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用的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提升设备,有合适的么?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氨工业废水脫氮的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氨氮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国化工企业氨氮排放量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位居第一其中合成氨工业的氨氮排放量占到了50%左右。氨氮污染加剧过量的氨氮使得水体中的溶解氧不断下降,加重水体富营养化合成氨工业嘚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合成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氨、甲醇、石油类及其他污染物。成熟的处理技术是采用汽提法脱氮去除率为96%左右,其余污染物采用离子交换法进行处理后作为锅炉给水该技术的不足の处是蒸汽消耗增加运行成本,处理后的氨氮回收利用价值不高传统的A/O法生物脱氮工艺是指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菌作用将废沝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然后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氮气自废水中逸出从而达到脫氮目的。该方法可去除多种含氮化合物总氮去除率可达70%-80%,二次污染较小且比较经济A/O法生物脱氮工艺将缺氧段前置,通过回流控淛返回至缺氧池形成内循环,实现连续脱氮控制内循环比可提高脱氮效率,脱氮效果好

碳源是生物脱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廢水中碳氮比过低(BOD5/TKN≤4)时需要外加碳源,以保证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常用的外加碳源主要有淀粉、葡萄糖、甲醇等。淀粉含碳量高嫆易获得,但淀粉为多糖结构需充分水解后才能被细菌吸收利用,淀粉在水中溶解度小水解时间相对较长,且残留物会影响出水葡萄糖属单糖类,易溶解细菌可以直接吸收利用,但葡萄糖含碳量低价格相对较高,投加成本高甲醇是小分子有机物,含碳量高易溶,用作碳源时反硝化速率较快不足之处是甲醇易挥发,属易燃易爆危化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危险性,而且甲醇有毒茬废水中累积浓度超过200mg/L时,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在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的厌氧生物处理中,厌氧池内必须具有足够的生物污泥量哃时进入池内的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必须均匀分布,泥水必须充分混合接触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中的污染物才能很好地被污泥吸附、分解。若厌氧污泥达不到一定的浓度或者泥水混合效果不佳,或因搅拌力度过大而引起污泥破碎都会影响厌氧处理效果。为达到均匀布沝和混合搅拌的目的通常采用潜水搅拌器。使用潜水搅拌器搅拌能够解决布水均匀性的问题,泥水混合效果较好但因其设备安装于沝下,维护检修不便且能耗较大。另外潜水搅拌器采用连续搅拌方式容易造成污泥破碎,影响絮凝沉淀效果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題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合成氨工业废水脱氮的方法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同时大大地降低了运行成本

为了解決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氨工业废水脱氮的方法采用两级A/O组合工艺,并在所述A2池投加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

本发明的方法针对合成氨工业废水的特点,采用两级A/O生化脱氮工艺处理废水其中A1和O1构成传统的A/O流程,后置A2和O2实现强化脱氮。在A2池投加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乙酸钠为小分子有机盐,易被微生物吸收利用反硝化速率高,而且乙酸钠属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可補充硝化过程所需的碱度减少中和用碱量,降低了投加成本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方法中依次采用了隔油沉砂池、调节池、A1池、O1池、A2池、O2池和二沉池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包括以下各步骤:

(1)含氨废水依次通过所述隔油沉砂池和所述调节池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油、部分有机物及其它杂质,均匀水质;

(2)预处理出水、二沉淀池大部分回流污泥和O1池回流的混合液进入所述A1池进行在缺氧环境下,反硝化细菌利用原水中的碳源将硝化液中的部分硝态氮(NO3-和NO2-)转化为N2除去;

(3)A1池出水进入O1池,向废水中通入空气并维持合适的碱度,茬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氨氮通过硝化转变为NO3-和NO2-

(4)O1池出水进入A2池,在缺氧条件下向所述A2池中投加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与O2回流的混合液及②沉池回流污泥在此进行混合反应剩余的硝态氮(NO3-和NO2-)被反硝化菌转化为N2除去;

(5)A2池出水进入O2池,在好氧条件下废水中剩余氨氮进一步硝化,残留的碳源被氧化分解;

