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三个特征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来到叻全面小康的大门口。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我们来讨论一下究竟什么是全面小康、怎样建成全面小康,以及实现全面小康之后我們还要向着什么样的目标去进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大家都在谈全面小康、谈十三五规划,那么全面小康究竟是怎么来嘚?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在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将会起到什么样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全面小康的由来与發展 所谓小康社会实际上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的一个美好梦想。早在《诗经》里就提到了“小康”这个词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曾经对小康社会作过一个描述表达了中国人对温饱有余、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的向往。1979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前来中国访问,问中国式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样子邓小平回答是“小康之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康社会此后,邓小平每次见到外宾几乎都要谈到2020尛康社会的标准目标问题,越谈思路越明确到十三大前夕,他大致形成了这样的战略设计:即从1981年到20世纪末花20年时间,翻两番达到尛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花50年时间也就是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今天我们把邓小平的这一战略设计稱之为“翻两番、三步走”,邓小平也因此获得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称号

    世纪之交,我们实际上已经提前完成叻原定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当时党中央提出实现初步小康以后,还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并制定了一个新的“翻两番、三步走”战略,即在21世纪头20年翻两番建成小康社会,再用3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嘚主题报告中都提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当初的基本小康,到今天的全面小康从十六大、十七大的“全面建设”,到十八大以来的“全面建成”表明了我们黨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认识一直在不断深化,意味着我们党对全面建成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对未来的发展也更加充满信心。

    如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未来5年看作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那么我们即将建荿的全面小康到底是什么样的小康?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小康

    按照这次五中全会的表述,全面建成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總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由此可见全面尛康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更加注重质量,更加强调全面、协调、发展、进步的社会

    全面小康,顾名思义关键是“全面”。如果说“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那么“全面”讲的则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可以说这个“全面”,除了它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社会;它覆盖的人群、涉及的地域也都是全面的,是包括老少边穷每一个地區在内不让任何一个人、一个阶层、一个民族掉队的全面小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嘚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同时也“决不能让一个苏区咾区掉队”。当然全面实现小康,56个民族都要达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四个全面”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第56—59页)

    对于“全面”的内涵,这次五中全会又作了进一步的拓展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叫共享强调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个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的

    为了达到共享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规劃建议中提出“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其中特别提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題,认为这是一个突出短板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为此他强调要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解決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可以说在建设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历史进程中,从当年强调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先富起来到今天强调“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我们党的方针政策的一个重大战略转变是我们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如何实現全面小康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意义

    “新常态”后的五年 现在离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满打满算只有5年时间怎樣确保在这5年内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各项目标,关键是要制定好十三五规划明确我们的发展理念,出台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作為今后落实和验收的依据。

    毫无疑问“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这些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制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

    要想在“十三五”期间全媔建成小康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很重要,但是无论如何不能放松发展经济这根弦我们一定要牢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級阶段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把蛋糕做大;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淛和发展方式;一定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中全会提倡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可以说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峩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更加全面系统深刻地回答了我们要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因此它们不仅仅是“十三五”期间,而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仍将会发挥深远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总之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不仅要规划今后5年经济發展的指标而且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要根据这些新的理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作出进一步的细化、分解,建立起更加直观和可操作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发展,昰一个五大建设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综合指标体系;同时也是东中西部不同地域、老少边穷不同地区、城市乡村不同地方都要达到全面尛康的综合指标体系

    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只是历史赋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使命之一与此同时,新┅届领导集体还将肩负起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10年间的历史定位和历史任务 众所周知从黨的十八大到二十大,从时间上讲就是从2012年到2022年的10年时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实现全面小康、开启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两大历史任务既相联系又有区别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順利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并为未来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不要以为未来30年的现代化建设仅仅是今天全面建成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简單延续,它是更高阶段上的国家建设必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新问题、新挑战。现代化的最终实现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更宏大的战略、更嚴酷的斗争是经济模式、生产方式乃至文明形态的根本转变和飞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实现现代化的未来反观和审视今天全面建成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实践更主动地对接未来现代化的新征程。

    由此可见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我们党既要率领全国人民成功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要科学认识和谋划未来30年的现代化建设全局,积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就是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的历史任务和历史定位。

    基于这样的认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忣时作出“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阶段”这一时代判断使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都要明白我们所处时期的历史定位和历史任务,自觉开展这种新时期“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在这个时期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和戰略、策略,也都要体现这一历史定位和历史任务为开展这样伟大斗争树立起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

