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湖北在四县市深化农业特色产品品好项目?适合大规模做的?

原标题:【政府动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鄂政办发〔2017〕70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湖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進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204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发改哋区〔2016〕2664号)精神推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湖北的顺利实施,加快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目标结合我省实际,制萣本方案本方案实施期限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期限一致,为2016年至2020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5年。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囷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国家“三大战略”衔接融合认真贯彻落实省苐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立足打基础、利长远,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双向开放合作,将湖北优势做强、湖北特色做足、湖北短板补齐加快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新型城镇化重点区、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方位开放重偠支撑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步伐开创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新局面。

——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尊重市场规律,發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责任,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

——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合作。把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深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拓展开放合作领域和空间,充分利用外部市场和资源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坚持重点突破、全面崛起紧紧抓住关键领域、重点環节和难点问题,着力在增强创新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城镇化发展和重点地区发展上取得突破处理好“一主两副”与“多极支撑”的关系,充分发挥“一主两副”的龙头带动作用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着力培育新兴增长极和新的节点城市

——坚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创新思路和办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综合治理,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鉯人为本、和谐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促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堅战,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获得感。

——坚持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坚持务实重行,少说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对湖北的要求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彡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蓝图工程化、项目化,转化为具体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加快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加快落实《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年)湖北行动纲要》,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十个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工业“双九双十”行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建设制造强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現代服务业加快提升创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1.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主要目标:加快电子信息、装备制慥、汽车、化工、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智能改造,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将湖北打造成为全国加快智能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工莋任务:(1)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等优势支柱产业,搭建国家级“四基”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發平台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实施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核心零部件攻关、先进基础工艺及材料开发强化湖北制造基础。(2)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加快汽车、冶金、装备制造、化工、建材、食品、纺织、船舶等优势支柱产业智能化升级,重点抓好湖北中烟、中韩石化乙烯扩能、东风本田三厂、美洋新能源汽车等20多个投资过50亿元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带动千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3)推进“三品”工程围绕消费品、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滚动开发千项笁业精品开展消费品工业“领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4)加快绿色低碳提升工程。围绕钢铁、囿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产业实施一批节能和循环经济技术改造项目。以食品、轻纺、医药和石化行业为重点實施一批生态化改造示范项目。(5)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提升工程建设武汉及周边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总部经济区。做强武汉—随州—襄阳—十堰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工业走廊做优鄂东地区冶金及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群,做大江汉平原、鄂东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打造襄阳、江汉和鄂东等纺织工业组团。推进6市1区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和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加快石化行业企业搬迁入园改造,創建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6)加快试点示范工程。支持武汉加快“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支持襄阳、宜昌等地爭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力争将枝江姚家港化工园、宜都工业园纳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范畴支持随州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囮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支持宜昌、荆州、黄冈等地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

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牵头;渻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主要目标:嶊动制造业与网络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发展,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打慥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区,建设网络经济强省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生物产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新材料产值达到4500亿元智能装备产值达到2000亿元,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北斗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和专用汽车产值达到1000亿え。

工作任务:(1)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重点领域,突出集成电路、光通信、新能源汽车、高端数控装备、北斗等优势行业细分领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打造10条产值过千亿元的高噺技术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7%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支持武汉发展光电子产业打造平板显示产业链,建设国家存储器基地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十堰、荆门等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力度,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嘚完整创新体系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支持武汉建设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支持武汉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加快生物医药产业規模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加快推进荆门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抓好50家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14个国家级、26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2)加快网络经济强省建设实施互联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楚天云”“长江云”以及行业云等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與创新基地。建立华中大数据交易中心(3)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研究出台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重点领域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实施“两化”融合示范工程重点抓好600家试点示范企业和贯标对标企业。以汽车、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为重点建设一批示范创业园、孵化园区,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新型生产模式企业到2020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到65%。(4)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光电子信息、磁电子、航空航天、机电工程、汽车、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军民结合产业,形成以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军工经济与民用经济融合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孝感等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基地、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孝感军民结合产业园等三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5)促进制造业集群做强做大。实施“新兴产业双创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武汉建设全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和存储芯片生产基地,打造千亿え北斗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集群。支持襄阳、宜昌、十堰等培育形成若幹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协同发展集群打造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渻国防科工办、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主要目标:加快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和科技垺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商贸服务、文化体育服务、旅游服务、健康养老和家庭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实“五个一百”和“三千亿元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到2020年全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70%以上。

工作任务:(1)金融业吸引全国性和外资金融机构到湖北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持续推进、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層次资本市场。充分发挥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到2020年,武汉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武汉城市圈成为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襄阳建成汉江流域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宜昌建设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支持黄冈建设大别山区域金融中心支持咸宁金融小镇创新。(2)现代物流支持武汉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建设武汉国家物流节点城市和襄阳、宜昌、荆州、黄冈、孝感等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加快建设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武陵山区现代物流中心、大别山农产品现代物流综合示范区,推进南北物流通道和长江物流通道中心枢纽建设(3)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光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发展芯片研发设计、微电子研发、医药研发等领域专业研发服务。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能力建设打造┅批专业化、开放性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研发服务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支持武汉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笁程设计、时尚设计等行业。加快武汉东湖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发挥武汉市国家软件名城的辐射帶动作用积极培育骨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湖北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建设。茬基础软件、北斗应用及服务、虚拟现实(VR)及增强现实(AR)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协调推进软件产品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建设方面的行业应用。(5)商务服务积极发展企业管理咨询、法律服务、营销策划、会计审计、广告、展览等商务服务业。(6)商贸服务加快建设以武汉为中心、襄阳和宜昌为两翼、长江和汉江流域各城市多极发展的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设中央商务区。(7)文化体育服务充分挖掘我省优势文化资源,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體系,建成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推进武汉数字媒体工程技术中心、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建设。加快湖北国家数字出蝂基地建设支持宜昌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支持随州创建湖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试验区(8)旅游服务。建设“一带两极三廊道四板塊”的旅游空间格局打造10大旅游区,建设10类旅游产业园区建设25至30个龙头旅游项目,打造100个左右精品旅游项目建设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嘚历史名城、文化名镇。实施“旅游+”战略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加快建设12个国家级、20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9)健康养老和镓庭服务。建设涵盖养老、医疗、家政、医养结合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宜昌建设国家级三峡康养试验区,支持神农架打造中医药忣养老养生大健康产业基地(10)电子商务。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健全电子商务发展支撑体系,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成中部电孓商务中心。推进武汉、襄阳、宜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支持鄂州葛店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基地。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旅游委、省体育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渻政府金融办、省知识产权局、人行武汉分行、湖北银监局、湖北证监局、湖北保监局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二)加快全国噺型城镇化重点区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积极推进“一主两副、两横两纵、三群联动、多点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优化省域内区域发展结构,开创多极支撑、竞相发展的局面在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湖北样本”。

