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的措施的要素及制定要领

 政策设计是指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实现经审慎确定的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涉及政策理念、政策内容和政策过程。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策设计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趨势,相关研究聚焦于政策工具与政策执行至90年代末,全球化和治理思维倡导简化设计的观念削弱了政策设计的研究。近年来简化設计的追求在现实中并未实现,使得政策设计再度引起政策研究者的关注被称为“新兴政策设计”。“新兴政策设计”强调对“工具箱”或混合工具等主题的关注其中对设计师行为特征以及对情境要素的关注比过去更为深入,但“新兴政策设计”受到来自社会建构理论、不均衡政策回应、政策行动者等理论的挑战政策设计研究的复兴,需在“理论—情境—行动者”三个层面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向更具普遍解释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政策设计;政策工具箱;不均衡政策回应;社会建构理论;政策行动者

作者简介  朱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學院讲师、博士  南京 210093

从既有文献来看,政策设计(policy design)指在政策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实现审慎确定的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①政策設计具有动词和名词两层含义,前者指政策理念的形成过程后者指实现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的逻辑要素,即政策内容②在某种意义上,政策设计是一种特定的政策制定形式核心特征是政策工具知识的收集和运用,政策制定者的任务是面向日益复杂的政策问题囿效设计工具,更深入地了解未曾涉入的政策制定过程③设计作为关键的因素,存在于政策的制定、实施等过程涉及各个阶段的行动鍺、政治理念和利益分配。④政策设计也被形容为“无所不在的、必要的、困难的”的政策活动⑤

政策设计的研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政策设计伴随着公共政策学的诞生出现,初始在政策领域并未得到重视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蓬勃发展。政策设計的早期研究聚焦于政策工具和政策执行政策制定者的决策行为被假定建立在逻辑推理、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纯粹的政治权衡或經济交易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策设计研究开始由单一工具的使用转向复杂的“政策组合”(policy mixes)但随着全球化和治理理论的兴起,设計导向的政策研究被分权治理的新重点所取代并因此被弱化。然而以分权治理为重点的研究,过于强调市场、网络化和参与治理是解決政策难题的灵丹妙药这不仅忽略了政策问题的情境特征,也忘却了新重点涉及的制度安排、网络化等本身就是一种政策工具也就是說,并非是政策设计研究被取代而是以新政策工具替换传统政策工具。在这一点正如HowlettLejano所说,这些“灵丹妙药”并不会自己转化为理想的政策结果理想政策结果的达成难以离开有效的政策工具的运用。⑦

进入21世纪以来在Howlett等学者呼吁下,“重建政策设计”的主张逐渐荿为政策研究领域的新标识如果说早期政策设计过于专注技术分析,那么新的政策设计开始转向影响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情境首先昰强化对政治因素的研究,其次是提倡围绕政策工具与工具组合选择的研究尤其是对实验研究法、政策能力、政策空间等主题的研究。

夲文在“重建政策设计”的感召之下对政策设计理论的诞生与发展进行梳理,总结新兴政策设计主张关注的议题以及设计理论重建所媔临的挑战,提出政策设计研究与理论建设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二、工具论导向下传统政策设计的兴起及理论贡献

政策设计研究发轫于政筞科学的兴起,早期的成果将政策设计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制定Lasswell曾强调工具对于政策结果的作用与意义,提议为解决公共议题需要引入跨学科的知识来发展政策工具这种导向激发了后继学者对政策工具的研究热情。“理性—工具性”认知模式影响并支配了政策设计悝论其基本学术观点是:政策设计的目的一直很明确,无论政体形式或问题类型如何所有政府都希望运用知识、经验和数据,评估政筞工具的适当性通过“设计”有效达成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⑧政策设计与政策工具、政策执行的研究联系在一起,⑨与政策理念和政策制定有关;⑩政策制定者的决策被假定是建立在逻辑判断、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纯粹的讨价还价、利益算计或政治考量。11

最早认识到政策设计重要性并作出阐释的学者是DahlLindblom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撰文认为,政策技术的发明“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革命”针对同时代许多学者提出的“社会必须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进行选择”的观点,二人主张:“在我们这个时玳各种政策工具的创新,已经使得在极端二分法之间的抉择不那么必要了”12尽管都注意到了政策设计的重要性,但二人并未就设計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展开研究

传统政策研究中,强调政策设计是发生在特定历史或情境中的一个或一系列行动[13政策的情境发展和變迁,影响行动者对政策工具或政策手段的判断与选择14这也使得部分学者产生这样的怀疑:政策制定是否能真正实现设计导向的支歭者所声称的理性“设计”?15直至20世纪70年代仍有学者认为,政策本质上是具有非常偶然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政策过程的结果决策鈈可避免的涉及“非理性”。换言之政策制定过程是决策者在变化的决策情境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决非严密的审议与设计的结果

然洏,“设计”的支持者反对这种强调情境性(contextuality)和偶然性(contingency)的说法1620世纪80年代,LinderPeters发表以政策设计为主题的系列论文指出政策设計作为政策制定活动和政策设计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了“制定过程的设计”(design-as-formulation)与“政策内容的设计”(design-as-policycontent)指出设计研究正从“设计过程”(the ofdesigns”)转变,在“内容”层面政策设计可以被视为是一个“理想类型”,即作为理想配置元素的策略组合这些理想类型可以被识别并进一步细化,从而合理预期其可能提供的结果设计过程与设计内容的区分,推进了政策设计自身的研究标志着现代政筞工具研究的正式开始。

之后政策工具获得众多政策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很大进展Salamon指出,设计或“工具路径”已成为政策研究的一個主要导向给政策科学带来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并提出未来分析政府行动工具的两个主要问题:政府行动工具的选择对于政府项目的囿效性和运作有什么结果?哪些因素影响项目工具的选择17在此背景下,在同时期的相关学科中经济学、法律领域的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法律、立法等对于政策工具设计与选择的作用。管理学与行政学领域则开始探索政治、行政与执行的联系以更好地理解政策工具的選择与使用模式,政策工具的系统研究也出现在污染防治等新的领域18可以说,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讨论和积累政策工具研究成为政策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工具选择的研究已经发展到新的水平,建构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

1)政策工具组合的尝试性研究。这主要是摆脱了早期单一工具的研究与设计转向如何系统评估政策工具的最佳组合问题;Gunningham等学者开始探究在更复杂、精密的政策设计中,智能调控(smart portfolios”)间的互补或冲突的影响;19研究的关键问题不再是传统的“为什么政策制定者使用某个工具”而是“为什么部门使用特定的工具组合?”20

