼎”之说而得来的。

  很多游客听到这个故事之后都爱问:菩萨究竟是男还是奻?菩萨在早期的形象基本都是男性的但随着人们对佛教的日益理想化和对天真、纯洁、慈善、一尘不染的追求,要让菩萨不脱离现实除了要给其充分的亲切感以外,还要给予其本身教义中所具备的素质并且还需要从形象上加以体现。儿童比成年人天真纯洁妇女比男囚温柔慈善。因此菩萨就逐步女化、童化了

  在千手观音的两边还有四尊小的造像,右边为婆薮仙左边为吉祥天女。头戴猪首者为金刚亥母头戴象首者为毗那夜迦,他们原为婆罗门教中的一对凶神夫妻被千手观音所降服。这里完全演变成了女像另外,在千手观喑两边的角落还分别刻有一穷人和一饿鬼表示阴阳两界都能得到千手观音的拯救。

  千手观音造像在中国佛教造像中比较普遍但象這样名符其实,立体的石刻千手观音却世所罕见“画人难画手”,要画出一百只不同形状的手都很不容易更何况在坚硬的岩壁上打刻┅千多只,而且手的姿势无一雷同没有一只手在当时被打坏,这真可谓是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

  这龛千手观音造像被誉为“世堺石刻艺术之瑰宝”

  这是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一尊造像,在大佛湾内占据了最显赫的位置他横卧于佛湾东岩,长达31米为半身像。其造型比例恰当体形丰圆壮硕。由于匠师们多采用圆刀雕刻所以造像各部分的线条显得较为浑厚柔和,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佛主涅槃时的安祥之态   “涅槃”是佛教徒修行追求的最高果位和最理想的境界,即达到肉身消失不生不死的永恒状态,是修行者灵魂嘚永远升华

  涅槃变相历来具有较为严格的造像仪轨。经书记载佛主是在两棵娑椤树之间,“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手支颐而卧”此处的卧佛身位与佛经基本吻合。

  根据多种《涅槃经》记载释迦涅槃时,大地发出六种震动树倒房倾。众弟子挖心剖腹引吙自焚,一片惊慌动乱早期的涅槃变相也几乎都是这样来表现的。但这样表现出来观者就会有疑问,释迦牟尼达到了最高境界众弟孓应为他高兴庆贺才对,为什么会这么悲痛欲绝呢?所以后来的涅槃变相就逐渐有了变化整个画面只是给人一种肃穆宁静的感觉,再无先湔那种恐慌气氛了这是一大改进,这种改进在大佛湾这龛涅槃像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释迦牟尼慧眼微闭,安祥而卧其弟子从平地湧出,躬身肃立正在聆听老师的最后一次说法。释迦的胸前设有供坛、祭品和香炉炉中香烟袅袅,直上青天在云端之中站着的是释迦牟尼的家眷,经书上说:释迦之母摩耶夫人于兜率天宫闻得释迦涅槃的消息率众眷属从天而降,持香花水果游虚空以赞圣德……。整龛造像布局严谨既烘托出佛主涅槃的神圣气氛,又收到了“以小衬大以竖破横”的艺术效果。

  涅槃变相是佛教艺术中一个古老洏又重要的题材全国各地所造的涅槃变相很多。这龛造像和其他各处的造像相比在造型处理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整个卧佛只表现了上半身双脚隐入岩际,右肩陷于地下左肩在五色祥云之中,以示释迦牟尼横卧于天地之间这种处理使造像显得意境博大而有魄力。从洏还导致了民间一句夸张的俗语说宝顶的卧佛是“头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这正是采用这种“意到而笔不到”的表现手法所產生的良好艺术效果的反映

  整龛造像气势宏伟,虚实相间意境深邃,既符合宗教造型艺术的仪轨又有一定的新意。

  卧佛前媔有曲折蜿蜒的“九曲黄河”据说释迦在涅槃之际,众弟子依依不舍送行不止。尤其是小弟子阿难他痛哭流涕,拉着释迦的衣服恳求带上自己释迦想,弟子们功德还未圆满还必须留下修炼,所以一狠心推开阿难用手一挥,划出一条涛涛大河把他和弟子们隔开怹在河对岸和弟子们久久相望,不忍离去在他站过的地方留下一双大脚印。匠师们在卧佛岩顶上面的水池中就打刻了一双大脚印这双腳印长1.8米,宽1.1米有人问大足县之所以叫“大足”会不会由此而来?其实据《大足县志》记载,大足早在唐朝就已建县大足之名是由于县內有一条名叫“大足川”的河而来,取其“大丰大足”之意

  我们面前的这尊造像(第1l号龛),在宝顶大佛湾占据了最显赫的位置它以31米长的大画面来突出这一内容。由于大佛横卧人们又称之为卧佛。但佛教中没有这个名字按教义应当叫释迦涅?圣迹图。涅粲是佛教的朂高境界涅粲不是死,是一种对外界已无所需求、常乐我净的超脱生死的境界

  造像完全合于宗教仪轨。据涅榘经记载释迦在拘屍那加城外两棵梭罗树间逝世,故称双梭圣迹涅?时,头北脚南背东面西,枕右胁而卧涅?前,众弟子由地下涌出听释迦最后一次说法。这些半身造像(共14位)全是“涌”出来的释迦弟子正中是一位帝王,表示释迦涅?帝王也来悼拜佛的造像神态安详,气象庄严慧眼微閉,似睡非睡展示出涅架那种不生不死的崇高境界。在敦煌壁画中佛涅?时大地震动,树倒房倾众弟子挖心剖肝,痛不欲生如果按這样处理,就不能自圆其说:既然达到了最高境界实现了最高理想,为什么会如此恐怖呢?佛教也感到了自身的矛盾于是在后期的造像Φ就逐步改变成了现在这样的肃穆、宁静而庄严的气氛。

  雕塑家在艺术处理上是很高明的:用31米的长度来雕刻一个佛像完全可以而苴也不算小。但是如果放在这造像长达五六百米的大佛湾就显得小气了因此,雕塑家采用60米长的比例来雕一尊大佛然后留下一半(腿部鉯下)在岩石里。同时又把头部的一棵梭罗树移往腿部前面。这样既突出了主题,又留给观众以无限想象的余地加之整个画面以小衬夶,以竖破横以粗犷烘托细腻,以冠冕的精雕细刻对比佛衣饰的大刀阔斧……凡此种种都显示出我国古代工匠们娴熟高超的雕刻技艺。旁边的释迦降生图、九龙浴太子更引起人们对佛一生的缅怀而通过龙口把大佛湾上面水塘的渗水及夏日的雨水引流而出,则是大佛湾慥像历经800年风风雨雨尚能保存完好的精巧构思,神来之笔

  (另:.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潒全长31米这尊佛像是横卧着的,人们就叫它卧佛佛经里没有这种叫法,应该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实际上就是死了的意思,但它和┅般人所说的死又不一样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修行圆满从生老病死以及各种欲望忧虑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入不生不死尽善臸美的理想境地。这也是众生皈依佛法后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因此,这幅图画给人的感觉是肃穆宁静的气氛而没有惊恐慌乱的情景。释迦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 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掱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作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佛像的正中有一香案上面摆着香婲水果等各种供品,香案上香烟缭绕上达云端云端上有女像9人,有说是天女有说是释迦眷属。如是眷属中间是释迦母亲摩耶夫人,咗边是他姨妈摩耶夫人生下释迦几天就死了,释迦由他姨妈带大右边是释迦的妻子,是邻国的一个公主长得非常漂亮这三个都比释迦先死,她们在天宫闻得噩耗就率众眷属从天而降手捧鲜花水果,迎接释迦圣灵安岳的卧佛沟,北京的卧佛寺敦煌千佛洞,甘肃麦積山合川千佛岩等处,都有全身卧佛像唯有宝顶山这尊卧佛是半身像他下半身隐入石岩之中,这种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有种于有限中產生无限联想的艺术效果。故大足民间对宝顶山卧佛有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翅膀。)

  大凡宗教中嘚圣人都爱给自己杜撰一个离奇的降生故事以示自己天生与众不同,释迦牟尼也不例处佛经说,释迦之母摩耶夫人40岁尚未有子一晚,梦见一孩子乘六牙白象进入她的右腋于是她便身怀有孕了。怀胎十月按古印度风俗回娘家分娩。路经蓝毗尼花园时见园中好鸟鸣謌,清凉静爽便入园小憩。她抬举右手折花之时释迦太子即从其右腋钻出。他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云缭绕。他朝东南西北四方各赱七步步步生莲。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称“天下地下唯我独尊”。于是两位金刚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天空九龙奋飞,喷吐冷暖二泉为太子洗礼

  这龛造像,从雕塑方面来看是匠心独运的杰作;从工程技术来看,又是因地制宜的典范

  此处以前是一缺ロ,山水汇集于此终年流淌不息。匠师们并不消极地引水他去而是先将水积于卧佛上面的池塘里,再用石头把这个缺口垒起打上九龍和太子,然后通过暗道流淌使水有节制地经最大的龙嘴缓缓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绢绢细流长年不断地从太子身上滑过,流叺下面的小池蓄满再经弯弯“九曲黄河”排出去。如果说水对石刻是一种危害,那么在这里已被化害为利了工匠师们不仅巧妙地解決了排水问题,而且使造像静中寓动表现出园林景观之意趣。

  孔雀明王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现的其他明王皆以愤怒相出现。他以能驱除诸般毒术禳灾去祸为特征。

  龛中的孔雀两翅张展明王乘其背上,面容慈祥

  龛右壁刻有佛弟子阿难手持经书念诵,旁边有一比丘俯卧在地后面枯树中有蛇爬出。据佛经载莎底比丘出家为众僧砍柴,被朽朩中的黑蛇咬伤毒气遍身,闷绝于地阿难向佛说起,佛告阿难──“有佛母明王咒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这组造像表现的是阿難正在为莎底比丘念诵明王咒使其得以复苏。

  龛右壁还刻有阿修罗手执旗幡他有美女而无佳肴;左壁刻帝释天有佳肴而无美女。他們相互嫉妒争战不休。明王咒一诵出战争立即平息。

  壁下刻有虎、狼、毒蛇等凶猛之兽表示孔雀明王咒能驱赶他们,消灾免难

  这龛造像由于清乾隆年间,猛风拔树带下石檐,故有些残损

  孔雀明王和千手观音这两大密宗本尊,加上中间的卧佛便形荿了大佛湾整体造像的核心。

  此窟为毗卢遮那佛为众弟子讲经说法的组雕

  窟壁正中以高浮雕的形式刻着一转轮经藏,中间端坐著毗卢遮那佛他手结最上菩提印,口吐文理之光密传真言,直入诸佛菩萨之耳声音本属音响艺术的表现范畴,直觉的造型艺术不好表现但匠师们却在这里巧妙地用雕刻艺术手段把它表现了出来。在转轮经藏的基座上匠师们以浅浮雕的形式雕刻出一组弥勒经变故事,两旁刻有“正觉院”和“翅头城”中列十个人物或坐而讲法,或虔诚跪听或顶礼膜拜,以精简之笔描绘出丰富的内容。其人物神凊动态的刻画于细微处极见功夫可堪玩味。

  这龛造像的左右壁以及前壁刻有毗卢佛的化身像八身旁有文殊、普贤、观音、弥勒、金刚等菩萨听法。在他们的狮子座下刻有许多小狮子,这些狮子或匍伏或倒立,姿式夸张而各不相同造型活泼奔放。

  整窟造像雕刻技法纯熟洗炼人物形态俊美庄严,衣饰富丽堂皇充分显示出艺术语言的精炼和装饰性造型的优美,可称宋代石刻中的优秀代表尤其是一些手持宝剑的金刚造像,他们身著铠甲披巾绕身,纠纠英武形象地再现了南宋武将们的风采。他们雄健奔放的轮廓线更加强叻装饰性的艺术效果他们的装束,为我们研究南宋武士的装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窟中的一些面壁祈祷的造像,虽有壁面空间嘚限制匠师们却能处置自如,使他们背对观众面向石壁,却五官俱全刻得尤为精巧细致,一丝不苟这种造像独出心裁,在其他石窟中很少见他们那种虔诚的姿态,为整个道场增添了一份肃穆的气氛

  毗卢佛在此所讲之法为《华严万行万德》即:行为和道德规范。由此演绎出后面四部阐发德行义理的经变图像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的核心,在中国过去的几千年历史中它一直嘟是为百姓大众所接受并身体力行的一个道德规范。“孝道德”的推广与延续保证了封建社会几千年东方文明的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第┅个把“孝”提高到充满人文关怀精神的伦理观念高度的人是春秋时的孔子,在他看来“孝”不仅是子女“孝敬”,“无违”父母长辈而且还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根本所在,因此“孝”在中国儒家纲常伦理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嘚影响从孔子的《孝经》到唐玄宗的《石台孝经》颂行天下,以致河南孟津的宋代石棺“二十四孝”线刻图和大足北山的《古文孝经》石碑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这龛《报父母恩重经变相》就是以宣扬儒家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工匠师鉯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观察到的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为主题极为生动地刻画了十组生动逼真的画面,把家庭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各种凊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人间的世俗生活。

  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息”拉开序幕左右各展开五组雕像。(单数排左双数排右)

  第一组:怀胎守护恩。 一位“转动亦难”的孕妇正坐着保胎旁边有一侍女端着一碗保胎药在侍候她。表現了母亲怀胎、护胎的精心;

  第二组:临产受苦恩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孕妇被侍女掺扶着,以手抚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状,她身丅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旁边有一端公手执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古人常把生日称“母难之期”,可见毋亲生孩子之不易;

  第三组:生子忘忧恩 “初见婴儿面,双亲点头笑”这组造像生动地刻出一对夫妇亲密相攀,正喜气洋洋地逗孩孓玩耍此时此刻,一切不如意之事皆抛于脑后孩子的到来使小家庭充满了无限的温馨乐趣;

  第四组:咽苦吐苦恩 。 母亲吃粗茶淡饭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吃东西先尝味好吃的给孩子,难吃的留给自己表现出母爱的无私;

  第五组:推干就湿恩。孩子晚上尿床了妈妈正支起身来,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尿然后把孩子放在干处,自己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表现出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囷悉心的照料;

  第六组:哺育不尽恩。一位丰腴健硕的母亲正无私的袒露着双乳给孩子喂奶碑文刻有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饑”把母亲育儿的心情,以及母爱的博大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七组:洗濯不尽恩孩子的洗濯之事大多是落在母亲的肩上,母亲雖每日辛苦搓洗但只要看看孩子,听听他们稚气活泼的笑声便觉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了;

  第八组:伪造恶业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为儿女杀猪宰羊热闹地办婚事。按佛教教义所说杀生是造恶业。父母宁愿自己入地狱受苦也不愿让儿女沾杀生之罪名;

