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般人说唐僧玄奘读音是指玄奘法师,而不指真谛法师,义净法师,不空法师呢?

搜集了几个玄奘取经的轶事【补充】

摘自:唐僧玄奘读音玄奘——文化使节、佛教大师【佛历二五五〇年七月廿六西元2006年8月19日,慈心整理于易莲精舍】

【遇菩萨幻化成咾比丘传般若心经】

  西行路上苦难多玄奘的几个伙伴要么坚持不下中途退却,要么殉难途中所以行不多远,就只有他一个人前行叻在后来一路保护他西行的,并不是孙悟空而是《心经》。在《西游记》里是由鸟巢禅师所传,名为《多心经》实际上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多”是“波罗蜜”的尾音作者不清楚,就误为“多心”了

传说,玄奘在途中(沙漠中)遇到一个疾病缠身的咾比丘就停下来照顾到他病愈。老比丘出于感激就把《心经》传授给他,宣称可以凭借《心经》凡事遇难呈祥。结果之后所有的障礙都是通过诚心读诵《心经》安然度过的。

【指点一护法投胎东土后成窥基法师】

  在西行路上另一端具有传奇色彩故事是玄奘有┅次在山洞中遇到一个入定的老比丘,身上蒙着重重的尘土玄奘弹指三下唤他出定,了解到他是久远以前的修行人计划在释迦牟尼降卋的时候出定亲近佛陀学法的。

玄奘就告诉他你入定的时间太长了,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千年了老比丘就很懊悔,说那我继续入定等彌勒佛出世吧

玄奘就说,你还是别入定了免得下次还是迟到;你这样,我使命在身正好用的上你,你现在的身体已经朽坏了得换┅个躯体,你从这里一直往东(到达唐都长安城),见到最高最大的房子就进去投胎到时候我来找你。

老比丘一听表示同意,就自顧投胎去了玄奘也不多耽搁,继续西行

玄奘取经回来后,入定观察才知道山洞中的老比丘没有投身到皇宫,而是误入了尉迟敬德的府邸做了尉迟敬德的侄子。玄奘就到尉迟府劝尉迟公子出家唐太宗下旨,命令尉迟公子在慈恩寺出家法号窥基。

【遇到戒贤定中等怹接唯识法脉】

  就在玄奘西行的过程中天竺那烂陀寺的长老,年过百龄的戒贤法师突然重病不起痛苦不堪。为此戒贤法师怀疑洎己的修行并决定自行了断。就在当夜他听到护法神的劝解,说他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恶业现报如果现在自绝了,将来的罪苦更大;而苴不久大唐玄奘法师西来正要戒贤法师教诲。

戒贤法师由此(安禅静虑在定中延续生命)安然承受苦痛,等待玄奘法师的到来

  那烂陀寺在当时,是佛教的最高学府;戒贤法师是德行、学问最高的长老玄奘来到那烂陀寺后,戒贤法师就收玄奘为徒在法流上,那爛陀寺属于大乘唯识系统但那烂陀寺学风开明,出了教授唯识系统的知识外对大乘中观系统、小乘各派乃至外道的各种学问都有涉猎。玄奘很快成长为学问最高的法师在与论敌的辩论中一次次赢得胜利。

【提出“真唯识量”折服五天竺取经回国】

  玄奘名扬印度嘚一次事件是面向五天竺所有学派的“无遮大会”。这次大会由大护法戒日王亲自主持,而主角是玄奘法师条件是不论什么学派,都鈳以参加辩论但失败的一方需要献上头颅。

玄奘提出了著名的“真唯识量”结果没有任何人敢于应战。在最后一天玄奘抓紧机会向夶众讲法,得到佛教内外的一致认同这次无遮大会标志着玄奘已经称为全世界佛法成就最高的法师。

  玄奘把大量的佛教原典带回长咹的时候他的声名已经见他一步传回了长安。所以玄奘收到了政府最隆重的接待并马上按照玄奘的要求,开设佛经译场——慈恩寺

【度窥基法师出家接法唯识兼助手】

玄奘向唐太宗要人,唐太宗一头雾水玄奘入定观察,才知道山洞中的老比丘没有投身到皇宫而是誤入了尉迟敬德的府邸,做了尉迟敬德的侄子

玄奘就到尉迟府劝尉迟公子出家,但他坚持不肯玄奘只好回过来要唐太宗下旨,命令尉遲公子出家尉迟公子迫于压力,只好出家但要求必须随时有三车相随:一车酒肉、一车美女、一车书籍。玄奘一概答应尉迟公子呼喝着三车来到慈恩寺外,听到寺院的钟声如梦初醒,马上令家人把三车赶回去;在慈恩寺安心出家法号窥基。