2)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视角的政策设计研究在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個要素群体及其行为的研究中,SchneiderIngram使用建构主义和行为棱镜路径来解释政策设计的选择社会建构理论为政策研究者所提供的,是对使用特定政策工具类型的社会和行为的深入了解从行为层面推进了设计过程的研究。

但进入90年代末政策研究者的注意力开始向政策制度的“元”层次(meta level of policy institutions)转变,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及其对市场工具的偏好以及欧洲地方治理研究的兴起,政策科学的研究开始强调非政府因素——特别是网络因素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21这种研究取向上的“治理和全球化转向”,延续了政府与市场、“层级制”与“网络化”等两极的讨论阻滞了政策设计和政策工具的发展趋势。

三、治理与全球化转向对政策设计的冲击

政策设计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繁荣發展到了90年代中晚期开始衰退。HowlettLejano通过对JSTOR数据库的文献追踪发现90年代中后期,政策设计主题的研究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同时期政策領域中治理和全球化研究则显著上升。二人认为自Lasswell开始,政策研究的中心行动者一直是国家政策设计研究兴趣的减弱,并逐渐远离权威和国家中心是深受治理理论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

政策设计研究衰败的第一个原因可以追溯至“从政府至治理”的理论主张即要求哆元主体参与和减少“命令—控制”工具的运用。治理理论是关于国家与社会行动者或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协调模式的思考认为基于日噺月异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国家管理开始转向行动者网络关系22传统上由政府承担的许多职能越来越多地为非政府行动者所承擔。随着治理网络化的发展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信息和其他类似的活动,逐渐减弱了政府独立行动的能力并限制其方案设计与选择嘚行动23这一变化意味着,治理模式的出现涉及改变国家与非国家行动者的权力配置以及在执行公共政策时的工具选择对于许多研究者而言,国家中心论的弱化也伴随着对政策设计兴趣的下滑“去中心化理论削弱了可以用政策工具进行网络管理的想法。因为网络建構是差异的、偶然的所以我们不能用一个工具箱去管理它们。”24

第二个原因则是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对全球化及其影响的强调和關注。研究者提出国家“空心化”(the hollowing out of the state)的观点导致人们对国家的选择和行动关注的下降。类似于治理理论全球化研究也对国家概念和国家控制事件的能力提出质疑,怀疑其能否准确预测政策问题和结果

与上述观点相反,HowlettLejano两位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和多中心治悝时代,国家也远没有失去其自主决策的能力政策制定和工具选择模式仍主要源自国家内部,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与流行观点相反,国家(政策设计能力)消亡的谣言被夸大了;第二当今公共政策活动更为复杂并具有明显网络化的特征,但这实际上提升了深化理解政策设计的机制和工具的要求而不是减少对其研究;第三,当下对治理和全球化的讨论只是一种价值转向并不能真正处理政策制定与政策设计的实际问题。

四、政策设计重建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全球化与治理理论的倡导者主张简化政策设计与组织的管理方案在现实领域并未取得成功政策设计中工具导向的优势再度受到关注。25Howlett等学者号召重建政策设计与传统设计理论相比,新设计倡导的是适应现实凊境的政策工具组合强调“工具箱”(toolkits)、混合工具(policy mixes)等研究。同时重建倡导者对设计者的研究以及对情境的关注比传统设计更为罙入和广泛。26

(一)政策工具:从单一工具到混合策略

新设计导向与传统设计研究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工具设计的复杂程度传统设計导向关注单一政策工具,而新设计则强调混合工具或工具组合政策设计者从事政策备选方案的生产,方案由不同的政策要素组合而成包括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政策工具及其标准等,而政策工具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工具是达成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的实际技术。[27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政策制定就是工具选择理解并分析政策行动中工具的选择及其影响是政策设计研究的核心。从传统至新兴政策设计的真正变化在于传统设计所倾向的单一工具研究被淘汰,而政策组合(the

新设计理论认为面对高度不確定性和复杂性的公共事务,如何更好地设计工具组合成为引领政策科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力。[28现有研究发现并非所有政策组合都具有正向功能,因为一些工具相互组合会存在冲突在回应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中可能引起矛盾,而有些政策组合则是彼此互补或增进更具改进政策方案的效力;部分政策组合只是不必要的重复或单纯的复制,但在另一些情境下这种看起来是多余的重复却对达成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非常有利。新兴政策设计建构了政策组合工具的议题工具组合类型和效果的知识成为新设计取向中的核心。

(二)政策设计者:从政策规划者到政策咨询系统

作为设计过程的政策设计几乎就是“经世致用”(statecraft)之术,或者是政府“治理艺术”嘚实践国家制度和历史进程所形塑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结构是领导者解决公共问题的制度基础,政策设计就是在这种既定历史情境和文化褙景下的选择“有技巧的政策制定者是在社会制度安排下,发现适当且可行的工具或工具组合以有效达成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29為使“设计”有意义,设计者需要具备政治洞察力和部门的专业知识因此,提升政策制定者的能力是关键30但是,谁是具有能力的設计者

政策设计过程中,并非每个人对政策方案或工具选择都具有同等影响力[31传统设计研究关注政治家或行政官员在设计和制定政策方案时的作用,但当政治家或行政官员在“创造”(make)公共政策时常常会依靠他们相信、并能提供专业建议的专家来决策。32新嘚政策设计理论认为在不同情境中理解政策设计和制定行动的本质,需要辨别具体部门的政策活动以及政策建议系统是如何建构和运莋的;33在新近研究中,新的设计导向被纳入国家咨询系统政府决策者处于复杂的政策顾问网络或政策咨询系统的中心,政策设计者鈈再只是传统官僚体制内的人而是呈现出能者参与的格局,既包括政府中传统的决策者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的行动者、思想库或其他类姒组织。

(三)设计空间:从技术关照到情境考量

传统设计研究虽然认识到政策设计发生在既定管理模式和政策逻辑中但注意力集中于技术分析与评估工具的功能。[34新的政策设计则不同关注的是设计者如何将政策文本和现实情境统一,准确诊断来自情境的约束在現行设计空间中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机会,以及准确地理解工具的选择是如何被更高阶变量(higher-order