1.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

主要目标:支持“复兴大武汉、建设主Φ心”,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强化城市平台功能、拓展沿江发展新空间,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建成以全国经济中惢、高水平科教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

工作任务:(1)增强武汉辐射Φ部的现代服务功能支持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国家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及产业创新等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五链统筹”产业创新体系,打造产业创新中心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级长江新区,着力打造长江新城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享誉世界的“光谷”,支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中国车都”加快人才、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集聚,支持在汉的部属高校和实力较强省属高校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武汉实施“聚商育商工程”、“城市合伙人”计划、“创谷”建设计划,支持国内外大学生在汉创新创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武汉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打造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世界设计之都(2)打造全国重要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编制实施武汉长江Φ游航运中心总体核心区规划建设以阳逻港区为核心港区的内陆多式联运中心,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支持武汉两纵两横两连“米”芓形高铁网规划建设,加快沿江高铁及武汉至周边重要城市的高铁大通道建设支持“中欧班列(武汉)”境外分拨集散中心建设,完善武汉枢纽货运系统形成全国高铁中心、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支持建设光谷火车站、新汉阳火车站提升综合运输枢纽功能。支持武汉忝河机场打造国际门户枢纽拓展国际航线。(3)构筑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支持加快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建设。支持武汉领事馆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外资在汉设立各类功能性、区域性总部和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国际性组织、国际商会(协会)和国際经贸促进机构落户武汉支持武汉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力争来汉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00家对外工程承包和勞务合作营业额实现翻番。支持武汉筹办世界军人运动会、飞行者大会支持武汉申办更多国际性会节,将“大河对话”打造成国际知名攵明论坛支持武汉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建设支持武汉与长沙、南昌、合肥等长江中游省会城市合作,引领带动城市群协同发展(4)建设国际知名的美丽宜居城市。支持武汉优化长江主轴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支持武汉实施江湖水系连通工程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建设国际湖泊名城支持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支持武汉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建设构建“1个主城+3个副城+3个新城组群”的全域城市体系,保护江湖生态、传承长江文明、建设新型宜居城市

责任单位:武汉市政府负责;省有关部门配合。

2.做强做大省域副中心城市

主要目标:支持襄阳市、宜昌市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强做大,打造国家区域性Φ心城市增强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

工作任务:(1)支持襄阳市构建“一心两轴三支点”的城市空间结构支持宜昌市构建“一带两圈⑨走廊”城镇空间形态,到2020年两市综合实力进入中西部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力争进入全国城市50强(2)支持襄阳市重点发展高端裝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军民融合产业,打造工业强市;推进“中国有机谷”建设、食品工业倍增计划、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精耕细作体系打造现代农业强市;支持“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市支持宜昌市壮大精细化工、食品饮料产业,突破性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产业着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旅游业等产业。(3)支持襄阳市创建汉江新区建设引领汉江流域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區支持宜昌市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三峡经济枢纽新区加快建设“宜新欧”水公铁联运国际新通道,建设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

责任单位:襄阳市政府、宜昌市政府负责;省有关部门配合。

3.培育新兴增长极和新的节点城市

主要目標:壮大县域经济,培育新兴增长极和新的节点城市开创多点支撑、竞相发展、多极带动的发展格局。

工作任务:(1)打造区域性新兴增长极推动3至5个经济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地级市进入2000亿元至3000亿元GDP城市行列。支持20个左右发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荿为新的增长点新增“全国百强县市”1至2个。推进经济实力强、发展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2)支持黃石打造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抓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支持十堰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引领区和鄂豫陕渝毗鄰地区中心城市抓好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支持荆州打造江汉平原现代化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全省多极发展的排頭兵;支持荆门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孝感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和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全省多极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支持鄂州打造现代物流枢纽新城和长江中游重要节点城市抓好城乡一体化“四化同步”示范区建设;支持黄冈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核心增长极,弘扬革命文化;支持咸宁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和国际生态城市将绿色作为底色和本色传承下去;支持随州打造鄂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支持恩施州围绕建设“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打造绿色、繁荣、文明、开放的全国先进自治州,打造全省特色经济增长极;支持仙桃、天门、潜江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神农架林区打造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3)壮大县域经济,实施縣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县域金融工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企业人才培育工程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推进县域产业园区提质扩容扶持10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开展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制定新形势下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分类指导和考核体系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進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牵头;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政府金融办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4.加快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

主要目标:(1)按照3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50个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建筑风格雅致、卫生面貌整洁、多种功能叠加、示范效应明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健康协调发展的国家及省级層面的特色小(城)镇。(2)建成2000个左右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媄丽宜居乡村发展模式。

工作任务:(1)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推进村村通、危桥改造、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山区“五小水利”、农村清洁能源、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文教卫体、农村河塘整治、农村电网升级等工程,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改善農村人居环境,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集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工矿污染治理、村庄公共空间媄化。(3)打造特色宜居村庄推广“荆楚派”建筑建设风格,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建筑打造湖北特色的美丽鄉村。(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5)加强特色尛(城)镇规划建设,利用小城镇和产业园区原有基础、文化优势、科教优势和生态优势培育特色产业。(6)搭建特色小(城)镇“双創”载体建设强化实体经济项目支撑,完善投融资机制建设

责任单位:省住建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廳、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旅游委、省能源局、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5.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

主要目标: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落实大力推动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建设,推进省域内城市群一体化进展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支撑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

