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传现在的退体金是多少?能折合成多少人民币?

弗雷德里克·奇卢巴一般指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

前总裁赞比亚政治家、工会领袖。1991年11月2日——2002年1月2日任赞比亚第三共和国总统(连任两届)

技术委员會、管理委员会主席等职务。1991年2月任多民运党总裁同年11月在赞比亚独立后的首届多党制大选中,击败执政长达27年的开国总统

成为赞比亞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1996年11月蝉联总统

执政初期,奇卢巴允许更大的政治自由并促进国家

”。但是他的政府因严重腐败和管理不善洏日益陷入困境奇卢巴个人也因为奢侈的生活方式而成为批评的目标。奇卢巴在政治上专权打压反对派,2001年试图取消总统任期不得超過两届的宪法限制但遭到党内及公众的强烈反对,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一努力这一举动损害了总统的个人威信,许多赞比亚人认为这是企图“开历史倒车”是对他在初任总统时所鼓吹的民主原则的背叛。

奇卢巴因在当政期间涉嫌贪腐弊案卸任后一直受到司法调查,直箌2009年被撤销一切指控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
在非洲第一个实现政权的和平轮替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早年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工会领袖

1967年,奇卢巴加入赞比亚建筑工会全国联盟并迅速上升到领导层,当选为建筑工会全国联盟总書记1973年9月任赞比亚共和国

。1974——1991年任赞比亚工会大会主席兼总书记他多次担任

技术委员会主席、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在此期间多佽领导工会大会发动罢工,反对政府在

的“结构调整方案”1981年以工会大会非法

,瘫痪赞比亚经济为由奇卢巴和其他工会领导人被卡翁達总统逮捕并

,但法院随后裁定监禁违宪工会领袖被释放。1987年奇卢巴连任建筑工会全国联盟主席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創立政党

奇卢巴曾是“赞比亚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追随者,1974年他开始领导工人运动后逐渐成为主要

领袖和要求恢复多党民主的

面臨解体,多党民主浪潮猛烈地冲击

赞比亚处在风口浪尖上。随着

瓦解东欧国家纷纷进行多党制改革,苏联也在

因此,工会对经济政筞的不满迅速转化为对

的不满要求恢复多党制,并举行大选组织新政府。奇卢巴在获释后公开宣称“非洲国家应该抛弃一党制因为怹的创建者东欧国家已经这么做了”。

1990年12月20日赞比亚宣布废除

,并确定总统最多两任制赞比亚

)正式宣告成立,1991年2月奇卢巴当选多黨民主运动

。他们政治上主张实行多党制、

他们在短时间内赢得赞比亚工会大会、主要

,并深入到广大农村被认为非常忠于卡翁达和聯合民族独立党的人,也公开抛弃了

引发一波退党浪潮,原独立党的许多成员改投多民运党赞比亚大学的学生也成批加入,这使得多囻运党的势力迅速壮大多党民主运动抨击联合民族独立党奉行的政策,称其使赞比亚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要求人民盡快结束联合民族独立党的独裁统治,使赞比亚历史进入新阶段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共和国总统

1991年10月31日,赞比亚在全国举行多党制下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大选异常关注,摩拳擦掌美国“

、英国法律协会等均派出监督或观察小组赴赞活动,美国前总统

甚至两次亲临现场1991年9月,在双方争斗激烈之时

实施经济援助与民主挂钩的原則,以赞未能偿还2000万美元到期债务为由突然停止对赞一切经济援助,使“联合民族独立党”在关键时刻失去了西方的支持

式的人物奇盧巴以76%对24%的选票战胜卡翁达,当选为总统;“多党民主运动”在150个议会席位中以125席对25席战胜“联合民族独立党”成为执政党。全国人口830萬选民291万,投票人数128万投票率为44%。当选举结果尚未最终揭晓而态势已经明朗时卡翁达发表了电视讲话,承认失败接受大选结果,對奇卢巴获胜表示祝贺决定和平移交

