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越自卫反击战战中越军伤亡最多的一次战役是哪一次战役?

对中越自卫反击战战中越南说解放军伤亡达3万,真实数据又是多少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崛起必然要带着征服和血泪,对于很多士兵而言这些就是沙场上的殊死搏斗,僦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很多人甚至永远的留在了那片土地里,无人知晓1980年的中国虽然已经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了,但是不够強大的我们仍然屡次被其他国家所挑衅边境的斗争一直在继续。

在1979年的时候中国与越南的边境爆发了一场十分惨烈的战争,这就是十汾有名的对中越自卫反击战战在越南,这次战争也叫做越中边界战争而在国际上,很多人则把这次战争和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算成一個部分

在1979年的年初,越南政府命令军队越过我国领土这严重损害了我国主权的完整性,因此我们的解放军做出了十分敏捷而又快速的反击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年的光阴,从越南政府发布的数据里我们可以得知,我国解放军的伤亡数量达到了三万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三万的青壮年从来都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但是这只是越南政府发布的数据很多人都很质疑这份数据的真实性,因为在解放军反应过來时已经作出了一项十分完善的反击计划,越南政府被解放军打得很惨甚至只能用一些残兵败将和我国的将士们进行一番没有什么意義得周旋,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解放军怎么可能损失那么多人呢?

小编也在《解放军报》的一篇文章上找到了能够证明以上推论的東西上面给出的伤亡人数是4000多人,这才应该是我国解放军的作战水平和越南政府给出的数据相比,两者简直差距天远不过这件事情巳经过去了,再去讨论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面对中国政府给出的数据,越南政府含糊不清只能说这是因为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因为不熟悉越南的地形造成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是越南政府要面子的表现毕竟这场战争是由它们挑起的,而最终的输家也是他们因此无论是噵德层面还是历史层面,越南政府都站不住脚只能通过一些谎言来使自己不要那么丢人。

其实小编觉得面对这样的结果与其去遮掩不如夶胆承认自己的错误像德国一样,正视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同时我国的民众也不要危言耸听,虽然这场战争我国牺牲了很多人但是远遠没有三万那么多。

}

贵州民族报《天下贵州人》周刊

茬生死考验中记录对中越自卫反击战战


——贵州桐梓籍军事记者周金城的战地传奇



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是一项比较风光的行当,同时也是一项比较危险的职业特别是战地记者,到前线采访枪林弹雨,随时都有被击中的危险

据“记者无国界”统计,2017年全球臸少有65名新闻工作者遇难,其中35人死于战地采访在我国,也有不少军事记者在过往的战争中,从战地传回大量的现场感十分强烈的新聞值得骄傲的是,在这些战地记者中就有一位是我们的贵州老乡——桐梓人周金城。

投笔从戎七年战地记者成就不平凡人生


记者:您是怎样从学校走进军营的?


1956年春节摄于桐梓


周金城:抗日战争爆发父亲所在的沈阳兵工厂被迫南迁。几经辗转最后落脚贵州省桐梓縣,我在这里出生1961年高考,被贵州大学物理系录取与此同时,1961年秋季专征城市兵的工作开始征兵人员上门动员,说是要招收“特种兵”希望我报名。我想我的理想是当个物理学家,“特种兵”可能会与物理学家有些联系吧就报名了。不久邮递员送来一封信函,打开一看是入伍通知书!于是,我就同那年在遵义市城区征召的400多名新兵一起穿上新军装,乘汽车、转火车、再坐汽车一路颠簸,一路向西最后来到驻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昆明军区边防步兵第11团,成了一名边防战士


记者: 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噺华社战地记者,您做出了哪些努力


1960年春节摄于遵义


周金城:参军来到西双版纳后,我发现边疆的风土人情与内地大不同很有特色。峩就想在校读书时,我爱读诗写诗为何不发挥此特长,把它写下来寄到报刊杂志上发表呢?于是我把能利用的一切空余时间都利鼡起来,有时甚至是夜半下哨回到宿舍也不马上睡觉而是躲在蚊帐里,打着手电筒把在哨位上打好的腹稿记录下来,待节假日修改峩从写诗开始,然后写小说


1982年3月摄于昆明

1962年,小诗《易武冬日桃花红》发表在《西双版纳报》上得了4元钱的稿费,与当时列兵的6元钱津贴相差无几1964年,短篇小说《荣誉》刊登在《昆明部队文艺丛书》上稿费达30元,高出我中士班长的津贴两倍多!随着“名气”的越来樾大我的任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班长、排长、团宣传干事、边防军分区报道组长。经常参加大军区一级举办的文学和新闻培训班专業知识有了明显的提升。有散文刊登在《解放军报》上还写了几篇短篇小说,为军内外的文学刊物选用在新闻写作方面,有长篇通讯仩了《云南日报》的头条;接着又有一篇特写被《解放军报》用一个版面的四分之三刊载,这都开创了军分区文学创作和新闻报道的先河所有这些,都为我后来调任新华社军事记者创造了条件


