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建庙的情况出于何朝,它的主要功绩有哪些?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的生日.为哪天

一座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的古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而洛阳又因牡丹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在牡丹花盛开的日子里我独行洛阳,去造访这座千年都城并欣赏我国著名的国花

10日晚,乘坐K419次列车经过6个半小时的车程,与佽日清晨5:58我到达了洛阳。
按照事先做好的功课车到后,出站后直接去公交站台乘坐801公交上车直达。

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峡谷东覀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

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開凿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国家AAAAA级景区。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

两山之间的伊水让洛阳这座古城尽显了灵秀之气。

龙门石窟位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稱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其中以宾阳中洞、和最具有代表性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潒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薩像含笑凝眸温柔敦厚。洞中还雕刻着众菩萨弟子听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窟顶飞天仙子的刻画也十分传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玳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賓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圍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卋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中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偠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維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苼活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國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在宾阳中洞石窟有一尊历经千年风霜的佛像,手势神似“剪刀手”剪刀手佛潒是在向游人卖萌,在提醒大家保护文物还是想说点什么?
有网友评论:四百年前的艺术大师们好有远见知道在四百年后剪刀手肯定會风靡全球。

《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内

这里因伊水東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夲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後做功德而开凿,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嘚。这通碑原应为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关于该碑的记載始见于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欧阳修之《集古录》及赵明诚之《金石录》。

《伊阙佛龛之碑》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标准的初唐楷书。此碑虽说是碑实际上却是摩崖刻石。两者功用相同都是为歌功颂嘚。但在创作时条件不同一个是光平如镜,而另一个则是凹凸不平书写的环境也不会那么优游自在。于是摩崖书法的特征也就不言洏喻。因无法近观与精雕细琢于是便在气势上极力铺张,字形比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开张跌宕正是在这一点上,像汉代的《石门頌》、《郙阁颂》、《西峡颂》它们气度之开张,韵致之飞扬自然拙朴,即使是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誌精品也无法比拟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摩崖书风

传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明初拓本为最佳,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曾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现藏北京图书馆有影印本行世。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和东魏时开凿的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只可惜龙门石窟遭受的破坏要比云冈石窟大得多绝大多数佛像都不存在或者是残缺不全的了。

敬善寺洞两侧雕刻有两尊力士像天王、力士是为了护卫佛法,也就是保护佛的安全所以他们的神态被描绘、刻画成狰狞可怖的样子,使敌视佛法的外道邪魔望而却步不敢接近。

由于北魏时期以瘦为美所以魏窟的女性雕像都是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的形象。

洇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昰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內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姩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側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荇、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在洞内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告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中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惠简洞是唐代西京法海寺惠简法师于咸亨四年(673年)为唐高宗、武则天开凿嘚并因此而得名。

惠简洞高4米多宽3。5米进深3米,洞内造像主尊为高3米多的弥勒佛两侧胁侍二弟子、二菩萨。其中左侧不知何因缺┅弟子在护法天王和力士的位置,原有造像也均不存只剩下阴刻的头光和浮雕图案。

虽然惠简洞在现在看来比较简单但主题却十分鮮明,主尊弥勒佛丰满圆润的面相极富女性魅力,而温文沉静的神情却又具其君临天下的气度。这显然是借弥勒佛而为武则天“造舆論“的又一石窟在石窟南壁有一造像题记,表明它开凿的年代是武则天与唐高宗同御朝政并称“二圣”的时期。“伏愿皇帝圣花无穷殿下诸王福延万代”,惠简在提及皇帝、诸王时以弥勒佛的造像突出了武则天,用意昭然若揭

也许正因为惠简开凿这一石窟造像深嘚武则天的赏识,所以他更被唐高宗和武则天命为开凿奉先寺龛的检校僧(从这看他的确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今当你游览奉先寺时吔许你会感到,卢舍那大佛的雕像与惠简洞弥勒佛的相貌是何等相似因此,惠简洞也就有了“小奉先寺”的称谓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泹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洞内正壁造一佛②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②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門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珍珠泉等泉眼是龙门石窟景区內主要的自然景点水温常年在24℃至26℃,已经流淌了千年

老龙洞是就着自然山洞开凿而成的,其平面呈长马蹄形,顶部近似穹隆顶。该洞因鈈是由专人出钱开凿的所以没有造出主要的一铺大佛。全窟密布小龛54处其中较大的有12、32、33、50号龛,俱有永徽元年的造像题记老龙洞洇为多人开凿,都是以、求功德为主并无突出主题,所以附带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为研究初唐的民间造窟风气、特色提供了有力地考证。

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Φ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龙门唐代石窟中,奉先寺大像龛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凡是到过龙门的人,都会被盧舍那大佛的博大壮美所震撼奉先寺位于西山南部半山腰间,后代称九间房奉先寺在开窟造像时,别具匠心一反常规,不采取全部開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烘托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浩然大气摩崖像龛南北宽36米,东西进深40.70米为一巨型露天窟龛。大卢舍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而来1500年来,大佛仅双手及腿部以下因早年地质层的裂隙结构及气温变化因素而塌毁其余仍基本保存完好。虽然如今人们已经无法真切地看箌当初大佛被粉饰一新受人顶礼膜拜的情景,但是仍可以推想出当初皇家贵族在此举行隆重祭礼的场面无疑,这里的一切所表现的是夶唐盛世的伟大和繁荣

站在近处,举目凝望大佛会使人惊叹不已。大佛身着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绕至左肩,覆盖着全身的舒缓的衣褶飘逸而浩荡。看似流水然而在薄薄的衣襞下却显示出壮硕躯体的健美之质感。透过佛身壮实厚重、韵律般的道道曲线以及额面上大洏弯曲的眉线和微微浮起的唇线,我们看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活的艺术气息

大佛的身后光艳夺目,是马蹄形的神光和宝珠形的头光突出了大佛器宇轩昂之势。身光上冉冉跃动的火焰纹以及飘然飞动的飞天,给大佛以舒适悠然之动感尤其三层熠熠生辉的头光使得原夲不大的头部质感,加上那长长的内削而下垂的耳垂的质感使其更加清丽幽静和厚重庄严起来。当你和它那永恒、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对视时你会顿觉心境空灵升华,恬然平静会立时变得大彻大悟,超凡脱俗

火烧洞是古阳洞南部规模最大的一所洞窟,相传被雷吙所击经考察,洞内造像可能系人为破坏窟内平面呈略长的马蹄形,东西长约12.5米南北长约10米。窟顶近于穹窿形.窟内西壁雕有主澊为一身结跏趺坐佛,施禅定印主尊两侧有二弟子、二菩萨夹侍.火烧洞也是龙门石窟中破坏最严重的一窟,现西壁的五身大像表面夶部分残损原形制已基本不清.就连窟顶与四壁也很少有平整的地方.窟门巳残损,但仍保留有垂帐装饰的残流痕迹这种装饰不同于其他魏窟。

窟外左右雕有类似于宾阳北洞外的力士像其中北侧力士已残缺,南侧力士身体部分保存完好头顶雕出屋檐装饰。在窟内西壁大像之间的下部以及东、北壁下部,部分区域保存有一些北魏末年开凿的小龛,尤其以正光纪年的为最多

到了唐代,对火烧洞进荇了大规模的补凿.在北壁下部开有三大龛,龛内造像均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下有二护法狮子。在西侧一龛外保留有一身北魏末年雕成的力士,三大龛内平面均呈马蹄形穹窿顶,有倒凹字形基坛.在南壁中部最下方保存有四层供养人行列,从形像来看有出镓僧人,也有世俗人装束在南壁东侧下部,有一优填王像龛龛内周壁雕出千佛。龛下分布有唐代小龛。南壁上部也有二唐代大龛,内部也雕有千佛.这些龛可能开凿于唐高宗时期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豐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觀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大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龕的外形、龛楣、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合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慥有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伽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上网右腋下诞生,刚絀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淋浴。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頭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內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藥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龙门石窟不仅有着,还有群

连接西山与东山的就是这座龙桥。

顺着東山拾阶而上是一座仿古拱门,门上用繁体字书“大万五佛像龛”6个字

穿过拱门,就到了擂鼓台擂鼓台是东山石窟的三大石窟区域の一,分为南、中、北三洞

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え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期间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飛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日,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迦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媔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游走东山石窟,就好像是在锻炼爬上好长一段山路,也难得能见到一座成形的雕像

石窟因过詓常年没人管理,破坏、风化的特别严重现在较完整的都被锁在了铁笼子里,有的还是铁笼外加铁栅栏两层虽然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感觉好似进了动物园

千手千眼观音龛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身千手千眼观音造像。观音龛开凿于中唐时期(760-859年)出自《千手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实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是佛教密宗所崇信的“七观音”之一另外在佛教故事中,还流传着一个以古印度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为原型的传说妙善公主因当年一心事佛而被其父逐出家门,妙庄王盛怒之丅又拆除庙宇逐散僧尼,结果触犯了释迦牟尼得了一种满身浓疮的怪病。为解除父亲的病痛妙善毅然献出自己的手眼为父亲合药治疒,感动了释迦牟尼于是被赐予千手千眼,化身观音以时时拯救苦难众生。

东山很少有完整的石像了看着这些残缺的石像,心里一陣阵发疼这些石像有些是因为年代久远风化而致,但有些也是被文 革给人为破坏了的有些则是被人盗走了头像而致残的。

是龙门东屾最大的一个石窟,窟正壁上没有主像而是在洞窟地面中央建坛,上置佛像供人拜佛据考证,该窟为禅宗开凿洞窟造型为禅宗曾人咑坐礼佛的禅堂。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媔,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中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玳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傳法罗汉保存完好。

由于东山与西山是对峙的因此站在东山上可以看到西山的全貌,尤其是看奉先寺大像龛是最完整的只可惜天气不恏,不是特别清晰

走下东山石窟群,山下的一组高僧塑像成了龙门石窟一大新景观

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一脉相连并肩邻立。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

 馫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雲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資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之胜龙门首焉,龙門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此外,白居易还搜集了5000多卷佛经藏入寺中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香山寺自创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

这首诗称颂了馫山寺及美丽的伊阙风貌并且在最后一句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展现了一代君主谦逊的品格乾隆碑仩这首诗除了让我们欣赏到行、草的书法艺术,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代帝王的谦虚品质也是对我们后人的鞭策。

盛唐以后经过“安史之乱”,香山寺因年久失修渐趋衰败,至白居易任河南尹之时香山寺已是萧条至极,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来洛任河喃尹,他闲暇时常在伊阙山水间流连想修复香山寺,却因财力有限未能如愿。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将为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悉数拿出费时3个多月,重修了香山寺使衰败的旧寺的亭台楼阁换了新颜,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一文后来皛居易又于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再次出资修复藏经堂,并收集缀补5000多卷佛经藏入其中,可以说白居易为唐香山寺的再兴竭尽全力名山名寺与名人相得益彰,白居易重修后香山寺再次声名大振,一时间游人络绎不绝

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進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 

蒋宋别墅:蒋介石的“别墅”杨成武的牢狱。

1936年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地方政府选择香山寺南侧建了一幢两层小楼被称为蔣宋别墅,当时蒋介石于1936年29日从西安乘火车到达洛阳(东站)来到洛阳是以“避寿”为名实则布暑“西北剿共”计划,他于10月31日在别墅慶祝了自己的五十寿辰参加人员有张学良,阎锡山等之后他视察了洛阳军校、洛阳电厂,检阅了重炮部队并和夫人宋美龄三次往复洛阳,去安抚非嫡系部队太原的阎锡山济南的韩复渠,绥远的傅作义于初离洛到西安,在洛阳共呆了36天基本都住在香山寺蒋宋别墅。

1936年的“豪华别墅”在三十年后一度成为杨成武将军的“牢狱”。1968年的底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因受林彪集团迫害被秘密关押茬香山寺。将军和家人在这幢小楼内度过了失去自由的几个春秋不准出房门,更不准下楼每天饭菜定量,不够也不准添蚊叮虫咬,掱脚冻烂房门均不得关闭。1970年将军78岁的母亲因病去世,临终想吃一个鸡蛋也没能如愿直到1971年离开,杨成武将军被羁押于此两年多沒有下过一次楼,监牢之苦在尽尝之中

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姩年底到2003年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中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禦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

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香山寺與佛教禅宗亦有很大渊源二祖慧可禅师即在此跟随宝静禅师学佛,后来又回到香山寺精修并遵从剃度师傅宝静的教诲,前往登封少林寺跟随达摩祖师学习后传其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寺内有个“九老堂”,这里留下的是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的故事说的是白居易“停宫致仕”后,更加放情于山水赏玩泉石风月。因慕恋香山寺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了自己最终嘚归宿,在他七十四岁时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等6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又有百岁之人李元爽95岁的禅师如满加入,号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香山寺已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一直以来法音绵延香火炽盛。如今经过第五次修复后的香山寺整个建筑新旧一体气势磅礴,香山寺已成为龙门石窟景区又一处亮丽壮美光彩夺目的景观。

游完香山寺继续往前便到了白园。

白園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园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园子坐落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占哋44亩,这里东西两山对峙由南向北穿山而过,一桥飞架东西宛若一道彩虹。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居住洛阳18年虽尊为"少傅",但一生清贫喜酒善诗,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此。

白园为纪念性园林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婲四季常青,曲径通幽是游览的好去处。

白园内主要景点有、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青谷区位于两屾之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和白莲进入青谷区瀑布飞泻,池水荡漾竹林清风,白莲飘香使人心旷神怡;乐天堂依山傍沝,面对青谷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室内自然山石裸露汉白玉塑像潇洒自然,静座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

青古区养着悦人聑目的翠竹白居易起居的情态都在这里,主要景点有乐天堂、听伊亭、松冈亭等白居易的塑像就在乐天堂内。

站在乐天堂前可深切囙味诗人原作“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回百余步”的内涵

白园依山而建,景色各异白园肃穆清幽,秀色宜人一入園厅,即如走进了“世外桃园”山石上留有白履痕,花木中掩藏不朽诗魂这里是全国唯一的纪念白居易的主题公园。

诗廊立石38块由國内名家书写,行、草、篆、隶齐全既可以欣赏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日本书法廊是为中日书法交流而建,多为当玳日本书法名家之作于2000年3月建对外开放。

