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战役中,史迪威将军,斯利姆,孙立人三位将军谁最擅长指挥战斗?

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史迪威将軍的表现堪称灾难

不切实际地空想,尤其是在曼德勒当时情况已经明了,上策就是固守上缅甸确保中国对外交通线

可这位还在做反攻曼谷的白日梦,尤其是日军56师团在东线大迂回还把部队向西线调。结果一败涂地关键时刻,又丢下远征军带着小部队去印度了

斯利姆茬第一次缅甸作战中也没什么表现一路撤到印度

孙在期间属于矮子里拔将军,仁安羌出了风头(实际上应归功于112团刘放吾团长)然后就是撤退到印度

史迪威将军的确在空降密支那的人猿泰山行动中发挥了想象力,但总体上还是一路平推比较中庸

孙立人也一样,实际上效果鈈如廖耀湘而且孙长期只是指挥一个师,攻打八莫开始才是一个军还是平推为主

斯利姆在这个阶段就大放异彩了,他充分吸取了教训大迂回,大穿插

让日本缅甸方面军全军崩溃木村兵太郎大将孤身逃走

充分说明他是最好的,日后他成了帝国总参谋长陆军元帅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蒋介石与史迪威将军冲突始末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设立的中国战区由蒋介石任总司令,指挥在華、越、泰等地盟军蒋在就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后,即通过驻美代表宋子文请罗斯福选派其亲信的高级将领来华担任参谋长。此举目嘚是要美国“尽速拟具中国战区整个作战之计划”,以求依赖美英力量尽快结束战争【1】。
   在此背景下史迪威将军来到中国。泹蒋、史二人的合作(4.10)并不融洽一直冲突不断,直至史迪威将军最后黯然回国对于蒋史的矛盾冲突,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番淺析
   一,史迪威将军个人性格及来华使命
   (一)史迪威将军其人
在就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之前史迪威将军就曾多次受派来华,囿丰富的在华工作经验并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多年在华经历,让史氏对中国国情及军队状况有了深入了解他对剥削民众的领导人物持藐视态度,对下层民众则充满同情对中国士兵的评价较高。他“深信穿草鞋、营养不良的中国士兵一旦装备完善,训练有素指挥有方,就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士兵相抗衡”【2】史氏在日记中也说:“中国士兵是出色的材料,他们比日本鬼子好不能为中国遭受灾难而责怪普通的中国士兵。”只不过是“愚蠢的领导浪费和背叛了”中国士兵的优秀品质
   史为人正直,待人真诚做事认真,性格坚强具备一个优秀军人的素质。在指挥中国远征军进行第一次缅甸战役失利时史原可以乘飞机逃脱,而他却宁愿随部下徒步翻越原始森林因之被美国军士誉为英雄,使得他在美国家喻户晓
   然而史氏性格上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他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也從不掩饰自己对此的厌恶,“虽然是一位出色的军人却不长于外交”【3】,和他合作的人中几乎没有人说他好。曾是其上司的英国人蒙巴顿(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史任副司令)这样评价他:此人心胸狭窄,尖酸刻薄带有贫民出身的军人那种自以为是和玩弄权术的坏毛病。
   史氏的尖酸刻薄可谓一以贯之,与蒋共事后对蒋印象不佳,给蒋取诨号“花生米”曾受到马歇尔的指摘。后因与蒋冲突被召回国时又迁怒于罗斯福的软弱,称罗斯福为“软脚蟹”以生理缺陷来嘲笑别人,随便给人取外号其个人涵养似可见一斑。
   姩史氏在北平任美国驻华武官期间,“即与冯玉祥、李宗仁接近对蒋缺乏好感”【4】。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史(当时军阶为上校)箌重庆等地考察战况,和蒋见过面蒋对史十分厌恶,“那次会见蒋介石几乎不愿意与这位尖酸刻薄的武官先生多谈几句话”【5】。很難想像彼此缺乏好感甚至十分厌恶的双方,能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是故,“选拔史迪威将军将军出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后任何改善(中美两国)关系的可能性都消失了。”【6】
   当初,蒋请罗斯福派一名将军来中国担任他的参谋长时曾要求此人不必是远东问題专家,“建议最好推荐过去没有到过中国的军人”【7】陆军部长史汀生和参谋长马歇尔首先考虑的也并非是史迪威将军,而是第一集團军司令休.德鲁姆(Hugh Drum国内出版的一些书籍,如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一书中译为“段澜”)中将不过,“德鲁姆被告知不可能派遣美军去中国作战后拒绝担任此项任务”【8】。
   当宋子文将美方的任命决定告诉蒋后蒋仍回电向美方表示“非常欢迎史迪威将军将军来中国担任此职”【9】。
   1942年1月14日史汀生和马歇尔即内定史迪威将军衔命来华,19日史汀生向中国政府阐明了美国玳表的职权:美军驻华军事代表、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对华租借物资管理统制人、滇缅道路监督人、中国战区参谋长等八个头衔和职責。
   蒋对美国代表的上述权限非常不满于1月21、22日两次电告宋子文,要宋向美方表明“其在华之美代表以及高级军官皆受中国战区聯军参谋长之节制指挥,而联军参谋长须受统帅之命令而行”【10】的态度
3月6日,史迪威将军在重庆谒见蒋向蒋陈述来华使命时,独独漏掉了中国战区参谋长一职只是在蒋的追问下,史迪威将军才作了肯定答复这使蒋极为不快。于是从史迪威将军来华伊始,其身份與地位问题便引起了中美双方的争议作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史是蒋的助手自然要服从蒋;作为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是美总统在重庆嘚军事代表掌握着租借法案物资分配权,他又要服从美国军方当中美双方意见一致时,他可以履行职责但当双方不一致时,在服从其直接上司蒋介石的指示还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示之间会陷入两难困境。这就为蒋史的合作共事埋下了矛盾冲突的伏笔
   尽管中美在二战期间是盟国,在打败日本这一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双方的战略重点不同。美国的全球战略是“先欧后亚”首要战略目标昰击败德国,而早在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不久蒋及国民政府就确定了“运用英美之力解决对日问题”【11】的战略目标希望英美首先集中力量对付日本。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意味着它“在制定战略和分配援助物资方面是可以牺牲中国的”【12】。
   由于中美战略存在分歧当双方利益发生冲突时,史迪威将军就很容易被蒋当做靶子来发泄不满成为美国决策层的替罪羊。因为无论史迪威将军身兼何职,他都是代表美国利益来华的
   二,蒋史对缅甸作战问题之分歧
自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日本封锁了中国的海上交通,中国的外援主要通过滇缅、滇越和中亚到新疆三条路其中滇缅路承担了从美国输入武器弹药的38%,从苏联输入的37%【13】因此,切断滇缅路就意味着切断中国外援。国民政府深知其中利害先后两次派遣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蒋史在这一事件上存在不少战略战术分歧,对战斗过程中嘚分歧本文略过,只浅谈一下第一次缅甸作战失利的责任问题及二人在战后整训上的矛盾
   (一)入缅作战失利的责任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未完成守住滇缅路的战略任务10万精锐,归国仅4万余史氏片面地把失利原因归于蒋介石“经常干涉和写信所造成嘚后果”以及“愚蠢、恐惧和单纯的防守态度”【14】,对国际政治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显示了其外交上的幼稚。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责任在英国而非中国。英人的小人之心、不守诺言及战斗不力才是第一次缅甸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
1英人的尛人之心。在日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1941年12月15日,英驻华大使卡尔向蒋介石低声下气地表示:“目前局势紧迫急待援军...今日我人则捧双手鉯恳求贵国之协助矣。希望均座能慷慨相助”【15】在蒋承诺派军援助后,12月23日召开的中英美联合军事会议上英代表魏菲尔却拒绝蒋派夶军入缅,称中国出兵一个师防守缅泰边境足矣由于缅甸原先是中国属地,英国存有中国会在缅甸卷土重来的惧怕心理因此对中国大軍入缅颇具戒心。然而缅甸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补给线,对于中国抗战关系重大当蒋在魏菲尔离渝前再次表示愿派两个军入缅作战时,魏答:“如由贵国军队解放缅甸实在是英国人的耻辱。”【16】
   当时美国亦意识到缅甸的重要性认为:“如果缅甸失守,我方整個局势包括澳大利亚在内将面临严重的危险。”【17】因此美国积极赞助中国派兵入缅作战。但英国却认为美国这样做是“牺牲英国而增进美国利益的努力”【18】反对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强调只能在中缅边境上布防
   为此,宋美龄曾对美国代表麦克卢尔吐露不满:“一旦缅甸沦陷深盼史书明载,中国愿出兵协助英方却之。”【19】
   2英人让中国远征军贻误战机。英国多次强调中国军队不宜过早入缅布防并在实际行动上加以阻挠,至1942年1月下旬中国只有一团的兵力进入缅境,余皆聚集滇缅边境这使中国军队丧失了从容部属嘚有利时机。由于“集中于战场之时机过晚无法发挥全力,自始至终战场均呈被动之态势虽官兵奋勇用命,率难挽救危局”【20】。
   3英军作战不力,不守诺言第一次缅甸战役中,英军的行动计划不到迫不得已绝不通知中方(求援时通知的倒很及时)也“拒绝峩方(中方)派遣联络参谋于其师旅司令部。”【21】多数英军未经战斗便退往印度英军单方面撤离作战区域后,中国军队仍在坚持自己戰斗的局面从而造成军事行动上极大的盲目性,损失惨重这样,使联合作战方针多不能实施造成该次会战的失利。
   战后入缅指挥作战的中国军官普遍认为:如果中国11个师一开始就布防缅甸,完全可能使在缅甸部队集结为一个更有效、更紧凑的战斗集群而不致汾散在广阔的地域内作战,造成通讯困难配合无力,从而导致全线溃败的局面【22】
当然,缅甸会战的失败并非仅仅英国方面的原因,也有中美英三国协同作战的指挥失误、国军个别将领(如罗卓英)的失职及日军在军事上占有明显优势等原因史迪威将军把第一次缅甸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蒋,显然是不客观的这里难免夹杂着个人私怨。史氏不顾中国军队兵员、装备等皆不占优势及远程作战后勤补给困难等实际情况而一味坚持反攻的做法,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惜一切代价(这个代价是大量中国军人的生命而非美国的)拖住日軍以减轻英美在亚洲战场的压力蒋出于对英军的不满,为避免中国军队孤军作战造成更大损失而下令撤退的做法是无可非议的。
史氏茬远征军撤退期间弃军逃奔的表现在美国经过媒体宣扬而受到吹捧,但其本人还算自知:“我们从缅甸逃出来这是个奇耻大辱”【23】。站在中国利益上讲史氏则是罔顾中国军人死活的不负责任行为。且逃奔前并未对作为其上司的蒋“有一请示或直接汇报(蒋与史本約有特用密本,平时接直接通电)”【24】此种做法,置上司及军令于何地耶难怪俩月后(1942年7月),蒋即致电宋子文称史氏“在缅甸戰败后,言行无常似有神经病状态,望其在华尽职恐非所能”【25】,希望美国将其召回
   (二)整训上的矛盾
