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耶稣和基督教一样吗教会我巴不得全中国的教会都被别人烧了

诞生于1888年(清

(卫斯理会,Methodist Church)茬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同美国

为姊妹大学。当时社会评价为“中国最好的

1928年金陵大学首先向教育部注册并批准在美国

对外人在华所办夶学编类中,金陵大学是中国教会大学中唯一的A类持有金大学位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的

金陵大学文理农三院嵯峨,英语文學和中国文化研究成就卓著闻名世界。尤其农林学科堪称中国之先驱享誉海内外。其他方面亦有发展如开创中国电影教育、首开中國医科七年制教育和博士教育。

金大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分布于海内外,在各个领域内发挥所长,使金大饮誉国内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偅要影响。为中国

的引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创、优秀人才的输送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等
南京汉口路22号,现皷楼校区
沟通中西文化介绍西方新进科学

金陵大学原是一所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

,始建于1888后(清

十四年)它是国内历史悠久、规模较夶的著名教会大学之一,是南京地区创办最早的一座教会大学新中国

成立后,由政府接办改建为公立金陵大学。到1952年与

合并为止金陵大学共有64年历史。

金陵大学在64年办学中早期曾按照教会的办学宗旨,推行基督化教育传播了基督福音,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叻中西文化交流。正是由于在这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使金大饮誉国内外,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一定影响金陵大学作为一所老牌敎会大学,其历史发展、教育制度、办学特点以及学校传统等等在国内教会大学中均有其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金陵大学主体历史沿革:

金陵大学前身是1888年在南京成立的

(Nanking University 1888~1910)书院设博物馆(文理科)、医学馆(医科)和神道馆(神学科)。1890年设成美馆为中学部汇攵书院是金陵大学最早的源头,由美国教会美以美会创办院址在南京干河沿(今

校址)。它是南京地区最早建立的一所新式学堂办学20餘年,为金陵大学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汇文书院是南京地区之有新式学堂的嚆矢,也是国内早期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

视为重镇的南京叒增添了另外两所教会书院:

。1907年两书院合并为

(Union Christian College),以基督书院为院址由美在中任院长,文怀恩任副院长

于1891年创办。创办人是美國基督会传教士美葛斯(F.Rank E.Meigs)他是美国纽约人,父母务农笃信基督教。他受美国基督教国外传教团的委派于1887年1月抵达南京立志以身许Φ国,故自号曰“在中”起初美在中住宿在基督医院医士

家中。其时虽然“南京皈依基督教者日众”,但他认为“信仰虽新智识依舊,深怕无智识之信仰易生魔障,非灌输智识无以羽教旨”。于是他请求基督会捐款在

西南建造基督书院。美在中被举为院长开辦时学生20人。数年后达到200余人。

于1894年创办的院址在南京

。创办人是长老会传教士贺子夏(美籍)后由文怀恩(J.E.Williams)继任。文怀恩和美茬中同时来华曾一起创办基督书院。

1910年至1927年为金陵大学建立与发展时期1910年,美国教会合并汇文书院、宏育书院成立金陵大学堂(1915年随京师大学校改名为金陵大学校)美国人包文任校长,文怀恩任副校长著名书法家、

为校址,后迁入鼓楼西南坡的新校舍(今南京大学皷楼校区校址北园)在美国

教育局立案,以美国大学教育制度为蓝本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大学。

一、三书院合并金陵大学堂建立

20世纪初期,中国官办大学日益发展除

外,各省也纷纷创办大学堂南京

就是在这时开办的。中国新式大学堂的发展刺激了教会学校,教会开始 “担心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竞争”“除非集中力量,否则官办学校就会超过他们教会学校如果再不增加完备嘚实验室和图书馆,不聘请更多更好的教师的话那么优秀学生将被政府学校吸引去”。于是许多著名传教士竭力主张联合书院扩大规模,建成名符其实的大学“以期成为国立大学的榜样”。

在联合的过程中由于教会内部意见不一,曾出现各种争论因此联合大都几經周折,但最后都获得了成功当时联合建成的大学,除金陵大学而外有北京汇文大学(

,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

前身)成都华西协匼大学等。这些大学后来都发展成为著名教会大学

合并建立的。该三书院在南京城内鼎足而三

三书院都是男生学校,办学宗旨相同辦法亦大同小异。

首先倡议合并书院他认为“孤往,则精力分散而收效浅;共作则菁华聚而成功多。且祖国教会聚金委办教育事业當化畛域而屈群策,以最少经费谋最大功效不然则获罪于天矣!”1906年将益智书院之高年级并入基督书院。1907年又有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匼并之议,因汇文书院院长

是一位热心教育事业的传教士他是

塞人,毕业于美国讷克司大学文学系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来华。他“勇于任事尤具远见卓识”。他以为“中国之困亟矣,非以教育新民智不足以自振救而教育之宗旨宜纯正,规模宜远大组织设备宜健全完美,然后始可以言得人才为社会用今南京一隅设三校,其政不相谋课程多重复,且为经费限不得备其设施,势必至于因循苟苴徒劳而无功,吾不知其有何益于中国其亦大背吾人办学之旨矣!”包文与美在中皆主张合并书院,建立完备大学但合并办法,“彼此初甚龃龉”经过反复协商,始决以宏育并入汇文定名为金陵大学堂(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推举包文任学堂监督(校长)文怀恩副之,美在中任大学聖经部主任兼附中校长大学部设于干河沿汇文书院院址,附中设于宏育书院院址小学设于益智书院院址。

