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朋友,请问类似携程去哪儿借怎么样这些可以做加盟代理吗?具体怎么做?该联系谁,联系方式?求指点

以后出去玩别只知道上去哪儿囷携程订票啦!

(原标题:除了去哪儿携程 我们还能怎么买机票?)


携程和去哪儿在短短一周之内相继陷入机票丑闻的风波之中各位想偠出行的宝宝们犯了难,以后想订便宜机票要咋整别急,看了以下推荐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机票了!

1 关注各个航空公司的微博、微信,有促销信息第一时间知道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官网、官网和官网!每家??????航空公司几乎都有特价促销哪怕是国泰、emirates这樣的高大上航空公司,也有过便宜票放出来作为手机不离手星人,最简单的就是关注一下各个航空公司的微信也许一个推送就可以帮伱省下几千大洋呢!

订一定要耳听八方,通过天巡网、亚航、JETSTAR、淘宝之类的网站多种查询查询的时候要留意前后三天的机票价位,同时盡可能多的关注各家航空公司的票价情况特别要留意航空公司新开航线,或促销信息这种官方的促销价格往往最合算。但是往往大家僦会累趴在这个事情上如果查询一个航线时,能出现各大官网的价格排序就好了!

3 确定在某天购买会更便宜

你知道吗工作日和双休日嘚价格会有不同,一般而言周二周三的机票价格最便宜而周五周日的价格最贵,周一周四周六的价格居中一般周二和周日的价格平均會差距30刀左右,我曾经有一次就是周日和周一的价格差别40刀!!虽然不多也是肉啊~~ 所以知道了这一点如果计划在美国境内进行飞行理由買机票的话,如果把你的旅游计划精细到周几周几也能影响机票支出哦!!

4 在恰当的时间购买

根据我的经验实际上,在美国购买机票并鈈是越早越高我记得有专业的机票搜索引擎做过统计,一般而言美国国内航班机票购买,提前49天大概7周左后,从统计上看是购买嘚最佳时间。咨询顾问鲍勃?哈瑞尔跟踪机票价格研究约100个国际航线的价格走势,他说“国际机票的起始价格会很高,然后慢慢下降最低点是在出发前的两个月左右。”

当然这个时间会有所变化这取决你去的地方和时间,如果你赶着暑假去热门景点当然这个购买朂佳时间需要另外测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购买的很晚,比如2周之内或者你购买的太早了(这点很多人会忽略)比如你提前5个月以仩就购买,实际上你会亏的~ 美国的航空公司就是这么“贱”的哈哈~ 他们知道消费者的心理,而且你需要知道的是 他们经常超额卖票,囿好几次我都遇到有人需要升舱(就是经济舱100个座位卖110张票,结果来了超过100个人就有人必须要被升舱了)。

一般而言提前3周到4个月の内都还是不错的。越临近起飞时间一些细节因素比如是周日还是周一,去的是热门景点地区还是非热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对于价格嘚影响就更加显著了。

研究发现同样一张机票在不同的日子买,价格差别甚至可以高达两三百刀而且这还不考虑说有些人会在临近飞荇的7天内购买。一般来说美国的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真是可谓瞬息万变,经常1两天价格就涨了几十刀根据我的直觉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很多,比如节假日甚至双休日和工作日(周日和周1的价格就可以差别50刀左右)。一般而言在你定下飞行计划的那一天就立刻查询并購买,还是能够至少达到一般而言的最低价格的当然后文会说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使得机票更便宜。

6 推荐几个不错的买票网站

技巧归技巧但是我觉得旅游最关键还是在乎心情,实际上美国国内旅游机票确实不贵你看像加州到纽约可能也就两三百刀,人民币也就快/site/EN/(欧洲最有名的廉价航空公司)

/(欧洲最大的廉价航空降落各主要机场)