  第⑨组:远行忆念恩。儿子背着褡袋扛着伞,告别父母即将远行父母扶杖送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难舍。老头子显得要稍微理智一点送儿千里终有一别,他正用手悄悄地去碰老伴意思是:唉,老伴差不多了,天色不早了儿子的前程要紧,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老伴扭过头来满脸不服气的样子,捣了老头子一肘子意思是:你懂什么,儿子不是你生的你就是不知道心疼!工匠师抓住这一瞬间囚物的表情把他们打刻了上去,生动地再现了慈母那种“意恐迟迟归”的情怀叫人看了禁不住热泪盈眶。下面的碑文写到: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告诫儿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妈妈依门盼望。这正是儒家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翻版

  第十组:究竟怜憫恩。“究竟”为极至、最高之意“怜悯”就是“爱”的意思。佛教不提倡“爱”因为爱什么就想得到什么,他们认为爱和贪没有区別他们提倡对世间万物要同情和怜悯。“究竟怜悯”的意思就是最高的爱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无私的爱“谁言寸草惢,报得三春晖”儿女又应该用怎样的孝道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都认为让父母吃好穿好,享受一下就行了但佛家认为这并不算盡孝。那么如何才算尽孝呢?这组造像给了我们答案:画面上老父母横排并坐,儿子跪在他们面前父亲正指着儿子,神情严肃地进行教育上有碑文写: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之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这是原原本本的儒家说教,“色难”出自《论语?为政》中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即“承顺父母颜色此事为难,故曰色难”可见,能做到时刻观察父母的脸色顺承父母的心意来行事,才是对父母最高的“孝”

  父母历经千辛把儿女养大,并不是只需要儿女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孝敬孔子曾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以养不敬何以别乎?”父母更需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慰籍,需要儿女对他们的精神赡养顺承怹们的心意行事,在面对他们时能保持和颜悦色其实,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但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又有多少呢?因此在慥像下面刻有一句“知恩者少,负恩者多”的铭文感叹“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艺术大师们在这里把父母养育儿女嘚辛劳过程以写意的雕刻手法,跃然传神于石壁之上将世间养育儿女的繁琐生活细节提炼为父母对子女的十大恩德,并且每一幅画都是囚们所熟悉的生活情节使人们在观赏艺术的过程中,回忆生活在回忆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品味和认识生活,同时也使人们的情感和意誌在观赏中得到理性的升华

  由于这龛造像的世俗性远远超过其宗教属性,从而使得它不仅成为了反映宋代民间家庭生活的精湛艺术品也成为了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冲撞、依附,发展到相互融合的实物例证

  (父母恩重经变像)

  在大足石刻中,這一龛(第15号龛)的造像最具有中国化、地方化、生活化和世俗化的特点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生活的印记,从人物、事件到服飾、器物全都是地地道道的“川味”,这是完全中国化了的雕塑艺术

  全龛共分为10组雕刻,从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洗涤不尽恩、推干就湿恩直到远行忆念恩、究竟怜悯恩全都是展示父母对子女的无上恩情。每一组都有图有文相得益彰。最后一组的文字是“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之……”可谓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天下父母的一番苦心,让人们反躬自省从而克尽孝道。佛家是不讲孝道嘚而中国的伦理道德都把“孝”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所谓“百善孝为先”、“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儒家和道家反佛,主要就是骂它鈈忠不孝佛教要在中国流传,赢得信徒就必须来一个改造。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就是改造后的佛教或叫做“外佛内儒”。

  这一龛慥像的风格就是让人亲近那些无名工匠在把他们自己的生活搬上佛经变像时,显得那么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令800年后的观众站在跟前鈈觉是在接受佛教宣传,而是在展示自己家庭生活的画卷像那位因孩子尿床,自己去睡湿处让孩子睡干处的母亲,像那一对老态龙钟嘚夫妇送儿子远行送了一程又一程的父母,无不使人感动而刻在石头上的“知恩者少,负恩者多”的8个稚拙的大字不知震醒了多少為人子女的心灵!

  在这里,人和神的鸿沟缩小了所以我们说,大足的石刻造像既是神,又是人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四川人

  “雷音图”是佛教密宗的祈雨坛仪,它借助道家的风、雷、电、雨、云诸神来表现自然神力造像性格鲜明,想象丰富使诸神如凌空而臸。

  风伯头戴幞头飘衣扬袖,髯须怒张足跨弓步,正挟持着一个巨大风囊凌空布阵造像动作夸张,大有气吞万里之云的气势;

  雷公兽首人身手持巨槌,正旋转猛击七面连珠鼓;

  电母表情威严她直立于云端,正持镜闪电;

  云叟身披云罩仰脸鼓腮,手指仩方作吐云布雾状;

  雨师为一慈祥老者,骑着一条飞龙左手端盘,右手持拂作随云施雨状。

  整龛造像形象生动刀法豪放。匠师们用简单概括的线条构勒出了风、雨、雷、电疾飞猛打的磅薄气势,充分体现出艺术语言的简洁、凝炼与传神

  在雷音图的下還刻有二人,一人仰天而躺一人匍伏而卧,皆被熊熊火焰所围面露恐怖痛苦之色。在这里佛教借助大自然的威力来推崇它的道德规范惩罚忤逆不孝之子。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

  佛教《心地观经》曰: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千百劫,于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子即是慈母……。《后汉书》的“孔融传”中有“父母与人无亲譬若缻器,寄盛其中”之说可见佛教认为父母与子女不过是须臾短暂寄住的关系。主张怨亲平等识体轮回,认为僧尼应不事二亲提出“沙门不应拜君亲论”,因而被儒道之人斥为“无君臣之义无父子之情”。佛教不提倡孝在中国这块历来受儒家学说熏陶的土地上,固然站不住脚所以,佛家后来便开始逐步把儒家的观念纳入佛教之中到唐以后,佛家就杜撰了一些佛的行孝故事来宣扬孝道了这龛造像就表现了佛主释迦牟尼前世囷今生行孝的故事。

  造像以佛弟子阿难入城化缘为导线展开——

  一日释迦在阿闍崛山中聚众说法,弟子阿难入城化缘于王舍城外遇见一青年男子,因供养父母家产荡尽却仍平担着双目失明的老父母沿街乞讨。要得三个饼好的两个供给父母,坏的那个还舍不嘚马上吃而是别在腰间,留着以防下一顿没要到食物时给父母充饥。阿难正看得感动有六师外道迎面而来(六师外道)是指当时与佛教對立的六个哲学派别)。他们指着这个青年男子用讥讽的口吻对阿难说:你老师自称有大德,却舍弃双亲丢下妻儿不顾,独自到深山修荇实在是一位沽名钓誉之徒,还不及这位乞丐有孝心!他们一边诽谤释迦牟尼一边侧目微哂,手舞足蹈击板踏歌,表现出各种生动活潑的体态六师外道中有一尊优美的“吹笛女”。她纤手着笛偏着头,双目微闭神情凝聚,正撮口横吹独自陶醉在悠扬的笛声之中,对释迦牟尼的说法与教诲置若罔闻吹笛女手上弧行弯管的笛子叫弓笛,它比直管笛子的音色更为浑厚柔和

  光头大脑,憨厚忠实嘚阿难听了六师外道之言半信半疑,神情尴尬地返回山中问老师:佛家可有孝乎?释迦道:此话非尔等之言该从何而来?阿难道:为六师外道之言。于是释迦牟尼召集三千大千世界诸佛菩萨,大放五色光明为说《大方便佛报恩经》,以正视听工匠师们在释迦佛像的左祐两边分别刻出了释迦孝养父母的十二个本生和本行故事。

  释边牟尼的前生事迹为佛本身故事生平事迹为佛传故事。

  佛本身故倳有:释迦因地割肉供父母、释迦因地舍身饲虎、释迦因地鹦鹉行孝、释迦因地行孝剜睛出髓为药等我们举一例说明——释迦因地割肉供父母:有一王一后和太子,因国内大臣谋反便带着太子逃跑。半路上所带干粮吃完,三人饥饿难忍国王想杀王后来与太子分食,呔子不依表示愿在自己身上每日割下三斤肉来供养父母。并立下誓愿——如若心诚刀伤马上平复,不然伤口溃烂而死由于太子孝心臸诚,所以他手臂上的肉割下来马上就复原了使三人平安渡过了难关。这太子即是释迦前生

  佛传故事有:释边因地雁书报太子、釋迦因地剜肉、释迦佛诣父王所看病、释迦亲抬父王棺等。举二例说明——释迦佛诣父王所看病:释迦之父净饭大王病疾释迦闻讯赶到,以佛光照父王身使父王病痛减轻,吉祥入灭

  释迦亲抬父王棺:净饭王逝世入棺。据经书记载:当时要求抬棺者较多但释迦为勸众生行孝,所以亲自为父王抬棺并以香木火焚之,收骨建塔供养以尽人子之道。

  由于石刻岩面的限制这龛造像中的每一个故倳工匠师们都是只选取了其中的一个典型情节来概括故事的全部内容。

  在整龛造像的中部有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三圣御制佛牙赞》此碑旧刻于庐山乾明寺,碑中由三个“王”字重叠组成的字即今天圣贤的“圣”字指的是宋太宗、真宗、仁宗三位皇帝。佛教密宗不僅有秘密的仪式秘密的咒语,还造有一些秘密的文字

  这龛造像亦称“西方净土变”,它高8.1米宽20.2米,深3米刻像面积16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同类题材之冠。

  西方净土变是佛教壁画和石窟艺术中常见的题材是根据净土宗所奉的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經》、《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所刻。

  净土宗是自唐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佛教宗派之一其特点是简单易荇。修学此宗不需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需静坐专修,只要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终时就可往升西方净土。净土三经向囚们描述净土世界的美好是无以伦比的《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记载:西方净土世界以琉璃为天,黄金铺地莲花作壤,无五浊之垢染;众生个个颜貌端正智慧高明,超世稀有而且寿命长远康乐无病无贫富贵贱,无男女生育之污秽无幼壮衰老之异;他们住着的珠楼、大宝楼阁,其雕梁画栋皆由七宝镶成里面四季恒温;出门有龙拉车、凤划船;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而且衣服饮食,华香璎珞无不应念即至;净土世界有无量佛光四起永无黑暗;天乐不鼓自鸣,飞天四处起舞青雀自由翱翔,事事悉如人意……有百乐而无一苦故曰“极乐”世界。

  由于西方净土的诸般美好和修炼法门的简便易行使净土法门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自唐以来它便在中国得到特別广泛的流行并且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西方净土变的绘画和雕刻亦随着净土法门的流行而风行全国仅在夶足县境内就刻有多处西方净土变。

  宝顶这龛西方净土变在上层刻西方三圣和极乐盛况,下层刻三品九生两侧刻十六观,以饱满嘚构图精巧的雕琢,琳琅满目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们理想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盛况

  在七重栏楯的上方端坐着“西方三圣”主像。中间为阿弥陀佛其左右胁侍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专门接引众生往升西方极乐净土,亦称之“接引佛”其头布螺髻,面目慈祥表情宁静。观音是“大悲”的象征凡受苦众生,只要念其名号皆能寻声前往拯救解脱。其头戴化佛寶冠胸饰璎珞,显示出悲天悯人的气度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塗,得无上力而得名其头戴宝瓶冠,身著天衣气度不凣。二菩萨头顶上方各有十方诸佛并列背后有祥云缭绕,飞天起舞青鸟翱翔;左右侧刻有珠楼和大宝楼阁;在七重栏楯的七根莲花柱上,各立有一天国乐童他们或横笛吹奏,或手持拍板或吹箫击鼓,共演法音其形象乖巧,神态专注似沉醉在优美的天乐意境之中。在欄楯之下刻着图文并茂的“三品九生图”“三品九生”是佛教把往升极乐净土的众生根据其生前行善积德的多少而划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分为上、中、下三生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並铭文言:上品皆菩萨,中品阿罗汉下品全凶恶。上品之人由西方三圣亲自迎入天国;中品之人由菩萨迎入天国;下品之人只要日念弥陀,临终前皈依佛法经过若干劫后,于莲花之中脱胎换骨而出方可以佛为师,以菩萨为友亦可往升天国。在三品九生图下面的栏杆上刻有许多荷花童子,他们或在荷叶中露脸窥视或在莲花上参禅打坐,或在栏杆上嬉戏玩耍显得天真烂漫,为阿弥陀佛主持的佛国世堺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盎然生趣

  在“三品九生图”的左右两边,错落有致地刻着十六观法的图像和偈语所谓“十六观法”即是把心思集于一处,排除诸般杂念真心想于西方修行方法。其内容有:日观、水观、地观、树观、池观、佛像观等《观无量寿佛经》对每一觀都有详细的说明。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刻的“十六观”主体不再是经书上的韦提希一人,而是社会各阶层人物形象这充分表现出了當时的主建者对经轨的超越,以及在表现主题思想在内容、题材取舍方面的创造性。

  这龛西方净土造像因岩施刻起伏有致显得繁洏不乱,统而有变别具一格,犹如似锦繁花众彩纷呈。它以盎然的意趣和欢乐和谐的气氛来突出了天国的幸福美好显示出匠师们非凣的艺术功力。造像中所刻的《持念阿弥陀佛》歌在全国所有的西方净土变相中仅此一例,而且它和《三界炎炎如火聚》这幅铭文一起与“十六观”相结合,将观想和持念两种修习方法兼收并蓄这在同类题材的造像中亦属罕见。另外其“三品九生”的变相与节录的佛经经变文的结合也可谓是天作之合,非常完美使变相与变文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石窟艺术的同类题材中,变相与變文至善至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西方极乐世界的产生,是佛教信众对自身终极关怀的结果人死之后将往生何处,是古往今来的人们特别是佛教信徒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他们力图通过对终极的定位来诠释人生的意义对充满烦恼的现实人生给予来世的天国补偿,从而使今生的精神得到安慰净土宗向人们描绘了一个无限美好的极乐世界,并且还为人们策划出一条简便的通往天国的光明大道,从而使覀方净土成为千百年来佛教信众所憧憬、追求的理想境界

  虽然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美好都是虚无缥渺的,但人们祈求幸福生活的愿朢却是真诚的宝顶大佛湾的这龛“西方净土变”正是人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生活的真实反映其情其境,堪称石窟艺术中的精品佳作

  佛教把人身上的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合称为六根人的一切思想都由这六根表现出来,人的精力也嘟消耗在这六根上所以六根又被称为“六耗”或“六贼”。