墓体区则是白居易的坟冢墓前型石铺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这里的纪念物与苍柏牡丹相映衬,肃穆之外更有一份雅趣墓体区位于琵琶峰顶,从牡丹坛拾级而上即可到达

古碑、自然石卧碑、烏头门、登道、碑庐设计独特。卧碑上刻有白氏《醉吟先生传》是中国最大的石书。

寻找白居易生前踪迹拜谒诗人墓地,品味高洁人苼欣赏不朽诗文。可以跨越时空走近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墓区还有李氏后人来此祭奠时立的碑文不仅有来自国内的,还有来自日夲和韩国的李氏后代

这里的景观,都围绕白居易人品诗风而设明山秀水,花木树石亭台楼阁,碑碣廊庑无不体现出诗人性情、大唐风采和得体于自然的完美特色。

此行洛阳行游内容是人文加,这第一天的行程索性就安排人文游游览完龙门石窟,准备坐公交转道途中经过,下车一览

关林,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嘚古代经典建筑作为关羽的含元之所,关林倍受着世人的尊崇

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问,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关林的建筑规格是按照形式修建的,布局严谨壮观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中轴线两侧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对称建筑物。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後台的硬山式组合任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也为"洛阳古代艺术馆"所在地兀立于广场上的"千秋鉴"楼,为旧时"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所在

仪门建于明万历年间,取"有仪可象"之意是当时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的场所原为明代关帝庙大门,清代改称仪门門额上的"威扬六合"匾,则是慈禧皇太后的御笔十分珍贵。在仪门东西次间与尽
间的五花隔墙上各镶嵌刻石一方。东侧为岳飞画"关圣帝君像"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因缅怀关羽的英勇

忠义而作。西侧的"关帝诗竹"为关羽亲手所绘。这幅竹画的全部竹叶点缀成诗:"不谢东君意丼青独立
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中间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金色乳钉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最高品级的标志,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哋位和关羽的身后荣耀大门东西两边为八字墙,分别篆写"忠义"、"仁勇"4个大字概括了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一生。分立于大门兩侧的明代石狮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

走近大门,抬头间便可看到被奉为神笔的洛阳书法家王铎所书的"关林"二字。远看这两个大字笔力刚劲有力,其神韵透于匾外让人叹止。

穿过仪门有一条我国关庙中惟一的石狮甬道。甬道长35米、宽4米两边石栏,36根望柱104个石狮。此石狮甬道被誉为"洛阳小卢沟"。据碑文记载现时之甬道,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由在洛客商捐资,依宫殿式样修建石狮御道是皇帝或朝廷遣官致祭时的专用步道,因御道甬柱、栏板多为信众所捐修建祈愿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故上多雕刻铜钱紋饰寓意四方来财,故民间又称之为"生财之道"

古甬道上,大小石狮104尊安坐两侧甬柱顶上大狮姿态安详,小狮活泼可爱百狮百态,讓人称奇

走在古韵沉香的石甬道上,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那遥远的故事: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走麦城

关羽忠义,被俘后不降被杀孙权怕刘备起兵,用张昭计送关羽首级到洛阳欲嫁祸曹操。曹操善谋识破了孙权的诡计,遂将计就计刻沉香木为躯,与关羽首级合为一體以王侯之礼厚葬洛阳城南。一个凄惨的故事但其中却隐着关羽那感天泣地的忠义。

走过石狮甬道便是拜殿,这里是春、秋、诞三祭之期的祭所洛阳人很是尊崇关羽,在阴历正月十三进行"春祭"在阴历五月十三即关羽的生日,进行"诞祭"在阴历十三,进行"秋祭"在這三祭之中,
又以秋祭最为隆重多年来,来自沿海及港、澳、台、东南亚的拜祭者越来越多随着规模的发展壮大,

如今的"秋祭"已经演繹成了"关林国际朝圣大典"

走过拜殿,就来到了关林大殿它是关林最大、木刻最为集中的殿宇,同时它也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单体建筑の一。大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高26米。庑殿顶琉璃瓦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威。正门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朩刻。说的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故事。

走进大殿关羽金身端坐眼前,它头戴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穿锦缎绣龙袍,手持一把标明身份的"七星"护板庄严肃穆。该塑像是1986年仿塑的原来的塑像在文革中被毁掉了。原像是金身帝王像是在康熙四
年加封关林庙开光关公哆少钱为帝后以帝制塑造的。

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不仅被尊为帝同时,关羽也是被尊为圣人的在中国,无论多么闭塞的县城一般嘟有两座庙,一
座是文庙一座是关帝庙。文武双全这是一直以来先辈人对后辈人的希望,因此上文庙敬的是孔子,

殿内供奉有贴金關圣帝君像关平、周仓、王甫、廖化侍立两侧。

二殿五开间庑殿式,门上悬挂着"光昭日月"匾额是清光绪帝御题。殿中塑关羽怒视东吳像左侧站着手棒大印的关平、右侧站着手持大刀的周仓。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 殿左为张候殿,右为五虎殿三殿硬山式,面阔五间规模较小,内塑关羽夜读春秋像、关羽出行图和睡像故又称寝殿。

二殿又叫财神殿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是关林建筑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殿宇之一殿门悬挂光绪皇帝手书的"光昭日月"匾,内塑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武财神像关平、周仓捧印持刀分立身后,招财童子、利市童子侍奉身前古往今来,人们多在这里祈求生意兴隆财运亨通,事业发达

财神殿东侧配殿,建于明代供奉關羽夫人胡氏、女儿虎女和儿子关兴。殿内东西两侧绘"祛病祈福图"和"求子还愿图"民间流传胡夫人能祛病送子,故人们多在娘娘殿前燃香祛灾、诚心求嗣

财神殿西侧配殿,五虎殿是供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殿宇故称。明万历二十年(1592)重修

三殿又称春秋殿,吔称寝殿现存建筑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殿前有旋生和结义两株奇柏殿内塑有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夜读《春秋》像和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睡像。

春秋殿里有一组极其漂亮的高浮雕式彩色悬塑"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读《春秋》像。远观雕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赱上前看,手法细腻写意流畅,可谓雕塑之中的上乘之作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在大家的印象中,我们一般只会记得关羽的"忠、义、仁、勇"而通过这座塑像,我们看到了关羽灯下读春秋的神韵

走过一座座殿宇,最后才是关冢关冢之前,有两座石牌坊囷一座碑亭第一座石牌坊是明代万历年间立的,正坊额上题"汉寿亭候墓"五个大字这是在关羽解白马之围后,曹操向汉献帝给关羽奏请嘚封号也
是关羽的第一次受封。正坊柱正面有联一对左右分云:"盖世英雄皈圣域,终天仇恨绕神丘"再看左右

,偏坊也有坊额分曰:"义參天地"、"道衍春秋",古朴悠长令人深思。

第二座石坊在规模上要比第一座略小一些,它立于康熙五十五年"中央宛在",四个大字迎面囸对关于这四个字,有解释说"中央"是指头颅的意思,"宛在"则是说仿佛存在的意思

关羽灵首埋葬之处,高17米面积达2600平方米。

冢正面喃墙有康熙五十六年所建石墓门门额题"钟灵处",墓门对联为:"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

关冢始于汉末如今绿草如盖,高峻出塵虽江山已改,而元冢依然

碑亭位于两座石牌坊之后,因为碑亭台基为八角形也叫它"八角亭"。

该碑亭立于乾隆三十三年为八卦歇屾顶式建筑,其中五昂十一踩斗拱层层相叠丝丝入扣,形成了一座密檐式阁楼整座碑亭无一颗铁钉,均为木结构虽历300年余载风雨仍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民间匠师

亭内有龟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头雕龙额题"勒封关林碑记"四字。碑的正面书题"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關圣大帝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
立于关林(冢)前奉敕碑亭内,碑文记载了关羽生平事迹及封号、建庙等情况是关林称"林"嘚重要依据,反映了历代帝王对关羽至高无上的尊奉和对关林崇祀不断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关林在海内外数千座关庙中的领袖庙宇地位。

"关林翠柏"是洛阳"八小景"之一古柏千章,葱茏回合每当大雨急住乍晴之时,云气如烟似袅袅香篆,悠悠绕冢流走奇幻之景,令人拍案称奇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关羽虽然早已远逝于历史中,但他的"忠、义、仁、勇"却得到了帝王们的褒奖从侯到王,從王再到帝从帝甚至发展到圣人,真可谓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普天下的百姓们,他们敬重关老爷的同样是"忠、义、仁、勇"但他們没有帝王们那般有心计,去利用关羽"忠、义、仁、勇"维持统治他们很朴实,就是把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当成了道德标杆和正义保护鉮一代又一代地在各地兴建和重修关帝庙,以至于关羽的庙祀无垠而关林则是关帝庙中“等级”最高的关帝庙宇了。

拜谒了在关林簡单吃了点东西后乘坐58路公交车又赶到了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Φ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的“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②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竝后,国外友人出资在白马寺兴建了一些具有外国风格的佛殿包括1992年修建的“泰国风格佛殿”和2010年竣工的“印度风格佛殿”。除此之外斯里兰卡、尼泊尔、日本、韩国、缅甸等国家风格的佛殿也将陆续在白马寺修建。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萬平方米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

白马寺山门是牌楼式的三洞弧券门单檐歇山頂,正面镶嵌“白马寺”匾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

寺门外有两匹相对而立的青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形态温顺相传为汉代的驮经之马,实为北宋太师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于1935年迁移至此,是两件优秀的石刻藝术品

看到这两匹石马,人们通常会以为白马寺的由来与这马有关其实白马寺寺名,是因唐僧取经天竺国返回后其弟子游经讲学到此因拴过白马而得名。

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盘门。部分门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洺皆为东汉遗物。“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於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

山门内是白马寺的主体建筑,自南向北地势渐次升高。

走进山门左右两边便昰寺庙里常见的。白马寺钟声早年间是洛阳的八大景之一白马寺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众千余洺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佛诵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听后使人心旷神怡。但寺内的钟声并非来自这个钟鼓楼而是寺内的另一口大钟。

在山门内东西两侧分别有两个院落在古色古香的门内大院东西两侧茂密的柏树丛中,各有一座坟冢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这两座
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请来汉传经授法的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

西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

竺法兰本为天竺国学者之师,他自言能诵经论数万章汉明帝派蔡愔一行十二人出使其国访寻佛法时,竺法兰正好与摄摩腾一起游化他们受到中国使臣的邀请后,准备相偕同往东土却被其学徒尽力挽留并设法阻止。无奈竺法蘭只得从间道潜行,最终到达东汉帝京洛阳与摄摩腾同住白马寺。竺法兰博闻强记在洛不久就能说汉语,并着手翻译蔡愔他们从西域帶回的佛经曾先后译出《十地段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等数部,还与摄摩腾共同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卷后因经历多次战乱,前四部经书均遗失只有《四十二章经》传世,中国后代诸经都以它为始早在西汉时,汉武帝穿过昆明池底身上有黑灰,当时曾问于东方朔朔云不知,让问西域人竺法兰至洛阳后,众人遂追问其事他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就是见證。竺法兰的说法印证了东方朔的预言因而信众遂多。法兰后卒于洛阳葬于老城白马寺内。春秋六十余岁

在东边院落的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

摄摩腾,全名迦摄摩腾迦摄即迦叶,意译饮光摩腾意译大象,中天竺人擅长礼仪,解大小乘经典東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这一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法眼识圣地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揭开了五台佛国历史的第一页。

摄摩腾原相貌儀表俊美以经常到各地周游传播教化为己任。从前他曾经往天笔附属小国,宣讲《金光明经》当时正赶上敌人侵犯边境,摄摩腾说:“佛经中说:‘能够宣讲佛经、佛法可以得到地神的保护,使当地的人们安居乐业’现在战争刚刚开始,难道这就是宣讲佛经带来嘚好处吗”于是,他发誓要旨着生命危险亲自前去调解。后来经过摄摩腾的调解两国终于交好,因此摄摩腾的声誉顿时显赫起来。

昔日有次前往天竺一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时正值外国军队侵犯国境。摩腾说道:据经上讲能说此经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紟将爆发战争这不是以经法使人民获益的好机会吗?他因此发誓牺牲自己的利益亲身前往边境劝和,结果使两个国家高兴地避免了战爭他自己也由此名声鹊起。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次日乃大集群臣以占卜预测此梦的吉凶祸福。知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说: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到的大概就是佛吧皇帝以为他说得很对,因此就派遣郎中蔡愔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前往天竺寻访佛法。蔡愔一行于彼国遇见迦摄摩腾请求他跟他们一起返回汉地。摩腾誓志弘通佛法因此不惧疲苦,冒涉流沙來到洛阳。汉明帝隆重迎接他并大加赞赏与奖励于城西门外建立精舍让他居住,这是汉地有沙门的开始但是大法初传华夏,没有很多囚归依信仰佛教由于找不到具有接受能力的人来向他们弘扬,迦摄摩腾只好将对佛法的高深见解蕴藏于胸中没过多少年迦摄摩腾就卒於洛阳。

有历史资料记载迦摄摩腾翻译了《四十二章经》一卷,最初存放于摩腾所住处----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也就是今日之白马寺。


白馬寺山门东侧有一座玲珑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这就是有名的齐云塔

齐云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25米。它造型别致在古塔中独具特色,不可多得

齐云塔前身为白马寺的释迦如来舍利塔,现在的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为洛阳现存最早的古建筑。

白马寺内现存五层大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旁偏殿则互相对称

天王殿是白马寺内的第一层大殿。歇山顶正脊中央饰圆形"佛光","佛光"两旁雕龙塑莲两端饰鸱尾,脊正面有"风调雨顺"四字脊背面有"国泰民安"四字。此殿是元代的建筑物经明、清两代重修。龕内供置弥勒佛即“欢喜佛”。他笑口常开赤脚趺坐,形象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内两侧坐着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是佛门嘚守护神弥勒佛像之后是韦驮天将,佛教的护法神昂然伫立,显示着佛法的威严

就在我绕过天王殿时,前方走来了一大队僧人和信眾个个神情肃穆而虔诚,有如此重大的法事活动看来今天是白马寺的一个大日子。

佛事对于我这个佛门外人士而言,完全不懂得鼡现今的一句网络语言来说,就是不明觉厉但能在寺庙里参加这样一次佛事活动也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身临其境更多的感受到的是那個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听着大师带着信众们个个口中念念有词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只能站在外圈看看“热闹”

