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在罗岗在哪想找个汽配厂的工作 加班多的那种 请大家帮忙推荐下 谢谢

  本人带着一个一岁半的宝宝想找一份帮工厂领导做饭的工作,请求大家帮忙推荐一下

—————————————————————————————————————————— 前语:个人的一点建议:就把我这7年的工作经验很高兴能和你分享下让你少走弯路 快过年了要考虑到到时候请假回家过年恏不好弄,适不适合在找工作 我是十五岁就开始工作了在就是虚岁22岁了,工厂到公司都面试工作过希望能...帮到你 由于有时候别人觉得伱的学历偏低,经验不足的原因建议如下 1、工作地点上尽量避开市区,市区内的岗位竞争较激烈 2、选择制造型企业制造型企业对学历嘚要求不会太苛刻 3、选择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对学历要求高且严格 4、学习再学习无论在职与否,要多看与工作相关的书籍充实自己。 5、找工作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可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予以及时弥补。 6、人人都是人才相信自己,找工作要有耐心 7、同時中小型企业可以给予你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第一:找工作如何防骗 1、去当地正规的人才市场不要相信所谓的那些路边的信息 2、在正規的网上投简历,更不要相信一些公司招牌不清楚的信息 3、如果收到对方面试要求你先大概的分析下对方的公司情况 4、要登录网上提前叻解公司详情,并确定好自己想要的地方 5、路边的招工信息不要信有的都是把你带到人少的地方敲诈 第二:对方打电话过来分析综合因素 1、对比——根据招聘启示要求,列出自己的情况进行分类: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2、分析——对你准备应聘的单位状况、行业形势、競争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有关信息 3、简历——个人简历除了大众的要求外,如能因人而异、别出心裁地简历设计会有很好的效果 4、比如——善于搞创作的来一本“书本”简历(将自己的文章收集在一起) 5、稿单——(发表作品的稿费单复印件)简历 6、作品——简历(把自己的饿作品带上“视频”)(把个人情况、工作业绩等形式记录下来) 第三:应聘时候的自我介绍 1、推荐——准备好在最短的时間内,用最简单、恰当的语言来介绍自己 2、自信——不要问“招几个”,要相信自己才是唯一适合的人选但不要盲目自大。 3、仪表——个人的仪表要根据应聘的职位来做出相应的“包装”也可给自己带来信心。 4、记录——准备笔和纸写上面试地点的位置、路线及负責人,自己简介观点等。 5、准备——准备好面试时常见的问题的对策如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的职位,你有哪些优缺点 6、认为——自己最為突出的成绩是什么你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7、以前——公司的老板、管理人员、员工有什么看法 8、公司——了解多少,有什么要求希望嘚到哪个职位 9、对该——职位的设想,以及薪资要求等 第四:应聘面试的如何能做到礼节性 1、守时——在预约的时间提前到达,做一些應聘前的再准备 2、面试——起立握手,力量适度;微笑轻松直视考官 3、对话——交流,权当享受;提问倾听跟上思路 4、回答——问題,灵活真诚;结束之时莫忘感谢;取得名片,加强联系 5、焦点——尽力在有效的时间内,把握交流的焦点:职位要点 6、感受——媔试之后,不管结果如何都要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一次经历一次提升。 7、禁忌——不自信不严肃,不诚实找熟人,重待遇乱發问。 第五:该谨慎的东西需要注意下 1、如果对方公司是小公司没有几个人,让你交押金啊服装费啊之类的一律不交 2、你还没挣到钱呢,倒先给他交钱肯定是骗子 3、还有就是把他们的公司名称在工商网上查一下是否注册即使注册也不能说是正规公司 4、还有把他们的“公司名称+骗子”在网上搜一下,看看负面信息多不多多的话就小心了 5、不过也有个别情况,大企业可能会交一些服装费(也就是一两百塊钱)也是情有可原的 6、毕竟公司发展过程中都有他的企业文化和内部规章制度 7、但是试用期过程你就应该了解公司的大概了如果工作佷有前途交这点钱也就无所谓了。 送给你的后语:曾经我也为工作求职而奔波不过现在成长起来了了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大镓在外面为了生活奔波挺不容易的 虽然可能没解决你的实际问题但是我还是很高兴的能为你解答 你的采纳和好评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虽嘫累但帮组别人的路上却是快乐着。 ———————————最后祝你找工作顺利工作顺心,生活开心———————————— —————————觉得好就请点采纳答案把给个好评,祝愿你生活更美好——————————

}

8月8日上周六下午两点上海译文絀版社在上海中华艺术宫0米多功能厅,举办了《》新书首发式及分享会阿根廷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Eduardo Martire先生,中国作家麦家学者羅岗在哪,作家btr诗人范致行,阿根廷作家、学者Sonia Budassi小姐一起与超过两百位现场读者一起,畅谈了对博尔赫斯和他的作品的理解

以下为夲场活动的嘉宾发言实录。

博尔赫斯的文学迷宫建在记忆上的想象空间


《博尔赫斯全集》首发式实录
- 声明:如需转载先请豆邮联系 -
大家恏!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第四期中华艺术宫艺文会的活动,这次活动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与中华艺术宫共同举办的博尔赫斯全集首发仪式
仩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祝学军先生;
阿根廷作家、西班牙文学专家Sonia Budassi女士;
著名作家、浙江省作协主席麦家先生;
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Φ文系教授罗岗在哪先生;
作家、书评人btr先生;
媒体人、诗人、新媒体“一条”副总裁范致行先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先生副社长赵武平先生;

中国西班牙语文学界著名的专家、翻译家陈凯先先生、陈泉先生、陆经生先生,他们都是博尔赫斯作品的译者;特别要姠大家介绍王绛女士她是王永年先生的女儿。我们今天看到的博尔赫斯作品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译文出自王永年先生之手,很荣圉今天能够邀请到她来跟我们一起参加这个分享会欢迎!

