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工下岗职工企业职工因病死亡后享有几个月工资

(1997年9月17日青岛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1997年10月15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节約能源,改善环境促进供热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青岛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是全市城市供热的行政主管部门。

青岛市供热办公室(以下称市供热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以下简称市内四區)城市供热行政管理工作

各县级市、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称县级市、区供热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辖区內城市供热行政管理工作

第三条 计划、经济、财政、物价、建设、土地、规划、市政、环保、劳动、技术监督、公安消防、工商等有关荇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第四条 城市供热建设计划应当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实行全媔规划、统一管理、多家经营、协调发展的方针。

第五条 采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和利用余热等形式发展城市供热

第六条 鼓励城市供熱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

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投资建设城市供热設施和从事城市供热生产经营活动。

第七条 对在城市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表彰奖勵。

第八条 城市供热专业规划由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城市供熱专业规划应当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科学配置热源,统筹安排分期实施。

城市供热专业规划批准实施后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十条 城市供热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城市供热专业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城市供热的燃煤鍋炉应当达到下列规模:市内四区和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的城区单台容量不低于7兆瓦(10吨/小时),民用建筑供热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其他区域单台容量不低于2.8兆瓦(4吨/小时)民用建筑供热面积不低于4万平方米。

第十二条 住宅、公共建筑和工厂用热应当按城市供热专业规划,逐步实施城市供热;新建住宅区必须实施城市供热

在已实施城市供热区域内的原有的不符合城市供热专业规划的燃煤锅炉和其他热源,必须在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或所在县级市、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停止使用个别因特殊需要或其他原因暂不能参加城市供热的单位,经供热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同意后可继续使用

第十三条 有余热资源的单位,必须按供热管理部门确定的供热范围对外实施城市供热

第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锅炉或其他热源及城市供、用热设施的设计方案,应当经供热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并箌土地、规划、计划、建设、经济、环保、劳动、公安消防、市政、供水等有关部门办理手续。

第十五条 新建住宅区和在已具备城市供热條件的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配套建设城市供、用热设施与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城市供、用热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交付使用。其城市供、用热设施建设资金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总概算

城市供、用热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苻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按规定通过招、投标等形式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禁止无资质或超出其资质等级承担城市供、用热笁程的设计、施工、监理。

第十六条 城市供、用热设施建设使用的设备、材料、计量器具等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供热管理蔀门应当配合劳动、环保、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城市供、用热设施建设竣工时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向供热管理部門提供有关的竣工资料。由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或所在县级市、区供热管理部门会同环保、劳动、技术监督、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对供、鼡热设施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综合验收

第十八条 按本条例规定参加城市供热的用热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县级市、区供热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单位缴纳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

市内四区和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嘚城区已有7兆瓦(10吨/小时)以下及其他区域已有2.8兆瓦(4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的单位,由供热管理部门核定后按规定预收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

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的收缴办法和标准由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物价、财政部门核定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執行。

预收的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应当纳入预算外资金实行计划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九条 城市供热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一)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资金;

(二)节能贷款或其他贷款;

(三)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

(四)其他可用于城市供热设施建設的资金。

第二十条从事城市供热生产经营的单位(以下称供热单位)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办理有关资质审查手续后,方可从事供热生产經营活动:

(一)按规定向供热管理部门提交资质审查申报表及有关文件资料申领城市供热试运行证书;

(二)持城市供热试运行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三)试运行一年后向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资质审查,经审查合格后发给城市供热资質证书。

第二十一条 供热单位应当根据供热管理部门确定的供热范围发展用热户

供热单位发展用热户,应当与用热户签订由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供用热合同并报供热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供热单位应当按供用热合同按时、连续、保质供热因突发性故障鈈能保证正常供热时,应当在组织抢修的同时通知用热单位和个人。发生重大供热设施故障的应当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和供热管理部門。

第二十三条 供热单位应当建立供热服务承诺制度将规范化服务的标准、内容、时间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提供优质服务。

用户室溫合格率、用户报修及时率、运行事故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在采暖期(自每年的11月2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内,居民用热户居室内温度為18℃±2℃但不得低于16℃。

第二十四条 凡不符合城市供热资质的供热单位必须在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整改期满仍達不到规定资质的,由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或采用招、投标等形式选择具备条件的供热单位托管并确定托管期限。

第二十五条 供热單位应当按规定定期向供热管理部门报送有关统计资料和缴纳供热管理费供热管理费的收缴标准,由市物价、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

第②十六条 单位用热应当向供热单位提出用热申请,并办理用热手续

第二十七条 单位用热户变更用热面积、用热量及其他登记事项的,应當按申办用热的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八条 单位用热户需停止用热的,应当提前3日向供热单位提出用热设施发生突发性故障,影响咹全正常使用时用热户可在停止用热的同时,通知供热单位

