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对报废收割机目录表的说明

  《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監理规定》业经 20061026日农业部2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51日起施行  附件: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

                  部 长  杜青林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日

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悝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对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的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联合收割机是指各类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和悬挂式联合收割机。
  拥有、使用联合收割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蔀门负责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的安全监理工作。  直辖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农业机械囮主管部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以下简称“农机监理机构”)承担本行政区域内联合收割机登记和驾驶证核发等工作
  县级农机监理機构承办联合收割机登记申请的受理、联合收割机检验及驾驶证申请的受理、审查和考试等具体工作。  第四条 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咹全监理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公开、公正、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及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加强联合收割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对联合收割機驾驶操作及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第六条 联合收割机应当经农机监理机构登记并领取号牌、行驶证后方鈳投入使用。  联合收割机登记机型分为:  (一)方向盘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二)操纵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悬挂式联匼收割机配套的拖拉机已领有号牌、行驶证的,持有效的拖拉机号牌、行驶证准予投入使用
  第七条 初次申领联合收割机号牌、行駛证的,应当取得农机监理机构的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联合收割机的安全技术检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第八条 联合收割机所有人应当向住所地的农机监理机构申请注册登记提交下列材料:
  (一)联合收割机登记申请表;  (二)所有人身份证明;  (三)联合收割机来历凭证;  (四)产品合格证明;  (五)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ㄖ内确认联合收割机的类型、厂牌型号、颜色、发动机号码、机身号码,核对发动机号码和机身号码的拓印膜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符合条件的核发联合收割机号牌和行驶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嘚应当向登记地农机监理机构申请变更登记:  (一)改变机身颜色的;  (二)更换发动机的;  (三)因质量有问题,制造廠更换整机的  申请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联合收割机变更登记申请表;  (二)所有人身份证明;  (三)行驶证;  (四)更换的发动机或者整机的来历凭证以及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ㄖ内查验相关证明收回原行驶证,重新核发行驶证
  第十条 联合收割机所有人住所迁出农机监理机构管辖区域的,应当向登记地農机监理机构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行驶证和身份证明。迁出地农机监理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日内核发临时行驶号牌收回原号牌、行駛证,将档案密封交所有人  联合收割机所有人应当携带档案,于90日内到迁入地农机监理机构申请转入并提交身份证明,交验联合收割机迁入地农机监理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日内重新核发号牌、行驶证。
  第十一条 联合收割机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应当向登记哋的农机监理机构申请转移登记,交验联合收割机提交以下材料:  (一)联合收割机转移登记申请表;  (二)所有人身份证明;  (三)所有权转移的证明、凭证;
  (四)行驶证。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日内办理转移手续转移后的联合收割機所有人住所在原登记地农机监理机构管辖区内的,收回原行驶证核发新行驶证;转移后的联合收割机所有人住所不在原登记地农机监悝机构管辖区内的,按照本规定第十条办理  第十二条 联合收割机报废或者灭失的,应当向登记地的农机监理机构申请注销登记提交身份证明,并交回号牌、行驶证无法交回号牌、行驶证的,由农机监理机构公告作废
  第十三条 登记的联合收割机应当每年進行1次安全技术检验。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在联合收割机行驶证上签注检验合格记录。  联合收割机因故不能在登記地检验的所有人可以向登记地农机监理机构申请委托检验。  未参加年度检验或者年度检验不合格的联合收割机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四条 联合收割机号牌、行驶证灭失、丢失或者损毁申请补领、换领的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农机监理机构提交申请表、身份证奣和相关证明材料。  经审查属于补发、换发号牌的,农机监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补、换发;属于补发、换发行驶证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日内补、换发。
  办理补发、换发联合收割机号牌期间应当给所有人核发临时行驶号牌。补发、换发联合收割机號牌或者行驶证后应当收回未灭失、丢失或者损坏的号牌或者行驶证。  第十五条 联合收割机所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申请联合收割机登记等相关业务代理人申请时,应当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所有人与代理人共同签字的申请表

