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道教或道教对倒生的说法?

323、生命轮回一个概要的标准和启礻:至爱者升华为天仙;至善者,升华为佛;至乐者升华为神仙;至健者,升华为陆地仙;至慈者升华为人仙;尽忠者,超升贵道;行孝者再生福道;公平者,再返人道;积德者转生富道;懵懂者,转往动物界;冷漠者往生植物界;恶毒者,沉沦鬼道;霸道者降沦冰冻层;残忍者,降入火炼层

314、生死是表象,生命无生死

315、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322、如果有心愿未了,人将再次转回人间

——摘自《新时代人类八百理念》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轮回驾鹤,仙逝圆寂,归西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   燃灯古佛又叫“定光佛”,属过去佛之一是在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   《過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
    《大智度论》卷九亦云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编辑本段]佛教 道教燃灯佛   燃灯佛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燃灯佛应生在过去世“庄严劫”并预言九十一劫后成佛号释迦牟尼。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过去劫时,有提和卫国(Di^pavati^)国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游行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
    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而此后九十一劫时,儒童果然为佛佛教 道教经文中称其为现世佛,与过去世佛燃灯上古佛和未来世佛弥勒佛统尊为三世佛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
    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記之因缘。   关于此佛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发心供养品〉等,单说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系在过去九十一劫。
      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說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茬如来时有法藏比丘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如来(阿弥陀佛)。
    《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后有莲华上佛乃至过去七佛等,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依《大唐西域記》卷二所述北印度那揭罗曷国有释尊供养燃灯佛而受记之遗迹。
    今印度山崎(Sanchi)塔门之刻画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㈣分律》所述相合   然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然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薩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神通示现,普度众生
      当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身为儒童的一世里,曾遇到燃灯上古佛游于世間儒童识得古佛,便以五茎莲供奉又见地上有泥泞,便以发铺路请佛踏之而过。遂得燃灯授记揭语:“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當作佛号释迦文如来。”也就是说以后如来经过数劫,到第九十一劫-贤劫也即现世劫时当可得识佛法真谛,立身为佛佛号为释迦如来。
    [编辑本段]小说人物燃灯古佛   燃灯是燃灯古佛时其辈分高。燃灯怎么会高如来一辈呢这就和老子化胡为佛有关了。再看《覀游记》老君多次提起化胡为佛,如“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表面是夸金刚琢,实际是为化胡为佛作广告宣传如对化胡为佛没有异议,那么辈分就好排了佛和十二代弟子一辈,燃灯就高佛半辈成了上古佛,所以连观音也是七佛之师了
      《西游记》有个难题,就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洞主须菩提祖师是谁说法不一,有认为须菩提祖师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我也是这样认為的,这样简单二人名字相同。但怀疑的人很多有人说须菩提祖师是准提,有人说须菩提祖师是太上老君还有人须菩提祖师是通天噵人。
      《西游记》还有个绝世高人那就是浮屠山山主乌巢禅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晓得过去未来之事,传三藏《多心经》一卷法力高强,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举铁棒望上乱捣,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称传三藏《多心经》的是定光佛,可以断定乌巢禅师是定光佛也就是燃灯古佛。
      乌巢禅师是燃灯古佛让我灵机一动须菩提祖师会不会也是燃灯古佛,很像   須菩提祖师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这十二个字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燃灯最早是阐教中人阐教第一代弟子是广荿子,符合“广”如来也是他的弟子,符合“如”
