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梦见飞得很高修到很高 能知一切事吗

 亟需认清佛教所说的“信”字

在佛法里面,有一个极普遍重要而又极易被人误解的字,就是我现在所要说的这个“信”字。 一、“信”在佛法中的地位 这个“信”,在佛法中,实在太普遍了。我们试看,修学佛法的四种过程“信、解、行、证”中,它不仅包含有“信”,并且还以之高居第一;我们又看,往生净土的易行道中,它的三种资粮“信、愿、行”里面,也不仅包含有“信”,而且也还是把这个“信”字站在最前;我们又看,所有佛经序分里面的六种成就,通通都以“信成就”居先,而所有佛经的流通分里面,又差不多全是以“信受奉行”作结。这种普遍的现象,不是很可以引起我们一般学人的注意吗? 为什么这个“信”字,在佛法中竟有这样的普遍呢?这自不待说,当然是因为它在佛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的原故。为甚么它在佛法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呢?简单说来,佛法本是一件教人超脱苦海而生起一切出世间功德的教法,倘若众生不能了知他自己所处的环境是苦恼逼迫,而又不信任佛法是能超出这种苦恼逼迫的方便法门,那他又怎能趣入佛法如法修行而生起一切出世间的胜妙功德呢?所以《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灭除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大智度论》也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而在所有佛典之中,当其分析法相的时候,莫不把这个“信”字列于善心所有法之首;当其叙述修行道品的时候,也莫不把这个“信”字位于五根五力之初。所以由这样看来,这个信字在佛法中地位的重要,自亦可想而知了。 这个“信”字在佛法中,虽然很普遍和很重要,但是有好些未学佛的人,或已学佛的人,甚至学佛已久的人,他们对于这个字,还是未能真实地了知,还是未能确切地认识,纵然他们已经知道这个字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但他们对于它,往往还是抱着几分轻视心,以为这个“信”字,不过是介绍我们初入佛法的第一步法门,它的最大功用,唯在祛除我们对于佛法的疑惑,像这样粗浅的法门,唯有未曾学佛的人才用得着,若是某人已经皈依三宝,那么,这个“信”字对于他的作用,就算已经完全达到了,他此后修学佛法,也就用不着再在这个“信”字上用功夫了,倘若他能对于佛教典籍稍有涉猎,那么,这个人就算已经站在“解”的过程上了,对于这个“信”字更可束之高阁,永不过问。像这样错误的观念,而今还普遍地存在于一般人的心里而不自知。同时因为发生了这种误解的原故,所以把“信”字的真意义丧失了把佛法的真精神埋没了。佛法的宣传,虽已遍满于全国乃至全球,然而真能享受它的利乐的,毕竟只有少数没有误解这个“信”字的人。所以我今天不得不发表这篇议论,大声疾呼地唤起一般没有认清这个“信”字的人,及早醒悟,一同享受佛法中的最胜妙乐。 提起了这个“信”字,一般人总以为它是与“疑”字处于相对的地位的。大概地说起来,若有人对于某事某物尚有疑惑,未能详知,那么,这个人对于此事此物,一定不能生信;反过来说,若有人对于某事某物,发生了信任,那么,他对于此事此物,一定已经有了彻底的了解,他心里的疑惑,,也一定已经扫除尽净,毫无存在的余地了。这种说法,在普通的情形看来,虽似没有甚么错误,然而在佛法中,他对于这个“信”的解说,又有一番不同,所以这个“信”字的含义,实在和普通所说的大有区别。不过他们虽各自有不同的含义,然而彼此之间,仍保持着极密切的关系,所以粗心地看起来,把佛法中的“信”字,依照普通的说法去解释它,竟居然也可以说得通。因此一般人,在谈论佛法和研究佛教的时候,对于这个“信”字,却往往以讹传讹,永远陷于误解之中而不自觉。 三、“信”的真实含义 本来佛教的许多典籍里面,常常因为这个“信”字的体性,一口说出来不容易明了,所以往往先举其因果及其对境来显示它。从这个信的因一方面看起来,可以说它就是“信可”;从它的果一方面看起来,可以说它就是“信乐”。 怎样叫做“信可”呢?譬如有一个人,他在掘地求水的时候,他当然因为相信着地中有水,然后才掘地;换句话说,就是因为他切实地知道地中有水,所以方才掘地。照这样说起来,这个信可,就是知道的意识思,含有一种判断事实的意味,和普通所说与疑相对的信字,意义相等。怎样叫做“信乐”呢?譬如有一个人,他在掘地求水的时候,他当然是因为渴仰着地中之水,然后才掘地;换句话说,就是因为他迫切地欣求地中之水,所以方才掘地。照这样说起来,这个信乐,就是欣求的意思,含有一种判断价值的意味,和普通所说与疑字相对的信字,意义迥别。 由上面所说的看起来,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知道”和“欣求”两件事对于“信”字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了。虽说这个“知道”和“欣求”不能就算是“信”字,然而一经提起了这个“信”字,就已经包含有这个“知道”和“欣求”的两层意义在里面。所以佛法里面的“信”字,若与(文中的)“欣求”并立时,那它就代表“知道”的意思,若与(文中的)“知道”并立时,那它就代表“欣求”的意思。例如圣道门中四过程(信、解、行、证)的“信”字,它是与“解”字并立的,“解”字的意义就是了解,换句话说,也就是“知道”,所以这时这个“信”字,它指代表那“欣求”一方面的意义了。我们又看净土法门三种资粮(信、愿、行)中的“信”字,它是与“愿”字并立的,“愿”字的意义就是愿乐,换句话说,也就是“欣求”,所以这时这个“信”字,它也就只代表那“知道”一方面的意义了。 如此说来,净土门中三资粮的“信、愿、行”,和圣道门中四过程的“信、解、行、证”,虽说所用的字眼不同,然而它们所含有的意义,实在相等;但是为什么在圣道门中所说,“乐”在“知”前,而在净土门中所说,则又“乐”在“知”后呢?或许有人会说,依照前面所说的因果道理讲来,恐怕还是要以净土门所说为准,而圣道门所说,大约还不免有一点次序上的错误吧!这种观念,其实不然。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虽说“知道”为“信”之因,“欣求”为“信”之果,然而这种因果,并不一定限于异时,既然它们也可以在同一时间互相具足,那么,纵令反过来说,“乐”是“信”因,“知”是“信”果,也没有什么关系的。至于这两门之所以把“知”与“乐”互相颠倒,实在是因为其中各具一种深意,而并非因为它们可以反说顺说而随便安排。 