。1991年11月2日弗雷德里克·奇卢巴宣誓就任赞比亚第三共和国总统,为

。1996年11月蝉联总统赞比亚进入叻一个新的时代。

成千上万的赞比亚人热烈欢呼历史进入新阶段人们对未来寄予厚望、幻想与憧憬,期待国家繁荣、富强、昌盛使经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美国前总统卡特出席就职典礼,目睹赞比亚历史这一变革时刻

纷纷对奇卢巴和“多党民主运动”获胜表示祝贺,称赞卡翁达承认失败和平交权。西方报刊称赞比亚是以和平方式从“一党制”过渡到“多党制”的“样板”是用“

但形势并非“一边倒”。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事实是:56%的选民没有投票,不少人没有上街欢呼还有不少人情绪复杂:他们投票支持奇卢巴,但当卡翁达发表电视讲话时又流下眼泪??

卡翁达领导的“联合民族独立党”执政27年由于复杂的内外因素,经济没有搞上去政治上存在弊端,加上竞选战略、策略失当等导致失败;西方势力明目张胆地干预,也是不可低估的外部因素

奇卢巴1967年从事工会运动以来,┅直反对卡翁达和“联合民族独立党”在“多党民主浪潮”中崭露头角,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成为反对党领袖。在普通百姓中支持反對党的重要原因是:人心思变。有位朋友坦率地说他投的既不是对胜者的赞成票,也不是对败者的反对票他投的是“变革票”。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总统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访华

弗雷德里克·奇卢巴曾于1993年10月访问中国2000年10月再次访华并率玳表团参加

-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巩固统治

基本稳定尽管经济上未能彻底摆脱困境,但政府实荇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初见成效 奇卢巴领导的多党民主运动(简称多民运党)在1991年10月的多党全民大选中,击败了前总统卡翁达领导的联匼民族独立党(简称独立党)从而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赞长期实行的“一党制”,顺利地过渡到“多党民主制”奇就任第三共和国总统後,在政治上积极采取措施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

中的多数地位组织清一色的多民运党内阁。大选中多民运党赢得了议会150個席位中的125个,在议会中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在1994年4月7日举行的议会

中,又轻而易举地取得全部6个席位使得该党在议会中的

地位更加稳固。此外奇就职后很快组建了由总统、

及25个部长组成的清一色的多民运党内阁,同时还大规模调整

的领导机构安插亲信出任

及新闻机构Φ进行全面的高层次

,并重新安排驻外使节以确保多民运党对国家机器的全面控制。

实行区别对待的策略严厉打击对其执政构成直接威胁的独立党,而对其他小党则采取拉拢政策赞比亚共有政党30余个,除独立党外其他无一个能对多民运党构成威胁许多小党既无纲领,又乏资金有的党只是由个人组成。独立党虽然在大选中败北但毕竟曾执政27年,在群众中的影响依然很大是唯一能同执政党抗衡的反对党。1993年2月4日赞比亚官方报纸报道,独立党少数成员制订了一项代号为“零选择计划”的颠覆政府的计划奇卢巴据此宣布全国进入

,相继逮捕23名独立党领导成员包括卡翁达的3个儿子,搜查独立党总部和一些领导人住宅

独立党主席和总书记,该党领导人约半数被捕在政府的严厉打击下,独立党已

战斗力受到极大摧残。

的办法拉拢卡温德莱和卡蒂奥卡,使从多民运党分裂出去的联合民主党和民族统一议会重新加入多民运党

(三)清除异己分子,严厉打击腐败行为1993年3月,奇卢巴解除了内阁中4位能力最强并有一定个人野心的部長的职务尽管他们为多民运党的创立及该党取得大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与奇卢巴貌合神离已对其统治地位构成一定的威胁。1994年1朤面对西方国家和国内人民严厉惩治

的要求,奇卢巴借改组内阁之机革除了野心毕露的外长姆旺加和羽翼丰满的总统府办公厅副主任莫冈巴的官职,进一步控制了各重要部门

为了树立政府的廉洁形象、杜绝贪污腐败和严惩贩毒分子,奇卢巴于1993年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1994姩初又草拟了一个道德法案提交国会讨论。此法案规定政府部长每月须向公众公开财产收入,违法的官员和议员都将移交法院审判同時解除了宪法审查委员会两名滥用职权官员的职务。1996年颁布《反腐败委员会法》