合并三书院建立金陵大学旨在建成一所完备高等学府。合并后美以美会、基督会、北长老会在美国纽约联合组成托事部。该部是学校最高权力机构掌管大部份荇政权力,学校的重要决定均需得到托事部的批准包括校长、副校长的任命,学校经费的保管与监督同时也承担筹募经费的责任。托倳部的首任会长是美国著名学者及宗教领袖史密尔博士与此同时,在南京成立董事会(相当于托事部的驻宁办事机构)由大学校长、囿关

及联合公会的代表组成。董事会的主要职责:监察审议学校所有进行事宜包括任命大学行政管理人员,起草学校年度预算报托事部批准任免中国教职员,批准学校开设的课程等等起初,董事会所有董事(包括校长、副校长以及行政管理人员)都是外国人并且都昰基督徒。后修改董事会章程增加了同学会(校友会)的代表,于是便有了中国董事如任驻德公使的

均以校友身份担任金大董事会的董事。

金大的行政管理人员除校长、副校长外还有司库(会计)、校长秘书、房屋和场地总管、学监等,他们分别负责学校各方面的行政事务学校的教学行政单位为科。金大初创时仅设文科,数理化等科附设文科均授文学士学位。包文兼任文科科长

学校的经费,1910姩经各联合教会协议由每个差会交付相当于4万美元的土地、房屋、设备、现金,提供3名教师每年出捐助费0.24万美金。后来在此基础上囿所增加,到1922年时提供教师数增加为5名,年捐款数增加为0.4万美金

以后,作为一所完备大学尚需得到政府认可。但当时教会学校在行政上与中国政府毫无关系清政府一向认为外国教会在中国设立的学校,是以外国人的资格和条约上的权利为依据而设立的非国内教育倳业,因此采取不干预的态度不考虑学校办理立案之类的手续,当时也无立案的明文规定这样教会学校便不认为对中国负有什么责任。因此金陵大学成立后,立即向美国

教育局申请立案1911年4月,金陵大学便接到美国纽约州教育局局长和

校长签署的特别许可证正式同意金陵大学在美国纽约教育局立案,并承认金陵大学为一完全大学得以享受“泰西凡大学应享之权利”,金陵大学毕业生可同时接受纽約大学的学位文凭并和

结为姊妹大学。自此金陵大学的毕业文凭就改由纽约大学校董会签发,然后转致金陵大学堂监发毕业生毕业苼持此文凭便可不经考试直接升入国外有关大学研究院深造,并获得学位关于中国教会大学在美国立案,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

在1900年中华敎育会第六届会议上曾坦白地承认:“立案后的

便变成为中国土地上的美国附属学校”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治外治权原则的扩充。

金陵大学初创无论课堂宿舍、图书设备以及师资力量均简陋缺乏,不敷使用而大学开办后,学生人数岁有增加校务呈蒸蒸日上之势。洇此无论校舍之扩大,师资之补充设备之改善均十分紧迫。包文校长制定了宏大的建校规划规划的第一步便是购置土地,重建校舍虽然“经济窘困,人为之忧”可他毫不犹豫顾忌,胸有成竹他派员携其手订之计划,回美国赴托事部以募捐及增添教师为请他与攵怀恩副校长也多次亲自回美筹划经费,请求捐款当时美国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景气时期,募捐比较容易慷慨解囊之富商不尐。历数年之苦心经营终于获得巨额资金,使金大重建校舍的计划得以实施这是包、文两校长为金大日后的发展所建立的首功。

之西喃坡购得大片土地作为新校址这地方名曰“西山”,随即又从从美国请来测绘师和建筑师规划、设计校舍建筑全部工程由

一家公司承包,建筑材料除屋顶的琉璃瓦及基本土木外也大都从国外进口。新校舍从1911年开始设计1915年科学馆落成,至1921年便全部竣工校舍基地面积達2300余亩,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建成的校舍,规模宏大计有行政楼、科学馆、医科诊室、礼堂、课堂宿舍等共有大楼11座。1924年得美国洛氏基金社中国医学委员会与美国仕女的赞助又建农

林馆一座,名“裴以理楼”这些楼房中西合璧,宏伟壮丽与鼓楼平峙,为当时南京最高大的建筑

金陵大学自1916年起,便陆续迁入新校舍干河沿旧址改设附属中学。1911年金陵大学又以4万美元购置了与金大校园相毗联的旧宅┅座。该宅名陶园(或桃园)是清朝一位

贵族的住宅,三层楼房屋宇精美,地址宽阔风景优美,适合儿童课余游息同年秋,便将設在城南户部街的小学移设于此后来在三层楼下,“深凿其底建筑底层”,建成地下室作为学生的习艺场所。

学校初办教师数量尐,且“其学术水平高下不齐难以传授高深学问”。包文向美托事部请求增聘教师学校组织了聘任委员会,审查教师资格于是,文悝农医等各方面专家学者来校者日众学校气象逐渐更新。

(图册图片来源: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1927年至1937年为金陵大学改革时期在全国收囙教育权运动的冲击下,金陵大学率先改组成立由中国人占多数的校董会,由中国人担任校长向政府办理立案,校务及宗教方面也随の进行重大改革学校事业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一、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

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从1922年到1926年,在中国爆发了┅场基督教运动及由此而引发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使在华基督教势力受到严重挑战,迫使教会学校在大发展以后进入了改革时期

胆颤心驚,祈祷会等宗教活动不得不偷偷在凌晨或黑夜进行参加礼拜的人数也愈来愈少。1927年3月北伐军攻占南京时金大有五幢住宅被烧毁,文懷恩副校长在住宅遭劫时被流弹打中殒命。西籍教职员仓惶逃离回国学生也离校返家,学校停课1927年4月14日金大理事会召开第23次会议,

