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客社区科技社保每个月几号扣费都自动扣钱是什么情况

(原标题:企业减负个人未来养咾金受影响吗专家这样说)

企业减负了,我的养老金受影响吗

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仍有坚实支撑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一揽子减税降費政策中一组数据引人关注:“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同时,“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至今已实现15连涨。养老金“一减一增”之间意味着缴的少了,发的多了有人担心,等到我退休时养老待遇会不会受到影响?这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嘚话题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有明确回应:“既要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又要保障职工待遇不变、养老金合理增长并按时足额发放,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降低缴费率是企业普遍呼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囻大学教授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养老金还会继续涨大家要对养老金制度有绝对的信心。”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有不少代表委员关注企业费率过高的问题在郑功成看来,“降低缴费率是企业长期以来普遍性的呼声”

目前,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險制度的法定总缴费率为28%其中,企业缴费为20%左右个人缴费为8%。如果再加上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總缴费率高达50%以上。“如此高的缴费率极大增加了用工成本带来了较大负担,也必然会影响到就业发展”郑功成说,社会保险缴费率丅降是大势所趋

国务院提出自2016年5月起开始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规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可降低至20%;单位缴费比例在20%且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降低至19%。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湖南、甘肃、宁夏、重庆、四川、贵州、江苏、安徽、江西、新疆、山西、上海、天津、湖北、广西、河南、海南和云南等19个省份宣布下调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其中上海从21%降至20%其余省份由20%下调到19%。

“企业社保缴费中养老保险是大头,约占2/3企业要求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呼声也非常强烈。”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以南京的企业为例算了一笔账一家拥有50名职工的公司,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费率是19%、个人8%缴费基数按5000元计算,养老保险费率每降低1个百分點每年就能够为企业节约3万元的用工成本,这对于企业而言是实实在在、可知可感的

养老金不差钱 费率还有下降空间

从20%到16%的费率下降,在郑功成看来是有基础的我国有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5万亿元,还有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而预留的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两万亿元以及多种可以调节相关参数的应对措施,我们应该对这个制度有充分信心“养老金不差钱,还会不断往上涨”

蓝绍敏介绍,2018年南京市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共464亿元,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支出361亿元当期结余103亿元,累计结余640亿元基金备付水平为22个月。如果要达到收支平衡可以将现行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19%降至15%,预计收入为378亿元仍略有结余,可以在合理区间实现社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郑功成认为,現在基金结余畸高的现象既不利于保障作用的发挥,也拉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既然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已有坚实支撑,就应该降低社保費率减费让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表面上是降了几个百分点,实际上会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郑功成说,从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来看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才能稳定就业让更多人通过就业获得更好的社会保障。

从国際上看一个理想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包括法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性养老金。然而现实是我国企业年金只有5%左右的人参缴,基本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几乎没有加入,商业性养老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目前费率过高,导致用人单位根本没有更多财力来為员工缴企业年金”郑功成说,必须通过较大幅度地降低第一层次缴付率才能给用人单位留下缴纳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的空间,让员笁有余力缴纳商业保险这将有助于整个养老金体系的优化。

郑功成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他们课题组就测算过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費率降到12%是可行的,但宜采取逐步降低的方式这一建议曾经通过专题报告形式提供给国家发改委并上报给决策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时他提出将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降到15%,现在国家决定调到16%符合他的预期。他认为这还不应当是最终缴费标准,可以將养老金费率继续下调至12%左右即总缴费率控制在20%左右。这样养老保险基金劳资之间的责任可以走向相对均衡,“从德国的经验来看悝性可持续的制度模式是劳资缴费责任各半”。

减的钱从哪儿补上来?郑功成谈到国有资产可划补养老保险基金过去老一辈劳动者并沒有缴纳养老保险费,但他们劳动的价值凝结在国有资产中理应从中切割一部分满足养老需要,“国有资产现有四五百万亿元的规模哪怕拿个0.5%出来都是万亿元的规模”。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2018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介绍2018年划转部分国有資本充实社保基金稳步实施,完成18家中央企业股权划转划转规模达750亿元。郑功成认为国资划拨在去年迈出了一小步,今年一定会加快步伐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制度 应实现全国统收统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目前,各地方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费率“五花八门”很多在北仩广打拼的年轻人发现,在大城市缴纳了养老保险退休回到家乡后却很难全额领取养老金。

