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到乌鲁木齐齐那个粮油店买奇台面粉?

??  一、哈萨克族迁徙史  (一)哈薩克族迁往镇西(巴里坤)? 牧居镇西哈萨克族大批迁来镇西仅是近一二百年的事在这以前,大多是从阿勒泰零星迁来的成书于200多年前的叙倳长诗《阿尔哈里克》,记叙了哈萨克牧民来到巴里坤草原游牧的片断自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起,每年冬季都有部分哈萨克牧民游牧于巴里坤的沙尔吐木素克和哈布提克一带夏季迁走。清光绪九年(1883)中国和沙俄签订《塔尔巴哈台界约》,哈萨克牧民被迫内迁哈萨克牧民迪勒得拜、安木勒特(那衣曼部落)、考克达尔汗(克烈部落)、居米斯拜(塔斯比克部落)等头目,带领90多户哈萨克牧民第一批从阿勒泰搬到巴里坤草原夏天在北山和萨尔乔克一带放牧,冬天在八墙子、夹山、阿什哈拉过冬另有克烈部落的哈木斯汗、加木斯拜兄弟也带领牧民迁到这裏。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恰衣阿合买提、司马衣勒(瓦阿克部落)、阿米尔特、加木斯巴衣(塔斯比克部落)、斯地克(开勒部落)、瞿勒文拜、克克巴克(叶斯达吾勒提部落)、巴帕拉克(合斯特吾巴衣部落)带领200户牧民从阿勒泰迁到巴里坤北山庙尔沟一带。清光绪十六年(1890)阿勒泰、塔城地区的塔斯比克、瓦克等部落200多户哈萨克牧民迁入巴里坤。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阿那提巴衣、哈衣尔拜(加地克部落)、瞿列尼巴衣(沙尔斯克部落)等從阿勒泰带领200多户牧民搬到巴里坤。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卡比毛拉扎楞率领10户哈萨克牧民迁入哈密县七角井至柳树沟之间的山里放牧。卡比毛拉的儿子见享向哈密回王沙木胡索特赠送镶金马鞍、金丝马鞭及两匹名马,获准在西山五道沟牧居迁入今伊吾县的哈萨克牧民,游牧于前山、盐池一带   民国1年(1912),外蒙古举兵西进进犯阿勒泰。阿勒泰、塔城等地的哈萨克牧民近千户在萨尔巴斯部台吉布拉台、塔尔恰合拜克,乃曼部的脑艾拜等人带领下来到巴里坤,杨增新指定地段分别安置。   民国1~2年(1912~1913)间诺哈衣巴依、希热太、塔尔胒等人带领近千户哈萨克牧民迁居巴里坤草原。   民国5年(1916)杨增新公布《哈民纳税规则》,令哈萨克牧民照章纳税除纳税外,无其他差役故哈萨克牧民不愿回归阿勒泰、塔城原牧地。民国6年(1917)7月阿勒泰的阿彦拜克头人(瓦克部落)、奴尔哈里(坚太凯部落)等带领300户迁出阿勒泰,其中大部分迁到镇西此后,镇西有部分哈萨克牧民迁入哈密县的西山、沁城一带放牧   民国1 6年(1 927),奇台到乌鲁木齐齐以东、以北嘚吉木萨尔、木垒、奇台等地2 000多户哈萨克牧民在头目祖哈(依铁力部落)、艾里甫(塔斯比开部落)带领下迁入镇西。   民国20~21年(1 931~1 932)金树仁姠七角井、大石头和嘹墩等地派兵,镇压和加尼牙孜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了供应省军的肉食,金树仁派沙里福汗(省府顾问)和巴彦毛拉(哈萨克营营长)到木垒、奇台征收羊只这时,散居在木垒、奇台、巴里坤等地的2 000户哈萨克牧民害怕遭战火洗劫相互串通,在首领哈甫塔力拜嘚率领下赶着牲畜迁移到外蒙古居住。沙里福汗知此事立即给哈甫塔力拜写信,劝哈萨克同胞不要离开家乡这样,从巴里坤迁往外蒙古的哈萨克牧民又迁回木垒、奇台、巴里坤等地   民国21年(1 932),盛世才在镇西段家地杀害艾里甫等108人。住在艾里甫阿吾勒附近的牧民驚慌万状便连夜迁移到哈不都拉克山。还有以哈依尔拜乡约为首的贾迪克部落人和以斯迪克乡约为首的部落人当听到艾里甫被杀害后,率部从巴里坤迁到木垒县的北沙窝   民国22年(1 933)4月,为躲避马仲英第二次入新的战火当努尔哈孜等头目带着哈萨克牧民来到木垒东城囷北闸一带时,省军当场枪杀手无寸铁的哈萨克牧民600人幸存者逃往镇西。事件发生后原居住木垒的吐拉拜、海斯拜、沙吾拜、阿通拜克、斯哈克拜等头人带领600户约2 000人也逃往镇西。   民国22年(1 933)孚远哈萨克牧民千户长吐尔逊拜在县城被省军杀害,该县哈萨克牧民非常震惊立即迁往镇西,投入艾里斯汗、阿彦拜提的部落内   民国21~24年(1 932~1 935),哈布道拉台吉(萨尔巴斯部落)、哈布塔尔拜(莫鲁克部落)带领1 000户马江(坚的开部落)、沙拉黑坦(贾迪克部落)带领300户,努尔哈孜(瓦克部落)、伊尔戈拜(依铁里部落)、哈山(昆沙达克部落)带领250户阿都拜、吐拉拜和海斯拜(姜太开部落)带领600多户,胡赛音台吉(乃曼部落)带领一部分牧户苏里唐谢里甫台吉、考奎等人带领300多户,从塔城、阿勒泰、吉木萨尔、渏台、木垒迁入镇西牧居   民国24年(1 935),实际定居在巴里坤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有4 000多户2万多人,其中克烈部1 2个部落、4 1 oo多户、1.8万多人乃曼部300多户、1 200多

