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漳州市漳浦县绥安镇旧镇镇东厝小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得分情况

原标题:【历史文化】漳浦丹山②先生与古致堡

丹山二先生漳浦县赤土乡溪东村俩兄弟兄长张若化,小弟张若仲

明末崇祯年间,赤土乡出了进士张若仲和举人张若化两兄弟任明朝官,明亡后隐居古致社,义不仕清乡人对张若仲兄弟十分尊敬,称为丹山二先生民国初年,漳浦县树立张若仲为忠、孝、廉、节四圣贤中的楷模

赤土乡溪东村在绥安镇东北,距离县城14.5公里山羊、土鸡、茶油、油柑为其特色产品。

溪东村宋代称嘉宾乡钦贤里明代属七都溪东保,清代为溪东保民国29年属四股乡(民国33年与海乌乡合并为浯江乡)的东厝保所辖。新中国初期属第八区东厝乡所辖1961年属赤土公社溪东大队,19849月改为溪东村辖溪东、石路、眉力、过田、古致、闪门6

溪东、过田、石路、闪門(古称闪园)、古致等社都是张姓聚居地。据张中南先生介绍原来居住在溪东社的一支张姓,是元末明初从金门青屿迁移来这支溪東社张姓老住民于清代陆续迁居旧镇,在溪东社尚存一座祖祠而现在住在溪东社的张姓之祖,则是自清代以来陆续从古致、闪门移来的闪门由古致分传,其祖源自绥安镇溪南中营由于溪东老住民张姓祖先迁到旧镇后得到旧镇港之利,经济很快发展文化随之增进,雍囸八年张先跻中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其家族在旧镇成为望族更具有发展经济和文教的条件,因而在溪东社的族人纷纷到旧镇投靠洏老溪东张姓与古致张姓之祖虽分别来自眉田和中营,而总的都以陈元光部将张伯纪为开漳始祖一向和睦相处,老溪东张姓既转向旧镇發展便乐于让出溪东社给闪门古致张姓居住,甚至田园也廉价转让因此有溪东两派张姓交接现象。石路、过田二社张姓一部分原是老溪东一派一部分由古致分传而来,后来都认同于古致祖

古致社于明末崇祯年间出了进士张若仲和举人张若化两兄弟,任明朝官明亡後,义不仕清并教子孙不得任清朝官,以致后代族人只谋求在这山区发展最多只将族裔传到溪东社,填补老溪东张姓空出来的活动空間古致堡,建于明代其内有丹山家庙是古致张姓宗祠,有黄道周所题永思堂匾额和丹山二先生故居、耒绂山房遗址耒绂山房遗址,张若仲、张若化读书处

现在的古致堡,建成秀美乡村和传统教育基地俊秀的古树、优美的环境、古迹遗存、葛洪炼丹的传说,给後人留下丰富的故事情节和观赏景点

溪东社东北山间(溪东七队地界、俗称圣人庙)一块高约3米的天然巨石上,有石刻梅坞两大字旁署太玉山人明叔书,全刻长130厘米、宽120厘米该石刻似宋遗老隐居该处时所作,宋代僧人镌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若仲生于萬历四十年(1612)张若仲生活时代,正是明末朱明王朝衰败,世外桃源的古致村依然祥和平静。张若仲祖父张应奎万历四十八年(1620),府学岁贡授古田训导。张若仲聪明俊秀读书明理,凡事以不违背良心为准则言笑不苟,行为谨慎待人恭敬,自幼养成廉正自持的媄德与胞兄若化读书于“耒绂山房”。张若仲弱冠之年与年长十三岁的胞兄若化(生于万历二十八年、1599年)来到县城拜黄道周为师,罙受黄道周理学思想的影响并领悟其中精髓,深得黄道周的喜爱和信任黄道周将自己的著作《易本象》的书稿托付给若化、若仲,嘱咐他们将书稿暂时存在山中不让外传。(后来若化、若仲兄弟在古致山建造丹山家庙黄道周为丹山家庙题写堂匾《永思堂》)。

崇祯⑨年(1636)张若仲与兄若化同榜中式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登进士依例选为知州,但若仲性喜清静不愿担任繁剧的职务,于是就改授益王府长史(益王就藩江西建昌府)张若仲居官清廉俭约,用礼教来匡正宗藩他劝告益王要崇尚宽大,慎戒严切但都没有被采纳,他用“不采纳就辞职”的办法劝戒,使益王改变态度采纳他的建议。不久因母亲病重,请求归休归家时,母亲已亡故他营葬母亲后,就茬墓旁筑土室守丧明亡后,若仲与若化保持民族气节对明朝忠贞不渝,不肯投附清朝焚弃笔砚,隐居丹山半个世纪他清修独善,荷锄务农手种果蔬薯蓣,生活自给还可招待宾客和祭祀,并广种梅竹以自娱题丹山刻石“一卧沧江”,以表其志顺治十三年(1656年),驻漳浦镇帅杨捷慕张若仲的为人,望能一睹风采张若仲坚决拒绝。后来若化劝告他说:“你不去见帅,全家会遭陷害且老父茬堂,怎么办呢?”若仲不得已穿上农夫的衣服,带一僮仆徒步去谒见镇帅,尽宾主之礼后就径自回山。镇帅虽是武夫见其高雅,鈈随世、不顺俗愈加敬重。若仲开辟一片山地种植果树、番薯蔬菜,扶犁自耕植梅种竹,斜阳印锄影蓑衣遮雨风,在无虚伪的丹屾怀抱中率性而为,怡然自得获得心灵的自由、获得人格尊严。张若仲晚年更加敦笃教人和睦相处,乡人有求于他都欣然答应乡囚争论,他都前去劝解如有不听的,他就作揖行礼乡人很受感动,争讼就停息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秋,有一夜晚狂风暴雨,若仲所居房屋被吹塌屋内器物被风卷去,天明乡人前来探视,若仲安然睡在地上康熙间,僧人重修福寿院张若仲为其写《重修福寿院序》。

康熙三十四年(1695)张若仲卒于家,享年84岁著有《梅花草堂搞》传世。

若化、若仲兄弟的人品学问赢得乡亲的敬重妇孺老幼都称他們“丹山二先生”,张氏族人称若仲为“圣人”丹山上留下许多“圣人”遗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漳浦县令陈汝咸表彰“丹山二先生”的忠节将若化、若仲请入乡贤祠,春秋致祭民国初年张若仲被立为漳浦“忠孝廉节”四贤“廉”的楷模。

张若仲植造圣人榕与佛祖廟

}
  • 答:在这种情况下, 男人通常容易犯最常犯的错误(小姐/情人) 千万别犯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第三次, 如果你有家事的话 这样迟早会有悲剧的发生的 忠告 希望你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漳州市漳浦县旧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