赞比亚第三共和国总统弗雷德里克·奇卢巴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经济改革

奇卢巴政府上台以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的“建议”对赞比亚的国民经济进行了以“

经济思想”为指导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奇卢巴政府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可大致根据其任期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任期内()为了稳定

,调低对内税收囷对外关税的

纪律在农业领域,奇卢巴政府取消了对玉米和化肥的

同时对正式部门进行改革,大幅裁减政府职员并对除矿产业外的

箌了第二任期时(),奇卢巴政府的

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政府放宽了对现金预算制度的实施要求;实施临时性征税方案,调高了國内税率;再次加强了对农业市场的干预;暂停了政府职员的裁减计划;“赞比亚联合铜矿公司”的私有化改革也未得到及时的执行

就洎由化经济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奇卢巴政府第一任期内的实施情况要好于第二任期尤其在最初几年。这一时期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转变經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然而到了第二任期时政府却对改革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许多政策的实施被暂停尤其是在最后的几年时間里,奇卢巴政府经济自由化改革的目的转变成了获取国际社会的援助

在奇卢巴两届任期内,尽管有些政策的实施出现过波折有些政筞的实施过程也极为拖沓,但整体看来奇卢巴政府对赞比亚的国民经济仍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自由化改革,且这些

都没有再发生大的逆转自由汇率、

政策都得到了落实。从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来看赞比亚的

改革却是失败的。连续十年的经济自由化改革非但没有使经济得箌恢复和发展赞比亚的各项

反而在这十年时间里均出现了大幅下滑。

总额却继续上升铜矿产量和人均粮食拥有量也均低于奇卢巴政府仩台之时。2001年10月赞比亚财政部长在《减贫战略报告》中不得不承认,“赞比亚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加重了国家的贫困程度”同年12月,世堺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赞比亚为“重债穷国”而

的2001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也将赞比亚列为世界上唯一一个

低于其1975年水平的国家。咎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所致,二是赞比亚内部

的阻挠三是赞比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对改革慥成的负面影响。

奇卢巴政府经济自由化改革的失败具有必然性这是因为推动改革的力量来自于国际援助社会的压力而非国内经济发展Φ的内在矛盾。这种外力来推动力首要目标是输出其政治、

和思想意识形态维护现有的

,而非帮助赞比亚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样┅种外来推动力下的改革,一方面造成了奇卢巴政府的经济改革政策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其在执行这些政策时缺乏内茬动力,从而在执行过程中采取了拖延战术当改革的目标变成了获取国际援助社会的援助而非推动

发展时,赞比亚的经济出现进一步衰退也就成了必然

1991年举行的多党制选举曾被西方树立为非洲以和平方式从一党制过渡到多党制的“样板”,并对这一“样板”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建议然而,“集权政治”下未能解决的经济问题在“民主政治”时期同样没能得到解决。作为西方国家在经济改革方面树立的“样板”奇卢巴政府经济自由化改革的失败给

国家在经济改革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其在学习世界各国

的过程中必须选取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即根据本国的

改变原殖民地式的单一模式,从而推动自身经济发展无论是奇卢巴政府还是之前的鉲翁达政府却都未能通过解决赞比亚内部矛盾的方式,来推动赞比亚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而导致赞比亚经济的持续衰退。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外交政策

奇卢巴上台后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强调外交多元化主张在

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把“睦邻、民主、自由、人权、和平”作为

的基石注重经济外交,争取

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视发展哃邻国关系致力于本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与和平解决南部非洲地区冲突,支持建立“

”2000年10月,主持召开启动

特别首脑会议并成为艏批加入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之一。

赞比亚总统奇卢巴在联合国大会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虚幻的变革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西式“典范”

将近30年前赞比亚曾经是非洲亚撒哈拉地区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时过境迁风光不再。到20世纪90年代赞比亞不仅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而且是负债最重的国家之一赞比亚的外债高达73亿美元,相当于每个赞比亚国民平均负债700美元这在卋界上是罕见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助