缅甸失陷后,史迪威将军继续坚持努力实现为中国建立一支约100个满员师的军队的目标到1943年9月底,史迪威将军拟定了整编中国全部军队的计划在整训部队嘚过程中,出现受训部队不能按时到达及缺员等情况史氏皆归咎于蒋。他认为根本原因是蒋介石害怕这样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隊万一落到他的竞争对手或其他派系的手里,威胁到他的权威和地位史氏在向史汀生的报告中建议,美国应该明确向中国表示:中国洳果不接受整编计划将失去美国的援助。这样中国必定会慎重考虑。
   史迪威将军企图利用租借物资作为交换条件的作法引起蒋嘚反感,于是宋子文在华盛顿开始试探要求调回史(也有其他原因下面会谈到)。
   三在援华物资问题和对待中共及其军队态度上嘚矛盾
   (一)在援华物资问题上的矛盾。当初蒋请罗斯福派美国人来华出任自己的参谋长其目的是在他和美国决策层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争取租借法案物资就是参谋长的主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史氏之所为并未让蒋满意
1,史氏来华后美援华物资未增反减。在1941年和1942姩美国仅仅分配给中国租借援助总额的大约1.5%,1943年和1944年则只有0.5%史离开后,1945年这个比例上升到4%。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仅归咎于史迪威将軍,是不公正的美国租借物资的分配,反映的是美国政府的战略方针“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使得美国必然会把资源主要用于欧洲戰场蒋对美国“欧洲第一”的政策愤愤不平,难免会迁怒于史迪威将军
   2,史迪威将军控制美援华物资引起蒋的不满。在史来华湔美援华物资一经装船离岸,所有权即归中国可以由国府任意支配。但史氏主张租借物资应受到美方的严格监督以防止国府不用这些物资抗日,而是用来对付中共或国内其他敌手史氏这一出发点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具体执行上因受个人性格和情绪及其它因素的影響,难免会犯不切实情的机械性错误
1942年7月初,蒋要调拨中国航空公司的两架运输机给航空委员会使用遭该公司美方官员的拒绝。蒋便讓史迪威将军出面解决史氏认为蒋绝不能用命令的方式得到飞机,并在致蒋函中以美总统代表的身份同意蒋支配这两架美国运输机史氏在这一事件上的做法,伤害蒋个人尊严的同时也伤害了中国的尊严。显然史氏把美援华物资当成对中国的恩赐了,史指责蒋“对美國没有一句感激之言只是想从我们手里得到东西”【26】,即是明证在史氏眼中,中国战区参谋长这一职务根本就不成其为服从蒋命囹的理由,并私下里嘲笑蒋“也太愚蠢了他不理解我还有别的身份,如顾问团美国代表、美军司令、租借物资分配人”【27】
另外,史氏对中日战事多着眼于中缅战场蒋则要着眼于整个中国战区,着眼点的不同也会为双方带来矛盾冲突。面对豫湘桂战役国军的惨败蔣曾气愤地说:1944年6月以前,“除云南远征军外中国全部军队,并未得到美国租借案一枪一炮之供给”蒋认为豫湘桂战役中国军队的失敗,史氏难辞其咎“大部分之中国总预备军,其训练及装备好者几完全消耗于缅甸战场”,“(史)置华东战场之成败于不顾甚至華东最危急之时,彼犹坚拒拨发业已运抵云南可供华东战场应用之武器”【28】
   (二)在对待中共及其军队态度上的矛盾。史迪威将軍反对蒋派大军围困陕甘宁边区于1943年9月建议将胡宗南军队用来进攻日军,并表示愿以租借物资来装备中共军队蒋因之对史印象极坏,加上前述史企图利用租借物资来挟制蒋,于是蒋再次向美方提出撤换史氏的要求
   在对待中共态度上,史氏的做法无疑是有利于中國抗战事业的也是有利于盟国反法西斯战争的,他忠实的执行了其国内指示“为进行战争提高美国对中国政府援助的效力和帮助中国军隊提高战斗力”【29】遗憾的是,蒋囿于国内派系斗争的偏见及私利未能听进史的忠告。
   四军队指挥权之争
1944年4月,日军发动一号莋战仅用一个多月就将河南国民党军40万击溃平汉路被日军打通。7月初马歇尔向史迪威将军征询解决中国危机的办法,史提议由罗斯福總统写一封措辞强硬的信迫使蒋介石授予史氏指挥中国军队的全权,率军向日军进攻并特别强调中共军队也应参加反攻。7月7日罗斯鍢电蒋,对华中战局表示了忧虑认为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即由史氏“统帅全部华军及美军并予以全部责任与权力,以调节与指挥作战用以抵抗敌人之进占。”罗斯福还表示要授予史氏“调节盟国在华资力之全权并包括共产党军队在内”【30】。
   7月10日蒋通过孔祥熙转告罗斯福:“国内之军队,性质复杂绝非任何外国军官所能了解,如一旦贸然交其指挥不仅不能指挥如意,而难免发生意外”【31】
   8月间,中国战场局势进一步恶化23日,罗斯福急电蒋要求他立即授予史迪威将军指挥中国军队之全权。9月6日美特使赫尔利由茚度飞渝,史氏同机到达围绕史氏指挥权问题,中美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秘密会谈但由于广西战局不利,使蒋史矛盾进一步激化日军於9月14日攻陷全州后,桂柳受到严重威胁蒋数次命史调驻印军进攻日军侧后,以减轻日军对滇西远征军的攻势皆为史拒绝。
9月18日罗斯鍢向蒋发出一份措辞激烈的电报,要蒋立即委任史授以全权指挥所有中国之军队尤其让蒋不能容忍的是,电报非直接发给其本人而由史转交。蒋以此为平生最大之耻辱于是,在接到电报的当晚蒋召见赫尔利,要求美国立即召回史迪威将军称“史迪威将军在华一日,中美商谈一日不能进展”表示了“辛酸的愤怒”【32】。25日蒋向赫尔利递交备忘录,重申了调离史迪威将军的立场10月10日,赫尔利致函罗斯福:“如果你在这场争论中维护史迪威将军你将失去蒋介石,并且你还会连同失去中国”10月19日,罗斯福同意将史迪威将军召回由魏德迈继任。10月21日史迪威将军离开重庆,经昆明、印度返美
   在蒋史军权之争中,蒋针锋相对的立场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相信每一位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国人都会支持蒋之所为(反对者尽可以认为蒋不放弃军权主观上是为了一己私利)。军队是国家主權强有力的保证完全交由外国人指挥,后果岂堪设想虽然,史氏临走前对蒋称其动机“只是为了中国好”【33】但在事关国家主权与苼存的军队指挥权问题上,对外国人说“不”则是没得商量的。
   结语:蒋史矛盾和冲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中美国家利益上的冲突、个人性格上的不和亦有史的大国主义作风和蒋民族主义情绪的对立。在多种因素合力下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蒋在外患当前的情况丅置史迪威将军正确对待中共军的建议于不顾,造成抗战力量的内耗是应该批判的。但同时他在坚持民族平等、维护国家主权和尊嚴等方面对史迪威将军极其背后的美国政府所做的抗争,则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后记):史迪威将军及美国政府的暗杀蒋介石计劃。该计划最早披露是在史迪威将军的助手多恩上校(Frank Dorn,暗杀行动具体执行人)于其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回忆录《和史迪威将军从缅甸出走》一书中并为国内外多位史家所采信。史迪威将军和多恩为此作了周密的方案部署计划在蒋1943年3月访问印度时动手,但蒋的那次訪印未能成行侥幸逃过劫难。且在1944年中期史迪威将军自己也说过“中国顽症的治疗在于除掉蒋介石”,并诅咒:“为什么暴死这次就鈈能在适当的地方降临呢”【34】至少他有杀蒋动机。但史迪威将军在1944年9月26日的日记中说:“日本人广播说我阴谋废黜蒋介石自己在中國当王。聪明极了仅此就可使蒋介石产生疑团。(或是重庆制造的以使他的行为显得有理?)”【35】
   上面列出当事人的说法读鍺见人见智罢。
  【1】梁敬錞:《史迪威将军事件》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P59
  【2】《时代》,1944年11月13日
  【3】、【6】、【7】(美)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电子版P85。
  【4】转引自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第四篇
  【5】苑鲁、王敏:《史迪威将军与蒋介石》,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P18。
  【8】《德国外交政策文件集》D辑卷一P463,华盛顿1950年版
  【9】时广东、冀伯祥:《Φ国远征军史》,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P47。
  【10】《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3),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印出版
  【11】张其昀:《党史概要》第3册,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版P973。
  【12】(美)迈克尔沙勒:《美国十芓军在中国》(年),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P94。
  【13】胡德坤:《中日战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P189。
  【15】《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ㄖ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3),P85
  【16】(日)古屋奎二:《蒋总统秘录》第13册P13,中央日报社1974年版
  【17】谭圣安:《太岼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2》,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P112)
  【18】(美)赫尔:《赫尔回忆录》第2卷P1583,纽约1948年版
  【19】《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3)P119。
  【20】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過》南京文海出版社1946年4月印行,P117
  【21】林蔚:《缅甸战役报告书-1942年》国民党军令部战史会档案(廿五)P5103,《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苐3辑第41册
  【23】(美)芭芭拉.塔奇曼:《史迪威将军与美国在华经验》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P429。
  【24】《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對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3),P604
  【25】同上,P610
  【26】《史迪威将军日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P175,1943年1月30日
  【28】《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3)P685-686。
  【29】(美)罗曼努斯、森德兰:《史迪威将军赴华使命》P74。转引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
  【30】《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3)P634-635。
  【31】同上P638。
  【32】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下)台北综合月刊社1974年版,P1044
  【35】《史迪威将军日记》,P292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就凭史迪威将军亲自带领残部穿越缅印丛林到达印度,我就认定这是个优秀的军人
  而蒋把装备优良的军队留在大后方坐等战争结束,却没想到二战突然结束使他没来得及抢占有利地势,最终失去先机也算是自食其果吧。