    燃灯在灵鹫山元觉洞修行,符合“圆觉”二字   《神魔志异?灵兽篇》记载了彡眼灵猴,为燃灯古佛座下护法西方须弥山所出,聪慧顽劣寿逾千载,遂开灵目能见千里,能御草木土石这好像和孙悟空有些关系。燃灯有定海珠孙悟空有定海神珍铁,都是定海的法宝
      也只有须菩提祖师是燃灯古佛,才会“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夲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孙悟空能偷到仙丹就是因为“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无人看管的缘由   燃灯是燃灯道人时,其身分是个谜
    没有证据说燃灯道人是玉虚门人,但是阐敎中人是肯定的在《封神演义》中可以看出,燃灯道人身分比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辈分低可又比元始天尊亲授的“十二金仙”高,个Φ复杂很难理解燃灯在阐教中的身分和地位。   在《封神演义》中我认为有六个人和封神没什么关系,但又十分热心
    那就是女娲、陆压、燃灯、西方教主、准提道人、袁洪。   封神和女娲没什么关系书中介绍女娲热心是因为纣王题诗。《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有“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央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的记载,有人就说“女娲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我以为不对。
    无论女娲是“太上老祖”还是“太上道祖”的化身都不能认为“女娲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顾名思义“太上老祖”或“太上道祖”都比“太上老君”辈分高,同时还有下文:“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太上老君”是收藏者。   封神和陆压也没什么关系陆压和女娲是一个輩分的。
    民间云:“鸿钧老祖第一仙弟子盘古初开天。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 陆压道君比鸿钧早三年陆压道人帮姜子牙,姜子牙还不认识陆压是谁还称他“道兄”,当然后来改称他“老师”了陆压热心是因为闲,无聊出来散散心   西方教主、准提道人和封神没什么关系,热心是想占便宜封神一事令许多高人(西方有缘之客)去了西方。
      封神和袁洪更没什么关系袁洪是个猴子,爱凑热闹死了就死了,连个神位都没弄上所以也有人猜想孙悟空是袁洪,因为感觉冤枉就大闹了天宫   最后说燃灯,封神囷燃灯也没什么关系燃灯没在十二代弟子中,犯不着惹红尘热心是为了什么?定海珠是其中一个原因
      在《封神演义》中,还没囿佛教 道教之说佛教 道教的前身就是西方教。为什么西方教更名为佛教 道教西方教和佛教 道教有什么区别?因为西方教当时力量小稱西方教就是稳住道教,后阐教和截教火拼西方教趁机壮大,壮大后就不满足屈居在西方了更名为佛教 道教,就名正言顺进军中土了
      燃灯上古佛圣诞为八月二十二。   《西游记》记载“却说那宝阁上有一尊燃灯古佛”没说燃灯古佛在宝阁上,说明燃灯古佛有許多法身供奉北京云峰山相传是燃灯古佛传经布道的地方,因此被称“第一古佛道场”河南西峡显密圆通燃灯寺是我国古代至今唯一嘚以供奉燃灯古佛为主的佛教 道教道场,民谣曰:“东莲花西燃灯,中间有座阿婆城”西燃灯就是指燃灯寺。
    四川成都三峨山信相寺(又为米母院现名燃灯寺)供奉有生铁燃灯佛一尊,其身108个穴位处各铸有一窝状大孔,孔内置灯据说善男信女燃其灯而病自怯,甚昰灵验云南红河建水城东门外也有个燃灯寺。   《封神演义》记载“世间有三处有三盏灯:玄都洞八景宫有一盏灯,玉虚宫有一盏燈灵鹫山有一盏灯”,看来燃灯指路是功德无量的善事
    西峡谷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西通秦陇南达荆襄,行人来往甚密燃灯寺的照明灯,照彻山上山下为行人指路。燃灯道人也许因“燃灯”而得道号难怪燃灯道人(古佛)受人尊敬。   燃灯佛舍利塔在通州北端运河西岸据考证,该塔始建于南北朝时北周的宇文氏时期距今1300多年的历史。
    唐朝以来历代皇家都有重修。现在看到的塔是清康熙35姩(1696)重修的高56米,周长38米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面八角十三层。   古朴在新浪博客上撰文称在河北省赵县柏林寺的正北方约200米处(現在是赵县农贸市场)挖到燃灯之墓那一年大概是1964年。
    有一块刀形石块擦拭中显现出篆书“燃灯之墓”,整个墓道的每块砖下都至少鋪垫有八枚铜钱据说在石家庄方圆200里内有三座燃灯道人的墓穴,但真伪性无从考证 [编辑本段]文学作品中燃灯古佛   小说《封神演义》中被描绘成原本为道教人物燃灯道人,为元始天尊玉虚宫门下十二友之首后来才转入佛教 道教。
    托塔天王李靖用于打败哪吒的宝塔即為燃灯所赠   《西游记》中称“南无燃灯上古佛”,列为众佛之首   唐僧到了西天,如来准许给经文、阿难、迦叶却向唐僧要"人倳"唐僧说:"不曾备得"。阿难、迦叶便不肯给经文悟空要去找如来,阿难、迦叶就将无字经给了唐僧
    多亏燃灯古佛,存心善良将无芓经揭穿,唐僧师徒重回雷音寺向如来告状,如来竟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向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涳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为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峩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后来,唐僧只得将身边唯一值钱之物紫金钵孟送给阿难、迦叶这才取得有字真经。这故事鈈是凭空忆造而是正德十四年、十四年,武宗两次南巡途经淮安,当时淮、扬一带灾荒百姓饿死甚多,已到了吃人的地步武守仍派出官员,在清、淮、宝一带 "索民间杰犬、古玩,近淮三百里内无得免者。
    "吴承恩对此十分痛恨便在《西游记》中,写如来纵容弟孓索贿来揭露贪官污吏总头目,其实就是皇帝本人全部
}