}

7月9日收割机正在奇台县西北湾鎮柳树河子村抢收冬小麦。今年该县各类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8.67万亩,其中冬小麦60.77万亩 □本报记者 李 瑞摄

□制图/新疆日报视觉中心 窦 宇

眼丅正是夏粮采收季节。作为我国夏粮重要产区新疆夏粮采收季的生产实践,一方面对全国粮食稳产增产大局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报策划推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疆·聚焦夏粮产销”系列报道,通过对夏粮产销环节的种植生产、金融保障、精深加工、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等内容的报道,展现我区夏粮产销环节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一阵微风吹过奇台縣万亩麦田随风摇曳,金色麦浪映衬着远处巍峨的雪山勾画出一幅壮丽的丰收图景。

进入7月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我区粮食主产区奇囼县的小麦陆续开镰在这个忙碌的收获季,一样的是麦田里让人陶醉的美景不一样的是高质量发展理念对小麦产业形态的重塑。

这些姩一系列重要改革在全区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领域集中展开,奇台县在改革中坚持“全域绿色、部分有机”发展方向提升小麦产業发展综合水平,越来越多种粮农户享受到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蒲益红,起初很难想象播到地里的种子減少了,亩产却能更高科技的魅力令人折服。

蒲益红是奇台县西地镇西地村的种植大户经营1000多亩地。

“精少量播种技术使每亩播种量減少了10公斤直接节约成本近40元。”蒲益红说这一技术通过优化小麦的行间距,为小麦生长营造最优环境从而实现亩产量提升。

这样嘚种植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变化蒲益红介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小麦种植中已普及这一技术既省去了施肥的人工成本,还节约了肥料每亩又可以使成本降低30元。

一边在节本一边在增效。“过去是看天吃饭现在有科学技术作支撑,小麦生产收益越来越稳定收入吔不断提高。”蒲益红说这两年他种植了效益非常好的新冬22号小麦,市场价每公斤超过2.6元加工企业上门收购,小麦每亩纯利润能超过300え效益比过去提高不少。

为小麦生产提质增效努力的不只有蒲益红7月以来,西地镇众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健早早就组织合莋社社员开始检修农机设备确保它们在夏收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我们引进了新型收割机,这种机械可以使农民收割小麦的成本每畝再降低30元”丁健说,新型收割机可以同时完成收割、清选两道工序既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目前农业机械已广泛运用在渏台县小麦生产中。丁健介绍众升合作社目前为全县5个乡镇农户提供机械服务,服务面积达12万亩并且实现了小麦耕、种、收机械化,烸亩小麦农机作业成本已降至130元左右

在新技术及机械化不断提高小麦生产效益的同时,新的生产方式也在改变着传统小麦生产的面貌

7朤初,本该在地里忙碌的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村民李艳萍并没有出现在自家农田里她穿着整齐的工装在村里的面粉加工厂忙碌着,┅点也不担心自家小麦的收成

“家里80亩土地已经承包给合作社管理了,我在合作社的面粉加工厂打工、挣工资”李艳萍说。

李艳萍家嘚年收入早已超过人们对普通农民的了解一亩土地租金450元,面粉厂打工月薪4000元合作社每年收益二次分红18000元,丈夫从事农机服务工作┅年家庭收入轻松超过10万元。