本来依照异时因果而说,实在是“知道”在先,“欣求”在后。假如有人,他还不曾知道有某一件事物,那他又怎样能够去欣求这一件事物呢?因此在净土门中,他为了要接引众生往生净土起见,所以必先令人知道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然后方才能够发起愿乐往生之心;倘若他也照圣道门中的说法,“乐”在“知”前,那么,纵令这人已经发起了往生之愿,但是他毕竟不知道要往生到什么地方去,而又何能生在西方极乐的七宝池中呢? 在异时因果中,对于某件事物,虽说它的因果关系。一定是“知”在“乐”前,但是对于某一义理,那就不必如此了。譬如现今科学上所发明的种种理论和定律,差不多全是先由实验观察而后方才产生的,假如在他们就已经不乐于实验和观察,那么,这许多的道理和定律,又怎么能够会有真正的发明和了解的一天呢?因此在圣道门中,他为着要开悟众生实证真理起见,所以必先令人乐于奉行他的教法,然后他们方才能够有真正了解之一日;倘若他也像净土门中的说法,“知”在“乐”前,那么,纵令这个学的人多闻善悟,然而这种知解,仍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他既没有亲自去经历,又有什么真实的利益可言呢?由这两个譬喻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净土门是唯令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圣道门是不但知其然而并求知其所以然。其间一难一易彼此前后次序上的排列,也就不得不颠倒了。像上面由因有果而说的两种信,仍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说法,佛法中虽也常常如此地应用着它,但是这个“信”字在佛法中的正式解释,并不如此简单。为什么呢?因为上边的“信可”和“信乐”,它们的对境(所信的对象),并没有相当的限制。假如有人,对于某一事物,生起了一种迷妄的知解,或者认有为无,或者认无为有;又假如有人对于某一事物,发生了一种非分的乐欲,或者损人利己,或者俱损自他。像这种情形,依照普通的说法而论,都不能不说他们是信,也算作一种信,然而在佛法中的“信”字,它是增长一切诸善法的,像上面所举的两种例子,正是不信之尤,又怎样可以把它和佛法中的“信”字混为一谈呢?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佛法中所说的“信”和“信乐”,它们的情形,正和上面所说的完全相反。他们的知解是正确的,所以,有则如实知有,无则如实知无;他们的乐欲是纯洁的,所以,既能自利,复能利他。总而言之,他们的对境唯限于一切实在的事理和真净的佛法僧三宝乃至世出世间的种种善法;除此之外,虽然还有些使人信可和信乐的东西,然而那些都不是佛法中的“信”,若是信着那些的话,那只不过成就了一些迷信和邪信而已。所以我们对于这一点,应当特别的留意。 四、“信”与“行”的关系 我们既然已知道这个“信”实在是由对于一切实在的事理有了正确的认识而生,同时也由这个“信”而能对于真净的佛法僧三宝乃至世出世间的各种善法发生纯洁的乐欲,而这种纯洁的乐欲,它正是驱策我们勤行善法的主要因素,所以由因果道理互相推动起来,那么这个“行”字和“信”字之间,又有了一层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佛法中在分析法相的时候,他竟说信心是以心净为性,换句话说,这个“信”就是使我们趣向善法的推进器。再简而言之,它就是发动我们净行的原动力。倘若没有这种推进器和原动力,那么,这个人对于所有佛法上修行的法门,都不会去修习它,而只成就了一种空的知见和一种空的希求,不能实际地享受佛法中的最胜妙乐。所以《大智度论》曾经很诚恳地说道:“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虽入宝山)不能有所取。”由是看来,这个“信”字的最大功用,并不只在祛除我们对于佛法的疑惑,所以我们万不可以误会它是初入佛法第一步的粗浅法门,我们万不可以把它大意的忽视,我们无论何时,更万不可以把它束之高阁而永不过问。并且我们由“信满成佛”的一句话上,更应当悟知,唯有信满方足以成佛,亦唯有成佛方足以言信满。所以我们对于这个“信”字,应当特别尊重,尤其对于它的真意义,更应当确切地了知。 这个“信”字的真意义,现在总算已经开显了。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它不独和“知”与“乐”保持着极密切的关系,而并且它还是使我们在善法轨道上进行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火车头。它和“行”字的关系之密切,竟也和知与乐相等。所以这个信字和知乐行三者的关系,也就犹如一鼎三足,在这三足之中,不能任缺其一,那它就不能安立了。 全部的佛法,既然由始至终处处离不了这个“信”字,所以全部佛法,也就时时刻刻不能够放弃这个“行”字,实在就是佛法的真精神之所在。我们若要享受佛法中的最胜妙乐,也就只有这个行字方才能够满足我们的愿望。因此,经论里面,为了防止一般人误认为这个“信”字起见,为了防止一般人忽略了这个“信”字里面的“行”字起见,所以在说“信”字的时候,往往把它里面的“行”字,特别地提出来说,使人触目惊心,易于领悟,因此而能真实地注重行持,以求达到究竟的解脱。然而一般人看见了佛法里面,常常有“信解行证”和“信愿行”乃至“信受奉行”等等的说法,于是遂以为“信”与“行”是截然的两回事,因此往往弄成了有“信”无“行”的极大误解,不但把佛法的真精神埋没了,而并且连“信”字的真意义也丧失了,这又岂是佛说法时特意提出“行”字的本意呢? 说到这里,或者有人会问我道:你不是说“知乐行”三者对于“信”字的关系,犹如一鼎三足,不能任缺其一的吗?为什么现在又单单地提出“行”字来说呢?这不是只取其一而去其二了吗?任缺其一,尚且不可,何况还是已去其二呢?这不是你前后所说互相矛盾吗?又四种过程和三种资粮中的“信”字,不是仅含有“欣求”或“知道”的意义吗?这时这个“信”字,本来是和“行”字相对立的,普通一般人,因此而将信与行分开,也没有丝毫错误,你为什么定要说他是一种极重大的误解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有三层解释。第一,因为一般人对于“信”字的认识,往往只偏重于“知”与“乐”的那方面,而忽略了这“行”的一方面,所以为对治这种误解起见,遂不得不特重于说“行”,其实这“知乐行”三方面,仍是鼎足而立的,我并没有什么去取于其间。第二,因为依照异时因果而说,“知”实在是居于“乐”先,而“乐”又实在是居于“行”先,所以有“知”虽未必有“乐”,然而有“乐”则必定有“知”;又有“乐”虽未必有“行”,然有“行”则必定有“乐”,同时它也一定有“知”。