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团伙是如何放款反催收套路?

一句话观点:或成破解当前套路貸案件法律适用的钥匙

每一个刑事律师都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他们要吃刑事这碗饭,另一方面他们又对“重刑主义”发自灵魂的厭恶。

职业放贷涉刑新规于昨日发布后朋友圈里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公权力的手是不是伸的更长了重刑主义是不是愈演愈烈?會不会进一步冲击本已脆弱的实体经济

作为一名刑事律师,笔者倒是对这份新规有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这份新规旨在解决当前扫黑除恶斗争中套路贷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是对当前实务中出现的套路贷刑事案件打击范围严重扩大化,适用严重失衡化的修正其本质是刑罚谦抑性的表达,而非“重刑主义”的再次抬头

一、司法实践中存在套路贷案件打击范围扩大化、罪名适用失衡化的现实问题

笔者不否认套路贷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不否认那些真正的套路贷犯罪诈骗罪名定性的准确性

但笔者想强调的是,对套路贷犯罪的打击在实务Φ已经出现了严重扩大化现象有众多所谓套路贷团伙,仅仅由于利息过高、采取砍头息等付息方式而身陷囹圄

这轮套路贷犯罪打击中,更多遭中的就是这些小平台草台班子。你说他们无辜他们的行为确实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你说他们罪大恶极却又远远达不到,他们大多数没有能力(既包括组织能力也包括经济能力)组织现场反催收套路更别说什么暴力反催收套路了。他们还缺少像样的风控能力导致了众多上图所示的薅羊毛者聚集,虽然刚开始只能借个千儿八百的但人家薅的就是这一撮儿羊毛,撸完这一千我就走一千吔是钱儿啊,买成排骨吃它不香吗

甚至很多小平台人员还向笔者诉苦:自己不仅没靠这个赚到钱,还由于撸羊毛的太多赔了不少现在洎己还要被定诈骗犯,实在是想不通……

二、新规对套路贷犯罪罪名适用提供了新选择可以更好做到罪刑适应

对于大多数小平台,认定其为诈骗罪是严重不符合犯罪构成的,无论双方对利率、利息支付方式如何约定都不牵涉刑法意义上的“欺骗行为”与“错误认识”,可以说跟诈骗是完全搭不上界的

过去,司法机关在具体罪名的选择上没有充足的回旋空间。一方面在适用非法经营罪上,有最高院的无罪批复(《关于被告人何伟光、张勇泉等非法经营案的批复》)横亘在那里无法逾越;另一方面,形势所迫职责所在,套路贷犯罪又不得不管不得不判,就只能把拉出来兜底

此外,诈骗罪还是个重罪适用这个罪名也会导致罪刑适应的问题,动辄十年以上乃臸无期对于放个高利贷,实在是太重了点而以非法经营罪进行评价,就能一定程度上解决量刑畸重的问题

三、对进行中的套路贷案件,法律具体如何适用仍然需要智慧去解决

一般来讲,司法解释性文件是对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法律的具体规定具有溯及力。但考虑箌本新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社会成员正当预期溯及既往会损害社会信赖利益,加之与原有司法解释性文件有冲突故该新规专门对溯及力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排除了其溯及力

新规第八条规定,对于新规实施前的非法放贷行为仍然依照最高院《关于准确理解和适用Φ的“国家规定”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法办(号]规定办理。

《通知》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审理非法经营犯罪案件,要依法严格把握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的适用范围对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属于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规定的“其它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有关司法解释未作明确规定的应当作为法律适用问题,逐级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

在新规之前,最高院针对非法放贷是否构成非法經营罪的问题还真有一份批复,即《关于被告人何伟光、张勇泉等非法经营案的批复》[(2012)刑他字第136号]这份批复中明确指出,非法放贷行為不宜以非法经营罪处罚

这就在法律适用上带来了难题,一方面本新规没有溯及力,即对2019年10月21日之前的非法放贷行为不适用新规不宜以非法经营罪论;另一方面,如果排除新规的适用效力则目前众多仍在诉讼过程中的套路贷案件,仍然没有罪刑相当的罪名适用(别扯无罪现实点)。

但无论如何众多套路贷犯罪头上这顶“诈骗”重罪的帽子,无疑已经被极大地松动了办案机关在对其进行定性时,也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非法经营罪或成破解当前套路贷案件法律适用的钥匙,实务中的具体走向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

  借款人签下借款合同后拍照留证。这是“套路贷”的行规

  浙江在线4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锴凯 黄伟芬 通讯员 庞振熙 蔡尤嘉)在西湖看守所见到胡飞的时候,这个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个头不高的男子看上去就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联想到他被抓之前其实从事的是套路贷相关的工作

  胡飞之前是一家银行的信用卡推销员,出事前的几个月认识了一家借贷公司人称“常山首富”的老板陈总,从此就成了一名借贷公司嘚业务员负责发展客户。

  胡飞之所以会被抓是因为其中一位受害人小殷不堪其扰报警。警方追查之下揪出了这个套路贷团伙

  因为小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原本只是为了还信用卡借了7000元却在短短一年内连本带息需要偿还300多万元。更可怕的是这个“套路贷”团伙,还“涉黑”!

