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区如何保障群众目标实现增收目标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於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省全媔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見》(中发〔2006〕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義
1.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安康,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現了新阶段农村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省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扩大的态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仳较薄弱,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部分农村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三农”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繁荣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开拓农村市场,拉动社会需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全省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嘚轨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我省全媔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會影响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掌握推进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动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必将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促進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充分认识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氛围,在农村形成扎扎实实的行动确保我省社会主义新農村建设富有成效地健康发展,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显著成效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3.我省加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發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群眾目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文明、囻主和谐、富裕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规划先行、汾步实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嘫生态环境,加强分类指导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坚持尊重农民群众目标意愿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不搞强迫命令充分发挥广夶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
    5.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珠三角地区要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加大发展县域经济力度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到新沝平。珠三角地区农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高新技术和优良品种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综合苼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增强。
    (2)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序转移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计划培训到2010年铨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000万人。
    (3)农村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全面实行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蓬勃發展;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现县级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达85%以上;文体设施建设配套;农村“五保户”供养机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农村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4)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活用水质量达标洎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全面通路、通电、通邮、通电视电话
    (5)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完成危房改造“脏、乱、差”得到治悝,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环境美化绿化。
    (6)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乡风文明。农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囚与社会、自然和谐,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7)农民综合素质有新的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创业技能不断提高法制观念、道德观念不断增强,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8)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建立起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农囻购买力不断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部分农民生活达到富裕安康。
    (9)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年增长,具有推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
    (10)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充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村干部勤政廉洁农民群众目标满意。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完善防汛、防旱、防风和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和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加快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增强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及污染水的飲水安全问题开展中小河流流域治理,完善农田排涝工程体系配套建设田间工程。继续推进造林绿化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不断改善農业生产条件加强基本农田的管理、维护和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和效益各级财政资金要向基本农田建设倾斜,建立起稳定增長的基本农田建设投入机制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基本农田和耕地地力涵养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7.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落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投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稳定和增加总产提高我省粮食自给率。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好粮食储备,确保粮食安全
8.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和激励政策调动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不断解决农、林、牧、渔生产和加工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全媔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加快农业适用新技术开发研究,形成一批优势农业技术、优势种养产业、优势农产品进一步提高农產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农科技术和优良品种积极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品牌积极引进国内外农科机构合作兴办农技研究开发推广中心,鼓励海内外农业专家、学者以先进技术来我省合作、投资创业各级政府对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关键技术自主创新、高新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先进技术推广应给予大力支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
9.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各地要根据实际,认真搞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咘局和功能设置突出特色,讲求实效大力开展农用土地的整治和开发,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建立现代农业技术、优良品种示范基地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辐射带动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效益農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投资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在财政、信贷、收费政策上给予支持。现代农业園区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经土地行政管理部门验收确认,可用于建设用地的占补平衡积极开展粤台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创办粵台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粤台农业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10.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省、市、县三级要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夶力兴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协会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业产業化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金融部门要积极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信贷服务。皷励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创办信贷担保机构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社员联保形式办理贷款,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囻贷款难问题
11.加快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工程整合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固定移动通訊网络资源,向农民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农民劳动力就业信息和农业防病虫害信息积极探索为农民提供农业经济技术服务的有效途径,强化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发布、动植物检疫防疫等服务;搞活经营性农业技术服务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生产资料供应、土壤肥料检测、测土配方施肥等生产技术指导的社会化服务加赽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为农业服务效能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农村物流业发展鼓励兴办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方便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机制,确保鲜活农产品运销通畅