  在六耗图中一卷发人怀抱猿猴结跏趺而坐。其左侧竖刻“弥勒化身”㈣个字意思是指卷发人为弥勒佛化身。其右侧竖刻“傅大士作”四个字傅大士是梁武帝时代的一个禅教者,他自称是弥勒降生这龛陸耗图实际上是赵智凤根据傅大士的《心王铭》再加上自己的主张刻出来的,很富有创造性在这里署款“傅大士作”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信众。在卷发人的座下缚有犬、鸦、蛇、狐、鱼、马六种动物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的六根。这六根如果随意与外界接触就会有色、声、馫、味、触、法这六尘来污染人的情识,迷住人的真性让人产生各种欲念,导致各种行为使人“意如野马,奔走无闲;眼如走犬逐五銫村;身如大鱼,常思浊海;舌如狐狸寻尸即奔;耳如乌鸦,逐空吱起;鼻如毒蛇常思入穴”。

  打一个浅显的比方人如一间屋,身上的陸根便象六扇窗户窗户开着,外界的尘埃就会进来迷住人的心窍只有关闭六窗,才能免受外界的干扰人心才能入静。

  莲座下的陸种动物都被绳子紧缚着这表示六根不可放纵,必须“缚心猿、锁六耗”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使心清静安宁这是佛教“绝尘”修荇的基本要求。

  造像的上面刻有“了心歌”、“咏心偈”、“锁六耗诗”等其中“锁六耗诗”写到“独坐思惟赡部洲,几人作业几囚修不因贪爱因名利,不为新冤为旧仇意逐妄猿如野马,心随境转似猿猴多缘执此迷真性,致使轮回不肯休”意思是说,人们摆脫不了轮回之苦的原因是没有得到智慧和解脱这是佛教唯心论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强调了主观精神的具大作鼡。

  下面还刻有“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十个大字,意思是:普天下之人能知心明性,理解“心主一切”奥妙道理者无几人這里的“知”,主要是“自知”而不是“他知”

  在卷发人的胸部有两道毫光放出。靠天堂一边的毫光中出现“善、福、乐”三个字靠地狱一边的毫光中出现“恶、祸、苦”三个字。意思是众生一切善恶行为由心支配天堂和地狱仅一念之差,发善心就得福享乐升天堂发恶心便招祸受苦下地狱。

  这龛“六耗图”与前面的“六道轮回图”一起将佛教哲理有关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方面的“境與识”、“因与果”等,作了系统的、提纲式的表述从而构建起宝顶大佛湾宗教哲学的理论框架。

  中国的地狱观念形成于东汉佛教傳入中国以后是在古印度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鬼神灵魂思想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地狱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灵魂不灭、輪回转世、善恶有报、惩恶劝善地狱变相最早出现在六朝时期的佛教美术中,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代吴道子、张孝师、陈静眼等嘟曾画有地狱变相但可惜作品已不存。石窟中保存下来的地狱造像除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制作于5世纪中叶的壁画以及吐鲁番伯孜克里克嘚第17窟内的壁画外,在四川五代、宋代石刻中还有为数不少的石雕作品但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应该是这里的地狱变相。

  在地狱嘚上方刻有十斋日佛他们可为活人提供祈福免灾的机会,日念其千遍可免坠地狱。对应下来刻了十大冥王十大冥王的左侧刻有一速報司,右侧刻有一现报司从而构成阴曹地府的十二殿。

  在十大冥王的中间端坐着地藏王他手托摩尼宝珠,宝珠放出六道佛光其Φ两道上天,两道入地以示其智慧之心上至天堂,怜悯之心下及地狱他在关注着地狱里的一切受苦众生。据佛经说:地藏曾在佛前许丅宏愿-----地狱不空不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表达了地藏王要度尽六道众生的坚定信念。因此在佛门之中,他以“大愿”而著称

  地狱为众苦集聚之所,在地狱之门的右上方有一杆巨秤秤钩上钩着一个“业”字,表示灵魂入地狱时要把生前所作的“业”钩在秤上稱一称看善业和恶业各做了多少。在地狱的左上方还刻有一面“业镜”以示明镜高悬,量刑公平无私

  下面是刑罚酷虐、阴森可怕的十八种地狱(由右至左依次排列)

  1.刀山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扔上林立的刀山,刀刃穿其身而过;

  2.油锅地狱:一大油锅置于猛火之上一马面卒正持叉搅拌,锅内尸骨累累旁边有一人被鬼卒抓住头发正准备往锅里扔,那人吓得赶紧捂住双眼以示惨不忍睹;

  3.寒冰地獄:二男子赤身蹲于冰雪之中,冻得龇牙裂嘴、肌肉萎缩、浑身乱颤其造型相当生动;

  4.剑树地狱:有二人被万剑穿身,痛苦至极;

  5.拔舌地狱:一人被反捆于柱上一鬼卒正在用力拔其舌;

  6.毒蛇地狱:一人正被毒蛇缠咬,旁边有一人见状以袖遮头,吓得魂飞魄散;

  7.剉碓地狱:把人剉碓得肢体断裂腹破肠出;

  8.锯解地狱:把人的两腿分开倒吊于架上,两鬼卒分执锯之两端正用力拉锯;

  9.铁床地獄:烈火把铁床烧红之后,把人像烙饼一样放在上面烙铁床边有一人用手抚背表灼痛难忍,床下有一吹火鬼正用火筒对着灶门拼命吹火;

  10.黑暗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正执锤击其双眼。旁边有一对双目失明的夫妇正在摸索而行;

  11.粪秽地狱:此地狱深有万丈污秽不堪;

  12.矛戟地狱:一人单腿跪地,双手反缚于柱上一马面卒正手持 戟破穿其肚;

  13.镬汤地狱:一鬼卒提着一人正往沸腾的锅里扔;

  14.铁轮地獄:一铁柱上置二铁轮,轮中夹一被捆之人鬼卒正用匙舀铜汁灌入其口;下面还有一人在辗槽内被铁轮所辗,正作哀号状;

  15.刀船地狱:┅船内刀剑密树刀尖上戮有三人,痛苦万状上面刻有“自作自受,非天与人”八个字碑上刻有“大藏佛言,佛告迦叶一切众生养雞者,入此地狱”在刀船地狱的上方,匠师雕刻了一位美丽、善良、淳朴的农家养鸡女的形象她发髻双挽,脸上弥漫着一种含苞欲放嘚微笑正迎着晨光掀开鸡笼放鸡出来。首先出笼的两只鸡在争啄一根蚯蚓其他的鸡都在争光恐后地往笼外钻……。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種清新的乡土气息充满了农家生活情趣。养鸡女的形象更是被刻得传神入微人们总被她那美好的形象和幸福的喜悦所征服。养鸡的生活琐碎而又细致动作又不显眼,画面所表现的时间就只有那一霎那要刻画出这样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谈何容易!

  16.饿鬼地狱:有┅饿鬼正在食人旁边有一人惊恐万状,拱手祈祷;

  17.铁围山阿鼻地狱:入此地狱便永世不能超生赎罪“阿鼻”的意思是指无间断的痛苦。

  18.截膝地狱:有一男一女持杯捧坛正在劝一比丘饮酒。酒香诱人比丘心里想喝,但又怕犯戒所以侧着身子,手半伸半缩想接又不敢接,其形象极为生动有趣工匠师通过对他形体细微动作的刻画,充分表现出了比丘的矛盾心理让人一看就知道面对这杯酒,怹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下面有一劝酒男子被反绑着,一鬼卒正抓住他的脚踝举刀砍其膝;一沽酒女被拔舌,剜眼、砍手、截足令人怵目惊心;另有一青年男子酒后乱 伦,杀戮其父淫匿其母,母与外人共通又担刀害之。入地狱后项戴枷锁枷上写着“三为破斋并犯戒,四为五逆向爷娘”这男子指着一行字“不信佛言,后悔无益”据《大藏经》言──佛告迦叶:善哉,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即非凡夫。善饮酒者或父不识子,或夫不识妻……或姊不识妹或不识内外眷属……旁边这组雕像便是据以上说法而刻的。

  一为夫不识妻:丈夫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袒胸而归,其妻前去挽扶他却揪住妻的头发。匠师们把丈夫那种两眼无光全身乏力,昏蒙蒙的醉鬼形态刻画得非常成功;

  二为父不识子:醉眼惺松的父亲敞怀斜坐于床上对躬身请安的儿子置之不理,似不相识;

  三为兄不识弟:哥哥醉酒后仰坐于地对前去掺扶他的弟弟破口大骂;

  四为姊不识妹:姐姐喝醉后步伐蹒跚,妹妹上前掺扶姐姐头偏一方,推却作不识状

  工匠师们打刻这四组造像的目的是为了告诫众生:酒本无性,但酒后乱性故当戒之。让人们在清醒时看到自己醉酒时的丑态然后引以为戒。这些酒后昏乱目不识亲的醉酒人都被匠师位刻画得神情恍惚,目光朦胧醉态可掬。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高超的艺術手法是很难处理得如此真实动人的。这四组情节从人物表情动态、性格特征的刻画到动势关系的组合,以及刀法的洗炼概括来看嘟堪称艺术佳品。人们称之为“戒酒图”

  整龛地狱变相臆造的表现神权的恐怖场面,正是当时人间社会生活和封建法制的折光反映造像从构思,选材到表现形式都显示了古代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地狱中很多人物形象,其比例关系和人体结构都处理嘚恰到好处;同时为了渲染地狱的恐怖气氛,匠师们在写实的基础上作了艺术夸张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鬼卒和受刑者的形象。例如:寒栤地狱中的两位冻鬼匠师们根据这一主题的要求,对其肌肉、动态和表情的刻画都运用了很高的夸张技巧让人一看就强烈感觉到他俩囸在哆哆嗦嗦打着寒颤似的;对于铁床地狱中“吹火鬼”的刻画,匠师们有意地突出了他鼓足气的腮帮紧撮的嘴和快要迸裂的眼珠;其他一些受刑人,匠师们又特别突出了他们惊恐万状的眼神和张大的嘴……这些都深刻地反映出匠师们在塑造和提炼人物形象上的极高造诣

  另外,诸如“黑暗”、“灼热”等词汇在不能用绘画的色光来表现的情况下都被匠师们用巧妙形象的雕塑语言表达了出来:他们用一對瞎眼夫妇在摸索行走来表示黑暗;用一个挣扎着身躯反手抓背的动作来表现铁床地狱的火燎炙烤。这些都是很富创造性的

  一对夫妇咾来得子,视如掌上明珠一日,母亲出示一碗金一碗饭看孩子选什么。孩子只知饭吃下去可填饱肚子却不知道金子的价值,故选饭洏不选金上面的碑文刻有一句话:无明众生亦复如是……

  “无明”即愚昧、无知的意思。匠师们借这个简单的故事来启发不识贵贱不解真性的“无明”众生,要懂得佛法与智慧的价值不要只知满足自身一时之贪欲,否则就会象这个选饭而弃金的孩子一样丢掉了朂有价值的东西。

  这一小龛造像可以说是对前面四部造像内容的一个小结它起着进一步提醒众生的作用。

  柳本尊是唐末五代时茬四川弘传瑜珈密教的一代祖师相传他生于柳瘿,是从柳树疙瘩里生出的因为“数至神异,人不敢称其名”故号柳本尊。本尊就是佛教的祖师

  据考证,柳本尊生于唐大中九年(855年)卒于后晋天福七年(942年),为嘉州人士(现乐山人)他自唐光启二年盟于佛,承袭唐金刚頂瑜伽部密教专持大轮五部密咒,活动在川西一带并在汉州弥牟设立中心道场。唐末五代正值战乱天下瘟疫盛行,民不聊生在这種饥馑交迫的情况下,人们大都趋向鬼神的庇佑柳本尊便乘机用密法和民间巫术结合起来,化水符咒为人驱鬼治病同时还以自残苦行嘚方式来弘化密教,表现出一种“为普渡众生而忍受各种苦难以拯救苦难中的黎民百姓为己任,全心全意舍己为人”的精神当时的汉州刺史赵君欲试其真假,差人去请眼诈云作药。居士面无难色即持戒刀,剜一目付差人,刺史诚服投身忏悔。此事叫“剜眼”叧外还有立雪、舍臂、炼心、炼膝、炼阴、炼顶、割耳、炼踝、炼指,这十件苦修的事迹称为“十炼”这十炼都有具体的年、月、日、哋点和证明人。柳本尊的这些行为在当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蜀王王建曾召他入宫,供养三日并赐封为“唐瑜伽部主总持王”,使柳本尊身价百倍其信徒遍及社会各阶层。在柳本尊主像的两侧排列着他的信徒们,有文武官员也有庶民百姓。这些人物衣冠服饰為我们考证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穿着打扮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此前,佛教史学界有一种定论中国佛教密宗自唐开元三大士传叺以来,一般认为只传了四代第四代传的是日本僧人空海,由于唐末战乱空海学成之后就回日本去了。他在日本弘传大法成为日本嫃言宗(东密)的初祖。而国内在空海之后则因会昌法难和五代变乱使密宗渐至绝响,所以凡是治中国密教史的人,对于晚唐以后密教的論述都很少一般认为空海之后,国内再未出现过有影响的密宗大师但在四川一带,特别是在大足却出现大量的密宗造像。北山佛湾囿百分之五十都是密宗造像在宝顶山出现的密宗大师的踪迹和这座独具特色的南宋密宗道场,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密宗在唐末以后并未绝响相反,它在四川一带有了很大发展虽然柳本尊的师承关系目前还模糊不清,但据宋刻《唐柳本尊传》碑记载的情况看柳本尊所传的瑜珈密教实际上就是金刚智所传的金刚界密法,或者说同金刚界密法有密切的联系无独有偶,两百多年后出生于大足米粮的赵智凤来到四川弥牟游学,三年后回到大足弘传柳氏密法并苦心经营宝顶山石窟密宗道场。可以明白地说柳本尊、赵智凤都是通晓唐代囸纯密教的一代密宗大师,他们在秉承唐代金刚界密法的基础上对于宗教实践有了独特的创新和发展。这两代祖师的弘法事业把中国密教史往后延续了近四百年,为中国佛教史增添了新的一页尤为突出的是,赵智凤殚精竭虑营建的宝顶山石窟道场不仅是中国宗教事業上的一件盛举,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如果说柳本尊在唐末延续了密宗的传承,赵智凤则是把这一事业推向历史高峰的叒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实践家

  明王造像为佛教密宗所特有。明王是佛和菩萨受大日如来教令降伏诸恶魔时变现转化出的威猛忿怒形象。造像以高度夸张、变形、写意的手法从传统绘画技巧中汲取营养,刻画出充满运动的力量和粗犷雄伟的体态获得了超乎想象的現代意蕴。在他们身上高度集中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最典型的动作和表情艺术感染力极强。

  明王们或一首四臂或三头六臂,皆怒目攒拳筋肉努张,威烈雄壮充分显示出男性那种无穷无尽的潜在力。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愤怒明王”他怒发冲冠,目眦尽裂、鼻翼翕张、獠牙上立正用嘴狠咬着手指,把“怒不可遏”的神态表现绝了古代艺术家们非常擅于概括和集中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在和外在的那些富于深刻感情的东西并给予夸张,来出色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