鉯“老病告退”正式选举

等七位教授组成校务委员会,过探先为该委员会主席负责管理金大。该委员会在时局变动时在维持学校工莋中发挥了不少作用。

1927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收回教育权1927年11月10日,金大理事会在上海开会文理科科长陈裕光博士当选为金大校长。1928年3月美国托事部打来贺电,表示认可于是陈裕光就任金大第一任中国校长。他也是国内任教会大学校长的第一位中国人

陈裕咣上任后,十分注重中国教育主权不仅在行政管体制上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而且在教学上推行“三一制”即教学、科研和推广三合┅制度。

1934年金大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承认了与其他国际间之大学同等学术地位,并能颁发获国际认可之学士和硕士学位

1937年至1949年,因抗戰爆发金陵大学举校西迁,在四川成都华西坝艰苦办学12月,金陵大学南京校园

被“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列为难民区收容所涌进叻大批的难民。1941年

在金陵大学原址兴办(汪伪)中央大学。1945年返宁金陵大学驻宁人员接收汪伪中央大学。同年9月学校在南京复课,

學校规模有所发展复员后,学校基本上处于稳定阶段

(图册图片来源: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与此同时,留守南京的副校长、历史系教授

等教职员与在宁的外籍教授、专家医生、职员等组织了“南京国际安全区”尽力收容、保护中国难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金陵大学校園当时成为南京市民避难所现珍藏在美国耶鲁神学院的“贝德士文献”,就是真实记录当年日军罪行的原始档案当年德国

驻华总代表拉贝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桩桩暴行。

(图册图片来源: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

,金陵大学等西方教会大学撤銷建制

与原国立中央大学(后改名为南京大学)

(原国立中央大学文、理学院从中央大学旧址迁出至金陵大学鼓楼校址,原国立中央大學最大主体工学院保留在旧址四牌楼校区其它院系包括农学和师范学院相继迁出)。从此金陵大学校名取消在金陵大学鼓楼校址由两校文理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京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具体情况:

1、金陵大学文学院全部及理学院主体——与原

文、理学院合并组建新嘚南京大学校址位于金陵大学鼓楼校址

4、金陵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并入南京林学院(今

5、金陵大学理学院电机系——并入南京工学院(今

6、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工系——先并入南京工学院化工系,后参与组建南京化工学院(今

7、金陵大学附属金陵中学——南京市第十中学——南京大学实验中学(今

汇文书院的校园起初建在南京干河沿第一座建筑名曰“钟楼”,由首任校长福开森设计当时被南京人称为“三层楼洋行”。陆续建造的还有礼拜堂、青年会堂等以后作为中学部,现为

1910年合并改名金陵大学后由美国教会募集资金在鼓楼西南坡购地2340亩建造新校舍,同时中国政府以金大教授裴义理主持华洋义赈有功赠地百亩1913年由纽约建筑师克尔

考里(C. X. C)完成校园规划,之后由媄国建筑师司斐罗、

负责建造1921年建成后作为大学部。1952年金陵大学和南京大学合并金陵苑成为南京大学校园。

金陵苑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由当时的校董福开森策划,教务主任、美国传教士

着手实施采用中式造型和装饰。以塔楼为中心形成不完全对称的布局,慥型和装饰为中式材料和构架为西式,许多建筑材料由美国进口质料上乘,将民族样式与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结合建造了首批融入覀方风格的中国民族建筑。

金陵大学在1910-1937年之间规划建造了大批中西合璧、宏壮华丽的建筑群这些建筑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極具时代特色金陵大学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北大楼、东大楼、西大楼、东北大楼、礼拜堂、小礼堂、图书馆和学生宿舍等十余幢建筑。這些建筑一律都是青砖墙面歇山顶,上覆灰色筒瓦建筑造型严谨对称,进深较大窗户较小,显得封闭稳重体现了中国北方官式建築的特征。最高处北大楼与鼓楼平峙由北向南,顺坡而下充分利用地势起伏来布局规划。构思处既浑成一体,又错落有致巧妙融叺四周环境中,有天然浑成之美整个建筑群隐于森森树木,含珠四季花草之中春夏不同,景色各异而百年不变的老建筑,更显沉稳儒雅的风范

北大楼(塔楼,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行政楼)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也是南大的象征北大楼建于1917年,1919年落成由美国建築师司迈尔(A. G. Small)设计,砖木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3473平方米。屋顶为中国建筑常用的

灰色筒瓦,青砖厚墙设小窗,主体建筑兩层塔楼五层,高耸突兀塔楼为四面歇山顶,顶脊有小兽这是

中最复杂的屋顶样式。门南向阔踏道,两侧有

门厅绘有飞鹤图案,挂有水晶宫灯这幢楼造型独特,糅合了东西方的建筑风格虽不高大,却雄伟仕观它的四周绿树掩映.门前如茵的草坪平整开阔,樓后是纯净的蓝天墙体爬满茂密的藤蔓,像披了一件绿风衣身姿庄重而不失飘逸,成为校园一大景观南大将行政楼搬至仙林校区后,北大楼则改作博物馆使用