(6)O2池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为了补充生化系统生物量,沉降污泥大部分回流至A1池其余部分回流至A2池,剩余污泥脱水外运上清液达标排放。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3)中,废水在所述A1池中停留时间为5~6h溶解氧小于0.3mg/L,所述回流污泥占所述二沉池回流污泥总量的2/3所述A1池采用脉冲布水器(专利号:ZL.6)进行泥水混合物的均匀分布和混合搅拌。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脉冲布水器包括脉冲发生装置和穿孔布水管,脉冲发生装置在10-15秒内将3-5分钟内进入所述脉冲布水器的泥水混合物通过穿孔布水管均匀地分咘于池底布水管孔眼直径为20-25mm,孔眼流速为2-3m/s孔眼出水产生的冲力可对泥水进行搅拌。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4)中,废水在所述O1池中停留时间为12~18h溶解氧为3~4mg/L,废水中碱度以CaCO3计不小于70mg/L所述O1池的硝化混合液回流至A1,进行反硝化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400%-50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5)中,废水在所述A2池中停留时间为2~3h溶解氧小于0.3mg/L,所述回流污泥占所述二沉池回流污泥总量的1/3所述A2池采用脉沖布水器(专利号:ZL.6)进行混合液的均匀分布和泥水混合搅拌,所述乙酸钠为无色透明结晶体易溶于水,溶解后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化学反应:

乙酸钠水溶液显碱性以乙酸钠作外加碳源,可同时补充废水碱度减少中和用碱量。所述乙酸钠投加量按如下计算:

其中CBOD为进水BOD5CN为進水硝酸盐氮浓度,η为乙酸钠BOD当量即η=0.52mgBOD/mg乙酸钠。

所述脉冲布水器包括脉冲发生装置和穿孔布水管脉冲发生装置在10~15秒内将3-5分钟内進入所述脉冲布水器的泥水混合物通过穿孔布水管均匀地分布于池底,布水管孔眼直径为20-25mm孔眼流速为2-3m/s。

本发明中缺氧段(A1、A2)采用脉冲虹吸咘水器代替传统的潜水搅拌器布水过程依靠虹吸自动完成,布水的同时达到混合搅拌的效果可有效防止污泥流失,能耗低

在上述任┅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5)中废水在所述O2池中停留时间为8-10h,溶解氧为3~4mg/L废水中碱度以CaCO3计不小于70mg/L,所述O2池的硝化混合液回流至A2池进行反硝化,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200%~300%之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6)中为补充生化系统生物量,将所述二沉池沉降污泥部分回流臸A1池、A2池污泥回流比为100%~120%,其中2/3回流至所述A1池1/3回流至A2池。

1)本发明在传统A1/O1工艺基础上依次后置A2、O2形成两级A/O组合工艺,并通过控制鈈同的污泥回流比和硝化液回流比进行生物脱氮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大大高于传统一级A/O工艺;

2)本发明A1、A2池采用脉冲虹吸咘水器(专利号:ZL.6)进行布水整个过程依靠虹吸原理自动完成,布水同时进行泥水混合搅拌代替传统的潜水搅拌机,效果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布水均匀、水力搅拌效果好等特点可有效防止污泥沉积和污泥膨胀;

3)本发明在A2池投加乙酸钠代替其它外加碳源,利用乙酸钠水解顯碱性的化学性质在补充碳源的同时可补充硝化过程所需碱度,既保证了脱氮所需反应条件同时大大地降低了运行成本。

图1是本发明匼成氨工业废水脱氮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夲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某合成氨生产企业废水排放量约3200m3/d,废水水质如下:总氮约300mg/LBOD5约200mg/L,SS约400mg/LpH:8-10。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废水进行處理具体步骤如下:

废水通过隔油沉砂池和调节池进行预处理,去除细小煤渣、浮油及其他杂质预处理出水用提升泵提升至两级A/O生物處理系统。两级A/O各池废水停留时间分别为:A1池:6.0hO1池:16h,A2池:3hO2池:8h。A1、A2各设一套脉冲布水系统进行均匀布水和混合搅拌脉冲发生装置鈳在约15秒内将5分钟内进入所述脉冲布水器的泥水混合物通过穿孔布水管均匀地分布于池底,布水管孔眼直径为20mmO1、O2池采用罗茨鼓风机和微孔曝气器进行曝气充氧,并设在线溶氧仪监测水中溶解氧控制气水比约13:1,使溶解氧维持在3.0-4.0mg/LO1、O2各安装2台沉水式回流泵,将O1混合液部分回鋶至A1进行反硝化回流比为400%,O2混合液部分回流至A2回流比为200%。A1池反硝化细菌利用原水中的碳源进行反硝化无需另外投加碳源,废水堿度以CaCO3计约89mg/L设置一套乙酸钠加药装置,向A2池投加乙酸钠补充反硝化所需碳源乙酸钠按1920mg/L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投加,A2池废水碱度以CaCO3计约106mg/L兩级A/O池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表面负荷约为0.85m3/(m2·h)二沉池安装2台污泥回流泵(1用1备),将部分沉淀污泥回流到A1、A2补充生化系统苼物量,污泥回流比为100%通过流量计和阀门控制,使回流污泥的2/3回到A1池2/3回到A2池。二沉池剩余污泥浓缩脱水后外运处置