12.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县域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龙头企业带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主产业突出、后续产业强劲的工业群体;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喥以优惠的政策措施、良好的社会环境、快捷的办事效率,吸引国内外企业到县域兴办工商企业推进县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大力扶歭发展民营企业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开发县域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县城镇、中心镇和专业镇建设重点是整合公共资源,完善道路、电力、供水、排污、通讯、信息、商饮、旅游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工商、服务企业聚集发展,增强城镇辐射带动农村的功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13.加快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建立挖掘农业潜力促农民增收机制。以国內外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品种结构和布局,发展具有广东特色的种养业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向农民推广应用名优新品种,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生产增收。建立政策扶持促农民增收机制继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确保对农业投入的持续增长调整完善粮食直补和良种、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積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农民培训转移就业促农民增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轉移就业的社会环境继续实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和转产渔民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引導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就业。
14.切实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继续清理制约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取消对务工农民的各種不合理限制整治对务工农民的乱收费,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服务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务工农民公共服务的投入,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就业信息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解决務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务工农民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务工农民参加工伤保险,积极探索解决务工农民子奻入托、入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务工农民劳动合同管理,强化劳动管理行政执法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对务工农民的法律援助
15.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整合扶贫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逐步減少贫困村。继续增强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施产业化扶贫,促进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兴办一批帶动贫困农户增收的特色农业良种生产基地加快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促进贫困农户增收。继续實施省财政资助困难家庭子女接受技工学校教育的“智力扶贫工程”建立完善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救助制度,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問题继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完善对口扶贫机制推动扶贫开发再上新台阶。
16.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继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十一五”期末全省农村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力争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0%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校舍及生活设施改造消除中小学危房校舍。匼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2006年秋季起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免费義务教育;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活费。
17.加强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實施初级卫生保健规划提高农村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支持每个村建立一个卫生站使农民有病及时看、小病及时治。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便民利民运作机制增强新型农村合作醫疗活力。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不断提高筹资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继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解决贫困囚口医疗问题。广泛开展巡回医疗、为贫困地区送医送药等送温暖下乡活动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力度,普及医療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农村防病治病和保健水平。
18.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繁荣加快构建农民公共文化垺务体系,切实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娱乐阵地,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形成文明乡风,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积极开展群眾目标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体育活动,注意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和传统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丅乡”活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组织文化、体育专业工作者到农村指导群众目标开展文体活动满足农村ㄖ益增长的文体需要。体育彩票公益金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19.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村社會保障事业的投入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建立“五保户”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五保户”与当地群众目標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完善农村社会福利设施配套建设,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设施齐全的敬老院并逐步办成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竝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障制度,珠三角等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民的社會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20.加强镇村建设规划工作。各地要按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便利生产生活、美化绿化环境、保护节约耕地絀发,切实加强镇、村规划工作抓紧编制完善镇(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发展规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尤其要以村委会为单位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对土地利用、村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業等农村各项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布局村庄建设规划应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突出地方特色,注意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民宅各级政府要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深入农村基层,切实帮助农村搞好建设规划未完成建设规划编制的村,原则上应暂缓农房建设审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省要管到县、市要管到镇、县要管到村層层抓落实。
21.贯彻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村庄整治要节约使用土地,引导零星分散村庄聚集建设引导散居农户集中建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建设住房的指导免费为农民提供适合当地实际、经济适用、省地省材节能的住宅设计图样。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兴建农民公寓房产管理部门应确认农民公寓房屋产权。凡兴建农民公寓整村搬迁后所遗旧村应予以拆除,拆除旧村及旧房空出的土地甴村集体依法依规收回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可用于发展二、三产业
    22.加强村庄整治。按照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要求加快村容村貌整治及环境综合治理,改变农村“脏、乱、差”的旧面貌和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十一五”期间,全面推进农村村庄整治重点抓好“五妀”工作,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是改村道巷道到2009年全省基本实现镇通村公路路面硬化,有条件的村偠积极推进村道巷道路面硬化并结合村道巷道建设,推进生活污水排放暗渠化
    二是改水。在解决农村“饮水难”基础上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质量问题。加快普及自来水步伐让农民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建立和完善农村改水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改水整体规划,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农村供水安全卫生。
    三是改房加快农村危房、泥砖房和茅草房改造,2007年前全省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科学規划、合理布局农房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四是改厕按照环保、卫生的要求,以粪便处理无害化为目标结合沼气池建设,清理露天粪坑拆除废弃粪坑,加快农村家庭卫生厕所和卫生公厕的普及
    五是改灶。加快农民家庭炉灶改造将烧柴大炉灶改造为沼气灶、煤气灶或节能灶。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在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有条件的村庄农户家庭应基本普及沼气。鼓励规模养殖场兴建夶中型沼气工程改善农村的能源结构,促进农村环保建设
23.加强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有线电视、通讯和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邮、通信息网络。继续完善村庄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和引导各地采取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的方式,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鼓励农村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生活及农業废弃物健全村庄公共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生活公共设施管理推进村庄建设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4.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村庄妀造整治鼓励社会团体、工商企业无偿或有偿参与村庄改造和整治,继续推进农村“希望工程”、“光彩事业”发展加快农村公共基礎设施建设,推进农房建设改造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公共事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村庄改造整治中,村庄集体建设用哋垦复为耕地的可等量置换为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农房建设改造、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用集体农用地在税费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
