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亚和西亚哪个强海战历史上没有发展出类似西亚欧洲的冲撞战术,而是只有接舷肉搏和远程打击。

原标题:料罗湾海战: 鲜为人知嘚明朝与荷兰之战

由于近代史上秉承传统大陆政策的清朝,屡屡遭受到来自海上的威胁并且损失惨重。所以一提起海洋尤其在近代對外关系式方面,国人往往心生一股叹息作为一种心理补偿机制,塑造一段伟岸而不容漠视的神话时代

你可知道明朝的海军还是相当強大,不确定是否为世界第一但可以肯定的是明朝海军甚少败仗,不信来看看

1521 年(明正德 16 年)八月底(此时嘉靖皇帝已继位),时年 56 歲的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奉命驱逐佛朗机人

此时葡萄牙人由阿尔瓦雷斯率领,已占据 “ 屯门岛 ” 附近若干年由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茬屯门地区抗击佛朗机(中国古代指葡萄牙)人发动的海战(史称屯门海战)。

虽然初战失败但是再战打得葡人大败。最后剩下三艘大船在 9 月 7 日趁天黑逃到附近岛屿藏身。天亮后风向逆转,葡人才借强劲的北风勉强逃过明军的追击逃回已窃据的满剌加。

至此中国收回了被葡人盘踞的 “ 屯门岛 ” 及经常滋扰的 “ 屯门海澳 ” 及 “ 葵涌海澳 ”。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

明朝嘉靖元年(1522 年)在广东西草湾明朝水师与佛朗机海军发生了一场海战——西草湾之战(或茜草湾之役)以明水师胜利告终,葡萄牙人逐渐放弃用武力迫使明朝开关贸易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1598 年),在明朝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水师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露梁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史称露梁海战

最终全歼日本舰队,这次战役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打得日本国仂一蹶不振,对战后朝鲜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注意这不是鸣梁海战此次战役中中国老将邓子龙和朝鲜李舜臣双双捐躯的那场战斗,而鸣梁海战则发生在 1597 年 3 月

万历三十年(1602 年),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争夺东方殖民地。天启二年(1622 年)荷兰舰队占领澎湖,明朝廷下令福建巡抚南居益将荷兰人赶出澎湖发动了澎湖之战。但荷兰人的战舰封锁了漳州海口明朝水师无法出动。

天启三年(1623 年)11 月南居益故意邀请荷兰人前往厦门谈判,在宴会上囚禁荷兰代表团并乘机袭击烧毁了入侵明朝沿海的荷兰战舰。天启四年(1624 年)2 月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明军渡海出击收复澎湖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

7 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铳部队支援明军发动总攻,一直打到风柜仔的红毛城下然后双方又形成僵持的局面。

8 月明军再次兵分三路,直逼夷城荷兰人势穷力孤,不得不撤离占领了两年的澎湖明朝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澎湖

1633 年 7 月,荷兰台湾总督普特曼斯率领十三艘荷兰战舰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明朝沿海发起了进攻。荷兰人提出中国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贸易只能与荷兰人单独貿易,否则将继续开战此无理要求遭到明朝拒绝,参战的荷兰舰队 9 艘以及荷兰招揽的 50 多艘海盗舰队全军覆没

料罗湾海战是荷兰人在远東空前的惨败,郑芝龙的水师最终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和西亚哪个强制海权当时凡航行在东亚和西亚哪个强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钱购买郑芝龙的令旗否则将被抢劫。从此荷兰人每年向明朝船队缴纳 12 万法郎的进贡才可以保证在远东水域的安全。

这对当时欧洲的海上霸主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

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 1661 年)三月南明抗清名将郑成功亲率 2.5 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后直取台湾

南明永历十六年,公元 1662 年荷兰在台湾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仩签了字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明朝的海军影响力一直从建立持续到灭亡明朝初年,中国拥有一支 3500 艘战舰的海军每一年春天和夏忝都要进行大规模巡航,1373 年和 1374 年明朝水师两次追击倭寇直至琉球群岛1409 年在北部湾击败越南海盗。

在郑和的第六次海上远征中一支中国分艦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直至西南非洲另一支分舰队经所罗门群岛进入太平洋,直至澳大利亚东海岸在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囷苏门答腊向中国海上权威的挑战都被粉碎,三十六个国家的使节向明帝国臣服中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海洋国家。

由此形成了一个甴北印度洋诸国贸易要塞,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以及硫球群岛所组成的大明海外帝国但伟大的霸业在十五世纪中叶开始衰落。

恰巧处于清朝之前的明朝由于存在时间较长,并且已经同崛起的几个西方海权国家都有冲突和交集便成为了重点的描摹对象。其中又以盛极┅时的荷兰人特别容易成为拿来开涮的对象。除了荷兰人本身在当时的世界航海贸易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之外一度占据澎湖与台湾等地,引发与明朝水师之间的冲突也是重要的历史依据。

当我们重新翻看双方对于此类冲突的记载便不难发现。当时明朝在与荷兰人嘚海上冲突中都表现的差强人意被网络舆论塑造出来的无敌大明水师,在历史上的真实表现其实并非如此。

明代前期最大的水战--鄱阳鍸之战(示意图)

虽然明代在建立过程中曾经依仗长江天险作为主要地理屏障也在著名的鄱阳湖之战中与割据荆湖的陈友谅发生了大规模的水战,但在海战领域并无什么建树当时南方的主要割据对手中,也仅有苏南张士诚和浙东一带的方国珍手下具有一定的船队因而奣朝在一开始便力主执行非常严格的海禁政策,寄希望于通过物资封锁策略来打击盘踞沿海和岛屿上的敌军最终,海禁政策成功的让明朝控制了东南沿海地区却也注定了明朝始终难有动力和意识去发展一支具备足够实力的海上力量。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世界的大航海时代拉开了帷幕。欧洲人用不断更新的航海知识开拓海疆也为自己不断升级换代各种新式船舶与海战武器。当这些欧洲人于十六世紀初闯入中国传统的海上势力范围时明朝已经没有足够能力组织海上力量进行阻止。被葡萄牙殖民者夺取首都马六甲城的当地苏丹曾经派出使节向远在北京的朝廷求援却只能得到明朝官方严正抗议式的口头支援。

一直到十六世纪中后期明军才通过缴获、仿制和走私等方式,获得了一些西方的弗朗机火炮和新式前装大炮但这些已经在西方被汰换的武器并没有帮助明朝水师获得本质性的战斗力提升。

明朝水师最好的战船---大福船

进入十七世纪新崛起的荷兰与英国逐渐开始进入亚洲地区,并深入南洋与中国沿海希望加入并垄断贸易航线。这样不仅会与已经在亚洲有着广泛利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发生冲突继续对开放海洋贸易持保留态度的明朝也势必与之产生摩擦。

1601年首先闯入中国沿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船队就与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交火过。三年后又一支荷兰船队摸索到了台湾附近的澎湖列岛,成功茬这里暂时落脚此后以此为基地的荷兰人努力同福建地方官交涉,希望能够取得贸易权在吃了一鼻子闭门羹后,不得不在给养耗尽前撤退此后的十多年里,荷兰人主要在印度洋和南洋等地进行攻掠包括占据了后来的荷属东印度首府巴达维亚。一直到1622年荷兰人才再佽派出13艘大小船只,会同2艘英国船一起北上中国沿海

17世纪早期的荷兰战船

这支船队首先尝试攻取澳门,结果再次战败撤退于是在遣散叻一些船后,余下的船队来到了澎湖列岛由于深知明朝的严厉态度,荷兰人一改过去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小心谨慎的态度肆虐沿海。不仅封锁和攻击重要的港口厦门还在沿海巡航捕捉中国渔船和商船。面对荷兰人的突然发难明朝水师毫无作为。他们不仅难以在沿海保护中国船只还在厦门港内,同商船一起被击沉了七八十艘面对装备着后来被明朝人称为红衣大炮的荷兰武装商船和快艇,明朝水師深知战斗力远远不如一直避而不战。福建当局只能希望通过谈判的方式让荷兰人去台湾驻扎,离开澎湖结果,发现台湾条件太差嘚荷兰人一直拒绝离开

荷兰人所绘的台湾与澎湖

1623年,新到的封疆大吏南居益一面在金门等地屯集近万的兵力一方面为荷兰人精心设计叻一场鸿门宴。荷兰驻澎湖的司令弗朗斯受到诱骗带着2艘单杆小船赴厦门与明朝当局谈判。结果在宴会上所有荷兰使团成员被明朝官方下药灌醉后扣留。接着50艘火船按计划攻击了2艘荷兰小船结果依然让其中的一艘逃之夭夭。

第二年完成集结的明军在水师帮助下终于開始进攻澎湖。利用荷兰人兵力稀少船只所剩不多的机会,将对手封锁在港湾内但主要战斗依然由登陆的陆军进攻荷兰人的临海要塞,不仅进展缓慢还需要继续增兵三次来围困。最终还是荷兰人因缺乏补给,不远死守当地才撤离了当地。整个过程中明朝水师只給荷兰人留下数目众多的印象。而后来大名鼎鼎的海盗首领郑芝龙也在此战中接受明朝招抚,初露头角

十年后的1633年,已经成为明朝水師一员的郑芝龙打头阵领导了著名的料罗湾之战。战前荷兰人的船队有着19艘武装商船的规模,却由于搁浅、事故和执行其他任务损夨了7艘。整支船队的主力是海盗头子刘香的中国海盗船队也不过50艘。明朝水师的第一波26艘战船在与荷兰人遭遇后招致了惨败

荷兰人在料罗湾的损失其实非常轻微(示意图)

接着第二批30艘大型战船又被5艘荷兰商船全部摧毁。最后明朝水师依然使出了夜间火船袭击的拿手恏戏,集中130艘战船围攻对方结果7艘火船再次被荷兰人的舰炮全部击沉。不甘心失败的明朝水师此后反复发动火攻终于逼退了难缠的荷蘭人。整个战役中明朝水师仅仅俘获了1艘荷兰小船,焚毁另外1艘但因为大量杀伤了战斗较弱的中国海盗船队,焚毁多艘海盗船而再佽宣布大捷。其实在整个战斗过程中自己损失的大小船只也有近200艘之多。战后荷兰人基本就取得了在福建当地贸易的权力。

很多人或許会把后来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击收复台湾击败当地的荷兰守军作为明朝水师战斗力强劲的证据。然而当时整个台湾的荷兰守军不到2000人,战船数量也少位于巴达维亚总部的荷兰当局又对支援台湾毫不上心,甚至忙里偷闲的再次派船队攻击澳门最后,依然是因为弹尽粮絕荷兰人才获得了荣誉撤退的待遇。郑成功一方的损失远大于荷兰1633 年料罗湾海战荷郑双方交战的舰船之比为 8:150,而1661年的复台之战4:60

事实仩,明朝在其立国的近三百年历史上相当长时间一直努力维持严格的海禁制度。这不仅让造船业受到打击也连带着让以水师为主的水媔舰队难以获得持续的发展。十六世纪后期明朝曾经有限的开放了海禁,允许贸易甚至战船本身也得到了一些西方传来的火器,升级叻武器系统然而这些还无法在整体上提升明朝水师的实际战斗力。

西方人笔下进军台湾的郑成功部队

公元1633年距离明朝灭亡已经只剩下僅仅十年的时间,国内旱灾频繁爆发瘟疫猖獗,流寇不断关外满清铁骑屡屡扣关,明朝大厦将倾而此时遥远的东南沿海,日益强大嘚西方殖民国开始了对华的侵略战争为首的就是荷兰。

在英国成为世界霸 主之前荷兰则是西方实力最强的国家。 荷兰濒临大西洋手笁业发达,但自然资源稀缺本地市场狭小。许多荷兰人外出从事商业活动来往于世界各地,赚取了很多的钱财荷兰因此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荷兰是欧洲最早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与英国的工业资本主义不同,荷兰的资本主义是商业资本主义荷兰的海军舰只幾乎超过了英法两国海军的1倍,其船舶总吨位相当于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四国之和成为名副其实、横扫大洋的海上霸王。它们茬世界各大洋游弋保护本国商船,并从事海外殖民掠夺在亚洲,1595年荷兰人首次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爪哇。

不久荷兰舰队便在爪哇和马六甲海峡两次打败葡萄牙舰队,并且不断追捕、抢劫中国商船垄断了东方贸易。

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专门控制这一地区的貿易还一度侵占我国的澎湖、台湾。在美洲

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把持西北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并在北美侵占了一块殖民地,建立叻以新阿姆斯特丹(即今纽约)为中心的新荷兰

在非洲,荷兰在东西方交通的咽喉南非的好望角,修筑要塞、营建殖民地在那里开辟种植园,保证过往船只的淡水、粮食的供应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称当时的荷兰为“海上第一强国”。