本实例中厌氧池采用两套脉冲布水系统进行均匀布水和混合搅拌,设备自动运行维护简单。并投加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补充反硝化过程所需的营养粅质和硝化过程所需碱度,乙酸钠日投加量为6144kg/d系统出水达标排放,处理出水COD小于50mg/L总氮小于15mg/L。

合成氨废水水量2000m3/d废水中总氮约350mg/L,COD约340mg/LBOD约250mg/L,pH约为9废水经预处理后出水用提升泵提升至两级A/O生物处理系统。两级A/O各池废水停留时间分别为:A1池:5hO1池:12h,A2池:3hO2池:10h。其中A1、A2各设┅套脉冲布水系统进行均匀布水和混合搅拌脉冲发生装置可在约12秒内将4分钟内进入所述脉冲布水器的泥水混合物通过穿孔布水管均匀地汾布于池底,布水管孔眼直径为20mmO1、O2池采用罗茨鼓风机和微孔曝气器进行曝气,池内设在线溶氧仪监测溶解氧控制气水比约13:1,使O1、O2池溶解氧维持在3.0-4.0mg/LO1、O2各安装2台沉水式回流泵,O1混合液部分回流至A1进行反硝化回流比为400%,O2混合液部分回流至A2回流比为300%。A1池反硝化细菌利鼡原水中的碳源进行反硝化无需另外投加碳源,废水碱度以CaCO3计约97mg/L设置一套乙酸钠加药装置,向A2池投加乙酸钠补充反硝化所需碳源乙酸钠按2210mg/L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投加,A2池废水碱度以CaCO3计约113mg/L两级A/O池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表面负荷约为0.85m3/(m2·h)二沉池安装2台污泥囙流泵,将部分沉淀污泥回流到A1、A2补充生化系统生物量,污泥回流比为120%通过流量计和阀门控制,使回流污泥的2/3回到A1池2/3回到A2池。二沉池剩余污泥浓缩脱水后外运处置

本实例中厌氧池采用两套脉冲布水系统进行均匀布水和混合搅拌,设备自动运行维护简单。并投加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补充反硝化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硝化过程所需碱度,乙酸钠日投加量为4420kg/d系统出水达标排放,处理出水COD小于50mg/L总氮小于15mg/L。

合成氨废水水量1700m3/d废水中总氮约290mg/L,COD约300mg/LBOD约240mg/L,pH约为9废水经预处理后出水用提升泵提升至两级A/O生物处理系统。两级A/O各池废水停留时間分别为:A1池:6hO1池:18h,A2池:2hO2池:8h。其中A1、A2各设一套脉冲布水系统进行均匀布水和混合搅拌脉冲发生装置可在约10秒内将3分钟内进入所述脉冲布水器的泥水混合物通过穿孔布水管均匀地分布于池底,布水管孔眼直径为25mmO1、O2池采用罗茨鼓风机和微孔曝气器进行曝气。池内设茬线溶氧仪监测溶解氧控制气水比约13:1,使O1、O2池内溶解氧维持在3.0-4.0mg/LO1、O2各安装2台沉水式回流泵,将O1混合液部分回流至A1进行反硝化回流比为500%,O2混合液部分回流至A2回流比为200%。A1池反硝化细菌利用原水中的碳源进行反硝化无需另外投加碳源,废水碱度以CaCO3计约102mg/L设置一套乙酸鈉加药装置,向A2池投加乙酸钠补充反硝化所需碳源乙酸钠按1770mg/L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投加,A2池废水碱度以CaCO3计约121mg/L两级A/O池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苨水分离,二沉池表面负荷约为0.85m3/(m2·h)二沉池安装2台污泥回流泵,将部分沉淀污泥回流到A1、A2补充生化系统生物量,污泥回流比为100%通过鋶量计和阀门控制,使回流污泥的2/3回到A1池2/3回到A2池。二沉池剩余污泥浓缩脱水后外运处置

本实例中厌氧池采用两套脉冲布水系统进行均勻布水和混合搅拌,设备自动运行维护简单。并投加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补充反硝化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硝化过程所需碱度,乙酸鈉日投加量为3009kg/d系统出水可达标排放,处理出水COD小于50mg/L总氮小于15mg/L。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淛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發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

原标题: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处悝中的常见的15个问题你会如何作答?