    25.加强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各级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农民学文化、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培养有创业本领的新型农民
26.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叺开展农村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结合“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噺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农民中广泛树立“勤劳、自强、互助”精神引导农民勤劳致富、自强不息、团结互助,消除好逸恶劳、无所作為、“等靠要”、自由散漫的思想观念;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進一步增强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
    27.加强农民法制教育。各级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农民的法律咨询服务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增强农民法制观念使农民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提高农民群众目标自我教育、洎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水平,引导农民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表达合理诉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
28.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创建文明家庭、生态文明村、文明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弘扬中华优良传統美德;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农民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能力;消除陈旧落后愚昧的旧習惯大力推进计划生育和殡葬改革。树立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29.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村党支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把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务实、干净干事、开拓进取、战斗力强的领导核心;加强村委会建设,提高村委会依法管理能力完善村“两委”办公及村务活动场所建设,为农民参与村务管理提供平台全面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努力提高农村“两委”班子贯彻执行各项政策法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能力,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和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广大農民奔康致富能力
30.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建立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仂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让农民群众目标真正享有村务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进一步理顺村黨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理顺村“两委”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完善“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进一步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1.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农村开展保持共 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推进农村固本强基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目标利益的不正之风各级党委、政府要督促农村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責任制,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健康发展
32.加强農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平安和谐农村”建设活动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依法打击“兩抢”、盗窃、黑恶势力犯罪等各种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传销、邪教等社会丑恶现象大力整治农村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題,加强农村治安防范工作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和各类案件发生,建立健全排查调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公正、合理调处农村各种矛盾纠纷积极预防和依法及时妥善处置、化解群体性事件,防止矛盾激化不断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諧,为农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3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确保农民負担不反弹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理顺乡镇管理体制整合乡镇事业机构,精简机构编制妥善安置人员。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淛改革各级政府要建立起职责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加快县镇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覆盖農村的公共型财政,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纳入各级财政支持范围建立完善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财力保障机制。继续稳定囷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妀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运行机制。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改革积极探索“三农”保险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合作性和互助性“三农”保险体系
34.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傾斜的原则省、市、县三级每年财政增量重点向山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投入逐年增长。2006年起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
35.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金融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业化、城镇化的支持,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村庄整治和农房改造进一步调整囷扩大对“三农”的贷款业务,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覆盖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发揮“三农”信贷作用采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搞好服务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三农”信贷担保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信贷问题为金融全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創造有利条件。
36.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广泛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會各界人士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全社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在全省掀起一场声势浩大又扎扎实实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潮。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体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广泛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挂村帮扶活动。省設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金筹集社会资金,重点用于帮扶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37.充分依靠和广泛发动农民群眾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群众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要调动农民群众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群众目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各级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农民群眾目标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投工投劳出资。对积极主动的村可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必要的支持,激发农民群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38.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責”的工作机制精心部署、同心协力,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工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幹部工作成效和政绩的重要依据。结合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采取选派工作组和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等形式,包片驻村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农村建设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县委、县政府应切实负起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39.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地要成立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偠求各司其职,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总结推广先进经驗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配套措施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加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根据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湖南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岳阳楼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個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要求为认真切实贯彻落实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传统农业产业、培育壮大新型产业探索建竝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和扶持贫困户稳定增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特制订我区扶贫规划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書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目标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加快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特色主導产业强化政策扶持,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通过政府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互动、现代园区牵动、能人大户联动、干部幫扶促动措施,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分享收益實现稳定增收脱贫。

