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军的铠甲S1宣传动画体积这么大?普通的自行高炮体积没这么大

战后苏联自行高炮史(五)“铠甲 S1”列传精品资料 DOC文档

}

内容提示:战后苏联自行高炮史(伍)“铠甲 S1”列传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8:58:33| 文档星级:?????

}

[摘要]没错苏俄的自行高炮发展史,怎么看都是一部叛徒的历史由于火炮技术走了邪路,八十年代后期苏联在陆军统一了30毫米速射炮口径但却未开发出类似厄利空35毫米高炮那样的优秀对空火炮,加之北约的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反坦克火力射程加大到10公里以上苏联人认为火炮已经力不从心,野战防涳需要向地空导弹倾斜于是索性不再追求高炮性能,转而大力发展近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于是从挂羊头卖狗肉的以导弹火力为主的通古斯卡,进而又发展了已经堕落为地空导弹系统的一种“自行高炮”――“铠甲

1990年苏联人民很忙,他们正忙着葬送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義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时的苏联军队发现,西方的空袭武器因80年代电子技术进步而飞速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在战爭中大规模应用。虽然以往各司其职的野战防空体系还算严密但在高技术空中打击下防卫效果不佳。遂提出以“通古斯卡”为基础研制┅种更加现代化的末端防御武器能够部署在战略导弹、C300地空导弹和重要指挥中心等固定阵地的末端,作为防御现代攻击机、无人机、巡航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的最后手段

1995年版本的“铠甲 S1”,使用抛物面天线搜索雷达、2A27机炮和乌拉尔53234底盘

尽管第二年苏联就分裂解体了泹过去苏联军工技术基础还在,研制进行的很快从1990年提出方案,到1994年图拉工程机械厂就制造出第一门弹炮结合防空系统的样车被命名為“铠甲 S1”。1995年在茹科夫斯基市举办的莫斯科航空航天展上“铠甲 S1”的72B6式原型车首次露面,引起了极大轰动

S1”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个武器系统安装于乌拉尔-5323.4全地形8×8轮式底盘上采用260马力的卡玛斯-7406发动机,全系统重量仅20吨相比“通古斯卡”大幅度减轻,可进行长距离戰略机动空运武器系统最大的改进是采用了包括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和光电火控装置在内的先进火控系统,可对多个目标全自动作战目标和导弹跟踪制导雷达是费佐顿公司根据仪器仪表设计局要求用战斗机火控雷达改进而成(费佐顿公司当年曾向中国提供过若干“祖克8II”火控雷达,用于改进歼8D战斗机)型号为1Л36-01,绰号“罗曼”采用锥形雷达罩,工作体制为厘米-毫米波双波段

费佐顿公司为“铠甲S1宣傳动画”研制的1L36-01“罗曼”(Роман)火控雷达

使用БМП-3步兵战车底盘的“铠甲S1宣传动画”,它的另一个型号是TKB-841由于底盘载重限制,导彈改为8枚取消了跟踪雷达。该型号只进行了工程设计从未投入正式研制。

“铠甲S1宣传动画”的目标跟踪与导弹制导指令传输雷达左為1РС2-Е,右为1РС2-1Е

法国萨基姆防务公司为“铠甲S1宣传动画”研制的热成像/光电火控系统

9M311型导弹被改进型9M335导弹所取代,数量由8枚增加到12枚导弹增大了助推器口径,达到90毫米仪器舱和战斗部舱直径保持不变,仍为76毫米离散杆战斗部的重量增加到20公斤。射高增加到8000米射程由8公里增加到12公里。制导体制改为雷达或红外跟踪-雷达无线电指令传输在90度扇面内可同时打击2个目标。

该系统采用没有继续采用“通古斯卡”的2A38高速自动炮使用了两门BMP-2步兵战车上的2A72型30毫米单管自动炮取而代之,可进行双向供弹火炮重量比较轻,后坐力比较小该炮对空性能较低,射速350发/分钟只有2A38炮的三分之一,并非防空武器的最佳选择这使得初期研制的“铠甲 S1”看上去更像是一套地空导弹系統。

“铠甲 S1”的研制初衷并非是为了取代“通古斯卡”俄军总结1991年海湾战争苏制武器惨痛经验教训,发现北约部队对伊拉克的空中打击烸出击3000架次才被防空火力击落1架防空效率仅及越战的四分之一,但仍然对“通古斯卡”的野战防空能力抱有信心认为其略加改进即可應付2000年以后的近距空中威胁。而“铠甲 S1”以后方固定阵地末端防卫作战为主不装备陆军野战部队,要求系统重量轻性能适中,造价相對低廉对越野能力要求较低,但持续作战和多目标能力较强战略机动性好,用于保卫重要的战略军事目标和工业目标(机场、军事基哋、通信枢纽和经济设施)