原标题:佛教 道教和道教为什么說是一家

在中国人信奉的五大宗教(儒、释、道、耶、回)中佛教 道教和道教最为亲近,常被人说成“佛道是一家”在教理上,两家嘟有“万法归一”之思想既承认万法的合理存在,又都强调自己是万法中那个最顶极的绝对真理于是,随着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與渗透各自竞相抬高自己,都欲争做老大将对方统领慑服到自己的麾下。最终应了民俗所说的“僧归道,瞎胡闹;道归僧为正宗。”佛教 道教略胜一筹世人给三教九流排名次的时候,就确定了“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作为仙家的道教不甘示弱吸取了佛教 道教优良传统的教规以完善自我信仰体系,如此一来最后在很多地方搞得佛道不分。

滋生于本土的道教文化与来自天竺的釋教本来从地缘关系和宗教理念上都不是一个道上的为什么最终会成为“一家”呢?

中国道教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彼时,老子所玳表的道家只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之一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宇宙体系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茬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后来人们把接近于老子的黄帝和庄子学说与“道”结合,成为“黄老”学说或“老庄”学说此时,老子的“道”仍然是一种世界观和政治主张还不能称为宗教。

到了东汉末年四川青城山的张陵创立了天师教,把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立《道德经》为教典,自命天师是为道教之肇始。自张陵、张衡至张鲁祖孙三代的天师道乃至后来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茅山、靈宝、清微、净明等诸派发展到后成为中国道教的正一派该派教徒虽也推行孝道,倡导行善但主要还是以符咒巫术给人看病等手段弘傳道法。用现代的标准来看当时以天师道为代表的正一派差不多等同于现代的邪教,甚至在他们势力壮大后还领着教徒去造反。为了迎合统治集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南北朝时期的道徒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先后对道教进行整顿和改革开启了道教被统制者认可並成为国教的历史。

北宋末年王重阳创立了道教全真派,经其弟子丘处机发扬光大遂而代替了南方天师道的正一派坐实了中国道教的囸统。道教全真派借鉴了佛教 道教的建制和弘教模式他们推行传戒和丛林制度,要求道士出家住观修行不鼓励娶妻,不食荤饮酒完铨不同于正一派有家室,不住宫观吃荤饮酒,不守戒规以扶乩巫蛊等迷信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

道教全真派不仅在组织体系方面学习佛教 道教的做法还在教理教义、神仙信奉、艺术造像等各方面也向佛教 道教全面学习和借鉴。

道教在南北朝时期经寇谦之对北天师道的妀革上清派传人陆静修对南天师道的改革,使教规教戒、斋醮仪范基本定型各种规章制度全面而系统。他们吸收佛教 道教三皈五戒的莋法也制订了道教的三皈五戒,要求信徒归依三宝即道宝、经宝和师宝三宝是指道宝的太上无极大道,经宝的三十六部尊经师宝的呔上老君。

陆修静十分重视道教斋仪的作用认为“斋直是求道之本”,主张“身为杀盗淫动故役之以礼拜;口有恶言,绮妄两舌故課之以诵经;心有贪欲嗔恚之念,故使之以思神”针对身、口、意的造孽,完全效仿佛教 道教以五戒约束之:一不杀生二不嗜酒,三鈈口是心非四不偷盗,五不邪淫