  十大明王像大都是未完工的粗坯,显示出块状的大面囷豪放流利的凿痕据南山的一块刻于1250年的石碑上记载:“大足素无城守兵卫,狄难以来官吏民多不免焉,存者转徙仕者退缩……”“狄”即“北狄”就是指元兵。公元1234年之后元兵开始进攻南宋1236年至1240年期间数次攻到重庆,大足的官吏大多闻风而逃宝顶山的僧侣百姓吔不例外,因而猝然而止留下了这些粗坯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遗憾,但恰恰是这些未完工的凿痕刀迹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艺术家们如何幾何开方如何粗凿,细凿这些步骤,为我们研究古代匠师们的雕刻工序和制作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这部龛造像共高15米,岩檐外挑达9米壁面倾斜约45度,造像分三层自下而上,逐级外挑这样既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又使观众看上去一目了然,而且不会产生透視变形这也是工匠师们成功地把透视原理用于艺术创作的典型范例。

  佛教造像作为佛教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份在我国这塊以佛教信仰为宗教信仰主流的土地上分布很广,几乎各地都有但究其造像目的,则多是秉承统治者的旨意为发愿祈福,以供瞻仰而慥所以造佛和菩萨像的居多,造经变相的很少而赵智凤苦心营建大佛湾的目的是为了要“阐释教义、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所以茬造像的选材、布局上,他有意识地将佛教教义系统地贯穿起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宣传。

  第一龛刻“护法神”以示道場森严;接着开宗明义以“六道轮回图”阐述佛教核心教义;以“广大宝楼阁图”为众生指明解脱之道;以“华严三圣”展示修行之果;用“千掱观音”表示智慧普照、法力无边;以释迦的一生来展现“究竟涅槃”的最高境界;用“孔雀明王”来表示诸毒不浸。这几组造像是对众生实荇佛教信仰的教育然后,以“毗卢道场”中的毗卢佛说法为纲次第演绎“父母恩重经变像”,“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表现父母育孓和佛行孝之德;中间穿插“雷音图”借大自然的威力来强化孝道;然后再诱人以天堂之乐,骇人以地狱之苦;天堂与地狱之间以“六耗图”为堺以示天堂、地狱仅一念之差,教众生缚心猿锁六耗早升极乐免坠地狱。这几组造像是对众生实行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然后再以“牧牛图”表示领会佛法,调伏心意;以“圆觉道场”表示修得菩萨之果;以“正觉像”表示修行圆满正等正觉这几组造像是告诉众生修持实踐的过程。所以有人说大佛湾如一部气势连贯、图文并茂的佛教基础理论教科书。观者只要一龛一窟细细读过对佛教的基本教义就可叻解不少了。

  赵智凤耗费了毕生精力把他超度苦难、救治时弊的宏法大愿倾尽在了这山谷的浮屠世界之中。而要完成这些巨幅大作需要的不仅是艺术家们博大的胸襟,非凡的天份与深厚的功力其严密的构图还需要艺术家们具有科学家的精细,需要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融合这里的造像从形式的设计到施工,从内容的筛选到组合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科学思想与审美情趣的结合,凝聚着古代艺术镓们的心血和智慧从而使大佛湾成为浓缩宋代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艺术宫殿,也使大足石刻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总嘚来说,大足石刻开凿于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晚期掀起了我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次高潮,被誉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大足不仅有规模宏大、意象万千的宝顶山石窟,也有美神荟萃、形若画廊的北山石窟仙风道骨、神系完备的南山道教石窟,释踪仙迹、佛道合一的石门山石窟还有稀世罕见,可谓凤毛麟角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石篆山石窟它集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纳民族文化與外来文化为一炉博采兼收,推陈出新开拓了中国石窟艺术的新天地。凡是目睹其风采的人无不为之赞叹折服一位外国领导人曾这樣说:“这个地方刻有丰富的中国历史,这个地方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大足石刻不管在精神感受、意识联想,或者在实体接触和形象觀赏等各个方面都能让您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教育和真的启迪。透过它的光华我们能看到蕴藏其中极为丰富的智慧和自立于世界之林嘚民族精神!

  在宝顶山大佛湾内多处刻}

济佛注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經》

依据版本: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初版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九月再版

  佛以无上妙智慧观一切众生,知其根器大小不同故以方便智说方便法,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可知如来说法是应机而说,对症投药并无一定言说也。噫!道本无言非言不显,言有不达道无以明。佛讲这本金刚经是说释迦牟尼和如来的关系心法。以断疑生信为主以离相为宗,以无住为体真空之妙,并鈈在言语形迹间实不得已而言之也。所以经旨宏深颇难了悟。倘若诵经的人不知道经解;看经的人,不知道佛言就是烂熟经文,吔是茫无所得更何能谈到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呢古来注解金刚经的书藉,不下千种之多可惜都是用了高深的文理解释,致使┅般文理不深的普通善信依旧莫知其义,无所适从深感茫无头绪之苦,如此一来岂不是以如来至妙的心法,因此而不能明传了吗予因有感于斯,所以就发心想用极浅近的文言,注解金刚经以便稍识文字者,悉可了然不意尚未著笔,郭张二子即以三种金刚经,(石氏集注通俗集义,孙氏讲义)请示于予,何者较善即行付印,而广流传予翻阅一遍,觉三种注解虽有一二未妥处,但文理浅菦尚无深奥难解之弊。其中尤以通俗集义本最为简明瞭然,甚恰予意予乃以此本为主,石孙二本为副选取各本之优点,参以己意汇集是编,以了予最初一点发心之愿耳!愿将来得见是书者或可由浅而知深,即近而悟远因是篇之言而知注解之言;因注解之言,洏悟佛经之言佛言悟矣,则信以之真愿以之切,行以之恒惺迷破痴,悟道参修廓落性理,洞悉真常正心修身,圆明自如脱苦海而登瑶池,弃幻花而拈优昙同证无上之妙,共享极乐之荣是予之所望也。

时在民国二十七年岁次戊寅三月九日

南屏疯僧序于张氏佛堂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句经名,为容易说明故分作(一)金刚,(二)般若(三)波罗蜜,(四)经四段来说。

  金剛二字很多解说的经书中,都说金刚是金中之刚有利而能断的意思。实则印度及濠洲各处实在有金刚石这样物,为世界上稀有的宝石他是矿物的一种,形状为透明锥形八面体曝于日光或灯光,就发放灿烂的金色他的性质甚坚利,能割划玻璃能雕刻坚石,能穿鑿岩层能钻磨一切的宝石,为万物中最坚利者所以给他取了个金刚石的名称。金则不变刚则坚利。说到他的形状光泽透明则又不沾丝毫尘染。故此经以金刚名为首即取其坚利二义﹕坚则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利则照诸法空破无明障,无微不照換句话说,就是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般若二字是梵语,很多解说的经书中都译为华语智慧二字。不過单用智慧二字最易与普通说的智慧二字相混,所以应加一妙字可免这个误解。譬如我们常说的理字细分起来,实在有粗﹑细﹑微﹑玄﹑妙的差别粗理很易说,细理要详说微理已难说,玄理还可说到了妙理,就无可说了所以加一妙字,用妙智慧三个字比较恰当。

  波罗蜜三字是梵语译为华语,则为到彼岸三字众生因为受了一个我字的迷惑,日日就在烦恼苦海中倘能从生死烦恼大海の中,渡到不生不灭清静安乐之地,即到彼岸也(比喻就是脱离了苦海,)不过到彼岸有顿渐之分顿就是一闻大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而明大道。渐就是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以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

  經字当作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综起来说,修行的目的在度己度人。人之真性本是虚灵不昧,历劫常存惜为物欲蒙蔽,所以沉沦于生死苦海未能脱离。我佛慈悲特说此经,断众生的烦恼脱离苦海,到达彼岸超脱究竟之地。但是欲达到这个目的非修得妙智慧不可,要修得妙智慧非同金刚石般的坚利光泽不可。果能一毫不沾尘染去断绝一切的妄念,自可斩邪魔于己身诛妖怪於万里,勇猛精进明了自性,而到达彼岸与诸佛菩萨同享快乐也。

  金刚经原包括在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七卷中。古人评论这卷經如儒家的论语,辞有尽理无穷。如来佛讲大般若经共六百卷讲经的地方,及法会的次数共计四处十六会。讲这卷金刚经是在┿六会中的第九会。讲经的地方是中印度舍卫城南边的给孤独园。说到这个时代就在我们中国周穆王九年的时候。

四处十六会 王舍城嘚灵鹫山 六会


三﹑译此经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历史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这个名字是印度语,译为华语是童寿二字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叫鸠摩炎龟兹国王的妹妹什婆,是其母亲(龟兹即今日新疆省的库车)鸠摩罗什,生于龟兹合用父母之名为其名,所以叫鳩摩罗什他七岁的时候,随其母亲什婆游历各方。在印度北边的罽宾地方从槃头达多学小乘教。又在疏勒国从须利耶索摩学大乘敎。以后回到龟兹又从卑摩罗义学律。从此就在龟兹宣布大乘教。建元十九年前秦主符坚,遣骁骑将军吕光去讨伐龟兹,吕光获叻鸠摩罗什班师回到凉州,得到符坚的败报自己就在凉州拥兵独立。以后后秦主姚苌之子姚兴,遣师伐凉灭吕光,并带了鸠摩罗什回到长安,待以国宾的礼遇请在西明园及逍遥园译经。译成了经﹑律﹑论﹑凡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后秦弘始十五年八月死於长安大寺,时年七十四岁三藏这两个字,是指经﹑律﹑论三者而言因为鸠摩罗什精通经藏﹑律藏﹑论藏,所以后世称他为三藏法师(如来佛所说的教法典籍,是经藏所说的戒律典籍,是律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楿的典籍是论藏。)

  全部金刚经共分作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所分的古藏真经,并无此界分今将三十二分,再分作(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三层来说明。

  序分仅自包括第一分这一分是说法会因由,此序分不过又可分通序别序之分。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为通序这是与他经,共通之点自尔时世尊至洗足已敷座而坐为别序,这是与他经不同之点。

  自第②分至三十一分谓之正宗分完全是说本经的宗旨。

  是说流通后世即最后的第三十二分。

  法会因由就是说阿难记经的当初。阿难是如来佛十大弟子中的一人阿难两个字,是印度语译为华语无染,又译为欢喜又译为庆喜。阿难随侍如来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兰若河的地方,如来佛在这个时候已是快要圆寂。阿难见师父快临命终就悲从中来,侍侧号哭这个时候,弟子须跋跎罗也来到怹见阿难号哭,因劝阿难曰师父在世,我们还可以随时问道师父死后,我们已没有法请教哭是无益的,不如趁师父未死时有四件倳,你可以请师父指点出来给我们听听。

  第一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谁为师

  第二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何为住。

  第三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何为法

  第四件事,就是《金刚经》起头应用甚么文字。

  对于第一问如来佛曰,应以波罗提木义为师波罗提木义是梵语,译为戒律二字就是要以戒律为师。

  对于第二问如来佛答曰,应以四念为住何为四念,就是如丅的四项﹕

  人有五不净(甲)种子不净,(乙)住处不净(丙)生前不净,(丁)死后不净(戊)究竟不净。

  人一切受享皆是苦恼。

  人无常心即非本心,因有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能实现

  人之一切苦恼,为我的一字所迷惑实则世界所有之粅,实无我也

  对于第三问,如来佛答曰﹕默摈原来阿难问以何为法,是因为法会中的弟子信心也是参差不齐的。如遇有变心的弚子应如何调护他。所以如来佛答以默摈二字这两个字,俗语就是不理他不合作的意思 。

    对于第四问如来佛答曰﹕“如是我闻”,这一句话原是一个正信序,就是证明经文确不错的是起末世众生信念的一个序分,各经典共通皆有的

    如是1我2闻(一)。一时3佛在舍卫城4祗树5给孤独园6(二)。与大比丘7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三)。尔时世尊8食时9。著衣10持钵11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四)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五)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说法度生必须因地因人因时,不可轻于说法所以機缘不到不说也。因地者须有庄严的道场。因人者须有听法的智慧。因时者须俟机缘的成熟。有此三因方能说法。总之极言其成竝法会之不易也

    5祗树:祗是祗陀太子的略称,树是祗陀太子所施的林树故名祗树。

    6给孤独园:波斯匿王的大臣名叫须达多者,乐善好施常在此园赈济贫人,所以大家称他为给孤独园长者因此之故,这个地方也就叫了给孤独园。

    7大比丘:有德行者之称也译为华语即乞壵,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生命。

    8世尊:佛之称也佛有十号:如来、应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忝人师、佛世尊。

    9食时:佛有一定之食非时不食,寅卯辰三时诸天食时。巳午未三时人法食时。申酉戌三时鬼神食时。亥子丑三时畜生食时。今言食时是人法食时也。

    11钵:钵为应量器有三应,即色相应体相应,大小相应是也色相应者,钵是灰黑色令人不起愛心之意。体相应者钵体为粗质,令人不起贪心之意大小相应者,不过量也乞食不过七家,令人不贪口腹也

  本分,是全经的序分说祗园法会由此起。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序分中的通序,就是说如来佛住世说法的仪式。尔时世尊至敷座而坐是序汾中的别序,就是说如来佛自己发起这个法会的事相,如来佛要就众生日常起居间直显真心本体。所以假乞食发起此经,可令众生姠日用之间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处,明白自己与诸佛并无差别的道理。试沉心细思则知如来佛的著衣持钵,正是彰其戒洳来佛的乞食,正是教众生布施次第行乞,正是表彰其忍不分贫富,大慈平等收衣钵以示休息攀缘,心无劳虑洗足以表除尘,清淨身业敷座以表禅定,正念不动将欲说法也。可知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所以凡为佛弟子者就应学佛的制度规矩,谨守戒律万鈈可丰衣足食,放浪自恣也

  阿难云,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我如此亲听如来佛说的。在说此经的时候佛是在舍卫城的祗樹给孤独园,与有德行的菩萨罗汉及各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聚在一块儿在这个时候,如来佛到了快要吃饭的时候穿上了袈裟,拿著盛饭的钵子由祗树给孤独园,走进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挨次的乞完了又回到原处吃饭。吃完了饭就将衣钵收拾起来,洗乾净了足在地上铺好了座,坐下了

  时长老1须菩提(一)。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二)希有2世尊(三)。如来善护念诸菩萨3善付嘱诸菩萨(四)。世尊善男子。善女人(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心。云何应住云哬降伏其心(六)。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七)。汝今谛听5当为汝说(八)。善男孓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九)唯然6。世尊愿乐欲闻(十)。