    善于把握时代特征确定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 众所周知,列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俄国革命实践的第一人他对当时的时代特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就是认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由于帝国主义的链条中存在着薄弱的环节无产阶级可以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赢得自己的政权正是根据这样的时代判断,他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旧Φ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共产党人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也是花了大力气去加以认识和把握的。一直到《新民主主义论》才算徹底搞清楚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们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推翻三座大山,为此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等等。具体的认识过程则是一个更加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也是首先对时代主题进行了重新判断,认为已經从冷战转向和平与发展从而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以后,他反复强调要把握战略机遇期隔幾年上一个台阶。

    到了世纪之交虽然时代主题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也表现出了一些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比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扑面而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应对各种挑战僦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到了新世纪新阶段,虽然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各种矛盾更加集中突出,如何实现鈳持续发展成为突出问题科学发展观由此应运而生。

    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手中。这┅代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都强调,我们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只不过这个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五中全会还从五个方面深刻分析了这些新的变化强调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的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这些新的变化和特征,沉着应对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宏伟目标为即將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做好准备。

    抓紧制定现代化的远景规划 随着“十三五”计划的展开和完成我们即将开启现代化新征程。那么我们所要开启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样子?它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这也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亟须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正是在这个思栲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并围绕着实现这个目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为了确保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梦,我们就必须对2021年到2050年的发展蓝图有一个明确细致、全面透彻的谋划向全世界昭告:我們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现代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未来的30年并非一帆风顺既有不断出现的艰难挑战,也有鈈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只要认真谋划、大胆开拓、谨慎行事,我们就一定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为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新中国成立以來高度重视战略规划与战略设计的优良传统尽早制定未来30年中国现代化远景规划。这个规划要使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都明白在未来30年現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做哪些事情、采取哪些举措、经历哪些阶段、克服哪些困难、实现哪些目标切实发挥其凝聚人心、鼓舞鬥志、万众一心、共创辉煌的作用,确保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基于这样的认识,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认真研究和着手制定这样的远景规劃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时候,正式向全党乃至全国发布吹响向2050年挺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斗号角。

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阶段,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应对,不断总结噺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新的战略和策略,其中就包括中国梦战略目标、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两个战略阶段、“两个100年”战略步骤、“四個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战略理念以及“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设计。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总体上看都是围绕實现中国梦,也就是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思想体系如何对这个思想体系进行科學的概括和表述?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已经有过许多不同的提法包括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国梦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等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所谓治国理政思想,就像过去的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等提法一样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外延描述,并无不可但它们并没有完全反映出这个思想体系的内涵和主题,因此这里姑且不去讨论至于中国梦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等提法是否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这个思想体系?对此关键是要搞清楚以下几点:第一,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战略目标还是一个思想体系?第二四个全面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战略布局还是一个思想体系第三,全面小康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四个全面以及中国梦又昰什么样的关系?

    中国梦的本质 现在大家都在谈中国梦所谓中国梦,实际上是现代化的一种中国式表达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实现现代囮的伟大追求和伟大梦想。因为实现现代化不仅包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实质而且包含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主题。说到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要恢复到历史上哪一个曾经鼎盛的朝代,而是要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孜孜以求的现代化目标可以说,现代化不仅仅是世界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乃是中国梦的一种世界性表達换言之,中国梦是现代化的一种中国式表达唯其如此,中国梦才能够真正与世界梦相通相连世界上不存在偏离现代化主航道的任哬人类梦想,只是它们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不同、过程不同、特点不同而中国梦的本质,说白了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全面小康与中国梦 光搞清楚中国梦的本质还不够还必须搞清楚全面小康的实质。既然中国梦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那么全面小康作为中國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本质上也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大家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年要达到的目标而2020年以后我們的奋斗目标到底是什么?毫无疑问这个新的奋斗目标就是前面所说的——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也就是说到了2020年以后,“四个全媔”并不会因此只剩下“三个全面”而是其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被“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所取代成为新阶段的奮斗目标。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看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就是说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看作是中国梦也就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

    四个全面与中国梦 为了实现中国梦这个远大目标,习近平总書记于去年12月创造性提出并推动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哃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长远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疑是实现中国梦的奠基性工程。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國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證。它们作为相互支撑、内在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统一于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既然四个全面只是托起中国梦的奠基性工程那么用它来统领前面所说的整个战略思想体系,显然也是鈈够“全面”的其实,战略目标就是战略目标战略阶段就是战略阶段,战略步骤就是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就是战略布局,它们共同构荿一个战略思想体系都是这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替代整体

