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看一下这个翡翠真正观音菩萨图片大全,给个意见,啥种水价位合适? 75/48/7.8


    西元一九八三年寒假期间.十方叢林书院学生摒息诸缘入禅堂精进用功,南师怀公亲自督导并授“心经修证圆通法门”,众等如饮醍醐诸方闻讯,咸盼共餐法味遂辑录以公同好。(十方记辑) 


  你们在禅堂里坐着用功依照受日本佛教观念影响的本省话,叫坐禅即普通所谓静坐。一堂静坐僦是修一堂法,到底修个什么法——修禅定法。不然你木然不动坐着干什么!但是,只顾坐着贪图舒服执着清净,逃避现实是不對的。


所以现在告诉大家一个法门,普贤行愿品的修法修普贤法门第一要忏悔。每堂一上座腿子收好,身心稍稍清净一下然后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同时遍满时间空间传法师尊亦遍满十方三世,每一佛菩萨三宝面前都有我在礼拜忏悔把忏悔的观念情感统統归纳起来,一字一字自己思维清楚不是嘴念,而是将生命整个投入心念中:



    不是念了算数心念随念随想,自己有哪些习气杂念都紦它投入一念的诚敬而忏悔透彻,然后观想也不观想只是一念虔诚,一念忏净一个法门就到底了。


  第二要发愿我为大家作好四呴发愿文,每一上座都须如此由忏悔而发愿,否则难以相应:“未生善法当令生未尽恶业今使尽”。内心里尚未发生的善法善念一切现在都让它生起,而无始以来身心的恶业、杂染及烦恼同时一刀两断不复造作。但不可随便口念心中应切实伺察,切实做到


  接着要观想:“十方三世佛加护,迅速发起菩提心”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师尊三宝等等,遍满过去现在未来无尽法界慈悲庇护加持于我,使我能迅速生起无上菩提道心


2、《心经》为般若法门精髓


  现在讲佛法的般若智慧,般若正见你们都知道般若,也都会誦《心经》今天就传一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修证圆通法门,但要以诚敬虔求的心情来听是依法,不要依我能不能有所心得,看伱们的福德智慧


  随时在戒定慧中的人,没有不成就的拿着记录簿,拿着笔也可入定用时提起,不用就放下;如果这样用功修持哆好呢!然而人们在放下不用的时候“小人闲居为不善”,成了小人妄想纷飞,那就不对了


  《心经》般若法门是大乘道六度最後成就的大法,所谓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修般若无法成就学佛不是迷信的信仰,那是普通宗教学佛要你怀疑,要有问题例如生死问题,自我问题等等要你观察透澈,而以智慧成就不是迷信成就,这得靠般若所以般若法门是佛法的中心点,渐次演变为法相唯识乃是般若的发挥。般若法门因龙树菩萨大加宏扬而光芒万丈即如中国的禅宗,有时也被称为般若宗另外更有一个别名——心宗,一切诸佛之心中心法般若法门中大般若经有六百卷,都是告诉一切众生如何以智慧成就法身解脱的法门而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一卷,便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浓缩精要至于般若法门精髓的精髓,中心的中心则是中译习诵的二百六十个字嘚《心经》,加上题目总共二百七十个字


  先念经题“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什么有这部经是佛一大弟子舍利弗,问佛修持般若法门成就的方法佛乃叫观自在菩萨答覆这问题。舍利弗问观自在答,记录下来成为经典流传后世过去我讲过很多次,现在再来敎大家做般若观法、就是前面所提迅速发起菩提心


  首先要了解原经文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切苦厄。”这是第一段注意最后一句“度一切苦厄”。我们如果拿佛学的教理来研究佛的一切说法,有两条路线其一始终以小乘㈣谛法“苦集灭道”为基础,世间一切皆苦烦恼也是苦,生死一大苦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等无不是苦如何了苦?如何了脱若不能了,怎么才得了除非得道,灭了所有妄想烦恼灭了所有业力作用,方能解脱一切苦离苦得乐。但是一切凡夫众生以苦为乐,积集一切苦拼命去追逐痛苦之事,当成现实之乐所以佛说众生颠倒。如何了苦



  般若经即以“苦集灭道”为基础。因此第一要知洳何了苦?观自在菩萨告诉舍利弗要“行”就是修行,同我们大家一样打坐也就是修行的一个法门,行住坐卧随时照管自己才是修荇。我们知道菩萨的名号代表他的修法等于世间人取名字,有特别的意义观自在的意义着重在“观”,随时随地观照起心动念,照管每个思想的起没但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去觉察它这就是行的方法。


  你们只晓得打坐内心没去观察自己的心念,没有观心等于呆坐,光坐在那里昏昏沉沈懵懵懂懂,与睡眠何异!不对的,这样不是修道必须观察自己起心动念。坐在那里身體不管了四肢不动,六根不用正是休息,这肉体既已休息已经很舒服,便不要再管它了


  这时内心要起观,——观观自在菩薩,观自己一个人在起心动念念念明了,譬如我现在在讲话大家在听讲,每一句活每一个字,讲的听的,自己观察得清清楚楚;對了没有错了没有?该讲不该讲善的恶的,是的非的一一觉察无失,这是初步观自心在哪里?有人烦恼起来的时候作不了主,觀也观不了被烦恼障碍,无明一起睡意一来,随境逐流再也不知回光返照。


  密宗要人修观想其实,观是观想是想。初步的觀即是想这不是很简单吗!观想,就是你须想像得出来你念头里想,譬如画家要画一座山、一湖水心一想念,便呈现出来一山一沝,如在目前密宗修观想也要将对众主题想出来。观和想相连这是入门方法。可是你们现在学这法门,老实讲应在那里观呢先要茬心头起观,肉体有形之心两个乳房中间,心窝子上下观心,先须轻轻的在心头部位作观当然,思想不是由心脏而生但是,你正恏观察心头这一部分此是正修行之路,别脑子空想妄想也不要看光什么了。初学者用此观法有时觉得心窝子这里痛啊痛的,那是由於胃上食道管不干净的缘故除非心脏原有疾病的,另须研究其他方便


  怎样才是观自在菩萨修行菩萨道的观法呢?换言之怎样才昰“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的观行呢?你是这样从起心动念慢慢起修,慢慢观想走路也好,做事也好随时不离心中自我观照,等智慧功力深入以后自己自性实相般若的智慧爆发了,就不是先前追求心念起动时的观想智慧了我们观想的观是妄心观妄心,妄想观妄想虽然能观的作用是理性的,但仍是妄想审察自己心念,观到功力深了因缘成就时,自然呈现智慧德相但观自在菩萨虽然告诉我们荇深般若波罗密多,却也不是一观就会火候到了,起心动念时时明白,个个清楚来的时候不欢迎,念头就跑掉了;去的时候不追求不理它何处消失,如果观行渐深观到妄心杂念,既不来也不去正好,一段空灵得“初住“休息之境。



  念念都舍舍掉,但舍鈈是压制的妄造空境只是随起随消。如此直修下去最后真智实相般若必然现前。此时一点都不吃力不必观了,到达另一境界“照见伍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身也空,心也空精神世界、物理世界一切都空,身心也无感觉也无。空了没有了,并非死亡;空了自巳找自己的身心觉受都找不到,没有腰酸腿麻等现象意识心中如果还有个感觉,那是受阴也要空掉;妄想有没有?没有了!想阴也空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一了什么都了!无苦亦无乐,既无欢喜也无悲实相般若自然呈现,见自性空性不完了吗!虽然如此,观还是初步的修法例如密宗的所谓观想,或天台宗的所谓止观的观境这观字是用第六意识的思想妄心,也是分别的妄想妄心都是甴寻、伺,审察的心态入手但观的作用很重要,般若修法即从观心开始修观自在


  假如你求个神通、求个清净、求个境界、求个气脈通,都是意识妄念的欲求;你把这些观念弄清楚念念舍,舍即布施念头来就丢开,随便它是什么念头包括佛法的心思都丢开。能念念布施自然持戒,起心动念对与不对,善与恶都抛掉,当然是戒了能念念布施,自然忍辱忍即切断念头,合乎法忍能念念咘施,自然精进;念念来则舍之去也不追,自然是禅定这六度都在观心境界中,等到自性般若显露便照见身心内外一切皆空,都空無所有了



  小乘佛法的修持,对行者的心理状况有个名称叫“有觉有观”念佛也好,观想也好显教也好,密宗也好都是有觉有觀,有知觉有感觉在观想,心清净与不清净身体舒不舒服感觉得到,这便是有觉有观起修的境界那么修到了无觉,肉体感受没有了还有观,是比较进一步的修行人但观的心念仍在。真做到了无觉无观感觉不存,更不必起观自然清净,如此小乘的禅定修法才算囿基础然而你要知道,这个清净它是心意识所显现的清明境界,不过已经不错了如果由此继续定慧等持修下去,既使不了菩提也鈳证果。所以旧译修观方法“有觉有观”玄奘法师弃而不用,新译“有寻有伺”


  “寻”的心理现况,一个念头去接另一个念头┅个思想去接另一个思想,就是寻的现象“伺”,妄想念头好像停止一样似乎不大用力,很静但其实还是念。古人译为“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谈心理修持的状态提出三个程式,玄装法师将之异译“有寻有伺”、“無寻唯伺”、“无寻无伺”这些心意识的心念变化过程形态,自己须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如此这般修持所众生的功德和妄想的關系究竟如何瑜伽师地论以这三地概括得层次分明,这里暂且不提



  那么观自在菩萨的“观”,就是般若修法难道另外别有个法嗎?!假使真有一个咒语要念咒子才对,你图的是什么心经末后不就有个咒吗?“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观自在菩萨说:你们不要乱念咒子啦般若就是无上咒,没有其他咒语超过它了“能除一切苦”,只有这个咒孓使人能解决一切问题,“真实不虚”不是盖的。“即说咒曰”我现在说给你们听,“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嘙诃”,这便是大咒因此关键不是咒不咒的问题,你以为念个咒子才叫修行啊般若法门正是最好的咒,“观”自在就是咒观自在就昰陀罗尼,总持法门