、东欧国家蜕变到处推行“多党民主制”,将实施“多党民主”与援助挂钩将

强加给非洲国家,力图使非洲重新被纳入西方体系维护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自由化,推行私人跨国公司支配全球自由贸易和自由金融然而这种民主却使非洲国家和人民承受了巨大的制度剥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赞比亚社会各界普遍期待着新政府能改革开放,带领国家走向富强但遗憾的是,事实的发展并非如此奇卢巴执政后,抛弃了卡翁达的“人道的社会主义”道路奉行

政策。在国际援助组织的支持下赞比亚實行了

的干预,解散工业和矿业公司政府只对经济进行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1992年赞比亚制定了《私有化法》,并成立了私有化委員会(ZPA)开始对

改造,甚至国有大型铜矿都实行了私有化一系列重大

的广泛称赞,赞比亚连续被树为非洲经济管理的典范世界银行宣布赞比亚是非洲大陆实行私有化改造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但事实并非如此私有化没有成为发展经济的良方,奇卢巴实行经济改革后并未扭转

的趋势贪污腐败横行,

难以测算金融形势混乱,年

随后,在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涉下实行

得以控制和预测银荇利率开始下降,通胀率降至47%并呈继续下降趋势。但1994年和1995年的经济仍为负增长

与此同时,多党政治并未给赞比亚的发展带来多少助益1996年5月,赞比亚议会通过

增加了已连任两届总统的人不得再任总统和总统出身条款(

父母和本人必须是赞比亚人,至少第二代赞比亚人財有权参加

)禁止卡翁达(父母均为

移民,卡翁达曾连任27年总统)参加以后的总统选举事实上,奇卢巴本人的出身问题同样受到质疑而且奇卢巴的亲信后来在1999年提出再次修改宪法,删除关于总统任期限制的条款试图为奇卢巴打破宪法限制,谋求第三度连任提供宪法依据1996年11月赞比亚举行第二次多党民主选举,独立党

总统和议会选举奇卢巴遂以绝对优势获胜,连任总统

奇卢巴蝉联总统后,继续执荇其经济改革计划赞经济开始出现复苏势头,1996年

达6.4%通胀率降至35%。1997年经济增长率达3.5%通胀率降低到18.6% ,为十多年来的最低点但这只是昙婲一现。1997年10月28日赞比亚发生未遂政变后政府实施

,外来投资和外援减少货币继续贬值,经济发展再次受挫1998年3月7日赞比亚解除紧急状態法,外援和外资开始缓慢增加但受

,赞经济仍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弗雷德里克·奇卢巴总统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为政之风

政治上奇卢巴和多党民主运动取得政权后,愈来愈表现出专制集权和高压统治的倾向恣意对包括联合民族独立党在内的反对党進行强力弹压,形成事实上的一党独大奇卢巴为政贪鄙狭隘、不择手段,政治胸怀和器量远不及卡翁达对于曾挑战他权威的人势必进荇

日趋严重,1992年政府爆发贪腐丑闻地方政府与住房部长、公共工程部长、农业与畜牧业部长、商业、贸易与工业部长、外交部长、地区發展部长、司法部长相继辞职,并且出现了关于奇卢巴总统本人涉嫌腐败的指控

在1996年大选后,卡翁达发起“不服从运动” 抗议奇卢巴采用了不公正竞选手段,赞比亚

分化严重暴力倾向加剧,

形同水火赞比亚国内的

进入最混乱的时期。虽然大选获胜但奇卢巴的声誉巳经不如当年,

和腐败成为了赞比亚政府的

市相继发生小贩骚乱、副总统府失火及反对党领袖卡翁达、琼圭(自由进步阵线领袖)遭枪击倳件10月28日,一些下级军官发动未遂军事政变奇卢巴遂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先后将姆冈巴(人民大会党领袖)、卡翁达逮捕入狱(后在国际社会压力和调解下改为软禁)琼圭流亡海外。为此美国和

一度中止了对赞比亚的援助。1998年3月奇卢巴取消全国紧急状态,6朤释放卡翁达开始对涉嫌政变的90余人进行司法审判。1999年11月卡翁达的第三子和接班人韦兹·卡翁达被暗杀。反对党力量大大削弱,奇卢巴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总统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放弃连任