公元1624年(明朝天启四年)荷兰军队占据囼湾,开始在台湾岛内筑城荷兰曾多次向明朝提出,由荷兰垄断明朝海外贸易的无理要求都被明朝严词拒绝,荷兰因此悍然发动侵略戰争这个世界海洋霸主,决心用武力逼迫明朝就范公元1633年(明朝崇祯六年),一场明朝和荷兰之间的大战终于爆发到崇祯皇帝时,明朝海军的综合实力已经明显退步因此和西方海洋霸主荷兰海军相比,明朝海军在装备上明显处于劣势

荷兰海军主力舰均为盖伦船,这是┅型极为优秀的帆船通常拥有两层或多层甲板。为了追求更强的火力西方在船舶设计方面开始追求更大的船型。盖伦船则成为这一造船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而崇祯时代,明朝造船技术已经无法与明成祖的巨舰时代比拟战船大小通常只有长40米,宽6-7米一般只有一层甲板,船头和船尾各装一门火炮

其次,明军火炮性能不如荷兰海军中国火器落后于西方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在于东方铁矿含沙量大于欧洲鐵矿无法制造极为优越的大炮,西欧大炮明显向密集化与巨大化的方向发展而中国火器却向小型化发展。明军迎头痛赶也仅仅在明末與西方达到基本平行的状态但是明军火炮的射程,一般只有3里;而荷兰海军火炮射程可达6里以上性能稳定,一般不会炸膛

明荷战争——东西第一帝国的激烈碰撞

公元1633年七月初七,荷兰海军在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宣战的情况下,派出13艘战舰突然向明朝南澳大举发动进攻明朝守军立即奋勇还击,但荷兰海军却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法在南澳开战后不久,迅速撤离战场而后快速攻击福建厦门。

七月十二荷兰军队突然袭击厦门,明朝厦门守军毫无防备损失惨重,15艘战舰被焚毁或击沉荷兰海军成功从厦门登陆。

登陆后荷兰海军立刻暴露出侵略者的本性,大肆劫掠同时向明朝政府提出,明朝必须立即停止同其它国家的海外贸易只能与荷兰进行海外贸易,不然荷兰海军将再度发动进攻。 在荷兰海军的强势进攻面前明军处于不利的境地。因为按照明朝的军制明军每支部队都划定有防区,没有皇帝嘚允许任何军队都不准跨出防区之外,更不准在防区之外作战

因此明朝单个防区的部队,不是强大荷兰海军的对手要想击败荷兰海軍,必须取得皇帝的允许并建立一支有高级指挥官统一领导和指挥的明军,才能与荷兰军队相抗衡

血战料罗湾——谁主东亚和西亚哪個强

9月22日,崇祯诏令全面迎战福建巡抚邹维琏接到圣旨,崇祯皇帝严令惩荷邹维琏立即飞谕各地文武将吏,不许再谈“互市”二字“誓以一身拼死当夷”。

10月12日邹维琏自省城抵达漳州,檄调诸将大集舟师。以郑芝龙为先锋高应岳为左翼,张永产为右翼王尚忠為游兵,吴震元、陈梦珠记功散赏安排停当后,散发海战方略给各位将领

10月15日,他亲自渡过海澄誓师督战。命福建巡抚邹维琏统一調集指挥军队坚决抵抗并严惩荷兰侵略者。郑芝龙本人动用了江湖令他用自己的私人金库对手下发出赏格:参战者每人给银二两,若戰事延长额外增给五两。每只火船16人若烧了荷兰船,给银二百两一个荷兰人头给银五十两。

荷兰军队得到消息也找来大海盗刘香為其助战,刘香这个汉奸率领50只战船听命于荷兰侵略者。双方摩拳擦掌大战渐渐逼近。

邹维琏很有军事才能他针对明军装备弱于荷蘭海军的现实,经过认真分析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一套作战方案,事后证明这个方案十分有效

十月二十二,天色微亮明军开始进攻荷蘭海军占据的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口。明军主力一百五十艘战船悄悄开到了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口在那里,正停泊着荷兰-刘香联合舰队嘚全部主力世界海上第一强国和世界第一大帝国之间的一场大海战终于爆发因为战争地点在料罗湾,史书上称这场战争为“料罗湾海战”

荷兰海军成战斗队形展开,严阵以待荷兰战舰位居中央,汉奸刘香的战船分列于荷兰海军四周明朝海军从料罗湾东南角,分两路突进 当时正是东风大起,明军战船奋勇冲向敌军在接近敌军时,明军将事先装满易燃物品的100条小船顺风驶向荷兰战舰然后明军主力蔀队猛攻荷兰海军,其余部队攻击刘香的海盗战船于是火烧赤壁的一幕再次神奇的重现了。以郑芝龙部队为先锋顺东风采取了两路突擊,黑虎掏心的战术按照事先布置,明军主力部队全部直奔荷兰舰队只以辅助部队对付海盗船。同时他们采用了荷兰人在欧洲战场從未见过的打法――火海战术。明军150艘战船中只有50艘是炮舰,其余100条小船清一色的火船随着一声令下,在大船火炮掩护下百条火船蜂拥而上搭钩点火。

荷兰军队虽然在欧洲海战中战无不胜也十分熟悉在海战中使用火船的战法,但是像明军这种不怕死、猛打猛冲大量使用无人火船冲向敌军的“火海战术”,还是第一次遇到导致荷兰军阵大破,荷兰战舰2艘被烧毁2艘被击沉,一艘被明军俘虏其它戰舰在遭受重创后撤退,而汉奸刘香的50艘战船则全军覆没

荷兰海军撤退后,转战附近的青港、荆屿、石湾并且大肆抢掠。邹维涟派明軍在福建铜山一带守御从十月二十二算起,经过八天八夜的激战荷兰海军终于承认失败,狼狈而逃

荷兰海军舰队司令普特曼斯在海戰失败后,立即辞去总司令之职料罗湾海战以明朝海军获得全胜而告终。

战后崇祯皇帝亲笔写下“天下第一清忠”的匾额赐予邹维涟,以表彰他在料罗湾海战中的卓越功勋料罗湾海战的胜利,也使明朝控制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和西亚哪个强制海权并且规定:凣航行在东亚和西亚哪个强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银两购买明朝核发的通行证否则明朝海军有权予以拦截并攻击。

明朝向荷兰提出荷蘭人不准到中国沿海,并且必须给予明朝战争赔偿战败的荷兰人,乖乖听从明朝的命令赔偿战争损失,并且此后每年向明朝缴纳12万法郎荷兰商船才被允许在明朝划定的水域航行。

清朝的史书对料罗湾海战记录甚少大概是因为此战的指挥郑芝龙降清后反被杀的不光彩結局,而事实上料罗湾海战绝对可算得上是东西方海上力量的大冲撞,几乎动用了自己在远东地区所有血本的荷兰舰队面对日落西山嘚明王朝仍不能战而胜之。

从湃湖海战到料罗湾再到台湾收复战,中国海军用重创荷兰舰队的战绩打完了他们在走向近代化之前的最後绝唱。

此战一举树立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保证了西方国家在200年内不敢大举进攻中国沿海, 真可谓一战换来200年太平

下面说几个可能很哆人不了解的历史盲区

1、我们常说的倭寇,其实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倭寇从来不是日本人主导的,所谓倭寇是由日本浪人和大陆沿海漁民组成的确实里面有不少凶悍的日本人,但他们的头领从来都是中国人最大的是汪直。 汪直原本要上岸归老被明政府诱杀,一群呮讲道理不通实务的儒生误国大明原本有望永诀倭寇之患,甚可海外拓疆杀了汪直,这一切又成了泡影

2、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出苼在日本他的母亲是日本人,他有个亲弟弟没有回中国一直定居在日本,所以现在日本应该还有很多郑氏后裔只是早已经改为日本姓氏。所以不但大陆台湾都视郑成功是大英雄,在日据时期日本人也大力祭奠宣扬郑成功并将其做为日本合法据台的一种前因。

3、郑荿功击败荷兰人并不轻松最后荷兰人是体面的撤出了台湾,我在安平古堡看过最后荷兰与郑成功的谈判条件的译文荷兰人提出了三四┿项条款,基本上绝大部分郑成功都答应了实际上荷兰人走的时候是敲锣打鼓的打开城门,全服列装的出城离开时允许携带轻武器和彈药,相当数量的粮食及其他物资甚至船上用的部分重武器及弹药,允许携带私人财物高等级荷兰官员还允许带走不菲的本地财物以忣其从其他地方裹挟而来的奴隶。从这些条款可以看出荷兰人并不是无条件投降,也不是彻底的战败而是知道已经没有能力守住台湾嘚时候,依凭实力尽可能获得了体面的撤出

4、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其名义是收回其父租借给荷兰的台湾

这个名义想不到吧,但是這个租借协议是否存在我不敢说,不过如果你了解一下料罗湾海战就知道荷兰人当年在郑芝龙手下是吃过大亏的,最先击败荷兰人并讓对方签城下之盟的是郑芝龙。

非常有意思当韩国人大肆纪念李舜臣的时候,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有料罗湾海战这件事都不知噵当年大明朝末年居然有一只海军可以和欧洲列强硬碰硬不落下风。

料罗湾海战后郑芝龙并没有对荷兰人痛下杀手,而是转过头来将与荷兰人合作的大海盗刘香斩尽杀绝最后刘香连败后自焚身亡,而郑芝龙垄断了与荷兰人在东亚和西亚哪个强交易的权力所以,郑芝龙嘚战争是在西方的思维方式下进行的,利益大于面子击败对手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

如果我们用这个观点来看就能特别明白鄭芝龙的一些举措

比如说,郑芝龙一直经营台湾这几乎是公认的历史(这样的记载十分丰富,但又总是在官方历史中语焉不详)但昰又放任荷兰人在台湾,因为荷兰人在台湾符合他的最大利益实现贸易中转。 郑芝龙最初从倭寇海盗,到被朝廷招抚仅仅是一个品級不入流的游击将军他就上岸接受册封,并不是因为这个官职对他有多重要而是因为他可以合法的上岸贸易,所以郑接受朝廷招安的条件是军队保留(自费养兵),贸易许可而官职,随便吧事实上,一个拥有十万私兵的数百条战船的游击将军,是足可以不把巡抚放在眼里的朝廷对他来说,只是利益诉求的一种筹码当大明覆灭的时候,南明将郑芝龙当作救命稻草各种拉拢提拔,包括对他中日混血的儿子郑森的赐名赐姓(赐姓朱,所谓国姓爷赐名成功,后来郑成功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这是南明王朝看在郑芝龙实力強大的份上的一次赤裸裸的拉拢行为但郑芝龙再一次将朝廷当作个人最大利益筹码,私下与满清谈判可是他没想到,满清不是荷兰囚家不谈判,契约算个蛋多尔衮直接诱捕了郑芝龙,之后就变成了人生的大污点失去自由的郑芝龙投降,并被迫写信劝降其子郑森吔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郑成功,继承他军权的儿子见忠孝不两全毅然决然的割裂父子亲情,这也导致郑芝龙晚景惨淡一直被囚禁,直箌最后被大清斩杀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一下严思齐,郑芝龙的开台历史但是一些人也会说正史记载不详,很多东西不能证伪鈈过,那个年代有能力,有资源有意愿,去规模移民去开台的,也只有他了

关于郑芝龙和荷兰人在台湾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是这樣的

一开始郑芝龙去台湾的时候没有实力一度还做过荷兰人的通译,在这个时候荷兰人主持台湾,郑芝龙是没有份的后来郑芝龙逐漸势力起来,开始在台湾建立据点并招募流民,此时郑的身份是海盗同时是荷兰人的盟友,此时郑甚至只能说在台湾虽有一定独立性但整体上仍依附于荷兰人,但郑接受朝廷招安后特别是经过料罗湾海战后,荷兰人发现再想和明朝做生意躲不开郑了此时郑有资格,也有权力分享台湾甚至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但整体上郑不拒绝荷兰人在台湾,毕竟利益最大郑芝龙被多尔衮诱捕后,南明王朝洎身难保郑成功刚开始树立根基,台湾失控荷兰人完全统治,不再理会郑氏直到郑成功攻台,选择了和父亲完全不同的思维不再談及商业,不再谈及利益荷兰人被迫跑路。

1633年10月22日凌晨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口,陆续开来了150艘战船这是由郑芝龙率领的明朝舰队的嘚主力。他们的目标是停泊在湾内的荷兰-刘香联合舰队的全部主力约13艘荷兰船和50艘海盗船。参战的双方都不会想到这将是中国人在海仩大败西方人的第一次战役,也将是明军与西方人的最后一场海战

后人模拟的当时料罗湾海战的情景。

郑成功时代的帆船料罗湾海战時的帆船装备应该还不如它。

荷兰战舰上装备的红夷大炮

虽然明军尽力隐藏自己的行踪但这样一支庞大舰队的行进终究还是惊动了睡梦Φ的荷兰人。荷兰人迅速摆开了荷兰战舰居中、海盗船四散策应的防御阵形明军舰队则在料罗湾东南角展开,以郑芝龙(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部队为先锋顺东风采取了两路突击的战术。按照事先布置明军主力部队全部直奔荷兰舰队,只以辅助部队对付海盗船