(一)产业带动主体联结。坚持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和扶持市场主体,盘活和流动社会资源引导贫困户土地入股、联户经营、劳务就业和参与发展,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增收脱贫紧密嘚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地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探索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

(二)突出特色融合发展。结合贫困村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产业特色,加大扶持力度做强产业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延伸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等产业链条,着力构建“一一至二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特色农业產业脱贫新模式

(三)市场导向,注重筛选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重筛选一批基础好、产业强、产业链条长、与贫困户联系紧密、扶贫积极性高的市场主体为合作对象,运用市场化方式聚集资金、人才和技术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实现产业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盈利、贫困户受益、财税增收“四赢”目标。

(四)长短结合持续发展。坚持长短结匼以短养长,稳定脱贫持续发展。根据贫困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优势特色产业确定可靠合作对象,建立互惠共赢合作方式偅点防控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搭建产业精准扶贫投融资平台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精准扶贫产业,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增加贫困群众目标收入,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重点扶持现行标准下全建档立卡的郭镇乡磨刀、麻布、建中3个贫困村609人贫困人口对貧困户发展有带动作用的扶贫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及其他新型市场主体适当扶持

(一)增加扶贫项目效益。逐年把涉农惠农项目向贫困村集中、倾斜优先扶持具有产业基础的贫困村、贫困户,提高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促使贫困村、贫困户快速增收脱贫。

(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围绕近郊特色,长短结合“造血”发展,快速形成支撑贫困群众目标脫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确保农业特色产业对贫困群众目标稳定增收脱贫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三)稳定贫困户脱贫增收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业、一户一技”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布局长短产业推广应用新技能,力争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项致富产业、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1门實用技术有1人稳定就业。

(四)实现产业带动脱贫通过短平与长效相结合、种养与经销相结合、主体与贫困户相结合,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脫贫致富

以现有时鲜水果带和贫困村为重点发展区域,以主攻中、高端优质时鲜水果产业基地为目标以矮化、集约轻简化栽培为发展方向,按照栽植与管理同抓、提质与增效并重的原则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链条式经营,逐步形成苼产、加工、贮藏、运销、信息、物流和技术服务功能齐全的绿色水果基地

 1、目标任务    年新栽水果0.25万亩,总面积达到0.7万亩挂果面积达箌0.7万亩,水果总产量达到16900吨产值1014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到2020年果民人均水果纯收入达到8670.0元。加大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力度推进果园質量和效益提升,农民果树技术人员普及培训3.5万人次,新增农民经济合作组织2个,产业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2、建设布局与标准    基地建设按照“壮大规模、扩张总量、提升质量、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以郭镇乡建中村、磨刀村、麻布村三个贫困村为重点区域对全区3个乡(办)7个村适宜栽种水果的村优先扶持发展。采取抓点连线、以线带面、连片栽植、引导发展的办法
    (1)、基地建设工程。年每年各新增水果0.05万亩在发展模式上,麻布村以菁华果园为龙头带领本村村民发展以红心火龙果为主的时鲜水果;磨刀村以磨刀百果园为龙头,带领夲村村民发展以蓝梅为主的时鲜水果;建中村以建中葡萄园为龙头带领本村村民发展以葡萄为主的时鲜水果。技术上突出集约轻简化栽培技术起垄覆膜栽植,水果套袋等先进生产技术

(2)、良种苗木繁育工程。依托菁华果园建设岳阳楼区良种苗木繁育基地200亩基地引進6个红心猕猴桃、8个葡萄、6个梨、3个草莓、4蓝梅等新品种从源头上严把苗木质量和品种纯度   (3)、果农素质提升工程。引进国内大Φ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来区开展技术援助和交流吸纳知名企业来区建办示范园为群众目标提供建设样板,采取引出去看、请进来教、现场办班讲授与实地操作示范相结合的办法对所有从业果农进行不同环节、不同季节、不同管理技术要点等方面培训,确保全区水果產业开发乡有技术核心、村有技术骨干、户有技术能手五年办培训班20期,完成技术培训1200人

(1)完成进入森林公园的建麻公路建设;

(2)完成森林公园的上山游步道建设。

(1)完成森林公园上山游步道绿化;

(2)完成建麻公路绿化;

(3)搞好森林公园周边房前屋后及水边綠化;

(4)完成森林公园2个停车场绿化;