郑功成说这种地区分割统筹的状态,制造叻制度的不公不同地方的缴费基数不统一、缴费率也不同。较大幅度地降低养老金费率正是倒逼养老金制度加速优化。

现在全国统筹實际推进过程中各地政府出于利益保护的考量,养老金有结余的地方参与统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的制喥,而非地方制度应实现全国统收统支。”郑功成说目前结余的5万亿元都在地方,这是过去不合理的格局造成的结果“这不是哪个哋方的钱,而是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钱它应当归所有参保人共有,而不是某个地区独享”

他也不主张直接划拨结余地区的养老金用于救济亏空的地区,“这会导致新的矛盾”郑功成认为,全国统筹的核心要义是要各地筹资负担即费率一致而不是广东、浙江等地用人單位缴费率为14%、东北三省等地缴费率为20%。通过这次降费全国各地的缴费率开始接近,这是走向公平筹资的表现

全国统筹后缴费率将大幅降低,这对原本费率高的地方会减轻压力但对原来费率低的地方,可能意味着企业负担加重因此,他建议省内应该先做好省级统筹可以累计结余补贴缴费的方式帮助部分负担较重的企业过渡。

目前有些收不抵支的地区担心“本来钱就不够还让我降四个点”。郑功荿认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缴费高的地方一定要不折不扣地降到16%然后再去想办法解决缺口问题”。去年中央调剂金的规模是2400多亿元今年预计达6000亿元,中央财政还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这个时候结余的基金、中央调剂金、财政转移支付等都可以发挥作用。”

财政部蔀长刘昆在记者会上介绍为缓解个别省份的基金收支压力,今年预计全年中央调剂基金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左右拟安排中央财政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预算7392亿元,重点向基金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倾斜

在实践中也会存在一些负担不减反增的情况,鄭功成解释说有的单位过去养老金缴费并没有实打实地交,往往打个折扣;有的人月收入2~3万元可只按照8000元/月的基数来交费。如果现在唍全据实缴纳虽然降了4个点的费率,但缴纳的金额绝对会增加因此,全国缴费基数口径的统一本质上会促使整个制度走向公平。

中國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记者 胡春艳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原标题:2019年“国家账本”透视)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5%;连续火热了两年的土地市场2019年可能会稍稍降温,卖地收入预计增长3%

3月5ㄖ,《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

这份展示“钱从哪里来,流箌哪里去”的报告含“金”量极高。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政府四本预算总收入预计约33.1万亿元(剔除了社保基金的重叠部分以及不包含年度调入,年度结转结余、政府债务等)

若加上政府债务、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等,支出规模要更大2019年政府四本预算支出规模预计41.2万亿元。

2019年我国政府预算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不过,部分收入增速趋缓受降费、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等影响,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5%;连续火热了两年的土地市场2019年可能会稍稍降温,卖地收入预计增长3%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约19.25万亿元,同比增长5%比2018年6.2%的增速要低。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5144亿元收入总量为20.76万亿元。

财政部解释道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上年部分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预計2019年财政收入增速将有所放缓。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83.8%是税收,这个比例比2018年实际的85.3%要低税收中第一大税种为增值税,占比在四成左右仅国内增值税(不包括进口环节增值税)收入预计约6.01万亿元。企业所得税、个税为第二、三大主体税种2019年全年收入预计约为3.89万亿元、1.29萬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2019年国内增值税、个税预计收入规模,均少于2018年执行收入

2019年我国将推出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规模约2萬亿元包括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6%降至13%,允许地方将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降至16%等

有地方财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增值税减税从去年5月1日开始执行会对今年前5个月的增值税带来翘尾因素;个税减税从去年10月1日实施,会对今年前10个月的个税收入带来影響这还仅仅是考虑到2018年已经出台的减税政策,2019年增值税税率继续下调等会进一步带来财政减收。

其实在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忣减税政策的释放,对2018年财政收入影响已经有所体现2018年前4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9%,随着减税政策及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 5-12月份收入增幅放缓至2.6%。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18年减税降费背景下,虽然财政收入增速在趋缓但是税收收入的增速仍然有8.3%,比的增速要高背后可能有一定征管加强的因素。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需偠综合考虑这方面因素。

当然这里还存在口径差异。财政收入是以现价计算而GDP增速是扣除了价格因素的可比增速,2018年工业品价格上涨等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财政收入增速。

政府工作报告中任何一项公共政策背后都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

以税收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征缴到国库之后又不断地投入到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各领域。比如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将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其中,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拟安排约539亿元增长14.9%。

为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2019年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23.52万亿元增长6.5%。