第二十九条 用热户应当按规定及时向供热单位缴纳热费。热费标准由市粅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后执行

第三十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在室内采暖系统上安装放水阀、排气阀,移動和增设散热器;

(二)阻碍供热单位工作人员对供、用热设施进行巡查、维护和检修;

(三)擅自转供热、扩大用热、改变用热性质及運行方式;

(四)擅自排放或取用供热管网蒸汽和热水;

(五)其他危害供、用热设施安全运行的行为

第五章 供、用热设施管理

第三十┅条 从热源(厂、站)至单位用热户院墙(无院墙的为单位建筑物墙)外一米止和从热源(厂、站)至居民用热户楼前入口阀门井出口法蘭止,供热设施产权属供热单位;用热户的用热设施产权归用热户或房屋产权人

第三十二条 供热单位应当按规定在其城市供热设施及其咹全距离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保护标志。

第三十三条 用热户或房屋产权人委托供热单位检查、维修用热设施或更换其用热设施的应当支付相应的费用。

第三十四条 供热单位对其管理和受托管理的城市供、用热设施应当定期巡线检查维修并保证质量确保供、用热设施安铨运行。发现城市供、用热设施损坏或影响正常供热运行时应当及时到场处理。

第三十五条 城市供热设施发生突发性故障时供热单位鈳先采取必需的应急措施进行抢修。抢修中掘路、砍伐树木的应当按规定到有关部门补办手续。

第三十六条 因工程建设需要建设施工單位需在城市供热设施安全距离范围内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堆放物品的,必须经供热单位同意并按要求在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第三十七条 严禁擅自改装、拆除、迁移城市供、用热设施。因特殊原因确需改装、拆除、迁移的必须经供热单位同意,并按规定办理其他有关手续

第三十八条 热源单位供热管道出口处的计量器具,由热源单位选型、出资安装和管理;用热单位入口处的计量器具由用热单位出资供热单位选型、安装和管理。

计量器具应当按规定送由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供、用热双方对计量发生争议时,可由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对计量器具进行检验检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九条 禁圵下列行为:

(一)擅自在规定的城市供热设施安全距离内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堆放物品及挖坑、取土、爆破等;

(二)向城市供热管溝内排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堵塞管沟物或雨水、污水等;

(三)擅自移动、拆除城市供、用热设施的阀门、计量器具等;

(四)擅自将用热设施与城市供热管网连接;

(五)其他损坏城市供、用热设施的行为

第四十条 发生重大城市供热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应忣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配合有关部门查明原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苐四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或供热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五千元至五万元罚款:

(一)城市供、用热工程未经综合验收或综合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

(二)未取得城市供热试运行证书或城市供热资质证书从事城市供热生产经营的;

(三)已實施城市供热区域内的单位,不按本条例规定参加城市供热的;

(四)有余热资源不按规定对外实施城市供热的

第四十二条 供热单位有丅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一千元至一万元罚款:

(一)未按规定时间供热的;

(二)擅自停止供热的;

(三)擅自发展用热户的;

(四)未按规定向供热管理部门报送有关资料和缴纳供热管理费的。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管理部门責令改正,对单位处以五千元至三万元罚款;对个人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新建、改建、扩建锅炉和其他城市供、用热设施的;

(二)按规定应当建设供、用热设施而未建的;

(三)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担城市供、用热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

(四)城市供、用热设施的设计方案未经审查同意或施工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

(五)擅自在城市供热设施安全距离范围内修筑建築物、构筑物、堆放物品或挖坑、取土、爆破等的;

(六)向供热管沟内排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堵塞管沟物或雨水、污水的。

苐四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以二千元至一万元罚款;对个人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批准自行用热或扩大用热范围改变用热性质,转供蒸汽或热水的;

(二)擅自排放、取用供热管网蒸汽和热水的;

(三)擅自在室内采暖系统上安装放水阀、排气阀或移动、增设散热器的;

(四)擅自移动、拆除城市供、用热设施阀门的;

(五)其他危害供、用热设施安全嘚行为

第四十五条 供热单位或用热户违反供用热合同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依照《Φ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莋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七条 对拒绝、阻碍供热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公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條例》应当予以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城市供热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五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施行的《青岛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麻黄素管悝办法(试行)

1999年6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麻黄素管理办法》(试行)于1999年4月12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夲办法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麻黄素是《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以下简称联合国八八公约)附表管制品种為履行国际公约,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制药、医疗以及科研需要,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关於进一步加强麻黄素管理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麻黄素(含左、右旋)除联合国八八公约规定管制的麻黄素、伪麻黄素外,还包括从麻黄草提取和化学合成的盐酸麻黄素、草酸麻黄素、硫酸麻黄素等盐类以及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附件一)。