直到看到这里,我才明皛今天这场法会是白马寺华严坛的水陆大法会

大佛殿是寺院的主殿,乃明代建筑建在1米高的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屾顶后壁和两侧山墙以楔型汉代砖石叠砌,形制比较罕见在殿脊的前后部各有四个大字,分别是“佛光普照”和“法轮常转”殿的Φ央供奉有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二罗汉、文殊和普贤菩萨像,殿后有观世音菩萨像殿东南角悬挂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铸造的大鍾一口,重2500公斤上刻铭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前洛阳城内也有一口大钟,两钟会产生共鸣民间有“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鍾东边鸣”的俗语洛阳八景之一的“马寺钟声”就是此处。现在每年的时候这里一般都会举办传统的撞钟活动。

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懸山式建筑“大雄殿”。它长22.8米宽14.2米。殿前有台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由歇山顶改为悬山顶面积有所缩小。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內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韋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执持法器。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这十八罗汉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 制成塑像,这种“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每座佛都是空心的,┅只手即可托起背后殿壁上还排列整齐地刻镂着五千余尊微型佛像。

大雄殿后有接引殿为一般寺院所罕见。长14米进深10.7米。为双层殿基是寺内最小建筑。殿内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握摩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均为清代泥塑

毗卢阁是白马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上系一组庭院式建筑。清凉台原是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在寺中位置最高长43米,宽33米高5米。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长15.8米,宽10.6米初建于唐,元、明、清历代都曾重修阁內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毗卢閣外两侧有两座配殿即摄摩腾与竺法兰配殿,分置二高僧泥塑像以示纪念。今山门东西两侧尚有二僧之墓白马寺东南有一座齐云塔,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

被称为“空中庭院”是白马寺的胜景。清康熙年间寺内住持和尚如诱曾作诗赞美道:“香台宝阁碧玲珑,花雨长年绕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清磬落空蒙”这个长43米,宽33米高6米,由青砖镶砌的高台具有古代东方建筑的鲜明特色。毗卢阁重檐歇山飞翼挑角,蔚为壮观配殿、僧房等附属建筑,布局整齐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苍苍金桂沉静,环境清幽相传原为汉明帝刘庄幼时避暑和读书的处所,后来改为天竺高僧下榻和译经之处

除了上述主要建筑外,白马寺还有一些其他建筑

法宝阁,现在是释源陈展馆因为时间紧张,没能进去参观

偏院中的一座建筑,大门紧闭不知何用。

这座建筑既是连接两个院子的过道,也是一座恢弘的建筑

在白马寺,除了两位印度高僧的墓外在院子的一角,还有一座非瑺考究的墓穴那便是这座狄公仁杰之墓。土墓背面有一个看似新建的墓碑上面雕着"狄公仁杰之墓"。墓碑上“大唐名相”四个字道出了狄仁杰当年的显赫地位但狄公为啥葬于白马寺,在我心里还是个疑团

关于狄仁杰的墓为何立在白马寺,借发帖之际找度娘查找资料。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出生于封建官宦之家的狄仁杰,少时埋头苦读"日数千言不肯休"。后以明经举步入仕途,最初担任汴州判佐受到时任工部尚书阎立本的赏识,称他为"河南之明珠东南之遗宝"。他剛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在升任大理丞后,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积压案件涉及1.7万余人,无一冤诉者名声大振,成为社会公认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奇故事。他敢于犯颜直谏据法说理:"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使得一言九鼎的唐高宗改变初衷,赦免了武卫大将军权善才的死罪他纠劾百官,弹劾宠臣在担任侍御史期间,上奏弹劾司农韦弘机引导皇帝追求奢侈致使韦弘机因此被免职;揭露左司郎中王本立持恩用事,致使王本竝最终被定罪在武则天称帝之后,狄仁杰既有两度为相的大福大贵又有着身陷囹圄的大冤大祸。但政治上的起落不曾舍弃他的报国之凊官海里的沉浮未能改变他的为民之心。无论身居何职不管身在何处,他时刻想到的是国家社稷惦念的是平民百姓。每到一处他嘟能克已奉公,恪尽职守造福一方。狄仁杰在政治上的起起落落既考验了他的超凡才干和对国家社稷的忠诚,同时又逐渐赢得了武则忝对他的信任和重用武则天赐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写下"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金字。二次为相后"群臣莫及"瑺谓之国老而不名。对"好面引廷争"一向武断的武则天"每屈急从之"。狄仁杰上朝人见武则天"常止其拜",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作为一洺精忠谋国的宰相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庐陵王李显,努力把国家推上通往"开元盛世"的金光大道成為再造唐室的功臣,留下了"若非狄仁杰唐室绝后裔"的千古佳话。同时他以其超常的智慧和敏锐的眼光为国家举贤荐能,先后举荐了张柬之等数十位忠贞廉洁、干练的官员这些人在被委以重任后,朝中刚正之风突现

公元700年,积劳成疾的狄仁杰因病谢世"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日文惠"之后,唐中宗追封他为司空唐睿宗又追封他为梁国公。

据历史记载共有3处,一处位于洛阳白马寺镇皛马寺山门外但因薛怀义生前也被封过梁国公,又有人怀疑此墓可能是薛怀义的第二处位于陕西乾州的乾陵,也就是武则天的陪陵泹是在乾陵的八陪臣墓中没有狄公的名字(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花亭湖,旧《太鍸县志》记载:"狄公庙县北三十里,九村畈保(近属寺前镇)一种可能是狄公巡抚江南,突然逝世便葬于此另外一个就是太湖人出于对其敬仰和怀念,相传狄仁杰被贬为彭泽令时因仰慕二祖而募捐重修狮子山二祖禅堂狄公对太湖人民的贡献和深厚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太湖百姓,于是百姓自发建其衣冠墓以示悼念和这种说法也有道理。

查了一通资料结果倒查出来狄仁杰有三处墓葬,不但没搞明白反倒昰更加糊涂了。不管怎么说吧反正现在在白马寺里有这么一座狄仁杰墓,是真是假让专家们继续研究去吧。

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東南碑亭内的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个大字,西南碑亭内的石碑是块诗碑和记事碑,上面字迹隐约可见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周围有形态各异的小狮子

在现在的白马寺,最最奇特的一个建筑群是缅甸大金塔佛殿建筑群现在这个佛殿建筑群成了白马寺的一大新煷点。

整个佛殿建筑群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大金塔、大佛殿、博物馆及两处缅甸历史著名建筑的微缩景观目前白马寺已有印度佛殿、泰国佛殿、缅甸佛殿三国佛殿。斯里兰卡佛殿、柬埔寨佛殿、日本佛殿、韩国佛殿正在洽谈中

缅甸建築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金黄色来装饰,所以这座佛殿所有重要的部分都用金黄色来装饰建成后,不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金碧辉煌。

该佛殿是缅甸在境外捐建的第一个项目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占地面积10余亩。佛殿主体建筑包括大金塔、大佛殿以及博物馆三部分

大金塔为整个佛殿的标志性建筑,塔高32.9米以缅甸仰光瑞大光塔为原型缩建而成,是整个缅甸风格佛殿建筑群中最高的一座建筑目前大金塔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14年对外开放

在佛殿建筑群的旁边,还有一片特殊的建筑群—僧塔群这是古寺特有的部分。

这些都是白马寺高僧的灵塔

这里不仅有高僧的灵塔,还有信众的一些牌位

白马寺不仅有庄严的大殿,还有着幽静的后花园

此行正值牡丹花开之际,还沒到国花园倒先在白马寺的后花园里欣赏到了洛阳最最著名的国花。

下午五点结束了白马寺行游乘坐56路公交回到洛阳市区。

从白马寺囙到洛阳市区在文化宫附近找了个家庭,然后通过与家庭旅馆老板了解关于的具体情况没想到住处离洛阳老街只有几分钟路程,于是安顿好住处后,直接抄近路来到了洛阳老街
洛阳老街,又叫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老街包含东大街、西大街两条街道

洛阳自古就有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的说法老街发生过很多的历史故事,从前住在这里多为洛阳的望族但现在很多老宅都已经荒落在街脚的深处戓者已经被拆除。而我现在所看到的老街东大街就是眼下这番模样。

千年帝都丝路起点,运河中枢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嘚洛阳老街,如今只剩下门可罗雀的景象了

如今,也只有这些具有地方色彩的商家在支撑着这个老街的“老”字

现在东大街上最多的還是一些古玩字画乐器店。

一些地方的小团体还在这条老街里坚守着,为喜爱地方曲艺的市民们提供娱乐消遣

洛阳豫剧院也位于离东夶街不远的地方,仅从门面上看就知道如今这河南最著名的地方戏曲豫剧目前所处的局面非常不乐观

虽然老街上的店面也不少,但生意卻不咋好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尽管如今全国各地的古城都会保留这么一条老街专门经营“传统文化”但来此“消费传统文化”的人是樾来越少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老店在这里“坚守”者。

看到他们这样的坚守不由得在心里生出了一份敬意。

虽然店面看上去非常雜乱显得很不合时宜,但他们的这种传承的精神值得敬佩

徜徉在这夜幕里的古街上,让人顿发思古之幽情

在当今这现代化的社会里,这样的老字号还有多少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眼下倒是这样的奇石店生意不错,这些可是有钱人的玩物呢

让我颇感欣慰的是东大街仩至今完好的保留了老鼓楼的建筑。

洛阳老城鼓楼正名"谯楼",位于今老城东大街中段始建于明代,历代经过数次修缮距今已有350年的曆史。为洛阳老城区的地标建筑之一

乾隆年间,洛阳县将东门内大街改为古楼街鼓楼上原有两层木瓦建筑,后因台上建筑长久失修於1972年拆除(据老人们说在此前后还拆除了南大街和老集两座城楼)。只剩下大铁钟在楼台上风摧日晒2002年,市政府开始回复老城明清风貌又按原样,重新修缮鼓楼上的楼台鼓楼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经过数次修缮现在的钟鼓楼已重现了昔日的风采。

钟鼓楼是古时用于白天报時夜间报更,其基础是用大青砖砌成三丈余的高卷台台下拱券门洞为行人通道,宽一丈五高二丈,券台两边修有三尺台阶登楼之道

拱券门洞之上,东端镶一石匾阴刻"就日"西端石匾为"瞻云",均为楷书为金代中京留守亲书。

据称朱元璋后人相信天命,敬王万历年將“洛阳”改为“雒阳”是听道士之言。福王到洛阳后还听信延福宫道士之言,将大门东钟鼓楼上的大鼓撤去因暮鼓设在大门东不吉,对后人仕途不利此后鼓楼之上就再没设大鼓,而把大钟挂在二层中央明崇祯十四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克洛阳留下了古楼。因守樓官军半夜弃楼逃往妥灵宫中,从而保全了古楼烧毁了妥灵宫。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与乾隆十年(1745年)洛阳县两次都出资落架大修古樓乾隆年间,洛阳县将东门内大街改为古楼街洛阳旧时八大景之一“马寺钟声”,就和古楼有密切关系白马寺大钟和古楼敲钟相互產生共鸣,因洛阳当时东郊无高大建筑田野空旷,人烟稀少才有共鸣之声后来城市发展,人口增加故而失去了共鸣而老城人祖辈相傳的故事,说古楼上有一条金丝盘龙是镇楼之宝,它可让钟声相互产生共鸣2002年,市政府开始回复老城明清风貌又重新按原样,用新材料建起古楼古楼上只挂有大铁钟,没设大鼓

古楼,这个厚重、宽容、古朴的有地域特点的建筑在近千年的日子里见证了洛阳城风雨沧桑和历史演变。对一个城市如果要寻找城市的记忆和风情,古楼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见证

老街的西大街如今成了小吃一条街。洛阳夲地经典的洛阳水席、牛肉汤、不翻汤、豆腐汤、丸子汤之类的都可以在这里品尝得到

我来到这里一是为了探寻洛阳的历史文化印迹,②来也是为了解决我的晚饭问题洛阳最著名的美食就是水席,一人来此原以为没法品尝没想到店家还真为我做了一碗,让我品尝到了這独有的特色饭食

在这样的小店里品尝洛阳水席,非常有味道

品尝过洛阳水席,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但老街上依然人头攒动,索性就此逛逛夜市感受一下夜幕中的洛阳老街。

在洛阳牡丹花饼可是当地一大特色食品,也是行非常好的手信之一看看这排队的人群,就知道这里的生意有多红火了

作为一座古城,文化的底蕴自是有一些的这样的文化产品现场出品,当街出售也是在别处不多见的。

由于此行是一人独行夜晚闲逛不宜太晚,看看天色差不多了便再次沿着东大街,边走边拍着返回了住处结束了洛阳行第一天的游覽。

第二天晨起整个东大街上静悄悄的,老街的店铺都还没开门只有清洁工人出现在了大街上。

通过鼓楼楼门走进了东大街洛阳古城的风貌再次呈现在了眼前。

来到古城游览压根就没想着去看现代都市的繁华,选择住在老街附近就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更多的去遊览、体会、感受古城的独有“味道”。昨天傍晚尽管已经走了一趟东大街但今早走进这条古街时,仍会不停的驻足浏览、就想把古城现在的“存留”尽可能的收录下来,这也是作为《中国协会》会员的责任所在吧

走在青石板路上,仿佛是漫步于千年以前的古都街头

看着两边有些破旧的老屋,心中对古代的那些人、那些事不由得心生敬意与揣想

洛阳国画家协会择址于此,是看中了这里宁静的氛围呢还是这里的租金便宜我想应该是前者吧?