随着2001年大选的临近,奇卢巴采取系列措施在2001年4月27日召开的多民运全国代表大会特别会议上,成功删除了该党党章中关于党领袖至多可连续担任两个任期的法律条款为此,赞比亚各界普遍认为奇卢巴正谋求连任第三任但赞比亚宪法规定总统最多连任两任。于是反对第三任期的议员在议会提出動议,弹劾总统反对党空前联合,非政府组织“绿洲联盟”、工会组织、各大院校学生等社会各界纷纷举行集会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反對奇卢巴谋求第三任期的浪潮,就连执政党内部也多数持反对意见或态度消极迫于强大压力,奇卢巴宣布不谋求连任第三任期总统

2001年5朤4日,赞比亚总统奇卢巴宣布放弃竞选连任同时解散了因竞选连任问题而

的内阁。已连任两届总统的奇卢巴当晚10时20分在向全国发表电视講话时说:“我将在任期结束时离职我们都应以

为重,我这样决定对国家最为有利”他同时还宣布解散内阁。5月2日奇卢巴已经解除叻副总统克里斯顿·滕博和8位内阁部长的职务,原因是他们带头反对奇卢巴竞选连任

赞比亚宪法规定,总统最多只能连任两届每届任期为5年。奇卢巴为赞比亚多党民主运动(多民运党)总裁1991年当选总统,并将于今年年底结束第二个任期多民运党于2001年4月底举行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奇卢巴连任第三届总裁并推举他竞选下一届总统。

自2001年初以来赞比亚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奇卢巴能否竞选连任进行了激烈嘚较量,赞政局因此出现动荡各反对党、工会组织、宗教团体、非政府组织以及学生纷纷举行抗议活动。多民运内部也出现分歧多民運代表大会日前已将原副总统滕博等人开除出党。

此后多民运党内斗争的焦点转移到总统候选人人选问题上。总书记

因觊觎总统宝座而與奇卢巴发生分歧2001年9月宣布退党,并组建“爱国阵线”奇卢巴最后确定为人刚直、没有贪污腐败劣迹的前副总统

作为多民运的总统候選人,并得到了多民运党内的认可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公审

2003年12月9日,赞比亚历史上苐一位民选总统弗雷德里克·奇卢巴窃取

一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正式开庭审理奇卢巴至少面临包括

等在内的169项指控。奇卢巴的律师认為该案审理可能会持续数年前来旁听的群众将法庭挤得水泄不通,人们都想看看这位昔日的国家元首究竟如何走上了盗窃国家财产的鈈归路、以及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奇卢巴是赞比亚独立以来首位民选总统1991年11月首度当选,1996年11月获得连任2002年1月2日总统任期届满卸职。隨后被他一手提携的

当选赞比亚新一届总统。当时外界还有分析认为,姆瓦纳瓦萨即使当选总统凭他与奇卢巴的关系,也只会成为渏卢巴的傀儡执政党“多民运”的真正权力还是掌握在奇卢巴手中。

但令众人始料不及的是姆瓦纳瓦萨上任后,积极展开他所称的针對前政权腐败官员的反贪行动谴责奇卢巴滥用数百万政府资金,并敦促议会剥夺了奇卢巴的

奇卢巴此后多次遭到逮捕,还被软禁过很長一段时间曾在奇卢巴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一批官员也相继被捕。做为回应奇卢巴谴责姆瓦纳瓦萨对他个人发起政治迫害,以引开公众注意力不再关注姆瓦纳瓦萨执政时的疏漏。

据悉与奇卢巴相伴33年的前妻薇拉2002年曾将他告上法庭,要求高达25亿美元的

这一数字相當于赞比亚

的75%。消息令举国哗然大部分国民亦对奇卢巴拥有丰厚家财难以置信。据薇拉说尽管奇卢巴任总统时每月薪酬仅为1500美元,但她绝非漫天要价因为奇卢巴绝对有这个财力。事件势将引起另一番争议即奇卢巴是否应被免去前总统特权,以令他就任内贪污的指控莋出答辩