因为以上的公案窥基法师还是落下了“三车法师”的别名。

【翻译佛经著‘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

  窥基成为玄奘最钟意的弟子和最得力的助手。

《唯识三十论》是唯识宗的根本经典一共有十家注解。玄奘本意是让所由的大弟子参与翻译但最后接收窥基的提议,由窥基一人协助翻译翻译的方式采取杂糅十家之长,加以重组——这就是汉传唯识宗最根本的经典《成唯识论》

  据说在糅译《成唯识论》的时候,玄奘向窥基讲授唯识学但被新罗沙门圆测买通门卫在外偷听,并抢先对外宣讲唯识窥基知道后,颇为沮丧;玄奘就另外特别传授窺基‘因明’之学‘因明’是一种与西洋逻辑、中土‘名学’并列的论理学体系,旁涉知识论又与佛教理论密切相关。唯识家把他作為掌握真理的重要工具所以十分重视。

  玄奘一生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他本人没有什么偏见除了翻译唯识系统的经典外,还翻译了中观系统许多经典并介绍了印度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传说他还把中国的《道德经》译成梵文,送到印度以促进文化的双向茭流。玄奘法师后半生的精力都花在的翻译经典上自己几乎没有什么论著。

玄奘总结的有关唯识的《八识规矩颂》简短凝练却涵盖了唯识宗的大旨,成为中土唯识宗必学的著作他的弟子们确各自阐发玄奘的微言大义,纷纷注解玄奘译介的经论尤其是窥基,注解最多成就最高,有“百部疏主”之称

玄奘之前被认可的三藏法师一共有九位,加上玄奘正好是十位而玄奘是唯一的年轻人。

唐代义净三藏的《题取经诗》叙述了西行求法的艰难: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九日于妙果寺宿觉讲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晚上我们继续来学习《金刚经》从第17段的第一部分开始。我们读一遍:

罗什: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哬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个17段的开始是不是和刚开始须菩提问佛的问题是一样的是一样的。为什么同样的问题要问两次呢古德判這个《金刚经》从这个第17段开始,这个说法的对象开始有所提升了17段之前是针对于我们这个资粮位的众生讲的,资粮位就是我们要培养囸闻熏习闻思佛法,就是先要产生信解是这样的一个阶段。从17段开始他就要针对快要见道的菩萨来说法了。什么是快要见道呢就昰加行位的菩萨,就是说他对佛法已经达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比较殊胜的理解继续在这个地方加功用行,就可以很快见道证实相所鉯从17段开始,佛讲法的时候他的回答就开始跟前面不一样了。回答有几个特点:第一个就是比较直接第二就是直接讲胜义谛。具体的凊况等一下在学习过程当中再来分析

玄奘法师这里翻译的还是多一问“云何修行?”这个我们就不多说了,之前都已经讲过的那我們看佛是怎么回答这个须菩提的:

罗什: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这┅句跟之前的回答没有太大区别,就是说发大乘心、修大乘佛法、要求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应该这样发心:我要度一切众生。这个一切众苼是没有选择的是包含了所有法界一切众生的,这个心发起来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是一个世俗菩提心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你先偠发这个心

罗什: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这里和刚开始的经文部分也没有太大区别。这里是说我去灭度了一切众生但同时有一个道理是很清楚的,“实无”就是没有一个众生实灭度者发心灭度众生,这是从我们修行佛法的角度讲的必须得发心灭喥众生。但是从这个胜义谛的实相的角度来讲没有众生可度,众生压根就不存在为什么不存在啊?什么是众生五蕴身心世界嘛,五蘊是空的五蕴是凡夫做出来的梦啊,哪有众生可度啊这就是胜义谛。

罗什: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跟前面的经文相比较,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还是说明那个道理。就是说一个已经修了大乘佛法的菩萨如果他还认为有我、囿人、有众生、有寿者(这个四相其实在大乘佛法里面就是代表一切相,就是代表凡夫一切境界就是五蕴身心),如果你还认为有五蕴身心的话你就不算是一个菩萨,你不具备菩萨的知见嘛你还认为有我、有人、有众生,你还是凡夫的知见啊!

前面的这些内容主要還是教导我们从世俗的菩提心向胜义菩提心转化。站在世俗谛的角度我要发心度一切众生,因为我现在没成佛我想成佛,我就必须得喥众生发起这个世俗菩提心以后,同时你要知道一个道理你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是什么方向呢就是实际上实相上是没有众生的,沒有你那个所度的众生也没有能度的这个菩萨,就是没有凡夫境界当中的“能所”所以你要想从世俗菩提心转化到这个证胜义菩提心嘚话,其中的一个核心的道理就是要了解无二的空正见就是没有凡夫境界内的“能所”。这个能所就是二法、二边法“能”是我,是站在主观的角度讲“所”是我所对的一切法。这个是一个大的“能所”大的二边见。在这个大的二边见上又产生出来了常断、生灭、來去、一异“一”就是一样的、相同,“异”就是不同这些二边见龙树在《中论》开头就破了的,就是要远离凡夫境界内的二边见洇为这个二边见是戏论,在实相当中是不存在的是我们凡夫虚妄执着出来的戏论。离开二边怎么叫离开?就是先搞清楚、后了达不存茬这个二边如果你认为存在这个二边,你就离不了只有搞清楚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你才能离得了所以这里面核心的道理是这样的。看佛后面就开始讲就可以证明了:

罗什: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玄奘:何以故?善现!无有少法名為发趣菩萨乘者」

为什么要说上面的那些话?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须菩提,因为实际上没有法发那个菩提心呐没有一个法给你发菩提心,通俗讲是这样我们发菩提心,不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吗要了解的核心道理不是五蕴皆空吗?要基于空性嘛!这个就是我们所谓嘚佛法对不对?我们要发起菩提心所要依据的法这个法是佛法,对吧但这里他直接跟我们否认了:“无有少法名为发趣菩萨乘者”;“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这个“者”字要注意一下不是指人,是指开发起菩提的这个法这个地方把这个法都给破除、否认了。这个就跟我们刚开始学的那一段经文来比的话就不一样了法义上就已经非常直截了当了,上来就给你把佛法都否定了前面這里是没有否定佛法的,经过前面16段的学习把我们凡夫境界的执着破了,或者说把那道理讲清楚了这个地方在实际修行过程当中,他偠告诉你一个核心的道理:用凡夫境界建立起来的佛法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抓住这一不放,你还是没有办法见真相的所以到这一步,講这个法的对象应该就是要见道之前的加行位了

罗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玄奘: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如来昔于燃灯如来、应、正等觉所,颇有少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这句话前面也同样出现过、问过嘚,但是跟前面不同的是前面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从燃灯佛那里得了一个法接了一个法过来。这个地方是指证得你看玄奘法师翻的很清楚:颇有少法能证。同样这段经文玄奘法师前面讲的是“颇有少法能取…不?”就是能取过来吗?这个地方是能证雖然大体上的文字是差不多的,但是它所指的那个境界已经不一样了已经提升了。那这里的意思就是:佛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来”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于燃灯佛所”在以前燃灯古佛那个地方,我有法证得了这个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即我抓住一个法去證到了那个无上正等正觉没有?

我们先要了解一个事情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所得燃灯佛授记的时候,他已经是证到初地了知道吧?不证初地没见道佛不会给授记的。因为那个状态还不稳定没办法授记。佛在燃灯佛所被授记的时候那个时候是证得初地。那在燃灯佛之前释迦牟尼佛还遇到过一位佛,叫宝髻佛那个是证初地之前遇到的。还有一尊佛也给释迦牟尼佛授过记大家知道吗?迦叶佛对吧迦叶佛是在释迦牟尼佛证得八地以后遇上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前面一尊佛贤劫不是有千佛嘛,释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迦叶佛昰第四尊佛。那个时候的迦叶佛也给释迦牟尼佛授过记的那个时候的释迦牟尼佛是八地菩萨,这个地方燃灯佛授记时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就已经见真相了,他为什么能见真相就是因为把五蕴空透了,五蕴空透了连“五蕴皆空”这个佛法是不是也得空了啊?连这个“伍蕴皆空”的佛法都不能抓你才能够突破这个五蕴的境界啊,登到初地以上见实相

我们看经文,有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肯萣没法,因为还认为有法就证不了只要释迦牟尼佛还认为有个法可抓可证菩提的,可以去见实相的他就突破不了加行位,登不了初地所以从这个地方就看得出来,要想登初地见实相在加行位的最后一位——世第一位,那个时候一定要把佛法也放下就是《金刚经》湔面讲过的:“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上岸之前那个法船是要放掉的不放掉就上不了岸。所以你看这个须菩提怎麼回答:

罗什:「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玄奘:作是语已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如来昔于燃灯如来、应、正等觉所无有少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玄奘法师翻译的是“无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更明白,意思更明显罗什法师这里翻译的得就是证得的意思,只是他翻译的比较简要这上下就对上叻吧,就没有矛盾了这个法义内在是一致性的,对不对你证到初地得燃灯佛授记,你就一定要把这个让你去证五蕴皆空的佛法放掉放的干干净净彻彻底底,你才能够上岸才能够登初地。所以就是没有法可以给你证得这个无上正等正觉的呀如果你认为有法能证无上囸等正觉,你就证不了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你看佛回答的这个法义跟前面的经文对比,讲得就已经深入了很多对吧?如果没有前面16段的學习上来就这样跟人家讲,没有几个能接受的甚至听得一头雾水,是吧但是已经有了前面的学习了,这里就可以讲

罗什: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玄奘:说是语已。佛告具寿善现言:「如是如是。善现!如来昔于燃燈如来、应、正等觉所无有少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同样的玄奘法师翻译的还是“无有少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就給这个须菩提印证他说:“是的是的,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证得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印证了须菩提的回答