/(以德国为基地,几乎能达到所有的西欧和南欧主要旅游

}

根据上周(6月15日、16日)携程、詓哪儿网先后发布的2016年Q1财报,两家公司营收分别为43.99亿和9.93亿

由于一次性计提巨额股权激励成本,携程经营亏损18.27亿()剔除股权激励成本,携程净利润为2.57亿远高于去年同期的3300万,去哪儿的亏损亦由2015年的2.934亿降至2016年的2.745亿

从2015年12月31日起,携程开始合并去哪儿网的财务业绩由于後者保持了上市地位,仍会单独披露财报对理解“携程+去哪儿”的业务非常有益。

2015年与去哪儿化敌为友并与百度结盟是携程十年来最偅要的一步棋。虽然只有一个季度的财务数据还是揭示了一些趋势,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携程营收增长多了一台“引擎”。

后起者詓哪儿的基数小营收增速一向高于携程。2014年、2015年的8个季度中去哪儿增速有7个季度高于100%,最高达164%而携程只有一个季度达50%。将去哪儿并表之后携程增速陡然提到80%。

携程获得去哪儿的代价不菲但消除非理性竞争,将对手的人才、技术、市场份额统统据为已有还是划算的粉饰报表代价很小,有位好的CFO足矣但粉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携程先后吞并艺龙、去哪儿与当年国美高价吞并永乐、大中有异曲同笁之效。如果剔除去哪儿因素携程营收增速在2016年Q1仅为40%。说明去哪儿已经成为携程增长的引擎提供了50%的推力。

其次去哪儿酒店业务保歭高速增长。

携程、去哪儿酒店预定业务爆发的激励竞争最终成为双方合并的导火索去哪儿被合并,酒店预定业务何去何从会不会被壓缩,会不会大幅裁员如今有了答案:去哪儿酒店业务增速回落但仍保持在100%以上的水平。

2015年去哪儿网的“强攻”酒店预定业务Q4营收同仳增幅高达424%。但“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400%的增速代价过大、不可持续实际上,2016年Q1的134%已经不低了

去哪儿酒店预定业务持续增长,從一个侧面说明当初两家之间的竞争有相当一部分是“错位”的去哪儿网线下团队拿到的低端酒店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携程方面吔认可这种价值否则大可将团队遣散了之。

第三是交通票占营收比重不断提高

在并表前的2015年Q4,携程交通票业务营收达到12.44亿同比增加61%。交通票营收首次超过酒店预定占营收的比重达到41%。2016年Q1并入去哪儿5.58亿元机票预定收入后交通票营收19.49亿,同比增长106%在营收中的比重达44%。

机票业务原本是去哪儿的强项由于航空公司力推直营与OTA发生大面积“摩擦”,去哪儿在受到很大“伤害”的情况下仍录得22%的增长已经鈈易

剔除去哪因素,携程2016年Q1交通收入同比增幅为47%低于2015年Q4的61%,但情形比去哪儿好很多一方面是因为航司对携程比对去哪儿“客气”,叧一方面是携程交通票业务相对多元化在机票之外还包括各类车票()。

2015年从百度获得去哪儿50%股权()之后携程并非一定要并表。不並表的话需要做一整套财务、法律上的安排尽管有些“拧巴”但事在人为。例如恒大、阿里分别持有“恒大淘宝”60%、40%股权却都没有将這家巨亏的足球俱乐部并入自家报表。

梁建章选择将去哪儿业绩并入携程至少对未来两三年的得失进行了权衡()。旁观者没理由低估梁建嶂的判断力

股权激励,新一轮“财务自由人”制造计划

2016年Q1携程营业亏损达18.27亿其中10.39亿来自去哪儿。亏损的主因是“非常态”股权激励哽准确地说是庄辰超、梁建章交接之际的博弈。

去哪儿股权激励成本占营收的比值一向较高2014年Q2相当于营收的19%,可说是保持“狼性”的秘訣之一

2015年Q4,庄辰超临走前放出成本45亿的股权激励相当于营收的348%。他在朋友圈中说:“我在Qunar的10年最值得我骄傲的不是业绩和市值而是峩估计Qunar在10年里大约创造了1500个彻底财务自由的家庭。”

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会明白:临走狂涨工资、大发奖金是前任在给后任出难题庄辰超这样厉害的角色当然不会放过机会,何况自己和自己的老部下还能得到实惠

庄辰超将皮球踢给了梁建章,如果按携程以往的标准拿营收的6.5%做股权激励恐怕会适得其反梁建章一咬牙对去哪儿团队发放8.02亿股权激励,相当于营收的81%对携程团队则破例发出10.33亿股权激励,占营收的41.7%

去哪儿创造了1500个财务自由家庭,梁建章这是想要创造3000个!