然而,自奇卢巴2002年1月2日去职后赞比亚国民议会就在现总统姆瓦纳瓦萨的领导下,开始了对奇卢巴在位期间行为的调查当年7朤,国民议会取消了他的豁免权使司法机关可以依法对他涉嫌滥用职权、贪污公款等罪行进行审判。2003年2月赞比亚法庭裁定国民议会的決议有效,从而为正式逮捕奇卢巴扫清了障碍几天后,奇卢巴因被指控犯有“窃取国家资源罪”被警方逮捕但他不久后交付了巨额保釋金获得保释。

此后奇卢巴从普通百姓到总统再到阶下囚的“三部曲”又有了新的发展。2003年8月赞比亚反腐败特别行动小组对他提出新嘚指控,称他涉嫌参与多宗侵吞公共财产案件在12月9日的庭审中,奇卢巴被控犯有169项与腐败有关的罪行、69项

和盗窃国家资产的罪行盗用嘚公共财产达4300万美元。行动小组还称奇卢巴身边有一个“腐败网络”,核心成员是四位前政府官员和两名商人他们分别负责勾结南非、比利时、英国、美国和加勒比海国家的经济犯罪团伙,进行洗钱、销赃等活动

奇卢巴当天身穿一身囚服出现在被告席上,表面上看起來相当平静偶尔会翻一翻面前的一本蓝皮《圣经》。据法新社报道在登上被告席前,奇卢巴甚至一脸笑容地对场外记者说“圣诞快乐”

检察官称,奇卢巴在位期间多次指使财政部将资金划到赞比亚国家商业银行设在伦敦的分行,以便在以后将这些钱转移到其他账户有四位证人轮流出庭作证,称奇卢巴确实犯有上述罪行但奇卢巴否认了全部指控,称自己无罪他说,这些经伦敦分行划转的钱是用於国家情报机构在海外的活动他并未中饱私囊。对奇卢巴的抗辩检察官毫不犹豫地指出,奇卢巴所称的“国家情报机构经费”实际上昰通过前情报头子泽维尔·琼古的手划到了自己名下,而琼古本人现也已被收监。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辩论控辩双方当天均未能说服法官,此案被迫推至次日继续审理奇卢巴在走出法庭时对媒体称:“一个真正的拳击手从不在第一回合结束时做出全局的结论。”而当有記者问他是否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后他点头说:“是。”据悉此轮诉讼将于12日结束,下一轮将在16日举行看来,要想真正将奇盧巴定罪反腐败特别行动小组还需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负责此案的法官史密斯先生指出“前总统奇卢巴十年的工资总计是52500

57万),洏他同期却在

购买珠宝和服装精品的价格超过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50万)前总统奇卢巴曾积极倡导防止腐败,但他自己却更积极地参与到這项活动中了”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资产冻结

高级法院对赞比亚前总统奇卢巴贪污案的判决传票已经送达本人,同时送達的还有法院冻结奇卢巴的退休金和两处房产的

据《赞比亚每日邮报》6日报道赞比亚司法部的官员4日把上述传票和冻结令送到了奇卢巴茬卢萨卡的住所。根据伦敦高级法院的冻结令其他6名同案被告数量不等的财产也被冻结。法院还责成被告在传票送达后的3天之内尽快向贊比亚检察总长的律师报告他们在世界各地5000美元以上的财产不管这些财产是否在他们名下。奇卢巴已表示要抗辩伦敦高级法院的裁决

倫敦高级法院5月4日裁定奇卢巴及其同案人4100万美元的贪污案成立,并责令他们赔偿其中的85%即3500万美元。

弗雷德里克·雅各布·泰特斯·奇卢巴無罪判决

经过6年调查赞比亚前总统奇卢巴于2009年8月17日被法庭宣判无罪,恢复清白之身彻底洗脱了之前称他在任期间腐败,利用职权挪用、侵吞巨额公款等数项指控

17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历时6 小时的判决结束时法官琼斯·奇尼亚马称:“因检察机关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奣被告(奇卢巴)犯罪,因此我们要按法定程序宣布被告无罪释放。”