现在虽然单单地提出“行”字来说,其实“知”与“乐”也就包含在这个“行”字里面了,因此不能说是只取其一而去其二。第三,因为佛说法的目的,乃是教人离苦得乐,但是这个离苦得乐的目的地不是那种只有空解虚乐而没有实行的人所能到达的,所以在解释“信”字的时候,虽然“知乐行”三方面互相平等,但是若为了要享受佛法中的最胜妙乐,那就不得不以“行”为主、以“行”为重了。上面的那种去取,实在是因为它的观点不同,所以纵有违异,也不能就因此而判之为矛盾。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可以说,在上面答复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已经一并完全解释过了。为什么呢?因为就上面的第二层答复而言,我们已经知道单单一个“行”字,就已含摄着“信可”与“信乐”在内;同时就第三层的答复而言,我们又已经知道单只有“信可”和“信乐”而没有“行”,决不能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地。所以“行”既不能离“信”,而“信”亦不能离“行”。若一定要把“信”和“行”分开,那他就已经忘记了学佛的目的了,那他这种与“行”分开的“信”,也就不是佛法中的“信”了。所以我说他误解了佛法中的“信”字,乃是很有根据的,并不是一种矫枉过正之谈。总括上面各段来看,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信”有三方面的含义:一种是关于知解这一方面的,一种是关于乐欲这一方面的,一种是关于实行这一方面的。但是按照佛教分析法相的说法,就这个“信”字的狭义而言,它是一种善心,它有它的独特性,它的作用是在使我们的心行趋向于纯洁高尚而不堕落,因此,我们可以说它就是我们的向上心,而不能以之与“知乐行”混为一体。然而这种狭义的说法,唯有在分析法相的时候才是如此的,至于其余各处,则因为它与“知乐行”是同时并在而又关系密切,所以往往把它统括三者或任代表其中之一,因此我在上面的解释,也只得偏重于广义的一边了。 初学佛者怎样入门 ——发菩提心,学三大尊 一、树立正信 学佛的过程是“信、解、行、证”。学佛的首要大事,就是要有“正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有了正信,才能有正解;有了正解,才能有正行;有了正行,才能有正证。信、解、行、证,四满成佛,也可以说,“信满成佛”。因为正信是正解、正行、正证的一个总因。所以佛教常说“信为德源功德母”。佛教讲的信,不仅是一个理上的信,而且也是一个事上的信;不仅是个心上的信,而且是一个身上的信。这从事上和理上说信,正是佛教说信的特点,也是讲信的特殊之处。所以显教说“信满成佛”,密教就说“信即是行”。正因为“信即是行”,所以入门的正信,显得特别的重要了。 正信的内容,就是佛法的“般若”,般若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般若。一切事物不管是哲学、科学,只要契合般若,就是佛法;不契合般若,哪怕是佛教自身的教理仪式,也不是佛法。所以,只有佛法的真实义,才不是迷信而是正信;不符合佛法真实义的,没有一件不是迷信。因此,佛法本身就是破除迷信的。但自佛教传播佛法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却反把弘扬佛法真实义的正信佛教当做“迷信”来破除,这确是人间的真实颠倒,可以说是共业中的“公共无明”,是最大的“无明”。 但是,能按正信的旨意向入门初学的人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修学方案来,以便由正信而正行,这是一个看似不难而实际很难的一个难题,也是佛教长期困惑而没有完全解决好的一个难题。时至现代,难度更大。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从何说起。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长老大德,有多少弘法利生的菩萨,想从许多法藏中找出一种教授初学的方法。也不知有多少这方面的著作特别是晚近以来,入门、指南、“三字经”“ABC”之类的书,数不胜数。好的也确实不少;因为当机不同,也难求得完全统一。所以直到现在也仍然没有一种显明的方法可以因袭用来教授初学。何以教初学佛者?这是现今佛教界一个迫切的需要。先启正信,破邪显正,扫除入门的障碍,回想50年前,我的师长们经常碰到这个难题,比如他们对我这个初学者,当时何以教导?我把这个方法归纳陈述一下,看来还是一个至简至要的行持标准,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修学方案。可作为难题的一个应急回答,看能否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否。 学佛须先学菩萨。佛与菩萨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佛是菩萨的果德,菩萨便是佛的因行。佛是由修菩萨行而成无上正等正觉的。一切经中所说的菩萨,大都是代表佛的一体,也就是表示佛的一方面。比如:释迦有八菩萨,药师有八菩萨,弥陀有八菩萨,各各八菩萨即是各各佛之八分,分之则八,合之则一。八之与一,原无所异。不过,合之为一,则境界微妙,非言思所能及;分之为八,则境界分明,为人们所易解。所以,未说佛先说菩萨,学佛便先学菩萨。 由佛八分而有八菩萨。若是二分,便也可仅称二菩萨。所以,诸佛之前各有肋士,如:释迦之文殊、普贤,药师之日光、月光,弥陀之观音、势至。这二分的菩萨,实各摄八分之四。因此,二菩萨中之文殊、普贤,与八菩萨中之文殊、普贤,他们所代表的佛德之量有异。就着简单方面来说,我们学佛,首先直学文殊、普贤二菩萨是。 三、学菩萨先学大三尊 其次,还必须明确,学菩萨又当先以利他为主。本来菩萨发心,即在利他;菩萨修行,也在利他。若是发心而非利他,便非菩萨;修行而非利他,也非菩萨。“利他”一义,在菩萨道中,要算是一种根本条件。而一切菩萨里面,最能代表这一意义的,莫过于三十二应的观世音菩萨。因此,我们要学文殊、普贤的菩萨境行,还得从观音菩萨学起。将自己先立于观音菩萨的地位,以利他一义作为基础,然后去学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自然就圆成了菩萨道。如若不然,那大智大行也学不上了。请看《心经》里面,所说的都是文殊的大智门,而那行深般若的,却就是观自在菩萨。可见要学文殊、普贤的菩萨境行,必须先学观音菩萨,那才有成。