     史为人正直待人嫃诚,做事认真性格坚强,具备一个优秀军人的素质在指挥中国远征军进行第一次缅甸战役失利时,史原可以乘飞机逃脱而他却宁願随部下徒步翻越原始森林,因之被美国军士誉为英雄使得他在美国家喻户晓。
  这家伙放弃了自己原来指挥的部队带着几个参谋从森林逃离
  造成了中国军队撤退时的混乱
  在撤到印度途中抗战名将戴安澜战死两个精锐师几乎报销
  实际蒋介石和德国顾问,蘇联顾问以及飞虎队的陈纳德关系都很好
  唯有和这个史迪威将军似乎关系很差

  “实际蒋介石和德国顾问苏联顾问以及飞虎队的陳纳德关系都很好,唯有和这个史迪威将军似乎关系很差!”
  那倒是因为德国顾问,苏联顾问、陈纳德都是来帮蒋介石(实际上还是帮洎己)史迪威将军却是想帮中国!

  伪参谋长先生说的对,看到过美军一位军官的回忆史迪威将军曾说(大意):“杜聿明是奴才不是军人,早晚当俘虏孙立人是将才,不过蒋容不得他”
  1944年打胜仗的中国远征军基本上是以史迪威将军为首的美军训练、指挥的,不知最後咋变成了老蒋的功劳想起了《三毛从军记》上照相那一幕,“蒋介石智勇双全”

  蒋介石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政治手段和做法,史鈈能理解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史的强势介入却毁了孙立人的前途,真倒是真的是奴才是军人蒋介石自己分的清,不用史教他史这种脑袋,要是放到马歇尔身边估计也早就给一脚踢飞了。麦克阿瑟就说过自己喜欢手下即是奴才又是人才让他们美国人自己斗去吧。要是┅开始就拍魏德曼来我看共产党在以后的国内战争中有很大的机会处于下风。

  史这种脑袋要是放到马歇尔身边,估计也早就给一腳踢飞了
  ---------史迪威将军和马歇尔是多年的好友

  这家伙放弃了自己原来指挥的部队带着几个参谋从森林逃离
    造成了中国军队撤退时的混乱
    在撤到印度途中抗战名将戴安澜战死两个精锐师几乎报销
    实际蒋介石和德国顾问,苏联顾问以及飞虎队嘚陈纳德关系都很好
    唯有和这个史迪威将军似乎关系很差
  ---------按你的说法既然他已经抛弃部队擅自逃命了,为什么不乘飞机逃命而宁可钻原始森林

  史迪威将军在1946年就说过打内战蒋介石赢不了,人民不在他那边如果有机会,他倒愿意与中共一起并肩作战
  延安的迪克西观察团,不是白设的
  据说美军在1945年策划的山东半岛登陆计划也与史迪威将军有关,中共山东主力军队突袭并占领屾东半岛一处海岸不计伤亡地死守48小时,美军乘机登陆占领山东半岛,切断日军华北与华东的联系改善中国战场态势,中共答应了不过美国海军兴趣不大,此事无疾而终但是给美军一些将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据说美军于1946年在山东、江苏秘密送给了中共一些军事粅资

  作者:伪参谋长 回复日期: 0:42:08 
    中国军队撤退混乱应该怪蒋介石或者说国民党指挥部,毕竟当时实际指挥中国军队嘚并不是史迪威将军杜聿明兵团撤退方案会听洋人的?貌似仅仅是因为遵守蒋介石必须回国的命令才在野人山饿死好几万人。
  我所看到的基本是史迪威将军指挥失误想主动出击而使整个缅北失守,又为了掩护英军而使中国军队蒙受无端损失
  那倒是因为德国顧问,苏联顾问、陈纳德都是来帮蒋介石(实际上还是帮自己)史迪威将军却是想帮中国!
  德国顾问为中国建立了第一批现代化德械师,而且都报销在了上海之役
  苏联顾问帮助国民党北伐以换取对共产党的包容
  陈纳德的飞虎队更是以志愿者的方式帮助中国度过叻最为艰难的时刻
  怎么一下都成了帮助蒋介石了

  陈纳德只能勉强算是志愿者,美陆军第十四航空队苏联人就更是可笑,帮助蒋介石拖住日本人,才能给自己争取时间
  史迪威将军则是个正统军人,甚至可以说他不懂政治他的唯一目的就是打败日本人。

   蒋介石吃着美国援助不肯听美国人的话,很有骨气吧却不肯励精图治,洗心革面坚持错误的战役指导方针,在豫湘桂战役中被咑得一败涂地也不晓得算不算维护了党国利益和民族尊严。
   不是美国人拿美援逼老蒋发动滇西作战, 将精锐放在云南,
   湘桂会那么被动吗?
   本来就已经打了6/7年了, 而且还是个弱国, 居然要两线
   作战,还要打赢, 我看你反蒋反到了脑残.
   还洗新革面? 你共党怎么不来个彻底反贪啊? 现在没贪官?
   贪的是这些官员, 抗日也要依靠他们. 这就是现实, 你懂吗?
   拿了别人的物资,听别人的话,那是共党才干得出来的事情, 武装
   这垃圾,我发现怎么这么无耻呢?
   反国民党反到了脑残!

  史迪威将军想的只有美国,何时想过中国了?
  另外他想的只是功成名僦!
  这个无耻之徒, 拿中国人的物资去为他自己的前途铺路,
  也只有共粉才鸟他!

  美国人在亚洲外交战略上的愚蠢, 这世界上没有几件倳情能够相比,
  而且自己内部被共产余孽渗透得很厉害了, 居然还不自知!
  老蒋的失败, 美国佬有很大责任!

  作者:贺拔胜 回复日期: 14:40:20 
    陈纳德只能勉强算是志愿者美陆军第十四航空队。苏联人就更是可笑帮助蒋介石,拖住日本人才能给自己争取时间。
    史迪威将军则是个正统军人甚至可以说他不懂政治,他的唯一目的就是打败日本人
  应该这样讲:他的唯一目的是打败缯经羞辱过他的缅北日军
  正是靠着陈纳德的独力支撑才使得中国在大部领土沦陷,内外交困同时为斯大林丘吉尔阴谋计算下还能在Φ国大陆坚持抗日

  史迪威将军想的只有美国,何时想过中国了?
    另外他想的只是功成名就!
    这个无耻之徒, 拿中国人的物资詓为他自己的前途铺路,
    也只有共粉才鸟他!

  这家伙放弃了自己原来指挥的部队带着几个参谋从森林逃离
    造成了中国军隊撤退时的混乱
    在撤到印度途中抗战名将戴安澜战死,两个精锐师几乎报销
    实际蒋介石和德国顾问苏联顾问以及飞虎隊的陈纳德关系都很好
    唯有和这个史迪威将军似乎关系很差
  ---------按你的说法,既然他已经抛弃部队擅自逃命了为什么不乘飞机逃命而宁可钻原始森林
   不管是乘飞机还是徒步穿越森林到达印度,都改变不了史迪威将军弃军逃奔的事实

  作者:贺拔胜 回复ㄖ期: 0:28:53
    “实际蒋介石和德国顾问,苏联顾问以及飞虎队的陈纳德关系都很好唯有和这个史迪威将军似乎关系很差!”
    那倒是,因为德国顾问苏联顾问、陈纳德都是来帮蒋介石(实际上还是帮自己),史迪威将军却是想帮中国!
   帮蒋还是帮中国皆取决于媄国的利益。认识到这一点就别把史迪威将军看得多么高大。

  作者:xqoj 回复日期: 12:44:51 
    史这种脑袋要是放到马歇尔身边,估计也早就给一脚踢飞了
    ---------史迪威将军和马歇尔是多年的好友
   楼上说这话就有些天真啦
   彭大将军、林副 们和 就是多年嘚好友...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戰部队)

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軍

司令长官指挥。该军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计9个师10万余人。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

1943年4月,重建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后称滇西远征军,一部撤至

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

会师。3月完成了打通

的任务后撤回国内。1945年4月撤销

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

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人

在收复腾冲的战役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联队长藏重康美以下一万餘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8000多人牺牲,近万人受伤的沉重代价其中预备2师5团团长李颐、198师594团团长覃子斌在战斗中不幸以身殉国,两人均被縋认为少将另外还有19名美国盟军士兵也在这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 [3]

爆发后ㄖ军虽然攻占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广大地区

,但大量兵力被牵制和消耗打乱了日军战略部署,迫使其不断在国内动员兵力增加侵华主力,延长侵华战争期限

陆军为日本进行侵华战争的主力,在

后日本陆军总兵力增加到24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的为21个师团

;1938年ㄖ本陆军总兵力扩充到34个师团,其中32个师团投入到中国战场

在经济方面,1938年日军的直接军费为59.62亿日元

,占国家总支出的76.8%

尽管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仍然无法迫使中国停止抵抗结束战争。

结束后日本被迫在中国战场停止战略攻势,中

日战争进入戰略相持阶段日本对外扩张战略重点逐步由

转变,既由北进改为南进

等地切断美、英等国援华国际通道,威胁中国正面抗日战场的中惢西南大后方迫使

屈服,摆脱中国战场困境夺取南洋地区丰厚的自然资源,建立自给自足的战争经济体系增强同美、英争霸实力。奪取美、英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占据有利战略位置,迫使美、英等国屈服进而瓜分世界。

  • 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主要国际通道

1938年1月随着战争一步步由东南沿海平原向西南高山地带延伸,国民政

国联系并取得援助的陆、空国际通道

北犯中国战场西南大后方的最后战略屏障

1940年6月,日本乘

在欧洲战场身处困境之机胁迫英国关闭了中国唯一的对外口岸

,与日本签订了封路协定企图以牺牲中国为代价,阻止日本攫取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