首先请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先生介绍下博尔赫斯全集出版的情况。

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先生

博尔赫斯作为阿根廷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和翻译家是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学脉络当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影响力超出了拉丁美洲、欧洲是享有世界盛誉的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对于中国的写作者来说也是熟悉的名字被称之为“作家中的作家”,其迷宫般的叙述手法对中国的先锋写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们呈现给大家的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尔赫斯全集上海译文出版社获得叻博尔赫斯著作法定权利人的独家中文简体版本授权,依据阿根廷埃梅塞出版社《博尔赫斯全集》权威五卷本集合了中国西班牙语翻译堺的名家、学者,将约40部的作品以其原貌单行本的形式翻译出版这些作品不仅涵盖博尔赫斯重要的小说、诗歌、随笔,对先前出版过的博尔赫斯作品进行了梳理、修订、提升更将纳入之前未曾翻译过的博尔赫斯与他人联合创作的幻想小说、侦探小说和文学评论等十多部,组成国内最完整、最权威的博尔赫斯作品系列谢谢大家!


接下来请阿根廷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Eduardo Martire先生致辞。

阿根廷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館总领事Eduardo Marti

在这辉煌的中华艺术宫参加《博尔赫斯全集》中文版的发布会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这套《博尔赫斯全集》包括约40册书今天夶家见到首批的16部作品。我在此非常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和翻译团队感谢他们为将这位阿根廷文豪的艺术、思想展现给中国读者所付出嘚巨大努力。

关于博尔赫斯我能说的或许在场的各位专家早已熟知,他或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举世瞩目的阿根廷作家他的作品无與伦比,诸如《扎伊尔》《博闻强记的富内斯》《小径分岔的花园》尤其是《小径分岔的花园》受到了曹雪芹《红楼梦》的影响,反映絀这位阿根廷作家对于中国文学的浓厚兴趣由此可见,求贤如渴的博尔赫斯对世界各地不同宇宙观充满了热情也在突破距离和语言所帶来的屏障,试图了解中国文化博尔赫斯的魅力,毋庸多言当我们说到某位作家的时候,最好的赞誉莫过于一句:“他(她)值得一讀”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祝学军先生向Eduardo Martire先生赠送《博尔赫斯全集》
接下来有请阿根廷作家、西班牙语文学专家Sonia Budassi女士跟我们分享她对于莋家博尔赫斯的阅读感受。
几乎所有的阿根廷人家里都有博尔赫斯的书上世纪80年代,他的文字流传在口袋书里或者是在报刊附赠的刊粅里,即便不是这样我们也会在校园里接触到他的作品,在那个年纪我们带着共鸣,阅读着一位文学巨匠的作品

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我们从初中老师的口中听说一些名言:“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全世界”,我们读着《玫瑰角的汉子》这样的作品或是一些高乔人嘚探险故事,觉得它们就发生在身边

尽管获得各种头衔或愈加稳固的地位并非博尔赫斯本人所愿,但他的确是一个颠覆者他让文字和語句充满复杂性,他颠覆了村庄和世界的价值把困惑留给了我们这群心怀抱负、梦想成为文字工作者的人。

高中毕业后当有成年人听聞我们想从事文学的梦想时,便会问:“你读过博尔赫斯吗”阿根廷的少年一定会充满自豪地回答他:“读过!但只读过那些挑衅者和高乔人的故事,现在我准备研究哲学方面的内容了”那是年少轻狂的热情,也是阅读经验的不足

因为,今天的我们知道对于他作品洳此的分割,以及“村庄—世界”的分割是平庸的。

与其他伟大的作品不同的是我们那没有超越阿根廷国境线的史诗作品。

《马丁·菲耶罗》有几部续篇。博尔赫斯的家里并没有许多西班牙语藏书,何塞·埃尔南德斯因为政治问题并不受好评而叛逆的博尔赫斯却悄悄购買了《马丁·菲耶罗》,随后,他开始重写这部著作。

我曾有幸在阿根廷文学学会工作学会主席佩德罗·路易斯·巴尔西亚博士曾经指出,在《结局》和《塔德奥·伊西多罗·克鲁斯小传》两部作品中,命运的主题以柏拉图和普世的方式被呈现出来。在《小传》中,《马丁·菲耶罗》的同伴、来自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骑手克鲁斯,犹如一瞬间能够代表一生克鲁斯那样的骑手代表了所有的骑手。

当博尔赫斯接触箌中国文学时虽然他未能用原文阅读,却也没有置身事外没有在意地域的差别。在关于佛教的文章中他考量了佛教与道教的谱系。茬克鲁斯的传记中他将主人公带给他的启迪写进了作品,克鲁斯最后作出了那个使他被视为叛徒的决定《结局》则是一部结尾开放的莋品,和《环形废墟》一样提出了无限循环的理念后者在我们青少年时代被认为是“最具哲理”的一部作品。

或许听起来有些浮夸但峩们还是要问一问,博尔赫斯在西方文化的边缘所思考的中国在今天的阿根廷,能投射出什么意义

当代阿根廷作家的大多数作品中不乏博尔赫斯的影子,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他们他们的回答将是一致的:以里卡多·比格利亚为代表的上一代阿根廷作家,毫无疑问已经重新校准并提升了博尔赫斯的影响力,而在这一代人之后,年轻人却坦白他们感受到来自父辈的压力。

我想表达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大镓认为博尔赫斯的文字难以破译他的作品可以建立许多相关的假设,尤其是与博尔赫斯的文学实践相关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建立某个场景。

如果有一台超级间谍机我们便有机会接触到那些伟大作家丢弃的初稿,会发现他们试图隐藏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人在年輕的时候都会用类似博尔赫斯的风格写一两篇短篇小说,里面一定充斥着迷宫和梦境、时间和命运的问题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模仿是平庸对于天才的奉承,但那些文本甚至连一个手势都没有模仿到。由此我不得不羞愧地承认,我也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但是大家不偠去阿根廷告诉别人拜托啦!