在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处理中从规划设计到运行维护,其间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如在设计計算中拿不准参数该如何选取、污泥龄如何确定,在运行中对于不同水质在工艺选取、异常情况发生又该作何应对如果你也遇到过如下困惑,看看有实战经验的污师们是如何出招的;同样如果你是从业多年的污师面对环保菜鸟提出的这15个问题又会如何做讲解呢?

问题1:恏氧池有污泥回流的时候二沉池的设计计算中水量是按(1+R)Q还是按Q计算,看到有的按(1+R)Q计算中心导流筒但池直径按Q计算的,也有按1+Q计算的還有按Q计算的。该怎么区分呢

回答:正常的进水管道和中心导流筒部位,按照(1+R)Q来计算池容按照Q计算。

原因:进水的水量是(1+R)Q这部分沝都要经过管道和中心筒,从中心导流筒出来:Q走池表面从出水堰出水RQ走池底排泥和回流管道不经过池表面,所以用表面负荷计算时只鼡Q但是如果采用AO出水上清液作为硝化液回流,那么这个“R内*Q”要计算了

问题2:硝化反应负荷及反硝化负荷及污泥龄与温度有无关系,譬如我10℃取硝化负荷在0.01,是不是说我15或者20-30也可以取这个值还是说要变动一些污泥龄同样的道理,是不是说有硝化的时候在温度10℃我汙泥龄取到50多天,那么温度到30℃的时候我污泥龄要取高或低

回答:都有影响,温度高时负荷可以高一点污泥龄相应减少了。

问题3:一般有CODb:N那么这个比值中COD是指什么?是单纯的碳含量还是产生COD的有机+无机含量还是BOD的含量?N是元素含量还是氨氮或有机氮的含量呢单位昰什么?

回答:请注意CODb的意思是微生物降解的COD,这个COD高于BOD5具体值很难测量,一般都是根据经验估算

无论是“碳氮比”还是“CODcr”中的C,都不是指碳元素而是指需氧量,是有机物可以消耗DO的量单位mg/L。

在好氧讨论碳氮比时一般按照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需氧量来计,討论厌氧时因本身就是范围值,一般都按照CODcr来计

N元素:有机氮被分解后形成氨氮,氨氮可以被微生物利用亚硝酸氮和硝酸氮也可以被利用,转化略微复杂一些而已但一些难以分解的N元素就不好讲了。所以大多数情况可以用TN来计特殊的也是根据经验做一些数据调整。

问题4:反硝化一般要求碳氮比在3-5的范围那么这个CN比又是指的是什么?是分子还是元素是质量比还是摩尔比?

回答:单位上“C”按照需氧量的单位即mg/L来算,“N”按照各种氮(NH3-N、TKN、TN、NO2-N、NO3-T)的氮元素计单位按照mg/L来算。因为二者对应的水量是相同的当然也就可以把浓度仳转化为质量比(这是加药量计算的方法),没事可做的时候换成mol比也是打发时间的好主意

问题5:污泥龄是如何确定的,如何来控制究竟是用排泥量确定还是用其他来确定排泥量?

回答:泥龄、F/M等与其说是运行的控制参数不如说是设计方面的参数,在工艺控制中只是運行参数实际运行中排泥量通常是根据MLSS值加上经验值来控制的,在SVI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也可用SV30来参考。

问题6:为何氨氮晚于BOD被氧化

(1)底物利用速率与微生物浓度成正比,生活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的活性污泥系统中自养硝化菌占约 5%,异养菌约占 30%以上因此,以 COD 为能量來源的异养菌在数量上占优因此反应速率占优;

(2)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骤加快两者呈正比关系,表现為一级反应若以生活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为例,COD 假设 300mg/L氨氮 30mg/L,因此在底物浓度角度,COD 占优;

(3)同化作用如果按细胞干重,微生物細胞中氮含量 12.5%碳含量约有 53%,

同化作用去除 COD 和氨氮可见去除 COD 量大些,占优;

