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照耀中国人物介绍,选择一个人物做小传。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给你写,也是复制别人的

你多大了?这种事情怎么能让人代替呢?

这是一个锻炼机会,写文章可以开发智力,锻炼自己

如果现在就指望别人给你写,将来怎么办?你什么都不会写

找工作很难的,没有哪个单位,愿意要什么都不会写的人

如果要自己写,那还要百度干嘛

}

原标题:火遍全网的“新教材”真的要全面使用了吗?教育部给出权威答复

这一段时间,“新教材”三个字可以说火遍了全网。原因是之前有消息透露,从2019年秋季开始,高中将全部使用新教材,新教材什么样?难度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会增加吗?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令很多家长和老师惴惴不安。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 2018 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尚未使用统编教材的年级,

应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1.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相关学科(除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之外)仍使用《2016 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目录》(教基二厅函〔2016〕12 号)公布的教材。

2.实施六·三学制地区,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和七、八年级统一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教材;七、八年级统一使用统编《历史》教材。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三科教材地区的三年级和九年级使用统编三科教材。

实施五·四学制地区,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和六年级统一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五·四学制教材,初中历史课程起始年级统一使用统编《历史》五·四学制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全部使用统编法治专册教材。其他年级,可根据《2018年全国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变动部分)》(见附件)和本地教学实际,确定使用统编三科教材进度。

尚未使用统编教材的年级,应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版本。

普通高中教材暂不更换其他版本

普通高中国家课程各学科仍使用《2011 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变动部分)》(教基二厅函〔2010〕20 号)和《2009 年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教基厅〔2008〕6 号)公布的教材。

因普通高中教材正在进行全面修订,各地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

“部编版”教材内容有何变化?

请大家注意,“部编本”语文教材长这样:

大家比较关注选文,先说说“部编本”语文教材课文数量的变化。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

初中原来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

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课文相对减少,但其他几个教学板块又有所加强的用意。

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这次新教材的更换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而尚未沉淀的“时文”则相对减少。

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介绍:

“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明显变化,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初中古诗文选篇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初中选了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学习朗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学习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学习默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理清作者思路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学习默读,学做摘录,概括文章的中心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学习快速阅读,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文章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园(其五)/李贺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中国速度”震惊雅典/孔宁、张军、袁虹衡

“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

4.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朱玉、万一、刘红灿

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综合性学习——地球,人类的家园

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

11.与朱元思书/吴均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移居(其二)/陶渊明

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

14.昆明的雨/汪曾祺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

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7.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8.苏州园林/叶圣陶

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

22.愚公移山/《列子》

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综合性学习——君子和而不同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部编本”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

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人物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

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内化了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

教材总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名誉所长鲁洁教授介绍,初中教材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知识领域融合起来,囊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国际交往教育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长这样↓↓↓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教材主要编写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介绍,新版教材对各阶段的历史都选定了突出的主线,以显示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关键问题,并围绕各时期的主线遴选史事。如中国近代史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主线,特别是客观讲述了南京大屠杀这段沉痛的历史;中国现代史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为主线。教材中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领导作用叙述得比较全面系统,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此外,选取了大量的史实,对我国固有的领土和领海主权进行了详细说明,以增强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

部编版历史课本长这样↓↓↓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来共同来感受历史

中国古代大事年表(上)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包括8个单元、1节活动课和一个附录(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上))。基本的教材编写结构与七年级相同,各位可以参考《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笔记》来了解。以下是单元名称、课文标题和子目标题,借此大家自然可以了解基本的课文内容: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第9课 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中国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第13课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第23课 内战爆发(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本文来源:微言教育 初中生学习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军照耀中国人物介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