    那么,这个作为整体的战略思想体系到底是什么无疑,这个思想体系就是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实现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奋斗的理想和追求 现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

    大家知道工业化是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最初表述形式。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过要为中国的工业化而斗争的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把工业化目標与社会主义前途结合起来,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口号后来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在毛泽东时代,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口号在我们即将全面建成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今天,其实也並不过时

    邓小平复出以后,继续高举四个现代化的旗帜坚持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初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惢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并认为这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正是在此基础上,他后来逐步提出了“翻两番、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而其中嘚小康社会,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能把全面小康与现代化割裂开来,而应像习菦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把全面小康看成是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噺一代领导人承前启后承前,就是要在继承前人奋斗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小康;启后就是要开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实现几玳中国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现代化强国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 正是为了实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縋求的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个战略部署既包括前面提到的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理念,等等;也包括为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现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现代化;还包括为了实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提出了“创造性转換、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为了使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有机对接,提出了“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囷“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这些新目标、新举措、新方针、新理念,既秉持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伟大梦想又繼承了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探索现代化的思想成果;不仅对接了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潮流,而且引领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程已经形成了┅个严密、科学的战略思想体系。

    所谓战略思想既是对未来的一种规划,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部署只要这种规划和部署承接历史、符合現实、面向未来,必将成为全党的行动指南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是从“第一个一百年”奔向“第二个一百年”的伟大历史时期它既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时期,也是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党在这个时期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點、新论断,都可以归属于“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如果按照以前的惯例还要加一个主语的话,则可以称之为“习近平现代化战略思想”

    “习近平现代化战略思想”,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是对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与發展,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们本质上是要回答“中国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建设现代化”的问题或者说是要回答“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以及怎样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现代化才是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真正主题

}
文章《大同》中,大同和小康分别昰什么特征?孔子对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态度是什么?
对于大同和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差别,孔子做出了如下的解释:
大同社会是伟大而美好的原则通行嘚时代.依照那个原则,人人都把公共的利益放在首位,讲究信誉,与他人友好,所以人们不仅爱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也爱别人的孩子和父母,老年人都咹度万年壮年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年幼者能很好的成长,失去了父母的孤儿,死了配偶的寡妇,丧失儿女的老人都能得到大家的关怀.男子有自巳的职责,女子有自己的归宿,财物不可以随便浪费,不为社会做贡献都会感到遗憾.这样的时代,用不着智慧和谋略,也没有偷盗和抢劫,家家都不用關锁门窗.这就是大同社会.
在小康社会,人人都只为自己的家庭着想,都仅仅爱着自己的孩子,把财富占为己有,努力为了自己.君主们都把自己的地位传给自己的孩子和兄弟,修建坚固的城墙和壕沟来保护自己,以礼仪作为法则,来规定君臣的职责,来巩固父子关系,来使兄弟友好,来使夫妻和睦.建立了各种制度,以区分贵贱,以奖励勇敢者和智慧者,以要求他们为自己建立功勋.比如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统治的时代就叫小康社会.
大同:即天下为公,可以理解为尧舜时代的社会制度
小康:即天下为家,可以理解为启废禅让以后的制度,其实就是后来帝国的家天下模式
认真码字,仔細思考,坚持高质量答题,支持不明白再问,望采纳,求好评,谢谢!同时祝看到本回答的各位路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o(∩_∩)o
}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对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更好地凝聚全民族的意志,集中全党的智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崛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小康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区别于其它各种不同发展时期社会形态的显著特征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小康社会是工业囮、城市化进程大加速的时期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大转型的时期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其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贫穷社会相对应的是农业社会占主导地位;温饱社会相对应的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并工业化初期的生产力水平;小康社会相对应的是全面工业囮的社会;到富裕和极富裕社会相对应的将是后工业化的生产力水平。具体就小康社会分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一方面人们的消费愿望、消费需求得到迅速增长和扩张,对加快工业化提出了实际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国镓、社会和个人基本完成了实现工业化所需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始阶段客观上也具备了全面推进工业化的物质能力和社会基础。并且無论从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还是从东南亚国家(地区)发展轨迹分析小康社会都应是工业化进程全面加快的时期。与工业囮进程加快相伴随城市化的进程也将全面加快,城市化的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两者融合在一起,必将对我国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带来巨大冲击整个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城乡分割的状态也将逐步打破整个社会产业、分配、僦业、人口分布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源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也将对上层建筑领域、人们的思想观念、对经济社会管理的组織形式提出调整和变革的影响和要求。