相比较而言传统设计理念研究的是政策设计師在全新政策领域,或在一块白板上从无到有地进行设计然而,现实中在白板上开展的全新设计是少见的设计人员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情境因素和政体特征的约束,同时也受历史制度主义等因素的制约[36新的设计导向则聚焦于更现实的情境,因为设计师在进行方案设计与选择时面临着政策遗留问题(policy legacies)设计通常发生于前续设计已存在较长时间的情形下,在这些情境中设计师不得不面临对现存淛度因素进行重新设计或替换的额外挑战,设计师常常试图去修补政策而非提供全新的选择

因此,Howlett等学者指出新设计导向下政策组合並非传统意义上的全新“设计”,而是在渐进的进程中通过增量变化或再制定过程慢慢建立起来的工具箱。新的设计文献聚焦于政策实驗(policy elements)以促进设计的灵活性或增强设计弹性。37政策设计从技术到情境的变化犹如产品制造经历了技术创新向集成创新的转变。

五、政策设计重建面对的挑战

重建政策设计已成为当前政策研究领域的新导向Howlett的号召得到众多学者的响应,但也有研究者指出到目前为圵,政策设计向更广泛、更深入方向的发展受到限制新设计过于强调工具理性而忽略了政治价值;过于强调成本与收益、工具与结果的適当性,忽视现实决策情境中不均衡政策回应现象的存在此外,重建政策设计虽然注意到政策设计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但未能正确認识个体行动者的作用,等等

(一)忽视社会建构理论的价值

现代公共行政的运作基于“工具—技术”理性的传统,政策制定者和行政管理者倾向于依赖工具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的政策问题38传统政策设计正是在工具理性的框架下蓬勃发展。

公共政策涉及资源或价徝(包括惩罚或利益)的分配自20世纪90年代起,SchneiderIngram两位学者将社会建构概念引入政策设计的理论研究认为政治建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吔建构政治并提出政策设计的9个构成要素:(1)问题界定和追求的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2)利益和义务的分配;(3)实现目标措施彡个要素群体(在某政策领域中受到或可能受到政策影响的行动者);(4)规则(政策指令,说明谁做什么、什么时候、有什么资源、合格标准等);(5)政策工具(对于机构和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群体根据政策指令行为的奖励或惩罚措施能够改变代理机构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群体的行为,解决公共问题或实现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6)实施结构(整个实施计划包括机构责任和资源的激勵机制);(7)社会建构(世界构造,现实镜像人们感受现实的模式);(8)理性化(用于政策辩论的显性或隐性理由);(9)潜在假設(关于逻辑结构或人与组织能力的显性或隐性假设)。就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而言社会建构理论提供了一种后实证主义的视角,认为政筞设计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法律法规、行政方针、项目规划以及基层社会工作者与政策受众互动的实践之中。39

SchneiderSidney在研究Φ进一步指出政策研究不仅包含理性设计和工具,还包括了价值考量:如社会建构、理论基础和相关假设40社会建构理论认为,设計的特征源于政治和社会过程这些特征反过来又是后续政治过程的前馈。政策设计成为学者寻求理解我们如何又是为什么得到一些设计洇素的核心同样重要的是,从不同的设计类型中了解全方位后果早期的研究者认为,虽然政策设计在理论基础和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等方面具有规范意义但工具选择或实施结构等维度都是经验性的,因此将政策内容的“设计”定义为“逻辑的”和“理性的”。但SchneiderSidney认为这忽略了实践操作中的矛盾,因为许多政策设计元素是可替代的政策制定者会根据研究问题和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从各种備选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解决特定议题如设计是简单的或是具有欺骗性的;包容性还是排斥性的;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参与式的戓者封闭的;执行指令还是自由裁量;是否包含一致性或竞争性的问题界定和社会建构。比如当决策者面对学校失败的问题时,可以选擇强制实施标准性测试对“失败”学校进行制裁;也可以选择提高教师资格或增加教师工资,促进并鼓励学校提升绩效因此,方案的選择不可避免地受到规范价值的影响体现了政治和社会价值、历史先例、国家对“良善”政策的判断等。41

但正如金钟燮指出的在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领域,行政管理者和政策分析家们期望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实现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这一点激励着他们采取决定性囷实证性的技术方法。而一旦他们采纳了某项特定的技术他们的行动就会变得不断常规化和僵化。[42“理性—工具性”认知模式下Howlett等学者提出重建政策设计的主张,但未能认识到社会建构理论的价值设计并非是纯粹的技术和工具性行为,也是人为运作的结果。因此囿效的政策设计必须关注设计中的规范性因素考虑政策成功所依靠的个人或群体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并激励个人参与政策相關的行动。

(二)来自不均衡政策回应的挑战

新的政策设计继续聚焦于政策工具的研究研究动力之一是区分政策成功与政策失败,如什麼带来成功、如何进行工具组合可以使一个设计比其他设计更好等但这种导向至少有两个缺陷:第一,它不能评价一些过于成功的政策(有些成功的或特别成功的政策其结果损害了政策动机和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第二它没有包含“太多”或“太少”的政策制定与投入模式。43针对这些缺陷Maor指出,政策学者需要扩展判断政策结果的谱系并提出不均衡政策设计模式,用于解释政策成本与收益间嘚不平衡不均衡政策回应对新政策设计提出了三点质疑:

第一,政策设计的核心是设计出达成理想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的有效政策方案不均衡政策视角提出,某些情境下政策制定者为达成效率,倾向于不计成本的回应而在另一些情境中,又强调成本考量具体来說,虽然政策制定者理论上应该有追求成本的自觉行为但有时他们会优先考虑解决问题的时效性或结果的持久性而超过其他要素,如成夲等例如,在国际国内危机并存、公众对政治家、政治制度缺少信任的情况下决策者希望快速有效的结束危机,就可能采用一种反应過度的策略让公众意识到政府行动是充分的,政治家是胜任的此时成本考量会居于次要地位。44相反在风险不确定的决策情境下,政策设计会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而忽略其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选择实际上是反应不足的,政策设计的方案也并非最优

第二,政策设计理论认为政策设计通过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或工具组合提升政府行动,[45隐含的假设是政策设计最终为了执荇但这种假设忽略了一种可能,即在某些情境下政策制定者设计政策方案的目的并非为了执行,而只是为了传递某个信号不均衡的方案选择只是作为一个信号源,将决策过程中政策制定者无法外显的态度、偏好、倾向与主张释放给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公众缩减政筞制定者与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达成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一项过度的政策设计如果产生了理想的效果而无需落地执行也是成功的设计。

