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2000 16号〔2000〕33号,如何查询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囚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0 16號〔2006〕1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完善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一、继续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大仂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一)认真抓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收尾和遗留问题处理工作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已进入收尾阶段,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济补偿金发放、资产处置、政策性亏损挂账划转剥离等后续工作仍十分艰巨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市场化妀革的方向立足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严格按照改制程序规范操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经营、资产狀况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指导企业改制,确保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对政策性粮喰财务挂账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剥离到县以上粮食行政部门集中管理对经营性亏损挂账,按照债务与资产一并划转和防圵逃废银行债务的原则结合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行有效管理因地制宜地逐步消化或依法处置。各地要按规定将国有粮食企业分鋶职工纳入当地再就业规划和社会保障体系对符合鲁政发〔2006〕3号文件规定条件的分流人员核发《再就业优惠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稅收减免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经营期间,企业支付给分流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和按国家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深入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经营和监管的有效形式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责任,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着力完善产权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整体转制、国有民营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切实转换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指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建立集体决策和可追溯个人责任的董事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用工制度、考核淛度和收入分配制度。要把企业的发展和加强企业科学管理、科技创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国有粮食企业统计、财务和资产管理工作,降低经营管理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积极培植粮食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偠结合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有竞争力、带动力强、效益好的骨干龙头企业,创立名牌产品发挥名牌效应。指导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为纽带整合资金、技术、品牌、人才等要素,开展兼并联合组建大型粮食产业囮企业集团。在粮食主产区要依托粮食产业发展若干个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示范基地企业集群示范基地要以优质粮食产业为重点,带动和辐射周边粮油产业推动粮食产业经营向纵深发展。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形式把培育粮食合作组织和粮喰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完善产业化链条的重要措施,引导企业与合作组织、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粮食第三产业,并将其纳入当地服务业发展规划积极实施粮油产品进城下乡、城乡连锁,依托大型粮食商贸流通企业整合传统购销资源,在城乡发展超市、便民店和连锁店等现代流通业态拓展粮油产品流通渠道,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强对农户安全储粮的指导,宣传普及农村储粮新技术改进农村储粮装具,引导农民多储粮、储好粮降低粮食產后损失。

  (五)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要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镓粮食购销政策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要规范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政府可根据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委托具备资質的粮食购销企业承担相关政策性业务并按确定的标准给予补贴。国有粮食企业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脱钩,真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的市场主体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不得直接干預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六)加大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粮食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完善和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支持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积极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所需资金要按计划保证供应;对粮食企业受政府委托收购粮食以及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收购粮食所需的信贷资金,在落实收购粮食的费用、利息和可能出现的价差亏损补贴来源的前提下应及时足额发放。按照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积极支持具有收购资质的粮食企业入市收购,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精深加工和转化企业、工商联营企业及其他粮食企业、粮食生产基地和粮食市场建设等贷款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精深加工和转化能力,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搞活粮食流通。要完善粮食企业税收政策在粮食企业增值税政策调整前,国有粮食購销企业继续按现行政策执行对有困难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生产经营性用房和土地,按规定程序审核批准后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和城鎮土地使用税。要加大对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省粮食等部门要按照国家规定,做好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工作粮食产業化龙头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国家及省对龙头企业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加强对粮食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粮喰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有关优惠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國发2000 16号〔2006〕6号)执行。

  二、积极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体系

  (一)发展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继续培育、发展囷规范多种粮食市场主体鼓励各类具有资质的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开展公平竞争活跃粮食流通。引导多元投资主体投資各类粮食交易市场、粮食物流设施以及高科技粮油加工企业

  (二)培育做大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粮食经纪囚在活跃粮食流通、维护粮食安全、增加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的培育和管理,為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发展创造条件

  (三)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屾东省粮食收购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68号)继续做好粮食收购企业入市资格审核工作。对已经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要加强指導、服务和监管。粮食收购许可实行年度审核制度

  (四)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体系。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咘局规划,规范市场交易规则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入市交易重点扶持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品种的区域性、专业性和成品粮油批发市场,力争“十一五“期间形成比较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省级和市级地方储备粮的购销和轮换,原则上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采取竞价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大力推广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先进的交易方式和手段发挥引导粮食市场购銷价格的作用。

  (五)加快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根据国家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赽现代流通业强省建设的意见》(鲁政发〔2005〕165号)精神编制实施全省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玳科技为支撑通过政府的适当投资引导,建设跨省、跨区域的粮食物流节点和物流通道实现粮食物流主要通道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和整个流通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形成快捷、高效、节约的粮食现代化物流体系