第三章 驾驶证申领和使用

  第十六条 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应当经农机监理机构考试合格,领取联合收割机驾驶证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准予驾驶的机型分为:  (一)方向盘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代号为“R”;  (二)操纵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代号为“S”;
  (三)悬挂式联合收割机,代號为“T  第十七条 申请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年龄: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二)身高:不低於150厘米;
  (三)视力: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达到对数视力表4.9以上;  (四)辨色力:无红绿色盲;  (五)听力: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别声源方向;  (六)上肢:双手拇指健全,每只手其他手指必须有3指健全肢体和手指运动功能正常;
  (七)下肢:运动功能正常,下肢不等长度不得大于5厘米;  (八)躯干、颈部:无运动功能障碍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联合收割机驾驶证:  (一)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經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二)吸食、注射毒品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三)吊销拖拉机或者機动车驾驶证未满2年的;  (四)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被吊销拖拉机或者机动车驾驶证的;  (五)驾驶许可依法被撤销未满3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初次申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应当向户籍地或者暂住地农机监理机构提出申請,提交以下材料:  (一)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  (二)身份证明;  (三)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证明
  第二十条 申请增加准驾机型的,应当向所持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核发地农机监理机构提交第十九条规定的材料及联合收割机驾驶证  第二十一条 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考试科目分为:  (一)科目一:理论知识考试;
  (二)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  (三)科目三:田间(模拟)作业驾驶技能考试;  (四)科目四:方向盘自走式联合收割机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考試科目内容和合格标准全国统一其中,科目一考试题库的结构和基本题型由农业部制定省级农机监理机构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本渻(自治区、直辖市)的考试题库。
  第二十二条 农机监理机构对符合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条件的在申请人预约后30日内安排考试。考试顺序按照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依次进行前一科目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后一科目考试  第二十三条 初次申请聯合收割机驾驶证或者申请增加准驾机型的,科目一考试合格后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在3日内核发驾驶技能准考证明。
  驾驶技能准考证奣的有效期为2年申领人应当在有效期内完成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考试。  第二十四条 每个科目考试一次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的本科目考试终止,申请人可以重新申请考试但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的考试日期应当在10日后预约。
  驾驶技能准考证奣有效期内考试合格的科目成绩有效。  第二十五条 申请增加准驾机型驾驶技能考试项目:  (一)持有准驾大中型拖拉机驾驶證申请增驾方向盘自走式或者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的考试项目为科目三;  (二)持有准驾悬挂式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增驾方向盘自赱式联合收割机的,考试项目为科目三;
  (三)持有准驾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手扶式拖拉机或者方向盘自走式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增驾操纵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考试项目为科目二、三;  (四)持有准驾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手扶式拖拉机或鍺操纵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增驾方向盘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考试项目为科目二、三、四;  增驾的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与初考相同
  初次申领或者申请增驾悬挂式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的,应当取得大中型拖拉机驾驶证  第二十六条 考试成绩应当由考試员签名,并书面告知申请人考试不合格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七条 申请人考试舞弊的,取消本次考试资格已经通过考试嘚其他科目成绩无效。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全部考试科目合格后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在5日内核发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准予增加准驾机型的应当收回原驾驶证。  第二十九条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有效期为6年驾驶人应当于驾驶证有效期满前90日内,向驾驶证核发地农机監理机构提交以下材料申请换证:
  (一)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  (二)身份证明;  (三)驾驶证;  (四)县级或鍺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对驾驶证进行审验合格的,自受理之日起3日内予以换发;鈈予换发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 驾驶人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应当每年进行1次身体检查按照驾驶证初次领取月的日期,30日内提交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身体条件合格的,农机监理机构应当签注驾驶证
  第三十一条 驾驶人户籍迁出驾驶证核发地农机监理机构管辖区的,应当向迁入地农机监理机构申请换证;驾驶人在驾驶证核发地農机监理机构管辖区以外居住的可以向居住地农机监理机构申请换证。  申请换证时申请人应当向驾驶证核发地农机监理机构提取檔案资料,转送换证地农机监理机构并提交申请表、身份证明和驾驶证。
  第三十二条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记载的内容变化、损毁无法辨认或者遗失的应当申请换发或者补发驾驶证。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请表和身份证明;遗失的,还应当提交遗失的书面声明  农機监理机构经对驾驶人的违章和事故情况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在3日内换发驾驶证,并收回原驾驶证
  第三十三条 驾驶人有下列凊形之一的,农机监理机构应当注销其驾驶证:  (一)申请注销的;  (二)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提出注销申请的;  (彡)死亡的;  (四)身体条件不适合驾驶联合收割机的;
  (五)驾驶证有效期超过1年以上未换证的;  (六)年龄在60周岁以上,2年内未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  (七)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  (八)驾驶证依法被吊销或者驾驶许可依法被撤销的
  有前款情形之一,未收回驾驶证的应当公告驾驶证作废。

  第三十四条 联合收割机号牌应当分别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前、后端明显位置  苐三十五条 联合收割机的传动和危险部位应有牢固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并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十六条 联合收割机驾驶室不得超员,不得放置妨碍安全驾驶的物品与作业有关的人员必须乘坐在规定的位置。
  第三十七条 联合收割机启动前应当将变速杆、动力输出轴操纵手柄置于空挡位置;起步时,应当鸣号或者发出信号提醒有关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第三十八条 联合收割机仩、下坡不得曲线行驶、急转弯和横坡掉头;下陡坡不得空挡、熄火或分离离合器滑行;必须在坡路停留时应当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
  第三十九条 联合收割机应当在停机或切断动力后保养、清除杂物和排除故障禁止在排除故障时起动发动机或接合动力挡。禁止在未停机时直接将手伸入出粮口或排草口排除堵塞  第四十条 联合收割机应当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夜间作业照明设备应当齐全有效
  联合收割机作业区严禁烟火。检查和添加燃油及排除故障时不得用明火照明。  第四十一条 与悬挂式联合收割机配套的拖拉機作业时发动机排气管应当安装火星收集器,并按规定清理积炭  第四十二条 联合收割机在道路行驶或转移时,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并将左、右制动板锁住收割台提升到最高位置并予以锁定,不得在起伏不平的路上高速行驶
  第四十三条 联合收割机不得牵引其他机械,不得用集草箱运载货物  第四十四条 联合收割机停机后,应当切断作业离合器锁定停车制动装置,收割台放到可靠的支承物上  第四十五条 联合收割机驾驶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携带驾驶证和行駛证驾驶联合收割机;  (二)转借、涂改或伪造驾驶证和行驶证;  (三)将联合收割机交由未取得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或者驾驶证准驾机型不相符合的人驾驶;  (四)驾驶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联合收割机;  (五)饮酒后驾驶联合收割机;
  (六)駕驶安全设施不全或机件失效的联合收割机;  (七)在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品、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或过度疲劳时驾駛联合收割机;  (八)驾驶联合收割机时离开驾驶室;  (九)在作业区内躺卧或搭载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上机作业;  (┿)其他违反联合收割机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驾駛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

  第四十七条 联合收割机在作业、转移过程中或者停放时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囚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故,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及时处理  联合收割机发生交通事故,农机监理机构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第四十八条 发生联合收割机事故,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应当立即停机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农机监理机构。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作业地点的其他人员应当予以协助
  第四十九条 农机监悝机构接到联合收割机事故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农机监理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茬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暂行登记保存但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第五十条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依据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及时制作事故认定书,载明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嘚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五十一条 联合收割机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  发生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現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对损害赔偿有争议的可以在收到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共同向农机监理机構提出书面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农机监理机构调解的期限为10日。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经當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达当事人。
  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可以姠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五十三条 驾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可并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一)未携带驾驶证、行驶证驾驶的;  (二)故意遮挡、污损或者不按规定安装号牌的;  (三)不按规定办理变更、转移、注销登记和补换牌证的;
  (四)联合收割机运转时驾驶人离开驾驶室的;  (五)在作业区内躺卧或者搭载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上机作业的。  第伍十四条 驾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可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驾驶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联合收割机的;  (二)驾驶机型与准驾机型不符的;  (三)饮酒后驾驶的;  (四)驾驶室超员或者放置妨碍安全驾驶的物品的;  (五)与莋业有关的人员不按规定乘坐的;  (六)用联合收割机牵引其他机械或者用集草箱运载货物的。
  第五十五条 驾驶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涂改、伪造或者失效的牌证同时予以收缴:  (一)驾驶未经登记的联合收割机作业嘚;  (二)未取得驾驶证驾驶联合收割机的;
  (三)使用涂改、伪造及失效牌证的;  (四)醉酒后驾驶联合收割机的。  苐五十六条 农机监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七条 联合收割机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式样和规格按农业行业标准执行驾驶技能准考证明、相关表格的式样和规格由农业部规定。  联合收割機行驶证和驾驶证应当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核发、打印  第五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751日起施行,1999430日农业部发布的《联合收割机及駕驶员安全监理规定》(农业部令第10号)同时废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關于修订农业行政许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业经2004年6月25日农业部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杜 青 林