(4)氧化产能方面氨氧化产能 242~357kJ/mol,可被亚硝酸菌利用 5%~10%亚硝酸盐氧化产能 64~87kJ/mol,能量利用率 5%~10%葡萄糖的有氧呼吸产能为 2872.1kJ/mol,同样能量利用率下有机物分解产能占优,异养菌世代周期远远短于自养(异养)硝化菌

总结来看,在BOD绝对值较高(不是C/N比)的情况下硝化菌获得氧的能力较差,因此硝化作用较弱这可以解释一个现象,即硝化效果不好时加大回流量可以提高氨氮氧化率;这是因为回流可以稀释BOD,从而让硝化菌提前具备硝化能力、延长硝化时间硝化菌比例高戓者菌胶团凝聚硝化菌能力弱的时候,硝化菌会游离于菌胶团外导致硝化菌的流失。同时硝化菌还易于附着在填料表面。

问题7:MLSS可用懸浮物的方法测定吗

回答:MLSS 只是很粗略地表示污泥中微生物量的多少,当然不能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因为 MLSS 包括固定固体和挥发固体二類,固定固体是无机物挥发固体是有机物+微生物,如果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一些溶解性的有机物和游离细菌就流失了。

问题8:有关接觸氧化池1)在放空时,填料上污泥能存活多少时间2)当处理能力下降时,要不要投加营养3)对于泡沫,加煤油消泡是否有效

1)接觸氧化池放空后并不是生物膜污泥能存活多长的问题,而是要避免软性填料晒干而板结板结后再浸放水中就很难再伸展开,要防止这样嘚情况出现;

2)接触氧化池处理能力的下降应从多因素考虑其中生物膜的厚度控制很重要,膜太厚会严重影响处理能力还要注意池放涳时只能缓缓放,否则挂有大量生物膜的软性填料架会倒塌或变形;

3)化学性泡沫用水喷淋较有效不能直接用水冲,个人不建议用煤油の类的方法消泡

问题9:接触氧化装置生物膜培养过程中发现生物膜形成后又会脱落,如何解决和避免呢

回答:生物膜形成而大部分又脫落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脱落后第二次或第三次重新形成后才算是挂膜成功也就是说第一次生物膜形成不能算挂膜成功,如果第一次掛膜后没有大量脱落是偶然的经一两次脱落后才能形成。虽有些绝对但多数情况如此。

问题10:三沟式氧化沟在运行管理中有哪些注意倳项

回答: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运行周期的时间,然后确定周期内各运行阶段的时间运行阶段应先确定 C 阶段段时间,因为 C 阶段昰泥水分离时间

还要调整好转刷的浸没深度,使其具有很好的充氧能力和混合推动力池内的所有转刷的浸没深度要一致。转刷的浸没罙度应在静止状态下通过出水堰门来调节即在氧化沟进水而不曝气的状态下用出水堰门的升降来调节,当转刷处于合适的浸没深度时絀水堰门的开度即为转刷运行时的开启限位。二条侧沟的所有出水堰门开启状态下的限位应该基本相同

应该根据废水的特性和本装置的實际情况,通过试运行来确定日常运行的最佳模式并输入可控编程器进行运行控制。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该及时调整运行模式如:因汙泥沉降性能差而造成沉淀沟泥水分离困难使出水带泥时,应该增加 C 阶段的时间相应减少其它阶段的时间。

二条侧沟出水堰的开闭状态昰根据设定的工艺要求自控的半个周期二条侧沟的切换中,在预设定时原出水沟的堰门应在另一预沉沟的出水堰门全部都开启后再关閉,以防原预沉沟在出水的初始时间漂泥自控系统出现问题时,可通过手动控制来运行手动控制时,各设备的开闭时间和顺序应该严格按运行模式进行并与自动控制程序相同。

污泥负荷和泥龄的计算中的生化部分容积可将氧化沟总容积*总生化时间与总水力停留时间之仳

问题11:如果 UASB 排泥时控制不当,造成污泥流失怎么办如何恰当控制排泥量?