偏:音片 袒:音旦 阿:音鴨 耨:音洛 降:音祥 谛:音帝 乐:音要

  善现就是须菩提的名。须菩提知道佛要说般若大法所以应机而启请也。如来每次說法必同弟子等,借问答以显明真理金刚经本是空宗,因须菩提善解空故而应机启请也。(善现是须菩提华语译名又名善吉,又洺空生须菩提原生于有钱之家,出生之时库藏的物品皆空了,所以名空生他的父母请算卦先生占了一卦,占云主吉所以又名善吉。良久库藏的物品又出现了,所以又名善现)

  1长老:德高曰长,年高曰老

  2希者:希者少也。希有就是赞佛之辞。此處具有四种意义一﹑时希有,难得此说法的时候二﹑处希有,难得此庄严的道场三﹑德希有,不但佛有极大威德就是听众,也都昰道高德重者四﹑事希有,事是因缘大事说法度生之事也。

  3菩萨:单修智慧曰菩。单修福业曰萨。福慧双修曰菩萨,又洎利利他大觉有情之义

  4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者,无也耨多罗者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三者正也菩提者觉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觉换句话说,就是我的真性也此真性包含太虚,孰得而上之所以说无上,然而上自诸佛下至蠢动,此性是正相平等的所以说正等。又因其觉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所以说正觉。

  5谛听:用心仔细听的意思

  6唯然:唯,领诺也然,是其言吔既诺而又然之,又称世尊表示深愿之意也。

  本分从此入正宗分,说长老须菩提请问如来佛两件事,一件问如何能使菩提心瑺住不退一件问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菩提心就是先天本觉。)按须菩提所以开口请问这两句话的因缘是因为如来佛,寻常穿衣吃饭洗足敷座一段光景始悟得无住真心的妙用,无处没有不具实相般若的本体所以感从中来,赞叹了一声说希有世尊!也就当这成熟的机缘,请问了这两件事本来佛与诸弟子,周旋了三十年诸弟子一向不知佛的心,只道与众人一般凡佛所言,多疑而不信今日始为须菩提看破,所以须菩提不由得心中感动,故而当机发言所以希有世尊这一句,不是表面的称赞是一个悟赞。全经的张本也僦是这一句。

  如来佛正坐下了的时候,众弟子中道德及年岁最高的须菩提,在大众中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露出右肩,(以示不敢倍乎师)右膝跪地(以示不敢左乎道,)两手合掌(以示其皈依)对如来佛,行了一个礼(以示其严肃)向如来佛赞了┅声曰,希有世尊!我师父你对于未成道的弟子就十分尽调护眷念他们的善心。对于已成道的弟子就细细的嘱咐他们一切。世尊!还囿那些善男信女若是发了菩提心的时候,要怎么样使这个菩提心,常住不退他们起了妄念的时候,又怎么样去降伏他的心呢?佛答曰﹕你问这两句话正合我的意。(原来如来佛出世本为直示此心,奈未得机缘所以自成道以来,至于今日有怀未吐。今于祗园會上撞著须菩提,有此一问觉得巧遇知音,满心痛快所以称扬他问得好。)佛就对须菩提曰照你现在所说的,如来我善眷念未成噵的弟子善嘱咐已成道的弟子两句,发我未发之言你既明白这道理,方可以同你们言道所以要告诫你们,好好听著当与你们一说,一般善男信女既是发了菩提心,就是自然已露出真释迦牟尼和如来的关系本性就应该如是常住这个心,就应该如是降伏一切妄念心(所谓道心进人心退,又所谓日光一照黑暗尽明的意思,也就在这个地方)佛向下面,还有话说须菩提已敏悟这个意思,故曰唯曰然,就是答应是是的意思仍为大众请示,所以未等到佛说完就接口说著,愿听师父说说这个道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1薩 应如是降伏其心(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 。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2(二)。而灭度3之(三)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四)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囿我相4。人相5众生相6。寿者相7即非菩萨(五)。

摩:音磨 诃:音何 涅:音年 槃:音盤

  声闻菩萨是小乘缘觉菩萨是中乘。紟言大乘者是说大乘菩萨之法也。声闻悟四谛法缘觉悟十二因缘法,大乘菩萨悟六度万行法。宗门派别很多今言正宗者,就是般若的甚深法般若为诸佛之母,是最上乘之法所以就是正宗。

  1摩诃:广大之称摩诃萨是菩萨中具大觉性者。

  2无余涅槃:无余谓不留一毫生灭妄相。涅槃就是觉性,本来无生无灭无余涅槃,就是大涅槃也

  3灭度:灭,就是灭此妄相度,就是复此觉性以智明、慧灭诸痴暗,就是这个灭度的意思(譬如人患眼疾,经医生治好眼复光明,医生是治他的病并没另外给他光明。所以可知道光明是眼所本有,障瞖是眼所本无因为本无,所以可灭因为本有,所以可度)

  4我相:相,形迹也执著形迹,心不虚空滞而不化,谓之相也我相者,凡自爱其身终日营营,争名夺利为一身计又为子孙计,都是我相

  5人相:凡分别尔汝,见人势利攀援不已。见人萎弱嗔厌不已。嫉人之有吝人之求,都是人相

  6众生相:凡色受想行,计其和合贪嗔痴爱,汨没灵源这嘟是众生相。

  7寿者相:凡焚香祷祝为求现在福田。炼药烧丹希望长生不老,这都是寿者相

  本分,说降心的方法如来佛要繼续前分,把须菩提所问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件事再细说明。不过只说降而不说住因为如是降,即如是住就是能降伏其妄念心,住即在其心矣!所以如来佛说修行的人有了妄念心,就不能常住菩提心但是欲菩提心常住,就要离相要离相,就要就环境中分别一切相本分虽言降心的法子。然而又重在分别一切相及要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又本分不说善男子善女子而说诸菩萨摩诃薩,是因为菩萨是已成道的弟子心体广大,说明了付嘱菩萨降心的方法一般善男信女,也当然照这个付嘱的降心方法可以降伏其心,也就可以常住菩提心了

  佛告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照我如下说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僦是要离四相,若要离相就应该分别一切相。现在我把众生的相统起来说有十种如卵生,(卵唯相生指鱼鸟龟蛇等类。)如胎生(胎因情有,指人畜龙仙等类)如湿生,(湿以合感指水中鳞介含蠢蠕动之类。)如化生(化以离应,指蚊蝇转蜕飞行之类)如囿色,(指休咎精明之类)如无色,(指空散消沉之类)如有想,(指神鬼精灵之类)如无想,(指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非有想,(指冬虫夏草等类)如非无想,(指螟蛉土枭等类)以上十种的众生妄心,皆非菩萨的真心如来我要统统灭其业障,度他們超脱轮回六道,不生不死入于清净无为之乡我虽然如此灭度,但是无限量无计数无边际的一切众生实在没有众生得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众生与菩萨同具此菩提心,现在灭其妄念心而度归清净原来就是还其所本有。自性自度非如来我度之,方能使别囿所得佛又曰“须菩提”乎!若他们有得我灭度的念头,即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还是自性中的众生,尚未灭度无余自然不是菩萨。这个道理就是未悟的菩萨,还是众生已悟的菩萨,方是菩萨实在自性自度,如来我并无功于他们,但他们也不可有得如来我灭喥的念头若存此念头,即执著四相就不是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1。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一)。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二)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三)。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虛空2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四)。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洳是不可思量(五)。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六)。

  妙行者无能行,无所行所谓行无行行,虽行而不著于行也第七识僦是一个行字,有所行就不能无住有所住就不能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这行而无行,住而无住的妙理非九地十地菩萨,不能知其奧妙故四禅四定,都不能脱离这个行阴之苦今言妙行无住者,就是说的不著相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住相就是住虚妄,若不住楿就不为妄境所动。不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回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妙行也。


  1布施:佛法六度之一分三种。(一)财施(二)法施,(精进不倦禅定不差机,智慧不颠倒说法。谓法施)(三)无畏施,(凡人在惊恐畏怖之中我力所能及的地方,不避艰难就要去救他,即谓之无畏施)

  2虚空:太虚之中。无有纤毫隔碍荡然空朗,非心思可能度量也

  本分,说住心的方法无所住者,内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所施之物如同镜子照物一般,随来就应随去随了,要在离众生的塵相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尘为甚么单单先言布施,要不相著呢因为佛法,原有六度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昰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智慧布施度贪悭,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世上朂好的事,是慈善但是慈善,应以布施为先所以布施,实为六度中之第一有此存心,对人可行施舍对自己可戒贪悭。不过菩萨行咘施要不著相因为著了相,就是落一个眼悦色耳乐声,鼻臭香舌甘味,身触欲及法(法即指心言)有较量分别的处境,还是一个洎性的众生有此贪著,便昧了菩提的本觉为甚么先言色,因为眼根色业为尤重也如来佛,又恐后世修行的人生疑心说布施,原来昰为求福若不住相,就是空何以有福?所以又言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大总而言之,就是说菩萨布施虽专为求福德,但昰若求福德之心著相福德虽有,却不大若是离相,则福德就不可思量并且说这个不可思量的福德,好似十方虚空似的不可思量之夶。(自东看皆是西自南看皆是北,自上看皆是下自下看皆是上。东西南北是人定的名称,实则无中无边就是六根圆通,四虚无礙的意思)

  佛再曰﹕“须菩提”乎!菩萨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应该不著相布施不著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净离开色、声、香、味、触、法(心)的尘相。(施者忘施受者忘受,并要忘所施之物似此施空,受空物空,谓之三轮体空)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应该不住相布施是甚么缘故呢?因为著相布施是局于有相,实在众生之相等一微尘,纵能获福并不久远。若不著相布施能够三轮体空,就无相可住似此无住相的福,其福德就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你说东方那个样子无边际的虚空可以心思度量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你说南西北方,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合上下为九方的虚空那个樣子无边际,可以心思度量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应该照我善护念善付嘱之教,如是降伏其惢如是常住其心,再不必另求住心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1见如来不。不也 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一)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2(二)。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3(三)

  如者,真如也十法界无┅是实法,若有实法皆是虚妄相也。如理者就是不可以虚妄之相见如来,应从无相无不相之理见如来也(何谓无相?世间一切相皆系妄境,本无所有故名无相。何谓无不相十界十如之法,应用无方自在无碍,故名无不相)实见者,见自性如来已悟性体空,所以不可以相见如来也如理实见者,不可执相亦不可离相。盖执相皆是虚妄离相又落断灭,须不执不离虽有相而不住相,则即見诸相非相善见如来也。


  1身相:色身之谓


  2非身相:法身之谓。


  3如来:吾真性佛也

  本分,破妄相即前分说降心之法,意在菩萨应如是发菩提心一般善男信女,也应如是发心但是如来佛,又恐众弟子们说的时候,似已觉悟对境还是迷惑,所以试试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佛否?看看须菩提究竟是否领略降心离相的道理。须菩提经此一问他已领略这句话,是如来佛嘚一个试问所以就答曰,不能以身相(色身)见如来佛原来佛身,并非色身是一个法身,是真空无相的那能够以肉眼见如来佛的形体呢?不但凡夫不能见就是小乘菩萨,也不能见也禅录云,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就是说法身遍满虚空界一草一木,皆在如来性海之中假青青翠竹而显露法身之体,并不是翠竹就是法身假郁郁黄花而表现般若之用,并不是黄花就是般若吖!如来佛因其所答,知其已领悟了降心离相的道理已觉气分相投,所以又告须菩提曰不但佛相如此,即世间一切的所有相皆是假合变幻。若见诸相如能识破非我真实之本相,必无执相迷真之失自能回光返照,即见色身中有法身自性的如来,随处显现矣刊萣记云:执相迷真,对面千里虚心体物,天地一家可知如来,不是可以外求的又此分,用诸相二字因为相之一有,一无非有,非无等可算至百数,即指多数相而言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修行的人,能见释迦牟尼和如来的关系形体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能见释迦牟尼和如来的关系形体这是甚么缘故呢?因为我师父如来所说的身相非身相,是法相所以不能见,佛叒告须菩提曰:不但此也凡世间所有的相皆是空虚不实的。若是识破了诸相皆是空虚的道理就可以见释迦牟尼和如来的关系法相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一)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1修福鍺。于此章句 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二)。须菩提 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2。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3相(三)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4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壽者(四)。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五)

  前汾说的不可以身相见如来,此理甚深佛恐众生,疑佛是虚无所以将不住相之甚深般若,反覆而申明之令众生断疑而生正信。此疑从湔面无住布施和非相见佛两段经文而来盖因凡夫布施,皆是住相布施凡夫观佛,皆是住相观佛凡夫不知布施不住相,其功德更大觀佛不住相,其智慧更深所以佛教人以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因深果深。此义难信难解故云正信希有。

  1持戒:持守戒律也歭戒有三种:(一)律义戒,(凡行居坐卧出入往还,严持身心谓之律义戒)(二)摄善戒,(凡善事就要做谓之摄善戒。)(三)饶益有情戒(发心修行,欲拔众生之苦与以众生之乐,似此做有益于一切众生之事谓之饶益有情戒。)

  2福德:信此经者名鍢德。世间所享者名福报。

  3非法:非法者无法也,沦于顽空

  4我人众生寿者:天地间众生所有之情状,尽不出此四者之中除此四相外,又有法相非法相,断灭相此数相皆是心相。又如身相三十二相,一合相是形相也。但形相也从心出,心无相无囿形。惟生实相就是悟境。  

  本分是因为须菩提,听如来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句话以为菩萨(即具觉性之眾生。)未有不信受而奉行的但是恐怕末世之凡夫众生,听此妙理不能生信。怎么说呢因为如来佛在第四分,说菩萨不住相布施茬第五分,说佛非色相所以不能不使后世人,疑到佛与法二皆无相。若是无佛无法岂不是人法双泯,因果俱空了吗所以须菩提恐怕末世众生,闻此真空无相的教理难生信念。因而当机发此一问。接著如来佛告须菩提曰,岂无其人不过生信念者,不是寻常的囚必须诸恶莫作(持戒),众善奉行的,方能生信念何以故呢?因为人之心念念念有生住异灭四相。念念不住一弹指有九十刹那,┅刹那心念有九百生灭,微细已极众生背觉合尘,念念皆是尘劳相既为根尘识十八界所迷,耽著五欲之乐又为五阴色受想行识所蓋障,欲得一念生净信者甚难甚难。今闻此经之章句能有一念生净信,必是大根基之善人方能信任其道。因为这个好种子已在八識田中生了善根,无论何时这个种子是要发的。所以弥天罪恶难得有个悔字,无量妙法难得有个信字。信为功德母诸佛菩萨,起初修道至证道皆从一个信字入手也。众生有此一念信根即种了未来的善果,故此一念信心其福德即不可思量。所以如来并直示其悉知悉见言众生虽无量,然而皆在如来性海之中众生一举一动,如来无不见者又告以众生一念净信心生,则四相(我相人相,众生楿寿者相),法相(执于此经言说章句) ,非法相(陷于沉空无见),即不复存于心因为见凡所有相,皆为本觉中所无众生若有取相之惢,即著了四相若有取法相之心,也是著了四相若取非法相,又偏于空落于断见。所以断之曰要悟真空无相的道理,不应取法鈈应取非法。两边都不执著就是因取法则滞于法。但性中本无法取非法则泥于空,又不能不假法以悟性所以用舟筏来比喻,渡了河不得不舍筏而登岸。意思就是既悟得本性已无所谓法,若未悟本性徒执非法(真空无相)之见,还是不能度生死禅录云,汝无拄杖子我给你拄杖子。你有了拄杖子我夺却你的拄杖子。这就是教人舍法破法执也傅大士曰: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也就是假法悟性的意思。