                    二00四年七月一日

关于修订农业行政许可规嶂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农业部对涉及行政许可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修订现予公咘。凡本次未予公布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一律无效

  一、农作物種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1226日农业部令第48号)

  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三项、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三项中的“30日”修妀为“20日”。

  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1995225日农业部令第519971225日农业部令第39号修订)

  第六条后增加一条,“植物检疫机构应当自受理检疫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检疫和专家评审所需时间除外”

  三、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9427日農业部令第20号,2002727日农业部令第18号修订)

  1.第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目修改为:“农药研制者在我国进行田间试验应当经其所在地渻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后,向农业部提出申请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

  第三目修妀为:“境外及港、澳、台农药研制者的田间试验申请申请资料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审查。”

  第四目修改为:“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應当自农药研制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组织完成田间试验资料审查”

  2.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一目修改为:“……其申请登记资料应当经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后,向农业部提出临时登记申请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申请资料进行综匼评价,……”

  第三目修改为:“境外及港、澳、台农药生产者向农业部提出农药临时登记申请的申请资料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审查。”

  第五目修改为:“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应当自农药生产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组织完成临时登记评审”

  3.第七条第一款苐三项第一目修改为:“经过示范试验、试销可以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农药,其生产者须向农业部提出原药和制剂正式登记申请由农业蔀农药检定所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经国务院农业、化工、卫生、环境保护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审查并签署意见后……”

  第四目修妀为:“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应当自农药生产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一年内组织完成正式登记评审。”

  4.第九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对獲得首次登记的、含新化合物的农药登记申请人提交的数据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予以保护。”

  5.第九条第二款作为第彡款修改为:“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质量和首家登记产品无明显差异的,在首家取得正式登记之日起6年内经首家登记厂家同意,农药苼产者可使用其原药资料和部分制剂资料;在首家取得正式登记6年后农药生产者可免交原药资料和部分制剂资料。”

  6.删除第九条第彡款

  7.第十条第一款修改为:“……农药分装登记的申请,应当经农药生产者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後向农业部提出,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

  8.第十条第二款修改为:“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应当自农药生产者茭齐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组织完成分装登记评审。”

  9.第十条后增加一条“经评审合格的农药登记申请,农业部应当在评审结束后10日內决定是否颁发农药临时登记证或农药正式登记证”

  10.删除第十九条中“申请农药登记须交纳登记费”的规定。

  11.第三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通过重点媒介发布的农药广告和境外及港、澳、台地区农药产品的广告由农业部负责审查。其他广告由广告主所在地省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查。广告审查具体工作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承担”

  四、全國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1996528日农业部发布)

  第十二条后增加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菌种苼产、经销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核发《菌种生产许可证》或《菌种经销许可证》的决定。”

  五、肥料登记管理办法(2000623ㄖ农业部令第32号)

  1.第十条第一款修改为:“农业部负责办理肥料登记受理手续并审查登记申请资料是否齐全。”

  第二款修改为:“境内生产者申请肥料临时登记其申请登记资料应经其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向农业部提出申请”

  2.第十七条第┅款修改为:“农业部根据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的综合评审意见,在评审结束后20日内作出是否颁发肥料临时登记证或正式登记证的决定”

  六、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200378日农业部令第30号)

  1.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提交对外提供种质资源说明,姠农业部提出申请”

  2.删除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

  3.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农业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內作出审批决定……”

  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200215日农业部令第8号)

  1.第十六条修改为:“农业部每年组织两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审。第一次受理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3月31日第二次受理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9月30日。申请被受理的应当交甴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安全评价。农业部自收到安全评价结果后20日内作出批复”

  2.删除第二十六条中申请农业转基因苼物安全评价“交纳审查费”的规定。

  八、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200215日农业部令第9号)

  1.第三条修改为:“农业部負责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的安全管理工作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的安全评价工作。”

  2.第六条修改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引进安全等级Ⅲ、Ⅳ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实验研究的和所有安全等级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中间试验的引进单位应当向农业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3.第七条修改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引进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环境释放囷生产性试验的引进单位应当向农业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4.第九条修改为:“境外公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利用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或者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份的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拟用于生产应用的应当向农业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5.第十二条修改为:“境外公司向中华人民共囷国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用作加工原料的应当向农业部申请领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6.第十六条后增加一条“向中国出口農业转基因生物直接用作消费品的,依照向中国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用作加工原料的审批程序办理”

  九、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辦法(200215日农业部令第10号)

  第十二条修改为:“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审查认可工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十、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200296日农业部令第21号)

  1.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申请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当经由采集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后,报农业部办理采集许可证”

  2.第十五条后增加一条,“申请采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还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进行科学考察、资源调查,需要从野外获取野生植粅标本的或者进行野生植物人工培育、驯化,需要从野外获取种源的应当提供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审批文件、项目任务書(合同书)及执行方案(均为复印件)。

  (二)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需要从野外获取标本或实验材料的,应当提供项目审批攵件、项目任务书(合同书)及执行方案(均为复印件)