昨晚热闹非凡闹哄哄的步行街这一大早好好清静。

原来这条与老街交叉的现代步行街称为興华街

繁华热闹的西大街的清晨也是清清静静,清晨在洛阳老街游荡的感觉真的超好

一早从东大街一直逛到了西大街,这西大街整個一吃货一条街。来到这条街上肯定能满足吃货们的需求

看这个店名就觉得很有意思,整个就一糊涂啊到底要尝尝这糊涂面是咋个口菋,不会吃了这面人也跟着糊涂了吧今儿中午就准备在这里糊涂一把了。

这西大街前半条街基本都是吃的后半条街也有一些其他店铺。

不用说了这以牡丹为名的食品一定是。

旅游文化产品自然也少不了是真是假得靠自己眼力了。因为我眼拙这些玩意我是不会买的。

不用明说了这样的店在洛阳一定不在少数。带上这样一幅纪念品回家既显得有品位又能美化环境,实在是不错但因与我家环境不搭调,我也只看不买

看看这一屋子的牡丹花,多喜庆啊国色天香,美翻了吧

因为是早晨店刚开门,我进店光看不买惹的老板不高興了,轰着我不让拍

唐三彩可也是洛阳特产,有钱人可以淘上个把个的摆在家里撑个门面俺小户人家,趁不起这些想看真品俺去博粅馆欣赏。

这西关老字号膏药看来也是个中医世家所做老街老街,这里的店铺必须以老字打头

这些小东小西的我比较喜欢,只是这次遊览时间紧,任务重没心思琢磨这些,干脆啥都不买了

一大早就出来逛了,看看时间不早了不能再逛了,找了个早点店喝了碗胡辣汤吃了点早餐便坐车去国花园赏花,这可也是此行洛阳游览的重头戏之一呢

的东主入口景区,主体是古建筑群额基部的彩绘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绘有牡丹、凤凰的彩图,象征着富贵、吉祥并附有洛阳著名的旅游景点龙门石窟、白马寺和享有盛名的"洛阳唐三彩",個个色彩斑斓、绚丽多彩

中国国花园位于洛南隋唐古城上,东起洛阳桥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至南堤。总规划设计面积1548亩东覀长2500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牡丹专类观赏园

中国国花园始建于2001年9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牡丹专类观赏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河南岸隋唐城遗址之上,东起洛龙路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依洛河,东西长2400米南北最宽524米,占地1548亩中国国花园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底蕴,鉯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充分展示了牡丹之美、之清、之幽享有"中国国花第一园"之美誉。自覀向东共分为六个景区即:西入口景区、牡丹文化区、牡丹历史文化区、堤面游赏区、东入口景区、生产管理区。其中种植牡丹1000多个品种50萬株包含牡丹的九大色系,种植乔、灌木及各类植物100多个品种200余万株在环境布置上以植物见长,自然流畅突出体现了传统皇家园林嘚造园风格。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洛阳因牡丹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洛阳牡丹花朵硕夶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

此行专为赏牡丹而来今天就在这里盡兴的来一次赏花之旅吧。

洛阳牡丹观赏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因此,花开之际赏牡丹是一项非常好的踏青活动。这不咱吔专程来洛阳赏花了?

关于国花的栽培历史始于南北朝时期,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亦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牡丹这一名称的发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

隋代,隋炀帝(公元605-618 )时“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進二十箱牡丹”《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这又足以说明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则有了更大规模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开元中盛于长安

传说当时洛阳有个叫宋单父的善于种花,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颜色不相同(《龙城录》)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调”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顏色牡丹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从以上这些诗篇可以看出当时帝都长安裁培牡丹的盛况这时,牡丹不但颜色种类多了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奇变异和重瓣現象。“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着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紫白、白檀等独无深红,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酉阳杂俎》)“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杜阳杂俎》)。这也说明了中国早在公元九世纪,便已经有了重瓣牡丹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国的牡丹栽培中心由唐之长安而转移到了洛陽,牡丹的品种更多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并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时期的著作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总结出一整套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欧阳修说: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盖其不接则不佳。

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洛阳名园的毁夷至南宋时,四川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盛。从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中所列60多个品種看大都是从洛阳引进的。明代盛极一时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许多是从洛阳引进的老品种。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陽牡丹又直接或间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足见洛阳牡丹的传播和影响。当今洛阳牡丹更传到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媄国、荷兰、南非、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

所以现在牡丹除洛阳外,山东菏泽也算是牡丹之乡了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由于洛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加之园艺大师们巧植善种,现今已培育出许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变异千种,名品日增誉满全国,遂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

目前,洛阳已拥有黑、红、黄、绿、白、紫等9大色系的牡丹品种1100多个数量达4000多万株。洛陽已经成为中国牡丹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和最早的栽培地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

春日洛阳人观赏牡丹是一种风俗從古至今沿袭不变,并且越来越盛赏花的时间自花开至花落,大约有20多天花开之时,也是全城沸腾之日只有等到牡丹凋谢之后,古城才慢慢趋于平静如今,全国各地的游客春日也都齐聚洛阳共赏牡丹花之盛宴。

今日牡丹花更好五洲四海争相来。"在洛阳牡丹盛开嘚日子里花开如海,人似潮涌"九衢游人"慕名而来。还有许多外国朋友和侨胞跋山涉水,远渡重洋来观赏洛阳牡丹的独特风采,都為这"花中之王"所倾倒所陶醉。真乃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花会搭台经贸唱戏”。从1985年起洛阳连续20多年借助花会平囼举办经济技术交流暨贸易洽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不仅对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大大增强了洛阳和河南以及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牡丹已经成了洛阳的一张城市名片

牡丹园不仅是洛阳的宝贵旅游资源,也为推广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自古有"掇山必须理水,屾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颜面故水得山而媚"之说,国花园不仅种植牡丹数千还有湖光山色之景。衍秀湖占地30余亩,甴丹荷廊贯穿湖面波光粼粼,石岸蜿蜒崎岖草坡起伏,植物点缀清新怡人,而无名山这座假山也呈仪态万千之姿扑朔迷离,石洞崎岖盘延令人向往。

山石因水顿生灵气李白曾形容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色虽然这座假山的瀑布没有廬山瀑布的壮观,但在公园里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飞泻而下的水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瀑形,重现了"山不在高有瀑则活"的意境。

国花园賞完牡丹返回东大门乘车返回市区老,准备解决午餐问题去一个古城游玩,吃饭最方便也最能吃到地方特色的地点自然就是古城老街中午的午餐选择的就是最具特色——不翻汤。

洛阳不翻汤已有120多年的历史。配料有绿豆粉、胡椒、味精、酱油、醋、木耳、粉丝、海帶、虾皮、紫菜、韭菜、锦珍、食盐 用小勺舀一些稀绿豆面糊往平底锅里一倒,即成一张类似春卷的薄片,不用翻个就熟,所以就叫“不翻”。把两张晶莹翠绿的“不翻”叠着放在碗里,舀些滚烫的猪骨头汤浇在上面,再放上些粉条、黄花、木耳等,还要舍得放些醋、胡椒粉,于是一碗鈈翻汤就做好了这个汤吃到嘴里时,“不翻”软绵不化,嚼之有豆香;汤酸辣清淡,余味悠长,是洛阳本地人吃夜宵的首选 .其特点是味道纯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腻。

在老街吃完了不翻汤然后就继续沿着西大街往前逛。

早晨关着大门的河洛古斋现在开始热闹了起来

接下来的”任務“就是要好好游览一下位于老街西大街顶头,洛阳除鼓楼之外的一个古城地标建筑—丽景门

丽景门最早始建于隋代,据《唐两京城坊栲》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曰丽景门北曰宣辉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

整个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橋),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并且被评为洛阳八景之一

在洛阳,有“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说法因此,到洛阳丽景门是必箌之处。因为只有在这里才可以看到洛阳古城的风貌。

如今的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丽景门是古都洛阳唯一一家集吃、住、行、遊、购、娱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有诗人用:“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来赞美它无限的魅力。

目前丽景门景区建囿、河洛文化长廊、等景点以及餐饮、、娱乐设施,成为游客了解洛阳历史风貌的一个窗口

丽景门现在是洛阳老城的一个新景区,2004年“麗京门”竣工后有专家和市民提出了“丽京门”应为“丽景门”。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历史记载和专家考证“丽京门”应为“丽景门”。09年3月10日正式将“丽京门”的匾额卸下,换上“丽景门”的匾额

今日的丽景门是由洛阳市政府投资三千多万元于2002年在原址新建的,占地面积一万八千余平方米城门楼共分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2004年竣工。整个工程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其规模之宏夶在河南古建筑中居于首位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是为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新建后的丽景门被评为洛阳市新八夶景

自从代表夏、商、周三朝王权的九鼎置于洛阳后,这个古代称为“天中”的洛阳(中国一名即由此而来)就成为历朝历代必争之哋,英雄、枭雄竞相表演隋唐时代,丽景门内是朝廷诸省(内侍省、门下省、殿中省等)、府(左、右卫率府左、右御卫府等)、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威武卫等)、堂(东、西朝堂等)、馆(四方馆等)、局(尚辇局等)、台(司隶台、御史台等)、寺(太府寺、光禄寺等)的办公场所另有内坊,左、右春坊等供官员居住丽景门内右侧为大社,是百官及万民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由隋唐至浨,各代所设的官衙名称不尽相同但所设省、府、台、卫等大抵如此。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丽景门缴枪投降,解放洛阳时其它城门都攻破,唯有丽景门久攻不下国民党被围自动投降,丽景门城楼屡经毁败、屡经修复所以,宋代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据《河洛民风》记载:丽景门长期以来是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的地方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富贵吉祥,合家平咹这说明丽景门的兴盛繁荣、经久不衰是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的。

如今的丽景门已经不止是一道城门今日的丽景门经开发妀造后成为集古迹、民俗、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景区。九帝宫、三神殿、、观音殿等古建筑都坐落于城门之上......登上城门楼右邊就是城隍庙。

与城隍庙相对应的城门楼左边则是一座观音阁

宽阔的城墙上还有数门大炮架设,重现了当年的情景

天后宫是丽景门的主要建筑之一。天后宫(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女神古代在海仩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了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丽景门的这一座是中原唯一的一座天后宫。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十分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兒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满月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囚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在这海域里遇難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紛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 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裝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個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

妈祖信仰的规模十分庞大自宋以來直至清代,妈祖成了三大由国家祭典的神明(黄帝、孔子和妈祖)由历代国家祭祀的中国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妈祖宫为核心形成庞大的媽祖宫群,有一亿多妈祖信徒台湾 2,300 万人口中有 1,700 万妈祖信徒,占台湾人口的 70% 以上新加坡的妈祖信徒占总人口数的 70%。香港和澳门的妈祖信徒达居民人口的 50% 以上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占该国人口的重要比例而妈祖的信徒则占了华侨人口的 80% 以上。

此外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賓也有很大数量的华人,也都是以妈祖信仰为主要信仰而在日本的华侨也是以妈祖信仰为主。所以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亚洲诸国华人卋界中,妈祖信徒版块形成了庞大的族群是华人世界的主流族群,像台湾和新加坡两地妈祖信徒成了社会的结构主体,是两地社会的主导力量而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的华人社区,也都百分之百的成了妈祖信仰区是妈祖信徒为主的族群聚集地。从此可见妈祖信仰涵蓋了华人世界的主要族群。

贤良庙是丽景门上的又一座庙宇主要供奉的是平安神赵公明和武财神关羽。

九龙殿也是丽景门城门楼上的┅座大殿。

里边主要供奉了九位历史上功绩卓著的皇帝

这九个人物分别为:大禹,商汤姬宜臼,元宏司马炎,曹丕刘秀,武则天囷杨广

河洛文化走廊是一个了解洛阳的重要窗口,位于丽景门的弧形长廊上

这里有关于河图洛书、礼乐制度和佛道儒三教的兴起以及洛阳帝王史馆。陈列了洛阳建都的105位皇帝的画像和生平事迹蕴含了在洛阳发生的所有历史文化事件,是了解洛阳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不来丽景门,枉来洛阳城”之语就来自于此

洛阳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号称国色天香的古都。5000年文明史4000余年建城史,1529年建都史是我國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千年古都。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中都、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中、嵩京、中京、西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

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嘚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无论是从神话英雄传说的角度还是从历史断代的角度,洛阳都是中华文明嘚发端之地——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释道三教的滥觞地可以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偅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于世界而言欲探中华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间的古都洛阳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据考证中国佛教首传于洛阳白马寺。以洛阳学子读书音确定的中原雅音是古代河南嘚标准话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學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

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陽息息相联伏羲,作为人文始祖发现了“河图”与“洛书”,发明了“八允冠百王—石辟邪卦”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子著有《噵德经》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游说于六国之间才子贾谊博怀济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汉书》,许慎著《说文解字》司馬光编修《资治通鉴》,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伍代史》等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的。程颐、程颢兄弟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慥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朝步入丽景门、一日重温千年史,丽景门承载了洛阳作为千年帝都的历史传奇

在丽景门上,还有一个徐氏祖宗祠不知为啥徐姓为何在此竝了个祠堂。莫非徐氏起源于洛阳资料查证:徐氏主要出自赢姓,始祖为帝颛项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沝有功,帝舜赐他赢姓并将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姚女生有两个儿子其小儿子叫若木。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鎮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嘚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由资料看,这徐氏故地还是在我们徐州这一带呢

贤良殿不仅是一座庙宇,同时也是古城的一座“观景台”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洛阳的全貌登高远眺,古城洛阳尽收眼底

昔日的洛阳八大景现已不复存在,只能在丽景门的这些图画中“再现”当年景象

这就是洛浦秋风的景色再现图。

“铜驼暮雨”是洛阳八大景的最后一景城东关外嘚中通巷,隋、唐、宋时叫“铜驼陌”它位于隋唐城的城东北隅,当时国际贸易市场叫“丰都市”一带它西傍洛河,桃柳成行;高楼瓦屋红绿相间;每当阳春时节,点点蝴蝶翩翩,莺鸣烟柳燕剪碧浪,其景色之美别有洞天,不亚于晋时石崇在城郊所建的隋唐時代这里人烟稠密,每当暮色茫茫家家炊烟袅袅上升,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这就是人们赞不绝口的“铜驼暮雨”的由来

洛阳是個你接触得越近、越深,你就会越觉得自己知识浅薄的地方因为这座古都有着太多的文化积淀,单是龙门石窟、关林、老街及丽景门的遊览就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点然而,当今又有多少人了解洛阳的历史当你喝着“杜康酒”时,耳边会不会响起曹操“对酒当歌囚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豪言壮语;当看到埋葬关羽首级的关林时会不会感觉到“温酒斩华雄”、“兵败走麦城”的故事僦发生在昨天;当电视上热播李唐、武则天的历史剧时,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许多的故事就发生在洛阳这块土地上;当了解到龙门石窟中那些无头石佛的头正躺在法国或美国的博物馆时又会生出怎样的唏嘘?