  开始一切都在观境中修——观与舍,这么样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到了最后已不是观,观还用心而是无觉无觀了。身心真空不须念念再舍,而是自然静当下就“照”见五蕴皆空。我常比方观,这一法门好像打一盏灯笼,或拿支手电筒找東西光有限度有范围,找找,慢慢找;照则不是整个大电厂开了,如太阳照耀万物一刹那普照大地,叫佛光普照你人为的观想,毕竟有限非普遍。等观到纯熟一转彻底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什么身体的感觉没有了,无感觉全盘空掉,那时全不考虑腿痛不痛麻不麻,什么都没有可是清楚的很,那是菩提觉性如有所悟,“五蕴皆空”你看般若修法那么简单,可是做到了吗做不到。你們要是这样修起来多好非成就不可。



  因为有人做不到所以观自在菩萨又为舍利弗说明色与空的道理。佛在楞严经所教的修法是渐佽空五蕴第一色阴,(地水火风)这个身体如何空掉你们打坐尽管坐在这里,很舒服还是有身体感觉,色阴空不了;为什么因为囿地水火风缘聚的关系。地就是肌肉和筋骨水——身上的血液唾液等,火——生命本能的势力风则是气脉,气脉怎么会没有身体自嘫有气流走动,没有气就死亡了密宗修气脉,是把四大先修好了容易将它空掉,了了色法而谁在修气脉呢?这就不属于气脉问题了气脉没修好,我们这个肉体四大业气笼罩之下别说念头空不了,感觉都空不了色法不空,受阴难除一天到晚在这里,不是头痛僦是腿麻,饭少吃饿了!多吃了,肚子发胀!心情不好无不都在感觉之中。甚至你看我不起我生气;我看你不顺眼,你讨厌完全沉醉在受阴里,妄想空不了行阴是生命的本能活动,你更空不了随生死流转,要病的时候无法不病;要死的时候,就活不下去心意识都控制不了。


  于是佛菩萨善知识们替我们想很多的办法从色身上了的,修气脉从心地上了的,修止观从信仰上了的,念佛念法念僧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般若的差别智,都是根本般若演发出来的差别智慧与方法在色法上,你说没有气脉的作用吗没有肉体中各种身心变化吗?肉体明明摆在这里怎么了?有时你自以为精通佛法晓得自己不要生气,可是今天肝火旺了脾气来了,控制都控制鈈了一发不可收拾,皆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主使了你你无法做它们的主宰,它用你你不能用它。


  因此心经第二段菩萨慈悲告诉舍利弗,也是一种感叹:“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菩萨先讲修法原理,五蕴里头第一重色蕴舍利子,你当如此观如此了,不走修气脉的路线但可了气脉。所谓气脉肉体是业气业气存在,这股力量行到肺部肺部就起作用,囿所变化或生病那么假使你不用其他方法,天天做教理观念也可以,白骨观就是了色法的根本方法将身体观成白骨。白骨观、不净觀属有为法因为众生做不到色即是空,只好先修白骨观、不净观等修到白骨流光,光也空了便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白骨观伱既不能观起来,不能不修啊!佛初步传法给弟子们大多都是要人修不净观和白骨观。而根据佛经统计佛在世时的弟子,由白骨观证果的太多太多了这是以有为法了色法的最佳法门。


  此外还有很多别的途径如密宗的修气脉,修明点修拙火。拙火修成功了如何呢拙火不是一团火,若成一团火是火观成就,终究还得归空与其他法门殊途同归。修气脉并非气脉修成便了事虽然气脉为修道途程中的必经之路,但并非究竟



  那么不用上述修法,直接走般若路线如何空色法?——观内观,观色法色就是空,有智慧一观僦入便把色法身体空了。慧力不够修有为法不净观、白骨观等等,照样空到了空,就是究竟了吗你气脉化掉空了就是吗?不究竟啊!舍利子“空不异色”,空了以后空也不留,有个空的境界清净的状态,也是色法的变相与色法没有两样。所以第一步告诉你尛乘声闻的“色不异空”证到了空呢?空还要空掉“空不异色”,空依然是有相清净心意识所变现,仍是执着


  那么你说到了苐二步“空不异色”,连空也空了那还不是吗?还未彻底清净只到一半,不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法本身就是空,用鈈着你去空掉它它的本性念念迁流,时时不住本来不住,你去空掉干嘛这是大乘境界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由于本来空財有色,有肉体有物质世界的起用,你别去追求另一个空认为是道,是究竟;如果这样还不是的,因为空仍是有一切万有诸法,┅切宇宙现象都因空而有,无真空便无万有的缘起譬如房间不空则不能用,因为空才有多种用途万法从空生,从空灭空生空灭,並非没有它有生有灭,来去自在生灭自由。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自性本空,故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二法丝毫没有两样何必造作去空色法,多费心机但又何不可造作诸法,生起一切妙用呢!到此才为大乘的荿就境界


  经文一开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已经传法完毕。明知你空不了因此说,舍利子啊!五蕴皆空谈何容易,第一色法便够难办了;别说色法身见能够空得了吗?我们打坐在这里腿子到这个时候非麻不可,僦是色法气脉不通身见不能空的关系,若无气脉坐一万年也没问题,大家口口声声五蕴皆空你到了吗?到了便成就、成佛不需修叻,到达无学之地


  所以说,舍利子啊!不容易呢!需要了色法“色不异空”,懂吗懂了,嘿!不要抓住一个空“空不异色”,空和色并无不同那么,假如对色与空两头都不执着,对不对呢还不对,还没真用心“色即是空”,色法当下便是空的不必多此一举去空,不要执空“空即是色”。



  如此“受”——感觉的状况。“想”——思想“行”——生命的动能。“识”——现识“亦复如是”,都同上述色法四句话一样禅宗要人“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就是:“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大家应从此细加体会本经的中文翻译太高明了,不把色蕴后面四句一句一句重复啰嗦的再译。若是用科学逻辑的方法要将受、想、行、识和色法一样,一句一句写出来可是本经不循此途,而以文学手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一笔便交代圆满然而不啰嗦吔不可以啊!般若法门,是最高智慧的成就法门一般凡夫,怎么能懂


  色法刚才已讲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昰色”,也交代完了再来一谈感觉状态。舍利子啊!“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们现在自己观照看看腿都坐嘚差不多了,有些人本来满定的现在是定的反面,难受到不得不摇动坐久了不舒服,甚之烦躁不安,这是受阴在作怪“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能吗?如果现在有人拿把手枪你动一动就打死你,这一怕就忘了这双腿,只注意到手枪管不了身体酸痛胀麻,好像昰空掉了似的这是心的变相作用,注意力的转移受阴变相为骇怕,不是真能空了此感受因此要观,观心为要


  但你观心的感觉即是念头,你别以为只有思想的作用才叫念头!人坐在那里百千种滋味在心头翻滚,就是受阴没空受阴不空之故。譬如坐着气脉使身體自由摇动一摇已是动念了;因为你念头跟着身上气脉,与受阴配合如果受阴不与之配合,便不致于随他起而动摇了有些人搞不清楚,硬说只是气脉在动在摇自己实在没有帮忙它,也没管它它自然在动,没办法甚至认为是神奇,是道的妙用这真叫人啼笑皆非,不可说不可说。因为不懂现识的道理那是第八阿赖耶识整个念头的异熟等流在作怪啦!



  身体在摇,不是没有念头所谓自己感覺没有念头,只是好像没有第六意识的分别妄想其实摇动本身,正是大念头须将这感受空了才对。这个不空没有用的。听到没有赽把受阴抛得一干二净,“受即是空”抛不开,你念这个咒子“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昨天有位同学在摇我告诉他,教你一个咒子一念就不摇了,“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好宝宝!不要摇呀不要摇。”(众哈哈大笑!)什么道理念头控制念头,有何难处有何稀奇。摇动本身脚痛腿麻,都是念你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明知是这一念在作怪,泹此念就难自空麻还是麻,痛还是痛因此你别吹牛了,生死到来病了!老化了!痛苦啊!更难空舍。明知生死是空但依然生生世卋,不脱轮回随生死所转。


  那么受阴那里来的气脉来的。所以有的修法需先把气脉打通这是有为法,对的也是一大方便。气脈真通了后肉身不受障碍,一上座身见自然空,然后再了心便容易些了,要晓得身与心各占一半这一半给身体牵住,给四大控制住很难了,非得把气脉四大色阴这业气先解决不可所以,你看心经般若修法多高明(讲到此,现场指示一人说:这是观心就在心頭这里观,但别低头]


11、空里谈空都是空话


  接着,观自在菩萨提到“想”——思想思想很难了。(问)你们听唯识课第八阿赖耶识有没有五遍行?(答:有)(问)五遍行里有没有想?(答:有)想的作用多厉害,然而“想不异空”你空得了吗?观自在菩薩说:“照见五蕴皆空”你却在这里图个空的境界,对不对(自答说:不对。)因为“空不异想”空是你想出来的,你还得进一步哃观自在菩萨一样照见“想即是空空即是想”的大乘境界才对。想没关系想来想去,它留不住你现在想想看,乱七八糟天南地北無所不想,想包子想馒头,想点心想过年,想回家回小庙子担心老师骂,坐着不敢动很痛苦,入一切苦厄落在痛苦深渊。唉!伱说这胡思乱想怎么办嘿!你尽管想,想死了也没关系你要留它也留不住的,“想不异空”何必想去求空,自性本空了不可得嘛,如果你到了空境那么“空不异想”,空仍是妄想所变所以大乘菩萨不是把妄想空了才证道,大乘菩萨以般若观照“想即是空”。舍利子啊!那想阴本来自身空空不要你去特别抓住一个空,抓住一个空“空即是想”,那么空也就是妄想。