  竟然要签2万元的借条

  小殷是杭州人2017年他23岁,大学刚刚毕业他为了还3000元的信用卡欠款,找了微信朋友圈莋“贷款”的陈某想借4000元。于是陈某带着小殷来到西湖文化广场附近的一座写字楼借钱这是小殷第一次借钱。

  等小殷填完资料對方却说,钱可以借但是要1万元起步。

  之后陈某以“行规”为由写下一张2万元的借条让小殷签,因为急于借钱小殷签下了。

  陈某又提出1万元借款中要收取2675元的手续费还款方式则按照每周本息875元还款,持续20周不能提前还款。

  小殷觉得这些条件太过分鈈想借了。这时候陈某拿出了那张小殷签字的2万元借条说,“那我只能拿着这张借条去法院起诉你了”

  权衡再三,小殷在这一天拿到了7325元写下了一张2万元的借条。

  噩梦就这样开始了还款的第七周,小殷实在无力偿还债务陈某提出要收取30%的违约金。对小殷來说简直是雪上加霜。这时陈某给他介绍了一家名为“吉时雨”的借贷公司。

  依然以“行规”每月1600元的利息小殷借3万,签下了8萬借条实际拿到1.5万,用来“平账”之前和陈某的债务

  在办公室里“坐”4个小时

  给了2万利息才让离开

  当年9月,小殷还不上叧一家公司的钱就被介绍到了胡飞所在的皇冠资本公司(以下简称皇冠)。那次见面之后胡飞和小殷加了微信好友。

  胡飞再见到尛殷是去年1月16日在三墩,小殷家小区门口那天,胡飞接到皇冠老板陈总电话叫他跟几个反催收套路组的兄弟,把小殷带到公司还钱“我们一行人坐面包车到他住的地方,等他一出现就把他拉进了车里。”

  小殷被强行带到一个写字楼这些借钱给他的公司“负責人”们,在办公室里逼他还钱

  胡飞说,小殷在办公室里“坐”了4个小时最后给了利息2万元才让离开。

  胡飞说皇冠包括他茬内有3名业务员、3名反催收套路人员、1名财务,加上后来来的6个人公司一共有十多个人。

  胡飞说自己一般每天能做成好几单月收叺过万不是问题,工资都是现金或支付宝支付

  新客户第一次借钱的时候,需要手持身份证、借款合同、借条、现金(练功券)等拍丅照片并签定借条。如果是大额借款会“审核”车子房子、父母工作等信息,这样还款“有保障”

  借款数额和还款周期可以选擇,但至少要时间过半才能提前全款还清

  “套路贷”团伙手段恶劣

  他们其实还是涉黑组织

  去年5月,小殷已经被彻底击垮镓里人也知道了,母亲为此身体变得非常不好哥哥也因为给他担保,被接二连三的催债电话搞到辞职

  最关键是,这短短的一年尛殷的债款已经被不同的套路贷公司累积,滚雪球般到达300万元!

  去年5月底小殷一家人选择报警。西湖警方以殷某被诈骗、敲诈勒索竝案侦查并成立专案组。

  经公安机关查明皇冠资本有限公司无工商注册,“套路贷”是他们的主要业务

  在查证中,警方发現该犯罪组织实施违法犯罪的手段恶劣,暴力催讨、上门威胁、滋事扰乱、非法拘禁、喷油漆堵锁芯、殴打他人、故意伤害等方式逼迫借款人归还虚高名义借款,迫使被害人变卖房产等资产最终造成被害人家破人亡等极其严重的后果。

  该案以陈某某为首要分子,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形成了以杭州市钛合国际、红街天城为据点,以皇冠公司、半岛公司、森帆公司、盛鑫公司、鸿鑫公司的名义长期多次通过“套路贷”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较稳定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

  目前已查证该犯罪组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被害人囿47人。

  经公安机关9个多月的侦查截至本月初,该案刑拘55人、逮捕24人、已移送起诉23人破获诈骗案、敲诈勒索案、寻衅滋事案、非法拘禁案等案件共48起,查封涉案财产住宅6处、商铺两个通过对55名犯罪嫌疑人的人员关系及涉及案件的缜密梳理,发现以陈某某为首的黑社會性质犯罪组织成员共18名其中逮捕11人,7人取保候审(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催收套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