占营收40%到80%的股权激励是庄-梁交接之际的博弈不可能成为常态。否则股价跌到“马里亚纳海沟”谁也得不到好处。

“携程+去哪儿+艺龙联合体”面临三大挑战

携程、去哪儿、艺龙是中国排名前三的OTA巨头它们的整合才刚刚开始。就2016年而论“携程+去哪儿+艺龙”联合体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是提高综合盈利能力扭转亏损局面。

不少人认为巨头更有實力打赢价格战、补贴战殊不知巨头在战斗中受到的伤害更大。假如携程每间夜补贴5元钱一段时间内卖掉100万间夜补贴了500万元。去哪儿茬同样的时间内卖掉1万间夜只需补贴5万元,增长到10万间夜时也只要补贴50万元携程的代价10倍于去哪儿,投资人看到的却是去哪儿业务量增至原来的10倍结果去哪儿因高增长获得高估值,携程为捍卫市场份额不得不加大补贴力度直至陷入亏损。

现在补贴战、价格战可以不咑了理论上“携程+去哪儿+艺龙”可以提高毛利润率、节约市场成本,获得超过以往的业绩但这些目前还是假设,至少要看到2016财年完整數据才能初步评估整合效果

其次是应对“新美大”,捍卫酒店预定市场份额

酒店业务是携程、去哪儿、艺龙联合体的核心,出境游、郵轮游、门票这些新兴业务暂时难当大任最新数据显示,“新美大”在2016年前5个月酒店业务间夜数达2600万严格来讲,1元/小时起售的钟点房談不上间夜2600万这个数字水分不小。看起来“新美大”暂时不会对携程高端酒店业务构成挑战,但对“高频打低频”的法则不能掉以轻惢

携、去、艺要在2016年摸索出分进合击、实现1+1+1>3的模式,否则投资人将丧失信心和耐心

最后是机票业务与航司的博弈。

电子机票早已普及理论上航司通过官网、APP甚至微信公号都可进行直销,票代、OTA没有存在价值基于这种观念,航司一手降低甚至取消机票代理费、一手封殺去哪等OTA但“直销大业”进境如何?大家想想是不是仍然通过OTA买机票有多少人使用航司的APP?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航司应当体会到直銷的运营、推广成本不菲。假如两项成本占销售额的2%而OTA 收费标准是1%那么直销占比越高航司经济效益反而越差。再者航司在OTA上进行嘚直销也是直销,可以满足国资委“直销占比达到40%”的要求

从方便用户的角度,则航司有义务与OTA配合因为用户要的是一站式服务,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用车等要在一个APP上解决假如OTA的APP上有南航、东航、国航、海航的直销机票,为什么一定要逼迫用户再安装四大航司嘚APP

从7月1日起,携程、去哪儿、阿里旅行等平台将停止航司以外的供应商的产品销售这是在航要求下对机票代理商说“不”,票代面前叒少了一条路多了一堵墙。或许99%的机票代理将会被清除出场

套用马云的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嘟死在明天晚上” 对机票业务参与者来说,“明天”就是2016年下半年“后天”从2017年开始。“后天”机票销售的主流模式是用户通过OTA购买航司直销的产品实现用户、航司、OTA三赢。不过多赢的结局也是博弈出来的,携程、去哪儿要打起精神谨慎应对。

18.35亿的股权激励发出詓了不知多少人将由此获得彻底财务自由。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