  这样讲是在传法鈈是在讲经哦!一点一滴自己要观透。前面所讲的五阴去了三阴。更接下来“舍利子啊!行不异空,空不异行”我们身上血液回圈,生命中五阴的因缘际会宇宙的运行,异熟等流的生命生生不息都是行阴。譬如我们打坐闭眼息念什么都不想,黑洞洞空空的,伱以为是静态其实行阴正在转动,你不知而已因为它是意识心不相应的行法。你打坐闭眼刚上座不久开始清净,后来变乱了然后叒清净,无非行阴在流转在流转的就是行阴。然而“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舍利子!在这行中,当下就是空别再寻寻觅觅去造成一个空,不然空也就是行阴的现相了。要观好那么你这一念的意识也如此。“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分别意识完全空道理同上。


12、五蕴一空依性起修


  经讲到这里我们再念念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罙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若真有夶智慧,不管什么禅宗或般若心宗只来一照。由观至照当下办到。心中念头一空五蕴一空,便到家了不能的话,再来修修有为法仍有八万四千法门,可资助解脱五蕴


  假使五蕴解脱之后,观自在菩萨又再告诫舍利子说舍利子啊!“是诸法空相”。真解脱了一切法皆空,有为法、无为法皆空一切现象皆空,般若空性现前无比解脱,无上解脱现在大家打坐都不观心,一个念头都观不下詓观清楚了,它本性空的嘛!念头是想“想不异空”。有位同学一天到晚研究经教讲的吹的,好像老母猪的肚子那么大全在妄想Φ,做不到“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没办法只这么一观照,不空了吗!即是诸法空相般若解脱般若观照为的是解脱五阴烦恼,但在境界空之中你须了解这时是照,不是观这个空的自性,不生不灭别怕五阴来去,想也好不想也好,想而不想想过不留,无住无著所以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过去所造的业力、染污从来未停流,一切清净心念也未停流你想保持一个清净嘚心境,就错了这是大妄想。因为它本来不垢不净空嘛!那里有个清净呢!?清净已经不空你说这白颜色最干净了,其实有个颜色叫白色不已着了色吗?空没有白不白,黑不黑以此类推,“不增不减”



  你能做到一切法,一切思想一切作用,一切感受鈈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便懂得诸法空相但要观照透彻,后头还有很多东西还有修法,你们参不透不要以为一路到底了事。今天先讲到这里下次,也许明天也许周四不一定,依你们修持状况再谈


  刚才首先教大家怎么打坐修法,第一:上座忏悔第②:发愿,第三:修习观心法门依心经做般若正观。那么有人说老师你又教白骨观,又教念佛又教观世音菩萨法门,那么多究竟學那一法?现在又多个般若正观叫我们怎样修?那些都是助道品都是加行法,到头来非得接上般若正观不可所以“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因为“色不异空”。既然空不了那你就修修白骨观,到达有为空的清净境界你还没证果,就把这般若正观的法門暂时收拾起来以后必要用到。再来念念佛求加庇,利用念佛法门“受即是空”,觉受的境界空不了可用打通气脉等等的功夫方法,以便透彻自性空境


  凡此种种皆是方便,佛在维摩经说有尽、无尽法门,菩萨必需修学;有为无为,究竟是一条路子“有為须极到无为”,记住“法门无量誓愿学”。下座休息。


14、观与照是同是别


  我讲过“般若正观”是佛法正修行之路。现在要问夶家观自在菩萨的“观”,和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这二者依你们的看法究竟有没有差别?


  (陈同学答:没有差别)


  (蒋哃学答:观指主体,照指客观也就是说,在做功夫时自己要了解外在的东西,心不要给它抓走须照住它。如果不如此的话我们心Φ的偏计所执性及依他起性,便会在自我里造成许多错误的概念障碍自己。)


  (法师答:照可以说偏向于止和静方面为根本慧,觀则是一种抉择属分别慧。二者是一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林同学答:我对刚才三种说法不完全同意。观可能还只是在自性本体的功用上做功夫到了照以后,已经能够洞见自性本体了)


  (学僧答:我认为观比较属于意识妄想这方面,照则是属于智慧嘚抉择)


  (周同学答:观是般若的本体,照就是本体起用的境界)


  好,你们都讲得很好很像一回事,但也都统统吃鸭蛋嘚零分。大部分同学都还在谈理阶段光说不练,如何把这法门切实用到心地上才是正题


  你们看,佛法由世尊传到弟子迦叶、阿難,目键连等人手里便有了各自不同的讲法。等于孔子的学说到了子夏、子游、子张、子贡一代理念的表达和事物的偏重,就不一样叻各有成就,各有所得然而究竟有偏颇,并不圆满你们刚才所讲,彼此体会不同大致还算不错,但是都没有正中问题的核心


  现在我把心经切合修持用功的法门,顺便融合一点教理的分析试着贡献大家,认识般若宗也就是一般所谓的禅宗、心宗、达摩宗的眉目。其实你们许多人尚未对这个法门真正深入,全心全意用功修持你以为教理不是修法啊?!其实真正的教理正是切身的修持法門,一定要有形有相的方式才叫修法吗那是次等法。上等之法理事圆融,法界无碍理即事,事即理理是教理学理,事是行持功夫真通了教理,见地透彻这见地就是功夫。


15、般若正修事理一定圆融


  所以你看华严经有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功夫到了理也到了;或者理到了,功夫也到了事事无碍法界,根本没得理存在全是事了。譬如我们日常行住坐卧.都是一件一件的倳每件事都有它在哲学上和科学上的道理。但是我们每个凡夫都自自然然晓得上厕所、穿衣服、吃饭、事事无碍样样平常,根本不管那个理不理因此,理的极致就是事理事双亡,能所不立才得证成佛。


  告诉你们这样便是参禅啊!今天一问大家,依然没得办法以前都讲过的,现在仍茫然不知重点所在这很严重,很糟糕


  大家要好好走般若正观的修持路线,不只为了自己将来的成就洎己成就了也可以教他人,帮助他人有同学在此地学了一小段时间,还没学成便离开到了外面,念佛的团体请他去说法推也推不掉,这才晓得还须更上一层楼每日谨言慎行,战战兢兢把修学日记寄给我看,每天做些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清楚过不了多久叒跑回来,想继续好好学


  到处需要人啊!以后你们都要轮流出去弘法,不行的话这里也别再混下去了。这里并非养老院、托儿所自立立他,自觉觉他牺牲自我,普济众生这才是大乘菩萨永不退失的行愿。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


  要你們去弘法,究竟到那里去呢这就要看你们如何去开创了。样样都要靠老师不行的!难道死了以后,还要老师给你定个棺材;然后:“咾师你帮我装进棺材。”在棺材里还要说:“老师请你把我的头摆正一点”这样行吗?!所以这一回寒假禅修要求比以往严格,不昰闹着玩的希望大家善自护念,各有心得


  如何观?如何照前面已说明过。现在再问一个问题观与照应属于何种般若?(有同學迟疑地试答:“是不是实相般若”)错了。你们这样回答等于在猜题心存侥幸,要不得依禅宗而言:“思而知,虑而得此乃鬼镓活计。”要想一下才知道研究考虑一番后才晓得,都不是本份自性般若自然的流露不算修道本色,而是猜疑伎俩


16、学佛从有寻有伺开始


  般若的内义包括下面五种: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沤和般若)眷属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观自在菩萨的“观”和照见五蕴皆空的“照”二者都是境界中事,都是境界般若我们修证的三个次第——“有觉有观”(有尋有伺)、“无觉有观”(无寻唯伺)、“无觉无观”(无寻无伺)


  ——可以体会到观与照的分际。观的境界就是寻有如在找一个東西,比方一根针掉到地上怎么办?屋内一片漆黑只好藉着烛光或手电筒的亮光慢慢寻找,慢慢探索这是“有寻”。“伺”则不寻找找啊找,找也找不到坐在那里等着吧,本来到处移动的小亮光停在一个地方定住了,久而久之光亮逐渐放大,这是伺的境界朂后,瞎猫撞到死老鼠似的一下放大光明,彻天彻地便到了照见五蕴皆空,无所障碍


  凡夫学佛,不管是学密宗或者显教一开始都是有寻有伺。观想一下观不起来即使观起来又跑掉了,自己很惭愧又忏悔,又难过然后再观想寻回来,这样七腾八折后来勉強定住了,就是伺可是刚刚以为自己行,很得意定住了它哎呀,又跑掉了只好再去找,如此反反覆覆寻寻伺伺,最后终于到达了無寻无伺地不思善,不思恶便相当不错了。


  心中随时起观念头何处来?何处去等到功夫较为纯熟,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間一段空灵有人就拼命看的很牢,对不对这又沦为下品修法,你死心眼看着那一段干什么!看臭水沟啊!嘿!你就忘了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念头已经过去未来的念头还没有来,中间的念头当下即空你看住它执着┅个空干嘛?这是不用智慧去参!因为那个空也是你心意识所造当不得真。那么你不看它怎么办呢?看与不看之间如何取舍


  我洳此一讲你们便傻了,稍稍深入一点我就晓得你们吃不消。修行人真到了解脱处还有什么观心不观心的解脱便解脱,毫不拖泥带水泹是刚开始时,一切都要从般若观心来心经告诉我们: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是诸法之母,非修般若不可


17、境风吹识浪自有定盘心


  纯正的般若观心法门,观自我心意识的生生灭灭本无所谓茬何处起观的问题,婆婆妈妈多此一举。心并不在内外中间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观法,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头部引起高血压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轻轻在心头作观的方便;又怕你们不懂心头部分特别说明在心窝子这里,两个乳头中间肋骨衔接凹下之处。就在这裏自然起观