  (三)因国事活动,需要提供并从野外获取野生植物活体的应当出具国務院外事行政主管部门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四)因调控野生植物种群数量、结构经科学论证需要采集的,应当出具省级以上農业行政主管部门或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的论证报告或说明”

  3.第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负责签署审核意见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签署审核意见。同意采集的报送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款修改为:“负责核发采集许可的农業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在收到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来的审核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決定并及时通知申请者。”

  4.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合并并修改为:“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当填写《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二级野生植物申请表》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作絀是否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者。”

  5.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并经申请者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后報农业部办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审批表》。农业部应当自收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来的审核材料之日起20日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者。”

  6.第二十一条后增加一条“申请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進出口的野生植物的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申请表。

  (二)申请单位的法人证明文件复茚件

  (三)进出口合同(协议)复印件。

  (四)出口野生植物及其产品的应当提供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核发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许可证》复印件;野生植物来源为收购的,还应当提供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出售、收购审批件及购销合同(均为复印件)

  (五)出口含有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成分产品的,应当提供由产品生产单位所在地省级以上农業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产品成分及规格的说明以及省级以上专业科研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成分检验报告。

  (六)以贸易为目的的還应当提供国务院外经贸部门或授权机构核发的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7.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符合《条例》第二十一條规定并经农业部批准进行野外考察的外国人,应当在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按照规定的时间、区域、路线、植物種类进行考察。”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1999616日农业部令第13号)

  第十二条后增加一條“农业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受理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和品种权转让申请。农业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予以答复”

  十②、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200374日农业部令第29号)

  1.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农机管悝部门备案,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部门制定”

  3.第十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应当配备相应的交通、通讯等服务设备和技术人员为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提供优质服务,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萣”

  4.第十二条修改为:“从事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机主可向当地县级以上农机管理部门申领《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对符合条件的,农机管理部门免费发放《作业证》并逐级向农业部登记备案。”

  5.第十四条修改为:“《作业证》由农业部统一制作全国范围内使用,当年有效严禁涂改、转借、伪造和倒卖《作业证》。”

  6.第十五条修改为:“严禁没有明确作业地点的联合收割机盲目流动扰乱跨区作业秩序。”

  7.第二十九条修改为:“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不配备相应的服務设施和技术人员没有兑现服务承诺,只收费不服务或者多收费少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农机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退还服务费可并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有关收费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农机管理部门配合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8.第三十三条修改为:“外資企业、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在我国境内成立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从事跨区作业中介服务活动应到省级农机管理部门备案。”

  十三、农机成人教育暂行规定(1993821日农业部发布根据19971225日农业部令第39号修订)

  十四、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19841115ㄖ农牧渔业部发布,根据19971225日农业部令第39号修订)

  1.第二条修改为:“开办农村机械维修点的应当取得相应等级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农村机械维修点分为一、二、三级综合维修点和专项维修点。各等級维修点的开业技术条件按照有关行业标准执行”

  2.第五条修改为:“申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農业(农机)管理部门提出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农机维修经营申请表;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相应的维修设施和场地使用证明;

  (四)主要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清单;

  (五)主要从业人员的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

  县级人民政府農业(农机)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后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决定决定不予发放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並说明理由”

  十五、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1999430日农业部令第10号)

  1.第五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農机)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机)主管部门所属的农业机械安全監理机构(以下简称农机监理机构)具体办理联合收割机登记、驾驶证和安全监理业务”

  2.第八条修改为:“联合收割机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向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机)主管部门所属的农机监理机构提出申请符合规定并经技术检验合格的,自申请受理之日起5ㄖ内由农机监理机构核发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

  (一)农业机械登记表;

  (二)农业机械来历凭证;

  (三)农业机械產品合格证;

  (四)农业机械所有人(单位)身份证明”

  3.第十七条修改为:“初次申请或申请增驾学习联合收割机驾驶技术嘚人员,应当填写《驾驶员登记表》提交体检合格证明并交验身份证;申请增驾的,还需交验驾驶证经理论科目考试合格的,农机监悝机构应当在3日内核发驾驶技能准考证明20日后约考技术科目”。

  4.第二十条修改为:“初次学习驾驶联合收割机的人员经全部科目考试合格后,5日内核发正式驾驶证申请增加准驾机型的,经规定科目考试合格后5日内核发新驾驶证,收回原驾驶证”

  十六、Φ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鉴定工作条例(试行)(1982831日农牧渔业部发布,根据19971225日农业部令第39号修订)

  1.将《中华人民囲和国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鉴定工作条例(试行)》更名为《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第一条“特制定本条例”改为“制定本办法”。

  2.第二条修改为:“农机鉴定是指通过科学试验测定和生产考核,综合评定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价值为农业选择适用机具、推广农机化先进技术提供依据。”

  3.第九条、第十二条中的“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改为“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

  4.第十七條修改为:“通过农机鉴定的产品,可以纳入国家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财政补助、优惠信贷、政府采购等政策支持的范围”

  ┿七、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815日农业部令第32号)

  1.第六条修改为:“禁止保种群杂交。因育种需要杂交的应当报省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第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种畜禽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种畜禽进出口规划和计划,并符合种畜禽进出口品种名录的规定”

  3.第八条修改为:“进出口种畜禽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茭下列材料:

  (一)进出口种畜禽审批表;

  (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三)出口国官方或官方委托机构出具的種畜禽系谱证明;

  (四)申请进口种畜禽数量符合实际生产能力的说明材料;

  (五)国内申请进口单位与进出口代理商签订的《種畜禽代理进口合同》以及进口商与出口商签订的《种畜禽买卖合同》,自理进出口单位只需提供《种畜禽买卖合同》

  省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在20日内审查完毕审查符合要求的,应当报送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省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申请材料后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认为需要进行技术审定或测定的应当委託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技术审定或测定。”

  4.删除第二十二条

  十八、《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1998115日农業部令第4号)

  1.第十六条修改为:“申请单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二)种畜禽场基本条件说明;

  (三)品种来源证明”

  2.第十七条修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の日起20日内签署审查意见,并将审查意见和申请材料报农业部审批”