  须菩提向如来佛曰:世尊!我师父所说不住相布施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无相真空的妙理有大乘根基的善人,自必信受奉行却是有大多数的众生,听见这个说法能生实信吗?如来佛就告须菩提曰:你不要这样说,我说的法虽是深妙,岂无全信的人吗不但现前有之,至于将来也是有的。就是到我死后后五百岁,有持守戒律广修福田的人能信此经中一章一句,洎能信以为实也就可以知道这种人,善根深厚不仅是一二三四五佛所种的善根,乃是从无量佛种得来的善根若是有这个善根的人,聞此一章一句心净不乱,心信不疑“须菩提”乎!如来我,以佛慧佛眼就洞悉此种净信众生,便通佛性就可得到如十方虚空无量嘚福德。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因为此等众生,善根纯熟已悟得真空无相的道理,已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并且无法相,(执著此经章句实信其言说,落于有见是法相。)也无非法相(执著于沉空守寂。陷于无见是非法相。)这个缘故就是這种众生,若心有所取即著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若执著此经章句也是著了四相。若心执偏空就是固执人死身心皆断灭,归于空无嘚一个错误的断见也与著四相无异。所以要放下两头之见不应执有,也不应执无方可悟入性空,自然离法因这个妙理,所以如来峩说此法,也是不得已是因为要汝等离相见性,超越彼岸不能不假此法门,使汝等度脱生死的苦海倘是汝等见了自己的本性,证叻涅槃之乐的时候我法就可以舍去,已无用矣这个比喻,就好比编竹为筏渡人过河,到了彼岸此筏就无用了。似此佛的正法尚苴要放下,何况不是佛法的世见文词又有什么坚执不舍呢?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一)。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二)。所以者何一切贤圣1。皆以无为法2而有差别3(三)。

  前分说的佛不可见法不可取。佛既不可见那么經文是谁说的呢?法既不可取那么得法的是谁呢?这都是凡夫的疑问以为有物可得谓之得,有法可取谓之法殊不知法是不可对不可見的法,并非是有形的物质可比既不可对不可见,又有何物可得呢更有一种聪明人,谓之心得然此心得,也是一个无形的我执谓の能知障,又谓之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者,就是双破事理二障也未悟之时,须凭言说已悟之后,言说皆非如來所说之法,有时说有有时说无,皆是因病施药并无一定之说也。若是随言生解执著有无,皆是法执之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紟言无说者,是破语言文字之障也所以经颂云: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

  1贤圣:贤者,如须陀洹阿罗汉之类。圣者佛也。一切贤圣就是说的三乘贤圣,何谓三乘贤圣(一)声闻乘,依苦集灭道四谛之法门观闻佛说此法之声,修行得解脱者之谓(二)缘觉乘,依十二因缘之法门不就师,自悟此理者之谓(三)菩萨乘,依六度之法门得解脱者之谓。

  2無为法:是自然之觉性不能假人为。所以无为法就是无上菩提。如涅槃﹑如来﹑无相﹑无住以至金刚般若波罗蜜等,虽有种种名称皆是无为法的意思。有为法是世间法。无为法是出世间法。往往有人修行把这个无为两个字,认作空寂弄得灰心槁形,自以为學佛实则为一个捕风捉影,顽迷不灵之人罢了

  3差别:参差不齐的意思。如象﹑马﹑兔﹑过河象则从容过去,马则昂头过去兔則浮泅过去。又如三鸟飞空有前有后。说到河水并无深浅。说到空间并无先后,乃因足有长短翮有强弱,就好比无为法一样的祗因修行的人。根有利钝之差故成三乘贤圣之别。

  本分乃续前分,还是说离相要令众弟子,领悟经文于法应无住行施的道理。本来觉性中原有四相,法相非法相,所以如来佛第六分筏喻文中,说明法与非法均不应取。但是如来佛又恐众弟子们,疑谓法与非法既不可取,为什么如来自己又炼行修因,以取菩提正觉之果呢就是现在人间天上,一十六会广开般若之谈。以此而论昰佛法,还是有取有说何以教众生不取,因此易生误会所以如来佛,用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果有所得菩提否?)如來有所说法耶(如来果有所说一定之法否?)两句来试验须菩提,是否已领悟如来不取之意须菩提经此一破,已领悟这个意思就答应说,我师父所说筏的比喻我已详解,未渡则取既渡则舍。由此而推取与舍,哪有一定之法所以知道没有一定之法。名为菩提也是没有一定之法可说,无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的觉性,不能假人为不但如来这样,就是三乘贤圣也是因根有利钝,悟有深浅的差别成功自有迟速之分也。所以文殊赞叹维摩诘菩萨曰:“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不二法门也。”可知如来无住妙法本离开语言文芓,一无所得惟因普利众生故,不妨现起种种形相言语令人观相起敬,闻法悟理若有智慧者,即言语离言语即名相离名相,知得即无得知说即无说,可谓悟中道第一义谛矣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果有所得菩提(正觉)否如来果有所说┅定之法否?须菩提曰:如我解佛所说的意思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也没有一定的法可说。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我师父如来,所说的法是无上菩提之法,可以心悟不可以色相取。可以意会不可以口舌说。我师父说的是非法(虽有而却无)非非法,(虽無而却有)这个缘故不但我师父如来,就是一切贤圣皆用这个无为法自修。不过得道浅者(贤)或假言说章句,而后自悟得道深鍺,(圣)就可以顿悟顿修其成功虽一,因根有利钝悟有深浅的差别,所以成功乃有迟速不同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芉大千1世界2七宝3。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一)。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4乃至四句偈5等 。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二)。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三)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6(四)。

  1大千:大千者普天之下,谓之小世界一千小世界,谓之小千一芉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

  2世界:世界者,世间的方位界限也

  3七宝:七宝者,指金﹑银﹑琉璃﹑箥璃﹑玛瑙﹑珊瑚﹑珍珠七种是也。

  4受持:信力曰受受之不忘于心也。念力曰持持之不厌其久也。受持就是承教不逆,结念不怠的意思

  5四句偈:是二十六分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四句及三十二分中,(一切囿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等

  6非佛法:即前云,无为法即后云无法可说之意,谓一心泯合非佛非法,为不住相布施也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从心生所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是心体,法是心相心相有生灭,然而心的本体则无生灭。心的本体是湛然常住不迁的若以常住真心,忽有妄见则遗失本体,而变为业识从妄起妄,精明外溢奔色奔声,造业受苦矣众生之迷,先执法我后执人我,有此二执骤然告以无相之因,焉能契无相之果此甚深般若,未破法我执的菩萨尚且不明此理,何况是未破人我执的凡夫呢众生无始劫来,习气深厚处处为业力所转。旧业未除新殃又造,愈转愈深虽有本智,若不假般若之力断不能出此烦恼障蔽。如来苦口婆心说此一部般若,真有不可思议的妙用种种破障,浅言之以教化民生深言之以启悟菩萨。未来之众生如能依教修行,受持此经即可超出妙庄严路也。因般若为无上法门诸佛能成无上正等正觉,皆是般若之力故云依法絀生。

  本分点明正宗经文,为诸佛菩提法皆是从这里出来。复点破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以显示人心中,自有真佛而点明嘚方法,又从较量事相有为福德中渐渐的说出来。就是恐怕人疑前说无上菩提之法(无为法) ,既不可以色相取又不可以口舌说,姒此法无可说佛无可成,大家修行的人变了甘坐无为坑里,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如来,从人情中举出小果来,先以有相的布施(若囚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较量福德,复较量这个有相福德还远不如持四句偈的无相福德,因为有相布施皆是有为之善,即囿极大福报报尽还须堕落。若是修般若之法或了明四句偈言,或为他人解说般若深义所得福报,则无有穷尽之时所以说,以财布施不如以法布施。财施有尽法施无尽也。这个缘故就是因为一切诸佛,皆从此般若(妙智慧)而生再由此,点破佛法即非佛法一呴因为般若是诸佛之母。俗语说母因子贵,即此意般若能生出佛法,但是般若并非佛法所以说破佛法,即非佛法老子曰:大道無名,强名曰道可知本无佛法,不过强名之曰佛法而已!又有相福德与无相福德相较量前后共九次问答,此分中是第一次问答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设若有人以金等七宝充满大千世界来行布施,此人所得福德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自嘫是很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这种福德是有相的布施,于我等性中智慧的福德全无关系,究竟是无福德性我师父就人世报施的福德而言,所以说多如来佛又说:设若有人,于此般若经中随便受持,或一卷半卷或一章半章,甚至最少以四句偈(第二十六汾第三十二分,各有四句偈)或能为人演说经的意思则他所得的福德,比前说的大千宝施所得的福德还要更多。佛又曰:“须菩提”乎!这个缘故是因为一切诸佛,及成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云般若是诸佛之母佛又曰:“须菩提”乎!但是般若并非佛法也。意思就是本来就没有佛法不过假以开悟众生,取一个名字叫佛法而已!故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1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一)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昰名须陀洹(二)。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2能作是念 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三)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3能作是念 。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 。洏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四)。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4能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五)何以故。实無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六)。世尊佛说我得无诤5三昧6。人中最为第一 是苐一离欲7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七)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8阿兰那9行10者 鉯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八)。

洹:音丸 阿那含之那:音诺 诤:音正 乐:音要 阿兰那之那::音诺

  湔言佛法不可执著此言佛果也不可著相也。须菩提因昔日佛为声闻说四谛法以为佛所说,必有法可得依法而修,必有果可得此皆意言分别,随言生解皆落在能知所知之中。殊不知般若实相非一相,非异相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有无俱相非一异俱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破相破到极处即诸妄尽除,诸妄尽除不真何待也。

  1须陀洹:是梵语译为入流,以根不入尘而能入于圣流也。又因初预圣人之流的缘故所以又译为预流。就是虽居尘嚣已入聖流,其所以无入相者因其能却六尘也。是为初果体

  2斯陀含:是梵语,译为一往来按小乘法,所谓欲界思惑分九品,须分七次破就是须七返生死,方能破之所谓一返生死,就是生到天上天报已尽,即转生人间受尽人间福报,又生到天上如此者六返苼死,死算破了六品思惑还余下三品残惑未尽,还须一返生死破之就是再要一生天上,一来人间受生断此余惑也。是为二果体

  3阿那含:是梵语,译为不来就是已断尽九品思惑,从此寄位四禅生净居天,更不到欲界受生是为三果体。

  4阿罗汉:是梵语譯为无生,就不生不灭已超出六道轮回,不受生应受人天供养,是为四果体此位不言果,而言道者因为与觉道已近也。

  5无诤:无诤者无争竞之心也。

  6三昧:三昧者已到精妙处的意思。

  7离欲:离欲者离欲界之爱欲也。

  8乐:乐者爱也,好的意思

  9阿兰那:阿兰那者,是梵语译为无净,又译寂静就是无人我行也。若衲禅师曰:无净者涅槃经曰: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即此义也

  10行:萌之于心曰念,见于行为曰行

  本分,因前汾点出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仍恐众弟子还未明白这个道理,要想众弟子当机深悟住心无住之理。并因小乘法拘泥于名言习气,执有实法所以一方面是欲从小乘法诱导众弟子领悟,一方面是因为知道须菩提已成小乘之道,欲藉须菩提的口中说出须菩提自己所证之果来。原来大乘法是一个积极修行法,在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苦心小乘法,是一个消极修行法在为洎了生死。印度古时候国富民安,百姓多图安逸佛出世这个地方,不能不顺人情兼用小乘法,所以本分因为前分说到佛与法皆非,恐众弟子们疑谓佛不可求,法非可取斯则进取无可住矣。所以乃假须菩提小乘之悟为众旁通,好使众弟子领悟又四果中,皆有無字(无所入,无往来无不来,无有法) 乃无为之法。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于此可证佛之有四果,犹孔子之有㈣教但是佛说的四果,自有等级第一,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知欲当避,此果之初生第二,一往来是不再蹈欲境,即果之长大也第三,不来是离去欲境,即果之成熟也第四,离欲是脱然除欲,即果之已收也

  佛法,原来大别为显教及密教两种显教,叒分小乘大乘两种小乘,再分俱舍宗与成实宗两种大乘再分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七种。密教再汾金刚部与胎藏部两种。小乘之俱舍宗立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因位果位。声闻乘要在修四谛法。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方能嘚果其修行之方便有七,得果有四详表如下 :

声 闻 乘 五停心观 以五观,停止五心过:

(一)不净观退治贪欲。

(二)慈悲观退治嗔恚。

(三)因缘观退治愚痴。

(四)分别观退治我见。

(五)数息观退治散乱。

  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谓之三贤。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谓之四善根。综三贤与四善根谓之七方便,就是声闻乘的因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僦是声闻乘的果位。见惑思惑同属烦恼。若区别之凡于意识,起诸分别迷于真理,而起的我见邪见等谓之见惑。五识对五尘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对于五境有见闻嗅味触之作用。)迷于事相而起的贪爱等曰思惑。见惑为觉悟的障碍思惑为解脫的障碍。故欲悟四谛之真理必须断见惑。欲出三界而入涅槃,必须断思惑不可不明辨之。无漏智者乃悟二智中真理(有漏无漏)之一,离一切烦恼之过非清净无垢之智慧也。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须陀洹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初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初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须陀洹虽不能顿悟真空,尚能仅仅强制其欲能却六尘境界,造入无相の门得为圣人之流,所以名叫入流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斯陀含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二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二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斯陀含的心境,已造诣于至静之处但目睹诸境,此心还是一生一灭所以名叫┅往来。实则无第二之生灭前念方著,后念即离心不著生灭之相,所以实无往来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阿那含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三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三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阿那含,心空无我已断尘识思惑,内无欲心外无欲境,习定已深六尘四相,一一证空而无不来之相,所以虽名不来实在永不来欲界受生也。佛又曰:“须菩提”乎!阿罗汉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四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四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阿罗汉,已心空相滅无得道之念,又安有得果之念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若是阿罗汉,自念得道即著四相,就不能叫做阿罗汉了须菩提曰:世尊!峩师父曾说过我,我终日立于一切法中不起一烦恼,不恼一众生无争竞心,(无诤)已到精妙处(三昧)在诸弟子中,许须菩提我为解空第一,是第一个脱尽人我断绝此念,离欲的阿罗汉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虽蒙我师父称赞我如此,我实没有得了阿罗漢道之念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若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便是我生一妄念又安得六欲顿空。我师父世尊就不说须菩提我,是恏于寂静(阿兰那)之行者因为须菩提我,心原无所得亦无所行,惟本分上一尘不著以此得名须菩提而已!所以我师父世尊,称我昰好寂静之行者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1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一)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二)。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應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2而生其心3(三)。须菩提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4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5。是名大身(四)  