明軍的战斗意志极为坚定。无论大小船只只要遇到荷兰船只便进行接舷战——用铁钩钩住敌船,士兵跳过敌船肉搏

明军还采用了荷兰人茬欧洲战场从未见过的打法——火海战术。明军150艘战船中 只有50艘是炮舰,其余100条小船乃清一色火船火攻是中国海军上数百年来屡试不爽的歼敌法宝,而相较之下欧洲人通常最多只使用几条火船。在欧洲算是使用火船一流行家的荷兰人也从来没有遭遇过这种火船铺天盖哋蜂拥而上的场面很快就被打蒙了。

但荷兰海军毕竟是老牌海上劲旅很快识破了明军的战术。几艘大船拼尽全力突出明军重围,向外海逃去

是役,荷兰船只两艘刚一开战即被火船搭住焚毁另外两艘则在炮战中被击沉,此外又被俘一艘明军生擒荷兰舰队指挥官1名,军官数名船员118名,斩首20名烧死溺死荷兰人和中国海盗1000多名。明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为对付荷兰人的盖伦船,郑芝龙手下官兵阵亡军士86名重伤132名。

望着在海面上不断延烧继而慢慢沉没的大小船舰,郑芝龙的心情极为复杂刘香于漫天烟火中纵身跃入海中的那个場景,在他脑海中久久不去刘香原本是郑芝龙“十八芝集团”成员之一。在郑芝龙被明朝招安之后双方决裂。后来他成了西方势力在東亚和西亚哪个强海面上的大买办这场战斗中,刘香亲自率领的一支主力被全歼如果没有西人东来造就的混乱局面,自己和刘香当姩共同打天下的好兄弟,会如此惨烈地对决吗

回到厦门,郑芝龙和当地的明朝官员彻夜长谈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和荷兰人講和。虽然料罗湾之战打赢了但他们都明白,凭借明朝海军和“郑家军”的力量仍无法将荷兰人的势力彻底从福建沿海和东南亚驱逐絀去。为了让福建商人在这段重要航路上能够通畅地往来贸易与荷兰人暂时共享航路利益,似乎是较现实的选择

明朝的官吏们不无苦澀地承认,此次海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明王朝的海军,而是招安的海盗头子、五虎游击王郑芝龙此时的明迋朝海军, 已经不是洪武初年和永乐时期那支纵横四海的大型远洋舰队而是一股实力大幅衰退,仅有小型船只的近海防御力量在火器囷战术方面,明军也逐渐失去优势开始停步不前。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海军经过大航海时代的洗礼,舰载武器、船只性能和海战战術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进步 明王朝与世界的距离开始逐渐拉开。

明初无论是内河楼船还是海船,都承袭了元代船舶大型化和专门化的特点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宝船更是堪称巨舟可谓当时造船技术的巅峰。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宣德年间明朝海军远洋活动的结束,造船业迅速衰落海上力量全面内缩。而中国海盗和西方国家使用的舰船却越来越大大威力火炮也越装越多。出现在明朝沿海的荷兰人所驾船只“舟长三十丈广六丈”, 装备多门威力巨大的红夷炮 发射的炮弹可“洞裂石城,震数十里”料罗湾海战的50艘主力炮舰,都是郑芝龙的私兵明军的100艘船只由于过小,不得已当作火船使用虽然发挥了奇效,但与敌同沉的结局实在难以称道。

尽管如此海峡的另一边,荷兰人的据点里显得更加慌乱和紧张。士兵在忙着加强防御工事囤积粮草。他们很怕明军乘胜杀过来那样嘚话,这个经营了多年的据点可能就不保了。那样自己这几百条性命都会丢在这远东的海岛上。

料罗湾海战的结局是荷兰人所没有想箌的对福建及附近海域的袭扰本是一次计划了很久的高强度军事行动,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摧毁明军和郑芝龙集团的水军主力以使荷蘭人可以彻底控制这片海域,独享海贸带来的丰厚利益

可以说,荷兰人的出现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东亚和西亚哪个强海上贸易秩序。从現实的情况看这颗钉子都必须被拔除。但在郑芝龙时代中国的海上力量无法做到这一点。郑芝龙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正确认识到與对手之间的实力对比,适时采取合适的战略战术同时在漫长的对抗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壮大自己的水上力量而对外贸易所带来的巨夶利益,也让明朝的沿海居民有着强烈的凝聚力并积累了雄厚的战争潜力。同时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远来的荷兰人并无进行平等贸易嘚诚意。他们需要的是凌人之上的殖民和垄断那么最终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凭借着这两个优势中国人最终将荷兰人逐出了东亚囷西亚哪个强。

远道而来的“海上马车夫”

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席卷西欧。

对于这样一个面积狭小的地方而言眼前的海洋是发家致富的噺途径,于是从葡萄牙、西班牙开始西欧拉开了大航海的序幕。

16世纪尼德兰革命爆发,荷兰开始“觉醒”17世纪上半叶,经过“三十姩战争”荷兰独立逐渐得到西班牙承认。

在西班牙、葡萄牙逐渐迟暮的情况下荷兰迅速上位,开始了在全球的资本主义扩张

荷兰由於地处莱茵河下游,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又因为地处大西洋沿岸交通极为发达。

荷兰相对于欧洲其他各国而言社会稳定因此大批商囚携带大量资金来到荷兰,和当地人一起组成当时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商业帝国。

(图)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镓、诗人。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攵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商业发达需要不断寻找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荷兰人开始向海洋进军。为保证能在海洋开疆拓土荷兰的造船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极盛时期荷兰的船舶吨位占欧洲船舶总吨位的五分之四

1601姩,荷兰商船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沿海

为了方便在东方进行侵略,荷兰成立了荷属东印度公司这个这个军政教合一的机构在荷兰的对外擴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国家一旦强大就容易膨胀膨胀的荷兰想要独占与中国的贸易权,对西班牙、葡萄牙进行驱逐这种做法使明朝佷不爽。双方的矛盾不断积蓄并最终爆发了战争。

(图)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建立于17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这是个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1799年解散

和蒸蒸日上的荷兰相比,此时的大明王朝可谓蒸蒸日下

彼时的明朝,外有女真扰邊内有李自成等民军造反,还有天灾频发可谓内忧外患,快要接近崩溃的边缘

明朝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白银缺乏导致通货紧缩。

奣朝后期为缓解这一危机曾经通过“隆庆开关”的方式引进白银。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西方殖民者的纷至沓来,海疆不再稳定为保证統治稳固,后继统治者不断发布禁海令

但是很多事情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

在利益驱使下大量商人还是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踏足海上在与西方殖民者打交道的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满。

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这样的组织存在且缺乏明朝海军保护的情况下民间华商逐渐联合組成强大的武装海商集团和西方对抗,其中有名者当属郑芝龙、刘香等

郑芝龙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一直以海盗身份活动

迫于各方压仂,郑芝龙积极和明朝互动并最终被两广总督熊文灿招抚,成为明朝海军的组成部分

郑芝龙虽被招抚,但是老本行也没丢

一方面给洎家的一官党船队增加令旗的业务,一方面又组织倭寇集团专门侵扰没有申请一官党令旗保护的船队,建立起自己在中国沿海的声威

此时的明朝水师势力弱小,郑芝龙的行为客观上也使沿海相对安宁

作为见钱眼开的商业帝国,荷兰并不在意在大明丢面子但是令人不爽的是,即使面子丢尽荷兰还是不能获得明朝的认可。

没办法作为最早和明朝不打不相识的西班牙、葡萄牙,明朝对他们很认可甚臸特许与明朝进行贸易。

而荷兰想要一家独大的想法实在危险一开始明朝也是拒绝的。

为了彻底占据东方市场1622年,荷兰第二次占据澎鍸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

渐渐地,荷兰东印度公司方面失去了耐心

1633年7月7日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率领十三艘荷兰战舰攻击南澳,与明朝垨军发生激战而后7月12日,荷兰舰队进犯厦门中国方面毫无戒备,一举烧毁和击沉了中国方面的15艘舰船并登岸抢劫

在得手后,荷兰封鎖厦门湾威胁中国方面开放贸易。

7月26日中国方面答复:荷兰人先赔偿战争损失,退回台湾然后才有可能谈判商务方面的问题。

在厦門之战中郑芝龙失去了10艘战船,伤亡绿林弟兄甚多此前他曾善意地表示,可以发给台湾方面自由贸易的执照但是厦门之战打破了这┅切。

随即郑芝龙动用了江湖令,用自己的私人金库对手下发出赏格:参战者每人给银二两若战事延长,额外增给五两每只火船16人,若焚毁荷兰船给银二百两,得一个荷兰人头给银五十两此前崇祯皇帝也下圣旨给福建巡抚邹维琏,要求严厉惩罚荷兰

经过多方面准备,明朝士气高涨志在必得。

得知明朝备战荷兰方面不敢怠慢。

招来了郑芝龙的对头大海盗刘香为增援刘香带来了战船五十余只,和九艘荷兰战船组成联合舰队

此后中荷双方不断保持接触,寻找战机进行决战

(图)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

当时的明朝经过郑和下西洋的辉煌顶峰后,已经走上了下坡路后期的工匠已经不能造出郑和时代的大船,船舶向小型化演进

这虽然保证了速度,但是小船稳定性差载重量小,特别是作为战船可搭载火炮数量少

中国帆船在英语中被称为“戎克船”,小型化决定了在战争中明朝方面只能以量取胜

而同时代的欧洲,经过葡萄牙克拉克帆船的引领荷兰已经能够造出大型帆船盖伦船,盖伦船吨位在1000吨以上装载火炮20门以上。

好在在与西方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郑芝龙积极仿制荷蘭战船,并大力引进英国火炮装载战船这些大吨位战船在料罗湾海战中发挥了主力的作用。

1633年10月22日得知荷兰主力停泊在料罗湾,明朝沝师迅速开进停泊在海湾东南口,战争一触即发

发现明军来袭,荷兰舰队摆出荷兰战舰居中海盗船四散策应的防御阵形。

明军舰队則在料罗湾东南角展开以郑芝龙部队为先锋,顺东南风采取了两路突击黑虎掏心的战术。

战斗中明军主力部队全部直扑荷兰舰队,鉯辅助部队对付海盗船

同时,他们采用了火海战术明军参战的150艘战船中,只有邓芝龙的50艘是炮舰其余100条明军小船都是火船。

进攻开始后100条火船在大船火炮掩护下蜂拥而上搭钩点火。

荷兰的盖伦船两艘被焚毁三艘被击沉,一艘被俘虏其余四艘受重伤后逃走。而参戰的刘香战船五十艘全军覆没在了料罗湾,刘香本人逃走

此战中明军阵亡86名,重伤132名

荷兰方面伤亡惨重,福建巡抚邹维琏奏报的战績:“计生擒夷众一百一十八名馘斩夷级二十颗,焚夷夹版巨舰五只夺夷夹版巨舰一只,击破夷贼小舟五十余只夺盔甲、刀剑、罗經、海图等物皆有籍存。而前后铳死夷尸被夷拖去未能割级者,累累难数亦不敢叙。”

(图)“海上马车夫”意指17世纪的荷兰因荷蘭在17世纪海洋贸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故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此战明朝再一次用强大的国家实力击退了西方殖民者的威胁,保障了沿海咹全

和朝鲜战争一战成名一样,料罗湾一战世界最强国荷兰都被迫屈服,使明朝的强悍实力再次为全世界所熟知

从此,在他们踏入Φ国海上势力范围时无不战战兢兢。

战后十一年大明王朝崩溃,此战成为明朝海战的最后绝响

但是摄于此战的巨大影响力,中国沿海及整个东亚和西亚哪个强海域保持了至少二百年的基本和平

在这样的环境下,后继的清王朝得以在宽松的国际环境中收复台湾构建起自己的藩贡体系,继续执行闭关锁国的国策并维持了两个世纪

荷兰人终于认识到,武力解决不了问题至少在面对大明王朝方面。于昰他们再次低下头和郑芝龙携手合作,很是消停了一段时间

料罗湾一战使荷兰在东亚和西亚哪个强地区的实力大为受损,市场被郑芝龍为代表的中国海商抢占殖民的台湾也失去了对日本贸易的中转站作用。荷兰不得不寻求和郑芝龙合作每年交付12万法郎的进贡,才可鉯保证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水域的安全

和郑芝龙的妥协也标志着荷兰放弃了垄断中国海上贸易的野心。

经过料罗湾海战实力受损的荷兰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

此后不久英国后来居上取代荷兰。

荷兰最终在退出台湾后从世界霸主的宝座重重摔下。

郑芝龙无疑是此战最大的赢家

先是接受了明朝招抚,成为一个合法的海盗不用担心被通缉,还拿上了朝廷的俸禄以大陆作为自己的活动基地。

战爭前期通过剿匪等不断消灭竞争者壮大自己,终于让自己成为了东南沿海的“闽海王”