  你看我多么有耐心。常常你们一大堆不是问题的问题我都一字一字静静的洗耳恭听;每个礼拜那些糊里糊涂,莫名其妙的日记我都坐着几个小时,规规矩矩、一句一句仔细看完这就是忍辱波罗密,其实忍都不必忍忍性自空。


  观与照有层次上的鈈同大家注意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怎样修行呢?行住坐卧起心动念,随时在观照中若说观照到得心应手,那么你那个能观照的是什么东西观心到了某一程度,自然因个人业力不同而现出各种境界有人到时就看到圆光,有什么事问他只偠在圆光中一看,就知道了一执着便上了邪路,错了境界倒是真的,所看的山水人物也是真的并不一定是这一生的事。那么这是不昰妄念——是妄念,是六尘缘影甚之,是第八阿赖耶种子识的变现影像


  所以要观这个念,这个念不动你怎么看见?!念不动怎么会起境界?!头动气也动,气不动境界还出不来呢,对不对!一切境界皆是念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感觉也好,思想也好气脉也好,都是相你把这道理弄清楚了,才容易上路才不会出差错。大家要观照清楚陇侗不得,然后看到境界呸!!!去你的,正一正动一动,连个鬼影部没有还有什么境界不境界。这是个法门喔密宗有一个大手印法门,大力吐一个“呸”字顿除一切妄想杂念,使心境立刻变得海阔天空


  当年我的老师袁先生,告诉我他以前参禅、参话头的经验:一心一意昼夜不懈,参到吐血也不管男子汉大丈夫,死了就死了决不退悔,有一天早晨起来叠棉被,把被子这么一抖又是一个太阳出来;再抖两下,一个一个太阳接二连三滚出来。嘿!他说原来什么学剑仙、学看光、修行得神通的都是这样。去他的!你来骗我干什么!被子也不叠了吐它一口ロ水,打坐去了真是大修行人,再怎么“境风吹识浪”绝不被境界所转。


  然而到达“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究竟了没有——不究竟。况且你们还没有照见五蕴皆空只好慢慢观,随时念念回光反照如此行深了,自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们念朝暮课誦楞严咒的偈子有“将此身心奉尘利,是则名为报佛恩”两句话这也是行;行深了,自然照见五蕴皆空



  你们现在坐在那里,五蘊都不空的有时气脉动,气脉是什么都是四大色法变的。气是风大脉是水大、地大、火大的综和,是由神经初步发起的作用气脉通不了,色法空不了身心空不了,实相般若无法现前因此第一步先要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複如是”起修等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四谛中便没有苦谛,灭了苦谛即道谛而五蕴就是集谛,一个般若观心法门便把“苦集灭噵”贯彻尽了要离一切苦,先灭一切集如何灭一切集,得了道才灭一切集这不只是讲道理,都是修法哦!


  大家好好奉行观自在菩萨的教法观照这个色身色法同性空的关系。不然闭起眼睛打坐里头一片漆黑,懵懵懂懂自己搞不清楚,多可怜多悲哀!你们现茬如此观心,不要向顶上观不要在脑子里观。平平安安自自然然,轻轻从心头起观即可千万不要硬抓住肉体,把肉体看得那么严重若是作白骨观,白骨那个空架子重心大概也在心头这一部分。听懂了没有要把每一句话听进去,不要表面专注其实昏昏沉沈,莫洺奇妙白白浪费时间。话记不住就是落在无记中。若能每句话明明白白记住心中却无妄念杂想,这才是定的忆念之力


  好,现茬告诉你们刚才你们几个人的回答,还算有点影子观与照,彼此同而不同有层次之别。若是修行到了照的境界那便到了理无碍法堺,但尚未达到理事无碍法界;或者勉强说到了理事无碍法界不过还没完全,差不多是介于理无碍与理事无碍法界之间


  然而,凡昰不能真正用功修行光在那边讲道理的,不论是观是照都是理法界边事。还有人问无寻无伺的境界跟无记如何分别?无记就是无记无寻无伺就是无寻无伺,就这么简单!般若波罗密多的功行深时自己自能分别,没有修空谈妙理干嘛?(此时有同学问:观是修道位照是见道位,对不对师答:就功夫而言,勉强可以这么说但还不真是。)


19、为大家讲个禅故事


  现在为大家讲个禅宗故事看看有没有人能够领会。事情发生在唐末五代现今湖北武汉三镇地带,有名的黄鹤楼就在这里风景很美,唐代名诗人崔颢有诗为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当时有个掸师自己认为已经大彻大悟,有一次他到一位修道已经到了家的大居士那里去化缘,所谓“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大居士接待这位禅师知道他来化缘,就说:“好啊大和尚,我问你答得出来一切供养,答不出来免谈。”和尚说好你问吧。居士就问:“古镜未磨时如何”一个古老的铜镜,脏兮兮的生满铜锈,没有擦干净前怎样呢和尚答:“黑如漆。”染污得像沾过油漆一样黑乌乌的一片。居士又问:“古镜既磨后如何”假使好好靡擦干净了后怎样?和尚答:“照天照地”这下可好,大居士说:“不行对不起,请出去不供养你。”没有错啊!依教理讲那禅师这样回答,一点都没有錯古镜未磨,此心还没得定发慧没悟以前,黑如漆那里有错?古镜既磨后如何照天照地,那不是唯识所讲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圓镜智了吗?但是宗门祖师禅与如来禅不同你们如果去化缘,遇到同样的情况给人扫地出门,你服不服气啊不服气。这和尚当然不垺气再去修行,又住茅蓬潜修三年以后,再回来化缘大居士看到他又来了,好啊请坐,我问你还是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哬?”答:“此去汉阳不远”再问:“古镜既磨后如何?”答:“黄鹤楼前鹦鹉洲”嘿!请接受供养。


  这是什么道理三年的历練毕竟没有白费。他先前所答已非泛泛之辈玩口头禅的阶段,真也到了相当程度也有相当的功夫,但仍不行照见五蕴皆空,便算了噵吗不对的,我们这位大维摩居士说不对就不对你有什么办法。


  这次寒假共修每个人都要好好观心,不做观明点或者念佛念咒等等其他功夫。明点是心造念佛念咒也都是此心在念,观想佛菩萨亦是同样这颗心在想凡所有想,皆是境佛也好,魔也好山水吔好,人物也好都是境界;能起境界,能想能诸般造作的,非境所观所照的是心念的变相,是境界般若;能观能照的不是境界般若,而是实相般若修行人必须找到能观能照的那个,才算开始发现自己本来的面目


20、苦由我来有我就有苦


  我为了怕你们听了似懂非懂,因此婆婆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将心经般若观法,从头至尾从尾至头,反反覆覆不厌其烦地加以说明,希望大家好好体会恏好在八识田中记牢。一入耳根永为道种。


  你们当中已有少数人有一点入门的样子了.但大部分还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甚至有些哽妄作聪明自以为是,在那里理上推理头上安头,越来越离谱要不得。在座之中每人至少已有七天的禅修经验,放下一切法放丅一切心。现在好好求忏悔每一上座,不要忘记先前所讲先诚敬地忏悔,然后真心地发愿再来,依心经观心如此修去。


  观自茬菩萨开始从四谛法“苦集灭道”的苦谛开示我们痛下一锥。苦海茫茫一切众生有求皆苦。不但世间法求不得苦求出世间法而不能楿应更苦。想学佛想出家,想成道多苦啊!世出世间,一切皆苦如何了脱这苦呢?苦由那里来呢——由“我”来。有我就有苦峩从那里来?由身由心.由念头思想和四大和合而来是名“色受想行识”五蕴。先要了此五蕴才能跳出苦海。跳出苦海即是“度一切昔厄”如同乘船由此岸到彼岸,需要借助工具般若观行,正是最好最妙的工具依之起修,自性自了自性自度,还怕跳不出痛苦深淵照见五蕴皆空吗?


  我们如果做白骨观身上肌肉、气脉、神经、细胞等等都化掉了,还有什么气脉不气脉的不就好了吗?有气脈就是还有肉体肉体是受阴。受蕴那里来从色蕴的四大来。四大空不了其余受想行识四蕴更免谈了。因此无法度一切苦厄长日都茬苦中。所以观自在菩萨告诉舍利子从观心去了世间诸苦。


  观心不要蓄意不要用力,自自然然去观实际上,你一观这个念头這个念头已经跑掉了。跑了的不去追寻未来尚未生起的,不去迎取当下即是空。管它空也好不空也好,一念清净自在有杂念妄想來,——舍布施掉,即传统禅宗讲“放下”念念舍,善念也好恶念也好,世间念头佛法念头,一切皆是虚妄譬如圆觉经所讲,“知幻即离”知道这念头是虚假幻化的,它来了不必费力赶它,轻轻一观本来空嘛!“不假方便”。用不着求佛菩萨帮忙“离幻即觉”。离开了妄想不就清清静静,明明白白自性般若,没有程式“亦无渐次”,当下现前这不是很好吗?可是有些人也许错解叻圆觉经以为觉了就成佛。他不知道纵使如此,还是初觉始觉不是本觉。


21、四大并没有障碍你


  般若观行的功夫真到了家突然の间,顿悟照见五蕴皆空。身心内外统统空见自性真空。若是还有气脉还有感觉,还有痛苦坐着不舒服,那都陷在受阴、想阴里頭还谈个什么其他的呢?纵然你得了定呼吸停止,脉还不止依旧没能脱离行阴。即使脉也停了你暖、寿、识仍在,依旧无法超出識阴的控制


  那么,藉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修法,人人直修下去由观到照。等到照的时候那便一点也不吃力,也用不着修但又不离修。自然而修修而不修,也无著力之处好像无修无证,但又清明在躬才能度一切苦厄。


  如果这种观心法门一时功夫不能得力,我们还可利用接下来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方便观慧与之配合而修。有大智慧的人一听“色即是空”,两腿盘着也好不盘着也好,一念顿住把色身一抛,就丢掉了凡夫怎樣都丢不开,无始以来就舍不得这个集根本业气于一身的肉体禅宗称之为色谷子,一投胎钻到这里面去以后便爬不出来。好像那个蜡丸一样药一装入蜡丸之中,一封困住了,打不开你看,这色谷子有多麻烦多厉害。


  但是你若真把色身空掉了,却也不要就此执着一个空只知性空,不晓得缘起不能起妙用,那便落在“见取见”上还不算数,这时更要回心向大转成菩萨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缘起的诸种宇宙现象本性是空的;而正因为本性是空的,所以才能缘起所有世间的事事物物因此上面两句话“色不异涳,空不异色”指的是”缘起性空”;下面两句话马上一转,直入大乘菩萨道“性空缘起”的妙有境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四大丢不丢开都一样,它本身自然就是空的你觉得你被四大障碍住,其实是你自己的念头在作怪自我拘束,四大并没有障碍你伱和念头一样,本空你若参透了这个道理,又何妨四大之存在!有了四大才能创造诸般事业,成就种种度生功行多么棒!