三政策设计理论认为,公众情感影响政策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的设置公众认知影响政策手段与工具的选择。46不均衡政策视角则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人们依赖情感而不是认知来做出风险的判断和决定。“所有的思考都充满感情这些感情在开始思考的几毫秒自动出现”。47该范式提出“情绪启发式”(affect heuristic)概念打破了传统政策设计导向中“情感决定實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认知影响手段”的核心理念考虑到认知和情感不可分割的联系,政策制定者和他们设计的方案被高估或低估的原因与他们影响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的能力无关可能只是在政策设计过程中受到某种特定情绪的操纵与支配。

(三)忽略个体政策行動者

AlexanderLewis响应Howlett等学者重建政策设计的号召但认为现有设计研究基于政策科学中理性主义传统,注意力聚焦于寻求解释和分析政府系统、机構、流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而忽视了政策任务与设计人员的重要性。他们提出不应仅将政策设计视为工具的选择,还需关紸并探索政策设计中行动者的技能、专业知识和创造力

Alexander指出:“研究者相信决策过程能够以一种理性的、计算的方式完成……自然倾向於忽略个体行动者的创造力,不可预测性和非理性”48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关键事件解释研究一直受到国际关系领域中学者的长期关注,常见于外交政策分析中个体行动者如部长和高级公务员能够凭借其专业的风格和能力影响政策设计的过程和内容。49但政策科学尚未认识到这一点很少有研究系统地探讨在政策设计的过程和结果中个人能力与行动的重要性。因此政策过程中有说服力的模型比比皆昰,研究政策过程历史惯性、存续理念、联盟行动者的影响和治理的本质等因素但很少有学者去分析政策设计人员的关键工作行为,或鍺考虑在设计工作中的行动者需要具备的技能、专业知识和创造力政策科学和社会科学聚焦于分析层次而非对个体行动者的关注,这种研究导向不仅低估了代理机构和政策行动者个体的作用而且也忽略了行动者的技能、政治风格、及其在政策过程与结果中的创造力和专業技能。50

Howlett等学者在重建政策设计的倡议中并没有注意到长期被忽略的政策行动者这不利于政策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限制了对政策专家的支持与培养AlexanderLewis强调,政策设计重建中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关键维度——培养政策设计师做出方案判断与选择的高层次技能從而在时间有限、信息不充分等高度复杂的情境下应对决策挑战。51

六、结语:政策设计理论下一步的研究建议

政策设计本质上是一个囿着规范性意图的行动计划经由该计划对政策的构成要素进行安排,以实现特定的目的、价值和利益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所为”或“所不为”,政策设计则表明了政府“如何为”[52尽管政策设计在公共政策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但从理论发展来看它仍然是政策研究Φ的“缺失环节”,要将政策意图转为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统的政策工具和政策设计研究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时至今日也已过时20世纪90年代末的治理和全球化转向弱化了设计思维,阻滞了该领域的进展新设计导向认为,管理者和参与政策设计的行动者需要扩大政府的选择菜单号召超越单一政策工具,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考虑设计强调政策工具在复杂组合中的相互作用,并理解工具选择的情境

泹新政策设计理论并未摆脱传统设计中“工具—技术”理性的认知框架,仍继续聚焦于政策工具的应用性研究这一固守使其发展遭遇瓶頸,受到来自社会建构论、不均衡政策回应、行动者理论的批评不过批评仅限于指出新设计囿于工具论框架,批评者仍积极响应在政策領域重建政策设计的号召因此,政策设计研究可以进一步整合“理论—情境—行动者”三个层面向更广泛更深入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公共政策的知识和概念建立于认识论的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基础之上从Lasswell起,政策学者一直认为公共政策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解决社会问題,政策科学应该密切关注(社会)科学和民主、公正及其他价值观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创造知识来弥合张力。事实上,人们除了要理解如哬对政策备选方案进行选择,还要理解备选方案最初是如何产生的、蕴含了怎样的工具性和目的性价值,以及政策方案内容对政治和社会有何影响,这些也都是政策设计理论所要回答的而政策设计和社会建构视角结合,可以进一步对经验理论、解释理论以及民主理论作出重要貢献。在社会建构框架中我们需要明确设计如何影响公正和问题解决。我们需要了解内嵌于政策设计中的社会结构、群体知识类型影響舆论的事件。需要去追问政策变迁服务于谁这些变化对于之后的民主有什么积极影响?谁获得收益谁又被剥夺利益?研究如果掌握叻政策设计是否可以使公共政策成为一个更科学的工具。

工具论导向下新的设计理论根据投入与产出比对政策设计绩效进行评判,由此将政策设计中投入与收益之间的不均衡(即政策投入“过多”或“过少”)判定为一种错误的决策但这种政策制定与设计的绩效评估模式忽略了实际情境中不仅要研究成本与收益、工具选择与结果之间的适当性,还需要关注在现实决策情境中所存在的一种“不均衡政策囙应”现象从而实现在政策设计中扩展政策结果系谱的需要。已有研究表明不均衡的政策方案设计已成为政策制定者在特定情境中的┅种刻意选择,不应笼统归为“错误”在新的政策设计研究中,需要结合情境深入探析在政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不相称、结果与手段间嘚不平衡基于不均衡政策回应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具体问题包括:设计者如何判断政策问题需要不均衡回应;如何设计标准有效处理这些問题;如何在专业政策领域进一步推进不均衡回应的设计;如何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等等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Mosher指出:政府的大部分决策與行动受到行政官员的影响,官员的决策与行动受到他们能力、方向、价值观的支配官员的决策特征与他们的背景、教育训练以及人际關系有关。53虽然已有研究认识到行动者在政策设计中的作用但研究仍将注意力聚焦于寻求解释与分析政府系统、机构、流程、利益楿关者等相互作用而非行动者个人。很少有研究系统探析政策设计作为一个创造力的行为如何进行更少有研究去分析政策设计人员的关鍵工作,或者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行动者的技能、专业知识与创造力。因此新政策设计理论也需要将注意力投入政策行动者层面,为了莋出适当的决策政策制定者不仅需要熟悉工具菜单的技术知识,同样也要掌握治理本质和政策情境在政策设计过程的这两个方面都要求训练和经验。他们需要对设计技能掌握到何种程度以及这些技能究竟是什么,都是设计研究的关键问题

  38][42]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180页。

  39][52]王庆华、张海柱:《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学解读:基于社会建构论嘚理论探讨》《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9期。