所以,我们学佛应先学文殊、普贤、观音三菩萨。 三藏中说这三位菩萨法门的经典,就是最流行的三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是最为简易而最便于一般初发心的菩萨受持修学的。 文殊——大智——《心经》 普贤——大行——《行愿品》 观音——大悲——《普门品》 这三部经,都极简短,易于入门,宜于初学;既没有高深繁杂的弊病,也没有取小失大、取偏失全的弊病;并且圆通大小乘,圆融显教,圆满世出世法,是一个至简至要的行持表准。 四、发大菩提心 我初学佛,我的师长便教导我这个至简至要的行持标准。明确这个标准之后,我的师长还教导我进一步发菩提心。因此我在此也进一步劝发菩提心。我说这句话,也许会有人大不以为然,他说:“我们既然学佛,老早就发了心,难道还待你来劝吗?”我这个劝,自然是劝那些初学未发心的人。不过,也有些自信为已发心的人,对于这个菩提心的意义,并没有透彻的了解,或者,他虽然发了心,还不能算是菩提心,也未可知。因此,我来一劝,劝是劝请,不敢贡高我慢。况且从深一层说,那真实发了菩提心的境界,实在也是很高的。所以《大日经》里面说:“菩提心为因”。如说: “越百六十心,生广大功德。其性常坚固,知彼菩提心,无量如虚空,不染污常住,诸法不能动。本来寂无相,无量智成就,正等觉显现,供养行修行,从是初发心。” “真言门修行菩萨,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劫,积聚无量功德智慧,具修诸行,无量智慧方便皆悉成就,天人世间之所归依,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释提恒恩等亲近敬礼,。。。。。。如是初心,佛说成佛因故。于业烦恼解脱,而业烦恼具依,世间宗奉,常应供养。” 如若真发了菩提心,我想将这种超越二劫瑜伽行的真实初发心的境界来印证,可能会乐许我这一劝吧。 劝发菩提心,从上诸圣诸贤,实在已经也说得不知多少。除了如来亲说的经典外,那些专显“发菩提心”一义的著作也是多不胜数。现举几种常见的著作如下: (一)龙猛菩萨造金刚瑜伽中发菩提心论; (二)天亲菩萨造发菩提心经论; (三)慧沼大师撰劝发菩提心心集; (四)法藏大师撰华严发菩提心章; (五)潜真大师述菩提心义; (六)省庵大师撰劝菩提心文。 如上著作,实已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上诸圣诸贤,说得实在不少。可是,这个菩提心含义过多,历来专著,不是义理太深广,便是文字太艰晦;并且各宗各派,各有说法,名相参差,不易会通。突然一问:“菩提心是什么?”若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人,一时还难以简明回答。我信师长所教,还想从简明方面再说一说这个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么?从字义上说,旧译菩提为“道”,那契于真道之心,便是菩提心;新译菩提为“觉”,那契于正觉之心,便是菩提心。 但如何才算得契于真道、契于正觉呢?这便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心要广大。必须普度一切众生,犹如己身,不复滞于偏小的我见。 第二个条件——心要深妙。必须上求无上佛道,深悟法性,不复陷于卑劣的迷情。 第三个条件——心要凝定。必须安住真如实相,长保圆明,不复驰于散乱的妄念。 我们果然能使这个心,广大而不偏小,深妙而不卑劣,凝定而不散乱,具足这三个条件,便算得契于真道,契于正觉,便算得是菩提心。 我下面略引各宗派的说法,将他们配合这三个条件,一方面可以证明师长的教导是有传承,一方面也可以汇集先贤的说法而加以会通。 心要广大 心要深妙 心要凝定 [三学]戒学 慧学 定学 [三德]大悲 大智 大定 [三观]假观 空观 中观 [三谛]俗谛 真谛 中道谛 [三心]回向发愿心 深心 至诚心 [三门]表德门 遮情门 不二门 [三空]生空 法空 俱空 [三部]莲花部 金刚部 佛部 [三尊]观音 文殊 普贤 我们还可以纵横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从横的说,三个条件乃是一体,不过在一体上有三种行相。我们要知道这个心,愈广大便愈深妙、愈凝定;愈凝定便也愈广大、愈深妙;愈深妙便也愈凝定、愈广大。这三个条件,实在是一体相联,同为消长。我们需得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不能在这三个之间有所取舍。有许多人不明这个一体的意义,因此往往对于这个菩提心不能真实了解。比如说,我只要深妙不要广大,那是不行的,也是办不到的。 从纵的说,三个条件也有三步不过每一步也都有三个条件。学佛的人,不离三学(戒、定、慧),而三学仍是依次渐进的。这三个条件虽然在同时具备上配着三学,但是也要在依次渐进上配着三学。所以,在第一步戒学里面,“广大”便是饶益有情戒(摄众生戒),“深妙”便是摄律仪戒,“凝定”便是摄善法戒。《发菩提心论》上便明说诸佛以胜义、行愿、三摩地为戒。在第二步定学里面,“广大”便是观音三摩地,“深妙”便是文殊三摩地,“凝定”便是普贤三摩地。在第三步的慧学里面,“广大”便是方便般若,“深妙”便是观照般若,“凝定”便是实相般若。 有许多人,不明这个三步的意义,也因此往往对于菩提心不能真实了解。比如说,心要深妙,就一定要广大,心能广大必能深妙;心要凝定,就一定要深妙,心能深妙必能凝定。所以,心量要大是至关重要的,它就是利他的大悲,是观音三摩地。有利他的大悲才能使心深妙,那便是文殊大智的三摩地。心能深妙,才能使心凝定,那便是普贤大行的三摩地。 从上纵横两方面来看,就可以看出发菩提心的三个条件雨雪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法门的必然联系和内在关系了。这样简明讲菩提心,难免不详不尽,但实已包括菩提心的全部基本精义了。 如何做呢?两句话:第一,我们现在当从第一步的戒学做起,而第一步的三个条件都具备在那《朝暮课颂》的“四弘誓愿”里。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第二句话是,智慧本高的人,也能合三步(戒、定、慧)为一步,就是《大日经》所说的“菩提心为因”的那种发菩提心境界,其实本来人人具足,切不可畏难而不进。只要大家发四弘誓愿,大家发心便成正觉。 总的说一句,在正信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学三大尊(观音的大悲、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这就是我对本书读者的法供养。