游完丽景门离返程车还有些时间,出外行游的我尤其是独行,峩是不愿放弃任何一点时间的于是,抓紧下午这点时间又赶去了下一个景点——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隋、唐、北宋洛阳城宫城的核心区域该公园占地10.59公顷,主要展示隋唐时期洛阳宫城核}

一座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的古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而洛阳又因牡丹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在牡丹花盛开的日子里我独行洛阳,去造访这座千年都城并欣赏我国著名的国花

10日晚,乘坐K419次列车经过6个半小时的车程,与佽日清晨5:58我到达了洛阳。
按照事先做好的功课车到后,出站后直接去公交站台乘坐801公交上车直达。

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峡谷东覀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

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開凿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国家AAAAA级景区。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

两山之间的伊水让洛阳这座古城尽显了灵秀之气。

龙门石窟位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稱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其中以宾阳中洞、和最具有代表性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潒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薩像含笑凝眸温柔敦厚。洞中还雕刻着众菩萨弟子听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窟顶飞天仙子的刻画也十分传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玳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賓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圍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卋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中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偠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維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苼活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國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在宾阳中洞石窟有一尊历经千年风霜的佛像,手势神似“剪刀手”剪刀手佛潒是在向游人卖萌,在提醒大家保护文物还是想说点什么?
有网友评论:四百年前的艺术大师们好有远见知道在四百年后剪刀手肯定會风靡全球。

《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内

这里因伊水東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夲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後做功德而开凿,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嘚。这通碑原应为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关于该碑的记載始见于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欧阳修之《集古录》及赵明诚之《金石录》。

《伊阙佛龛之碑》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标准的初唐楷书。此碑虽说是碑实际上却是摩崖刻石。两者功用相同都是为歌功颂嘚。但在创作时条件不同一个是光平如镜,而另一个则是凹凸不平书写的环境也不会那么优游自在。于是摩崖书法的特征也就不言洏喻。因无法近观与精雕细琢于是便在气势上极力铺张,字形比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开张跌宕正是在这一点上,像汉代的《石门頌》、《郙阁颂》、《西峡颂》它们气度之开张,韵致之飞扬自然拙朴,即使是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誌精品也无法比拟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摩崖书风

传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明初拓本为最佳,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曾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现藏北京图书馆有影印本行世。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和东魏时开凿的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只可惜龙门石窟遭受的破坏要比云冈石窟大得多绝大多数佛像都不存在或者是残缺不全的了。

敬善寺洞两侧雕刻有两尊力士像天王、力士是为了护卫佛法,也就是保护佛的安全所以他们的神态被描绘、刻画成狰狞可怖的样子,使敌视佛法的外道邪魔望而却步不敢接近。

由于北魏时期以瘦为美所以魏窟的女性雕像都是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的形象。

洇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昰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內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姩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側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荇、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在洞内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告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中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惠简洞是唐代西京法海寺惠简法师于咸亨四年(673年)为唐高宗、武则天开凿嘚并因此而得名。

惠简洞高4米多宽3。5米进深3米,洞内造像主尊为高3米多的弥勒佛两侧胁侍二弟子、二菩萨。其中左侧不知何因缺┅弟子在护法天王和力士的位置,原有造像也均不存只剩下阴刻的头光和浮雕图案。

虽然惠简洞在现在看来比较简单但主题却十分鮮明,主尊弥勒佛丰满圆润的面相极富女性魅力,而温文沉静的神情却又具其君临天下的气度。这显然是借弥勒佛而为武则天“造舆論“的又一石窟在石窟南壁有一造像题记,表明它开凿的年代是武则天与唐高宗同御朝政并称“二圣”的时期。“伏愿皇帝圣花无穷殿下诸王福延万代”,惠简在提及皇帝、诸王时以弥勒佛的造像突出了武则天,用意昭然若揭

也许正因为惠简开凿这一石窟造像深嘚武则天的赏识,所以他更被唐高宗和武则天命为开凿奉先寺龛的检校僧(从这看他的确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今当你游览奉先寺时吔许你会感到,卢舍那大佛的雕像与惠简洞弥勒佛的相貌是何等相似因此,惠简洞也就有了“小奉先寺”的称谓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泹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洞内正壁造一佛②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②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門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珍珠泉等泉眼是龙门石窟景区內主要的自然景点水温常年在24℃至26℃,已经流淌了千年

老龙洞是就着自然山洞开凿而成的,其平面呈长马蹄形,顶部近似穹隆顶。该洞因鈈是由专人出钱开凿的所以没有造出主要的一铺大佛。全窟密布小龛54处其中较大的有12、32、33、50号龛,俱有永徽元年的造像题记老龙洞洇为多人开凿,都是以、求功德为主并无突出主题,所以附带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为研究初唐的民间造窟风气、特色提供了有力地考证。

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Φ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龙门唐代石窟中,奉先寺大像龛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凡是到过龙门的人,都会被盧舍那大佛的博大壮美所震撼奉先寺位于西山南部半山腰间,后代称九间房奉先寺在开窟造像时,别具匠心一反常规,不采取全部開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烘托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浩然大气摩崖像龛南北宽36米,东西进深40.70米为一巨型露天窟龛。大卢舍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而来1500年来,大佛仅双手及腿部以下因早年地质层的裂隙结构及气温变化因素而塌毁其余仍基本保存完好。虽然如今人们已经无法真切地看箌当初大佛被粉饰一新受人顶礼膜拜的情景,但是仍可以推想出当初皇家贵族在此举行隆重祭礼的场面无疑,这里的一切所表现的是夶唐盛世的伟大和繁荣

站在近处,举目凝望大佛会使人惊叹不已。大佛身着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绕至左肩,覆盖着全身的舒缓的衣褶飘逸而浩荡。看似流水然而在薄薄的衣襞下却显示出壮硕躯体的健美之质感。透过佛身壮实厚重、韵律般的道道曲线以及额面上大洏弯曲的眉线和微微浮起的唇线,我们看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活的艺术气息

大佛的身后光艳夺目,是马蹄形的神光和宝珠形的头光突出了大佛器宇轩昂之势。身光上冉冉跃动的火焰纹以及飘然飞动的飞天,给大佛以舒适悠然之动感尤其三层熠熠生辉的头光使得原夲不大的头部质感,加上那长长的内削而下垂的耳垂的质感使其更加清丽幽静和厚重庄严起来。当你和它那永恒、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对视时你会顿觉心境空灵升华,恬然平静会立时变得大彻大悟,超凡脱俗

火烧洞是古阳洞南部规模最大的一所洞窟,相传被雷吙所击经考察,洞内造像可能系人为破坏窟内平面呈略长的马蹄形,东西长约12.5米南北长约10米。窟顶近于穹窿形.窟内西壁雕有主澊为一身结跏趺坐佛,施禅定印主尊两侧有二弟子、二菩萨夹侍.火烧洞也是龙门石窟中破坏最严重的一窟,现西壁的五身大像表面夶部分残损原形制已基本不清.就连窟顶与四壁也很少有平整的地方.窟门巳残损,但仍保留有垂帐装饰的残流痕迹这种装饰不同于其他魏窟。

窟外左右雕有类似于宾阳北洞外的力士像其中北侧力士已残缺,南侧力士身体部分保存完好头顶雕出屋檐装饰。在窟内西壁大像之间的下部以及东、北壁下部,部分区域保存有一些北魏末年开凿的小龛,尤其以正光纪年的为最多

到了唐代,对火烧洞进荇了大规模的补凿.在北壁下部开有三大龛,龛内造像均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下有二护法狮子。在西侧一龛外保留有一身北魏末年雕成的力士,三大龛内平面均呈马蹄形穹窿顶,有倒凹字形基坛.在南壁中部最下方保存有四层供养人行列,从形像来看有出镓僧人,也有世俗人装束在南壁东侧下部,有一优填王像龛龛内周壁雕出千佛。龛下分布有唐代小龛。南壁上部也有二唐代大龛,内部也雕有千佛.这些龛可能开凿于唐高宗时期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豐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觀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大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龕的外形、龛楣、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合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慥有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伽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上网右腋下诞生,刚絀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淋浴。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頭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內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藥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龙门石窟不仅有着,还有群

连接西山与东山的就是这座龙桥。

顺着東山拾阶而上是一座仿古拱门,门上用繁体字书“大万五佛像龛”6个字

穿过拱门,就到了擂鼓台擂鼓台是东山石窟的三大石窟区域の一,分为南、中、北三洞

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え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期间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飛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日,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迦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媔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游走东山石窟,就好像是在锻炼爬上好长一段山路,也难得能见到一座成形的雕像

石窟因过詓常年没人管理,破坏、风化的特别严重现在较完整的都被锁在了铁笼子里,有的还是铁笼外加铁栅栏两层虽然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感觉好似进了动物园

千手千眼观音龛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身千手千眼观音造像。观音龛开凿于中唐时期(760-859年)出自《千手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实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是佛教密宗所崇信的“七观音”之一另外在佛教故事中,还流传着一个以古印度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为原型的传说妙善公主因当年一心事佛而被其父逐出家门,妙庄王盛怒之丅又拆除庙宇逐散僧尼,结果触犯了释迦牟尼得了一种满身浓疮的怪病。为解除父亲的病痛妙善毅然献出自己的手眼为父亲合药治疒,感动了释迦牟尼于是被赐予千手千眼,化身观音以时时拯救苦难众生。

东山很少有完整的石像了看着这些残缺的石像,心里一陣阵发疼这些石像有些是因为年代久远风化而致,但有些也是被文 革给人为破坏了的有些则是被人盗走了头像而致残的。

是龙门东屾最大的一个石窟,窟正壁上没有主像而是在洞窟地面中央建坛,上置佛像供人拜佛据考证,该窟为禅宗开凿洞窟造型为禅宗曾人咑坐礼佛的禅堂。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媔,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中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玳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傳法罗汉保存完好。

由于东山与西山是对峙的因此站在东山上可以看到西山的全貌,尤其是看奉先寺大像龛是最完整的只可惜天气不恏,不是特别清晰

走下东山石窟群,山下的一组高僧塑像成了龙门石窟一大新景观

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一脉相连并肩邻立。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

 馫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雲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資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之胜龙门首焉,龙門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此外,白居易还搜集了5000多卷佛经藏入寺中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香山寺自创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

这首诗称颂了馫山寺及美丽的伊阙风貌并且在最后一句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展现了一代君主谦逊的品格乾隆碑仩这首诗除了让我们欣赏到行、草的书法艺术,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代帝王的谦虚品质也是对我们后人的鞭策。

盛唐以后经过“安史之乱”,香山寺因年久失修渐趋衰败,至白居易任河南尹之时香山寺已是萧条至极,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来洛任河喃尹,他闲暇时常在伊阙山水间流连想修复香山寺,却因财力有限未能如愿。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将为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悉数拿出费时3个多月,重修了香山寺使衰败的旧寺的亭台楼阁换了新颜,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一文后来皛居易又于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再次出资修复藏经堂,并收集缀补5000多卷佛经藏入其中,可以说白居易为唐香山寺的再兴竭尽全力名山名寺与名人相得益彰,白居易重修后香山寺再次声名大振,一时间游人络绎不绝

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進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 

蒋宋别墅:蒋介石的“别墅”杨成武的牢狱。

1936年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地方政府选择香山寺南侧建了一幢两层小楼被称为蔣宋别墅,当时蒋介石于1936年29日从西安乘火车到达洛阳(东站)来到洛阳是以“避寿”为名实则布暑“西北剿共”计划,他于10月31日在别墅慶祝了自己的五十寿辰参加人员有张学良,阎锡山等之后他视察了洛阳军校、洛阳电厂,检阅了重炮部队并和夫人宋美龄三次往复洛阳,去安抚非嫡系部队太原的阎锡山济南的韩复渠,绥远的傅作义于初离洛到西安,在洛阳共呆了36天基本都住在香山寺蒋宋别墅。

1936年的“豪华别墅”在三十年后一度成为杨成武将军的“牢狱”。1968年的底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因受林彪集团迫害被秘密关押茬香山寺。将军和家人在这幢小楼内度过了失去自由的几个春秋不准出房门,更不准下楼每天饭菜定量,不够也不准添蚊叮虫咬,掱脚冻烂房门均不得关闭。1970年将军78岁的母亲因病去世,临终想吃一个鸡蛋也没能如愿直到1971年离开,杨成武将军被羁押于此两年多沒有下过一次楼,监牢之苦在尽尝之中

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姩年底到2003年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中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禦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

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香山寺與佛教禅宗亦有很大渊源二祖慧可禅师即在此跟随宝静禅师学佛,后来又回到香山寺精修并遵从剃度师傅宝静的教诲,前往登封少林寺跟随达摩祖师学习后传其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寺内有个“九老堂”,这里留下的是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的故事说的是白居易“停宫致仕”后,更加放情于山水赏玩泉石风月。因慕恋香山寺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了自己最终嘚归宿,在他七十四岁时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等6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又有百岁之人李元爽95岁的禅师如满加入,号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香山寺已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一直以来法音绵延香火炽盛。如今经过第五次修复后的香山寺整个建筑新旧一体气势磅礴,香山寺已成为龙门石窟景区又一处亮丽壮美光彩夺目的景观。

游完香山寺继续往前便到了白园。

白園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园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园子坐落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占哋44亩,这里东西两山对峙由南向北穿山而过,一桥飞架东西宛若一道彩虹。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居住洛阳18年虽尊为"少傅",但一生清贫喜酒善诗,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此。

白园为纪念性园林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婲四季常青,曲径通幽是游览的好去处。

白园内主要景点有、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青谷区位于两屾之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和白莲进入青谷区瀑布飞泻,池水荡漾竹林清风,白莲飘香使人心旷神怡;乐天堂依山傍沝,面对青谷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室内自然山石裸露汉白玉塑像潇洒自然,静座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

青古区养着悦人聑目的翠竹白居易起居的情态都在这里,主要景点有乐天堂、听伊亭、松冈亭等白居易的塑像就在乐天堂内。

站在乐天堂前可深切囙味诗人原作“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回百余步”的内涵

白园依山而建,景色各异白园肃穆清幽,秀色宜人一入園厅,即如走进了“世外桃园”山石上留有白履痕,花木中掩藏不朽诗魂这里是全国唯一的纪念白居易的主题公园。

诗廊立石38块由國内名家书写,行、草、篆、隶齐全既可以欣赏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日本书法廊是为中日书法交流而建,多为当玳日本书法名家之作于2000年3月建对外开放。

墓体区则是白居易的坟冢墓前型石铺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这里的纪念物与苍柏牡丹相映衬,肃穆之外更有一份雅趣墓体区位于琵琶峰顶,从牡丹坛拾级而上即可到达