携程和去哪儿们其实都在烧钱穷開心

导读昨日(2日)去哪儿发布了新一季的财报——亏损仍然是不变的主题且亏损面再次放大,当然整个行业都是这个主题颇有一种誰亏得更多谁才是赢家的玩法。同日去哪儿还透露了在上个月携程曾发出收购要约,但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深思熟虑”之后去哪儿还昰拒绝了这一“婚约”——战争还要继续,或是等待下一次更好的收购出价或是苦熬至对手出局。

  说到旅游行业大家一点都不陌苼。平时经常接触的携程、艺龙叫OTA;去哪儿以前是旅游垂直搜索现在也是OTA了;蚂蜂窝、穷游叫旅游UGC;另外还有同程、途牛,这些都是市場上提供旅游服务的主流服务商大家经常能看到一些关于旅游行业的PR文章,但是这种信息其实真正有用的不足1%今天我稍微深入地给大镓讲讲,旅游行业的业务及各主流公司背后经营的情况是怎么样的然后再给大家讲讲我看到的旅游行业未来的机会在哪里。这样大家就奣白我为什么说旅游行业其实就是穷开心


  一、在线旅游的起家史,从携程、艺龙说起


  携程起家大概是在1999年通过呼叫中心订酒店起家。在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的发展跟今天没法比携程还不算主流互联网公司。携程的模式:帮助客人预订酒店客人入住后酒店给携程返佣,这个叫前台返佣模式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种科技结合传统行业的模式只能自己埋头苦哈哈地经营,要是放到现在这O2O的概念早僦吸引大量的资本来个高估值了。


  这个生意开始做以后发现挺挣钱的2002年月交易额就破亿,03年就去美国上市了艺龙也是成立在1999年,泹艺龙定位是城市生活资讯很烧钱,买了好几家公司其中花了几百万人民币买的百德勤是其中一家。艺龙老板唐越是个资本高手2000年荇情好,以2000万美金卖给了美国人2001年互联网泡泡破了后他花300万美金又把艺龙买了回来。这个时候发现不经意买的原办公室边上的订房公司百德勤还能挣点钱,于是就开始专注酒店预订业务用当时的话说叫旅游电子商务。这么算艺龙只比携程晚1年半艺龙于04年也在美国上市,当时在线旅游市场只有2个玩家,携程第一艺龙第二。那个时候携程的规模还不超过艺龙的两倍


  在线旅游被携程和艺龙由预訂酒店起步,到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后证明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领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玩家但是携程始终保持着领军优势,并且最近邁入了百亿美金俱乐部而艺龙一直呈追赶模式,但是越追越掉队从原来规模差距不到2倍,逐渐越拉越大到十多倍的差距,现在彻底賣给携程唏嘘之余,抛去资本层和管理层的因素我的结论是:旅游行业这样业务成熟的领域,企业的成功拼的是埋头苦干的运营能力而不是所谓的战略能力。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说的再牛逼也敌不过管理层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线旅游嘚生态也越来越成熟,业务也由酒店预订发展到机票预订、自由行预订、跟团线路预订、门票预订、游轮预订、签证办理、地接陪同、租車接送、攻略游记涵盖旅游价值链的方方面面。大家注意到没有携程叫旅行网,艺龙叫旅行网而不是叫旅游网,同程途牛叫旅游網,为什么不一样旅行和旅游还是很不一样的,2000年的时候个人出行还是很少的行为大部分是商务出行,因公出行订酒店所以他们不能叫旅游,叫旅行而现在私人出行越来越多,客人来源结构不一样了现在提供出行服务的网站基本都是针对因私出行的客人为主,所鉯旅游网多了现在在线旅游这个概念才名副其实。


  二、在线旅游这么多公司为什么都不挣钱?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说旅游行業就是穷开心,为什么麻烦各位看看,在线旅游那么多公司那个热闹啊,有哪一家是赚钱的吗去哪儿2015年Q1净亏7亿元,20114年亏损了23.64亿元途牛2015年Q1净亏损2.331亿元,携程2015年Q1净亏损为1.26亿元原来携程还是唯一一家盈利的,从2014年Q4开始也亏损了更别提艺龙,亏了那么多年还有没上市嘚同程,马蜂窝等哪个不在赔钱呢?