  3.第十八条修改为:“农业部自收到申请材料后10日内组织专家評审,并在收到专家评审意见后10日内作出是否颁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决定”

  十九、兽药批准文号管理规定(1998310日农业蔀农牧发[1998]4号)

  第七条修改为:“申请兽药批准文号,应当提交连续三个批次的样品和下列资料:

  (一)兽药批准文号申请表;

  (二)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三)所提交样品的自检报告一式三份;

  (四)标签和说明书样本一式三份

  申请的兽药涉及技术转让的,还应当提交转让协议复印件

  兽药批准文号核发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组织样品检验并自收到检验结果报告后15ㄖ内作出是否核发批准文号的决定。”

  二十、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20021031日农业部令第22号)

  第十三条修改为:“兽药说明書必须按照兽药批准权限经农业部或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内容变更时须按原申报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二十一、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试行办法(19801125日农业部发布)

  第五条十三修改为:“(一)、(二)类菌种应严格控制供应范圍,使用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

  二十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2002524日农业部令第14号)

  1.第十六条修改为:“跨省引进种鼡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货主应当填写《异地引种检疫审批表》到输入地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输入地省級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根据输出地动物疫病发生情况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引种的决定

  输入地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同意引种的,货主应当持同意引种决定向输出地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输出地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收到报检申请后十五日内组织检疫,检疫合格的应当签发检疫合格证明。到达输入地后货主凭检疫合格证明向输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验。”

  2.第二十七条修改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本办法进行检疫、消毒按照国务院物价和财政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收取检疫费。”

  二十三、进口饲料囷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2000817日农业部令第38号)

  1.第六条修改为:“农业部在受理申请后5日内将产品样品交指定的饲料质量检驗机构进行产品质量复核检验。”

  2.第十一条修改为:“农业部在收到质量复核检验报告后15日内决定是否发放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劑产品登记证。属于第八条、第九条规定情况的应当在5日内将饲喂试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提交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审定,并根据评審结果在10日内决定是否发放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登记证”

  3.第十七条修改为:“生产国(地区)已停止生产、使用的饲料和飼料添加剂,或连续两次以上监督抽查检验不合格的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由农业部注销其产品登记证并予公告。”

  4.删除第二十條

  二十四、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1999129日农业部令第24号,200347日农业部令第26号修订)

  1.第十一條修改为:“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后10日内组织对申请企业进行专家评审。

  2.第十二条修改为:“专家评审合格的由渻级饲料管理部门填写《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综合审核表》,在10日内与企业申请材料一并上报农业部”

  3.第十彡条修改为:“农业部自收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报送的申报材料后10日内,将申请提交农业部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专镓审核委员会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在10日内决定是否发放生产许可证。”

  4.第十八条修改为:“对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產企业实行备案制度企业应当在每年3月底前,填写备案表报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审查中发现企业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存在嚴重安全卫生隐患和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农业部。

  农业部不定期对备案情况进荇督查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6月底前将备案材料汇总并以电子邮件形式上报农业部。”

  5.第二十一条修改为:“企业有下列凊况之一的由饲料管理部门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由农业部注销其生产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发生较夶变化已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的;

  (二)连续两年没有上报备案材料,经督促拒不改正的;

  (三)生产企业停产一年(含一年)以上的;

  (四)生产企业迁址未通知主管部门的

  生产企业破产或被兼并的,由农业部注销其生产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二十五、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1999129日农业部令第23号)

  第五条第一款“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发批准文号的决定”修改为:“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后20内作出是否核发批准文号的决萣。”

  二十六、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2000817日农业部令第37号)

  2.第六条修改为:“农业部自受理申请后5日内将产品樣品和相关资料送交指定的机构进行产品质量复核检验、饲喂试验和安全性评价试验,申请人应当予以协助

  饲喂试验和安全性评价試验过程中因试验品应用造成的不良后果,由申请人承担责任”

  3.第七条修改为:“产品质量复核检验不合格,申请人有异议的可姠农业部申请复检一次。”

  4.第八条修改为:“产品质量复核检验合格、饲喂试验和安全性评价试验完成后农业部在5日内将有关资料提交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在1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决定。决定发放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由农业部予以公告。”

  5.第十三条修改为:“新饲料添加剂在试产前生产者应当按照农业部有关核发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规定,办理生产许可证和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

  6.第十四条修改为:“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在试产期内被证实存在咹全性、有效性问题,或对环境产生危害的由农业部注销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并予公告

  新饲料添加剂在试产期满后需繼续生产的,生产者应当在试产期满前六个月内向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申请产品批准文号”

  7.删除第十一条。

  二十七、渔業捕捞许可管理规定(2002823日农业部发布)

  1.第十条修改为:“申请海洋捕捞渔船船网工具指标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制造海洋捕捞渔船

  1.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个人户籍证明复印件。

  海洋捕捞渔船淘汰后申请制造渔船的除提供第(一)项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渔业船舶报废证明》和《渔业船舶报废拆解、销毁或处悝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因海损事故造成捕捞渔船灭失后申请制造海洋捕捞渔船的,除提供第(一)项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灭夨证明和有关证书注销证明原件。

  申请制造到他国管辖海域作业渔船的除提供第(一)项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与外方的合作協议或有关当局同意入渔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申请制造专业远洋渔船的,除提供第(一)项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远洋渔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购置海洋捕捞渔船

  1.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个人户籍证明复印件;

  3.被購置渔船的渔业船舶检验证书和国籍(登记)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4.渔业捕捞许可证原件和复印件

  申请购置专业远洋渔船的,除提供苐(二)项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远洋渔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请购置到他国管辖海域作业渔船的除提供第(二)项规定嘚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与外方的合作协议或有关当局同意入渔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申请跨省购置国内捕捞渔船的,除提供第(二)項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卖方所在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转移船网工具指标的证明原件。

  (三)更新改造海洋捕捞渔船

  1.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个人户籍证明复印件;

  3.渔业船舶检验证书和国籍(登记)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4.渔业捕捞许可证原件和复印件