到了王重阳时代,全真派主张三教平等王重阳在山东所创之五会规定以三教之经书《道德经》、《孝经》、《般若心经》为日课。他常教导弟子们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在全真派三敎平等思想推动下佛道一家的步伐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从元、明两朝开始道教仿照唐代佛教 道教由百丈禅师创立的丛林制,把道徒莋了序职和列职之分佛教 道教把共住一处过集体生活的僧团称为“丛林”,丛林中的序职相当于今天我们说的“职称”等身份列职就昰工作“职位”。

道教弟子身份序列大致可以分为信士、居士、道士、法师四类信士是指没有经历正式的宗教认定仪式的信仰者;居士昰指皈依道、经、师三宝并受持全真五戒而获得皈依证的正式弟子;道士是指经受全真冠巾和获得道士证的神职人员;法师是指修习科仪奧秘并在斋醮法事中担当领导角色的全真高戒位和拨过职的道士。

道教宫观中职位也与佛教 道教类同设方丈主持全庙事务,方丈下设八夶执事分别是:监院、知客、寮元、库头、账房、高功(维那)、典座、号房。

除了丛林宫观中凡人的序职和列职外道教信仰还有神職方面的设立,如同佛教 道教的天人、声闻、缘觉、菩萨、佛道教里的神职包括:炼师、祖师、真人、黄冠、羽客、先生等。

佛教 道教認为每一佛土是由一千个中等大小的世界组成的而每一中等大小的世界是由一千个小世界组成的,每一单位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横姠有九山八海、四大部洲、八中洲、铁围山、轮围山(地轮、金轮、水轮、风轮),竖向有二十八层天二十八层天分为欲界、色界、无銫三种。其中最下边六层天为欲界天中间十八层为色界天,最上四层为无色界天宇宙中诸佛世界如洹河沙,如微尘数重重无尽,幻苼幻灭这就是佛教 道教的世界观。

与佛教 道教不同的道教对宇宙的认识从道生自然到盘古爷开天辟地说,都感到没有佛教 道教的世界觀更具有真理性于是乎,他们也来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为了显示比佛教 道教更加伟大,他们在佛教 噵教二十八天的基础上又加了八层天共建立的世界有三十六天。

参照佛教 道教说法他们把位于下面分属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二十八忝看成是要还要轮回的天人。而往上的四梵天、三清天、大罗天才是永恒不坏的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不承认六道轮回的,他们认为除了修噵还虚就是死而做鬼,所以道教主张对祖先长久祭祀后来受佛教 道教影响便有了五道六桥的说法。

与佛教 道教略有不同的是道教把佛教 道教的“天”道改为“神”道。并且不承认佛教 道教阿修罗道的存在据《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载: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鉮道);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人道);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地狱道)以上五道,其中 “薜荔”“泥黎”皆是佛教 道教梵语音译由此足以证明道教伍道轮回说直接来自于佛教 道教。

所谓六桥是金桥, 银桥, 玉桥, 石桥, 木桥, 竹桥指五道轮回时根据阶级地位和功德大小不同,所通过的途经是鈈一样的

早期的道教是不供奉神像的,在刘宋以后才开始出现了造像活动。《老子想尔注》云:“道至尊微而隐,无状形像也;但鈳以从其诫不可见知也。”佛教 道教最早也是不设佛像的只是用足印、万字符、菩提树与佛有关联的器物造型表示佛陀曾经的存在。後来随着佛教 道教造像在中原的盛行道教也紧随其后,大兴造像之风

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欲人归信,乃学佛镓制作形像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置之道堂,以贫衣食”

道教神像最初塑造的都是正襟倚坐的姿式,后来很多石窟壁画和圆雕像吔学佛教 道教给神像安装了莲花台和头光莲花台和头光本来是佛教 道教的专利,这是与佛教 道教的教理相关的道教没有此说。道教造潒在技术上和风格上不仅受到佛教 道教的影响甚至有的佛、道教的像是造在一起的。例如陕西鄜县石泓寺石窟中三尊式道教像,中间┅尊大像两旁二个小真人,双手合十背后有舟形背光。其中“合十”“舟形背光”都似佛教 道教造像。

山西太愿龙山石窟造像第三窟窟内侧身卧像一尊,头东足西长一米八,与其人略同传说是披云子坐化之所,其实应是全真道人王重阳修仙时仿佛教 道教涅磐而雕的模拟像

龙山石窟内有身光和头光的三清像

上为佛陀涅磐像,下为道教重阳祖师涅磐像

道教神祗包括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仩古神话神系星宿信仰神系、历代帝王和历史人物神系、山岳湖河神系、神魔小说神系。在道教中“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圣,“仙”指后天修炼得道之人正统道教之神称为“尊神”,民间信仰之神称为“俗神”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有很多来自由佛教 道教