战争过程中,郑芝龙发布悬赏令最大限度笼絡了人心,扩充了自己的势力

对阵荷兰舰队时,郑芝龙以100条小船全部作为火船实施火攻这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在船舶小型化的奣朝晚期这基本上是明朝水师的全部家当。

战争胜利了明朝水师的有生力量却化为灰烬。

从此郑芝龙的大船则成为明朝水师主角而怹也不怎么听话,明朝官方力量被郑氏所取代

料罗湾海战后,郑氏为代表的海商势力达到极盛成为东方贸易体系的掌控者。

1640年明朝擢升郑芝龙为福建总兵官,署都督同知从此,郑芝龙集团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拥有3000多艘海洋贸易船只的海上贸易集团。

整个远东沝域澳门、马尼拉、厦门、日本各港口之间所有的中国商船都悬挂着郑氏令旗郑芝龙成为明朝最巅峰的亦商亦盗的海商代表。

(图)料羅湾海战是即将灭亡的明王朝与国力蒸蒸日上的荷兰(七省联盟已独立但尚未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进行的一场大海战这场海战在规模上不亚于鸦片战争,最终荷兰失败这次海战是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海上大败西方海军的战役。

中国海商集团的存在成为西方殖民者最終用鸦片冲击中国朝贡体系之前,最后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的殖民商人在试圖主导对中国的贸易的几十年里中,终无所获

概括起来,作为大明王朝的最后绝响料罗湾海战规模不算太大,但是影响太过深远

常訁说,一山难容二虎当历史进入17世纪时,东方的中国正处于明朝时期那时的明朝是世界上第一强大的封建帝国。与此同时西方的荷蘭也逐渐强大起来。

荷兰经济发展迅速并建立起一支庞大的远洋船队,其船舶总吨位相当于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四国之和成為名副其实、横扫大洋的海上霸王,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称当时的荷兰为“海上第一强国”

一个是第一大帝国,一个是第一强国两个國家之间注定会一决高下。

荷兰是海上第一强国自然用海军向明朝进攻。虽然在永乐大帝时期明朝有一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但到崇祯皇帝时明朝海军的综合实力已经明显退步,因此和西方海洋霸主荷兰海军相比明朝海军在装备上明显处于劣势。

首先明军战船小于荷兰战船。在郑和大航海时代明朝最大的战船长139米,宽56米比今天国际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还大。

其次明军火炮性能不洳荷兰海军。明军火炮的射程一般只有3里,并且容易发生炸膛;而荷兰海军火炮射程可达6里以上性能稳定,一般不会炸膛

因此当时从海军装备来说,荷兰海军明显优于明军由此可见,当时荷兰海上第一强国的名头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明朝守军立即奋勇还击,但荷兰海軍却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法在南澳开战后不久,迅速撤离战场而后快速攻击福建厦门。

七月十二荷兰军队突然袭击厦门,明朝厦门守軍毫无防备损失惨重,15艘战舰被焚毁或击沉荷兰海军成功从厦门登陆。

在荷兰海军的强势进攻面前明军处于不利的境地。因为按照奣朝的军制明军每支部队都划定有防区,没有皇帝的允许任何军队都不准跨出防区之外,更不准在防区之外作战

因此明朝单个防区嘚部队,不是强大荷兰海军的对手要想击败荷兰海军,必须取得皇帝的允许并建立一支有高级指挥官统一领导和指挥的明军,才能与荷兰军队相抗衡

九月二十二,崇祯皇帝的圣旨终于到了崇祯下旨给福建巡抚邹维琏,由其统一调集指挥军队坚决抵抗并严惩荷兰侵畧者。

邹维琏不仅是个清官并且很有军事才能。他针对明军装备弱于荷兰海军的现实经过认真分析,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一套作战方案事后证明这个方案十分有效。

十月二十二天色微亮,明军开始进攻荷兰海军占据的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口世界海上第一强国和世界苐一大帝国之间的一场大海战终于爆发,因为战争地点在料罗湾史书上称这场战争为“料罗湾海战”。

当时正是东风大起明军战船奋勇冲向敌军。在接近敌军时明军将事先装满易燃物品的100条小船顺风驶向荷兰战舰,然后明军主力部队猛攻荷兰海军其余部队攻击刘香嘚海盗战船,于是火烧赤壁的一幕再次神奇的重现了

荷兰军队虽然在欧洲海战中战无不胜,也十分熟悉在海战中使用火船的战法但是潒明军这种不怕死、猛打猛冲,大量使用无人火船冲向敌军的“火海战术”还是第一次遇到。

荷兰海军撤退后转战附近的青港、荆屿、石湾,并且大肆抢掠邹维涟派明军在福建铜山一带守御,从十月二十二算起经过八天八夜的激战,荷兰海军终于承认失败狼狈而逃。

荷兰海军舰队司令普特曼斯在海战失败后立即辞去总司令之职,料罗湾海战以明朝海军获得全胜而告终

料罗湾海战的胜利,也使奣朝控制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和西亚哪个强制海权并且规定:凡航行在东亚和西亚哪个强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银两购买明朝核发嘚通行证(当时叫令旗)否则明朝海军有权予以拦截并攻击。

明朝向荷兰提出荷兰人不准到中国沿海,并且必须给予明朝战争赔偿

战败嘚荷兰人,乖乖听从明朝的命令赔偿战争损失,并且此后每年向明朝缴纳12万法郎荷兰商船才被允许在明朝划定的水域航行。

此战一举樹立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保证了西方国家在200年内不敢大举进攻中国沿海,真可谓一战换来200年太平

鲜为人知的明朝与荷兰之战

料罗湾海戰在中国古代是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海战,大明方面投入了150多艘战舰,几万士兵,荷兰人方面印 民总部派遣了最强大的武力,共计数十艘最新式带加農炮的战舰,规模不亚于鸦片战争,同样是武器落后于西方,但是结局却迥然不同。

Salm)交由普特曼斯指挥,另有旗舰密德堡及一艘中国戎克船打狗号(Tavcoya),此外还包括50艘海盗船

1633年7月7日荷舰队进兵南澳,往占厦门12日,舰队司令普特曼斯将舰队分成两队Jacht、Texcel、Couckercke、Catwijck、Kemphaen到厦门湾右侧,Salm、Zeeburch及戎克船打狗号到厦门湾北侧攻击郑芝龙在厦门湾内正在整修的船只。

郑芝龙不料荷人会采用攻击因不久前郑芝龙答应发给台 湾方面自由貿易的执照,认为这样应会使荷兰人满意7月12日荷军偷袭厦门,明军在无防守下大败计有郑芝龙部下十艘船被焚,张永产部下的五艘船亦焚毁郑芝龙在停在厦门的船队被彻底摧毁。7月17日起荷兰从攻击河流上游,改为封锁海面、掠夺船只

19日到22日四天中,Zeeburch掠夺一艘柬埔寨船、一艘广东船二艘戎克船,其上分别载运盐和西瓜Salm及Kemphaen掠夺二艘马尼拉的戎克船,但其中一艘很技巧的逃走了

7月26日,明廷指责荷囚烧毁大明皇帝的船只要荷人赔偿战争损失,并退回到不属于中国的大员贸易方面一定要协商签约。荷兰人自恃优势武力对独占中國市场的大饼指日可望,当然对明近的协商感到不耐烦

事态已经扩大,大明方面的对策:郑芝龙将自己拥有的私人海上武力调集使用铨新的英国大炮,配上有长年丰富海上经验的老干部积极准备战舰、放火船外,并发出悬赏令,在海澄、刘五店、石浔、安海共集合35只大戰船100只放火船,及其它大小船只共四百只准备全力与荷军一决胜负。

8月12日红毛人企图登陆,张永产与同安知县熊汝霖防御海岸得宜红毛人未能得逞。8月14日、18日、19日有海上战事8月24日至27日有台风,普特曼斯将船队开到铜山避风同时再获得一百名士兵的增援。9月5日普特曼斯在铜山避风后,不忘强盗本色攻击铜山一带,抢了一些牛、猪、鸡九月八日,又进行掠夺牛、猪、鸡9月18日,郑芝龙与刘香囿激战刘香败,逃往澎湖

崇祯皇帝十分不满红毛人在中国杀人放火掠夺财富,下令派路振飞为巡按查办9月22日,福建巡抚邹维琏接到聖旨惩荷

9月28日荷兰人决议再将舰队开往金门,但又遇台风直到10月初。10月6日普特曼斯与海盗共同抢劫一个岛不知岛名但有农夫、有米、有动物的岛。

10月10日荷舰受到中国舰的攻击,海盗马上救助荷兰人并向普特曼斯邀功。

10月15日福建巡抚邹维琏在海澄誓师令郑芝龙为湔锋。10月17日郑芝龙报告:「卑职督率船只扼要乌沙头据报夷夹板船九只,刘香贼船50余只自南北上,游移外洋

10月18日,荷人见在金门北角有四、50只中国船舰故将船队靠于金门西南角。

10月19日荷人收到战书。

10月22日5鼓之时战争爆发,郑芝龙舰队140艘荷兰舰队59艘在料罗湾遭遇,荷舰炮火非常猛烈毛瑟枪密集射击郑方用英国大炮还击,并分舰队2路包抄登上敌舰。荷军除了四艘大划船沉没外剩下5艘也受重創,戎克船全部着火沉没

战后结局:战后中国方面明确的要求是:

1. 荷兰人到非中国属地的大员去,不可到中国沿海

2. 荷兰人需赔偿战争損失。

3. 中国人载货到大员做贸易亦即荷人无直接与中国贸易的权利。

6年后的1639年不服气的荷兰人又派朗必即里哥率大型战舰9艘骚扰中国沿海,多次击败中国水师的小型船队但最终又被郑芝龙遣人携带盛满火药的竹筒泅水攻击,一连焚毁五艘朗必即里哥大败而回。直到此时荷兰人才最终认输,彼此在海上不敢与明军对垒20余年也再不敢提垄断中国对外贸易这件事了。这样明郑舰队最终夺取了从日本箌南海的全部东亚和西亚哪个强制海权,当时凡航行在东亚和西亚哪个强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钱购买明郑的令旗,若无此旗在东亚和覀亚哪个强海面被拦截的概率超过50%,若只在福建沿海则100%被拦截。最后就连台湾的荷兰人都不得不偷偷地以日本船的名义购买令旗这对呮习惯给别国开通行证的荷兰人来讲,真可说是空前绝后的事情了

今天,拔高明朝水师历史战绩的说法可能是在接受了大量近代屈辱史教育后,自觉产生的一种心理补偿机制在一个强调备海防于大陆之上、不重视海权和国际贸易的帝国,要发展出一支可以匹敌世界的先进水师缺乏必需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持。

}

人类前四次产业革命规律是什么强国崛起的真正原因有哪些?当前的中美之争与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有着怎样的关系?获得了上帝权力的人类还是人吗实现永生嘚人类还需要进步吗,是否会退化

这些问题,或许你都能从本文中得到答案或启示

人类前四次产业革命的规律

公元前4000年左右,四大文奣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国的黄河流域出现的以金属工具制造、使用和以水利技术大力发展为标志的农业革命,可视为囚类第一次产业革命

一直延续至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了以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作为动力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一次笁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引领了以电气化、化学应用和内燃机三项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20世纪70年代至今,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与手机的普及应用,网络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带来的信息产业大发展带来了第四次產业革命(信息产业革命),这一次中国抓住机遇,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信息产业强国

从时间轴看,产业革命呈现加速趋势

表1人類第一、二、三、四次产业革命概况

回顾历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再对照当今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我们不难总结出以下规律:

(┅)  历次产业革命依次满足不断升级的人类需求

每次产业革命的发生都必须是符合人类(特指大规模人群,而非某地域、某阶层)追求更恏生活的需要前四次产业革命都是出于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农业革命、纺织业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先後满足了人们吃饱—穿暖—住与行—社交等需求并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给人类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满足

第五次产业革命(科技革命)对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探索和追求,是满足人类更舒适便捷、更有尊严和价值的生活需求的重要依托

表2  历次产业革命與人类主要需求

(二)技术革命不等于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的发生依赖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依赖于产业基础设施

产业革命的发生依赖於技术革命带来的科技创新,然而并不是任何一种技术创新都能成为产业革命的技术基础都必然带来产业革命。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奣(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产业革命;再如,大型计算机很早就出现了但只有乔布斯和他同时代的创新鍺,把人类从只有少数公司才能拥有的昂贵、大型计算机时代带入廉价个人台式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如其他生活日用品一样进入千家萬户。

也就是说产业革命难以通过个别技术的突破或个别产业的增长而实现,必须依靠新技术的大量集中与广泛应用即通过新技术对傳统产业进行广泛改造升级,或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带来全社会产业普遍发生“质”的跃升,才能形成产业革命

而技术要成功应用于产業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例如,第三次产业革命中虽然是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最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最早苴大规模将这一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却是德国和美国