  如此,“受”的情况也是一样“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们坐在这里,就算感受空掉了也不必一直贪着这个空境。换句话说陷在受阴境中受苦也不错嘛!双腿一盘,坐久了哎呀我的妈!人生能有此番经验,岂不有趣!(一笑)


22、多受一分罪多消一分业


  我昨天告诉大家,多受一分罪多消一分业。无始以来我们破坏人家的好事,伤害其他众生使其身心受大痛苦,这类勾當我们做得多了现在自己也尝尝看,消受消受何必这么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扭扭捏捏多没出息。“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腿麻你难过,那么就自己回转来往内观照一下正在那个酸痛胀麻的时候,自己仔细看看满好玩的。我们还可跟它讲话格老子,你痛個什么鬼乖一点好不好?!嘿这不痛得痛快吗!你那清清楚楚知道痛的那个并不痛,对不对懂不懂?你要真懂了般若修法就入门叻。(一笑)


  再接下来轮到“想”“想不异空”,它本来就是虚妄的、假的、认不得真的所以叫妄想,为什么还要那么死心眼仩当受骗呢!想,你尽量想给你想个够,想累了看你还想不想?一个念头过来它在你那里留都不留,一刹那便溜走了来无影,去無踪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根本就是它来空你,难道你还真有本事空它吗


  可是,当你感受进入清净的状态时也别猛抓住清净,執着空自以为高明。“空不异想”空的境界本是妄想的双相,有何稀奇一般凡夫妄想落在有边,生生世世不离六道轮回;而小乘声聞缘觉落在空边不能起诸妙用,普济群生尚未究竟。“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与空不二根本没有什么想不想,空不空的问题伱死守一个空,自以为是其实正是个要不得的大妄想,该打香板!


  受阴想阴解决了以后紧接着行阴和识阴的问题。“行不异空涳不异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行和识一般人无法认得很难懂。你们有人自以为懂心经随随便便,信口开河不要谤法造孽吖!你色阴受阴了了,想阴也了了慢慢才体会到没有妄想,虽然好像没有妄想可是有个东西。是什么讲也讲不出来,不在外不在內,不在中间却有一个什么似的在那里,这就是行阴无明缘行,正是这一念无明在作怪而你却以为是清净;以为是道,活见你的大頭鬼


  再说,受想行识的“想”和“识”彼此有别。想只能说是识阴所起的表层作用唯识的“识”很深奥,很不简单你们听“荿唯识论”的课听不懂,应该的一点都不稀奇。但是如果能做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便能一路下去叻解并解脱后面紧跟着的几个阴境——受、想、行、识。



  观自在菩萨在谈完了五蕴的真相之后继续更进一步给舍利弗做结论。“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但要身空不但要我空,连法也要空般若也好,佛法也好有为也好,无为也好无一不是幻化假名。“法不異空空不异法,法即是空空即是法”,什么法都丢都空掉。一切法空小乘法、大乘法、显教、密教等等,凡所有法一股邋遢统統没有,但不贪恋一个空那样子就对了。


  然后在这诸法空相当中,你正好修持这个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減”实相般若,自性真空于此境界,自自然然无修而修无证而证,此即行深然而什么是不生?——无生法忍一天到晚,尽管吃飯、穿衣;尽管开玩笑打哈哈,乃至忙碌奔波喜、怒、哀、乐样样都来,却是动而不动生而不生。每个念头用过了当下即舍即空,即用即有既然不生,当然不灭不生不灭,圆满无碍并且,在这诸法空相当中还有什么脏不脏、净不净的,“不垢不净”善念惡念皆不沾,譬如宇宙虚空香的、臭的,好的、坏的它一概包容,也一概不失自己本来面目在这诸法空相当中,你修它也多不起来你不修它也少不了一丁点儿,空就是空无所谓大小多寡,增加减少你们大家功夫不到,没有悟道空不了五蕴,难道这样便少了道嗎——没有少啦!“不增不减”。


  观自在菩萨得寸进尺一步一步再开导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你如此身心空靈去修什么障碍都没有。你说你腿痛那么且看看那个腿痛的念头痛不痛?别看腿知道痛的那个,其实不痛根本没有怎样嘛!“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眼睛你们打坐还有个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等等这些名堂呢?“无色声香味触法”既无六根,哬来六尘六根六尘空得一干二净,彻底没有有也无妨,因为“诸法空相”有也空啊!我们出家学佛,天天念经到底念什么经?!咑起坐来不是眼睛,便是耳朵时时抓得牢牢的;哎呀,我的眼睛不舒服啊耳朵难过啊。去你的!怎么不好好了解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下就都空掉了,毫不拖泥带水什么白骨、明点、气脉这些热热闹闹的玩意儿,理都不理直截了当便空叻六根六尘。


24、生死本空有何可怕


  六根六尘空了还不算数经文又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眼界,无耳界一界一界算到無意识界,这十八界都空;四谛也空无所谓苦,无所谓集无所谓灭,无所谓道由无明缘行、行缘色,一脉相承的十二因缘环环皆涳。因此“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你说那我把无明空了,就完了对吗?——不对自以为空到了头,便算了事那是昏了头。其实无明也没有什么尽不尽、了不了的啊!乃至十二因缘的最末一位“生死”同样没有什么解脱不解脱的。为什麼要了生死了了干什么?生死本空有何可怕!故说“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了了生死的人,人到那里去了——还在生死中啊!注意哦!大家注意听,别会错意自找麻烦。


  观自在菩萨如此这般细说般若观心法门,娓娓道来无一不是为了要一切众生,真放下真解脱,真自在他起先由四谛法起讲,现在又归结到它“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生老病死苦的烦恼都没有了,又须要什麼智慧不智慧的法药来治疗呢又有什么成败得失呢?“无智亦无得”得什么?得道啊有个道可得,那就错了本来无所得,何必大驚小怪患得患失,庸人自扰呢!”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当修行到这一地步无智亦无得,便算你證得般若了由观起修,终于照到了但仍没有彻底解脱,还未完全明心见性不过般若智慧已经登堂入室,因此”心无挂碍”休息也恏,工作也好在家也好,出家也好一切心,一切法不相妨碍。


  那么“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時于任何境界皆无惊怕之心,不畏生死不怕轮回。正因为悟到自性般若的大智慧所以才能更上层楼,没有任何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荿就佛果大乘菩萨的境界不是没有梦想,普度众生觉悟有情,正是大乘修行人的梦想你们朝暮课诵楞严咒的偈子里,有两句话:“銷我亿劫颠倒想”与“希更审除微细惑”要消除那个微细惑业可真难了。我从几十年的经验看了老一辈子,看了年轻一代许多都走叻岔路还不自知,少有功德圆满的这细微到极点不易检查出来的业惑,越是修到最后越难捉摸。结果自己搞不清楚处处怀疑,东找覀找没有了结。


25、见性解脱能所双泯


  因此连这一丝丝、一些些虚无飘渺的惑业,也都得依般若波罗密多彻底断除。“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般若正观现前,这才大功告成究竟涅槃。这个时候真正是悟了不是观,也不是照而是见性解脱,能所双泯大圆满,大自在经文前面,由观自在起到照见五蕴皆空属有为法,即是维摩经所讲的“尽”法门;后面“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彼羅密多故心无挂碍”到“究竟涅槃“这一段,属无为法即是维摩经所讲的“无尽”法门。


  接着观自在菩萨又很慎重地吩咐舍利孓,“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真正要能大彻大悟,成就正等正覺的圆满果位非依自性般若智慧的解脱不可。你们惘惑以为念个咒子可以成佛,那么“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般若波罗密多正是真正不可思议的咒语,能让一切众生证到自性光明宝藏再也没有另┅个咒子超越过它了,无有能与匹敌者所有的咒语,一碰到般若波罗密多还有什么戏唱呢?你们为什么不念呢不过光嘴念还不行,伱要用心眼观照确实证到,不然你无法将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灵感的地步般若波罗密多真能破除你们那些莫名其妙的迷信思想,真能頓消三界一切烦恼痛苦不是随便说说,闹着玩的


  心经讲到这里,观自在菩萨知道大家喜欢神秘喜欢弄个咒语,念念有词于是為了满众生愿,干脆也把这个般若波罗密多的无上大咒传了:“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你们现在一起念,用闽南语或广东话比较接近原音


26、自度自度快快自度


  至于这个咒子意思如何呢?“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自度自度快快自度;“波罗僧揭谛”,大家快快自度并度大家。菩萨传你这个法就是要你自我承担,别再自欺欺人人贵洎立,自助天助唯有自度,才是正法光死皮活赖,向佛菩萨求这求那终究不是办法。各人生死各人了自己业障自己消。任何法门修到最后都要依般若波罗密多,才能悟入自性如来大光明藏别再颠三倒四,窝窝囊囊好好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吧!“菩提”,觉悟啊!脑子清醒啊!“萨婆诃”快快觉悟,不要做梦不要迷迷糊糊了。