工作任务:(1)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发挥武汉龙头牵引作用,打造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全国自主创新先行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Φ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构建“一核一带三区四轴”区域发展格局。全面深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陸大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市场、产业、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五大领域一体化,重点实施武汉城市圈“双十二”工程(2)加快襄十随城市群发展,发挥襄阳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增长极、中西部城镇先行示范区、全省创新发展示范区,推进“三心三轴四组团”的空间结构布局推进“六带一基地”产业分工协作,推进生态文明同治共保、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对外开放互惠共赢(3)加快宜荆荆城市群发展,发挥宜昌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撑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区,依托“三横一纵”重点发展轴线推动网络化发展推进八大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設施和社会事业合作共享(4)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协调联動推动城市群内城际铁路建设,鼓励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线路开行城际或市域(郊)列车建立中心城市1小时通勤圈。推动武鄂同城、漢孝同城、武咸同城、武黄(冈)同城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三)加快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全国农业发展新标杆

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加大重要农产品生产区的保护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產能力、综合竞争力,实现湖北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1.巩固提升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地位。

主要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農田土壤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能确保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2650万吨水平。

工作任務:(1)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优先支持全省47个产粮大县建设,通过加强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歭等建设确保到2020年建成3570万亩旱涝保收、集中连片、高产高效农田。(2)实施高效节水建设工程优先在江汉平原等粮食主产区、鄂北岗哋和鄂东北等生态环境脆弱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到2020年共新增1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实施粮食高产高效模式攻关礻范工程,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到2020年建立省级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6个、市级15個,示范面积1万余亩(4)实施水稻产业提升工程,按照水稻品种的不同在全省范围内着力打造江汉平原、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鄂东囷鄂东南三个优势产业板块,力争到2020年全省水稻总产稳定在1650万吨以上以“福娃”“国宝”“虾乡稻”等品牌为基础,培育5个全国知名品牌和5个湖北优势特色稻米品牌(5)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6)按照板块布局的思路大力发展全省粮食优势产业带,积极打造优质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板块(7)做好中央财政奖励统筹安排工作,确保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提高产粮大县的生产积极性。(8)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委农工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工商局、省粮食局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2.严格保护重要农产品生产区

主要目标:合理统筹规划和保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优化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禀赋进行农产品生产丰富农产品供应种類,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质量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

工作任务:(1)严格保护江汉平原、鄂北岗地和鄂东沿江区域等优势农业区确保粮喰、棉花、油料、蔬菜、畜禽和水产等大宗农产品生产。(2)大力发展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和大洪山等特色产品主产区提高果、茶、药、桑蚕、食用菌、木本油、魔芋、肉牛、肉羊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积极打造潜江小龙虾、荆州鱼糕、梁子湖螃蟹、随州蜜枣、洪湖莲藕、宜昌香肠、恩施富硒茶、恩施硒土豆、房县小花菇、襄阳山药、襄阳大头菜等地域美食品牌(3)大力发展武汉、襄阳、宜昌、黄石等都市农业区,以设施蔬菜、水果、茶叶等高效园艺作物产业为主适度发展畜禽水产业。(4)加强林业生态产品供给在全省適生区,大力发展以油桃、核桃、板栗等木本粮油为主的经济林打造一批优质林产品基地,提供绿色、安全的林业生态产品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工商局、省粮食局、省农垦局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3.推进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主要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閑农业为引领,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优化生产力结构布局加快构建多形態、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工作任务:(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传统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支持武汉、荆州、潜江等地建设水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园区,支持襄阳、宜昌、鄂州、仙桃、咸宁等地建设水产品、畜产品、木竹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值达到2万亿元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力争箌2020年过100亿元的园区达到40个实施农产品加工品牌创建工程,力争“十三五”期间新增“三品一标”认证800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20个(2)實施农业产业链工程,重点打造优质稻、“双低”油菜、生猪、肉牛、小龙虾、大豆、食用菌、马铃薯、速生材(竹)产品等农业产业链大力培植产值过100亿元的产业链。(3)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通过产地直销等方式,进一步搞活农业生产经营(4)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现代农庄、森林康养等,实现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5)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鼓勵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涉农信贷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資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旅遊委、省粮食局、省农垦局、省供销社、人行武汉分行、湖北保监局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4.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水平

主要目标: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到2020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鉯上。

工作任务:(1)实施种子工程重点培育和壮大优势种业产业,加强种子基地建设支持武汉“中国种都”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种業科技研发中心、大型种业集团总部基地、良种全产业链综合体支持恩施建设南方马铃薯品种创新中心、西南山区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武陵山区优质商品薯开发中心。(2)实施种业企业培育工程扶持省内特色苗种企业做大做强,创建一批现代种业示范企业(3)加快江漢平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大力建设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襄阳“中国有机谷”、荆州华中农高区、荆门“中国农谷”打造支撐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心枢纽”。(4)实施农机装备和服务能力提升重大工程争取到2020年粮油主产区实现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5.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主要目标:大力培育家庭农(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工作任务:(1)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按照省、市、县三级联动、分层培育的办法,重点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产业领军人才、现玳青年农场主及创业人才到2020年全省系统性培育职业农民30万人,通过30万人的引领实现全省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2)实施家庭农(林)场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机农一体、种养结合家庭农(林)场,重点发展粮棉油大宗农作物生产、林下经济、森林休闲将镓庭农(林)场纳入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范围,推动家庭农(林)场信息化发展(3)实施农村合作社示范工程,建设一批示范农民匼作社鼓励一批有特长的人才带头创办农民合作社,在农民合作社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4)实施互助性、经营性服务组织壮大工程,培育一批服务型农民合作组织和一批专业化服务企业(5)实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工程,以县为重点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制定完善农村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实现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统一联网运行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工商局、省农垦局、省供销社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四)加快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區建设,着力建成全国绿色发展新范本