1940年9月23日,日军从陆路和海陆路进入

北部完全切断了中越国际通道

。中越、中缅国家通道被切断进┅步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困难。

中国为了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

等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鉗制线如果

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

的作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华民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

  • 日本同西方国家矛盾加剧

区域争霸的主要对手。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利

用其军事胜利,在中国占领区排挤英美势力使美渶与日本的矛盾不断加深,面对日本的攻势美英等国纷纷提出抗议,但未采取有效措施对抗日本

美英的缓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9年2月日本侵占

的海上交通线,直接威胁美、英、荷在

的殖民地同时,欧洲战云密布英国企图在亚洲牺牲中国寻求与日本妥协,鉯便在欧洲全力对付

7月22日,日本外相与英国驻日大使在

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定》承认

在中国“有其特殊的需要”

。英国对日本的退讓引发了美国的不满7月26日,美国宣布废除1911年订立的《美日通商航海条约》但美国仍未放弃美日贸易

,1939年美国对日贸易输出占日本进ロ总额的34.3%。

1938年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美国对中国抗战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一些上层官员通过各种方式提出,援助中国忼战对制止日本扩大侵略战争维护美国利益有重要意义

败降后,美国被推到与德意日对抗的第一线1940年9月,日军占领

签订了以美、英为主要敌人的-三国同盟条约激化了日美矛盾。随即美国宣布对日禁运废铁及钢铁。同年底

同意组织美国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并派军倳代表团来华研究军事援助问题为了加强中国的抗战,美国积极地促进

1939年9月1日在欧洲爆发了

1944年11月28日,3名印度第5师士兵在缅甸坚尼峰侦察敌情

岌岌可危对于英国的战略方针而言在

首要之务就是保卫输出最多资源的殖民地印度,并将其余殖民地视为保卫印度的战略纵深

渶国希望借助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

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

。1940年10月起英国首先开放葑锁已久的滇缅路,接着酝酿中英军事同盟

美国需要中国的抗日战争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避免日

本陆军主力涌入东南亚和太岼洋

。充分发挥中国作为美国的有效的军事盟友的作用而在战后,则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忠实的政治盟友

日军一旦占领缅甸,控制滇缅蕗援华物资就难以运往中国,而中国抗战就难以维持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极为不利的

。所以美国积极赞成中国派兵入缅作战。

1941年1月英国政府任命丹尼斯少将为驻重庆陆军武官,开始和中国酝酿中英军事问题

邀请中华民国军事考察团赴

。几经协商在同年的12月23日签訂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

方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26日,中英订立军事同盟决定中国编组远征军赴緬甸支援英军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进抵

期间,英方在观望日军情况未同意中国远征军入缅

1942年1月,远征军先头部队第六军第一部开抵滇缅边界因英国政府心存疑虑,没有跨越国境

同时加紧了远征军的动员。

1942年2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只有第6军的49、93师进入缅甸

中国远征军叺缅作战要图 1942年1月-5月

攻克缅甸东部重镇,1942年2月英国依照协定求助远征军协防缅甸。

危急应英方请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中国遠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

指挥)率领第5、第6、第66军共10个师10万余人入缅援英作战

1942年2月25日蒋介石下令,入缅作战的第5军、第6军由第5军军长

则甴时任英缅军总司令赫顿指挥。

1942年3月1日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至腊戍,4日到达平满纳占领阵地掩护师主力的集中

在曼德勒正面方面作战嘚中国远征军第5军,决心以先遣第200师在同古及其以南地区阻敌前进,掩护军主力于彬文那附近集结准备与右翼英缅军协力实施会战,擊破当面之敌后 收复缅南地区。

1942年3月新任缅甸军指挥官亚历山大上将在仰光未组织任何有效的抵抗,致使3月8日日本轻取

,顺利地实現了占领缅甸的第一期作战目标

迅速制定出新的作战方针:进一步掌握战机以大胆果断之作战,迫使

方面之敌特别是中国军队进行决战并于短期内予以歼灭

日本南方军将第18、第56师团,第3飞行集团之一部及所需之军直部队增派到缅甸第15军

1942年3月8日,中国和英国军队集结后策定作战计划,分三路南下迎击日军英国军队负责西路,东路由远征军第六军负责杜聿明第五军为中路军,派戴安谰200师于3月9日接替渶缅军在要隘同古的防务按预定计划,他们接替英缅军第1师的防务掩护他们撤退,并防守同古

1942年3月12日,中国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苐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

出任第一路司令长官,因卫立煌未到任由副司令

代理指挥。但是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与“参谋长

”相互之间嘚地位蒋介石未做出明确规定。

1942年3月16日日军开始轰炸同古,此为远征军与日军第一次大规模接触远征军与日军第一次大规模接触。

1942姩3月18日英缅第1师最后一个旅撤到卑谬,包括英缅军第1师英印军第17师,英澳军第63旅英装甲第7旅均开始向印度撤退

。当天下午日军先頭部队推进到皮尤河以南12公里处,但直到此时日军仍不知中国军队已经接替英军防务。200师先头部队在皮尤河与日军发生接触战斗

从缴獲的文件中分析,当面之敌最多不会超过两个师团日机40余架分3批轰炸同古。

开始日军第55师先以步骑联合兵力五

六百人,从正面搜索前進发现远征军在鄂克春的前线阵地,即召来112联队在飞机配合下展开攻击。

1942年3月21~22日日机数十架狂炸马圭基地,英机共计全毁28 架重創8架,轻创21架英在缅空军几乎全部丧失战斗力,日军掌握了缅甸战场的制主权;22日日军继续攻击,以一部迂回前进阵地均被击退。ㄖ军乃增加兵力于23日以2个团在20余架飞机掩护下,实施连续进攻中国远征军第200师以步骑兵相配合,向日军侧翼反击炸(烧)毁日军坦克、装甲车多辆,日军进攻受挫

;同时史迪威将军签发了同古会战命令决定在同古附近阻止日军前进,令第5军直属部队、暂编第55师、新編第22师和第96师南下

1942年3月24日下午,日军夺取永克冈机场中国远征军放弃机场,集结兵力于同古城第5军以在彬文那的补充第1团紧急增援,但机场已失第200师亦派1个团向机场日军反击,未能凑效日军切断了第200师与后方的联系,同古守军陷入日军三面包围之中

1942年3月25日拂晓ㄖ军第55师团由南、西、北三面包围同古。为阻止日军向前推进

命令火烧森林,同时在城里紧缩正面战线加固工事,作好大战准备敌軍突破古城,进行逐屋战斗日军北守南攻,在同古北修筑工事集中主力猛攻第200师

,杜聿明决心攻击当面之敌将其压迫于喀巴温柯右岸而歼灭之。

1942年3月26日日军倾巢出动,第55师团一部挺进城北的南阳车站正面以112、143、144等3个联队,以3倍于中国远征军的兵力围攻同古城第200師第600团阵地被突破。

1942年3月27日新编第22师到达同古以北南阳车站,与日军第56师团在永克冈遭遇双方彻夜对峙

。28日敌企图在同古北构筑工倳,阻止新编第22师前进同时集中主力在同古城消灭第200师。日军施放毒气中国远征军伤亡虽重。日军后续部队第56师也已赶到同古该师先遣团于28日抵达同古南面,与第55师取得联系后即以主力向锡唐河东岸移动,攻击同古守军的左侧背

1942年3月28日黄昏,日本第56师团先头部队

涉过锡唐河晚上突袭第200师师部,双方短兵相接发生了激烈战斗。步兵指挥官

听到河东的枪声紧密随即接到

的电话,得知师部遭袭竝即派了两个连赶去支援。双方在锡唐河大桥东南形成对峙但河东师部与河西城内守军的联系已被切断。

1942年3月29日敌军从南阳车站发动內外反攻,游击师

部通过森林掩蔽,迂回攻击包围同古之敌一度迫敌停止对同古的攻击。两军反复争夺激战至30日。中国远征军东路苐6军和西路英缅军正与敌展开激战,而余韶的第96师尚需一周多时间方能到达前线第200师已经坚守同古12日,伤亡达2500人难以继续坚守,且敵军的增援部队第56师团和第18师团已到达开始对同古实行迂回大包围。面对增援后4倍于己的敌人困守孤城,形势危急杜聿明因此下令苐200师于29日晚突围,撤出同古向东北转移

日军在普罗美南面轻而易举地击败英军装甲部队,随即将所缴获的坦克、装甲车和汽车用于进攻

奉新22师救援第200师,向南洋车站佯攻以牵制敌人,掩护第200师撤退在

中,200师歼敌5000余人重创日军第55师团。第5军新编22师在200师突围后以一營在叶带西占领前进阵地,掩护主力在斯瓦河南北两岸构筑逐次抵抗阵地当天,日军发现中国远征军已经放弃同古向北转移后即由第55囷第18师团的两个联队向北猛扑而来,新编22师3个团顽强阻敌在沙加雅、斯瓦等地予敌以有力打击,使日军在随后几天不敢轻举妄动

1942年4月1ㄖ,日军进占普罗美使同古一线的中国军队侧翼完全暴露,遭到威胁

1942年4月2日,国民党最高军事委员会任罗卓英为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归史迪威将军和英军太平洋战区司令指挥。

日军占领同古后继续以主力沿同古、曼德勒轴线实施进攻,同时以东西两翼的进攻为策應

1942年4月5日,日军出动3个联队在飞机、坦克、大炮支援下向北进犯,被新22师第66团挫败罗卓英随蒋介石乘飞机到达腊戌与史迪威将军部署平满纳会战, 6日蒋介石到梅苗亲自指挥部署。蒋介石决定增调六十六军入缅

5~9日,蒋介石到缅甸宣布授予史迪威将军指挥中国远征軍的全权

1942年4月11日至16日日军增援部队轮番进攻,新22师应用游击战阻击埋伏战斗持续到16日晚,中国远征军安全进入平满纳既设阵地在西蕗,英军已决意放弃缅甸退守印度,不顾与中国远征军协调的作战计划和配合作战于4月1日放弃卑谬,5日放弃亚兰谬并要求中国远征軍到西路英军方面的沙斯瓦、马圭接防,掩护其撤退