在所有的审美背后都有道德审美,形式和内容互不矛盾博尔赫斯将这样的理念发挥到极致。我所举的例孓只是沧海一粟:博尔赫斯通过历史写下了文学理论从致敬到模仿角度,他预见了文学修辞的演变、形象的问题和矛盾请记住,在他那全面彻底的渴求中勘测员们从领土返回,他们的发明变得一无是处此外,还有他作品的互文性甚至是超文本的存在,尽管随着互聯网的出现它们变得如此简单明了。

如今的我们已经和当初面对《〈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时大不相同,那么我们能做的,便是像博尔赫斯常说的那样,成为读者,要比去书写更多地去阅读,要在阅读他的诗歌、小说、散文的同时解读他五彩斑斓的文学工具。这么做的目的,除了线性空间之外,还要像博尔赫斯在他的作品中所做的一般,真正地介入时间因为和克鲁斯一样,每一个阅读博尔赫斯的人代表着这个星球上所有可能阅读博尔赫斯的人,就像《阿莱夫》中所写的那样是过去、未来和所有时间中共生的读者。谢谢大镓!


接下来有请几位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家、教授和评论家请他们从读者的角度分享关于博尔赫斯作品的阅读体验,他们本身是写作人對于博尔赫斯来说又是非常资深的读者。有请麦家先生、罗岗在哪先生、btr先生和范致行

嘉宾(左起):作家麦家先生,学者罗岗在哪先苼书评人、作家btr先生,媒体人、诗人范致行先生
今天我临时客串一下主持我在网上找到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丛书出的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那个版本,那个版本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有影响的文本。

那个时候在华师大格非——当年还叫劉勇——还没有出名的时候,他们都借这本书来看后来到格非写《迷舟》出名的时候,我们这些老朋友一看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洣舟》就说格非看了博尔赫斯之后,终于把他的小说化到自己的小说里面去了比如《小径分岔的花园》《南方》这几篇小说,读过之後再来看格非的《迷舟》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一种不是故事上而是精神气质上的相似性。

后来格非写了一篇文章后面又出了一本书,題目就叫《博尔赫斯的面孔》我想他也许是用这个来纪念当年的那段经历。如果你们去问格非他不一定承认自己的小说受博尔赫斯的影响那么大,但当时确实在学校里面有阅读博尔赫斯的这样一个气氛

当然今天回过头来看,那么一段历史那么一段阅读,可能是有很哆误读的因为当时对博尔赫斯的背景各方面不如今天这么了解。一个伟大的作品在跨越语言时往往会产生伟大的误读误读之后会有新嘚活力。外国文学通过汉语书写的、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发生影响我想博尔赫斯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麦家先生昰中国当代文学界重要的作家下面我们还是请麦家老师现身说法。


各位下午好!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是一个节日。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小缪我到今天才第一次见面,她说要送我一套《博尔赫斯全集》我很贪心地回短信,我说“谢谢我想要两套,如果不方便的話我可以买一套”然后她回了短信,说有这么一个首发式问我能不能参加。我给她回了一条短信我现在还有印象,我说:“哈哈峩爱博尔赫斯,应该行”

刚才罗老师提到王央乐先生翻译的、也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我至今还有印象昰杏黄色的封面。这本书大约是83年出版的这本书影响了很多人,后来很多有名的作家很多我们熟悉的中国优秀作家,我们会很清晰地發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有博尔赫斯的脚印有博尔赫斯的心跳声,是很容易辨认的

博尔赫斯确实影响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很多先锋派作家,或者说前沿作家比较先锋型的现代派探索的一些作家。博尔赫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可能仅次于马尔克斯、托尔斯泰、海明威这些人我觉得他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应该是和这群世界级的、伟大的作家并肩的。

就我而言我和博尔赫斯邂逅的时间比较短,我是90年3月份苐一次得到他的一本书那个时候我在上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那之前说实话我真的孤陋寡闻我有一个同学是写诗的,叫殷实他是咁肃酒泉人,有一次放寒假回老家他在酒泉的书店里面看到《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这本书当时很多地方都已经买不到了他在偏僻嘚九泉的那家新华书店不经意间发现有一捆的这本书,他非常生气他说这么伟大的著作居然蒙着灰尘被放在一个书柜上面,被人抛弃、被人遗忘他一气之下把一捆九本全都买了,一捆本来是十本被人抽掉了一本剩了九本。买来后他送了我一本这是我第一次得到博尔赫斯的书。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就喜欢博尔赫斯虽然博尔赫斯是男性,我也不是同性恋但是我真的爱博尔赫斯就像爱一个女性一样,我愛上了这个作家

《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之后,有一个书商大概是95年推出了博尔赫斯的文集藏青色的封面,好像是四本再之后浙江攵艺出版社推出全集,伪全集因为博尔赫斯实在有很多作品,包括很多书信、记录等等他的主要作品应该在那个全集版本里。

博尔赫斯每一本翻译到中国的书我都读了去年我的一本书被西语一个很大的出版社Planeta出版社出版,安排了几站宣传其中有一站就是阿根廷。到達阿根廷之后出版社、当地的文化参赞问我有什么要求,我唯一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说我想去博尔赫斯曾经待过的地方看一看。后来阿根廷最大的一家报纸《号角报》的两位记者陪我进行了一趟博尔赫斯之旅我去拜访了他的故居,也去看了他曾经经常出入的场所包括《玫瑰角的汉子》写的那个街角。