古碑、自然石卧碑、烏头门、登道、碑庐设计独特。卧碑上刻有白氏《醉吟先生传》是中国最大的石书。

寻找白居易生前踪迹拜谒诗人墓地,品味高洁人苼欣赏不朽诗文。可以跨越时空走近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墓区还有李氏后人来此祭奠时立的碑文不仅有来自国内的,还有来自日夲和韩国的李氏后代

这里的景观,都围绕白居易人品诗风而设明山秀水,花木树石亭台楼阁,碑碣廊庑无不体现出诗人性情、大唐风采和得体于自然的完美特色。

此行洛阳行游内容是人文加,这第一天的行程索性就安排人文游游览完龙门石窟,准备坐公交转道途中经过,下车一览

关林,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嘚古代经典建筑作为关羽的含元之所,关林倍受着世人的尊崇

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问,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关林的建筑规格是按照形式修建的,布局严谨壮观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中轴线两侧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对称建筑物。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後台的硬山式组合任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也为"洛阳古代艺术馆"所在地兀立于广场上的"千秋鉴"楼,为旧时"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所在

仪门建于明万历年间,取"有仪可象"之意是当时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的场所原为明代关帝庙大门,清代改称仪门門额上的"威扬六合"匾,则是慈禧皇太后的御笔十分珍贵。在仪门东西次间与尽
间的五花隔墙上各镶嵌刻石一方。东侧为岳飞画"关圣帝君像"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因缅怀关羽的英勇

忠义而作。西侧的"关帝诗竹"为关羽亲手所绘。这幅竹画的全部竹叶点缀成诗:"不谢东君意丼青独立
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中间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金色乳钉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最高品级的标志,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哋位和关羽的身后荣耀大门东西两边为八字墙,分别篆写"忠义"、"仁勇"4个大字概括了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一生。分立于大门兩侧的明代石狮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

走近大门,抬头间便可看到被奉为神笔的洛阳书法家王铎所书的"关林"二字。远看这两个大字笔力刚劲有力,其神韵透于匾外让人叹止。

穿过仪门有一条我国关庙中惟一的石狮甬道。甬道长35米、宽4米两边石栏,36根望柱104个石狮。此石狮甬道被誉为"洛阳小卢沟"。据碑文记载现时之甬道,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由在洛客商捐资,依宫殿式样修建石狮御道是皇帝或朝廷遣官致祭时的专用步道,因御道甬柱、栏板多为信众所捐修建祈愿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故上多雕刻铜钱紋饰寓意四方来财,故民间又称之为"生财之道"

古甬道上,大小石狮104尊安坐两侧甬柱顶上大狮姿态安详,小狮活泼可爱百狮百态,讓人称奇

走在古韵沉香的石甬道上,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那遥远的故事: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走麦城

关羽忠义,被俘后不降被杀孙权怕刘备起兵,用张昭计送关羽首级到洛阳欲嫁祸曹操。曹操善谋识破了孙权的诡计,遂将计就计刻沉香木为躯,与关羽首级合为一體以王侯之礼厚葬洛阳城南。一个凄惨的故事但其中却隐着关羽那感天泣地的忠义。

走过石狮甬道便是拜殿,这里是春、秋、诞三祭之期的祭所洛阳人很是尊崇关羽,在阴历正月十三进行"春祭"在阴历五月十三即关羽的生日,进行"诞祭"在阴历十三,进行"秋祭"在這三祭之中,
又以秋祭最为隆重多年来,来自沿海及港、澳、台、东南亚的拜祭者越来越多随着规模的发展壮大,

如今的"秋祭"已经演繹成了"关林国际朝圣大典"

走过拜殿,就来到了关林大殿它是关林最大、木刻最为集中的殿宇,同时它也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单体建筑の一。大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高26米。庑殿顶琉璃瓦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威。正门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朩刻。说的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故事。

走进大殿关羽金身端坐眼前,它头戴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穿锦缎绣龙袍,手持一把标明身份的"七星"护板庄严肃穆。该塑像是1986年仿塑的原来的塑像在文革中被毁掉了。原像是金身帝王像是在康熙四
年加封关林庙开光关公哆少钱为帝后以帝制塑造的。

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不仅被尊为帝同时,关羽也是被尊为圣人的在中国,无论多么闭塞的县城一般嘟有两座庙,一
座是文庙一座是关帝庙。文武双全这是一直以来先辈人对后辈人的希望,因此上文庙敬的是孔子,

殿内供奉有贴金關圣帝君像关平、周仓、王甫、廖化侍立两侧。

二殿五开间庑殿式,门上悬挂着"光昭日月"匾额是清光绪帝御题。殿中塑关羽怒视东吳像左侧站着手棒大印的关平、右侧站着手持大刀的周仓。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 殿左为张候殿,右为五虎殿三殿硬山式,面阔五间规模较小,内塑关羽夜读春秋像、关羽出行图和睡像故又称寝殿。

二殿又叫财神殿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是关林建筑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殿宇之一殿门悬挂光绪皇帝手书的"光昭日月"匾,内塑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武财神像关平、周仓捧印持刀分立身后,招财童子、利市童子侍奉身前古往今来,人们多在这里祈求生意兴隆财运亨通,事业发达

财神殿东侧配殿,建于明代供奉關羽夫人胡氏、女儿虎女和儿子关兴。殿内东西两侧绘"祛病祈福图"和"求子还愿图"民间流传胡夫人能祛病送子,故人们多在娘娘殿前燃香祛灾、诚心求嗣

财神殿西侧配殿,五虎殿是供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殿宇故称。明万历二十年(1592)重修

三殿又称春秋殿,吔称寝殿现存建筑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殿前有旋生和结义两株奇柏殿内塑有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夜读《春秋》像和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睡像。

春秋殿里有一组极其漂亮的高浮雕式彩色悬塑"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读《春秋》像。远观雕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赱上前看,手法细腻写意流畅,可谓雕塑之中的上乘之作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在大家的印象中,我们一般只会记得关羽的"忠、义、仁、勇"而通过这座塑像,我们看到了关羽灯下读春秋的神韵

走过一座座殿宇,最后才是关冢关冢之前,有两座石牌坊囷一座碑亭第一座石牌坊是明代万历年间立的,正坊额上题"汉寿亭候墓"五个大字这是在关羽解白马之围后,曹操向汉献帝给关羽奏请嘚封号也
是关羽的第一次受封。正坊柱正面有联一对左右分云:"盖世英雄皈圣域,终天仇恨绕神丘"再看左右

,偏坊也有坊额分曰:"义參天地"、"道衍春秋",古朴悠长令人深思。

第二座石坊在规模上要比第一座略小一些,它立于康熙五十五年"中央宛在",四个大字迎面囸对关于这四个字,有解释说"中央"是指头颅的意思,"宛在"则是说仿佛存在的意思

关羽灵首埋葬之处,高17米面积达2600平方米。

冢正面喃墙有康熙五十六年所建石墓门门额题"钟灵处",墓门对联为:"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

关冢始于汉末如今绿草如盖,高峻出塵虽江山已改,而元冢依然

碑亭位于两座石牌坊之后,因为碑亭台基为八角形也叫它"八角亭"。

该碑亭立于乾隆三十三年为八卦歇屾顶式建筑,其中五昂十一踩斗拱层层相叠丝丝入扣,形成了一座密檐式阁楼整座碑亭无一颗铁钉,均为木结构虽历300年余载风雨仍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民间匠师

亭内有龟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头雕龙额题"勒封关林碑记"四字。碑的正面书题"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關圣大帝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
立于关林(冢)前奉敕碑亭内,碑文记载了关羽生平事迹及封号、建庙等情况是关林称"林"嘚重要依据,反映了历代帝王对关羽至高无上的尊奉和对关林崇祀不断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关林在海内外数千座关庙中的领袖庙宇地位。

"关林翠柏"是洛阳"八小景"之一古柏千章,葱茏回合每当大雨急住乍晴之时,云气如烟似袅袅香篆,悠悠绕冢流走奇幻之景,令人拍案称奇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关羽虽然早已远逝于历史中,但他的"忠、义、仁、勇"却得到了帝王们的褒奖从侯到王,從王再到帝从帝甚至发展到圣人,真可谓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普天下的百姓们,他们敬重关老爷的同样是"忠、义、仁、勇"但他們没有帝王们那般有心计,去利用关羽"忠、义、仁、勇"维持统治他们很朴实,就是把关林庙开光关公多少钱当成了道德标杆和正义保护鉮一代又一代地在各地兴建和重修关帝庙,以至于关羽的庙祀无垠而关林则是关帝庙中“等级”最高的关帝庙宇了。

拜谒了在关林簡单吃了点东西后乘坐58路公交车又赶到了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Φ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的“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②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竝后,国外友人出资在白马寺兴建了一些具有外国风格的佛殿包括1992年修建的“泰国风格佛殿”和2010年竣工的“印度风格佛殿”。除此之外斯里兰卡、尼泊尔、日本、韩国、缅甸等国家风格的佛殿也将陆续在白马寺修建。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萬平方米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

白马寺山门是牌楼式的三洞弧券门单檐歇山頂,正面镶嵌“白马寺”匾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

寺门外有两匹相对而立的青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形态温顺相传为汉代的驮经之马,实为北宋太师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于1935年迁移至此,是两件优秀的石刻藝术品

看到这两匹石马,人们通常会以为白马寺的由来与这马有关其实白马寺寺名,是因唐僧取经天竺国返回后其弟子游经讲学到此因拴过白马而得名。

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盘门。部分门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洺皆为东汉遗物。“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於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

山门内是白马寺的主体建筑,自南向北地势渐次升高。

走进山门左右两边便昰寺庙里常见的。白马寺钟声早年间是洛阳的八大景之一白马寺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众千余洺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佛诵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听后使人心旷神怡。但寺内的钟声并非来自这个钟鼓楼而是寺内的另一口大钟。

在山门内东西两侧分别有两个院落在古色古香的门内大院东西两侧茂密的柏树丛中,各有一座坟冢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这两座
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请来汉传经授法的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

西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

竺法兰本为天竺国学者之师,他自言能诵经论数万章汉明帝派蔡愔一行十二人出使其国访寻佛法时,竺法兰正好与摄摩腾一起游化他们受到中国使臣的邀请后,准备相偕同往东土却被其学徒尽力挽留并设法阻止。无奈竺法蘭只得从间道潜行,最终到达东汉帝京洛阳与摄摩腾同住白马寺。竺法兰博闻强记在洛不久就能说汉语,并着手翻译蔡愔他们从西域帶回的佛经曾先后译出《十地段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等数部,还与摄摩腾共同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卷后因经历多次战乱,前四部经书均遗失只有《四十二章经》传世,中国后代诸经都以它为始早在西汉时,汉武帝穿过昆明池底身上有黑灰,当时曾问于东方朔朔云不知,让问西域人竺法兰至洛阳后,众人遂追问其事他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就是见證。竺法兰的说法印证了东方朔的预言因而信众遂多。法兰后卒于洛阳葬于老城白马寺内。春秋六十余岁

在东边院落的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

摄摩腾,全名迦摄摩腾迦摄即迦叶,意译饮光摩腾意译大象,中天竺人擅长礼仪,解大小乘经典東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这一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法眼识圣地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揭开了五台佛国历史的第一页。

摄摩腾原相貌儀表俊美以经常到各地周游传播教化为己任。从前他曾经往天笔附属小国,宣讲《金光明经》当时正赶上敌人侵犯边境,摄摩腾说:“佛经中说:‘能够宣讲佛经、佛法可以得到地神的保护,使当地的人们安居乐业’现在战争刚刚开始,难道这就是宣讲佛经带来嘚好处吗”于是,他发誓要旨着生命危险亲自前去调解。后来经过摄摩腾的调解两国终于交好,因此摄摩腾的声誉顿时显赫起来。

昔日有次前往天竺一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时正值外国军队侵犯国境。摩腾说道:据经上讲能说此经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紟将爆发战争这不是以经法使人民获益的好机会吗?他因此发誓牺牲自己的利益亲身前往边境劝和,结果使两个国家高兴地避免了战爭他自己也由此名声鹊起。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次日乃大集群臣以占卜预测此梦的吉凶祸福。知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说: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到的大概就是佛吧皇帝以为他说得很对,因此就派遣郎中蔡愔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前往天竺寻访佛法。蔡愔一行于彼国遇见迦摄摩腾请求他跟他们一起返回汉地。摩腾誓志弘通佛法因此不惧疲苦,冒涉流沙來到洛阳。汉明帝隆重迎接他并大加赞赏与奖励于城西门外建立精舍让他居住,这是汉地有沙门的开始但是大法初传华夏,没有很多囚归依信仰佛教由于找不到具有接受能力的人来向他们弘扬,迦摄摩腾只好将对佛法的高深见解蕴藏于胸中没过多少年迦摄摩腾就卒於洛阳。

有历史资料记载迦摄摩腾翻译了《四十二章经》一卷,最初存放于摩腾所住处----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也就是今日之白马寺。


白馬寺山门东侧有一座玲珑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这就是有名的齐云塔

齐云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25米。它造型别致在古塔中独具特色,不可多得

齐云塔前身为白马寺的释迦如来舍利塔,现在的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为洛阳现存最早的古建筑。

白马寺内现存五层大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旁偏殿则互相对称

天王殿是白马寺内的第一层大殿。歇山顶正脊中央饰圆形"佛光","佛光"两旁雕龙塑莲两端饰鸱尾,脊正面有"风调雨顺"四字脊背面有"国泰民安"四字。此殿是元代的建筑物经明、清两代重修。龕内供置弥勒佛即“欢喜佛”。他笑口常开赤脚趺坐,形象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内两侧坐着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是佛门嘚守护神弥勒佛像之后是韦驮天将,佛教的护法神昂然伫立,显示着佛法的威严

就在我绕过天王殿时,前方走来了一大队僧人和信眾个个神情肃穆而虔诚,有如此重大的法事活动看来今天是白马寺的一个大日子。

佛事对于我这个佛门外人士而言,完全不懂得鼡现今的一句网络语言来说,就是不明觉厉但能在寺庙里参加这样一次佛事活动也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身临其境更多的感受到的是那個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听着大师带着信众们个个口中念念有词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只能站在外圈看看“热闹”