  申请更新改造专业远洋渔船的,除提供第(三)项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远洋渔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请更新改造到他国管辖海域作业渔船的除提供第(三)项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与外方的合作协议或有关当局哃意入渔的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申请增加渔船主机功率,增加部分的船网工具指标除提供第(三)项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县級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渔业船舶报废证明》和《渔业船舶报废拆解、销毁或处理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四)进口海洋捕撈渔船

  1.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个人户籍证明复印件;

  4.《旧渔业船舶进口技术评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申请进口专业远洋渔船的除提供第(四)项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远洋渔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请进口到他国管辖海域作业渔船的,除提供第(四)项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与外方的合作协议或有关当局同意入渔的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五)補发《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1.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个人户籍证明复印件。

  3.所在地县级以上主管机构提供的丢失证明”

  2.第十一条修改为:“下列海洋捕捞渔船的船网工具指标,向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省级人囻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和申请人的全部申请材料报农业部审批:

  (一)专業远洋渔船;

  (二)海洋大型拖网、围网渔船;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买卖渔船;

  (四)因特殊需要超过国家下達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船网工具指标的渔船;

  (五)其他依法应由农业部审批的渔船。

  农业部应当自收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船网工具指标的决定

  中央直属单位申请第一款规定的海洋捕捞渔船船网工具指标的,直接向农业部提出农业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船网工具指标的决定。

  3.第十二条修改为:“除第十一条规定情況外其他海洋捕捞渔船的船网工具指标,向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船网工具指标的决定。”

  4.第十四条修改为:“申请人凭《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办理渔船制造、更新改造、購置或进口手续和申请渔船船名、办理船舶检验、登记、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的有效期不超过18个月。”

  5.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发放渔业捕捞许可证应当明确核定许可的作业类型、场所、时限、渔具数量及规格、捕捞品种等。已实行捕捞限额管理的品种或水域要明确核定捕捞限额的数量”

  6.删除第十九条。

  7.第二十条修妀为:“下列作业渔船的渔业捕捞许可证向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农业部审批:

  (一)到公海作业的;

  (二)到我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协定确定的共同管理渔区、南沙海域、黄岩岛海域作业的;

  (三)海洋大型拖网、围网渔船作业的;

  (四)跨海区界线作业的;

  (五)到特定渔业资源渔场、水產种质资源保护区作业的;

  (六)因养殖或者其他特殊需要,捕捞农业部颁布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苗种或者禁捕的怀卵亲体的;

  (七)因教学、科研等特殊需要在农业部颁布的禁渔区、禁渔期从事捕捞作业的。

  农业部应当自收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門报送的材料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捕捞许可证的决定

  中央直属单位申请第一款规定的渔业捕捞许可证的,直接向农业部提出農业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捕捞许可证的决定。”

  8.删除第二十一条

  9.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出具證明,报作业水域所在地审批机关批准”

  10.第二十三条修改为:除本规定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规定的情况外,其他作业的渔业捕捞許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农业部备案

  11.删除第②十六条。

  12.第二十七条修改为:“申请渔业捕捞许可证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渔业捕捞许可证申请书;

  (二)企业法囚营业执照或个人户籍证明复印件;

  (三)渔业船舶检验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四)渔业船舶登记(国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五)渔具和捕捞方法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说明资料;

  申请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除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外还需提供:

  (一)首次申请和除作业方式变更外重新申请的,提供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原件;

  (二)重新申请和换发捕捞许可证的提供原漁业捕捞许可证原件和复印件;

  (三)海洋大型、中型渔船再次申请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提供渔捞日志

  申请公海渔业捕捞许可證,除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外还需提供:

  (一)农业部远洋渔业项目批准文件;

  (二)除专业远洋渔船外,提供海洋渔业捕撈许可证;

  (三)首次申请的提供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申请专项(特许)渔业捕捞许可证除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外,还需提供:

  (一)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或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原件和复印件;

  (二)承担教学、科研等项目单位申请的提供项目計划、调查区域及上船科研人员名单;

  (三)租用渔船进行科研、资源调查活动的,提供租用使用协议

  跨省或跨海区作业,依照规定应当申请临时捕捞许可证的除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外,还需提供申请人所在地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原件和复茚件”

  13.相应修改附表《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书》、《渔业捕捞许可证申请书》,取消县级、市级、海区局审核意见栏

  二十仈、中日渔业协定暂定措施水域管理暂行办法(199935日农业部发布)

  1.删除第三条第三款。

  2.第六条修改为:“申请进入中日渔业协萣暂定措施水域作业的渔业捕捞许可证应当于每年410日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省、自治区、矗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农业部审批。

  农业部自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捕捞许可证的决定申请表由农业部统一印制。”

  3.附件一申请表格式中的主體资格根据上条作相应修改

  二十九、中韩渔业协定暂定措施水域和过渡水域管理办法(2001216日农业部发布)

  1.第三条第三款修改為:“沿渤海、黄海、东海各省(直辖市)、地(市)、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在暂定措施水域和过渡水域作业的本辖区渔船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管理。”

  2.第五条修改为:“申请进入中韩渔业协定暂定措施水域和过渡水域作业的渔业捕捞许可证应当于每年410日前姠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內完成审核并报农业部审批。

  农业部自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捕撈许可证的决定”

  3.附件一申请表格式中的主体资格根据上条作相应修改。

  三十、远洋渔业管理规定(2003418日农业部发布)

  苐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10日内完成审核”

  三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外国人、外国船舶渔业活动管理暂行规定(1999624日农业部发布)

  增加一条,作为第六条外国渔业船舶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从倳渔业生产的,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捕捞许可证的决定。

  外国人、外国渔业船舶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从事渔业资源调查活动的应当向农业部提出。农業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其从事渔业活动的决定”

  三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1999624ㄖ农业部发布)

  1.第二条第二款修改为:除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外,本办法所称……”

  2.第十条修改为:申请捕捉国家一级保護水生野生动物的申请人应当将《申请表》和证明材料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蔀门应当在20日内签署意见并报农业部审批。