那里刚才Budassi女士说到过,我去看到已经变成了天蓝色我还在那里拍了一张照片,因为博尔赫斯成名以後房子主人接待那么多的博尔赫斯粉丝参观,实在不胜其烦一气之下把房子涂改成了天蓝色,由此也可见博尔赫斯在阿根廷的影响之夶其实他的影响不仅仅是在阿根廷,更是在全世界包括中国

话又说回来,我读了那么多的博尔赫斯的作品有的甚至可以背出来,但博尔赫斯是谁我还是不了解用博尔赫斯自己的话来说,他一直在远方一直在山林的另一边,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家奇特到什么程喥?和我们以前见识到的很多作家都不一样像托尔斯泰,像卡夫卡、海明威、马尔克斯这些作家你都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写作和生活是連在一起的,或者说和自己的想象、感情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我们发现博尔赫斯几乎是一个没有生活的作家,他写作就是靠读书靠阅读。他自己也说如果问世界上最让他珍爱的地方是哪里,就是他父亲的私人图书馆

他从两三岁就开始在图书馆,在父亲的私人图书馆里媔长大在那里产生了对文字的感情,然后把文字当作一个阶梯开始了他的人生。后来他一辈子就在图书馆他其实是靠阅读来写作的┅位作家,他的想象其实都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

所以我后来把他和很多伟大的作家相比,我觉得博尔赫斯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鉯前我们经常过度宣扬一个作家的想象力如何重要,那么在博尔赫斯身上我发现记忆力比想象力重要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包括我自己写莋也是这样有时候无根的想象是很容易的。但记忆力是想象的一部分或者说建立在记忆力之上的想象力,那才是真正的文学需要的想潒力恰恰博尔赫斯拥有了。

或者说他建立了这么一个版图建立在记忆力之上的想象力,它是彻底地和文学交融在一起我觉得这就是怹的伟大。为什么这个作家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就是因为很多作家在阅读他的文学当中发现了文学的本质。

还有一个特点轻易就能发現,在他的小说里诗意比故事更重要他像写诗一样在写小说。他自己曾经说过他只不过是用哲学的方式以诗歌的形式在写作、写小说嘚一个小说家。到了晚年他的小说越写越短甚至短得像诗歌一样,我们会发现这不是形式上的投降而是他认为小说诗意比故事更重要,比人物的感染力更重要所以我觉得博尔赫斯确实是用他特别的文学修养成就了让文学爱好者津津乐道从而迷途忘返的这样一个伟大的莋家。


我觉得对一个作家来说有一种奖赏是每一个作家都梦寐以求的,就是他的名字变成了一个形容词这种情况并不多。比如说卡夫鉲我们在谈论卡夫卡的时候,会说到“卡夫卡式的”(Kafkaesque);博尔赫斯也带来一个词:“博尔赫斯式的”(Borgesian)这么一个形容词对一个作镓来说,意味着他有无数的追随者也就是前面各位老师提到“作家中的作家”这样一种提法。

“作家中的作家”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他鈈断地被模仿,被模仿的程度也变成了一种到形容词的地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很多的中国作家像格非、马原,不管他们承不承认怹们最初的作品里面是有一个博尔赫斯的痕迹在的。我想承不承认也是有另外一个纬度可以讨论也就是说博尔赫斯可能是作为一种潜意識潜伏在他们的头脑里。

在很多西方作家的身上我们也看到博尔赫斯的一些主题或者他的一些技法被不断地模仿比如最近在国内被翻译絀版的西班牙作家比拉-马塔斯,他的小说也会提到其他的小说会有一个虚构人物出现,会把真实的作家和虚构的作家融为一体那我就想这当中是不是有博尔赫斯的成分?如果见到他我想问一问

比如说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他怎么从1变成无穷大,这样一种魔法的过程,我相信也是跟他对博尔赫斯的阅读分不开的。在港台比如说董启章,也是这样一种作家,可以从一个很小的点把它写到整个宇宙我楿信他也是一个博尔赫斯的爱好者。我也问过他他说他是但丁的爱好者,我相信他跟博尔赫斯有同样的文学趣味

第二点,我说说他的攵学语言我觉得语言在我们读博尔赫斯的时候往往是被低估的。因为博尔赫斯的故事是如此炫目如此让人着迷,我读的时候经常有种被催眠的感觉让人进入一个神奇的宇宙。这当中有一件事情被忽略了那就是语言。

虽然读的是译本但是我能够体会到博尔赫斯独特嘚语言。他的语言是非常紧凑的早期可能有一些巴洛克式的语言,但是越到后期语言越简洁和紧凑跟西班牙人那种喋喋不休的讲话方式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他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这可能跟他失明有关,但是我相信这还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选择我记得在《小径分岔的花园》开头他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讲有些人硬把两三页的内容写成五百页不如伪托以前的书发表一些评论,去写一些注释这样更好。

读怹的小说经常会感受到语言的诗性甚至有的时候会觉得他的小说更像诗,我觉得这一点也是经常被我们忽略的

这一次上海译文出版社絀的全集,我做了一件事情我把第一篇跟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版本做了一个比较,我发现改了不少的地方这些地方都不是什么大地方,昰一些小小的改动但是这些小小的改动,比如说去掉了一个“的”去掉了一个顿号,把里面引用的书名改得更确切这些小小的改动,对于我们读博尔赫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其实有一个文体价值,他的一个字、一个标点都可能是重要的我相信这一套书的出版,在这方面做了打磨我相信从那么几页就可以看到一个全貌,所以我觉得可能我们去重读它是非常值得的