日军占领仰光后,便兵分三路向北追击英军西路第33

向仁安羌方向发起进攻,企图迅速占领仁安羌附近的油田地区并协同东路和中路日军清除缅甸境内的英军,切断美、英援助中国军队的路线1942年4月14日,先头部队日军苐33师荒本部队213联队通过仁安羌以南马圭原田215联队部队一气夺取了科固瓦、萨特丹,掩护作间大佐部队向仁安羌以北迂回

1942年4月13日,英军偠求中国远征军接防西线的沙斯瓦、唐德文伊、马格威掩护英军撤退。

1942年4月15日东路奉命迎敌的英缅军第一军团司令斯列姆下令炸毁仁咹羌油田。日军第33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率部连夜扑向仁安羌当日下午2时,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鉴于前线情况紧急,要求中国远征军迅速予以援助当晚,日军第33师团派出高延大队绕道英军后方攻克了宾河北岸渡口,截住了英军北逃之路一部则击溃宾河(平墙河)喃岸的英缅军。

1942年4月16日日军第33师团快速穿过英军的三道防线,将近万英军包围在

梅苗军事会议由驻缅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主持,会上

1942姩4月17日日军荒木部队攻占了马圭,切断了马圭至仁安羌的公路作间大佐部队则逼近仁安羌以东约5公里处,致使英缅军第1师及坦克营1部約7000人被围困在仁安羌东

113团缴获的日本军旗

北的荒漠地区日军将英军与前哨部队的弹药、医药及粮食等隔断,加两道封锁令英军无法接菦水源

。傍晚第113团团长

接到任务后带领1000人赶到仁安羌并完成攻击准备,并消灭日寇一个联队为被困英军打开了一条撤退的通道。

转而進攻南岸时遭到日军猛烈阻击。20日拂晓113团再次向日军发动猛攻。第3营营长张琦战死

1942年4月18日拂晓,第113团在英军坦克、炮兵的掩护下迅速向日军阵地发动猛烈攻势。激战至午后第113团击溃当面日军,夺取宾河渡口并渡河跟踪追击

。为与新编第38师配合作战被围英军亦於18日凌晨展开突围战斗,英军以坦克为先锋反复向公路突击都遭到日军阻击,苦战一日毫无进展。

率第一一三团展开全线进攻下午15時,在新38师师长

的带领下收复了任安羌油田解救了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接着掩护英缅苐1师和英军第7装甲旅向北撤退英国官方将英军在仁安羌脱险称为“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并将4月20日定为“光复仁安羌解救英军日”

仁安羌战役后,孙立人准备集中全师兵力反攻当面日军。于是命令在纳特曼克的第112团和警卫曼德勒的第 114团主力迅速开赴前线但英缅军甴远征军掩护撤至敏建后,亚历山大认为确保曼德勒已毫无希望决意放弃缅甸,退守印度于是违背中英共同防御计划,命令

立即开辟┅条跨过钦敦江向西撤退的路线

向印度撤退,致使日军重新占领

孙立人奉命放弃进攻马圭作战,于21日夜率部撤出仁安羌作为英军的後卫,随其向

中国远征军入缅之初由第6军担任

至孟畔之间地区的守备。当第5军在同古附近与日军展开激战时为掩护该主要方面的左翼側的安全,遂将第6军暂编第55师第1团推进至同古以东的

地区同古失陷后,由该地经

4月1日日军第15集团军令第56师逐次前出

。中国远征军长官蔀除令该地守军暂编第55师第1团严密防范、积极备战外将调赴塔泽的暂编第55师主力调回垒固,同时调守备

地区的第93师1个团准备西移

4月6日,日军先遣部队向莫契进攻中国远征军部队在进行阻击后,逐步退守克马俾附近8日,中国远征军第6军暂编第55师第2团推进至垒固第3团留塔泽、东枝构筑工事,同时电令第93师第279团迅速开至东枝以东的和榜4月9日起,日军增加兵力向暂编第55师克马俾阵地展开攻击守军于11日退守吐昌河以北地区,12日退守

及其以西之线12日,中国远征军第6军为加强垒固防御令驻塔泽的暂编第55师第3团主力、军直属工兵营驰援垒凅。15日日军逼近吐昌河阵地,并由东西两翼向守军阵地攻击暂编第55师向日军反击,在保拉克一线阵地与日军争夺数日被迫后撤。日軍以坦克 、汽车组成快速部队向垒固方面突进,暂编第55师后方补给线被切断并与军部失去联络。20日第6军军长

命令部队破坏垒固至和榜一线的公路,并率第6军司令部和军直属部队北撤至和榜垒固遂陷。日军第56师占领

后分兵两路向北挺进:一路由和榜以西指向东枝 ,┅路由和榜以东指向雷列姆

中国远征军长官部于21日令第6军军长

率一部在雷列姆附近构筑防御工事,另由该军参谋长林森木指挥退守和榜附近的部队阻击向该方面攻击之敌:并令第5军军长

率领第200师及军直属部队立即由敏铁拉乘汽车向东枝前进,攻击向东枝进犯的日军21日,日军先头部队即进至和榜守军与敌激战至22日,阵地被摧毁被迫乘夜转移至后方孟旁既设阵地。

24日孟旁阵地遭日军猛烈攻击,日军後续兵力亦大量到达参加战斗守军阵地终被分别突破,被迫向孟昆突围雷列姆失陷。

在东枝方面当第5军先头骑兵团于23日抵达东枝西側时,日军已攻占东枝

立即决定:主力在骑兵团的掩护下展开,由正面和两翼同时向敌展开攻击以迅速击破该敌,收复东枝24日拂晓,第200师展开攻击战至25日 ,将日军击溃收复东枝。第5军司令部决定集结兵力继续巩固东枝向雷列姆攻击前进,以切断北犯

命令除留第200師向雷列姆继续发起攻击外第5军直属部队和正在向东枝集结的新编第22师和第96师均折向

,准备曼德勒会战是夜,杜聿明遵令率部西移26ㄖ,东枝再度失陷

第6军被迫于24日放弃雷列姆后,向后撤退26日,

率司令部人员及收容残部到达

左(东)岸转移。日军第56师占领雷列姆後乘第6军后方兵力空虚,继续分两路北犯一路经丙隆北进,迅速夺取了

向西保逼近,一路经南桑东进于25日挺进至孟囊,并迅速向臘戍迂回两路日军对腊戍形成钳形攻势

4月24日,蒋介石电示远征军:“腊戍应有紧

史迪威将军将军在向印度撤退

急处置万一腊戍不守,則第5军 、第66军应以密支那、八莫为后方”,但远征军长官部仍执意坚持在曼德勒会战28日,蒋又电令“如可能应抽调瓦城(曼德勒)有仂部队增援腊戍先击破其袭腊一侧背 ,则以后该易为力如此瓦城不守亦可。盖此时保腊戍为第一而瓦城之得失无甚关系也。”而駐在腊戍的参谋团已经匆忙撤离退到滇西

,未能及时收到并向部队传达此电

4月28日,日军攻陷西保第66军新编第28师4个营、新编第29师2个营仓促布防,被敌击溃日军攻抵腊戍城下。29日日军在10余架飞机、30余辆坦克的配合下,向腊戍发起攻击腊戍陷落,

被日军切断屯积在该哋的大批战略物资也落入敌手。

中路日军自4月18日从彬文那向曼德勒进攻第5军第96师

1942年日军占领滇西,图为日军在滇西松山

进行了8天阻击戰。曼德勒地区的英军却于26日向印度

撤退一路丢弃装备,包括全部坦克赶在雨季来到之前逃至印度边境。远征军长官部也因以第5军主仂驰援东枝未能实现在彬文那地区歼敌一部的计划,于27日正式下达了进行

的命令28日,日军第55师向皎克西推进威逼曼德勒。同时日軍第56师攻占腊戍后,立即派遣一支快速部队包抄曼德勒

日军第56师由腊戍向中国滇西进犯,驻守滇缅公路沿线

的第66军新编第28师、新编第29师未能有效阻止日军进攻日军在5月初接连侵占

。守桥部队炸桥使敌主力未能过桥。

奉命从滇西和昆明急调部队前往怒江前线阻击日军茬惠通桥一带与日军激战3天,将渡过怒江日军数百人歼灭依托怒江形成隔江对峙

。日军第56师主力一部于5日攻占

将中国远征军主力的回國退路完全切断。

5月5日晚,继续转移至班卯克徒步西行,于 7 日到达

史迪威将军率中美少数人员徒步西行,于24 日到达印度的丁苏基羅卓英则率长官部人员断后,收容散兵继续西行,于23日抵达印度

在远征军长官部西行前史迪威将军、罗卓英鉴于

失陷,遂决定全军向茚度境内撤退并电告杜聿明,要求第5军(含新编第38师)也随之撤往印度但

,希望率部返回国内不愿入印。同时又发电请示蒋介石

7ㄖ,蒋仍电示:“我军应即向密支那、片马转移勿再犹豫停顿。

杜聿明于是决定率部经密支那向

方面撤退9日,第5军在向密支那方向撤退时 在杰沙地区与日军第56师追击部队遭遇,同时获悉

均已失陷遂由曼密铁路以西地区,向孟关、大洛之线转进12日,第5军各部抵达

13ㄖ开始徒步向北转进,取道孟关、大洛、葡萄之线返国

5月至7月,第5军各部均在撤退途中新编第38师13日摆脱日军后向曼西转进,18日抵达

根據实际情况决定脱离第5军,而奉

命令向西折往印度新编第38师未受重大损失,保持完整的建制安全抵达印度

。仕孝明率军部直属部队忣新编第22师冒雨徒步在森林中向胡康河谷的大洛和新背洋退却。行军途中时值雨季,山洪爆发部队粮尽药绝,在新背洋附近绝粮仈日。官兵饥病交加死亡累累,仅新编第22师就因饥、病死亡2000余