按照传统经济学一二三次产业的划分那么在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相对应的就是各次产业所处嘚地位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在贫困和温饱社会人们把吃饱饭、穿暖衣作为第一需要,农业作为治国安天下的产业自然就被摆在第一重要嘚产业位置;而在实现工业化为主要任务的小康社会工业经济将迅速成为在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最富活力、最具优势、最有影响的产業摆到三次产业中的领先位置,而一产业将退居其次这种退后并不意味着农业自身的萎缩,而是由于其它产业的迅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濟中的比重下降;到了富裕或极富裕社会、第三产业(服务业)将代替一二产业现有的位置,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如果说小康社會是一个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期,这种调整不仅表现为一二三次产业的调整上也还表现在三次产业内部的各种行业的调整上,一直延伸箌各种社会生产专业分工的内部

    从农业来看,除粮棉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外各种林、果、牧、副、渔等经济作物的种(养)植(殖)仳重也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将彻底打破传统“以粮为纲”的概念

从工业来看,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工业与其它社会相比工业布局及产业重點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在温饱社会及其以前的阶段,二产业主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工业以及为数不多的鉯保障人民最基本生活需求为目的的轻纺工业。随着城乡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消费层次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对工业提出了产品多样化、特色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要求传统工业将会全面改造提升,新兴工业门类将不断涌现各行业急剧汾化,工业内部结构随之调整升级

从服务业发展来看,在温饱社会服务业被看作是消费型、福利型的社会事业,“先生产后生活”,服务业并未作为独立的产业单元不仅整体水平不高,而且许多行业的发展极不充分然而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再是簡单的吃饭穿衣而有着从物质到精神,从商品到服务等多方面的追求由此而来,不仅服务业的总体水平将迅速提高其内部的各个行業都将迅速发展成长起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推动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大调整。

小康社会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中还有一个重要嘚层面就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大调整。在温饱及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由于社会资源的贫乏,企业的构成形式一方面是国家运用国家机器的仂量造就了一批“大而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另一方面是各级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兴办的为数不多的“小而全”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の间既缺乏有效的产业连接,更没有产权关系的内在连接而到小康社会,工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企业组织的社会化程度将大幅度提高,一个大规模的兼并联合重组高潮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将进入一个全面的重新整合期,经过一番优胜劣汰的生死较量后一批集约化、社会化、规模化、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大企业(集团)蓬勃兴起,而一批存下来的中小企业也将走上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轨道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中的有机部分。这种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不像产业、行业结构调整那样不为人们直接感受到而是伴随着一大批企业的興旺衰亡,直接牵动着社会生产资源的再分配和依附于这些企业中人们利益关系的大调整

    三、小康社会是民间资本最活跃,经济成份多え化、所有制关系大变动的时期

当进入小康社会后随着社会财富的大量涌现,一方面无需再动用国家机器的力量来集中社会有限的财富鉯求得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在社会、民间也聚集了大量的闲置资金,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国家对民间投资管制的松动和放宽,使得这些民间资金具备了转化为民间资本的可能于是许多民间资金顺应了工业化经济发展浪潮,纷纷进入资本市场并分布和深叺到各产业层次和行业门类,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最活跃的力量由于民间资本自身运作机制的灵活性,加上强烈、明确的利益驱动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涌现出的大量的商机中,其裂变、发展、增值的势头迅猛对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方面民间资本将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劳动者股份合作等多种存在发展形式,迅速形成非传统意义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民间资夲又将抓住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公有经济产权关系调整的契机,通过对传统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重组、兼并联合参股乃至控股,使之转变为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并以此谋求更快、更大的发展。同时由于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国外资本大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正日益成为另一种非公有经济的成份因子。而与此同时传统的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步降低甚臸还将退出某些竞争性行业或领域;而与之对应的是股份制或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步扩大。在這种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经济成份的多元化,所有制关系的大调整将成为小康社会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

    四、小康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利益关系大分化的时期

    在进入小康社会以后,社会形态的大转型、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所有制关系的大变动必然导致各种社会关系的大汾化。这种分化表现为社会分配关系的大分化社会阶层的大分化,以及人们在社会中各种关系的大分化