  上言四果无可得,此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所得,皆是住相凡夫之所疑,必以为四果既无所得何有四果之名称?圣果若无所得何以能获无生法忍?这都是凡夫住相之病要知圣贤之洺称,皆是假名全是假有为法,显无为法所以般若处处破执,惟恐凡夫贪著有为法也所谓庄严净土者,并非凡夫目中所见的色相庄嚴(如修庙一般以为金碧辉煌,即谓之庄严)实是说的非相法身,无形真土无形质可取,无色相可观的法性庄严也

  1然灯佛:因初生时,身边有光如灯故又名定光,为如来佛授记之师

  2无所住:不住著在一处,凝滞不化也

  3心:盖此心,神明莫測变化无穷,是真净土也不清净,则逐境迁移放逸莫检,便著六尘而多所住矣。

  4须弥山王: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为众山之王不过用他来 譬如人身之大,大作一假设之词如七宝满三千大千之类。

  5非身:法身也就是如如不动之真心。傅颂曰有形终不大,无相始为真也就是此意。

  本分如来佛因为恐怕诸菩萨之所得心,还没有除动则住于有法,不生清净心所以問如来我,昔在然灯佛所虽得无上菩提之果,然于然灯佛本师之法有所得否?意在引从前的事来证明如来自己,于法实无所得因為如来佛,虽然在然灯佛本师处听法不过得本师的开导而已!实则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佛设此问,要在表明法无所得是空法相。所以跟著又问菩萨庄严佛土否意思就在又要表明庄严非庄严,是空佛相像这样佛与法俱空,才得生清净心故曰应如此生清净心。苼清净心就是生菩提心。菩提正法无可得,无可说所以发菩提心者,直发清净心而已!但是心本清净无所为发,直生之而已!清淨心曰生六尘心曰生,可知真心妄心仍由其心之自生。而非菩提正法所能觉我。亦非色声香味触法所能溺我。佛说到这个地方巳分明说出佛果,应从众生心中求还恐怕众生,看得佛法太广大所以又设一个大身来比喻,就是比方须弥山虽大还是一个有相之大。如十方世界尚且成虚,可知须弥山之大并不大也。用这个比喻好使众生不见佛法,只见一心能真清净之至,始入菩提三昧(叺正觉精妙处)或曰:如来佛,在第七分(无得无说分)因为要表明果法离相,曾问过“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那末又何必在本分中再问于法有所得否?应知前问是说明“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以明度生离相的意思。换言之就是就佛果上所得,有无而为问今问是说明,“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以明住心无住的意思换言之就是以佛因中,于法得与不得而为问總而言之,前问是佛果上自证菩提今问是佛因中求得菩提,意思各别并不是重问也。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來我从前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须菩提答曰:世尊!我师父在然灯佛所,是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嘚意思怎么样菩萨于佛土之中,作善缘福业抑庄严否?须菩提答曰:非庄严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庄严非形相庄严,如黄金为地七宝为台等,不过名为庄严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所以诸菩萨摩诃萨,应该如此一心不乱生清净心,不可住在色声馫味触法之上生心否则便缚于六尘,妄念旋起那里能清净呢?原来清净心(觉性)妙湛圆寂,本无所住如明镜之前,物来悉照粅去即空,所以要无所住就可以十分清净。 佛又曰:“须菩提”乎!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你的意思怎么样是身为大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大这个缘故,因为此身虽大可是有生有灭,终受轮回不能叫做大身。但如我师父从前所说非相之法身乃是清净之夲心,是真法身也此心包廓太虚,周藏法界无相无住,顿入圆明岂须弥山所能比量的么?这个才是名为大身啊!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1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 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峩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一)。

  凡以有为法布施所得福报,是有尽嘚若以无为法布施,所得福报是无量无边的。无为有为是对待法。无为不离有为离开有为而无为不显。有为实在无为真无为就昰有为不住。所以大菩萨不住无为不尽有为,方显无为福胜甚么是不住无为呢?凡菩萨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修无為法,闻法后回智向悲不肯安住无为,发大悲心而度世悲智双方运用,以六度法摄化众生虽说是度无量无边众生,可是不存能度所喥的心这就是不住无为,而行菩萨道也 什么是不尽有为呢?凡菩萨破尽了尘沙惑虽说是观众生无量无边,但是不存难度的心不存疲倦厌烦的心。和光同俗化身千百万亿常行度众生之事,众生无尽愿力也无尽,这就是不尽有为而行菩萨道也。总之是有为而不住囿为无为而实无不为的意思。菩萨能行无为之功用所以说无为之理 ,福德无量无边也

  1恒河:是译名,印度语为殑伽从西土阿耨达池流出,回流四千里沙细如面。佛多在此处说法故取以为喻。如同须弥山王比喻之类

  本分,如来佛又兼从人情说法示第②次福慧相较。并由较量福德渐次说到破相处,这正是表现如来佛循循善诱的苦心。在本经第八分所说的布施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嘚七宝来比喻,已示有相布施之多今在本分所说的布施,把一粒沙当作一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比喻。这个布施比第八分的布施,不知道多出了多少万万倍但是这种有相的布施,虽也是得福德多却是一个著相的福德,并非性功的福德倘是持经,就可悟性功所以如来唤起善男信女,要能在此经中受之于心,持久不忘乃至用四句偈等,为他人演说似如此先觉覺人,自利利他其所得性中之福德,又比用七宝充满如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布施之福德更多多矣!可知有相布施之福德虽多,泹有限量法施之福德虽少,却无边际一劣一胜,不言而明然而持经须悟真理,否则又容易著相矣昔有一人,原来很吝啬为了要修福德,所以常常布施以后读诵金刚经,就自断曰:经中说的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勝前福德云云。他就以为修福既如此容易,只要专持四句偈等已足何必布施呢!从此以后,他对于布施上一文也不肯舍了。这就是執著未悟真理,亦有此曲解也

  佛曰:“须菩提”乎!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之多,比喻一粒沙等于一恒河,你的意思怎么样诸恒河之沙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一沙各为一恒河河尚无数,况河中的沙乎 佛又曰:“须菩提”乎?我今实在告诉你若有善男信女,以一粒沙当做一个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得福德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告须菩提曰:若善男信女,在这本经中一章一句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说给人听这个法施的福德,又比前宝施的福德更多多矣。

  复次须菩提。随1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2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3。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一)。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4。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二)。

  教者如来之教法也。如来住世仈十年说法四十九年,五时说教初时说华严大乘。二时说小乘四谛法三时说楞严。四时说般若五时说法华。今云正教者即说般若时之正教也。尊重正教者即云诸佛菩萨,皆从此经出末法众生闻此大法甚难,说者听者皆须十分尊重般若妙法。所谓无量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也。

  1随:随其所在之处也

  2当知此处:谓此心也。

  3天人阿修罗:天四天之类。人世间之人。阿修罗非天,非人好战斗鬼神之一种。

  4读诵:对文曰读背文曰诵。读诵就是口熟其文心解其义也

  本分,是因为前分說性功福德胜于著相福德。现在更进一步表明宝物布施的福德,不如持经的福德并注重在推及持经的尊重。换句话说就是发明经攵于无住行施,福德莫如此尊重亦莫如此的意思。所以第一段表明随说是经的尊重,因为随说是经之处此中即有如来全身,天道人噵阿修罗道皆来敬仰供养,如同佛在塔庙的一般还有天龙八部(亦名龙神八部,因为天与龙冠首所以名天龙八部。凡讲经时即来垨护佛法。)也来护法第二段,表明受持读诵此经的尊重因为无上之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倘人尽能受持读诵此经,则生清净心清淨心中,无相无住实为成就于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这种人心中以为这个经典所在之处,即有佛在则持经之处,即佛弟子三宝(法宝,佛宝僧宝。)均应尊重的缘故也就在此。

  佛再曰“须菩提”乎!若有人随便在什么地方演讲此经,乃至四句偈等使诸聽经的人,消除妄念当可知这一卷的真经,就在此处的身中就可感动天道的菩萨神明,人道的众生阿修罗道的恶魔等。皆来花香顶禮如同敬仰佛像塔庙的一般来供养。何况有人多多能受持读诵此经以求悟性。佛又曰:“须菩提”乎!可知道这种人就是成就于无仩菩提之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更无有一法,能加乎其上的要知道自心即是佛,并不从外得所以经典所在之处,即是佛茬可以说得,宛然如与佛弟子三宝同居焉有不成就之理,岂不可尊可重乎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二)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三)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1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四)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五)

  法鍺,般若之妙法也凡经律论三种俱是教法。如法受持就是说的依法而修先由多闻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推而广之有八万四芉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因病施药,种种皆对治法门譬如众生淫怒痴之病,就用戒定慧治伏之五根五力,四正勤四神足,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无一不是修行人的妙法。今言受持的意思是专指受持般若妙法。因为受持般若诸法皆具足也。前邊说的法身非相重重破执,已于一相无相分中将般若的妙理,逐细显出至此群疑顿释,言至理极所以空生领悟旨义,请诘经名

  1三十二相:如来具容貌相好十二种,身体相好十种手足相好十种。以三十二种净行修成三十二种相好。此三十二相都是应身楿。应相可见法相则不可见。三十二相名称如下(一)足安平相,(二)千辐轮相(三)手指纤长相,(四)手足柔软相(五)掱足缦网相,(六)足跟满足相(七)足跌高好相,(八) 如鹿王相(九)手过膝相,(十)马阴藏相(十一)身纵广相,(十二)毛孔生青色相(十三)身毛上靡相,(十四)身金色相(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十六)皮肤细滑相(十七)七处平满相,(┿八)两腋满相(十九)身如狮子相,(二十)身端直相(二一)肩圆满相,(二二)四十齿相(二三)齿白齐密相,(二四)四牙白净相(二五)颊车如狮子相,(二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二七)广长舌相,(二八)梵音深远相(二九)眼色如金精相,(彡十)眼睫如牛王相(三一)眉间白毫相,(三二)顶成肉髻相

  本分,须菩提因闻得前分持说此经,成就希有之法经在佛在。经的尊重如此所以当机请示经名与奉持的道理,以便好奉持如来佛告以此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汝等所以要奉持此经是因为此經中,有无上的菩提法如诚心奉持,就可悟无相无住的道理可以生金坚刚利,明无不照的般若(妙智慧)登诸佛的彼岸。这个就是朂上第一希有之法要在戒弟子们,应依法奉行如来佛说此,虽意在显法但又恐怕诸弟子著于这个经名,忘却了般若为自性的般若洇而又破经名的著相,故曰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不过假一个名字叫般若波罗蜜而已!经名既不可著相更有何法可说,清净心Φ本来无相,波罗蜜经不过使人自明自性,本来亦无法也既无法,何有经无经何有说!可知凡有言说,皆是医病之方传心法要雲:“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盖未悟时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有病不服药,是病固难除病去药存,此药也是病也并举不但小如微尘,大如世界就是如来我说的三十二相,皆是空的一个假名而已!如来佛如此循循引说,无非欲令其破相见自性之如来所以最后又较量福慧(此是第三次) ,明离相之用以显经功意。谓无论如恒河沙数的宝施如恒河沙数的身命施,究竟是外相不如持经见性,得福更多也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三句,是本经的纲领大藏之精要。设扩而充之则佛祖心肝,圣凡脑髓三教五宗无量妙义,尽在于兹三昧经曰:心无心相,不取虚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蜜妙理傅大士曰: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般若之法,是心法如人饮水,自知冷暖不容疑议,若有所说即是毁法谤佛。

  佛具三身:(一)清洁法身为佛之真身,无色无形之本体身般若即是真性法身相也。(二)圆满报身因报无量愿行,所显的万亿圆滿之佛身分自受用报身与他受用报身两种。(三)应身即应化之法身,又名化生(百千万亿化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现羊麤中现鹿,形形散影随类现身,三十二相即应身相也恒沙宝施,其宝虽多犹属外财,施之还易恒沙命施,其舍虽重乃属内财,施之实难究竟财施也,命施也总为有漏之因。见性也明心也,实获无为之福

  须菩提听如来佛,说完了前分的经当这个时候,就向如来佛曰:世尊!此经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字我们要怎样受持奉行此经呢?如来佛就告须菩提曰:乘此坚利的妙智慧能到安乐之彼岸,此经即以金刚般若波罗蜜名之你们应该依法奉行,所以立这个名字什么缘故呢?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所说的般若波罗蜜是妙觉本性,湛如太虚本体既是虚无,那里还有什么名字不过恐怕人生断见,不得已强标一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名字便于众弟孓奉持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对此有所说法否?须菩提答曰:世尊!般若是自性自悟既无可名の名,我师父就无所说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细微尘埃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又曰:“须菩提”乎!微尘虽多然无实体终是虚妄,是不过名为微尘而已!如来我说世界虽大然劫尽则坏,不是真实的是不过洺为世界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见这个缘故,就是因為我师父所说的三十二相非法身的离相相,是应生的有相相也是假名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有善男信女,舍自己身命如同恒河沙数的一般,行布施求福再设若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说给他人听其持经的福,还是比舍身布施的福哽多多矣!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1义趣2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3未曾嘚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一)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楿。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二)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4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鉯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三)。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5(四)。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6不怖7不畏8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伍)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六)。

  须菩提忍辱9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七)。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10为歌利王11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八)。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12。作忍辱仙人13于尔所世。无我相無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九)。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苼心应生无所住心(十)。若心有住 则为非住(十一)。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咘施(十二)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十三)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鍺。不异语者(十四)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十五)。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六)。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十七)。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歭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十八)。

  离相者离一切幻相也。世间一切相皆是幻囮之相。凡夫不知此幻相虚而不实所以执著取舍,处处为虚妄相所惑妄境时时薰妄心,真性为外尘相所遮蔽终日为环境所转,因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长劫轮回无有休息。若能离相不为相所惑,则无执著取舍矣!既无执著取舍尘相空矣!内心不出,外尘鈈入则动静不生矣!动静不生则寂矣。所云寂灭者初伏尘外,次尽内根根尘双脱,先破人我更进一层,又破法我觉所觉之相亦離,再进一层俱空不生,空所空之相亦亡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矣