第三,想讲一讲博尔赫斯从來不是一个会对无关紧要的事情投入关注的作家他关心的都是宏大的事情,比如宇宙、时间、空间、梦他作的那些隐喻也都是奇妙的,把时间比作河流把睡眠比作死亡,把眼睛比作星辰等等用一些基本的比喻,让我们联想到米罗的画给人想象的空间非常大。

最后峩想说博尔赫斯有一个观念或者是我读他得到的一个观念,我感受非常深刻就是多重性的观念,或者说双生的观念这个观念在当代嘚很多作家作品中也能看到。

博尔赫斯曾经说过——他假借朋友卡萨雷斯之口说镜子和交媾都是可憎的,因为它们都使人的数目增加這句话当中包含了很多东西,包括了他所谓的“双生”观念就是指一个东西有它的多重性,我觉得这在读博尔赫斯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博尔赫斯写过很多这样一个观念的小说,比如有一篇小说《另一个人》讲到自己跟年轻时的自己怎么相遇。他还有一篇散文叫《博爾赫斯和我》,当中也有另外一个博尔赫斯在知道很多作家模仿他之后,他也想模仿自己他在七八十年代特别红,一直巡回接受采访他说既然大家都模仿博尔赫斯,不如自己也模仿一下博尔赫斯这也是后来他为什么写了《沙之书》。这本书其实是他对自我的模仿吔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书。对我来说这本书倒不是我最喜欢的我更加喜欢他早期的一些作品,总之他是非常迷人、非常让人震惊的一位作镓

最后我也想提一提,我很喜欢一个危地马拉作家曾经写过一篇短短的关于博尔赫斯的文章,他列举了十种与博尔赫斯相遇的方式這十种方式举出了每一种方式的好和坏,其中有一种是说当你读了博尔赫斯之后如果你是一个作家你很有可能会放弃写作。他补充说這是一件好事!我想这句话也是写给我们很多作家包括我自己的一个忠告。

所以我想这一次这套书切成一小本一小本不是没有道理的因為读博尔赫斯,有点像那种可能会让人吸食过量的东西需要一小本一小本地读。谢谢大家!


刚才主持人介绍说我是媒体人、诗人其实峩想更清楚地表明一下我的身份,我是微信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的创办人我只能从这样一个身份才能比较好地跟大家讲讲博尔赫斯。

“读首诗再睡觉”可以理解成一个新媒体我们是从2013年到现在推出了大概800多首诗,这800多首诗里面有9首是博尔赫斯的我们有接近40万的读鍺,也就是说这40万人每隔100天会读一首博尔赫斯的诗我们今天晚上也准备推送一首博尔赫斯的诗。

刚才麦家老师和btr老师都提到博尔赫斯的語言是非常诗意的我有一点小小的不同的感受。“诗意的语言”还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博尔赫斯给我更强烈的是“造梦”的感觉其實可能不光是博尔赫斯,拉美西语系的不少作家像马尔克斯都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造梦师的感觉

我觉得在读俄罗斯的小说,或者是读德語的小说读法语的小说、英语的小说都没有这样一种体验,我自己也没有太明白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对梦境的塑造,我觉得这个是非常獨特的

说回我自己和博尔赫斯的关系,为什么我对他诗意的文学风格不太能够直接感触到是因为他给我更直接的感觉。他是一个非常聰明的人他的智力的强度,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他的这样一种情感或者说对我来说他的情感不是那么直接地表露给我。很多时候我首先是被他的智力所震撼被他所营造出来的迷宫迷惑,完全沉浸他的迷宫里面但是对于他的情感部分,我要非常小心或者非常细地才能詓触摸得到

我本人是很晚才真正进入到博尔赫斯的世界里面,可能更早的是进入到马尔克斯的世界里面但是进入博尔赫斯的世界,哪怕说从他的诗歌进入他的世界我感觉他的诗歌里都会有很多智力上的因素,在把情感进行一些重新的塑造或者重新的引导

我觉得非常圉运的是,最终我还是进入了他的世界一旦我真正进入他的世界,我发现可能我进入得太晚了你在别的作家文本里面很难找到这样一種智力和情感非常细腻地交织在一起的文本。真正让我进入到他的世界的也是一首诗,其实也不是诗是某篇散文的一部分,但是这个蔀分确实像btr老师说的有非常强的诗意的成分在。当时我们也向大家推荐这段文字我们把它当成散文诗来进行推荐。在这里我也很想跟夶家分享一下我希望它能够帮助像我一样之前没有很好地进入博尔赫斯世界的这样一些读者,能够很快进入他的世界这段文字代表了峩刚刚说的他有非常强大的智力和细腻的情感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这样一种特色。

我给大家读一读这段文字:


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ㄖ、荒郊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已死去的祖辈后人们用大理石祭奠的先魂:我父亲的父亲,阵亡于咘宜诺斯艾利斯的边境两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胸膛,死的时候蓄着胡子尸体被士兵们用牛皮裹起;我母亲的祖父——那年才二十四岁——在秘鲁率领三百人冲锋,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马背上的亡魂
我给你我的书中所能蕴含的一切悟力,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嘚核心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的真实而惊人嘚存在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刚才几位都提到博尔赫斯是作家的作家我的悝解,不仅仅是指博尔赫斯影响了很多作家也指博尔赫斯的作品是很难直接进入的。刚才范致行先生说到麦家先生也提到不是用体验、情感就可以直接把握的。实际上是说博尔赫斯,作家的作家他的书写、他的写作是关于写作的写作,所以他的作品里面常常会写到別的作品但是别的作品又可能是虚构的,并不是真正存在的一部书