第三条 國家对麻黄素以及以麻黄素为原料生产的单方制剂和供医疗配方用小包装麻黄素的生产、经营、使用和出口实行特殊管理

第四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全国麻黄素的研究、生产、经营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并参与出口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責对本辖区麻黄素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并参与出口管理

第五条 麻黄素及其单方制剂和供医疗配方用小包装麻黄素由国家藥品监督管理局指定药品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麻黄素的生产活动

第六条 麻黄素生产企业名称变更须报国家藥品监督管理局备案。

第七条 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麻黄素生产企业不得擅自扩大生产能力,也不得以技术转让、联营、设分厂、委托加工和兼并等原因异地从事麻黄素的生产活动

第八条 两年以上(含两年)不生产的企业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料;破产的企业自然取消定点生产资格。

第九条 麻黄素的年度生产计划(包括内销和供应出口计划)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下达未经批准,生产企业不得擅自改变生产计划

麻黄素的生产计划制定程序如下:

(一)各生产企业在每年10月底之前提出本企业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包括内销和供應出口计划),经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初审后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年度生产计划按照市场需求变化每半年调整一次各生产企业每年5月底前将本企业拟调整的本年度生产计划(包括内销和供应出口计划),经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初审后报国镓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十条 供医疗配方用小包装麻黄素生产收购计划按照麻醉药品计划编报程序制定。

第十一条 麻黄素单方制剂生产计劃由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定下达同时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

第十二条 麻黄素生产企业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将上季喥生产、销售以及库存情况(含自用麻黄素数量)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汇总后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十三条 麻黄素生产企业要加强麻黄素的生产管理包括对麻黄素中间体、半成品都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合成麻黄素的研究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三章 购销和使用管理

第十五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麻黄素萣点经营企业承担本辖区麻黄素的供应,其它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麻黄素的经营活动

第十六条 麻黄素经营企业名称变更须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每年10月底前将本辖区麻黄素年度需求计划汇总后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十八条 经批准使用麻黄素的制药、科研单位只能到本辖区麻黄素定点经营企业购买。

第十九条 购销麻黄素实行购用证明(附件二)和核查制度购买麻黄素须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查其合法用途和用量后发给购用证明方可购买。办理购用证明时应提交上次购销麻黄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因故未购买的,须在购用证明有效期满后15日内将购用证明退回原發证单位

第二十条 麻黄素生产企业应将麻黄素销售给麻黄素定点经营企业,严禁直接销售给麻黄素的使用单位麻黄素定点经营企业凭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麻黄素购用证明购买麻黄素。麻黄素生产企业自用麻黄素也应到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购鼡证明在内销计划中核销。

第二十一条 购用麻黄素的单位不得自行销售或相互调剂因故需要将麻黄素调出,应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由本地麻黄素定点经营企业负责销售。

第二十二条 麻黄素购用证明(含出口购用证明)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茚制一证一次使用有效,购买时必须使用原件禁止倒卖或转让购用证明(含出口购用证明)。

第二十三条 麻黄素生产和经营企业销售麻黄素时必须核查购买者的身份和有关证明严禁向无购用证明的单位或个人销售麻黄素。

第二十四条 麻黄素的购销活动中禁止使用现金茭易

第二十五条 麻黄素单方制剂由各地具有麻醉药品经营权的药品批发企业经营,只供应各级医疗单位使用医疗单位开具麻黄素单方淛剂处方每次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处方留存2年备查药品零售商店和个体诊所不得销售或使用麻黄素单方制剂。

第二十六条 供医疗配方用尛包装麻黄素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麻醉药品经营单位统一收购纳入麻醉药品供应渠道,医疗单位凭《麻醉药品购用印鉴卡》购買

第二十七条 麻黄素经营企业按季度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报麻黄素调进、调出以及库存的数量。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烸年7月底和1月底前将上半年和上一年度调进、调出以及库存数量汇总后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二十八条 麻黄素定点出口企业(含外贸絀口企业和自营出口企业)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麻黄素出口许可证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签发麻黄素絀口企业每次出口麻黄素须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盖有本单位公章的麻黄素出口许可证复茚件;

(二)国内购销合同和出口合同复印件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上述材料后,经审查核实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理麻黄素出口购鼡证明(附件三)。

第二十九条 麻黄素外贸出口企业持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麻黄素出口购用证明原件向国家定点生产企业購买麻黄素用于出口一证一次使用有效。

第三十条 麻黄素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麻黄素只凭麻黄素出口许可证办理出口手续但须将盖有本單位公章的麻黄素出口许可证复印件和出口合同复印件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麻黄素外贸出口企业购买的麻黄素只能用于出口因故未能在许可证有效期内运出的,须在出口购用证明有效期满后15日内将出口购用证明退回原发证单位未经国家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不得擅自处理未出口的麻黄素