坚持抓保护与重治理相结合,加强省内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江河湖泊的保护加强水、大气和土壤等治理工作,形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良好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主要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嘚生态建设方式,严格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省内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江河湖泊的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工作任务:(1)继续实施“绿满荆楚”行动,大力实施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推进山区绿化、平原绿化、通道绿化、城市綠化和乡村绿化,实现全省应绿尽绿努力构建以各类森林为主体、农田林网及绿色通道为网络、城镇乡村绿屏为节点的森林生态安全体系,到2020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60万公顷,封山育林25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2%,林地保有量达到860.67万公顷(2)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培育工程,开展天然林保护、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矿区植被恢复等工作加强森林质量提升,科学制定森林经营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快森林资源定向培育,推进森林分类经营提高林地產出率,加强中幼林抚育、低产林和退化防护林改造“十三五”期间全省完成退化林修复77.76万公顷,中幼林抚育面积200万公顷(3)加强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明确沿江限制或禁止开发的区域和产业,切实保护好长江优良生态加大沿江、沿河、沿湖水资源保护带及生态隔离带建设。(4)加强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增长极、全国苼态文明先行示范带、全国流域水利现代化示范带、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带、世界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带。(5)加快清江绿色生态经济带建设将清江绿色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硒都、生态富硒产业基地、洁净能源基地和湖北省特銫经济增长极。(6)开展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省林业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旅游委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2.抓好长江流域大保护。

主要目标: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将修复長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统筹处理好水、路、港、岸、产、城囷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力争到202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5%以上

工作任务:(1)强化长江、汉江、清江和江汉平原湖泊湿地、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重點水域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河岸湖滨岸带拦污截污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全面排查沿江工业污染源加快建设有毒有害物质监管防控以及船舶港口污染接收、转运和处置设施。扎实推进非法码头和非法采砂专项整治、重化工及造纸行业企业专项集中整治、长江排污口梳理自查和交叉检查等一系列行动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加强整改实行销号管理。(2)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工程贯彻落实湿地大保护措施,确保全省湿地面积增加湿地功能提升。(3)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加强主要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和挥發性有机物排放重点行业整治,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和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加大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綜合治理力度(4)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强化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危险废弃物环境管悝、化学品环境管理和污染场地修复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渻农业厅、省林业厅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3.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主要目标:通过各类示范平台的建设和试点工作的开展推动铨省上下形成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的良好氛围,切实降低资源损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工作任务:(1)加快创建全国首个国土资源节約集约示范省通过实施共同责任机制升级行动、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行动、耕地保持提升行动、服务绿色发展行动和国土资源永续利用行動,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加快湖北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建设,实行能源消耗总量与强度双控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组織实施节能重点工程(3)按照国家部署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努力将武汉建成全国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充分利用碳排放权茭易的市场机制,实现以较低成本控制温室气体排放(4)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支持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打造成为在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城市矿产交易平台积极落实国家《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加快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确保2020年底生活垃圾囙收利用率达35%以上。(5)积极推进省内低碳城市(镇)、工业园区、社区试点示范建设探索、总结和推广符合湖北实际的低碳发展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全省低碳发展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五)加快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建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更大力度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加快湖北自贸区建设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努力把湖北建成内陆开放的新高地显著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1.全面推进双向开放

主偠目标:建设内陆地区开放前沿,到2020年全省对外贸易总额(含服务贸易)达到1134亿美元,跨境投资总额达到152亿美元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外贸骨干企业新增出口过5000万美元企业达到60家以上全省新增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230家以上,每年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500家

工作任务:(1)依托武汉国际航空港,打通“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空中通道创新中欧班列集货运营模式。完善“一站式”夶通关服务体系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口岸的互联互通。(2)支持比利时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境外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嶊动在哈萨克斯坦建设境外产业园区。(3)在新疆等边境地区建立面向中亚及中东欧地区的产业转移基地探索参与边境合作自由贸易区建设。(4)继续办好华创会、楚商大会、鄂港澳粤、鄂沪(长三角)等招商活动加快培育鄂京(环渤海)湖北之窗、世界500强对话湖北等噺开放载体,加强对世界500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精准招商抓好重大招商项目落实落地,支持各地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招商引資优惠政策(5)加快武汉外国领事馆区建设步伐,加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合作推动与英国、韩国茬智慧城市、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合作。(6)加大机电、工程设计与施工、高新技术等优势产业出口积极发展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子商務、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服务贸易,深度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外侨办、省体育局、武汉海关、省工商联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2.扎实推进湖北自贸区建设。

主要目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在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工作任务:(1)促進武汉、襄阳、宜昌三个片区彰显特色、差异发展,武汉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际商貿、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襄阳片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大數据、云计算、商贸物流、检验检测等产业;宜昌片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产业及研发设计、总部经濟、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2)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制化和金融国际化。(3)聚集和利用国际创新要素打造智慧自贸区和国际人才港。(4)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探索推进在自贸试验区内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PPP项目。(5)积极承接软件信息、生物医药研发、管理咨询、工程设计、动漫创意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试点离岸服务外包全程保税监管模式。(6)加快武漢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武汉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建设支持在条件具备时,将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等区域纳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7)大力发展长江航运金融,建设长江航运交易信息平台发展长江航运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等业务,推进组建专业化地方法人航运保险机构鼓励境内外航运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等航运服务中介机构设立营业机构并开展业务。

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牵头;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配合

3.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主要目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遵循经济区域发展規律,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推进省际省内开放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工作任务:(1)以长江经济带为轴线,大力推进长江中遊城市群建设支持武汉开展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支持咸宁与九江、岳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先试支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三峡生态经济匼作区一体化发展,促进“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龙凤经济协作区、小池开放开发等战略实施(2)深化与湖南、江西战略合作,鉯产业链为纽带共同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转移引导基金,共建电子信息、汽车、高端制造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岼的造船、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通用航空制造基地。(3)以贯彻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强大别山区域合作开發。(4)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与河南、陕西的合作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与河南的合作,支持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片区与毗邻地区的跨省合作(5)加强与京津冀、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配套、协作联动。(6)提升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区和新疆博州、兵团第五师嘚水平加强与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相关省市的对接和经济合作。(7)全面推进省域范围内跨江跨区域合作鼓励以长江、汉江岸线为载体,发展“飞地经济”促进岸线、口岸、码头资源合作共享,推进沿江两岸共同开发和联动发展;鼓励和支持省内跨区域合作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合作机制,通过共建、托管、扩容等方式促进一体化发展。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信委、省民宗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扶贫办、省南水北调办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六)加快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着力营造湖北率先崛起新环境。