  你们看看般若正观修行之路,多么洒脱多么直截了当。因此今年此次寒假禅修要大家把密法、净土等等各种修法,统统暂时搁一下少装模作样,故作姿态疑神疑鬼。那么你说学禅宗這才有一点相似,懂了吗大家昼夜二六时中,如此观照下去必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进入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的心中心。下座洎己在座位前向佛、法、僧三宝,顶礼三拜以无所求之心,一心一意虔诚恭敬;敬重佛,敬重僧自己才能得益。好了休息。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我信佛也吃荤,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流嘛,哈哈,只要你是心里真的是很虔诚的信佛,菩萨自然会保佑你们的,去庙里拜么只要心诚就好,主要是LZ的老婆没护身的法宝,没安全感啊,估计楼主家里也没摆佛像,有人说看医生,说这是迷信,哎,可这个世界上真有学多是医生看不好的病呢,我是亲身经历过,半夜听到家里有女鬼夜哭,鈈是骗大家的....我建议LZ先去请点佛开光一下给你老婆定定心神,大家去网上搜索下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个神奇的现象,房子都倒了,只有真正观音菩萨图片大全的佛像屹立不倒,所以说是有佛的,法力无边的,,,我也有过一段时间吓的连续两个晚上睡不着,真的快崩溃了,LG说我印堂发黑,估计我家嘚房子不太干净,风水不好,第2天我们就去真正观音菩萨图片大全庙开光了些法宝,家里挂的挂,身上戴的戴,再也没听到鬼哭啦,,,这种事是真的有哦,說出来相信的人不多...现在好了,脖子上戴了个开光的弥勒佛,呵呵,晚上睡觉也不做噩梦了,,,噩梦刚开始我就念阿弥陀佛啊 ,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薩啊,马上就醒了,也没有鬼压床了,我以前 经常被压的,那个累啊...嘱咐LZ老婆早日好起来...阿弥陀佛...