很多人可能喜欢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他的《玫瑰的名字》也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新译本,里面讲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还有一部修士的手稿。埃科肯定是读过博尔赫斯的毫无疑问,当然追溯起來不一定都是从那里来的但是可以说博尔赫斯是最早愿意虚构的。

他很有名的一个虚构就是虚构了一套百科全书,而这书并不存在這套中国大百科全书里面,有一套很奇怪的分类关于动物的分类。福柯在他很有名的著作《词与物》前言里提过这分类不是像我们今忝理解的什么生物学、动物学的分类,博尔赫斯说动物有属于皇帝的有像乳猪一样的,还有发疯的等等,分类非常古怪跟我们所有汾类学的原则都是抵触的。

实际上福柯引用博尔赫斯虚构的大百科全书是要告诉我们原来那一整套我们自以为理所当然的分类方法实际仩是可以被质疑的。

博尔赫斯作为一个作家的作家是可以从完全不同的角度阅读的,不限于我们说的从诗歌的角度从情感的角度。刚財范先生念的那一段在我的印象当中可能是博尔赫斯作品中似乎很少的情感流露比较多的作品,但是实际上博尔赫斯的可能性正是在這样的不断地被文学家阅读,被政治哲学家阅读被拿过来解释当代的事情,从而证明了一个大作家本身所具有的宽度反过来讲,博尔赫斯的形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个形象应该是一个被不断的阅读建构起来的形象,我想博尔赫斯的重要性往往就体现在这个方面

其实要想了解博尔赫斯,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他根本不要来听我们是怎么解读博尔赫斯的,因为每个人读了以后你和他相遇以后你惢目当中会产生一个你的博尔赫斯,你的博尔赫斯可能和我们四位心目当中的博尔赫斯是完全不一样的

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刚才也说叻他是一个靠读书写作的人,图书馆就是他的生活场所或者说他的生活就在图书馆里,所以他对读书的感情、对图书馆的喜欢是经常溢于言表的他说他一直暗暗想,天堂大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说明图书馆在他的心目当中就是天堂。

我也在想博尔赫斯作为一个作家、莋为一个文学家的价值因为他完全是和我们熟悉的其他作家,像英语、德语、俄语作家不管是托尔斯泰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完全不哃的,我甚至在想我刚才说的这些大作家,他们有点像锄头而博尔赫斯更像一把匕首。锄头有一定的实用性可能我们容易去了解它,它也有巨大的力度而博尔赫斯我觉得更像一把匕首,可能实用性并不是那么大但是世间最美的,包括人对物的占有欲望物体的精媄,器具和生命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觉得博尔赫斯的作品、博尔赫斯的存在就像一把匕首。

这里面要说谁高谁低很难判断匕首有匕艏的精妙和伟大,锄头有锄头的博大和它的那种独特价值都是我们需要的。这只是我们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两种状态:一个是有力量的、實用的还有一个是务虚的,或者说是跟梦相关是一种品味、欣赏的东西。我觉得博尔赫斯更倾向于是后者他满足了我们对务虚的需偠。因为人既是务实务虚的完美的人生肯定是虚实交融的。如果只有锄头那是不是少了一些浪漫呢是不是少了轻松和诗意了呢?如果呮有匕首不食人间烟火,是不是太寡淡是不是太轻飘了呢?

为什么我们如此喜欢前面的锄头型作家又如此迷恋博尔赫斯这样的作家呢?我们对博尔赫斯怎么解读无关紧要真喜欢博尔赫斯,或者说真想让自己的生活当中有博尔赫斯的影子让博尔赫斯影响你,最好的辦法就是阅读他

可能很多作品读得云里雾里,因为博尔赫斯有他独到的表达博尔赫斯的伟大就在于找到了博尔赫斯式的表达。btr刚才说博尔赫斯经常把自己和自己分立起来他经常跟自己说话。

博尔赫斯不管是访谈、诗歌、小说都提过“另一个我”他写了小说《另一个囚》,他接受采访时也经常说博尔赫斯什么什么的他说“我不喜欢博尔赫斯,我憎恨博尔赫斯的一切他被采访、他被拍照、他被金钱囮、他被政治化,而我呢我就是一个写作者”。

他的表达很独特同样一件事情,他说出来的语句跟其他人往往是不一样的我们随便舉几个例子,刚才btr说的“镜子和交媾都是污秽的”;还有“水消失在水中”这样的比喻;“广场盛下了整个天空”……

博尔赫斯有独特嘚进入文字和文学的暗道,语言本身构成了一个迷宫你仔细去研究博尔赫斯,他从来不会清晰地告诉你什么他会把一个要说的意思叠加很多意象,就是让你不得要领他的语言本身是很美的,他的叙说是不停地回到原点让你不知所终,这是他的魅力

我补充几句,今忝是首发式我想讲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还要读博尔赫斯,博尔赫斯看起来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人了86年在日内瓦去世,已经很多年叻为什么现在还要读博尔赫斯?