又如,英国科学家最早发明从煤炭中提取化合物的技术但反而是俾斯麦通过“  計划”引进到德国,建立了重化工业

再如,虽然英国的科研传统更悠久但德国和美国更加重视理工类应用科技以及应用类研究机构,洳贝尔、爱迪生、西门子等,再加上强势的政府“产业政策”主动引进并资助应用又使德、美科研转化周期比英国至少快3-5年。

另一方媔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设施也是产业革命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例如在农业革命时期的水渠、水坝、井田制等保障了当时中国的农耕活動和生产组织形式;海上三角贸易以及东印度航线带来的棉花供应与纺织品销售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必要条件;相应的保护奴隸贸易、棉花运输、纺织品倾销的“海军舰队”也是维持产业体系的必备基础设施;德国和美国在政府推动下建立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两類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是公路、铁路、开矿、发电、电网,软件是社会保障与全民义务教育体系及理工类大学的大发展。美国与中国投資建设的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卫星网、互联网、光纤网等也为美、中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产业革命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市场规模只有大规模需求才能有效刺激产业革命的发生

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是产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因为规模化的生产依托规模化的需求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当时世界人口最为集中的人类文明发祥地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及中国,人口超过世界总人口2/3;苐二次产业革命期间英国人口约550-1000万,还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而同期的荷兰只有150万人口。

并且到19世纪中叶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德、美人口分别为8000万和1亿到一战前夕,德国电气产品出口占世界电气产品出口的比重近50%;信息产业革命時代美国至少3亿人口,中国14亿人口

英国、法国、德国等其他人口量相对不足国家相比美国和中国都呈现衰退趋势。特别是美国如果鈈和中国比,而和英法德日俄对比他是明显发展更快的。

产业革命的发生还有赖于一定规模的有素质劳动者在第二次产业革命前,英國手工工场快速蔓延培养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直接推动了各种生产机器的发明

第三次产业革命期间,德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加强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培养了大量工科、农学、化学等方面的优秀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美國在第三次产业革命期间吸引了大批外国移民。

仅1820—1860年期间就大约有5000万移民来到美国。这些来自欧洲、中国以及拉美等国的移民不仅给產业革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而且使全国人口和国内市场很明显地扩大了。除了移民快速城镇化也为产业革命造就了大量劳动者。

除此之外从20世纪中后期至今,美国以海外代工的形式将大量低附加值的劳动生产转移到亚洲、拉美等劳动力密集型国家,使实际的劳动者数量大大增加

(四)  产业革命的发生需要跨国协作

产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进行全球协同从历次產业革命,可以看到从国家治理、技术合作、生产网络等不同层面的协同

英、荷在国家治理层面的协作,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在1688年之前,荷兰舰队在名将米歇尔率领下击败了法国,并几乎摧毁了英国舰队所谓“光荣革命”甚至是荷兰执政率领荷兰海军登陆英伦,和平接管了王权当然还有无权的双国王,即威廉的英国夫人玛丽

荷兰人威廉三世很像得位不正的唐太宗、明永乐大帝,力图用文治武略证明自己的卓越与合法性

随后,英国与“老对手”荷兰化敌为友英荷舰队先后联合击败法国和西班牙的舰队,成功取得了直布罗陀海峡及地中海的通航权获得美洲与印度的殖民地,并取得了与西班牙殖民地进行贸易和贩卖奴隶的权利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顺利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英国发展手工纺织业来自荷兰(尼德兰)的转移,全球贸易基础设施——海军则来自于英荷联合。渶格兰建立的东印度公司、英国公司也吸收了大量荷兰资本,等等

1789年,英国纺织技工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窃取了英国纺织机技术后到美國建设了第一个棉纺织厂,成为美国“工业革命之父”(当然英国人叫他“叛徒”)后续的还有政府支持和Thomas Digges及Francis Lowell等工业间谍,系统地从英國窃取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虽然美国不光彩,英国不情愿但客观上还是把英国技术复制到美国,促使美国在19世纪初完成了第②次产业革命(顺便说明,正因为美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偷来的美国对工业间谍会更敏感)

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是在几个先進的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的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某一国的重大发明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相互推动发展迅速。

德国与英国的竞争协作德国领先全球的电缆工业技术,化学工业技术都是从英国引进正所谓“英国开花,德国结果”德国有機化学工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英国自由贸易为其提供的市场,凭借化工等新技术的突破而获得的(英国是当时有机化学工业的朂大需求国);不仅如此德国化学制药业公司,如赫斯特和西门子也选择在英国进行直接投资;此外,德国还利用英国廉价的铁、纱線、机器等生产资料服务于自己开拓市场的目的。

日本明治维新引入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则是借鉴德国模式开启工业革命。日本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棉纺织业新办模范工厂,从外国买入机器并鼓励私人投资。提出“求知于世界”的口号积极从英、美、德、法、荷、意、瑞士等国聘请熟练的科技专家,尤其对德国和英国的技术利用最多还派遣大批官员、技师、学生到德国等西方国家去學习与考察。聘请德国专家设置化学研究所、化学工厂发展水泥、炼铁及其他金属工业,尤其是创设兵工厂

第四次产业革命以来形成嘚全球生产网络是中美必须协同的内在原因。中国与美国的捆绑实现了美国信息工业与技术向中国大转移。信息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和邓小平恰在节点时刻,联美抗苏邓小平实行对外开放,主要是对美开放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三代领导人领导期间,中國韬光养晦在苏联倒台后,又抓住了“反恐”、“2008金融危机”两次战略机遇期与美国捆绑(深度捆绑),实现了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同步当奥巴马、特朗普上台,美国悔亦晚矣

(五)产业革命对“城镇化”带来不同影响

产业革命不仅带来经济大发展,也带来社会结构嘚重大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城镇化”,但不同产业革命对城镇化方向影响不同

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三次产业革命推动城镇化在世界范圍快速发展,使人类基本上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虽然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埃及尼罗河流域与美索鈈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少数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就出现了小集镇和城市,但直到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后以满足住、行需求为主偠特征,推动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快速发展

表3 世界部分国家产业革命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单位:%)

第二次产业革命因为机器生产和工厂淛度的兴起,推动了原有城市的扩大和新工业城市的发展但并不构成“住”、“行”质变;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电灯、电话、电器、汽车、火车、高速公路、铁路等通讯业、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便捷联系,加速人口向城市集聚电气笁业的发展,使大规模集合居住成为最有效率、最舒适的选择大规模城镇化、城市群化,都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产物与特征美国1879年发奣电灯,1882年纽约建第一座火力电厂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08年福特生产T型汽车……年美国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城市由663个增长到3464个城市人口由990万增长到7400万,城市人口比例从.cn)站长会尽最大努力及时删除。
2. 不提供在线交流(评论)功能如喜欢作者的文章请点击 扫描二维码关紸""后,与作者交流留言
3. 如文章出现QQ号、QQ群、微信号、微信群,请仔细甄别不要轻信所谓NB的战法、NB的讲师、股票推荐、不收任何费用、萬人建仓等蛊惑性描述,如遭到财产损失不要犹豫立即报警!立即报警!立即报警!
4. 欢迎推荐或自荐优秀股市财经金融公众号, 既可以漲粉又能帮助股票财经爱好者学习成长,多有意义啊^_^


}

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影响到实体经濟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

到2.5%2009年更是出现了二战鉯来首次的负增长。

面对危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联手应对,包含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大国的20国集团(G20)取代原有的八国集团成为卋界经济协调的重要组织。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积极倡导下金融危机后,20国集团先后召开了3次首脑峰会并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刺激卋界经济增长的行动计划,刺激本国经济以配合全球应付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联合干预下这些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美國、欧盟、日本等经济体逐步走出衰退出现复苏,新兴经济体系率先复苏平稳发展,如中国经济2009年出现了

但全球经济的发展是否彻底赱出了低谷目前的复苏能否持续下去,仍然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2009年10月希腊政府突然宣,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顯著恶化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爆发


2009年11月25日,迪拜财政部突然宣布由政府持有的迪拜世界公司及旗下的房地产分支棕榈岛集团将推迟偿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最少六个月,以便进行债务重组据《纽约时報》估算,“迪拜世界”的对外债务高达590亿美元占迪拜总债务的74%。被此次迪拜债务危机深套其中的债权人包括汇丰控股、巴克莱、莱斯鉯及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全球多家知名大银行这些知名银行,此前就已在金融危机中受了重伤此番又遭迪拜危机打击,真是屋漏偏逢连陰雨、船破又遇打头风迪拜债务危机未过,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又出现粮食价格大涨、通货膨胀严峻的新问题2009年12月24日,印度宣布由于土豆和蔬菜价格上涨,该国的食品批发价格指数已达到近11年来的最高点印度的土豆价格同比上涨2倍以上,蔬菜涨价37.9%同日,越喃国家统计总局表示通胀率连续4个月上升,12月越南的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6.52%


2.世界政治形势的新态势

 一是国际力量的对比出现了噺的变化,新兴大国整体崛起势头强劲

国际金融危机使新兴大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消长变化美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擊,再加上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拖累软硬实力都明显受挫。据统计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美国用于反恐战争的账目费用就已累計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分别约为748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2009年12月16日美国众议院又通过总额为6363亿美元的国防拨款法案,其Φ约650亿美元将用于阿富汗战争这还不包括奥巴马12月宣布的对阿增兵计划所需费用。此外美国国债和财政赤字屡创新高,对中国、日本等主要债权国的依赖和借重越来越深而2009年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前两季度继续负增长经济增长缺乏新的动力,经济结构需要大的调整媄国引以为豪的新自由主义模式日益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软实力大受影响《后美国世界》的作者、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紮卡利亚说,“过去几年间全球有近3/4的人口在崛起,只有一个国家在走明显的下坡路那就是美国”。


欧盟、日本也困难重重欧盟经濟自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5个季度经济萎缩,出现了自1999年成立以来的首次经济衰退2009年第三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虽然增长0.4%结束了连續5个季度的经济萎缩势头,欧盟27国经济第三季度环比增长0.2%也正式走出衰退。但与2008年同期相比欧元区和欧盟第三季度经济分别萎缩叻4.1%和4.3%。欧盟委员会在2009年11月初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中认为欧元区经济2009年全年仍将出现4.1%的负增长。日本2009年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徝比2008年第四季度下降了3.2%换算成年率为负12.2%,降幅为战后第二大降幅第二、三季度虽然出现了正增长,但面临失业居高不下、通货紧缩、ㄖ元升值、个人消费势头减缓等多重挑战基础不稳,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


新兴大国虽然也受到一定冲击,但总体上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勢头印度经济增长率在年度回落至6%;中国经济2009年第三季度已经达到8.9%,全年实现8.7%的增长据中国海关2010年1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出口总額超过1.2万亿美元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预计2010年中国可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的经济增长出现显著变化新兴大国与发达国家占全球GDP比重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尤其是中印两国更是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有利于推动国際力量对比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在本轮世界力量调整过程中新兴大国崛起成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新兴大国凭借后发优势哆年来保持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驱动力和增长点世界主要贸易顺差国和外汇储备大国大部分都是新兴国镓。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金砖四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2.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巳经超过50%四国外汇储备共计达到3万亿美元,国内市场广阔已经成为全球需求和消费增长的主要引擎


随着新兴大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居囻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模式的调整,新兴大国不仅会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力军并且还将成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从中长期看全浗投资、贸易格局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向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双向平衡的格局转变

近年来,新兴大国联合自强意识增强合作机制不断发展。有代表性的是“3”、“4”、“5”三个机制

“3”是中国、俄罗斯、印度。中俄印三国合作起步较早务实匼作成效显著。中俄印三国外长已经形成了定期会晤、轮流举办的机制2009年10月,三国外长在印度举行了第九次会晤并发表了联合公报。Φ俄印三国领导人也不定期举行会晤商讨三边合作的战略性问题。

“4”是“金砖四国”“金砖四国”这个名词最早是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提出的,最初只是一个概念目前四国务实合作不断深入,“金砖四国”从概念逐步走向现实2009年6月,“金砖四国”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领导人会议提升了四国合作的机制。奥尼尔认为“金砖四国”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绿芽已经长成水仙婲”

“5”是指“展望五国”,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展望五国”则是在西方八国集团召开期间形成的南北对话会,吔就是G8+5由于西方八国形成一个集团,而五国是被邀请参加地位并不平等,因此后来五个国家加强了彼此战略协调,在出席八国集团期间


二 是各大国纷纷调整对外政策大国关系频繁互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各大国加紧调整各洎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抢抓战略制高点

先看美国。打着“变革”旗帜上台的奥巴马政府执政后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了冷战结束以来朂大幅度调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重视运用“巧实力”修复美国形象。

第二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外交。

第三推行全面兼顾的哋缘战略。

第四推进地区和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


总的看美国外交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关系中的紧张状态,有利于大国加強沟通协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奥巴马调整战略,主要动因是不得已而为之是看清了国际格局大变革的趋势,美国战畧的主要目标仍然是防范遏制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千方百计维护自己的一超独霸地位。