  又忍有六义:(一)力忍,不忘嗔但不报也。(二)忘忍雅量容物,处辱如无也(三)反忍,反己自责不尤人也。(四)观忍外人内身,皆达如梦也(五)喜忍,喜其能成我之忍力也(六)慈忍,怜彼加辱者愚痴而发愿度之也。  

  1深解:心中大悟的意思

  2义趣:就是义理旨趣。

  3慧眼:圣人之心有七窍一闻千悟,此智慧眼也

  4信解:心无所疑,了然领悟也

  5如是:所言深合佛理,即可之意也

  6惊:骇其言之过吔。

  7怖:恐其道之高也

  8畏:怯其行之难也。

  9忍辱:内心含容谓之忍外境横逆谓之辱。忍辱有三种(一)生忍,(此是分别心忍受即人对我,虽无礼相加我要忍受。)(二)法忍(菩萨行一切度生事,不生疲倦厌烦也)(三)无生法忍,(鈈见生忍不见法忍,忍知不生不灭的真法性)

  10昔:指前生而言。

  11歌利王:是梵语意思就是极恶之君。

  12五百世:就是五百生

  13忍辱仙人:就是如来佛,在前五百生成仙的时候,一个仙人的名号

  本分,因须菩提到此时闻经深解,已领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道理,感从中来涕泪悲泣,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在本经第二分,也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苐二分的赞叹,是赞叹如来佛在日用寻常起居坐卧之间,无非是指示般若真心本分的赞叹,是赞叹如来佛指示般若妙用如深入九重。就好比一重房屋从前仅从外面看得规模壮丽,现在已进到此房屋的堂厅了如来佛,也因须菩提己悟有相皆妄见,非相即见释迦牟胒和如来的关系密义所以即勉以要做力行的功夫。力行又不外六波罗蜜(就是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六度)而六波罗蜜之中,以智慧最难得所以先举第一波罗蜜,意在有智慧而后可行其余五波罗蜜。复又举忍辱波罗蜜不言其他。因为忍辱这一喥最难行并引出自己的故事来证明,(故事列附言内)表明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非空空心说也。要必如支解之惨五百世之辱,寂然鈈动才是正定。因为忍辱不到此终是妄相不灭。忍辱未到此而觉有惊、怖、畏的心,便是信心不坚所以又以本身,行忍辱无四相鉯勉之并点明经文,若菩萨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的意思。又以前各分屡言福德,此分独言功德盖功成果满,福不足道也

  般若,译为妙智慧先已说过了。但是般若分开来说有种种分类。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等本分“闻说是经,深解义趣”两呴即包含此三种般若。闻说是经者即为文字般若。深解义趣者即由观照般若,深达实相般若也

  如来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体嘚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歌利王带了众妃宫女,到山中去打猎因疲倦在山中休息,就打了磕睡等到睡醒了,一看所带的众妃宫女嘟不在眼前。乃进山寻找看见一座山洞,那些众妃宫女都在洞前听僧人说法。歌利王大怒指责僧人曰:汝如何在此勾引妇女?僧人答曰:我实无欲王又诘曰,汝如何尚说见色无欲乎僧人曰:持戒耳。王又曰何为持戒僧人曰:忍辱也。王听到忍辱怒而拔刀,向僧人砍去问汝痛乎?僧人曰:实不痛王益怒,将僧人身体节节分解,问汝恨我乎僧人曰:既无我何来怒恨。这个时候四天王震怒,一时狂风大起走石飞沙,天龙八部齐来护法。僧人被分解之肢体已完好如故。王大恐惧长跪于僧人之前,哀请饶恕僧人当即代求天赦,一时天霁如初王亦回心,发愿向善僧人亦发愿曰:若得成佛,我当先度汝歌利王即后五百世释迦诞生时之憍陈如也。按憍陈如亦名阿若憍陈如,生于中印度迦毗罗城之婆罗门种族长于卜术,释迦诞生的时候曾召为卜课。以后释迦出家苦修于尼连禪河畔山中,时憍陈如实为随侍五弟子中之一人 住色布施,是心取相住法布施,是取法相不住法布施,则不取法亦不取非法。不取法则无实不取非法则无虚。如是布施则正觉圆明,无复障碍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言觉之至也布施,设稍有住即我人等四相未忘。而与众生结憎爱缘矣!如是则互为父母子孙冤家债主,百劫千生恩怨莫释,轮回生死那有了期。所以如来教行咘施决不可住相,就是正为这个缘故

  须菩提,听如来佛说经到了这个时候,心中已是深悟理趣就感觉到听此经已晚为恨,流丅眼泪哭泣起来,向如来佛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向佛曰:我师父所说这个深奥的经典,我从前得了慧眼虽然已是一闻千悟,却是未曾听得如此深奥的经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既闻此经,自性清净中已悟有本来全真的实相。设若有人得闻此经,发一念笃信的心其心纯正,毫无欲尘便得清净般若之慧,生真实不虚之相就可以知道这种人,成就诸佛第一希有功德

  须菩提又曰:“卋尊”乎!究竟这个般若实相,空如太虚无有形迹,若著于悟实相就不是实相,所以我师父说名之谓实相而已!

  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现在得闻此经,以我从来所得之慧眼自能信其言实,解其妙理信奉修持,尚非难事若当来世后五百岁,浊世末法的時候离开我师父已远的苦海茫茫的众生,听闻此经有信解受持者,则此人真为明了自性第一等的人实不易得。什么缘故呢因为此囚,顿悟真空必无我人等四相。能离四相则此人必已悟非相,人我两忘若如是离一切诸相,其心空灭即造到觉地,与诸佛并驾齐驅就得名之谓佛。

  如来佛告须菩提曰:汝所言深合佛理,后果有人得闻般若之妙法,不惊(无疑心)不怖(无惧心)不畏(无退心)当知这种人是很少有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我所说的第一波罗蜜,原以诸经皆从此出来此智慧到彼岸也。岂果有彼岸之可执著也不过特名第一波罗蜜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凡辱境之来,恬然处之不因怒恨,乱我般若其心如同太虚,即到觉地这就是忍辱波罗蜜也。但真空本来无相外不见其辱,内不见其忍浑然两忘,所以如来我曰:非忍辱波罗蜜是持名忍辱波罗蜜而已!

  说到这个忍辱,如我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体的时候,心如虚空不起四相。而所以能如此者就是因为当初节节分尸嘚时候,可以说辱到极点矣这个时候,若起四相定起怨心,不能忘恨必成苦果,还能说得忍么我又想起了,过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曾修忍辱之行在这个前世,就无四相之果由历劫顿悟真空,可知吾人所修者诚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可知忍辱波罗蜜实為修行者之先务所急。首要破其嗔心方离四相,四相皆空得成忍行。

  佛又曰:“须菩提”乎!因为这个缘故菩萨欲成道,当空其心离去一切形迹,方能发无上菩提的道心不应起著于色的念头,不应起著于声、香、味、触、法的念头应生无所住心。此心才能圓通无碍纯真无欲,一切不受系缚若于六尘上,有一住著便不能解脱其住心,即非菩萨之住处

  所以如来我说,菩萨心本来虛而明,若住于色就不能觉。我曰不应住色布施,正为此也

  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以不住此的觉心,发心广大非仅为巳,是为有益于一切众生应该如此无相布施。

  如来我说的一切诸相原是指点诸菩萨解脱而已!其实本体全空,皆是非相又说的┅切众生,也是引导诸菩萨灭度而已!其实妄心自离若见本性,也就不是众生了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说的般若波罗蜜皆是无上的菩提,了悟本性是真而不妄(真语者),实而不虚(实语者)如而合理(如语者),不欺人(不诳语者)不二说(不異语者)。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得般若之法,与世间诸法不同世间诸法,不著这边就著那边。我所说的真如无相是无实。自性具足是无虚。佛又曰:“须菩提”乎!若菩萨心著于法,而行布施则四相未除,如人进黑暗房屋之中昏暗蔽塞,則一无所见若菩萨,心不著于法而行布施,则同打开金刚之眼燃著般若之灯,性光四照洞澈真空,可了一切之境见种种之色。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灭后到了后世,若有善男信女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到菩提之觉位,成自性之如来则这种人功德,非小果权乘可比可感格如来我,必以无上智慧而照鉴之。(悉知悉见)这种人皆成就见性功德,普施万劫无量无边。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1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2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3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億劫 以身布施。若复有人 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一)。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議不可称量。无边功德(二)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4说(三)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5如来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

  何以故须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五)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六)

  前分说的忍辱舍身,皆是破我执我执破後,更须悟般若之理非徒忍辱舍身也。若只知忍辱舍身而不能受持经典,还是识情用事于真性并无相与。若能忍辱舍身又能受持經典,悟澈二执之非二我俱遣,则所得法性之功德即不可思议矣。

  4最上乘者:独了生死不度众生,谓之小乘缘觉之人,半为囚半为己,谓之中乘菩萨普度一切,谓之大乘最上乘者,兼菩萨而载度之佛乘也

  5荷担:背负为荷,在肩为担言无上菩提,臸重难任一旦道由人宏,毅然以身承任所以成就大功德也。

  前分言持经成就功德。本分复用较量法,﹝此是第四次福慧相较﹞用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仍不如闻此经典,信心不逆之福换一句话说,持经胜于身命布施意在显明般若无住之功,并点出经为夶乘若住我人等见,即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怎么说呢?因为相分为小乘说法见分为大乘说法。相分是人我相见分是法我相。乐尛法者析空破相,殊不知见分犹存也有此见分未破,法我执仍在有法我执,即未深解般若之理未达般若真际,自利尚不能何能利他。所以说著四见。乐小法之人即不能于此经为人解说。复又推尊此经有如来全身。勉许人不必徒事外貌供养。但持此经以奣其心,就能达到至诚无妄的境界因为若能持此经,供养其心则心即是佛,何必身外觅佛如来只在自己心中耳。

  佛曰:“须菩提”乎!若有善男信女于一日之间,早晨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正午又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晚间也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照这个样子,经百千万亿劫之久一日三时,皆如此布施自当得布施之福!若复有人,能以心无违逆笃信此经,则其福胜彼舍身之福多多矣!何况手书口诵为人解说经的意义,存利己利人之心不但明自己的性,还要使人人见性善根纯熟,利益无穷其福の多,又岂可较量呢!佛又曰:“须菩提”乎!简要言之唯有不可以心思口议,不可以多少称量实无边际的功德也。如来我说此经怎么有无边际的功德呢?是因为金刚般若是我们妙用的本性,是大乘菩萨的最上乘不是小乘人能够做得到的。所以如来我为启发大塖人,说明此真空之妙为启发最上乘人,说明此般若之法若有大根器人,持此大乘经典广为人阐发妙旨,则这种人成人兼成己的功用德行,是不可称量不可思议,不可以边际求之而这种人,印契佛心所成就之功德,唯有如来我知得见得。这种人既成就此功德,就足能以身担任如来无上菩提正法这个缘故,就是喜好小乘法的人局于见闻之小,不免有我人等私见对此大乘最上乘法,便起惊怖畏惧的心自心且不能净,那里还能够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此经呢?

  佛又曰:“须菩提”乎!大乘人在在处处,说此经典能使听者,心开意解善气感通,则天龙八部神人俱来供养护卫法身。普现华光三昧直是一座舍利宝塔,能使远近敬仰顶礼散布宝婲妙香于持经之处,则供养可谓至矣!此所谓一人办心诸天办供也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1。是囚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2劫。于然灯佛前得值3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4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養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二)。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5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三)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四)。

  祇:音奇 那:音诺 他:音托

  业障者或是前业,或是现业皆可障蔽真性。前业就是宿世之业宿世之业,不可以数计因为无始劫来,所造の业皆纳入在八识田中,遇缘即发果熟即生,六道转还无有休止,和合妄生和合妄死,生灭无已都是这不可思议的业力,所牵引也经云:众生之业,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就是说众生之业,本属虚妄只因众生不了唯心,所以既造虚妄之因即受虛妄之苦。所谓了得业障本来空未了须当还夙债也。所谓现业者即此五浊恶世,众生公共所造之还债台也若有众生受持读诵此经,罙知一切幻相皆是唯心所现,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不为物转而能转物,则不受此虚妄之苦虽然欲了唯心,必须深通般若若能深叺般若,了诸法空则一切虚妄净尽,故曰惟般若能净业障

  1轻贱:轻贱之事甚多,或行嫉妒或生忌嫌,或怀恨而加诽谤或倚勢而加欺凌,甚至刀杖瓦石拳脚相加,都是轻贱

  2阿僧祇:译成华语,为无央数

  4那由他:译成华语,为一万万

  5具说:就是详言。

  上文言持经的功德,及经所在的尊重如此本分在显持诵功德,表明般若有离障出缠之益。不但灭罪且得胜果。分开来说有二不可思议。一者今世能持诵此经,先世罪业就可以消灭。一者不但能消灭先世罪业,还可得菩提之果前者显報不可思议。后者显果不可思议并引证如来佛自己,在未遇然灯佛前虽供养承事多佛,而不如后世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多就是万亿の数,尘沙之喻皆不能及也。﹝此是第五次以供佛功德,与持经功德相比较﹞又申明善男信女,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者功德无仳。如来兼为下乘说法所以不能不说果报,使之感动若将此功德,详言说出又恐众生羡艳大福,心即狂乱反于经中,无相无住的噵理似信不信,致成狐疑所以说,经义果报不可思议,不过使其回心寂照假法修持,自明自性若以为经而思议之,便隔膜了總之如来显示此经,为发菩提心的一条轨道菩萨,摩诃萨应如此降伏其心,善男信女也应如此降伏其心,是决没有差别的

  佛曰:“须菩提”乎!每有善男信女,并能受持读诵此经不但不得人天恭敬,却被人轻贱者何故这就是因为他在前世,有大罪业既有罪业,则将来之世应该堕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中,受苦无穷今以持经功德,减其罪业因为被人轻贱,就所以抵消渐渐修持,因除果现罪灭福生,自然可得正等正觉

  佛又曰:“须菩提”乎!我想念到往昔,历了无量数劫在未遇然灯佛前,曾供养无量數佛且佛佛皆然,无一不专心专意供养不可不谓历事诸佛之多。倘是后人晤对此经持诵,见自本性永离轮回,其所得功德比如來我,供佛功德还胜过了万万倍。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善男信女于后末世,受持读诵此经必得此无量之功德无疑。此如來我仅约略而言若详细说之,其大包天地其多胜恒沙,恐下根人闻之大则狂乱,小则狐疑反以我言为诞妄,而惊异之

  佛又曰:“须菩提”乎!当知功德,由于经义应于果报。经义甚深不可推测。果报甚重不可尽言。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侽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惢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一)。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二)。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三)。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四)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號释迦牟尼1。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五)。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六)。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七)。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昰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牟尼和如来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