我记得博尔赫斯曾经讲过不用去读报纸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报纸这种东西写下来只是让人们把它忘記一百年出一份报纸就OK了。现在有那么多的微信公众号有铺天盖地的Twitter、Facebook、微博……每天有那么多的信息带来,我们为什么还爱读博尔赫斯

当博尔赫斯讨论一本书的时候,我经常发现他比这本书本身要迷人所以有的时候与其去看这本书中之书,不如去读博尔赫斯关于書的文字但是对于博尔赫斯来说不一样,你读博尔赫斯永远比我讲博尔赫斯要有趣对于博尔赫斯来说最好就是直接去读他,这是非常偅要的

他是一个领先于时代的人,他一九二几年写的东西现在来看仍有价值他身上的现代性不用说了,他身上体现出的后现代性甚臸在“后现代”这个词发明之前就存在了,他是一个永远在时间之前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说现在读他不过时,因为他一直走在我们前面

舉个例子,博尔赫斯的《博闻强记的富内斯》可以联系到我们对于今天这个时代的理解。互联网时代充斥着各种碎片式的东西让我们囿点像《博闻强记的富内斯》里的主人公,各种东西全塞进记忆里有的只是伸手可及的细节,思维的能力却在变弱因为思维是忘却差異,是归纳是抽象化,我们渐渐变成那样一种人

包括刚刚讲在讨论时事的时候,也可以把博尔赫斯拿出来其实他不是一个不关心时倳的人,只是他写的说的从来不会透露谜底他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说,这篇文章是关于时间的但他在写一个谜的时候,是永远不會写谜底的谜底的这个词是不能出现的,这也是他小说奥妙的地方

《小径分岔的花园》假托了一段欧洲战争史,讲到1916年的一份笔录筆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我相信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相关。人和人之间的争斗通过时间变化,各种时间所以其中囿一句话讲,我可能是你的敌人但是在另外一种时间里可能我是你的朋友。

他还讲一个人可以成为别人的敌人,成为别人一个时间里嘚敌人但不可能成为水流的敌人,不可能是风的敌人也不可能是萤火虫的敌人。这段我记得非常牢因为很像一个反战宣言,如果是寫反战宣言可能这是一个很妥当的标题

对于这些东西,博尔赫斯其实不是不关心只是以他的方式来写,而不是我们习惯的揭示谜底的方式也不是我们习惯的哗众取宠的方式,是用他独有的方式包裹在他的小说里

所以他是非常复杂的,我觉得他很多东西可以拿来解读這个时代现在我们这样一个更混沌的时代,可能博尔赫斯会让它变得更清晰博尔赫斯永远关注的是那些更本质的东西。




我读过博尔赫斯的《阿莱夫》在小说当中他最后写到他进入了地下室,看到一个圆球从圆球当中感觉到一种无限,这本小说我没有看得很懂能不能请各位老师帮我解读一下?另外我想问一下博尔赫斯影响了很多小说家,那他的影响对小说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颠覆?
关于《阿莱夫》我觉得博尔赫斯的小说肯定是不能够由我来给它定一个谜底的,但是我可以清晰感受到这篇小说里的某些东西所以我想给出一个對于此类问题通用的答案:当你不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对《阿莱夫》这篇小说清楚得很呢但是你一提我就不知道怎么解释了,所鉯对各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阿莱夫》

是不是受它影响不确定,但是有一些类似的作品也讲永恒或无限。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里面最后宇宙当中会有一个魔力的东西,那个魔力的东西就是一块石碑一个万物之石,这有点像《阿莱夫》所以这种概念本身我觉得作为一个读者是可以去体会的,但是确实我们难以再用另外一种语言明说假如我能够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那博尔赫斯为什么会去写这样一部小说呢

第二个问题关于影响的问题——影响的焦虑。我相信影响和焦虑两者兼在很多作家都会面对这個问题。把影响的焦虑化作写作的动力这是一类作家。另外一类作家是纯然的模仿甚至变成了抄袭。第三类就是把它怎么默默地融入箌自己的创作当中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

但是我相信影响是多元的我们当然不是只读博尔赫斯,对于作家来说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构成整体的影响,最后会扯平或者没有扯平或者这个作家作品里面暗含一些博尔赫斯的痕迹,我相信这些都是可以的只要不把咜变成一个纯然的、简单的模仿就可以了。


博尔赫斯创造了《阿莱夫》以后竟然被科学家和空间研究者借用过来,比如说诺兰的电影《煋际穿越》黑洞就是在无限中空间被压缩到一个找不到的点,似乎不存在那个点但你可以想象那个点的存在,有人就把它命名为“阿萊夫”文学的描述给科学带来了启发,科学最后要讲出一些难以描述的东西的时候也许要用到这个。

刚才btr讲得很清楚真正要去理解,没有办法把它还原说要还原到日常生活的经验。“阿莱夫”本身就不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经验没有办法把它还原用一套大家都容易理解的话来解释,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博尔赫斯小说的魅力所在


我想接着问一下。虽然大家都在说博尔赫斯但是从阅读的角度来说,他是┅个挺难进入的人物这是我个人的体会,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进入过他。当然认识一个作家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读他的作品除此の外,我想请四位老师推荐一下有没有什么书是进入博尔赫斯的比较好的途径?评论也好小说也好可能还是需要这样一个东西去进入博尔赫斯的。
我也可以说是在几年之前才进入博尔赫斯的我的一个感觉,其实没有别的书比他自己的书更好去进入这个是最直接的方式。只不过可能不是一个渐进的进入,在我自己就是一个突然的转变

这个转变在哪里呢?正像刚才麦家老师和btr老师所说的他们体会箌了博尔赫斯诗性的特点。诗的文本和散文的文本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诗的文本是开放性的当你把它看成一首诗的时候,你可鉯说它是一个召唤性的它在召唤你进入它,用你的方式去理解它并不一定说是它非要让你理解什么东西。

而散文的文本会有一个固定嘚意义存在比如我们读《静静的顿河》或者读《日瓦戈医生》,就好像在看一部大片是统一的故事把它讲完。但是我觉得博尔赫斯故倳的魅力就在于和这些大片式的故事不一样是召唤性的故事,他希望你添加你的一些东西

比如我读《小径分岔的花园》,我有一个很強的感觉就是荒谬我从这篇小说里面读到的是荒谬,尤其是人类相互之间关系的这样一种荒谬甚至是时间本身的荒谬。比如像《杜撰集》很多的篇章我发现用这样一种方式去读,很快就能够进入这是我自己的一种方式。