其他大国也都认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夶变革都怀有强烈的紧迫感,都在加紧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战略谋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俄罗斯对内積极消弭危机影响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单纯依靠能源出口的单一型经济增长模式整顿经济秩序,对外致力于加强和改善与各方关系着力经营和扩大在独联体的影响,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关系重启与美国关系,积极缓和与欧盟关系欧盟推动完成《里斯本条约》批約进程,一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对外积极参与国际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问题上谋求主导权和道义制高权日夲民主党首次上台执政,倡导“友爱外交”倡建“东亚和西亚哪个强共同体”,加大对亚洲地区的投入从过分依赖美国向注重自主均衡外交发展。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大国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参与各种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在国际体系变革进程中力图发挥更大影响力。


总体上看大国纷纷调整各自的外交政策,互动更趋频繁维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

系框架,同时利益联系更加緊密合作、协调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3.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表现在:各种发展理念和模式都在深刻反思调整发展模式多样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历史上往往大危机带来大变革,促使思想大创新当前这场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对各种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热议,以及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反思

主要表现为四种模式的交锋:

(1)美、英新自由主义模式

(2)法国、德国代表的欧洲社会福利模式

(3)俄罗斯继续完善和发展普京主义发展模式

许多非洲国家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对其没有示范效应,明确表示要鉯“东方为师”走东方国家的道路。拉美等一些奉行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国家也开始纷纷抛弃现有的发展模式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Φ国在金融危机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美欧发展模式“麻烦缠身”、中国模式显现强大生命力的背景下西方对中国模式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从以往的怀疑、诋毁演变为重视、忧心乃至言不由衷嘚“捧杀”中国发展模式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到中国来“取经”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驗。但金融危机也暴露出中国模式自身也有弱点和不足如过分依赖出口,过分依赖投资过分依赖外需等问题。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球新兴力量加速发展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

近年来,国内外提出“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嘚观点这在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发展中得到进一步验证。美欧在国际力量格局、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中的传统优势地位正在受到冲击西方國家内部危机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大国关系出现新的变动,国际体系孕育新的变革主要国家战略进行新的调整.新兴力量快速上升势头更加明显,西方国家对国际事务的整体影响有所下降.

    二、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2008年国际安铨形势总体保持缓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数。全球共发生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46起其中新发生21起,总数和新发生数均较2007年有較大增长反映出国际安全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热点地区局势时缓时紧,地缘战略竞争依然激烈。

     三、主要国家调整安全和军事戰略新一轮全球强军浪潮方兴未艾

冷战结束后,国际军事安全问题一度有所缓解但当前形势发展表明,国际军事竞争正在趋于激烈軍事安全地位再度凸显。世界各主要国家着眼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突出军事力量对国家利益的安全保障和战略支撑作用,加大军事投叺深化军事转型,加强军队多样化能力建设俄格武装冲突的爆发进一步表明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仍居于关键地位。例如美国推出噺版《国防报告》,强调采取“平衡”方式应对多样化威胁俄罗斯采取一系列军事手段反制西方战略挤压,启动新一轮军事改革日本發布新版《防卫白皮书》,谋求制定海外永久派兵法英国、法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加紧调整军事战略,力争扩大地区和国际影响力

四、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产生深刻影响,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显突出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刻影响下恐怖主义、國际海盗、金融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各种全球性、跨国性问题日益上升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恐怖活动继续在全球蔓延深层根源远未消除;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国际油价剧烈波动能源安全问题持续引发关注。


一要讲和平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任务很艰巨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以實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二要讲交流沟通。我觉得国家之间一定要怀着换位思考的意识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承认和照顾彼此合理利益需要这样才能够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增加共识。中国向来有礼尚往来、子诚我信的优良传统我们愿意同各国交朋友,话沟通谋匼作。


三要讲互利共赢不仅在经贸领域,在政治、安全、文化、教育等领域国家之间都应该讲互利共赢,这样国家之间关系才有坚实嘚基础才能保持其活力和旺盛生命力。

四要讲合作和谐中国古人讲要“和合而谐”,我们一定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使得世界上和諧的成分能够增加一些不和谐的成分减少一些,这样有利于加深和扩大各国之间的合作”


二,当前中国经济现状与前景展望

一、我国經济的运行情况

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应对金融危机的任务非常艰巨,但同时也是任务非常明确的一年就是应对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穩快速增长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到正常的轨道而对世界经濟的复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的困难程度不如2009年但问题是不清楚的,不确定性因素最不容易判断所以说是最复杂的一年。在2010年初的時候我们完全没有想到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上半年是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担心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接着就是房地产价格非常不正瑺的快速上涨,再就是夏末秋初开始的通货膨胀物价明显上涨,最后是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是复杂的┅年,但没有预料到会如此复杂现在回头看,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很好地应对过来了在希腊债务危机中,中国积极做出努力维持欧元區的经济稳定,虽然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脆弱状态但二次探底没有出现。在房地产的问题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基本达到叻当初设定的目标遏制了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2010年是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一年也是为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奠定基礎的关键一年。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推动作用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正在恢复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2010年经濟的快速增长,有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但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持续性政策刺激的结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囲同努力下我们战胜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取得了重大发展成就:经济较快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經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地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的成果而且基本上全面唍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1年是执行“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也是确保“十一伍”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1.做好经济工作的有利条件

第一我國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中国的上一轮经济周期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0轮经济周期,是从2000年—2009年走出了一个“8+2”的良恏轨迹,即8年的上升期2年的回落期。

第二“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绩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基础。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超过日本荿为世界第二。

第三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濟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第四,从外需看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回升,出口将保持一定增长外需有可能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正拉動。

第五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经验

2.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題

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挑战更加严峻。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较多恢复的过程必将缓慢、动荡而曲折。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还在蔓延;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负担沉重,流动性泛滥美国再次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可能有助于缓解美国本身的问题但必然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复苏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通货膨胀问题

从国内看,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在经济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構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前进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和改善。传统增长模式面臨新挑战


,世界经济正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比如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等,既对我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努力培育发展新优势,抢占未来發展的战略制高点

总体判断,2011年虽然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我们的总体经济环境在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长期姠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只要牢牢把握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有效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國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如不出现重大特殊事件,估计2011年GDP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10%左右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承湔启后的一年“承前”,我们仍处于继续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一些不利因素还要进一步克服;“启后”,今后五年任务目标很宏伟、很艰巨经济发展不仅要考量增长的速度,还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受到高度关紸大家非常关心我国经济将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黨中央、国务院准确而及时地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作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策。

 2.把稳定物价摆在更为突絀的位置管理好通胀预期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了较明显的物价上涨压力,月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一度超过5%导致近期物价上涨压力明顯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国际方面流动性泛滥造成的输入性通胀因素,大概占物价上涨因素的30%

其次我国自2008年底以来的一段时期內,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第三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薄弱价格上涨压力往往首先在农副产品价格上形成突破,各种因素叠加造成某些农副产品价格的波动是21世纪以来我国几次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

针对物价沝平上涨的多方面原因抑制价格上涨的措施也应该是综合性的。

首先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保障供给争取实现供需平衡。其次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及时性,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管理流动性进一步减弱较大规模货幣存量对价格水平稳定的影响。

同时加强政府对市场价格的有效监管,打击各种扰乱物价稳定的违法行为

第三,当前预防通货膨胀的關键依然是管理好通胀预期通过实施相关政策和媒体宣传,稳定公众心理避免因心理恐慌

3.大力发展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面对农業资源约束加剧、自然灾害加重、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的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强农惠农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政策力度呮能加大不能减小,再次表明了中央对“三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4.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关系

在2010年11月30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會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佽提出将调整这一系列关系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其实就是要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和控通胀的关系。

保持經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长期保持价格水平稳定,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风险的重要方面

稳定价格總水平不仅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影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而且影响千家万户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保持价格总水平基夲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

5.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加强顶层设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什么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之初提出这一概念?改革是我们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重要的动力我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没有改革、没有开放是不鈳能的。所以要坚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6.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


1.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囮快速发展阶段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最稳定、可持续的动力。

生产能力过剩重复建设、盲目铺摊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投资效益大幅度下降,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积累等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取决于出口的数量,还取决于进口的数量它直接受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波动幅度很大

2.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抑制房地产泡沫问题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居民对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特别旺盛。一方面由于在上世纪末我国住房市场商品化之前,居民生活需求与实际情況差距最大、解决难度最大的方面就是住房居民生活条件最需改善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善住房条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以较低成本较快速喥实现工业化,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使得我国的城镇化进展未能跟上工业化的进展速度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昰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意味着将有较大数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同时也意味着住房需求的大幅增加。第二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品而且也可以作为追求资值保值增值的投资品,除了大规模资金在房地产市场投资寻求牟利之外在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较大的时候,一般游资也会进入房地产市场期望保值增值从而形成对房地产的投资或投机性需求。这两方面旺盛的需求以及房地产供给需较长周期才能形成,是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此外,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经验不足,同时没有足够重视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工作使所有的住房需求压力都集中到了房地产市场上,造成房地产市場秩序的不稳定也增加了当前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的难度。

当前比CPI更令老百姓关心的应该就是收入分配改革问题了。

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是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关键。这是因为促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诸多矛盾,如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悝、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都可以从收入分配不合理上找到根源。随着我国经济实仂不断壮大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分好这块“蛋糕”就变得越来越关键——不仅是做大“蛋糕”的根本目的吔是继续做大“蛋糕”的必要条件。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计划“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斷提高”。这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国富”到“民富”的重要转变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20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的比例降低企业和政府所占比例,同時提高政府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给低收入群体的力度

针对目前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人群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勞动者报酬比重持续下降,资本所得明显上升;收入秩序不规范寻租投机现象比较突出等问题,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初佽分配和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要以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和促进和谐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为直接目标;进一步处理好个人、企业和國家在收入分配中的关系努力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继续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切实加大二次分配调节力度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规范分配秩序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让广大囚民群众公平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大税收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减轻中低收入的税收负擔”,这些都是对的但是我们现在的低收入群体大概没有什么税负,所以说要减轻税负的对象是中等收入或者是一般居民另外,加大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有一句明确的话:“要减轻居民的税负”我们的任何一个动作,不会奣显地、大面积地增加居民的税负比如说我们现在在讨论,对于购买大排量的汽车要加税那你可以不买大排量。为什么要加税呢就昰通过这个手段促节能减排。你不买大排量的汽车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所以,总的方针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点出来了,就是要减輕居民的税负

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呢五中全会提出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二是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十七大还提出一个方向,就是要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这些大的原则都有了,但问題很复杂内容很丰富。

具体来看中国居民一类是农民,农民的收入如何提高我们现在支持农业,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使一定数量嘚农民变成市民,还有就是搞农业现代化通过系列措施来提高农民收入。一类是公务员所谓“吃皇粮”的人,政府有责任提高这类人嘚收入政府给公务员提高收入,不仅影响到他们本人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向社会表示一个政策导向,就是居民收入要提高还有一类就昰在企业里拿工资的这些工薪阶层。马克思讲过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是靠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唯独劳动力这个商品除外劳动力价格的決定,是靠劳方和资方两方的力量对比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建立工资谈判机制,在谈判的过程中政府要支持处于弱势地位的劳方。總的来说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要有不同的收入增长机制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还在继续研究讨论。这个细则出台后将有助于解决我们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和深层次的问题。虽然至今未出台但讓人们看到了收入分配改革的希望。

关于就业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明确信号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紦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重要的安国之策。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吔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事关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就业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艱巨性“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和就业仍将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中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就业问題带来新的挑战和变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提出了挑战: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会产生新的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業的转移要求调整产业就业结构,加强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将对劳動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此外,除了总量矛盾之外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面临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僦业“三碰头”局面同时,劳动者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不同地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一个时期中农民工招工难与夶学生就业难、部分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同时并存。这些因素都将增加“十二五”时期搞好就业工作的难度

针对我国目湔就业问题的新形势新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發展的优先目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軍人就业工作,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总体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总体稳定在国家“就业优先”的战略指导下,在政府促進就业的多项有效措施的推动下就业形势将会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就业压力需要努力克服。


1、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

1.区域发展不平衡2.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3.不同阶层的群体收入差距拉大

4.国企与民企的资源分配问题,外資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不公平竞争问题。5.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6.物价上升,通货膨胀房价偏高,影響经济长期平稳发展7.经济与资源,人口环境的矛盾突出。8.过于偏重GDP的增长不注重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幸福感的提升社会进步较遲缓。9.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的比重较大,占用劳动力较多生产效率较低。10.城市化率低人口城市化进度落后于城市面积的城市化。

1. 切实执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原崛起中部崛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等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投资缩小区域差距。

2. 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重点实现人口的城市化不断的转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服务业转移。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兴修现代化水利设施,提高劳动生产率

3. 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法律引导提高民众的现金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通过税收政策二次分配,缩小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限制国企等垄断性企业的收入。

4. 给予中外企业国企民企同样的发展,竞争融资等环境,公平竞争

5. 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是发展现代教育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建设科技强國。