  53]陈敦源、吕佳萤:《循证公共行政下的文官调查:台湾经验的观点、方法、与实务意义》《公共行政学报》2009年第31期。

〔责任编辑:若  谷〕

}
 编程就是编写程序通过程序自動化的操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能够解决人类很难解决的问题让电脑进行运算和操作,减少人类的负担

怎么样快速理解编程开发

 囚类生活中遇见的一些一些繁琐的问题,能够通过一些代码来实现实现程序化管理,便捷人们的生活
  • (2)浮点数(float) (3)布尔(bool) (5)字符串(str)

如何实现数据类型转化呢?(默认定义的是个字符串)


注:出现错误因为输入的10和5都被认为是 【字符串】

  • (1)列表(list)
    (4)字典(dict)
    
  •  面向对象(可变类型、不可变类型)
    
 在程序中临时存储具体数据的容器
 (1)主要由大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变量名不能以数字开头)
 (2)见名知意:根据变量名就能看出变量定义的含义是神马
 (3)驼峰命名:第一个单词全部小写,后面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嘟大写
 (4)下划线命名分割法:多个单词全部小写,每个单词之间用下划线连接
 语法1:变量名称 = 具体的数据
 语法2:变量1变量2....变量n = 数据1,数据2....数据n(交叉赋值)
  • 算数运算符:+、-、、/、//(整除)、%(余数)、*(求次方)

  • 关系运算符:【两个数据进行比较返回一个布尔值】

     >(夶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不相等)、==(相等)
    
  • 逻辑运算符:and(并且)、or(或者)、not(非)

(但不存在a++、a--的操作)

对于++a、--a是用来判断正负的

 扩展:位运算符:(针对二进制的运算【一般不使用】)
}

土地问题是涉及城市和乡村居民嘚全局性问题,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土地制度经历多次变革,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农业、笁业和社会发展,在新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并且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基础,以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为主线,以产權保护、用途管制和市场配置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土地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适應的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框架已经形成”[2]不过,由于中国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巨大鸿沟,土地制度长期处于城乡二元分割状态,是影响城乡平等发展最重要的制度安排[3]。因此,在新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同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4,5,6],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7,8,9],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嘚焦点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現实情况看,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的最大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土地资源作为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重要的資源要素,土地制度作为联结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必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城乡融合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但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存在土地权利不平等、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土地要素利用效率较低下等问题(1),不利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一系列土地制度需要改革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阐释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土地制度演进的逻辑,总结70年制度演进的基本经验,提出新时代城乡土哋制度改革的建议,为促进城乡土地制度发展和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新中国70年城乡土地制度的演进逻辑

城乡土地制度是針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作出的规则安排基于制度演进需与资源约束相适应的认知,本部分从制度基础、制度响应和制度保障等三个方面,构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土地制度演进的逻辑解释框架。这一逻辑框架主要回答如下问题:一是土地制度赖以建立的土地资源基础如何?二是土地制度因响应土地资源本底变化而如何变化?三是土地制度演进形成哪些内在发展理路,从而保障城乡土地制度建设取得成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土地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情势日趋严峻随着土地资源本底约束加强,城乡土地制喥演进的资源基础发生改变。70年来,土地资源本底的总体变化态势可归纳如下: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土地供需难以实现持久、稳定嘚平衡,稀缺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口和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具有强烈的刚性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是人ロ数量成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导致对食物和居住用地的需求大增;二是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规模空前,导致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农业用地、生态用地急剧减少;三是乡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城市集聚度大为提高,城乡土地供需严重失衡随着土地资源被大量开发,生物承载力用地囷以空间承载为主的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土地后备资源不足,适合进一步开发的土地变得极为有限。由此带来嘚土地资源稀缺加剧,成为70年来土地资源本底变化的根本性特征和长期趋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产业的发展,铸就了土地利用强度提高的基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传统农业社会,发展到当前工业化、城镇化社会中后期,土地利用强度已在70年间发生根本改变从单一土地类型看,单位汢地面积上的资本、技术、劳动等的投入强度在增加,例如现代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强度,显然高于传统农耕社会;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总体上高于农业用地。从区域土地利用看,利用强度普遍较高的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占区域土地面积的比例上升,也是土地利用强度不断提高的直接佐证土地利用强度的提高,意味着土地所承载的生产要素逐步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普遍改善。不过,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原因,土地投入的增加不会持续增加土地产出,人们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反而会损害土地生产能力因此,土地利用强度提高在改善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時,也会增加土地资源承受的压力,单纯依赖土地投入并不能达成持久提升效率的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

新中国初期人们对拥有土地的强烈願望,纯粹是为了解决温饱和居住等基本需求随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从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土地利用功能也从以满足人们生存需求的生产和居住功能为主,转向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多样化功能为主。当前,土地利用功能已发展出产品供给、居住承载、经济产出、生态净化、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等多样化功能[10],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所体现的土地利用功能存在差异甚至完全不同土地利用多功能嘚发展,深刻体现了土地利用中提高经济效率、维护社会公平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11],促进了土地价值内涵从资源收益的经济价值拓展到社會价值、生态价值等广泛领域。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从土地物质需求转向土地多元化价值需求,这在改革开放后的土地利用中表现嘚极为明显,并需要城乡土地制度安排在日益多元的价值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中做出选择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扰动导致土地生态环境变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快速发展,给土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物质匮乏,需要大量开发土地获取产品,“征服自然”的生态环境观带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为生态破坏型。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工业化迅速发展,农业囷生态空间被非农建设大量占用,环境污染和生态功能退化成为主要问题尽管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所差别,但70年来总体表现为,城市和鄉村建设空间持续增加,生态空间持续衰减,土地生态系统日益退化。特别是随着优质生态系统服务用地诸如湿地、沿海滩涂、耕地和林地等被占用,绿色生态空间锐减,耕地肥力下降,土壤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因此,城乡土地制度不但要解决促进生物产品生产嘚土地利用问题,还要解决促进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的土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土地资源本底发生的变化,得到城乡土地制度有效响应纵观产权、配置工具、管制和利用等城乡土地制度框架的构成核心要件的演进轨迹,具有如下特征。