    大乘菩萨道中,有一件最要紧的事,若是这件事缺略了,便不能算是大乘菩萨。这是一件什么事呢?这便是所谓“愿”。本来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三业以意业为主,四定以欲居先,所以菩萨行大乘行,也就要仗着这一个愿。愿是菩萨进破魔军的主旌,愿是菩萨趣入佛地的前锋,菩萨依着这个愿而修持,菩萨行着这个愿而弘扬,菩萨抱着这个愿而成佛,菩萨乘着这个愿而再来。彻底地说,这一个愿,乃是菩萨唯一的根本大戒,偶然的破犯,虽说罪重,还不算十分要紧,惟有违失了他的本愿,便使这个菩萨道从根本上破坏了,纵然后来再能发心,也就增加了许多障碍,易于退堕而难于成就。你看这一个愿在大乘菩萨道中是何等的要紧呢。因此之故,我愿和诸君谈谈普贤十大愿王,普愿大家都加以十二分的注意。

一、普贤十大愿王之重要


    就这一个愿字来说,本来士各有志,人各有心,所以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也就各有各的本愿。我们如今由菩萨道去学佛,自然也可以随着自己的意乐去发愿。可是一般初心菩萨,闻法不多,心量也就不广,所以发的愿或者不免有狭陋之嫌。从前普贤菩萨,在华严法会之中,为着悲悯末世一切众生,特为举出十大愿王,作为一个发愿标准,这个标准,是极广大的,统摄万愿而为之首,所以称为愿王。这在一般初心菩萨,更应特别地注意。
    这个十大愿王,出于《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之末,不过不见于《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惟有那般若三藏所译的《四十华严》才郑重地补出。《华严》本是诸经之王,古德曾推为最高的显教。这个愿王既出于《华严经》中,它在佛教里面的地位,自然也就很高。并且进一层说,它在《四十华严》之中,实在是千里来龙的结穴所在,我们只要看那一部《四十华严》,全部都叫做“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便可以知道。而这个《四十华严》的译出,只为的是补足那《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的最后一品,那么这个十大愿王,也就是全部《华严》的最后归宿,自然值得我们殷重的注意。
    这个十大愿王,是普贤菩萨说出来的。在华严法会中,所说原不出一佛二菩萨的法门,一佛就是毗卢舍那佛,二菩萨即是文殊、普贤,寻常称为“华严三圣”。可是仔细地说,这普贤菩萨在《华严经》里面又应特别重视,因为毗卢虽应尊重,但一佛只是表二菩萨之全,而一佛实又由二菩萨而显。如今这二菩萨之中,文殊表智,普贤表理;文殊表证,普贤表行;文殊表般若,普贤表三昧;而华严所显,却重在理,重在行,重在三昧,以普贤始,普贤终,中间又处处点出普贤,所以说,这普贤菩萨在《华严经》里面又应特别重视。况且学佛的人,原应当以行为首,以行为学;一日能行,即能为学;学而不行,丝毫无用。因此之故,我们这一般初心菩萨,对于这位大行普贤的法门,更要格外的注意。

二、普贤十大愿王之内容


    所谓普贤十大愿王,究竟是些什么呢?经文上说:“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第一的礼敬诸佛是怎样的呢?经文上说:
   “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言称赞如来者:所有‘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无尽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继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届’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做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静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界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境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磐,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种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磐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磐,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生命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磐,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此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普皆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悉皆不成,所有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磐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们看了这几段经文,对于所谓普贤十大愿王,一定已经可以明了,不过我还提出几点来和大家谈谈,使大家真能认识这个普贤十大愿王。


三、普贤愿王之列成十数
    发愿的条目多少,原不可拘,譬如药师的十二大愿,弥陀的四十八愿,乃至宝海的五百大愿,数目并不一律。普贤愿王,恰恰的列成了一个十数,这本也不足怪。不过我们在这中间,却要知道一切发愿,无论他的条目如何多,总应当是浑然一贯,由一种心上发起的;我们行愿起来,也应当心在一境,打成一片,决不宜分心多处,肆应纷歧。因此之故,我们对于这个普贤愿王,正不应当看呆了这个十数,以为这只是我们修习的十项功课;当知十是满数,《华严经》中,为了要表出那圆满具足的法界,所以他所用的法数总是十。这个愿王既是出于华严,自然也要列成十数,这个十数,又怎么可以看呆的呢。大家只看那觉贤三藏所译的《文殊发愿经》,和那不空三藏所译的《普贤行愿赞》,他们都是说的这个愿王,可是都没有提出这个数,这不就是一个明证吗。再看那金刚界仪轨中的“五悔”,和那胎藏界中的“九方便”,他们也都称为《普贤行愿赞》,可是一个是五数,一个是九数,都没有强合这个十数,这不也是个明证吗,何况根据华严教义说,还有所谓一行一切行呢。