  那在线旅游行业为什么这么容易赔钱呢因为这跟业务模式相关。旅游的6要素吃、住、行、遊、娱、购。而在线旅游行业并不掌控旅游要素的资源在线旅游行业本质是一个服务业,轻资产、重运营而要保障业务顺利进行又必須对旅游要素资源进行掌控。因此整个旅游行业业务模式就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重资源,重运营导致毛利率极低,赚的都是辛苦钱稍微一折腾,就赔钱了拿携程举例,用酒店来说酒店资源分布在全国各地,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客栈、招待所、家庭旅馆如果偠保证用户体验,让每个用户都能在携程订到酒店那酒店的城市覆盖率要全、价格区间要大、数量要多。03年的时候携程可以预订全国5千镓酒店现在可以预订国内大概5万家酒店,这些酒店可是一家一家谈下来的一家一家的要预留房。如果酒店资源谈不好用户订房没有保障,订不到用户还会选择携程吗?这就是所谓的重资源


  酒店还好,自由行、线路更复杂不仅仅要考虑目的地,还有考虑出发哋途牛是卖线路的,他代理了全国各地上千家旅行社的产品辛苦经营快10年了,才自己控制了很少的上游目的地资源另外用户的出行需求,特别的零散、要保障用户体验要能聚沙成塔形成规模经济才能赚到钱,那就对运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还是拿携程举例,用户订酒店拨打400电话,携程要确保每一通电话都能接通每一个接线的预订人员要提供无差别服务,提高订单成功率携程很早就不惜重金布置了全球顶尖的ayaya电话交换机系统,确保电话的业务、服务流通畅同时还引入了制造业的标准六西格玛来管理预订服务,对“零缺陷”的唍美商业追求携程花了这么多的功夫在服务运营上,你就明白为什么携程能赚钱了


  还有预订过程中,一直会有一个团队“房控”來实时保障预订的成功率对酒店而言,又不是携程一个渠道分销携程经常会遇到客户预订了某酒店某房型,但是酒店反馈没房了携程要么帮你升房型,要么帮你换酒店这种除了酒店签约团队外的实时和酒店确认房态的团队,人数可不是小数目一样要和预订中心一樣7*24 小时倒班的。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确保房态的准确,携程要研发酒店库存管理中心对接酒店的系统。有的酒店有系统有的酒店没系统,有系统的酒店还不一定愿意和你对接这种谈判对接安装,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


  上面两大块的运营环节,只是保障了预訂的通畅还有一大块运营工作,那就是结算前台返佣模式,要客户入住后才给携程算佣金客户如果没有入住,你是拿不到佣金的攜程就有一个很大的团队跟酒店对账,携程的预订订单和酒店的入住订单要一比一比对的客人如果预订了没去住,都得一一确认那么哆家酒店,那么多预订单这个结算团队的工作少的掉吗?现在OTA有了新的模式客户预付模式,但是这仅仅是很小的一块


  再拿途牛來举例,线路的预订可比酒店复杂多了目的地的资讯和产品各要素的解答。同时下订单后的执行流程比酒店长多了这个运营比预订酒店还重。真是同情他们赚的每一分都是辛苦钱,当然现在还在赔钱


  同样的逻辑,重资源、重运营套到其他在线旅游网站上基本沒一个挣钱。有几家公司能做到携程那样的精细化运营能做到那样的规模效应?所以目前那么多涌入在线旅游行业创业的公司不管拿哆多少风投,我都不看好因为你只做业务,微薄的毛利率赚的钱根本不够你投入的现在就是赔钱的。只有三种公司能成功——


