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房价即将暴跌暴跌十大理由 信不信由你

中国银行3月28日发布的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远未到合理水平,政策调控不应半途而废。那么合肥房价究竟是涨还是会进步下跌?现在网上层传合肥房价大幅*的十大理由,仅供娱乐,信不信由你。

第1条理由:限购令延续

预计限购令政府将持续十年不变,有钱人前些年买房的炒房的家家都有两三套房子,现在根本没有对房子的购买需求。

第2条理由:政府下决心打破房地产泡沫

政府下决心打破房地产泡沫

政府已经下决心打破房地产泡沫,这是政府十三五规划的核心,政府已经意识到房地产对经济的危害,再不下重手就会错失良机。

第三条理由:房奴生活悲催

全国的房奴活的很悲哀很沉重,房子让人们失去了亲情失去了道德,所以政府坚决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就是文化大发展中针对房地产的重要措施。

第四条理由:保障房建设解决3-6亿需求

保障房建设解决3-6亿需求

保障性住房未来五年至十年可能还要建设1-2亿套,将可以解决3-6亿人的需求,2012年开始对商品房尤其是高价商品房的需求会逐年加速下降。

第五条理由:刚性需求降低

今年真正买房子的人第1季度基本完全购买,从第2季度开始刚性需求会逐步下降,从明年开始刚性需求会加快消失,如果有点买房子想法的人都会完全放弃想法,因为他们知道房子会越来越不值钱。

第六条理由:炒房者急需脱手

买房人前六年都是低价购买的房子,有些人手上竟然有上百套房子,现在是房价的较高位炒房人急需脱手。

第七条理由:老房子供应量大

很多城市房子的库存量和供应量是需求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很多城市新房子加上老房子的供应量都在几十万套以上。

第八条理由:收入下降房价也下降

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经济的放缓预示着收入也要下降,人们收入的下降将使得购买力大幅下降,尤其是对房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第九条理由:经济衰退致房产需求萎缩

经济衰退致房产需求萎缩

欧美经济衰退和中国经济的下滑,必然导致世界性对大宗商品如黄金、房产的需求继续萎缩,中长期的趋势基本形成。

}

[摘要] “超过一万元平均房的不到20个城市,其中超过两万块钱平均房价的不到10个城市。去年年底的统计数据,地级市平均房价不到4000元/平方米,今年10月份的统计数据,全国的平均房价7000多,我们没太搞懂,为什么你们觉得房价高,我觉得还早着呢。”

经过发言被扔鞋、微博被禁用、被领导请喝茶,被地产界冠以“任大炮”的名号,任志强仗义执言的真性情在小编看来越发难能可贵。

话说除了前一阵一句“2018房价会暴涨”的流言传到任志强那,他发声表示“不是我说的”之外,很少听到他的言论了。时隔这么久,在近日的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任大炮又发声了,秉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原则,他说:

“超过一万元平均房的不到20个城市,其中超过两万块钱平均房价的不到10个城市。去年年底的统计数据,地级市平均房价不到4000元/平方米,今年10月份的统计数据,全国的平均房价7000多,我们没太搞懂,为什么你们觉得房价高,我觉得还早着呢。”

不管你们信不信,小编是信了,对你们来说也是可以听取一些的,毕竟纵观历年,任志强对房价大势的言论一直被事实证明是对的。

小编总结了他在大会上的观点如下:

1、未来独居预计有一亿五千万户,为了满足独居人的住房需求还需要盖25年,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独居,家庭也越小,需求越来越多;

2、地价价格还是很高,住房价格里60%是地价,并且中国从来没有出台一个政策限制地价;

3、调控没有可依据的上位法,政策朝令夕改,没有契约精神,扰乱了价格信号。

不多说,你们看看任志强的原话,也是金句频出,来看他对楼市精彩分析的是否有道理。

任志强:主持人在会客室就跟我说,你说话小心点,意思就是让我别随便说。我们说十九大,十九大里其中有两个没有改变,十八大有三个没改变,十九大变成两个,没变的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变。这两个没变,说明中国还得回到原来的建立市场经济框架高速发展的过程。

预计城市化任务还没完成呢,要完成小康目标最少要到60%、70%的城市化率,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周期还长着呢,你们不要以为今天就建完了,早着呢。所以,应该说中国的城市化路还有一段时间,十九大说要完成小康2035年的目标,最少每年有1.3个点才能完成,不盖房子住哪儿,这是一个大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国人被称为家的房子已经得到了解决,其实在大城市中比如说北上广深,对住房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关于老龄化的问题,国内老龄化加剧,是越来越严重,但更严重的是年轻人的独居问题。在国外,年轻人的独居达到40%,意味着什么?意思是父母有房子我也不和他们一块住,单独住。

年轻人越来越喜欢独居,中国独居的增加和过去的传统计算是完全两个概念,也就是说家庭人口比例数在大幅度下降。从1984年的三点九几下降到二点八几,但是北京、上海已经降到了2.3、2.4,换句话说就是两个人一个家庭,或者两个人多一点点。一个人一个家庭已经占的比例很大,占到全世界的25%左右,而中国未来的独居发展趋势是什么?