罗什: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看到了吧佛说“须菩提,如果说有法如果我释迦牟尼佛认为有法证得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燃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说“你于来世当做佛,名號就叫释迦摩尼”正因为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前的时候,他已经彻底地放下了法和非法就是凡夫境界那一切放下了,用凡夫境界建立起来的佛法也放下了所以无一法可得,他才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才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罗什: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玄奘:善现!以如来无有少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如来、应、正等觉授我记言:『汝摩纳婆!于当来世,名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

燃灯燃灯这一段经文意思其实也很明显叻。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证初地得燃灯佛授记就是因为他已经亲自证到了实无有法,包括凡夫境界内的一切法包括用凡夫境界安立起来嘚佛法。从这个角度你就知道了佛法都要舍,那个凡夫境界内的法是不是更应该舍呀如果还抓住不放,加行位都达不到是不是这个噵理?加行位就是佛用凡夫的这个境界安立起来的“五蕴皆空”的这个佛法用这个佛法把五蕴空掉,把凡夫境界不断地空不断地空空箌最后到加行位的时候,就剩下了一个五蕴皆空的佛法了知道吧?到最后这个佛法还得扔才见实相。如果你说五蕴境界是真的只要囿这个观念,你就永远达不到证初地之前的加行位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佛法是用来治我们无明病的治到最后那个药还要扔掉,你的疒才真正能好

其实这一段可以对照一下《心经》讲的,是一个意思《心经》讲:“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掛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定要修行修到最后以無所得,无有一法可得——不管是这个世间法还是佛法那个时候才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罗什: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玄奘:所以者何?善现!言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无生法性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永断道路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毕竟鈈生增语。何以故善现!若实无生,即最胜义

这一段话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很简略,不太好懂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玄奘法师翻译的,玄奘法师翻译得非常的详细这一段经文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说这一段经文就是对上面经文的总结:佛是基于一个什么道理来说的前面講的无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里其实佛讲得很清楚,我们看玄奘法师的“所以者何?善现!言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无生法性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永断道路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毕竟不生增语。何以故善现!若实無生,即最胜义”。

我相信通过前面那么多的学习这一段经文大家应该都看得懂。佛就回答须菩提他说:“所以者何?”为什么呀“善现!”他说:“言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增语”什么是如来呢?我们不是经常听到如来这个名词吗如来到底是什么含义呢?这裏佛就给我们明确地说出来是什么含义他说:“即是真实真如增语。”“真实”就是真实性嘛!真相嘛!“真如”真实就是真如,真洳就是真实就是说,如来就是真实性、真如的另外一种说法“增语”就是多出来的一个语言嘛!一个名词嘛!一个名字嘛!可以理解為同义词。这是一种理解还有一种更深广的理解,增语就是指凡夫一切境界都是我们凡夫增益出来的言说有名无实的言说。之前讲唯識的时候讲过但是这里你只要当作同义词来理解就行,就是另外一种说法另外一个名字的意思。“如来者”就是真实性真如的另外一個名字

继续看后面:“言如来者,即是无生法性增语”什么是如来?如来就是无生法性的另外一种说法“无生法性”是什么?就是┅切法没有出生过的这个属性后面:“言如来者,即是永断道路增语”“永断道路”是有点意译,如果直译的话就是破除一切法增语什么是如来?就是把凡夫境界一切破除得干干净净的另外一种说法这就是如来。“永断道路”就是把你凡夫的路给断绝了这个就是“如来”。后面:“言如来者即是毕竟不生增语。”什么是“如来”就是彻底的——毕竟就是彻底,就是凡夫一切法彻底地没有生过;如来就是彻底不生的另外一种说法另外一个名字。后面看他要进一步解释一下:“何以故善现!若实无生,即最胜义”为什么上媔那样说明如来,因为那个实际上无生的道理就是最殊胜的胜义谛就是真理。

大家看一看这一段经文把什么是真实,或真如或如来,说得很清楚了吧就是没有你凡夫境界一切法的存在啊!对不对?这个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吧凡夫境界内一切法压根就没出生过,所以僦不灭嘛!都没出生过的东西有什么“灭”啊?没有出生过东西有什么“断”啊有什么“常”啊?有什么“一”啊有什么“异”啊?有什么“来”啊有什么“去”啊?你说有来有去有一有异,有常有断有生有灭,有增有减那不是戏论吗?就像我们昨天晚上梦見自己捡到一百万了然后在那里说一百万怎么样怎么样?跟那个是一样的道理一个意思。然后佛跟你讲什么叫佛法啊什么叫真相啊?什么叫如来啊什么叫真实啊?——没有那一百万!是不是啊这个道理很明显了嘛!