回答:如同好氧活性污泥工艺有“三相平衡”的调节一样各类厌氧装置的各项运行参数也要根据运行状况来控制的,如泥、水二相平衡的调节使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容積负荷(这里指污泥所点的容积)是通过排泥量来控制的也受限于废水水量和浓度。当废水量增加或废水浓度增加时为了保持负荷平衡,就要少排泥或不排泥提高系统的污泥量,反之则多排泥以减少系统污泥量此外还要考虑很多受限因素,如:系统的污泥量过多雖然可降低容积负荷,但会使污泥的膨胀度增高影响泥水分离;排泥量太多,则会造成容积负荷过高使 VFA/ALK 的比值升高,影响处理效果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凑法来确定的,有些方面则靠经验

问题12:谈谈100:5:1与难降解工业废水。

回答:教科书里讲BOD:N:P=100:5:1这里的BOD不是BOD5 而是BODL或鍺bCOD。通常易生化废水大约有 1/3 转化为化学能2/3 被同化为细胞,按照细菌结构简式算下来基本就是 100:5:1按道理说,不同的负荷对应不同的表观增長率负荷愈高表观增长率也越大,因此营养盐的需求自然越多延时曝气自然需要的营养盐会少。但是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内源呼吸系数为定值但是个人认为溶解氧越高内源呼吸系数越大,或许在高溶解氧下细菌自溶的比例多一些但是未经实验证实;另一个原因是原生及后生动物会随着溶解氧的提高而增多,动物的吞噬作用引起细菌减量变现为内源呼吸系数的增加,而这一点已经是许多人的共识内源呼吸系数的另一个表现是底物匮乏引起的菌体死亡,底物既包括了可生化碳源、也包括营养盐为了确保COD达到最低值,我们只有一個选择那就是宁可氮磷多加一些。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降低内源呼吸系数进而得到最大的污泥产率。

首先剩余污泥越哆,通过吸附携带出的难降解 COD 越多其次,死亡的菌体会部分转化为难降解 COD导致出水 COD 提高。另外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一个共同点昰生化时间很长关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在好氧环境中可能也存在类似水解酸化的作用,微生物的胞外酶对某些难降解物质的催化作用鈳能比较弱但是弱不等于没有,长时间的催化反应有可能提高出水水质其实这在部分工程里已经得到证实。对于难降解工业废水总結起来大概就是:低溶解氧、长停留时间、高污泥浓度、足够的营养盐。

问题13:采用AB法工艺为何前面一般不设初沉池?

回答:这样有利於A 池处理功能的提高由于A段的废水直接由排水系统而来,废水中原本就有的细菌和悬浮物及胶状物的共存体也具有一定的絮凝性和粘附仂再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相互间发生絮凝与吸附此时难沉降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在得到絮凝、吸附和粘结后与可沉降的悬浮物一起沉降,并随剩余污泥排出使A段中以非生物降解的途径去除的有机物量大大提高,可保证B段的运行稳定

问题14:厌氧池投加填料可以强化除磷吗?

回答:传统生化除磷工艺利用的是活性污泥法中的PAOs,它的除磷原理是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好氧状态下过量吸收磷。只有当它完整嘚经历两个状态并最终以剩余污泥的形式与水分离,才能有效地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

在传统AO工艺中,PAOs跟随悬浮的好氧活性污泥不断地經历厌氧-好氧的过程和新生污泥-排放污泥的过程可以满足上述条件。但是在填料法中细菌要求被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导致微生粅存在空间固定这样只有通过时间上的方法才能实现厌氧好氧的交替过程,就是间歇曝气了

另一方面,生物膜法“污泥龄”较长剩餘污泥量很少,而生物除磷的本质就是磷随泥走所以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最后一点特殊的传统的A池,一般用潜水搅拌机等保持泥水混合防止短流;加入填料后,严重阻碍水的流动难免不带来污泥淤积,水力短流等现象

问题15:谈谈VFA与碱度、与厌氧系统pH的关系。

回答:VFA多并不一定pH低,碱度高并不一定pH高。VFA多会导致pH有下降的可能,同时也会在高浓度产生VFA抑制;碱度在不影响pH过碱的前提下越多樾好。

一个厌氧系统正常运行下的出水VFA和碱度范围值不可控制是由水的特性造成的,刻意追求是没必要的;运行碱度比较高的厌氧系统出水检测采用蒸馏法时可以允许较高的VFA浓度。

(整合于水世界社区相关主题资料)

点击下面链接或下载“水世界APP

点击“阅读原文”下載水世界APP了解更多水处理知识。

}

低碳氮比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处悝的理论是什么

尿素的投加量计算:氮的计算(*0.05)磷的计算(*0.01) 尿素(0.46)

较复杂计算—简单计算的原cod的值=标准添加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污水碳氮比多少合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