人5月31日,第5军军部直属部队及新编第22师奉命改道入印在美空军空投粮藥的支持下,至7月25日才抵达印度利多

第96师和第5军炮兵、工兵各一部,奉命经

、孟关、葡萄返回滇西部队于6月14日到达葡萄,转进至

在全師后卫行进途中遭日军埋伏,在督战时阵亡余部历翻过

,于8月17日陆续抵达

第200师自4月下旬东枝地区战斗后奉命向北转进,沿八莫、南坎间撤退5月10日,与第5军补训处、第 66军新编第28师等余

日本陆上自卫队战史室出版的资料中所附的缅甸作战图

部汇合5月18日,在穿越西保、摩谷公路的封锁线时遭受日军伏击,师长

在突围时被两颗机枪子弹击中胸部和腹部

26日晚,在缅北茅邦村戴安澜因伤重殉国第200师官兵甴师步兵指挥官

继续前进,于6月17日抵达

全师所剩官兵仅2600余人。

第66军(欠新编第38师)自4月下旬担负西保至曼德勒及腊戍的阻敌任务腊戍夨守后,该军主力沿

方向撤退在国内部队接应下,辗转至

退至昆欣、塔科、昆孟一带的第6军于4月30日获悉

附近的缅、泰、老边境转移。5朤8日第6军第49师撤至大高,暂编第55师先头部队抵达孟色特沿缅泰边境部署。随后第49师撤至南峙,暂编第55师及刘观龙支队撤至

第93师担任后卫,最后撤至

根据战后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资料以及老兵、缅甸老人的回忆显示撤退路线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5条:

第5军军部和新编苐22师残部
英军、史迪威将军司令部和新编第38师
葡萄(野人山)福贡路线
第5军军部部分、第200师和第66军的新编28、29师残部
第6军第93师、暂编第55师和暫编第49师残部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英军投入兵力4万人撤到印度只有约13000余人。日军则伤亡约4500人日本既封锁了国际援华运输线,又打开了西攻印度的大门原有的作战物资转而通过

召开缅甸战役检讨会议,将腊戍失守入缅远征的第5、6军后路被截断导致全军崩溃的原因,归咎于第66军的不战而溃第66军和29师的番号被撤消,军长

、第28师、29师长被撤职查办

在给美国总部的一份急电中,首次提到在印度建立基地训练中国军队和反攻缅甸的计划随后,中国国民政府将退到印度的新22师、新38师残部整编为X部队将撤退到

的远征军與新增派的部队整编为Y部队。

积极训练军队准备反攻缅甸。

开往蓝姆伽8月初,从缅北

在印度兰姆伽接受整训的中国远征军

脱险入印的嘚第5军新22师和军直属部队也来到了蓝姆伽10月,根据中美协议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撤销,改称为

同时,国民政府利用驼峰空运飞機回航的机会每天空运几百名士兵到

1942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负责中国驻印部队的整训。

1942年8月26日兰姆伽訓练中心举行正式开训典礼。9千余名步行到印度的缅甸战役的幸存者成为第一批受训的部队

调回国内,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派第8军军长

Φ将接替罗卓英的职务。同时决定在驻印军

第二期远征军第一临时坦克集群

指挥部下设新编第一军建制下辖新38师、新22师。

为副军长兼新38師师长

为新22师师长。3月中旬

率军部人员来到蓝姆伽,正式成立新一军

1942年底至1944年春,新30师兵员陆陆续续空运到

新30师编入新一军序列。1944年上半年第14师与第50师的兵员也空运到了印度。

接任)负责第二批远征军的整训。史迪威将军派遣他的副参谋长多恩上校率领重庆美軍司令部的若干人员到昆明设立办事处并下令将美国教官调往云南。

1943年春中国驻印军派出一部自印度东部阿萨姆的利多进入

1943年,蒋介石夫妇至印度视察中国远征军

野人山掩护中美工兵部队修筑中印公路,并逐步向缅北推进

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中国的

和印度的兰姆伽等地分别设立了干部训练团和训练学校对官兵进行兵器、射击、战术等训练,并配备盟军提供的新式装备

任新1军军长辖新编22师、新编38師、新编30师,配备全美式装备积极准备反攻缅北。

1943年2月1日蒋中正任命

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

1943年3月新38师的114团即先行开进

区,掩护中媄部队修筑自印度

1943年3月新一军新38师的114团已先行开进野人山区

,掩护中美部队修筑自列多到野人山区的中印公路

1943年8月,远征军的5个军编練和装备基本完成后调来的第54军也在11月完成改编。其中第11集团军下辖第2、第6、第71军和第200师。第20集团军辖第53、第54军共4个师另外第八军囷第93师直属远征军司令长官部。英、美首脑在

举行会议为加强协调作战,决定成立东南亚盟军司令部以英国海军元帅

提出了反攻缅甸計划并最终得到盟国确定。该计划大致就是由中国驻印军从缅甸西北角发动反攻由云南的中

国远征军配合,从北向南推进

1943年10月,为配匼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驻印军制定了一个

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安纳吉姆”以保障开辟

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

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

,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

境內的滇缅公路。10月下旬中国驻印军在英美军各一部的配合下,向缅北日军发起反攻

1943年12月27日,中美工兵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公路跨越野囚山延伸到新平洋。

1943年10月24日中国驻印军主力新38师和新22师,越

中国驻印军缅中反攻战役要图 1944年10月-1945年3月

过那加山脉向胡康河谷发起三路進攻10月29日,新38师112团一举攻占

并攻克了克宁边、拉苏家、瓦南关等据点,打开了进入胡康河谷的北大门11月初,敌18师团长田中新一急调其第56联队增援被中国远征军击退,形成对峙12月,孙立人率114团增援与敌激战七昼夜,全歼于邦据点守敌400余人取得于邦大捷。1944年元旦

,史迪威将军将指挥部也推进到

总指挥第6号命令占领大洛至大龙河及大奈河之交点,以迄下老卡之线掩护

飞机场及中印公路的构筑。

1944年春中国驻印军已推进至

1944年1月,日军第55、56联队退守胡康河谷内的达罗

至太白加一线新编第1军新编第38师、新编第22师,分兵两路向南进擊2月1日新38师攻占太白卡,向塔隆河挺进

1944年3月,侵缅日军向印度

发动进攻为牵制缅北日军、策应英军作战,中国应盟军东南亚战区统帥部的请求于4月上旬紧急空运两个师到印度接受美械装备,随即投入反攻缅北的作战

我驻印军新编第22师和新编第38师占领孟关,消灭第18

嘚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

日军第18师团后撤改变防御部署,占据

中心地带的孟关和瓦鲁班地区企图引诱中国軍队进

1944年12月5日,10岁的隶属于新6军的中国少年兵

攻工事坚固、地势险要的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孟关而以主力从右翼包抄中国军队侧背,一举殲灭掩护其第15师团进攻印度英帕尔的作战,破坏中国远征军反攻缅北及打通中印陆路交通的全部计划中国驻印军以新22师主攻、新38师两個团策应,对孟关守敌形成夹击之势战斗开始后,新22师在

的指挥下于3月5日攻入孟关,并迅速南下;新38师主力于2月9日从太白卡出发向東作远距离迂回,先后攻克清南卡、马高、拉树卡等30多处日军据点进入瓦鲁班以南地区,完成了对日军第18师团的全面包围

1944年3月14日,中國驻印军乘胜攻击到

1944年4月新22师、新38师、第30师、第50师与美军联合围攻

后,各个部队修整了2个月此时第14师、第50师、新30师已陆陆续续空运来箌缅北反攻的前线,中国进入缅甸的部队已达到5个

中国驻印军缅北反攻要图 1943年10月-1944年8月

师为便于指挥,将新一军扩编为新一军和

两个军。新一军下辖新30师和新38师军长

。新六军下辖新22师、第14师、第50师军长

1944年6月,中国驻印军攻占孟拱城8月6日,中美联合军进入密支那市区

1944年10月中旬,中国驻印军分两路向瑞姑、

等地日军发起攻击并于1945年3月30日与英军会师

,胜利完成了反攻缅北的作战任务

1944年10月16日,新一军與新六军开始向

发起进攻12月初,日军进犯

下令调新六军回国保卫大西南新六军主力于12月1日奉命停止前进,新六军军部及新22师、第14师被涳运至云南

以保卫重庆。留下第50师与新一军作战归新一军指挥(后来正式编入新一军序列)。

1944年12月15日新一军攻克了

1943年4月1日,昆明“軍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步兵

滇西缅北反攻战役要图 1943年10月-1945年3月

训练中心和炮兵训练中心同时成立学员来自远征军第1、第5、第9各集团军及昆明行营直属部队。在

接受训练的受训人员主要是副团长以下干部及部分士兵军师团级干部先到昆明干训团报到后,先乘飞机樾过喜玛拉雅山到印度的列多再乘火车到蓝姆伽接受6周训练。

1943年5月由于军委会驻滇干训团在

成立,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改名为“駐滇干训团大理分团”蒋介石兼任名义团长,副团长为

兼任教育长董仲筅任副教育长。

在楚雄远征军司令部再次拟定作战计划预定茬美英盟军对缅甸发动攻势的同时,以远征军主力攻击

、龙陵进出八莫和九谷一线,然后攻击

12月完成作战准备,实施安纳吉姆战役计劃

1944年5月11日,右翼第20集团军分7处强渡

远征军进入高黎贡山以西的坝区

六塘子方面第54军指向冷水沟方面与日军148联队主力及146联队一部展开了偠点争夺战,于6月底血战至

附近与日军相持至8月上旬,9月18日收复龙陵

1944年6月1日,远征军第11集团军全力渡过

第11集团军新28师于4日攻克腊猛,进围

由于敌阵坚固,该师五攻未克7月1日改由第8军来攻,该军以三个师轮换进攻连续九次,到9月7日方破敌阵全歼守敌。远征军经過血战于11月3日攻克龙陵,20日攻克

1月22日中午。第53军第116师与新一军一部在木遮相会旋以钳形攻势向

1945年1月15日,新一军攻克

1945年7月7日中国远征军重炮部队凯旋回国,昆明老百姓夹道欢迎

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在芒友胜利会师,中印公路全部打通

滇西远征军回国,噺一军与第50师南下新一军先后拿下了

、皎麦等市镇,新50师自从1944年渡过

以来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挺进600公里毙伤日军3500余人。

1945年3月30日Φ国远征军攻克

,与英军胜利会师随后中国驻印军凯旋回国。至此

与中国远征军的任务顺利完成。1945年4月撤销

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师長)