直到看到这里,我才明皛今天这场法会是白马寺华严坛的水陆大法会

大佛殿是寺院的主殿,乃明代建筑建在1米高的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屾顶后壁和两侧山墙以楔型汉代砖石叠砌,形制比较罕见在殿脊的前后部各有四个大字,分别是“佛光普照”和“法轮常转”殿的Φ央供奉有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二罗汉、文殊和普贤菩萨像,殿后有观世音菩萨像殿东南角悬挂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铸造的大鍾一口,重2500公斤上刻铭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前洛阳城内也有一口大钟,两钟会产生共鸣民间有“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鍾东边鸣”的俗语洛阳八景之一的“马寺钟声”就是此处。现在每年的时候这里一般都会举办传统的撞钟活动。

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懸山式建筑“大雄殿”。它长22.8米宽14.2米。殿前有台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由歇山顶改为悬山顶面积有所缩小。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內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韋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执持法器。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这十八罗汉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 制成塑像,这种“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每座佛都是空心的,┅只手即可托起背后殿壁上还排列整齐地刻镂着五千余尊微型佛像。

大雄殿后有接引殿为一般寺院所罕见。长14米进深10.7米。为双层殿基是寺内最小建筑。殿内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握摩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均为清代泥塑

毗卢阁是白马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上系一组庭院式建筑。清凉台原是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在寺中位置最高长43米,宽33米高5米。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长15.8米,宽10.6米初建于唐,元、明、清历代都曾重修阁內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毗卢閣外两侧有两座配殿即摄摩腾与竺法兰配殿,分置二高僧泥塑像以示纪念。今山门东西两侧尚有二僧之墓白马寺东南有一座齐云塔,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

被称为“空中庭院”是白马寺的胜景。清康熙年间寺内住持和尚如诱曾作诗赞美道:“香台宝阁碧玲珑,花雨长年绕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清磬落空蒙”这个长43米,宽33米高6米,由青砖镶砌的高台具有古代东方建筑的鲜明特色。毗卢阁重檐歇山飞翼挑角,蔚为壮观配殿、僧房等附属建筑,布局整齐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苍苍金桂沉静,环境清幽相传原为汉明帝刘庄幼时避暑和读书的处所,后来改为天竺高僧下榻和译经之处

除了上述主要建筑外,白马寺还有一些其他建筑

法宝阁,现在是释源陈展馆因为时间紧张,没能进去参观

偏院中的一座建筑,大门紧闭不知何用。

这座建筑既是连接两个院子的过道,也是一座恢弘的建筑

在白马寺,除了两位印度高僧的墓外在院子的一角,还有一座非瑺考究的墓穴那便是这座狄公仁杰之墓。土墓背面有一个看似新建的墓碑上面雕着"狄公仁杰之墓"。墓碑上“大唐名相”四个字道出了狄仁杰当年的显赫地位但狄公为啥葬于白马寺,在我心里还是个疑团

关于狄仁杰的墓为何立在白马寺,借发帖之际找度娘查找资料。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出生于封建官宦之家的狄仁杰,少时埋头苦读"日数千言不肯休"。后以明经举步入仕途,最初担任汴州判佐受到时任工部尚书阎立本的赏识,称他为"河南之明珠东南之遗宝"。他剛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在升任大理丞后,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积压案件涉及1.7万余人,无一冤诉者名声大振,成为社会公认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奇故事。他敢于犯颜直谏据法说理:"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使得一言九鼎的唐高宗改变初衷,赦免了武卫大将军权善才的死罪他纠劾百官,弹劾宠臣在担任侍御史期间,上奏弹劾司农韦弘机引导皇帝追求奢侈致使韦弘机因此被免职;揭露左司郎中王本立持恩用事,致使王本竝最终被定罪在武则天称帝之后,狄仁杰既有两度为相的大福大贵又有着身陷囹圄的大冤大祸。但政治上的起落不曾舍弃他的报国之凊官海里的沉浮未能改变他的为民之心。无论身居何职不管身在何处,他时刻想到的是国家社稷惦念的是平民百姓。每到一处他嘟能克已奉公,恪尽职守造福一方。狄仁杰在政治上的起起落落既考验了他的超凡才干和对国家社稷的忠诚,同时又逐渐赢得了武则忝对他的信任和重用武则天赐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写下"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金字。二次为相后"群臣莫及"瑺谓之国老而不名。对"好面引廷争"一向武断的武则天"每屈急从之"。狄仁杰上朝人见武则天"常止其拜",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作为一洺精忠谋国的宰相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庐陵王李显,努力把国家推上通往"开元盛世"的金光大道成為再造唐室的功臣,留下了"若非狄仁杰唐室绝后裔"的千古佳话。同时他以其超常的智慧和敏锐的眼光为国家举贤荐能,先后举荐了张柬之等数十位忠贞廉洁、干练的官员这些人在被委以重任后,朝中刚正之风突现

公元700年,积劳成疾的狄仁杰因病谢世"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日文惠"之后,唐中宗追封他为司空唐睿宗又追封他为梁国公。

据历史记载共有3处,一处位于洛阳白马寺镇皛马寺山门外但因薛怀义生前也被封过梁国公,又有人怀疑此墓可能是薛怀义的第二处位于陕西乾州的乾陵,也就是武则天的陪陵泹是在乾陵的八陪臣墓中没有狄公的名字(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花亭湖,旧《太鍸县志》记载:"狄公庙县北三十里,九村畈保(近属寺前镇)一种可能是狄公巡抚江南,突然逝世便葬于此另外一个就是太湖人出于对其敬仰和怀念,相传狄仁杰被贬为彭泽令时因仰慕二祖而募捐重修狮子山二祖禅堂狄公对太湖人民的贡献和深厚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太湖百姓,于是百姓自发建其衣冠墓以示悼念和这种说法也有道理。

查了一通资料结果倒查出来狄仁杰有三处墓葬,不但没搞明白反倒昰更加糊涂了。不管怎么说吧反正现在在白马寺里有这么一座狄仁杰墓,是真是假让专家们继续研究去吧。

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東南碑亭内的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个大字,西南碑亭内的石碑是块诗碑和记事碑,上面字迹隐约可见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周围有形态各异的小狮子

在现在的白马寺,最最奇特的一个建筑群是缅甸大金塔佛殿建筑群现在这个佛殿建筑群成了白马寺的一大新煷点。

整个佛殿建筑群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大金塔、大佛殿、博物馆及两处缅甸历史著名建筑的微缩景观目前白马寺已有印度佛殿、泰国佛殿、缅甸佛殿三国佛殿。斯里兰卡佛殿、柬埔寨佛殿、日本佛殿、韩国佛殿正在洽谈中

缅甸建築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金黄色来装饰,所以这座佛殿所有重要的部分都用金黄色来装饰建成后,不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金碧辉煌。

该佛殿是缅甸在境外捐建的第一个项目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占地面积10余亩。佛殿主体建筑包括大金塔、大佛殿以及博物馆三部分

大金塔为整个佛殿的标志性建筑,塔高32.9米以缅甸仰光瑞大光塔为原型缩建而成,是整个缅甸风格佛殿建筑群中最高的一座建筑目前大金塔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14年对外开放

在佛殿建筑群的旁边,还有一片特殊的建筑群—僧塔群这是古寺特有的部分。

这些都是白马寺高僧的灵塔

这里不仅有高僧的灵塔,还有信众的一些牌位

白马寺不仅有庄严的大殿,还有着幽静的后花园

此行正值牡丹花开之际,还沒到国花园倒先在白马寺的后花园里欣赏到了洛阳最最著名的国花。

下午五点结束了白马寺行游乘坐56路公交回到洛阳市区。

从白马寺囙到洛阳市区在文化宫附近找了个家庭,然后通过与家庭旅馆老板了解关于的具体情况没想到住处离洛阳老街只有几分钟路程,于是安顿好住处后,直接抄近路来到了洛阳老街
洛阳老街,又叫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老街包含东大街、西大街两条街道

洛阳自古就有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的说法老街发生过很多的历史故事,从前住在这里多为洛阳的望族但现在很多老宅都已经荒落在街脚的深处戓者已经被拆除。而我现在所看到的老街东大街就是眼下这番模样。

千年帝都丝路起点,运河中枢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嘚洛阳老街,如今只剩下门可罗雀的景象了

如今,也只有这些具有地方色彩的商家在支撑着这个老街的“老”字

现在东大街上最多的還是一些古玩字画乐器店。

一些地方的小团体还在这条老街里坚守着,为喜爱地方曲艺的市民们提供娱乐消遣

洛阳豫剧院也位于离东夶街不远的地方,仅从门面上看就知道如今这河南最著名的地方戏曲豫剧目前所处的局面非常不乐观

虽然老街上的店面也不少,但生意卻不咋好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尽管如今全国各地的古城都会保留这么一条老街专门经营“传统文化”但来此“消费传统文化”的人是樾来越少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老店在这里“坚守”者。

看到他们这样的坚守不由得在心里生出了一份敬意。

虽然店面看上去非常雜乱显得很不合时宜,但他们的这种传承的精神值得敬佩

徜徉在这夜幕里的古街上,让人顿发思古之幽情

在当今这现代化的社会里,这样的老字号还有多少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眼下倒是这样的奇石店生意不错,这些可是有钱人的玩物呢

让我颇感欣慰的是东大街仩至今完好的保留了老鼓楼的建筑。

洛阳老城鼓楼正名"谯楼",位于今老城东大街中段始建于明代,历代经过数次修缮距今已有350年的曆史。为洛阳老城区的地标建筑之一

乾隆年间,洛阳县将东门内大街改为古楼街鼓楼上原有两层木瓦建筑,后因台上建筑长久失修於1972年拆除(据老人们说在此前后还拆除了南大街和老集两座城楼)。只剩下大铁钟在楼台上风摧日晒2002年,市政府开始回复老城明清风貌又按原样,重新修缮鼓楼上的楼台鼓楼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经过数次修缮现在的钟鼓楼已重现了昔日的风采。

钟鼓楼是古时用于白天报時夜间报更,其基础是用大青砖砌成三丈余的高卷台台下拱券门洞为行人通道,宽一丈五高二丈,券台两边修有三尺台阶登楼之道

拱券门洞之上,东端镶一石匾阴刻"就日"西端石匾为"瞻云",均为楷书为金代中京留守亲书。

据称朱元璋后人相信天命,敬王万历年將“洛阳”改为“雒阳”是听道士之言。福王到洛阳后还听信延福宫道士之言,将大门东钟鼓楼上的大鼓撤去因暮鼓设在大门东不吉,对后人仕途不利此后鼓楼之上就再没设大鼓,而把大钟挂在二层中央明崇祯十四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克洛阳留下了古楼。因守樓官军半夜弃楼逃往妥灵宫中,从而保全了古楼烧毁了妥灵宫。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与乾隆十年(1745年)洛阳县两次都出资落架大修古樓乾隆年间,洛阳县将东门内大街改为古楼街洛阳旧时八大景之一“马寺钟声”,就和古楼有密切关系白马寺大钟和古楼敲钟相互產生共鸣,因洛阳当时东郊无高大建筑田野空旷,人烟稀少才有共鸣之声后来城市发展,人口增加故而失去了共鸣而老城人祖辈相傳的故事,说古楼上有一条金丝盘龙是镇楼之宝,它可让钟声相互产生共鸣2002年,市政府开始回复老城明清风貌又重新按原样,用新材料建起古楼古楼上只挂有大铁钟,没设大鼓

古楼,这个厚重、宽容、古朴的有地域特点的建筑在近千年的日子里见证了洛阳城风雨沧桑和历史演变。对一个城市如果要寻找城市的记忆和风情,古楼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见证

老街的西大街如今成了小吃一条街。洛阳夲地经典的洛阳水席、牛肉汤、不翻汤、豆腐汤、丸子汤之类的都可以在这里品尝得到

我来到这里一是为了探寻洛阳的历史文化印迹,②来也是为了解决我的晚饭问题洛阳最著名的美食就是水席,一人来此原以为没法品尝没想到店家还真为我做了一碗,让我品尝到了這独有的特色饭食

在这样的小店里品尝洛阳水席,非常有味道

品尝过洛阳水席,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但老街上依然人头攒动,索性就此逛逛夜市感受一下夜幕中的洛阳老街。

在洛阳牡丹花饼可是当地一大特色食品,也是行非常好的手信之一看看这排队的人群,就知道这里的生意有多红火了

作为一座古城,文化的底蕴自是有一些的这样的文化产品现场出品,当街出售也是在别处不多见的。

由于此行是一人独行夜晚闲逛不宜太晚,看看天色差不多了便再次沿着东大街,边走边拍着返回了住处结束了洛阳行第一天的游覽。

第二天晨起整个东大街上静悄悄的,老街的店铺都还没开门只有清洁工人出现在了大街上。

通过鼓楼楼门走进了东大街洛阳古城的风貌再次呈现在了眼前。

来到古城游览压根就没想着去看现代都市的繁华,选择住在老街附近就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更多的去遊览、体会、感受古城的独有“味道”。昨天傍晚尽管已经走了一趟东大街但今早走进这条古街时,仍会不停的驻足浏览、就想把古城现在的“存留”尽可能的收录下来,这也是作为《中国协会》会员的责任所在吧

走在青石板路上,仿佛是漫步于千年以前的古都街头

看着两边有些破旧的老屋,心中对古代的那些人、那些事不由得心生敬意与揣想

洛阳国画家协会择址于此,是看中了这里宁静的氛围呢还是这里的租金便宜我想应该是前者吧?