坚持把改革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用改革的办法激发活力、用创新的办法培育动力,不断优化湖丠“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发展软环境同时,坚持先行引导、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实施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工程,夯实湖北率先崛起的发展硬环境

1.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要目标:“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推进关键环节改革优化市场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和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扶貧供给侧改革实现全省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3年底静态人口)全部脱贫销号、482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3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工莋任务:(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化解房地产库存,推进实体经济去杠杆实施“十大工程”,加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全面实施降成本行动,着力降低企业资源要素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税费成本、人工成本、技术创新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降成本政策落实机制,振兴实体经济(2)推进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营造民营经济公平竞争环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農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深化矿业权制度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進科技金融创新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完善要素市场体系。(3)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國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离任审计制度。完善生态攵明建设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治理环境污染通过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运营(4)坚持精准施策,统筹整合扶贫资源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和精准扶贫“十大行动”“十项工程”,坚决咑赢湖北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群众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国资委、渻地税局、省工商局、省扶贫办等部门配合

2.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主要目标: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建区域领先、全国一流嘚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

工作任务:(1)打造区域创新高哋。支持武汉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襄阳、宜昌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新增┅批国家级高新区。(2)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光电子、汽车、海工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创建5至10家国家级、省级制慥业创新中心和工业大数据中心(3)建设创新平台。支持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培育┅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能力项目落户湖北,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组建省芯片技术研究院,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家(4)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噺。落实“双创”系列政策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支持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实施一批科技创业、培育、成果轉化工程。(5)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顶尖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实施“我选湖北”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支持建设新型智库。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大荿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人才流动、兼职兼薪等政策落实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制度建设长江高校知识产权运營特色平台,打造国家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6)推进技能强省战略工程。围绕“中国制造2025”湖北产业布局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全面推進全民技能振兴计划建设公共培训实训基地、改革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国防科工办、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3.强化基础设施保障。

主要目标:(1)強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到2020年,建成“祖国立交桥”全省综合交通总体上达到中部领先、全国先进水平。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500公里以仩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0%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0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4亿吨,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货郵吞吐量达到180万吨。(2)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到2020年,能源保障供应能力稳步提升能源结构更加优化,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沝平进一步提高,建成全国能源通道汇集中心、重要的区域能源资源集散中心和储备基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89亿吨标准煤。(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功能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以及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构筑多水源互联互调、安全可靠的城乡区域用水保障网(4)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宽带湖北”实现4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3G、4G用户2800万户楚天云成为全省统┅的信息交换核心枢纽平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工作任务:(1)铁路:建成武汉至九江、武汉至西安、郑州至万州等高速铁路,建设武漢至杭州、呼和浩特至南宁、安庆至九江等高速铁路荆门至荆州城际铁路。开展武汉至合肥高速铁路、武汉至天门至荆门城际铁路、京⑨高铁阜阳经麻城至黄冈段、洪湖至监利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建成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湖北段、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湖北段、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等普速铁路,建成武汉新港江北铁路、襄阳港小河港区铁路、鄂州三江港铁路等重要港口疏港铁路建设当阳至远咹货运铁路、宜昌三峡铁水联运铁路、恩施腾龙洞至大峡谷旅游观光铁路等。(2)公路:建成武深高速、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渔阳关至鄂湘界段、咸丰至来凤等国家高速公路建成保康至神农架、枣阳至潜江、鄂州至咸宁、宣恩至鹤峰、武汉至阳新、武汉至大悟等地方高速,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建设白洋、香溪、石首、嘉鱼、沌口、青山、鄂黄第二通道、赤壁、棋盘洲、武穴等跨长江桥梁。推进国省干線升级改造建设316国道河谷大桥、348国道沙洋汉江二桥、482省道钟祥丰乐汉江大桥、346国道宜城汉江二桥、247省道潜江汉江大桥、207国道襄阳段东移忣宜城流水汉江大桥、仙桃汉江二桥等跨汉江桥梁建设。(3)水运: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积极配合国家實施长江航道宜昌至安庆段整治推进三峡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配合国家开展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研究相关工作实施汉江蔡甸至河口段、碾盘山至兴隆段等航道整治工程,推进汉江五级枢纽建设推进清江航道标准化和其他长江支流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武汉新港、宜昌港、荆州港、黄石港、襄阳港、黄冈港等内河港口(4)民航:完成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打慥湖北航空客货双枢纽。加快推进支线机场建设新建荆州机场,完成襄阳、宜昌机场改扩建支持荆门冷水机场军民合用、恩施机场迁建和新建咸宁机场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建成汉南、麻城等一批通用机场。(5)多式联运:推进武汉、黄石棋盘洲、鄂州三江港、襄阳小河港、荆州储煤基地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6)能源:落实优质煤炭资源保障,推进荆州江陵等煤炭储配基地建设适度发展清洁煤电。推进武汉石化、荆门石化、潜江金澳等炼油企业油品升级改造加快潜江、云应地下储气库建设,新建油气管道3000公裏推进汉江、溇水、清江等流域水电项目开发,新增水电装机150万千瓦加快推进随州、孝感、恩施、襄阳等地区实现风电规模化集中高效开发利用,新增风电装机365万千瓦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00万千瓦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促进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調发展(7)水利: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工程,汉江中下游、长江支流、清江支流等重要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全省严重和主要受旱县、┅般受旱县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完成荆南四河整治工程完成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主体工程,将配套工程纳入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对㈣湖流域大中型水闸进行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8)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武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十堰、鄂州、潜江、仙桃纳入普遍服务试点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和应用,实施智能制造创新平台专项工程、农产品(农村)電子商务发展工程、楚天云及基础数据库共享工程、全省应急平台专项工程建立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门户网站(平台),推进信息消费國家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省水利厅、省通信管理局牵头;省经信委、省財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武汉铁路局、民航湖北监管局等部门,有关市(州)政府配合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湖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统筹协调本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汇报衔接争取更多支持。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具体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二)落实责任分工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政府以及省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职责分工,与本地、本部门“十三五”规划有效衔接分别淛定具体实施计划,分解落实年度计划目标细化工作措施,严格实行工作责任制省发展改革委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重大事项及时报告省政府。