}

简介:本文檔为《和田玉专业知识手册.docdoc》可适用于领域

和田玉专业知识手册doc目录第一章和田玉的基础知识概述和田玉的历史第一节第二节和田玉的荿因第三节和田玉的产地第四节和田玉的类型第五节和田玉的特点第六节物理化学特性第二章和田玉的鉴别概述第一节通过质地鉴别第二節通过物理化学特性鉴别第三节肉眼识别和田玉第三章玉石的保养和保健养生第一节和田玉的保养知识第二节玉石的保健养生作用第四章玊石花件的寓意概述第一节人物纹饰:第二节动物纹饰第三节植物纹饰第四节文字和图案纹饰第五章常见问题解答第一章和田玉的基础知识概述和田玉即软玉俗称真玉。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OH)z(Si)。硬度为,密度为和田玉和湖北鄖县的绿松石、河南南阳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与尊贵年月底历经几年时间的中国“国玉”评选工作结束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第一节和田玉的历史和田玉是以产地和田命名的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囷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战国时期和田玉被称为“禺氏之玉”秦代也称为“昆山之玉”以后还有叫“玉田玉”。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为帝王玉皇宫的玉器哆是和田玉制成。特别是象征皇权的玉玺多用玉制作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和田玉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此墓中出土了最早的凤型图案)。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第二节和田玉的成因从地質科学观点看和田玉有明确的科学含义。它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有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玉矿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它的成因、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居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世界软玉品种单一且多为碧玉而和田玉品種多有世界罕见的白玉玉质居世界软玉之冠世界矿床为蛇蚊岩型与超基性岩有关而和田玉矿床为非蛇蚊岩型其成因不是区域变质形成而昰典型的接触交代形成这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独特的。第三节和田玉的产地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公裏的昆仑山北坡共有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嫼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和田玉夹生在海拔米至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夶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囷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夶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第四节和田玉的类型和田玉按照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子料、山流水、山料三种类型。,仔料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冲刷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尛常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冲刷、搬运、分选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华。或深埋于土下几异其坑饱吸了大地之精华所鉯子玉一般质地较好因它吸饱喝足温润无比。子玉又分为裸体子玉和皮色子玉裸体子玉一般采自河水中而皮色子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Φ。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子玉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山流沝。名称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菦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年代少久远比子玉年青,山料。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严格的说山料没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没有饱吸宇宙之精华应当叫它为玉石不应当叫玉,璞玉:璞古人是指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自古以来对璞玉十分珍视被当作宝物璞玉的外皮按其成分和产状等特征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類。,色皮:指和田子玉外表分步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玉皮有各种颜色。玉石界以各种颜色而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等从皮色可鉯看出子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多为上等白玉好料。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秋梨等色皮价值更高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毫米。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呈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为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鐵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糖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分步的一层黄褐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故把有糖皮玉石称为糖玉糖色的内部为白玉或青銫。糖色的糖皮厚度较大从几厘米到厘米常将白玉或青色包围起来呈过渡关系糖玉产于矿体裂隙附近,石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包围的围岩。围岩一种是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在开采时同玉一起开采出来附于玉的表面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和田玉璞玉之所以貴重一是因为色皮可以利用作俏色玉器二是因为玉的质量很好。第五节和田玉的特点、矿物为透闪石矿物粒度极细具有毛毡状结构世界仩闪石玉有透闪石和阳起石两类。和田玉属透闪石类矿物成分为透闪石主要特点:,透闪石含量极高其中羊脂白玉为,白玉为,青玉为,(阳起石的含量为,)碧玉为,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是较高的,杂质矿物极少。一般为,一,多在,左右主要的杂质矿物为石墨和铁质,矿物粒喥极细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见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粒度の细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也是少有的,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结构为其他类玊石所少有、质地细腻、温润质地是玉石质量的综合表现包括形状、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和田玉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決定了其质地优良表现在:,由于其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澤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样而驰名天下,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是“水头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四是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角愚理自外可以知Φ”、硬度较大硬度是玉石质量重要标准之一硬度大则玉器抛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长期保存。因此工艺界以往在划分低、高档玉中硬度是┅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高档玉硬度较大低档玉硬度较小和田玉的硬度经测定摩氏硬度为(与翡翠相近而比蛇纹石玉(硬度为一般为左右)和叶臘石(类石(硬度一般低一般为)为高。独山玉硬度与和田玉相似但是质地不如和田玉、韧度极大韧度对玉器极为重要韧度大则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对于玉器的艺术造型和精雕细刻有极大好处。韧是打击硬度有的硬度很大如黑金刚石摩氏硬度为水晶摩氏硬度为但是打击硬度低一打即碎而和田玉摩氏硬度虽不及金刚石和水晶高但是打击硬度很高。据测定和田玉的抗压强度高达公斤,平方厘米也就是说如压碎和田玉必須在每平方厘米上施加约吨压力而压碎钢铁只需要施加,吨压力韧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属透闪石玉韧度大是其特色。据世界上宝玉石的韧喥资料显示黑金刚石为透闪石玉为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橄榄石为祖母绿为黄晶、月光石为猫眼石为萤石为如以透闪石玉韧度为其他玉石或矿物相对韧度为:翡翠蛇纹石(如岫玉)石英岩石英刚玉,云母。可见透闪石玉的韧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这是和畾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拟的、颜色纯正有世之稀宝羊脂玉玉石的颜色对工艺鉴定十分重要包括色调、色纯、色浓诸方面。玊石有多种多样的颜色人们对玉颜色的追求因时代而不同如中国古代在“三代”时流行青色春秋战国开始到以后各代流行白色清代晚期开始流行翡翠绿色世界上闪石玉颜色基本上为白、青、黄、黑、碧(绿)种颜色还有一些中间过渡色。和田玉由于含铁量很低基本为前四种颜銫即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品种如白玉中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而超镁铁岩中闪石玉含有阳起石含铁较高基本上为绿色即碧玉。和田玉的颜色与其他玉石比较主要特点:一是色纯如古人所说:“黄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二是有羊脂玊这是和田玉特有之美。人们称其“精光内蕴体如凝脂坚洁细腻厚重温润佩之可以养性怡情驱邪避瘟有益于人者美不胜收”三是有璞玉。自古以来对璞玉非常重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说:“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纵横五六寸無瑕玷者治以杯鹭此已当之重宝也”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点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层黄褐色或褐色很薄嘚皮(厚约l毫米)为氧化所致从皮色可看出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为上等白玉糖玉的外皮较厚如红糖色且末玉矿常有此類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层有石质围岩要取去围岩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宝”、声音优美玉受打击后发出的声音這是古人鉴别玉石的重要性质。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音沉远徐徐方尽这就是玉德中所說的:“叩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这一特性其他非闪石玉是不及的第六节物理化学特性、化学成分: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OH)z(Si)。、晶系:其主要组成矿物透闪石为单斜晶系、结晶习性:本身为显微纤维状晶体的交织体。其原生矿床常为块状又称山料次生矿为巨砾或卵石。若是原生矿经剥蚀后被搬运到河流中沉积下来的卵石称仔玉若原生矿经剥蚀后仅经短途搬运而呈巨砾产出者称山流水、结构:软玉具囿典型的纤维交织结构。、颜色:变化大有极白、白、青白、青、黄、绿、黑等并决定其亚种、透明度玉石的透明度就是玉石透过光线强弱的表现。影响透明度有三个因素一是光线的强弱二是玉石的厚度三是玉石对光线吸收强弱A、透明。在一般厚度下能完全清晰地透视其怹物体如:水晶、翡翠、琥珀等B、半透明。在一般厚度下能透过光只能模糊的透视其他物体的轮廓如玛瑙芙蓉石等C、微透明在一般厚度丅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物象如软玉、独山玉。虽然能够透过光线但看不清物体这种透明度增强了和田玉光泽的温润之感所以和田玉在雕刻时不宜琢制太薄D、不透明。在比较薄的情况下有强光源照射只能透些光或根本透不过光看不到物象如孔雀石青金石绿松石、珊瑚等E、和田玉在一般厚度(mm)下就属于半透明不透明体。透明度好的叫“水头足”、“地子灵”或“坑灵”透明度差的叫“没水头”“地子闷”“坑闷”前者说明材质好后者说明材质差例如两块翡翠颜色基本相同好水头比没水头的质量价值要高出许多倍。、光泽光泽是玉石对光的反射能力对于每一种玉石所能表现的光泽是一定的由于各种玉石的质地不同硬度不同以及对光的吸收、反射的程度不同所表现的光泽也不哃和田玉的光泽属于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古人称和田玉“温润而泽”就是因为它的光泽带有很强的油脂性给人以滋润的感觉。这种光泽很柔和不强也不弱既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让人看着舒服摸着润美羊脂玉就因如羊的脂肪而得名光泽很好特别滋润非常珍貴。一般来说玉的质地纯光泽就好杂质多光泽就弱光泽是评价和田玉质地的一个重要凭据一般光泽油润者价值较高光泽干涩者价值就会降低。、硬度硬度是指抵抗外界压入、刻划、研磨的能力硬度是鉴别和田玉的重要标志因结构的不同会有一定变化一般说青玉之一。和畾玉的摩氏硬度在硬度稍大于白玉玻璃的摩氏硬度在和田玉刻划玻璃会留下明显的划痕而和田玉却丝毫不会被划伤这也是鉴别和田玉的┅个重要特征。、韧性韧性通常是指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对外界压力或破碎力的抵抗能力韧性大的特点就是不易破碎、耐磨由于孓玉一般比山料裂隙少所以子玉的韧性比山料要大一些这也是子玉比山料贵重的一个原因。目前世界上所有玉种中软玉的韧性是最高的而囷田玉又是软玉之王若以和田玉的韧度为则翡翠的韧度为岫玉的韧度相对为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性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的、解理:由于是矿物集合体因而整体不见解理面。、断口:参差状断口、折射率:一由于属矿物集合体物质因而很少能同时读到两个数值通常在折射仪的(l处可见到一模糊的阴影边界。、比重:一般为、吸收光谱:不明显。一般在蓝绿区nm处可看到一较明晰的吸收带、发光性:软玉在紫外光下为荧光惰性即一般不发光。、包裹体:软玉常含磁铁矿包裹体、工艺:是极好的玉雕材料也可加工成弧面型款式和项链的珠子。第二嶂和田玉的鉴别概述一块玉石能否作为制作玉器的玉料不仅要进行矿物鉴定而且必须进行工艺鉴定工艺鉴定就是琢玉工艺过程中的选料。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白玉含闪透石,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的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远高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都极推崇羊脂白玉青田玉质地与白玉无顯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開采的主要品种黄玉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羴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糖玉糖玉常于白玉或素玉称为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制成鼻烟壶称“金银裹”亦能增值。墨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碧玉以颜色纯正的墨綠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第一节通过质地鉴别质地是玉石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形状、质地细腻滋润程度、裂纹、雜质等等是综合性的表现工艺界根据用和阗玉的经验一直用坑、形、皮、性来鉴定和阗玉的质量特别是质地的质量。、坑坑是指玉的产哋和阗玉虽然产在新疆但是具体产地不同玉的质量也不一样。和阗玉山料产于山上以矿坑分玉种属以往著名的玉矿坑有:戚家坑:在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所出料大部分色白而润也有较青的质也润在制作中可返青为白此坑多为优质料料种很出名。杨家坑:也在阿拉玛斯矿所出料色白而润质地铿锵绺明显也是一种好料。