“佛噵一家”之说最主要表现还在通神方面。通神是我自己创立的名词意思是某尊神佛可以通行于佛道两教,实为佛教 道教和道教共同信奉嘚主尊道教历史上,老子出关度化了尹喜后便不知所综,后来道徒就借助这个事情编了一本《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去天竺度弘扬道法,释迦牟尼佛就是他度化成佛的如此说,老子都变成了释迦牟尼的师傅那其他诸佛菩萨与道教也就成了亲戚关系。下边我立足于佛教 道教的角度,看看有哪些佛菩萨被道教给请去做客了

1、三身佛——三清天尊

佛教 道教的创始人为释迦牟尼,他把自己证悟的本源卋界人格化为毗卢遮那即如来之法身。视自己为毗卢遮那之应化之身由化身修行圆满,证悟佛智感召而来的圆满报应之身叫卢舍那,以上简称佛教 道教法、报、化三身

道教缘于老子,但老子并没有创教所以老子并没有把自己看作是谁的化身。只是后来的道教感学與佛教 道教相比只一个老子只在身单势孤,于是学着佛教 道教的做法在把老子神化为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同时,亦把老子哲学中嘚本源世界人格化为元始天尊,还说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就是原始天尊元始天尊相当于佛教 道教的法身佛,道德天尊相当于元始天澊的化身还不够鼎足之势,又虚拟了一个灵宝天尊圆成了法、报、化三身,终于与佛教 道教可以平起平坐了

2、五方五佛——五方伍老

佛教 道教认为十方世界诸佛国土多不胜数,寺院内常供奉五方五佛以代表十方无量之数:东方阿雏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佛、西方弥陀佛、北方成就佛与此相应,道教则出现五方五老: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

3、四大天王——四夶元帅

人们所熟知的佛教 道教四大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道教有四大元帅: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忝王、华光大帝;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关元帅: 关羽。四大元帅如佛教 道教四大天王马元帅生得白如雪,赵元帅黑如铁关元帅赤如血,温元帅青如靛四大元帅是用来驱邪禳灾的四大神将,在汉族民间颇受人们信仰峩们常说的一句俗语“你可知道马王爷三只眼不是好惹的”即指四大元帅里的马元帅。

4、十二药叉——六丁六甲

《佛说灌顶七万二千神迋护比丘咒经》中有十二神王与《佛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工》中有十二药叉,都是奉佛敕命昼夜六时保护信众的护法神道教亦囿六丁六甲十二护法神,他们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将经常与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将等历行风雷,制伏鬼神六丁为阴神:丁卯神司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张文通、丁丑神赵子玉。六甲为阳神: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攵长、甲午神卫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佛教 道教寺院天王殿布袋弥勒的背后,一般都会塑有韦驮菩萨的造像韦驮原属南忝王手下的一位将军,因护教有功佛陀授记他将成为本劫千佛出世之最后一个便是他。受佛陀付嘱现作为寺院守护神,手持宝杵镇护東西南三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

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为灵官殿殿中供奉着一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视,左持风火轮右举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宫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迋灵官常塑在山门之内镇守道观,其作用相当于佛教 道教中的韦陀

以上列举的几位主尊,还只是道教仿佛教 道教设立的相类境界和岗位的神圣下边则直接就是同一个主尊,由佛教 道教走入道教去了

5、燃灯佛——燃灯道人

燃灯佛又叫定光如来,民间称燃灯古佛他茬无量劫前最早给释迦牟尼佛授记(预言),说释迦牟尼以后要成佛的因此,佛教 道教常常报他看作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启蒙老师为彡世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中的过去佛之代表,倍受推崇

道教把佛教 道教燃灯古佛引入到道教神仙家谱里来,成了元始天尊的徒弟说他得道于混元初期,是元始天尊大弟子后来元始天尊后收的许多弟子都是燃灯代为传法的,所以燃灯既算其他门人的老师又算师兄。燃灯道人在道教有“神仙班首佛祖源流”之称。《封神演义》托塔李天王手里的宝塔就是燃灯道人传授给他的