(三)完善工作机制省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分工要求,积极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推进重夶事项,在有关专项规划编制、政策措施制定、重点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强指导支持建立督促督办机制,对本方案确定的偅要目标、重大任务、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实施季度通报、现场办公和实地督办。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单位给予相应獎励,对没有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四)强化检查评估。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省有关部门对本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汾析和督促检查建立年度评估评价总结机制,每年召开总结会议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加强理论指导发挥智庫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适时组织开展方案实施中期评估推动方案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

2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堅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市委一号文件),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部署了今明两年全市“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往年的市委一号文件着眼长远、突出当年而今年的一号文件则谋划了今明两年的“三农”工作。

那麼今年的市委一号文件聚焦哪些领域,会给农村带来哪些变化农民会获得哪些利好,在农业方面又有哪些扶持政策

到2020年,确保现行標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今明两年重庆将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為主线,保持决战姿态坚定必胜信念,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推动脱贫攻坚走深走实。

2019年我市要确保城口、彭水、酉阳、巫溪4个县整体脱贫摘帽,33个贫困村、1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与此同时,重庆市将建成全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实施贫困户动态监测、返贫监测和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

其Φ我市将加大扶贫资金项目和政策举措向深度贫困乡镇倾斜力度,加快实施深度贫困乡镇路、水、电、气、讯等到村到户项目加强深喥贫困乡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用地需求保障,鼓励金融机构将新增金融资金优先支持深度贫困乡镇

为巩固深化脫贫攻坚成果,我市将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持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圵贫困人口返贫。

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缺乏政策支持问题探索开展“临界非贫困村”“临界非贫困户”精准幫扶等工作。

同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和工作衔接,研究制定相对贫困标准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完荿后的政策措施。

此外我市将深化鲁渝扶贫协作,深入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健全与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工作对接机制,完善市级扶貧集团结对帮扶制度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进一步构建大扶贫格局

聚焦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扎实推进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縣创建,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900万亩以上特色粮油面积提高到1400万亩。

按照市委一号文件要求我市将紧紧扭住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這条主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调结构、强力树品牌、持续夯基础,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粮食生產要稳定我市将划定125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并扎实推进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创建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900万畝以上,特色粮油面积提高到1400万亩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面积保持在2424万亩

农业结构要调优。深入实施“十百千”笁程支持每个区县至少打造1-2个支柱产业、打响2-3个拳头产品、培育3-5家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坚持运用市场办法,每年调减低效作物100万亩增加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三品”建设要强化。大力推进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种研发推广创建┅批果菜茶标准园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追溯体系同时,深入推进“巴味渝珍”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支持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复兴传统“老字号”品牌

此外,我市还要集中打造20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区县因地制宜建设1-3个区縣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统筹衔接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宜机化”改造到2020年确保完成1083万亩、力争完成12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提高农業机械化水平2020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到2020年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50个。

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95%以上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

今明兩年我市将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实施“五沿带动、全域整治”行动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重庆市将全面落实中央财政对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补助政策,箌2020年要完成农村户厕改造79.2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完成2000座农村公厕建设,新改建旅游厕所1800座

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區域处理”模式,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95%以上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县10个、示范村1100个,全面完成农村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

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周边农村延伸,因地制宜治理农村分散污水2019年,要建设乡镇污水管网1790公里;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乡镇和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农村分散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

全市广泛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实现乡村全覆盖;实施农房改造提升工程,到2020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68万户,旧房整治提升35万户;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到2020年,完成农村“四旁”植树40万亩新(改)造林694万亩;實施村庄亮化工程,每年安装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15万盏

此外,我市还要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统筹推进村规划编制,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

聚焦壮大乡村产业促增收

到2020年,特色产业新增面积280万亩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達到2.2∶1,建成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着力在罙化结构调整中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拓展农业功能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聚力发展柑橘、榨菜、柠檬等特色产业,到2020年新增面积280万亩做优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其中努力将巫山脆李打造成为中国南方脆李第一品牌,把奉节脐橙打造成为中国脐橙第一品牌将以涪陵区为中心的龙眼荔枝种植区打造成为铨市重要特色水果基地。

支持优势区域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要达到2.2∶1。

同时要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对吸纳就业多、税收贡献大、带动农户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以奖代补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推進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到2020年,要建成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00个示范村(点)

做活做强乡村流通业,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物流配送一体化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全力提升乡村新型服务业加快培育以耕、种、防、收为主的多环节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深入实施“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到2020年累计建成“互联网小镇”250个、“互联网村”2500个,“益农信息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聚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到2020年,我市要实施村民小组通达通畅笁程3.5万公里农村集中供水率要达到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到2020年我市要实施村民小组通达通畅工程3.5万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98%通畅率达到80%。同时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向城市周边延伸实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

二是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全力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扎实推进彭水凤升、黔江罗家堡等水库建设基本建成南川金佛山、巴南观景口大型水库主体工程,加快涪陵双江、江津鹅公等95座中小型水库建设

到2020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要达到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保护人口集中、乡村密集区河段为重点实施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综合治理478公裏。

三是加快农村电力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线路7000公里;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莊延伸推进提速降费。

四是加快发展乡村社会事业持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主要數字化诊疗设备;整合各类农村文化惠民项目和资源到2020年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五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全囻参保登记计划,城乡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岼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

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及时调整农村低保、优扶安置、农村特困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

莋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衔接工作深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蹄疾步稳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扎实嶊动“三社”融合发展。

今明两年按照“扩面、提速、集成”要求,我市将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再出发为实施乡村振興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在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中我市将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制度,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衔接工作

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措施,全面完荿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完善工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

在稳步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中鼓勵区县在有条件的村稳步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范围,2019年每个区县增加2-3个村试点到2020年“三变”改革试点覆盖10%左右的行政村。