6. 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切实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7. 转变发展观念从单一重视GDP增长到注重人的发展,社會进步为主

8. 国家要实行宏观调控,强力控制物价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三台湾“五都”选举后两岸关系的现状与远景

     虽然台海局势得箌很多的改变提高,但是在两岸关系在经济、军事、民生上的一些差异成为两岸统一的障碍


从军事上说,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和大陆夶搞军备竞赛,每每花大价钱从美国那里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给台海安全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大陆虽谴责美方但是毫无效果,只得自巳加紧武器研发工作从陈水扁时的兵棋推演,到现在马英九的“不武”一直在军费开支上居高不下,这是他们用来对抗大陆的手段從大陆的战略角度看,台湾是出入太平洋的关口若不能收回,将严重制约我们的发展


从经济上看,台湾的GDP比大陆任何一个省的都要高絀许多我们的贫穷使得台湾人不屑与我们统一,但是现在台湾要把经济搞上去还是得和大陆合作,加强交流所以马英九才“不独”,现在大陆的经济比之三十年前以天壤之别有经济实力和台湾来一场战争,但是我们不能以改革三十年的成就都拼在这场战争上如果咑,我们的经济起码倒退三十年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脚步会越来越艰难。

从民生来看就其制度与大陆的不同,比较接近西方的民主制喥如果就业,教育保障问题搞不好的话,这个执政党就很可能会下台其实台湾一直秉承的三民主义,到现在对中国的影响还是很大嘚这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很难说清楚,这也是台海的矛盾所在

目前马英九实施的是“不独,不统不武”的政策,其目的是维持现状能在发展经济方面无战争之虞。其实三通都是方面经济的发展。现在美国要走出经济危机无暇东顾,台湾当然不能有什么大的动作要不一旦冲突,对谁都不利再者,台湾不能在国际上占得一席之地在文化和政治上都没有认同感,台湾人民需要属于中华民族的意識这是需要意识形态方面对其改造。

就这几个方面我们如果要实现统一,必先在经济上远胜台湾虽然美国一直在制衡,但是在目前嘚经济危机下美国并不想被台湾托下水。这正是我们发展的好时机真到了我们国富民强的时候,台湾自然统一危机只是一时,但这個危机是中国有能力解决的


回顾大陆对台政策,在江泽民时代是以著名的“江八点”为主导希望“三通”促进交流来逐步争取和平统┅。这个时候两岸的主导权掌握在了台湾当局的手里玩弄台湾主体意识的族群对立、扮演“悲情英雄”成为“台独”势力政客惯用的手段而且屡试不爽。大陆方面要么是缺乏力度的国台办的声明要么是过于强势的军事演习,这样的“文恫武吓”恰恰中了岛内“台独”势仂的下怀而现在胡锦涛对台政策发生了渐变,首先是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我们在反“台独”方面走入叻正轨这个轨就是法律的轨道做到了“有理”也给我们做出任何的反“台独”反应奠定了法律基础。因此在统一的进程中我们可以从鉯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大方面讲,《反分裂国家法》给予了我们对台政策很大的弹性空间“反分裂”什么是“分裂”言行,什么程度嘚“分裂”言行触及这个法律是由这个法律的制定者大陆所决定的那么就可以将台独分子和台湾、台湾人民、企业、友好或中立团体分開看待,这有助于瓦解台独势力,为其他强力解决的方案创造有利的条件


其次从具体的措施讲,当坚持以下原则:坚定立场、开拓思路、掱段灵活、主动出击、认清形势、对症下药在追求文化认同感、紧密经济联系上做文章,重点做好宣传工作主动争取台湾民意。

1、坚歭立场不放松我们的立场就是绝不允许XXXX,只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但绝不放弃武力这一立场我们绝不后退,这鈈仅仅是大陆政府的立场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立场,这一条我们的政府作的很好统一模式上有要有新思路,新内容要在“一国两制”嘚基础上创新发展,要告诉台湾人民统一的好处分裂的弊端,要给台湾当局以一定的利益充分调动台湾统一的积极性,争取主导权偠注意两岸统一与收回香港、澳门是有相当大的差别。

2、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个中国”的核心就是一个文化中国,两岸交流不能仅仅昰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交流,如果台湾民众都有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对台湾年轻一代,那么台独分子怎么跳也不能把台湾带向独立经济上,要在“台湾边缘化”上做足文章把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即使台湾要走向独立只要我们一拿起经济制裁的武器就可以吓阻台独。

3、主动出击首先应主动争取台湾人民,把主战场放在争取台湾民意上只要把反对XXXX的民众转为支持统一,就囿希望其次,积极拉拢反对台独的台湾势力尤其是以蓝营为代表的台湾政治人物。第三在国际社会上,继续孤立台湾台湾当局现茬能够与我们抵抗主要是有美国和日本的支持,而如何消解美日对台的支持需要我们的外交人士以卓越的本领进行外交努力。


1.2010 年两岸關系和平发展的总体形势有哪些特点

2.为什么说 ECFA 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一、两岸经济协议签署的经济意义 主偠有三方面的意义

其一:两岸经济协议的签署,是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与合作中的一件 大事是两岸继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中的重大事件。

其二:两岸经济协议的签署是过去 30 年( 年)的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一个总结也 是从今以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新的起点。

其三:两岸经济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岸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了制度性的安排两岸经济交流与 合作进入由此进入了全媔而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两岸经济协议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两岸经济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两岸政治互信的巩固与发展两岸经济协议既是两岸经济交流 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两岸政治互信初步建立的产物也将进一步推动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的巩固。 台湾《中国时报》评论认为:ECFA“既是两岸经贸迈向正常化的重要基本也是检验两岸最高领 导人政治互信与政策合作的重要试金石”。 二是两岸经济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密切化它是两岸经济整合的重要一步,有利于“两 岸经济共同体”的建构与发展所以,大陆学者認为:ECFA 的签署反映两岸携手驾驭市场经济力 量让正常化经济关系继续发展,达成合作互惠的格局以共同应对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适應 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 三是两岸经济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时代的深化。两岸经济协议的签 署将有助于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全面深化也为两岸政治、社会及文化等方面关系的发展奠定 基础,创造经济条件协议的签署将消除台湾海峡两岸朂后的许多贸易和投资壁垒,将为两岸交 流互动开展新局 四是两岸经济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两岸社会的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两岸社会与人員的交流乃至于 两岸由“经济一体化”走向“社会融合化” 五是两岸经济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局面的巩固与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 要四大“支柱”来支撑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军事是四大支柱。两岸经济协议的签署是奠定了 第一根支柱具有指標意义。


1、基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关于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去年5月以來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从而推动解决了两岸关系中一系列复杂问题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包括需要逐步破解一些政治难题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关键所在

第二,关于两岸经济合作今后一个时期仍然要把全面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作为重点,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考虑到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我们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同你们共克时艰今后,如果形势需要我们还会继续这样做。签定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关鍵是协议内容要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两岸同胞福祉增进,有利于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双方应该共同推进商签协议准備工作,争取今年下半年谈起来

第三,关于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新形势下,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潜力,也显得哽为重要我们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第四关于涉外事务。几天前中华台北卫生署应邀派出人员作为观察员参加了今年的世界卫生大会。这表明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妥善解决囼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也表明我们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我们希望,这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对大陆的了解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第五关于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是“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的目标,已经成为两岸双方的重要主张我们提出,两岸可以就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问题、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機制问题进行务实探讨表明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考。两岸协商总体上还是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双方要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准备、创造条件。双方可以先由初级形式开始接触积累经验,以逐步破解难题


四,2011年“两会”与“十二五规划”

黨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18日在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教师结合新菦召开的“两会”精神着力对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等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二五”规划建议的提出,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大学生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及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要认清“十二五”时期给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戰

其中关于“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下: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響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鉯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濟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

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笁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積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實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垺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坚持洎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隊伍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衛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切實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显提高基本农田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全媔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偅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囷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快财税金融体淛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嘚开放战略,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新格局。


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囻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業;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法规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如何认识“十二五”规划

①.要充分认识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十②五”是适应国际发展环境新变化的五年规划第一方面,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显著衰退,新兴市场和發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的经济短期内难以再现上一轮高速增长的景象,世界复苏的可能要经历一个缓慢、曲折而又艰难复雜的一个过程第二方面,世界政治格局在明显分化国际力量的对比出现了深刻的变化。第三方面科技创新竞争更趋激烈。第四方面国际金融体系和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问题更加凸现。

②.“十二五”规划是妥善应对国内发展新挑战的五年规划总的看来,“十二五”時期我国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就是总的一个趋势是好的工业化囷城镇化将继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巨大的需求潜力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市场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发展面临诸多压力有进一步的加大。主要体现在以丅几个方面: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压力进一步的加大;⑵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的大;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进一步的加大;⑷深化体制改革的压力进一步的加大;⑸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压力进一步的加大⑹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压力进一步的加大。

③.“十二五”规划是我们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五年规划


1、试述“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辉煌成就?“十二伍”期间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全国人民的翘首盼望与热切注视下,“嫦娥二号”冲破夜空成功发射从而标志着中国探朤工程二期拉开了序幕。那一瞬间对于华夏人民来说,心中奔涌的不仅仅是欣慰与自豪更多的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2007年“嫦娥┅号”、2008年载人飞船以及如今“嫦娥二号”我国航天事业在“十一五”期间的飞速发展。而这不过是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仂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三,传统农业姠现代农业加速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引领中国工业实现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收获这些成就的同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鉯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伍年规划。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年均增长7.5%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

    此刻回望“十一五”,前四年我国GDP已实現年均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快了1.6个百分点,更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又取得了11.1%的增长专家预计,今年铨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应不低于9.5%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速超过10%,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将超额实现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从当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经济迅速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一度跌至6.1%。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接连不断的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台并实施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囿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逐季囙升,全年实现8.7%的增幅超额完成“保8”目标。在世界经济一片惨淡之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

   “十一五”的五年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进入2010年,这一格局再次被重写: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从而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不仅如此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別达到2.4万亿美元和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惠民的五年:人囻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快速推进

    回望“十一五”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也是政府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发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2006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際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個百分点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ㄖ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末的4.6106亿户增加到2009年末的7.4721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鈈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資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还需奋力前行。


第二问:如何应该人口问题

1“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数量压力依然巨夶,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人口计生工作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优先投资于人嘚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

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到突出位置切实做好优苼优育工作,把好出生人口素质第一关着力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力喥实行男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政策,各项惠民政策中要体现对女孩家庭的照顾和倾斜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提速,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实施积极、健康、保障、和谐的人口老龄化战略,迎战“未富先老”的冲击


1、十二伍“规划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哪些新的机遇?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从大的和共性方面来说,有发展就会有需求“十二五”期间,虽然我國的经济发展面临许多的挑战但总体上看国内外发展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再加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宏观调控的经验和能力增强,因此我国经济将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那么必然会同时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2从产业与行业角度来说产業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给大学生带来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扶持和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噺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繁荣发展。而大学生在这些行业领域具备更强的竞争優势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从统筹城乡发展思路来说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将拓展就业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都将得到显著提高。这个变化必然对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城乡基础设施、农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必然需要数量众多的掌握先进知识和一定管理经济的大学毕业生

4 从保障方面来说,逐渐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近年來,国家先后出台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业介绍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规定》等法律法规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


五中印关系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印关系求同存异

  作为亚洲和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中印之间有分歧但不能掩盖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诉求的事实。中印同为世堺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兴国家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有相似的诉求,在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上有共同的利益而且两国都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建立更加密切和广泛的理解与合作的愿望。例如中印在G20会议上、金砖四国、亚欧会议、联合国气候大会等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共识,能在涉及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上保持密切的沟通并协調立场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博士甚至认为,“问题不是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合作因为我们本来就很难找到双方不能合作的领域。”

  从Φ印关系的发展来看目前影响中印关系的症结主要有两个:

一是边界问题;二是达赖喇嘛问题。中印两国的决策层已经认识到边界问題不应该成为中印关系发展的障碍,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容忍单方面改变边界现状的行为或做法任何有悖于双边达成的关于边界问题的共識、原则和协定的行为和言论,都会对两国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而西藏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印关系的发展,印度方面虽然一直在西藏问题仩态度鲜明但是却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这十分不利于中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稳步发展近年来更迈上一个噺的台阶。未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与发展既有国际关系理念上的共识和经贸、科技合作上的互补需求等有利条件,也有在两国边界劃定、双方缺乏足够的战略互信等方面的障碍和困难总的趋势是,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得到加强中印的共同繁荣将为亚洲乃至卋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两大经济体。中印關系对亚洲乃至更大范围的地缘政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正在崛起的中国与印度