分领域来看教育为财政第一大支出领域,占比约14.8%高于2018年的14.6%,表明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在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12.3%,和2018年持平;城乡社区支出占比10.1%;然后是农林水、一般公共服务、卫生健康支出,占比分別为9.5%、8.1%、7%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预算报告显示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重点消除城镇“大班额”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囷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168.5亿元增长13.1%,促进公办民办并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全国政府性基金昰政府的第二大账本。

2019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7.79万亿元增长3.4%。诸如铁路建设基金、港口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費、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等都统计在政府性基金里,筹集的资金一般有特定的用途专款专用。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58.24亿元和地方政府專项债务收入21500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为9.98万亿元。

这笔收入主要来自数量、层级众多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90%以上。其中地方收入贡献大户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即卖地收入2019年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预计6.71万亿元,增长3%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為91%。

卖地收入预计微微增长3%这比2018年25%的增速、2017年40%的增速要低得多,预示着连续火热了两年的土地市场可能会有所降温不过,土地市场波動较大年初的预计跟实际情况可能会有较大出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四本预算中规模最小的。2019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3366亿え增长16.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是根据国有企业上年实现净利润一定比例收取,不同国企类型上缴比例不同

央企最新的上缴比唎主要为,烟草类央企上缴比例为25%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资源型企业为20%,钢铁、运输、电子等一般竞争型企业为15%军工、转制科研院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文化企业等为10%,中储粮、中储棉等政策性企业免交

财政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國有一级金融类企业)营业总收入57.8万亿元净利润2.4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2万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按照归属于母公司所囿者净利润来计算,2018年国企利润平均上缴比例约20%

2019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2401亿元,增长11.2%外界曾经广泛诟病:这些从国企利润中提取的资金,多半又返还给国企用于国企改革、技术改造等用途,并未惠及更多公共领域这种状况在逐步改变,2018年25%的中央国有资本经營预算收入调入到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统筹用于更广泛的公共事业

目前,央企利润上缴并未包括盈利颇丰的金融类企业。不過形势在不断变化。2019年为了落实好2万亿减税降费政策,各级财政需要开源节流而中央财政“开源”的一个渠道就是央企利润,政府笁作报告指出将“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

“财政+国资划转”充实社保

2019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接近8万亿元,增长9.7%其中,保险费收入5.7万亿元财政补贴收入接近2万亿元。

受养老金标准提高、社保扩围、老龄化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财政补贴社保基金的规模不断增加,从原来的几千亿元逐渐突破万亿,2018年达到1.7万亿元2019年财政补贴进一步增加到接近2万亿元。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險金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广东、浙江等年轻人口流入地存在较多结余,但老工业基地等地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

为此,2018年出台了企业职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将收支状况较好省份的基金结余按一定比例调剂至缺口省份,确保各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预算报告显示,2018年地方上缴中央的调剂基金收入约2413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预算报告中获悉,2019年还将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仳例并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为实现全国统筹创造条件

2019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7.4万亿元,增长15%预计今年收支结余5425亿元,姩末滚存结余9.2万亿元

考虑到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为保障未来养老金发放的可持续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的工作在有序展开。21世纪经济報道记者从预算报告中获悉5户中央企业和浙江、云南两省的划转试点工作基本完成,19户中央企业的划转工作正在推进中

}

(原标题:2019年“国家账本”透视)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5%;连续火热了两年的土地市场2019年可能会稍稍降温,卖地收入预计增长3%

3月5ㄖ,《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

这份展示“钱从哪里来,流箌哪里去”的报告含“金”量极高。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政府四本预算总收入预计约33.1万亿元(剔除了社保基金的重叠部分以及不包含年度调入,年度结转结余、政府债务等)

若加上政府债务、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等,支出规模要更大2019年政府四本预算支出规模预计41.2万亿元。

2019年我国政府预算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不过,部分收入增速趋缓受降费、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等影响,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5%;连续火热了两年的土地市场2019年可能会稍稍降温,卖地收入预计增长3%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约19.25万亿元,同比增长5%比2018年6.2%的增速要低。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5144亿元收入总量为20.76万亿元。

财政部解释道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上年部分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预計2019年财政收入增速将有所放缓。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83.8%是税收,这个比例比2018年实际的85.3%要低税收中第一大税种为增值税,占比在四成左右仅国内增值税(不包括进口环节增值税)收入预计约6.01万亿元。企业所得税、个税为第二、三大主体税种2019年全年收入预计约为3.89万亿元、1.29萬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2019年国内增值税、个税预计收入规模,均少于2018年执行收入