四、十大愿王之所以为愿王的真精神


    有许多人说到这个十大愿王,往往只指出那“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等十个名称来说,可是我们要知道那十个名称,并没有显出这个愿王的真精神,若离了这个愿王的真精神,它们也只是普通的几个愿而已。明白的人一定要说:十大愿王之所以成愿王,实因为它极其广大,统摄万愿而为之首,所以它又称“广大行愿”;由普通的几个愿而扩大了它的量,便是愿王的真精神。这句话自然是不错的,不过那扩大的量,也是有很多的阶层的,譬如由一人而扩至一家,由一家而扩至一族,由一族而扩至一县,由一县而扩至一省,由一省而扩至一国,由一国而扩至一世界。这个愿王的广大,究竟到了怎样的境界呢?我们若是用普通的眼光来测量它的广大、称说它的广大,那仍然是不能尽其量,也就没有得到这个愿王的真精神,和那单举出十个名称来说愿王的人,只是五十步之笑百步而已。我们要看这个愿王的真精神,还是要在那逐条解释的十段经文中间详加玩索。
    试看那经文所说,从横的(空间)方面而论,这十个愿的对境,都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身土,而一一尘中,又各有世界极微尘数的身土;从竖的(时间)方面而论,这十个愿的期限,都是与“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同是无尽的,甚且彼等虽尽而我愿仍是无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像这样的一竖一横的说法,都与普通的愿不同,它实在是一多相容、广狭无碍,又实在是同时具足、十世异成。
    这种精神,不仅不是普通凡夫所能梦见,并且不是普通凡夫所敢涉想。穷究它的根源,它仍是从那华严“重重无尽”、“事事即入”的十玄法界上起行的,这“重重无尽”,“事事即入”的妙理,乃是称性而起之谈,在显教中,实者最高。那《华严经》因是佛称性而谈的经典,而称为诸经之王,这十个愿也就因此而称为愿王。如果我们不能悟入那华严所显“重重无尽”、“事事即入”的十玄法界,而只谈“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那便不是广大行愿,也就不能自比于普贤十大愿王。

五、十大愿王的根本和枝分


    我们既已知道这个十大愿王是浑然一贯、打成一片的,却又是“重重无尽”、“事事即入”的,那么,在这十个愿中,究竟它们的根本在哪里呢?又究竟如何配出这十个枝分来的呢?这个中间,也有多种说法。
    有人说:“这个十大愿王,是就‘信’上立的。佛法上信的目标,是在佛、法、僧三宝。前三愿示信佛(礼敬诸佛是自信,称赞如来是使人信,广修供养是报佛恩);次三愿示信法(忏悔业障是自能如法修行,随喜功德是喜人能如法修行,请转法轮是令法不断);又次三愿示信僧(请佛住世是欲师资不绝,常随佛学是欲依师实修,恒顺众生是认一切莫非菩萨);最末一愿却是总摄回向。”
    又有人说:“这个十大愿王,是就‘解’上立的。佛法上的解的大纲,不出苦集灭道四谛,前三愿是慕灭(佛是真寂灭者);次二愿是断集(忏悔是自欲断,随喜是喜能断);次三愿是修道(请转法轮与请佛住世是求道而修,常随佛学是闻道而修的);末二愿是知苦(恒顺众生是欲拔其苦,普皆回向是正拔其苦)。”
    又有人说:“这个十大愿王,是就‘行’上立的。佛法上的行的对象,只是贪、瞋、痴、慢、疑及恶见等十使,第一的礼敬诸佛是对治我们的慢(或邪见);第二的称赞如来是对治我们的疑(或见取见);第三的广修供养是对治我们的贪(或戒禁取见);第四的忏悔业障是对治我们的痴(或边见);第五的随喜功德是对治我们的瞋(或身见);第六的请转法轮是对治我们的见取见(或疑);第七的请佛住世是对治我们的邪见(或慢);第八的常随佛学是对治我们的戒禁取见(或痴);第九的恒顺众生是对治我们的身见(或瞋);第十的普皆回向是对治我们边见(或贪)。也可以说,这十个愿通俱十使,只由我们行止的次第而分说的,即是由皈佛而忏罪,由忏罪而求法,由求法而利生,这都是依着我们行上的次第。”
    又有人说:“这个十大愿王,是就‘证’上立的。佛法上的证的果地,可分法身、解脱、般若三德,前三愿是求法身,次二愿是求解脱,后二愿是求般若。”
    以上这些说法,固然都各有所见,我却还要从这些说法之外,另外抉出一重最深的根本来。这一重根本是怎样的呢?便是,这个十大愿王,只是在我们的心上用功,要扩大我们的心量,使之入于华严的甚深境界,重重无尽,事事即入,由此便可以证得佛的无上菩提,这是它的最深根本,只不过借着那信解行证上的一些物事做它的支分,又配成十数以合于华严的法数而已。本来华严的“华”,也就是指的这一个心呢。

六、十大愿王之归于净土


    依经文所说,若是有人能听闻这个十大愿王,一经于耳,便得无量功德;或复有人以深信心受持读颂这个十大愿王,乃至书写一个四句偈子,便能灭除种种恶业苦恼,圆满普贤所有功德;而经文最后又说,是人临命终时。世间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普贤、观音、弥勒等菩萨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花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无数劫,普于十方无量世界,以智慧力为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服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无量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后面偈辞之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总而言之,这个十大愿王,和弥陀净土是有密切关系的。在这中间,我们要知道那弥陀净土是我们学佛行人的大归宿处,进则娑婆,退则安养,并且可以不离安养,回入娑婆,进退之间,两无顾虑,然后才能广经尘劫,如愿修行。若是没有这个弥陀净土做我们的大本营,像这样的广大行愿,又如何能圆满呢?这一点,是研究十大愿王的人应当及早注意的。
    上来所说,共有四点。大家听了,一定真能修学,彻底认识这个十大愿王,那么,便请立即依照这个发愿的标准,在各人自己的心上用功,一行一切行,做到那浑然一贯,打成一片,又悟入那重重无尽、事事即入的法界,再以弥陀净土做我们的归宿,那时才不辜负那普贤菩萨的慈悲,也才不辜负那华严法门的微妙,也才不辜负那阿密陀佛的接引,我在这里,正敬谨地回向着呢!