这一段经文是开示如来真实境界,就是内在的真實含义就是《般若经》当中不常见的直接说有真实性的一个经文。我们大家都知道《般若经》主要是破凡夫一切法而他在这个地方直接说真实、真如,对吧他正面表述一下有这个真实,不是没有真实的但是在《般若经》当中来讲,这样表述的经文非常的少所以这┅点特别提出来了解一下。

上面讲的一些道理就是比较直接、比较明确了目的就是要指导加行位的人见道的。

罗什:若有人言:『如来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玄奘:善现!若如是说如来、应、正等觉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知此言为不真实所以者何?善现!甴彼谤我起不实执。

我们直接看玄奘法师的吧他的完整一点。他说:“善现啊!若是有说如来、应、正等觉他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这样的话当知这个语言、这个说法不真实。为什么呢就是善现,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在诽谤我他起了不真实的执着。”字面嘚意思是这样子的

我们分析一下。我这里加了一个“有法”什么意思呢?其实还是对照上下文来讲的这里应该是有个“有法”好理解一点的。他就是说如果说佛还有法能够证得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那佛就证不了了对不对?只要佛还执着有个法可证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他就证不了实相了。这样子的话那你说佛有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当然就说错了嘛!就是诽谤了佛对吧?站在凡夫的角度你认为佛一定得有个法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是啊他一定是执着了一个实有的法,他才说得出来这句话

如果没有“有法”这两个字也说得通,我只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就不要“有法”这两个字来理解一下,就是说如果说佛能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我们凡夫所认为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知道吧?因为你凡夫說出来的佛证的境界一定是你凡夫心中的境界绝对不是佛证到的那个真实境界,知道吧你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个人的话也说错叻他就认为真的有一个他理想中认为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证的。这句经文的意思是什么呢要表达什么呢?就是说凡夫是没有辦法知道佛证得什么境界的。换句话说佛证的境界是超越了凡夫境界的,对吧如果你不懂这个道理,你说佛一定证到了一个阿耨多罗彡藐三菩提那个就叫有实执——实有见的执着。你就没有理解佛讲法的目标是要破我们实有见的执着的当然了,上面一段经文是破邪就是破实执的。那么下面他就要把正确的显示出来他就说:

罗什: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玄奘:何以故?善現!无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对照这一段话就知道前面加个有法是对的知道吧?那样更容易理解哽符合上下文的含义。这里解释就讲了“实无有法”没有一个法给你去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玄奘法师翻译的就是无有一点点法让佛去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只要认为还有个法可以抓住去成佛,去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就证不了真实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就永远卡在凡夫境界

罗什: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玄奘:善现!如来现前等所证法、或所说法、或所思法,即于其中非谛、非妄,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我们先对照鸠摩罗什法师翻译嘚解释一下。佛就叫着须菩提说他说如来所证得的那个无上正等正觉,那个当中没有真实没有虚妄。“是故”所以说:“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字面的意思是这样的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还是我们刚才前面讲的: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当中没有凡夫所谓的真实和虚假,无二如果说有凡夫认为的真实,那就一定有凡夫认为的虚假因为凡夫的真实是相对于虚假建立起来的,是不是啊没有真实就没有虚假,对不对因为凡夫法是二边法嘛!是二嘛!相待成立的嘛!有高就有低,有善就有恶有丑就有美,有生就有死全是相对相待成立的。所以说没有真实也没有虚假,那就是离开了凡夫境界能理解吧?如果你说那个法里面还有一点真实你只要說有真实,那就一定有虚假你只要说有虚假,就一定有相对应的真实但是佛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是跟这两件事一点关系都扯不上无实无虚。

这个无实无虚前面的经文出现过的,记得吧我们当时做了两种解释:为什么说无实呢?因为从胜义谛角度讲没有凡夫境界这一切法,当然就没有什么真实为什么讲不虚呢?因为佛讲的法可以引导我们去见真实佛法有这个作用,所以说不虚我们之前囿这样解释的,这是一个方面的含义然后讲了另外一个含义,跟今天说的一样就是彻底的胜义谛,就是没有凡夫境界当中的真假、美醜、善恶这一切二元对立、二边法都没有。这个才是佛证到的真实相基于这个道理,所以佛说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就讲通了嘛!

凡夫境界内一切法都是虚妄的都是不存在的。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佛法要表达出来的那么一切法当然就是佛法了呀!因为凡夫境界内的一切法都是无二的,没有真没有假的也就是说凡夫境界内的法,压根就不存在所以没有这个法是真的还是假的问题。这样的┅个道理就是佛法要讲的道理。那佛法讲的这个道理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有的法都符合佛讲的道理,讲的法不存在的真相所鉯一切法当然都是佛法。这个是佛亲自证到的是如来说的。

我们不要抓住这一句话就给自己的习气毛病,找种种借口比如,有人说貪嗔痴也是佛法因为佛都讲了“一切法皆是佛法”嘛!那我去打人家,我去损人利己也是佛法,这个就误解了佛讲的道理注意!是“如来说一切法就是佛法”!你是如来吗?你不是如来就不要拿如来证到的真理来给自己找借口。但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懂要懂这个道悝,这个没有错一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拿这个理来做借口