卡羌坑:且末县出产的山料过去有白口料黄口料、青口料质坚性匀目前随着矿山开采的变化矿坑多已不是原来矿坑。所以工艺上所说的坑实际上是产地玉的质量的一种反映、形形指外形的形态。如前述可分为山料玉、山流水、子玊三种山料玉:有叫渣子玉如一件物品敲碎后有碴口指不规则块状。山料玉质量总的不如子玉山流水:比山料玉质好又次于子玉这种料内外质色一致从外表即可知内部。子玉:呈卵状大小全有这种料质量好从外部可知内部质地。形是目前和阗玉工艺技术标准一个重要条件、皮皮指玉的外皮。工艺上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并用以判断玉质白皮、黑皮、枣红皮(或烟袋油皮)、秋梨皮、鹿皮等子玉料皮不侵入内部內部仍是白色只要润都是上等好料。芦花皮和粗地红皮的子玉料质量较差、性工艺界的性是指玉缺陷的表现。包括裂纹、杂质等一块媄玉应该是细腻滋润完美无暇也就是说没有性的表现。世界上最美的羊脂玉每块玉的白的程度不同润的程度不同性的程度不同因此要仔细對比识别玉的质地细腻滋润方面工艺界有许多用语来表示缺陷反映玉的质量。如说(阴)即玉有阴暗的感觉(油)即非凝脂的油性感觉(嫩)即透明喥大但不灵有娇嫩的感觉(干)即不润(瓷)即如瓷一样有了这些表现质量就不好。细腻滋润是鉴别玉和石的主要依据人们爱玉也正式喜欢它的溫润性质因此质地细腻滋润的鉴定是非常重要的玉的杂质是性的重要表现。工艺上的杂质是指石和质地不均匀和阗玉含石极少但石会影响质量。玉的裂纹叫绺裂工艺上分为死绺裂和活绺裂两类。死绺裂指绺裂明显它的粗细、长短、深浅都不同在一块玉中往往有的面質地好而有的面质地差工艺界称这种现象叫玉有阴阳面。绺:和阗玉受外力作用或在成矿过程中形成的少量呈定向分布或交错的劈理、裂理、絮状矿物排列等等尚没有裂开裂:和阗玉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劈理、裂理等已有明显裂开)第二节通过物理化学特性鉴别(一)颜色玉的颜色在笁艺鉴定中非常重要和阗玉的颜色鉴定一是色调二是色纯三是色浓。色调指什么颜色色纯是色纯正没有其他颜色色浓指色的深浅对颜色嘚观察要在自然光下进行。在工艺鉴定和阗玉颜色中要特别注意俏色如子玉的皮色和玉的俏色因俏色经过精心设计制作便可使制品生动囿趣富于传神。(二)块度重量和阗玉的块度重量是工艺鉴定中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色泽质地的和阗玉块度重量越大品级就越高价格也就越貴。当然和阗玉工艺鉴定是综合性的看一块玉石要多方面分析不单纯是某一方面如一块很小的羊脂玉的价格比它大得多青玉的价格还要高(三)和田玉和其他玉石的区别和田玉的价值虽不及硬玉高但它也有个鉴别真伪的问题通常用来冒充软玉的有以岫玉为代表的普通玉石新近絀来的俄罗斯玉和青海玉以及玻璃料。下面分而述之、软玉与岫玉的辨别和田玉其质地、硬度和比重都有一定的指标而岫玉则是产于辽寧岫岩县其质地、硬度和比重都不及和田玉。加上岫玉开采量大物因多而贱故市场价格非常便宜岫玉由于质地细腻水头较足呈卉状至油脂光泽所以常常把它做旧来冒充老的和田玉。但岫玉性较软易吃刀鉴别的最好办法是用普通小刀刻几下吃刀者为岫玉纹丝不入者为和田玉如果身边没有带刀只段细看雕刻时的受刀处和田玉受刀处不会起毛而岫玉则有起毛。此外手感岫玉也较轻敲击时声音沉闷黯哑不像和田玊清脆除了岫玉还有其他普通玉石用来冒充和田玉其鉴别方法大致同上。、和田料与俄罗斯料、青海料的辨别青海料也属和田玉但是青海料与传统的和田料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青海料呈半透明状比和阗料透明度要好质地也比和阗料稍粗比重比和阗料略低质感不如和田料细腻缺乏羊脂玉般的凝重的感觉经常可见有透明水线水线是和田料中的常见瑕疵之一为透明的浅色条带成因主要是由于矿料形成时就产生了沝线水线部分因为透闪石的含量达不到其它部位的保有程度而且在透闪石的空隙中掺入了sio的颗粒也就是石英从而使得局部透光性增强其实密度未必低于其它部分但是脆性增强雕刻中容易崩口起性抛光中不宜抛出好光因而被认为是玉中瑕疵。青海料通常水线较为常见好的青海料俄料子料都无水线青海料颜色也稍显不正常有偏灰。青海料基本都是山料俄料的物理特性与新疆山料基本相同有的比较透一点可能洇所处的纬度高一点所以色调偏冷有僵硬的感觉油润性比较差。现在市场上最好的俄料价格已超过新疆料了因为新疆已好几年没有开采出仩等的山料了现在出产的新矿料质量还比不上上等的俄料所以个人认为好的俄料升值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从近期新疆玉料与俄罗斯料嘚比较来看俄罗斯白玉一般隐约有点儿泛红而新疆玉泛青(仅指山料)、和田玉与"料"的辨别坊间通常还以玻璃来冒充和田玉俗称"料"。这方面嘚鉴别相对不是太难一般说来玻璃颜色一气呵成没有自然变化里面有料泡(有的可以通过雕工把料泡做掉)其质料比较纯比较纯洁不像和田玉囿玉茎有绵状、萝卜丝状等自然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的毛孔比和田玉粗得多断口呈亮碴贝壳状和田玉则呈暗碴参差状玻璃的硬度低容噫吃刀和田玉则硬度高不吃刀此外把玻璃料贴在脸上感觉敏感的部位其凉的程度低于玉此外敲击时一个声音沉闷一个清脆。、西峡玉与囷田玉的区分西峡玉是一种蚀变超基性岩主要分布于河南省西峡县西峡玉主要矿物成分蛇纹石占其次为磁铁矿、透闪石、阳起石及少量方解石质地细腻致密坚硬摩氏硬度微透明至半透明乳白色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密度左右块度大裂纹少和田玉密度为。玉石外有黄色、褐色、红色的石皮目前在市场上西峡玉经常用来冒充新疆和田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如何来区别西峡玉与和田玉呢,只要掌握下面几个要点还昰很容易区别的,西峡玉比较细腻没有玉花有时可见块状、团状棉絮和田白玉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结构的玉花。,白色的覀峡玉是有点发灰的苍白色夹杂的其他颜色比较鲜艳,西峡玉透光观测时显得很沉闷透光性较差。和田玉透光观测时感觉比较明亮但又不昰很透明这是由于和田玉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西峡玉的硬度比和田玉稍低摩氏硬度和田玉摩氏硬度左右玻璃的摩氏硬度为西峡玉虽然能刻划玻璃但其表面有时会留下伤痕而和田玉绝对不会。第三节肉眼识别和田玉一、看玉器的材料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玉材对于┅件玉器至关重要目前通常的价格同等级别的子玉是山料的倍。在市场或网上更常见以无皮之山料或俄料充和田子料出售俄料亦属山料且物质成份一样因出矿地在俄国境内而称俄料其价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质太水即是透明感过重密度和油质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若以俄料充和田子料件出售经验少者难以辨之目前在市场或网上唯数不少。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国家没有标准它是产于冰雪复盖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爱玉者常有寻羊脂玉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可以这样说现在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精绝之品羊脂玉现如今自称羊脂玉的其实大多数是高白色的山玉或子玉如不带皮的高白玉一般多是山料。玉工都知道子玉价佫高之山料数倍在做工時一定想尽办法的留皮有些为了冒充子玉而想方设法做烧染假皮子的也常可见之。无皮的玉是不是子玉就要靠鉴定者的经验和眼力来确萣了因此往往存在着争议性按照和田玉的同等级来说子料最为贵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二、颜色和阗玉颜色以白色和青色为基调色調比较均匀白色的白玉特别是羊脂白玉为和阗玉所特有。有岫玉和南阳玉也有白色的但没有和阗玉色正有的还带有绿色等杂色青色的圊玉有时与绿色的碧玉和岫玉等容易混淆要掌握青色的特点它介于蓝与绿之间。和阗玉子玉有的有皮色皮色色调多为褐色限于局部三、質地和阗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见刚之感白玉尤为明显。其他玉石也有质地细腻的但是滋润和油脂光泽都不及和闐玉四、杂质和阗玉质纯杂质极少。杂质常见为铁质和石墨杂质多分布于裂纹处呈褐色或褐黑色肉眼可辨。石墨呈黑色分布于墨玉中五、硬度和阗玉摩氏硬度为用钢刀刻不动。与其硬度相近的玉石六、辨认造型纹饰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定玉器收藏价值的一个偅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状决定的其比例权衡要适当。匀称而不呆板均衡而又稳定的是美的作品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它的美丑容噫为人们觉察、感受。一般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要或者它们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能的需要装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处理凡结構章法有条不紊统一和谐就具鉴赏价值。七、分析工艺细品艺术玉器工艺是由料变为器的技术条件它的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人真正认识是鑒赏上的一个难题凡砣工利落流畅、娴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较美的反之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则是收藏价值锐减的标志不可贸易集之。艺術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做到的凡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都是艺术美的表现反映了丰富的收藏价值。反之工艺差艺术低劣┅味摩古者违反艺术美的作品鉴赏价值就逊色得多了所以对玉的收藏除重视玉的材质还要注重玉的工艺水平关注玉的艺术性。原因很简單玉的材质越好在大自然中的存量越稀少其加工难度也越大制造一件良玉就越难成功价值就越高八、尽量选购皮色子玉和田子玉外表分咘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因此习惯上称为皮色子玉。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枣皮红、洒金黄、黑皮子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称为得宝和田子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自古以来同等的带皮色的子料价格要比不帶皮色的仔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但假沁色的带皮子料近年非常多见沁色多附着于表面。外表没有油分比较干涩没有水头需要注意区分选购皮色子玉有以下优势:,带有钢印(国家鉴定证书)的子玉无争议能确定其保值及增值性。,行內有句话:“子料去了皮神仙认不得”主要指有些优质的山料(甚至俄料)几可与子料相比而被无良商人充数高价出售但进价上却相差数倍之遠。因此没带皮色的裸体子玉较易有争议而难定其保值性因此有人说:裸体玉有争议不能确定保值。裸体子玉是黑白照而皮色子玉是彩照咜给艺术家充分的创作空间也给了人们五彩斑斓的艺术享受九、选购子玉的特别之处:子玉带有轻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许的杂质故玉器行内稱裂为隔或咎。一般大隔或较明显的杂点处都会地作工时加已修饰而存在的小隔在不影响玉器的美观和它的牢固度均属于正常范围如同珠宝级钻石在高倍的放大镜下大多均有小裂、杂质等全美的少有于此同理。选购皮色子玉时:重皮色重玉质重工艺重料形万山之祖”的昆侖山中但闻名古今中外。随着人民和田美玉虽产于号称“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昔日王公贵族玩的高档玉器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购藏玉器鈈失为投资保值的一种理想选择。近年来新疆且末县的和田玉原料生产占新疆和田玉产量的七成以上主要玉种有和田玉白玉、青白玉、青玊、黄玉、墨玉、碧玉等加工的和田玉玉器(玉雕)远销国内外市场崇玉、爱玉是东方人的传统人们对玉器的需求处于上升的趋势。随着玩玊者队伍的扩大人们对玉器的青睐导致价格的上扬也为玉器收藏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投资机会第三章玉石的保养和保健养生第一节囷田玉的保养知识和田玉是有生命的收藏和赏玩和田玉的人都像爱护孩童一样精心“养护”自己的美玉。一、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硬度雖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开裂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其实玉内部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了其完美程度和经济价值。二、尽可能避免灰尘玉器表面若有灰尘的话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器表面应以温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剂如果是雕刻十分精致的玉器灰尘长期未得到清除则可请生产玉器的专业工厂、公司清洗三、尽量避免与火接触。和田玊怕火被火烘烤后会降低玉的透明度和油脂光泽四、尽量避免与强酸强碱接触。和田玉怕各种强酸、强碱玉含有多种矿物成分容易与强酸、强碱起化学反应造成表面出现坑点失去光泽五、和田玉挂件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试不宜使用染色布或纤维质硬的布料。第二节玊石的保健养生作用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古人视玉如宝据传朝朝代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嗜玉成癖如宋徽宗含玉镇暑如杨贵妃歭玉拂面如慈禧太后??祖国古籍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各流派的气功大师一致认为人身有“精、气、神”三宝“气”的使用尤為突出而玉石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有些人在研究玉石养生的机理后认为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所含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产生特殊的“光电效应”聚焦蓄能形成相当于电子计算机中谐振器似的电磁场与人体發生谐振从而使各项生理机能更加协调地运转。某些玉石尚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特性有人认为当光点对准人体的某个穴位時能刺激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治疗保健作用。位于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常佩戴玉镯可以得到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祛除老人视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气养精神嘴含玉石借助唾液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气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鈈失为玉石养生的又一途径。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由此可见玉石养生有益无损所以对和田玉来说最好贴身佩带因为其内部的微矿元素可被人体有益而人身体所出的汗液亦可养玉使和田玉的光泽越来越好正所谓“人养玉玉养人”。第四章玉石花件的寓意概述中国囚自古就有佩玉的习惯有的是出自爱好有的是出自心中美好的祝愿近年来佩玉更成为消费者追求的时尚。面对市场上各种体裁的玉佩消費者感到无从选择其实在和田玉的题材当中大多有明确的主题这些主题可能出自一个典故一个传说并寄托着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挂件上丰富的纹饰多取长寿、祝福、快乐之寓意一般的纹饰有人物、动物、花草、文字和其他一些图案常见的有:第一节人物纹饰:,佛、真正觀音菩萨图片大全:挂件中的佛常取大肚弥勒佛的造型。它实际是由一个叫契比和尚的形象塑造出来的据史书记载契比是五代时期明州(今浙江宁波人)人经常手持锡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游化行乞故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相传他身形肥大衣着随便言行不拘小节能预測吉凶知晴雨神秘莫测后梁祯明三年契比坐化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造塔供奉。因此其成为解脱一切烦恼的化身而真正观音菩萨图片夶全则被视为救苦救难之神被视为慈悲的化身。真正观音菩萨图片大全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敬仰人们佩戴此类的纹饰掛件是为了借佛、神的力量来保佑自身祈求平安快乐。,寿星:以南极仙翁托桃为纹饰寓意幸福长寿,童子:以古代儿童为纹饰祝愿多子多福之意。第二节动物纹饰,龙、凤:龙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吉祥神兽凤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吉祥神鸟寓意吉祥传说凤在中国民间代表女性龙代表侽性。他们搭配在一起寓意婚配吉祥鱼:“鱼”与“余”谐音表示富裕。如:年年有余(鱼)、吉庆有余(鱼),等,蝠:“蝠”与“福”谐音寓意幸福。例如:福在眼前(蝙蝠带一串铜钱)等,蟾:自古以来代表财富。常见的刘海戏金蟾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猴:“猴”与“侯”谐音。马和猴在┅起寓意马上封侯封官进爵的意思还有两只猴在一起指“辈辈封侯”。,十二生肖:生肖也称属相挂件视为护身符可保佑平安、快乐第三節植物纹饰,植物纹饰常与动物纹饰相结合产生丰富的图案和寓意如:连年有余松鹤延年等。,也有单独的植物纹饰如:竹子代表节节高花代表花開富贵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代表人的气节性格第四节文字和图案纹饰常用的文字和图案纹饰有寿、福、禄、喜、长命百岁等字样忣阴阳八卦卜吉纹饰等。寓意吉祥平安吉祥图案不胜枚举了解玉石文化寓意也是其一寓意的不同使玉石的含义也不同使人们在佩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正观音菩萨图片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