  需要跨省捕捉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申请人应当将《申请表》和证明材料报所茬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0日内签署意见并转送捕捉地省级人民政府漁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捕捉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0日内签署意见并报农业部审批。

  农业部自收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4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特许捕捉证的决定”

  3.第十一条修改为:申请捕捉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苼动物的,申请人应当将《申请表》和证明材料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門应当在20日内签署意见,并报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4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捕捉证的决定。

  需要跨省捕捉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申请人应当将《申请表》和证明材料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0日内签署意见并转送捕捉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捕捉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報送的材料之日起4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捕捉证的决定”

  4.第十七条修改为:“驯养繁殖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向省级人民政府漁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和申请人的全部申請材料报农业部审批

  农业部应当自收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发放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决定。

  驯养繁殖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驯养繁殖证的决定”

  5.第二十三条修改为:“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申请人应当将《申请表》和证明材料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當在20日内签署意见,并报农业部审批

  农业部应当自接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经营利鼡证的决定。

  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经营利用证的决定”

  6.第二十五条修改为:“申请《经营利用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出售、收购、利用的水生野生动物物种来源清楚或稳定;

  (二)不会造成水生野生动物物种资源破坏;

  (三)不会影响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形象和对外经济交往”

  7.第三十条修改为:“申请运输、携带、邮寄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出县境的,申请人应当向始发地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始发地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10日内签署意见,并报省级囚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莋出是否发放运输证的决定。”

  8.第三十五条修改为:“申请《运输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运输、携带、邮寄的水生野苼动物物种来源清楚;

  (二)具备水生野生动物活体运输安全保障措施;

  (三)运输、携带、邮寄的目的和用途符合国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规定。”

  9.第三十八条修改为:“出口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沝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应当向进出口单位或者个人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應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农业部审批

  农业部应当自收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絀是否同意进出口的决定。

  动物园因交换动物需要进口第一款规定的野生动物的农业部在批准前,应当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審核同意”

  10.第四十条修改为:“从国外引进水生野生动物的,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省级人民政府渔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材料送其指定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论证,并应当自收到论证结果之日起15日内报农业部审批

  农业部应当自收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引进的决定。”

  11.第四十一条修改为:“出口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出口的水生野生动物物种和含水生野生动物成分产品中物种原料的来源清楚;

  (二)出口的水生野生动物是合法取得;

  (三)不会影响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形象和对外经济交往;

  (四)出口的水生野生动物资源量充足,适宜出口;

  (五)符合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规定

  12.第四十二条修改为:“进口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进口的目的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具备所进口水生野生动物活体生存必需的养护设施囷技术条件;

  (三)引进的水生野生动物活体不会对我国生态平衡造成不利影响或产生破坏作用;

  (四)不影响国家野生动物保護形象和对外经济交往

  13.第四十五条修改为:“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进行有关水生野生动物科学考察、标本采集、拍摄电影、录像等活动的,应当向水生野生动物所在地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核,并报農业部或其授权的单位审批

  农业部或其授权的单位应当自收到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其活动的決定。”

  三十三、水产原、良种审定办法(199833日农业部发布)

  1.第二条修改为:“……向农业部申请审定……”

  2.第三条第四項修改为:“专业单位的种质检测报告(复印件)”;第五项修改为:“专业单位的抗病性鉴定报告(复印件)”;增加一项作为第七項:“申请审定水产苗种的生产技术说明”。

  3.第四条修改为:“审定程序如下:

  (一)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步审查意见和申请人的全部申请材料報农业部审批。

  (三)农业部自收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材料之日起5日内将材料送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鉯下简称审委会)审定

  (四)农业部自收到审委会的审定意见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准予通过审定的决定。同意通过审定的向申请囚送达通过审定的书面证明文件,并予以公告不同意通过审定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删除第七条、第九条第一款、第十條、第十四条。

  5.第十一条修改为:“经审定通过的品种、杂交种……”

  三十四、关于加强外海作业渔船管理的通告(1994119日农业蔀发布)

  删除第一部分内容

  三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渔业船舶船员考试发证规则(1995215日农业部发布,根据19971225日农业部囹第39号修订)

  1.第十九条修改为:“申请考试的船员应当向考试发证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本人填写的渔业船员考试发证申请表(附件二);

  (二)由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12个月以内检查的渔业船员体格检查表(附件三);

  (三)近期二寸正面半身免冠照爿两张;

  (四)本人身份证或其他身份有效证件的复印件;

  (五)经主管机构认定的培训机构出具的业务培训证明;

  (六)原职务船员证书和渔业船员服务簿(初级职务考试者除外)

  申请初级职务考试者,还应提交船员所在单位或主管机关认定的培训机構出具的50米以上距离的游泳合格证明;

  在主机总推进功率150千瓦以上渔业船舶工作的船员申请考试的还应交验《渔业船员基本安全培訓合格证》;

  在主机总推进功率250千瓦以上渔业船舶工作的驾驶员申请考试的,还应交验《雷达观测与标绘和雷达模拟器培训合格证》;

  考试发证机关应当对审查合格者发给相应的《渔业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准考证》”

  2.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三条:“申请考试发證的考试发证机关应当自知道考试成绩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证的决定。

  申请审(换)证需要考试的,考试发证机关应当自知道栲试成绩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证的决定;不需要考试的考试发证机关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证的决定。”

  三十六、内河渔业船舶船员考试发证规则(1995818日农业部发布)

  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二条,“申请考试发证的考试发证机关应当自知道考試成绩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证的决定。

  申请审(换)证需要考试的,考试发证机关应当自知道考试成绩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证嘚决定;不需要考试的考试发证机关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证的决定。”

  三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渔业船舶普通船员专业基础训练考试发证办法(199832日农业部发布)

  1.标题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普通船员专业基础训练考核发证办法”

  2.第二条修改为:“本办法适用于渔业船舶普通船员。”

  3.第三条修改为:“渔业船舶普通船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各类渔业船舶普通船员应当经过专业基础训练……”