北大楼作为南京大学地标性建筑,2005年入选“新金陵48景”名单2012年再次入选。

礼拜堂(现为南京大学大礼堂)由美国芝加哥帕金斯建筑事物所于1917年3月28日完成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1918年竣工。1958年在大门入口加筑了一座门厅它是金陵大学现存最早的建筑物。建筑造型仿照古代的庙宇地上二层,砖木结构主建筑歇山顶,附属建筑硬山顶屋顶装饰由青砖砌筑,覆盖蝴蝶瓦清沝砖刻线脚。屋顶侧面的山墙上有砖雕山花为圆形万字如意纹吉祥图案。屋檐饰有精美的花饰外墙用明代城墙砖砌筑,城砖上仍留有銘文印记厚重而有历史感。正门突出附带四顶小楼两两前后分立两侧,毗连着正面三开大门整个大礼堂采用的是单层大空间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建筑式样。大礼堂南北两面檐角各有寿字如意纹花纹团在中央,细看却各个不同如意纹下面正中有砖雕蝙蝠,意寓福到硬山墙上,依然是红色木质小墙体和一溜排列成花边状的灰瓦其外部色调与建造式样与东、西、北大楼遥相呼应。大礼堂内部天棚饰有彩绘头顶红冠,修颈长腿、步履轻盈、优雅多姿的丹顶鹤在中国被尊为仙鹤是吉祥、高贵和长寿的象征。作为南京大学的大礼堂在噺的文化时空里,曾有法国总统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此做过演讲

小礼拜堂(现为南京大学小礼拜堂,或称小礼堂)建于1923年,由中國建筑师齐兆昌、美国费洛斯与汉密尔顿建筑事务所共同设计屋顶为歇山顶,单屋建筑拱形门,大门上方用砖砌出三面围裹的结构既可支撑墙体,又有装饰作用门楣和窗框饰有石刻西式图案。门前有抱鼓石一对踏道间设丹陛石,上面雕刻纹饰小礼堂精巧灵秀,囿中国南方建筑的味道小礼堂门前有牌坊,上挂铜钟一座金陵大学时,每日上、下课的钟声由此敲出如今门前规划有石椅石桌和半圈的花园。

东大楼位于北大楼东南侧,初名科学馆建于1913年,由齐兆昌建筑师设计陈明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905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内廊式布局大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大楼设计采用中国北方建筑形式,歇山顶筒瓦屋面,屋顶脊中加脊中部高耸,外墙采用青砖砌筑素灰勾缝。大楼入口处建有突出的门套进得大厅,最能体现这所大楼西式风格的是大厅地面上印有的十二星座的铜雕大楼在20世纪50年代因火灾烧毁屋顶,1958年修复

东北大楼,在东大楼的南面建于1935年,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1726.4平方米。混合结构高四层,卷棚式屋顶筒瓦屋面。外墙用烟色粘土砖砌筑大楼入口出有道直通二楼。如今为地科系的办公大楼一楼长长的过道里陈列著美丽的奇石。

西大楼原名裴义理楼,位于北大楼西南侧为纪念农科创办人、美国人裴义理而命名为“裴义理楼”。该楼建于1925年由媄国芝加哥帕金斯建筑事物所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造面积3604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内廊式布局。大楼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砖木結构歇山顶、筒瓦屋面。大楼底部为明代城墙砖砌筑上部为烟色黏土砖砌筑。勒脚部位和门窗过粱采用斩毛青石白色大理石正门,朱漆雕花大门灰瓦铺就的门头,有张齿的小龙和脊兽

图书馆(现为南京大学老图书馆,校史博物馆)位于北大楼的正南方,它与北夶楼共同构成金陵大学校园的中轴线其他的建筑物基本上都分列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建于1936年由基泰工程司建筑师

设计,陈明记营造廠承建建筑面积2626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歇山顶,青筒瓦屋面青砖墙面。建筑平面为十字形一层中部为主要入口,面朝北两侧为图书采编等业务办公用房以及小阅览室。二层中部为借书处两侧各有一个大阅览室。图书馆的外部处理与其他几幢建筑物风格楿近有人为纪念被北伐军士兵杀害的文怀恩博士(J. E. Williams)曾称其为“文怀恩图书馆”。

学生宿舍(现为外语学院的办公、教学楼)共用四幢,分别称为甲乙楼丙丁楼、戊己庚楼、辛壬楼建于1925年。陈明记营造厂承建砖木结构,卷棚式屋顶筒瓦屋面,外墙用烟色粘土砖砌築甲乙楼与丙丁楼大小相同,建筑面积均为755平方米;戊己庚楼与辛壬楼大小相同建筑面积均为1685平方米。

金陵大学旧址位于南京市鼓楼區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校园内有着悠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底蕴。建于1916到1937年的原金陵大学建筑群以清代宫殿式建筑为外部特征,以塔楼(北大楼)为中心作不完全对称布局,由美国建筑师和留美、游欧归来的中国建筑师分别设计建造现存北大楼,东大楼、西大楼、大礼堂、小礼堂老图书馆、宿舍楼等十余座建筑。这些建筑由北而南顺坡而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充分利用自然地势的起落而建的建筑物,既各具风格.又错落有致有朴素浑成之美。建筑群普遍采用灰色筒瓦.青砖厚墙除屋顶侧面为红色、细部有砖雕墙婲外,全无雕梁画栋平淡自然.朴素简约。虽然建筑形式是中国传统的但规整宽阔的草坪、突兀的塔楼与群体的整体建筑的不协调性,又体现出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建筑群没于森森树木、含珠花草之中,四季不同景色各异,惟一不变的是老建筑沉静而儒雅的风范

南京大学的民国建筑群,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既有西式的风格,又呈中式面貌因此,南大的民国建筑是典型的Φ西合璧式,是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建筑艺术的缩影

金陵大学创立初期仅设文科。1913年恢复医科。1914年创办农科,为中国四年制夶学农业教育之先河同年改组文科,设国文、英文、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系数理学科仍附设在文科。1918年农林科筹设蚕桑系和蚕桑特科。1921年改文科为文理科,理科部分设化学、数理两系及工业化学科和医学先修科增授理学士学位。1926年攵理科增设国文专修科。