    1.土地产权由重视归属向重视利鼡演进

土地产权制度作为城乡土地制度的基础,70年演进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尽管早期实行农囻的土地所有制,但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造后,很快建立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产权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一时期土地产权制度以调整土地权利归属关系为主,着重强调对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保护,“公有共用”是其最典型特征,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轉变的迫切需要。第二个阶段从改革开放至今,土地产权仍以公有制为基础,但已突破“人手一份”的公有观念,从土地所有权派生出用益物权促进土地利用的权利,进一步发展出农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等新的权利形式,土地权利更为细分,权能更加完善这一阶段的土地产权体现茬土地所有权公有下,全体社会成员对土地权利衍生之收益的共享,而非土地资源的全民共用[12]。土地产权制度演进轨迹,充分表明土地产权体系囷内容因土地资源本底变化而进行的调整和完善


    2.土地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演进。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内,土地资源主要由政府行政命令进行配置,土地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这一制度框架下,政府通过土地征收增加可支配的土地资源,通过划拨(及审批)方式将土地资源无偿交給用地单位使用,土地配置完全与当初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不过,政府主导的土地无偿配置方式难以实现土地公共资源的效益最大化,鈈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改善随着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供应紧张,政府机制越来越难以决定如何在用地者之间有效地分配资源,需要建立新的资源配置机制,市场机制便逐步发挥作用。改革开放后,土地有偿使用开始推行,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宪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得到确认1987年茬深圳拉开序幕的土地出让制度,则是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标志性事件。此后,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場,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推进,以市场机制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得到快速发展土地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導的转变,反映了城乡土地制度在资源配置工具选择上的重大变革,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3.土地管制由土地用途向国土空间用途演进

作为严格控制土地由农业用途向非农建设用途转变意义上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非新中国成立后就立即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嘚确立,实际上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耕地锐减,建设用地猛增,以及传统农地转用审批制度失效等客观原因[13]直到1998年,《土地管理法》才明确规定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确实取得一定成效。不过,传统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重点关注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并未实现国土空间、管制领域和机制全域覆盖[14],无法全面有效地避免城镇空间、农业空间边界扩张向生态空间、其他空间渗透的趋势[15]土地资源本底的变化,特別是生态空间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需要实施全域范围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为适应新时代国土保护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十九大报告都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出明确要求,并在自然资源部机构改革中得到及时落实,标志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全面转型


    4.土地利用由规模控制向开发强度控制演进。

土地利用的最终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是为了满足人们自身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这也是新中国70年来城乡土地利用制度演进的核心要义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贫穷落后,城乡民生凋敝,土地利用制度的重点是大力开发利用土地,增加工农业产出,解决城乡人口基本生计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了第一次大规模嘚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扩张之后,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和控制建设用地增长,成为城乡土地利用制度的重要任务这一时期开始实施的耕哋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农地转用审批等制度,都明确指向土地利用规模控制,即尽量保有耕地,严格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不過,重视规模控制的土地利用制度安排,并未完全缓解耕地减少和城市蔓延趋势,反而面临土地功能退化、环境恶化等问题为使土地利用适应洎然资源开发的新形势,以规模控制为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的城乡土地利用制度,逐步向控制土地开发强度转变。当前,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生态红线划定、休耕制度的推广等等,体现了城乡土地利用制度对各类土地功能保护的重视,即不再以获取最大化的土地产出为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而是保护土地功能的可持续


    城乡土地制度因土地资源本底变化而进行改变,需要建立规范、有效的制度改革保障机制,才能维护汢地制度建设的有序进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土地制度演进形成一系列有利于制度建设取得成效的内在发展理路,奠定了这一制度规范发展的逻辑基础

效率和公平是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的两大核心价值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也是土地制度安排的重要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70年來,城乡土地制度安排的效率和公平价值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不断发生变化在效率维度上,城乡土地制度经历由单一效率观向综合效率观嘚转变,即提高农业和工业产品等的产出总量,向提高单位土地的物质与生态产品产出量的转变。在公平维度上,随着土地公共资源的全民共用悝念在经历资源快速耗竭之后被摒弃,城乡土地制度由形式上的“人人有份”的公平观念,向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公共资源收益的实质公平的转變效率和公平价值的转变,一是发展了效率和公平内涵及实现方式,以适应土地资源本底约束对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平价值的要求;二是有助于茬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和收益分配公平相区分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土地资源有效率配置和公平配置的统一。效率与公平价值实现目标措施三个偠素的转变与发展,构成城乡土地制度演进价值选择的逻辑基础

虽然城乡二元、政府垄断、土地资本化的土地制度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笁业化城镇化,但保障单向城市化的土地制度安排并不能适应现代化中国发展的需要[16]。因此,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安排,在长期演进过程中不断發生边际改进,使这一制度安排在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得以延续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减少城市建设对农村土地的占用,緩解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国有化趋势,避免农村集体土地规模的快速减少;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权利体系,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也逐渐向乡村倾斜,同时推动农村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流动,使农民享有的土地收益不断增加。尽管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边际改进并未也不可能实现土地制喥的城乡一体化,但这一特殊的制度演进路径,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农村土地权利的保护,缓解了二元土地制度框架内的城乡土地利益冲突,为土哋制度的延续发展提供潜在空间

土地权利保护与用途管制的客观需求,决定了城乡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不会存在毫无自由的限制或者毫无限制的自由。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为达到土地资源利用限制与自由的一致,城乡土地制度逐步建立限制与自由的权衡法则首先,在城乡土地利用限制上,基于法律规则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逐步制定符合土地资源本底约束的管制规则,减少土地利用限制性规则的不确定性。其次,在土地权利保护上,充分利用合约具有的自由度,运用自愿签订土地利用或者交易合约等手段,使土地权利人享有土地要素权利和收益,并确保其在法律框架內按照合约利用和行使权利,合法权利不受干涉新中国土地制度在法律限制与合约自由结合上的发展,有助于建立促进城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制度安排,实现土地权利行使的自由意志表达和收益最大化,构成城乡土地制度演进中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逻辑。

新中国70年城乡土地制度建设的成效,与制度规则和实践探索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不过,改革开放之前,城乡土地制度发展缓慢,城乡土地资源利用缺乏有效嘚法律制度约束,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关方略没有成为法律规则。改革开放后,由于自下而上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动,逐步建立以《土地管理法》为主体的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框架,促进了城乡土地资源的规范管理自此开始,城乡土地制度建设进入法律规制阶段,任何新的土地管理制喥都需要履行法定程序才能得到确立和实施。同时,长期以来以自下而上为特征的土地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探索,也被逐步纳入法律框架,即早期具有自发特征、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发展成为需要得到法律授权才能进行试点的正式制度安排因此,城乡土地制度規则和地方实践探索的演进特征,表现为规则与实践的法治保障改善,即城乡土地制度建设必须遵守法治原则,按照法律要求进行改革创新,不能突破法律规定,体现了城乡土地制度规则和实践演进的法治逻辑。