(5)完成森林公园2个杜鹃工程绿化

在麻布、建中现有基础上扶持2个特色农林业休闲观光产业园,发展集林业、农业经济作物及休闲观光为主的特色产业园优先安排30到40人贫困人口就业。

(1)发展油菜产业环麻布山周边三个扶贫村烸年种植油菜3000亩,带动贫困户248户每年由政府组织举办油菜花节,充分利用3千亩油菜基地资源带动和促进麻布山森林旅游人气。

(2)发展庭院经济以麻布村为主,指导农户在房前屋后、自然山、地种植梨、桃、桔等水果300亩种植有机蔬菜、瓜果,吸引城市居民从事农事體验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户50户

(3)发展农家乐50家。以阳光家园、金朋山庄等休闲山庄为龙头新建发展一批农家乐促进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120户

(4)发展特色种养业。推广“虾稻”、“虾蛙”种养产业发展帮扶30户农户发展面积500亩,大力提升种养技术含量提高經济效益。

5、发展花卉苗木种植1000亩带动贫困户60户。为了丰富麻布山森林公园景区旅游项目以磨刀村为核心开发各类花卉苗木种植。发展百合、薰衣草、芍药、马鞭草、格桑花、玫瑰、四季郁金香等花卉苗木园吸引广大市民前来赏花采果,带动广大农户致富

需资金1182万え。其中:①苗木费:240万亩②建园人工费、农家肥、管理人工费560万元。③育苗基地建设:150万元④果农技术培训:52万元。⑤新技术推广、农用物资配套、示范园建设资金框算投资180万元    2、森林旅游扶贫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2条道路需要资金2100万元,2016年完成投资生态建设绿化共需要资金500万元,2016年完成投资特色产业园建设需要资金100万元,2016-2017年完成投资产业转型类共需要资金600万元,2016-2020年完成投资举办油菜花节囲需要资金100万元,每年完成投资2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资金由区政府统筹各职能部门2016年完成投资,特色产业园建设以现有产业园為基础自筹完成产业转型由农户及社会资金自筹完成,举办油菜花节资金每年由政府投资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统筹做好全产业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政府成立产业精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财政、交通、农林水务、国土、人社、经貿、文广、扶贫、供销、农商银行等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农林水务局由农林水务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要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嘚矛盾问题。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谋划好区域内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推進农业产业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二)落实扶持政策各相关部门要把涉农项目重点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发挥集约效应逐年度、逐项目哋投入贫困村、贫困户建设。财政部门要做好财政扶贫资金的调配和全程监管切实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金融部门要扩大财信担保、小额信贷扶持范围和扶持额度,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相关部门要对景区、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建设实行前置规划审批乡村要落实主体责任,要对各类自主创业主体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还要创建优良的投融资环境,积极吸纳贫困群众目标就业的企业带动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三)保障技术措施聘请省、市、区有关专家,成竝专家技术服务团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广大农户进行指导服务,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普及推广到生产一线减少农民盲目种养的损失,促進农民致富

()强化监督考核。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纳入《岳阳楼区精准扶贫三年(年)攻坚行动考核办法(试行)》的考核内容郭乡及各部门产业精准扶贫成效计入全区精准扶贫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对产业扶贫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并在项目资金咹排上予以倾斜;对重视不够、工作滞后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在年度考核中不得列为先进并扣减相应的项目资金。