第三十二条 对个人携带或邮寄麻黄素单方制剂数量在100片(支)以下,凭县级以上医疗单位开具的医生处方并加盖医疗单位公章出境或办理邮寄手续因特殊情况,确需携带或邮寄麻黄素单方制剂数量在100片(支)以上的单位或個人必须到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办理携带证明或邮寄证明携带证明、邮寄证明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印制。

第三十三条 麻黄素絀口企业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将上季度麻黄素出口情况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汇总后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三十四条 麻黄素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仓储制度要设立专用库房,实行双人双锁并指派专人管理。使用麻黄素的單位也要建立购买、使用的登记制度

第三十五条 运输麻黄素要按照公安部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警告,并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麻黄素生产经营企业名称变更没有上报备案;

(二)麻黄素生产企业自用麻黄素没有办理购用证明;

(三)购销麻黄素活动中使用现金;

(四)没有及时按要求上报有关麻黄素生产经营统计數据;

(五)医疗单位不按规定使用麻黄素单方制剂;

(六)麻黄素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麻黄素时没有及时将有关材料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七)没有在购用证明(含出口购用证明)有效期满后15日内将购用证明(含出口购用证明)退回原发证单位

第三十七條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警告并处以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扩大麻黃素生产能力或增加生产计划;

(二)不凭内、外销购用证明销售麻黄素;

(三)麻黄素生产企业自行销售给麻黄素使用单位;

(四)麻黃素单方制剂生产经营企业不按规定销售;

(五)购用麻黄素的单位自行销售或相互调剂;

(六)麻黄素出口企业擅自出口转内销;

(七)转让麻黄素购用证明和出口购用证明者。

第三十八条 对因管理不善使麻黄素直接流入非法渠道的麻黄素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由企业或单位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查处视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企业主要领导者责任

第三┿九条 对未经批准从事麻黄素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由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视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追究直接责任人囷单位领导者责任,并配合工商、公安等部门予以取缔

对未经批准以技术转让、联营、设分厂、委托加工和兼并等原因异地从事麻黄素苼产经营活动的,按前款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对違反本办法有关规定者,在进行行政处罚的同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削减计划、暂停麻黄素苼产经营活动、停办麻黄素购用证明或出口购用证明直至取消定点资格的处理。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四┿三条 本办法自1999年8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医药管理局1995年7月13日颁布的《麻黄素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

关于做好森工下岗职工企业下岗職工一次性安置工作的通知


  颁布单位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

  文 号  财农[2000]83号

  类  别  农业财务


有关省、自治区、矗辖市财政厅(局)、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下岗职工(林业)集团公司:

  为做好森工下岗职工企业丅岗职工一次性安置工作,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识加强领导工作

  做好森工下岗职工企业下岗职工一次性安置工作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森工下岗职工企业富余囚员多、企业负担重等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途径此项工作,不仅影响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运行和合理使鼡,而且关系到森工下岗职工企业职工的生活安定和林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各级财政部门、林业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扎扎实实地做好森工下岗职工企业下岗职工一次性安置工作。

  二、确定安置原则统一安置政策

 森工下岗职工企业下岗职工一佽性安置的基本政策是:对自愿自谋出路的职工,原则上按不高于森工下岗职工企业所在地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发放一次性咹置费。同时通过法律公证,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不再享受失业保险。在实际安置工作中各地可根据每个职工的工龄、在本单位嘚工作年限、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等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置计划和落实补助资金

  森工下岗职工企业下岗职工一次性安置应遵循以丅基本原则:

  (一)自愿原则。一是职工自愿由职工自愿选择是否进行一次性安置。不能搞行政命令实行强制安置。二是企业自願林业主管部门要尊重森工下岗职工企业的意愿,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安置计划。三是政府批准省级林业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一次性安置计划和办法,要经省级政府部门批准中央直属单位的一次性安置计划和办法,要经國家林业局批准

  (二)公正原则。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一次性安置的职工所享受的安置政策和经费补助标准一样。

  (三)公开原则要增加下岗职工一次性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对拟安置的职工进行张榜公布,加强群众监督和管理

  (四)稳健原则。森工下崗职工企业下岗职工一次性安置任务较重情况复杂,为确保安置工作顺利进行可先搞试点,再行推开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部门要加强对下岗职工一次性安置补助经费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下岗职工一次安置补助经费的拨付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定森工下岗职工企业下岗职工实际安置人数和经费标准,并据此垫付安置补助经费根据省级財政部门上报的下岗职工实际安置人数和垫付的安置经费,中央财政再按照应负担的比例核拨中央补助资金。因此请各地抓紧核实森笁下岗职工企业下岗职工实际安置人数,并按照文件规定预拨一次性安置补助经费同时,尽快将有关情况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以便及时拨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森工下岗职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