  1. 要麼你特别特别有钱狠狠的烧几年,把前后台全搭建好运营团队搭建好,高起高打


  2. 要么,你有很强的上游资源控制能力能在某個领域做深做透。


  3.你有很强的用户资源如淘宝,如京东从下往上整合。


  否则你做死了就是一个卖货的货还不是你的,你一方面要去上游弄货一方面你又要花大价钱吸引用户,同时你还要保证内部的运营效率和质量三线作战,你有多少钱可以烧啊你有多尐人才帮你撑场子啊,你这样能做的多大啊所以我看来看去,基本做不大烧烧投资人的钱就黄了。大家好热闹好开心啊还不赚钱,昰不是穷开心


  在线旅游由旅行向旅游过渡,去哪儿途牛、同程的加入,一方面完善了在线旅游的生态同时他们各自扩大自己的業务边界,很多业务重合导致竞争的加剧。多方厮杀的结果有两个一是各家亏损加大,另外一个就是没办法了开始投资兼并


  关於去哪儿、同程、途牛的起家史和各自具体的业务模式我就不说了,这3家每一家说起来一下午都不够但是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就是通过提供单一旅游业务向提供多种旅游业务过渡因为旅游消费是低频的,单一服务用户粘性太差了花高价钱获得的用户只消费1-2次太不合适叻。因此要让用户更多的消费不仅仅提供酒店服务,还有提供机票服务还有提供门票服务,还有提供自由行服务提供线路服务等等……只要你有旅行服务我就想一站式满足你,这就是多家混战的根本原因


  三、那旅游圈到底靠什么赚钱


  在线旅游服务商,靠佣金、靠返点赚钱这个除了携程能盈利外,其他家没有一家是盈利了在线旅游行业风风雨雨15年就这样过来的,未来有哪家能赚钱现在還真不知道。那传统的旅游行业怎么赚钱的呢传统的旅游行业最大的主体就是旅行社。我来说说旅行社怎么赚钱的



  旅行社的线路那么便宜,但是旅行社他们都是挣钱的绝对不是靠卖机票、卖酒店、卖线路挣你的钱,这些能打平成本就不错了他们有很重要一个隐性的收入来自你的购物。 自由行客人为什么贵呢因为挣不到购物这个钱,他要买东西根本拿不到返佣旅行社可以。拿出境游说如果詓法国,导游肯定就拉人到老佛爷去了客人一买就是上万,几十万还有过百万的。我们去欧洲买东西要退税的老佛爷说我帮你退税,直接帮你登记了这个时候你这个人是哪个旅行社的,就在那边备了案你们买的越开心,旅行社拿的返佣越多 再拿个极端的例子说,现在去韩国只要你入关的时候,你在哪家社报的名就备案了才不管你是自由行还是跟团,只要在韩国那几家大型购物中心买了东西返佣就直接给计算上了。比欧洲还要去指定的地方买东西又先进了一步



  旅行社本身利润就很少,但是很重要的还有一点旅行社昰现金流交易。现金流交易跟供应商结算之间有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用来干吗?放高利贷也好炒股也好,就是能结一大部分的现金流在掱上做别的事情这是旅行社第二部分收入来源。因为报名都是现金进的都是私账,而不是公司账在这种情况下旅行社有大量的现金。稍微算一笔简单的账举个例子,一年做了六万人去欧洲一个人平均是一万块钱,六亿的收入跟供应商的账期基本上是两到三个月,六个亿除以12个月一个月就是五千万。两个月的账期他手上大概攒了小一个亿的现金这一亿的现金可以干多少事情,长期有一个亿现金在手上滚动这是旅行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收入来源。


  曾经行业内有一个旅行社他专门在报纸上做广告,老年游夕阳游,正常歐洲的产品1万多但是他说五千块钱就能去欧洲,前提条件是你必须在我这儿存十万块钱押金六个月后才能返还。退休老头很高兴这麼便宜啊,叫了一堆老头一起去那个10万块反正是出国押金,会还的很高兴就交了,你看这个社多聪明根本挣的就不是旅游的钱,挣嘚是钱生钱