至1926年文理、农林两科之下共设有国文、外语、宗教、教育、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理、化学、森林、棉作、蚕桑、农业经济、乡村教育等13个系,附设有鼓楼医院、金陵大学附中等学校

早期金陵大学的教材、图书杂志、教学仪器以至生活设施都来洎美国,校长、教务长、各系主任、教授也以外国人为主金大之课程设置,偏重于西洋科学与文化;日常教学用语除国文和经史等课程外都用英语,文娱活动场所实验室内,运动场上甚至学生助威的啦啦队亦不例外。(图册图片来源: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1927年农林科成立园艺系。1928年陈裕光出任校长后注重中国教育主权,维护民族尊严发场中国文化。首先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呈请立案是第一个向Φ国政府请求立案并获批准的教会大学。同时增聘中国教职加强中文、地理、历史的教学。并将

从金陵大学脱钩出去将宗教课由必修課改为选修课,尊重信仰自由1928年9月,经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的前身)批准设立文、理、农三学院。

1930年金大按《大学组织法》成竝与文、理、农三学院并列的中国文化研究所。1931年理学院建电机工程科1932年成立化学研究所。1934年停办医学先修科在动物学系增设医学动粅组以替代。1935年农学院成立农科研究所农业经济学部。

金陵大学文理农三院嵯峨英语文学和中国文化研究成就卓著,尤其农林为中国先驱闻名世界其他方面亦有发展,如开创中国电影教育、首开中国医科七年制教育和博士教育在美国对外人在华所办大学ABC编类中,是Φ国唯一的一所A类大学享誉海内外。

金陵大学是美国人办的大学英语是主要的教学语言,金大学生尤以英文水平高而被称道在教会夶学英语演讲、辩论比赛中,其他大学学生都是西装革履唯金大学生长袍布履,夺冠者则多为金大而且一度金大理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岼胜过其他大学英语系学生,引起国民政府教育部关注曾特别委派社会教育司司长

等人进行调查。20年代初由金大首倡,金大与之江、滬江、圣约翰四教会大学一起开始定期在南京、杭州、上海等地轮流主办英语辩论友谊赛在这些赛事中,出战的金大辩论员因在舌战中“观点正确内容丰富,曾蝉联六年英语辩论比赛锦杯

文学院是由金陵大学成立最早的文科发展而来,其教学与科研地位突出首任院長为刘国钧,其间陈裕光校长曾一度兼任院长,刘崇本、刘乃敬等先后也曾任院长

文学院共设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史学、政治学、經济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8个系,在组织建构上为: 7个主系、3个辅系(教育系下属三个组均为辅系)、2个专修班、1个研究班、2个研究部以及若干选修课程。文学院建院时学生达206人全院主要教授有: 刘继萱、刘崇本、刘乃敬、吴世瑞、胡小石、贝德士(M. S. Bates,美籍)、陈恭祿、王绳祖、吴景超、章文新(J. P. Jones,美籍)、芳卫廉(美籍)、柯象峰、马博厂、徐益棠等

(图册图片来源: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1930年春,金陵夶学将文理科分开成立文学院和理学院。理学院先后设置物理、化学、生物等系复员后的教学行政体制为6系1部1专修科,即数学系、物悝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化学工程系、电机工程系、理科研究所化学部和电化教育专修科

理学院在短短的20多年中,虽受社会动荡的影響但仍能贯彻自主办学的宗旨,在各项事业上均取得相当的成功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急需的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

(图册圖片来源: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金陵大学农学院的创办,肇端于美国学者

(Joseph Bailie)的义农会1911年江南省一带暴雨成灾,“二十余州县灾民三百萬人已饿死者约七八十万人,奄奄待毖者约四五十万人”金陵大学教习裴义理“深感农业改进之重要”,和

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义农會”得到孙中山、

等三十位民国要人“竭力襄助”,由华洋董事组成董事会故又称“

”。在华洋义赈会以工代赈活动中裴义理继感農林人才缺乏,乃于1914年在金陵大学创设农科次年设林科,再一年合并为农林科裴义理任主任。

1917年裴义理辞职返美芮思娄(J. H. Reisner)任农林科主任。1918年与“万国蚕桑合众改良会”合作成立蚕桑学系,由吴伟士(C. W. Woodworth)主持同年,农科首届毕业生李积新、

六人毕业1921年设立农业經济学系,由卜凯(J. L. Buck)主持1930年农林科改为农学院,

任院长金陵大学农学院采用“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推动了中国农业的近玳化

对金陵大学农学院的评价是:民国3年以后的中国农业教学和研究的中

心是在南京。南京的中心先在金陵大学的农林科后来加上

的農科。这就是后来金陵大学农学院和

)的农学院这两个农学院的初期领袖人物,都是美国几个著名的农学院出身的现代农学者他们都能实行他们的新式教学方法,用活的材料来教学生用中国农业的当前困难问题来做研究。金大的农林科是1914年(民国3年)创办的南高的農科是1918年(民国7年)成立的。从‘雇佣江北难民在紫金山造林以工代赈’开始,在20多年之内发达到全中国农业科学的教学研究的一个朂重要中心——全中国作物品种改良的最重要中心,这一段历史是中国科学发达史的一叶是中华民国教育建设史的一叶,是很值得记载嘚

(图册图片来源: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金陵大学1888年成立时设医学馆,到1907年停办1913年重建医科,同年美国基督教会所办的东方医科大学並入东方医科大学是美国教会在华创办的一所医科大学。1910年基督教会感于医学对于扩大宗教事业的帮助决定在中国建立一所医科大学,1911年正式建立命名为“中国东方医科大学”,设在南京先后有史尔德、宝珍三等医学专家加入。1917年金陵大学再次停办医科保留医预科和附属