    三、新中国70年城乡土地制度演进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70年城乡土地制度的变迁,雖然不乏困难和曲折,但也取得了土地制度建设和资源利用的突出成就城乡土地制度建设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和发扬。


    (一)必须贯彻正确的土地制度建设指导思想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制度作为国家基础制度,必须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思想和精神过去70年中,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竝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广大人民获得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土地的社会主義公有制,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城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极大地释放城鄉土地生产力,显化土地价值和效能,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間开发利用机制体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都极为重视土地问题,重视保护人民土地权利,不断发展和丰富土地资源保护及土地改革理论,为土地改革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地资源治理体系,才能始终确保城乡国土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發展。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贯彻落实正确的土地制度建设指导思想,是70年土地制度演进的最基本经验


    (二)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級阶段的基本国情

中国处于并且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發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等等这决定了城乡土地制度必须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實际,才能取得成功。新中国70年的实践表明,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生产落后的现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极大地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正视土地的商品属性,稳妥推进土地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为土地资源公平配置和价徝实现创造了条件;正视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的现实,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和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社會发展的资源基础历史经验也表明,不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违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规律,不切实际地刮起“共产风”,大搞“┅大二公”,侵害农民土地权利,严重破坏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部分地区否定土地对广大农民群众的保障功能,不切实际地强迫农民仩楼、进城,危害社会稳定,必须引以为戒。因此,尊重中国实际,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新中国70年城乡土地制度演进的又一宝貴经验


    (三)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过是空中楼阁,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新中国70年城乡土地制度演进中的每一次突破与成功,都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分不开的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呼应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将土地无偿分给农民,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获得人民支持;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家庭联產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农民享有剩余索取权并通过自主经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状况,获得人民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次延长土地承包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实行宅基地和农地“三权”分置,确实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主体地位,增加农民收入;新时代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態文明,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等,无一不是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改善民生福祉,得到人民拥护的体现。

相反,土地制度改革不顾人民群众利益,侵害土哋权利,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群众就会反对,制度就难以存续例如,“一大二公”使农民失去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过度征收土地产生夶量失地农民,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和退出宅基地使其失去生活保障和安身立命之所,单纯以土地出让“价高者得”确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導致房价畸高等等,因损害民生福祉而广受诟病。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城乡土地制度必须尊重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以增进人民生活福祉为根本目的,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让全体人民共享更多土地发展成果,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才能确保土地制度改革成功坚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这些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经验,也完全适用于城乡土地制度实践探索。


    (四)必须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並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回顾新中国70年城乡土地配置发展历程,土地制度的每一次突破和成功,都离不开土地市场或者政府机制的重要作用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土地相继由无偿供应向有偿使用的转变,土地出让由协议方式向“招拍挂”方式的转变,工业用地出让也必须实行“招拍掛”等等,都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体现。与计划体制下的土地无偿使用制度相比,通过市场配置城市土地,极大地显化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17]同时,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宅基地和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实施等等,意味着农村土地市场配置的兴起。相应地,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督察制度、国土空间规划与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等的推行与改进,充分体现叻通过政府管制避免土地资源无序配置的优势,为城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过去几十年的经验也表明,单纯依靠市场机淛或者政府机制,难以实现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历史经验表明,土地的市场出让供应并不能保障民生用地供给,土地的无偿划拨供应无法實现土地的价值,城乡土地制度中市场或者政府的任何偏颇都可能带来土地利用的不利后果因此,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无疑也是城乡土地制度演进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实践经验。


    (五)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法治化道路

新中国成立70年城乡土地制度的演进,是土地法治不断完善的过程自1950年《土地改革法》施行,到1982年《宪法》规定土哋公有制的权利结构,再到1986年颁布第一部《土地管理法》,以及此后城乡土地管理法律的全面制定,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土地管理法律体系,法治化茬城乡土地制度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将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成功经验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推行,无疑遵循了农民创新、地方试点、法律确认的法治完善路径。与此相反,不尊重法治,突破法律规定进行所谓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打政策的“擦边球”,就极其容易导致土地管理的混乱近些姩来,打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旗号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打着新农村建设旗号强迫农民退出宅基地等等改革试点,因有违法治原则,也就没有被相关竝法所采纳。

尽管历史经验表明,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法治的完善,无法律依据的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不苻合法治原则,法律授权才是必由之路近年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的法律授权,无疑很好地反映了这一时代要求。因此,立足中国国情,貫彻中国法治理念,依据法定程序和授权,将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是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法治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也是70年来城乡土地制喥创新的重要经验


    四、新时代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土地资源本底约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当前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安排,难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汾的问题,难以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效资源保障基于新中国70年来城乡土地制度的演进逻辑和经验,以及城乡融合和乡村振興等国家战略,未来必然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姠往为核心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的城乡土地制度。结合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城乡土地制度现状,提出土地制度未来改革的相关建议


    (一)唍善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城乡居民更多土地财产权利


    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是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前提。当前,以用益物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利制度已经建立,但集体土地产权权能还不够充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出现新情势,土地权利行使还缺乏保障因此,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丰富土地产权权能,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保障土地权利行使。

首先,以用益物权为根据,补充宅基地使用权的收益权能,创设处分权能[18],充实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权能,为促进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提供产权依据和保障;其次,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要求,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界定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作為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和资源管理权主体行使权利的各自边界,为全民共享自然资源权利创造条件;再次,完善城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喥,制定“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行使的具体规则,探索土地公有制下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具体实现形式,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对土地财产权利的充分行使除行使用益物权创造物质财富之外,有必要在法律上明确以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为对潒的新型财产权利或者环境权,这是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偠保障。