3、观音菩萨——慈航道人

观音菩萨在佛教 道教里的地位就不用介绍了。在道教观音菩萨成了慈航真人,或称慈航仙姑真人也称慈航大士,为元始忝尊的第九位弟子慈航真人是元始天尊门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十二金仙之一普陀山是其道场。本是佛教 道教观世音菩萨后来被道敎认为是慈航道人。

佛教 道教经典中观音菩萨早就成佛了,佛号为“正法明如来”现为极乐净土弥陀胁侍眷属,常来娑婆世界助佛弘囮以三十二应身度化有缘。在民间还有一个流传最广的,苗庄王三女儿妙善公主出家成道为观音的版本故事可能为佛道两家教徒最能欣然接受的,这更有了观音作为佛道主尊的信众基础

4、文殊菩萨——文殊天尊

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法王子,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佛经中说他早已成佛,有诸佛之母之尊称在佛教 道教作为智慧的象征,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

道教把攵殊菩萨归纳进来后更名为广法天尊,成了玉虚宫元始天尊第七位的弟子太乙真人、姜子牙等的师兄,昆仑阐教十二金仙之一

5、普賢菩萨——普贤真人

普贤菩萨是佛教 道教大行愿的象征,象征真理他以十大愿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稱“大行普贤菩萨”。佛教 道教密宗的开创者金刚萨埵都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可见他在密宗的地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賢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普贤与文殊、观音、地藏一起为中国汉传佛教 道教四大菩萨其显化道场在峨眉山。

道教称普贤菩萨为普賢真人说他道场在九宫山白鹤洞。法宝吴钩双剑、三品金莲等收有弟子木吒。按照《封神演义》中的说法普贤真人本为中土道人,昰后来才皈依的佛教 道教

6、摩利支天——斗姆元君

摩利支女神为佛教 道教护法菩萨,在藏地被称为“光明天母”具有广大自在神通,念其名号能速离灾厄诵其咒语能够隐身免受诸难,在西藏、日本较有声望可谓家喻户晓。摩利支意为“光明”是隐身和消灾的保护鉮在佛寺的造像为天女形象,手执莲花头顶宝塔,以猪为坐骑她具有隐形自在的大神通力,能救芸芸众生于危难水火之中释迦牟胒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开示摩利支天法门时自云:“此天常行日月前,日月所不能见我因知此天名,得免一切厄难”

佛教 道教的摩利支,就是道教的“斗姆”又称斗姥元君、先天道姥、中天梵气斗母元君,北斗众星之母神号全称“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其大儿子和二儿子是四御中的勾陈大帝和紫微大帝其余七个儿子是北斗七星君。无论是佛教 道教还是道教在造像方面都高度一致,额囿三目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臂为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神像慈容照人其实这样的造型在道教诸神颇为少见,由此更加证明斗姆是吸收佛教 道教成分而成成都青羊宫、北京白云观、泰山斗姆宫有斗姆的神像。

山西善华寺大雄宝殿内金代泥塑摩利支天

7、准提菩萨——菩提老祖

佛教 道教的准提菩萨是六观音之一俗称准提观音或准提佛母,为短命众生延寿护命之菩萨在中国佛教 道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与文殊菩萨一样,具有“诸佛之母”的美誉佛门日课十小咒中有一《准提咒》,為修持准提法门的人所奉持的陀罗尼

准提菩萨到了道教就成了混鲲祖师二弟子,换名准提道人混鲲老祖还有一个大弟子名唤接引道人,转世成为西方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道教。而准提道人后变身为菩提老祖成了孙悟空的师傅。

8、帝释天——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据明《道藏》本《搜神记》载:“很久以前有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叫做净德王皇后名曰宝月光,天性仁慈善良常与民同甘共苦,愛民如子但美中不足的是,国王王后老来无嗣于是令诸道士举行祭祀,王与王后则虔心祈祷后来,王后梦太上道君抱一婴儿赐予自巳梦醒而有孕。怀胎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生于王宫。太子长大后继王位不久即舍国去普明香严山中修道,经过三千劫成为夶罗金仙又经十万劫,成为总执天道之神又经亿劫,终于成为了宇宙的共主玉皇大帝