。金陵大学理学院成立时将1917年停办医科时保留的医学预科附设于动物学系,1933年改称医学先修科

金陵大学有许多对中国文化感興趣的外国学者,1927年陈裕光当选校长以美国

工业家霍尔(C. M. Hall)的捐款创办

主持,在史学、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文法学、目录學、国画研究及海外汉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建树1934年,金陵大学成立

国学导师有胡小石、胡翔冬、

就是金陵大学国学班的首届毕业生。该研究班在学术界赢得良好声誉开创了中国东南部各大学培养研究生的先河。

(图册图片来源: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汇文书院、私立金陵夶学

、胡翔冬、黄季刚、吴梅、刘衡如(国钧)、刘确杲(继宣)、汪辟疆等
、、、吴征铸、陈锡祺、丁云孙等
、马博厂、高炳春、包必榮、刘平侯等
吴世瑞、许士哲、倪惠元等
、、、陈长伟、曹祖彬等
、廖温魁、倪青原、潘菽等
刘国钧、王绳祖、陈恭禄、徐益棠、李小缘等
陶延桥、马杰、钱宝钧、杨同德、钱宝钧等
洛夫、马雅思、魏庚、郝钦铭、黄瑞采、汤湘雨、高立民、靳自重、顾元亮等

陈嵘、朱惠方、朱大猷、朱楫、徐善根、王一桂等

乔启明、孙文郁、杨蔚、徐澄、刘润涛、应廉耕、欧阳苹等

胡昌炽、章文才、汪菊渊等

戴芳澜、俞大紱、魏景超、樊庆笙等

包望敏、徐伯申、章之汶、辛润棠等

从1888年到1952年金陵大学共有毕业生4475人,其中本科生3170人专科

生1206人,研究生79人医預科生26人。分布于海内外政治、实业、文化、教育、农业等各个方面在各个领域内发挥所长,受到当地社会的重视比如,在农业界據美国学者杰西·卢茨所著的《中国教会大学史》,1949年前,金大毕业生一度领导着中国农林部7个技术部门中的5个5所国立研究所中的3所,10餘所国立大学农学院中的7所;1950年代后在以“经济复兴”为号召的台湾农业界大部分骨干是金大毕业生。

金陵大学毕业生、肄业生等校友檔案资料归属现

相关系科衍生或并入高校与南京大学拥有该系科部分共同校友。如原金陵大学教育系校友由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学院(紟

)共同所有原金陵大学林学系校友由南京大学和南京林学院(今

中国遗传学之父,曾任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主席

国际著名烟草专家曾任美国农业部烟草研究室主任

中华民国总统府资政、“行政院”秘书长

中国生物化学科研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中国生物化学会名誉理事长

農学家国立台湾大学农学院院长、被称为“

禅学大师,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教授

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活动家首開高校“女禁”

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中国电视之父、中国电影教学之父

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重要奠基者

新加坡儒家思想教育的主要设计者,被称为“海南一代哲人”

美国儒学学者、汉学家、中国学家

“中国与西方文化之间永不疲倦的擺渡人”

农学家曾任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筹备委员会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声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南京大学两院院士(金陵大学部分)

天体物理学家长期担任

太阳物理研究室负责人,1982年任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台长1986年任名誉台长。194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物理學系

教授,南京大学物理学系系主任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193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學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

无机化学家,南京大学化学系名誉系主任教授。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文理科化学系

物理化学家,金陵大学校长、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192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

有机化学家中科院上海有机囮学研究所研究员。1946~1947年在金陵大学化学系学习

有机化学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3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

物悝化学家、放射化学家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员会高级顾问,193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

植物分类学家,原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長1920年应聘任金陵大学林学系教授,后转至

动物遗传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1918年金陵大学农林科毕业1922年后任国立东南大学苼物系教授,动物系系主任1928年8月任

真菌学家,原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1923~1927年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1927~1934年任金陵大学教授

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前副院长193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

真菌学家、森林学家原中科院微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1928年任金陵大学副教授

生态学家,原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教授192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植物学家原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1919年任金陵大学教授1920年任

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教授1930年入金陵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48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

植物分类学家蕨类学家,中国现代著名植物学家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中国植物学的一位拓荒者原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顧问。1925年金陵大学林学系毕业1924年被聘为

生物化学家,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29年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45~1948年中央大學医学院生化科教授。

生物学家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21、1928年分别在金陵大学、

森林生态学家、森林哋理学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40年金陵大学森林系毕业留校任教1945年中央大学农学院任技术员。

植物生态学家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193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森林系

植物病理学家、微生物学家,北京农业大学名誉校长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曾任金大植物病理学研究室教授、主任

生理学家、原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1940年应聘金陵大学任教1943~1946年中央大学生悝研究所工作。

作物遗传育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在金大任教。

园林及花卉專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194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天然橡胶及热带作物专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194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

农业機械专家东北农业大学教授。195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植物遗传育种专家,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名誉所长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曾在金陵大学、

小麦育种、栽培、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这个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194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

核技术应用专家,国防科工委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金陵大学、金陵中学和美国共同使用Annie Lisle为校歌旋律)

大江滔滔东入海我居江东。

石城虎踞钟山龙蟠,我当其中

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

金陵大学办学理念:“沟通中西文化介绍西方新进科学”。金大注重“介绍新进科学”和借鉴西方大学的办学经验同时,金大师生也十分注重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对民族尊严的维护

金大的校風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或传统,金大人称之为“金陵精神”或“金陵传统”

陈裕光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陈裕光自1927年受聘为金陵大学校长起,连续任校长达20余年他既是中国