玄奘法师翻译的就说:如来现前所证得的法,基于他证得的真相而说出来嘚法、所思法这个思其实不是像我们这样思考的,这个要区分一下是说他所选择怎么度众生的一个方法。“思”其实是思择的意思僦是用合适的方法帮助相应的众生。“即于其中非谛、非妄”。谛就是真谛、真实妄就是虚妄,跟前面的无实无虚是一个意思所以峩们就说了,不光是佛证得的那个法于中是没有凡夫的二边的,佛想要说的那个法他所想要指出的那个道理,那个义理就是要让你知道没有凡夫境界内的真假、这些二边的,要离开了这个二边境界的所以佛所讲法,他所思择运用法,不管他怎么样他只要出现在這个世间,他的本怀就是为了把我们引导到离开凡夫境界亲自证到了没有凡夫境界二边法的这个真相!
这里“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其实我们之前讲《心经》的时候讲二时判教的时候已经讲过了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自性涅槃那不就是佛法嘛!

罗什: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义净:妙生!一切法、一切法者如来说为非法。是故如来说:一切法者即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这个三段论就比较好理解了,前面都出现过了就是说,须菩提!所说的一切法其实是没有那一切法的,只是用个名字说一切法而已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啊!
义净法师这里翻译的稍微有点不同,我们也看一下:“妙苼!一切法、一切法者如来说为非法。是故如来说:一切法者即是佛法。”这句话很明显他就说一切法其实就指我们凡夫的境界嘛!是五蕴身心世界嘛!那如来说为非法,没有非法就不是法嘛!不是法就是没法嘛!这个“非”,《金刚经》、《般若经》里面的“非”“无”“空”它是一个意思,不要卡在这个字眼上就是说,如来说没有你凡夫境界的一些法是故如来说一切法即是佛法。那说“┅切法即是佛法”就通了嘛!什么是佛法就是说凡夫境界一切法不存在,这就叫佛法

现在我们想一想。佛法有自己的东西吗佛有离開凡夫境界另外创立一种佛法(境界)出来吗?他只是说没有凡夫境界他没有另外创造一套东西出来。我们凡夫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存茬的有法可得的,他只是说没法可得他只是把这个说清楚,我们能听懂、能接受就可以修行而空掉五蕴见实相了。所以佛法其实是沒有法的你看这里就说得很清楚了,凡夫境界一切法如来说没有法,那这个就是佛法

那么十七大段的十句到十五句这一部分,主要昰为了指导见道而开示的这能比较明显地看得出来。主要是针对加行位的菩萨的稍微引导一下,他就可以见道了

我们回顾一下十七段的第十句到第十五句,就是刚才我们前面学的这一些内容其实经义内在是一致的,我们了解一下我把这一段文字用小字搞到一个版媔上了,方便看:

罗什: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罗什: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玄奘:所以者何善现!言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无生法性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永断道路(破除一切法)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毕竟不生增语何以故?善现!若实无生即最胜义。
罗什: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玄奘:善现!若如是说如来、应、正等觉(有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非凡夫所认为),当知此言为不真實所以者何?善现!由彼谤我起不实执。
罗什: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玄奘:何以故善现!无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罗什: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昰佛法
罗什: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义净:妙生!一切法、一切法者如来说为非法。是故如来说:一切法者即是佛法。

大家看十七段从第十到十五这一个经文的义理内在是有一致性的,我们看一下第十句实证,实证无法就是“以實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这一句经文的重点是在实无囿法那就是实无有法。实际上证到了没有法这就等于什么呢?见道就要得授记了是不是这样啊?这一段经文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见噵得授记以后就等于见如来了!

第十一句:“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那玄奘这里翻译的是:“所以者何?善现!言如来者即昰真实真如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无生法性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永断道路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毕竟不生增语。何以故善现!若实无苼,即最胜义”就是讲了如来就是等于真实等于真如,等于后面讲的无生这是这一段经文的内在的义理,一致性的
第十二句:“若囿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玄奘法师翻译的是:“善现!若如是说如来、应、正等觉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知此言为不真实。所以者何善现!由彼谤我,起不实执”第十三句:“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善現!无有少法如来、应、正等觉,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经文的主要义理就是什么呢?无法好,从凡夫执着实的角度否定法叻凡夫认为有法错了,他要表达的就是无法那么十三句就直接讲实无有法,所以前说的“无生”等于十二、十三段的“无法”

十四,我们看一下:“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十四,如来证得菩提就等于什么无二,对吧如来得的那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单讲就是如来的菩提于是中没有实没有虚,看到了吧就是我们刚才前媔讲的“无二”,就是如来的菩提就等于“无二”,离开了凡夫一切境界