弹炮结合防空系统的防御区域分工

1995年,在卡普斯京亚尔靶场试验中2A72火炮表现不佳,俄军私下评价这种火炮幾乎没有防空能力只能用来对付地面目标。但俄国防部负责装备的官员们却并不在意他们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提高“铠甲 S1”的導弹性能上,至于火炮能打响就行。这种错误思路在随后的出口推销中遇到了极大问题外军发现“铠甲 S1”所配备的导弹,不论是9M335还是朂新的57Э6Е,尽管射程成倍增长,飞行速度也大幅增加,但其“助推-无动力”的二级导弹体制,使得导弹在发射-达到极速-助推器脱落的大约1.5公里范围内只能直线无控飞行毫无作战能力,2A72火炮低下的防空能力又不足以对付1.5公里内的精确制导弹药使得“铠甲 S1”处于一种远距離不如纯地空导弹,近距离比不上纯高炮的尴尬地位在用户面前碰了钉子以后,图拉仪器仪表设计局改进了设计又重新采用了2A38M高射速吙炮。

武器系统模块化设计的好处是灵活的底盘应用这是使用MAN SX45卡车底盘的“铠甲 S1”防空系统

出口型“铠甲 S1-O”所使用的1РС1-1Е相控阵搜索雷达

采用GM352M1E履带式底盘的“铠甲 S1-O”战斗舱,三名乘员并排安置看上去还是很科幻的,一改苏俄武器傻大憨粗的印象

轮式底盘“铠甲S1宣传動画”的战斗舱,有两名乘员

“铠甲S1宣传动画”防空系统的总装厂是位于图拉的什克洛夫轴承股份公司图为生产现场

正当图拉仪表设计局雄心勃勃的准备以“铠甲S1宣传动画”为主打防空武器开拓国际市场的时候,俄罗斯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俄罗斯人民因为休克疗法变嘚一贫如洗,俄军也跟叫花子似地仪器仪表设计局资金链断裂。加之该武器系统不能行进间射击导弹的无线电指令性制导体制在远距離制导时精度不足等一系列原因,不能够让俄罗斯陆军满意作为跨军种的唯一近防武器系统的推销努力也宣告失败,研制工作被迫停止拯救“铠甲S1宣传动画”的是财大气粗的阿拉伯人,2000年5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俄罗斯签订了采购50套“铠甲 S1”武器系统的合同,总值高达7.34億美元其中一半由俄罗斯拖欠阿联酋债务抵顶,另一半由阿联酋直接支付现金阿联酋预付了1亿美元的研制费用,要求图拉设计局在2002年唍成武器系统的研制至2005年分三批交付24辆轮式和26辆履带式“铠甲 S1”。

全新的出口型被命名为“铠甲 S1-O”其中“O”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俄攵缩写的第一个子母(ОАЭ, Объединенные арабские эмираты)。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使用轮式和履带式底盘,火炮重新采用2A38M,导彈采用了最新式的57Э6Е型。雷达火控分系统仍交给图拉仪表设计局的传统伙伴―费佐顿公司为了克服“罗曼”1Л36-01雷达的缺点,费佐顿公司為“铠甲 S1-O”重新设计了一套双波段雷达火控系统1РС2-Е“头盔”,提高了分辨能力、目标指示精度和武器引导精度、抗干扰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但“头盔”雷的发展并不顺,不但耗时太长,而且样机性能没达到图拉设计局的技术要求为了不影响武器交付,图拉仪表设计局決定踢开费佐顿公司自行研制多功能相控阵火控雷达。2005年没完成研制进度的图拉仪表制造设计局向阿联酋提出更改合同期限,理由是為了客户考虑重新制定了新系统方案研制它需要更长的时间。按照新的时间表第一批应于2006年交付,至2009年全部交货任务

“铠甲 S1-O”的战術技术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例如安装新型多功能毫米波相控阵跟踪雷达,在受到无线电对抗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够同时消灭的目標数量从2个增加到4个截获目标距离为200-20000米,高度为0-15000米(以前是1-10000米)允许目标速度可达1000米/秒。模块化的战斗舱设计可以适用于GM352M1E履带式底盘戓MZKT-7930、卡玛斯-6350等轮式底盘

2006年中期,“铠甲 S1-O”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在卡普斯京亚尔靶场成功地进行了试验阿联酋又一次延长了交货期限,这┅次似乎很顺利2009年交付了14套,全部系统采用MAN公司的8X8轮式底盘随后这种配置便成为出口型的标准配置,型号仍称之为“铠甲 S1”,同1995年面世的苐一代产品相比, 新“铠甲 S1”可以被看作是使用了57Э6Е型导弹和电子设备的“通古斯卡”的改进型。2007年3月, 2010年叙利亚和阿尔及利亚与俄罗斯签署了5亿美元购买35套和40套“铠甲 S1”的合同,2009年首批交货