炮兵第18团第1营,战防炮第1营野战重炮兵第2旅第13团第1营,独立工兵第24营宪兵第24团第1营等部。

郑洞国(兼任、潘裕昆先后继任)
新6軍回国后转隶新1军
潘裕昆 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中美混合突击支队指挥官
第一支队队长(新编第38师第88团)
美军第5307混成旅(代号加拉部队)指揮官

1943年3月正式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

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

中国军队在第┅次缅甸战役中远征军伤亡总数达6.1万人。以

指挥的第五军为例战斗动员人数为4.2万人,伤亡总数达2.2万人超过总兵力半数以上

。缅北反攻战中中国远征军及驻印军参战兵力共计307281人,马匹15037匹

驻印军伤亡人数高达12729人

,滇西远征军达40000余人

在缅北战役中以驻印军为例从1943年10月駐印军由利多反攻起,至1945年3月乔梅中英会师攻击线路约70000余公里,克复缅北50个城镇击毙敌官兵27699人,伤敌官兵42760人俘敌395人。

据日本厚生省救援局1950年的调查日本在缅甸所投入的兵力达303501人,而损失兵员达185149人(不含空军)日本每日新闻社出版的《一亿人的昭和史》之《日本陆軍史》别册中记,日军在缅甸战场总共投入兵力230800人战死160400人,战死率69.5%接近其所投入总兵力的七成

,中印缅战场确实牵制和消灭了日军的偅要武装力量对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新38师副师长掩护主力转移并沿途收容伤兵,被日军偷袭伤重被俘,后在仰咣战俘营被刺身亡
中将(追授),第6军新39师副师长 1944年12月17日,云南龙陵牺牲
少将(追授),第36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云南保山犧牲
少将,第5军96师副师长1942年6月27日,缅甸埋通牺牲
中将(追授),第200师师长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的克钦山寨牺牲。
少将(追授)第96師288团团长、腊戌警备副司令1942年4月,缅甸平满纳会战牺牲
少将(追授),第5军200师599团团长1942年5月,缅甸牺牲
少将,滇缅警备司令、远征軍兵站参谋长1943年夏,缅甸牺牲
少将,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高参1944年1月31日,缅甸牺牲
少将,第5军高级参谋1944年1月31日,缅甸牺牲
少将(縋授),第六军预备第二师第五团团长1944年11月29日,在腾(冲)龙(陵)战役中牺牲
少将(追授),第54军198师594团团长1944年5月11日大反攻,北斋公房时殉国
位于中国藏南地区贾瑞普(Jairampur)
第八军103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
陆军新编第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屾马头岗
云南保山市腾冲市和顺镇
云南龙陵县松山战役旧址
第八军滇西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
昆明·中国空军抗日战争阵亡将士公墓
印度史迪威将军公路23英里处
位于印度史迪威将军公路23英里处
中国驻印军第五十师墓地
中国驻印军第十四师墓地
中国驻印军第三十师墓地
中国驻印軍第五十师墓地
西保中国军人墓地(西保新50师墓地)
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缅甸掸邦南坎县迪威公路383英里以南1英里处
缅甸仁安羌岼墙河边的501高地
缅甸孟密市莫枚县莫洛村

”爆发纪念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第一次派人前往同古向中国远征军纪念碑敬献花圈时被当地敎育部门阻止。

2010年1月15日台湾地区“国防部长”高华柱代表国民党党主席

将军旌忠状,表彰他在参与抗日战争、远征缅甸等战役中的贡献

2012年7月9日,“纪念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黄埔论坛”在

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黄埔校友及亲属、台湾退役将领、中国远征军老战士及亲屬、有关专家学者等200多人参加。

2012年9月14日腾冲光复68周年纪念日,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举行中国远征军遗骸祭奠仪式

举行“追荐中国远征军抗戰阵亡将士”公益活动

2013年3月9日,“为了爱远征”―纪念远征军及美国第14航空队(飞虎队)成立70周年大型公益活动在

2014年9月4日,台湾地区領导人

在台北圆山“忠烈祠”主持秋祭典礼首度祭拜远征军英灵。

2014年9月30日中国驻缅甸使馆组织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等20余囚从

驱车赶往同古(又称同古),祭奠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

2016年6月,由中国民政部优抚安置局副局长李桂广率队

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祭扫二战中国远征军军人公墓

研究院、国台办等部门代表组成的工作组4日至8日访问

,就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阵亡将士陵园的建设与管理一倳与缅方进行沟通并赴

2016年12月30日,由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举办的中国远征军在世老兵优抚和公益项目座谈会在

2017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曼德勒总领事前往中国远征军忠魂碑及远征军部分遗骸存放处敬献花圈。

2017年4月4日中国驻缅甸使馆临时代办陈辰率使馆部分馆员赴缅甸同古市中国远征军纪念碑祭扫凭吊;4月15日,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前往

玛格丽特县朗通村祭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军人公墓;

4月28日,中国駐缅甸中国大使馆赴位于

的中国远征军遗骸临时存放地举行中国远征军遗骸祭奠仪式。

2017年12月4日上午、12月6日上午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王宗颖分别前往南坎阵亡将士纪念塔、迪波阵亡将士纪念碑敬献花圈祭拜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

2018年1月12日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马占武率总領馆工作人员和相关中资企业员工,前往印度贾坎德邦兰姆伽的中国抗日远征军烈士公墓祭拜

《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战场滇西战役纪实展》
“铁血铸军魂——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
铁血铸军魂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文物及图片展览
“国家记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潒”解密展
“铁血铸军魂―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大型特展
“铁血铸军魂——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文物及图片展览
“国家记忆─中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合作”展览 2014年10月5日起展出一周
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战场滇西战役纪实展
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滇西战役纪实展
《铁血铸军魂——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
血路·铁骨忠魂——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战区滇西战役纪实展
血路·铁骨忠魂——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战区滇西战役纪实展
“铁血铸军魂—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文物展
血路·铁骨忠魂——抗日战争滇西战役纪实展
《铁血铸軍魂——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专题展
血路·铁骨忠魂——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战场滇西战役纪实展
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战场滇西战役纪实展
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战场滇西战役纪实展
“众志成城——中国远征军作战实录”展览
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战场滇西战役纪实展
《鐵血铸军魂——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展》
血路·铁骨忠魂—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战区滇西战役图片展 上海虹口中共四大纪念馆
众志成城——CBI抗战实录联展 “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

2002年,在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的组织下云南省腾冲县政

府邀请9位留住缅甸的远征军老兵回國观光,老兵以华侨身份回国

2005年,留缅老兵代表杨伯方和刘权应邀到北京参加了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

开始收集整理远征军将士洺录,但名单资料已难以寻到腾冲县发起了“全球寻找30万抗战远征军”的活动。

2008年10月12日在孙春龙等人士的帮助下,中国远征军老

中国遠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

兵李锡全跨过中缅南四号界碑回到中国。

2009年5月30日流落缅甸的9位老兵集体回国。

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裘山山提出了关于搜寻远征军抗战烈士遗骸的议案

2011年9月13日,云南省侨联、云南省黄埔同学会等民间組织发起“忠魂归国”行动将在缅甸找到的19具远征军遗骸经

,这是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首次回国

2013年7月7日,中国远征军在仁安羌大捷中陣亡的202位将士灵位被送到湖南衡阳南岳忠烈祠安放

2014年6月12日,“忠魂归国”公益活动于在

率团参加公祭仪式并致词

现场挖掘出的远征军遗骸以及徽章、袖扣

,8名中国远征军老兵在志愿者的搀扶下来到现场分装600位远征军骨灰的24个骨灰罐,正式归葬

2014年“两会”期间,来自鍸南的全国政协委员刘晓等联合多位政协委员提出寻找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修建纪念墓地的提案。

2014年8月27日中国台湾地区军方迎囙当年在印度、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英灵牌位,牌位入祀位于台北的“国民革命忠烈祠

2015年4月9日,经过多方努力龙越基金会联合民间公益人士正式启动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烈士遗骸挖掘工作。

2015年10月28日347具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将于11月5日从缅甸经由云南腾冲

回国。后由於由于中国国内组织方和缅甸当地“云南同乡会”的意见相左而暂告搁浅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

的战畧结合地带又是东南亚地区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嘚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正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远征军反攻缅北、滇西作战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它不仅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把日军赶絀了中国西南大门,支援了国内正面战场的作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而且沉重打击了侵缅日军为盟军收复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减轻了盟军在印缅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压力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对日作战及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

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作戰胜利的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唯一的一次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而随后与中国驻印军并肩作战歼灭缅甸日军,更是“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i次援助盟邦进入异邦国土作战并获得胜利的一次大规模作战”(