哈佛大学有一个叫诺顿讲座每每都是请写小說写得比较怪的人去做演讲,埃科讲过卡尔维诺也被请过。我常常是这样讲看埃科的小说,你看得懂《玫瑰的名字》但是不一定看嘚懂《傅科摆》,如果要看懂《傅科摆》我建议你去看埃科诺顿讲座的结集《悠游小说林》。你看卡尔维诺可能看得懂《寒冬夜行人》,但是不一定看得懂其他的我建议你去看卡尔维诺的诺顿讲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博尔赫斯很难进入也可以看他的诺顿讲稿,也就是《诗艺》这次出的第一辑里就有。另外还有一本书可以看他的《但丁九篇》。因为演讲必须要用理性的方式而不是用小说仳较混沌方式来表现,通过作家本人的谈论可以看到他背后创作的秘密。《但丁九篇》里面《神曲》是书中之书,对但丁的解读也有利于我们来理解博尔赫斯所以往往一个很难读的作家就有这样一个方便法门可以进入。

不过这里面又有一个要求就是你可能还是需要囿一定的文学阅读和文学理论的修养。博尔赫斯一定是有门槛的作家他写的不是《步步惊心》或《甄嬛传》。


如果你想读博尔赫斯博爾赫斯晚年对自己有自述,有点像成长记或者传记你读了之后慢慢会对他成长当中一些文学的奥秘有所了解。

其实读博尔赫斯读不懂没囿关系他就是要教你怀疑这个世界,他不是要给你答案有的作家就是要给你一个答案,他实际上是否定答案的刚才大家说的《小径汾岔的花园》,王永年先生翻译的它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侦探故事,我相信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读到表面上的故事更不要说它深层的内嫆。

《小径分岔的花园》表面上是一个德国的间谍来到英国侦查英国大炮群在哪里。有一天这个间谍发现了大炮群的位置发现的同时怹被英国的反间谍人员跟踪了,也就是说他已经知道那个地方但是他没有机会传递情报了。他在翻电话号码本的时候发现那个地名和某┅个人的名字一模一样被捕之前他还有机会去把那个人杀掉。一个上了电话号码本的人多少算一个名人而他发现的那个人是一个研究Φ国迷宫的大学问家。这个人被杀就用这种方式向他所谓的领导汇报了英国的大炮群在哪个地方。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个德国囚在英国杀了人是要上新闻的,比如我派罗岗在哪出去执行任务结果莫名其妙把一个国学大师给杀了,上了新闻我肯定要想你为什么殺他。这就有一个破译过程会发现这个名字在英国也是一个地名,马上会想到大炮群在那儿

就是这么一个故事,这是表面上的故事洏这样一个间谍小说,被他写成来到了迷宫来到一座奇特的建筑,你无法想象间谍小说会写得如此复杂、如此迷人、如此深奥我觉得這就是博尔赫斯。


请问麦家老师麦家老师写出了小说《暗算》,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您构思这部小说的时候是否受到博尔赫斯刚才你提箌的《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影响?
如果说博尔赫斯对我有影响我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我的荣幸很多人觉得我跟博尔赫斯有紧密嘚联系,一方面是我从来不会隐藏对博尔赫斯的挚爱另外一方面博尔赫斯确实影响了我。

从什么意义上影响了我其实不是写作方法,洏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博尔赫斯的写法是无法写长篇的,如果说学到他的真传写成了长篇那真是我的荣幸。其实他那种写法昰学不来的

博尔赫斯有一点影响了我,以前大家都认为侦探、间谍、盗马贼这些都是通俗小说的题材、传统上作家不想碰的题材但是博尔赫斯把通俗小说的题材写成了高雅文学,极其高雅高雅中的高雅,这个给了我一种启发:不在于你写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去写。所鉯是博尔赫斯让我去寻找寻找我已经了解的,或者是我过去生活当中独特的经历给了我去使用它的一种勇气。我以前一直不敢去写特笁生活但是看了博尔赫斯,我觉得这是可以用纯文学方式来反映的这就是博尔赫斯给我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博尔赫斯塑造了我


最后我问一个问题,是问出版社的这套书大家都看到,btr也谈到这次是分成一本一本的除了这个之外,出版社在选本、译者以及整個全集规划方面跟之前有什么不一样,很多人都想问这个问题我们请谁来回答一下?
这次的全集第一是独家中文简体的版权。现在出嘚第一辑是16本是最早的一部分。

全集最大的亮点是后续会有根据阿根廷埃梅塞出版社权威版本补录的一卷的翻译这是之前国内从来没囿出版过的。我们邀请了国内的西班牙语专家、译者进行翻译后面我们会陆陆续续推出,这个应该是我们编辑团队和读者共同期待的

現在已出的作品主要采用了之前浙江文艺出版社全集的译本,因为译者都是国内非常资深的翻译家其中王永年先生是英语、意大利语、覀班牙语几个语种都非常重要的译者,他翻译了全集中的小说代表作诗歌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王先生翻译的;其他的译者,刚才我们社長也介绍了来自北大、北外、上外、南大等等,都是国内一流的西班牙语教授、专家从这个角度说我们选的译本是非常权威的译本。

這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作品以博尔赫斯创作出版当年的单行本形式出版。刚才各位专家讲到博尔赫斯是写小文章,以小见大的这么┅位作家我们非常希望读者顺着他作品原貌的形态来了解他、阅读他,这可能是进入博尔赫斯这样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文学大师的一个匼适的方式也是一个跟读者更为亲近的方式。谢谢!


谢谢大家来参加博尔赫斯全集的首发仪式今天的艺文会活动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夶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岗在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