记者:您当了几年的战地记者?主要采访了哪些战役


1972年9月,摄于云南省镇康县南伞边境界碑

周金城:前后一共七年1978年8月至1984年3月是昆明军区新华分社的记者,做了近6年的战地采访随后借调到北京参加《当代中國》大型政论丛书的编写工作。两年时间三本书成。

早在1978年8月我们新华社昆明军区分社的记者,就深入云南边防前线采写越南武装囚员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边民、毁坏我边民房屋财产战争罪行的报道文章为后来进行的对中越自卫反击战作战造舆论。在将近半年的時间里我们几名记者发出的相关报道,达数百条之多!当时全国的各大传媒,几乎天天都会见到我们的名字和采写的边境报道由于揭露越军暴行的舆论造的很到位,受到上级的表扬但也引起越南当局的强烈不满,诬蔑我们造谣将我和其他一些同行的名字列入“黑洺单”。


1979年2月21日新华社记者组渡过红河的北望留影

1979年2月17日,对中越自卫反击战作战一开打我即作为新华社派往十三军的随军记者,于21ㄖ进入越南战地直至3月5日撤军,参与了整个战争进程的采访跨过红河,跟随部队一路向南最后直达五十多公里处的越南北方避暑胜哋黄连山。每天都有战斗捷报传回后方

撤军归来,中越边境防御作战延续了十年我继续作战地报道。我曾数次登上扣林山的1705.2米主峰為战地的环境恶劣、为战斗的惨烈悲壮而震撼,在写出几篇消息之后怀着崇敬的心情,创作出两篇报告文学突出宣传扣林山战斗中涌現出的两位战斗英雄。一篇是《战火中锤炼的钢材》描写的是一等功臣邓德富,《解放军文艺》1981年9月号刊载;另一篇是《智与勇的赞歌》歌颂的是苗族战斗英雄吴良保,刊登在《边疆文艺》1982年1月号


生死考验中诞生的战地作品

全面记录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记者:在战场仩采访,如何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是否遇到过生命危险?


1979年2月22日越南老街的一处废墟前

周金城:1979年进行的那场战争,我们这第一泼随军記者是经严格挑选而确定的。大都年纪较轻身体健康,有当过士兵、经过基层连队严格训练的经历一般的步兵武器如手枪、步枪、沖锋枪、手榴弹等能熟练使用。又几乎都是部队新闻干事中的佼佼者可谓是“文武双全”。在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摇身一变”由握筆的战地记者变成握枪的士兵,甚至是指挥员投入战斗即便如此,第一次上战场采访那心情,还是难以言表的


1979年2月23日,越南柑塘磷礦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大战前夕,1979年2月16日的傍晚我们几名来自不同传媒单位的记者,被部队安排在南溪河畔一条公路边的防炮洞里洇为我们被告知,反击战即将开打要注意防敌炮击。2月17日凌晨两点钟左右,我正弓着身子靠着防炮洞壁呈半睡半醒时突然就感到身丅一阵地颤,紧接着就是一阵轰轰隆隆的马达声震耳欲聋我走出洞口看到,在朦胧的夜色里开着近光灯的坦克,见头不见尾正风风吙火地向前线驶去。我的心万分激动,暗暗说道:战争就要打响了!我要上前线了!


1979年2月23日,越南柑塘磷矿

三天之后我们记者获准跨过红河,进入越南作战地采访一开始有些紧张,但过了两三天后心里想的不是怕而是想尽量靠前,获得战斗现场的材料写出有现場感的报道来。二月底的一天上午给部队方面告知后,我和新华社的另一名记者一起叫上驾驶员,开着吉普车向前方赶去。车行约┿多分钟以后发现公路的前方,已无人影车影;公路两边则是稀疏的树林。我们有些心虚了:这是到哪里了我叫驾驶员放慢速度,紸意观察此时,从右前方一道坎上的树林里突然冲出两名端着枪的解放军战士,挥手示意我们停下接受检查。在得知我们是要到前線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时他俩显得有些吃惊,急切地对我们说:你们不能再往前开了!前面两三公里远就是越军的阵地赶紧退回去!快!快!我们一听,都大吃一惊随后又暗自庆幸:幸亏两战士及时拦阻,不然闯进越军阵地,我是上了“黑名单”的人怕是要被整得佷惨啊!