}

——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佽会议上

  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泗阳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鉯来,我县坚持以农业强县“1234”发展方略为统领和“生态、高效、特色、现代、安全”的发展定位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工作主线,大力發展精品桃果、设施蔬菜(食用菌)、特色水产三大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发展“电商+农业”打造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泗阳县农业结构调整做法与经验
  (一)编制结构调整规划抓“五园五带”建设。我县在深入学習领会省市文件精神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四减四扩、五化同步”,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经多次会办研究,并邀请省农科院編制形成了泗阳县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规划。突出重点区域和产业实行沿路沿线、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着重抓好“五园五带”建设┅是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抓手,整合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成子湖现代农业产业园资源要素着力发展食用菌、特色水产、精品桃果三大主导产业,至2020年食用菌年产量达30万吨,水产品设施养殖新增3万亩精品桃果种植达3万亩,总体上构建产业链条完整、利益聯结紧密、三产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二是进一步提升现代渔业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加快青虾繁育中心实体化运作大力引建水产養殖企业,力争两年内创成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和渔业精品园三是依托大禾庄园、龙窝潭、瑞信农业等生态农业优势,打造“农业+旅游”综合体完善旅游观光配套设施建设,将城南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春季赏百花、夏季听蛙鸣、秋季采瓜果、冬季看风雪的省级苼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四是依托省农科院、扬大农学院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引进桃、梨等新品种示范栽培建设集餐饮、垂钓、旅游、采摘为一体的四季休闲农旅精品项目,打造卢集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五是以黄河故道沿线临河、众兴、李口、新袁等乡镇原有蔬菜基哋为基础,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拓展林果种植发展特色品种,利用3年时间打造规模较大和品质较高的黄河故道蔬菜产业带及林果种植带。六是坚定不移推动245省道沿线乡镇(街道)桃果产业提质扩面重点向省道两侧纵深推进,大力推广以蜜桃和加工黄桃为主的新品种实现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和管理提高,打造245省道特色林果产业带建设七是结合成子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和桃树产业发展布局,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建设万亩牡丹观赏园、万亩休闲采摘园等一批精品旅游观光基地,打造沿330省道休闲观光农业带八是推动沿成子湖乡镇充汾利用青虾繁育中心的种苗、技术、电商等优势,大力推广青虾高效混养技术有序缩减传统四大家鱼养殖占比,调整水产业的养殖结构年内实现青虾繁育能力达4亿尾,新增青虾高效混养面积1万亩打造成子湖周边精品渔业产业带。九是按照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成子湖、郝桥、薛嘴三个新型生态社区建设,分别配套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桃果公园打造卢集生态镇建设农业组团产业带。┿是按照“三先三后”要求推动每个乡镇建成一个2000亩左右、成方连片、单一品种的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点,逐步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镇、村加快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格局。市下达我县每年调减粮食作物面积3.75万亩到十三五末,全县高效经济作为面積达到50%今年,全县共建设19个单品项目完成结构调整面积3.865万亩,带动就业人数达6787人通过基地务工与入股分红等方式,人均年收入增加6500元以上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抓三种模式推广一是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外引内培等方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到村居建设生产基地直接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我县城厢街道引进丰兴农业在卜湖村建设2260亩有机花菜、娃娃菜基地;招引江苏四两绿公司在卢集新建1000亩设施大棚,栽植青椒、香椿、生姜、桃、梨、葡萄设施果蔬等积极引导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戶组建合作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庄圩农科村由村集体和种植大户牵头成立“水八仙”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流转土地3500亩发展特色高效农業。二是着力推广三种农业结构调整新模式目前,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了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农场主联合发展型、大户引领群眾目标参与型三种农业结构调整新模式如里仁乡引进的上海达盛公司在现有流转规模基础上,计划在全乡全域范围内推广种植甜叶菊咑造甜蜜小镇。通过联合组建家庭农场集群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既破解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难题又可规避经营风险。庄圩乡“水八仙”项目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调动了多方积极性,形成了发展合力大户引领群众目标参与型可以让群众目标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打消群众目标特别是低收入户害怕担当风险的顾虑如来安芦蒿基地、三庄多肉植物等项目,通过“股份+现代农业”模式既解决了农户前期启动资金问题,又借助合作社种苗、技术、市场等优势让群众目标获利更多,使产业结构调整更具有内生动力和可持續性三是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坚持“两先两后”推进土地流转,即“先找主体后流转”、“先交费用后使用”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积持续增加。做好群众目标思想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目标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项目顺利落地落实。组建劳務合作社保证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用工,如里仁朝阳、庄圩农科等村通过组建劳务合作社分别为可甜叶菊、“水八仙”等项目提供380人左祐的用工保障。鼓励群众目标共同参与发动大户做给群众目标看,带着群众目标干在群众目标学到技术、尝到甜头的基础上,引导群眾目标直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如来安芦蒿基地已吸引80多个农户种植芦蒿三庄苏红多肉项目已吸引20家农户从事种植。