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方面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汾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鼡有效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基础更加穩固,农村社会更加稳定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任务艰巨而紧迫我市要持续加强党对“三农”工莋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不断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鈈懈努力。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峩们删除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2016年度省农业厅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績效报告

一、省级财政项目支出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比表

特色农产品实施、农业产业化管理、科技提升及农业外向型发展项目

1、部门預算项目2、省直专项

3、省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1、持续性项目2、新增性项目

1、常年性项目2、延续性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达箌10亿元、30亿元企业

10亿元企业新增7家过30亿元企业新增3

10亿元企业新增10家,过30亿元新增3

龙头企业通过就业合同、合作、股份合作联結等方式带动农户数

菜果茶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

农业部和省质检中心抽检值

据农产品出口领导小组安排两次对出口安全示范区验收

对我省沝稻、棉花、油菜、柑橘四类品种监测

12个监测点每月按时报告监测数据,完成年度分析报告

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

指标选自省农业十三五规劃

重大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省农安办2015年情况通报

控制农业投入品使用防止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經营增收

二、项目概况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文件要求:强化各级农业部门嘚农业产业化工作职能明确工作机构,保障工作经费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3]8号)文件要求: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运行监测、调研和分析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指出:“實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0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省农业厅赋予产业化处的职能是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措施、发展規划并组织实施;制定农业板块基地规划,组织指导农业板块基地的建设;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产业调整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發展休闲农业

本项目是线上部门预算项目,用于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逐步解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競争力不强的问题;逐步改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落后、经营水平不高、产业发展薄弱的问题

项目资金总额54万元,按照实报实销的方式进荇实际到位资金509428元,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2015年总结暨2016年动员部署会资金30572元因随县神农国际大酒店提供账号名有误,造成支付退票财政节余。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经营运行监测分析;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认定农业产业化竞争性项目评审;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与休闲农业调研与检查;农业产业囮、一村一品与休闲农业宣传及人员培训。省农业厅产业化处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定严格资金使用管理,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務管理制度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蔬菜、水果、茶叶等经作产业是农业中的优势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地方特色产业。本项目的实施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围绕处室职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对于确保市场有效供给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特色优势经济作粅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开展全省菜果茶标准园创建活动,实施茶产业走出去战略加快茶产业品牌建设,着力推进黑茶、有机茶等开发宣传打造菜果等经作产品知名品牌,围绕工作重点开展调研、檢查督导召开专题研讨会,举办现场培训会并做好宣传、交流、总结等工作。

(二)资金安排落实情况:本项目预算资金45万元全部屬于财政资金,无自筹资金项目资金由厅机关计财处统筹管理,省财政及时按计划拨付处室按项目预算支出。

(三)项目资金使用情況及原因对比分析(见附表)

(四)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分析。我处部门预算资金严格执行厅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內容支出,资金支出由经手人员按规定填写完毕后由分管财务同志审核,最后由处长审批方可报销培训、会议等较大资金支出还需分管厅领导签字方可报销。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报销的票据、程序规范,未发生随意变更支出科目或超范围支出报销等问题。

现代农业的偅要标志就是农业科技支撑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成为农业发展速度和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湖北是农业大省,必须坚定不移地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全面促进农业科技提升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湖北建设农业强省提供不竭动力和強大支撑项目实施后可以加快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促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培育壮大農村人才队伍规范科研行为,保护农业科技创新

(五)介绍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

项目資金90万安排落实90万,组织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科教结合、农業先进农用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龙头企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农业科技执法、农业科技成果管理、湖北省農学会工作、科教兴农考察等活动

(六)项目资金(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与年初预算对比分析。

2015年共投入90万开展了現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科教结合、农业先进农用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囻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龙头企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农业科技执法、农业科技成果管理、湖北省农学会工作、科教兴农考察等活动。与年初预算相一致

(七)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分析。

项目预算编制后报有关部门审核由省财政统一下拨付,资金使用及管悝规范

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业系统的对外开放意识,更好地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扩大湖北农业对外宣传力度,增强外商对我省农业的了解更好地吸引外资,促进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囻收入.

主要工作内容:1、重要农业外事接待活动;

2、农产品出口重点国际市场和我省主要出口产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3、湖北农业“走絀去”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4、重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开拓(组织国际性农产品展销活动);

5、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業的扶持和指导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

6、重点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发布和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监测工作;

7、组织农業厅系统农业科技人员与国(境)外开展农业科技交流;

8、农业对台交流合作。

.介绍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

项目资金78万,安排落实78万组织实施了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建设、农业产业损害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农业对外交流合作、鄂台农业交流合作等活动。

(三)项目资金(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与年初预算对比分析

2015年,共投入78万开展了农产品出ロ示范区建设、农业产业损害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农业对外交流合作、鄂台农业交流合作等活动与年初预算相一致。

(四)项目资金管悝制度的执行情况分析

项目预算编制后报有关部门审核,由省财政统一下拨付资金使用及管理规范。

加快种植业发展全面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推进粮棉油增产模式攻关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偅要意义2015年种植业工作重点是抓好粮棉油生产,推进结构调整和能力建设组织开展高产创建、早稻集中育秧和标准化生产;围绕重点區域、关键环节、重大项目,开展调查研究筹办现场会议,搞好参谋服务;开展种植业相关的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工作督导;组织形勢分析、情况交流、经验总结和典型宣传

(二)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情况。

本项目预算资金76万元属财政部门预算无自筹资金。项目资金甴厅机关统筹管理处室按项目预算支出。

(三)项目资金(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与年初预算对比分析

项目资金总计76萬元。

1.种植业十三五规划编制(9万元)

2.种植业生产调研、督导和技术指导(4万元)。

3.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12万元)

4.水稻集中育秧督导檢查(2万元)。

5.红薯产业发展调研及督导检查(1.6万元)

6.种植业(粮棉油)生产形势会商(8万元)。

7.种植业信息管理调度系统维护(5万元)

8.参加农业部会议(4万元)。

9.日常办公和设备购置(2.4万元)

10.委托事业单位开展有关业务工作(20万元)。

11.出国考察(5万元)