  大家都知道中青旅很有名,上市公司但是他们的旅游业务一直不赚钱,干什么挣钱中青旅现在其实是一家投资公司,中青旅赚的钱来自他的旅游地产拿地、建景区、建酒店,赚地的钱其他的那些国内上市的旅游企业,大部分都在靠投资赚钱


  ㈣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我讲了这么多听的人肯定觉的旅游行业就是死路一条了,那未来的机会在哪里其实旅游行业有很多的机會,因为旅游行业的价值链太长而且环节特别多,又有出发地、目的地这样天然的地域竞争屏障所以很容易在里面找到创业机会,我說的没有机会是没有超过10亿美金的大机会,但是有遍地的小机会做小一点,专做某个出发地的或者专做某个目的地,某个类型深根细分领域,很容易赚到比打工多的钱


  我看好的未来旅游行业的机会是在自由行这个大领域,要感谢两件前置条件:一个是移动互聯网发展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第二个是经济增长出行需求变的旺盛和频繁。刚才我对旅游的定义是吃住行游娱购现在旅游的定义改叻:大交通加本地生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本地生活服务变的便捷而可靠,各生活服务类APP、足够支撑你做自己的旅游决策了移动互聯网时代让你到异地旅游就和本地人一样方便。


  当然跟团游的生意一样会火中国有13亿人口,没有旅游过的人没有出国旅游的人还夶把存在。但是因为跟团游这个市场耕耘多年有完整的供应和服务体系。虽然市场很大但是新进入竞争压力大,所以我看好的新机会還是在自由行这个领域你看所有跟过团的客人,有过旅游体验的客人最后都会转为自由行的客人,自由行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大如果洅缩小一下范围,那出境自由行的机会更好国内自由行用户的自助能力高,其中的商机少但是国际自由行,旅游的每一个要素均有大量的机会当然大量的机会,不代表是大的机会


  在自由行领域众多的机会里,我特别看好的是本地人服务平台我并不看好卖线路嘚,卖货赚的钱实在是辛苦钱而且要卖的多,投入和运营实在太大劳动密集型,成本密集型我看好本地人平台,首先模式上平台洏不是自己交易,对实物资源的依赖没有资源就是人。另外运营上平台的运营重点是在虚拟服务机制上,而不是交易本身 当然也有難度,但是从规模扩展来说比卖货要快多了运营的可变成本低多了。互联网的本质去中心化移动互联网加速了这个进程。本地人服务岼台就是旅游行业的去中心化表现是旅游的行业的P2P平台,到哪个地方玩订一张机票就走了当地有人帮你服务,有人带你玩每天付点尛费给他就行。 在自由行成为未来旅游主流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依赖工具,但是更人性化的是本地人导游可以体验到当地最正宗的人文風情,我想这是工具无法替代的这是本地人服务平台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另外我也看好面包旅行这个模式大家都知道,它是腾讯投的腾讯为什么投?因为腾讯是做社交的腾讯希望社交模式可以和传统行业做结合,如果这条路走通了那腾讯的社交帝国又会有更哆的商业机会出来。面包旅行它在尝试走一条社交跟传统旅游行业结合的道路旅游天生具有社交属性,旅途非常容易让人成为朋友旅途中结识陌生人,旅途中的交流旅途后的分享,都特别容易让你形成社交关系当你决定好目的地,还没有出发你就期待找到同行的囚,旅途中一起开始交流一起玩耍,旅途结束还有回来以后约了下次再出去玩。所以面包旅行加入了社交属性后给了人期待,不仅僅是出行那么简单你会不自觉的对面包旅行有了粘性,而面包旅行上形成的社交关系又会反哺旅游的消费低频


  最后,其实旅游行業业务特别复杂每一个细分的领域它都有很完整的逻辑和流程,有一套自己的玩法有自己的业务形态,今天看似讲了很多其实只是┅点皮毛而已。我从事在线旅游相关业务近10年很多东西也只是略懂,那些在旅游行业呼风唤雨赚钱的大佬他们只会埋头做事,根本不會跟外人讲里面的门道也就是我这样半吊子,关起门来在这里吹牛希望没有把你们带到沟里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哪儿借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