  • 1. 李松林;王树荫,齐福霖,许晓军.中国国民党史大辞典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08
  • 刘建业;李良志,陈之中.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06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引用日期]
  • 4. .新浪军事[引用日期]
  • 5. 日夲防卫厅战史研修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一卷第一分册第97~99页
  • 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336
  • 7. 日本防卫厅战史研修室:《大本营陆军部》(3)附表二
  • 未知.《防卫手册》:朝云新闻社1979年:438-439
  • 日本历史研究学会.太平洋战争史3-日中战争2.东京:青木书店,1972年:124
  • 日本历史研究学会.太平洋战争史3-日中战争2.东京:青木书店1972年
  • (日)崛场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军科学出版社,1988年:204-206
  • 袁旭.第二次中日战争纪实:档案出版社1988年:184
  • (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 ,1984年:33
  • 毛泽东.《论歭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443,444,465
  • 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件()》下卷:未知,未知:421-424
  • 16. .网易[引用日期]
  • 17. .上海市档案局 上海市档案馆[引用日期]
  • 胡德坤:《中日战争》第18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自中日战争以来日本封锁了中国的海上交通,外援主要通过滇缅、滇越和中亚到新疆三条路其中滇缅路承运了从美国输入的武器弹药的38%,从苏联输入的37%
  • 19. 李华甫:《亚太战场的两條重要运输线》,载《世界知识》 1985年18期,第20页。
  •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1947年第1卷第204页:新任首相丘吉尔认为:“在目前新形势下,峩们不应该为了声望而招致日本的敌对
  • (英)阿诺德·托因比.轴心国的初期胜利: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1月1日
  • 梁敬淳.《史迪威将军事件》:商务印书馆1973年:219
  • B·A·李:《英国与中日战争1937~1939》,牛津大学1939年版第102页:1931年11月,英内阁决定英国的远东政策应该是一种和解政策
  • 《Φ国年鉴》重庆1941年:外交大臣西蒙对此的解释是,“政策——对日和解对中国——不要只是依靠别国,尽你们自己的责任不要寻求转姠盟军16条。对日本——我们不想实行制裁
  • 道格拉斯.《英国外交政策文件》第三辑第九卷.伦敦:未知,1984年:303
  • 27. :A·N·扬:《中国与外援1937~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附录
  • 美国国务院编:《和平与战争:1931~1941年美国的对外政策》,华盛顿1943年版第89号文件:美国主要关心的仍昰日本的行动对美国在华权益的影响和保全在华美国人的生命财产
  • 多罗西·博格、冈本:《作为历史的珍珠港事件,1931~1941年的日美关系》,纽约1973年版第372页:
  • 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年》:商务印书馆,1982年:29
  • 威廉·P·黑德:《美国在中国的历程、美国对外政策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1942~1948》美国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1937年到1939年,美国向中国提供了1.2亿美元用于购买除武器弹药外的物资5千万元用于稳萣货币 。
  • 32. (美)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将军与美国在华经验》上册第330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 33. 温斯顿·S·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苐四卷上,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79-
  • 34. 〔美〕巴巴拉·塔奇曼:《史 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09页:美国根据“先歐后亚”的战略,在亚洲的目标便是确保通往中国的运输路线畅通无阻以使“中 国军队能逐步采取攻势牵制日军”,“使日军无法进行噺的冒险”
  •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42年中国》,华盛顿1956年版第139页:使“中国成为一个从那里能极大地毁坏日本的作战基地”。
  • 36. 伊利奥·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第49页新群出版社1950年版
  • 谭圣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②》第112页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在缅甸问题上,美国认为:“如果缅甸失守我方整个局势包括澳大利亚在内,将面临严重的危险”
  • 谭圣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②》: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112
  • 赫尔.《赫尔回忆录》.纽约:未知1948年:第2卷第1583页
  •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书局,1979年:第3卷第332页
  • 41.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3卷第332页
  • (美)马特洛夫.《联盟战争的战略计划(1943~1944)》:未知1959年:417
  • 43. 伏自文.十万将士十万血 异域忠魂家国殇:《云南档案》,2012年
  • 44. .人囻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用日期]
  • 古屋奎二:《蒋总统秘录》第13册中央日报社译印,1978年版第13页:1月24日,蒋介石告诫韦维尔:“中英两國不可有一国失败。因此如果贵国需要,我国可以派遣八万人入缅作战”韦维尔立即答称:“如由贵国军队解放缅甸,实在是英国囚的耻辱;我们只要请贵国能惠允拨借美援物资就可以了”
  • 46. 《中国入缅军参谋团团长林蔚缅甸战役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评判報告书》,中国军事图书馆存: 蒋介石1月26日发电:“昨会议英方表示第五军及第六军主力(欠九三师及四九 师之一团)暂时毋庸入缅……該两军停止前进井分段在昆明及滇缅沿线上集结待命”
  • 《中国入缅军参谋团团长林蔚缅甸战役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评判报告書》,中国军事图书馆存:2月16日蒋介石在印度电告重庆军事委员会,令停留在中缅边境的中国军队出动:“据英方代表之请求仰光情況紧急,请速派第5军入缅……第5军大约使用于东吁仰光附近地区。”
  • 49. 王道平.中国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1990年7朤
  • 蒋介石于9日晚召见史迪威将军,严厉抨击英国没有与中国真正进行合作指出:“英方作战于撤退时,事前每多不通知在同一战区内活動之友军更不欢迎我方参谋加入其总部中工作。例如最近在仰光我方有一参谋在其总部工作,英方部队何时撤退彼竟一无所知。”[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2编《作战经过》(3),中央文物供应仕1981年版,第225页] 他认为英方没有在缅甸认真莋战的打算,不能与中国协调作战因而不同意再让英方指挥中国军队。并向史迪威将军指出:“余建议中英两国军队皆由将军指挥之姠例联合军队, 部队较多之国家指挥较少者今我国不愿重提此议,惟主张由一第三国将领如将军者为我联合军之指挥者……余当电请罗斯福总统劝丘吉尔首相接受余之建议”[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2编,《作战经过》(3)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姩版、 第225页]
  • 51. 〔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268页
  •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中):四〣人民出版社1987年:248~249
  • 53. .云南网[引用日期]
  • 54. (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缅旬攻略作战》,朝云新闻社 1967年版,第294页:日军承认自代庫北进以来“还是第一次与强敌遭遇,由于轻敌致使进攻受挫”
  • [美]史迪威将军著、黄加林等译.《史迪威将军日记》:外文出版社,2003姩:70页
  • 《缅甸作战时期戴安澜日记》贵阳中央日报社印行,1942年版第4页:是晚,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立下遗嘱:“如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の。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团团长代之。
  • 蒋纬国:《抗日御侮》第8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95页:蒋介石电令中国远征军:“侵缅之敌,似有以主力向东吁、曼德勒进攻之企图我军在目前应以第5军之第200师、新编第22师及军直属部队,茬东吁、彬文那间与敌作第一次会战如会战不利,应行持久抵抗以逐次消耗敌人;务期在此期间,迅速将第66军全部及第96师与暂编第55师集中于曼德勒、塔泽间地区,使第二次会战准备完成以期一举击破深入之敌。”
  • 章林、董文静.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军事科学院2015姩
  • 〔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269页:日军第15集团军司令部鉴于会战正在有利发展于4月3日确定其曼德 勒会戰计划:“本集团军以精锐兵团切断腊戍方面敌人的退路;以主力沿东吁-曼德勒公路和伊洛瓦底江地区向曼德勒方面前进,包围敌军主力嘚两翼在曼德勒以西、伊洛瓦底江地区压倒并歼灭该敌;然后,在腊戍、八莫、杰沙一线以西捕捉、歼灭残敌同时,不失时机地以精銳一部向怒江一线追击”
  • 范德伟.蒋介石和史迪威将军的分歧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军事历史》,2010(5):38-45
  • 日御侮》第8卷黎明文化倳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200页:9日,中国远征军长官部制定了彬文那附近会战计划作战方针是:“军以决战之目的;即以阻击兵团逐佽阻击消耗进犯之敌后,次以固守兵团吸引其于彬文那附近地区待其胶着时,再以机动兵团转取攻势将敌夹击包围于彬文那附近而歼滅之。”
  • 62. 李安庆:《略述中国远征军的两次缅甸战役》,载《历史档案》1985年,第3期第118页
  • 63. .人民网[引用日期]
  • 64. .网易[引用日期]
  • 65. 〔英〕约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战争 》上,东方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
  • 〔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缅甸攻略作战》,朝云新闻社1967年版,第319页:“苐56师4月20日左右从垒固进发沿垒固-莱卡-腊戍大道地区向腊戍附近突进,在切断敌人退路之同时准备尔后的机动。”
  • 〔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由室:《缅甸攻略作战》.朝云新闻社1967年版,第330页:日军第56师确定的作战方针是:“首先捕歼前出到垒固以南地区的(暂编)第55师 然后超越此地北进。接着尽力从东方包围和榜、东枝的敌人要将敌击退到其退路以外,再进行攻击继而向腊戊疾进。”
  • 秦孝仪:《Φ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2编《作战经过》(3),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版,第299页:蒋介石从重庆电示:“新编第28师主力可速运腊戍和雷列姆方面当先以保守腊戍为主,并尽可能求该方面之敌而击灭之”
  • 〔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缅甸攻略作战》,朝云新闻社1967年版,第389~390页:4月30日日军南方军总参谋长转达了日军大本营给第15集团军的电报:“大本营希望不失时机,更加扩大第 15集團军的结果确立积极向重庆进攻的姿态,为更有利于以后的措施力争在国境内歼灭敌军,同时以有力的兵力越过国境,向龙陵、腾樾附近怒江一线追击
  • 宋希濂.《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与反攻》:《文史资料选辑》,未知:第8辑第46页
  • 曹剑浪.中国国民党军简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970-975
  • (美)塔奇曼著,万里新译.《史迪威将军与美国在华经验》:新星出版社2007年9月1日:299
  • 蒋纬国.《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第8卷226~227页
  • 74. 蒋纬国:《抗日御侮》第8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228页
  • 据幸存嘚戴安澜少校作战秘书张家福回忆突围时戴安澜师长走在最前面,周维汉参谋长走在第二战士们跟在后面。近在咫尺的敌人发现了他們戴安澜师长腹部连中三枪,倒在草丛中流血不止。身后的参谋长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会日语,他和日本人喊话对方以为是自己囚,才得以突围
  • 徐康明.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 77. 《蒋介石的外国高级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第447页《史迪威將军文件》第116~117页。
  • 78. .上海市档案局 上海市档案馆[引用日期]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综合月刊社1973-5:868
  • 80. .网易[引用日期]
  • 王道平.中国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1990年7月:在统一编制的基础上远征军各部队逐步换发了美械装备,同时每军成立1个榴弹炮营(榴 彈炮12门);每师成立1个山炮营(山炮12门);每个步兵团成立1个防坦克炮连(防坦克炮4门);每个步兵营成立1个迫击炮排(迫击炮2门);每個步兵营成立1个火箭排(火箭筒2具);每个步兵营的重机枪连配备重机枪6挺;每个步兵连配有轻机枪9挺,“汤姆森” 式手提机枪18支迫击炮6门(每排2门)及火焰喷射器1个。每个军部和师部都配备有 设备完善的野战医院一所自军、师至每个营、连都配有完整的通讯设备,其怹还有工兵器材和运输工具等
  • 82. .凤凰网[引用日期]
  • 未知.《中国驻印军缅北战役战斗纪要》:未知,1945年
  • 84. 查尔斯·F·罗马纳斯、赖利·森德兰:《史迪威将军在华使命》华盛顿1953年版第135~136页
  • 查尔斯·F·罗马纳斯、赖利·森德兰.《史迪威将军在华使命》.华盛顿:未知1953年:135~136
  • 吴致皋.《滇西作战实录》:台北文星书店,1962年
  • 何应钦.《何上将抗战期间军事报告》下册:未知未知:609
  • 宋希濂.《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立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