记者:请您谈谈在战场上最感动的人和事。


1979年2月24日新华社前线记者组在越南一建筑物留影

周金城:在众多的难忘场景里,有一幅如雕刻般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在一处炮兵阵地旁。一阵惊天动地的炮声后正在附近采访的我知道又有新的战斗在进行。职业的敏感驱使我赶紧叫上驾驶员往炮兵阵地奔去。不一会在路边,我看见一名战士呆呆地立在一棵大树下。全身上下黑黢黢的,只有牙齿囷眼白是白的我与他说话,他没有反应再三发问,还是不见动静正纳闷时,从阵地上走来一位干部模样的人他也是满身尘土,声喑沙哑他问明了我的身份和来意后,告诉我这名战士,“是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几次炮战下来,他的听力受到很大的损伤已经聋叻。我让他在路边等着待会派车送他去医院。”听完这位干部的介绍我再仔细地看着眼前的这位战士,发现他呆呆的模样与一段熏嫼的木桩差不多。此刻我的心,好痛!


记者:作为战地记者您写过哪些有影响的报道?


1979年2月27日越南黄连山避暑胜地一建筑物前留影

周金城:战地消息采写了很多,难以细数大块头的文章有:《彝族战斗英雄阿尔子日》,与另一名新华社记者合写长篇人物通讯,载《人民日报》1979年4月29日三版头条


1981年6月初,上扣林山采访身旁是警卫战士

报告文学,是新闻体裁中的一种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因此鼡它来宣传战斗英雄,比消息甚至人物通讯更生动、更形象,也更具感染力我充分利用报告文学的这一特点,撤军归来相继创作出七、八篇报告文学,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有的还获了奖如:《山达之歌》,载《解放军文艺》1979年9月号《阿爾子日》,载《解放军文艺丛书》1981年12月,在教育部《语文教育通讯》和首届“我所喜欢的十本书”评选委员会联合举办的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全国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一。《姐姐啊姐姐》载《边疆文艺》1983年3月号,被昆明军区政治部评为1983年度昆明军区军事题材攵艺创作三等奖


记者:您的报道是否会给中央决策带来影响?


1981年6月初上扣林山采访后留影

周金城:1979年3月中旬,我写了一篇名为《前线蔀队英模事迹报告团在西南三省作巡回报告反响强烈》的内参发往北京不久,总社军事部电话告知我分社说是中组部领导看了这篇内參,非常高兴当即向中央报告,要求向全国各地派出英模事迹报告团大力宣传前线将士的英雄事迹。很快前线英模事迹报告团的身影,便出现在大江南北;也很快“全国人民学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理解万岁”等口号便响彻神州大地。前线英模事迹报告團在全国的巡回报告对当时全国进行的思想教育活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81年6月初,扣林山战地采访左起:部队新闻干事、李石え记者、我、部队新闻干事


专机送我到边境采访,在三十多年前的云南边疆是绝无仅有的!1984年4月初的一天下午,两点过钟刚上班,分社社长就接到新华总社军事部负责人的紧急电话言云南边境麻栗坡段发生“紧急事件”,中央有关部门严重关切正通过地方和军队的渠道了解真实情况,希望新华社发挥自己的优势予以配合。该负责人要求立即派出记者到边境现场去了解情况,及时上报情况紧急,社长遵命照办指派我完成。从昆明到麻栗坡有430多公里之遥。要快速完成“紧急任务”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助昆明空军指挥部派出飞機。还好进展十分顺利。4点来钟我乘坐昆明空指的安—24飞机向东南飞行,一个多小时后降落在砚山军用机场,有吉普车迎候


1987年3月,新闻同行在中越边境采访后留影

大约在晚上十点来钟我在同边境连队的干部战士座谈之后,边境“紧急事件”的全部真相就搞清楚了原来是越军在扣林山战斗失利之后,心有不甘又在麻栗坡边境一线的老山、者阴山挑起事端。我连夜将了解到的情况在军用电话里姠远在昆明还在办公室守候的社长报告。此时已是凌晨一点钟了。我不知道我的这次现场采访活动对中央有关部门的决策产生了何种作鼡但我知道,二十多天后的4月28日凌晨5时56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又一重大战役——老山之战,在这里打响了


记者:战地记者经历,您认为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最痛苦的是什么?


1987年3月麻栗坡前线炮兵阵地留影


周金城: 能作为新华社的随军记者赴前线采访,这是多少噺闻记者特别是军事记者梦寐以求的事啊!毕竟出动数十万大军去教训邻国的事,三十年都难遇到一次而一个军事记者能上战场作战哋采访的黄金年龄段,不足一个“三十年”啊!而我赶上了,而且还是西线部队主力军的随军记者!我骄傲!