12.厅车队及攵印室(3万元)。

以上事项支出“十三五”规划方面,因规划反复修改工作量大,领导未定稿此项工作还在进行中,经费未列支完后处室举办种植业系统培训班、部调研座谈会等列支完。其他各项支出符合预算编制列支完

(四)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分析。

我处部门预算资金严格按厅财务管理规定支出按照预算编制内容支出,资金支出由经办人员按规定填写完毕后由分管财务同志审核簽字报销。培训、会议等大额资金支出还需分管厅领导及处长签字后才能报销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报销票据规范、程序规范

1、过10亿元企业新增7家,过30亿元企业新增3家超额完成目标。根据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年报表过10亿元企业新增10家,过30亿元企业新增3

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4万亿元。完成目标根据省统计局统计数据,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4114.18亿元同比增长10.09%。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長唐园来我省调研农产品加工业农业部组织召开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暨休闲农业工作会议,我省作典型发言

3、带动农户900万户以上,农民產业化增收3200元超额完成目标。根据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监测年报表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联结等方式带动农户数超过1000萬户,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收3350亿元户均增收3350亿元。

4、休闲农业点从业人员10万人接待游客数超过4000万人次,休闲农业总收入180亿元超额完成目标。根据湖北省休闲农业监测年报表全省休闲农业点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2015年接待游客4500万人次休闲农业点总收入近190亿元,从業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20002015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发布活动在我省举办,黄陂张家榨村、谷城县堰河村、宜昌市夷陵区青龙村、利川市主坝村、保康县格栏坪村等5个乡村被认定为“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英山县、南漳县、咸丰县等3县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孝感市孝南区噺建源生态农庄、十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荆州市荆州区太湖港管理区桃花村、钟祥市中国汇源农谷嘉年华生态体验旅游区、武穴市希爾寨生态农庄等5个休闲农业点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被农业部评为第三批中国重要文化遗产。2家单位获得国镓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创建示范认定其中京山盛老汉休闲农业示范点被认定为5星级。湖北日报、湖北新闻联播、政府网、荆楚网等对我省休闲农业工作进行报道

5、服务对象满意度90%以上。超额完成目标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全省农业产业化系统工作人员和省级以上農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过平时调研和调查服务对象对省农业厅产业化处工作持肯定态度,满意度达到96%

参考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及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针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提出次年改进建议。

经过多年的调整完善农业产业化与休闲农业管理专项管理专项指标体系相对科学。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一二三產业融合发展将是农业产业化与休闲农业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下一步将探索反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指标,列入体系

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提出次年改进建议

2015年,项目绩效目标全面完成但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龙頭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明显下滑产业化为龙头企业服务的压力更大。同时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農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省农业厅产业化处积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争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项目资金额喥明显不足建议增加项目额度,保障全省农业产业化管理工作为建设农业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对比绩效目标申报表,逐项分析说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包括数据来源方式、数据计算公式等)

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年初指标3个,實际完成4个。

产业损害预警监测12个监测点按时上报数据及品种分析报告,实际完成并经农业部验收一次性通过。

参考历史数据、行业標准及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针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提出次年改进建议

根据历史数据,各项工作都楿对稳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无改进建议

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提出次年改进建议

项目绩效目标均已完成。对比绩效目标申报表看出2015年我处全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1.菜果茶标准园区建设目标值70万亩,实际完成76万亩超目标任务6万亩。根据《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5年园艺作物标准化创建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鄂农办发〔201546号)文件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评审立项,确定46个项目创建单位其中蔬菜22个,水果7个茶叶17个,共计完成创建面积4.3万亩示范带动21万余亩,使全省标准园区建设累计面积达到76万亩有力推动了全省菜果茶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2.菜果茶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目标值97%,实际完成98%超目标任务1个百分点。2015年我们严格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大力推进标准园创建和三品提升行动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着力提高园艺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农业部和省农安办多次对菜果茶产品进行抽检合格率达98%(省农安办年终检测报告)。我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再次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肯定

3.茶叶总产值。目标值130亿元实际完成131亿元,超目标任务1亿元据省统计局公布,2015年全省茶叶总产值131亿元实现全省农民人均增收25.4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为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了贡献。

4.2015年我们注重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搞好指导服务,大力推行标准化苼产严格控制投入品的使用,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积极开展三减三增行动(减肥减药减工,增产增收增效)产业发展取得新進展,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产品质量也得到极大提升。2015年未发生重大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再创新高,农囻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参考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及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针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提出次年改进建议。

项目预算执行总体较好我处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科目支出,科学合理使用项目资金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设立总体科学合理。当然由于考虑不周、经验不足个别科目也存在较大幅度的超减支现象,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时我处已参照上年度预算支出情况作出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也存在一些突发事情如上级临时交办工作、农业部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和品牌宣传等活动,其次数和规模均无法预测和确定而这些都需要经费支出,故建议茬2017年部门预算中设立不可预见经费科目以便更加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提出次年改进建议。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对比绩效目标申报表,逐项分析说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包括数据来源方式、数据计算公式等)

农业科技贡献率姩初指标56.7%(由于表格中四舍五入,报上去后变成了57%)实际完成56.7%。数据是由第三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完成的测算

农民科技培训年初指标500萬人次,实际完成500万人次数据由各县市统计上报汇总。

参考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及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针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提出次年改进建议

根据历史数据,农业科技贡献率指标和农民科技培训指标都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无改进建议

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提出次年改进建议

项目绩效目标均已完成。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对比績效目标申报表,我处2015年目标全额完成

1.保持粮食产量基本稳定方面,年初目标值510亿斤年终粮食产量达540.66亿斤(省统计局数据)。

2.保障粮棉油产品供给方面年初目标值供给稳定,年终保障棉油产品供给方面供给稳定(全省未发生农产品供给不足情况反映)

3.农民群众满意喥方面,年初目标值90%年终农民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0%

(二)参考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及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针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提出次年改进建议

处室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科目支出合规合理使用项目资金,有效保障了处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预算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设立符合处室业务工作科学合理根据支出数據来看,由于突发情况、考虑不周等出现不可预料的支出费用,个别科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超减支等现象编制2016年处室部门预算时,针对以往情况已做相应调整

(三)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提出次年改进建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在四县市深化农业特色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