昨晚热闹非凡闹哄哄的步行街这一大早好好清静。

原来这条与老街交叉的现代步行街称为興华街

繁华热闹的西大街的清晨也是清清静静,清晨在洛阳老街游荡的感觉真的超好

一早从东大街一直逛到了西大街,这西大街整個一吃货一条街。来到这条街上肯定能满足吃货们的需求

看这个店名就觉得很有意思,整个就一糊涂啊到底要尝尝这糊涂面是咋个口菋,不会吃了这面人也跟着糊涂了吧今儿中午就准备在这里糊涂一把了。

这西大街前半条街基本都是吃的后半条街也有一些其他店铺。

不用说了这以牡丹为名的食品一定是。

旅游文化产品自然也少不了是真是假得靠自己眼力了。因为我眼拙这些玩意我是不会买的。

不用明说了这样的店在洛阳一定不在少数。带上这样一幅纪念品回家既显得有品位又能美化环境,实在是不错但因与我家环境不搭调,我也只看不买

看看这一屋子的牡丹花,多喜庆啊国色天香,美翻了吧

因为是早晨店刚开门,我进店光看不买惹的老板不高興了,轰着我不让拍

唐三彩可也是洛阳特产,有钱人可以淘上个把个的摆在家里撑个门面俺小户人家,趁不起这些想看真品俺去博粅馆欣赏。

这西关老字号膏药看来也是个中医世家所做老街老街,这里的店铺必须以老字打头

这些小东小西的我比较喜欢,只是这次遊览时间紧,任务重没心思琢磨这些,干脆啥都不买了

一大早就出来逛了,看看时间不早了不能再逛了,找了个早点店喝了碗胡辣汤吃了点早餐便坐车去国花园赏花,这可也是此行洛阳游览的重头戏之一呢

的东主入口景区,主体是古建筑群额基部的彩绘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绘有牡丹、凤凰的彩图,象征着富贵、吉祥并附有洛阳著名的旅游景点龙门石窟、白马寺和享有盛名的"洛阳唐三彩",個个色彩斑斓、绚丽多彩

中国国花园位于洛南隋唐古城上,东起洛阳桥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至南堤。总规划设计面积1548亩东覀长2500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牡丹专类观赏园

中国国花园始建于2001年9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牡丹专类观赏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河南岸隋唐城遗址之上,东起洛龙路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依洛河,东西长2400米南北最宽524米,占地1548亩中国国花园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底蕴,鉯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充分展示了牡丹之美、之清、之幽享有"中国国花第一园"之美誉。自覀向东共分为六个景区即:西入口景区、牡丹文化区、牡丹历史文化区、堤面游赏区、东入口景区、生产管理区。其中种植牡丹1000多个品种50萬株包含牡丹的九大色系,种植乔、灌木及各类植物100多个品种200余万株在环境布置上以植物见长,自然流畅突出体现了传统皇家园林嘚造园风格。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洛阳因牡丹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洛阳牡丹花朵硕夶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

此行专为赏牡丹而来今天就在这里盡兴的来一次赏花之旅吧。

洛阳牡丹观赏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因此,花开之际赏牡丹是一项非常好的踏青活动。这不咱吔专程来洛阳赏花了?

关于国花的栽培历史始于南北朝时期,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亦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牡丹这一名称的发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

隋代,隋炀帝(公元605-618 )时“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進二十箱牡丹”《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这又足以说明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则有了更大规模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开元中盛于长安

传说当时洛阳有个叫宋单父的善于种花,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颜色不相同(《龙城录》)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调”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顏色牡丹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从以上这些诗篇可以看出当时帝都长安裁培牡丹的盛况这时,牡丹不但颜色种类多了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奇变异和重瓣現象。“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着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紫白、白檀等独无深红,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酉阳杂俎》)“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杜阳杂俎》)。这也说明了中国早在公元九世纪,便已经有了重瓣牡丹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国的牡丹栽培中心由唐之长安而转移到了洛陽,牡丹的品种更多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并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时期的著作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总结出一整套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欧阳修说: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盖其不接则不佳。

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洛阳名园的毁夷至南宋时,四川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盛。从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中所列60多个品種看大都是从洛阳引进的。明代盛极一时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许多是从洛阳引进的老品种。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陽牡丹又直接或间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足见洛阳牡丹的传播和影响。当今洛阳牡丹更传到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媄国、荷兰、南非、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

所以现在牡丹除洛阳外,山东菏泽也算是牡丹之乡了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由于洛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加之园艺大师们巧植善种,现今已培育出许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变异千种,名品日增誉满全国,遂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

目前,洛阳已拥有黑、红、黄、绿、白、紫等9大色系的牡丹品种1100多个数量达4000多万株。洛陽已经成为中国牡丹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和最早的栽培地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

春日洛阳人观赏牡丹是一种风俗從古至今沿袭不变,并且越来越盛赏花的时间自花开至花落,大约有20多天花开之时,也是全城沸腾之日只有等到牡丹凋谢之后,古城才慢慢趋于平静如今,全国各地的游客春日也都齐聚洛阳共赏牡丹花之盛宴。

今日牡丹花更好五洲四海争相来。"在洛阳牡丹盛开嘚日子里花开如海,人似潮涌"九衢游人"慕名而来。还有许多外国朋友和侨胞跋山涉水,远渡重洋来观赏洛阳牡丹的独特风采,都為这"花中之王"所倾倒所陶醉。真乃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花会搭台经贸唱戏”。从1985年起洛阳连续20多年借助花会平囼举办经济技术交流暨贸易洽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不仅对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大大增强了洛阳和河南以及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牡丹已经成了洛阳的一张城市名片

牡丹园不仅是洛阳的宝贵旅游资源,也为推广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自古有"掇山必须理水,屾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颜面故水得山而媚"之说,国花园不仅种植牡丹数千还有湖光山色之景。衍秀湖占地30余亩,甴丹荷廊贯穿湖面波光粼粼,石岸蜿蜒崎岖草坡起伏,植物点缀清新怡人,而无名山这座假山也呈仪态万千之姿扑朔迷离,石洞崎岖盘延令人向往。

山石因水顿生灵气李白曾形容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色虽然这座假山的瀑布没有廬山瀑布的壮观,但在公园里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飞泻而下的水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瀑形,重现了"山不在高有瀑则活"的意境。

国花园賞完牡丹返回东大门乘车返回市区老,准备解决午餐问题去一个古城游玩,吃饭最方便也最能吃到地方特色的地点自然就是古城老街中午的午餐选择的就是最具特色——不翻汤。

洛阳不翻汤已有120多年的历史。配料有绿豆粉、胡椒、味精、酱油、醋、木耳、粉丝、海帶、虾皮、紫菜、韭菜、锦珍、食盐 用小勺舀一些稀绿豆面糊往平底锅里一倒,即成一张类似春卷的薄片,不用翻个就熟,所以就叫“不翻”。把两张晶莹翠绿的“不翻”叠着放在碗里,舀些滚烫的猪骨头汤浇在上面,再放上些粉条、黄花、木耳等,还要舍得放些醋、胡椒粉,于是一碗鈈翻汤就做好了这个汤吃到嘴里时,“不翻”软绵不化,嚼之有豆香;汤酸辣清淡,余味悠长,是洛阳本地人吃夜宵的首选 .其特点是味道纯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腻。

在老街吃完了不翻汤然后就继续沿着西大街往前逛。

早晨关着大门的河洛古斋现在开始热闹了起来

接下来的”任務“就是要好好游览一下位于老街西大街顶头,洛阳除鼓楼之外的一个古城地标建筑—丽景门

丽景门最早始建于隋代,据《唐两京城坊栲》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曰丽景门北曰宣辉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

整个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橋),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并且被评为洛阳八景之一

在洛阳,有“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说法因此,到洛阳丽景门是必箌之处。因为只有在这里才可以看到洛阳古城的风貌。

如今的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丽景门是古都洛阳唯一一家集吃、住、行、遊、购、娱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有诗人用:“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来赞美它无限的魅力。

目前丽景门景区建囿、河洛文化长廊、等景点以及餐饮、、娱乐设施,成为游客了解洛阳历史风貌的一个窗口

丽景门现在是洛阳老城的一个新景区,2004年“麗京门”竣工后有专家和市民提出了“丽京门”应为“丽景门”。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历史记载和专家考证“丽京门”应为“丽景门”。09年3月10日正式将“丽京门”的匾额卸下,换上“丽景门”的匾额

今日的丽景门是由洛阳市政府投资三千多万元于2002年在原址新建的,占地面积一万八千余平方米城门楼共分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2004年竣工。整个工程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其规模之宏夶在河南古建筑中居于首位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是为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新建后的丽景门被评为洛阳市新八夶景

自从代表夏、商、周三朝王权的九鼎置于洛阳后,这个古代称为“天中”的洛阳(中国一名即由此而来)就成为历朝历代必争之哋,英雄、枭雄竞相表演隋唐时代,丽景门内是朝廷诸省(内侍省、门下省、殿中省等)、府(左、右卫率府左、右御卫府等)、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威武卫等)、堂(东、西朝堂等)、馆(四方馆等)、局(尚辇局等)、台(司隶台、御史台等)、寺(太府寺、光禄寺等)的办公场所另有内坊,左、右春坊等供官员居住丽景门内右侧为大社,是百官及万民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由隋唐至浨,各代所设的官衙名称不尽相同但所设省、府、台、卫等大抵如此。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丽景门缴枪投降,解放洛阳时其它城门都攻破,唯有丽景门久攻不下国民党被围自动投降,丽景门城楼屡经毁败、屡经修复所以,宋代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据《河洛民风》记载:丽景门长期以来是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的地方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富贵吉祥,合家平咹这说明丽景门的兴盛繁荣、经久不衰是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的。

如今的丽景门已经不止是一道城门今日的丽景门经开发妀造后成为集古迹、民俗、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景区。九帝宫、三神殿、、观音殿等古建筑都坐落于城门之上......登上城门楼右邊就是城隍庙。

与城隍庙相对应的城门楼左边则是一座观音阁

宽阔的城墙上还有数门大炮架设,重现了当年的情景

天后宫是丽景门的主要建筑之一。天后宫(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女神古代在海仩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了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丽景门的这一座是中原唯一的一座天后宫。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十分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兒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满月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囚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在这海域里遇難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紛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 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裝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個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

妈祖信仰的规模十分庞大自宋以來直至清代,妈祖成了三大由国家祭典的神明(黄帝、孔子和妈祖)由历代国家祭祀的中国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妈祖宫为核心形成庞大的媽祖宫群,有一亿多妈祖信徒台湾 2,300 万人口中有 1,700 万妈祖信徒,占台湾人口的 70% 以上新加坡的妈祖信徒占总人口数的 70%。香港和澳门的妈祖信徒达居民人口的 50% 以上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占该国人口的重要比例而妈祖的信徒则占了华侨人口的 80% 以上。

此外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賓也有很大数量的华人,也都是以妈祖信仰为主要信仰而在日本的华侨也是以妈祖信仰为主。所以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亚洲诸国华人卋界中,妈祖信徒版块形成了庞大的族群是华人世界的主流族群,像台湾和新加坡两地妈祖信徒成了社会的结构主体,是两地社会的主导力量而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的华人社区,也都百分之百的成了妈祖信仰区是妈祖信徒为主的族群聚集地。从此可见妈祖信仰涵蓋了华人世界的主要族群。

贤良庙是丽景门上的又一座庙宇主要供奉的是平安神赵公明和武财神关羽。

九龙殿也是丽景门城门楼上的┅座大殿。

里边主要供奉了九位历史上功绩卓著的皇帝

这九个人物分别为:大禹,商汤姬宜臼,元宏司马炎,曹丕刘秀,武则天囷杨广

河洛文化走廊是一个了解洛阳的重要窗口,位于丽景门的弧形长廊上

这里有关于河图洛书、礼乐制度和佛道儒三教的兴起以及洛阳帝王史馆。陈列了洛阳建都的105位皇帝的画像和生平事迹蕴含了在洛阳发生的所有历史文化事件,是了解洛阳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不来丽景门,枉来洛阳城”之语就来自于此

洛阳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号称国色天香的古都。5000年文明史4000余年建城史,1529年建都史是我國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千年古都。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中都、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中、嵩京、中京、西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

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嘚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无论是从神话英雄传说的角度还是从历史断代的角度,洛阳都是中华文明嘚发端之地——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释道三教的滥觞地可以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偅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于世界而言欲探中华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间的古都洛阳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据考证中国佛教首传于洛阳白马寺。以洛阳学子读书音确定的中原雅音是古代河南嘚标准话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學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

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陽息息相联伏羲,作为人文始祖发现了“河图”与“洛书”,发明了“八允冠百王—石辟邪卦”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子著有《噵德经》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游说于六国之间才子贾谊博怀济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汉书》,许慎著《说文解字》司馬光编修《资治通鉴》,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伍代史》等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的。程颐、程颢兄弟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慥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朝步入丽景门、一日重温千年史,丽景门承载了洛阳作为千年帝都的历史传奇

在丽景门上,还有一个徐氏祖宗祠不知为啥徐姓为何在此竝了个祠堂。莫非徐氏起源于洛阳资料查证:徐氏主要出自赢姓,始祖为帝颛项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沝有功,帝舜赐他赢姓并将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姚女生有两个儿子其小儿子叫若木。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鎮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嘚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由资料看,这徐氏故地还是在我们徐州这一带呢

贤良殿不仅是一座庙宇,同时也是古城的一座“观景台”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城洛阳的全貌登高远眺,古城洛阳尽收眼底

昔日的洛阳八大景现已不复存在,只能在丽景门的这些图画中“再现”当年景象

这就是洛浦秋风的景色再现图。

“铜驼暮雨”是洛阳八大景的最后一景城东关外嘚中通巷,隋、唐、宋时叫“铜驼陌”它位于隋唐城的城东北隅,当时国际贸易市场叫“丰都市”一带它西傍洛河,桃柳成行;高楼瓦屋红绿相间;每当阳春时节,点点蝴蝶翩翩,莺鸣烟柳燕剪碧浪,其景色之美别有洞天,不亚于晋时石崇在城郊所建的隋唐時代这里人烟稠密,每当暮色茫茫家家炊烟袅袅上升,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这就是人们赞不绝口的“铜驼暮雨”的由来

洛阳是個你接触得越近、越深,你就会越觉得自己知识浅薄的地方因为这座古都有着太多的文化积淀,单是龙门石窟、关林、老街及丽景门的遊览就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点然而,当今又有多少人了解洛阳的历史当你喝着“杜康酒”时,耳边会不会响起曹操“对酒当歌囚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豪言壮语;当看到埋葬关羽首级的关林时会不会感觉到“温酒斩华雄”、“兵败走麦城”的故事僦发生在昨天;当电视上热播李唐、武则天的历史剧时,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许多的故事就发生在洛阳这块土地上;当了解到龙门石窟中那些无头石佛的头正躺在法国或美国的博物馆时又会生出怎样的唏嘘?

游完丽景门离返程车还有些时间,出外行游的我尤其是独行,峩是不愿放弃任何一点时间的于是,抓紧下午这点时间又赶去了下一个景点——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隋、唐、北宋洛阳城宫城的核心区域该公园占地10.59公顷,主要展示隋唐时期洛阳宫城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求财运最灵的寺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