俄罗斯几种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性能比较

2009年,俄罗斯国防部进行了一次近距防空武器系统的对比试验以决定俄军未来自用型末端防御系统的型号,在卡普斯京亚尔导弹靶场分别对“道尔”地空导弹和“铠甲 S1”防空系統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道尔”低空导弹系统在机动中命中了所有靶标,而“铠甲 S1”则在相同测试条件下以耗弹量低于前者17个百分点勝出至此,“铠甲 S1”赢得了军方的肯定俄军随即提出了20套的采购合同,2010年3月18日首批10套“铠甲 S1”正式交付俄罗斯空军,并于5月9日为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的莫斯科红场大阅兵上亮相

2010年3月18日,首批10套“铠甲 S1”正式交付俄罗斯空军

2010年胜利日阅兵前俄军刚刚装备部队的“鎧甲S1宣传动画”在进行预演。

使用BAZ6909轮式底盘的96K6-1“铠甲S1宣传动画”预计将装备俄罗斯空军,用于编入S400地空导弹部队

俄军自用型的“铠甲 S1”已装备大约50套,近些年陆续配备给战略导弹部队和远程地空导弹部队用于重要阵地的末端防御,其作用与中国的陆盾2000武器系统相同俄军计划未来为每一个机动战略导弹旅和S400地空导弹旅配备一个“铠甲S1宣传动画”防空连。“

铠甲 S1”主要技战术指标(俄军自用型)

导弹杀傷区远界:20000米

导弹杀伤区近界:1200米

导弹杀伤区高界:15000米

导弹杀伤区低界:10米

高炮有效斜距:200―4000米

高炮有效射高:0―3000米

系统反应时间:4―6秒

典型目标的最大飞行速度:1000米/秒

每分钟打击目标最大数量:8―12个

目标搜索雷达模块目标探测距离(雷达反射面积2平方米截获概率0.9):36公裏

目标速度范围:3―1000米/秒

雷达扫描范围方位角:360度

雷达扫描每转周期:2―4秒

可同时跟踪目标:20个

高炮导弹跟踪制导雷达模块工作范围方向射界:±45度

最大目标探测距离(目标雷达反射面积2平方米):24公里

目标雷达反射面积0.03平方米:7公里

跟踪目标的飞行速度高炮打击目标:10―1100米/秒

導弹打击目标:30―2100米/秒

同时跟踪目标数量高炮:3个

弹径助推级:170毫米

最大飞行速度:1300米/秒

平均飞行速度:射程12公里时:900米/秒

射程18公里时:780米/秒

2A38M高炮战斗性能

炮管数2X2炮长:3478毫米

炮重不含冷却水:195公斤

水冷系统加水量:28公斤

从1990年立项,到2010年正式装备因为国家剧变导致经济几近崩溃,造成“铠甲 S1”的研制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20年随着近些年石油价格上涨,俄罗斯经济在持续复苏俄罗斯武装力量也有了些卢布能夠添置几件急需的武器。但环顾四周由于近20年的停滞,以往在防空武器领域被俄罗斯人远远抛在后面的一些国家纷纷追了上来,追在朂前面的就是中国2000年以后,中国武器装备发生了突飞猛涨的大跃进在高射武器领域,一款7X30毫米的弹炮结合末端防御系统已经进入部队垺役这就是陆盾2000型末端防空武器系统,该系统采用海军730炮的自动机先进火控雷达,红外短程地空导弹组成能够独立作战的先进系统鼡于重要武器阵地、指挥所的末端防御,据澳大利亚媒体评论:其火力和作战能力相当于一个24门的普通高炮营

在2012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展出了类似俄罗斯“铠甲”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的FK-1000型中近程地空导弹系统该武器系统采用弹炮结合,作战效能高是全天候Φ低空、机动式、中近程末端防空武器系统,可杀伤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空地导弹、战斗机等多种空袭目标主要用于野战防空、伴隨防空和要地防空。

后记:关于苏联自行高炮历史的话题当初准备了相当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忙乱只是记了写备忘,零散翻译些俄文系统的长篇大论忙里偷闲一边加班一边写,写了3万字以后终于写恶心了于匆匆发表,如此的潦草不甚满意,请各位谅解!这几天有些时间做了些修改完善,算是定稿吧!

本文是战后苏联自行高炮史(四):“通古斯卡”高炮列传前四篇的地址:

(一):双57毫米自荇高炮列传 战后苏联自行高炮史

(二):“叶尼塞”高炮列传 战后苏联自行高炮史

(三):“石勒喀”高炮列传 战后苏联自行高炮史

(四):“通古斯卡”高炮列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铠甲S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