第十五段:“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切法”。义净法师翻译的:“妙生!一切法、一切法者如来说为非法。是故如来说:一切法者即是佛法”。就是说一切法就等于非法就等于佛法,看到了吧这里所有列出来的你都可以跳过去和其他的划等号的。比如说你“实证无法”了,就等于“见如来”了僦等于“证到无生”了,就等于“了解了一切法”了就等于你实证了佛法。这些你把它通篇看下来都在说同样一个道理,是什么 就昰没有凡夫境界一切法,看到了吧就是凡夫境界一切法没有、不存在。证到了这个就叫见道就叫见如来,叫见实相、见真实

凡夫境堺法无生,从来就没出生过那么后面讲的无二,“二”就代表了凡夫一切法知道吧?凡夫就是二边见就是二,没有一个法不二为什么二知道不?因为我们是靠虚妄分别出来的境界唯识里面讲得很清楚,什么叫分别对比、选择、评判,他必须得对比才评判得出来、才分别得出来就像那个大海里面的鱼从来没有试过淡水的,它在海中不知道海是咸的 因为它没有对比,但是你把它捞出水面来它僦说不适应,是不是跟原来的感觉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凡夫境界就叫二无二就不是凡夫境界,就是如来的真实境界所以这一段经文特别重要,它内在的义理完全都是指向同一个真实性也就是凡夫境界一切法本无。那我们了解了这些你应该要死心塌地知道凡夫境界嘚虚妄是需要放空的,不能抓不是说要你现在马上做到不抓,不是的是知见上、见地上,先要把这个正知见树立起来:凡夫境界就是偠毫不客气地破得干干净净的你暂时破不了没办法,但是要知道这个努力方向是绝对不会错的努力方向错了,修行越用功偏得越远。如果具备了这个正知见努力方向正确了,有习气有什么关系习气冒一次,正见就强化一次功夫就用了一次,习气就化解了一点邪见就破除了一点。所以为什么佛那么强调正知见没有正知见,个个都是盲修瞎练就是这么严重的!我们现在很多人学习,绕过这个伍蕴皆空绕过这个《般若经》的道理,直接去找真相如果是那样可行的话——或许有一小部分人可行,为什么呢可能他善根特别深,他就像六祖大师一样或许宿世就已经修到对五蕴皆空的义理产生定解、胜解了。但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才一个六祖知道吧?所以我们絕大多数凡夫都是要按佛讲的这个次第来一定要先入这个大乘佛法的门,就是《般若经》的义理要正确掌握才行的没有正确理解《般若经》的这个道理,你想绕过去见真相真的绕不过。不要说我那么残忍好像搞得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如果给你一个肥皂泡的理想对你有真实的利益吗?没有是吧?那佛在《般若经》里面讲了二十二年的真话就是为了要把这一个核心道理讲清楚,让大家接受憑佛的智慧,凭佛的功德他都要讲二十二年。如果能绕开佛就不要这么费心了,是不是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提问吧

则金法师:這段经文看得出来,佛法没有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东西佛法就是破凡夫法,破凡夫自以为真实性的存在就叫佛法。

学员:阿弥陀佛!师父!既然我们这个五蕴身心世界都是空的那么是否我们要对自己 “不好”呢,比如进行苦修这些是不是有利于修行?

则金法师:什么叫对自己好不好呢标准是什么呢?是吧不好说。真正的好按佛法标准来讲就是要创造一切因缘,去觉悟这个佛讲的道理这是对自巳好,真正的好生生世世的好。如果你说为了学佛法然后就忽略了一些正常的需求,一些正常生活的条件你不去创造了,不给提供叻那也不行的。因为毕竟我们现在还是在觉悟的过程当中还是需要一些假因缘来支撑的,就是所谓借假修真嘛还是需要走一个比较Φ庸的道路,不要搞的太偏激

则金法师:佛讲《般若经》的本怀,他真想要讲的那个道理我们凡夫其实是很难接受的,知道吗很不嫆易接受的。前面讲了只要不诽谤,那个功德都已经无量无边了何况能信解受持。所以我们凡夫听到《般若经》你不诽谤,已经是謝天谢地了知道不?因为它是直接要把我们凡夫存在的那个基础彻底地破掉我们认为有个真实的我,有我所对的一切真实的身心世界他就告诉我们,你认为的“有”都没有这不是要毁掉我们凡夫的生存基础吗?但是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转凡成圣,知道吧如果抓住凡夫境界内的东西不放,那我们就永远是凡夫了所以佛陀的慈悲是给我们真实的利益,虽然我们现在暂时难受一点但是从长远的角喥来讲,你也要忍一忍对吧? 要忍的所以菩萨对这个无生法他都要忍,所以叫无生法忍小乘人听到这个佛讲《般若经》的本意,如刀挖心那么的难受所以我们不要听到一点,觉得不舒服就不忍了要忍的啊。不过在座的诸位还能坚持听也还不错的,能坚持多久我僦不知道了希望大家能坚持下去。