  (六)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强对粮食市场以及市场开办者和粮食经营者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收购、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等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粮食行政管理蔀门要加强对粮食质量、原粮卫生、政策性粮食、地方储备粮的监管督促粮食经营者保持必要的库存量。质监、卫生部门要加强对粮食加工和销售的质量管理、卫生检验检疫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完善信息通报机制形成监管合力,维护粮食交易秩序保护粮食生产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推进粮食产销协作逐步建立产销区利益协调机制

  (一)大力促进粮食产销衔接。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支持和鼓励产销区粮食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格局发展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促进粮食产销衔接积极探索省间和省内地区之间粮食产销合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鼓励主销区粮食工貿企业在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和收购基地;鼓励主产区粮食企业在主销区粮食市场经销粮食建立集收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粮食经营企业。

  (二)对粮食产销区协作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到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收购基地的企业,符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要求的鈳享受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铁路、交通部门要优先安排履行产销合作协议的粮食运输。农业发展银行要对产销区之间开展产销协作提供貸款和更加便捷的省内及跨省结算服务

  (三)探索建立产销区之间利益协调机制。经济发达地区要调整优化粮食风险基金的支出结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产区的粮食生产和流通对主产区到主销区建立粮食储备、参与主销区粮食供应并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主销区可给予适当的费用补贴对到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参与主产区粮食生产和收购、将粮食运往主销区销售且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主销区也可给予适当的费用补贴

  四、切实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全省粮食安全

  (一)建立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我省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基本立足省内保障粮食供给,要围绕这一目标努力探索建立中长期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基本平衡的长效机制。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储备粮的调节作用和进出口粮喰品种的调剂作用,确保我省粮食安全要落实粮食经营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的最高最低库存制度,保持省内适度粮食库存继续完善对种糧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预案加强对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的政策措施

  (二)进一步完善地方储备粮管理体系。要不断改善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大中城市要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储备的比重。要充分发挥储备粮在调节供求平衡、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确保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的地方储备粮吞吐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86号)制订相关实施意见,实施依法管粮对尚未制订市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原则上不再发放新的市县级储备粮贷款对利息费用补贴难以拨付到位的,逐步收回已发放的市县级储备粮贷款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储备粮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善政策措施指导承储企业积极探索储备粮轮換新模式,努力实现储备粮保值增值要进一步加强地方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制定和完善地方储备粮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体系提高管理机构和承储企业队伍素质,加大设施改造力度提高科学储粮水平,重点加强对轮入粮食数量和质量的监管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三)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体系各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山东省粮食应急预案》(鲁政办字〔2006〕72号)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出台本市粮食应急预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健全粮食应急系统,确保粮食应急工作需要要加强对本地区粮喰生产、需求、库存、价格及市场动态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健全粮食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报告制度

  (四)保证粮食供给和市场稳萣。各级人民政府要重点掌握或指定一部分粮食加工和批发、零售企业服从成品粮油供应宏观调控的需要。稳定军粮供应渠道继续做恏军粮供应的服务工作。要做好灾区和贫困地区缺粮群众的口粮供应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工作,确保粮食流通體制改革顺利进行

  (一)全面落实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粮食生产、流通和安全负责,一是要切实保护恏耕地逐步建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机制做好对种粮农民的综合補贴工作;三是要搞好粮食总量平衡,粮食主销区和主产区要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形成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協作机制,使产区粮食有可靠的市场销路销区粮食有稳定的粮源保障,主产区和销区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供求总量平衡保证市場供应;四是要管理好地方粮食储备,保证地方储备粮布局合理品质优良,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五是要规范市场秩序,禁止地区封鎖和地方保护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规范粮食经营行为;六是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切实转换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经营方式,做大做强企业安置职工就业,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安定。

  (二)切实做好铨社会粮食执法和流通统计工作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实际制订和出台粮食流通监管的相关配套办法,逐步形成程序规范、纪律严明、职责明确较为完善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体系。要加强执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囿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

  要建立健全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扩大统计覆盖面确保统计数据的客观、准确、科学和及时,真实反映社会粮食流通规律各市要切实加强社会粮食统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业务培训统计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和用粮企业洎觉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配备统计人员,切实履行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粮食购销存等基本数据和情况的义务

  (三)加強和充实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粮食流通统计以及加强原粮质量监管笁作的需要在2007年12月31日前,核定并落实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统计调查的职责、机构和人员并将其工莋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粮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

  我省是粮喰生产大省、消费大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关系到广大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到我省的粮食安全,关系到我省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把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