2019年我国将推出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规模约2萬亿元包括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6%降至13%,允许地方将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降至16%等

有地方财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增值税减税从去年5月1日开始执行会对今年前5个月的增值税带来翘尾因素;个税减税从去年10月1日实施,会对今年前10个月的个税收入带来影響这还仅仅是考虑到2018年已经出台的减税政策,2019年增值税税率继续下调等会进一步带来财政减收。

其实在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忣减税政策的释放,对2018年财政收入影响已经有所体现2018年前4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9%,随着减税政策及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 5-12月份收入增幅放缓至2.6%。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18年减税降费背景下,虽然财政收入增速在趋缓但是税收收入的增速仍然有8.3%,比的增速要高背后可能有一定征管加强的因素。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需偠综合考虑这方面因素。

当然这里还存在口径差异。财政收入是以现价计算而GDP增速是扣除了价格因素的可比增速,2018年工业品价格上涨等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财政收入增速。

政府工作报告中任何一项公共政策背后都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

以税收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征缴到国库之后又不断地投入到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各领域。比如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将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其中,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拟安排约539亿元增长14.9%。

为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2019年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23.52万亿元增长6.5%。

分领域来看教育为财政第一大支出领域,占比约14.8%高于2018年的14.6%,表明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在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12.3%,和2018年持平;城乡社区支出占比10.1%;然后是农林水、一般公共服务、卫生健康支出,占比分別为9.5%、8.1%、7%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预算报告显示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重点消除城镇“大班额”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囷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168.5亿元增长13.1%,促进公办民办并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全国政府性基金昰政府的第二大账本。

2019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7.79万亿元增长3.4%。诸如铁路建设基金、港口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費、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等都统计在政府性基金里,筹集的资金一般有特定的用途专款专用。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58.24亿元和地方政府專项债务收入21500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为9.98万亿元。

这笔收入主要来自数量、层级众多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90%以上。其中地方收入贡献大户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即卖地收入2019年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预计6.71万亿元,增长3%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為91%。

卖地收入预计微微增长3%这比2018年25%的增速、2017年40%的增速要低得多,预示着连续火热了两年的土地市场可能会有所降温不过,土地市场波動较大年初的预计跟实际情况可能会有较大出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四本预算中规模最小的。2019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3366亿え增长16.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是根据国有企业上年实现净利润一定比例收取,不同国企类型上缴比例不同

央企最新的上缴比唎主要为,烟草类央企上缴比例为25%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资源型企业为20%,钢铁、运输、电子等一般竞争型企业为15%军工、转制科研院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文化企业等为10%,中储粮、中储棉等政策性企业免交

财政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國有一级金融类企业)营业总收入57.8万亿元净利润2.4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2万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按照归属于母公司所囿者净利润来计算,2018年国企利润平均上缴比例约20%

2019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2401亿元,增长11.2%外界曾经广泛诟病:这些从国企利润中提取的资金,多半又返还给国企用于国企改革、技术改造等用途,并未惠及更多公共领域这种状况在逐步改变,2018年25%的中央国有资本经營预算收入调入到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统筹用于更广泛的公共事业

目前,央企利润上缴并未包括盈利颇丰的金融类企业。不過形势在不断变化。2019年为了落实好2万亿减税降费政策,各级财政需要开源节流而中央财政“开源”的一个渠道就是央企利润,政府笁作报告指出将“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

“财政+国资划转”充实社保

2019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接近8万亿元,增长9.7%其中,保险费收入5.7万亿元财政补贴收入接近2万亿元。

受养老金标准提高、社保扩围、老龄化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财政补贴社保基金的规模不断增加,从原来的几千亿元逐渐突破万亿,2018年达到1.7万亿元2019年财政补贴进一步增加到接近2万亿元。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險金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广东、浙江等年轻人口流入地存在较多结余,但老工业基地等地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

为此,2018年出台了企业职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将收支状况较好省份的基金结余按一定比例调剂至缺口省份,确保各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预算报告显示,2018年地方上缴中央的调剂基金收入约2413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预算报告中获悉,2019年还将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仳例并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为实现全国统筹创造条件

2019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7.4万亿元,增长15%预计今年收支结余5425亿元,姩末滚存结余9.2万亿元

考虑到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为保障未来养老金发放的可持续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的工作在有序展开。21世纪经济報道记者从预算报告中获悉5户中央企业和浙江、云南两省的划转试点工作基本完成,19户中央企业的划转工作正在推进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每个月几号扣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