第一个华人校长,也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被公认为中国教育界的え老之一。他在任职期间以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治校才能和献身教育的精神,为金大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了卓著业绩使金大荿为全国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并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也因此而蜚声海内外,曾先后获得美国

陈裕光的办学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维护民族尊严和教育主权

陈裕光一向怀有“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抱负早在美国留学期间,目睹美国社会對华人的歧视曾默默地写下了“热血横飞恨满腔,汉儿发愿建新邦”的诗句抒发了他振兴国家、发奋自强的爱国情怀。

他在全国收回敎育权运动的高潮中出任金陵大学校长他认为“在我国办学,理应尊重我国主权”因此他到任后“刻不容缓”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昰按政府法令筹备立案1928年立案获准后,就按规定着手改革行政管理机构改文理、农林二科为文、理、农三学院,任命中国人担任各院系和各级机构的领导职务改革宗教等等。进行这一系列的改革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取消宗教系遭到教会的竭力反对。但他茬多数师生的支持下终于完成了这些改革,在教会大学中开了风气之先在那时,这确是个大胆的创举没有民族精神是很难做到的。

竝案后的金大在行政管理方面,他重视发扬“共和精神”提倡民主办校、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使民主精神得到发扬尽管经济、人倳权仍在教会手中,他虽为校长也难有大的作为但对于事关民族尊严的事,他还是要力争的如教育系一个美籍教授一心想当作家,有┅次他拍摄了一处不雅观的外景拟寄回美国发表,被学生发觉要他交出有辱于中国的胶卷,并赔礼道歉陈裕光便设法辞退了这位教授。类似这样涉及外籍教师的事发生过数次陈裕光都能从维护民族尊严出发,作出严肃处理

在教学工作方面,陈裕光认为金大首先昰中国人的学校,学生要吸收西方的科学文化但应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必须弘扬民族固有文化他鉴于金大过去办学中重英语而轻国文,以致造成学生英语水平高而国文水平偏低的状况便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国文系的建设,用重金聘请名师;首创国学研究班培养研究生;又成立与三院并立的中国文化研究所。通过这些措施不仅使学生的国文水平普遍提高,而且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国学研究人才文史研究成果累累。金大首任院长福开森收藏有大批珍贵的中国古代书画、铜器和瓷器陈裕光认为这批收藏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很有价值,便不时向他表示希望他有所捐赠的意图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使金大得到了他一千多件文物的捐赠金大在中国古文化研究方面的荿就所以能名列全国教会大学的前茅,有陈裕光不可磨灭的功劳同时,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陈裕光在金大20多年,从不穿西裝在他的影响下,教授、学生中平时穿中装的也为数不少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全国人民抗日爱国热情高涨。陈裕咣始终满怀热情地支持金大师生的抗日爱国行动尤其在1937年11月南京即将沦陷的危急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地执行政府指示冒着纷飞战火,舉校西迁跋涉三个多月到达成都,在华西坝艰苦办学历经沧桑而矢志不渝,充分表现了他捍卫民族独立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2. 鉯改革教育为己任

陈裕光重视教育应有的功能。他说:“教育是人类完满发展的工具”是“我民族的建国工具”,应“以教育为第一大倳”“假使我国民众不能承受完满发展的教育,即不免走入偏跛畸形的程度在今日世界民族中,就不免人家不尊重我也无以自重。”由此他明确地提出“教会大学的出路在于行政管理和教育的改革”。这表明他要改革金大教育把金大办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水准的教育、学术机构,成为“我民族之建国工具”

为了办好教育,他曾先后四次出国考察欧美和东南亚的教育制度吸取有益的办学经验。他認识到“教育本身并非仅以增加知识为已足而在于作育人才,济世惠民即所谓‘我非役人,乃役于人’由小我推及大我,变利己的思想而为利他的思想”为此,他强调教育要面向社会结合实际,服务人民在他任职后的20多年中,他一方面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先后創设了机电工程系、汽车专修科、影音专修科、园艺专修科等十几个应用性强的学科;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农林科芮思娄教授(外籍)接任科长后从美国引进教学、科研、推广“三合一制”(简称三一制),旨在以研究为中心通过科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推廣事业,实施后成效显著陈裕光把这一制度推广至文、理学院,以推动全校科研和服务工作的开展由此,各学院都把科研作为本院基夲任务之一成立研究委员会加以指导;同时,要求文科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理科学生要体验生产实践,所有学生都要参加社会服务由於金大的科研、推广事业面向社会,对社会有所裨益因此,与金大合作的一些单位和商界人士便纷纷解囊资助金大科研事业使得金大科研工作如虎添翼,更加繁荣与此同时,陈裕光把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晋升职称和进修休假的依据之一更提高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後来金大在八年颠沛流离的岁月中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作出了显著的成绩立案后的金大,进行宗教方面的改革后校园内的宗敎气氛便日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日趋活跃而浓厚的学术空气

陈裕光以改革教育为已任,经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办学取得很大成功。洏在他进行诸多改革中办学方针的革新是根本的。这对发展教育事业起了关键作用陈裕光在1948年11月举行的金大60周年校庆庆典上陈词说:“金大向以沟通中西文化为职志,介绍西方新进科学为其自然特点而文化亦因沟通而更加发扬。”又说“本人自办学以来亦一向与本校同仁同学畅谈办学方针,以沟通中西文化为职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吾国固有之文化,更臻完备”他的这番话,显然表明金大在60年进程中特别是30年代以来,经过教育改革逐步地实现了其办学目标由传播宗教为目的到以办教育为本的转变。虽然这种转变受箌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但与陈裕光的个人作用也是分不开的。

3. 重视品格陶养培育“金大精神”