预计中国未来城市里最少有一亿五千万套,一亿五千万套是什么概念?从1990年开始建到现在,一共建了一亿五千万套,中间花了27年的时间,中国的房子还得盖多少年呢?如果按照满足独居人口的家庭需求,大概还要再干25年,还不带结婚和生孩的需求,你们以为商品房很多吗?商品房只占住房总量的40%,像大城市,北京、上海还不到40%。

真正的房价有多高呢?超过一万元平均房的不到20个城市,其中超过两万块钱平均房价的不到10个城市。去年年底的统计数据,地级市平均房价不到4000元/平方米,今年10月份的统计数据,全国的平均房价7000多,我们没太搞懂,为什么你们觉得房价高,我觉得还早着呢。

全国城市,像北京这类的几个城市房价确实高,但是全国只有10个城市的房价超过了2万,如果有20多个城市的房价都高的离谱才会带动全国的房价,所以说,房价还不算离谱。

我让易居帮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就是房价扣除低价以后的房价收入比是多少,非常低,全国大概不到1:6,可能北京、上海比较高,但是扣除地价以后相差60%。换句话说,中国从来没有出台一个政策限制地价,而所有的不合理大概都在地价上。所以,我们计算一个扣除地价以后的房价收入比,非常非常合理,而且比国际上还低。

调控政策最大的问题是无法,你们可以查一查所有地方出台的调控政策,哪个是依据上位法了。我们1995年开始实现房地产管理法,你们查查房地产管理法,有地方政府批准价格吗?没有。上面只写了商品房卖完了以后,价格到政府那儿备案。

另外,没有契约,因为土地合同中写了可以盖这个房子,可以盖那个房子,没写必须限价,但是我盖完房子你说契约不算数,房子只能卖多少钱,我已经盖好了也不行,没有契约精神。

我们没有市场价格信号。所有的价格信号都是假的,所有的地方政府几乎无不造假的可能,要不然就是高价的不让你卖,不让网签,要不然就限价。如果市场里没有价格信号,任何人做出来的判断一定是错误的,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也包括市场中所有的人,你们做的信号能是正确的吗?不是。因为你看到的是虚假的信号。既然是假的市场信号,怎么判断呢?未来是涨还是跌,不知道,因为价格可以随便定。这可能是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拐点来了,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未来的价格是多少。

主持人:任总,我记得2003、2004年我采访您,您当时有一个惊人之语说,不给穷人盖房子。您又说政府应该给穷人盖房子,政府应该安居性的保障。您给支支招,租售并举以后,保障性住房也好,到底怎么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任志强:北京市政府干得挺好的,北京市政府没有住房困难的家庭,北京是人均少于7.5平米的需要政府提供保障,他们都不愿意搬家,宁愿意领更多的钱,为什么?因为要改善住房就到城外面去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中国没有解决的户籍制度问题。中国的户籍制度把人变成了两类: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城市所在地要解决住房问题,根本就不考虑农村户口了,因为你家里有宅基地,不在住房考虑之列。

另外,户籍制度导致的是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本地政府只管本地户籍的人口,外地户籍的人口再困难和我没关系。因为你原来的保障和其他的条件是在原来户籍城市所在,我们制度上的原因导致你刚才说的问题就出现了。所以,我们真正的家庭住房困难户,不是真正有北京市户籍而产生的人口,或者说不是我当地政府要管的,是外地政府要管的,所以,他就要把这些外地人口轰出去,都轰出去了就没责任了。

任志强:文件上写的不是疏解,是迁出。如果没有户籍制度问题,全世界大概有三个国家有户籍,朝鲜、中国,还有一个什么国家,我忘了。比如美国,拿的是护照,到任何一个州,州政府都得管,特别是他们退休社保卡都是全国通用的。

李铁强调人的城市化问题,我个人觉得是收入的城市化问题,如果你的收入完全来自于城市,不管你住在农村还是住在城市,都叫城市化。许多人家庭现在父母在城市里,医保还在农村,宅基地还在农村,承包地还在农村,能叫城市化吗?不叫,因为当地的政府不管你。但本地户籍人,政府都有一个最低收入。这是我们制度上的毛病,你刚才问的问题,制度上的问题不解决,每个地方政府都说我完成任务了,完成的很好。

但是,在人口流动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而障碍就在于我们的财政税收制度是分配的,中央拿多少,地方拿多少,特别是穷困地区,户籍是多少,我给你按多少拨,你人可能不在这个地方,但钱拨到了户籍所在地。所以,我们逐步打通户籍问题,估计得用几十年时间才能打通,需要几十代人来完成。

像郑州、南京提出来了,给你低价补贴,优秀人才来我这儿给你落户,房价补贴等,恰恰是因为高技术人才不到他那儿去,才用政府花钱的办法请你。北京不用,北京有这么多权力,大家都拼命往北京跑,没办法。特别是一些大城市,遇到的就是这个问题,本地人解决了,不希望你外地人进来,因为外地人进来以后,我承担保障的责任很大,政府担不起,于是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有些城市提出购房入户。

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人才,他们的择城因素都是看这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力,如果有朝一日公共资源均等化实现了,就不存在差异了,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解决。

房价这个问题,如果要解决,首先要拿出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建立是要建立在户籍和土地制度的问题被解决之上,这是根本,也是解决房地产存在病痛的治本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9中国房价即将暴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