——吴立民(信如)先生谈文殊智慧

去年(1992)夏天,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吴信如)先生莅会山西五台山。其间,我们几位高校的研究生,有幸亲近,虔诚求教。吴老不顾长途跋涉之劳,欣然开示。五台山上,我们谨行教诲,感触良深;返校后,又时听录音带,每遍都有新的感受。遂整理于此,以飨同好。

    作为一般的旅游者,读点介绍五台山的小册子,知识上的了解基本也就够了。如果说作为一个对佛学有兴趣的研究生,想到五台山来求点灵感,找点独特的感受,那就有个前提,就是你一定要有点信仰,这是一个基础。不然的话,只是怀着一点好奇心,四处问问真不真、假不假什么的,你想得到点什么感受,很困难。当然让你们完全地、坚固地信仰下来,不是一下子的事情,但至少要有一个诚敬的心情:相信这个道场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已经一千多年了。
    文殊菩萨是个什么菩萨呢?讲过去,他是古佛;讲现在,在我们这个世界,他现的是菩萨身,协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左边的胁侍,表示大智慧;普贤菩萨是右边的胁侍,表示大修行。经典上说,文殊菩萨是法王子,他能继承法王释迦牟尼佛的全部法门。在诸菩萨中,他居首位,是第一位菩萨。这就是文殊在诸菩萨中的地位。释迦牟尼说法时,一般都是文殊菩萨出来提问题,来问佛。当然也还有别的菩萨,但一般地说,在大乘是文殊,小乘是舍利弗——他在佛的十大弟子中也是智慧第一。总之,文殊菩萨是表示智慧的。
    就古佛来说,文殊是诸佛之母,所有的佛都是由文殊古佛产生的。这个意思是说,所有的佛都是从般若中产生的。文殊是表示般若的。般若的意思很深,可以勉强翻译为智慧,这是一种大智慧,一种没有用方法来譬喻的大智慧,是一种觉悟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表现方式很多,所以文殊有许多法身、化身、应身,有的现金刚文殊,有的现比丘文殊,有的现儿童文殊,这都是就表法而说的。有的文殊头发无髻,有的有五个髻,法门很多。
    什么是般若?般若是空又是不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这叫空不空。有时般若着重讲空,有时般若着重讲不空。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如果偏执于空,佛法着重给你讲不空;偏执于有,佛法着重给你讲空。就空的方面讲,般若就是金刚能断。金刚是一种极坚利的武器,它坚固不坏,又很锋利,能斩断一切。般若就代表这种东西,它能斩断一切邪魔外道、痴情妄念,能斩断一切不正确的知见。所以在庙里,文殊菩萨常常手里拿一柄宝剑。文殊是不是只表示空的一面呢?不!它又能表示实相般若,把事物的真实面目告诉你。能用智慧观察事物,叫观照般若;能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实相般若;另外能用文字语言方便善巧地表达观照、实相般若的,叫文字般若。今天你们到五台山来,到这清凉圣地、文殊菩萨的道场,希望你们能得到这种智慧之光,希望这种空不空的智慧能加被我们,开发我们的头脑。
    般若智慧是人人都有,为什么我们常常开发不出来呢?这就是因为我们总是“有我”,陷入无明。从生到死,都是在“我”里头生活,这也是我的,那也是我的。小的时候,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家、我的书包、我的玩具,我的......我的......我的......,再大一点,我的学校、我的老师;这些东西不好吗?好!但如果是“我”的了,就不好了。长大以后,我的名誉、我的地位、我的权势、我的主义、我的学说,什么都是我的、我的,都据以为已有,这就是私啊!一有“我”了,他的头脑就不会智慧。为什么不会智慧?就是这个“我”把他的智慧盖起来了。什么东西都从“我的”角度看,他就戴上有色眼镜,他就看不清了。智慧是无我的,从无我来看问题,他就看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实相;他能用智慧去看就是观照;用观照般若看实相般若,就会清清楚楚,没有障碍。佛教大乘菩萨道都是无我,为人,度众生。像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一直要把众生度干净了,自己才成佛。这种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它的心量好大,心量大,智慧也大。反过来,如果有“我”了,就是无明,心量就小了,就不明白了,糊涂了。无明正好是般若的反面、智慧的反面。所以你们来学文殊菩萨,能证悟一点什么东西,想得到一点感应,就一定要学习文殊菩萨的大智慧,用那把金刚王宝剑,一刀两断,把“我”斩掉,破我,没得我。世法上讲,心底无私天地宽,何况般若智慧?它的心量大得很,比虚空还要大。如果能这样,你们所祈求的那个感觉就来了。现在有句话叫“跟着感觉走”,可怜的是,你的那点感觉,感来感去,觉来觉去,还是“我的、我的”,几时能够解脱!
    我们人是很有限的,眼睛能看到的,都在可见光波之内,超过可见光波,我们就看不到;耳朵能听到的,在一定分贝之内,超过一定分贝,噪音我们受不了,超声波我们又听不到;我们鼻子闻的、舌头尝的、意识想的,都一样,很狭窄。对于不可思议的东西,你的意识就是思议不上去。这都是无明把我们障碍了,不仅把我们的眼睛、耳朵......,最根本的是把我们的意识障碍了。文殊智慧就是从根本上破你的无明。你能够“我”字破一分,你的般若之光就显一分,大智慧就显一分,头脑就开发一分。这个般若,所有的佛都由它产生,都是由破我而成佛,由证得般若而成佛,无一例外。
    人的认识能力是很有限的,我们很难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的语言,我们的逻辑思维也很有局限性,用语言、逻辑来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一定的障碍。所以禅宗讲不立文字,用另一种境界来教导人,破你的执著。抓住自己不放的是“人我”,把一种东西、一种见解固定化,执著不放,是“法我”。人我法我都不要执著,一执著就不是般若,就是无明。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要经过实际修行,不断磨炼。特别是在思想意识上,心量要大,心里赛满了,就装不进新东西了。我们求学问,头脑也要经常保持空净,像虚空一样,能容纳一切。
    文殊菩萨就是表示这个大智慧的法门。你们到这个道场来一趟,不要急于研究寺庙的建筑一类的,那些东西前人研究得很多,你要学习容易得很。你要真想得一点受用的话,就是学文殊这个法门,拿一个诚敬的心,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无我了,希望学了文殊菩萨以后,般若的光能照亮我。如果你们能用这样的精神来学习,那你们的感觉就会不同。五台山我不太熟,和你们一样是第一次来,但你们可以做这个:每个庙里的佛、菩萨很多,你们重点拜文殊;每个庙里塑的文殊菩萨都不一样,都表示一个法门。假使你们有这么颗求觉悟的心,求证般若的心,你去做了,你说不定真能得到一点不同的感应,甚至睡觉做梦都会有不同。你们试试看。如果你没有这个诚心,你不是修行,而是游玩,那要说你会有什么感觉,是很难的。只有修行,才会有证悟,才会有感觉。无我,心量就会大,心量一大,智慧也就不同了,身体也会不同。可能会有些傻人傻事,人家会看见他能讨“便宜”而不讨,却净干“吃亏”的事。但这些“傻人”有智慧,他看问题真实,你们如果有了这种精神,搞科研也好,做工作也好,你们就一定会有成就、有成果,因为你们用的是智慧。