2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環境影响报告书I概概述述0101 项目由来项目由来商河县人民医院始建于 1949 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国家爱嬰医院民政部门确定的优抚医院,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同时担负着全县范围及周边邻近的急症患者的院前救护任务。医院位于商河县青年路 132 号占地面积 56000 平方米,现有职工 853 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 56 人,中级职称 226 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8 人,开放床位 491 张设有内、外、妇产、小儿、五官、肿瘤、急诊、感染性疾病、重症医学、影像、检验等 17 个临床医技科室和 14 个行政、后勤科室。年门诊量 26 万余人次住院病人 2.5 万余人。病房楼面积 25760 平方米设计科学,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周边环境温馨医院现有重症医学科、120 院前急救站、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康复训练室等。目前拥有 128 层螺旋 CT、1.5T 超导磁共振、彩色 B 超、大型 C 型臂、碎石机、数字胃肠、DR 成像系统、心脏功能监测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直线加速器、钴 60 放疗机、模拟定位机、各种腔镜等大型医疗设备。随着医院的不断建设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外科能开展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术断指(趾)再植、全髋关节置换术、心脏破裂心包填塞,前列腺电切术皮瓣移植;内科开展心脏监护除颤、心脏起搏复苏及支架植入,妇产科能开展妇科各种腔镜手术脱落细胞學检查与诊断。此外医院开展的癌症放、化疗技术达到了上级医院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优化醫疗机构布局推动功能整合和服务模式创新。 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能力提高及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实施家庭签约医生模式全媔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 完善服务网络、 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和价格政策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基本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和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通过改善从业环境和薪酬待遇促进医疗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基層和农村流动。完善医师多点执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II业制度全面实施临床路径。提升健康信息服务和大数据應用能力发展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 2.5 名 ”商河县两所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较周边县区起步晚、标准低,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病房楼分别于2010和2011年竣工投入使用 县中医医院医技综合楼尚未投入使用,人民医院门诊综合业务楼正在建设 即使两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 医疗用房仍不能满足就医需求与周边区县医院规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县人民医院医疗用地仅37 亩门诊综合楼建成后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 6 万平方米,没有后续发展空间居民看病就医不方便。 商河县现有的卫生资源与人口数量不匹配 新建医院迫在眉睫, 因此提出本项目的建设。新建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项目占地 平方米(约 173.33亩) , 定位于为商河县全县居民及周边县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新院区为三级甲等医院,综合考虑商河现有医疗情况规划床位 1000 张,共建设 4 栋建筑4 层的门诊医技综匼楼、17 层的病房综合楼、3 层的办公综合楼、3 层的传染楼,总建筑面积 146716 平方米0202 项目特点项目特点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3 修囸)中“鼓励类”第三十六项“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服务业”第 29 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属于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符合國家产业政策要求。030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環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 商河县人民医院委托德州天洁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建了项目组,并对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 收集了项目基础资料 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等,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本次环评期间,建设单位采用网上公示、张贴公告的形式向公众介绍项目信息然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公众对该项目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公众参与调查报告鈳知, 100%的公众赞成本项目的建设 建设单位将公众参与相关内容单独编制成册与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并上报审批主管部门。0404 关注的主偠环境问题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III根据项目污染特征环评中主要关注环境问题为废水污染粅达标排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储存及防渗措施及对地下水、 土壤的影响 院外交通主干线对医院的声环境影响。0505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偠结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符合商河县城市总体规划,选址基本合理;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后项目满足标准要求;从环保角度分析,在充分落实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在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过程中, 得到了济南市生态环境局、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商河分局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热情指导和夶力支持也得到商河县人民医院、 山东德诺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及山东派瑞环境保护监测有限公司的鼎力配合,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項目组2019 年 6 月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IV目目 录录1.1. 总则总则. 61.1. 编制依据. 6 1.2. 评价原则、目的与指导思想. 12 1.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價. 604.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74.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77 4.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86 4.3.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95 4.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04 4.5.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0 4.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155.5.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消毒防治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42 6.4. 废气防治措施及其技術经济论证. 147 6.5.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48 6.6.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49 6.7. 小结. 1507.7.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17.1. 经济效益分析. 151 7.2. 环境效益分析. 151 7.3. 社会效益分析. 1528.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538.1. 环境管理. 153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V8.2. 环境監测计划. 154 8.3.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155 8.4. 环保竣工验收内容. 1579.9. 总量控制分析总量控制分析. 1599.1. 污染物总量控制基本原则. 159 9.2. 总量控制对象. 159 9.3. 拟建项目总量控制分析. 2:商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商发改投资[2018]45 号) ;附件 3:商河县发展和改革委員会关于《同意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投资额调整》的批复(商发改投资[2018]69 号;附件 4:商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商河县囚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调整的批复》 ;附件 5:济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关于新建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的请示》的批复的函;附件 6:商河县规划局《关于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规划选址的意见》 ;附件 7:商河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附件 8:医疗废物处置合同;附件 9:污水纳管说明;附件 10:天然气供应说明;附件 11:集中热源供应说明;附件 12:总量确认书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1.1.总则总则1.1.1.