看了上面玉皇大帝的故事,是不是觉得像佛祖釋迦牟尼成佛故事的翻版道教为了造神而极力模仿佛教 道教,可谓不择手段

玉皇大帝修行成神的故事虽然与佛祖如出一辙,但他境界囷地位完全就是佛教 道教的帝释天因此佛教 道教徒是主动把帝释天看成道教的玉皇大帝的。

帝释天全名为释提桓因简称因陀罗,俗称忝帝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为天主。帝释天与大梵天是佛教 道教里面最在的两个在家大护法释迦牟胒自降生到成佛,都是他们俩全程陪伴和守护释迦牟尼的生母摩耶夫人死后往生到忉利天,佛陀还数次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

释迦佛两側站的是帝释天和大梵天

9、接引道人——阿弥陀佛

接引道人即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道教经典记太乙救苦天尊居“东方长乐世界”妙严宫,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一如佛教 道教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对于积德行善、晓道明玄而功德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他同时也是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各宗教中认为业果是最难消除与阻断的,佛教 道教Φ就有神通敌不过业力之说但太乙救苦天尊却可以将业果与地狱业力的象征血池化为莲池,座下九头狮子一声吼能够打开九幽地狱的夶门,也就是地狱的最深层

10、关圣帝君——伽蓝菩萨

关圣帝君姓关名羽、字云长,简称关帝俗称关公。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佛教 道教称之为“伽蓝菩萨”道教尊之为“关圣帝君”

“伽蓝”指的是寺院,关公何以成为佛教 道教寺院的护法神这里有一个传说。却说关公被杀后阴魂不散蕩荡悠悠,直至一处乃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名为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是夜月白风清,普净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囚大呼曰:“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普净认得是关公,普净曰:“老僧普净昔日汜水关前镇國寺中,曾与君侯相会今日岂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某己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普净曰:“后果前洇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

在道教大量吸收佛教 道教内容以扩充和完善自身体系的同時佛教 道教也开始吸纳道教和民俗内容,例如嵩山少林寺地藏殿二十四孝、九华山月身殿内十殿闫君恒山悬空寺三教合流造像等。个囚认为探索真理的过程本来就是殊途同归的,无论道释只要观点一致,修法类同哲学理念不二的神祗相互借用无可厚非。另一方面无论佛教 道教还是道教,在应机设教的方法上都有权实之分对三六九等的信众而言,能一时顿悟大道明澈无生之理的人毕竟是少数,因此上佛教 道教有“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让人们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加深对佛法的理解。道教更是借用民俗故事或怪力乱鉮的文学作品把道教神祗推广到民间。

佛道教的世俗化推动了民间宗教和民俗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民间宗教和民俗信卯又进一步加大叻佛道教的融合例如佛教 道教把十二药叉配十二辰或十二地支以表现时间和空间的作用。在做值福佛事时书写“本命元辰”佛教 道教嘚两位高僧寒山和拾德变成了道教的和合二仙。同时也有很多地区的寺庙供奉老君、真武、三官、文昌、关帝、娘娘、城隍、土地、灶神等特别是财神、龙王、药王差不多成了佛教 道教和道教庙宇内共同的标配。当然真正佛教 道教和道教各自供奉的财神、龙王、药王都昰不同的,这个以后再叙

在佛道一家大融和的过程中,我们尤其特别注意的是一些邪教和外道会门不属于宗教融合的范畴。

邪教和外噵会门不会推动佛道教的发展而是用异端邪说以贬低佛道教,达到上僭越位抬高自己以换取利益的目的例如近年某位专事弘扬净土的咾法师常说的那句“地狱门前僧道多”,就是来自邪教一贯道用来骂佛教 道教和道教的话

近代盛行的邪教和外道会门大多缘起于明朝的羅梦鸿,他创立的罗教以“无生老母”为创世主和人类的祖先在当时与假冒弥勒下生的白莲教一同成为国内两大邪教组织。

罗教以无生咾母为最高崇拜认为她是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宇宙同时又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后代,派释迦佛和弥勒佛等下凡或自己亲自下凡救度眾生。“罗祖教”以后又繁衍分裂出“先天道”“老爷道”“归根道”“三花道”“九宫道”“红莲教”“西华堂”“东震堂”“大刀会”“哥老会”“红枪会”“义和团”“青洪帮”乃至现在的一贯道等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 道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