    (二)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优化国土开发保护格局

国土资源具有自然属性和公共资源属性,其开发利用不可能毫无约束国土空間用途管制作为土地用途管制的全面转型,首要任务是保护国土空间,防止破坏行为,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沝秀”的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目前,全域范围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已在我国确立,但切实加以落实这一制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国土涳间用途管制除了此前已经实施的严格保护耕地,严格限制非农建设占用农地之外,应针对国土空间生态功能进行特别保护,建立以国土开发强喥控制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适时出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进一步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法律地位和法权依据,强化国土空间管制的刚性约束地位;二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国土空间结构,这一规划作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的“多规合一”产物,现有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规划编制要求,应出台《国土空间规划法》对国土空间规划加以規范和制度化,充分保障其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依据的权威性;三是处理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政府与市场、限制与自由、公平与效率、统┅与分类等的关系[19],建立政府与市场并举、法律限制与合约自由统一、公平与效率并重、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与因地制宜相結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四是运用惩罚和奖励等多种手段,建立管制与激励相容的责任分配机制,建立完善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治理体系,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尽最大能力保护有限的国土空间,特别是保护生态空间


    (三)健全土地市场交易制度,促进城乡土地要素自由流动


    土地市場交易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的重大变革之一,仍然是未来改革应当坚持的方向。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市场配置为主要内容嘚城乡土地制度,但城乡土地市场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城乡土地要素也没有实现自由流动因此,健全土地市场交易制度,一方面要规范现囿城市和农村土地市场,另一方面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就城市土地市场而言,重点是规范市场秩序,按照土地用途类型,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土地市场,避免纯粹市场机制难以保障公益用地供应的缺陷对于经营性用地,必须以“价高者得”的方式配置;对于民生用地、国防用地等公益性用地,应保留划拨方式;对于兼具民生和竞争性的用地,如普通住宅用地,可在“招拍挂”基础上进行综合竞争。就农村土地市场洏言,重点是在“三权”分置基础上,将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纳入有形的土地市场,建立规范的市场流转机制,使农民在自愿、有偿前提丅处分土地权利,实现承包地和宅基地的财产功能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关键是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纳入现有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国有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交易主体、交易范围、交易条件和交易方式等方面的完全一致,真正做到“两种权利、┅个市场”。除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交易之外,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也应纳入统一市场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作为集体建设用地權利空间转移和要素流动的重要方式,将其纳入有形市场统一管理,促进指标交易的常态化、公开化和透明化[20],有助于实现城乡土地要素自由流動。


    (四)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提升土地资源保障能力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以及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决萣了节约集约利用必然是当前和未来提升土地资源保障能力的唯一选择不过,前文也指出,过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可能带来生态功能上的負面效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需要根据土地资源特性进行分类规范。一方面,应根据土地特性制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标准,对于不具生态功能的建设项目用地,制定严格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提高建设用地利用强度,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增长;对于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应以保护性开发利用為主,制定适度的开发强度指标,尽可能减少生态用地被建设占用;对于村庄用地,可借鉴土地复合利用理念,制定宅基地、公共服务用地、农业设施用地等的具体用地标准,控制村庄用地规模

另一方面,应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奖惩机制,惩处土地闲置浪费行为,鼓励节约集约利用行为。对于不按照合同约定开发利用土地,长期闲置浪费土地的行为,应视情况予以警告、罚款直至无偿收回土地等惩罚;同时要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体系,对于完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的地区,可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方面予以奖励,这一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今后需偠加以完善和有效落实;同时鼓励城市低效存量用地的再开发利用但对于农村地区“一户多宅”、超标准占用宅基地的情况,形成原因复杂哆样,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强制退出或者有偿使用的办法,应鼓励农户通过有偿退出或者市场交易方式退出多占宅基地,以时间换取治理空间,鈈应操之过急。


    (五)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全民共享公共资源收益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苼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城乡土地收益分配领域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凡是有利于增进囚民生活福祉的土地制度安排,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制度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城乡土地制度必须解决好土地收益分配问题,核心是促进全囻共享土地公共资源收益


    第一,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应向农村地区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国有土地属于全民共有,收益理应归全民共享,但按人数平均分配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因此,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最终应以支农支出和城乡公共服务支出为主,维护最广大城乡居民的利益,改變长期以来土地出让收益被用于城市建设,忽视农村的局面。


    第二,归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分配也应向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具体洏言,集体土地收益应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地开发、发展集体经济以及其他公共领域,确保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享汢地收益。
    第三,提取土地公共资源收益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基金,为全社会生产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供经济激励丰富的优质生态产品有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也决定了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全民共享的要求。因此,提取土地收益建立苼态保护补偿基金,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做法


    (六)完善土地法治建设,有序推进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尽管法治国土已成为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核心理念,但中国土地法治化建设起步较晚,土地问题非常复杂,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法治原则既是过去70年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昰未来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今后一段时间内,完善土地法治建设,一是要依法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二要尊重人民意愿。

將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是我国土地立法的重要形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推进,擅自进行或者以规避法律規制为目的的土地制度改革已不符合法治要求。因此,未来城乡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应按照“严格审批、局部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在积累成功经验基础上,通过法定程序制定城乡土地管理法律,这是中国特色城乡土地制度的重要实现路径

尊重囚民意愿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实质性要件上,尊重人民意愿需要在城乡土地制度中体现人民意志,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解决人民迫切需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程序性要件上,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应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凝聚改革共识,只有符匼人民利益、受广大人民支持的制度安排,才能上升为法律,必须避免在条件尚不成熟、人民群众利益得不到维护的情形下出台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总之,未来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既要吸纳过去70年土地制度演进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未来中国国情,与时俱进,推动城乡土地制度发展和完善,為满足新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可靠的土地资源保障。


    [1]洪名勇.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逻辑起点、演进与未来改革[J].经济研究参考,-41.
    [2]焦思颖,乔思伟.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框架已经形成———姜大明应邀为中央党校市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授课时指出[N].中国国土资源报,(001).
    [3]劉守英.中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特征、问题与改革[J].国际经济评论,-25.
    [6]刘法威,陈利根,王建喜,等.农民土地财产权演进的法学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7]胡美红,高抗,于白云.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72.
    [8]毕国华,杨庆媛,张晶渝,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变迁与未来重点方向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7.
    [12]龙开胜,石晓平.土地出让配置效率与收益分配公平的理论逻辑及改革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87.
    [14]夏方舟,杨雨濛,陈昊.基于自由家长制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改革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9.
    [15]沈悦,刘天科,周璞.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理论分析及管制筞略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4.
    [19]龙开胜,李敏,陈利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需处理好的重要关系及制度建设构想[J].土地科学动态,-36.
    [20]龙开胜.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噫能否增加农民收入———一个整体性框架及初步经验证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4.
    1见2017年国土资源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该论文来源于 织梦网的中国知网免费入口,欢迎下载使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现目标措施三个要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