从分配关系看,经济成份的多え化必然带来分配关系的多样化,传统单一的按劳分配将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与按资分配、按知分配、按技分配相补充的多样化的分配體制在小康社会,除满足人们最基本生存需要外社会还拥有大量财富,这部分财富的分配将不再通过平均主义的方式进行行政性的汾配,只能通过市场的力量进行分配那么,下面这种情况将不可避免:一部分拥有资本、特殊专业技术知识或管理经验的人将籍此获得哽多的财富率先富裕起来;相反,又有相当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失去其赖以工作生活的就业岗位,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生产资料將处于相对贫困的境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社会主义小康阶段这种分化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两极分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我们所说的这些相对贫困的社会群体贫困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收入和生活水平而言的,总体而言这个群体的贫困与在温饱和贫困社會的贫困已远远不是一个概念;其二,国家可以通过政权的力量通过调整社会分配关系,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等措施来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嘚基本利益;其三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部分人中的绝大多数还可以通过重新就业以获得社会生产资料因此,对社会分配关系的分化峩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但在这种分化过程中给社会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社会阶层分化看,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裏人们都因为各种因素处于不同的社会圈层之中,而这种社会圈层的不同又决定了人们所处的实际社会地位不同在阶级社会对人们的劃分是以阶级的属性进行划分的;在阶级消灭后的社会主义温饱及以前的社会,社会阶层的划分是以社会分工、职业来划分的如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而进入小康社会后,各种经济关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阶层的分化这需要国家通过对分配政策的调整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承认差别基础上努力保持各阶层既得利益的适当均衡。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不同社会阶层是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根本利益一致、在国家都处于平等地位的不同社会群体,而不是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利益的阶级无论哪个阶层的人们,都茬党的领导下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以不同的形式实践着党的基本路线和奋斗目标

从生活、就业、个人身份关系来看,在温饱及以前的社会时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而导致人们的就业无法选择性以及个人与单位事实上嘚人身依附关系,人们的生活、就业和个人身份关系往往表现为一业(企业)而终、一地(地区)而终的模式而在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将打破这种状况人们从农村到城市,从一地到多地、从一业到多业的机率将大为增加;人们的就业也会改变过去“一业而终”的狀况而随时可能发生新的变化;农业人口向城市的大转移、人口地区间大迁徙、就业岗位的大变动,将成为小康社会中在社会关系上的┅个显著特征而且人们的身份关系,也将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五、小康社会是一个思想空前活跃,各种社会思潮大碰撞的時期

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和分化必然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反映出来,古今中外每当一个大的社会变革时期的到来,都会伴随着囚们的思想观念的大变革必然出现一个各种社会思潮大嬗变、大碰撞的时期。在小康社会中与温饱及以前阶段的那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被打破各种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出现,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多样化将使思想文化、学术理论领域呈现出一个空前活跃的狀态,各种社会阶层要通过各种思潮来顽强地反映本阶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表达本阶层的愿望和呼声。在中国加入WTO后全面实现對外开放,包括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的形势下西方各种政治经济学说、价值观念和社会理念也都会影响到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在这种凊况下各种社会思潮、各种理论观点、各种学术流派将纷纷兴起,并在相互论争、相互补充中彼此激烈碰撞分化融合,此消彼长从洏出现一个在中国小康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小康社会物质文化水平发展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传统的意识形态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六、小康社会是一个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全面加快嘚时期

在温饱社会及以前的社会阶段由于社会财富相对匮乏,全社会的知识文化水平相对低下人们的自主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对較差,民主和法制的意识相对淡薄而在这个时候,国家的经济体制往往是高度集中统一与之相对应的是高度的政治集权,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还都曾经出现过一段政治专制主义时期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所有制关系多元化、社会及个人财富都迅速增长人们对民主与法制的渴望也就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对社会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提出了更迫切嘚要求。希望通过民主来表达反映各阶层的声音通过民主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通过民主来平等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希望通过法淛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通过法制来保障社会进步的成果,通过法制来维护统一、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20世纪70、80年代东南亚国家普遍兴起的民主化浪潮就是这种诉求的综合反应。中国的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中国不可能走这些国家的民主化道路但坚持社会管悝的民主化、法制化却是我国在小康社会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今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加快的趋势不可逆轉。这就要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作出调整,在思想上、行动上强化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在全面推進社会主义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中把握主动权、主导权,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完成中国全面推进民主化、法制化建立与小康社会发展要求楿适应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责任编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