    佛法是讲报恩的。理论上,报恩是佛教大乘菩萨道的一项重要教义;在实践上,报恩是菩萨用心修持六度的一个重要法门。学佛必须报恩,报恩需要学佛。

    大家都知道,佛法的根本教义,可以概括为“缘起性空”,缘起由于业力,性空便是般若。缘起也名缘生,缘为众缘,是托他为由的意思;生谓生起,是由此出生的意思。缘起缘生,就是说世间上的万事万物——一切万法,无不因缘而起,莫不由缘而生。所以说“法从缘起”、“缘缺不生”。正因为万事万物是由众缘会合而生的,所以任何事物都独立自在、自作主宰的自主性,佛法名之为“无我”。正因为万事万物是由众缘会合而生的,所以任何事物都是要变化的,都没有常一自在持久不变的永恒性,佛法名之为“无常”。无我无常,即无自主性、无永恒性,就是性空。


    这能生万法的缘,究竟有多少种呢?佛教各个宗派,说法分类,也不一致,南方所传,常说二十四缘;北方所传,只说四缘。但南方所传二十四缘,散漫复杂,不如北方所传四缘,简括精密。北方所传的四缘是:
(二)等无间缘(或曰次第缘)。
(三)所缘缘(或曰缘缘知觉缘)。
    上列四缘,也可约为两种:一种是内因,便是上列第一的“因缘”;一种是外助,便是第四的“增上缘”;而那第二的“等无间缘”和第三的“所缘缘”,却都是从“增上缘”那部分开出,都是外助的一种,只因这两种外助关系重要,值得另行举出,所以便分列四缘。但从实质上看,实际只有内因和外助两种。如说得究竟彻底,那第一的“因缘”,也可以说是一种“增上缘”。所以四缘实在就是一缘——都是“增上缘”。
    什么叫做“增上缘”呢?一切万法的生起,必须依靠一种外助条件,而色心诸法对于相互影响的外助关系,便叫“增上缘”。本来一法生于世间,它必须依赖其他诸法的外助,同时它对于其他诸法,也自然有很多影响,这种相互间的力量,足以使它们的生起更加强盛,所以称为“增上缘”。比如在稻田里种稻,依靠种子的生发而长成许多谷子,这种子便是稻谷的增上缘;可是,在稻谷成长过程中,这泥土的滋养,日光的暖照,雨露的滋润,人工的耕耘、培植、灌溉、施肥等等,也都不可缺,这些便也是稻谷的增上缘,而稻谷能作人类的食料,这是它对于其他诸法的一种增上缘。又比如喜马拉雅山上的雪,足以影响环球气候,而且因气候的变化,又影响到全世界的生产生活情况,这些间接的增上缘更是多得不可穷诘。一切万法,除了自己不能做自己的增上缘,和有为法不能做无为法的增上缘之外,其他都可以做增上缘。
    而且佛家又进一步,说这增上缘可以分积极、消极两种。就积极方面说,一切万法,对于自己以外的一切法,都有一种影响他人的力量,足以助于他人生起,即使极小,也不是全没有。就消极方面说,这一法对于另一法,虽然没有决定的影响,或者简直没有发出一点助于他人生起的力量,但是它只要不做那另一法生起的障碍,也就是增上缘。所以增上缘的范围,极其广大,可以说没有一法不具有这增上缘的功能。一切万法的因果性、规律性、复杂性,无不在其增上缘的变化中生起和体现。人也是一法,是万法之一。人和万法的关系,也是互为增上缘的关系。万事万物对于人来说,都是人之所以能够生起,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增上缘,所以万事万物对人都是有恩的。所谓“恩”者,因心也,就是促其发生,助其生起。所以菩萨视天下一切悉为恩处。佛家的报恩学说就是根据佛法的缘起论,是完全契合业力因果的真谛的。
}
2980.00 【带证书】正规开光西藏至纯九眼天珠天然老矿原石项链天眼吊坠男女均可佩戴 九眼天珠为天珠中最上品、能免除一切灾厄,慈悲增长,权威显赫,利益极大。在天珠修法功德中,九眼包含所有图腾的象征与意境,佛法修行中最后境地,九品莲华化生。"九"也象征不可预知、无法超越、无限宽广之境界。九眼天珠为天珠中最上品、最尊贵者,藏人无上尊贵之气宇、世间事业一切迅获成就、为天珠中最上品、能免除一切灾厄。九眼天珠是驱邪的,能为人转厄运为吉祥.并有保护之功用.消除慢性病毒.防止恶化之功效.有着不可思议之功力.九眼天珠。

联系店家 进店 收藏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

心,般若智慧的原态,当我们放下一切的恶知见、邪见、凡夫、二乘

当我们放下一切的恶知见、邪见、

凡夫、二乘、菩萨、佛见,

有见无见统统放掉的时候,

就是恢复我们原来的那个佛性,

恢复我们原来的那个真如,

只是,问题你不认识它,

为什么叫做唯一的真实呢?

拜个八十八佛就叫做修行;

真的一个修学佛道的人,

每天都要提升心灵的功夫,

一定要定位在如如不动,

无论这个世间怎么变化,

你都了悟它是虚幻的东西。

我跟他讲出名也是一种负担

阎罗王那边不是看出名的人

不是敬重那一些有名望的人

是敬重那个脚踏实地的人

这个跟了生死无关痛痒的

当你心能够保持安详、知足、如如,

你的生命每一分、每一秒

就变成奇迹,就变成奇迹

那么你活着每一个动点上

所以真理是最安稳的枕头。

心性本来就是万德庄严,

能够把身心看得空的人,

这才是真正的心性上的福德,

就是叫你放下有相,进入无相;

叫你放下执着,进入涅槃;

叫你放下有为,进入无为;

叫你放下有限,进入无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行人梦见飞得很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