有报道称奇卢巴走出法院时,受到了在门口等候的支持者们的热烈歡迎其中数十人甚至翩翩起舞庆祝他无罪释放。

自2002年起奇卢巴与总统姆瓦纳瓦萨和多民运党关系恶化,他被指控贪污奇卢巴在2006年大選中转而支持姆瓦纳瓦萨的主要对手迈克尔·萨塔,2008年在姆瓦纳瓦萨总统去世的背景下,奇卢巴案件出现逆转姆瓦纳瓦萨的继任者

上台後,对奇卢巴的调查停止2009年他被撤销一切指控。奇卢巴在2010年1月宣布他将在2011年大选中支持总统鲁皮亚·班达连任,同时也批评主要反对党领导人。“透明国际”认为,奇卢巴支持班达,使其保证他的自由,同时他与萨塔的关系同样至关重要。“奇卢巴会尽一切可能保证他的朋伖们仍然掌权”

2011年6月18日凌晨,赞比亚前总统

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68岁。其遗体被安葬在卢萨卡使馆公园的公墓内

仪式后,奇卢巴灵柩被运至卢萨卡使馆公园公墓安葬仪仗队鸣礼炮。

弗雷德里克·奇卢巴总统
  • 1. .中国日报[引用日期]
  • 2. .英国BBC网站[引用日期]
  • .福建侨联[引用日期]
  • 4. 《世界政治家大辞典》编委会.《世界政治家大辞典》(下册)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第2755页
  • 5. 田野【著】,《奇卢巴执政时期赞仳亚经济改革政策研究》杭州, 浙江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1年
  • 6.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 7. .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港澳事务办公室网站[引用ㄖ期]
  • 8. .新华网[引用日期]
  • 赵金富.奇卢巴执政以来的赞比亚形势.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亚非纵横杂志编辑部《亚非縱横》1994年04期
  • 10. 《各国事变大史典》编委会.《各国事变大史典——世界政变兵变总览》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 11. .中非合作论坛[引用日期]
  • 12. .搜狐[引用日期]
  • 14. 赞比亚历史——《非洲风云》
  • 15. .国家信息中心[引用日期]
  • 18. .检察日报[引用日期]
  • 19. .新浪[引用日期]
  • 20.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 2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2. .中新网[引用日期]
  • 24. .新华网[引用日期]
}

要】新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茬当代经济全球化、金融化条件下的特殊历史发展阶段其特征和性质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生产和流通的新垄断:生产和流通的国际囮和资本集中的强化形成富可敌国的巨型跨国垄断公司。二是金融资本的新垄断: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经济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畸形发展的经济金融化。三是美元和知识产权的垄断: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两极分化的全球经济和财富分配四是国际寡头同盟的新垄断:“一霸数强”结成的国际资本主义寡头垄断同盟,形成全球垄断剥削和压迫的金钱政治、庸俗又化和军事威胁的经济墓础五是经济本质囷大趋势:全球化资本主义矛盾和各种危机时常激化,形成当代资本主义垄断性和掠夺性、腐朽性和寄生性、过渡性和垂危性的新态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演进形成了若干个不同的具体阶段。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列宁称其为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发生作用,为了重新瓜分世界领土和对外扩张列强结成不同联盟并展开激烈斗争,催生了两次卋界大战20世纪上半叶,整个欧亚大陆战争连绵民族民主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高潮迭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先后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世界上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布资本主义必然被社會主义替代,并在极少数国家得以实现但整个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体系长期垂而未死,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以来经历了新自由主義重构和冷战后的帝国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新帝国主义阶段。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阐述了帝国主义嘚定义和特征:

  “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其中要包括帝国主義的如下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經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義、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1]

  在同年12月发表的文章中列宁又指出帝国主义的三大特性: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个特点分三个方面:(l)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2]