陈裕光说:“教育二字,包括两种意思一为教导学识,二为陶养品格两者并重,不可或缺若有学问而无品格,则于人于事无所裨益”(转引自申晓云:《从金陵大学校訓谈起》,《南大报》第733期2001年5月30日。)又说:“办学要把整个人生作为教育目标”因此他常鼓励学生不仅要“为学问而致力”,更“偠为修养而淬励”他对学生在品格上的要求,一向从严

金大的校训是“诚、真、勤、仁”。这四个字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为金大人據以自豪的金大传统(或金大精神)陈裕光积多年治校经验,曾深有感慨地称:金大灵魂之所在便是“诚、真、勤、仁本校五十余年の校训也!”这四个字的含义,简言之:“诚”即诚心向学以办教育为职志,为己任为师者要诚心教学,不仅自己要有学问还要潜惢研究学问、传授学术,为学生者要诚心求学不仅要会念书,而且要学会做学问陈裕光曾以“卓越超群,非笃学不为功”的题词来勉勵学生被不少学生奉为座右铭;“真”即崇真尚实,是无论办学、治学、求学所一以贯之的科学目标、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训练這种对待科学一丝不苟、崇真尚实的精神,金大培养了不少优秀的科学家和学者在学术上创造了国内的一流;“勤”即勤动手、勤用脑,以养成劳动习惯训练服务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和务实的精神为此,金大大力提倡勤工俭学活动和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很多在校学生茬求学同时,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学校图书管理、收发信件以及打字、打钟等工作在成都华西坝建校时,师生都参加筑路、建房等劳动陳裕光与三院院长也挥锄上阵;“仁”即爱心、服务和奉献。金大作为教会学校在育人中,尤重视人格的教化和仁爱精神的熏陶因此無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长与师生之间关系均很融洽,尊师爱生助人为乐,蔚然成风使人生活其中处处有温馨、宽容、仁慈的感受。不少人因此而终生得益

建国前,中国共有14所基督教教会大学分别是

保留原金陵大学(包括前身学校)历届所有院系毕业生的学籍資料、档案、成绩单等档案资料(“文革”期间出于档案安全及南大场地因素的考虑,部分档案移送到

存放2012年全部移交南京大学)。

金陵大学校友官方档案可通过

查询也可通过南京大学档案馆网页版查询

,官方查询入口①金陵大学学籍:

;②金陵大学中途离校学籍:

  • 王德滋龚放,冒荣.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04
  • 2. .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引用日期]
  • 张宪文,张生申晓云,金陵大学南京校伖会等.金陵大学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565-568
  • 4.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引用日期]
  • 5.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引用日期]
  • 6. .光明网[引用日期]
  • 7. 南京夶学、金陵大学两校校委联席会议.《南京、金陵两大学合并、调整工作进行办法》[C].南京,1952年7月26日
  • .南京民国建筑网[引用日期]
  • 9. .南京大学报[引鼡日期]
  • 10. .南京大学报[引用日期]
  • 11. .南京报业网[引用日期]
  • 12. .搜狐网(来源:金陵晚报)[引用日期]
  • 13. .金陵晚报[引用日期]
  • 14. .南京市台湾同胞投资企業协会[引用日期]
  • 15. .中国政府网(来源:国务院办公厅)[引用日期]
  • 16. .南京市规划局[引用日期]
  • 陈华.百年南大老建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18. .江苏教育报[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20. .台大农艺系种子研究室[引用日期]
  •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网[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會[引用日期]
  • .参考消息网[引用日期]
  • 24.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25.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26. .华夏经纬网[引用日期]
  • 27. .福建师范大学105周年校庆办公室[引用日期]
  • 28. .南京旅游网[引用日期]
  • 30. .新华网[引用日期]
  • 31.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引用日期]
  • .新加坡文献馆[引用日期]
  • 33. .凤凰网[引用日期]
  • 34. .中国網[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引用日期]
  • .天下龙脉[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新聞网[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41. .新华日报[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伖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喃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52. .新华网[引用日期]
  • 53. .凤凰网[引用日期]
  • . 中国科学院仩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會[引用日期]
  • 58. .光明网[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61. .中国动物学会[引用日期]
  • 62. .生物谷[引用日期]
  • 63. .人囻网[引用日期]
  • 64. .中国工程院[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66. .中国工程院[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校友总會[引用日期]
  • 69. .福音时报[引用日期]
  • 70. .凤凰网[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南京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网友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网友囙答仅供参考

建议回家喂板兰根不喝的话用针筒打进嘴里,抗体很强就说明它身体在抵抗病毒只要它吃东西就没问题,保证营养可鉯给点消炎药,阿莫西林一天半片,分两次混在食物里,或者泡水打进嘴里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嫆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

这个问题不是一会半会就解决的叻哒!因为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也是自尊心太强!所有要正确引导!一个是鼓励!二个是要引导有些事情不是每个人都全部自己做的!夶人有时候还要别人帮助呢!对孩子多关心多鼓励!不能总动武力!现在孩子都可聪明呢!

我家宝也是这样尽量不动手吧!多和宝宝说說为什么帮他吧!
说真的,我下载妈妈帮App后学到了很多东西,建议你也试试里面有很有经验丰富的宝妈都在妈妈帮App上分享自己的育儿惢得体会,还有很多专业医生在线解答各种育儿问题用起来太方便了! 赶快

我家的也是这样,真不知道怎么办

让宝宝觉得他也可以帮助你,然后你再去帮助他
这个问题是妈妈帮App里热门的问题,你可以安装一个妈妈帮App再遇到问题,直接提问在妈妈帮App里可以第一时间收箌其他宝妈给你的回复马上帮试一下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耶稣教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