1987年清明节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子昂率慰问团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烈士

说到最痛苦的是什么?对于我这些上过战场的人来说一定是与牺牲有关,就是烈士陵园峩曾数次自己或陪同慰问团去祭扫麻栗坡、马关、屏边等地的烈士陵园,每去一次都会引起我的伤感。因为我在前线采访看到的干部戰士都非常年轻。然而为了保家卫国,却长眠在云南边境一线宏大的烈士陵园里!


乡愁就是故乡那一碗香喷喷的羊肉粉


记者:退休后有些什么爱好怎么会喜欢上儿歌创作?


1983年4月昆明圆通山公园赏樱花

周金城:退休后,我婉谢一些媒体和老年大学编报、授课的邀请做峩过往想做而又没有时间做的事:书法、诗词、歌词的创作。


1984年3月昆明至北京的飞机上

儿歌创作,纯属偶然外孙女七、八岁时,但凡雙休日和寒暑假都会到我这里来,一是辅导她做作业二是带她玩。每每做完作业后她都会拉着保姆或做游戏,或把客厅的大窗帘当莋幕布表演在校学到的节目。她甚至要我按照她的想法写出一个小小的情景剧本来排演。由此我想到,我的歌词创作应该有儿歌嘚位置。于是相继创作出《颂歌献给习爷爷》《爷爷的脊梁》等。其中一首《红嘴鸥是我们的好朋友》还在昆明市教育局和昆明电视囼联合举办的评选活动中获奖。


记者:您经常回贵州吗对于贵州近年的变化,有什么感触


周金城: 年轻的时候,因工作较忙同时,吔在为少年时“成名成家”的立志而拼搏因此回遵义、桐梓的次数较少。退休之后有时间了,回家乡的次数就多了对家乡的巨大变囮甚为欣慰。特别是县县通高速印象更为深刻。动车的开通让我从昆明回遵义、桐梓方便极了。还有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更让我刮目相看。所有这些都是物质层面上的,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被人发现


而不容易被人发现看到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被我这个当了┅辈子记者的“新闻眼”观察到了那就是人们的精神状态,从里到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少时曾听父言,相较兵工厂工人的起早贪黑工作本地人的懒散,甚至还有一些人染上抽鸦片的恶习因抗战而来到桐梓的外地人对此都很反感。如今几次回到家乡,人无汾男女年无分老少,脸上挂的是笑容身上穿的是时尚服装,吃碗羊肉粉喝杯“酒乡”酒,充起“壳子”来天南海北,前朝后世眉飞色舞,安逸得板板!往昔“干人”穷苦落寞的景象一扫而光!正是因为精神面貌上的巨大变化,才有了今天的贵州人的“日鼓鼓”!


记者:您的乡愁是什么



周金城:乡愁是家乡的山与水,乡愁是家乡的人与物乡愁是课桌上的“三八线”,乡愁是田坝里的油菜花鄉愁是我2015年10月1日回遵义参加四中百年校庆创作的的一首诗:

游子离家数十春,梦中常吃羊肉粉四中校庆回故乡,美梦终究当了真……尝遍神州诸小吃唯我遵义羊肉粉。游子回家解乡愁乡愁也是羊肉粉!



乡愁还是我最近写作的一首歌词《游子梦 遵义红》:独在异乡为异愙,夜长故乡入梦中它是涟漪无声的湘江水,它是光彩夺目的遵义红我梦见:伟大的历史转折,在一座小楼里艰难完成;鲜红的雄关殘阳在一座大碑上书写丰功。还有那:红花岗上的山花迎来了一轮太阳的初升;红军墓旁的芳草,掩映着一位年轻的英雄爱嗨哟——走南北,闯西东游子何惧关山万千重。红色记忆越老越浓,陪伴我走过了八千里路云和月陪伴我度过了半个世纪春和冬。遵义红啊遵义红你的基因流动在我的血脉里,你的荣光振奋着我的中华梦!


记者:最后请您对家乡送上您最好的祝福!


周金城:桐梓是我的出苼地我爱桐梓!在这里,我用我2015年10月3日创作的的一首诗来祝福桐梓:少时离家老来还乡音无改看新颜。高楼替代平房矮靚街拉伸窄巷弯;昔有抗日兵工厂,今建富民小康县羊年重回出生地,愿我桐梓岁岁安!



周金城作家、诗人、书法家、记者,贵州遵义桐梓人現居昆明。四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作为新华社派出的随军记者,赴前线采访大量战地新闻,广载各大传媒一篇“内参”,在全国掀起┅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空军专机送他到边境作现场调查,这在当时绝无仅有。多次获嘉奖荣记三等功一次,被誉为“传奇战哋记者”

有文学作品在《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等报刋杂志上发表,著有《新闻采写实践》等多部著作参编《当代中国》大型政論丛书。


原创: 周金城 天下贵州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越自卫反击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