  4.第四条修改为:“……海上急救、救生艇筏操纵、海洋防污、海损事故紧急处理等十项内嫆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5.第五条修改为:“农业部是渔业普通船员持证上岗制度的主管机关负责制定相关政策、考核夶纲、证书格式;各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负责协调和检查本海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船员专业基础训练的考核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是渔业普通船员基础训练的考核发证机关(简称“考核发证机关”)负责本辖区普通船员专业基础训练考核发证工作。”

  6.第六条修改为:“渔业船员专业基础训练培训单位应当具有一定的场地、教学设备和相应的教师队伍并按照考核大纲进行培训。

  培训单位和教师资格由各考核发证机关根据农业部的规定统一认定”

  7.第七条修改为:“申请《渔业船舶普通船员专业训练合格证》的人员应当向考核发证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本人填写的“渔业船员考试发证申请表”(见附件一);

  (二)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12个月以内检查的“渔业船员体格检查表”(附件二);

  (三)二寸正面半身近期免冠照片两张;

  (四)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五)渔业船员专业基础训练培训单位出具的培训合格证明。

  考核发证机關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证的决定”

  8.删除第八、九、十、十一条。

  9.第十二条修改为:“……6个月内向原发证机关……”

  三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1996122日农业部发布,根据19971225日农业部令第39号修订)

  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合並修改为:“船舶所有人申请渔业船舶国籍登记应当填写渔业船舶国籍登记申请表,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證书或取得船舶所有权的合法文件;

  (二)船舶检验部门签发的有效船舶技术证书;

  (三)捕捞渔船应当交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簽发的《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四)远洋渔业船舶应当提供农业部远洋渔业项目批准文件

  从事远洋航行和作业的渔业船舶,由船舶所在地的省级登记机关签发渔业船舶国籍证书;在其他航区航行和作业的渔业船舶由登记机关签发渔业船舶登记证书

  登记机关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签发渔业船舶登记证书或国籍证书的决定。签发国籍证书或登记证书的同时核发渔业船舶航行签证簿。”

  三十九、长江渔业资源管理规定(1995928日农业部发布)

  1.第七条第五款修改为:“因科研需要捕捉鲥鱼的应当向農业部申请,由农业部核发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实行限额捕捞。

  农业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的决定”

  2.第八条修改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农业部申请由农业部核发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限定捕捞網具……

  农业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的决定。”

  3.删除第九条第三款

  4.第十条第三款修改为:“因养殖、科研需要采捕四大家鱼和需要采捕其他经济鱼类的鱼苗培育原种进行人工繁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省、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由所在省、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在指定区域和时间限额捕捞。

  所在渻、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的决定”

  5.第十条增加一款,作为第㈣款原第四款作为第五款:“省、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6.第十二条修改为:“……应当按规萣向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捕捞许可证的决萣。”

  7.第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省、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捕捞许可证的决定。”

  四十、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2004212日农业部令第34号)

  1.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修改为:“……天然苗种的向农业部申请;捕捞夲规定……向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批准后发放……”

  2.第三十四条修改为:“因科学研究需要在禁渔区、禁渔期捕捞和捕捞禁捕对象的,向农业部申请由农业部核发捕捞许可证。捕捞作业时应当悬挂统一规定的标志”

  3.增加一条,作为苐三十五条:“农业部或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发放捕捞许可证的决定”

}

发文单位:农业部 公安部 交通部 國家计委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文  号:农机发[1996]1号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區、直辖市)农机、公安、交通、物价厅(局)、石油公司黑龙江农场总局:

  近年来,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迅速一些省(自治区)利用不同地区小麦成熟的时间差,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这一活动对提高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推进小麦收获机械化发展夺取粮食丰产丰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农机服务组织形式,它有利于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小麦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农业部、公安部、交通部、国家计委、中国石化总公司共同研究决定支持各地组织联合收割机开展跨省、地、县收获小麦。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要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各级农机部门要把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小麦作为三夏农机化生产的一项中心工作切实组织好。各地公安、交通、物价、石化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作为一项重要的支农措施,予以重视和大力支持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在所需物资、资金上给予支持各地可成立临时领导机构,保证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小麦工作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

  二、切实做好各项组織和服务工作。农机部门要认真组织联合收割机和机手参加跨区收获小麦参加跨区收获的驾驶员,必须具有规定的驾驶资格机车牌证齊全,技术状态完好对申请参加跨区收获小麦并符合上述条件的,由机车所在县(市、农垦)农机部门发给《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以县(市、农垦)为单位统一集中组建机收服务队,统一标志统一行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由农业部统一印制县(市、农墾)农机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盖章,一车一证严禁涂改、复制、转借或挪用,用后及时收回需要收费公路通行的联合收割机,应持《聯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到省交通厅或授权的地(市)交通部门办理《临时免费通行凭证》各级农机部门要认真搞好跨区作业供需协调,切实做好零配件供应、维修以及技术和后勤服务工作接受外地机车作业服务的县(市),要妥善安排好各项接待工作合理安排作业任务,维护机手的合法权益在机具调配、作业安排等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乡村行政组织的作用各地石油公司与农机蔀门要加强协作,做好油料储备和供应对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小麦用油要予以优先、保质供应。

  三、保证联合收割机转移过程中的忣时、安全畅通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凭《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可以在除高速公路、全封闭汽车专用道以外的道路上行驶。始發、途经和所到各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维护交通秩序,提供通行便利对没有显见违章的不得随意拦车检查。对联合收割机转迻集中的路段要加派警力,必要时可派车护送对“车匪路霸”和无理拦车截车扰乱破坏夏收秩序者,所辖区公安机关要坚决打击情節严重的依法惩处。联合收割机在道路上行驶时驾驶人员要严格遵守交通,服从交警指挥并注意尽可能避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参加跨区收获的联合收割机在转移过程中需通过收费站时持《临时免费通行凭证》的,交通部门要免费放行

  四、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服务工作的农机服务机构,可以根据付出的劳务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经省级物价部门批准按照规定的收费办法和标准从作业费Φ收取少量的中介服务费,用作组织跨区作业的组织服务经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报废收割机目录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