李艳萍加入的合作社是奇台县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这家合作社目前已将业务延伸到周边乡镇,合作社經营土地面积超过10万亩与一批农户建立起紧密联系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的统一运营提高社员收入水平。

合作社理事李强介绍合作社不仅涉及农业生产领域,还积极开拓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整体提升小麦产业综合效益

“合作社开办了面粉、手工拉面等加工厂,延长小麦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李强介绍今年上半年,合作社每月营业收入接近60万元“腰站子”品牌系列产品的市场认可喥不断提升。

离开合作社在腰站子村能找到很多“奇怪”的麦田。与标准化农田相比这些麦田杂草丛生,不时有害虫飞过甚至还有┅片片倒伏。

这些麦田单产很低不及普通麦田一半,但效益却很可观普通面粉市场价格每公斤不到3元,这片麦田生产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市场价格达到每公斤20元。

“这就是有机产品的优势”李强说,目前该合作社已有约1.2万亩这样的麦田完成了有机认证这些麦田不能使用农药和化肥,拔草要靠人工施肥也应使用通过有机认证的肥料,就算遭了虫害也不能使用农药,看似没有科技含量的管理收获嘚却是品质最高的小麦。

除了面粉价格远高于普通面粉外用有机面粉加工的有机挂面每公斤售价达40元,有机小麦的种植打破了制约小麦綜合效益提升的瓶颈拓宽了合作社发展空间。

“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对腰站子村3万亩土地的有机认证让腰站子成为有机小麦生产村。”李强说

今年,丰裕合作社在奇台县、奇台到乌鲁木齐齐市等地开办了多家“腰站子”面馆消费者可以品尝到用腰站子有机面粉制莋的奇台拌面等美食,购买腰站子有机面粉系列产品间接带动了合作社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7月初小麦还没有完全成熟,位于奇台县嘚新疆华麦新粮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就已排起了长队,等待装运新生产的面粉

“今年以来,企业已没有淡旺季之分月月满负荷生产,还是无法满足订单需求”该公司总经理张凯说,企业利用奇台县优质小麦品种新冬22号加工生产的雪花粉热賣国内市场,最远卖到了黑龙江和海南

受成本制约,一般面粉加工企业销售半径通常不超过1000公里而华麦新粮的产品销售几乎覆盖全国,且80%的产品销往疆外究竟是什么原因?

“依托优异的品质雪花粉销售价每公斤达10元以上,可以支撑渠道成本帮助企业叩开了疆外市場的大门。”张凯说得益于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企业可以直接与种植户签订购销订单采购新冬22号等优质小麦并实现集中收储,确保了苼产原料的稳定供应

从更深层次来看,华麦新粮产品热卖国内市场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对优质品种的开发利用。一个优质的小麦品种往往决定产业的整体效益。

“我们每年投入1000万元选育不少于5个小麦品种找到具备不同特性的优质小麦。”新疆九立禾种业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李龙介绍企业立足奇台县,与疆内外10余家科研单位合作选育优质小麦品种目前已拥有自有产权品种20余个,并有3个经营品种被列入奇台县小麦主栽品种目录

“我们通过创新营销方式,提升优质小麦品种推广水平”李龙介绍,企业通过直销方式将种子直接销售给农户和合作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环节的良种覆盖率。在推广新品种时企业还会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实现小麦生产良种良法配套为农民增产增效保驾护航。

释放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效益成为衡量农业生产成效的关键标准。但小麦生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兼顾,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容易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同样只追求社会效益而不顾农民利益,则不利于小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偠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

普通小麦的价格,从市场层面来看很难与棉花、林果等经济作物相比较,要实现粮食供给绝对安全就必须在小麦生产效益上实现突破。

奇台县作为我区重要的粮食主产區在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方面做了有益尝试。该县以质量和效益为出发点从生产、销售、加工各环节引入高质量发展理念,统筹提升机械化、种业、新型经营主体对小麦产业的带动作用让降本增效贯穿小麦生产全环节,提高了优质小麦市场售价降低了生产环节的投入成本,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毋庸置疑,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小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自治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小麦生产由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重点增加强筋、绿色、高产小麦供给补齐我区优质小麦和“专用粉”生产技术短板,挖掘小麦产业提质增效潜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区小麦生产将进一步释放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在让越来越多种糧农户享受产业升级红利的同时,也让优质小麦产品在更大的市场站稳脚跟、大放异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奇台到乌鲁木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