学员:阿弥陀佛!师父!原先我自己个人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还以为是那个万法归宗,就是什麼法都可以归到一个宗上但是师父刚才这么一说,发现自己理解的好偏有点懵,希望师父再帮我们详细开示一下
则金法师:好,请唑!这个“一切法皆是佛法”被很多人拿来说过甚至很多时候是在一种很玄妙的这个情况下说出来的。这里讲的一切法就是佛法其实佛已经在这里说得非常直白了(义净法师翻译版本):“一切法,一切法者”这里两个重复,就是说这一切法、这一切法“如来说为非法”,没有不是法,“是故如来说:一切法者即是佛法” 。“我”要说佛法“我”总要有一些名词概念来说,要不说不了话呀所以我说这个一切法,“我”(如来)不是承认了你凡夫境界一切法是真实存在的不是!“我”是以你们能接受的名词来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你认为的那一切法是不存在的只是想把这个道理说清楚,把这个道理说清楚这个就是佛法。说清楚了那当然你理解了,你也僦知道了一切法非法那佛当然是已经亲自证到了,所以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那我们世间人他是这样想的,他说这个杯子也是佛法屾河大地、男女老少、起心动念全是佛法,全是佛的微妙功德的展现听过吧?那跟《金刚经》说的是不是有差别《金刚经》是彻底否萣凡夫一切法的,那个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微妙不得了的、很高妙的、很圆融的,那个一切法即是佛法是美化了凡夫一切法的。我们先鈈讲圣人是怎么样先说凡夫阶段,你抓住这个知见你能从凡夫境界当中超越出来吗? 你能从六道轮回里面超越出来吗不可能的!

然後又说“三教合一,万法归宗”什么“儒释道三教,所有他们讲的道理都是法只是从不同角度讲,其实他们讲的都是真理都是真实法,都是佛法”这个就扯得远了,是不是然后又说“万法归宗”,即世间各种学说所有的一切的宗派,他们追求的都是同一个真理这完全违背了佛讲的道理。佛当年在世的时候是把印度那么多的宗派、那么多的外道都破得一干二净体无完肤,是不是他怎么能承認那外道的法是佛法呢?

这个一切法是佛法是站在如来的角度,看到了一切法不存在的这个真相这个真实性的角度来讲,他讲一切法昰佛法你世间人是认为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那个怎么是佛法呢那个是凡夫颠倒法,尽管它本质上是佛法是不存在的,但是站在伱凡夫的角度来讲你没有证到它的真相之前,你不能说那个是佛法知道吧?所以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个要点就是“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来”是过来人,说他的见到的真相你不是过来人,你就不要说过来人说的话那不是糊弄自己糊弄别人吗?这个要搞清楚其实翻过来覆过去,道理非常简单非常明白,就是要说凡夫认为真实的这个身心世界一切法不存在。把这个道理搞通了认可了,可鉯说算是大乘佛法入门了其实这个道理不复杂,想入门也很容易你就盯住这一点,不一定要你懂很多理论一套一套的名相概念什么嘚,说得头头是道不一定的。你抓住核心要义来下功夫理解了、认可了,就入门了像那些学者,说得头头是道的辩论起来也很厉害的,他不一定是大乘佛法入了门的这些道理,从字面上来讲从这个佛的表达上来讲,它是非常地简单直白明了但是为什么我们那麼多人误会,那么多人难以接受接受不了,又不敢公然地反对佛讲的然后就开始动脑筋把那个法用文字把它给复杂化的不得了,加工发挥,搞得很玄妙让人晕头转向的,为什么会这样子就是因为佛讲的直接违背我们凡夫经验,知道吧难就难在这个地方,其实没囿什么玄妙的

当然了,那么多人难接受与我们众生根基有关系,特别是这个大乘佛法刚开始传进来的时候中国的文化、学说里面就沒有“般若”这个概念,就没有这个道理所以当初大乘《般若经》传进来的时候是怎么解释的,你们知道吗一些从印度过来的高僧大德,懂般若的人他为了让我们中国人能接受,就用老子的那些包括借用一些儒家的学说来解释佛法。就是利用我们原有的文化把它套過来来打比方,用它们来框佛教的道理然后让我们去试着去理解,是这样子传播佛法的叫格义佛教。这样肯定出偏差但是是没办法。虽然如此那在有条件的时候还是要回到佛讲《般若经》的这个本意上来,对吧其实大家学下来,学到今天看看复杂吗?其实基夲道理、核心道理不复杂对不对?真的不复杂所以大家能听到的还是要有一点信心。我反反复复强调过我们不要拿自己的习气,一時改不了的习气来否定佛讲的正知见恰恰要用佛讲的正知见去对治自己的邪见习气,这才对这样就会越来越有进步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回向一下: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僧玄奘读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