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有多少位歼15设计师师参与了歼

1998年3月23日,歼-10终于完成了首飞

建国后,宋文骢先是在空军某部任飞机机械师、中队机械长。1954年8月被选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飞机发动机专业深造。1960年7月从哈军工毕业,分配到沈阳601所任设计员、专业组长。1970年4月调成都611所,1974年2月任总体室主任。1977年7月,任611所副总设计师。1980年6月17日,任611所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

宋文骢院士在航空工业战线奋斗了50载,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机、歼-7、歼-8、歼-9、歼-10飞机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担任过两个国家重点型号歼-7C和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成果。他在学习航天系统工程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航空工业实际,创造性的完善和推行了型号设计师系统管理制度。

谈到宋文骢的名字,必然会与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联系在一起。从1982年歼-10方案选型开始以来,可以说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历程。在选型期间,宋文骢拿出了2个历经2轮优化的鸭式布局气动方案,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被确定为新歼方案。

1991年,歼-10全尺寸样机完工

尽管方案赢得了竞标,但歼-10的发展一度很不顺利,不少领导都认为直接购买幻影2000或者苏-27更好,省钱省时省力,空军还有人喊出了“要打赢,靠27”的口号;军工系统还面对着捉襟见肘的经费问题。但是宋文骢并没有被这些苦难压倒,顶住了各方的压力推进歼-10项目的进行,最终得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肯定。

1998年3月23日,被称为“骨气机”的歼-10终于完成了首飞。值得一提的是,在首飞完成后,宋文骢特意将自己的生日改为了3月23日。

歼-10首飞后,宋文骢和试飞员雷强等人泪流满面

宋老(左)和与总工程师薛炽寿先生在歼10试飞现场的合影,总师年迈的背影和空军新生的力量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2006年,歼-10战斗机形成了战斗力,并在2009年国庆阅兵中大显身手,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飞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部队,中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并为后来歼-20等国产四代机的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的本土派顶梁柱,宋文骢带出了杨伟、唐长红等我国新生代飞机设计团队的骨干。2010年2月10日,宋文骢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宋文骢一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祖国航空工业腾飞的伟大事业之中。他的严谨求实,他的创新精神,他的技术造诣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宋文骢”这三个字,将与歼-10飞机一起,闪耀在中国航空工业腾飞的光辉史册上。

今天的歼-10已经是我军的主力机种

}

从西工大的牛逼学子研究的牛逼东西就能猜到,这个学校必须保持低调啊!神秘又低调的西工大!

众多屌丝对西工大只能仰望,确实太高端了,不是培养洗剪吹和研究马克思的学校可以比拟的!

}

杨伟是我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兼常务副所长,研究员。

说起2016年在珠海航展上的歼20,杨伟仍是显得很淡定,歼20只是走向“中国制造2025”的途中完成的一个小目标。科技的发展推动着航空产品的更新迭代,而自主创新,就是科技发展之“根”。

针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大飞跃,在杨伟认为,这种本质性的飞跃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产品体系的大飞跃;二是研发、制造、交付、保障体系的大飞跃。在向着“中国制造2025”目标迈进过程中,中国航空工业多年来的创新积淀在今日得以集中爆发,但我们还远未抵达终点。

杨伟知道,走出“黑暗森林”那一刻,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话语权,谁就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在总设计师身上,我们完全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谦虚,正是这种谦虚的力量才能带领中国航空走向世界顶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歼15设计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