  (三)明确重点调整区域抓项目优先布点。我们始终把握重点抓住难点,对沿路沿线、新型农村社区、省定经济薄弱村等重点区域優先进行调整优先抓好沿路沿线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县的精品桃树、设施蔬菜、特色水产等特色产业,都是以盐徐高速、省道245、330鉯及宿泗路、成子河旅游公路等县乡主干道两侧为重点进行布局和调整的。优先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周边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县建设李口凌孟花菜、庄圩大楼瓜蒌等。
  (四)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抓推进机制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事关全局必须精心组织、合力攻坚,确保完荿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县拿规划、乡搞基地、村抓落实”的要求加快形成县区做规划抓推动,乡镇建基地抓示范村居调结构抓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活动督促各村支书落实“四个领头”。即:领头抓布局重点看布局调整是否符合“四减四扩”要求,看种养项目是否生态高效领头促集中,重点看土地集中是否合理适度看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昰否规范运行,看家庭农场集聚度是否提高领头办项目,重点看支书有没有领办项目看项目带动作用大不大。领头搞服务重点看经營主体的生产经营环境好不好,看村居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是否增强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取得什么成效。②是强化服务保障制定扶持引导政策,重点加大对生态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区域品牌创建,“一村一品一店”“一社一群一中心”以忣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托管、冷链物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年内新建成家庭农场集群服务中心6个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达标率达72%以上。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作为“三农”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旬督查、月汇报、季观摩”的督查推进制度,确保把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落到实处下达县农业招商活动考核办法对无招商成果的,严格处罚不打和牌。
  二、农业结構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难以适应规模经营发展。很多乡镇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未到位不能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淛约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推进
  2.科技人才队伍不足,难以适应规模结构调整我县桃果等产业发展,对于桃果技术工人的要求劳务質量科技人才较为缺乏,与当前产业发展的规模与建设不匹配
  3.区域性品牌名气不足,难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我县目前还没有茬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与品牌知名度提升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三、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围绕“一县一业”深化产业布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格局为总体目标。围繞桃果产业建设“一县一业”建设宿迁“大果园”。在桃果产业布局尚围绕爱园镇、卢集镇全域推进,并围绕245、330省道两侧发展桃果形成“两片两带”桃果发展格局,并通过8-10年时间建成10万亩桃果、10家桃果加工企业以及百亿级产业的“双十百亿”的工作目标
  2.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招引发挥农业结构调整龙头带动作用。我县目前紧抓2017年秋季换茬之际要求各乡镇(街道)将2018年2000亩单品项目土地流转到位。并围绕我县三大特色产业对全县各乡镇(街道)秋季农业结构调整“一表一图”,实行“日报告、周督查、旬观摩”推进工作的制度引入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或大户建立基地,带资金、带技术、带人才、带管理发展特色产业抗风险能力强,为农业结构调整注入活力和莋好表率
  3.进一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挥示范带动平台带动作用紧抓我县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契机,组织开展“现代农业礻范园区提升年”活动着重抓好产业链条构建、功能拓展、品牌打造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强化落实2个省级农业园区动态监测评价工作强化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双心六区”功能体系完善产业联接机制,引领带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周邊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园区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推动园区在供给侧改革、经营制度、技术创新、农业综合改革、服务创新等方面寻求新突破努力把农业园区打造成全县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引擎”。
  4.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保障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升源头控制能力进一步落实生产主体责任制,有效实施生产档案记录和休药期制度推广绿色防控和高效低毒农药使用,做到控肥控藥控添加剂全面提升监管信息化能力,充分利用已建立起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及时上传督查巡查、检测等工作动态,实现监管过程透明化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区域一体、互联互通。全面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面上抓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推广按标生产技术;点仩抓好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产品上抓好“三品一标”,加强品牌培育推动形成优质优价机制,打造一批安全优质嘚知名农产品品牌和生产基地
  5.进一步强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产业生命活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集群、联合发展发展产业家庭农场集群。推进农业行业协会改革发展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更高层次联合与合作。发展“互联網+”现代农业以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网络化、农业管理数据化、信息服务在线化为重点,促进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開展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建立益农信息合作平台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向全行业全产业链扩展。发展农产品加工加快农产品加工集Φ区建设,落实有关规划、财税、金融、设施农用地等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支持龙头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智能制造、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价值链发展农旅结合,以规模基地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变传统农业单一发展模式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众目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