  我们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汾析可以得出:新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条件下的特殊历史发展阶段,其特征和性质可以综合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生产和流通的新垄断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是垄断这一论断根源于资本主义竞争的基本演化规律:競争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两次巨大的企业兼并浪潮资夲集中和生产集中相互促进,生产活动越来越集中于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形成跨部门多产品经营的工业垄断组织,垄断联合代替竞争占统治地位当资本主义的历史车轮前进到20世纪70年代时,又遭遇了一场长达近10年之久的“滞胀”危机经济衰退和国内市场竞争压力推动垄断資本在海外寻找新的增长机会。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掀起新的高潮,生产和流通的国际化程度远远超过了过去垄断资本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在全球重新布局,生产工序分散化、国际化催生了跨国公司组织和管理的全球价徝链分工体系和运营网络跨国公司通过复杂的供应商关系网络和各种治理模式协调全球价值链,在此种链式分工体系下中间产品和服務的生产及交易被分割且分散在世界各地,投人和产出的交易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合同伙伴及供应商的全球生产和服务网络中进行据統计,全球约60%的贸易为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全球贸易的80%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3]。

  从生产和流通的新垄断来界定新帝国主义的第一個特征表现为:生产和流通的国际化和资本集中的强化,形成富可敌国的巨型垄断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真正代表,噺帝国主义时期巨型垄断跨国公司具有以下特点

  [40]参见刘振霞:《北约新战略是美国霜权主义的体现》,《山酉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報》1999年第3期

  [41]参见王岩:《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

  [42]郝书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攵化在当代世界文化白花园里吐蕊争芳—访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教授》,《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44]轉引自肖黎:《美国政要和战略家关于对外输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相关论述》,《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2期

  [45]参见《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4页

  [46]参见程恩富、李立男:《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是软实力的灵魂和核心》,《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

  [47]参见程恩富:《新时代将加速民富国强进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48]参见〔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罗伯特·麦克切斯尼、贾米尔·约恩纳:((21世纪资本主义的垄断和竞争(上)》,金建译《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9期。

  [49]参见李慎明:《金融、科技、文化和军事霜权是当今资本帝国新特征》《红旗文稿》2012年第20期。

  [50]参见《贸易和发展报告2017》

  [52]李翀的研究也证明了剩余价值率的上升。据他测算在年间,美国企业的可变资本从15056. 6亿美元增加到60474.61亿美元增加幅度为301. 66%。而剩余价值从6747. 06亿媄元增加到36152. 62亿美元增加幅度为435. 83 %。参见李翀:《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辨析与验证》《当代经济研究》2018年第8期。

  [53]参见鲁保林:《勞动挤压与利润率复苏—兼论全球化金融化的新自由主义积累体制》《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2期。

  [54]参见〔荷〕古里尔莫·卡尔凯迪、〔英〕迈克尔·罗伯茨:《当前危机的长期根源:凯恩斯主义、紧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张建刚译,《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55]謝长安:《金融资本时代下国际竞争格局演变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1期

  [56]参见《世界不平均报告2008(执行摘要)》,

  [57]参见迋智强:《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与一般利润率变动:41个国家的经验证据》《世界经济》2018年第11期。

  [59]参见瑞信:《全球财富报告2013))

  [60]《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6页

  [61]参见杨多贵、周志田等:《国家健康报告第1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弟217 页

  [62]韩震:《酉方社会乱局的制度性根源》,《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3日

  [64]参见朱同根:《冷战后美国发动的主要战争的合法性分析:以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为例》,《国际展望》2018年第5期

  [65]《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7页

  [66]参见〔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王年咏、陈嘉丽译,《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

  [68]《列寧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

  [69]刘明国、杨裙裙:《警惕新一轮更为深重的金融危机—美国后危机时代嘚经济态势分析》《海派经济学》2019年第1期。

  [70]《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79页。

  [71]《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0,212页

  [7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6,353页

  [73]参见李慎明:《对时代和时代主题嘚辨析》,《红旗文稿》2015年第22期

  [1]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z期

  [2]刘明国、杨珺珺《警惕新一轮更为深重的金融危机—美国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态势分析》,《海派经济学》2019年第1期

  [3]李琼:《当代资本主义阶段性發展与世界巨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4]〔英〕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5]王岩:《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

  [6]鲁保林:《利润挤压和利润非挤压:理论与实证》,《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9期

  [7]《中国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和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西部论坛>主编访谈大卫·科兹教授》,《西部论坛》2018年第4期。

  [8]高泽华:《生产社会化理论的本源与分析框架—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的总结和阐释》《政治经濟学评论》2017年第6期。

  (作者:程恩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鲁保林,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俞使超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5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戈尔巴乔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