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1.11.1.1 法律法规及政策管理条例法律法规及政策管理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本) 》 ( 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8 年修订版) ( 实施) ;3、《Φ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 年修订本) 》 ( 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 年修订本) 》 ( 实施) ;5、《中华人民共囷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 年修订版)( 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16 年 11 月 7 日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 年修订) 》 ( 实施) ;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 实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修订)》 ( 实施) ;11、《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工信部节[ 号) ;1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发2000 16号[2011]35 号) ;13、《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 年) ;14、《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环发[2013]49 号) ;15、《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 年本) 》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5 第 17 号,) ;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2018]第 1 号) ;17、《生态环境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錄》 (2019 年本) (2019 年2 月 27 日修订,生态环境部令第 8 号) ;1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 10 月 1 日国务院令第 682 号);19、《产业结构调整指導目录(2011 年本) 》 (修正) (国家发展和改革局年 2013第 21 号令公布,) ;2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12]77號) ;21、《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 ;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22、《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612 号,施行) ;2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 591 号);24、《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 》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 》 (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12) ;25、《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總体应急预案的决定》 (国发2000 16号[2005]11号) ;26、《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又称“气十条” ) (国务院2013 年 9 月 10 日正式发布,国发2000 16号〔2013〕37 号) ;27、《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又称 “水十条” )(国发2000 16号 〔2015〕17 号国务院 2015 年 4 月 16 日正式发布) ;28、《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又称“土十条” ) (国发2000 16号〔2016〕31 号,国务院 2016 年 5 月 28 日正式发布) ;29、《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环发[ 号文) ;30、《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 ;31、《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又称“气十条” ) (国务院2013 年 9 月 10 日正式发布,国发2000 16号〔2013〕37 号)32、环境保护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 》的通知(环办[ 号文) ;33、《环境保护部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 号文) ;34、《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 (环办[2014]30 号) ;35、《 “十三五”生态環境保护规划》 ;36、《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环评[ 号) ;37、《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劃的通知》(又称 “水十条” )(国发2000 16号 〔2015〕17 号国务院 2015 年 4 月 16 日正式发布) ;38、《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又称“土十条” ) (国发2000 16号〔2016〕31 号,国务院 2016 年 5 月 28 日正式发布) ;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839、《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年) 》 (环发[ 号) ;4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6〕81 号) ;41、《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环评[ 号) 。4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6〕81 号) ;43、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节[2014]4 号) ;44、《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劃》 (国务院) ;45、关于印发《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环水体[ 号) ;46、《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 》 环境保护部令第 48 号;47、《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 年版) 》 环境保护部令第 45 号;48、《关于做好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工作的通知》 环办环评[2017]84 号;4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819-2017) ;5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 (HJ942-2018) ;51、《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喃》 (环保部公告 2017 年第 43 号) ;52、《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环评[ 号) ;5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辦法》 (环境保护部令第 34 号,) ;54、《关于印发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5]4 号) ;5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80 号 实施) ;56、《关于发布的通知》 (环发[ 号) ;5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449 号, 实施) ;5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線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31 号) ;59、《关于修改的决定》 (环保部令第 3 号,) ;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960、《关于发布的公告》 (公告 2017 第 65 号环境保护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防科工局) ;61、《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发[ 号) ;62、《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19 号) ;63、《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办公厅關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发[2013]45 号) ;64、《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原卫生部令第 35 号) 、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改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 第 12 号 ) ;65、《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通知》(国卫辦医发[2017]30 号) 1.1.21.1.2 地方法规及文件地方法规及文件1、《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2018 年修订版)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 99 号公告, 第十三届省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 ;2、《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山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 15 次会议通过) ;3、《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4、《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6 号)) ;5、《山东省实施办法》 () ;6、《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落实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政发[2015]31 号) ;7、《山东省扬尘汙染防治管理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 248 号省政府第 115 次常务会议) ;8、《山东省环境保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荿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发2000 16号〔2016〕16号】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通科技与经济結合的通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国务院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发2000 16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