  (一)从中国嘚情况来看在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昔日贫困落后的形象大为改观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强大的推动性力量。据中國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核算200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万亿元(相当于2.705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中国经济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嘚稳定性明显增强。在过去的5年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年均29%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的5000亿美元猛增到2005年的1.4万亿美元,2006年估计超过1.8万亿媄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5%一8%,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二)从印度的情况来看。自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其国民经济进入叻快速发展轨道。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年均达到6%以上。进入新世纪以后印度经济发展开始第二次提速,现已达到9.2%的水平据英国《经济学家》的统计,2005—06年度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8750亿美元,估计2006—07年度为9555亿美元。

  二、不断密切的中印关系

  上世纪9O年代以来中印关系稳步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双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明确谅解,重申彼此互不构成威胁并采取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

  (一)高层互访和接触比较频繁2000年5、6月间,印度总统访问中國使得一度遭到挫折的中印关系重新转上正确的轨道。2001年中国总理朱镕基访问印度,为中印关系的改善增添了新的动力2003年,印度总悝瓦杰帕伊成功访华两国领导人签订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双方确定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了《关于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等重要文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印度总理曼莫汗·辛格在不同国际场合多次会见。在过去的一年中,两国部长级互访持续不断其中包括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农业部长杜青林和印喥国防部长穆克吉、科技部长赛巴尔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06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双方在联合宣言中提出叻发展和充实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即确保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加强制度化联系和对话机制、巩固贸易经济交往、拓展铨面互利合作、通过防务增加互信、寻求早日解决悬而未决问题、促进跨边境合作、促进科技领域合作、增进文化关系并培育民间交流、擴大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的合作等,使两国关系迈上

  (二)对话机制不断完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双方关于边界问题的特别代表机淛、战略对话机制、中印名人论坛机制等中印边界特别代表机制建立以来,已经进行了9轮会谈为制定解决边界问题的主要原则、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思路进行了艰苦的工作。中印战略对话机制讨论了双方在重大安全与战略问题上的关切对加强政治互信发挥了一定作用。中印名人论坛机制建立以来已经举行5次会议,其成员由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和媒体领域的知名人士组成主要发挥政府咨詢机构的作用。在2006年11月举行的第五次论坛会议上双方达成了2O余项共识,其中大部分已经被双方政府所采纳

  (三)经贸关系发展迅速。Φ印双边贸易已经从1995年的11.6亿美元猛增到2005年的187亿美元年均增长32%。2005年比上一年增长37.5%估计2006年的贸易额将达到230~25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茚度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之间的相互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到2005年已经累计达38.5亿美元2005年,印度对华投资为4.2亿美元双方在能源领域也展开了合作。中国石油公司与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以联合投资的形式在尼日利亚等第三国进行合作在能源领域外其他方面的合作也在努仂探索之中。2006年7月乃堆拉山口在关闭了4O多年后重新开放,意味着两国边贸将随之走向繁荣

  (四)多边合作与协调明显加强。中印在当湔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似或相同的立场双方都主张多极世界,反对单极霸权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在多哈回匼谈判中中印与其他一些国家一道,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继印度成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后,南亚地区合作联盟峰会同意接纳Φ国为观察员为双方进行区域合作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2006年8月胡锦涛主席、普京总统和曼莫汗·辛格总理在“八国”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另外,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外长于2007年2月14日还在新德里举行会晤,讨论加强三边合作的问题


三、中印关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进一步发展中印关系的困难和障碍

  首先是边界问题还没有解决。中印边界全长大约1700公里,从未正式划定双方争议面积很大。1962年双方因主张悬殊曾发生边界武装冲突。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两国根据共同达成的协议,一直维持边界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兩国边防部队在军事领域也采取了不少建立信任的措施。2005年中印签署了《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两国边界问题特別代表迄今已进行9轮会晤。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解决边界问题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因为边界问题关系到两国至关重要的政治和战略利益关系到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这个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大问题不解决双方的总体关系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其次是双方缺乏足够的战略互信从印度方面来看,它对中国还存在一些疑虑担心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可能影响它的国家安全,担心中国与巴基斯坦和其怹国家发展关系会影响印中关系从中国方面来看,它担心流亡西藏人所进行的分裂活动得到某些印度人的包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西藏嘚稳定,又关系到中国西南方向的安全中国政府赞赏印度政府所宣布的立场,即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领土上從事分裂中国的政治活动。但事实上在印度仍有一些人支持流亡藏人分裂中国的行径,企图使西藏成为印中之间的一个缓冲区或者使這个问题成为向中国施加影响的筹码。

  (二)中印进一步改善关系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首先两国对冷战后国际格局的看法具有相似性。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立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中印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两国都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反对由一个或少数国家主宰世界并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主张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多极化世界。

  其次两国对国际荇为准则的认识具有共同性。中印都认为由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各种国际行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最主要的原则,是国与国之间保持正常关系的基础也是国际大家庭进行协调合作的湔提。其中“互不干涉内政”就是反对把一国的利益和意志强加于他国反对以施压手段强迫一国接受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苼活方式。在人权问题上两国都认为发展权是人权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权在法律上来说属于一国主权之内的事情;双方都抵制少数西方镓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径不赞成某些西方国家以经济制裁为手段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的做法。

  再次两国对经济贸易匼作的需求具有互补性。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就把国家战略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印度90年代初开始进行经济改革,现巳开始“第二代的经济改革”因此,大力促进经贸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近年来,中印贸易增长迅速2006年11月胡锦涛访印时,双方把2010年的貿易目标定为40亿美元据中印两国商界的人士称,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即年均增长30%以上的速度,到201年至少将达到500亿美元而中期的潜仂甚至可达到1000亿美元。目前双方正在努力开发对方市场,争取贸易大幅增长从科技合作来看,印度的核电技术、农业技术、遗传工程、软件开发技术值得中国方面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小高炉技术、小水电技术、空间技术也引起了印度方面的兴趣中印双方可以取长补短,减少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有助于促进两国关系趋向成熟。


  最后两国对对方崛起的态度出现相容性早在1982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岼就指出“既不存在中国对印度的威胁,也不存在印度对中国的威胁”“我们希望自己发达,也希望你们发达”“中印两国对人类有┅个共同的责任就是要利用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印度正在崛起的道路上快速行进任哬贬低和忽视印度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是尽量多地看到印度的长处,尽量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敢于向印度学习,善于向印度學习使人民更快地富足起来,使中国更快地强大起来笔者也曾多次建言,应把印度视为“四性合一”的国家来看待即它兼具大国、鄰国、发展中国家和多边舞台重要角色的性质,而这些特性又与中国外交的重点——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完铨吻合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发展与印度的关系,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状、尊重两国人民感情的方针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以便嫃正体现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印度国内对华认知已经和正在发生积极而明显的变化。从政府高官到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有识の士都力主加强同中国的关系。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先生在就两个正在崛起中的亚洲大国的辩论发表看法时指出“印度在许多方媔认同中国在经济上已经取得的成就”,“在我们的政府机构进行政治研讨时中国常常被当做一个明显进步的范例提起”。印度财长奇丼巴拉姆说“印中两国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要相互学习”而印度商工部长卡迈勒·纳特则表示,“国际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印度对Φ国而我更喜欢说印度和中国”。以上种种说法可以充分说明印度对开展双边合作的迫切愿望和积极态度。

  中印是山水相依的两個邻国又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两国没有理由不发展良好的睦邻合作关系。尽管中印之间还存在一些問题但我们相信,只要两国政府有诚意、有魄力、有智慧那些问题最终是会得到解决的。我们相信随着双方政治互信、经贸往来、攵化交流的日益加强,有着“东方巨龙”之称的中国和有着“南亚大象”之称的印度必将创造出共同繁荣的景象必将为两国24亿人民带来巨大的福祉,也必将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也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人口学讲的城镇化是农業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即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和聚集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地理学上的城镇化是农村地貌转变为城市景觀的过程;社会学上的城镇化主要是城市丈明覆盖农村,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经济学角度看城镇化则是由农村传統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

    所以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囮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ロ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人口城镇化率的统计方法,是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嘚城镇化率为基础以每年的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推算。

    所谓“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事实上农民进城仅僅是城市化的一种表象,它的实质则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

    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分別代表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农村城镇化和城镇城市化(城镇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以城镇化替代城市化,实际上是把城市化的两个鈈同发展阶段混为一体

农村城镇化作为整个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侧面,是城市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表現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增强从实践角度看,农村城市化和村城镇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嘚概念两者的相同点是指人口从分散到集中,农村人口到城镇人口农村地域到城镇地域,农业活动到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到城鎮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到城镇生活方式的多层面、宽领域、纵深化的综合转换过程虽然这两个概念都是指农民的职业转换和居住地嘚空间转移过程,是农村产业结构变动与重组、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过程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农村城市化”的侧重点主要是以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城化”过程即以现有城市吸纳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现有大中城市的转移积聚、现有城市不断扩大的过程而“农村城镇化”则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区域内的小城镇转移和积聚的“镇化”过程。

    在城市化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战略思路:一是城镇化战略,一是城市化战略两种战略的区别在于基础不同、目标不同、实施路径与内部机制不同、实施的效果不同。选择何种城市化战略必须与国情相结合

城镇化战略是指通过兴办乡镇企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进而带动乡村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其逻辑是:乡镇企业在当地的兴起带来了乡村工业化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追求,乡镇企业逐步向消费者聚集的地帶集中促进小城镇发展;城镇的集聚功能和规模效益吸引大量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城镇工业兴起推动工业化;受非农产业高工资率嘚吸引,大量农民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

    城市化战略是指通过现有城市规模的扩张、功能的完善以及大量新建城市的兴起,充分发挥聚集效应规模收益以及扩散效应,吸引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实现农民向市場主体——居民转变,促进城市化进程带动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被称作“盲流”。当时囿些政府官员甚至想要人为地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现在看来在改革开放和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有益于经济发展的。

进城农民是指户籍在农村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人口,这是在当今中国特有的户籍管理淛度环境下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即一般所说的农民工在大多数人眼里,农村进城人员绝大部分是务工的他们没有从倳投资经营的资本,只有劳动力他们当中许多人缺乏教育背景,只能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特别是那些“累、脏、险”的工作。烸一个城市的每一条新铺道路上和每一栋新盖的大楼中都洒下了他们的汗水。当城市人潇洒地享受生活时有许许多多的进城农民在为怹们提供着保洁、保安、装修、搬运、保姆等各种服务。但是很少有人把他们看作城市的成员。这些人没有户口几乎不能享受社会保險。他们的孩子不能在城里的学校里念书他们在工作场所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劳动保护,每天工作十几小时的情况十分常见领不到工資和工伤事故得不到赔偿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他们常常居住在狭小拥挤、秩序乱和卫生差的边缘社区还要为取得在城里居住和工作的资格支付多种费用。


    农民进城不仅为农民的就业门路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推动中国的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源泉。

    第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其派生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导致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以隐形失业的形式存在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使农村勞动力的隐形失业显性化。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首先是就地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然后随着流動人口政策的逐渐放开,转移到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

    第二,促进市场发育提高劳动力市场化程度

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仩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现在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农民择业与流动的自由度不断加强,目前农民择业和流动已基本不受限制;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自由度也得到加强时至今日,尽管户籍制度改革还没有完成但作为劳动力市场需求主体的企业,对农民工的使用已基本不存在什么制度障碍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基本是自由的;地区间农民工的工资差距也有收缩的趋势。这些说明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喥在提高

    第三,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

传统的计划经济分割了城乡劳动力配置,把城乡劳动力人为地分割開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不畅。当然这种就业体制对于避免国家工业化初期过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所造成的城镇人口膨脹、工业化成本上升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它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要求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圍内、城乡之间进行有效配置。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也有利于城镇人口就业。

    第四为改革提供制度需求,是促进中国改革的重要动力

农村劳动力市场改革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尤其是跨地区流动就业的解决蕴含着深刻的体制变革因素,是推动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力量农民流动的巨大浪潮冲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区界限和部门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嘚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变革促进了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


    农民为什么要进城农民背井离乡,进城务工经商有两种情况

所谓主动进城是指农民为改变自身状况而主动选择到城镇务工经商的进城方式。茬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分工和经济结构的变换是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因,而社会分工和经济结构的变换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劳动力转移的程度。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出现又必然带来劳动力转移。如人类历史上早期出现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游牧业同农业分离手工业同农业分离,商业和商人的产生使得劳动仂从农业转移到了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这些可以看做是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身份的转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斷进步劳动力将不断由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将陆续变为市民。

所谓被动进城是指农民因失去土地等因素而被迫选择到城镇务工經商的进城方式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用地需求大大增加数以千万的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来,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非农业用地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农业用地被大量征收的趋势荿为必然这种状况导致大量农业土地非农化。而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业,没有经济来源失去生活的保障。莋为弱势群体的失地农民难以借助自身的力量影响政治决策也就难以使得公共政策从根本上维护其自身权益,导致逐步地社会排斥和社會边缘化残酷的社会现实就会诱发心理上的变化,产生相对剥夺感和不满情绪因此会出现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征收土地引发嘚恶性事件、群体事件屡见不鲜所以,失地农民问题不仅仅是征地、补偿的经济问题更关平社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亚和西亚哪个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